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9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九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九十七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七
西安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四百九十七卷
西安府部彙考七
[編輯]西安府城池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長安、咸寧二縣附郭。〉
西安府城池 即隋唐時京城。隋文帝厭長安制度狹小,納蘇威之諫,召高熲等創建新都,其地在漢長安故縣城之東南隅,即周之京兆郡也。直終南山、子午谷,北枕龍首山,以據渭水,東臨滻灞。至唐天祐元年,昭宗幸洛陽,匡國節度使韓建改築,約其制,謂之「新城。」 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初,都督濮英復加增修。城周四十里,高三丈,壕池深二丈,闊八尺,門四,東曰長樂門,南曰永寧門,西曰安定門,北曰安遠門。至嘉靖五年,巡撫王藎重修城樓,隆慶二年巡撫張祉復甃以甎。按《咸寧縣志》:「崇禎末,巡撫孫傳庭築四郭城。」
皇清順治六年,建築「滿城」,割會城東北隅屬邑治故。
秦府在中,西界鐘樓,為門五,東仍長樂,西南因鐘樓東洞,餘皆創設。先是東城樓、南月城樓被焚。十三年巡撫陳極新補葺如制。後以康熙元年霪雨數月,雉堞陁陊,磚砌傾塌。總督白如梅、都御史賈漢,復檄知縣黃家鼎重加修補。咸寧分修,約七百五十丈,而城垣完固如初,巍然千里金湯焉。
外州縣
咸陽縣城池 舊在杜郵館西。明洪武四年,縣丞孔文郁始遷今治。時城池尚無,景泰三年,知縣王瑾創建之,城周四里一百五十二步,是為舊城。嘉靖二十六年,巡撫謝蘭以邑城南臨渭水,其險足恃,令拓東、西、北三隅四里有奇,並舊南城,俱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按《縣志》,「城門五座,東曰朝陽,西曰望賢,南曰『渭陽』」 ,北曰《五陵》。學道門曰「文明。」
興平縣城池 ,隋大業九年建,周七里三分,高三丈,池深一丈。明成化十三年知縣王琮、嘉靖三十一年知縣劉賢,相繼修葺。三十五年知縣朱文建四門樓,有碑。按《縣志》,嘉靖三十八年知縣章評重修,扁其東曰喜雨,南曰喜晴,西曰喜豐,北曰喜雪。
皇清知縣徐開熙重修。
臨潼縣城池 ,唐天寶時建。明洪武初增築,周四里,高一丈七尺,池深一丈五尺。先是北門在北城中,與南門對峙。萬曆十一年改建於西北隅城隍廟後。按《縣志》:「縣在驪山之陰,數百武,城周五里,為門者四,東曰集鳳,西曰永豐,南曰華清,北曰臨渭。」 其北門
皇清順治十年塞。
高陵縣城池 ,隋大業七年建。明景泰元年,知縣張錦增築,周四里二百二十步,高三丈,池深二丈五尺。按《縣志》:「城廣二百七十步,袤一里二百步。四門:東曰距河,南曰迎翠,西曰接蜀,北曰通遠。」 接蜀距河,知縣楊清甎甃之,重鞏其敵臺及更房十六,則天順中僉事張紳所築也。城東南隅為舊蓮池,甚洿下,雨水咸注,或浸崩城垣民舍,知縣鄧興仁開一水門,用鐵窗甎石圈甃之。
鄠縣城池 ,舊在縣南二里。隋大業十年,始徙今治。金大定二十三年,知縣劉某重「修,周六里七十四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縣康如璉重修。
藍田縣城池 ,本名嶢柳城,亦名青泥城。晉桓溫伐苻健,遣京兆太守薛珍擊青泥,破之,即此。明嘉靖二年,知縣王科更築,周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闊各一丈。闢四門,各扁其額:東曰「繡嶺回春」 ,南曰「灞水環清」 ,西曰「白鹿呈祥」 ,北曰「玉山映翠。」 嘉靖二十年,知縣呂好古於西南開水門。按《縣志》,楊紹先更易女牆以磚。自女牆至地計一丈八尺,東西相距五百餘武,南北倍之。涇陽縣城池 土城,秦苻堅建。元至正二十七年,右丞魏文佐增繕。明景泰元年,知縣曾玉重修,建東西二門,東曰「宣文」 ,西曰「寧武。」 成化中,巡撫都御史余子俊建南、北門,南曰「臨川」 ,北曰拱
宸周五里二十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七尺。東西一里二百四十步,南北一里四十步。嘉靖二十六年,增置東西郭。按《縣志》,「崇禎四年城圮,知縣梁士淳重修。八年,知縣王珵增修北門甕城。」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王際有「捐資重修南門城樓」及
窩鋪
三原縣城池 ,本舊龍橋鎮。元至元二十四年,徙縣治於此。周九里一百八十步,高一丈三尺。東、西、南三面,池深一丈,闊五丈,北臨清河,深六丈餘。東北隅有月城。明嘉靖三十六年,巡撫謝蘭城北郭。按《縣志》,「崇禎七年,知縣張縉彥見北面瀕河,雨頹岸圮,特添築磚垛,長四百五十四丈四尺。諫議劉某議修周圍馬牆」 一匝,高八尺。西關城周圍一里六分,城高池深,與縣城相為表裏。北關城周圍四里四分三釐,城高三丈,女牆五尺,壕深三丈。溫恭毅倡義添築東關城周圍三里三分四釐,城高三丈,女牆六尺,壕深二丈五尺。知縣張縉彥見流寇屢躙近地,督同義民劉君高等勸輸創築,申允「占過糧石,灑入各里。」 東關保聚者千餘家。
盩厔縣城池 ,漢始建,周五里一百二十五步,高二丈二尺,池深一丈二尺。明嘉靖間,李春芳、黎元增建門樓,又引廣濟渠水由隍西南,東西夾流。按《縣志》,「城以沮洳,故時築時圮。」
皇清康熙壬寅秋,霪雨接旬,四面傾毀幾盡。知縣臨
安駱鍾麟修之,事同創始。雉堞女牆,屹然完固。顏其門東曰「迓晞」 ,南曰「迎薰」 ,西曰「萃金」 ,北曰「拱極。」
渭南縣城池 ,隋大業九年建。元至正二十一年,元帥闊廓將商暠東拓二百三十五步。明洪武初,縣丞吳雲加拓。嘉靖乙卯,地震,城圮。明年,李希洛重築於東南北三隅,又加拓焉。周七里三百二十四步,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按《縣志》:「城有門四,東曰拱華,西曰望秦,南曰通原,北曰臨渭,皆舊名也。」 拱華、望秦二樓,自築城時即有,唯臨渭樓乃嘉靖中梁尹沂創建者,獨通原無樓耳。隆慶初,崔尹廷試,闢通原門,增飛樓,居民便之。萬曆初,褚尹順起門闍,與城顛齊,而顛及睥睨水道俱甃以瓴甓,又易名曰:「引華,襟湭帶渭、抱豐雲。」 抱豐樓毀於二十年前,今徐尹吉至,修緝城垣,創起層樓,以張風氣。
富平縣城池 ,本名「窯橋頭」 ,元張良弼徙縣治於此。明景泰初,知縣高應舉始築城。嘉靖乙卯,地震城圮。知縣趙桐、崔舉、史粲相繼修復。周三里,高三丈,池深一丈。
皇清康熙元年,霪雨傾圮,知縣鄭崑璧復築之。
醴泉縣城池 ,即古仲橋城。元末,行樞密院副王也速迭而增築土城,周三里三分,高二丈五尺,東西二百二十五步,南北二百五步。闢四門,東朝陽,西浴光,南景化,北拱宸池,深一丈三尺。明成化四年,增築東、「西、南外城六里有奇,高二丈八尺,亦闢四門,東挹涇,西接武,南向平,北望乾。池深二丈,闊倍之。」
商州城池 《史記》「秦孝公十一年,城商塞。」 疑即此。元安西路判官寡骨里拓修,周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形如鶴翔,面對龜山,謂之龜山鶴城。明成化十八年吏目劉璽、嘉靖二年參議蘇通,相繼甃以甎。按《州志》,隆慶丁卯知州陳潞重修,增高五尺。萬曆丙子知州李石嶺修,添南北敵臺垛樓四座。庚子知州李日煦修,丙辰,知州王邦俊再修。四面城樓、井水洞,吏目錢人寧督工。舊門樓四座,東曰「覲陽」 ,西曰「靖羌」 ,南曰「鎮遠」 ,北近山間。西南水門舊曰「靖順」 ,明末見在。甎城一座,周圍五里三分,高二丈二尺,女牆五尺,共二丈七尺,底闊二丈,頂一丈二尺。垛口一千六百六十口,墩臺一十七座。角樓四座,上蓋腰鋪共二十一間,城壕東西北三面俱深二丈。南近州河無壕。
皇清順治二年春,城睥睨及敵臺毀壞。是年秋,撫治
袁生芝設法修補,至今賴焉。
鎮安縣城池 ,「明景泰三年建。正德七年,知縣俞鼎甃以甎,周四里三分,高二丈,池深八尺。嘉靖四年,知縣楊永春於東北隅增修月城,圍一里七分,高加舊城二尺。俱甃以甎。」 雒南縣城池 ,「金興定二年,懷遠大將軍、行商州雒南縣事黏割干仁建土城。明成化十七年,知縣王琪拓修,周三里三分,高一丈七尺,池深一」 丈。城北近山,南鄰水壖,惟濬水渠一道,深五尺,廣亦如之。按《縣志》,嘉靖十三年,撫治蕭令,同邑令楊士元甃以石。嘉靖中,因山西石州之警,邑令徐旭特於城之四維,增修護城、敵臺各一。
於門之左右,增修護門敵臺各二。臺之上各為飛樓二重,縣前之鼓樓與之相望,以備守禦。萬曆二十一年大水,外城敗者三之一,內城盡矣。令洪其道,易石之尖薄者為方直,而灌以灰;內易土之砂礫者以堅實,而柵以木。又創重隄於南門外,障河流而東之,城賴以固。城之門凡三:東曰長春,西曰永靖,南曰「朝陽。」 又於南門之西,闢禹門,通水曰「恆慶」 ,儼然埒三門而四矣。萬曆四十七年,久雨,城圮令賀貢以舊石損折不足用,作甎益之。命邑丞楊宗守監修,歷春夏始竣。年來數傾。今邑令暢體元於己亥春,督令瀝灰堅甃,而完堵屹然矣。
皇清康熙元年,霪雨,自春仲歷秋深,南門暨禹門頹。
傾殆盡,暢令捐貲易木植甎瓦,計日覓工葺建之,而兩門復奕奕巍峙焉。
山陽縣城池 ,即古豐陽城。明洪武初為巡檢司,至成化十二年始建。知縣楊隆拓修。正德中,知縣陳鶚甃以甎。隆慶中,知縣黎黔重修。周二里二分,高三丈,池如之。
「商南縣城池 明成化十三年知縣鄭瑛建,周一里二分。嘉靖二年,知縣郝宗儒西拓幾二里,高二丈,池深六尺。三十九年,知縣王舜民改建四門。萬曆七年,知縣方本清甃甎石。同州城池 即古大荔地,始建,制類龜形。相傳至唐易為方城,周九里三分,高三丈,池深九尺。明弘武十五年,知州張鼎建樓於上。」 按《州志》,「嘉靖乙卯年,地大震,城復於隍。築者苦費,欲急就,乃去其坎方之贏出者半。周九里有奇,高三丈,基闊同隍,深丈有跬,闊倍之。為門四:東南曰大安,西南曰普濟,東北曰長寧,西曰永安,各有樓,久壞。萬曆初,知州韓塏修大安門,重闉,起危樓其上,稱巨觀。又以甎砌各城水道,嗣皆因循。後又撤西、北二門」 樓,而覆以屋。舊有南門,以兵饉塞。嘉靖五年從僉事周鎬議,闢之,居民稱便。復以歲凶塞城,上無敵臺及巡徼之廬。
朝邑縣城池 明景泰二年知縣申閏建。成化三年知縣郭良,十七年知縣李英,嘉靖二十一年知縣劉尚義繼成之。乙卯地震,圮重築,周四里,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按《縣志》,「東一門,西二門,南一門,南曰望嶽,東曰臨河,西曰鎮羌。」 郃陽縣城池 ,「西魏大統三年同州刺史王熊建,後圮。明正統十四年知縣董鎰重修,隆」 慶二年李希松甃甎。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侯萬里重修,周八里零二百二。
十步,東西二里二百八十步,南北二里一百九十步。高三丈,池深二丈。按《縣志》,正德六年知縣張綸修之,始立門浚湟。崇禎八年知縣范志懋增築城闉。
澄城縣城池 ,後魏時建。明正統、景泰、弘治間俱重修。嘉靖二十五年,知縣徐效賢復加築鑿。二十七年,重修四門,洞,甃以甎,門襲以鐵。二十八年建四郭,門周三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三尺。崇禎癸酉,知縣王選於城頭增土三尺,兼井垛口。癸未、乙酉間圮至。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姚欽明重修「開水門。」
白水縣城池 舊城延袤四里,相傳唐尉遲恭監築。明洪武三年,知縣張三同重修,建三門,周四里,高二丈,池深一丈。嘉靖三十二年,知縣溫伯仁接舊城東北連築新城,增廣五里,環關外城之高厚,準諸舊城,並建二門。
韓城縣城池 ,隋開皇建。金大定四年,改置楨州。元復置。周四里百步餘,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明嘉靖二十一年,知縣金文築四門月城。按《縣志》:「城延一里二百四十三步,袤一里三百零二步,環六里六十五步,高三丈,址廣三丈三尺,面廣一丈六尺,雉堞一千三百有八,警鋪三十有二。城門四,四門洞臺,咸瓴甋甃」 之。臺上為樓,樓各懸書門名:東曰「迎旴」 ,南曰「澽浡」 ,西曰「梁奕」 ,北曰「拱宸。」 隍環城,深幾二仞。隍外為郭。南郭臺門,知縣王應選創之。西郭則縣丞劉泮建,東郭則邑民成之,北郭居民徙於三關。里閈蕃衍,道路多岐,關門以此尚有待雲。
華州城池 ,唐永泰元年節度使周智光建。元至正中,拓古城西「北隅修築,周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
華陰縣城池 ,「元至元十八年達魯花赤脫力白修築,周二里九分,高二丈五尺,池深八尺。」 蒲城縣「城池 ,西魏時建。明景泰元年知縣高隆增修,周八里一百八十步,高二丈九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
皇清順治庚寅年間,霪雨城圮,知縣張舜舉修之。按
《縣志》:「明正德間,尹張鐶備置腰鋪壕塹,環植以樹,然城址故狹,善圮。嘉靖初,尹楊仲瓊內周培築,闊凡一丈八尺,加女牆以甎。城四門。舊南門與縣衙對。隆慶間,尹呂宗儒改東數十步,與文廟對。萬曆丁丑,尹田蕙四門建樓各一。崇禎丙子,尹田臣計浚壕深三丈,廣倍之,中界以環牆,雖猱猿不能飛而渡也。」
耀州城池 本名華原縣。元末兵燹,城盡圮。明景泰初,更築,四門皆覆屋。嘉靖二十五年,知州周廷傑作東城石隄。三十三年,知州江從春增修,高厚倍三之一,創東西北三門,各建樓其上。周六里七十步,高三丈,闊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三尺,池深八尺。按《縣志》,「東曰豐門,南曰雍門,西曰遠門,北曰壽門。」
同官縣城池 ,「北周武帝建德四年建。明景泰初,知縣樊榮築城。弘治初,以漆水崩,知縣王恭易以石基。嘉靖三十二年,知縣亢鴻慶增修,周四里,高三丈,壕池深一丈,併築濟陽、永寧二寨。」 按《縣志》,萬曆元年春,知縣吳洗修麗譙雉堞,易甎,因名。其門北曰迎恩,東曰望函,南曰文明,西曰控羌,又東鑿二水門。十八年夏,水崩迎恩門。秋,知縣屠以欽改置正北曰「鎮遠門。」 二十一年,以北門直突,知縣馬鐸築北甕城,開宣威門。四十一年,知縣梁善士復開東啟元門,建覆屋三楹。
乾州城池 ,即唐奉天羅城,五代漢乾祐中重修。明萬曆壬辰,知州賈一敬修外垣。崇禎壬申,雨圮,知州楊殿元補築,周九里三分,高二丈,池深一丈。
武功縣城池 ,秦孝公建。元末,「張良弼、李思齊增築,又循雍原列十二城以守。明洪武九年,都督耿忠奉詔戍此,復增築之。周三里二百二十步,高二丈,池深八尺。」
永壽縣城池 本舊麻亭鎮。元至正四年,徙縣治於此。明天順二年,知縣郭質、嘉靖四十五年,知縣崔柄重修,周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按《縣志》,「新城倚舊堡東北建築,共二百一十二丈二尺,高二丈八尺,又三面小牆,並北城樓一座。」
邠州城池 ,唐建。元末,李思齊令部將何近仁重修。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州孫禮建東、西、北三門。二十五年,知州姚本建。南門周五里,高三丈,壕池深二丈。按《州志》:「城圍九里三分,子牆二重,垛口二千三百六十,敵臺四百三十二,戍樓六十二座。城門四,皆覆屋重簷。東曰太平遺澤,西曰公劉啟化,北曰姜嫄祖武,南曰『后稷開基』。」 三水縣城池 西,漢末盧芳據此。元至正十八年,併入淳化縣。明成化十四年,復置,知縣楊預創築,周五里五分,高三丈,池深一丈。
淳化縣城池 宋淳化四年建。明嘉靖九年,知縣馬崇增築。四十三年,知縣張介飾女牆門樓。崇禎中,知縣趙之琴增修,知縣孟學孔「於西南角築敵臺。城圍東西一百七十步,南北一里二百六十步,周四里一百七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五尺,建東南北三門。」
長武縣城池 ,本唐宜祿縣。宋、元因之,併入邠州,為宜祿鎮。明萬曆十一年復建,周五里,高三丈。
潼關衛城池 始建未詳。明洪武五年,千戶劉通修築舊城。九年,指揮僉事馬騤增修城陴依山勢曲折,周一十一里七十二步,高一丈八尺,壕池深一丈五尺,門六:東金陟,西懷遠,南上、南下南、北大北、小北、南北二水關、三水門。按《衛志》:「南水關,洪武三十三年成山侯建。北水關,宣德間守備魏贇建,正德七年兵道張」 禴重修。嘉靖十八年,兵道何鰲重修,再建重門二。兵道張禴建樓於上。隆慶四年,兵道範懋和增築,修更鋪七十二所,城堞砌以甎。萬曆二十九年,兵道張維新重修,顏東甕城曰「占紫處。」 東門樓曰「迎恩」 ,東郭門樓曰「天險」 ,西甕城樓曰「大觀亭」 ,西門樓曰「懷遠」 ,仍其舊。西郭門曰「地維」 ,上南門曰「凌雲」 ,下南門曰「迎薰」 ,大北門曰「吸洪」 ,小北門曰「俯晉。」 北水關樓曰「鎮河。」 天啟四年,河水衝毀北水關。七年,兵道黃和修築。
皇清康熙十九年五月二十三日,「潼河大水」,復衝北
《水關入河》,二十四年三月,北水關並城樓、東西城門樓,俱潼商道高撫民、唐副府周仝捐貲重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