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4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四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四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四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四十六卷目錄

 延安府部彙考六

  延安府祠廟考寺觀附

職方典第五百四十六卷

延安府部彙考六

[編輯]

延安府祠廟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膚施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城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北。

厲壇 在府城北,鄉保間亦或有之。

城隍廟 在府治西北鳳凰山下。膚施縣另有廟,在東關太和山下。

土地廟 :在郡邑衙署內。鄉野亦有。

文昌閣 ,在鳳凰山頂,知府陳培基、進士趙廷錫建。康熙十八年,知府陳天植重修。「蓮峰」 、「摘星臺」 ,上皆有。

魁星閣 在嘉嶺山摘星臺上。趙廷颺、趙廷嘉、張維藩建。

八蜡廟 在府城內

旗纛廟 在府城延安衛南。綏德衛榆林鎮亦有。

玉皇閣 在清涼山上

東嶽廟 在嘉嶺頂。相傳範文正遺址也。州縣鎮堡間有

真武廟 在府東關太和山頂。石級累千,有三天門,陟之者如登天。

五嶽廟 在清涼山半,司訓萬一貫重修。州縣間有

關帝廟 在城東關及西山下。

五龍廟 在城水門外

黑龍廟 在東關五龍山下。

馬神廟 在北門內南甕城。

上帝廟 :在北門內,元時建。

梓潼廟 在府城中

瘟神廟 在府北門外

三官廟 一在城內,一在大通寺左。知府陳天植創建。

火神廟 在府城中

藥王廟 在清涼山

三皇廟 在府城西四十里清澗安塞。亦有五賢祠 ,在府城西山之阿,祀周、程、張、朱。五賢府君祠 在府南花園山上。相傳府君姓崔,名子玉,祁州古城人。仕唐為長子縣尹,有異政,後為神。宋封護國西齊王,秦晉間多祀之。

晏公廟 在府東關城內。「鎮水之神。」

阿姑聖母祠 :在府北關外碧簪山阿。趙廷錫建。神為「保安何女」 ,靈應延境多祀之。

韓范祠 在府城東關,祀韓忠獻王、范文正公。膚施縣知縣范光遇重修。

洪公祠 在太和山,祀知府濟遠。

袁湘廟 在府南,祀延都總管。

許公祠 在城南關,祀知府明陞。

馬公祠 在城南關,祀知府呈秀。

董公祠 在太和山。祀知縣直愚。

蕭將軍祠 在城東十里靜因庵。

「楊太保祠 」 在城北察院前,祀兵部尚書兆張公祠 在嘉嶺山,祀副使廷玉。

趙太保祠 在城內,祀兵部尚書彥。

安塞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俱在縣內,未詳方向。

關帝廟 ,「元大德年建。」

皇清康熙十二年,寇焚悉盡。十七年,知縣馬震捐貲。

重建

金蹄犢子廟 在城南一百二十里,古城南香林山之凹。昔有犢子出於石縫,金蹄銀角化見玻黎王,因立廟。

順惠王廟 在城西五十里。祀宋李顯忠。明英宗夢一金甲人嘗護衛,問何人,對曰:「宋大將李顯忠也」 ,見居保安。後敕封順惠大王,命保安、安定、安塞歲時致祭。其子二郎廟在保安馬頭山,三郎廟在保定東山,清澗九十里後坪亦有廟。

鄜州屯摩鎮亦有廟

甘泉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關帝廟 :以上俱在「縣內」 ,未詳方向。

淨樂宮 ,在縣東南太和山上。

保安縣

社稷壇 在北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南。

厲壇 「在北《栲栳》城。」

八蜡廟 在北《栲栳》城。

關帝廟 在南門外

老君廟 在西南四十里。

城隍廟 在縣治之東。明洪武初建。崇禎賊壞,僅存其址。

皇清知縣於重徽、孫廷錫、張嗣賢及生員武帝寵等。

十四人相繼重修,煥然一新。

阿姑泉 在縣北。本縣人何氏適歸時化為神。崖下有清泉,凡求嗣者飲泉水即孕。《碑記》甚多。明崇禎中,賊毀其祠,後因顯化。貢生劉善慶、生員武帝寵等,於舊址重建。

土地廟 在縣治大門內,知縣張嗣賢創建。「馬神廟 」 在城南門外。

結義廟 在城北甕城內。

孫真人廟 :在北門外。

元帝廟 在縣東山

玉皇廟 在縣東山

龍王廟 在縣西南白衣洞。

順惠大王廟 在縣東北九十里,敕建。有深湫「神泉。」 保安、安定、安塞三縣祭祀。

二郎廟 ,在馬頭山之東。封號「波海」 ,即順惠王之次子。祈雨響應。

三郎廟 在縣東山。「順惠王」 之三子。

三官廟 在天壽寺內

太白廟 在縣西南太白山上。山勢峻巍,禱雨立應。

藥王廟 在北門外

安定縣

社稷壇 在縣西一里甜水河。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關城外百步許。厲壇 在縣北百步。

城隍廟 在縣治西街之北。金定興年間,兵馬都總管愛申建。明洪武中,知縣周杰增修。正德間,知縣劉寵、嘉靖間,知縣胡文化再修之。萬曆初,洧川尹王植輩開拓鼎新,頗盡規制矣。廟門內舊有子孫堂痘司,萬曆二十三年,移祠之於城東三元宮廟門內。其處祀祈迎雨澤及四鄉土地之神。

東嶽行祠 舊在縣治西二里山巔,故山名「廟坡。」 元道人楊守中建。今遷南門外山川壇之右面東。

真武廟 在城北五十步。明永樂中建。嘉靖十六年,耆民等重修。一在中城門外真武巷,其來亦舊矣。隆慶年修。

三官廟 在縣東河外。巋然高聳,溪流環抱,今題曰「三元宮。」

關王廟 在縣治西一里。元道人楊守中建。明洪武中,主簿孫繼宗重修。嘉靖十年,知縣閻滿復修之。本縣每秋一祭。乙未秋,知縣惲應翼定禮,以羊給防秋兵士,以豕給守城民丁,於防秋畢日,以特羊報祭。蓋神於先年賊犯時,灼著靈威,正《祭義》所謂「捍大患、禦大災」 者也。

土地祠 :在西關。明隆慶二年,復修之。今定禮,迎春日祀之。

土地祠 在縣大門內之左,今修拓之,《定禮》開印日祀之。內有二主,一土地之神,一馬祖之神,蓋此地為宋馬市也。又有馬祖廟,在延壽驛。獄神祠 在縣獄中,今重建。開印日祀之。牲醴食獄囚。

虸蚄廟 在縣治南十里內。祀薄太后像。世傳虸蚄害稼,薄太后吞之,蟲害遂息,故祀之。「風伯廟 」 在城南南安山上。以邑多風,故立此廟。明隆慶間修。萬曆二十四年,因禱雨靈應,重建。正殿三楹,廟門一座。刻石記之。

火神廟 在城南門內崇福寺中。

麻家廟 在東山。諺云:「先有麻家廟,後有定西州。」 其舊可徵矣。

九天聖母廟 在縣西六十里,其地有「香泉」 ,蓋

祈雨之神也。元至順二年建。

灰母廟 在縣西

貞烈祠 :在東門內,祠王烈婦等。今定禮,春一祀之。

龍王廟 在縣治西六十里。元至順二年,知縣楊斌建。又一廟在城外東山上。

保障祠 在新修中城外門樓上。今定禮,七月朔防秋始日,祀先時修城諸人。

宜川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俱在縣內,未詳方向。

大禹廟 在縣壺口山坡上。

盤古廟 在城東南盤古山上。

渾瑊祠 在城東鳳翅山。

二賢祠 在城南門外,明萬曆初年建,祀胡安定、張橫渠。

清澗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俱在縣內,未詳方向。

玉皇廟 在縣東一百里。

東嶽廟 在縣東一里

三皇廟 在城北四十里。

關帝廟 舊名「大關王廟」 ,在草場山之北。明萬曆丙申,知縣劉應科建。

皇清順治己亥,知縣廖元發重修。又小關王廟在縣

治東北元至正年建

火神廟 在縣治東溝

唐崔府君廟 在縣治北街,祀崔子玉。崔仕長子縣尹,有異政,為神。宋封護國西齊王,秦晉間多祀之。

河伯廟 在城東九十里郭家河。

龍王廟 在城東南,山川壇之北。

雷神廟 在城東一百一十里蘇家塔。

種世衡祠 在城內。按世衡以鄜州通判署清澗,善撫養士卒,得死力。及卒之日,西羌哭臨者數日,邑人繪像祀之。

烈女祠 在永新巷之右,正位,祀宋李烈女祔。明節婦王綱妻張氏、張鳳妻郝氏、苗實妻郝氏、劉嶠妻王氏、惠道妻白氏、鮑璽妻惠氏、王永祚妻白氏,劉具之女。有碑記。

延長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玉皇廟 在西門外北山上。

東嶽廟 在縣治東。元至正年間建。

三官廟 在縣新城內

關帝廟 一在縣後山、一在東門外。

府君廟 在縣東嶺頭村。

風伯廟 在城南四十里清澗祭風臺上亦有廟,各處間有。

顯聖廟 在城東三十五里。多杏樹,祀伍子胥。天旱禱雨多應。州縣間有。

髑髏廟 在城東六十里髑髏山。相傳古時戰場,收瘞白骨於此,因置廟祀。

延川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關帝廟 在中街

二聖廟 在街北

城隍廟 在西南隅。年久傾頹。順治庚子,知縣劉穀重修,有《碑記》。

八蜡廟 舊在城西北原,年久傾圮。

馬神廟 在北門內

龍王廟 在縣東北河西。

鄜州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厲壇 在北門外。

八蜡廟 在南關,今廢,存址。

城隍廟 :在州治西。康熙四年,副使馬元、鮑開茂、知州顧耿臣重修。

關帝廟 一在北門內,舊《志》言:「初在北關東城下,元至正十一年重修,有元判官王居敬所鑄鐵鼎。明嘉靖年,大水崩沒,止存鐵鼎,因移建北門內。」 一在西街,順治四年,副使耿應衡、范守備、韓守備及道人雷德壽建。

東嶽廟 在東門內。舊《志》:元皇慶元年,鄉民劉仲文修。明嘉靖三十七年,副使王楠重修。

皇清康熙五年,副使鮑開茂、知州顧耿臣重修。

上帝廟 在龜山。明永樂九年,知州鞠斌建。龍王廟 在北門外。明嘉靖七年,副使汪珊、知州杜蕙建,有《碑記》。

真武廟 在北三里山上。康熙四年,副使鮑開茂、知府王廷弼、推官劉翊聖、知州顧耿臣重修。招黃冠住持,增建道房。

孫真人祠 。唐諫議大夫孫思邈祠,一名「藥王洞。」 一在開元寺坡。一在州西六十五里張村驛。馬王廟 在北關

火神廟 在開元寺坡。明嘉靖三十八年,道人霍教真建。

崔府君廟 一在直羅,元至正二十八年,鄉民吉良建。一在皇甫鎮,一在牛武鎮。

絳節閣 在州南道回嶺。

后土祠 在城南關

三義廟 在西山下

《鄜畤 》:秦文公十年,夢黃蛇自天而下,所屬之地止於鄜衍。史敦以為神,故立鄜畤以祀白帝。黃原,祠 在聖佛谷。

二賢祠 在儒學戟門之外。祀唐杜甫、宋范仲淹。

杜公祠 唐杜少陵寓居三川羌村,州舊有祠,今廢。

雒川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八蜡廟 在東關

城隍廟 在縣治西

泰山廟 在東關

西嶽廟 在西關

玉皇廟 在縣東二十里。遣官以少牢致祭。關帝廟 在東關。

萬丈石。真武廟 在西關。石身自地出,土人患瘡瘍者,多祈於此。拍瓦呼神,其應如響。

太和行宮 舊在東關南門外,明萬曆元年,李令改建北門外。

太白廟 在東關北門外,明萬曆十七年,馬令建。

武帝廟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

黃龍廟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

顯應公廟 在縣南九十里。

善亭廟 在縣南七十里。

聖公廟 在縣東七十里。

介子推廟 在縣東四十里。廟後有塚,古木森茂。

「白起將軍廟 」 凡三,未詳建自何代,意秦時提兵過此。

九郎神廟 在縣西八里許。土人禱雨,中元日致祭享賽。

府君廟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碧霞元君廟 在縣東十里,今移太和宮右界頭。土地廟 在紫金山。

石土地廟 在縣南三十里。昔一人疾,有人授以藥,獲瘳,謝以金,不受,曰:「余雒川姓石,居高岩村。」 病者感之,詣雒訪高岩石氏不得,惟見懸岩翠柏石土地廟,乃知為神。其後祈禱日盛。孚澤大王廟 ,在城北四十里菩提村。昔有耘田者,見一夫疾行求庇,自雲「天帝侍筆研者有罪。」 懼脫,遂入餉瓶中。少頃,呼之不應,破視之,骸骨存焉。土人建廟藏骨,五代時封為孚澤大王。今其骨尚存,呼為「餉口神。」

楊班祠 ,在城東南六十里。班,後秦姚萇將軍,居黃梁谷。其地有水極深,冬亦湛然。每遇歲旱,祈禱多應。

漢高祖廟 ,在縣四十里。

漢武帝廟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武帝謁橋陵過此,土人祀之。

中部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黃帝廟 在城東三里。舊在橋山之西,宋開寶中移建於此。元至正中,平章王九皋重修。明「三歲遣官大祭,役一州三縣之人,以時修葺。」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李順昌重修。康熙元年,「大雨」,廟

頹六年,延安府知府王廷弼重修。

軒轅帝后祠 在城北五十里回軍嶺上。傳帝北巡,攜四妃至此,土人立祠以祀之。

三聖廟 在城東龍首山。祀白衣大士、文昌帝君、關聖帝君。

晉文公祠 ,在城東六十里。公子重耳居翟時至此,土人立廟,歲時奉祀。

秦文公祠 在縣南城上。明永樂八年重建,今燬。

霸王祠 在城東南十五里。

隋後祠 ,在城西北六十里。傳煬帝北巡,駐驆於此,土人呼「隋後嶺。」

玉皇廟 在縣東二里,唐時建。

孫真人祠 舊在縣城外河西,順治間徙建於城東暖泉谷口。

宜君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唐太宗祠 在城西玉華山。太宗避暑於此,後立祠焉。

孟姜女祠 在城南三十里。姜女適范喜三日,范喜往塞上築長城死。姜女求骸骨不得,大哭,城為崩骨出,姜女負之而歸,行至此,渴甚,大哭,有泉湧出。人名其地為「哭泉」 ,建祠祀之。有《馬理碑記》。

綏德州

社稷壇 在城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南來遠門外。

厲壇 在社稷壇右

城隍廟 在州治東南。明洪武建。景泰、弘治、嘉靖、隆慶年俱重修。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州王元士重修建。

東嶽廟 在信地樓下

吳天閣 一在來遠門,榆林衛兵備副使王廷諫重修。一在九真觀石岩上。

漢壽亭侯廟 一在南關,一在鎮定門,一在儒學右。

三官廟 一在城中,一在文屏山下。

真武廟 一在城中,一在文屏山下。

扶蘇祠 舊在儒學左,明嘉靖中,知州王潤建。

皇清順治間,改建《疏》屬小峰,知州王元士重修。

真君廟 一在州治東,一在文屏山。

聖母廟 一在鎮定門外,一在文屏山下。又有祀「碧霞元君聖母」 者,州縣間有之。

馬神廟 在南關

淵靜侯廟 在城東龍兒灣,宋元祐年建,米脂縣。

社稷壇 在北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南關外。

厲壇 在北門外

城隍廟 在縣治西

關帝廟 在察院北

馬神廟 :在縣署西北隅,知縣傳鴻業創建。一在五龍洞右,創自明季。

元帝廟 在北門外

后土廟 在南門外

「玉皇閣 」 在東北山頂。

三官廟 在城內,舊係銀州關之北門。其先名「畢家寨」 ,被夏人元昊兵攻陷,殺男婦老幼數萬。後每夜有鬼唱名,點卯聲,土人建道場超薦方止。

聖母廟 在南關外風雨壇東。

葭州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真武廟 在城北飛來峰上。

玉皇廟 一在北城外,一在州西烏龍鋪。關帝廟 在城南關東隅。

黑龍廟 在城南關

火神廟 在城南關西隅,演武場東北。

三聖廟 在察院東

吳堡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神木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龍母廟 在城北門外

四聖廟 在西山頂上

三教殿 在西山上

義勇武安王廟 在縣東香爐山。

府谷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八蜡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寺觀附

[編輯]

本府。膚施縣附郭。

萬佛寺 在府城東清涼山,大小石佛萬餘,多金、元舊碣。

萬壽寺 在清涼山巔

龍鳳寺 ,在府城南六十里,元至正年建。嶺山寺 ,在府城南一里嘉嶺山上。金大定年建,有塔。

報國寺 ,在府城南四十里,金大定年建。歸一寺 ,在府城北三里,楊太保兆建,後曰「皈依寺。」

《柳林寺 》在府城南十里臥虎灣。中書李如棠建。

河交寺 在府城東十五里。

清化寺 在府城東六十里。

清涼山寺 在府城東,屍毘舊跡,層巒疊巘,殿宇嶙峋,郡之勝概。

大通寺 在府城南三臺山下。

圓龍寺 在府城東十里。

郭家庵 「在南砦」 ,郭指揮建。

靜因庵 在府城東十里,將軍蕭如薰建。準提庵 一在東關關帝廟上,一在南關山城內,一在詩灣。

《念生庵 》在南寨上,張瑤美建。

龍遶寺 在府城南二十里。

白泉寺 在府城西四十里。

安家寺 在府城東南四十里。

慶真觀 在府城西十五里。宋政和年建。紫極宮 在府城東南二里。宋元豐年建。太乙宮 在府城東六十里。元至正年建。梵王宮 在萬壽寺山阿古岳勝砦內。

藏經殿 懸簷雕檻,下臨延水,昔人扁曰「空中樓閣。」

孔雀殿 ,在藏經殿左,亦奇聳,昔人題曰《海上蓬壺》。

「藥師殿 」 ,在孔雀殿左。

「三聖殿 」 在清涼山。

伽藍殿 在萬佛洞旁

大雄殿 在大通寺內,今重修。

毘盧殿 在大通寺內

《白衣庵 》在仙石洞下,一在東關石溝。

崇福庵 在南寨山阿。員外趙廣印建。

圓通境 有二:一在東關內,一在府南門內。迎祥觀 在府南關,兵燬。

真人閣 ,與仙石洞相連,高聳望遠。

安塞縣

南寺 在南門外,古建。

均慶寺 在縣城西一里,明洪武年建。

香林寺 ,在洛河州,翠柏生石上。

雲間寺 在城西八十里。

石宮寺 在城西四十里。金皇統年建。

劍匣寺 在縣北,唐太宗得寶劍處。

陵掌寺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宋楊將軍守墳寺。

丹霞觀 在縣西十里。元至正年間建。

甘泉縣

文殊寺 在縣西,唐大曆四年建。

清泉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

古谷寺 ,在縣東八十里。其寺門木屑削成,傳魯班造者。

穀神觀 ,在縣東七十里。金太和年建。

保安縣

天壽寺 在縣南二里,明洪武十六年建。護聖寺 ,在縣東,敕修。

龍泉寺 在縣西南百里,敕建。內有「清泉。」 歸一寺 ,在縣東六十里。

「石空寺 」 在縣西山。古剎。

清水寺 在縣西北一百里。

臥龍寺 在縣東南六十里。

達摩寺 在縣西一百里。

白衣寺 在縣西北九十里。

興龍寺 在縣東九十里。

禪堂寺 在縣北一百里。

安定縣

石佛寺 在縣東二里,明洪武年建。

太陽宮 在縣南四十里。

太極宮 在縣治西隅四十里,元至順二年始建。

石宮寺 在縣東一里。明洪武二年建。

斜溪寺 在縣東六十里。

迎祥觀 在縣東八里,明洪武年建。

崇福寺 在南關城門內,祝釐習儀之所。明初,僧悟琩修之。萬曆丙申,知縣惲應翼重修。西巖寺 在西巖山,頗幽寂。

佛溝寺 在縣治西四十里。明萬曆二十四年,增建「聖水龍王亭」 ,以為禱雨之處。

靜覺寺 在縣治南一百里,元至元三年建。文殊院 在縣治東五里,元元統二年建。毘盧院 在縣治西南三十里。元至元四年建。觀音院 在縣治西二十里。

觀音殿 在縣治興雲山。上有龍湫,歲旱禱雨立應。明嘉靖四十年增修。

大覺寺 在縣治西南一里,今廢。

延壽寺 ,在縣北五十里。

寶華禪寺 在縣治南二十里。

萬壽宮 在南城下,萬曆二十四年重修。《宜川縣》。

《興峰寺 》「在城內」 ,明白太監建。

隆興寺 在城南門外,明永樂年建。

元因寺 在虎頭山下

西寺 在西城外,張琛讀書處。

壽峰寺 在白水川

閣樓寺 在汾川里

龜背寺 在縣南六里。以岩若龜形,翠柏清泉,為一方勝景。

固州寺 在平樂里延水川。

佛光寺 在平樂里

神潭寺 在秋林鎮

崇聖寺 在雲岩鎮。傳昔造寺之始,有神騎虎入峪中,今名「虎峪寺。」

興龍院 在雲岩鎮西三里。

重陽觀 在縣西四十里,明永樂年建。

白雲觀 在城內

甘泉觀 ,在城西十五里,傳二道人仙去,《清澗縣》。

東山寺 在縣東門外,元至正年建,明永樂年修。

石臺寺 在縣南二里。宋時僧王嵩寓。

大佛寺 在縣北十五里,宋元祐年建。

臥龍寺 在縣東五十里樊家岔,明永樂年建。石臼寺 ,在縣東南六十里石臼原上。

懷寧寺 在縣北一百里懷寧城。

懸空寺 在縣東九十里。

華嚴寺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宋嘉祐年建。白草寺 ,在縣東一百裏白草砦。

漢王寺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党家山。傳漢王駐驆於此。

龍尾寺 :在縣北八十里王家鋪,今圮。

神宗寺 在縣南四十裏白家原。

觀音閣 ,在縣南百步,鍾樓山之陰,各處皆有。準提庵 ,在縣南百步。

三清觀 在縣西筆架山之麓。

延長縣

太平寺 在縣治東,創自宋。

護國寺 ,在縣南五十里石跋山上。

寶峰寺 在干谷驛東門外。

皇慶觀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玉皇廟石像。古傳牧童常聽石岩有鑿石聲,石內若有人問曰:「開也麼?」 童應曰:「開。」 忽山崩,出石像。後一夜各村

俱夢人借牛,次旦家家失牛,眾尋至石崩處,見群牛各臥,俱汗濕淋漓,而石像立起。疑或眾牛所曳也,因立廟。

延川縣

延水寺 在城外河東

清涼寺 在南城外河北。

雲壽寺 ,在縣南一里。金大定年建。

南寺 在縣城之南

東山寺 在城外河東

白浮圖寺 ,在縣南六十里。寺前七塚,傳「赫連葬此。」

準提庵 在城東

白衣庵 在城東北

長春觀 在縣治西,元至正年建。

鄜州

開元寺 :在城西北山阿有白松古柏,城內半山有塔。順治十二年,僧正蘭常智重修。

廣嚴寺 在州西九十里,元至順年建。

門樓寺 ,在州東北六十里。元至大年建。雲壽寺 ,在州南二十里。

柏山寺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直羅川。內有唐太宗像,古柏參天。

長春觀 ,在州西一百里。

昇仙觀 在州北五里,明永樂十年建。

乘願庵 在州山城上,兵備道耿應衡建。石泓寺 在州西一百三十里。石山如砌,鑿門而入。石佛大小幾百千,皆極工巧,不知創自何代。

雲棲院 ,一名「里村寺」 ,在楊圈,原有小塔,順治十八年,僧正蘭修。

壽峰寺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黑水寨下,《通貞觀 》,在張村川。

龍安寺 在州西南三十五里八合。明天啟六年,僧海元重修。

三泉寺 在州南五十里,屯磨。

福嚴院 在州西五十里柳池,有塔。

天寧寺 在州西北三十里羌村。

暖泉寺 在州西一百里。

靈慶寺 在州西三十里。

清泉寺 在州東北四十里。

大像寺 在樓門寨村

曹村寺 在州西五十里。

蒿顆寺 在州西一百六十里。

照八寺 在州西四十里。

龍首寺 在城東

交道寺 在城東二十里。

「維摩寺 」 「在皇甫店谷口。」

準提庵 :在城內西山。順治四年,兵備耿應衡率僧澤方建。

精嚴院 在花家堡

安樂寺 以下「舊志」 雖載,今俱廢。

廣嚴寺    。《龍泉寺》。

福勝禪院   龍興寺。

義濟院    英烈寺。

崇慶觀    、迎仙觀。

雒川縣

壽聖寺 在縣治東北,元至正年建。

曹溪寺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內有不溢池。進浩寺 ,在縣中。

五峰寺 在開撫川

蒲擲寺 在爛柯山

鳳棲寺 在鳳棲堡

白雲觀 在上堡河

碧雲觀 在嶺前河

熙真觀 ,在仙宮川盤龍山下。

大清觀 在縣西二十里。

崇教院 在城西七十里。

化石殿 在縣南四十里高岡山。

羌盈寺 在聿津河

華嚴寺 在安宮

《馬武庵 》「在北川。」

頤真觀 在下草村

仙姑庵 在仙宮河

大祥寺    。「梁王寺。」

安仁寺    。《甘石寺》。

負村寺    。菩提寺。

北石泉寺   、《永興寺》。

石泉寺    縣頭寺。

長生寺    。《乾湫寺》。

《五龍寺    》。《石堡寺》。

寒村寺    。《五龍觀》。

白城嶠寺 以上未詳所在。

中部縣

龍興寺 在縣東一里。元大德年建。

隆慶寺 在城內

洪福寺 在縣北四十里康村。元時建。明萬曆年改遷增修。

西掌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西掌村。

山寺 在縣西五里

石獅寺 在縣東南二十里。元時建。

定洲寺 ,在縣東八十里,古柏森羅,《西山勝地》。南朝寺 ,在縣西八十里南朝莊。

極樂寺 在縣河西山之麓。

唐和寺 在縣西北二十里唐和堡。

天隆寺 在縣北四十里隆坊鎮。

普樂寺 ,在縣北五十里。元時建,有遺塔存焉。吳村寺 ,在縣西七十里雙柳鎮。得山水之勝,劉太僕常隱於此。

蒲羅寺 在縣治北,唐貞觀年建。明正德間,劉員外仕與門人講學於此。

北谷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北谷鎮。

天慶觀 在縣東一里黃帝廟側,唐時建。龍泉觀 在縣東四十里下王村。唐時建。龍陽觀 在縣東北三十里史家河。唐時建。保生宮 在縣東一里。宋祥符中建。

宜君縣

玉華寺 在縣西十里,唐貞觀中建。其西南有「蘭芝谷」 ,唐太宗詔沙門元奘譯經處。

保山寺 在縣北九十里。

開山寺 在縣北三十里,元大德年建。

金山寺 在縣西南百里。

石柱寺 在縣北七十里。

紫峨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

雙蝶庵 在縣東南三十里。

墨羅庵 在縣西北七十里。

綏德州

天寧寺 在州西,明洪武年建。

雲巖寺 在州西。巖上。飛閣翼然,下瞰理水,為郡名勝地。順治十八年,知州王元士重修。月宮寺 在城西北。

石佛寺 在州南二里

西佛寺 在州西三十里。

安化寺 在州東五十里。

清涼寺 在州東五十里。

九真觀 在州治西,明洪武年建。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州王元士重修。

觀音前庵 在城西五里。

觀音後庵 :在前庵西合龍山下。

南陽寺 在城東五十里。

米脂縣

華嚴寺 ,在城北隅,蓋銀邑古剎也。相傳創自元至正年間。明天啟年間,釋子性𤣱重修。

皇清順治年,知縣單國玉重修。

洪濟寺 在縣西七十里。明洪武年間,併興善、「天靈」 二寺入焉。

三聖廟 在察院東

「地藏庵 」 在儒學西。

葭州

普照寺 ,在州城東南一里,題詠甚多。

興國寺 在州城南「荷葉川。」

金佛寺 在州城北七十里,唐時建。

石碑寺 在州城西

龍岩寺 ,在州城北五十里,金時青龍見於此。《門化寺 》,在州城北五十里。

金山寺 在州城西五十里。

雲巖寺 在州城東南,宋宣和年建。

隆福寺 在州治南,元至正年建。

九真觀 在州治右

吳堡縣

龍巖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宋大觀年建。石塔寺 在城南。

西峰寺 ,在縣北十一里,因海水溢,立寺鎮之。太平寺 ,在郭家溝,距縣五十里。

神木縣

蟾海寺 在縣南二里,明洪武年建。

海峰寺 在縣北百二十步。

府谷縣

大覺寺 在縣西南一里。明正統年建。

石空寺 在縣治西

龍峰寺 在縣城北三十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