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6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六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六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六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六十八卷目錄

 臨洮府部彙考二

  臨洮府戶口考

  臨洮府田賦考

  臨洮府風俗考

  臨洮府祠廟考寺觀附

職方典第五百六十八卷

臨洮府部彙考二

[編輯]

臨洮府戶口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

府總

《實在》戶、一千八百七十三戶:

原額民丁一十九萬四千二百六十五丁,並匠價共銀一萬六千六百九十一兩一分八毫三絲八忽二微四纖四塵八渺。內除優免匠價逃亡外,實活丁一十二萬二千六百六十六丁,該徵銀六千九百四十四兩五錢四分二釐八毫四絲五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

原額「均徭」 銀八百五兩七錢九分六毫三絲八忽。除荒外,

實徵銀七百六十兩七錢二分九釐三毫八絲二忽一微五纖。

外遇閏地丁,內加銀一千二百兩五錢七釐三毫四絲二忽五微。除荒外,

實徵銀六百五十五兩二錢八分二釐四毫六絲三忽四微。

狄道縣

原額人丁三門九則不等,共折下下丁三萬一千四百五丁。內除優免下下丁三百五十丁、實行差丁三萬一千五十五丁內於順治七年總督孟喬芳具題奉

旨「豁免過逃亡丁」,並康熙十四年巡撫華《善》具題豁

免過逃亡丁,共二萬六千九百三十五丁。內經前後各年新增招回並編審出頂補。十四年逃亡丁共下下丁一千一百二十四丁。尚有迯亡無補下下丁二萬五千八百一十一丁。

實在下下丁五千二百四十四丁。

該徵銀八百七十二兩九錢五分四釐一毫八絲二忽一微四纖一塵八渺。

優免不盡停,免丁九十丁。

該徵銀一十三兩八錢八分三釐七毫九絲七忽九微。

渭原縣

原額人丁三門「九則」 不等,共折下下丁九千四百五十七丁,內除優免下下丁三百八十四丁,實行差下下丁九千七十三丁內,於順治七年總督孟喬芳具題奉

旨「豁免過逃亡丁」,並康熙十四年巡撫華《善》具題豁

免過逃亡丁,共七千二百八丁。內各年新增招回並編審出頂補。十四年逃亡丁共下下丁二百九十六丁,尚有逃亡無補下下丁六千九百一十二丁。

實在下下丁二千一百六十一丁。

該徵銀四百五十三兩六錢五分二釐六毫六絲三忽二微四纖。

停免丁無

蘭州

原額「人丁」 三門「九則」 不等,共折下下丁三千四百一十五丁,內除優免丁三百九十丁,實行差下下丁三千二十五丁內於順治七年總督孟喬芳具題奉

旨「豁免過逃亡丁」,並康熙十四年巡撫華《善》具題豁

免過逃亡丁,共二千五百四十六丁。內各年新增招回並編,審出頂補,十四年迯亡丁共下下丁六百九十九丁,尚有逃亡無補下下丁一千八百四十七丁。

實在下下丁一千一百七十八丁。

該徵銀九百一十六兩三錢七分四釐九毫二絲八忽。

「優免不盡停免」 丁一百二十七丁。

該徵銀九十八兩一分六釐二毫一絲九忽。《金縣》。

原額人丁三門「九則」 不等,共折下下丁二千六十七丁,內除優免下下丁一百六十八丁,實行差下下丁一千八百九十九丁內,於順治七年總督孟喬芳具題奉

旨「豁免過逃亡丁」,並康熙十四年巡撫華《善》具題豁

「免過逃亡丁」 共一千五百三十五丁,內各年新增招回並編,審出頂補。十四年迯亡丁六百二

十八丁尚有逃亡無補下下丁九百七丁,實在下下丁九百九十二丁。

該徵銀一千八十八兩五錢四分四釐七毫七絲六忽。

「優免不盡停免丁」 五十六丁。

該徵銀六十一兩四錢五分一毫四絲四忽。《河州》:

原額人丁三門「九則」 不等,共折下下丁一十四萬七千九百二十一丁,內除優免丁三百三十六丁,實行差下下丁一十四萬七千五百八十五丁內於順治七年總督孟喬芳具題奉

旨「豁免過逃亡丁」,並康熙十四年巡撫華《善》具題豁

免過逃亡丁,共四萬一千三百七十六丁。內各年新增招回編審出頂補,十四年逃亡丁,共下下丁七千三百三十二丁。尚有逃亡無補下下丁三萬四千四十四丁。

實在下下丁一十一萬三千五百四十一丁,該徵銀三千七百五兩八錢八分八釐七毫五絲五忽三微二纖九塵二漠。

「優免不盡停免」 丁一百三十四丁。

該徵銀四兩三錢七分三釐二毫七絲九微。蘭州監收廳經管更名丁。

實在下門三則人丁共四千一百一十八丁,歲徵銀一千四百九十六兩六錢。

臨洮衛屯丁,實在下下丁共一千二百五十一丁,歲徵銀五百六十九兩三錢六分三釐二毫三絲六微八塵七渺。

蘭州衛屯丁,實在下下丁四百五十三丁,歲徵銀三百六十二兩二錢六分四釐一毫。

河州衛屯丁,實在下下丁五千九百六十九丁半,歲徵銀一千一百六十九兩二錢二分六釐五毫八絲五忽五微。

歸德所屯丁,實在下下丁一百二十五丁,歲徵銀二十四兩四錢八分一釐八毫五絲七忽。

臨洮府田賦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

府總

原額各等共地、二萬三千一十二頃三十八畝八分九釐七毫六絲。各地徵糧不等

共徵本折糧四萬二千七百六十六石五斗二升三合四勺五抄九撮九圭一粟。並河州小麥折納料豆加糧一百一十一石。

共糧四萬二千八百七十七石五斗二升三合四勺五抄九撮九圭一粟。內本色糧二萬二千二百三十六石六斗三升四勺七抄四撮九圭;內河州小麥折納料豆加糧一百一十一石,共糧二萬二千三百四十七石六斗三升四勺七抄四撮九圭。內除拋荒招佃減納糧六十石九斗五升八勺七抄二撮五圭,止該

折正本色糧二萬二千二百八十六石六斗七升九合六勺二撮四圭。

折色糧二萬五百二十九石八斗九升二合九勺八抄五撮一粟。各徵銀不等。

共額徵銀三萬七千八百八十九兩七分九釐九毫九絲四忽四微一纖七塵一渺。除荒外,實熟地二萬五百四十四頃二十畝四釐六毫五絲六忽。

實徵本折糧三萬九千八百一十一石七斗五升五合九勺四抄九撮三圭八粟。內:

本色糧一萬八千八百九十三石一斗九升九合四抄三撮二圭七粟。本色官學倉糧二千五百五十五石九斗六升三合一勺九抄九撮三圭五粟。

《折徵》銀一千九百八十二兩一錢三分五釐二毫六忽九微八纖。

折色糧、一萬八千三百六十二石五斗九升三合七勺六撮七圭六粟

共徵:銀三萬四千七百一十二兩五錢六分三釐五毫五絲八忽六微四纖五塵一渺。

本色草、一千二百二十三束一十四斤一兩五錢八分

狄道縣

原額地、一萬二千六百八十五頃八十二畝六分四釐四毫。內

應徵本色糧四百六十五石六斗五升六合三勺三抄八撮。

《折色並均徭》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七兩三錢五分九釐五忽九微六纖八渺。

荒地、三千九百九十一頃六十一畝九分四釐八毫九絲七忽五微七纖四塵。內:

應停徵本色糧一百三十五石二斗八升一合六勺一抄三撮。

《折色並均徭》銀、三千四百七十二兩七錢四分六釐二毫九忽六微七纖四塵。

熟地八千六百九十四頃二十畝六分九釐五毫二忽四微二纖六塵。內:

應實徵本色糧三百三十石三斗七升四合七勺二抄五撮。

折色並均徭銀九千六百五十四兩六錢一分二釐七毫九絲六忽二微八纖六塵八渺。停免糧銀一百三十五兩二分三釐三毫六絲六忽九微。

原協蘭、金二州縣站銀一千六百九十一兩四錢七分一釐二毫。內:

《除荒》銀四百九十一兩四錢五釐七毫。

《實協》銀一千二百兩六分五釐五毫。

臨洮衛、實熟屯田一千八百四十九頃四十二畝二釐

共徵本色糧一萬一千九百二十八石七斗四升二合八勺五撮五圭九粟三粒八顆。

共徵:地畝銀一千四百一十七兩六錢九分五釐三毫六絲四忽一微八纖八渺四漠。

額外課程銀五十一兩一錢三分。

匠價銀五十八兩四錢一分。

地稅銀三十五兩

渭原縣

原額地五千四百六十三頃七十四畝五分三釐。內

本色糧三百七石五斗四升四合六撮五圭。折色銀五千九百二十二兩一錢九分七釐三毫八絲五忽三微七纖二塵三渺。

荒地、二千四百一十八頃七十七畝一釐一毫六絲四忽。內、

本色糧一百三十一石四升四合六勺六抄八圭四粟九粒。

《折色》銀二千五百二十三兩五錢一分三釐四絲三微五纖三塵七渺。

熟地三千四十四頃九十七畝五分一釐八毫三絲六忽。內:

本色糧一百七十六石四斗九升九合三勺四抄五撮六圭五粟一粒。

《折色》銀三千三百九十八兩六錢八分四釐三毫四絲五忽一纖八塵六渺。

《停免均徭》銀一百八十兩。

額外課程銀一十六兩六錢六分八釐。

匠價銀五兩九錢四分

地稅銀一十八兩

蘭州

原額地四百六頃一十五畝六分二釐。內本色糧一千二百七十一石九斗五升七合九抄九撮六圭

《折色並均徭》銀、二千五百八十四兩五錢八分三釐八毫二絲一忽六微九纖八塵。

「優免不盡停免均徭銀」 四十二兩二錢七分九釐三毫三絲二忽二微五纖。

蘭州衛、實熟屯田一千六百四頃一十九畝二分二釐二毫

共徵本色糧九千五百六十二石二斗七升三合六勺八抄。

共徵:「《地畝均徭》銀」 五百五十七兩七錢九分九釐二毫九絲八忽。

共徵草一萬二百二十五束九分六毫九絲九忽二纖八塵五渺。

額外課程銀一百四十六兩五錢六分八釐,匠價銀二十二兩二錢七分五釐。

地稅銀四十兩

本色濫額糧五十六石

金縣

原額地一千二百七十九頃二十五畝三毫六絲。內

本色糧三千一百七十二石九斗八合一勺六抄八撮四圭。

《折色並均徭》銀七千七百九十三兩五錢九分四釐二絲四微二纖。

本色草、二百五十七束一十一兩五錢八分。荒地六百二十四頃四十五畝四分五釐四毫。內

本色糧一千四百八十六石二斗九升八合一勺一抄一撮八圭四粟六粒。

《折色並均徭》銀三千六百五十兩七錢八分三釐九毫五絲一忽四纖九塵二渺。

本色草、一百七束七斤一十兩四錢一分六釐。熟地、六百五十四頃七十九畝五分四釐九毫六絲。內

本色糧一千六百八十六石六斗一升五抄六撮五圭五粟四粒。

折色並均徭銀四千一百四十二兩八錢一分六絲九忽三微七纖六渺。

本色草一百四十九束一十三斤一兩一錢六分四釐

「《優免不盡》停免糧」 銀三十七兩七錢七分四釐五毫。

額外課程銀二十四兩七錢三分九釐。

匠價銀一十八兩八錢一分。

地稅銀二十四兩

《年例盤纏》腳價銀一兩五錢。

本色濫額糧二百石六斗六升六合六勺六抄六撮六圭八粟。

河州

原額地三千一百七十七頃四十一畝一分。內本色糧一萬四千二百三十石一斗九升七合三勺三抄五圭五粟

《折色》銀、一萬九百九十一兩七錢七分四毫九絲六忽。

荒地五百七十八頃九十七畝三分九釐二毫。內:

本色糧二千三百石一斗九升三合九勺七抄四撮五圭五粟。

《折色》銀一千七百八十七兩五錢七毫三絲六忽。

熟地二千五百九十八頃四十三畝七分八毫。內:

本色糧一萬一千九百三十石三合三勺五抄六撮。

《折色》銀九千二百四兩二錢六分九釐七毫六絲。

停免糧銀一百三十五兩三分九釐七毫七絲二忽四微五纖二塵。

本色草一千束

河州衛、實熟屯田一千六百五十五頃九十五畝八分二釐八毫七絲

共徵本色糧一萬九百九十二石五斗二升一合七勺一抄八撮二圭六粟四粒二顆。

共徵:地畝銀一百九十八兩八分一釐一毫八絲七微三纖六塵六渺。

歸德所、實熟屯田二百一十八頃一十四畝五分一釐二毫八絲

共徵:本色糧一千三百八十八石。

額外課程銀二百五兩六錢五分。

地稅銀三十五兩

年例盤纏腳價銀七兩三錢四分五釐六毫。溢額茜草腳價銀五錢七分八釐四毫一絲六忽五微。

蘭州監收廳經管《更名田賦》。

原額更名「川中山坡。」 本折地共二千頃三十六畝五分三毫。又地七十七處,六段一十八窖,一百四畦,煤硐六眼,地基課程一十處。內民磨三十輪,又招修民磨二輪、民房五間,油磨一輪,各徵不等。

共徵:折色銀一千一百二十六兩四錢九分五毫六忽。

本色租斗糧三千七百八十六石二斗七升一合二勺。內

除荒地一百六十六頃四十畝二釐,又地一十一處,煤硐一眼。

「實熟地並節年開墾及興屯。開墾額內地一千八百三十三頃九十六畝四分八釐三毫;又無頃畝地六十六處六段一十八窖一百四畦,煤炭硐六眼,地基課程十一處,民磨三十二輪,油磨一輪,民房五間,柴價看店並原種成熟數內開荒地二頃四十七畝五分;又額外節年招修民磨七輪並招修民房歲納地」 基,該徵租「斗糧五斗,該租銀五兩七錢二分;又額外民房二十一間,該銀七錢八分;又十八年開墾無頃畝並原種處,數內本折地三畝七分,該徵租斗糧一斗七升,該租銀一錢。」

以上各徵銀糧不等,共該本色租斗糧二千八百六十八石三斗二升七合五勺。內除應納州縣銀內瑞站租斗糧三十六石六斗四升一合五抄三撮七圭二粟七粒外、

實徵租斗糧二千八百三十一石六斗八升六合四勺四抄六撮二圭七粟三粒。每租斗一斗

折省頒市斗一斗五升五勺。

共折省市斗糧四千二百六十一石六斗八升八合六勺一撮六圭五粟。

又興屯開墾省斗糧五百四十九石四斗六升四抄。

二項共糧四千八百一十一石一斗四升八合六勺四抄一撮六圭五粟。

實徵折色租銀及草價並節年開墾又地外柴價看店丁銀,共銀七百四十六兩五錢六分八釐九毫六絲三忽二微。內除該與更名本色民田折納民站等銀五十四兩三錢四分七絲八忽,止該

實徵銀六百九十二兩二錢二分八釐八毫八絲五忽二微。

又《興屯開墾》銀四十八兩七錢一分八釐二項,共銀七百四十兩九錢四分六釐八毫八絲五忽二微。

原額更名折色油斤地一百三十二頃七畝。又無頃畝田園下地二處、各徵不等

共該租清油七千三百五十七斤四兩。內除荒田園地多半處,該清油五百四十二斤九兩四錢。

實熟陡坡折色油斤、下地一百三十二頃七畝。每畝徵清油八兩。共該清油六千六百三斤零八兩。又無頃畝下地一處零少半處、該清油七十二斤

又「康熙十八年開墾數處荒地,應自二十四年起科地八十六畝,該清油四十三斤。」

以上共實熟地一百三十二頃九十三畝。又田園下地一處零少半處,各徵不等,共該清油六千八百一十四斤一十兩六錢。每斤折價銀三分七釐,共該折色銀二百五十二兩一錢四分二釐五毫。

又額外招人在更名「牧馬空閒草山開荒地」 六十頃三十三畝八分三釐。每畝徵正項糧一升二合,共該省斗糧七十二石四斗五合九勺六抄。

又額外康熙十九年開墾應自二十五年起科地五十八畝,每畝徵糧二升,共徵糧一石一斗六升。

外奉文自順治十三年督糧道清查冊報新增並開墾省斗糧四百一十七石三升九合一勺五抄九撮二圭五粟。

新增租差銀八十一兩三錢一分四釐一絲六忽八微。

新增油價銀二十五兩三分二釐九毫五絲。外一項新疆並節年開墾起科地二百九十六頃一十四畝九分一釐三毫八忽六微,各徵不等,共銀一百三十四兩八錢四分二釐六毫九絲二忽二微。

又額外招修民房、民磨、磁窯,各徵銀糧不等,共徵銀一兩七分。本色省斗糧一斗六升二合五勺。

附稅課

本府城《牲畜褐稅》,每年約額銀四十兩八錢八分四釐。

定羌驛牲畜褐稅,每年約額銀二十兩四錢;內官營商稅,每年約額銀四十八兩九錢九分五釐。

又《牲畜稅》每年約額銀三十四兩二錢五釐;《牛營集牲畜稅》每年約額銀一十二兩。

以上知府經管徵收

狄道縣牙行換帖每年原額稅銀二十兩。原報當鋪一座,每年額徵稅銀五兩。

部額本色藥味枸杞子三十斤,每斤折價銀一錢二分,共折銀三兩六錢。

部額解藥腳價盤纏銀一十兩,內除荒銀七兩二錢六分六釐四毫五絲三忽,實徵銀二兩七錢三分三釐五毫四絲七忽。

《部額》本色茜草二十五斤五兩七錢四毫四絲。新增茜草一百三十八斤一十二兩四錢八分三釐

鋪墊銀五錢九分八釐六毫九絲九忽三微。渭原縣牙行換帖,每年原額稅銀一十五兩,牲畜稅每年約額銀三十兩四錢。

蘭州牙行換帖,每年原額稅銀二十兩。

原報當鋪一座,每年額徵稅銀五兩。

磨課:每年原額稅銀七兩二錢。

以上知州經管徵收

巡檢司商稅,每年約額銀五十九兩六錢六分。以上「州判經管徵收。」

稅課局:商稅:每年約額銀四十三兩三錢九分。又牲畜稅,每年約額銀一十九兩二錢四分八釐。

又,山貨稅每年約額銀八兩。

以上吏目經管徵收

部額解藥腳價盤纏銀六兩。內除荒銀四兩四錢三分九釐七絲六忽一微三纖二塵八渺,實徵銀一兩五錢六分九毫二絲三忽八微六纖七塵二渺。

《部額》、本色茜草八斤八兩

《新增茜草》四十五斤五兩九錢二分七釐,鋪墊銀七分七釐四毫九絲七忽三微九纖。金縣牙行換帖每年原額稅銀一十五兩,牲畜稅每年約額銀二十四兩。

部額解藥腳價盤纏銀一十三兩,內除荒銀七兩三錢一分五釐一毫一絲一忽九微,實徵銀五兩六錢八分四釐八毫八絲八忽一微。河州牙行換帖,每年原額稅銀三十三兩四錢六分。

原報當鋪四座,每座每年額徵稅銀五兩,共銀二十兩。

以上知州經管徵收

《鳳林驛牲畜稅》:每年約額銀六十三兩六錢八分九釐。

又,褐毯雜稅每年約額銀二十兩。

以上州判經管徵收

和政驛《牲畜稅》,每年約額銀二十兩四錢。以上吏目經管徵收。

部額解藥腳價盤纏銀二兩,內除荒銀四錢七分七毫一絲三忽四微,實徵銀一兩五錢二分九釐二毫八絲六忽六微。

部額本色茜草五十二斤二兩七錢一分七釐五毫七絲四忽。

新增茜草二百七十八斤七兩一錢八分二釐,鋪墊銀四錢六分四釐二毫三絲五忽六纖。附《鹽法》

本府狄道縣附郭。歲額土鹽銀一十二兩。河州歲額土鹽銀一十三兩。

臨洮府風俗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

本府

《舊志》:其人勁悍而質木;番漢雜處,各從其習。喜耕織,事樵獵,尚施濟,不務通方遊藝。敬鬼神,畏法令;士敦實,知廉恥。積書博覽,崇氣節。忌脂韋。板屋韋服,樂與俗同。

《狄道縣 》「洮土勁燥,民多願慤,尚儉樸,喜耕織,不務商賈技藝,士質直醇謹,守繩墨,與人貴謙讓,不事曠達,不修華飾,猶有近古之遺焉。」 渭原縣 「渭邑,處據山壤,人直樸力農,不逐永作,以勤儉相傚,士多坦率,尚耕讀,雖歷宦後一如素處,其淳樸猶為可風。漢番雜處,人多勁悍,木質,好勇喜獵,不務商賈,樂稼穡,事樵牧」 ,山高苦寒。雖盛夏衣褐裘,尚禱祀,用巫師。

《蘭州 蘭》土柔澤,人多遊逸。好修飾美服,居嗜花卉諸玩,家營紡織,有南土風。士多勤讀嗜學,重氣誼、謹儀度,彬雅斐郁,蓋亦山川秀氣之所鍾雲。

《金縣 》金處山峪之間,民性甚樸,專事農業,家習儉素,士亦願謹直,率尚忠厚,不競浮華,唯以耕兼讀。山國民樸,信有然矣。

河州 河境,諸番雜處,風俗甚不一。但其附城禮義之族,亦敦忠信,尚恭謹,勉以耕讀,世其家,與中土無殊。至於詭譎健訟等俗,則唯在羌、回諸種,而不以概善類也。

元日昧爽,早起焚香拜天,祀先爆竹,家人上壽,及旦,親戚拜賀。

上元張燈前後三日

社日清明。掃墓添土。士女踏青。競作《鞦韆戲》。農事方殷。

五月五日,插艾貼符,食角黍,童子佩五絲。七夕,婦女陳瓜果於庭《乞巧》。

《中秋,戚里餽瓜餅,宴會賞月》。

《重九》「釀菊酒豋高」 ,

冬至祀先,士大夫相拜賀。

《十二月二十四日,辭竈,掃室宇》

除夕:「《易門神桃符》,陳祀守歲多嫁女。」

臨洮府祠廟考    府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狄道縣附郭。

社稷壇 :在《城北關》內。

風雲雷雨壇 在城南二里。

厲壇 在城北關內

城隍廟 在府治後

旗纛廟 在衛治左

八蜡廟 在城東二里

東嶽廟 在東山。遇旱,禱雨於此。

河神廟 在城西二里

雷神廟 在城南二里

二郎廟 在城東二十里。

馬神廟 在府治西一里。

火神廟 在城南門內石碑觀。

關王廟 ,有五:一在東山,一在北門內,一在東門內,一在南門內,一在東峪河稍西。

三聖廟 在城南三十五里。

土地祠 :在府儀門外。縣儀門外亦有。

文昌祠 在府治後

忠愍祠 :在東山超然臺。

渭原縣

社稷壇 在城西南二百步。

風雲雷雨壇 在城東南一里。

厲壇 在城北

城隍廟 在縣治東。萬曆三十三年,知縣紀天德重修正殿,創立兩序。

東嶽廟 在廟坡山,今廢。

渭河廟 在城西

八蜡廟 在城北一里

關王廟 在城北

禹王廟 在城西二十里。

土地祠 在縣儀門外

蘭州

社稷壇 :在城南郭內。

風雲雷雨壇 在社稷壇左。

厲壇 在城東北

城隍廟 在州治東北

旗纛廟 有二:一在社稷壇之東,一在城東郭內。

三將軍廟 在東關外

關王廟 ,有四:一在城中,一在橋門外,一在龍尾山,一在紅廠西。

東嶽廟 在城東

西嶽廟 在西稍門外

河神廟 在黃河南岸

五龍廟 在五泉

二郎廟 在五泉西

馬神廟 在東郭外

元帝廟 :在龍尾山麓。

火神祠 在城東北

三皇廟 在龍尾山麓

藥王廟 在東郭內

土地祠 在州儀門外

金縣

社稷壇 :在城北二里。

風雲雷雨壇 在城南一里有奇。

厲壇 在城北

城隍廟 在縣治西

玉帝廟 在縣西郭外

上帝廟 在縣治南

關王廟 有二,一在縣治北,明萬曆三十年,知縣張宗尹重修。一在城南四里廟坡山。

三官廟 在城北

金龍大王廟 :在城北。

八蜡廟 在城南一里

土地祠 在縣寅賓館後。明萬曆三十二年,知縣劉文炳創建。

河州

社稷壇 在城西北

風雲雷雨壇 在城東南一里。

厲壇 在城北

城隍廟 在城正北

旗纛廟 在城西一百步。

大禹廟 在州積石關

東嶽廟 在州治南

關王廟 有二:一在城西門內,一在州治西。參將戴元亮創建,梁文重修。

馬神廟 在州治西

二郎廟 在州西原

鄧寧河武順王廟 在和政驛北古城內。明萬「曆庚寅秋,羌眾內犯,兵備道郭宗賢督陣城上,見空中有神助像,血戰獲功,因增修殿宇祀之。」 土地祠 在州儀門東。

文昌祠 在州治南

莊毅公祠 在儒學右

豫章兩先生祠 「明解大紳、廖安止德業文章,彪炳宇內。萬曆辛卯,鎮守劉綎建祠合祀之,規制未備,近幾圮毀。乙巳春,知州陳文焯建殿宇,課士其中,令有所觀感興起」 雲。

忠義祠 在城西景古城。明萬曆庚寅秋,火酋入境,被創,覓西南路出境。當時武臣劉子都、李芳、賀守義、賀天衢、李國琦、魏承勳、李如玉、王官以力戰死。奉文立祠歲祀。

寺觀附

[編輯]

本府。狄道縣附郭。

東巖寺 在城東一里

西巖寺 在山麓

寶塔寺 習儀於此

隆禧寺  、《圓通寺  》《普覺寺》。

廣通寺  、正覺寺  、《安樍寺》。

報恩寺  、《法輪寺  》《永寧寺》。

臥龍寺  、乾清寺  、《萬壽寺》。

總真觀  、昊天觀  、北極觀。

九華觀  太平觀

渭原縣

「萬壽寺 」 ,習儀於此。

《馬藏寺  》《秀峰寺  》《高石崖寺》。

蜂窩寺  、青瓦寺  、《青真觀》。

蘭州

普照寺 習儀於此

嘉福寺  、崇慶寺  、《莊嚴寺》。

「臥佛寺 」 ,即「五泉。」

華林寺 在古峰山

白塔寺 在黃河北山上。

清涼寺 在黃峪溝

萬壽寺 在古城堡

廣福寺 在南關

金天觀 在惠遠橋西

元妙觀 在東城北

金縣

興國寺 在縣治西,習儀於此。

「清虛觀 」 ,方向未載。

河州

顯慶寺 習儀於此

報恩寺  、積福寺  。《冰靈寺》。

俺哥寺  、弘化寺  、萬壽寺。

滴水崖寺 、龍眼寺  、定羌寺。

石佛寺  、潮音寺  、《寶覺寺》。

隆善寺  、普應寺  、《三清觀》。

真武觀  、飛陽觀  、文昌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