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2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二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二十一卷目錄
潼川州部彙考一
潼川州建置沿革考
潼川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潼川州星野考
潼川州山川考
潼川州城池考
潼川州關梁考
職方典第六百二十一卷
潼川州部彙考一
[編輯]潼川州建置沿革考 總志
[編輯]本州
《禹貢》梁州之域。商周時為蜀國,及秦俱為蜀郡地。漢置廣漢郡及郪縣。蜀漢分置梓潼郡。晉置新都郡,永和初,分置遂寧郡。宋、齊為廣漢郡。梁於郪縣置新州。西魏改潼川郡,又改五城置昌城郡。隋改新州為梓州,尋改為新城郡。唐復為梓州,領縣五,又分置遂州,改靜戎軍。大寶初,改梓州為梓潼郡。至德中,置東川節度使,屬劍南道,治梓州。梁乾化初,為武德軍。宋改安靜軍節度使。宣和初,陞為潼川府。元為路。明為府。洪武九年,改為潼川州,並郪縣入焉編戶六里,領縣七: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
射洪縣
漢郪縣地。西魏置射江縣。周改射洪。隋屬新城郡。唐屬梓州。元復置射洪縣,並通泉入焉。明因之,編戶三里,隸潼川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一甲。
鹽亭縣
漢廣漢郡地。梁置白巖渠郡及鹽亭縣。唐屬梓州。宋因之。元並永泰東關入焉。明因之,編戶二里,隸潼川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中江縣
蜀漢為五城縣。後周置鉉武郡。隋改鉉武縣,尋置凱州,後罷州。宋改鉉武為中江。元並飛烏、銅山二縣入焉。明因之,編戶五里,隸潼川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
遂寧縣
漢為廣漢地。晉置遂寧郡。後周置遂州,又改石山。隋郡廢。大業初,改遂寧郡,治方義縣。唐為遂州。宋陞為府。元改為州。明洪武九年,改為縣編戶十七里,隸潼川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
蓬溪縣
漢廣漢地。梁小溪縣地。西魏為方義。唐置唐興縣,尋改武豐縣,後又改蓬溪縣。宋縣廢。元復置,並長江入焉。明因之,編戶六里,隸潼川州。
皇清因之,編戶六甲。
安岳縣
漢資中、牛鞞、墊江、德陽四縣地。梁立普慈郡。後周置普州。隋改普慈縣。唐置普州,尋增樂至、崇龕二縣,改州為安岳郡。宋寶祐以後,州縣俱廢。元置安岳縣,並安居、樂至入焉。明洪武初,置普州領縣。後又并州入縣編戶二十六里,隸潼川州。
皇清因之,初附遂寧,無里無甲,今歸併《樂至》。
樂至縣
唐割普州置樂至縣。元併入安岳。明復置,隸潼川州。正德中,復以其地改立簡州編戶六里。後復隸潼川州。
皇清因之,以「民少」停銓。今於康熙十九年頒印設官。
潼川州疆域考 州志
[編輯]潼川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鹽亭縣界,七十里。
西至中江縣界,八十里。
南至射洪縣香山寺界,四十里。
北至綿州界九十里
東南至射洪縣界五十里。
西南至中江縣冷水埡界九十里。
自州治至省城三百六十五里。東北至
京師一萬二百六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射洪縣》:
東至鹽亭縣界八十里,又至西充縣界九十里,西至潼川州高觀山界六十里。
南至蓬溪縣界八十里
北至潼川州界三十里
東南至蓬溪縣高峰山界,一百里。
東北至鹽亭縣界,六十里。
西南至潼川州馬桑埡界四十里。
西北至潼川州菩提寺界二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鹽亭縣》:
東至西充縣葫蘆壩界,八十里。
西至潼川州窯嘴界,三十里。
南至射洪縣界五十里
北至劍州五十里,又至南部羅家壩界八十里,東南至射洪縣界一百里。
東北:至南部雨霖廟界七十里。
西北至潼川州迥龍寺界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中江縣》:
東至潼川州土地埡界三十里。
西至石炭鋪,交漢川界,七十里。
南至樂至縣界一百九十里。
北至綿州界九十里
東南至潼川州榻水橋界,蓬溪縣馬桑壩界,樂至縣聖燈寺界,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潼川州界五十里。
西南至金堂縣界,四十里。
西北至德陽縣界四十里,又至羅江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二百五十里。《遂寧縣》:
東至界牌交蓬溪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板橋鋪交安岳縣界,五十里。
南至安居縣界一百二十里,又至李十三巢交大足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明水鋪交蓬溪縣界五十里。
東南至董市交安居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蓬溪縣界,四十里。
西北至荒草堰,交中江、潼川、安岳、樂至四州縣界,一百八十里。
東西廣七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
蓬溪縣
東至大壩井,交南充縣界,三十里。
西至遂寧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遂寧縣界一百里,又至空頂山交合州界二百里。
北至董家溝,交射洪縣界二十里。
東南至大塘觀交南充縣界,一百里。
東北至「仙靈寺」 ,交西充縣界,三十里。又至「高峰山」 ,交射洪縣界,四十里。
西北至「白站埡」 ,交蓬溪縣界八十里,又至潼川州界二百里,又至中江縣界二百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樂至縣》。
東至天台寺,交安岳縣界,七十里。
西至花石場,交簡州界七十里。
南至資陽縣「老鶯嘴」 界五十里;又至「邵家灣」 交資陽縣界六十里;又至「熊家壩」 交安岳縣界「八十里。」
北至「文殊菴。」 交中江縣界五十里。又至《中江縣》。
弔兒嘴界六十里
東北至張家壩交遂寧縣界六十里,又至安岳縣界七十里。
西北至「勝家池」 ,交中江縣界,三十里。又至「楠木林」 ,交金堂縣界,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形勝附
[編輯]本州
《通典》:「左帶涪水,右挾中江,居水陸之衝要。」 宋乾道中,奏陞潼川府狀:「江山形勝,水陸之衝,劍外一都會。」
《通泉縣連鰲閣記》梓於西南為「大都。」
《馬咸記》「據涪水之上游。」
東控瀘敘西扼綿左
射洪縣
山連越嶲,水散巴渝。巨川環遶於東北,眾山拱峙於西南。
鹽亭縣
「高山雄峙,瀰水環流,東跨鳳凰,南馳白馬」 ,介劍、潼、果、閬之間,達京畿藩鎮之道。
中江縣
兩山並峙二水夾流
遂寧縣
東川會邑,涪水上游。有城如斗,有壁如金。沃野平疇,山川灑落。
蓬溪縣
環邑皆山,溪流如帶,左控東山,右襟涪水。《樂至縣》
「飛鳳蟠龍」 之𩰚勝,寶鼎玉帶之「呈祥。」
潼川州星野考 總志
[編輯]州總
在《觜參》之次,《入觜》一次;
潼川州山川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州
東山 在州東四里,隔涪江。層崖修阜,勢若長城。有蘇公泉暨石塔存焉。以山在州東,故名。唐杜甫詩:「東山高頂羅珍羞,下顧城郭銷我憂。」 牛頭山 在州西南二里。形如伏牛,古刻「牛頭」 二字於崖。俯臨城郭,舊多樓閣,為一方勝概。杜甫詩:「青山意不盡,袞袞上牛頭。」
印臺山 在治南。山方而頂圓,其形如印,逆水而上,倒影於凱、涪二水之間。旁有三小峰,學宮、州治皆向之。山麓有南山寺,劉蛻文塚在焉。來袞山 在治北。明州守劉自紘建亭於上雲山 ,去治南二里。
龍頂山 在治西,其狀如龍。又有盤龍、宜君二山,與龍頂相連,相傳宜君產麈尾。
三台山 去治西五里,突起層級,蔚然奇秀。遠近瞻望,恍如台星,一州重鎮也。山腰石洞,相傳有仙人魯交修煉於此。
金魚山 在治南,巖畔有赤龍君祠,《碑記》尚存。長平山 去治北二里,岡長而平,形勢磅礡,逶迤數十里,至此州治結焉。澗中甘泉,山麓有洞賓亭,上有惠義寺。
金字山 :去治東二十里。
鵝山 :去治西五十里。
茶堵山 在治東。相傳有仙煮茶於此。乃跨江而西隔十里,一足跡在茶堵山,一足跡在城西鳳凰山之石,足拇痕深入石非經斧鑿者。雲頂山 去治南十里,逶迤層疊,頂若雲盤。宋德敷禪師同黃魯直煉習於此。
紫蓋山 在治西。上產虞美人,有柳溪書崖。留使山 在治東。唐李絳為東川節度使遷任,民不忍去,於此遮道留之,故名,有碑毀滅。古樓山 在治東。層巒疊峙,狀如樓閣。董仲真人曾修煉於上,有石室,鄉人禱雨屢驗。
鐘山 ,去治東五十里,形同覆鐘。山腰有泉,其味甘。董仲詩:「英英靈氣峰千出,決決幽泉石夢」
寒。採藥不知何處是,白雲引我到鐘山。
黃龍山 在治東。疊嶂層層,一峰獨出,橫枕於桃花溪上。相傳黃龍禪師飛錫於此,故名。五層山 在治北,即天柱山,重岡五層。
映溪山 去治東五十里。高岡逶迤,峰巒如半月。山麓雙溪湊合,重流通濟橋下,日出山影,映入波心。文同詩:「古木吞雲氣,晴山渾浪浮。」 鳳山 去治東五十里,峰岫翱翔,其形如鳳。浮山 去治南二十里,涪江水面突起一峰,旁有澗水,曲折環繞,故以浮名。
觀鹿山 去治北八十里。嘗有仙人跨鹿於此。馬頭山 在治北,上有石塔,山形如馬首。望君山 去治南七十里。杜甫嘗登此山望闕,大書「望君山」 三字於上,有明真井銘。
文峰山 與望君山相連,山腰係趙真人生長處,俗名「趙村埡」 ,基址遺跡猶有存者。
赤巖山 在治南凱水上,巖皆丹色,陳堯叟有記,乃八分體。下有蛙石磯,遊人亦多題詠。青泰山 去治南七十里,疊嶂嶙峋,昔處士王彥道家焉。周字山,與之善,嘗過而遊,有「家住青泰山上頭,頭高眼底白雲遊」 之句。
雲鶴山 去治六十里。舊傳有異人嘗止於上宜軍。山 去治南一百二十里。昔諸葛武侯嘗屯兵於此,故名宜軍。
望川山 去治南一百二十里。高出重霄,有樓臺崔巍之勝,天晴日霽,登絕頂,遙望西川。「雲錦」 山 去治東五十里。
石城山 :去治東五十里。四面如城。
金鵝山 去治東六十里,與鹽亭交界。高山連峙,勢若長城。上有半峰裂巖,相傳為金鵝飛去。香積山 在州西五十里,北枕涪江,上有寺。海會山 去治北四十里。
萬峰山 :去治東北五十里。有萬峰朝拱之勢,上建梓潼廟。
雲臺山 ,去治南百里,本肖菴真人修煉處。按《化書》,屬真武八十三世化身也。嘗自偈有「武當遊駕到飛烏,茅屋雲臺天下無」 之句。
環龍山 :去治東五十里。勢如盤龍。
南峰山 在治東。州守張雲建慈眾堂於上馬躍巖 ,去治南十里。唐易鉉子乘馬至此巖上,馬忽躍入水中,化為赤龍,名赤龍潭。
魁字巖 去治東二里,上連東山,下臨涪水,石壁大書「魁」 字,映入波心。
《義僕》洞 去治南五里,巖間有洞,適客死此,僕痛哭,觸石亦死,因以名焉。
梅花石 在治南雲臺山大石上有梅花,雨過則現,下有洞,相傳為肖菴真人銅棺鐵槨在焉。五馬石 去治西南五十里,峰高水秀,上有蔡林寺,下有怪石參立,形如五馬。
郪江 在治西南。源自銅山赤崖,流至飛烏,會眾流入涪江。
涪江 在治北。源自吐蕃下,歷綿州入本州,東南合中江為一,歷遂寧與嘉陵江合。
衛江 在治東。源自衛城,歷映江、古樓二山,至慈雲寺二里許,合瀰江,到射洪神溪口入涪江。玉江 去治南百里,源自銅山,水色澄清如玉,過雲臺山,入明水寨,合大江。
西溪 眾山積流成溪,逶迤九曲入郪江。濯筆溪 ,在治西,古傳李白訪趙蕤習書於此。桃花溪 ,去治東二十里,春日桃花夾岸,掩映清流,由稻花壩入涪江。
橫水池 在治北二里。水可煮茶。
琴泉 在治北,崖洞深邃,有泉如竇,滴人池中,鑑錚流越,聲如琴鳴。古聯云:「山腰水有千年潤;井底泉無一日乾。」
福牛泉 去治南二十里,上有「福牛芳潤」 四字。鑑泉 ,在治南印臺山半,有慈雲洞,相傳為大士示現處,泉從洞出引之。山下有塘,名曰鑑泉。橫冰泉 ,去治北三里,泉凝徹若冰。昔曾敕取洗目,疾得愈,因建報恩寺。泉巖多名人題詠。蘇泉 ,在治東山之腰,竇流清冽,味極甘。東坡曾烹茶於此。
顧公井 在治內,節度顧公開鑿。
明真井 在治南百里望君山麓,杜工部有銘。射洪縣
金華山 在治北二里。杜甫詩:「涪右眾山內,金華紫崔巍。」 有陳子昂讀書臺在上。
三台山 在治西。三峰並列,有類三台,故名。武東山 ,在縣東七里。
玉屏山 在縣南十里,即古之白崖山。遠望懸崖,宛類玉屏,故名。
獨坐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射洪、涪江左右合流,此山卓然孤立,故名。有陳子昂墓在焉。官岡 去治西北一里。
梧岡 :在治西北一里,三台山之右。
歸雲洞 去治南六十里。
龍穴 在治內梓潼江濱,世傳有龍馬出焉。大瀰江 在治東,源出劍州。又小瀰江在治北。涪江 ,在治東,從郪來,至獨坐山,與射江合。射江 ,《水經》云:「涪江東南流,合射江。」 李膺《益州記》:「婁灘東六里許,土人呼為射江水。」
瀋水 按:《明一統志》「在縣東南八十里。公孫述據蜀時,令延岑盛兵於瀋水固守,漢臧宮進兵從擊,破之,斬首溺死者萬餘人。」
可波水 按《明一統志》在縣東,合梓潼水。桃花水 按《明一統志》在縣東北,流入涪江。唐橋溪 ,去治南十里。
鳴琴泉 :去治西北半里。
《方義》泉 :去治南一里,相傳「水可愈病。」
甘泉 去治南四十里。唐邑人黃嘉猷父沒,躬負土成墳,感甘泉之應,詔蠲租稅,仍旌其門。《鹽亭縣》。
鳳凰山 在治東北,下臨瀰江,孤峰絕島,起伏翼然,狀如鳳凰。《寰宇記》云:「隋開皇間,縣令董淑封嘗遊晏於此。後人思之,號董淑山。」
高山 在縣西一里。杜甫詩:「馬首見鹽亭,高山擁縣門。」 又名負戴山。
賜紫山 ,去治北一里,有帝君神祠,士民多祈。嗣。潼川州守高文芳改為「賜子山。」
紫金山 ,在縣北一十五里。世傳嚴震封馮翊郡王,有金紫之榮,故名。
光祿山 ,去治南十里。
駙馬山 :去治西北二十里,上有神女慈孝元妙真人祠。
玉屏山 在治北瀰江上,狀如玉屏,故名。天祿山 ,去治北三十里。
寶蓮山 在治南,為儒學之文峰,縣城之屏蔽。龍固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山高四面懸絕,可以固守。
女徒山 去治七十里。昔有女徒千人,置柵山頂禦變,故名。但不識何年事。今山頂有祠。蠶絲山 ,在治東十里。
鼓樓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山有三層,高五十丈。又蓬溪縣亦有鼓樓山,雙峰對峙,可望數百里。蜀王建時,嘗置古樓烽火於其上,因名。梓潼水 ,在縣南二里。源出劍州廢陰平縣竇團山,經梓潼,過鹽亭,至白馬河,與涪江合流。雲溪 源出高山,入縣城,過德星橋,合瀰江,入梓江。杜甫詩雲:「溪花淡淡。」
鵝溪 在治西北八十里,其地產絹。宋文同詩:「待將一片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 東坡詩:「為愛鵝溪白繭光。」
皇清成都知府冀應熊書《鵝溪流韻》四字刻於石。
麟溪 在治西。蜀王時,有麟見於此,因以為名。楊溪 ,在治南,源出順慶府。
竹溪 去治北十里。有寺。
花溪 去治南三里
春谷溪 在高山下。水甘美。
「飛龍泉 」 在負戴山下。
浴丹井 在鳳凰山下,昔易鉉子浴丹於此。《中江縣》
東帽山 去治東一里按《縣志》作「寶城山。」 西帽山 去治西一里,與東帽山為縣東西峙,按《縣志》作棲妙山,即田大神得道處。
元武山 一名大雄山。舊有真武祠,今廢。水中之石多如龍蛇狀。隋有元武縣,以此山名。天柱山 去治西南二十里,山巒孤秀如柱。火烽山 去治東南三里,武侯嘗置烽火於此。覆舟山 在治西南三十里,山腹有風穴,人往視之,則風從穴而起,甚至折木。
賴應山 去治南五十里。地產銅及空青銅。官山 ,在縣西南九十八里,即廢銅山。產銅。或謂「卓王孫、鄧通治鐵之所」 ,非是。
可蒙山 在治西南。一雲「可象山。」
飛烏山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峻峭如飛烏之狀。唐有「飛烏縣」 ,以此山名。
私容山 去治南一百三十里。與可象山皆有銅,貞觀二十三年置鑄錢官,調露元年罷。會軍山 ,去治東南六十里。漢昭烈入蜀,遣武侯張飛略地至此,百姓以牛酒迎師,故名。按縣治作「會軍堂山。」
崆峒山 去治北十里,有洞可容千人。
天台山 去治北二十里,惟攀蘿梯巖可上,有天台寺,故名之。
鳳凰山 去治北四十里,儼若飛鳳狀。上有二泉併出,謂之「鳳眼。」
三堆山 ,見《隋書》,今不可考,疑即斗山。
亞松山 在元武山側。宋紹定間,知縣許彪祖收瘞暴骨處,所題《福會阡》三字碑今存。
銅魚山 去治東南二里。聯雲塔,詳《古蹟》。峰流山 去治東南四十里,有楊伯侯廟。獅子山 去治東南七十里。
馬鞍山 :去治東南九十里。
龍華山 :去治東二里。
天台山 :去治南二十里。
寶珠山 去治南三十里,上有「玉皇宮。」
沙尖山 去治南三十里。秀拔峻麗,迥出眾山。明正德間,居民避兵於此。
靈泉山 :去治南四十里。有普陀寺。
東禪山 :去治南五十里。
星宿山 :去治南八十里,交金堂界。
紫荊山 :去治南九十里。有鐵佛寺。
「瑞雲山 」 ,上有龍居寺。
「天台山 」 在廢銅山縣地。
萬巖山 :去治南一百五十里。
乾元山 在飛烏東十里,有紫極宮,元帝遊覽駐跡處。
鳳凰山 :去治南一百八十里。有淨安寺,又名「靈鷲山。」
迴龍山 去治南一百九十里。有龍神宮。臥雲山 去治南二百里。有龍興寺。
鯉魚山 以形名,有七泉寺。
紅崖山 :去治西二十里。
掛榜山 :去治西二十里。每鄉科年分,當暑雨後,邑人視山土崩痕,卜中式多寡。
雲龍山 在古店驛下,有寺,以「山」 名。
天馬山 :去治北十五里。
雞冠山 :去治北二十里。
玉峰山 :去治北二十里。峰巒秀麗,因名。有安祥寺。
臥龍山 、大名山 ,俱去治南三十里。
淨雲山 有《彌勒院》。
油籠山 俱在廢銅山縣地。
鐃缽山 、柏坡山 :俱在下村。
印臺山 、玉琴山 :俱去治北二十里。
關索坪 :去治北四十里。寬平無際。相傳關索曾駐軍於此。
「郪江 」 ,見《隋書》,今不可考。
中江 在治東。南江來自綿州,東江來自涪城,至中江元武山下,合而東南流。
凱江 發源安縣,經羅江遶縣西南,至潼川,又名「武江。」
玉江 水色碧清澈,底皆石。發源水池溝,穿銅山,東流至高灘子河,有石如玉,因名,始通舟筏。凡鹽貨俱於此裝載,至遂寧入涪,重慶入江。飛烏江 發源九里浸,徑圓山,歷廢飛烏縣,東南流至清涼寺,會金水河,下合玉江為二水口。金水河 去治南一百四十里,發源油籠山,歷大龍泉、大龍灘東流入飛烏江。
余家河 :發源貓兒坎,北流三十里,至治西南八里,合龍王灘水,東流城南二里為曹家河口,入於《凱江》。
清溪河 去治南五十里,南流出懷州。〈金堂縣地。古懷安軍。〉「入金堂峽」,至瀘州入江。
東溪 由東轉南,與凱江合流於潼川。
龍王灘 去治西十五里。發源山谷,徑高橋至此,獨深十數丈。遇旱,土人取水,禱之即雨。東流與余家河合,入於凱江。
青洲 去治北五十里。水出山澗,其水獨清,前有青洲寺。
洗筆池 水色如墨,相傳有仙人於此洗筆。飛泉 在治南,其水平地湧出,味甚甘美。李廣泉 ,去治北六十里,相傳李廣提兵至此,乏水,廣望巖發矢,水隨箭出。
蔡家溝 在治西六十里古店山後,西南流至石灰鋪。〈漢州也。〉入綿陽河,經焦山驛,會湔灘諸水,至瀘州入江,是為《古中水》。
《筒車堰 》共四十八處:
遂寧縣
長樂山 去治西二里,形若蟠龍,頂平如砥。寶臺山 在治西,頂平如臺。
書臺山 在治西南,唐張九宗讀書於此。丹山 在書臺左,一曰「天榜」 ,其右曰「金魚」 ,下有
金魚鎮
梵雲山 ,在縣西南二里。
玉堂山 去治北十里。峰巒聳翠,氣象雄峙,縣之主山也。
鶴鳴山 去治東北二十里。漢張道陵入蜀,居此山,養道行教,後仙去。山有雙石鶴。
靈泉山 去治東十里,數峰壁立,有泉自崖滴下成穴,深尺餘,紺碧甘美,流注不竭。宋楊大淵等行靈泉山,即此。
蕨山 在治北,本名「屈山」 ,唐景雲中改今名。「傘子山 」 在治北。環山之民,以植蔗煎糖為業。「尋香山 」 去治東二十里,舊名「血腥山。」 宋刺史白子昉改今名。
資聖山 去治東五里。頂上有井,不溢不涸,因建靈泉寺。邑人嘗讀書於此。
臥龍山 :去治西三里。環亙蜿蜒,深谷幽麓,唐克幽禪師修行之所。
「明月」 山 去治北五里,襟帶兩溪,幽林古寺,秋光掩映,瀟灑出塵。
文筆山 :去治東七里。山勢高聳,連亙數十里。中有一峰,遠望如筆。
旂山 去治東十里,勢若龍旂。相傳山現赤痕,則發科第。
鳳臺山 去治北二十五里。山形似鳳,故名。龍頭山 去治西五十里,有石如龍頭。
銅盤山 去治東五十里。壁立四絕,人莫能上。樊噲山 去治東南五十里,上有插旗石,相傳漢初樊侯曾駐兵於此。
瑤山 去治南一百三十里,諸山羅列,上有四佛寺,為安岳、遂寧、大足分界。
隆龕山 去治南百四十里。廢崇龕山以此名。石城山 去治西五十里,四面如城。
崙山 自瑤山枝出,蜿蜒逶迤,雄峙璚江。覺山 自瑤山發脈,特出群峰之上。
大佛巖 「在治東南。巖高十餘丈,勢甚陡峭。鐫佛像於上,高與巖稱,下臨涪水,每一登眺,令人生遺世想。傍有石磴,歷階響應,若琴聲焉。」 涪江 源出龍安,經綿潼射入縣界,東南流下合嘉陵江入重慶。
赤溪 在治北。源自蓬溪,經治東,流入涪江。倒流溪 在治西。其水旋繞向北入涪江。石子溪 ,源乃兩溪,合流十里許入涪江。磨溪 在治東南。繞各溪之水,流入涪江。零星池 去治西南四里。
龍池 ,昔池側有柳樹,大十圍。後周天和初,有龍自樹昇,士女共觀之,其後樹枯池竭。
金壁池 ,在城內,其色如金。
黑龍潭 :去治八十里。石溪一泓,飛泉瀑布,澄潭不測。其底有龍潛焉,旱禱必應。
湧泉 在土疊鎮。有泉湧出,灌溉田畝。
仙井 在縣衙後。唐節度使夏公魯奇死節於此,日初出,霞氣蒸騰,其水甘冽。
蓬溪縣
跪象山 :在治北,學宮前。
石魚山 去治東里許。上有梓潼宮。相傳此山曾出石魚,故名。
蓬萊山 在治西北
赤城山 :去治東二里,中峰蔚然,左右環拱,上有七曲老人祠。
龍馬山 去治西北十里。昔季章甫牧馬於此山,下產一駒,毛骨異常,人呼為「龍馬」 ,因名。青石山 去治南百七十里。山有青石,可為護磬,採者必先祀其神,唐青石縣以此山名。風門山 ,在縣南一百七十里,四面峻絕,常有清風,因名。
伏龍山 在縣西二百里。其山盤曲,形如伏龍。明月山 ,在廢長江縣十里。兩峰對峙,下臨涪水,相映而明。唐賈島詩:「長江微雨後,明月眾星中。」 即此。又按《總志》:在治西二百二十里。
龍多山 ,在縣西七十里。
高峰山 見祠廟
翔鳳山 下有寺
高觀山 :去治西八十里。
鳳凰川 去治北百二十里,近鳳凰山,故名。蓬溪 在治北,源自蓬山,西通遂寧縣。
珠玉溪 去治西北七十里。古有珠玉村,因名。洗芝溪 去治東二里,水入蓬溪。
放生池 在龍多山下,唐武后嘗放生於此。羊龍潭 去治南百里,有龍君殿。祈雨用空瓶,將蠟封固,入龍口中,以搖瓶得水為驗。須疾走到縣,緩則大雨隨瓶而注。
鑑潭 即今之「黎潭。」
聖泉 在龍多山下。有淳祐二十年文震協記《牛仙尉祈雨靈應事》,碑記尚存。
火井 在伏龍山下。地窪若池,以火引之,有聲隱隱出地中,少頃炎熾。夏月積雨,停水則焰生水上,水為之沸,而寒如故。冬月水涸,則土上有焰,觀者至焚衣裾。
樂至縣
大娑婆山 ,去治南十里。
小娑婆山 :去治北一里,對大娑婆山。二山高聳特奇,皆可屯兵。
寶鼎山 去治西北七十里,狀聳秀如臺鼎。筆架山 去治西北十里,以形似名。
寶蓋山 在治西北,與筆架山相連,有寶蓋寺。鳳飛山 與大娑婆對峙,如交翥,故名。
周鼎山 去治西三十里,形如古鼎。
鳳凰山 :去治東南二十里。
四面山 :去治東十里,四方如塔。
石佛山 :去治南七十里。
金雞山 :去治東二十五里。
盤谷洞 ,在治南,石刻「小盤谷」 三字尚存。龍洞 ,去治東七十里。
鐵峰山 在舊安岳縣後,一名「鳳凰山。」
大雲山 在舊安岳縣治北五里鐵峰山後。上有棲巖寺,宋馮山讀書於此。
鼇魚山 在舊安岳縣北二十里,以形似名。雲居山 在舊安岳縣治東南十里。上有葛仙洞,崖畔勒「龜鶴」 二大字。
瑞雲山 在舊安岳縣治東六十里。四壁如削,邑人張侍御築砦於此。
獅子山 在舊安岳縣治北三十里。形如獅子。無際禪師修行於此。
香雲山 在舊安岳縣治南十里。山頂有池水,煮茗甚甘。
勝水河 :去治東六十里。
清水潭 在治東周鼎山之下,瑩如璧玉。龍潭 在治西。相傳潭下有龍潛焉,禱雨輒應。桂林溪 在治西。環繞如帶,以多產文人,故名。放生溪 在治東。源出寶鼎山,流入簡州河。樂至池 在治內。宋寇準為樂至令,嘗讀書於此。明知縣朱統直遷學於池北,即以池為外泮,登科則有龍見之祥。
蓮池 在治東,一名「洗馬池。」 舊傳勾侍郎所鑿。若蓮盛開,則科第多,常有驗也。
玉堂池 在治西五十里。
蓮池井 在蓮池傍
靈觀井 在治內儀門傍。
岳陽溪 在舊安岳縣治西,即清竹溪,遶治東南流。宋太守彭乘臨溪鑿石為曲水,每歲修褉於此。以乘嘗官翰林,故名「翰林灘。」
大安溪 按《明一統志》在舊安岳縣北七十里。通賢溪 在舊安岳縣北五十里,昔有通賢館,今廢。
岳陽溪 在舊安岳縣。環遶學宮。溪上築堤曰「三元」 ,流百里入璚江。
方池 在舊安岳縣治北,舊有陳摶手植蓮。流杯池 在舊安岳縣東,郡守彭乘命工鑿之。破石井 在舊安岳縣治西,有巨石中分而出水,世傳陳摶所鑿也。
潼川州城池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州
潼川州城池 「石城周圍九里有奇,狀若蛇盤,與西川龜城對峙。明天順、成化間,知州譚道生、蔣容相繼修築。門四,高一丈六尺,樓翼層簷,牆飛女堞。外鑿池闊四丈,引西溪九曲水注於中,歲久湮廢。知州錢輪重加疏鑿,又於城東築隄三十餘丈,以禦水患。嘉靖中,知州趙德宏砌以石門四,東流通蜀南薰川北植柳萬株於外,今崩圮。」
屬縣
射洪縣城池 石城,周圍五里。明天順初,典史廖斌築土城。成化間,知縣郭鏜甃以石,周五里,門四:「觀瀾、宗海、覽秀、迎恩。」 隆慶中,知縣李猷重修,外環以壕。
鹽亭縣城池 石城,周圍六里。成化初,知縣李惟中築,門四,「《鳳儀》、雲谿、春谷、瀰江,今崩。」 圮,中江縣城池 石城,周圍七里三分,高厚並一。
丈三尺。女牆高四尺,壕深一丈,寬一丈五尺。門五:賓陽、正觀、迎恩、永鎮、近民。今西南隅有門曰「水南」 ,開設無考。共六門。明天順中,知縣譚敏築。弘治、正德、嘉靖、萬曆、崇禎間,相繼補修。
皇清康熙四十四年,攝縣事知州張應詔始置門,以
時啟閉。五十二年,知縣李來儀補築池外為「護城堤」 ,創自宋時,歷今屢經補築。
遂寧縣城池 石城周十里,外環以池。唐節度夏魯奇築。明天順間,典史吳讓、正德間知縣范府重修。嘉靖中,僉事楊瞻檄增高三尺。門四:「望鶴、登龍、玉堂、金馬。」
蓬溪縣城池 「石城周圍五里。明成化初,知縣楊珙建,逼河崩圮。正德間,御史熊相檄知縣馮本改修。嘉靖中,知縣陳養正重修,增廣百餘步,門四:賓陽、南薰、西城、拱辰。」
樂至縣城池 石城,明正德初,知縣汪民所「砌,高一丈八尺,周一百四十九丈,門四。迎恩、《演武》」 、《修文》、朝京知縣王聰重修。
潼川州關梁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州
孝弟橋 在治東,學宮前。
錦江橋 去治西一里
迎恩橋 去治西北二里。
馬瑞橋 去治西二里
永固橋 :去治東二十里。
敦義橋 在治東三十里桃花溪上。
永安橋 去治西一里
天生橋 去治南五十里。
通濟橋 在治東五十里,映溪山下,橫鎖雙溪。《射洪縣》
五馬橋 在治南玉屏山下。
飛虹橋 去治北一百里。
里賢橋 在武東山下子昂故宅前。後人取「思子昂」 之義。
鹽亭縣
德星橋 在治南,近嚴氏故宅。杜甫詩有「嚴家聚德星」 之句,因以名橋。
雲溪橋 去治南八十步。
春谷橋 ,去治西五十步,杜詩:「春谷水冷冷。」 龍門橋 ,去治東百步。
廣漢橋 ,去治南百步。
龍江橋 去治北一里。明尚書甘為霖有「龍江秋漲」 之句。
虎洞橋 :去治南一里。明尚書甘為霖有「虎洞雲深」 之句。
中江縣
東溪橋 去東門半里。萬曆初,知縣陶顯功建。朝京橋 。萬曆間,知縣安正孝重建,改名「安濟。」 崇禎乙亥,知縣任之望創修石橋,改名「拱極。」 通濟橋 去治東二十里。天啟間建。
迴水橋 去治東二十里。
安行橋 去治南二十里。
弘濟橋 去治南三十里。隆慶間,義士樊選建雲津橋 ,去治南四十里。
龍龜橋 去治南四十里。相近有羅漢橋。李公橋 ,在治南龔家口。康熙乙未創建雲。板橋 去治南五十里。
銅興橋 去治南六十里。萬曆辛亥建。
皇清康熙癸巳,楚僧實弘重建。
掛金魚橋 在銅山,宋嘉定五年縣令牟巽建。「普濟橋 」 在銅山石帽溝,萬曆間建。
琉璃橋 去治東一百里。
捲洞橋 在治南,交樂至縣界。
河西橋 在小西門。弘治元年知縣王杲建,寬七尺,長五十丈。嘉靖間重建,改名復古橋,今廢。魚鰍橋 去治西六里,正德癸酉,壽官孟宗建。勻溪橋 在治西。見《總志》,今無疑。今舊高橋高橋 ,在治西。嘉靖丙戌知縣余祺改官路,於此創小石橋隨圮。戊戌知縣張玠重建。
彭家橋 去治北十里
通溪橋 在治北。嘉靖癸丑,知縣張曾建。永興橋 ,去治北四十里。
四通橋 去治北五十里。舊名黃家橋。
皇清康熙乙未重建,為潼川、中江、德陽、「羅江四路會。」
合之處
東橋 去治東十里
西河渡 、南河渡 ,俱隸治境。
遂寧縣
安濟橋 :去治西十里。
嘉福橋 :去治北二里。
蓬溪縣
利國橋 去治西六十里。
連珠橋 去治東北二里。
文星橋 在北門前。壬子年造,今壬子年崩。跨虹橋 在白塔寺前。
飛馬橋 相傳有神馬見,故名。
樂至縣
通濟橋 去治南百里
文光橋 在治南
龍尾橋 :去治北十里。
彭成橋 去治東一百里。
報國橋 去治西五里
八里橋 :去治西八里。
龍橋 在舊安岳縣治南,學宮前。
普金橋 在舊安岳縣治北一里。
文星橋 在舊安岳縣治南四十步。。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