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2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二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二十七卷目錄

 嘉定州部彙考一

  嘉定州建置沿革考

  嘉定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嘉定州星野考

  嘉定州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六百二十七卷

嘉定州部彙考一[編輯]

嘉定州建置沿革考      總志[編輯]

本州

《禹貢》
梁·州之域周武王時為蜀國秦為蜀郡地
[編輯]

漢武帝通西南彝,置犍為郡。武帝永初六年,得古磬,劉向上封事,遂改嘉定。光武改漢嘉。晉復為犍為郡,領縣四。後沒於李雄。梁普通中,改置青州。西魏改眉州。後周復為青州,尋改嘉州,領縣五,及置平羌郡。隋初,廢郡州存。大業初,改眉山郡,治龍游縣。唐初,復為嘉定,領縣八。又別置眉州,嘉定如故。天寶初,改犍為郡。乾元中,仍為嘉州。宋初因之。慶元初,陞為嘉定府。開禧初,又置嘉慶軍節度,領縣五。元置嘉定路,領州二,縣六。明洪武四年,改府,領邛、眉、榮、龍游等州縣。九年,降為州,改榮、邛為縣,並龍游入州;玉津、應靈入犍為,分青神、丹稜、彭山立眉州。成化間,分大邑、蒲江立邛州。本州編戶十里,領縣六。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峨眉縣

漢南安縣地,屬犍為郡。後周初為平羌縣,後改峨眉縣。隋改青衣,屬眉州。唐屬嘉州。宋併綏山、羅目二縣入焉。元因之。明因之,編戶六里,隸嘉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洪雅縣

漢南安縣地。後周立洪雅縣。隋屬眉州。元併入夾江。明復為洪雅縣,編戶六里,隸嘉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夾江縣

漢南安縣地。隋分龍游、平羌二縣地,於夾江戍置縣,屬眉州。唐屬嘉州。宋因之。元併洪雅縣入焉。明因之,編戶一十五里,隸嘉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犍為縣

漢南安縣地。後周置沉犀郡及武陽縣。隋降為犍為縣,隸戎州。唐屬嘉州。宋併玉津縣入焉。明因之,編戶八里,隸嘉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榮縣

漢南安縣地。齊屬南安郡。隋置太牢,屬資州。唐析太牢置旭川縣,以縣置榮州。後置義和郡,復改榮州。宋改榮德縣,後復為義和郡。元復為榮州,屬嘉定路。明降為榮縣編戶七里,隸嘉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威遠縣

漢蜀郡地。隋置威遠戍。唐改為縣,屬榮州。宋因之。元初省入犍為,改屬嘉定路。明置今縣,編戶四里,隸嘉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康熙六年,歸併「榮縣。」

嘉定州疆域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編輯]

嘉定州疆域圖

嘉定州疆域圖
考證

本州

東至犍為縣界五十里,又至內江縣界二百六十里。

西至峨眉縣界六十里,又至雅州界二百里,南至犍為縣界僅三里,又至宜賓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青神界五十里

東南至犍為縣界,僅十五里。

西北至峽江縣界,四十里。

北至省城三百里北至

京師,陸路六千里,水路一萬餘里。

東西廣四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峨眉縣》。

東至嘉定州界二十里

西至峨眉山麓十里,抵洪雅縣界五里。

南至青龍場二十里,又山行抵歸化鄉六十里,其外即「蠻彝地界。」

北至峽江縣界十里

東至本州八十里,至省城三百五十里。北至

京師六千五百里,水路九千八百四十五里。

洪雅縣

東至丹稜縣,一十五里。

西至雅州界九十里

南至峨眉縣界八十里

北至丹稜縣界五十里

東南至峽江縣界二十五里。

西南至榮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名山縣界,九十里。

自縣至省城二百四十里。北至

京師六千里,水路九千八百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峽江縣

東至眉州界三十里,過界抵州一百二十里。又至青神縣界二十里,過界抵縣五十里。

西至峨眉縣界十五里,過界抵縣四十里。南至本州界四十里,過界抵州八十里。

北至丹稜縣界二十里,過界抵縣六十里。西北至洪雅縣界三十里,過界抵縣五十里。自縣東南至本州八十里,至省城三百二十里。北至

京師五千五百里,由嘉州水路九千九百四十里。

犍為縣

東至榮縣界一百里

西至馬湖府界七十里

南至敘州府宜賓縣界六十里。

北至嘉定州界九十里

東北至並研縣界,九十里。

東至本州一百里。北至省城四十里。北至

京師六千一百里,水路一萬里。

榮縣

東至威遠縣界三十里

西至犍為縣界九十里

南至宜賓縣界,一百四十里。

北至仁壽縣界三十里

東南至富順縣界,九十里。

東北至資縣界九十里

西南至宜賓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井研縣界,六十里「至。」

京師六千餘里,水路一萬餘里。

形勝附[編輯]

本州

《華陽國志》:「西有熊耳,南有峨眉。」

東接江陽,南接朱提,北接蜀郡,西接廣漢。鮮于之《武谷亭記》:「孤清秀絕。」

劉伯熊《題名記》:「山水為蜀冠冕。」

宋邵博《清音亭記》:山水之勝,蜀曰「嘉州。」

宋鮮于繪《議道堂記》:「背負三峨,襟帶二江。」 舊志:「水路要衝。」

岷江從北來,繞出郡背,青衣、涼山諸水自西來會之。縈迴衝激,郡宛中央,憑高屬目,豁然大觀。「九峰秀如芙蓉,屏擁其左;三峨翠若列眉,鼎峙其右。控西南之襟喉,為東北之要會。」 明秀雄勝,果甲全蜀。

峨眉縣

龍門峭峙三峨雄秀

洪雅縣

宋費庭《崇德廟記》:「義州居江山佳勝。」

宋孫長民《紹興時記》。「環山帶江,靈氣秀發。」 宋《李冰廟記》。「山之南北相抗,東西迤邐者,近如屏闌,遠如戶闔,迴環襞疊,各有攸處。」 邛、崍、大江。

來自《坤》隅,瀰漫平衍。

「峨眉瓦屋」 ,固護於外。「月珠洞溪」 ,翊輔於內。《峽江縣》。

「居南蜀之中,隸嘉州上遊。」 西揖瓦屋,東跨中巖,《青衣水》繞於南,《黑虎山》峙於北。

犍為縣

「西列翠屏」 ,南鎮旗山。漢水繞其東,栗山環其北。龍池蕩瀁,鳳嶺巍峨。

榮縣

《唐進士王禹志》:「封域千里,東界資江,西接夜郎,南俯戎僰,北抵陵陽。」

《地里志》:「榮地四塞,山川重阻。」

《朝野雜記》:本為「藩鎮。」

宋劉道成《記》「藩邸重鎮。」

《圖經》:形負五山,西首東尾,東西四水合流。城南榮梨之松,如龍盤,鳳鳴之竹,多茂實。五山倚北,二水環南。

嘉定州星野考        州志[編輯]

州總

《嘉》,益之近郊也,《益》入參一度,《嘉宜》次焉,要亦未出二度。

嘉定州山川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編輯]

本州

高幖山 ,自瓦屋而來,中間起伏,蜿蜒千餘里,一脈如線,直貫州城。主頂端嚴,左右張兩翼如翔鳳,一名「萬景山。」 宋有萬景樓,廢。成化中,知州魏瀚就其址為尊經閣,亦廢。正德壬戌,知州段鑑建萬壽觀於其上,軒豁壯麗,以為習儀之所。栽松柏近千株,皆成合抱,森秀蒼鬱,遙望儼若鳳毛。嘉靖初年,又植楠數株,大幾兩圍,尤青蔥可愛,殆勝境雲。兵火之後頹圮。有客題壁云:「幾番風捲白雲開,鼓動松琴入座來。寄與後人休剪伐,一株株是段侯栽。」 少參張西山延士讀書其上,名曰高幖書院。舊有層樓,江山千里,一目可盡。宋范成大詩:「若為喚得涪翁起,題作西南第一樓。」 按《明一統志》,在州西,一名高望山。龍頭山 在高幖左。上有五松亭,松虯曲蒼古,今存其一。迤邐入州治,為中和山,麗譙據其上。王鳳山 在高幖右,一名白虎山,與龍頭對峙。山盡處為蝦蟆嘴,以形肖名。皆堅石,足障狂瀾,西城因其陰。

凌雲山 在治東。山有九峰,又名九頂,曰鳳集,曰棲鸞,曰靈寶,曰丹霞,曰祝融,曰擁翠,曰兌說,曰望雲,曰就日。眾水會其下。蘇轍詩:「巉巉九頂峰,可愛不可住。」

東山 一名聖岡,在凌雲之右,俯錦江,屏列江上,平正壁立,如張榜然,又名榜山。詳見東山寺。按《總志》,在州治前,與凌雲寺相連。按《明一統志》唐杜甫詩:「遠林通後徑,一郡接前岡。」

烏尤山 在凌雲之左,距州治五里。狀如伏牛,本名烏牛山,宋黃庭堅易牛為尤,一名烏龍,一名豚岩,一名青衣山,屹然水關,鎖水口,令東折而去。詳見烏尤寺。黃庭堅建涪翁亭,始易今名。又《總志》亦載青衣山,與此不同。

九龍山 在東山之右,臨江,距州治四里。石壁刻龍九,相傳唐元宗幸蜀時刻,強半磨泐,其存者矯然有勢。詳見龍泓寺。按《明一統志》,在州治東北。九龍形舊刻石崖上。

馬鞍山 以形肖名。在烏尤山之左,臨水。山腰有古柏,倒生石隙中,為烏尤輔佐。在州治東南七里,亦關水口,賴有此山。

三龜山 在東山之右,以形肖名。《別志》分上、中、下。第山勢自北而南,《志》乃上南,得無倒置乎?宜以下為上,近龍泓,中次之、下又次之。中龜山腹空洞,與風相薄,隱隱有聲,名半天洞,《莊子》所謂天籟也。形似龜而首足皆具。中一龜循其跡而上,彎環有九洞。

紅巖山 在馬鞍山之下,州治東南十五里。界犍止此山。色正赤,產鹽,商竈叢焉。石犀山 ,在州東十五里,有巨石狀如犀,俗名石牛。取精久而有靈,或鑿或穢,觸之輒不利。《總志》云:「在東北三十里,山有二嵎如牛狀。」

協氣山 在州東二十里,俗名「歇氣」 ,以山勢高峻,必歇息而後可登也。走麻坪路達井研尤捷。馬落山 在州東十里保平鄉青泉鋪。

尖山 在馬落山南三里,其形高銳。此東尖山也,與西尖山對峙。

水兌山 在州北一里。高幖之來脈,州之邙山也。塚纍纍然。舊《志》所載聖水等山,皆此山之別名也,不重記。

錦岡山 一名錦江山,在州北三十里。江水經其下,故名。山最高,乃李白題詩處。黃庭堅亭其上,曰「太白」 ,今廢。《總志》云:在治北四十里,江自成都環流此山下,儼如帶雲。

卓望山 ,在州東北三十里。相傳「卓王孫墓在焉。」 此去臨邛四百里,王孫不應葬此。

石像山 在州西二里,其下為大佛壩,依山石鑴一佛像如凌雲而小。相傳先作此以為式耳。按《明一統志》有石鑴彌勒佛。

白佛山 在州西北六里,石龕鑴三佛,自成白色,刮去旋復本色。

五臺山 一名「印臺山」 ,體方平,故名。

梨花山 在州西七里,舊有梨花百株,嚼其花可以止疾,今無。

西尖山 在州西十五里,下為紙房。雅水經流,與東尖山對峙。

蘇稽山 在州西二十里。過尖山,渡東坡曾稽古於此,故名。相傳成化中有掘地得其遺硯者,為督學王敕取去。

五高山 在州西四十里,與綏山對。五峰突兀,以象「五行。」

玉屏山 在州西三十里。其下為鹽泉鎮,《沬水》經焉。山形壁立如屏,高可百丈。

冠冒山 在州西十里,遠望儼如愨頭,故名。茶山 ,在州西五里,與水城相望。舊產茶,今無山,勢長而平如案。

洛都山 近茶山,又名龜山,以形肖名。《總志》云:「在州治南」 ,即郭璞所謂「將州對洛都」 也。

金燈山 在州西南五里,舊名至樂山,宋王朴居此,其址有淵,每歲人日,郡守張燈於此,以油灑水,觀其紋,以占歲之豐歉。今塞。按《明一統志》:「王朴號清閑處士。」

青衣山 在大江中,屹然迥絕,石壁蒼峭,周廣十里,長坡四匝。

揚雄山 在州西一里,有洞深邃,雄隱居於此。按《明一統志》「舊有子雲亭。」

海棠山 在州治西,山多海棠,為遊賞之地。蓮花山 在州治東八里,山陽有溪,四時不竭,內產蓮花。

白巖山 :在州治北八十里。有清風、白雲、朝霞三洞。昔徐庸於此著書。

四峰山 在州治東十里。渡江而北三十里,如連珠者四。極高,千里可望。其第三峰之腰有洞,洞有三石筍高三丈,並立蔽洞。下有清泉,歲旱不涸。左右松竹間石磐數十,皆寬坦可坐十人。默齋居士曾隱此,以耕樵自樂,每手持道書,登峰嘯詠焉。

雙鶴洞 與爛柯近,洞門刻「雙鶴。」 有泉自一竇出,雖旱不涸。

郭璞巖 在烏尤山右。蘇轍詩:「巖有古郭生,此地苦箋註。區區辨魚蟲,《爾雅》分細縷。洗硯去殘墨,遍水如墨霧。至今江上魚,頭存遺墨處。」 第一洞天 ,在州治西十里。洞敞深邃,可坐數千人。弘治間,督學王敕伐草萊得之,定茲名以配峨山之勝。

爛柯洞 在州治對江巖上。有東坡大書「爛柯巖洞」 四字,有詩:「但得身閑便是仙,眼前黑白漫紛然。請君試向巖中坐,一日真如五百年。」 方響洞 在州學前,舊名丁東,黃山谷更今名,有詩:「古人題作丁東水,自古丁東直至今。我為更名方響洞,信知山水有清音。」

朝霞洞 ,在州治南,程公望寓此。註「《易》,蘇老泉攜二子過此。」

白雲洞 :在治西八十里。

清風洞 ,前云:「州治北八十裏白巖山,有清風、白雲、朝霞三洞」 ,此又云:「朝霞洞在治南,白雲洞、清風洞,俱在治西八十里。」

治易洞 在九頂山後。宋郡守吳祕題名「山磨巖」 四大字,銘曰:「聖作易,晦其數。」 劉傳:吳識易祖。蘇文公詩:「自昔遙聞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勞。洞中陳跡今如掃,斯道何曾損一毛。」 江水 ,在州城東。一曰錦江,俗曰府河。按《水經》發源於氐道縣之岷山,經灌口至成都。一支由新津至武陽,合流抵九峰山下,與青衣沬水會。此正江水四瀆之一也。

青衣水 在州城西。青衣,古縣名,在蒙山之西。

故以名。水源出六番,經零關至雅州飛仙關,與邛崍水合,行五里與周公水合,又百里與花溪水合,入南安界,經峽江,下九盤,至雙湖,距州十五里,與沬水合九峰山下會於江。

沬水 在州城西。按《水經》,發源於西南廣袤徼外,由鐵豹嶺經漢源,即大渡河中鎮、銅山、茶山,邁東而下為金、銀三漕,至雙湖與青衣合,同會於江。按桑欽《水經》及《西南夷列傳》,明言沬若水,此禹跡中之名水也。而舊志以一夷惜水當之,晦矣。夷惜水是其支流,總為沬水,清冽迅瀜,大於青衣水。近有泝流輸輓者,用小舟幾窮其源,與大渡河通。

竹溪水 在州西北三里。環溪多竹,俗名祝公溪。從當年著姓齒德者而名,猶張公溪之類。舊《志》竹王、祝雞翁之說皆不經。發於雲頭山北二十里,瀑聲撼兩崖間如雷,下瀦為龍潭,流入山谷,凡九折而至此,與江水合,故上流名九溪。溪上有橋,今圮此。入省之大道,往來如織,水濚洄湍激,民甚患之。少參張公橋其上,期月又圮。公乃少遷舊址,伐石具材,大為結構,眾心踴躍,數月工成。壯麗堅緻,可垂永久,名曰「張公橋。」 一雲古夜郎國地。相傳一女浣溪,有竹浮而下,中有啼聲,取而視之,乃嬰孩也。及長,封竹溪郎。舊有竹溪橋。

蘇溪 在州西二十里蘇稽鋪,皆以「蘇」 名,重東坡也。自峨眉麤石河來,至七孔山下,與符文水合,俗名「馬跳溪。」 至尖山與青衣水合,又至雙湖與沬水合,同達於江。

臨江溪 在州西四十里。發源於二峨山魚洞,至蘇稽山下與沬水合。以上二水,凡峨眉谷皆從此出。蘇溪自縣臨江至楊鎮,利賴甚大。《總志》云:「源出三峨山,溪魚肥,土人漁也。」

泥溪 在州東五里。其來甚遠,出仁壽萬山中,東南流經中巖山後,至小萬渡,會於江。舊《志》云:出井研,非是。《總志》云:「泥溪河在州治東南五里,源出平羌縣。」 恐即此。

麻坪河 在州東北四十里。出金銀岡,至五塊石、千佛崖,與泥溪合。《方言》:凡水皆稱「河。」

三溪 在平羌峽口。板橋、鱔魚港洞。

張公溪 在平羌山谷中,至跳磴子與泥溪合。「大西湖 」 在瞻峨門外,與大江隔一隄。周環皆山,大二十畝,水平如鏡,可以泛舟。

小西湖 在大西湖西二百步許。任給諫有齡有朋湖書屋,面湖大,僅大西湖三分之一,皆種蓮。今無。按《總志》,西湖在州城西,方廣一里。恐即前大西湖。

浣龍池 ,在州東三十里保平鄉。圍六百餘丈,灌田數百畝。

七池 五在城內,二在城北門外,合《魁柄》之數以厭火。然皆窪下,積水無源,久多湮塞。萬曆三十七年、八年,鬱攸不戒,其為變甚慘。李侯一一清查挑濬,便覺貼然。

「天生泉眼 」 ,與「浣龍池」 ,近在三尊佛前。深不可測,旱禱輒應,必神龍所宅也。

岷江 在治東,俗名「通江。」 自岷發源,經平羌流繞烏尤山。

瀆江 發源溫江,經雙流界東流至州,即統於「岷江。」

陽江 在治南二百五十步,源出大渡河,一名「峨水」 ,接玉海水,出彝方,入中國,與青衣水合入江中。

大渡河 ,源出巂州界,經羅目入龍游界。按《明一統志》:「水出麩金。」

明月湖 在州治一百步,俗傳湖如月形。郭璞詩:「鬱鬱復姑姑,將州對洛都。試看千載後,依舊明月湖。」 後隋鬱姑將軍開此。東坡云:「敕賜詩人明月湖。」 今涸。

龍泓 在治東二里,舊龍游縣界。東坡詩:「虛名無用今白首,夢中忽到龍泓口。」

東巖泉 在治東,宜釀酒。宋蘇軾詩:「一時付與東巖酒。」

卦井 在治東,相傳郭璞所鑿。按:《明一統志》所載同。

聖水井 在治北竹溪岸上。聖水寺佛趺前,水甚清冽。州人有醮禳事,必於此取以供獻。歲旱禱雨多應。

洗墨池 在凌雲寺後,清音亭之左,東坡所鑿,池址尚存。上建亭匾曰:「江山之勝,臨池一覽全收。」 成都又有「洗墨池」 三字刻石。

峨眉縣

大峨山 ,在縣西,自山下至頂一百二十里,《兩》

山相對如蛾眉,故又名蛾眉山。周圍千餘里,有石龕一百十二,大小洞四十,南北有臺,重巖複澗,莫測遠近,為蜀山第一,佛剎千百計。唐陳子昂詩:「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李白詩:「峨眉山月半輪秋。」 東坡詩:「峨眉山西雪千里。」 田錫詩:「高高百里一曲盤,八十四盤青雲端。」 宋均詩:「不知立處高多少,只見星辰在下頭。」 歷代詠名勝者,不可縷舉。

中峨山 在縣南二十里。又名覆蓬山。劉向《列仙傳》:周成王時,葛由常騎木羊上此山,有葛仙洞。諺云:「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 故亦名綏山。《元和志》云:「有古穴,纔容一人,行數里,漸覺寬大,有蝙蝠大如箕。」

小峨山 在縣南三十里。一名鏵刃山。與中峨、大峨相連,是為三峨。宋趙抃詩:「蜀山天下奇,三峨壓岷右。誰謂孤劍峰,名出嵩華外。」

四峨山 ,在縣北二十里,高半大峨,矗然屏峙,雅稱奇秀,昔人多遊覽焉。幾歷燒劫,尚有普賢、圓通、樂道等剎,以四峨名,其來舊矣。乃考《華陽國志》及《蜀志》諸書,止有三峨,初無四峨。古人撰述,幽微必悉,何獨於此山而闕之耶?又按《總志》,小峨為鏵刃山,今四峨亦有鏵山,抑或紀略者誤附其名耶?按峨山舊志,大峨山東北有武陽龍尾山,並仙者羽化之所。夫縣在大峨東,此山在縣北,由大峨望此山,不居然東北乎?以此為古武陽龍尾,似矣。若四峨之名,或因西南延接大峨,近古好事者附會於三峨之次,未可知也。龍門山 ,在縣西十里,兩崖峭峙,其形如削,仰觀青天,僅露一罅。相傳孫思邈棲真之所,有種玉溪、真人巖、藥竈、藥臼、朝真臺、養龍潭、絲水巖、虎眺石、酴醾洞、瀑布崖、

鳳臺山 在縣西十里龍門之外。形如鳳,中有石臺,員外宿進,大書「鳳臺」 二字刻崖壁。

「十里山 」 ,出郭東南百步許,即登小山,路絕山腰,迤𨓦十里而止,故名。「花山 」 ,在縣西北十里許。山形有稜,瓣如花,故名。有圓通寺,多產茶。

羅蒙山 ,在縣南三十里,俗呼「羅目山。」

隴定山 ,在縣南七十里。佛圖澄曾採藥此山。白崖山 ,在縣南六十里,下有龍池。

三台山 在縣南二里

光明山 ,在縣西南十里。

背風山 :在縣南歸化鄉內。

喜風山 在縣南歸化鄉內。

石鳳岡 ,在中峰寺,即鳳嘴石也。

飛來岡 ,在縣北二里。郭璞《讖》云:「二水臨東北,來山雙峽清。坤申朝上對,此地出公卿。」

龍門洞 ,在縣西十里。石壁上有蘇東坡大書「龍門」 二字。

伏羲洞 、女媧洞 ,俱在峨眉山上。

鬼谷洞 ,在峨眉山上。相傳鬼谷子隱此山,得道上昇,著書號《珞琭子》。

「雷洞 」 ,在峨眉山,有七十二穴,雷神居之,時出雷雨。

魚洞 ,在縣南三十里峨眉山下。其水混混,夏涼冬溫。下即冷水河。

「九老洞 」 ,在峨眉山上。

玉蟾洞 ,在縣南三十里,在二峨山上。

紫芝洞 ,在綏山半,山脂結成芝形,懸洞口上,俗稱「豬肝洞。」

爛柯洞 ,在紫芝洞上一里,洞口刻「爛柯」 二字。按《州志》亦載爛柯洞,與此不同。

葛仙洞 ,在二峨山白崖溪上。周成王時,羌人葛由騎木羊處。

風洞 ,在九盤山傍。《古碑》詩:「風洞初開日月新,桂花收拾個中人。」

鐵橋河 在縣北門外

麤石河 ,在縣北六里。

虹溪河 在縣東三里

鍾乳河 在縣南二十五里。水出山腹如乳。羅目河 在縣南,出峨山麓。右溪自小天池以東,左溪自黃毛坪以北,經羅目廢縣,合二溪之委入江,石甚奇怪。

瑜珈河 :在縣西十里。溪內。石頗細潤。

中鎮河 即大渡河,源出嶲州,經廢羅目縣,東南入龍游縣界。按《總志》,大渡河在州治內,峨眉縣治內,未載此河。

符文水 ,源出峨眉山,水分兩派,流於南者「黑水」 ,經羅目廢縣以下為冷水河;流於北者「白水」 ,經縣治北為鐵橋河,同入嘉定大江。

彝惜水 ,在縣東南五十里,發源巂州界。按:明

《一統志》「中有嘉魚,長三尺,每年二月隨水而下,八月逆水而上,入穴。」

天津水 ,在縣西南,出徼外,入《沬水》。

秦水 ,在縣西南二十里。秦惠王克蜀,移秦人萬家以實之。秦人思秦之涇水,於此水側置戍,謂之「涇口。」 唐天寶間,改今名。

種玉溪 在縣西,一曰「龍門。」 亂石如玉,故名。白龍池 在大峨山頂。水極甘美,中有龍子,旱時禱,可致雨。

龍池 ,在縣西南四十里峨眉山下。有池,廣長十里,號「龍池。」

馬龍池 在縣西七里。昔有一馬馳如飛,村民捕傷其足,投之池中。一夕,雷雨大作,劈山而去。八音池 ,在黑水寺。過虎跳橋,遊人拍一掌則一蛙鳴,餘蛙次第皆鳴,數皆合八。後一蛙復大鳴一聲,眾蛙即止。

洪雅縣

九勝山 屹然九峰,近如屏闌,遠若戶闥。月珠山 突起,洞溪山有前一峰如月,後一峰如珠。按《總志》:「平地突起,四無倚附,故名。」

金雞山 在縣東北五里。相傳葛稚川棲此。烏尤山 ,在縣東十里,山最秀拔。

金釜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昔有主簿修煉,遺有金釜,即李阿真人仙跡。靈泉清冽。宋直祕閣張方石書「靈泉古觀。」 按《總志》:松柏叢蔚,昔有主簿煮金修道,因名金釜,一名主簿山。

八面山 ,南對大峨,黛色若染,視八面如一,故名。「雲氣開合,可占雨暘。」

隱蒙山 屹然南岸,晉處士龐居正隱此。漏倉山 ,在縣西南,傳有聖僧居巖,漏米足炊。雲占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高出諸峰,四時雲氣籠罩。

瓦屋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至峰頂山門寺,為榮、經分界。其山迴亙數百餘里,高出峨眉。上有聖燈巖,夜見萬葉飛明,出沒巖間。有橋光溪,遇日照映,氣結彩虹,橫達兩岸,如橋梁然。有鴛鴦池,山插層雲,百鳥絕跡,惟此池多鴛鴦,文羽特異。有虎跳溪,山川廣鬱,藏獸百種,溪多虎豹,人蹤罕近。有尖峰數十,如群筍相錯,有泉眼七十二,四時清冽,雖盛暑猶挾纊擁爐。山建剎宇,皆覆以木皮。或問禪惠大師:「瓦屋何以木皮蓋?」 師答曰:「錦府豈從機上織,劍門寧自匣中開。」 銅山 ,在縣西南百里。

邛崍山 聯瓦屋,亦《榮經》分界。

思經山 在縣西八十里。山與雅州分界。遜周山 ,在大龍溪之西。雅州有周公山,武侯曾於彼夢周公,因名。即《禹貢》蒙山也。此山若與揖遜然。

阿吒山 距縣七十里,有巨石,鐫佛百有八,東巖瀑布千仞,嚮撼山谷。李白詩:「飛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銀河落九天。」 按《總志》,在縣西一百里。按《明一統志》峽江縣治內亦載此山。

竹箐山 在縣西八十里。其山多竹。宋人石甃梯磴為關,設巡檢司,今廢。按《總志》:「在縣西二十里。」

七華山 ,一名天功,上有仙跡、仙竈、龍沱可雩。修文山 ,在縣西十里,田錫讀書處。按:前《峽江縣志》內亦載此山名,其辯甚明。

總岡 自名山逆折而西,綿亙百里,總群山脈。雷洞 在瓦屋山,深不可測,投石聲震。按前《峨眉縣志》,峨眉山亦有雷洞。

雪嶺 一名寶子山。歲三、四月雪光如玉。宋范忠宣詩:「雲堆雪嶺鋪銀界,日射金仙照碧津。」 葛仙山 在縣治東,葛仙嘗遊於此。

「雅水 源自靈關,至雅州飛仙關,合和川水,自榮經彝界羅崖州東西發源,合邛崍水;自邛崍之彝徼發源,三水合而經雅川下,四十里至草壩,與名山之青衣水合。其渡有橋,去橋十餘里為青水渡之發源。四水合由峽而下,至止戈鎮,匯花溪水,則五水合流,經隱蒙、金釜受瀘溪水,歷峽江受峨眉川,達嘉定入岷江。」 按曹學佺《蜀名勝記》雲,離堆川流東西屈曲百三十里,而後入大江,所謂洪雅川也。按《明一統志》,洪雅川在洪雅縣西七十里,東西曲流一百三十里,經洪雅大川流繞本縣,因名

花溪 發源嚴道縣鹿角山按《總志》在縣西六十里,發源峨山之後,流合青衣江。按《明一統志》峽江縣治內亦載花溪。

倒流溪 ,源自瓦屋,西流至合周公水入雅江。三溪 發源,一自黃荊峽,一自金雞山,一自中山坪合流。按《州志》本州治內亦載此溪名。

大龍溪 、小龍溪  俱在徐邨,去縣西南六十里。有龍門溪,左流為小龍溪,右流為大龍溪,盤曲回抱,若游龍然。

洞溪 在月珠山後

龍泉 在縣東十里

浣紗泉 在縣南五里

「雲泉 」 ,在金釜山。

「翠微池 」 在烏尤山麓。

《碧玉池 》,在徐邨。「鴛鴦池 」 ,在天功山麓。

迴龍三灘 在止戈鎮下。水激危石,怒濤數里。黃豆灘 ,在潰災西北。邑令陝以庠生周純議,為隄六十丈。

龍吟灘 川流繞隱,蒙督學王敕記,略云:「近城南岸低頹,屢苦洪濤衝決。下市方灣田廬,半問水濱,且有浮賦之憂。」 則堅堤議急矣。

「瀑布泉 」 ,有二,一在徐村九龍山,一在花溪飛仙閣。

峽江縣

雲吟山 在縣西二里。雲出岫時,膚寸而合,松濤一起,儼若雲吟。魏了翁讀書其上,隸書「雲吟山」 三大字,刊石。今存。

萬松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山有三峰,一峰居中,兩峰拱峙,所產多松。按《總志》:「在縣東北三十里。」

平羌山 ,在縣東十五里。後周置縣,以此山名,道士常正一得道於此,按《總志》在縣西十五里。伏龜山 ,在縣南三十里,其山盤曲有九,按《總志》在縣東三十里。

鳳凰山 在縣西十里。岡巒飛翥若鳳。按《總志》,「在縣南十五里。」

虎履山 在縣東十里。山多虎跡,故名。

天馬山 在縣東三十里,一名「馬鞍山。」

簾鉤山 ,在縣西北五里。兩山夾江,如簾鉤狀。晉人詩曰:「日移紅影在簾鉤。」 按《總志》,在縣東三十里。

葛藤山 在縣南三十里,其上多葛。按《總志》:「在縣東三十里。」

丈人山 在縣南三十里。地名九盤。有石峭拔,狀若人立,因名。其下有雙石筍,屹然山壁,不知何代土人鑿折其尖。按《總志》云:「在縣東十里。」 化成山 在縣西五里,與千佛巖對峙,即化山也。天下二十四化山,此居其一。一名依鳳岡。按《明一統志》:在縣西三十里。峰巒秀麗,俯臨雅江,晉李阿真人煉丹於此。

修文山 俗名太平山。宋田錫讀書於此,後人刻石以紀其事。按洪雅縣亦有此山,名亦以田公故。但此山之巔有田氏墓在焉,或此為是。按《明一統志》在縣西六十里,田錫讀書於此,後登第,因名。山之南麓,雅江所注,名曰龍潭。

大觀山 在縣北五里,又名觀斗山。俯瞰平原,一目百里,縣治之主山也。

牛仙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上有剎,其石巖間牛蹄仙跡尚存。

中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上有剎,幽峻可愛。黑虎山 ,在縣西北十里,邑之後鎮也,故稱「形勝」 焉。上有黑虎觀,今廢。

隱蒙山 ,按《明一統志》「在峽江縣西六十里,晉處士龐居正,字隱蒙者,隱於此。」

洞溪山 按《明一統志》在峽江縣西六十二里,一名月珠峰,蓋前一峰如珠,後一峰如月。阿吒山 按《明一統志》在峽江縣西一百里,山崖有一巨石,周迴鑴羅漢一百八軀,東巖瀑布千仞,響撼山谷。

仙掌洞 在峽江縣北,舊傳李阿真人所居,宋人書其壁,「跨龍門,飲蟹泉,磨仙掌,叩丹竈。」 白龍洞 ,在峽江縣北一里。古鑴石龍於其中,遇旱祈禱輒應。

青衣江 在縣城西一里。發源自蘆山徼外,東南流經嚴道、洪雅,過此至龍游,與岷江合。《總志》云:在縣治西九十里。

稚川溪 在縣治西三十五里。源出峨眉後麓,三折而入於江。按葛稚川曾丹竈於此,遺跡尚存,故名。今人譌「稚」 為「至」 ,且去「稚」 而止,名川溪矣。龍鼻溪 在縣治西北十里,繞龍鼻山而注於江,故名。按《總志》:在縣治西南十五里。

飛水溪 在縣西十里。狀如素練,李白所謂「瀑布天落,半與銀河爭流」 者也。名瀑布泉。

天水溪 在縣西五里。一曰「天生橋」 ,在依鳳岡東。依鳳岡即化成山也。其橋天成,下有澗水出焉。

三洲 西岸斷續而下,金石榿林景川雲豁詩「練光分派入三洲」 ,即此。按《總志》在縣治西,蟠龍河 在縣治東十里,山溪也。至九盤之下而會於江。

海棠池 在縣治東三十里,雖亢旱,水不涸。「佩玉泉 」 在縣治北五里古涇口之上,從巖巔飛瀑而下入於江。石刻今存。

花溪 ,按《明一統志》在峽江縣西六十里,發源雅州瓦屋山下,注嘉陽大江

犍為縣

黃旗山 在縣東一里。形如展旗,屹立江左,拱護城郭,俗呼為「大小黃旗。」

天馬山 在縣東三里,列犀江之左,雙峰秀麗,有驊騮騰漢之狀。

誥軸山 ,在縣東三里。

文筆山 在縣東十里。鄧侯建塔於上。

喜雨山 在縣東十二里。正德間,天旱,知縣程麟禱此,即雨,故名。

八墩山 在縣東七十里。綿亙迢遙,八墩上聳,望之煙雲滿目。

鐵山 ,在縣東南一百里。產鐵,剛利。諸葛嘗取為兵器,遺跡已沒。

隆馬山 在縣南十里。即孝女淑先雄棲神處。犍為山 ,在縣南十五里。形如伏犀。昔人以「犍」 名縣,蓋象此山從建牛之義。舊雲西南立石如牛,故名犍為,如敘府石牛寺是也。

沉犀山 ,在縣南二十里。秦李冰沉犀以壓水怪。說者又謂見犀牛渡江而沉此山下,故古有「來犀鄉」 之名。

子雲山 在縣南二十里。漢揚雄隱居,構亭於上,即劉禹錫《陋室銘》雲「西蜀子雲亭」 是也。絕頂有清淺一池,不盈不竭。知縣胡學載伐石,題「懸池」 二字。

崖門山 在縣南四十里。怪石巉巖,往來不便。宋開熙二年,陳文饒開鑿,人得安行。有宋嘉定古碑。

香爐山 ,在縣南五十里。高峰侵漢,《堪輿》呼為「犍之捍門。」

大定山 在縣西一里。壁立環抱,儼若列屏,一名「翠屏山。」 成化間,建資聖寺於其中。宋邵博僑居此山之西,林木蓊鬱,為邑奇觀。昔時苦斧斤,斲落幾盡。

文豹山 在縣西南一里。起伏蜿蜒,壯麗有文,俗呼為「獅子山。」

牛心山 ,在縣西十五里。為縣來脈。

西溶三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曰底山、中山巔山土細而白,居民作陶,咸取足焉。

舞鳳山 在縣北二里。秀發三峨,形如飛鳳。上建岱宗、王母諸祠,三春景媚,士庶咸禱於此。前有石坊,題曰「舞鳳名岡。」 左右植梧桐,取鳳非梧桐不棲之義。明末燼伐殆盡。

皇清知縣劉靖寰復建如舊。又殿後東向,創建《白衣》

庵自是東南兩向,更稱「名勝。」 康熙二十年間平吳逆,繕營此山。土城、軍竈、池壕連絡三墩。州縣大路,即在此下。至今行者目擊神悚。

掛榜山 ,在縣北二里。平正壁立,昔人號為「犍江天榜。」

象鼻山 在縣北二十里,乃州郡通津。知縣管南山刻「象山古渡」 四字於崖之石壁,筆法甚勁。笏簡山 在縣北四十里。山間突出一石,端拱如笏,俗呼為黃笏簡。

金粟山 在縣北五十里,地多產桂。宋白貽田錫詩云:「金粟山前九月秋」 ,即此。《總志》云:在縣北一百里。按《明一統志》:「山多桂花,如金粟。」 又《縣志》云:「今蕪。」

塔頂山 :在縣北七十里。

書樓山 ,在縣北百里。郭璞《記》云:「孔子背書樓。」 紅壁山 ,在縣北百里,地產白鹽。

銅山 ,在縣北百五十里。

張綱山 在縣東北五里。以綱葬此得名。白崖 ,在縣西北五里。土人掘地得石刻曰:「嘉熙丁酉白崖老人逃難築室處」 ,題其屋曰「永安右福崖 。」 在縣西北三十里。

金雞崖 在縣北二十五里。

大巖 在縣北十五里,懸巖百丈,望之聳然。金蟾洞 ,在金蟾寺之前。祥符己未,升霞子題《迎仙洞》。

拱北洞 在縣北五里。漢張綱遺址。宋左鎮顏其額曰「文紀洞。」

沉犀洞 ,在沉犀山。上懸赤壁,下涌清泉。宋高士王叔倫居其左。倫善書,奉議大夫,知漢州事。

作大字歌贈之

子雲洞 ,在子雲亭之右。石床丹竈,森然臚列,依稀一仙境也。王叔倫書。大儒不文,下筆動九天之風雨;大將不武,揮戈掃萬里之煙塵。於洞之石壁,題曰:「子雲仙境。」

朝峨洞 ,在縣北六十里,四望溪之右。峭壁凌空,寒潭映月,修真之士多憩於此。

萬花春谷洞 在茗雲山縣北十里許,與二峨相對。邑人劉寄題,趙吏部正學有詩:「憶昔茗雲峰上峰,人在萬花春谷中。泉噴寶珠聲漸漸,水流太極光溶溶。舉足方行兩三步,仰面雲開千萬重。嵯峨天外遙相見,吾將抱月出峨東。」 小鬼巖 在縣南三十里。

月巖 在縣南五十里沐溪之左。

《化隆臺》石 在縣南五里黃花沖。有邵博與妺夫、進士朱虛及妺花生墓。

三聖石 在縣北六十里。

石筍 在縣南七十里

石牛子 在縣南五十里沐溪山。

月石 在縣東北六十里。崖畔有石如月形,因書「白崖蒼月」 四字於上。

四望山 ,在縣東一百里。按《明一統志》「在縣東南一百里。」

江水 在城東,發源於氐道縣之岷山,經灌口至成都,一支由新津至武陽合流,與嘉之青衣沬水會,抵沉犀之東。一曰錦江,一曰犀水,此江水四瀆之一也。漢成帝時,得玉磬十六枚於水濱,劉向上封事,「制禮作樂,以興教化。」 按《總志》、「《明一統志》,漢水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漢成帝時得古磬十六枚於水濱,故亦名寶磬川」 ,恐即是此。

清水溪 在縣南十里。源出馬湖,至孝女渡入江。

四望溪 在縣東北七十里,發源三江鎮下,與岷江合進一十里,即古應寧舊縣。按《明一統志》在縣東北一百里。

葫蘆溪 :在縣北三十里。

瓊瑤溪 :在縣北十五里。

鹽井溪 在縣北二十里。明初產鹽,今湮。赤硃溪 ,在縣北二十五里。

石板溪 在縣北三十里。產石灰,可充井竈。蘿葉溪 在縣北三十五里。

井筒溪 在縣東北八十里。正德末,土人掘井煮鹽,忽泉皆為油,爇之甚熾,取以為燈,即經風雨不滅,但有雄黃氣,故名。今漸涸。

油花溪 在縣北九十里。

大脈溪 在縣北八十里,由西路通銅山。神塘溪 在縣北五十里。

隆透溪 :在縣東三里。

百枝溪 在縣南三十里。兩山皆松,柴薪多出於此。

東溪 ,在縣東二十里。土人堀地得石,《上題》:「東溪之湄,孕秀懷奇,偉哉大夫,文章之師!寶而藏之,赫然有光,視草判花,與歸玉堂。」

沐溪 在縣南五十里。源出沐川,溪左有洞,形如半月。

隆溪 在縣東南六十里。古沙州治。

磨羅溪 在縣北六里

隆淵沱 ,在縣西二十五里。

犀牛沱 ,在縣南二十里。迺古沉犀處。

南安沱 在縣南十七里。水濱有石,形如雙魚。蟆頤灘 在縣北五里。御史盧雍、僉事張思齊鑿石平險,至今安流。按《總志》:在縣北十里,險能壞舟,御史盧雍平之,人以為便。

石馬灘 在縣北三十里,岸上有石馬遺跡。崖門灘 ,在縣東三十里。

金雞灘 在縣北三十里。崖門、金雞二灘,號奮湍激,勢若奔雷,至秋冬水涸,淪沒最苦。萬曆間,御史吳檄修,竟以難阻。今幸水勢改平,舟行無虞。

隆角池 在城西,乃邑之水星也。脈接鳳山,一泓清冽。狀元楊升菴有「泉頭自古生隆角池上,於今有鳳毛」 之聯,蓋深有取雲源。自翔鳳橋由北壇穿城入池。嘉定分守喬築臺於中,建鄉賢祠。前知縣徐嘗植蓮最盛,為一時人文瑞徵。後改為真武觀,居民壅遏水道,蓮遂敗。知縣胡學載疏種更茂,增植楊柳芙蓉其上,蕩漾爭妍,士大夫多會飲於此。甲申之後,水道淤塞,樹植無存矣。

榮縣

鳳鳴山 :在城,為縣之主山。相傳古竹實茂盛。

有鳳鳴於上,故名。山巔有文昌宮,龍井中有此君軒,右有萬壽寺、竹梧堂、連雲堂、霜鐘堂、鄂韡堂。前察院,行臺布政分司,昔人題其景曰《鳳鳴朝陽》。

清富山 在縣城西,為五山之首。上有清富樓,左有迎曦亭,右襲香亭,前來薰亭,後望熙亭。山背壁立九摺,宋人大書九摺屏刻於崖畔。有石插溪中,水湍處亦刻有字曰:「赤沙步。」 以左右沙皆黃色,而此一步獨赤,城即因其險而圍之。其麓為古榮王府城址,其前為古紹熙府治,景曰清富登臨。宋丞相張商英《記》云:「為富不清。為清不富。二者兼之。難乎其名。」 榮公范鎮詩云。「坐酬風景登清富。」

蓮宇山 循清富而東,在五山中巔。敬一亭畔文廟,左儒學,右諸祠。學廨,宋太守刻二字於碑陰,樹學宮正殿後,宋人刻《九域圖》於碑陽。天慶山 ,聯鳳鳴而左,自西至此,為第四山。上有天慶觀,下有神龜厓。蓮花池前為縣治,有愛蓮亭、六合亭。

桂林山 在縣城東,跨於舊縣學,有衡陽王書《文明碑》。五山橫亙,堞雉聯飛,延袤三里,望如重城,故邑名五山,又曰「五陵。」 分巡按察司僉事李斆登樹碑於縣,題曰「小錦城。」 榮梨山 在縣東十里,一名舞鳳山。巔有龍池,旱不涸,雨不溢,池口常有雲氣。池右有巨石,方廣丈餘,下為洞,仲淳題其洞曰「噓陰。」 山腹有龍洞,上下二間,深不可測。洞中石白如玉,兩溪環流,真神物也。宋封舞龍為靈應侯。上為慈雲寺,石崖有飛仙足跡,長尺有二寸。昔人題其景曰「龍湫夜月。」 山有古松竹,皆作龍形,其高可眺百里。按《總志》,龍池禱雨多驗,有龍形竹,俗謂之羅漢杖。

榮德山 在縣東十五里。一名希彝山。宋陳摶初修真處。又名大老君,與榮梨對峙。山在川谷中,獨拔五百餘尋,上有希彝觀、老君祠、修道石室二十四所,龍池、千葉蓮。山畔唐刺史薛高立碑,宋判紹熙府曹公希彝山砦保守碑。路險,遊人罕到,景題曰「榮德晴嵐。」 按《總志》:在縣北四十二里,其高插天。

大佛山 在縣南一里。唐人刻《大佛》,與山齊,架殿十層,高四十七丈,闊十五丈。

中和山 在縣南一里。屈曲三洞,深廣各容百人。宋人刻「中和」 二字於山畔。

龍頭山 南聯中和。上有塔,高十尋,有三教堂;下百步為榮門山,有元壇觀,舊名「虎頭」 ,知縣寧羌王夢魁易此字,移元帝祠以鎮之。今有觀在山下,廢不治,知縣張九思改三教堂後,題為「興國寺。」

鳳棲山 在縣西二里,一名望景山。上有萬景樓,今為上皇觀。山畔有仰高亭,有鳳棲古洞,麓為迎恩亭。厓下古刻石佛幾萬景題「萬景岑樓」 ,知縣李銳書。傍厓跨水於亭,熊侯大輅刻洞口桃花於石。

榮隱山 在縣西三十里,一名筠山,有榮隱先生修道於此。石室一所,不著時代。山左有石方聳如印,又名石印山,又名老筠臺,景題《筠山夕照》。右有雲隱庵。按《總志》:在縣北三十里,相傳古有雲榮先生修道於此。

榮陵山 ,在縣南二十里。上有大柴寺、太保祠,屢著靈異。

奉真山 ,在縣南三十里,左龍頭山,右清涼山。前巨池周四里,擁斯水經其下。唐奉真寺,今清涼寺在焉。

聳雲山 在縣北二里。宋太常博士王夢易夫人向氏鑿洞於此山下,誓教二子,庠序皆成名儒。後人題其洞曰「講教。」 下有玉泉,清冽異常。金城山 ,在縣北二十里。周迴三峰如垣,地產古竹,榮中第一佳處,彌陀寺在焉。甲申寺焚,竹今無存矣。

梧桐山 在縣東四十里。山最高廣,俗呼「梧桐溝。」

鳳凰山 、土門山 :俱在縣東三里。

馬鞍山 在縣東南四里。

龍標山 在縣東十里

蔣家山 在縣東二十里。

雲鳳山 在縣東十五里。又名「雲峰。」

石鳳山 、恩沐山 俱在縣東四十里。

磬石山 在縣東十五里。有洞,廣百尺。

板凳山 在縣東十五里。

虎榜山 、高松山 俱在縣東北二十里。榮門山 在縣南一里。

楸大山 ,在縣南十里。

六鰲山 ,在縣南二十里。

雲峰山 ,在縣南六十里。有寺在上。

東華山 ,在縣南三十里。

玉龍山 、金臺山 ,俱在縣南。

龜泉山 在縣南三十里。有泉。

五寶山 ,在縣南四十里。有五保鎮。

蓮花山 在縣南六十里。

天池山 在縣南七十里。有天生池、天池寺、南禪山 、普惠山 、天公山 、俱在縣南五十里,俱有寺。

寨子山 在縣南四十里。

沙溪山 在縣南八十里。有寺。

鼎新山 在縣南四十里。有寺。

亂石山 ,在縣南五十里。

八竹山 :在縣南六十里。

照石山 在縣南四十里。有寺。

跨鰲山 :在縣南四里。古蓮經社。

白石山 ,在縣西十里。

龍虎山 在縣西三十里。

長山 ,在縣西四十里。

龍皇山 ,在縣西六十里。

慈母山 ,在縣西二十里。

獅子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真武山 ,在縣西三十里。

獨石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

石林山 在縣西二十里。

鐵山 ,在縣西八十里。

石筍山 在縣西五十里。

書臺山 ,在縣西四十里。

畢家山 在縣西二十里。

宋家山 在縣西三十里。

七盤山 在縣西五十里。

亮洞山 在縣西四十里。有寺。

老木山 在縣西六十里。

華陽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

洞屏山 、九盤山 、車腦山 俱在縣西四十里。

圓通山 在縣西四十里。有圓通寺。

榙紫山 ,在縣西四十里。

玉屏山 在縣西五十里。有寺。

喻家山 、火穴山 ,俱在縣西北。

粉壁山 ,在縣北十里。

茶園山 在縣西北十里。

石門山 ,在縣北十五里。

赤珠山 ,在縣北一里。

鳳凰山 在縣北二里

豸腦山 ,在縣北五里。

中華山 ,在縣東北十里。

佛頂山 :在縣北二十里。

仙人山 ,在縣北四十里。

兩母山 在縣北五十里。按《總志》,原在威遠縣治北一百三十里。

龜山 在縣北二里

不大山 ,在縣北十里。

東川山 ,在縣北三十里。

雷崖 在縣東十里

鹿角崖 在縣東二十里。有石洞。

石鼓崖 在縣南一里

落雁崖 在縣南五十里。

梯子崖 在縣南二十五里。

青崖 在縣南二十里

紅石崖 在縣南四十里。

龍崖 、花崖 ,俱在縣西七里。

黃蜂崖 ,在縣西四十里,有寺。

竹崖 在縣西六十里

觀音崖 在縣西北一十里。

龍灘崖 在北城

赤珠崖 ,在縣北七里。

靈崖 在縣西二十里。有靈濟泉。

騾子嶺 在縣東六里,上有仙跡,騾蹄跡尚存。鳳凰嶺 在縣西北三里。

鵝項嶺 在縣北二里

琉璜嶺 在縣北二十里。

醉仙坡 在縣東二里

老鶯坡 在縣南二十五里。

跳石 在縣西五十里

鍋椿石 在縣北三十里。三石高十丈,齊峙如鼎足。相傳仙人支鍋於此,有寺。

清風坪 在城北清富樓前。

銀盞坪 在縣南二十五里。

龍岡   、洞雲岡   、「青岡。」

棲霞岡 俱在縣西

龍洞 ,在縣南真如崖下。

朝陽洞 在縣南浮圖崖後,或雲即古清陽洞。蟠龍洞 ,在縣西十五里。

蝸角洞 在縣西十里

地仙洞 ,在縣北二里。

飛霞洞 在縣東,舊名「老虎洞。」

乾龍洞 ,在縣北三里。深不可測。

真如崖 在縣南聯大佛山麓,下有龍洞寺、真如觀、一勝亭。

浮圖崖 在縣南。宋人刻千佛於崖畔,又名「千佛崖。」 前有法華庵、濯纓亭,右有廣志寺。

晴雨崖 在縣南山中有泉,四時涓涓如雨,下崖上。「漢靖侯龐統祠」 、「川主惠民祠」 ,俱知縣王夢魁刻石。

「棗崖 連晴雨崖」 ,宋榮昌寇作,守臣賈昌朝禱於龐公祠。若凱還,折資陽銀山鎮祠前棗來過謁龐公果協賈,賈因書石為公立祠,刻棗崖於崖畔。

嘯臺 在真如崖右,相傳為孫登臺。

鳳翔臺 ,在縣東二十里。平正方廣,十丈餘,界威遠縣相傳「有鳳翔集於上」 ,故名焉。

蓮臺 在縣東,與嘯臺對峙。

釣魚臺 在縣南十里。詳《古蹟》。

五山 在縣北一里

紫金山 在舊威遠縣西。五色土、石聖廟在下。五雲山 在舊威遠縣南,常有瑞雲在上。鳴角山 在舊威遠縣東。《舊志》有鳴角疏鐘,為縣一景。

天皇山 在舊威遠縣北。

佛頂山 在舊威遠縣西四十里。《舊志》相傳,以古佛臨巖為一景。純陽仙題石壁云:「峭壁流丹。」 按《總志》:原在威遠縣西北三十里,懸巖百丈,石鑴佛像。

覆鐘山 在舊威遠縣東三十里,形如覆鐘。馬鞍山 在舊威遠縣東十里。

大老君山 在舊威遠縣西五十里,傳李聃得道於此。按《總志》,老君山原在威遠縣治西,高與峨山相望。

小老君山 在舊威遠縣西五十里。

石龍山 在舊威遠縣北三十里。

印山 在舊威遠縣南四十里。

插花山 在舊威遠縣南五十里,抵榮縣界。鳳翔臺 在舊威遠縣南四十里。舊傳鳳凰來鳴。見前榮縣內。按《通志》:「山形如臺。宋時有鳳鳴其上,祥雲竟日環遶。時人刻石紀盛。」 臺下世族多羅居焉。

賭錢臺 在舊威遠縣北六十里。舊傳:有二仙奕此。

碧佛洞 在舊威遠縣西二十里。

朝陽洞 ,在舊威遠縣西五里。《前榮縣》內亦載此洞。

青羊洞 在舊威遠縣東十里。

高洞 ,在舊威遠縣東六十里,為邑水口。龍洞 ,在舊威遠縣東五十里,前榮縣內亦載此洞。

燕子洞 在舊威遠縣東三十里。

文昌洞 在舊威遠縣東三十里。

風洞 ,在舊威遠縣東四十里佛頂山下。來儀洞 ,在舊威遠縣南四十里鳳翔臺下,戴九公養真於此。

中峰山 在舊威遠縣北一百里。山峰高聳,與資縣分界。

榮川 ,即古遯水在東。按《總志》「東合雙溪注焉。」 壽川 在縣南,曲如「壽」 字。

東川 在縣北,源自東按《總志》在治北,源自陵陽流出川谷中多產藥苗。

五龍溪 :在縣東十里。

桃梅溪 在縣東十五里。

樂陽溪 :在縣東二十里。

蔣家溪 在縣東二十五里。

渾水溪 、苦竹溪  俱在縣南二十五里。照石溪 ,在縣南三十里。

桂村溪 在縣南四十五里。即偏土橋。

蘆葉溪 在縣南四十里。

梅子溪 、紫金溪  俱在縣西十里。

玉字溪 :在縣西五十里。

谷芽溪 :在縣西六十里。

虎頭溪 :在縣西北六十里。

龍溪 在縣北五里

雙溪 在縣北三里。按《總志》:自西南來者濁,自東來者清,合流注富順。

梅香溪 在縣北三十里。

清流河 在縣西四十里。即長山河。

龍洞河 在縣北二十里。

梧桐溝 在縣東

白楊溝 在縣北

巖泉 在縣西

「雷鳴泉 」 在縣西,提學王文書,刻石。

古泉 在縣東,李銳刻石,有鯉躍出。

天生池 在縣西十五里。

一碗水 在縣西十五里,石泉。旱不涸。

倒流水 ,在縣北三里。

倒潰塘 在縣南三十里。

仰天渦 ,在縣北四里。

鐵牛沱 ,在縣西四十里。

長潭 :在縣西四十五里。

龍馬漕 在縣南十里

鳳翼洲 在縣南十里。科第視消長最驗,藾葉灘 皆長山河。古諺「眾水遶城如束帶,群峰附郭似排衙」 以此。按:榮山川兩支:肇東北者,山祖陵陽北來,而東達於南河,川源梧桐溝,東合龍溪而注於南河。肇西南者,山祖龍虎山西來,而達於南河,川源資江北合雙流而注於南河。城跨北山而東,西南瀕水為隍。此內條之「山川」 也。外四十里繞以長山,河由東北而注於東南,藩以鐵山,由西北而達於東北,此為外條之「山川」 也。回環重抱,蓄奇蘊靈,

龍會河 在舊威遠縣東四十里,勢如蟠龍。中溪河 在舊威遠縣南十五里,抵榮界。清水溪 在舊威遠縣北,有清水嘉魚為一景。硫黃川 在舊威遠縣治北四十里,源自山壑中來,傍有竅,硫黃隨流泉而出。按《明一統志》:「川傍一泉,有硫黃氣,因名。」

秦川 在舊威遠縣西南二十里。秦惠王克蜀,移秦人萬家實之。天寶間,名「秦川。」

獻寶溪 在舊威遠縣西北七十里。其源一自仁壽羅泉井山中發,一自兩母山發,至此合流。中溪 在舊威遠縣南雙溪清水之側。

水利附[編輯]

本州

呂公堤 在州城三江門外。宋守呂由誠築以避水,今廢。

沙壩 「在東城外,頗寬平,民為蓬屋其上,水漲則徙近千家,蜀中濱江州縣所僅見也。舊有稅二十餘金,紿諸生油燈,今裁。舊生齒繁庶,力不能任木瓦,率蓬居此地。兵荒後,城中猶寥寥數家,無復住此者矣。」 此康熙六年所《志》也。

佛前壩 在大佛前,三江會流之中。讖云:「沙洲過佛前,嘉州出狀元。」 今洲似魚形,幾抵河岸,遠過佛趺矣。

老江壩 :在治東南十里岔水中央,縱廣十餘頃,民耕牧其土。

青衣壩 在治東南十里,與老江壩隔一水。白巖壩 在治北十里,又有菜市壩,與白巖聯。小渡壩 在治東北,隔錦江,以小萬渡得名。麻平壩 ,在治東北四十里,出玉門子,兩山夾峙如門,路由其中。

安谷壩 在治西十五里,即安谷鄉。廣於諸壩,隔沬水。

舊市壩 在治西,即舊市鄉,與安谷對岸。無底壩 ,一名「無比壩」 ,在沬水中央,縱廣十餘頃。

周村壩 亦在沬水中央,縱廣數十頃。

田坎壩 亦在沬水中央,縱廣如無底。

石柱壩 俗名迴龍廟壩,亦在沬水中央,縱廣如周村。以上四壩,皆安谷分地而異名。沬水支環而成洲,稍稱腴,曰引水便也。即州西南對岸亦安谷鄉地,故曰「廣於諸壩。」

紙房壩 在西尖山下,迤東有古家壩、鮑家壩,皆接壤。

長草壩 ,在治西,過尖山渡至蘇稽者是。「葫蘆壩 」 ,在治西三十里蘇橋鎮之上。

洞子壩 在治西三十里,過蘇稽河龍灘尾,與臨江溪接壤。

楠木堰 在治西十五里。起安谷鄉宋家場至馬落濠止,引沬水。

白灘堰 在治西十五里。起白灘渡至龍口山止引沬水。

隧山堰 ,在治西十五里。起石邛洞,至烏木樁止,穿洛都山而過,如隧道然,故曰「隧山。」 引人參

溪團魚溪諸水

迴龍堰 ,在石柱壩,引沬水以迴龍廟名。周村堰 ,在周村壩。

無底堰 在無底壩

田坎堰 在田坎壩

蝦蟆堰 ,在安谷壩,地名「泉水眼」 ,其水無源。貓兒堰 ,在治西舊市鄉,起黑巖,引沬水。紅花堰 ,在治西,與貓兒堰接壤,引沬水。黃金堰 與紅花堰並行,引沬水。

崖龜堰 在治西四十里邁東引沬水。

筒車堰 在治西二十里水口引沬水。

張公堰 ,舊名「牛特堰」 ,引《青衣》水西流,灌南木園田數百畝,工費甚鉅。兵火後,修築非時,堰日淤塞,田就荒蕪,居民多逃川西崇慶、溫、郫等州縣。少參張督附近百姓,設法鼓舞,力為鑿濬,用千餘人,數閱月而堰復舊,遂使南木園又成沃野。逃人聞之,皆復故業,因名「張公堰。」

永豐堰 在治北十五里,起風洞子至白巖壩止,亦穿山為洞,如隧道然,引綿竹鋪青衣水。僉事張思齊開,知州魏曾節修。

牛頭堰 在治西六十里符文鄉引峨眉河水。小壩堰 在治西五十里符文鄉引峨眉河水。白土堰 在治西六十里符文鄉引峨眉河水。銅鑼堰 在治西三十里,滑石引臨江溪水。皂角堰 在治西三十里,葫蘆壩引峨眉河水。州人生於稻,稻生於水,無堰者名為「山田」 ,又名「雷公田」 ,聽命於雷雨者也。凡堰源須濬,培流忌塞。若堰非人,則源不治,豪強橫據,則流不通。歲歲爭水,甘蹈大辟,此司牧者最宜亟講也。名堰則沬水過半,利賴詎不大哉!保平、平羌二鄉,多山無堰,間有之,亦溝澗細流,時有斷續,不足恃。雖多築塘亦無源,僅清水耳,不雨則涸,故二鄉稱瘠。

峨眉縣

乾壩 在縣東十里

大興壩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即古濫壩。泥溪壩 ,在縣北八里。

渴睡壩 在縣北九里

楨楠壩 在縣南三十里。

沉西壩 在縣西四里

新開堰 在縣東二里

茅草堰 在縣東北城牆下。

皂角堰 在縣東南十里。

石匣堰 在縣南二十里。

千秋堰 ,在縣南三十里。

紅花堰 在縣南二十一里。

蘆堰 在縣西南二十三里。

土堰 ,在縣西二十五里。

麻萌堰 ,在縣西北三里。

上官堰 ,在縣北三里。

後壩堰 在縣南二十里。

波凌堰 在縣北十里

神逢堰 在縣東八里

洪雅縣

「上壩    」 、「下壩    」 、《下市壩》。

天池壩   、官田壩   、安寧壩。

中保壩   、義恭壩   、《河渰》壩。

竹箐壩   。反渡壩   。梧邨壩。蓮花壩   。院壩    。「麻柳壩。」

趙家壩   、孔家壩   、大田壩。

小河堰   。紫口堰   、硝水堰。

魚龍堰   。《晉王堰   》。《九角堰》。

大龍溪堰  。楊邨堰   。白土堰。中壩堰   。張受堰   。鮮家堰。

金釜堰   、龍鶴堰   、小堰。

「下市堰   」 、梅子堰   、黃堰。

按《總志》有金釜堤,在治東十五里金釜山下,鑿石成堤,源接雅水,灌天池壩一帶田畝,亂後崩圮。康熙六年,知縣李果重修,民蒙水利。

峽江縣

向君堤 在縣西南,延袤數里。因蒙江水齧岸。明知縣向君捍之,鍤沙濘中得白金一篋,資以就堤,故一名「白金堤。」

雲吟壩 在北郊

古賢壩 以李觀名

下鄉壩 在治南

寬心壩 在東路

雙碑壩 以「《二楊》墓」 名。

漢川壩 在南路

羅溪壩 在縣東

南安壩 即南安廢縣

水心壩 、喬家腦 ,俱南洲也。

永興壩 在西路

《金子石 》《三洲》之一。

席草壩 在東山中

長草壩 在南江岸

疑狐壩 、郭村壩 俱在縣西北。

市街堰 在縣南一里,分流灌在古鄉。

永通堰 在縣南三里,分流灌永豐鄉。

龍興堰 ,在縣南十里,分流灌漢川鄉。

八小堰 ,同一溝也。每一里築土為閘,湧水上田,遶東城而下灌興平、新仙等鄉。

鑿箕堰 在縣西北五里。於大江分化流,遶山而下,灌永興鄉。

廖家堰 在縣北,山溪也,灌北郊雲吟壩。大堰溪 在縣西二十里,亦小山溪也,灌南安壩。

劉公堰 新名也,在縣南十五里。因漢川一鄉原用龍興堰水利,以地方稍遠,水心難周,往往失旱,民多逃亡。土人倡議白於縣令劉際亨,遂行勘視,決意新開。不數月而渠成,得播種焉。百姓德之,遂以其姓為名。

按:峽邑有三大堰、八小堰之名,同出青衣江水分灌溉焉。外此山渠溪澗,亦多資之。而最苦難者,莫過於正堰。江流急而下,堰水緩而高,必於大江中流編簍截之,復盡一邑之人,每歲早春時極力疏治,俾闊而深,乃得有濟。惟在為上者時勤踏勘,敬戒疏慵,使豪滑者不致漏役,則工多得以易成矣。

犍為縣

學堂壩 在縣南一里

黃旗壩 在縣東一里。居兩水之中,土人類治圃種蔬,貿易為生。今無人未墾。此康熙二十五年《志》也。

景星壩 在縣南十里

下壩 在縣南三十里。建下壩水驛。

園村壩 在縣南二里。土沃,多水利。

虎哮壩 在縣南十里大江之左。無人未墾。即舉人陳天一家死節處。

望鹿壩 在縣南十三里,民皆植桑養繭,以供賦稅,今無人未墾。康熙二十五年《志》

賴里壩 在縣南四十里。

馬。壩  在縣南五十里,宜賓接壤,今無人未墾。康熙二十五年《志》。

淨江壩 在縣北十五里。

杏壩 在縣北四十里。昔黃《角扁》水出怪石,作潮凶湧,商賈累經覆舟。知縣胡學戴捐俸治平,建水神祠。至今行舟無恙。

四方壩 ,在縣北六十里。道通州郡,村民頗集。面壩 ,在縣北六十里,與三峨對面,故名。犍為壩 ,在縣北九十里。一名龍池壩,即古玉津縣治。

馬桑壩 ,在縣北一百里。民皆植桑養繭。天池壩 ,在縣北一百里,與馬桑連。

大井壩 在縣東三十里,道通榮縣。

添壩 在縣東北九十里,接壤井研。

筒車壩 ,在縣西二十里。農家多用桔槔引水,故名。

落疆壩 在縣西二十里,與清溪通。

城南大堰一座,北黃土坎,鄧玉大塘一口,『開遠鄉舊塘五口,舊堰二座,新堰七座,新塘一口』。

「東蒙下鄉」 ,舊塘四口,陂塘三口,舊堰一座,新堰二座。

清溪鄉舊堰二座,新堰一座。

東蒙上鄉舊塘二口,陂塘一口,舊堰六座,新塘一口。

安仁鄉舊塘十二口,陂塘三口,新塘一口,新堰四座。

清流鄉舊塘十二口,新堰三座,新塘一口。隆池鄉「舊塘二口,舊堰四座,新塘八口。」

普寧鄉舊塘二口,陂塘四口,舊堰二座,新堰一座。

紫雲鄉舊塘三口,舊堰二座,新塘二口。

進寶鄉舊塘三口,新塘七口,新堰一座,明末甲申後,墾處不到,修復者少。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九月內農功始畢,知縣顏諮蒞

任,著頭里,凡近塘堰者,重加砌築,近筒車者,預儲桔槔,限期報竣,旱荒始有備。

榮縣

茭草壩 在縣南三十里。

鐵爐壩 在縣西四十里。

土壩 ,在縣西四十五里。

席草壩 在縣西五十里。

賴河壩 在縣北五十里。

陽西壩 在縣北六十里。

栗子壩 在縣南四十里。

荔枝壩 在縣南三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