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0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六卷目錄

 池州府部彙考二

  池州府山川考二

  池州府城池考

  池州府關梁考

  池州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八百六卷

池州府部彙考二

[編輯]

池州府山川考二       府志

[編輯]

建德縣

玉峰山 在縣南半里許。舊名峰子山。有石光瑩如玉,為縣治前屏。

白象山 在縣北,為縣治枕山旁有蛻龍洞。雞鳴山 在縣東二里,有朝霞洞,深廣數丈,內有懸石,形如鐘鼓,聲亦如之。

鷲臺山 ,在縣西去二里許。有寺院。

銅魚山 在縣北半里

石印山 在縣西七里,上有石印洞。

西山 ,在縣西三里,與梅山相連,屏峰秀拔,迤邐十餘里。

博陽山 在縣東十里。宋嘉定間,禱雨有應,易名「廣陽。」

梅山 ,在縣西南十里。

青山 在縣北八里,與石印對峙,形如獅象,為邑治捍門華表。

灣濤山 在縣東一里

北臺山 在縣北二里。平原突高數仞,為邑水口。明崇禎壬午,邑紳士議建浮圖其上。已築基壘石,因兵亂中寢。

南臺山 在縣南一里

官池山 在縣南二里,下有池,屬儒學,水利。馬鞍山 ,在縣東半里。

陽烏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下有洞。

寶峰山 ,在縣東二十里。巖中有石,如佛眠。象山 ,在縣北五里。

歷山 ,在縣北二十里。上有龍池,禱雨輒應。橫山 ,在縣東三十里。方正如屏,山半有泉,盛旱不竭。有洞名「槐花」 ,廣可數十步。

華蓋山 在縣東三十里。有龍池書院舊址,又名「筆架山。」

五龍山 在縣東三十里。五峰森立,山半有石井,名「化龍池。」 邑人柯暹《記》。

天馬山 在縣南半里。玉峰連岫。

永豐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上有平地五丈許,雪久不積。

列疊山 在華蓋山北,列疊盤旋,故名。

石龍山 在縣西北十里。

鳴山 在縣東五十里北山村之南。上有西峰剎,泉從石澗暗度,聞鏜鞳聲。

旵山 在蛇沖西

玉筍山 在縣東四十里。

太平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赤木山 在蛇沖,上有石屏石筍。

大羅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最險峻。過石柱嶺,為小羅山。

斜溪山 在縣南五十里。有石徑長里許,崔嵬直上。

茶酒山 在縣南二十里。舊傳有楊、李二仙會飲於此。

道仙山 :在西莊村口。

獅子山 在坦頭村

留山 在縣東三十里。前山互峙,二水合流,若留住然,故名。

鳳鳴山 在東參村

葛公山 在葛公鎮。舊傳葛仙煉丹於此。石乳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有石高十丈許,泉出石頂,可資灌溉。

三面山 在縣南四十里,又名白面山,有石筍如象鼻。

龍潭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八公山 ,在縣北四十里。

蜜崖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龍溪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藕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為步頭村。枕山泉壑幽異。邑大夫檀良翰有《別業》。

南豐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步頭村前。三山並列,勢如筆架。兩泉合流,田資以灌。

捉鐘山 ,在縣南一百一十里。舊傳「普明失鐘。」

追至於此

花山 ,在縣北二十里。一峰秀麗,插天潯皖,大江在望。

和山 ,在縣北三十里。下有洞,清泉滴溜,如擊磬聲。

陶山 ,在縣北三十里。

筆頭山 :在縣東四十里。

丫髻山 在縣東五十里。

將軍山 ,在縣南四十里。

乘龍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傳有仙乘龍去。吉祥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四山壁立,中有平原。

九鳳山 :在縣南四十里。

相公山 一在縣南三十五里。一在縣南五十里。

虎岡山 ,在縣南一百里。

東山 在縣南八里

白瀼山 ,在縣南九十里。

大元山 ,在縣南一百里。

削藤山 在峽峰村內

塔嶺山 在西參,有古塔,巔多白石,下臨深潭。田北山 在縣東三十里。

雲峰 在縣西五里,高聳入雲。

東峰 在縣東五十里,即鳴山之陽,上有龍井二。

峽峰 在峽山村

玉峰 在縣治南,絕頂有石,光瑩如玉,一名峰子山。宋嚴蓽得漢武登嵩所刻「壽」 字石本,刻於上,名壽崖。

舉子峰 在縣南四十里。南宋時,舉子祁浮上公車由此,故名。

仙女峰 在縣南五十里。山頂有泉,禱雨必應。一名「望江峰」 ,為通邑山之祖。

筆架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五峰森立如筆架。奎峰 在美人坂,解元彭應奎有歌。望江峰 在縣南十里。上可望江,下為亭子嶺。香爐峰 在廣陽山左。

筆峰 :在祥林村。舊名筊子尖。

吳康嶺 距縣六十里。通貴池堯田。

桃墅嶺 在縣南八十里,通浮梁。

良禾嶺 在縣東六十里,通祁梁。

牽牛嶺 :距縣二十五里。通東流。

石門嶺 ,在縣東五十里,通貴池。

高嶺 在縣東十里

低嶺 在縣東十里,連高嶺俱為邑東通衢。普門嶺 在縣西南十五里。詳《古蹟》。

蔡家嶺 在縣東八里

龍塘嶺 在縣西七里。上有龍塘,蘆菰芰荷,如湖中景,世傳有龍居焉。江桓建庵隱居其上。安居嶺 在二十七都,義民葉經創開。

查嶺 在縣北十里

貴衝嶺 在縣南四十里。

中山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步頭村。捍門杉樹嶺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石柱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石柱高可數丈。蜈蚣嶺 在縣東五十里。狀如蜈蚣。

雙溪嶺 在縣南九十里。

松嶺 在縣南九十里。其下河有石墩,高三丈許,古木圍丈餘。

石印嶺 在縣西八里,與青山對峙,嶺下有洞,壁有印文。

梓木嶺 在縣南一百里。

師嶺源 在縣南九十五里。

楊梅嶺 在縣南九十里。

茶坑嶺 在縣南一百里。

沈坑嶺 在縣東五十里,與吳康嶺連。

礦山嶺 在縣南十五里。

桂家尖 在縣南二里。傳有徐公得道丹爐。「陽老尖 」 ,在縣西南十五里。有西峰禪師像,禱雨輒應。

望江尖 在縣南四十里小坑山內。俯瞰江流如帶。

魯家尖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羅筆尖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如筆峰。

三角尖 在縣東北十五里。有仙姑廟。

楊伯尖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

峰門尖 在縣南二十五里。

葛仙尖 在縣東三里,官田坂北。「老鴉尖 」 在縣治北,來脈少祖。

齊公嵒 ,在縣南四十里。

水簾嵒 詳《古蹟》。一名夫子嵒。

徐公嵒 在南溪村外。旁一樹高並巖,春花冬葉,不識其名。石上瀑布,旱禱取水多應。相傳徐公修道於此。

滴水嵒 距縣三十里

獅子嵒 在縣東南四十里,形如獅,流泉不竭,夏涼冬溫。患瘧疾者飲之多瘳。

《葛仙嵒 》在小和山,有葛仙像。

迎春洞 在縣東八里。高深如屋,旁有兩穴,可秉燭以遊。

朝霞洞 ,在縣東三里,深廣數丈,懸石若鐘鼓形,叩之有聲。

蛻龍洞 :在縣治山後,深廣數丈。

唐橋洞 在奠龍山

魚龍洞 ,在華蓋山下。

蒼莆洞 ,在縣北十里。

太子洞 ,在奠龍山蘆沖塢內有石柱、石屏,傳昭明太子過此。

天山洞 ,在列疊山下,有桃花流水之勝。明貢士江杏隱此,多名人題詠。

龍山洞 ,在縣東三十里。內有潛龍蟠屈之跡,爪甲隱然,石鐘、石鼓聲皆宛似。

龍池洞 在縣東五十里。高敞如屋,上有三池,注水深泓,可鑑鬚眉。其下飛瀑如練,多名人題詠。

新華洞 ,在縣東五里。

上洞   、下洞 :在詹村,二洞相對。上洞有石乳如蓮,下洞潭深無底,大資灌溉。

大龍洞 ,在縣東二十五里。有泉穿山數里,灌溉無窮。

小龍洞 在縣東二十五里。

滴水石 在縣北十里博陽山口。上有「佛」 字。佛石 ,在廣陽山西峰亭,其形似佛。

《和尚石 》在詹村沙波灘,以石形似,故名。「鯉魚石 」 在縣北二十五里,宛然一魚。俗以魚之低昂驗地方之豐歉。

女兒石 在縣南黃蘗鋪二里。有石數百步,輿馬難行。傳為倪氏女初嫁,轎阻施財,鑿為坦途,刻記路旁,遂名。

涼傘石 在縣東三十里天馬山下。

獅子石 在縣南四十里。有飛瀑,可療病。龍頭石 在縣南四十里。水中突起丈餘,似龍波流,搏擊錚然有聲。

兔兒石 在羅家亭河干,形如兔,尾耳悉具。金雞石 在縣草堂寺北。相傳唐羅隱過此,題詩有「金雞不向五更啼」 之句,石遂迸裂,有雞飛鳴而去。

前河 一出桃墅嶺、馬坑,經雙河口,一出方嶺大坑,經步頭村,一出抄溪九鳳山、栗埠山,經花果園總匯步頭灣,過堯城達茹蘭溪,委蛇百折百有餘里入於江。

後河 自石門嶺發源,過留山、橫山,匯雙河口,繞靈山、和山,委蛇百餘里,由張家灘達黃湓入於江。

饒河 在縣南九十里。其源三:一出鄱陽南坑,達白石溪;一出桃墅嶺達黎痕;一出東西澗,過鬥龍溪,匯為昭潭,合於玆河,迤入饒州之獨山湖,西達彭口入於江。

茹蘭溪 在邑城外,源出迎春、朝霞二洞之間,合而西流,過龍門橋匯於前河。

北柵溪 在縣北四里。有官渡。元末羅友賢築寨於此。

堯城溪 在縣南二里。舊有渡,今改為「擊壤橋。」 昭潭溪 ,在縣南一百里,即饒河。

抄溪 ,在縣南三十里,源出彭澤。

譚石溪 在縣東三十里。

西港溪 在隱山坂。石門溪 ,在縣東四十五里。溪中有大石,高十餘丈,闊數丈,光峭屹立如門。

陽烏潭 :在縣東三十里。

楮潭 在縣北十五里

小石潭 :在縣北十五里。

清潭 在縣南二十里

龍潭 在龍潭山寺旁。泓澄莫測,旱禱立應。明景泰壬申大旱,知縣傅霖徒跣致禱,旋降甘霖,送水歸潭謝之。柯暹贈聯云:「雨三日乃止,求之與?與之與水一勺之多,出乎爾,反乎爾。」 遂刻於潭之龍王廟。一在北山村之南。宋時龍旋為潭,遇旱水沸即雨,闌於石,尚存。

百步灘 在縣南十五里。

沙灘 一在縣南五十里,一在縣北五十里。二望灘 在縣南十里。

亂石灘 在縣南三十五里步頭村口亂石百數,屹立如人物狀。

鵝頸灘 ,在縣南一百里。

東流縣

歷山 在縣東三十里。西枕歷池,故名。上有池二,一雖久雨不盈,一雖久旱不竭。其山雄峻。縣治「來龍」 本此。

石人山 ,在縣東五十五里。上有石如人立。舜山 ,近歷山,相傳舜耕此,舊有祠,廢。

龍山 在縣東三十里。山勢盤亙如龍。

葛仙山 在縣東五十里。相傳葛洪煉丹於此,山上有廟,今廢。又名葛公山,去葛仙鋪十里,山稱勝境。近年大士現身,里人因建庵其上,禮謁者眾。前有峰名「香爐」 ,尤佳。

列疊山 在縣東七十里,以其岡巒層疊,因名「列疊山。」 南抵建德醍醐寺、奠龍山界。

白雲山 在縣東北,抵貴池界。山有洞,可容數百人。洞有泉,四時不竭。

金紫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明宰相孔貞運田多在此山。庵即其所建,頗佳。

黃雀山 ,在縣北四十里。谷幽林鬱,每春至時,山多黃雀。

巖山 ,在縣北六十里,為皖郡朝山,巖高踞如虎。

密峰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山巔有五峰,隱隱插於雲表,如列劍戟。

拱北山 在縣南半里。舊名「神山。」 明令陸芹怪其不拱,顧縣治人文落寞,因立石改今名。後果大振。

回龍山 即縣北祝家磯。

梅林山 ,在縣南二十七里。昔有姓梅人居其下,好植梅,後成茂林,故名。

香山 在縣南四十里香口鎮。主山。上有石巖泉洞,古建有寺。

黃山 近香山,又有山名「金雞。」

陰山 在縣南四十里,其麓有庵。

隱山 在縣南四十里。尖峰插雲,又名「隱峰。」 浩山 ,在縣南七十里,抵彭澤九都界,山有大小二名。

青山 ,在縣南七十餘里,抵彭澤界。又邑東舒村有山,亦同名。

下馬山 ,即馬當磯下。

月山 在縣南四十里湖西岸。

銅頂山

白茅山 俱在縣南五十里。

叉溪嶺 在縣南五十里,抵建德界,有山橫亙,兩水交流,故名。山產仙茗極佳。

鵓鳩嶺 在縣南彭澤界。

青峰嶺 在縣東六十里,又名「清風。」

斗嶺 在縣東貴池界,又名「陡」 ,上有庵。

薰風洞 在縣南二十五里。

黃石磯 在縣北六十里。石色純黃,土性堅膩可陶,昔建城多用此窯。又磯名俗呼為「土失機」 ,明正德中,宸濠作亂,舟師敗於此,人謂亦其讖雲。

祝家磯 在縣北五里,為縣治下首第三關。橫江激湍,舟過甚險。昔有祝姓者施纜於磯以濟舟,因名。舊有興文閣。

陸貫磯 在縣北三里許。又雲「麓貫。」

《鱉石磯 》在菊江門外。

稠林磯 在縣南七里

烏石磯 在縣南十五里,石色純黑。

砲兒石磯 在縣南二十里。

白石磯 在縣南二十五里,石色純白。

土磯 ,在縣南三十餘里。

張公磯 在縣南四十里許。

「牛磯 」 在張公磯之上。

「紫石磯 」 在牛磯上,石色純紫。

獅子磯 在紫磯上,有石屹然立於江岸,其形極肖獅子。

響水磯 ,近彭澤馬當磯,下去縣五十餘里。《金雞石》。

「獨墩 近金雞石」 ,即《羅隱詩》中所指。

雙墩 在裏泊湖中

相公墩 在縣東十里湖塌中。舊有相公廟,今廢。

大江 在縣西一里。上接彭澤,下接貴池洲。曰「蓮花」 ,曰「閣𥱼」 ,曰「白沙」 ,曰「雁落」 ,曰「七團」 ,曰「鬼頸」 ,曰「雀料」 ,曰「大新。」

南門湖 川之匯者曰湖。湖在縣鏡內,不一名,而大勢各有所聚,以達於江。今考近縣治之南

為南門湖。南門湖者,即明令陳春所濬拖船窪,引江艘以達於南門者也。

《團湖 》團湖者,學湖也。未建縣城之先,其規如鏡。

仙人湖 距團湖南五里,為「仙人湖。」

七里湖 仙人湖南之近東為七里湖,諸湖皆合建德之水聚焉,而循江口河入於江。

江口河 ,其源四:一出鄱陽北坑,一出九鳳山,一出馬坑,交於清潭,播於百步灘,納西參港,瀦於官池,歷堯城渡;一出茹蘭溪,合蘇家溝,會梘田灣,經柵頭,匯石印洞,下引道士查冊溝,逕蒼埠小石潭,遶過路灘,落於青泥灣,溢於仙人湖,團湖至此。

黃金湖

白洋湖 俱遠於縣治之南者,在十四都一帶為黃金湖。白洋湖聚境內之水,由鐵山渡入於江。

裏泊湖

暖水湖

夾江湖 在香山而上一帶,為裏泊湖、暖水湖。夾江湖遠合彭澤九都各山之水,開衍七十餘里,又名「內湖。」 水大則自雙河口斷港河與黃金、白洋通,水小則聚於香山口,由港而入於江。香口河 ,其源一出彭澤山林港,一出陳倉源,交於三汊,激於麻姑,遶查池至此。

寨下湖 近縣治之北者,城外為「寨下湖」 ,即許山立寨之處,故名。亦即陳春所濬,又名「新河」 者也,其源不遠,即入於江。

西湖

大清湖 遠於縣治之北四十餘里,有西湖、大清湖。「大清」 廣環十餘里,澄澈如鑑。

九都湖 又遠而百里,有九都湖,各湖源不一,或自貴境,或自建境,或自縣境,諸水大聚,漁人利焉。直抵黃湓入於江。

江口河 川之流者曰河。河不一名而在縣境內者,源雖別,要亦同歸於江。今考:縣西南大港為江口河。

青泥灣

沙灘灣

《仙人溝 》由河七里為「青泥灣」 ,為「沙灘灣」 ,為「仙人溝。」

鐵山渡 濱乎江者二十里,為「鐵山渡。」

香口河 四十里為「香口河。」

烏石夾 江之別者為烏石夾,其源載江湖中,可互考。

雙河口 縣東之界。左貴、右建二縣,山川幽阻,源各百有餘里,至是而始合者,雙河口也。南河,上自魯公堰為東河,上自雞冠堰,下至本縣界內,皆東流納課。

張釗灣 去縣治六十里,西流而下,為張釗灣。張釗者,元尚書也。水蓋以人重乎?然考之明宰相孔貞運、藩司徐廷宗,其塋墓亦多在灣山之陽。

張家灘 河流而下,為臥虎潭,為港口,為塔裏,為石潭,為張家灘。灘去雙河蓋二十餘里,而去縣治約較是加半焉,然河勢則已趨乎南矣。高湖   石澗

楊河 河循高湖,過石澗,歷楊河頭,經三十六青草、鬥風諸灣,沉潭、天井、慈潭、梅潭、胡家、韓家諸池,一泒流衍,自南而西而北,隨遠近而異名。抵於沙山,則入貴池之境而即沙山。沿湖以北,由巖山、白石愬炭埠港,則又境水之別出以達於湖者。大抵春夏之交,潦水、白水盛溢,湖光掩映,周廣數十里。南望沙灣、大清諸村,北抵九都湖,循黃湓合大江,冬月水涸則落故道,唯曲折而達黃湓,入乎江耳。然灣池湖窟,民多漁業,亦足當農家三時之利雲。

池州府城池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

本府。貴池縣附郭。

池州府城池 在漢,居石城,距今郡治西八十里。吳築虎林城,在今郡治東北,非今之郡治也。梁大同中,仍於石城置太原郡。隋平陳,廢之。唐永泰間,始置州治於此。太守李芃築城,後為巢賊攻破,太守竇潏修復之,亦非今之郡治也。宋壞於建炎兵火,州守李彥卿營繕。紹興初傾圮。開禧丁卯,李思重甃之,嗣後趙炎、陳覃、傅伯召

葉永漸徐橋,乃相承經理。史定之又於城外西偏附以新城,狀如偃月。端平乙未,郡守王伯大重修。高宗南渡後,嘗建駐劄御前諸軍,統制大帥,宿重兵而鎮之。宋季為元將伯顏攻陷,城無完堵。元至正丙申中,又為趙普勝攻毀,九華門東南一帶,盡皆湮廢,而郡無城池矣。明正德甲戌,淳安何紹正來守茲土。丁丑,始築城,高二丈三尺,而厚倍之。其西北仍舊,東南則恢拓之,周一千四百二十八丈。為門七:南曰通遠。南之左曰毓秀,右曰鍾英,北之左曰迎恩,右曰望京,東曰九華,西曰秀山。壕池自昔湮為民業,乃鑿浚益深,儼然金湯矣。隆慶末,江賊越城殺人。萬曆初,兵備副使馮叔吉、知府王頤乃增城而高之,雉堞益巍,寇警遂絕。後通遠門大觀樓傾圮,

皇清康熙十年,知府朴懷玉同貴池縣知縣張應薇。

重建

外縣

青陽縣城池 ,唐天寶間,洪州都督徐輝請割臨陽、臨城故地置今縣。初土城,後易以磚,闢四門:東曰賓陽,西曰望池,南曰對華,北曰仰辰。銅陵縣城池 ,初無城,明萬曆三年,兵備副使馮叔吉、「知縣姜天衢築,周圍七百丈,高二丈一尺。門四:東曰啟明,西曰臨津,北曰貞城,南曰湧洲。」 十一年,知縣熊藎臣改闢東門,後城「郭傾圮。」

皇清知縣蔣應仔、劉曰義補築,視昔倍固。

石埭縣城池 ,舊設土城,明嘉靖間,知縣曾諶相地定基,用磚甃之。門五:東曰來寧,西曰金城,南曰儀鳳,小南曰清舒,北曰望華,東西水關二。建德縣城池 ,明嘉靖四十五年知縣譚經建,高一丈八尺,厚一丈,廣袤五里,闢四門:東曰「雞鳴,西曰龍化,南曰鳳翔,北曰象馴」 ,東跨馬鞍,北距象馴。後則因險於山,前則憑河為固。崇禎間,闖、獻二賊震鄰,知縣宛三奇率士民增高四尺五寸。

東流縣城池 ,初無城,明萬曆元年,知縣陳春申建,周圍約三里半。崇禎間,知縣許茂莘復增三尺。知縣張雲翬又於外築土城,浚壕溝。後城郭頹壞。

皇清順治六年,知府梁應元、知縣蘇弘謨修築,設門。

五:東曰「迎曦」 ,西曰「菊江」 ,南曰「麗山」 ,西南曰「通津」 ,北曰「瞻極。」 各有譙樓,較昔為固。

池州府關梁考        府志

[編輯]

本府。貴池縣附郭。

溥濟橋 舊在通遠門右,造自宋以前。明弘治十四年,洪水衝發,知府祁司員移造於通遠門左,名「濟川橋。」 嘉靖間,知府田賦易今名。崇禎時,漸圮。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府顏公敏復加《甃造》。

瀉水橋 在城南半里翠微堤,宋時名「淺水橋。」 興濟橋 在九華門外。明萬曆十三年,知府劉孟雷建,姚士觀繼修。

聖母橋 在城西三里許。元至正十一年,郡人管雲甫建。一名「西湘。」

山口橋 在城西南五里,石灰沖口。

弔橋 在城西門外,今名存。

晏公橋 在城北五里池口。知府晏毅造,何紹正修。

惠橋 在城西七里豐家賽汊,凡二座。明正德間邑人壽官劉裕造。嘉靖間劉端修,萬曆間劉光謨重修。並三為一,高廣倍之,碑識橋處。雁斷橋 與紀家橋近。

紀家橋 在城西四十里蕩石湖濱。元至正間,紀安福造,福裔紀瓏等修。有《四明木英記》。虹昇橋 在城西五十里,僧海松募修。

白面橋 :在城西六十裏白面渡口。

慶源橋 在源頭

昇仙橋 在元妙觀前

湘壇橋 在興孝鄉,去城南二百里。初以木板。明萬曆間,吳興邦見有墜而死者,為《募疏》,令僧募財築之以石。

胭脂橋 在城東南一百餘里,近七井山玉關橋 。知縣史鳴皋建議後,王家柱築之,未成。

楊橋 在秋浦,以兵廢,後復重建。

楓橋 在峽川楓林,怪石,今廢。

白沙橋 在白沙鋪左

馬衙橋 在城東二十里。一名「馬牙。」

靈芝橋 在城東三十五里,地產靈芝,故名。黃屯橋 ,在城東北四十五里。

神山石堰橋 在城西八十里。

錢家橋 在東一保。劉正蒙修。

童村橋 在賢一保。宋淳祐中建。里人姜可教有詩。

郎家橋 在舞鸞鄉。郎必光重修。

應橋 在孝二保,諸生吳國瑞造。橋成而舉子,故名。

上清溪渡 在城南十里。

下清溪渡 在城東北五里。

池口渡 在城北五里池口河。

杜塢渡 在城西五里杜塢河。

白面渡 在城西六十里。

黃湓渡 在城西九十里。

青陽縣

青平橋 在縣坊巿,舊名「定心。」

高陽橋 在縣坊巿。宋淳熙間,邑令許介造。許高陽人,因名。

蒲塘橋 在縣坊巿,兩旁皆塘,多菖蒲,因名。「永安橋 」 在縣進士坊內。

清和橋 在縣東

北山橋 在縣東四十里。

化成橋 在縣西二十里五溪。宋慶元六年,邑令傅誠建,後廢。明萬曆四年,知縣蘇萬民重建。兵備副使馮叔吉易今名。

竹溪橋 在縣十五都。王廷造。

洞仙橋 在縣東北四十里。

青山橋 在縣東四十里。

延壽橋 凡三座,知縣王政造。

同章橋 在縣東六十里,邑人章叔仁建。「尚志」 橋 在縣澥沖,邑人吳孟高重造。

王獅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青鎖橋 知縣鄭元昭建。

查家渡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銅陵縣

三思橋 在縣治儀門外。

順安橋 在縣東

太平橋 在縣巿心

大有橋 在縣東《棲下》耆。

東門橋 在縣東

盛冕橋 在縣南大欄耆。

峽山橋 在縣東南朱村。

橫塘橋 距縣一里許。凡三座。

新河橋 在縣西,知縣劉綺建。

順便橋 在縣東十三里鳳凰耆。

棲鳳橋 :距縣十五里。

石龍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花堰耆。

黃溪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

平陽橋 在縣東二十里。

新橋 在新溝。賈伶募建,賈諭重修。

板橋 去縣四十里,今改為「石橋。」

南市橋 在縣前通河墩南。今巿廢,橋亦廢。大高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通郭嶺大道。通濟橋 在大通回回嘴前。明成化六年,金瓚建。

重新橋 在大通上街。知縣劉曰義率佘姓重造。

沙窩渡 在錢家灣

城洑渡 近縣巿

張三渡 在三港口

羊山渡 在縣北三十里。

江口渡 向係射利者刁索稽遲,本邑士民具呈禁革。知縣劉曰義捐俸買船,設立官渡兩洲。業戶王國柱、施明鼐等數百人出資置地,為雇夫及修船等費,往來稱便。

石埭縣

惠政橋 在縣東

鸑溪橋 在縣西二里,今廢。

雍溪橋 在縣六都。明弘治二年,知府陳良器令造。

夾溪橋 在縣南。明天順間,知府鄧義令造通遠橋 。距縣十五里。知府鄧義造後,知縣周源重修。

魚龍橋 在縣西四十里,源自魚龍洞出,故名。望仙橋 ,在縣北。

義興橋 在縣後溪。明弘治三年,知縣蕭環命邑人董旺宗造。

迎村橋 在縣西六都。知縣蕭環令邑人沈善因造。

柏山渡 在縣西

考證

建德縣

擊壤橋 在城南堯城渡,橋頭有望樓一座。順治十八年,知縣高寅重修。

廣濟橋 在縣治南。康熙六年,知縣喻成龍修。洗馬橋 在縣治北二里。一在縣南十六里。「望京」 橋 在縣治北。

舜王橋 在縣北二十里歷山。

崇義橋 在縣治東一里。有亭。

杏花橋 在縣北四里

惠政橋 在縣治西。康熙六年,知縣喻成龍修。龍門橋 在縣治西下關。

平步橋 :距縣五里。路廣造。

小陽橋 在縣治東七里,為邑東通衢。

歷寶橋 在縣北八里

龍潭橋 在縣東三十里。柯樳林造《查冊》橋 在縣治北十五里。

板沖橋 在縣西五里。江賢昌造。

傅家橋 在縣治東二十里。

板橋 在縣東三十里

南山橋 :在縣治東二十五里。

新橋 在縣東十五里。張文聰、汪雲冨造。廣利橋 在縣治西四十五里。

官營橋 :在縣治南九十里。

昭潭橋 :在縣治南一百里。

東流縣

藍橋 在縣東北

洪士橋 在縣東晉陽鄉。

石橋 在縣東唐豐下鄉。

鎮西橋 在縣東晉陽鄉。

雙虹橋 在縣東北晉陽鄉。

石潭渡 去縣五里

鐵山渡 去縣十五里

江口渡 即縣城南大港。

張灘渡  。香口渡  。雁汊渡。

池州府封建考        通志

[編輯]

石城侯 王《廣》,建武十年封。今貴池縣。

石城縣男 崔仲方。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