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3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三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三十五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三十四卷目錄

 鳳陽府部彙考八

  鳳陽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職方典第八百三十四卷

鳳陽府部彙考八[編輯]

鳳陽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府志[編輯]

本府。鳳陽縣附郭。

龍興寺 在縣東三里。明太祖敕建。有御書亭碑,書「第一山」 三字,碑陰有御製文。正統時燬於火,天順時重修。弘治間,殿廡壞,敕修之。正德初復燬,萬曆初敕修之。寺有《護山敕》,有累朝賜敕九軸,有欽賜山場、三屯田地、仙戶塌房基地,有神宗敕賜藏經,有李太后敕送藏經。崇禎年間連遭兵火,東西方丈僅存其二,藏經散佚。

皇清康熙癸丑,鳳廬道範時秀、鳳陽府知府張欽文。

同知雷御龍,戶部分司達哈塔、田慶曾阿代楊鍾岳巴哈共捐俸重修。辛酉歲,鳳陽府知府耿繼志捐俸補足藏經如數,各製錦函以貯之。洪戒寺 在縣東。

碓停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

棲巖寺 在縣西二十裏白石山。寺有石室,宋高宗曾賜御書於此。

靈泉寺 在縣東南七十里武店中。有銀杏,根盤數丈。

淨慧寺 在縣西三十里。

關城寺 在縣北二十五里。

觀音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

大聖寺 一名「白塔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元時建。

法華寺 ,在縣西六十里,內有七級浮圖。《草寺 》,在南門外。

竹林寺 在南門外,明末建。

千佛寺 在縣東南

圜丘寺 在縣南,即圜丘舊址,康熙年建。元妙宮 俗稱「後宮」 ,在縣東南。

翊真觀 俗稱「前宮」 ,在縣東南。

白衣禪院 在縣東南後宮之東。

觀音庵 一在《廣運橋》,一在十里程。

毗盧庵 在鐘樓東

龍王堂 在東夾城內

痘疹祠 在縣東半里,新建。

臨淮縣

開元寺 在聞賢門內,俗名莊臺寺。舊《志》云:唐開元二十六年,詔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以紀年為額,名曰「都道場。」 南唐主李昇微時,嘗寓此寺。

廣教寺 在恩桂坊,居人劉全宅也。其子仁贍施為寺。有石塔一座,宋元祐丙寅造,咸淳間修。戒香寺 在縣南三十里,久廢。明正統十年重建,敕賜舊額。

竹林寺 在曲陽門外,創自唐時,元末廢於兵火。明洪武初復建。

圓通寺 在清流門外,明時建。

真如寺 俗名「衡團寺」 ,在縣東二十五里。元大德間建,兵廢。明洪武間復建。

寶珍寺 俗名「梅城寺」 ,在縣東四十里。

燃燈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

大聖寺 在縣東北七十里。宋咸淳間建,兵燬。《淨眾寺 》,在縣東北六十里。宋咸寧間建,兵廢。弘治元年復建。

天妃宮 在城西南隅。明永樂十四年,鳳陽衛千戶楚貴創建。

通真觀 在昇仙坊。元至治二年,道士王永模創建。壬辰年燬於兵火。明洪武六年,道士王蘭谷復建。洪武十五年開設道紀司門內有石碑,刻藍采和像。《濠梁志》云:「采和一日即市樓飲酒,有五色雲覆樓上,飲畢乘雲而去。」 今觀即其地也。

真洞觀 ,在曲陽門外。

會仙觀 在廣運橋西,南面奕壇。

元妙觀 在慶壽坊。久廢。

拱辰觀 在南城上,久廢。

淨眾院 在縣東南四十里。

海眾院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龍泉院 在縣東五十里。元大德年建。

靈鷲庵 在北關

睡仙庵 在曲陽門外。後改「書院」 ,今廢。

「乾明庵 」 在南門後街。

寶蓮庵 在移風門上

觀音閣 在舊學後,明萬曆壬子,戈尚支募建。近因淮水衝沒,遷於城內東巷,改名「聞覺庵。」 《懷遠縣》

大聖寺 在縣南一里。宋雍熙元年建,元末兵廢,明洪武十五年重建。

水月寺 在縣北一里

興善寺 在縣西北肥河南。

慶和寺 在縣南高塘村。

葛山寺 在縣西《河家溜集》。

柴王寺 在縣南上窯村。

戒圭寺 在縣東中井村。

華嚴寺 在考城西,元時建。

橛澗寺 在洛河鎮南

觀音寺 在縣西丁村

毗盧寺 在考城山南

崇寧寺 在《龍亢集》。

靈巖寺 在塗山東頂

山香寺 在縣北二十五里。

羅漢寺 在縣東二里

文昌觀 在鳳池門外,卞和洞之右。

真武觀 在社稷壇右

元妙觀 在縣東三里塗山下。舊名「天慶觀」 ,今廢。

「普陀庵 」 在荊山北麓。

碧溪庵 在縣西二里

定遠縣

西禪寺 在縣治西。舊為學宮基地。宋咸淳間建,明洪武十年修。

永福寺 在縣治西

接待寺 在池河街東北。

竹城寺 在縣東六十里。

元封寺 ,在縣東六十里,元元貞三年建。故縣寺 ,在縣東三十五里。

大聖寺 三:一在縣東十五里,一在縣西三十五里,一在縣南三十里。

大山頂寺 在縣東八十里。

下院寺 在縣東八十里。

五條溝寺 在縣東八十里。

永興寺 ,一名「九子寺」 ,在縣南六十里。

包公寺 在縣南二十里。

南萬善寺 在縣南四十里。

南觀音寺 在縣南四十里。

慈氏寺 在縣西九十里。宋紹聖年創建,明洪武間修。

尖山寺 在縣西五十里。

寺基寺 在縣西五十里。

洪山寺 在縣西五十里。

高山寺 在縣西五十里。

竹墩寺 在縣西十八里。

萬善寺 在縣西四十里。

道堂寺 在縣西六十里。

白雲寺 在縣西三十里。

三寶寺 在縣西十五里。

羅山寺 在縣西北八十里。

禪窟寺 舊名「虎窟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唐元和間創造,明洪武八年重修。寺當山腰,有泉,穿屋壁而出,聲泠然若絃奏。前有繫虎石,旁有茂林修竹,森映寺宇。

皇清康熙十九年,鳳陽府知府耿繼志捐俸重修。

槎枒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明洪武十六年創建,二十二年敕賜「圓通禪寺。」 前有石塔二十,棋枰一。

普召寺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烏雲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

聖泉寺 在縣西北五十里。

能仁寺 俗名「朱寨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宋咸淳間建,明洪武時重建。

尚觀寺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感應寺 在縣東南七十里。

延壽寺 在縣西南六十里。

龍王寺 在縣西南六十里。

集靈寺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泰山行宮 在南門外

真武觀 在縣治東後街。

五顯觀 在縣治東南

東嶽觀 在縣東北

崇真觀 在縣西九十里。

上真觀 ,在縣東六十里。

集仙觀 在縣北七十里。

隱仙觀 在縣東南六十里,宋宣和中建,遺址存。

漆園觀 在縣治東四十步。《濠梁志》云:「唐弘道三載敕建。」

福興院 又名「槐墟院」 ,在縣東五十里。

普明院 在縣南十五里。

赤塘資聖院 在縣南四十五里。

水沛院 又名「般若院」 ,在縣南五十里。

黃山院 在縣西北三十里。

西禪院 在縣南三十里。

芍莆院 一名「聖果院。」

崇教院 一名「諸佛寺」 ,在縣西三十里。

毛城悟聖院 在縣東南六十五里。

白棗香積院 在縣西南六十里。明正統五年修。

柏林院 一名「福聖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觀音庵 》:在縣治南後街。

法華庵 一名「法雲寺」 ,在縣東北七十里,有古塔存。

能仁庵 在縣西七十里。

聖泉庵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九江將軍祠 在縣治東北。唐存誠撰《祠堂碑》,「元元統年間修」 ,今廢。

五河縣

壽聖寺 舊在縣治北。宋德祐二年創,後廢。明洪武十九年,移建於縣治西,今廢。

天保宮 在縣治東南。明嘉靖二十五年,改建。四十年,知縣潘槐重修,為祝慶習儀之所。《元妙觀 》在縣治東一里,久廢。

虹縣

釋迦寺 在縣東南隅,明洪武初,創建。

清涼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朱山下。

毛沱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沱河上。

潼城寺 在縣東北潼河上。

祥蘭寺 在赤山

定林寺 今為「城隍廟」 ,止存《碑記》。

泰山行宮 一在城內,一在城西。

隱真觀 ,在縣東南隅。元泰定間建,久廢。「地藏王殿 」 在蟠龍山。

王母殿 在蟠龍山

壽州

報恩寺 舊名「東禪寺」 ,在州治東北,有塔存。宋天聖間建,明洪武中重修,改今名。

水月寺 在正陽

塌坊寺 在正陽

興福寺 在西北茅仙洞,僧昭杲修。

青蓮寺 在州南六十里。

《棲賢寺 》,魏宣武帝命蕭《寶寅》南侵,據東城以待秋冬大舉。正始元年,行達汝陰,東城已陷,遂停壽春之棲賢寺。

玅覺寺 在州南七十里,舊名「上殿寺。」

淨戒寺 在州西北隅

文殊寺 在下蔡連城

釋迦寺 在瓦埠

羅漢寺 ,在州南一百三十里。

黑石寺 在下蔡黑龍潭上。

聖福寺 在州東四十里。

黃溪塔寺 在州南一百三十里。

硤石寺 今改「興福寺」 ,在州北。

清教寺 在州西北隅,新修。

駐駕寺 在州南七十里,明永樂曾駐駕於此。順天寺 ,在州東南一百里。

安墓寺 在州南一百里。

祖龐寺 在州治南

元妙觀 在州治西北隅。明正統十一年重建。梓潼觀 在州北。學政黃奇士講學處。

湧泉庵 在州治北一十里。

霍丘縣

福昌寺 在縣治西。宋治平間,即霍叔故宮遺址建三寺:一曰「福昌」 ,明洪武十五年重建;一曰「羅漢」 ,元末兵廢;一曰「仇山」 ,今改為察院。

聖壽寺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開順鎮。宋元豐間建。

圓覺寺 在縣西北九十里。明洪武壬申敕建,賜額。

龍泉寺 在縣東十五里。

華嚴寺 ,在縣北十里。即皋陶墓舊址。

普濟寺 在大別山

「金華寺 」 ,在芙蓉山隈。

三井寺 在縣東四十里。

蓮花寺 在縣南六十里。

硃砂寺 在縣南五十里。內建浮圖。

走馬巖寺 在開順鎮南二十里。

白塔寺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

七井寺 在長山中

香山寺 在縣南一百里。

長塔寺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磚佛寺 在縣西七十里。

汪覺寺 在縣西

五塔寺 在縣西

雙塔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

大聖寺 在縣東

觀音寺 在縣東

高岡寺 在縣東南七十里。

慈佛寺 在縣東

福緣寺 在縣西二十里。

成塔寺 在縣東

雪寺, 在縣東。《雲居寺》, 在縣南。

磚洪老塔寺 在縣東南七十里。

奉宣寺 在高堂鎮

丁塔寺 在縣治南

慈氏寺 在縣治東

孤陂寺 在縣治東

感誠寺 在縣南五十里。

覺靈寺 在縣南一百里。

北城寺 :在城東七十里。

彭塔寺 在縣治東

文昌宮 在城東南隅

九仙觀 在開順鎮,元時建。

三清觀 在西門外

寶蓮庵 「在縣治西。」

世善庵 在北門內

苾芻庵 在東門外

三一庵 在南門外

龍泉庵 在南門外

化成庵 在縣北二十里。

雙塔庵 在縣東

觀音閣 在東門外

蒙城縣

慈氏寺 在縣治東南,有古浮圖一座,舊名「慈氏院。」 元至正丙子,因故址修建,後廢。明洪武十五年重修,改為「慈氏寺。」

興化寺 在縣東一里。宋崇寧元年建。

龍泉寺 ,在城東五十里。宋皇慶二年建。石佛寺 ,在城東五十里。宋皇慶二年建。當陽寺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狼山上。

覺觀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元至正二年建,明弘治十年重修。

福聖寺 ,在縣西一十五里。元延祐年建。聖水寺 ,在縣西五十里。

蒙觀寺 在縣西七十里。

普照寺 在縣西八十里鐵牛嶺,元至正年建。壽聖寺 在縣西八十里蒙觀鎮之後,唐開元年建,金大定九年修,明嘉靖三十一年重修。太平寺 在縣西七十里西陽集,元時建。普濟寺 在縣北三十五里,元大定五年建。福建寺 在縣北三十里,元大定五年建。尉遲寺 在縣北四十里。

丹陽觀 在縣治西南。金興定二年建,後廢為預備倉。明崇禎壬午年,改建於崇元觀側。慶真觀 在縣治東北。元至順元年建,明正統三年重修,有碑。

崇元觀 在縣治東,鄰城隍廟。

清源觀 在西街。明嘉靖年間建。

關帝廟 在縣東門內。明洪武年建。崇禎年,知縣傅振鐸重修,有記。

慈度庵 在縣西七里。舉人李東生之母張氏,嘗於此施設義渡,東生因捐地建庵。

雙修庵 在縣東二里。明崇禎十一年,梁氏夫婦披緇,即所居為庵,縣令傅振鐸題為「雙修。海蟾祠 。」 舊址在城西北隅,相傳劉海蟾修仙於此。

泗州

大聖禪寺 在州治西,唐普照王寺也。中宗以「照」 字觸太后諱,請書額曰「普光王寺。」 後燬於火,宋重建。南渡後,復燬於兵。元再建。有趙孟頫《記》。明永樂時重修,有碑。今以水浸漸廢。

福慶寺 :在州治西,即今觀音寺。宋咸淳中建。明萬曆間,構藏經樓於內。州守王陞題為「慧定。」

閣今亦為水圮

恭覺寺 在州西北六十里龍窩鎮北。元建報恩寺 二:一在三岡鎮,一在雙溝鎮。

臥佛寺 在甓山上,明永樂八年間建。

臥淮寺 在州東四十里,明正德元年建。鐵佛寺 在州西四十里,內有古鐵佛,唐時建。三清觀 在州治西,創於宋咸淳九年,明重建。平等庵 在城內,明萬曆間貢士楊成果改宅為之。

一衲庵 在香華門外。明崇禎年,有僧無為募建。

「玉虛閣 」 即今「老君堂」 ,在北門城上,明洪武元年建。

絮香閣 在古浮圖下。上供大聖像,以大聖頂中一穴,常以絮塞之,啟絮則香從頂出,故名。「六師院 」 在青陽鄉。宋咸淳間建,明洪武間重建。

靈瑞塔 ,在西城。唐中宗為僧伽大師遷化,建塔藏之。貞元中塔災,僧澄觀重建。長慶二年,塔又災。宋太平興國七年,奉敕重建,塔高十三級,改名「雍熙塔。」 建炎三年,金兵入泗州,塔燬於兵。至元十八年,僧懷融詣闕請建,許之。會融沒不果。延祐二年,准改建磚塔,至五年竣工。高一百五十尺,基廣二十一丈。元學士趙孟頫奉敕撰記,碑見存。萬曆末年,有僧如隱自南海來,募修塔寺。於崇禎十年,巡按饒京吳振纓,及州守解梁李希楧,捐金修之,題其門曰「古浮圖塔。」 後築高臺,臺下為洞,靈通虛敞,以臨城河。河中置亭,通以木橋,極遊觀之勝。今橋亭久廢,臺洞猶存。

皇清順治九年,僧性慈復募修之。

米得院 在龍骨廟西南五十里。

觀音院 在東門山,宋嘉祐間建,明洪武間修。《盱眙縣》。

上龜山寺 在縣治西南。宋天禧二年建。元末兵廢。明洪武初重建。有鐵羅漢一百二十尊。有無梁殿,年久愈堅。

下龜山寺 在縣東三十里。宋天禧間,京師歲旱,有浮屠人斷臂禱雨,官為起寺於龜山,所謂「金臂祖師」 也。後燬其寺。明洪武八年,僧永正重建,佛像皆鐵鑄。

五塔寺 ,在縣西南,面臨淮水,寺後舊有五塔,下有石室三聯,即今之「歸雲洞。」

大塔寶雲寺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唐開成四年建。元末兵廢,明洪武五年建。

靜明寺 在縣東一百里紫陽山南麓。創於宋季,元末兵廢。明景泰中,僧文泰重建,上有古塔。靈巖寺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浮山頂上。白居易、趙瑚、羅鄴俱有詩。

瑞巖庵 在縣西玻璃泉南石巖上。宋時女冠朱妙真建。元末兵廢,明永樂間重建。

淨土庵 即古「慈氏庵」 ,在縣治東山麓。

玉皇宮 一名「太平宮」 ,在縣東三里陡山下。元妙觀 在上龜山寺東,元末兵廢。

開化寺 在縣西七十里。宋皇祐二年建。元末兵廢,明洪武十三年建。

嘉祐院 在招信集。宋嘉祐間建,進士王采《記》。覺林院 ,唐貞觀中建。

天長縣

羅漢寺 在縣東。唐貞觀年建,元末兵廢,明洪武十五年建。

地藏寺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唐貞觀時建,元末兵廢,明洪武七年重建。

天官寺 在縣東五十里橫山,明洪武二十二年重建。

禪林寺 在縣東北五十里城門鎮東。元至正五年,僧恕本建。

寶林寺 在縣東二十五里。

釋迦寺 ,在縣南四十五里。

萬善寺 在縣南四十里冶山西。

弘勝寺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田張橋西。寶定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明洪武年建。宣梵寺 ,在縣西四十五里。元文宗時建,後燬於兵。明正統間,惠清重修。浚古井,獲石佛三十有六。

大覺寺 在縣西四十五里。

廣濟寺 「在汊澗河南,明天順三年建。」

天王寺 在縣西七十里。

觀音寺 一在縣西南七里。一在縣北四十五里龍岡鎮。

蜘蛛寺 在蜘蛛山

護城寺 :在城北十里。

勝因禪寺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宋熙寧中建。元末兵廢,明洪武八年復建。

大悲寺 ,舊為「觀音寺」 ,在城西十里,唐時建。白佛寺 ,在縣西三十里土山前。

至道觀 宋至道間建,今遺址存。

元妙觀 ,即「真武祠」 ,在北城外。

真勝院 在縣治東。梁普通間,達摩建。元末兵廢。明洪武二年重建。

興教塔院 在縣北四十五里銅城鎮。創始未詳,元末兵廢。明洪武二年重修。

彌勒院 ,在縣東二十五里。宋時建,已廢。僧文廣結庵濬井,得瓶,爐上鑄。延祐二年,遂募復建,改「慈氏寺。」

「白衣庵 」 在東關外。

一宿庵 在東關外三里。

淨覺庵 在城門鄉鎮之東。

龍象庵 在縣北龍岡鎮。

北固庵 在北門外

勝因庵 在東郊十里

大佛庵 在縣治東南

竹龍祠 在橫山

白龍祠 在冶山

宿州

聖果寺 在州治東北。宋治平丁未建,元末兵廢,明洪武二年重建。

臥佛寺 在州北五十二里閔子鄉。

花池寺 在西關

大覺寺 在西關

興福寺 在西關

龍泉寺 在大矼東北

靈鷲寺 在州東北

黃畽寺 在州東北

龜山寺 在州東北

鎮頭寺 在州東北

方車寺 在州東北

大橋寺 在州東北

五里寺 在州東北

上元寺 ,在故相城內,漢御史大夫薛廣德授《二龔魯詩》處。

中元寺 ,在泉山陽方汀,即元之福勝院,有碑。崇福寺 ,在天馬山磷石坡。

《大芳喦寺 》《中芳喦寺 》《小芳喦寺》。

「蔣畽寺  。」 《宋畽寺  》。《塌山寺》。

青龍寺  。《南溪寺  》。《留古寺》。

《華巖寺  》。《劉武橋寺 》。《普覺寺》。

小睢城寺 ,崔塚寺 以上俱在相城鄉。內營合寺  ,大店寺 ,二寺俱在閔孝鄉。聖壽寺  、秦方寺 ,二寺俱在孝義鄉。南平寺  ,漣堂寺  ,觀音寺

聖佗寺  、安成寺  。《樓臺寺》。

清涼寺 以上俱在《蘄縣鄉》。

白沙寺  、《普濟寺  》《青畽寺》。

小畽寺  。《灰山寺  》。《龍山寺》。

丹成寺  。《仰城寺  》。《泥布經院寺》。

石弓山寺 以上俱在「仁義鄉。」

天王寺  、臨渙寺  、蔣溝寺 以上俱在「渙陽鄉。」

三清觀 在南關

天慶觀 ,即今上真觀,在州北關。宋雍熙中,回道人訪觀主不遇,留詩於壁,其字用《玉著》篆。千華院 在睢谿南。

千佛閣 ,在學宮後東北,原地甚窪,堪輿家占其位。學之坎隅,宜崇聳高特,巍然障其東北。始於學宮有助,明萬曆年建。

插花塔 在州西南。元至正間,常燦五色毫光,鄉人異之。明永樂七年坍塌,得舍利子十一顆,佛牙一枝進上。上令火之,金光燦爛。乃命收舍利,以佛牙給還福會鎮塔。

靈璧縣

聖壽寺 在城東三里。創於元時,明洪武二十年重修。

陽城寺 在城西南齊眉山東。明永樂初,車駕南渡,嘗駐蹕於此。今廢。

楊畽寺 在縣西南六十里。

孟山寺 在縣東北七十里。

濠城寺 在縣南五十里。

九灣寺 在縣南九十里。

魏橋寺 一名「普濟寺」 ,有碑文在縣。

漁溝寺 在縣北五十里。

羊山寺 ,在縣北二百二十里。

寶林寺 在縣境

壽聖寺 在縣境

觀音寺 在縣境

龍花寺 在縣境

齊眉寺 在縣西南三十里。

固鎮寺 在縣南八十里。

「北斗宮 」 ,在景樊園前。

南斗宮 ,在《襲芳園》前。

興龍觀 在《雙溝集》。

南華觀 在縣治北七十里潼山。舊傳《莊子》嘗居此,創建已久,元至元間重建。明洪武初,赤腳張嘗寓此煉丹。

潁州

資福寺 在州治南,土城西南隅。宋時建,明洪武十六年修。

新渡寺 在州境內。東坡於此開宴餞歐陽叔弼,席上次趙景貺、陳履常韻,賦詩送之。亦嘗於此送任仲微,有詩。

善現寺 在州東五十里。明洪武初敕建。永樂九年奉敕重建。

香臺寺 ,在沈丘乳香臺上,四面皆潁水繞之。艾亭寺 ,在南鄉古艾亭基上。

迎祥觀 在州西北隅。金大定二年建,明洪武十年重修。

靈壇觀 在州城內,有「再生檜。」

通教院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故沈丘縣土城內。

潁上縣

龍興寺 舊址,在通津門內。元末兵廢,改為倉。明洪武六年,創建於城外北關。

宿緣寺 在邑西南五十里,古南趙寺也。明洪武二十五年,敕太監梁丙進重建,賜額。

釋伽寺 在縣治西街北,今廢。

新興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

靈臺寺 在縣西南五十里。

清涼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

陽臺寺 在縣北十二里。今廢。

水月寺 在西正陽鎮

竹成寺 在縣西北五十里。

永寧寺 在東門外

古城寺 在縣北三十里。四圍城址,中建寺。《崇正寺 》今廢。

東華觀 在城十字街西北。元道士李清安建,兵廢。明洪武十年重建。

太和縣

興國寺 在縣東門內,明景泰甲戌年建。時掘地得碣,有「興國」 二字,故名。

天宮寺 在縣東三十里添保鄉。

三塔寺 在縣東北五十里。今廢。

海潮寺 在縣西北五十里。

龍泉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

金佛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

黃章寺 在縣西北七十五里。

運坵寺 在運坵上。有古檀樹,幹可十圍,葉蔭二畝。

倪丘寺 在倪丘東,內有古銀杏二株,連理,大可數圍。

朱家淺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

張朋寺 在縣北六十里。

海眼寺 ,在縣北三十里。原有二塔,其一與寺俱廢,其一尚存。

化古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

文崇寺 在縣北六十里。

柏林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

文通寺 在縣東北五十里。

磚橋寺 在縣西南十五里。

彌陀寺 在縣西二十里。

黃岡寺 在縣東三十里。

元牆寺 即「玉石佛寺」 ,今廢。

清華觀 在縣東三十里,今廢。

廣惠院 宋嘉祐八年建。

墳臺寺 在縣北八十里。

觀音寺 在縣東北八十里。

淝河口寺 在縣北九十里。

興佛寺 在縣北六十里。

亳州

咸平寺 在城北門內,明洪武二十八年修建。五龍寺 ,在州南二十里。

秋岡寺 在州南二十五里。

卜村寺 在州南二十五里。

文殊寺 在州南三十里。

鐵佛寺 一在州南三十里,一在州南七十五

里一在州西北四十五里。

興佛寺 二:一在州南三十里,一在州北二十五里。

棗塚寺 在州東北三十五里。

重興寺 在州東北四十里。

演武寺 在州東北五十里。

大覺寺 在州北一里

泗河寺 在州北十五里。

清涼寺 在州北八十里。

東岡寺 在州北十八里。

郭村寺 在州北二十里。

南曹寺 在州北三十里。

劉光寺 在州南三十五里。

祝聖寺 在州南四十里。

倉孤堆寺 在州南五十里。

馬長官寺 在州南六十里。

雙溝寺 在州南六十里。

洪深寺 在州南六十五里。

福燈寺 在州南六十五里。

尖塔寺 在州南七十里。

車牛塚寺 在州南七十里。

古城寺 在州南七十里。

龍德寺 在州南八十里。

翻柘寺 在州東南四十里。《楊家集》。

留鹿寺 在州東南四十五里。元至正元年建,有《碑記》。

竹塚寺 在州東南四十三里。

丁固寺 在州東南四十五里。

元通寺 在州東南五十里。

百尺河寺 在州東南三十五里。

北李村寺 在州東南五十五里,明弘治三年建。

新臺寺 在州東南五十八里。

羅漢寺 在州東南六十里。

大雲寺 在州東南六十里,有石塔。一在州東南一百六十里。

大興寺 在州東南六十里。

石佛寺 二,一在州東南六十里,一在州東北二十五里。

楊村寺 在州東南六十里。明弘治三年創建廣雲寺 ,在州東南六十里。

南李村寺 在州東南六十五里。

立德寺 在州東南七十里。

盧氏寺 在州東南七十里。

尹家溝寺 在州東南七十五里。

唐店寺 在州東南七十五里。

觀音寺 二:一在州東南七十五里,一在州東南一百里。

靜居寺 二,一在州東南七十五里,一在州東北四十里。

華嚴寺 二:一在州東南一百四十里,一在州東一百里。

孫村寺 在州東南七十五里。

彪里鋪寺 在州東南七十五里。

黃壯寺 在州南八十里。

大文寺 在州東南八十里。

上記寺 ,在州東南九十里。

七賢寺 在州東九十里。

青塚寺 在州東南一百里。

草吉寺 在州東南一百里。

五行寺 ,在州東南一百五里。

韓家寺 在州東南一百一十里。

雉河寺 在州東南一百一十里。

楚店寺 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高橋寺 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林虎寺 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緣落寺 ,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海會寺 ,在州東南一百二十五里。

毘盧寺 ,在州東南一百四十里。

磚橋寺 在州東南一百五十里。

西新寺 在州東南一百五十里。

大悲寺 ,在州東一里東臺上,明成化四年建。胡家寺 ,在州南一百八十里。

新興寺 ,在州南一百八十里。

元花寺 在州東八里

韓村寺 在州東二十五里。

翟村寺 在州東三十里。

譙令寺 在州東三十里。

夏佛寺 在州東三十里。

丁村寺 在州東三十里。

南金山寺 在州東四十里。

岳城寺 在州東四十里。

義門寺 在州東五十里。

回龍寺 在州東五十里。

北金山寺 在州東六十里。

廣教寺 在州東六十五里。

龍興寺 在州東七十里。

元村寺 在州東七十里。

汝家寺 在州東八十里。

老里寺 在州東八十里。

小里寺 在州東八十里。

岳家寺 在州東八十里。

吳橋寺 在州東九十里。

洪山寺 在州東九十里。

塢下寺 在州東九十里。

丁塚寺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

百花寺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

元覺寺 在州東北一里。

龍泉寺 在州東北二里。

上元寺 在州東北十五里。

火燒寺 在州東北二十五里。

夏侯寺 在州東北三十里。

紫堂岡寺 在州東北三十里。

麥鞂溝寺 在州東北三十五里。

磚岡寺 在州北三十里。

北曹寺 在州北三十二里。

法雲寺 ,在州北十五里。

北齊家寺 在州西北

釣魚寺 在州西北二十里。

郭家寺 在州西北三十里。

棗子寺 在州西北五十里。

牛四寺 在州西北四十里。

寶光寺 在州西北四十里。

龍泉寺 在州西十八里。

晉庵寺 ,在州西一里西臺上,明成化七年建。祖宣寺 ,在州西二十里。

梅城寺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

寥陽萬壽宮 在城內南街之西。元通真子劉志義建,國史編修汪禧撰《碑記》。今為軍儲倉,又為儒學,碑猶存。

天靜宮 ,《老子》所妊之地。在縣東一百二十里福寧鎮,基址猶存,有元翰林張起巖所撰碑。北曹觀 ,在州北三十里。

興國院 在城父之北五十里楊團村,舊名「大聖」 ,元泰定二年,改曰「興國。」 兵廢,有《碑記》。

法相禪院 宋僧海宣建,穆修作《記》。

護國禪院 在西門外,唐乾符間建,《碑記》尚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