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3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三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三十九卷目錄

 和州部彙考一

  和州建置沿革考

  和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和州星野考

  和州山川考

  和州城池考

  和州關梁考

  和州公署考

  和州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和州戶口考

  和州田賦考

  和州漕運考

職方典第八百三十九卷

和州部彙考一

[編輯]

和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州

《禹貢》
揚州之域春秋屬吳後入越戰國屬楚秦

[編輯]

置歷陽縣,屬九江郡。漢初淮南國,後復屬九江郡,析置陰陵縣。東漢歷陽侯國,隸九江。三國屬吳,為重鎮。晉屬淮南郡,析為歷陽、阜陵、烏江三縣。東晉改歷陽郡,隸豫州,龍亢屬焉。劉宋置南豫州。齊仍歷陽郡,析置臨江郡。梁太清中屬東魏。紹泰中,與北齊修睦,遂更名和州,和州之名昉此。陳宣帝末,屬北周,併龍亢地入歷陽。隋、唐間,迭稱和州歷陽郡屬淮南道,武德中,即龍亢地置含山。五代楊吳、南唐迭有其地,後入於周。宋仍為和州,隸淮南西路。元升和州路,尋復為和州,隸廬州路,仍領歷陽、烏江、含山三縣。明以三縣省入州,又降為歷陽縣,隸廬州府,尋復和州為直隸州,析置含山縣屬之。

皇清因之,隸江南省安徽布政使司,編戶四十一里。

領縣一

含山縣

春秋吳昭關。秦歷陽縣,屬九江郡。漢因之。東晉僑立龍亢縣。南北朝宋龍亢。齊因之,屬歷陽郡。梁屬和州。北周取其地,併入歷陽。唐武德中,析龍亢地置含山縣,取州境「含山」 為名。五代南唐、宋、元俱因之。明先併入州,尋復置縣,屬和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八里。

和州疆域考形勝附  州縣志合載

[編輯]

和州疆域圖

和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江寧府江浦縣穴子河界,六十里。

西至含山縣六十里,至巢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無為州裕溪界九十里。

北至全椒縣後河界七十里,至縣一百里,又北至滁州一百六十里。

東南距揚子大江,為太平府六十里。

東北至江浦縣,一百里。

西南至無為州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合肥縣,二百八十里。

自州治至

京師二千二百八十里,至省城一百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含山縣》。

州西六十里為「含山」 ,東至本州祁門鋪二十里,西至巢縣界首鋪四十里,至巢縣共六十里,南至無為州新澗圩八十里,至州共一百二十

北至本州後河界六十里,至全椒共一百里。東南至太平府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江浦縣,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無為州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廬州府一百九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自縣治至

京師二千二百八十里,至省城一百八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州

《宋地理志》:「當江淮水陸之衝,為姑孰、金陵藩蔽。自昔立國江表者,必以淮南為藩維,而和屬於淮南為要衝。西控合肥,北接滁、濠,東南瞰大江,直於姑孰、建業之郊,隱然保障乎江表。」

舊《志》:左挾長江,右控昭關。瓦梁峙其南,濠、滁環其北,後崇前彝,隆然中高,可以壯淮南之藩維,重江表之保障。梁山、歷湖,扼其險要。

含山縣,宋郭祥正《記》云:「含山方用兵時,為內險之地,當江淮水陸之衢,故銳師宿將嘗屯營於此。」

和州星野考         州志

[編輯]

州屬總

《漢書天文志》:「吳地,斗星野合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合、臨淮郡,盡吳星野。」

《晉書天文志》:「揚州九江,入斗一度。」

《隋書地理志》:「揚州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屬揚州。」

《唐志》:「揚、楚、滁、和、廬、壽、舒為星紀。」

南斗在雲漢之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僧一行所分。星次分野,南斗,牽牛星紀之次也。

和州山川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

東華山 在州城北。上有老君臺,相傳為老子煉丹處。唐劉禹錫詩有「上臺遊柱史」 句。

峨眉山 在州城西,下有連雲觀。嘉靖甲午,州判王朝用改為「峨眉書院。」

八公山 在州城北半里許。山勢培塿不甚高。《世說》:有八仙人圍棋,曾飲於此,故名。張祁有詩云:「山挹仙風有八公。」 宋周虎於此勝敵,更名勝敵岡,築京觀其上。

白雲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有石洞名龍泉,水四時不涸,能興雲雨,每雲氣起,英英連山,故名。雞籠山 ,在州西北四十里,下盤綿巒,上冠巨石,縱裂稜摺,狀若蓮花,高數十仞,斲磴絚銕,引以登巔,頫視群山,無敢並者。陰崖峻絕,往往墜足。杜光庭《洞天福地記》曰:「雞籠山,在歷陽縣第四十二福地。」 按舊《志》,昔城邑將淪沒,神獨告一姥使西走,即攜雞籠登是山,籠化為石,其形猶然。湖之東南有姥廟,向係荒山。里人尹崇化捐貲開逕,引以鐵索,中開天門,上建「三清殿。」 蓋以鐵瓦,圍以石壁,至今鐵牌鑄有姓名。

斗峴山 在郡西三十里。亦曰「斗焰」 ,亦曰「斗陽山」 ,故有關,今廢。山脊斲道通轍,有險可扼。東迤指郡,皆綿阜,無崇巒矣。西入巨壑,盤大護山尾五里,曰「小斗峴。」

歷陽山 在州西四十里。《吳志》:「天璽元年,歷陽山石文成字。」 《江表傳》曰:「歷陽縣有山石,謂之石印。」 又云:「石印封發,天下當太平。」 孫皓嘗遣使祭以太牢。

天門山 在郡南六十里。頫瞰大江,與博望山對峙如門,故謂之「天門」 ,亦名梁山,江北曰「西梁」 ,江南曰「東梁。」 侯景之亂,梁王僧辯軍次蕪湖,與景將侯子鑒戰於梁山,大破之。後僧辯為陳霸先所滅,江州刺史侯瑱本事僧辯,亦擁兵至豫章。及江州不附霸先,霸先使周文育擊湓城,又遣侯安都、周鐵虎立柵於梁山以備之。《兩岸山》。

頂各有城井,王元謨所築,至今猶曰「梁王城。」 六代建都,皆於此屯兵捍禦。

如方山 在郡西北六十里。舊名六合山。梁武帝嘗遊此,以山形正方,如金陵之方山,故改名之。西嶺巨石巉峙,曰「獅子巖。」 石潭深十餘仞,水碧如染,曰「金牛井。」 上有昭明院、六祖塔,相傳古有神僧六世遺蛻於此。

烏石山 :在州城西北六十里。兩山相峙,路由其中,多黑石,因名。

四潰山 在州城北七十里。項羽既敗垓下,走至東城,所從惟一十八騎,漢兵追者千餘人,乃引騎倚四潰山為圓陣,即此山也。山石上有馬足痕。或曰:「漢兵四面圍羽,羽兵四面馳下,潰圍斬將而出,得名以此。」

陰陵山 在州城北八十里,項羽迷道處。上有剌鎗坑,闊一丈許,石罅水常清,相傳為項羽立鎗地。

鳳凰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

孔夫山 在州城北六十五里。相傳是「孔阜山」 ,「夫」 字誤。

闌龍山 山臨歷湖水,北橫八、九里,磊砢崟崎,如列崇牙。其東峰特高廣,天啟末,有僧建庵其上,名「宿雲。」 是山當歷湖之陽,疑即歷陽山也。山背負九龍山而橫翼其前,故有闌龍之名。九龍山 在雞籠山南,有九峰列障,蜿蜒嶙峋,中抱大壑,即九龍山也。

豐山 在州西南二十里。崇岡綿阜,紆複蜒蜿,周數十里。中有「老子塘邨」 ,則國初隱士杜浩世族也。

赭樂山 在州城東北五十里。一峰亭亭秀出,望之可愛。

海棠洞 :相傳洞在雞籠鄉苦竹寺,湮沒已久,莫能考識。嘗擬寺在平壤,絕無巖阿崆巃之狀;洞之得名,不知何取。覽諸題詠,惟極稱海棠之盛,並不及山。追憶當時,蓋亦以花樹叢密蓊邃,穿徑成蹊,被以洞名,喻其深蔚雲耳。

龍泉洞 ,在郡西北五十裏白雲山下。深窅莫測,泉吐湍流,足溉數頃,大暵不竭也。嘗瞰聽其中有懸蝠啾吟,雜以淙淙之聲,如撫絃擊石,足絕塵想。山尻徑轉,有山端立,儼如翠蓋,蓋孔雀山也。下有僧廬,從其名。山陰即寧陽侯陳亨墓。橫江 ,古郡治。橫江在歷陽縣東南,直江南採石渡。漢建安初,孫策自壽春經略江郡,揚州刺史劉繇遣將樊能屯橫江,孫策破之。隋將韓擒虎平陳,自橫江濟師,取採石,進拔姑孰。宋開寶八年九月,發歷陽、烏江、含山三縣丁夫,鑿橫江河以通糧道,從西京轉運使李符之策也。河南經當利浦入於江,歲久閼塞。明正統改元,郡守朱沅疏濬之。五年,復鑿小河,旁出通江,以便舟道。

柵江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與無為州中分為界,即古濡須口。吳、魏相持於此。宋南渡後,置砦。

開勝河 :在大西門外。

白水漾 在石跋河下五里許。

後河 在州北七十里。發源黃山,歷茅塘橋,過六合縣瓜埠口入江。嘉靖五年,巡屯曹御史建言,欲改從分水嶺由赭樂山前入江。下其議,南京內外守備及江北撫按核實。知州易鸞以功費鉅萬,無利有害,條陳不可者七事。竟寢其說,民賴以休焉。

石跋河 在州東北三十里,與江南慈姥磯相直。河開自宋太守胡公昉。磯石上有張果廟,不知何始。土人指示,石間驢跡,宛然如新。「跋」 者,命名之義本此。古有石跡城,今廢。

至馬河 俗呼「芝麻河」 ,在州東北四十里,濱江。穴子河 ,在州東北五十里,濱江。

太陽河 在州南二十里。水由歷湖經戚家橋達大江。

姥下河 在州南三十里。由歷湖經黃梁橋,下接大江。宋乾道二年,從和州守臣言,「方事開鑿,捍禦敵人,檢制盜賊。」

牛渚 在州南五十里。《吳志》:孫策攻劉繇牛渚營,即此。晉譙王尚之破庾楷軍於牛渚。溫嶠聞牛渚水深不可測,燃犀以照之,水怪悉見。夜夢怪語之曰:「與君幽明相隔,何故相迫也?」 嶠後以是卒。今牛屯河,其派也,源出巢湖,從桐城閘入於江。

裕溪河 在州南九十里。河源出巢湖,歷東南入於江。

麻溪河 在州西一里,源出於金泉寺山麓。其

考證

泉雖小而泠然可愛。唐李思聰有《麻溪》詩云:「泠泠一帶清溪水,遠派來通歷陽市。瀟瀟出自碧湖中,流入楚江煙霧裡。」

沙河 出東郭五里曰龍口。又十里曰沙河。劉夢得詩曰「沙浦」 ,《王暉鎮張文昌詩》曰「送客特過沙口堰」 是也。亦名浮沙河。再泝五里曰鍼魚嘴,出江直江南人頭磯。鍼魚其土產也,他水無之,因得名。

新河 由縣河西派引流開勝橋而南,鑿城壕環流城下,周圍四繞,流入大江,舟楫往來,環抱如帶。

歷陽湖 在州西治。縣東治距六十里,悉為湖,而中有岐,近州曰歷湖,近縣曰麻湖,周百餘里。傳聞歷陽之郡,一夕化而為湖。見《淮南子》夢得詩所謂「一夕為湖地,千年列郡名」 是也。古有老姥,遇兩書生,謂之曰:「此地當為湖。視東門石龜目赤,其期也,急上山,勿反顧。」 自此姥數往視龜,門吏久覺之,詐塗雞血於龜目,姥一見遽走,地已為湖矣。明太祖定和陽,避孫德崖之亂,嘗乘牛渡歷湖,水入麻湖旬日,故歷陽又謂之龍駐湖。永樂中,郡吏目張良興希開田功,計鑿河以涸之,湖遂廢。湖之陽有姥廟祠,古之神姥也。邇歷陽山五六里,阜接其麓,曰姥丘,故麻湖亦名姥湖。湖之所泄曰姥下河,入於江。

澧湖 在州西十五里。受麻湖水,至當利驛港入江。明永樂初,吏目張良興奏步為田,利病與麻湖同。

百戰塘 在烏江東北

烏江 在州東北四十里,即亭長艤舟待項羽處也。晉始署為烏江縣。今故治址尚存,土多黑壤,故名。

當利浦 按《古志》:晉王濬過三山,王渾遣人邀之。濬曰:「風當利,奈不得泊。」 即此處也,故因為名。在州東南十二里。明洪武中,改設驛舍於橫江門外,後移城中。今廢。

千秋澗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

葉公渡 在州南六十里。

萬柳堤 在州東長壽鄉,柳煙瀰漫,一望無際。龍潭 在州南八十里康泰圩旁。

倒水潭 在州南十五里太陽橋南。

狗兒潭 在州南三十里。

拖鍬溝 在州北三十里。

香泉 ,距州四十里。自雞籠山西北迤三十里,突伏峻麓,至是中斷,崛起小山,名曰覆釜。赤土頑石,草木不茂。泉在山下,一名香淋湯,一名平痾泉,又名太子湯,謂梁昭明所浴也。按張僧鑒《潯陽記》云:「雞籠山磵中有纍石,若出人力,水深尺餘。朝夕輒有湧泉溢出如潮,時刻不差,朔朢尤大,氣常如沸。」 豈即此泉耶?宋元慶間,郡守王季立甃湯池浴院,郡人耿憲、龔頤正皆有記。泉南為香社寺,宋建隆初惠濟法師所建。元季燬於兵,明初復新之。有寄老庵,宋集賢孫莘老所築,秦少游為之《記》,今廢。昭明亭在山巔。上有雙松甚古,傳為昭明手植。舊有樓祠。昭明久廢迨。嘉靖中,郡守孟雷更葺之,尋亦廢。洗心亭原在池中,後圮,復徙池上。康熙十二年,州守夏瑋捐修。

含山縣

蒼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山勢峻拔,上有泉曰「白龍潭。」 傳雲「昔陳希夷曾隱於此,有白龍教以蟄法。」 潭方廣不一、二丈,水深僅及骭,而淙淙石罅間,去來莫測也。中有龍子,長三四寸許,紺背而丹腹。平時人自水中弄之,出水即不復動。郡每禱雨,恆請龍其中,即匿不可見。潭旁產茶,香色獨異,即以潭水瀹之,乳花凝白,蘭氣襲芬,經宿不變,真佳品也。

太湖山 在縣南六十里。舊時江流泛濫,窪瀦為湖,山以臨湖上得名。後江徙而南,湖化為田,而山猶存。奇峰十餘,削立秀挺,狀如列戟。東峰之麓為太善寺,少東三里有仇侯故宅。西峰搤天河之曲,內入巢湖,外出揚子江,中峰則無用禪師普明塔院也。左山曰東亞,右山曰西亞,中阜曰缽徑。上折碑,漫漶入寺,躡磴登塔堂。礱石精質,賊兵嘗燃之不能壞。塔西為錫杖泉。山西有接引諸庵。其陽曰「鼓山」 ,有「大徹院」 ,為鶴巖禪師創建。

白石山 ,《列仙傳》云:「歷陽有彭鏗石室,見夢得詩中。」 《寰宇記》云:「石室在禱應山,亦名白石山,去含山西南八十里。」 山有洞,須頫僂而下,約十步許,乃漸高廣,莫測遠近。又有二石龍,鱗鬣悉具,產鍾乳、石燕。唐開元敕禁採樵,賜名禱應大曆

中道士歷陽商棲霞居之,絕粒二十餘年。《洞天記》:白石山周迴七十里,第二十一洞天,號「瓊秀長真之天。」 舊有長真觀,即白石觀。宋靖康建炎間,東海葛長庚號白玉蟾者,人皆稱其為仙,嘗數游焉。

仙蹤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桑木橋,即尉子橋,有姚廟在焉。宋紹興辛巳,金主亮渡河,時劉琦為江淮制置使,以統制姚興隸都統王權麾下,當前鋒,遇金兵於定林,戰卻之。權本金降將,素怯懦,每違琦節制,不進。及金兵渡淮,權退屯昭關,留興扼之。至尉子橋,金人以銕騎突入,興力戰,權奔仙蹤,嚴兵自衛,不為之援,興墮伏中,以四十騎當二十萬,援絕力盡,父子竟死於尉子橋下。高宗嘉其忠,命即其戰所立廟,賜額曰「旌忠」 ,諡「忠毅。」 英爽所在,有禱輒應,故至今廟食不廢。昔金人相謂曰:「有如興十軰,吾屬敢前乎!」 有詩弔之云:「獨領孤軍將姓姚,一心忠義為南朝。王權若假援兵至,未必將軍死尉橋。」

濡須塢 在縣西六十里,即今東關河南之山,有濡須寺。按《通志》:建安十七年,吳築濡須塢,曹公頻攻不克。劉夢得云:「曹操祠猶在,濡須塢未平。」

梅山 在縣東南五里。唐天寶中,改曰棲隱山。相傳曹操圖吳,舉兵臨江,軍士道渴,操曰:「前山有梅,士皆口酢。」 山上至今尚多梅樹。

含山 即橫山,縣西三十里北十三都,山勢雄峻,中峙若吞含眾山,故名。按《明一統志》,唐改縣,取州境含山為名。

黃山 縣舊《志》:仙蹤山即黃山。今仙蹤鎮無山,而黃山特著,由邑乘之譌也。山凡三百六十峰,蒼深隱秀,為江北諸山之祖。

天鼓山 《舊志》載:天公山,縣北十里十四都。山體豐厚,為縣治祖龍。居民常取煤以供爐爨,鑿削根本。明萬曆二十六年,勒有禁碑,但志曰「天公」 碑、曰「天鼓」 ,又城西天鼓岡,皆可證邑乘之誤。花山 ,一名看花山,在縣南三里。平遠深秀,翠撲肌膚。環山成蹊,蹊中石如灑墨峋嶙踰三、四里,正對治前。每雨後望之,娟淨如拭。

黃稻山 ,距縣十五里。從石壁口東南左折,逕轉峰迴,窈深屈曲。山半為圓通寺,一名「黃稻庵」 ;規制特古。門外有銀杏樹二株,大數十圍,相傳為唐時物。

鹿宕山 在縣南十五里。《志》載「八分山即是」 ,去雲霧遠甚,《志》並屬之,似譌。嶮崿幽峻,狀若翠屏。由南折登巔,中一邃壑,竹樹參雲。建剎名鹿宕庵。

羊山 ,在縣南五十里,為太湖別巘,窈靄嶒拔,可望大江。

觀音山 去羊山二里,層峰疊嶂,遠絕攀躋,矯顧凌空,如遊龍出沒。居人煙火,宛坐畫圖。月城山 在縣西三十里,自蒼山延亙方盡,突起小山,狀如偃月,旁有月城庵,今名佛慧寺,規制本唐、宋名僧軰出。觀音橋河 在縣城南。水由西北一帶匯城下,夾流歷登科橋,直抵橫江、京口、金陵,一帆可達海子口河 在縣西南七十里。按:濡須水出巢湖,東流經亞父山,出東關,為海子口,歷黃、洛運漕,裕溪出大江,總名天河。孫權夾水立塢在其地。《明一統志》云:「有濡須水,而無海子口。」 《明南畿志》編入和州,為柵江,雲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與無為州分中流為界。

漕運河 在縣南八十里。梁侯景亂,王僧辯軍次蕪湖,景將侯子鑒屯兵梁山,以捍禦漕運,故名。

龍洞 即龍洞山。《秦少游記》「為江湄龍洞作縣。」 《舊志》載之,非也。

石簾洞 在縣梅山陽。石嶂插天,層崖飛瀑,噴薄懸激,甘芳襲人。洞中窈冥幽閴,罅竅嵌空,有踰神設。

朝陽洞 在縣東麻山,一名「陵子山。」 山極險僻,自朝陽庵十二折始登,望遠凌空,渺然天際。三石板泉 ,泉出鹿宕山。三石嶔崎,劃然斧劈,古藤樛木,簇生其巔。石下流泉,終古不見。涸溢龍潭 銅城閘西,方廣數百丈,幽深黯黑,薄霧噴雲。先是有漁人捕魚,網得鐵索如千尋,載至舟,滿不絕。漁人大駭,遽止。其為蛟龍窟宅無疑也。

白石洞 ,洞門甚卑,傴僂俯伏,始入稍內,漸高闊,直身可行。白玉蟾、胡松有詩。

石牛潭 在縣南一里。潭內有石如牛狀,故名。水泉清洌,大旱不竭。

女泉 ,在十四都。人偶臨玩,水或沸焉,若煎茶然。

和州城池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

和州城池 ,東南濱江,西南遶溪,西北環山,周圍十一里,舊為亞父城,世傳為項羽王西楚,封范增於歷陽,則和陽之城疑為范築,故曰「亞父城」 也。漢高帝令灌嬰還定江、淮,又築之,名曰「古羅城。」 至宋時,又繼築於歷陽,太守郭剛重修。明初,參軍郭景祥俾知州張純誠重修。為門者六,上皆有樓。東曰朝陽,西曰臨湖,偏西曰橫山,南曰橫江,偏南曰環江,北曰香泉。東西又為二水關,以洩城中水。城周十一里,高二丈二尺,又女牆二尺,環城有壕,深且廣。正德七年,流賊肆害,總制彭澤命知州孔公才各門增月,城未成。萬曆元年,知州康誥於六門各築重城,周圍十五丈,厚九尺,內外皆磚,高二丈二尺,如內城之制。上為女牆,又高五尺。舊城重建層樓,重城又建小樓,門外為弔橋,又前設關門。庶可稱「重門禦暴」 之義矣。其壕塹舊雖深廣,始鑿於宋乾道、嘉定間,都統制郭剛、宿將郭杲,年久淤塞。明初,總制郭景祥命知州張純誠重加疏濬。顧年久沃壤,多為軍民竊據,無復鑿池之意。近議州河返流,風氣非宜改濬。由縣河而南,環流城下,由南而會歸大江,共約延六百餘丈,廣一十六丈,務通舟楫,斯稱金湯之固。改朝陽門為寅旭,環江為薰阜,橫江為平康,臨湖為秩城,橫山為望舒,香泉為拱辰,北達神京,南通江漢,東挹太平,西迎開勝,亦足以壯一方之觀也。至崇禎乙亥,流寇陷和,城樓窩鋪一炬煙消,僅存「東門城樓一座。」 丙子、丁丑間,賴郡守萬民戴多方拮据,收拾於灰燼之餘,起衰於大創之後。新建城樓,次理窩鋪,雖稍稍就緒,而規模不如前矣。至

皇清康熙九年五月,霪雨淋漓,傾倒城牆九十四丈。

以及垛口窩鋪井、六門城樓俱皆坍卸。嗣知州夏瑋於本年六月內抵任,隨即估計物料,自捐己資,悉照市價平買,鳩工修理,時親董率至兩月有餘方始告竣,計用銀五百九十八兩有奇,不動民間一瓦一木,而使崩頹雉堞,煥然一新。外縣

含山縣城池 ,唐、宋、元以上歷三朝,俱未築城。明初,趙德勝克和州,平含山諸縣,不待終日,唯無城守之耳。知縣徐原顯始創立城垣基址。正德七年,流賊猖獗,知縣張文淵率部民築垣鑿池,周三里許,高一丈五尺,廣深各丈餘。城門四座,建樓其上,逾月成功。為門者六,東西各二,有小東門、小西門。知縣牟以邑小門多有洩風氣,乃歸併東西門,仍各存其一。舊東門在東北隅,亦以陰陽家不利於民,改正。東四門,有扁:東曰「朝陽」 ,西曰「進賢」 ,南曰「南薰」 ,北曰「拱辰。」 東門新樓,廣大譙麗,特異他樓。蓋以門外岡阜窿起,故高大其樓以稱其勢雲。嘉靖三十七年,知縣葛麟始創磚城,圍九百餘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垛一千八百餘四。門樓四座。窩鋪四座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朱長泰、康熙二年知縣范《禎相》。

繼增修,視昔堅緻而崇墉屹立,含於是有其險,民可恃以無恐也。

和州關梁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

石湖關 未載處所

白塔關 在州西四十里。

斗峴關 在州西北四十里。

渭野關 在州北五十五里,即夾山鋪。兩山壁立,聳峭夾道約五里餘。山口崎嶇,和與滁接界,此關為南北咽喉。明正德中,巨寇劉六等猖獗,州同知薛渭野嘗設兵壘石以禦之。今寨己廢。

僅存石壘,故名「渭野。」 此地要害,視諸關為最。《舊志》不載,因《康志》附記,故仍之。

清淮橋 在公館坊譙樓南。

大市橋 在孝義坊

開聖橋 在大西門外。舊有開聖寺,今廢。清勝橋 在南門內。

銀錠橋 「在桂林坊。」

迴龍橋 在大南門內

遇仙橋 在政和坊

迎春橋 在州東水關

孔公橋 在小南門內

戚家橋 在州西十二里。

和陽橋 :在大南門外。郡人葉德麒造。

乘駟橋 在小南門外

泰陽橋 在州南十里

桃花橋 在州西三里桃花塢邊。

永安橋 在州西南二十八里。

姥下橋 在州南三十里。

後港橋 在州南五十里。

白渡橋 在州南四十五里。橋納銅城七十二圩之水,舊架以木,屢修屢圮。康熙四年,鳳廬道孫捐金倡造石樑成焉。民不病涉,利濟甚眾。楊橋 在州北四十里。

夾山橋 在州北五十里。

廣楊橋 在州西二十二都。

李家橋 在州北五十里十三、四都。

泰寧橋 在烏江南一都。

黃木橋 在州北四十里。

惠慶橋 在州西南二十八都。

潯陽橋 在州西四十五里二十一都。

惠政橋 在州北四十里南一都。

功勝橋 在州西南五十里。

赤埭壩橋 在州東北十五里。

黃埭壩橋 在州東北二十里。

東河村橋 在州北十五里。

西河村橋 在州北十五里。康熙三年,易以石。道人董奉、太守楊繼芳募造。

黃梁橋 在州西三十里。

迎恩橋 在州南一里

金家橋 在州西三十五里。庠生尹起莘易以石。

師基橋 在界河鋪前

孔夫橋 在州北六十里西十都。

菩提橋 在清淮橋西

青雲橋 在舊儒學之前。

普濟橋

落驢橋 在小西門外

土橋 在城西水關

西橋 在州西二十里。民人尹崇化捐資易以石。

東橋 在州西二十里。明天啟五年,里人高仲儒以石甃之。

和豐橋 在州西十五里,亦名「馬家橋。」

永濟橋 在州西四十里。張大業捐造,亦名「張公橋。」

大興橋 在州南五十里,路近梁山,上納銅城閘水,下通揚子江潮。耆民趙萬奇捐資,生員洪嘉運糾造。

含山縣

含山關 在州西四十五里。

東關 在縣南七十里濡須塢之北岸。其地峻險,周圍皆石,實守禦之所。三國時,諸葛恪於東關作大堤,遏巢湖左右,於上夾築兩城,各留兵千餘人守之。魏遣諸葛誕、胡遵圍東關,將壞其堤,諸葛恪率四萬眾大破之,遂退。

昭關 在縣北十里小峴山之西。山勢峙立,當廬濠往來之衝。宋隆興壬午,張魏公因山築城,置水櫃遏敵。昔春秋時,吳伍貟不能過此,一夜鬚髮遽白。

正陽關 在縣西四十里。山陰屬含山,陽屬巢縣。山勢峻絕,中闢一徑。

登科橋 在縣城東

尉子橋 在縣北四十八里。

清溪橋 在清溪鎮旁

魯橋 在縣南五十里,受龍洞太湖水,入銅城閘。

觀音橋 在南門外

進賢橋 在縣西十里南十三都。

看花橋 在縣南三里

仙蹤橋 在十五都仙蹤鎮東。

水濟橋 在十五都。江寧生員劉文濤造。

柳林橋 在縣東十里柳林溝。

撥米橋 在縣東五里撥米溝。

永勝橋 在縣西三里

遇仙橋 在縣大市街東。

殷家渡 在縣南七十里西九都。

張家渡 在縣南八十里東九都。

司家渡 在縣西五十里十二都。

鄧家渡 在縣南七十里東七都後河。

王海渡 在縣南八十里東九都。

魏家渡 ,在運漕,通無為州。

王家渡 在東七都王家港。

左家渡 在縣南八十裏海子口。

尹家渡 在東九都菱角灘。

胡家渡 在東七都

東關渡 在東關,通巢縣龜山。

和州公署考         州志

[編輯]

本州

州治 居城中,前代建置莫考。唐劉刺史有《廳壁記》。宋時有「惠政」 、「仁樂」 二堂,皆廢。明甲辰,參軍郭景祥俾知州張純誠修之。宣德八年,知州蕭雲舉更造中廳。嘉靖間,知州易鸞重修。左為和豐庫,右為架閣庫。又東為贊政廳,西為外庫,東西列掾舍。庭前為戒石亭,前為儀門五間。門外東為土地祠,又前為馬廄六間。西為州獄,三層。又前為大門,即「鎮西樓」 也。樓建於洪武初年,設鐘鼓以肅晨昏。

皇清順治中,知州李如蘭改題「永清樓。」廨後有山一

區,唐劉禹錫守和,築室山下,曰「陋室」 ,有銘。州同署 在正堂東。

州判署 今廢

吏目署 在正堂東南

都察院行臺 在州治東北。舊為「馬廠。」 明嘉靖元年,同知薛祖學改建。大門三間,儀門三間,正堂三間,東西抄案、皂隸房共六間;穿堂一間,後堂三間,東西庖湢、書吏房各三間。今廢。

察院行臺 在城隍廟西。明隆慶六年,知州康誥請闢城隍廟西南官地建焉。中為正堂三間,東西寫本抄案房各二間,左右皂隸房各五間。南為儀門三間,又南為大門三間,左右有屬候廳二層,各三間。東西肅寮、貞度坊二座。北為穿堂,又北為後堂,左右為寢房,翼以廂房、庖湢之所。又北建冰臺、整暇亭於後堂之北。

兵備道 在譙樓前之東。舊為察院。明洪武三十二年,知州陳琦改建。隆慶六年,創新察院,改今名。正廳三間,穿堂一間,東西廂房共六間,後寢室三間,左右庖湢之所各一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

公館 在譙樓之西南。舊為行用庫。明洪武三十二年,知州陳琦改建。正廳三間,穿堂一間,寢室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崇禎乙亥,俱被寇焚。知州萬民戴設法修造,一如舊制。

陰陽學 ,在譙樓前街東。明洪武十七年設,今廢。

醫學 在譙樓前街東。明洪武十七年設。後被寇焚,遂廢。今改設於桃花塢。

稅課局 舊在來蘇坊內,為稅課司。明洪武二年,改為局。正德間遷於橫江門外,今廢。

青沙坊河泊所 在州東二十里。明洪武三年設。今併入裕溪。

浮沙口巡檢司 ,在州東北二十五里。明洪武三十五年設。今併入牛屯。

牛屯河巡檢司 在州南六十五里。舊司久廢。明萬曆元年,知州康誥葺之。嗣因頻遭水患,司署復廢。該巡司久已遷移梁山。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州夏瑋詳明。移駐烏江鎮。

裕溪河巡檢司 在州南九十里。明洪武元年設,久為水湮圮。萬曆二年十月,知州康誥重建。僧正司 在州治東南,即百福寺。明洪武十五年設。

道正司 在州治西,即元妙觀。明洪武十五年設。

和豐倉 在鎮西樓前街,東西向。吳元年,知州李相始創。明增修官廳三間,神堂一間,門屋一間,廒房四號,共十二間;斗級宿房三間。

預備倉 在譙樓之西,年久頹壞。明嘉靖五年,知州易鸞改建,近加增修。官廳三間,神堂一間,廒房六座,共三十間,門屋一間,斗級宿房三間。

今漸廢

便民倉 在橫江門外桑園水次,本州每徵秋糧於此。明成化己丑,判官王琳創,主事戴禧有「記。」 歲久廢壞。嘉靖四年,知州易鸞復修之。今廢,基址尚存,近為鄉民浮佃。

東倉 在州東政理鄉八都,今廢。

西倉 在州西雞籠鄉二十二都,今廢。

南倉 在州南東梁鄉二十七都,今廢。

北倉 在州北雞籠鄉十六都,今廢。

外縣

含山縣治 ,創自唐武德初,歷宋、元迄明,規制千年矣。嘉靖十五年,知縣陳一善重修,至譙樓,更弘其制。崇禎乙亥,遭寇焚燬,寸瓦片石,罔有存者。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朱長泰悉如舊制,重建儀門七。

間,正堂五間,東連署,西官庫,瓦捲棚三間,穿堂五間,東兵器庫房一間,西書東房一間,後堂五間,後宅五間,兩包廂四廈,井一口。下房東西各三間,內書房三間,土地祠三間,門樓一座,寅賓館三間,馬神祠三間,門樓丹墀俱全。前後共植松桐榆槐十二株。東西六房,科各八間,時辰樓一座,皂隸房東西各三間,茶夫房三間。外譙樓申明、「旌善」 、「聖諭亭」 舊址尚存。

典史署 在正堂東

察院 在和陽坊東北。明洪武十四年,知縣徐原顯建。正德八年,知縣祝弘舒改建正廳。嘉靖三十三年,知縣牟蓁創置「《冰心亭》於院後。」 為明季寇焚,止存基地。

公館 一在和陽坊街南,察院東,知縣蘇廉祿建,今廢。一在和陽坊街北,察院西,名「州館」 ,知縣張允弼建,今廢。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朱長泰將西門內「西書院」督工。

匠修飭整理。以待上司往來。

陰陽學 在善化街東,明洪武十七年設。醫學 在善化街東,明洪武十七年設,與陰陽學相近。嘉靖間,兩學移近縣治,後復變價充餉,改為民舍。

僧會司 在南門安國寺內,明洪武十五年設。道會司 在縣治東南寶臺觀內,明洪武十五年設。

稅課局 ,在明道街東。明洪武十七年設,正統間裁革。

預備倉 舊凡五所,今並廢。明洪武二十三年,設預備倉,官給鈔,糴糓收貯。歲歉則出以濟民,歲豐則斂之。每倉設老人並大戶,司其出入。正統五年,增為預備。特敕廷臣提督,許出官鈔收糴,及勸富民義助。出榖多者旌表之。時有與盛典者。

縣倉 在幕廳東。明正統五年,奉敕增預備,立縣倉一所。弘治十五年,知縣趙恕、正德四年,知縣張文淵相次修葺,歲久復圮。嘉靖三十二年,知縣牟蓁益弘其制。崇禎八年,流賊入城,焚燬。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朱長泰重建。

東倉 在縣東南十里南二都。

西倉 在縣西三十里十二都。

南倉 在縣南六十里六都。

北倉 在縣北十里、北二都。以上四倉今俱廢,各基地俱於明季為百姓佃種陞科,已入地丁正項。

養濟院 在北門內。明弘治中修,今移北門外。漏澤園 在縣西社稷壇之前,立有「碑石。」

和州學校考書院社學附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

和州儒學 舊在橫江門之郊。宋開禧安撫耿與義重修。元末燬於兵。明洪武初,遷於郡治東南隅,知州張純誠重建。歷來州守如曹文、黃恕、葉睦、孔公才、易鸞,同知蘇紳、董錫,吏目張良興,皆垣墉而丹雘之。嘉靖時,太守孟雷、通判王朝用,以地弗善,改遷百福寺。而後先增飭,如沈志言、康誥、馮子履、李裕、陳表、曾克唯,規模弘矣,科第猶若晨星。萬曆年,知州郭繼芳復遷故地,建《文筆》於巽方。崇禎乙亥燬於賊,知州左瑛復新之。然而人文寥落,咸咎斯地卑濕,吉氣弗鍾。

《皇清定鼎,州守盧汝》。𪃑卜得「二守」舊署,益以廢衛之。

半,改建新學,繼之徐萃、李如蘭、年仲隆、學正翁需、學訓王三樂次第經營。而仲隆又請廢衛之署,以祠文昌。嗣楊繼芳來守是邦,以修學為急務,學正劉彥初佐之。近復傾頹,州守夏瑋捐貲倡修,學正羊世澤董其事,並新啟聖祠於尊經

「閣之東南,庶規模大備,而人文其聿興矣。」 古和書院 在州治西南城隈峨嵋墩上。宋舊為清風樓。元祐中,改連雲觀。明知州王巹改建峨嵋書院,以為生儒講學之所。後郡人思之,肖巹像於堂。嘉靖元年,同知薛祖學遷巹神主於名宦祠,改祀烈女。明嘉靖十六年,通判王朝用請於撫按,遷烈女祠於城南,重建峨嵋書院,學中、社學 在儒學內,因空學署。知州楊繼芳「中營一層,並後各三間為社學,延諸生潘珂為社師,教郡中之貧子弟。」 復詳請壕租為兩社師館穀

觀上社學 在州西元妙觀左,舊名「養正社學。」 知州孟雷、同知鄭琬建大門三間、堂三間。康熙六年,知州楊繼芳見諸社學俱廢,殊非端蒙造士之意,因延諸生王用極為社師,教郡中之貧子弟。

移風社學 在寅旭門內。今廢。

表忠社學 ,在薰阜門內。知州易鸞改建,今廢。《城南》社學 ,在平康門內。知州孟雷、同知鄭琬建,今廢。

乘駟社學 在薰阜門外,今廢。

香泉社學 在鎮公館東。歲久圮敝,知州康誥重修。又烏江、白望姥、下梁山各社學,俱知州孟雷建,今廢。康熙九年,知州夏瑋蒞任,增設義學數處,自捐館穀,延師教育,併清廢學基址,漸圖修葺。

外縣

含山縣儒學 舊在「崇儒坊東。宋崇寧初始創。元至正元年,知縣榮克讓重修。元季燬於兵。明洪武十四年,復置縣。明年,知縣王均美、訓導穆時中因舊學基建焉。永樂之戴彥則,正統之許聰,天順之蘇廉祿,成化之朱仲炌,皆其代有修葺者也。成化末民人朱清,正德中知縣祝弘舒、曾世英、張雲鵬、周義,嘉靖中鄭慶」 、馬崧相繼修之。後二十八年,知縣葉繼善以安國寺地堪建學,請諸當道,遷學城南,即佛殿以為正殿。前有兩廡,又前有戟門、櫺星門,門外有泮池,池有石橋。戟門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殿後為明倫堂,東西序為兩齋:東曰思誠,西曰持敬,堂後為敬一亭,堂之東為啟聖祠,祠之東南為教諭宅,祠之直前為儀門,而殿堂之西,蓋兩訓導宅也。儀門東南有「文運維新坊。」 坊左為東舍,歲久傾頹。萬曆元年,知縣袁伯鑰益加修葺。迨日久,廢圮愈甚。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黃鼐諭諸生行《勸輸之法》,得

資若干,選材鳩工,於是正殿兩廡,「明倫」 、「啟聖」 以及名宦、鄉賢諸祠,悉舉修之,然尊經閣尚未建也。康熙二年,知縣范禎乃鼎新焉。

西書院 ,在西門內。《前志》未載,未知建自何年。明季以來,已改為公署矣。

環峰書院 :在儒學東,康熙十四年建。

社學 五處一在崇儒坊東。明萬曆三十四年,開啟雲路將社學官地井廢井詳允各憲與市民張沐兌換住房擴雲路,學遂廢。一在清溪鎮。一在仙蹤鎮。一在運漕鎮街西,今為民間造屋,納租官收。一在東七都黃墩,今廢。查明基址,現存闊二丈八尺、長三丈有餘。

義學 在環峰書院之右。康熙十六年,署縣事廬州府通判黃際會建。

和州戶口考         通志

[編輯]

州屬總

原額《人丁》八萬五千五百一十八丁。

順治十四年,審增實在人丁八萬八千三百九十八丁。

康熙元年審,增實在人丁九萬八百三丁。康熙六年審,增實在人丁九萬四千五百六十五丁。

康熙十一年審增實在人丁九萬七千一百三十八丁。

康熙十六年審增實在人丁九萬七千九百九十五丁。

康熙二十二年審,增實在人丁一十萬二千二百一十丁,內除優免人丁五百七十五丁,實在當差人丁一十萬一千六百三十五丁。

額外歸併省衛原額黃、快、竄、井上、中、下三則各丁一萬六千七十二丁五分,內除屯丁領佃納糧,不納丁銀,共丁九千一十八丁。

康熙二十二年,實在屯丁七千五十四丁五分。以上實在當差人丁並歸併省衛屯丁共一十萬八千六百八十九丁五分。

本州

人丁七萬九千九百九十二丁,每丁科銀一錢。又歸併省衛屯丁五千四百六十八丁五分,黃丁每丁科銀三錢、協濟銀五分;快丁每丁科銀三錢、協濟銀五分;竄丁每丁科銀三錢、協濟銀五分;竄丁每丁科銀三錢;無協濟竄丁每丁科銀二錢;上則官舍閒丁,每丁科銀五錢;中則官舍閒丁,每丁科銀三錢;下則官舍閒丁每丁科銀二錢。

含山縣

《人丁》二萬一千六百四十三丁,每丁科銀一錢三分五釐。又歸併省衛屯丁一千五百八十六丁,黃快丁有協濟,竄丁無協濟,併中下二則閒丁,俱照和州歸衛科徵。

和州田賦考         通志

[編輯]

州屬總

原額、田地、山塘六千三百九十九頃六十四畝一分三釐一毫二絲

順治十四年,實在成熟田六千三百九十九頃六十四畝一分三釐一毫二絲。又節年開墾並清出溢額田二十七頃一十九畝四分七釐八毫六絲八忽。查州縣田地山塘折實成田,計折去田一千六百二頃九十九畝五分六釐二毫四絲九忽五微八纖四塵五埃一渺八漠。康熙十七年,實在成熟並溢額折實田四千八百二十三頃八十四畝四釐七毫三絲八忽四微一纖五沙五塵四埃八渺二漠。又清出溢額田地一頃四十七畝三分六釐八毫九絲八忽八微四纖一塵七埃三渺七漠。

康熙二十二年,實在成熟並溢額田地四千八百二十五頃三十一畝四分一釐六毫三絲七忽二微五纖五沙七塵二埃一渺九漠。

共該徵折色起存銀三萬九千三百三十兩五錢七分九釐三毫六絲五忽三微一纖四沙四塵七埃四渺七漠。本色米五千二百二十四石五斗四升九勺四抄三撮一圭四粟七顆一粒八穎七黍一稷。

外,不在丁田徵解「牧馬、草場圩租、撫院供應、學道租田、稻價、魚課、生鐵、魚線膠、天鵝折價」 、春鰣秋鮓魚課鈔等項,共銀二千三百五十一兩八錢六分五釐一毫四絲一微一纖四沙八塵七埃二渺四漠,遇閏加銀八兩一錢二分四釐六毫五絲六忽三微二纖一沙二塵五埃。《廣惠》庫銅錢一萬二千七十五文五分,遇閏加錢七百五十八文一分。

額外歸併省衛原額屯田四千五百一十九頃八畝二分六釐二毫五絲九忽三微八纖一沙三塵四埃三渺。內有積荒田地,除節年開墾陞科抵補並投誠領墾外,仍有荒田一百一十二頃二十三畝六分七釐三毫四絲九忽二微九纖九沙六塵七埃二渺四漠。又節年開墾並清出溢額陞科田五十八頃四十九畝八分四釐六毫八絲八忽二微四纖八沙二塵四埃一渺五漠。

康熙二十二年,實在成熟並溢額屯田共四千四百六十五頃三十四畝四分三釐五毫九絲八忽三微二纖九沙九塵一埃二渺一漠,共該徵銀五千四百二十兩七錢六毫九絲六忽六微一纖五沙四塵五渺。本色米二萬七百六十九石一斗二升九合六勺九抄二撮六圭五粟七顆一粒六穎七黍。

外不在丁田徵解房地租、火藥銀四十四兩八錢三分八釐二毫。

本州

原額田地四千六百七十頃九十五畝八分九釐五毫三絲。今實在成熟並溢額折實田三千二百四十二頃七十二畝七分八釐四毫七絲三忽五微八纖六塵一埃九渺二漠。內中田一畝三分六毫五絲零,折上田一畝;下田一畝九分三釐五毫零,折上田一畝;草地三畝六分一釐八毫零,折上田一畝;官山並新墾山四畝六釐八毫零,折上田一畝,官塘二畝二分四釐七毫零,折上田一畝,每折實田一畝,科銀七分六釐八毫四絲零。每上田一畝,科米一升一合九勺九抄零;中田一畝科米九合一勺一撮五圭零,下田一畝,科米六合四抄九撮零,官塘一畝,科米五合六勺二抄零;官山一畝,科米二合七

「勺一抄一圭零;草地,一畝科米三合八抄九撮五圭零。開墾中田,一畝科米一合四勺三抄零;開墾下地,一畝科米八勺七抄四撮零。開墾塘,一畝科米一合一勺五抄零。開墾山,一畝科米一勺五抄七撮零。外不在丁田徵解」 草場圩租銀九百四十六兩七錢五釐四絲六忽。撫院供應正腳銀二百一十六兩三錢。學道租田稻價銀二十五兩六分六釐五毫八絲八忽七微五纖。馬場租正腳銀九百四十七兩二錢二分三毫四絲四忽六微六纖八沙六塵二埃二渺四漠。生鐵正腳銀二十三兩五錢七分三釐二毫五絲八忽二微五纖。魚線膠正腳銀一十兩九錢六分四毫六絲九忽九微六沙二塵五埃。天鵝折價銀一兩,春鰣魚船網折銀四十八兩三錢九分六釐九毫二絲五忽,秋鮓船網折銀三十五兩六錢九分四釐。魚課鈔銀三兩六錢二分二釐六毫五絲。又魚課牧馬等款,遇閏加銀二兩二錢八分三毫九絲八忽七微八纖一沙二塵五埃。《廣惠》庫銅錢一萬二千七十五文五分,遇閏加錢七百五十八文一分。又歸併省衛原額田地三千六百八十六頃七十九畝三分二釐一毫二絲九忽九沙五塵二埃三渺。除荒外,實在成熟並溢額屯田三千六百四十三頃五十五畝八分一釐七毫七忽九微五纖八沙九埃二渺一漠。內比田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增協銀九釐二毫三絲二忽,科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協銀六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增餘二田,每畝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協濟銀一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投誠官兵開墾比科等田,照沙壓比田每畝科米折並新增銀三分六毫四絲;沙壓科田科米折並新增銀二分一釐二毫;沙壓增餘二田科米折銀一分六釐二毫;久荒比田科米折並新增銀二分六釐六毫四絲;久荒科田科米折並新增銀一分八釐五毫;久荒增餘二田科米折並新增銀一分三釐五毫。坍江科田科正耗米四合一勺四撮,協濟銀一毫二絲三忽一微二纖。坍江折色田科米折銀九毫五絲。草場田一則科銀八分,一則科銀六分,一則科銀五分,一則科銀四分,一則科銀三分二釐,一則科銀三分、一則科銀二分五釐、一則科銀二分,一則科銀一分五釐,一則科銀一分,一則科銀八釐,一則科銀五釐,一則科銀四釐、一則科銀三釐,一則科銀二釐外,又不在丁田。徵解房地租銀二十五兩一錢二分五釐,火藥銀一十六兩七錢一分三釐二毫。

含山縣

原額田、地、山、塘一千七百二十八頃六十八畝二分三釐五毫九絲。今實在成熟並溢額折實田共一千五百八十二頃五十八畝六分三釐一毫六絲三忽六微七纖五沙一塵二渺七漠。內地一畝三分六釐四毫零,折田一畝;山六畝四釐三毫零,折田一畝;塘三畝六釐八毫零,折田一畝。每折實田一畝,科銀八分八釐九毫零,科米九合三勺六抄零,外不在丁田徵解魚課正腳銀七十四兩一錢九分一釐八毫五絲七忽五微四纖,遇閏加銀五兩八錢四分四釐二毫五絲七忽五微四纖。草場租銀一十九兩一錢三分四釐。又歸併省衛原額屯田八百三十二頃二十八畝九分四釐一毫三絲三微七纖一沙八塵二埃。除荒外,實在成熟並清出溢額屯田八百二十一頃七十八畝六分一釐八毫九絲三微七纖一沙八塵二埃。內比田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增協銀九釐二毫三絲二忽。科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協銀六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增餘二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協濟銀一釐七毫四絲九忽六微。投誠官兵,照沙壓比田每畝科米,折並新增銀三分六毫四絲。坍江田,科正耗米四合一勺四撮。協濟銀一毫二絲三忽一微二纖。久荒增餘二田,科米折銀一分三釐五毫。草場田,一則科銀五分,一則科銀四分,外不在丁田,徵解火藥銀三兩。

和州漕運考         通志

[編輯]

州屬總

康熙二十二年

額徵裁扣書辦工食銀二百一十二兩四錢,人役工食銀二百兩。

歸併省衛新增等銀四千四百六十二兩五錢六分一釐四毫五絲六忽三微一沙六塵六埃七漠三巡。除荒外,實徵新增等銀四千一百七十四兩二錢一分三釐四毫六絲八忽七微八纖一沙七塵四埃八渺六逡三巡。

歸併省衛協濟銀九百九十八兩三錢四分六釐二毫六絲八忽四微二纖一沙八塵六埃六渺九漠八逡八巡。

省衛漕項南米九百九十九石一斗二升五合三勺四抄一撮三圭九粟三顆九黍。

歸併省衛屯米三千四百六十七石二斗五升三合四抄。

滁州衛運軍行、月折色銀二千一十八兩五錢五分八釐,本色米四千二百一十九石一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