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42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四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二卷目錄
滁州部彙考二
滁州祠廟考〈寺觀附〉
滁州驛遞考
滁州物產考
滁州古蹟考〈墳墓附〉
滁州部藝文一
瑯琊溪述 唐獨孤及
醉翁亭記 宋歐陽修
豐樂亭記 前人
菱溪石記 前人
柏子潭神龍效靈碑 明太祖
滁州部藝文二〈詩〉
西澗 唐韋應物
西澗即事示盧陟 前人
秋景詣瑯琊精舍 前人
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僚小飲
宋歐陽修
豐樂亭春遊二首 前人
憶滁州幽谷 前人
暮發滁陽 明徐中行
龍潭夜坐〈滁州作〉 王守仁
滁州部紀事
滁州部雜錄
職方典第八百四十二卷
滁州部彙考二
[編輯]滁州祠廟考〈寺觀附〉 州志
[編輯]本州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城隍壇
厲壇 制與社稷同
鄉厲壇 有八:在鄉村中,土人祀之。
表豐大王廟 明洪武改封為「豐山之神。」 關帝廟 :初廟建州治西儀門外,明萬曆末年,郡守孫森改建於西橋之左。
城隍廟 在譙樓西
旗纛廟 在滁州衛內
馬神廟 在太僕寺西
滁陽王廟 在龍興寺右,明洪武初建。
李衛公廟 在州治西南。祀衛公,唐滁州刺史李德裕也。
土地祠 在州大門內
「二賢祠 」 在醉翁亭後,祀宋歐陽修、蘇軾。陽明先生祠 在保豐堂右。
「九賢祠 」 在保豐堂後。祀唐刺史韋應物、李德裕、李長夫、李公垂、韓思復,宋郡守王禹偁、歐陽修、張方平、曾肇。
馮公祠 父若愚,子元飆,在醉翁亭左。
四賢祠 在九賢祠左,祀明太僕寺卿李一鵬、高倬,寺丞王聚奎,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金光辰。鄉賢胡莊肅祠 在州治上街。
余公祠 在陽明祠前
江東祠 在梓潼觀西。舊有殿,湫隘。明嘉靖間,重加修飭,廟貌為之一新。
李公祠 名嵩陽。督學御史。在瑯琊馮公祠右,原名「放鹿園。」
「三賢祠 」 《在梅亭》之左。
五顯廟 在督學察院西。
都土地廟 在州南門內之左。
孤山廟 在州西三十里。
廣武衛祠山廟 在州西四十里。
祠山廟 在州東十里
總管廟 在州北二十五里。
牛王廟 在州北三十五里張八嶺。
關聖廟 :在西橋之左。
城隍廟 在譙樓西。舊廟燬於兵革。明洪武初,敕封城隍為「忠祐王。」 永樂十二年重修。今其地為「忠祐坊」 雲。
三皇廟 ,在宋以前,廢置不可考。元至元二十二年,始於通濟橋東北建立廟宇。
馬神廟 在龍潭之前
豐山廟 在城西南豐山頂。
高皇廟 在州西南豐山側。
柏子龍潭廟 在城西南三里柏子潭側。舊名「會應。」
剛烈廟 在關城北門外,久廢。
關山關王廟 在州西二十五里。
全椒縣
社稷壇 在縣西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
邑厲壇 在縣西北
鄉厲壇 在縣各鄉,久廢。
城隍廟 在縣西百餘步。
馬神廟 「在察院右。」
土地祠 在縣治內
王文成祠 在奎光樓右。
朱文公祠 祀同《文昌》。
關王廟 在縣右
漢劉公祠 :以春、秋二仲上戊日,支庫銀備祀魁星樓 。康熙四年,縣令范開文建於奎光樓,春秋上丁日祀。
五顯廟 在五通巷
晏公廟 在縣東門河邊。
高皇廟 在教場圩南
龍王廟 在縣後河邊
三官廟 在縣後河鋪
都土地廟 在縣西門內。
三茅廟 在縣西焦家巷。
漢皇廟 ,在縣西十五里。
趙主簿廟 在縣西二十里。
東嶽廟 在縣西南四十里。
「胡侍郎廟 」 在《千人會》地方。
二郎廟 在縣南門內
火星廟 在縣西五十里。
周湖廟 在縣西七十里。
司徒廟 在縣西門外
張王廟 在縣北五里
護駕廟 在縣東五里
李家廟 鄭家廟 蔡姥廟在小湖邊。周湖廟 在趙良壩,順治三年土人募建。祈雨玉皇廟 在縣西八十里求雨山。
來安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門半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城外二里。
邑厲壇 在縣城北一里。
城隍廟 在縣東南學宮之左。
馬神廟 在城隍廟左
土地祠 在縣衙儀門外。
「三義祠 」 在關帝廟後。
關帝廟 在縣城隍廟左。
東嶽廟 在縣東門外二里,為迎春之所。龍王廟 在縣南門外二里。
烏龍山龍王廟 在縣西南十八里。
司徒廟 ,在縣西北二百步。
清源真君廟 在縣石固山。
祠山廟 二一在縣南二十里,一在北湖堡。八角廟 在縣南二十里。
五顯廟 在縣水《口集》。
三皇廟 ,在縣南一百步。
漢高皇廟 ,在縣南五里。
大聖廟 二一在縣西南十里,一在縣北二百步,廢。
西齊王廟 在縣南八里,久廢。
寺觀附
[編輯]本州
龍興寺 在州城中。舊《志》云:「本興壽院,周顯德中,改為龍興。」
開化禪寺 ,一名「瑯琊寺」 ,在州南十里瑯琊山。光孝禪寺 ,在州西南二里幽谷中。
龍蟠廣福禪寺 在州城南十七里。
黃悅廣福寺 在州東南四十五里,宋皇祐元年建。
葛城廣福寺 在州東南五十五里。即莊嚴寺。明天順間改今額。
蠶寨廣福寺 在州西二十四里。
盈福廣福寺 在州西北五十里。
新珠廣福寺 在州西四十里。久廢,明弘治間重修。
幽棲寺 在州西南七里,舊名「黃草窪。」
黃山寺 ,距州八十里,遺有保大元年石碑,年深剝落,不辨字跡。
上陵寺 在州西五十里,宋慶曆間建。
九蓮峰 在州西三十里馬鞍山,文璽禪師住處。
龍華寺 在州西十里豐山後。
興鎮寺 在州西三十五里。
法華寺 在州南二十里蓼湖西南,宋嘉定間建。
雙城寺 在州東二十里。
龍山寺 在州東十八里。
興寧寺 在州北二十五里纍子墩。
龍泉寺 在州西南三里柏子潭前。
西方庵 在州北門內十字街西。
華光庵 在城內鐘樓後,即舊「五顯廟。」
極樂庵 ,在州衙前之西。道嚴禪師初住靜地。《無量庵 》,在州西一里。
石蓮庵 ,距龍華寺一里,開山為達葦和尚。「永濟庵 」 ,在州西一里,德修禪僧建。關帝殿三間。
野渡庵 在小西門外
《準提庵 與野渡庵聯》。
地藏庵 「在州西一里。」
先覺庵 在州西十五里。
三元庵 在州西二十五里。
仙橋庵 在州西十五里。
藥師庵 在州西三十里,明嘉靖年間建。胡家庵 在州西二十里關山下。
白雲庵 在州西二十五里,遺有石碑二座,鐫有「天聖元年造」 五字。
龍亭觀音庵 在州西三十里。
普賢庵 在州西二十五里。《施家集》。宋天聖丁酉年建。
積善庵 在州西二十五里。
石龍庵 在州西二十里。
彌陀庵 在州西七十里,樹蓊徑曲郡主脈山下。
大柳樹觀音庵 在州西六十里,延祐三年建。珍珠泉庵 在州西三十里。
天同院 在州西五十里。有全椒金少參墓。泉水庵 在州西七十里。
護國庵 在州南門
八福庵 在州南關
賓豐庵 「在州南關。」
萬福庵 在南關三里岡。
水月庵 在州小東門月城臨壕上。
聞入庵 「在州南二十里。」
一宿庵 在州南三十里烏衣鎮。
一真庵 在烏衣鎮
延壽庵 在烏衣鎮
趙村大聖庵 在州北十里。
尊勝庵 「在州北二十里。」
永樂庵 在州北十八里。
大士庵 在州北二十五里。《沙河集》。
掛鐘庵 在州北二十五里。
三昧庵 在州北五里
般若庵 在州北三里
西大聖庵 在州西五十里。
南大聖庵 在州南二十五里。
梓潼觀 ,在鐘樓前,即舊文昌宮,金大定三年建。
真武觀 在東門內街北,即舊「真武壇」 為之。宋咸淳中建。
金容殿 在大西門內
三清殿 在城南山川壇東,萬曆四十年建。玉皇殿 在城西南十里瑯琊山,不知何年創建,梁柱皆以磚石為之,規制巍然,為諸殿冠。三官殿 在州北二十里。
降福殿 在城北門外三里許,萬曆三十年建,幽棲五百羅漢殿 。後山懸崖崩卸,殿宇傾折,墜損七十餘像,久穢不治。
皇清康熙乙丑春季,州守王賜魁捐俸重修整塑諸
像自題聯云:「群依真法王,五百金身開翠壁;再整大雄殿,三千寶藏煥幽棲。」
「真武殿 」 ,在醉翁亭山頂。
東嶽行宮 在城東門外。
三元宮 在儒學東。明萬曆元年,堪輿家有言「學宮左方空缺不利者」 ,遂創以補風水。
金容宮 在儒學東,明萬曆三年建,與「三元宮」 並峙。
金牛墩 在州北二十五里。《沙河集》。
全椒縣
寶林寺 在縣西南半里。唐貞觀七年創。藏經閣 在寶林寺後,明萬曆二十九年建禪堂 寶林寺西,邑人彭道亨建。
三塔寺 在縣西四十里。元泰定間刱,有「三塔。」 寶積寺 ,在縣西五十里。宋景炎間建。
洞山寺 在縣西五十里。宋紹興間刱。
石溪寺 在縣西七十五里。
再安寺 在縣西七十里。宋元豐己未年創,旁有古塔。
吳墳寺 在縣西南十里。宋端拱間刱。
三聖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元泰定刱。
寶積寺 在縣西南七十里,元天曆間刱。神山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唐大曆間刱。福龍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元大德間刱。臥龍寺 在縣西北五十里,元皇慶間建。福山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宋嘉祐間建。南龍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元至正間建。茶芽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元至大間建,以茶芽山得名。
候並寺 在縣北九十里。元泰定間建。內有《石佛》。
黃林寺 在縣北十五里。元至正二年建,有古塔。
永安寺 在縣東十五里。宋崇寧間建。
康豐寺 在縣南二十五里。宋景德間建萬寶寺 ,明萬曆中邑人彭夢說、彭道亨建。大聖寺 在縣西七十里,明洪武初建。
新興寺 ,在縣西南七十里。元致和間建。永福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
錫蔭庵 寶林寺東。萬曆間,邑人馮偉、郭潮建。圓通庵 在縣胡侍郎廟後。
西聖庵 在縣東門古城巷,舊名「夢佛庵。」 千佛庵 在縣東門外,明崇禎年間建。
寶公庵 在縣西七十里,即龍山寺。梁武帝時建。
觀音庵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土橋地方,元末建。
昌化庵 在三汊河東南,憨山和尚卓錫於此。「萬壽庵 」 ,在縣南門外。明崇禎間,邑人金九陛改建。
普濟庵 在縣南二里
大覺庵 在縣南舊儒學巷。明萬曆三十四年,邑人楊於庭建。
大聖庵 在縣南七十里。元皇慶元年建,有塔。地藏庵 在縣西五十里,明洪武間建。
白衣庵 在縣西十里
利他庵 在縣西十五里。
雲隱庵 在縣西北五十里,宋紹興年建「萬松庵 。」 明萬曆中,邑人江以東建,子文遠修。林木深蔚,最稱幽勝。
因果庵 在縣西北九十里。元大德間建。大聖庵 在縣南二里。明崇禎間邑人王家詔建。
義渡庵 在縣南十五里田家渡口。
永寧庵 在縣西北八里。順治四年,邑人葉正蓁建。同上元衛婁守備,置田施茶。
普明庵 在縣西。元至正間,無用禪師建。高皇庵 在縣西十五里。
威嚴庵 在縣西三十里。
觀音庵 在縣西五十里,明洪武初建。
福泉庵 在縣西五十里。元大德間建。
銅山庵 在縣西六十里,明洪武初建。
蓮池庵 在縣西七十里。元致和間建。
西來庵 「在《千人會》」 南三里。
普渡庵 在陳家市河邊,明季建義渡於此。觀音庵 在縣西北五十里,明洪武間建。玉泉庵 在縣北五十里,明洪武初建。
水簾洞庵 在縣北五十里,邑人彭夢祖建。化龍庵 在石碑橋地方二十里,舊名「蛇堂廟。」 觀音庵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元泰定甲子創建。
長寧庵 在阜陵城。舊為「高皇廟。」
文昌宮 在舊儒學巷東。
碧霞行宮 在縣西六丈街。
東嶽行宮 在縣西六丈街。
清源宮 在南門內
南嶽行宮 在縣南二里南山岡上。
五龍宮 在縣西北七十里。
西嶽行宮 在縣北十里。
「三元宮 」 ,在白鶴觀左。
真武觀 在周門橋東
黃花觀 在縣西南四十里,元大德間創。白鶴觀 在縣西百餘步。唐侍郎邢文偉建。玉皇閣 在白鶴觀內。明道士董崇表建。東嶽仁聖宮 ,在白鶴觀內。
降福殿 在白鶴觀右
天同院
來安縣
延塘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本真覺院廢址,宋天聖三年建。
濫田法華寺 在縣東北九十里《古城集》。元至元四年建。
彌陀寺 在縣南三十里《水口集》。宋淳熙三年修,有古塔。
廣福寺 在縣西北四十里。明嘉靖三十四年重修。
嘉山法華寺 在縣西北五十里。宋政和五年重建。
玉石寺 在縣東南三十里駱家壩。
金剛寺 在縣南二十里馬廠。明嘉靖二十一年重建。
藥師寺 ,在縣東三十里龍山。
寶乘寺 ,在縣北三十里。宋大觀元年建。孔雀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練寺山。
獨山寺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寶積寺 在縣三十里石固山。
龍泉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元天曆元年建。塔山寺 ,在縣東二十五里。
永興寺 在縣西十五里。
觀音寺 ,在縣南三十里。元至正十三年建。白巖寺 ,在縣南四十里。
大雅寺 在縣南五十里。元至正二年建。普賢寺 ,在縣北三十里。宋元祐六年建,明正德十三年重建。
新興寺 在縣北三十五里。元至正元年建。明嘉靖二十九年修。
永興寺 在縣北四十里長店橋。宋元祐二年建。
白塔寺 在縣北六十里。
三城寺 在縣西南五十里,宋慶曆三年建。吉祥寺 在縣治北,宋紹興間建。
太平興國寺 在縣西北八十步。
莊嚴尼寺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招隱寺 在縣北三十五里石固山。
天王寺 :在縣東南三十里黃泥港。
大安尼寺 在縣南五十里。
鷲峰庵 在縣東三十五里。
天竺庵 在縣東二十五里。
圓覺庵 在縣東南三十里。
清淨庵 在縣東三十里。
地藏庵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老龍庵 在縣北三十里。
觀音庵 二一在縣東三十里;一在縣西五十里。
普門庵 在縣北四十五里。
吉祥庵 在縣北二十里。
段家庵 在縣南二十五里。
慶成庵 在縣西門外十餘步。
東茶庵 在縣東門外
寶積院 在縣北三十里。
彌陀院 在縣南三十里。
開元觀 一名「真武觀」 ,原在縣北二十里岑湖村,唐開元中建。宋淳熙年間移於東門內。真武觀 在縣南三十里《水口集》
梓潼觀 ,在縣南二百步。
三茅宮 ,在龍王廟後。
紫薇官 在縣西北三十里。久廢。
神霄玉清萬壽宮 在縣北三里,久廢。
三官殿 在東嶽廟後
滁州驛遞考 通志
[編輯]本州
滁陽驛設馬七十五匹,草料銀二千一百六十兩。馬夫七十五名,工食銀一千八十兩。差夫五十名,工食銀五百四十兩,買馬、廩糧、鞍轡等銀一千五百一十五兩,扣存帶閏銀一百二十六兩,歲支銀共五千四百二十一兩。
大柳驛設馬六十八匹,草料銀一千九百五十八兩四錢。馬夫六十八名,工食銀九百七十九兩八錢。差夫五十名,工食銀五百四十兩。買馬、廩糧、鞍轡等銀一千三百七十四兩,扣存帶閏銀一百一十五兩九錢二分。歲支銀共四千九百六十七兩五錢二分。
全椒縣
設馬七匹,草料銀二百一兩六錢。馬夫四名,工食銀四十三兩二錢,差夫十名,工食銀一百八兩。買馬鞍轡等銀七十三兩五錢,扣存帶閏銀一十一兩七錢六分,歲支銀共四百三十八兩。
六分
來安縣
設馬三匹,草料銀八十六兩四錢,馬夫二名,工食銀二十一兩六錢,買馬鞍轡等銀二十四兩,扣存帶閏銀三兩六錢,歲支銀共一百三十五兩六錢。
滁州物產考 通志
[編輯]雜屬
黑晚稻 州產
蠶豆 州產蠶時出,較諸豆獨早。
山查 全椒出土,人謂「棠毬。」 秋實纍纍,有紅白二色。
紫蘇 州通產
木瓜 州產
甜瓜 州產。有綠、黃、花、斑三種,香而小者佳。黃如金,大如鵝卵,名「金瓜。」
風鯽 ,產州城壕中。明初曾入貢。至萬曆間,以鯽非珍品,免貢。後壕污亦不復產。
酒 用釀泉,釀者色味清洌。
絲 棉 、麻、薴
滁州古蹟考〈墳墓附〉 州志
[編輯]本州
金甲池 在皇甫山下。俗傳皇甫暉屯兵其上,嘗洗甲池中。
飲馬池 在表豐廟側巔上。俗傳漢高帝飲馬其中。
東園 在郡城東隅。唐李紳有詩,宋梅執禮敘之。今久廢。
瑯琊山寨 在州西南十里瑯琊山中。宋建炎三年寇氛,郡守向子伋築城,周十餘里,為門二,聚民守之,糧竭援絕,城陷。今基尚存。
清流關 在州西二十五里。南唐時嘗築關以禦北師,其旁有蘆子。周師渡淮,李重進破劉彥桓於正陽,唐人大恐,皇甫暉、姚鳳退保清流關。宋太祖倍道襲之,即此地。今為南北驛路。宋《朱夫子題名碑》, 現嵌梅瑞堂後牆。有太極木刻屏風六扇,現貯醉翁山僧處。
菱溪 在城東,本荇溪。五代楊行密有淮南,淮人諱其名,以「荇」 為「菱。」
建陽城 在州東四十里。漢高帝四年,更淮南國,封黥布為淮南王,所部建陽、全椒、阜陵三縣,今城東有建陽城址。
軍池 在郡治後。宋淳化間,孟元哲以「龍武統軍知軍事,鑿池郡治北園。」
塘堆城 ,在州南四十里。
龔家城 ,在州東四十里。
蔣家城 在州東南五十三里。自塘堆以下三城,皆傍湖澤。南唐築瓦梁堰以備北師,居民築此城捍水。今皆久廢。
閃州城 ,在州東五里。
平湖城 ,在州東一十五里。
三城 ,在州東南三十里。
雙城 ,在州東二十里。
臨滁城 ,在州城東五十五里。梁置北譙郡。北齊改臨滁郡治此,俗呼為「羅城。」
銅坑 按《滁舊志》俱雲「銅坑」 ,不知其處。
白果樹 明太祖初駐滁,值六合義師有元兵之圍,遣使求援。太祖率耿再成等由張家堡救之。駐舟河岸,手插銀杏一枝,以祝休咎。今存醉翁樓 在城南七里,即古醉翁亭。明嘉靖間,太僕卿趙釴創為樓。萬曆間,沈思孝改為「解酲閣,為之記,刻石。」
贊皇樓 在州治後統軍池上。唐刺史李德裕建,後改名「懷嵩」 ,一名「北樓。」 久廢。
《東齋水閣 》,唐李德裕建,不知其處。
《凝香閣 》,不知其處。
「環山臺 」 在冏寺左,少卿衙東,今廢。
琴臺 在瑯琊溪旁。唐刺史李幼卿建,今廢。「望月臺 」 在瑯琊。建置不可詳,久廢。
悟經臺 ,在瑯琊山,即張方平寫二生經處。《金剛經塔碑 》在馮、李二公祠後一瓦舍下,今半壁將傾。
《保豐堂 》「在豐樂亭。」
妙相堂 在瑯琊山皆空亭、西巖間。
麟趾堂 在瑯琊山妙相堂前,新建。
振宗堂 在瑯琊山。明萬曆三十八年,太僕卿吳達可刱。前有銀杏二株,枝柯交覆,密蔽天日,大可十數圍。
希真堂 不知其處。按《滁志》存有其名。
七賢堂 在州學宮內。祀唐李德裕、韓思復、韋應物、李幼卿,宋王元之、歐陽修、曾肇,俱本郡名。守堂久廢。
「二賢堂 」 在醉翁亭左山麓。祀王元之、歐陽修,久廢。
「四賢堂 」 在瑯琊山。祀王元之、歐陽修、曾肇、曾鞏。久廢。
醉翁亭 在瑯琊山釀泉之上,僧智仙建,歐陽修為之記。按《舊志》云:「《歐陽公記》成,遠近爭傳,疲於摹打。」 山僧云:「寺庫有氈,打碑用盡,至取僧室臥氈給用。凡商賈來,亦多求其本所,遇關征以贈監官,可以免稅。」
漸入佳境亭 在醉翁亭北之路隅。宋宣和中,郡守唐恪建,名曰「同醉。」 嘉泰中,郡守林㟽重建,改今名。亭久廢,但存「漸入佳境」 四大字於石壁耳。
豐樂亭 在幽谷紫薇泉上,宋歐陽永叔建,自為《記》,眉山蘇軾書,刻石。
醒心亭 在豐樂山椒。歐陽修建,曾子固「記。」 今廢。
紫薇亭 在紫薇泉上,今廢。
「來遠」 亭 在豐樂亭北山麓,今廢。
大觀亭 在豐樂亭南山麓,今廢。
《翼然亭 》在《醉翁亭》右。
「梅亭 」 在醉翁亭西。
見《梅亭 》在梅亭前。
《意在亭 》在見梅亭東。明萬曆間,郡守盧洪夏引水鑿池,凡九曲,可以流觴。
「釀泉亭 」 在《醉翁亭》東北路隅。
攬芳亭 在「醉翁亭」 東山麓,今廢。
「皆空亭 」 在瑯琊山開化寺右,今廢。
「清風亭 」 在瑯琊山寺後,今廢。
三友亭 在瑯琊山庶子泉東。削壁列屏,懸崖瀑泉。郡學生歐粲題聯云:「一水懸崖時漱玉;四山遶戶自開屏。」 石太僕愛而梓之,後改名混混今廢。
「攬秀亭 」 在瑯琊山,今廢。
繹思亭 在柏子潭山之麓,今廢。
「甘霖」 亭 「在柏子潭」 ,今廢。
《飛泉勝概》亭 在石瀨澗,今廢。
金聲亭 在豐樂亭右,今廢。
「壯懷」 亭 在幽谷。《金沙泉》,久廢。
德雲亭 在龍蟠玩珠山上,久廢。
茶仙亭 在瑯琊寺,宋紹聖中建,曾子固《記》。久廢。
「時若」 亭 在《柏子潭》上。久廢。
三隱 在桑根山下。舊《志》:「南隱、中隱、北隱三隱,相去各十餘里,皆古隱者所居。有泉池石室」 ,其名氏時世莫考。
《放於琅邪亭 》,在六一泉西。
全椒縣
敕書樓 宋建久廢
元公井 在縣南數武。井欄《石刻》云:「元祐四年十月,椒令元時忱命開義井於縣門外,以濟民用。」 其形八角,又名八角井,居民至今賴之。酒務基 ,宋設,元縣治建其故址。
落鴈亭 舊名「落鴈塔」 ,在白鶴觀前,今廢。觀瀾亭 在儒學前左。
平家墩 在縣西三十里。明初功臣平安宅兆張果老橋 ,土人謂「果老曾過此。」 在上袁村河天王澗,澗有獨石,橋石兩截,懸空不墜,環數里無蚊蚋,傳以為異。
豐樂城 在縣西六十里。旁有「豐樂院。」
謊糧墩 在縣西南五十里。舊傳吳伐楚,糧盡,伍子胥以土為墩,覆米於上,故名。
秦皇試劍石 ,在縣西北。
「安期洞 」 ,在椒陵山中。
「陰陵 即迷溝」 ,項羽迷道處。
阜陵城 ,在縣東十五里,地名長陵坂,內有阜陵王墓。本漢縣,屬九江郡,後廢。
塗塘城 ,三國時孫權遣軍於堂邑,作「塗塘」 ,在縣西北百里。
南譙城 有二,一在縣北二里尹村,梁置南譙州於此,或雲在桑根山。一在州西南八十里,北齊徙州治於此,隋初改為滁州,大業初改為清流縣,即此。
北譙地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新高村。梁置郡於此,久廢。
嘉平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南譙》領縣。嘉平,宋時置寨於此。
《梁王城 》,今不得其處。
桑根街 襄地 穀熟里。
臨滁里
「花林 」 疑即「寶林寺」 ,今莫考。
「焦山寨 」 ,宋焦光贊結寨於上。
神山石井 在寺內,鑿石為之,中有字云:「元至正時,鑿」 深七丈,遊人以石投之,鏗然有聲。父老相傳,昔寺僧令工鑿得石一升與錢一升。又相傳為柴王井雲。
寶林門 明崇禎間,方令君造敵樓於寶林橋,掘得木扁,上書「寶林門」 三字,端楷有筆法,旁書「赤烏二年立」 ,則三國時物也。
「得雨亭 」 在《南譙書院左山岑》之上。
襄城 《舊志》:「襄水源出石臼山,至襄城入袁村河。」 不知何代所築。
瑞賢樓 即北城樓,築城時建,據釜山上,巋然南望,與諸城樓異制,「瑞賢」 亦不知何所指也。《來安縣》。
頓丘城 在縣東一里橫風村。宋元徽中,嘗僑秦郡頓丘於此,今遺址猶存。
趙王城 在縣東二十五里。周圍一里,東北有門,城北有澗,澗北有古塚甚大,俗傳為趙侯墓,無㨿。丁城 ,在縣東北五十里曲里村白塔鎮東南平野中一土城,高數丈,不知何時築。
高塘 在縣六十里。按《後魏書地形志》有高塘郡,隸譙州。《隋志》云:「廢高塘入頓丘」 ,疑即此。仙楂里 在城東二十里。相傳南唐築瓦梁堰日,惟此地最高,遠望若仙楂然,故名。
王母池 在縣東嶽廟西。深闊丈餘,中甃以磚,上有石闌,旁有石刻,「居民占事者投楮錢以浮沉,斷吉凶。」 今久湮,然不知其所從始。
海子眼 ,在縣東三十里赤山湖。其水冬夏不竭,俗傳瓦梁堰成日,此池最深,若通海然。
墳墓附
[編輯]本州
唐張給事原佖墓 ,在仁義鄉蓼湖東。
五代張太傅訓墓 ,在州東南三十里。
宋張太傅墓 在州城西門外一里。
「張光祿昷之墓 」 ,在昌城鄉安仁村。「張提點次元墓 」 ,在昌城鄉安仁村。
燕公墓 ,在州西南三十七里,地名「長衝。」 百蠻王墓 二,一在州西十八里,一在州東四十里。
聖人墓 ,在州北一十五里。〈不辨何人,姑照原本。〉何將軍墓, 在州南四十五里。
雙女墓 ,在州西三十五里。
張燕公墓 在州西四十里。按《唐書》,「張說徙家洛陽,以疾薨,不應葬滁。」 蓋俗傳之妄耳。
明滁陽王墓 在王廟之後、沙河之上。
范學士墓 ,在烏衣河北。
何都督文暉墓 ,在城之東北沙河上。
李都督茂墓 ,在關山之西北。
黃侍郎立恭墓 ,在麻塘橋西南。
吳都指揮墓 ,在白米山。
全椒縣
漢阜陵王墓 ,在縣東十五里。漢光武子封阜陵,葬此。
宋康王墓 ,在縣南十五里崇善山。
吳少傅墓 ,在縣南十五里。少傅名革,贈衛國公。
王粹道墓 ,在府城岡南。
張瓌墓 ,在善政鄉修仁里。元馬侍郎祖墓 ,在雙河口。
明方總兵墓 在縣東北三十里許。
樂尚書墓 ,在縣西袁村河。
魯文質墓 在縣西袁村河。
平都督墓 ,在高塘南二里。
吳贈公墓 在縣西北石獅子塘。
金「雲騎尉」 墓 在縣南門外一里許筆峰山。《來安縣》。
上古高辛墓 ,在縣東南一里,地名「廣陽。」 舊傳「帝有五十塚」 ,縣因僑置頓丘,遂誤以有高辛墓雲。
王者墓 ,在縣西十八里八石山之下,有巨塚,相傳為王者墓,以其巍然,非王者莫之有。古塚 在縣北九十裏白樿村旁,石羊、石虎纍
纍然不知其為誰墓
漢孟嘗墓 。《滁志》:四十五里浮山下為孟嘗墓。註云:「按《漢書》,嘗,會稽上虞人也。舉茂才,拜滁令,遷合浦太守,以病免,卒於家。」 相傳有墓於此,不可知。
唐劉舍人墓 在縣西北三裏白茅村。相傳為唐淮南節度使劉鄴之墓。
白行簡墓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舊《志》云:「行簡嘗為滁州刺史,卒葬此。」
滁州部藝文一
[編輯]《瑯琊溪述》唐·獨孤及
[編輯]隴西李幼卿,字長夫,以右庶子領滁州,而滁人之饑 者粒,流者召,乃至,無訟以聽。故居多暇日,常寄傲此 山之下。因鑿石引泉,釃其流以為溪。溪左右建上下 坊,作禪堂琴臺以環之,探異好古故也。按《圖經》,晉元 帝之居瑯琊邸而為鎮東也,嘗遊息是山,厥跡猶存。 故長夫溪名曰「瑯琊。」《日賦》八題於岸石,及亦狀而述 之。是歲大曆六年歲次辛亥春三月丙午日。述曰:「自 有此山,便有此泉,不濬不刊,幾萬斯年。造物遺功,若 俟後賢。天鍾靈奇,公潤色之。疏為迴溪,削成崇臺。山 不過十仞,意擬衡靈。溪不袤數丈,趣侔江海。知足遂 適,境不在大。恠石皚皚,涌湍潺潺,洞壑無底,雲興其 間。仲春氣至,萬木華發,亙陵被坂,吐火噴雪。公登山 樂,樂者畢同。無小無大。乘興從公。時公薦觴,酒酣氣 振。溪水為主,而身為賓。舍瑟詠歌,同風舞雩。時時醉 歸,與夕鳥俱。明月滿山,朱幡徐驅。石門松風,聲類,笙 竽嗚戲。人實弘道,物不自美。向微羊公,遊歎之涘。峴 山寂寞,千祀誰紀。彼美斯溪,維公嗣之。念玆疲繄,公 其記之。後之聆清風」而歎息者,挹我於泉乎而已。
《醉翁亭記》宋·歐陽修
[編輯]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 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 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 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 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 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 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 樂亦無窮也。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 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 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 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 奕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諠譁者,眾賓懽也。蒼顏白 髮,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 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 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 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 也。
《豐樂亭記》前人
[編輯]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 州南百步之外。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 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 樂之。於是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遊其 間。滁於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 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於清流山下,生擒其將皇 「甫暉、姚鳳於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修嘗考其山川, 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暉、鳳就擒之所, 而故老皆無在者,蓋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 內分裂,豪傑並起而爭,所在為敵國,何可勝數?及宋 受命,聖人出而四海一,嚮之憑恃險阻,劃削消磨,百 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則遺老盡 矣。」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 民生不見外事,而安於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而孰 知上之功德,休養生息,涵煦於百年之深也?修之來 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於 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 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 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而喜與遊也。因為本其山 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之所以安其豐年之樂者,幸 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 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菱溪石記》前人
[編輯]菱溪之石有六,其四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 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臥於溪側,以其難徙,故得 獨存。每歲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見其可怪,往 往祀以為神。菱溪,按圖與經皆不載。唐會昌中,刺史 李濆為《荇溪記》,雲「水出永陽嶺,西經皇道山。」亦以地 求之,今無所謂荇溪者,詢於滁人,曰「此溪是也。」楊行密有《淮南》,淮人為諱其嫌名,以荇為菱,理或然也。溪 旁有遺址,雲「故將劉金之宅。」石即劉氏之物也。金偽 吳時貴將,與行密俱起合肥,號三十六英雄,金其一 也。金武夫悍卒,而乃能知愛賞奇異,為兒女子之好, 豈非遭逢亂世,功成志得,驕矜富貴之佚欲而然耶? 想其陂池臺榭,奇木異草,與此石稱,「亦一時之盛哉!」 今劉氏之後散為編民,尚有居溪旁者。予感夫人物 之廢興,惜其可愛而棄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 其小者,得於白塔民朱氏,遂立於亭之南北。亭負城 而近,以為滁人歲時嬉遊之好。夫物之奇者,棄沒於 幽遠則可惜,置之耳目則愛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 劉金者雖不足道,然亦可謂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 豈不偉哉!及其後世荒湮零落,至於子孫泯沒而無 聞,況欲長有此石乎?用此可為富貴者之戒。而好奇 之士,聞此石者,可以一賞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柏子潭神龍效靈碑》明·太祖
[編輯]昔《元末帝紀》:「至正十有四年,歲次甲午秋七月,朕率 兵駐滁陽」,正禾苗暢茂之時,值天久旱,農樹將槁。時 所帥者眾,憂恐乏食,皇皇不已。於是詢於滁民之耆 年者曰:「滁陽郡在《方冊》,其來遠矣,水陸英靈,孰民懷 之?」語既,郡耆默然。中有志士楊文素者曰:「滁之西南, 有山曰豐山,陽谷有巒,巒側有淵,名曰柏子潭,淺深 莫測,神龍出沒,往來乎其間。前代雨暘愆期,凡官守 於斯者,必懇禱於是,誠則輒應。於是每遇旱患,祈必 豐稔。滁民懷澤,臨淵而建祠,先後人相繼,無不仰瞻。 今天久不雨,必詣神祠陳其所以,或者雨乎?」朕既聽 是雲,即策馬極所在,去將百步,稅騎而步趨,欽欽而 臨淵。懇思之,洋洋乎在淵,躍躍乎遊雲。於是齋焉飯 僧,臨祠而禱之。初土民有云:「凡禱之日,潭必有異,或 魚尾於淵,或黿鼉浮於面,斯雨澤之先兆者,朕亦欲 是,至期無見,禱已畢矣。」親躋巒側,立淵西崖,扳弧俯 視,以矢入淵者三,祝謂神曰:「曩有禱於神者,謂神有 異,今乃無是。今與神約,期三日,神若我答,無不神敬。 設杳然,還可祠於淵乎?」祝畢乃歸。是日天朗,明日萬 里無雲,三日其晴愈甚。漏當巳正之間,纖雲不飛,待 至午漏將正,出視四天,滁之西南,豐山之右,墨雲一 點,昭示碧天,其巨如斗。噫久旱不雨,今碧天萬里,所 望之雲不過如斗,量豈濟哉?果若不答,神必我較,將 有他變歟?於是閟息於中堂,少頃視外澹影幽陰即 出仰「視,嗚呼欻然。忽然墨雲已遍太虛,雷轟天外,電 掣九霄,霖雨大作。時朕冒烈風迅雷,即詣神祠謝神。 如朕所約,邑中去潭多不三里餘。比至潭,所在山川 滂沱盈溢,無不浩浩蕩蕩,神乃我答,不傷不溢,民獲 豐稔。朕自去此三十年餘,若遇旱患,心目朝向是方, 意欲詣祠而禱,斯慕神之切也。」遂於洪武十八年冬 十有二月十一日,特敕有司,建亭宇,刻堅石,著《神龍 效靈碑》,樹立當淵,所以昭示澤民之驗。
滁州部藝文二〈詩〉
[編輯]《西澗》唐·韋應物
[編輯]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 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西澗即事示盧陟》前人
[編輯]寢扉臨碧澗,晨起澹忘情。空林細雨至,圓文遍水生。 永日無餘事,山中伐木聲。知子塵喧久,暫可散煩攖。
《秋景詣瑯琊精舍》前人
[編輯]「屢訪塵外跡,未窮幽賞情。高秋天景遠,始見山水清。」 上陟巖殿憩,暮看雲壑平。蒼茫寒色起,迢遞晚鐘鳴。 意有清夜戀,身為符守嬰。寤言緇衣子,瀟灑《中林行》。
《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僚小飲》
[編輯]宋歐陽修
「繞郭雲煙匝幾重,昔人曾此感懷嵩。」霖林落後山爭 出,野菊開時酒正濃。解帶西風飄畫角,倚欄斜日照 青松。會須乘醉攜嘉客,踏雪來看群玉峰。
《豐樂亭春遊二首》前人
[編輯]春深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 守,藍輿酩酊插花歸。
二
紅樹春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管春將 老,來往庭前踏落花。
《憶滁州幽谷》前人
[編輯]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遠近紅。當日辛勤皆手 植,而今開落任春風。主人不覺悲華髮,野老猶能說 醉翁。誰與援琴親寫趣,夜深泉在翠微中。
===懸崖青欲滴,芳草綠堪迷。洵美非吾土,翻然憶故溪。
《龍潭夜坐》〈滁州作〉王守仁
[編輯]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幽人月出每孤 往,棲鳥山空時一鳴。草露不辭芒屨濕,松風偏與葛 衣輕。臨流欲寫《猗蘭意》,江北江南無恨情。
滁州部紀事
[編輯]《全椒縣志》:「漢後主建興九年,吳主權遣中郎將孫布 詐降於魏,以誘揚州刺史王凌,伏兵於阜陵以俟之。 凌謄布書,請兵迎之。將軍滿寵以為必詐,勿與兵。凌 索兵不得,乃單遣一督將步騎七百人往迎,至阜陵, 布乘夜掩擊,大敗之。」
《吳志》袁術表「孫策為折衝校尉。策母先自曲阿徙於 歷陽,策又徙母阜陵。」
梁天監中,遣馮道根戍阜陵。初到,修城隍,遠斥堠,如 敵將至,眾頗笑之。道根曰:「怯防勇戰,此之謂也。」城未 畢,黨法寄奄至,眾皆失色。道根命大開門,結服登城, 遣精銳出戰,破之。魏人見其意思閒暇,戰又不利,遂 引去。
王銍默記藝祖事,「周世宗功業初未大顯。會世宗親 征淮南,駐驛正陽,距壽陽劉仁瞻未下,而藝祖分兵 滁州,距壽州四程皆大山,至清流關而上關去州三 十里,則平川,而西澗,又在滁城之西也。是時江南李 璟據一方,國力全盛,聞世宗親至淮上,而滁州其控 扼,且援壽州,命大將皇甫暉、監軍姚鳳提兵十萬扼」 其地。太祖以周軍數千,與暉遇於清流關隘路,周師 大敗,暉整全師入,憇滁州城下。會翊日再出,太祖兵 聚關下,且虞暉兵再至,問諸村人,雲「有鎮州趙學究 在村中教學,多智計,村民有爭訟者,多詣以決曲直。」 太祖微服往訪之,學究者固知為趙點檢也,迎見加 禮,太祖再三叩之,學究曰:「皇甫暉威名冠南北,太尉 以其與己如何?」曰:「非敵也。」學究曰:「然。彼之兵勢與己 如何?」曰:「非其比也。」學究曰:「然。兩軍之勝負如何?」曰:「彼 方勝我敗,畏其出兵,所以問計於君也。」學究曰:「然。且 使彼來日整軍,再來出戰,師絕歸路,不復有噍類矣。」 太祖曰:「當復奈何?」學究曰:「我有奇計,所謂因敗為勝, 轉禍為福者。今關下有徑路,人無行者,雖牌軍亦不 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方值西澗水大漲 之時,彼必謂我既敗之後,無敢躡其後者。誠能由山 背小路,率兵浮西澗水至城下,斬關而入,彼方戰勝 而驕,解甲休眾,必不為備,可以得志。所為兵貴神速, 出其不意。若彼來日整軍而出,不可為矣。」太祖大喜, 且命學究以指其路,學究亦不辭,而遣人前導,即下 令誓師,夜從小路行,三軍跨馬浮西澗以迫城,暉果 不為備,奪門以入。既入,暉始聞之,率親兵擐甲與太 祖巷戰,三縱而三擒之。既主師被擒矣,或謂周師大 兵且至,城中大亂,自相蹂踐,死亡不計數,遂下滁州。 即《國史》所載太祖曰:「餘人非我敵,即斬皇」甫暉頭者, 此時也。滁州既破,中斷壽州為二,救兵不至,壽州為 孤軍,周人得以擒仁瞻,自滁州始也。擒暉送世宗正 陽御寨,世宗大喜,見暉於簣中,金創被體,自撫視之, 暉仰面言:「我自貝州卒伍起兵佐李嗣源,遂成唐莊 宗之禍。」後率眾投江南,位兼將相,前後南北二朝,大 小數十戰,未嘗敗,而今日「見擒於趙某者,乃天贊趙 某,豈臣所能及。」因盛稱太祖之神武,遂不肯治創,不 食而死。至今滁人一日五時鳴鐘,以資薦暉雲。蓋淮 南無山,惟滁州邊。淮有高山大川,江淮相近處,為淮 南屏蔽,去金陵才一水隔耳。既失滁州,不惟中斷,壽 州失接,則淮南盡為平地。自是遂盡得淮南,無復陣 寨。世宗乘滁州破竹之勢,盡收淮南。李璟割地稱臣 者,由太祖先擒皇甫暉,首得滁州阻固之地故也。此 皇甫暉所以稱太祖為神武者。暉亦非常人,知其天 授,非人力也。其後真宗時所以建原廟於滁,而殿曰 「端命」者,太祖歷試於周,功業自此而成,王業自此而 始,故號「端命。」蓋我宋之鎬、沛也,其趙學究即韓王普 也,實與太祖定交於滁州,引為上介、歸德軍節度巡 官。以至太祖,受天命為宗臣,比跡於蕭、曹者,自滁州 始也。
《全椒縣志》:都土地廟在舊西門內井邊,邑庠生王宮 淘井得木主,書「都土地之神。」主陰書「崔姓六月四日 生」,謀祀之,即建於其地,已豎柱矣,主忽夜移汪別駕 宅右,即今祠。庠生邵煒授徒其中,入學者多,凡應入 學幾人,除夕即鼓響若干聲,甚靈異雲。
全椒南山煙堆在縣舊儒學南一里許荒岡上,名曰 「筆峰」,形勢卑小。永樂初,有術者云:「此峰若高尖突秀, 當出舉人。」翊日,文學掾領諸生,各挾畚鍤負土培築。 時有屯田總旗者過曰:「何叢脞若是?此無名之役也?」 諸生曰:「吾輩戮力崇高此峰正欲增補風脈,以出舉人耳。若何人而敢饒舌?」因群唾之。總旗至南都,誣以 出。主人觸上怒,命主帥率兵盡境洗之。至江,值颶風 駭浪,三日未能渡。時都御史陳瑛,滁人也,奏以全椒 邑小,且淳樸,安能伏此不軌。設不測,請將臣舉家先 受戮。上覽章,憫其懇切,令主帥駐兵江上,遣使者往 察,但見鄉市安堵如故。乃掘岡阜中,得鐵符朱書云: 「前有筆峰山,後有腰帶水,此地必出舉人。」使者歸對 以實,上乃釋然,召主帥者還,首者伏誅,其從悉戍邊, 而縣獲以免。
滁州部雜錄
[編輯]《春明夢餘錄》:「滁州西通廬、鳳,有二關:一清流大關要 路,又北小馬鞍關。」
《滁州志醉翁記》云:「蒼顏白髮,頹乎其間。」云:年又最高。 考公治滁之年,纔三十有八耳。其同遊賓客如謝絳 輩,豈盡少年場?或云:《潘黃門集》三十有二,始見二毛, 古亦有之。蒼顏疑是實事,未知其詳。
《豐樂記》云:「欲求暉鳳就擒之所,而故老已無識者。」今 郡城東北沙河一帶,土名降唐灣,父老相傳謂暉鳳 敗而唐人乞降,即此地是。
郡觀德門外石樑,左右竹樹交橫。唐刺史韋公詩所 謂「野渡無人舟自橫」者也。考《詩話》云:「韋公過六合芳 草澗而詠。」其實西澗之名,滁所由來久矣。況公嘗刺 滁,不應旁及鄰澗。
郡自建城以來皆名州,或名郡,隋末始有清流縣名, 明初亦云清流、全椒、來安三縣,豈地特置縣,而以州 統之耶?或曰:「赤湖古清流縣。」或雲「廣武衛舊清流治, 今之關山,亦曰清流關」,其為清流縣無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