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5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五十五卷 |
第八百五十五卷目錄
饒州府部彙考一
饒州府建置沿革考
饒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饒州府星野考
饒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八百五十五卷
饒州府部彙考一
[編輯]饒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本府
《禹貢》揚州之域。所稱「彭蠡既瀦」 ,即鄱陽湖也。周職方隸揚州。《春秋》:楚東境,吳闔閭伐楚取番,遂屬吳。逮越勾踐,平吳,屬越。楚滅越,復屬楚。秦並天下,置鄱陽縣,隸九江郡。項羽立黥布為九江王,復屬楚。漢初屬淮南國,後屬豫章郡。三國吳置鄱陽郡。晉初因之。後因荊、揚地廣,統理尤難,割荊揚凡十郡,置江州,隸江州都督。宋、齊復隸揚州,為鄱陽郡。梁置吳州。陳復為鄱陽郡,隨改為饒州,以物產豐饒故也。隋置饒州,復為鄱陽郡。唐初為饒州,後改鄱陽郡,又復為饒州。其中分隸諸道州,不一而足。南唐置永平軍。宋仍為饒州。元置饒州路。明初,改為鄱陽府,復改饒州府,屬江西布政司。正德七年割饒州之鄱陽東南,餘干之西,樂平之東,信之貴溪,東南《都圖》為「萬年。」
皇清因之,領縣七:
鄱陽縣:〈附郭。〉
春秋楚鄱邑,後屬吳。秦隸九江郡。漢析隸豫章郡。新莽改為鄉亭。東漢改隸廬陵,尋復舊。吳孫權析隸鄱陽郡。晉、宋、齊、梁、陳因之。隋隸饒州。唐武德四年,平江左,置饒州,領縣九。八年,併新平、廣晉入鄱陽,後又割東北置浮梁。五代屬吳。南唐因之。宋仍鄱陽縣。元隸饒州路。明初,隸鄱陽府。洪武二年,改屬饒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百一十二里。
餘干縣
春秋屬吳越。秦滅楚時,駐軍餘干,名始見《郡縣》,天下始置縣。漢置豫章郡,縣十八,曰餘汗。汗音干。吳孫權置鄱陽郡,餘干屬之。梁改郡為吳州,屬吳州。隋復為饒州,屬饒州。唐析五鄉分置貴溪縣,又析四鄉屬進賢縣。南唐以四鄉復餘干,改饒州為永平軍,屬永平軍。宋復為饒州府,屬饒州。元陞為州。明改為縣,屬饒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百二十四里。
樂平縣
漢本餘汗東樂安鄉地。漢末,析置樂平縣。吳孫權時,西徙樂安鄉,名樂安縣,治銀城。樂平疆域,包今德興。陳改銀城縣。隋廢,併入鄱陽。唐復建樂平縣。南唐析三鄉置德興縣。宋因之,定為望縣,析盡節鄉入德興。元陞為州。明改為縣,屬饒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百七十三里。
浮梁縣
唐本古番地。唐武德中,析置新平縣,尋省。開元初,復置為新昌縣。天寶元年,改曰「浮梁」 ,以溪水時泛,伐木為梁,故名。永泰二年,析北境合黟南,置祁門縣。元和中,縣治被水,徙西北,即今治。南唐宋因之,為望縣。元陞為州。明改為縣,屬饒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百一十二里。
德興縣
古餘汗北後,析置樂平。隋大業間銀寶始發。唐總章間,立銀冶,名鄧公場。南唐昇元間,割樂平、婺源、弋陽三邑之地,改場為德興縣,取地產銀,唯「德」 乃「興」 之意。宋熙寧間,析樂平盡節鄉。元豐間,析弋陽建節鄉,增德興。元因之,屬饒州路。明仍為縣,屬饒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十三里。
萬年縣
明分屬饒、信。正德七年以桃源盜變,割饒之鄱陽、餘干、樂平、信之貴溪四縣之都圖為邑,治曰「萬年」 ,隸饒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十四里。
安仁縣
漢餘汗東南境晉興鄉也。晉析置晉興縣,後廢。陳置安仁縣,隋廢。唐武德間,置長城縣,尋廢。宋開寶間,建安仁場。端拱間,仍改為安仁縣。元因之,屬饒州路。明仍為縣,屬饒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九十七里。饒州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饒州府疆域圖
本州
東至浙江衢州府開化縣界三百七十里,西至南康府都昌縣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撫州府臨川縣界二百里。
北至江南池州府建德縣界一百七十里,自府至省城三百里,至
京師五千二十五里
東西廣五百三十里,南北袤三百七十里。《鄱陽縣》。
鄱陽,附邑也。東至樂平縣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都昌縣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餘干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江南池州府建德縣界一百七十里。東西廣二百八十里,南北袤二百九十里。餘干縣
府南一百二十里為「餘干。」 東至樂平縣界六十里。
西至進賢縣界六十里
南至安仁縣界,七十里。
北至鄱陽縣界一百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二百五十里。《樂平縣》。
府東一百二十里為「樂平。」 東至德興縣界九十里。
西至鄱陽縣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貴溪縣界八十里
北至浮梁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二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浮梁縣:
府東一百八十里為「浮梁」 ,東至江南徽州府婺源縣界,六十里。
西至鄱陽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樂平縣界,六十里。
北至江南徽州府祁門縣界一百二十里。東西廣一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德興縣
府東二百四十里為「德興」 ,東至浙江衢州府開化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樂平縣界三十里
南至廣信府弋陽縣界八十里。
北至江南徽州府婺源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安仁縣》:
府南二百一十里為「安仁。」 東至貴溪縣界二十里。
西至餘干縣界,二十里。
南至金谿縣界,三十里。
北至鄱陽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四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萬年縣
府東南一百二十里為「萬年。」 東至貴溪縣界五十里。
西至餘干縣界三十里
南至安仁縣界三十里
北至樂平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形勝附
[編輯]本府。〈鄱陽縣附郭。〉
王德璉《饒州記》:「地居澹浦,邑帶鄱川。」
劉禹錫《記》:「瀕江之地,饒為大。」
《唐,刺史記》饒為「沃野。」
《黃唐記》:「廣谷大川,當吳楚交會。」
歐陽詢曰:「地沃土平。」
《舊志》:「水匯西南,山環東北。」
《餘干縣 》居彭蠡上游,為百川喉舌。地勢平衍,勝概天發。
樂平縣 ,南濱障嶺,北主康峰,環拱兩河,號稱「沃野。」
浮梁縣 「雙溪」 ,左挹西山右環,前瞰塔峰,後枕孔阜,景氣清淑,泉甘土肥。
《德興縣 》「廣山包絡,大湖限帶。」
安仁縣 玉真山峙其後,雲錦溪環其前,萬年縣 地形寬坦,水遶山環。
饒州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府屬總
《舊志》,饒占揚州,吳國之境。《考索》《通考》諸書云:北斗則揚、徐主權,饒則揚,五星則歲星主齊,吳饒則吳。二十八宿,即鬥牛女星紀之次,為吳、越、揚州之分野。饒則吳越揚州。及考歷代《天文志》,惟
《晉書》據班固陳卓范蠡諸書而費直蔡邕諸說
[編輯]亦不廢。有云:「自南斗十二度至女七度為星紀,吳、越之分野屬揚州,饒在焉。」 又云:「九江入斗一度,豫章入斗十度。」 饒則界於其中,非精天文者莫之分,然總以斗為據雲。證諸漢、唐《災祥》諸志亦不爽。
饒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鄱陽縣附郭。〉
芝山 在城北一里。自池州九華山發脈,為饒城主山高三十餘仞,周迴數里餘,晴明登眺,可見匡廬。初名「北岡」 ,又名「土素山。」 唐龍朔元年,刺史薛振於山得芝草三莖,因名。舊有能仁寺、接仙亭,俱廢。今有芝山,寺旁有五老山、仙人石洞。薦福山 在城東三里濱東湖有顏魯公亭、薦福寺,唐戴叔倫讀書處。舊有萬松關、百花洲茶園。
桃源山 :在城內西北。
木家山 :在城內西南。
牛頭山 在城北一里濱土湖狀如牛頭,故名。辛家山 ,在蠙洲門一里許。
白兔嶺 ,在靈芝門外五里。圓峰聳秀,屹然芝山之東。
「鳴山 」 ,在靈芝門外新城鄉。元總管卜天章移文山神捕虎,虎遂絕。
回會山 ,在靈芝門外。舊有乾明寺,今址建社稷壇。
嶽廟山 在城北五里,一名「千峰山。」 群峰迴環,山凸出有嶽廟,故名。
閣山 在城南十里。宋太守毛佑之夢一人自稱楚王陳涉,因建閣其上,故名。按《明一統志》:上有仙人白子高遺跡,又名仙閣山。
風雨山 :在城北十五里。古為雩壇,禱輒風雨,故名。
雲雨山 在城北十里義感鄉,亦舊禱雨處。博士山 ,在城北十里義感鄉,濱博士湖,高三十餘丈。
鳳凰山 :在城北二十里義感鄉。
馬鞍山 在義感鄉。東接鳳凰山,西瞰利池,周旋五里,高二十丈,林木森然,狀如馬鞍,故名。馬跡山 在城東北二十里。山勢縈旋,眾峰拱揖,為邑山水最秀處。晉王遙煉丹其中,白日飛昇,即其處刱飛仙亭、立僊壇觀,樓閣層疊,有丹。
井斗壇存山石有跡如馬蹄,故名。「道家七十二福地」 其一焉。
龍王山 在城西十五里雙港自雲龍發脈,高五、六丈,頂趾皆石,前瞰川流。上有龍王廟,故名,為「一郡水口。」 明萬曆乙巳,知府葉雲礽、知縣顧自植建浮圖其上。
堯山 在城西三十里義感鄉。堯時洚水,避難者居其巔,故名。其形如椅,又名高椅山,卜葬者名兩獅。望江按:《明一統志》:初州以堯山為號,又以地衍饒,遂加食為饒。
龍吼山 在城西三十里義感鄉,高三十餘仞。蓮荷山 ,在城西四十里彭蠡之東北,勢如荷葉浮水面,周回百里。
蓮華山 在六十八都五圖,里人建庵其上。雲龍山 在懷德鄉。自八稜山發脤,高聳二十餘丈,林木蔭鬱。
石牛山 ,在城北三十里懷德鄉。高十餘丈,狀類石牛。
韓山 在義仁鄉。盤旋二十餘里,高三十丈,有韓山寺。《一統志》云:「韓信祠遺址,明葬淮王於此,改名大安山。」 今俱變價歸民。
八稜山 在義仁鄉。自逍遙山起脈,連延起伏,峰巒危聳,八稜攢峙,高百仞,根盤七十里,近郭諸山皆分於此。
望湖山 在城北七十里義仁鄉。自小木嶺分脈,高二十仞,突聳危峰,可望鄱湖,故名。
吳江山 :在城北九十里義仁鄉。
荊山 :在城北九十里義仁鄉。自曲島山發脈,亙三十里,高十尋。
西山 在義仁鄉大景湖中,高可六、七仞。龍嶺 在城北九十里義仁鄉。綿亙數里,可四、五仞。
曉山 、松山 、時山 俱在城北一百二十里惠化鄉。
連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崇德鄉。自煙沖嶺分脈,逶迤曲折而來,盤根四十餘里,高百仞,林鬱山間,雲合即為雨候。元末,項普略屯兵於此。石步山 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崇德鄉。有石室如堂殿,常有煙藹,不可入。
冨山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崇德鄉。「瑞象峰 」 在城東七十里新城鄉。
禪山 在新城鄉濱,港高十餘尋,與小獨山夾港相望。
大野山 ,在新城鄉,出烏坽湖中,高可三四丈,周十餘里。
九山 在新城鄉。高三十餘丈,九峰並出封路嶺 在新城鄉,與南沖嶺東西相對,高可三十丈。
獨角山 即獨山。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高二十丈,峭石瀕湖。唐王璉《記》:「常有獨角獸居此,故名。」
百福山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新城鄉。自大巖分脈,高山特立,又名「白虎山。」
南沖嶺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新城鄉。自雞鳴峰折東南而來,高百仞,周回二十餘里,峰巒秀拔,元時為驛路。
小獨山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新城鄉禪山港東,平地突起,峰高可三丈,周回二里許。雙峰山 在全保鄉,自大巖山分支西南來,約十餘里,雙起尖峰聳秀環六七里,高十五仞。黃金山 在全保鄉,自大巖山分支西南來,周圍連亙數十里,高四十仞,界都昌、鄱陽間。烏石山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復禮鄉。高二十尋,巉石屹然,色如墨,故名。
雞鳴山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復禮鄉。自大巖山分支,危聳秀峰,高二十八丈,周圍十餘里,又名「雞鳴峰。」
大小巖山 在城西北一百七十里復禮鄉。自浩山分脈,層巒疊嶂,巖石巋然。北曰大巖,南曰小巖,對峙約高千仞,盤亙四十餘里。又雲「密巖山。」
浩山 ,在城西北一百八十里,界鄱陽、彭澤、建德三縣。高數百仞,周圍百餘里。唐武德間,李大亮置浩州,即此。
煙沖嶺 在城北一百里廣進鄉。自黃源山折西南,逶迤而來,高三十餘仞,根盤十餘里。論石山 在城北一百四十里廣進鄉。高三十餘丈。相傳宋李迪翁鑿山開道,論石計工,故名。登科山 在城北一百四十里廣進鄉。宋江汝欽登第,因名以旌之。
龍窟山 :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懷仁鄉。自交椅
山折西南三十餘里至此,高峰二十餘丈,周圍五里許,山勢幽邃,世傳有龍居其下,故名。打鼓山 ,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懷仁鄉。自龍窟山分支起伏西南而來,約十五里,高聳尖峰十餘丈,盤旋二里許。
馬頭山 :離城一百九十里,永福鄉。水口。蓮花尖 ,在城西北一百九十里永福鄉。「《高萬仞,郡龍》之祖。」
紫城山 在城東一百九十里千秋鄉。自淡竹嶺發脈而來,南折而東,盤旋十餘里,高百餘仞。交椅山 在城東北一百九十里千秋鄉。自黃源嶺發脈分支西南三十餘里突起圓峰,高可十餘仞,綿亙數里,狀如交椅,故名。
黃小公山 :在千秋鄉。自淡竹嶺分脈西南而來,縈紆十餘里,高可四、五仞。
觀山 在城北六十里松蓋鄉。自小木嶺分支而南,高十餘仞,橫亙二十里,舊有列子觀,故名。鐵籃山 在城東北一百四十里松蓋鄉。相傳列子攜鐵籃採藥於此,故名。
鄱陽山 在城西北一百一十五里鄱陽湖中。初名「力士山」 ,唐改今名。
逍遙山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松蓋鄉。自鷹巢分支折西南而來,至此特起層巒,高四十餘仞,盤根七八里。東一支為南山,西一支為集雲山,南而曲島、八稜諸山,皆由此發脈。
神峰山 :在城東一百八十里,自鷹巢發脈,由西折東數里突起平岡,盤紆五、六里。
雞足山 :在城東北一百五十里松蓋鄉。自逍遙山發脈,延亙二十餘里,突起三股,狀類雞足。浮洲山 在里仁鄉,自鷹巢山發脈,盤旋數里,高十餘仞。
雞籠山 :在里仁鄉。自鷹巢山發脈,盤旋數里,高十餘仞。
龍塘山 在城東北一百六十里里仁鄉。自鷹巢山發脈,東行折南,突聳高峰二十餘丈,盤紆五六里。
萬斛山 在城東北一百七十里里仁鄉。自月山發脈,逶迤起伏,行五十里而盡於此,盤亙百里,高三十餘仞,東界樂平,西連鄱陽,北接浮梁。一名「禮城山。」
簸箕山 在里仁鄉。自月山分支折北而來,盤亙四十里,高三十丈,有雲氣聚焉。
白土嶺 在里仁鄉。自月山分支而南,頓起為嶺,高十餘仞。
雙鍾山 在和北鄉,自逍遙山發脈至此,突起高峰二十餘仞,根盤十餘里。
巍石山 在和北鄉,又名獅子山,高十丈,山頂趾皆石,巉巖峭壁,下臨溪流。按《明一統志》下有「龍居寺。」
金城山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和北鄉。
郭璞山 在和南鄉。自萬斛山發脈而來,盤據五十里,峰巒峻拔,晴雲如練。東抵樂平靜理鄉,為諸山之冠,相傳郭璞寓此,一名「鄡陽山。」 瞻坡山 在城東九十里和南鄉。
太陽山 在和南鄉。自郭璞山迢遞而來,卸為平原,約二十餘里,至溪流而止。
雷岡 在和南鄉。自逍遙山發脈南來,起兩高峰,東曰「大雷岡」 ,雷義所居,西曰「小雷岡」 ,雷煥所居。根盤六七里。
集雲山 在和南鄉。自曲島山發脈,南行三十餘里,突起高峰約十許尋,常有雲氣護之,故名。觀音山 在和南鄉。自曲島山發脈,盤亙二里,舊有觀音堂,故名。
白鹿岡 在新興鄉,舊為馬驛要路。唐永徽中,張蒙逐白鹿於此,故名。
佛山 在新興鄉
寅吉峰 在新興鄉。自郭璞山發脈分支,高聳百仞,根盤二十餘里。以其在府治之東寅方,故名。
龍舌嘴 在新興鄉郭璞山發脈由西南行五十餘里起為平岡,可四五丈,根盤二十餘里,狀如龍舌,故名。
牛頭嶺 在新興鄉城東六十里。自郭璞山分脈至此,重峰列秀,環遶十餘里,狀如牛首,故名。城山 在城南九十里文北鄉。自郭璞山發脈,西南而來,山勢延亙十餘里,聯絡如城,故名。表恩山 在城南四十里立德鄉。濱彭蠡。相傳宋有徐旭者居此,獻龍馬,封池州太守,故名。按《明一統志》,每春水漲,則山在湖中。
強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立德鄉,自長山發脈,斷續起伏,度棠陰水,特起兩山鄱湖濱,高三十
餘仞根盤二十餘里,界都昌境,又曰狂山金輪山 ,按《縣志》在全保鄉,去城西北一百七十里。
斜坑嶺 按《縣志》:在永福鄉,去城西北一百九十里。根盤三十里,高峙百仞,峰巒層疊,瀑布飛流,林木蔭蘙,路繞危石清溪。錦雞,白鶴棲之,秋蘭生焉。
火峰山 按《縣志》在千秋鄉,去城一百九十里。危峰高聳,遠望如火,上有禪寺。
萬戶山 按《縣志》,「古名三台山,晉有道人過,謂此山當出萬戶侯,在里仁鄉。」
澹津湖 在城中央。一名市心湖。納一城水,由大龍、小龍二橋,經德化橋,穿城而出。鄱江雖淺,甚旱不竭。舊《志》云:「遶岸皆綠楊芙蕖,今間有之。」 元常福生建海會佛閣於大龍橋上,又西有鳳池橋。
東湖 在城東,又名督軍湖,秦番令吳芮習水戰處,有督軍臺,納風雨、薦福諸水。由德新橋出番江中浮洲寺內有十景:「孔廟、《松風》、顏亭、《荷雨》」 、「雙塔、《鈴音》」 、「新橋、《酒帘》」 、「洲上、百花、湖中、孤寺、薦福、茶煙」 、「雨堤、《柳色》、芝嶠晴雲」 、「松關暮雪。」 明萬曆二十年,知府楊際會建浮玉堂、弄珠軒於其上。西湖 :在蠙洲門外,內有放生池、東湖、王家水,漁人界以為業。
劉家塘 在城內,納東北潦水,穿城出江。鳳池 在澹湖西,古有其名。相傳洪武初,有取泥濬得一小臺磚甃,乃起磚,命工鑿視,得五石銅,亦不識其由。
茭池 在城內胡家橋西,納東北潦水穿城。懷蛟池 在府城南單。相傳有蛟五月五日於此競渡,號為懷蛟水。唐刺史張棲真嘗於此以《孝經》示訓,又名孝經潭。
白蓮池 在西隅右武坊,匯桃源山水。元總管段廷珪砌橋於右,後在胡忠臣祠內。
馬塘 在府城東北四里。唐刺史馬植鑿,因名。蠙洲 在城西。相傳唐時有大蚌產珠,因名。道汊湖 在懷德鄉。納諸水,南經小渡,達於鄱江。
螺螄洲 在城南鄱江之上流,岸夾汀也。俗傳洲長則鄱士登科者盛。
鄱江 在城南,一名長港。其源有二:一出洎山,合婺源,經德興、樂平而來;一出祁門婺源山,經浮梁而來,會於城東。環城而西,折北十餘里,分為二支,名雙港水。水落時有石樑橫亙,為兩岸過脈,俗呼「公母石。」 長港上自浮梁界至城東鄱江,逐段異名,漁人界之為業一十二所。
利池湖 在並堯山下流。內小湖六所。
北珠湖 在懷德鄉。內九所。
烏坽湖 自西南發源而來,出虯門入鄱湖,達於江。內六所。
大磊湖 在樂亭義感鄉。
桂湖 在懷德鄉。受諸水逕小渡,達於鄱江內二十三所。
孔目湖 在懷德鄉。東納大渡支流,西經南湖,會於鄱江。內八所。
官橋坽 在新興鄉。納諸水,西經大渡達於鄱江,內二十一所。
沙隔湖 在新興鄉。東由浮浪蕩大渡水,西經沙湖達於鄱內,四十一所。
角尾湖 在懷德鄉。東自溫鄉湖,納大渡港支流,西經長腰湖達於鄱內三十一所。
大雷湖 在文北鄉。合諸水逕大渡港,達於鄱江,內一十九所。
灌塘湖 在文北鄉。由西溪坽納鄱江支流,西入鄱江內三十六所。
方家湖 在文北鄉。東納鄱江支流,西經大坑坽,復入鄱江。內十七所。
陶家湖 在文北鄉。納諸湖水,南經道港州,達於鄱江。內十三所。
白水湖 在文北鄉。合由源小港諸水,北入鄱江。內二十六所。
白汀港 在文北鄉。東接餘干溪流西入鄱陽湖。內二十所。
新開湖 在文南鄉。南接白家汀,北會於鄱江。內七所。
獺湖 在文南鄉,納諸水,受鄱江支流,會於鄱江。內八所。
楓木湖 :在懷德鄉。納各汊支流。復入游渡、苦竹二港內四十三所。
苦竹溝 在懷德鄉,接餘干支溪流南會於游渡。內八所。
南珠湖 在懷德鄉。納餘干、古埠、沙港諸水,入石子小港,西入游渡,會於鄱江。內三十三所祝君坽 ,唐刺史祝欽明開浚,故名。明萬曆十三年築,改「饒關。」 去城西南一里許。東通鄱江,西接繕尾,會於鄱陽湖。內八所。
博士湖 在義感鄉東內五所。
大小景池 在義感鄉北樂亭港西逕《土級》強港,會於烏坽湖。內八所。
大小漢池 在立德鄉。東由馮家穴納鄱江支流,西經下口,復入鄱江。內五所
童子渡港 :在義仁鄉。北。受建德山澗諸水,合張公犁耙港,西入烏坽湖。內三十三所。
樹長港 :在崇德鄉。出箬嶺西流與石門小港合,入烏坽。內八所。
石門小港 :在廣進鄉。北接建德山澗諸水,東南入烏坽湖。內四十七所。
大小珠湖 「此皆窪下之地,大小廣狹不一。春夏水漲,各支流入本港,秋冬水落,漁人以竹箔棧取魚利輸課。」 鄱江南岸諸湖內一百九十二所,凡此東通新開河口,南通白家汀港,西通祝君坽,春夏水漲,會為鄱湖。秋冬水落洲出,各湖見焉。
雙港南岸諸湖 內一百七十所。
鄱陽湖 即彭蠡,又名「官亭湖」 ,隋改今名,去城西四十里。會江、饒、衢、徽之流,匯於大江,入於海。跨南昌、南康、饒州三郡,廣袤數百里。東境屬饒,春漲則與鄱江接連,水縮則黃茅白葦,曠如平野。
金鯽魚池 按《縣志》:「在城南隅寶華巷之內,相傳為陶侃故居,後梁時為鄱陽王蕭恢養魚之沼。」
新開河 按《縣志》:「郡縣舊多火災,太守張有譽開此河以厭之。其鐵石墩小溝田係姜宅業,張太守給價市之。」 今亦為官河。
餘干縣
萬春山 去治東北七十里。兩峰峭拔,中有天池,水清而甘,為餘干山之鎮。其望為李梅山,脈本自信州懷玉,迢遞四百里,至萬春山始入境。萬春山一支走馬鞍逕馮田渡、烏石港,起覆屯岡,至東岡,為邑主山。一支走三寶山,直至西津黃土灘,分一小支,有巨石連絡,為趙家嶺,橫抱而入,障治西界弋陽溪與主山會,俗云:「雌雄交度為輔山」 ,外自徽、歙來。又一大支從鄱陽逆入境,北橫過走康郎,為枕山。
李梅峰 去治西南八十里,高聳為諸峰最,初名平原峰,又名貞女峰。五代時有李岐、梅用者,從章嵩遊其上,後俱顯,故云。東有羅漢巖,西有龍泉井,嵩居曰「雲峰齋。」
冠山 居邑中,平地崛起,巍然如冠,故名。又兩峰對峙,名雙覆峰,或曰羊角峰,世傳梁蕭王愷別業也。山無旁壟,上多奇樹怪石,前瞰市湖,唐陸羽嘗於此煮茶。其巔有龍泉池,有雲風堂、乘風亭,今廢。中峰故有東山書院、二賢祠,敕建正學祠,宋楊億稱為「絕景。」 西石麓巉嵒曰花蕊峰,新建真武廟。前二嶺濱市湖,左曰「煙波」 ,右曰「白雲」 ,相環向如蟹足。關縣治,往為居民取土鑿石,官禁乃止。
冕山 去治東五里。隋林士弘築城,民避亂得免,故名免,後人因「冠山」 改雲。冕。有二支,為雌雄龍狀,亢者長里許,低者差短,橫亙治左臂中有虎石肖虎,其首昂然有龍潭。北有龍岡,岡下有泉,味甘。山無草木,間於元夕有光,見為祥瑞。支機山 去治東二十五里,晉處士隱居,以其名氏名山。
仙居山 :去治東三十里。五代時,有頭陀僧居其上,能致晴雨,土人祠之。
碧霄峰 去治東四十里。
「萬斛峰 」 ,去萬春東五里,中峰秀特,尚書李伯玉居其下,今屬萬年。
南極峰 :去治東南五十里,胡居仁居處。有「南谷書院。」
黃蘗山 去治東南八十里,中寬外固,攢峰峭壁,異木怪泉。宋尚書湯漢讀書其上,稱「小廬山。」 山後有龍泉,歲旱禱之。梁僧曹晞得道。有坐禪石,有黃蘗寺。
藏山 邑西附城,懸崖峭壁,宋丞相趙汝愚讀書其上,理宗賜「梅巖」 二字,鐫之石間。稍西有神仙窩,可偃臥。有蠻王墓。舊有西禪寺、溪山、風雨二亭。
雕峰 在治西三十里。前瞰石鼓塘,其上有趙汝愚崇憲墓。
石螺峰 去治西五十里,巉巖多石。山之陽有石室,紋如螺,故名。又曰「紋如羅,作羅峰。」
五彩山 去治西八十里。戰國吳申徙居。生芮時五彩雲見,故名。
洪崖山 去治西北六十里,瀕鄱湖,自武陵綿亙十五里。山陰有圓麓士之膚,白石皭然如龍,晉張氳煉丹。舊有丹井、丹竈,建仙壇、拍笑亭。康郎山 去治西北八十里,居鄱湖中。舊雲康氏居之,故名。又謂其能抗風濤曰「抗浪。」 有忠臣廟。有守備府,有兵營。
福屯岡 :去治南五里。多石,無草木。
三寶山 ,玉馬山 ,去治南十里,山下有白石如馬,或雲「馬鞍山。」
鄔石山 ,去龍窟北五里。
貊皮嶺 去龍窟南五里。嶺下有石龜,張吉葬焉。
霞山 :去治南四十里。
白馬峰 去治南六十里。按《明一統志》,在縣南山下有白石如馬,俗號曰白馬山,唐改曰玉馬。古聖峰 去治南六十里,峰極高,可望龍虎山。撥雲峰 去治南七十里,有僊跡曰華山。謝枋得陟其嶺,曰「此山宜居隱士。」
石虹山 去治北十里,即大石小石。連郊帶湖,怪石疊起。小石山有巖小門人中可容十人,有古篆二十八字。舊有僊子棋盤機車,今廢。按《明一統志》:「有橫石跨水,文彩若虹。又有一石室甚廣,旁列石障如屏風。」
武陵山 :去治東北三十里,臨大湖。元末兵起,吳宏立營其上,名「武陵營。」
龍窟河 去治西南十里。傳有白龍潛窟中,時出為雨,故名。其浸為鄱湖水,發源自信州興業,迂迴四百里,合錦江,過霞山,逕大溪,至桐口灘分派其西北由佈村走龍窟,受潤陂水,注瑞洪,入於鄱湖。其東北逕八字嘴,走馮田,過黃坊,注珠湖,至饒河口入鄱湖。其潛由八字嘴逕破穴,入城前,走西津。又自城前分新開河入市湖,出西津北折分派會珠湖入鄱湖。
餘水 在縣治前,即市湖,蓋信州興業水之餘者也。中有越水,天氣清朗,泓然無波。其紋或圓似鏡,或長似練,不與眾水混,味甘且重。陸羽取烹茶,韓彥長曰:「羽以味似鏡湖水。」 鏡湖者,越地也。或曰:水在於越,故名。水之入市湖,凡餘者三,又曰三餘水。按《明一統志》:會縣之輒南諸溪餘水,故名。以其三道而入,又名三餘水。或曰:「吳、楚、越之餘水也,故名三餘。」
西津水 迤走西北,至樹港嘴分南走者祝家灘,走南湯夾管櫪赤岸出傅家夾,會龍窟大河。自祝家灘下又一支走金家灘,逶迤北去朱雷灣,過白家渡、石橋新開河,東會珠湖水入饒河。其樹港分北走者,過嚴家渡、石灰埠,逕毛家渡、雷家渡,凃港東會於珠湖。馮田水 北走張家港,逕沙港受萬年古樓埠水,走黃坊,受縣東湖。陳塘港水過珠湖,受樂平、浮梁二水,繞郡城饒河口入鄱湖。
鄱湖 即彭蠡,其漲也,茫無津涯,溢入餘干縣治,往年民多苦之。故老嘗曰:「餘干水鄉也。」 大都信水 從東南來,至潼口灘分,環抱邑治三匝。會於鄱湖者為大合,會於珠湖者為小合。歷代陵谷更變,宋時龍窟一躍可過。今大河直擣龍窟,其沙港西津遇漲能通市湖,冬涸則車馬如行陸地。
康郎湖 ,按《明一統志》在縣西七十里,即鄱陽湖南涯
族亭湖 ,按《明一統志》在餘干縣西八十里,後漢張逸封族亭侯,因此名也。
潤陂湖 按《縣志》:「去治西南六十里,其源三,一出李梅峰,東流而西,一出臨川縣大梅嶺,南流而北,一出進賢縣贊王嶺,西流而東,同過巖前陂北,下為潤陂,西流至族湖,會龍窟大河入於湖。」
古埠水 按《縣志》:「去治東三十里,一出貴溪鶴嶺,一出安仁洪大源,至三公橋合流至餘干大田,西迤北過九芝,由柯村渡至古埠,會馮田水,走黃坊合沙港水入珠湖。」
樂平縣
康山 在縣東,為縣主山也。其麓有康氏居,故名。亦名「東山」 ,並以為邑號。
登高山 ,在縣東二里。
烏石山 在縣東三里
吳溪山 ,在縣西。山有石室,中有石人、石鼠。翥山 ,在縣東十里,北源樂安江。吳平彭綺居。
此
天分山 在縣東二十里。山石黑白相半,故名。鳳凰山 ,在縣東三十里吳溪之南,以狀名。石門山 ,在縣東五十里。
烏聊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山陽有龍亭湖,其東釣臺山仙女潭,其西為鵝塘之盤石,石下有潭曰「大汾。」
軍山 在縣東六十里枕溪。上有井,山勢崇高。唐末五姓軍保山捍寇,因名「軍山。」
天童山 在縣東六十里。
芙蓉山 ,在縣東六十里,以狀得名。
石屋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外望之如屋,中空可居。
葛山 在縣東七十里。相傳葛仙翁學道於此,有《李氏讀書》遺址。
樂山 在縣東七十里,接德興、浮梁界。
鷹鵠山 ,在縣東七十里。如鵠飛舉,旁有山,如鷹將擊,土人總呼「鷹鵠山。」
崌山 在縣東八十里,界饒徽間。東為葛山,兩山間有巖甚奇,洪氏居其麓,故名洪巖。東曰「洪源。」
鳳遊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山勢盤礡,為饒、徽間一鉅鎮。舊名「濬源」 ,唐改今名。
萬山 ,在縣南三十里。有尊嚴難犯之勢,縣治面之。
利石山 ,在縣南四十里。唐永徽中,取其石供銀冶。
樂平山 在縣西五十里。按《明一統志》:「山有石似墨,舊名石墨山,唐改今名。」
自鳴山 在縣西二十里。有貴溪鳴山祠,故名。乳泉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下有石如研,初名「石研。」 唐貞觀中產乳,天寶六載,賜今名。
金銀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以石形色相似,故名。
王佐山 ,在縣北五十里。眾山中特秀,土人呼為「陽早山。」
鏹山 ,在縣北五十里。石疊疊如積鏹,故名。萬斛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
勇山 在縣北七十里。石壁雄峙,故名。
柯木嶺 在靜理鄉,自樂平入鄱陽。
白土嶺 在永善鄉。通弼木、王師嶺。
松木嶺 在永善鄉,自樂平入弋陽。
南村嶺 在萬金鄉,自樂平入浮梁。
符竹嶺 在長城鄉,通南村嶺。
刺門嶺 在金山鄉,自樂平入德興,驛遞所經。障嶺 在懷義,為縣治屏障,故名。
梅巖 、《邵二泉記略》云:「金山鄉有巖,高二十餘丈,闊十餘丈,號梅花者,奇石離立,有如筍、如裀、如珊瑚瑯玕者,纍纍下懸,若將墜然。近壁處有級列如疆,號仙人田。由右而行,又如一室,室之頂垂石如龍耳,耳常出泉,下滴不竭。又右而行,地漸高,有石如舟如棋,地漸寬,如階以升其上,益宏秀如虛如亭之狀。左右穴各」 一,天光照焉,出之則山巔也。
洪巖 在金山鄉。高聳百餘丈,盤亙四十餘里。有天井巖、桐木巖、風巖、氣巖,惟洪巖最著。山腰有石室,南北相通,其中雲氣泉聲不絕。按《明一統志》:「山下洪氏居之,又名洪源。」
月巖 ,在縣北五十里。鄭氏世居其麓。
小觀巖 在金山鄉
石城山 按《明一統志》:「在樂平縣東南六十里,一名石城巖,又名仙人城。怪石縈結十餘里,中有空洞。宋少卿李常題曰『叢玉』」 ,李伯時畫為圖。彭汝礪詩有「花開洞府春常在,人會瀛州夜未歸」 之句。
仙鶴山 ,按《明一統志》「在樂平縣南六十里,下有一池三阜,中阜有靈鶴觀,相傳漢張道陵遺跡。」
文山 按《明一統志》:「在樂平縣東南七十里,山勢磅礡,亙連廣信之弋陽、貴溪二縣,多幽險,今特設官鎮之。」
陽台山 按《縣志》,「即王大山,在縣東五十里樂安鄉。層巒疊嶂,石壁蒼峰。沐國公祖塚,其盡落鍾靈處也。明嘉靖刱立禪院。萬曆有僧名真貴,號天然者,於嶺隈築靜室面壁四十年。將圓寂,遺命徒眾以大缸覆其身。數載,忽雷電啟之。法身顯相,迄今靈異雲。」
鍊銅山 按《縣志》:「縣北六十里,唐置場冶鍊銅,天寶六載賜名。」
洎川 德興南部鄉有洎山,山下水起處曰「洎灘里」 ,水西流經德興縣治,入樂平樂安鄉,是為
洎水當邑治。在銀城時,洎水抱邑而流,故稱「洎川。」 或以邑治內河為「洎」 ,非也。
內河 在縣治南。自鏹山而西二十里,分為三支:中支起康阜,為縣治,左支挾傳賢塘,右支挾西塘水至衙前,二水合抱市西流,號為「內河」 ,過龐公橋入樂安江。
吳溪 在長城鄉。派自婺源游汀,入邑萬全,遶石吳山而下,過竹渡與浮梁計坑水合,又過烏潭、蕭家二渡,瀦為吳溪。自此西入樂安江。樂安江 源出徽之芙蓉巔,遶婺源縣治而下,與德興眾水合,入樂平樂安鄉,故名樂安江。東北之洪源諸水、西南之洎川諸水相次入焉。明溪 在縣東六十里樂安鄉。
三溪 ,在縣西三里,二小港流合樂安江,故名。清溪 ,在縣東八十里。胡氏居其旁,宋慈湖文元公書「清溪」 字。
文溪 ,在縣東五十里。
槎溪 ,在縣東六十里。
洎口灘 在北金山南樂安鄉。
寶谷灘 在南銅山北樂安鄉。
淚灘 在北金山南,因饒娥哭父處,故名。「薛家灘 」 在南銅山北樂安鄉。
楓樹灘 在《北長城》南永豐鄉。
遙港灘 、鍾家灘 俱在永豐鄉。
施家灘 、鳴灘 俱在北靜理,南懷義。鳳凰潭 在豐樂鄉河溪口。
大汾潭 在長城鄉鵝塘,盤石下,深不可測。龍停湖 在樂安鄉。按《明一統志》,「其水四時不竭。」
秧青湖 在長城鄉吳溪。
蛟湖 在永豐鄉
潮泉 按《明一統志》:「在樂平鳳遊山麓,有石竅可尺許,日常兩潮,其出洶湧,其收盡涸。」 宋楊簡詩:「妙藏天地祕,神斧為誰開。水性原流下,山靈強勒回。」
汰金洲 按《明一統志》,在樂平縣西一十五里,浮梁縣
青峰山 在縣溪東一里福西鄉。山色多青,有寺。讖云:「青峰圓,出狀元。」 宋程瑀讀書其上,軒名壯圖,後果及第。
金鰲山 在縣東一里福西鄉。
王師山 在縣東五里福西鄉。宋朱貔孫未顯時居之。昔有異人過云:「茲山秀拔,當出王者。師。」 後貔孫果拜太子諭德,為度宗師。
塔尖山 一名石榴峰。在縣東南五里福西鄉。峰巒秀拔,為縣治前案。
大堂山 在縣東十里福西鄉。二峰森秀,與南雙峰並峙。
最高山 在縣南一里福西鄉。宋辛次膺僑居之,創亭其上。亭廢,隆慶五年建巽峰塔其上,以映學宮。
西山 在縣西一里福西鄉。
楓林尖 在縣西三里福西鄉。拔起平地,突出群山之表。有葛仙祠。
孔阜山 在縣北五里福西鄉。山勢北來,疊伏,層起端圓,狀類覆釜,復伏而奔走,蜿蜒曲折,結為縣址。外隆中坦如環抱。
寨山 在縣北十里福西鄉。黃巢曾駐兵於此。和尚嶺 在縣東五十里福東鄉。慈谿水出此。石牛山 在縣東五十里福東鄉。有石如牛。程山 在縣東六十里福東鄉。初名「石山」 ,陳時程靈洗之裔居其山下,族既盛大,遂改今名。黃山 在縣東七十里錦繡鄉。
芭蕉山 在縣東八十里錦繡鄉。翠巘插天,望之似蕉林。
五花峰 在縣東八十里錦繡鄉。五峰並峙,狀似蓮花。
鹿角山 在縣東八十里錦繡鄉。其源皆沃壤,為南風嶺,為牛軛嶺,為猴嶺,其峰拔起,為諸山會。
張公山 在縣東一百里錦繡鄉,鄱江發源之地。按《明一統志》「靈巖有洞四,曰慶雲,曰蓮花,曰含虛,曰張公雲。」
同瞻山 在義合。山高而秀,西南具瞻。其支為山棗嶺,為盧嶺,為蒙嶺,而蒙嶺為峻。其東為黃山。其北為瓦屋山,其狀如屋,為寒嶺。
夕陽嶺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錦繡鄉。相傳藍采和吹笛於此。
黃竹嶺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錦繡鄉界,休寧,長豐嶺 在縣東北六十里錦繡鄉
瓦屋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錦繡鄉。
白石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錦繡鄉。與芭蕉對峙,峭壁萬仞,白石磷磷,瀑布一瀉千丈。南有龍井,旱禱必應。
高山 在縣西。形如燕巢,竹木蔭茂,有道院祈禱之所。又有東高、西高二峰對峙,形如覆釜,其址有谷。
九龍山 在壽安鄉,宋余端居其下。
雞籠尖 在壽安鄉
青龍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壽安鄉。中有玉女祠,旱禱輒應。
雙尖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壽安鄉。兩峰對峙,為東南屏嶂,高百丈,周圍十五里。
石藏山 ,在縣南五十里壽安舊鄉。有鍾乳數穴,一名「水龍口。」
南村嶺 在縣南五十里壽安鄉樂平之交。石門山 在縣南六十里壽安鄉。宋尚書彭汝礪讀書處。旁有龍池,水深莫測。
九英山 ,在縣南五十里壽安鄉。唐甯殷有九子,據此以禦黃巢,因名山曰「九英。」
澆嶺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興東鄉,界婺源。大游山 、小游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興東鄉,高出諸山上,「平衍延袤百餘里,幽蔓殊絕,竹木蔭茂。」
風蒙嶺 在縣東南七十里興東鄉。
石嘴山 逼臨溪滸,鑿石成道舊有亭。
石灰山 在南城學宮之前。土人取石燒灰,並有驚景鎮龍脈。眾共買朱李之業,輸入學宮,永禁取石。
陽府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興西鄉。孤峰峭立溪側,泉石幽勝。地暖多無雪,積物皆早秀。按《明一統志》在景德鎮,下有陽府寺。
萬戶山 在縣西三十里興西鄉。奇秀聳拔,相傳晉郭璞云:「當有封萬戶者出。」 後宋程節應之。金魚山 在縣西三十里興西鄉。宋程節祖業漁其下,有異人指其臥榻曰:「葬此,異日子孫當為望族。」 後節與弟及子俱顯,至今其灘與山俱以金魚名。
寶象山 在縣西三十里興西鄉。有石池,旱可禱雨。
馬鞍山 在鎮市
禪師山 ,在興西鄉,鄱陽之交西寺。卓錫之所。有寺《旱嘗禱》之應。
鷹窠山 在縣西二十里安西鄉。
后稷山 在縣東四十里安東鄉。有石池,旱可禱。
庫源山 :在縣北三十里安東鄉。其水注磨刀港。
石鼓山 在縣北三十里,橫於溪湄,望之如鼓。明堂山 在縣北四十里安東鄉。佛印生於此。黃連山 在縣北六十里安東鄉,建師港之源。江山 在縣北,下連萬山中,昔江山道者結廬於此。
紅杏山 一名「紅鶴山」 ,在縣北四十里化鵬鄉,苦竹嶺 在縣北一百里新定鄉,祁門之交,桃樹嶺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新定鄉。
梁和嶺 在縣北一百六十里。新定鄉。小北港之水源於此,徽池之交。
浮和山 在縣北二百里新定鄉饒池巨鎮。鳳遊巖 一名「居仙巖」 ,在辛合有大石室。仙石巖 一名「石佛巖」 ,在福西鄉,巖深丈許,中有石佛。
紫雲洞 在錦義、婺源之交,洞巖空曠,懸崖多奇石,中縈迴數十里。
水龍洞 在縣東四十里興東鄉,去鳳遊巖三里許。山後有二巖,水從黃壇入注巖中,潛行地下二里許,復從山前出,其山蜿蜒起伏如龍。高嶺洞 在仁壽地,據絕險,四面扺徽。黃巢之亂,鄉民據之,有黃巢寨、走馬臺、雙井泉。元亂,李昌寨守之,居民有強悍風。
白沙洲 ,在城門沙繞十餘里。
金雞石 在興義下,三小石離立,上一巨石,高丈餘,廣二尺許。
寶石 在里仁。二石如珠,一峙潭心,出水丈許,一蹲沙際,又名飛來石。俗又雲「公母石。」
會仙石 在縣北三里鑑潭之西,壁立水際,上可坐十數人,雲「僊人長吟嘯其上。」
龍睛石 在壽安,突生山麓,狀如龍睛。
大蛇口石 在縣南三里,一石屹抗河中,《堪輿家》言「石上建鐵塔最妙。」 或建浮圖於石之東,以束水口,亦勝。後以東邊址薄,遂建於西。
掛榜山 :在縣南五里。與郭家洲、吳可堂故宅。
《對河》當科年,邑人每以「山崩之大小,驗舉子多寡」 雲。
花石 :在小大北港。兩水合聚下流之西岸,法京都。
顯教山 按《縣志》,「在縣南三里,即古新昌縣治,後為顯教寺。明邑令傅元初重建,並洪皓讀書亭。」 今廢。
虎頭山 按《縣志》:在新正,去芭蕉山三里許。通山皆石,嶮峻不可登。巔有池,廣數十畝,深不可測。土人云:「有龍藏其中。」
番源 出婺源張公山,穿巖度壑,泉多瀑布,合泉為坑,合坑為澗,合澗為溪,流五十里至白水,又流四十里至楊港以下在縣之東。按《明一統志》「源發浮梁縣東北一百四十里高山下,西流百里入昌江。」
「橫槎港 」 出雞籠尖,與鹿角山,又出大小源江家山,十餘里至新田段陰樹港,合流十餘里至楊港。
「天寶水 」 ,出同瞻山,與彭充塢至程村合流,十五里至楊港。三水總會為回軍潭,為吳港潭,為尖石潭,五里至臧灣。
慈谿水 ,出和尚嶺,流四十里至臧灣,會前諸水,合流五里至深渡。
壽溪水 出同源,其下為龍潭,流入深渡,合西保、隴源諸水,共流六十餘里,出口至昌江入北港。
力降水 ,出婺源長溪,又出同瞻山,經長源至茶潭,合流十餘里,過高視渡以下在縣之南。《澆嶺水 》,出婺源梅嶺,流四十里至高梘,五十里至外平港,納長山諸水。
《長山水 》,出樂平、長壽二里,歷湖田至景德小港,合前諸水,共流入北港。
大演水 ,出建德,過興里,流八十里至三龍渡,會江山水以下在縣之西。
江山水 ,自江山發源,流三十里至三龍會興里水,流二十里至羅灘渡,合江力水。
江力水 ,自江力發源,流三十里至羅灘,會江山水,合流二十里至景德鎮廣福觀前入北港。「建師港 」 出黃蓮山,流五十里至鑑潭,會大北港。
大北港水 ,出祁門楠木、武嶺二山,過閶門,流六十里,納歷山來小港之水,流四十里至武陵溪口,納小北港水以下,在縣之北。
小北港水 ,「一出梁和嶺,三十里至滄溪,一出桃樹嶺,四十里至滄溪,一出苦竹嶺,四十里至姑演,合滄溪流四十里至武陵溪口入大北港」 ,流十里經明溪,納滕奉、梅湖港水,二十里經建師港納西鄉水,四十里至昌江,會東鄉水,二十五里至西港嘴納西鄉水,五里至小港口納南鄉水,合流二里至金魚灘入鄱江。
崇聖坑 在縣西,一出孔阜山,一出程家庵。佛指泉 在西隅能仁寺前。井底有石指泉從上湧出,水甘冽,冬夏不竭。
龍井 在辛正白石山之陽。深三丈許。歲旱,禱雨應。
潮井 ,在長山石門寺側,淺深不測,盈涸似潮。「卓錫井 」 ,在寶積寺。
白龜池 在里仁。其水紺碧,其深不測,中有白龜,故名。
蓮荷塘 在北隅,會昌江。
龍泉池 按《明一統志》在浮梁縣六十里,水深莫測,歲旱投以楮鏹,有魚銜之而下即雨。昌江 按《明一統志》在浮梁縣南,源出縣東八十里,西流會諸溪水經此,下入鄱江。
江家山水 ,按《縣志》「在縣東,出雞籠尖鹿角山,十里至程府前,會慈谿水。」
壽溪水 出同源,流二十里至馬村口,入東河為龍潭,合流四十五里,出道觀嘴入大河。鯉魚橋水 ,按《縣志》在縣南出婺源程坑,至界首入浮境,流三里至鯉魚橋,又十五里至榔樹橋,又六里至陳家陂,會歷降水為南河,流七里至外港,納柳家灣水。
柳家灣水 ,按《縣志》:「一出樂平、長壽,十里至界首入浮境,流十五里至朱陂頭,又三里至柳家灣,又二十里至外港。」
黃壇水 按《縣志》:「一里流入山巖,伏行五里,出水龍口,流一里至江村,三里至灣陂,會鯉魚橋水,合流十五里至陳家陂,會歷降水入南河,合流十五里至景德鎮小港嘴入大河。」
洗馬橋水 按《縣志》在縣西,出焦坑十五里,會桂湖橋水。
桂湖橋水 按《縣志》出畫溪塢,流十一里至桂湖橋,會洗馬橋水,六里至羅家灘,入西河,合流十里出西港口,入景鎮大河。
東源水 按《縣志》,「在縣北。一出梁河嶺,十里至株林,又十里至高陂,會葉坑水,一出葉坑,流三里至潘村,又十里至高陂,會梁河嶺水,合流十五里至豪嶺,又十五里至蒼溪,會西源諸水。」 西源水 按《縣志》,「一出宗流坑,十里至大湖,又五里至西灣,又十五里至港口,會桃樹嶺水,一出桃樹嶺,十里至桃樹店,又十里至狀」 元港,又二十里至港口,會宗流坑水合流。二十里至勒工市,又五里至滄溪,會東源諸水為小北港。流十里至姑演,又五里至陵村港口,納苦竹坑水。苦竹坑水 ,按《縣志》:「出祁門楮公嶺,五十里入浮境,過巖坑,流十里至江村,五里至凌村港口,入小北港,合流五里至渾潭,又二十里至武陵溪口,入大」 北港,合流十五里至明溪,納梅湖水梅湖水 ,按《縣志》:「出滕谿嶺及柳木,會儲田橋流十五里至梅湖,又十里至明溪入大河」 ,流十五里為沒潭,又五里納建師港水,流三里為鑑潭,又二里為石鼓,納磨刀港水。
磨刀港水 按《縣志》,「一出庫源,一出棗木灣,十里會鐵爐塅,流三里至磨刀港,又流二十五里至昌江口會東河水,流二十五里至景德鎮西港口會西河水,又五里至小港嘴會南河水,合流二里至金魚灘,又三里至官莊,入鄱界藍袍坑 按《縣志》」 ,「在青峰寺前,源出橫塘,逶迤曲折,經復生橋至寺前,環抱狀類琵琶,沿」 流入大河。讖云:「水打藍袍坑,朱紫滿街行。」
義井 按《縣志》,一在縣治,一在鎮市。
安平井 按《縣志》,「在河東,井巨而古。」
玉井 按:《縣志》在上義都楊水坑旁。
白水井 按《縣志》「在仁壽都,水白如漿,味甘,村因得名。」
白沙洲 按《縣志》,在城門都,沙繞十餘里。桃花源 按《縣志》,在梓舟都。山石盤錯,水源深邃,元末士大夫多居於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