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9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九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九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九十八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九十七卷目錄

 吉安府部彙考一

  吉安府建置沿革考

  吉安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吉安府星野考

  吉安府山川考

  吉安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八百九十七卷

吉安府部彙考一

[編輯]

吉安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禹貢》荊、揚二州之域。周為吳楚地。春秋、戰國屬越及楚,至秦分屬九江、長沙二郡。漢承秦後,屬豫章、長沙郡,後又分置廬陵郡,立南部都尉。三國吳置安成郡。晉徙廬陵郡治於石陽,後復立安成郡,隸江州。宋、齊、梁、陳郡縣一仍晉舊。隋平陳,改廬陵郡為吉州,尋復改吉州為廬陵。唐州郡一因隋名,初改郡為州,繼改州為郡,已乃復改郡為州,遂徙州治於今所焉。南唐因之,無所變易。宋為吉州軍。元改為吉安路。明為吉安府,屬江西布政使司。領縣九:

皇清因之,領縣九:

廬陵縣:附郭。

漢舊縣,屬豫章郡。東漢末年,吳孫策於縣置廬陵郡。晉徙郡治石陽縣。隋廢郡,置吉州,改「石陽」 為今縣。唐永淳初,州徙今置,縣亦隨徙。宋屬吉州軍。元屬吉安路。明屬吉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百里。

泰和縣

漢本廬陵縣治地。東漢改西昌縣。隋改安豐縣。開皇間,又以東昌縣省入,改為太和縣,屬吉州。唐置安平州,尋廢,仍以縣屬吉州。宋屬吉州軍。元陞為州,屬吉安府。明改為縣,改「太」 曰「泰」 ,屬吉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百四十二里。

吉水縣

漢本吉陽、石陽二縣地,屬廬陵郡。晉因之。隋以吉陽、石陽二縣省入廬陵縣,屬吉州。南唐割廬陵地置吉水縣。宋因之,屬吉州軍。元陞為州,屬吉安路。明復為縣,屬吉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百三十一里。

永豐縣

漢本廬陵縣地。三國吳析置陽城縣。晉太康中,改為陽豐縣。隋省入廬陵縣。宋至和間,始置永豐縣,屬吉州軍。元屬吉安路。明屬吉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百二十九里。

安福縣

漢本安平、安成二縣地。安平屬豫章郡,安成屬長沙國。東漢改安平曰平都,屬廬陵郡。吳置安成郡,治平都。晉改安成為安復縣。隋廢安成郡,併安復入平都,復改為安成縣,屬吉州。開皇中,又改曰安復。唐初改為安福縣置。請幫助識別此字。州,尋廢,以縣屬吉州。宋因之,屬吉州軍。元陞為州,屬吉安路。明復為縣,屬吉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百三十六里。

龍泉縣

漢本廬陵縣地。三國吳置新興縣。晉改曰「遂興。」 隋以其地省入泰和。楊吳析置龍泉場。南唐始陞為縣。宋宣和中,改泉江縣。紹興初,復曰龍泉,屬吉州軍。元屬吉安路。明屬吉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十三里。

萬安縣

晉遂興。隋廢入泰和。唐初因之。楊吳置龍泉場。南唐更萬安鎮。宋改縣。元明因之。

皇清因之,編戶六十六里。

永新縣

漢本廬陵地。三國吳析置永新縣。隋省入泰和。唐初,復置永新,屬南平州,尋又省。顯慶初,置縣治禾山東南,屬吉州。宋因之。元陞州,屬吉安路。明復為縣,屬吉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百八十四里。

永寧縣

唐永新縣地。宋因之,屬吉州。元至順間,始分置茲縣,屬吉安路。明屬吉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二里

吉安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

吉安府疆域圖

吉安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撫州府樂安縣界二百里。

西至袁州府宜春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贑州府贑縣界二百八十里,北至臨江府新淦縣界一百四十里。

自府治至省城五百九十里。至

京師五千五百五十五里。

東西廣三百八十里,南北袤四百二十五里。《廬陵縣》。

廬陵,附邑也。東至吉水縣界四十里。

西至安福縣界,二百里。

南至泰和縣界八十里

北至臨江府新喻縣界七十里。

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泰和縣》:

府南八十里為「泰和。」 東至本府廬陵縣界七十里。

西至龍泉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萬安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廬陵縣界九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吉水縣》。

府東四十里為「吉水。」 東至永豐縣界九十里,西至廬陵縣界二十里。

南至廬陵黃岡橋界,四十里。

北至臨江府峽江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永豐縣》:

府東一百三十里為「永豐」 ,東至撫州府樂安縣界七十里。

西至吉水縣界,四十里。

南至贑州府興國縣界二百四十里,北至臨江府新淦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九十里。《安福縣》。

府西一百二十里為「安福。」 東至廬陵縣界四十里。

西至湖廣長沙府攸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永新縣界,九十里。

北至袁州府分宜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龍泉縣》:

府西南二百七十里為「龍泉。」 東至萬安縣界八十里。

西至湖廣郴州界,八十里。

南至永新縣界,七十五里。

北至泰和縣界九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萬安縣》。

府南一百八十里為「萬安。」 東至贑州府興國縣界一百七十里。

西至龍泉縣界八十里

南至贑州府贑縣界二百四十里。

北至泰和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二百五十里,南北袤三百六十里。《永新縣》。

府西二百二十里為「永新。」 東至廬陵縣界八十里。

西至湖廣茶陵州界八十里。

南至龍泉縣界八十里

北至安福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永寧縣》:

府西二百八十里為「永寧。」 東至永新縣界五十里。

西至湖廣茶陵州界,三十里。

南至龍泉縣界三十里

北至永新縣七溪嶺界,一百六十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廬陵縣附郭。

宋朱晞顏《修城狀》:「府治據江上流。」

劉弇《送吉州太守序》:「南接贑江,北竟淦水,西控臨川、長沙,環地幾二千里。」

劉彥《譙樓記》:「咽喉荊廣,唇齒淮浙,江山映帶在眉宇間。」

舊《志》:吉諸名山自五嶺來者,贑水循之而北折;從岷山至者,瀘水沿之而東注。螺山抱螺湖端拱於北,神岡障贑江朝參於南,青原龍驤於左,瑞華虎伏於右。山環水外,水環郭外,古稱其為富州大郡,信夫。

廬陵縣 東南則青原文山,苞蓄靈異。西北則瑞華諸山,綿亙逶蛇。

《泰和縣 》「匡山蟠曳,武姥雄馳。淵潭澄渟,岡隴逶迤。」

吉水縣 「貢江豐水,交組成文,太平仁山,嵸峛如屏,巽峰削青,墨潭澄碧。」

永豐縣 帶恩江,環葛水,華陽五嶺諸峰獻奇。安福縣 東挹蒙岡之秀,南踞牛嶺之雄。龍泉縣 西抱郴、衡,控五嶺。龍山蟠秀,華峰矗霄。

《萬安縣 》聳芙蓉而列金鵝,激贑水而灘《皇恐》。永新縣 地勢豐隆,木山聳秀。

永寧縣 山深地僻,鵝嶺、漿山拱揖左右。

吉安府星野考        通志

[編輯]

府屬總

《圖說》:斗六星,二十五度,為吳之分野,吉安,入斗九度。

《一統志》:吉州屬翼、軫之分,星紀之次。

吉安府山川考        府志

[編輯]

本府。廬陵縣附郭。

東山 在城南龍興坡上。負隍面巿中有祥符寺仁壽塔,非吉水所稱者也。世傳唐天祐中,一夕雷霆,其塔忽左旋東向,因呼「神運塔」 雲。仁山 在城西二里許,城隍岡側,勢陂陀參差。吉水縣東北亦有仁山,以山形似「仁」 字,故名。相山 在城西,即西原山城隍岡也。平衍幽曠,步入即有林壑之致。

螺山 在城北十里,與神岡拱對,若賓主然。周圍一十八里,高約五十丈。南臨贑江,宛委如螺。無林木。旁有靈泉寺,俗呼為「螺子山。」

瑞華山 ,在城北五里,由珠林蟠起,約高五十丈,周迴五里,俯瞰大江,一望數十里。上有道院,山中積流為下田之溉。

真君山 在城北。自瑞華綿亙,鬱為此峰,嵯峨巀嵲,倍瑞華。宋時有蛟為患,因祀許旌陽得免,遂以名山。

天華山 在城西六里許。山自安成發脈,踴躍頓伏,為郡治主山。世傳丘、王、郭三仙遊焉,上建仙壇。前一小山,狀如覆蓋,登之山川城市,盡在目中。

青原山 在城東南十五里。山勢根盤紆袤,外望如蔽。旁有逕,縈磵而入,磵流清駛,詰曲度待月橋,石壁峭倚,中曠衍,淨居寺在焉。山半崖稍平,有泉,七祖思公卓錫處也。獅象二山左右列駱駝峰、鷓鴣嶺,聯絡巑岏,泉石可嬉處,改步而

金鳳山 在城南二十里永和市東,形似鳳,故名。相傳時有金雞飛鳴其上,東西映帶,蒼翠迎人。

龍須山 在城西五十里二十一都。峰巒崒嵂,並插天表,絕頂有泉沸出,一登禪師嘗駐錫焉。順治丙申,有鳥千百自南飛來,翔集山上。一大者中立,餘環拱之,不鳴不食,一宿而去。或以為「鳳凰雲。」

香城山 ,在城南四十里七十五都,一作「薌城。」 周迴百餘里,南北麓界永豐、吉水,銳聳約數百仞,以文筆名。三峰中一峰尤奇麗。譙樓登望,高矗雲表。

雲騰嶺 在城西三里。山勢回折,北延真君山,盤而為龍頭山,隱起秀傑,宛設屏於長岡之外。相傳刺史吳世雲升仙於此,上有雲騰廟。廖仙嶺 在城西南六十里二十六都。山勢盤互回折,故名。「曲山」 上有石巖,巖上常產異香嘉藥。世傳唐會昌中,有廖仙姑棲神巖內,里人禱必應。

峰嶺 在八十五都。山峻起如豎旗狀。下有小山,俗名搖船進寶,與黃金坑二圓峰相對。羅一峰嘗稱之曰:「此大類羅浮山。」

方石嶺 在八十六都。崇巒疊嶂,石崖峭。舉。文丞相舉義,都統鞏信行府。永豐兵潰,北兵追及此山。信駐隊據險,殊死戰,箭被體不動,猶手殺數人,自投崖死,日久屍如生。土人立廟祀之。文筆峰 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一在淳化鄉,宋文天祥居其下。一在永福鄉,淡江蕭氏居其下。

金竹峰 ,在城北六十里石筍峰東,約高三百餘丈,周迴二十五里,兩峰相峙如竹,名取此。焦岡 北接天華,木茂壤赤,故名。

神岡 邑南十五里,與螺山南北相望。瀘、禾二水出其右,面臨大江,蒼翠映照,邑之奇觀也。上有惠祐廟,祀故太守劉竺,故以神名焉。舊名「翠峰山。」

石屋巖 在二十四都。從大穴徑入,中如廳事,可容三百人。石天成如闌干,《紅巾賊》拆毀。巖口出泉,經旱不竭。

螺川石 螺山下文山祠前,二石東西並豎,高四尺許,其一穴文宛蹙如螺形,其一轉折如「川」 字篆,相傳名郡由二石雲。

贑水 在城南,源本章、貢二水,北流至贑縣始合,故謂之贑。三百里至萬安縣,其間有八灘,水性湍險,惟黃公灘為甚。東坡南遷,訛為「惶恐」 ,舟過此,其險始平。

神岡山水 邑西南。其源有二:「一自袁州萍鄉縣界瀘瀟山百八十里至安福縣,東北流八十里與永新水合;一自永寧之漿山、鵝嶺二水通永新江,其間又有永新之抱陂水、秀水、琴亭水、黃陂水、泰和之灉水、禾水、安福之瀘水、郭水、毛停水、同水、清溪水、更生水、王江水,皆經此會大江。」

習溪水 在城南。源出吉塘渡。《宋志》云:「由焦岡嶺東合眾流至此,故名習溪。」 《注》:關門溝渠貫柵垣,名長澇水。過市西橋,又過福善、南湖二橋,又東北過習溪,入大江。此遶城南之水也。又其南,永新、安福二水,合流出大皋渡入江。距城十五里。

螺湖水 城東北。自邑西五里岡冷水坑發源曲折,經雲騰嶺水與沸泉合流,北折而東,注螺湖,以達贑江。此遶城西北之水也。又其北支分派別,並東入贑江。橫石江水 ,邑西北,界吉水,其源一自儒行鄉大灣,一自吉水中鵠鄉來。其間有清湖水、三江橋水,皆經此入贑江。白鷺洲 在城東贑江中,長五六里,水東西分流,雖甚漲,洲不沒。宋江萬里建有「白鷺書院」 於其上。

黃土潭 ,在紫瑤山下,有龍潛焉。宋文革齋嘗夢潭中龍即其居,隨產文山,雲霧滿室,潭日淺塞。及燕巿之變,土人復夢有乘輿擁入潭中者,旦大雷電,潭漲如舊。

噴珠泉 在雲騰嶺下。遊人拊掌,則微泡沸出如珠。

金牛泉 ,出城牆下,橫瀉如瀑布。元監郡納速兒丁修城基,泉為之涸。及明,太守莫知己,發去浮壤,泉復出,味甘洌,為郡中第一。守西使者施愚山構亭其上,遂為遊觀一勝處也。《愚山記》載於亭下。

噴雪泉 在清源山中

胭脂池 在郡治後藥師寺前。相傳晉時有仙女嘗浴於此,後人汲池水以洗胭脂,故名。金錢池 ,在永和市。宋蘇軾、黃庭堅遊清都觀,戲擲金錢於池後,池中開花如金錢,迥勝常葩。墨池 在舊縣學立心堂後。池中產鯽,皆黑色,異他沼。

東坡井 在治南。東坡自儋耳還,遊清都,至米巷,曰:「此地鑿井,當得甘泉。」 市人如其言,果然,因假公名號井。

義井 二一在郡治西仁義坊,宋丞相周必大鑿之以飲居民,故名。一在府學後,山長蕭彝翁死節於此,因名。

泰和縣

觀山 ,在縣西十五里。下有觀山寺,石壁上有飛泉,冬夏不竭。

金華山 ,在縣西十五里千秋鄉。自武山發脈,蜿蜒至此,與玉華均秀。

武山 在縣西三十里。一名「新山。」周迴六十里,勢如躍馬。山有娬婆岡,世傳娬姆飛昇處。又有陶皮石室、龍王洞、珍珠泉、虎鼻峰、望陽石、禮斗石、衣籠石、南巖石、西巖洞、石鼓、丹井、雲峰寺、佑仙觀十四景。又其外有釣臺、風門、觀音巖、獅子峰、仰天湖、石房十八間,補陀、出水等巖,試劍、屏風、棋盤、雞冠等石,步虛、天寶、高明等壇。請幫助識別此字。雲:「白雲等庵。」

蟠龍山 在縣北三十三里。山勢宛轉如蟠龍。禾山 ,在縣北五十里。唐時嘗生嘉禾,故名。禾灉二水出焉。九月間,山產浮筍最佳。

傳擔山 在縣西五十里高行鄉。山極高峻,路甚隘窄,攀援轉置而後可過。其西南又有石筍峰,尤峻拔,下有通天聖巖,旱則於此禱雨。潮山 在縣西五十里。唐武德間,四祖禪師飛錫至此,結庵山巔。庵成之初,江水逆流至庵前,奔湍迅急,其聲若潮,因名。山有寶峰、如意巖、通天聖巖、羅居洞、舍利塔、四祖石室、席帽石、《觀音石》《大小佛座石》《東巖鹽穴》、「《錦草》諸勝。」

三顧山 在縣南五十里,正當縣治,三峰宛如筆架,屹然相顧。宋元嘉中,盧度隱此屋。前有池,其池魚以名喚之則次第來取食。有蕭子荊嘗築讀書臺其下,號「清節先生。」 有護國寺,有洗馬池,世傳郭子儀遺跡。又有普安堂及龍潭,禱雨多應。

雙鳳山 在縣南五十里。兩峰相連,其狀如雙鳳。

大唐山 ,在縣南六十里,勢如群馬交馳,上有大唐寺,因名。

高湖山 在縣西六十里。峻絕奇聳,頂有盤石,其平如砥,非緣石捫蘿不可登。

王山 在縣東八十里。狀類卓筆,高二十里,舊名義山。晉永嘉中,有王子瑤者,修煉於此,道成仙去。唐因改曰王山。貞觀初,又有匡智者與姪大郎求仙,至廬山,遇異人曰:「此陰山也,不如南求陽地。」 二人南求,入此山,修煉得仙,故又名匡山。山頂有上中下三壇,又有送龍潭、釣魚臺、黃土潭、駕鶴峰、禮斗壇、煉丹井、衣冠塚、圍棋石、讀書巖、通仙橋、白蓮池、滾泉池十二境,又有定光巖、觀音巖、八耳鍋、

三華山 在縣北,盤迴如螺,上有羅仙壇,世傳羅公遠修煉處。

玉華山 在縣五十七都,狀如帳屏。山頂有天池,可數畝,冬夏不竭。最高諸峰,舊有殿閣數處。明萬曆間,知縣唐伯元建玉華閣其上。

登科嶺 在縣西北五里。舊名「登窩。」 宋劉廷雋居其下,擢第,改今名。有「應夢閣。」 往時赴科者多預宿其上,求夢皆驗。

閬川嶺 在縣南八十里。兩旁高列十一峰,深連三十餘里。劉子高《詩》曰:「一洞深連三十里,兩巖高聳百千峰。」

減飯嶺 在縣東三十里,濱江,形如側月,遇江漲輒減。世傳此山日減則民食足,故名。下有「磨盤洲」 、八字渡。

城頭嶺 在縣四十里。上有獅子寨,下有蛟潭,相傳嘗有龍見於此。

清水巖 ,在縣北五十里。廣可容百人,深無底。世傳一道人入其中,有石燕飛撲面,度行十餘里,聞撒網聲,懼而還。巖有泉,下注石穴。

《煙窗巖 》巖頂見天,如蔀屋之有天窗。

十龍巖 在縣南四十里。空洞可容百人,中有龍井。

「讀書巖 」 ,在匡山之半,若瓦甕,可容二十人。世

傳匡仙讀書處

天柱岡 ,在縣南二十里。狀如天柱,正當縣治之南。形家謂之「南方天馬。」

金洞 在五十都。山勢縈迴五里許,日照鮮明如金。

牛吼石 ,贑水南下經此,有聲如群牛之吼。黃牛石 有二,一在吉水縣南山西南,其狀若牛。一在泰和縣西黃牛岡。舊傳石牛能盜官倉米,下有一小石,宋乾道間,一夕風雨,自移其處。雲亭江 在縣南,名繒水,自興國縣界發源,分兩支,至沙村合流,經珠林口入贛江。

牛吼江 源自龍泉拔鐵山發其間有清江、蜀水、禾溪、橫江諸水,皆經此入於贛江。

仙槎江 源發興國縣界小窯嶺,西北流,合仁善大蓬水入贛江。

花石潭 在縣東北。日出則大小石五色燦爛如花。

高漚潭 在縣南龍洲上。定光僧縶龍於此。舊有高漚寺,《讖》云:「高漚鐘響出公卿。」

龍洲 在縣南一里。陳霸先駐軍龍見水濱,洲以此名。又傳定光僧投偈潭中,龍不為妖,壅沙成洲,故名龍洲。僧留偈云:「龍洲過縣前,泰和出狀元」 ,永樂陳循、曾鶴齡,宣德縣典史曹鼐,成化曾彥先後應讖。

金魚洲 在縣東二里,狀如遊魚。《讖》云:「龍洲接金魚,泰和出相儒。」 又云:「魚埧添兒宰相生。」 吉水縣

甘露山 在縣東二里,舊名「虎丘山。」 宋紹興初,有甘露降,因名。

隱居山 在縣東二里。形勢平坦,元寂禪師所居,亦名「翠微山」 ,上有龍華寺。

東山 在縣東二十里仁壽鄉。綿亙二百里。漢劉智請移郡,謂「東通泰山」 ,即此。上有田可耕,茶藥可採。山之陽有瀑布直下數百丈。山勢迴環有庵寺,頂上有楊仙師壇。

太平山 在縣東三里。初因鴉鵲銜墳墓上紙錢,堆成一像於樹下。里人見之,遂構一祠,以祀許旌陽。座下有氣口泉,可手挹,朝謁者無虛日。仁山 在縣東北,山勢斜拂而末銳,其旁二山橫峙如「仁」 字,故名。

崇義山 在縣北,有南岡禪寺。舊傳有寺僧眾相聚,皆和合,頗守清規,故以「崇義」 名。

中華山 在縣東二十里折桂鄉。眾山環擁,一峰秀出如懸鐘。有浮丘、王、郭三仙壇,禱雨輒應,朝謁者至自數郡。山腰有半山亭、玉貞觀,俗傳精誠感格,見有光似燈,熠耀浮空而來。

東固山 ,在縣東。周迴四百餘里,巍然高聳,為縣之東鎮。

方山 在縣南。廣袤數十里,山勢迴複,中寬平。

有斜徑穿山腰而入,山之罅有石人像,歲旱禱雨輒應。

張華山 在縣南。山下有石洞,洞中有清泉,世傳為龍穴。張國賓立玩龍亭於洞口。

西峰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文昌鄉。舊傳葛仙翁、王晉真人煉丹於此,上有王、葛二祠。西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重岡疊巘,若屏障然,其間一峰獨尖秀,下有東溪,流為朗溪。

鳳山 在縣東五里中鵠鄉。上有桃花院、鳳凰巖,瀑布自巖而下達於江。相傳昔有彩鳳飛鳴其上,因名。

天獄山 在縣南五十里中鵠鄉,一名黃原嶺。相傳此山鎮伏奸宄,上有地方廣丈許,履之覺下虛如鼓聲,俗謂之「鬼監」 ,故曰「天獄。」

南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同水鄉。山阿有數石,屹如人立,號石人峰。歲旱禱雨多應。下有宋儒王子俊振古堂。有《南山六詠》,楊文節、陸放翁、楊子直、朱晦庵皆有詩。

望符山 ,在縣北六十里同水鄉。世傳旌陽令許遜於此望符,故名。

崆峒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同水鄉。山多黑石,能化為白。每化一石,其年輒有登科第者,人以為「報石。」

朝元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有方石亂點如金,名黃金臺。上有詩云:「落落萬古石,悠悠千載心。人間不相應,白雲深處尋。」 或傳楊仙師留題。范蕭嶺 在王嶺之側。數峰矗立,澗水旁流。世傳范、蕭二人學道於此。

韓相嶺 在縣東六十里折桂鄉。世傳南唐韓熙載遊此,因名。

穹嶺 在縣南八十里,與西山對峙,又名東山。群山連亙,獨此山拔出如卓筆然。

王嶺 在縣北九十里仁壽鄉。絕頂有石壁數十丈,下有小巖,高可五六尺。歲旱,鄉民於此禱雨,將盥薦,輒有微溜出巖上,亟以器貯之,水多則雨隨至。相傳彭玕作亂,立保寨於此嶺,上可置數萬人,倉廩府庫皆有遺址。其一曰「相公坪」 ,旁有山,視王嶺為卑小,曰「張欽寨」 ,乃其將屯兵與玕對壘之所。

白富嶺 在縣北九十里仁壽鄉。有泉自巔出,大旱不竭。嶺左有石,高數百尺,遠望聳秀,旁有巨人跡。又有石潭,歲旱禱雨必應。

金鐘嶺 在縣東。圓秀而高,其形類鐘。

六祖嶺 在縣東南。世傳南華六祖嘗駐錫,下有六祖院。

茅仙嶺 在縣北。世傳茅仙女於此仙去,半山有仙女祠。

巽峰 ,一名「青螺峰」 ,在縣南五里折桂鄉,為儒學龍門對峰。辛酉邑令何修學用堪輿家言,增高五尺。

午岡峰 在縣西五十里中鵠鄉。一名「斗峰。」 五峰連延,一峰獨高。世傳楊仙師飛昇處。上有仙師廟,有所遺白角,每旱祈禱,吹之則雷雨隨作。近岡仙師故宅遺址。環宅左右,不產螺鰍之屬,故名「齋坑。」

鹿角峰 在縣西北六十里同水鄉。世傳有仙人騎鹿登山而去,因以名。

天柱峰 在縣北四十里仁壽鄉。

三凹峰 在縣西北八十里同水鄉。上凹山壁立,有石數尺。相傳此石有光,其年必有擢科第者,遂名「石鏡。」 中凹為南北往來通衢,下凹稍高,臨赤石潭,下有黃雲岡,每旱禱雨輒應。

日岡 ,在縣北四十里,廣數丈,其圓如日月岡 。按《方輿勝覽》,與日岡相距五里,狀如偃月。

《袁道者巖 》道者,即般若大師弟子。般若坐寂之後,道者亦於此隱化。

「仙女巖 」 ,在桑桐山之下,有王、郭、浮丘三仙壇,靈跡甚著。

黎洞 黎王寨下,洞中皆良田,溪水極清。神洞 在縣南五里,出入之途最狹,依山俯澗,略可容足,不百步即寬平,有田近百畝,皆沃。兩山合翠峰,高入雲漢,洞中有石棺、石香爐。鷓鴣洞 在縣西北五十里,四面山皆環合,中分南洞、西洞,有田數百畝。

石蓮洞 舊名「石屋」 ,在縣西北九十里同水鄉禪居寺之前。盤石屹立,平地可三、四丈,中空如室。

牛眠石 在縣北。或傳,秋高夜靜,有金牛往來其上,牛跡存焉。

試劍石 有二,一在吉水縣東北五十里元潭崇元觀之後,世傳許旌陽以是試劍處,似銅非銅,似鐵非鐵。一在安福縣北桑田,世傳劉像為令,試劍於此。

永豐水 在縣城南。其源自撫州樂安、贑州、寧都、興國三縣界發,其間有麻江、黃竹渡、搖少、永寧、龍門、永豐、白水、陽豐、廬陵峽、烏江諸水皆會於此,入贑江。張家渡水 在縣東南,源出文昌鄉,其間有瀘江、河口、分陂、幽溪、皂江、義昌、王江、明德、瀟、瀧諸水皆經此入於贑江。同江水 在縣西北六十里,源出袁州分宜、安福、廬陵之境,其間有楓子江、柿陂、何湖、石水,皆經此入於贑江。鑑湖 ,在縣東二里,源自縣西,縈迴如帶,流入於湖。諺云:「水繞鑑湖弦,文江出狀元。」 明洪武庚辰胡廣、壬戌劉儼應之。

吉文水 在縣南。贛江下流,與永豐江合,有洲亙於江中,曰青湖洲。二水合流,委蛇繚繞於灘洲間,狀若吉字,故灘曰吉陽,縣曰吉水。又曰:「兩水交合如文字」 ,故名文水,又名字水,由此而達於章江。又上有墨潭,以水深黑而名。

明德水 在縣南。源發永豐縣,西北流為義倉水,又西北至瀟、瀧,下流與王江合。

南溪水 源自中鵠鄉,東流二十里為螺陂,經柘溪,又五里出柘口,入於贑江。石牛潭 ,在縣西南四十里。相傳江水暴漲,見有石牛浮於其上,故名。

元潭 ,在石牛潭下流一十里。相傳下有神蛟,上即崇元觀。昔旌陽令許遜冶劍於此,上有試劍石。

柿陂 在縣西北八十里。源出袁州之分宜,溉田十頃。宋紹興中修復。

清冷泉 在縣西六十里。出鹿角峰北。泉平地湧出,高七八寸許,雖大旱不縮,下匯於曲池,俗名「冷水塘。」 下有田百餘頃,藉以灌溉。

永豐縣

巘山 在縣北十五里。森列五峰,懸崖絕壁,頗稱險峻。世傳浮丘王、郭三仙嘗過此,後人立為仙宮。時有雷電迅掃,祈禱輒應。其上有凌空閣、寓仙館、注生堂、文昌祠。明崇禎年間,擴注生堂為長春殿。

陽山 ,在縣西北十里。仙人葛元嘗於此煉丹,有水流出,謂之「丹泉。」 上有集靈觀、丹井亭、仙翁祠,絕頂有丹爐藥臼之蹟。

龍華山 在縣南五里。晉有蜀人龍日華避秦修煉,於此得道。按《舊志》云:「東漢桓帝時,上苑白鹿遺落人間,常見於此。帝遣皇華使者持節求之,不知所在。」 後人就其地建白鹿觀,今改為洪都觀。

西華山 ,在縣西五里。山形類覆鐘,頂有浮丘、王郭三仙殿。歲旱禱雨輒應。

郭山 ,在縣東五十里,連屬樂安、新淦、永豐三縣界。崎嶇棧道,行七八里,劃然曠坦,有良田數百頃,郭山寺在焉。

雞籠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四面皆田疇,此山獨蹲其中,宛若棲雞之籠,故名。

鳳凰山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明德鄉瀧岡。宋歐陽修父母墓在焉。墓左修之故居,右為修之前室,胥、楊二夫人墓。其前有西陽宮,旁有沙溪巡司,山形如鳳。瀧岡阡表碑樹此。

香爐山 在縣東四十里,以形似名。

寶山 :距縣三十里遷鶯鄉。聳秀可愛。

石門山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大石對峙如門,其上有水田數十頃,居民數十餘家,中有龍山院。

聖嚴 在縣南二十里。世傳五代間,夜有神人震動其上,及旦視之,忽有土城,周圍數里。事聞,命百戶程瑄屯兵守之。嶺巔有龍井,深廣數丈。前有峻峰,名「仙人臺」 ,禱雨輒應。宋紹興中,鄉人修其城以避寇。

白芙嶺 在縣西四十里,一名「白霧嶺。」 西抵吉水界,三峰連聳,高數百丈。旁有觀音、慈光二寺,中有石室,居人常望雲氣以占晴雨。

獅子嶺 在縣南三十里。上有巨石如獅,故名。世傳有僧號「禪和大師」 ,結茅其上。一日,雲煙蓊藹,人見僧凌空而去。

石空嶺 在縣南一百里。形如覆斗,內空闊,可容二三百人,中有生成佛像,其上為古寨場。禪和洞 在縣南三十里。中如暗室,以火燭之,石殿鐘鼓畢備。

恩江 源自撫州樂安、贑州、寧都、興國三縣界發其間,合麻江諸小水,流出吉水,入贑江。永豐鄉水 在縣南,源自興國界,北流經禪峰,出百蛟,合於恩江。

明德鄉水 在縣南。源自興國界,北流入明德鄉,歷瀟、瀧達於永和。

源頭堤 在麻州恩江橋之上。昔水流洲北,環抱邑城。其後洪水衝激,南流成川。萬曆中,疊石築土,厚三丈,長百餘丈,屹然巨嶂,水乃歸故道焉。

石鼓潭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世傳內有石鼓,擊之則雨。

仙井 在縣南醴泉院。宋楊仙師以杖拄之,水湧出如醴,市汲不竭。

石井 ,在縣南二十里。深闊丈餘,風雨晦暝,時見金鴨出沒其間。

沙井 在永豐鄉藤田市。宋楊仙人經過,以杖拄之,水湧出,味甘如醴。市中三百餘家汲之不竭,因以名院。

安福縣

蒙岡山 :在縣治之東里許。林木森茂,城中望之,秀色蔚然。一名秀峰。山半有東嶽行祠,一名鳳山。

罾石山 在縣東一十五里,臨江。其山輪囷特起,狀若漁罾。山腰有二石,高數丈,其一俯首,若將壓焉;其一壁立,勢相支撐,中可往來。一名麟山,突起江濱,石峙如麟角。里人副使周憲居其下。憲未第時,治尚書,夢茲山神告曰:「居我山何不讀我經?」 乃改治《春秋》,遂第。子懋相、懋卿世其經,皆第。孫鼎瀚、鼎清作秋墅堂於其側,隱而著書焉。

尼山 在縣翔鸞鄉。延袤百里,高插天表,勢若翔龍。其下兩石峙立如門,中闊數丈,泉流其間。

清澈澄瑩,四時不竭。相近復有「交椅山」 ,與「尼山」 對峙,如拱揖然。

浮岡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層峰疊嶂,石壁光明五色,望之如龍虎狀。有浮山洞、虛觀、闍黎峽、桃花洞、芙蓉嶺。

陳山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山勢高聳,草木暢茂,四時蒼翠可愛。上有陳山帝王廟,與會山延連相屬。

蹲山 ,在縣西南一百四十里。上有風窟,繚繞百餘步,無草木,每有風出,飛沙揚塵。

更生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輿地誌》:「吳時有女子居樟木下,木大數十圍。孫皓造宮室,令人伐木,斧斤莫克,丁夫苦之,女祝之曰:『汝今且去,他時更生』。」 遂克之,後果復生。故山及水皆以是得名,山下有更生夫人廟。

天臺山 在縣南二十里,兩山一溪,夾路而入。有王瀘《溪記》。

西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林壑幽險,有溪出兩山之間。溪旁有龍窟,歲旱禱雨多應。宋乾道間,賜廟額曰「靈佑。」 上有魏仙壇、沖虛觀。

新茨山 ,在縣西五十里。王烈之《安成記》,「漢豫章太守賈萌與安成侯張普戰於新茨之野」 ,疑即其地。

龜山 在縣西六十里張氏居前。奇峻如天馬相追,山下二洞相向,內有滴泉如玉乳,可容百人。又名獬豸山。

武功山 在縣西一百里。連接瀘、瀟二山,包蓄九龍,根盤八百餘里,跨吉、袁二郡。晉葛元、葛洪二仙,先後修煉山中,因名葛仙峰。又傳有武氏夫婦遠來修煉,夫止瀘瀟,婦止西昌,遂以武公名山,故泰和有武姥山雲。及陳武帝時,陰助王師平侯景之亂,更名武功。高踰三十里,中夜登頂,可望日出。峰上有仙翁壇,以巨石疊方丈許,瓦皆以鐵。祀葛仙於壇內。旁石塔,時或見火燄,若金燈然。山腳有集雲、行宮二庵。山上有雷岩、紗帽、筲箕、飛雪、黃龍、烏狗諸潭。半山有箕峰庵,南向有圖坪庵,昔有異人遊憩於此,潑墨於門壁間,忽不見。山人洗之,見行草字,書法甚奇,墨刻至今存,或以為白玉蟾所作。又有觀音岩,明白雲禪師開創梵剎,名「白雲庵。」 規制宏敞,可容數百眾。

瀘瀟山 在縣西二百二十里。山頂二水,瀟水南流下洞庭,瀘水東流匯彭蠡。又傳盧、蕭二道人結廬峰頂,故名。

九龍山 ,過絕雲巖十五里。萬山環繞,林木蓊鬱。相傳,劉蓬頭結茆山中。明嘉靖間,遊僧寧州自安仁古爽來,創建佛宇。四方僧眾雲集,遂稱「巨剎。」

明月山 在縣西一百里。山頂有石如月,下有月山寺。

高峰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跨袁、吉,廣袤百里。山徑峭險,人罕遍歷。上有龍潭三所,歲旱禱雨必應。

北華山 ,在縣北二里。舊有道觀,時有遊人登覽。

鴿湖山 在縣北六十里。上有雁峰、白鶴峰、石人峰、三渡橋、桃花澗,景物幽絕,有唐人留題。東暘峰 在縣東十五里新樂鄉。磅礡高聳,四面視之,形體各異。頂有巨石,可坐數十人。其西南諸峰亦秀拔,西有石巖如屋,土人祀唐安成令劉象於此。其峰上有大石,時出雲氣,居人望之以占晴雨。

白雲峰 在東暘峰之南,一名「白馬峰。」 峭壁秀拔,有葛仙壇,壇下有泉,流入蜜湖。

石榴峰 在縣新樂鄉濱江,一名「龜山。」 下有龍潭,深不可測。元時有漁人沒水誤入洞中,見石床臥一老人,其上蓋龍所居。

三峰 在縣南四十里。高聳峻拔,卓立天表。從此望則見五峰。御史劉陽時往棲焉,題其上曰「半雲洞天。」

牛黃嶺 在縣東南,與秀峰相接。昔有異人騎黃牛入山,因名。上有「三仙壇。」

羊角嶺 在縣十一都。有石鐘鼓在水中,睡石、曬布石白如疋練。皆達仙遺跡。

愁猿嶺 ,在縣西百三十里。嶇險高峻,擔負之人甚苦之。故嶺曰「愁猿」 ,凹曰「怯馬」 雲。

西雲嶺 ,山勢聳特,世傳鑒義禪師於此化去,遺銅印一枚,一刷可度數十紙。山半為「福善庵」 ,下瞰平疇,胸懷頓豁。

五里岡 ,在縣南五里。綿亙蜿蜒,若龍蟠焉。晉郭璞《遷城記》云:「鳳山龍岡,狀元文章。」 蓋指此也。

書岡 在縣南四十里。怪石層聳,其巔有平石,名「淵明讀書臺。」 舊傳晉陶潛解官之後,嘗隱於此。

石屋 居東陽之西,頂趾皆石,北向,豁然中空,平如廣堂,光明周正,可坐百餘人。洞角開一竅,攀緣而上,有逕自山頂出,其下有東陽行窩、石屋、山館。

碧雲洞 ,在五峰之麓,兩石峻削而立,因之為門,題「碧雲第一關。」 洞中一竅天通,中曠爽不窪,最崔嵬之處,題「太虛」 兩字。拜石亭在焉,有劉陽記。

雷巖 在武功最高處。巖石峻削奇古,延袤數十里,煙嵐掩映,風起林木隱隱雷吼其中,遇雲氣舒朗,徐見巖戶石門,開闔若神仙居。須臾聚散莫測,人跡罕至。

壁峽 在十都。一山斷如斧劈,中有溪洞、石床、石磴,兩巖壁立如帷房,惟亭午有日,晝常陰陰。龜峰下復有巖前洞,虛曠可容數十人。

石廊洞 在二十六都,馮氏居前。洞口奇石,四面壁立如廊,由小竇秉燭而入,澗水中流從嶺後穿出,溉田數百畝。中有觀音巖、石鐘、石鼓、石田、玉兔、仙樓、篆踞、獅巖諸名勝,前後相去可五里許,俗呼為「書林洞。」 洞口有雲樓石館,環十餘里。內復有書巖洞、仙壇、老山、飛瓊洞、漿山、水雲巖、上都潮水洞、風花雪月四洞、石「屋巖。」 《礱山》。「蟠藤巖。」

瀘水 自瀘山發源,距縣百八十里。合二小江,東流遶縣北,與王江合。又東會永新縣水,出本府神岡山下,入聚贑江。閻水 ,在縣東三十里六十一都。東流合毛停水而下合於瀘水,達於王江。

毛停水 在縣東北七十里。自遊嶺發源,下會於瀘水。

王江水 在縣東南新樂鄉。源發陳、會二山,東流與瀘水合。

廬水 ,按:《水經》及《漢史輿地誌》云:廬陵廬水出於安城。又郭璞《地虔》云:「廬水接沙田、安福,出狀元」 ,蓋瀘水下流與清溪合,然後名廬水。

義川水 一名南溪水,其源自萍鄉縣發,合湖廣攸縣水,達永新、梅州,會流神岡山下。水奔洶善潰決,歲齧民田無算。天順間,鄉民劉岳常捐資鑿石數十里可通舟,水馴不為患。郡邑交旌之,名其川曰「義」 雲。

蜜湖 在縣東十五里新樂鄉。《輿地誌》云:「湖有絲蓴鯽魚,味甘如蜜,故名。有石穴可容百人,水可溉田千餘畝。」

天曉湖 在慶雲、興德二鄉之間。山頂湖闊百餘丈,大旱不涸,巨浸不溢。中有巨石,每旦未明,波光暉映,故名「天曉。」

百花潭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循化鄉。瀘瀟、武功之間。峰巒峻峭,雲霧覆之,花木滋盛,歲旱可禱雨。

紫石潭 在六都。石如屏,側立水濱。

徐潭 在十都江口。隱隱石門,中空如堂。漁人入見,有龍眠床榻。

紗帽潭 在武功山。水從迎仙橋橫流,一石梘懸注潭中,潭口如紗帽,雲氣昏黑。相傳有龍出沒,遊人坐處,潭水濺沸如珠。又有筲箕、飛雪、黃龍、烏狗諸潭,皆奇勝。攀緣而下,疑非人世。寅陂 在縣西四十里。橫截瀘水下流,遶縣前,溉田一萬三千畝。宋治平初,縣令黃中庸、縣丞趙師日浚港築堤,至今民享其利。王庭珪作《寅陂行》以紀之。

文昌井 在治西儒學前。

石牛泉 在縣南六十里。中有巨石如臥牛,故名。

東麓泉 :在縣北智溪山下。味甚甘美。

龍泉縣

金山 ,在縣西一里許,形如「金」 字,故名。與銀山夾峙,山有龍興寺,寺有塔。

銀山 與金山相並,遂名銀山。山有三峰,巔有塔。第一峰之下有龍朝院、龍頭坊、泰霄觀,元末俱廢。

石含山 在縣西,延袤百餘里,跨永新、桂陽、茶陵之境,右溪水源出焉。

西龍山 在縣西二十里。峰頂皆石,石有穴出風。

玉泉山 在縣東南十里。山中有泉出石罅,潔白如玉,冬夏不涸。

錢塘山 ,在縣東南六里。山壤衍沃,山麓有徑路通南康。

盤窩山 在縣二十都。盤鬱秀麗,四山拱趨,龍洞泉直垂。下有巨石,可坐十數人。

峨嶺 ,在縣西四十里,勢插層霄,有飛雲洞、集雲峰、仙鵝池、金龜石、石人峰、老蛤石。

蓬萊嶺 在縣北五十里。上有石巖、石筍、仙鵝池,人謂如「海上蓬萊。」

貞女岡 在縣東北三里。上有貞女墳。

葛仙巖 在十三都。有石室,可容十數人。遂江水 在縣治南,源出左右二溪,至李派渡始合為一。

左溪 二源,俱在縣之正西。一發源桂陽縣之掘渡,一發源上猶縣之大林,至左安而合,歷石鬱瀧,至南江口,而大沙水出焉。又三十里至武陵瀧,又三十里至李派渡。

右溪 出石含山,歷雙橋,過朱沙瀧,轉七里至觀坑,又二十里至李派渡。

湯泉 在二十六都大鄢。可熟羊豕。

萬安縣

西平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一名「西陽山。」 其水流龍溪,有阿蘭若。山巔有百丈峰,飛泉瀑布,注為龍潭。南抵興國,東跨泰和,皆有水出。

龍頭山 在縣東二十里。高數百丈,山如几案,又名「案山。」 上接仙壇嶺,相傳葛仙翁煉丹之所。又有仙聖、羅漢二巖,巖有仙人坐跡。

蕉源山 在縣東四十里。其中產鐵,又名「東溪山。」

芙蓉山 :在縣治西越江五里。秀異眾山,類若芙蓉,罨靄可愛。

韶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相傳虞舜南巡,使和伯、羲伯諸臣奏《簫韶》之樂於此,遂名。

金牛山 在縣南六十里。東瞰大江,中有石如牛,下有金牛廟。

五馬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五峰相連,如五馬狀。

金船嶺 在縣六十里皂口。舊傳有胡僧過此,見神光朗耀,駐杖異之,已而復然,遂以杖𨙫地,琅琅有聲,乃掘地得金船而去,因以是名。黃塘巖 在縣東八十里。巖中空洞,狀如樓閣,有石鐘鼓、石觀音之類。巖下蛟穴出泉,四時不絕。

皂口溪水 在縣西南。源出上、下造,經梅團合於白水,經社坪,出皂口入大江。

上橫江水 在縣西北六十里。其源自龍泉潭溪發,經泰和牛吼江入於贑江。梁口溪水 ,在縣南八十里。其源一自霧團,經黃塘澗田流出遊田;一自龍頭經五陂田,合於游田,溪流併入大江。

城江水 在縣北六十里。其源一自盧源,一自蕉源,由南州合流,至兩江口,匯麻溪流,經胡陂、灣頭,併入贑江。韶江水 在縣西北四十里。其源自十七都西韶,流經田南,會黃鵠水流入贑江。清水 在縣東十五里。其源自龍頭山發,經元橋入於贑江。五雲洲 在縣北贑江濱,龍泉江水出其左右。唐賈琮為虔州刺史,赴闕,艤舟於此,見五色雲起,因名。

惶恐灘 在縣治西。本名黃公灘,土人訛為「惶恐。」

永新縣

義山 ,在縣東南。周迴三百里,西交郴、廣,南控虔、吉,若有少長揖遜之義,故名。一名「龍頭。」 唐天寶初,改名永新山。

禾山 :距縣六十里,為通邑鎮。山昔有嘉禾生其上,故名。又名秋山。

綏原山 :距縣四十里,勢連永寧、鵝嶺。其上為阿育王塔。上聳絕巖,下頫重淵。旁有飛來石。仰山。

《礱山 》「群山交會,石壁聳立,下有灘十里,波濤有如雷鳴。」

高士山 :距縣五十里。昔有高士宅其麓,因名焉。

南華山 在義山,重嶂中起,狀如飛鳳。

東華山 上有東華觀,下臨深潭。

「赤面峰 」 ,在禾山,昔有異人廬此。

《寶山勝洞 》,洞深數百步,內有石柳、石龍、石鼓、石碁盤、石盆、石獅象。上有二石相對立,若童子,有方石若書案,俗呼為「雙童講書石。」

石廊洞 在西亭鄉。中有白石幢、石鼓、石檠、石蓮花,深一二里,巖竇通後嶺,奇甚。

元陽洞 ,在安仁鄉,距石廊洞十里,有石鼓二。

洞中泉湧出,注溉一方,旁有《元陽觀》。

「碧波巖 」 ,近巽峰,中有瀑泉,自石峽飛灑而下,注為深淵,甚奇秀。

搗衣石 在縣北四十里平原村,廣四尺,長倍之。昔唐顏魯公撫此石,愛而憩焉,謂可搗衣。今更千年,土花不蝕。

勝業水 ,距縣二十里。源出拔鐵山,甘沃以溉田,勝於餘方,故名。

琴亭水 距縣七十里。自栗傳鎮合百丈洞水至西陽江口與「勝業」 水合,入禾江。

禾水 即縣大溪,合琴亭、勝業諸水,至縣東行,經溶江與茭川諸水會。

黃陂水 :距縣五里。源出綏原山,經歐田,東合禾水。

秀水 ,在縣西南。入縣,分兩支遶縣舊學,轉北入江,若「秀」 字。

忠義潭 在城南袍陂渡。元破城,百姓相率赴潭死,故名。

馬頰潭 :在馬頰廟上。

永寧縣

小玉笥山 在縣西周圍二十里,狀若篋。笥。漿山 ,在縣西三十里。

拐湖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

迎岡山 在縣西北五里。中有石潭,歲旱禱雨於此。

娥皇峰 ,在縣西十里。世傳二妃從舜經此,因名。

七星峰 在縣北

銀岡 在縣西三里

七溪嶺 在縣北十里

鵝嶺 在縣東五十里

漿山水 ,自湖廣茶陵州界漿山發源,東流出雙江口,至迴碧亭

拐湖水 ,自龍泉縣界發源,入拐湖礱至迴碧亭。

鵝嶺水 自永新縣界發源,西流經縣治南,下至迴碧亭,三水共會出小江。

鄭溪井 邑嫗陳氏家貧。一日,有士人姓呂至嫗家覓茶,嫗從遠溪汲水。呂怪其來太遲,曰:「枯地少,泉寡力固不能掘井也。」 呂遽命取碗覆米於地,指曰:「後七日當得洌泉。」 如期啟視,土陷泉湧,人以為仙井。

吉安府城池考        通志

[編輯]

本府。廬陵縣附郭。

吉安府城池 ,唐天祐中始築城,周九里九十一步。東憑大江,西、南北濬壕,深一丈五尺,長一千四百七十一丈。門五:東廣豐、迎恩,南興賢,西永豐,北嘉禾。門有樓,城有戍舍。宋開寶、紹興、淳熙間,皆重修疏浚。明都督朱文正更築新城。

皇清康熙四年,重加修葺。

外縣

泰和縣城池 ,「唐乾元間建土城,周迴五里。明正德六年改砌以磚城,為門七。嘉靖中重修之,周迴七百餘丈,濬壕深丈餘,廣三丈五尺。」 吉水縣城池 ,「南唐保大八年築,周迴四里,高六尺有奇。明洪武元年重修。正德間復甃以磚石。周圍一千二百三十五丈,高一丈七尺,厚八尺,設五門,覆以樓。」

永豐縣城池 ,宋紹興中始築土城。明弘治初因故址新之。嘉靖三年加築之,屹為不拔之基。安福縣城池 ,自吳寶鼎間徙治今所。「晉永康中始築城,宋祥符中修之,明初增葺。嘉靖、崇禎間先後修築,周迴八百八十六丈五尺,廣一丈,壕深一丈五尺,長九百四十五丈。」

皇清康熙八年,修建城樓。

龍泉縣城池 ,「宋明道間始築城,淳祐初,砌石浚壕,明洪武七年修葺,週迴四千八百四十步,高一丈八尺,厚半之;壕五千五百二十步,深五尺,廣倍之。」

萬安縣城池 ,「宋熙寧間築,明洪武初因舊基繕之。正德中廓基增築,周七百一十四丈,高二丈四尺,廣一丈八尺。」

永新縣城池 舊有土「城,宋嘉熙中,始加甃治,周九百九十丈,厚一丈有奇,崇倍之,壕深一丈五尺,長四百八十丈有奇。明洪武、萬曆中,相次繕修,岋然改觀。」

永寧縣城池 ,元至正丙戌,割置永寧縣於鵝嶺之西。壬辰,燬於兵,改葺於瓦岡。明成化間復。

「加修繕。周迴四百丈,廣七尺有奇,崇倍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