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9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九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六卷目錄

 台州府部彙考二

  台州府山川考二

  台州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九百九十六卷

台州府部彙考二[編輯]

台州府山川考二   通志縣志合載[編輯]

寧海縣

躍龍山 在縣東南一里。蜿蜒如龍偃臥,先名臥龍山,邑令黃淳易今名,又名映霞山,俗呼「應家山。」

靈鳳山 ,在縣南七十里。宋元嘉中,梅長者休官隱此,有鳳至,遂名。

獅子山 在縣南九十里,絕頂有仙人跡。仙巖山 在縣南一百里。頂有二石,如仙人偶坐。有石洞,多奇草靈藥。

鳳山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如鳳張翼。明洪武間,設兵備以控制海道,城其山為健跳所。道山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上有湫曰「孔雀」 ,雲覆其巔,翊日必雨。

東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道嶼巖之東北,一石高三、四丈許,卓其巔,名曰「石筆峰。」

東屏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形如屏,又名「誥山。」 三十六雷山 在縣西三十里。自松壇至西溪新田,沿淺而上,峰巒纍纍,如貫珠三十有六。梁王山 在縣西三十里。舊傳梁太清末侯景作亂,陳霸先起兵,有王子避地於此,故名。柯仙山 在縣西四十里。舊傳僧曇猷棄槎入天台,駐錫於此。其地昔產牡丹。

鳳凰臺山 :在縣西四十里。

桐柏山 ,在縣西四十里天台極東寧海界上。相傳葛元煉丹寧和山中,後徙此。

王愛山 在縣西六十里,與天台分界。唐咸通中,剡寇裘甫據寧海,王式發兵收之,戰於海口、上疁、海遊三處。甫敗,遂從此山遁去。龍鬚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其岡四斷,怪石屹立,有龍湫三四處。

硤石門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兩峰夾起,矗立千仞,有巨人跡丈餘,崖上石刻奇怪不可讀。大中山 ,在縣北一十里。昔有僧結庵其上,掘石塚得磚,上有「大中」 二字,故名。大中,唐宣宗年號也。或以為山當縣之正中雲。

赤柱山 ,在縣北三十里。

鴈蒼山 ,在縣北三十里。西南連桐柏,上有石如鴈行,其色蒼然,故名。

赤稻山 ,在縣北五十里。東跨鄞江,西連鴈蒼,北抵奉化。

天門山 在縣北六十里。《漢地理志》:「會稽鄞縣東寧海北有天門山,水入海,山半亞海」 ,今柵墟鐵場正其處。

石孔山 在縣北六十裏海中峙立,形狀如印,有二山相對。

蜃樓門山 :在縣北六十五里。海洋。

蓋蒼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極高廣,產茶,又名茶山。上有水簾,側有觀音巖。東有石刻「真逸」 二字。

白嶠山 ,在縣東五里。一名「雲嶠。」 晉武帝初,置縣治於此。

石臺山 在縣東六里。石疊如臺,上有石棋枰。宋胡少爚與友五人登此聯句,刻石尚存。罣罳山 在縣東一百里。形如圍屏,亦名「五幅山」 ,左獅子巖,右香花山。

莆田山 ,在縣東海中二百里。

三門山 ,在縣東二百五十裏海中。三峰鼎立,故名。海舟出入必經此。

南田山 在縣東海中,上有平疇,可三十頃,居民蕃盛,今墟。

石佛山 在縣東海中,以形似名。

青珠山 在縣東海中

蛇盤山 在縣東南海中,四圍皆水,盤屈如兩蛇,故名。其石堅膩利,數郡採用。

龍姥山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高出眾山,世傳有龍姥隱跡此中。

九皋山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上有龍湫,大旱禱雨於此。

石筍峰 ,在縣東南百二十里,聯臨海仙居洞。

狀元峰 在縣南二十里。山極高峻,為一邑藩屏。宋葉夢鼎讀書於此,後以上舍釋褐,人呼狀元,因名。

鹿頭峰 ,在縣西一百里,與天台接。

天女峰 ,在縣北四十里,以形似得名,又名「丫髻。」 上有小庵,海中人望餘山皆伏,惟天台華頂與此峰屹立。

鬥雞巖 在縣北三十里,兩峰對峙,如鬥雞狀。明張岵以御史歸里,聞靖難,投巖下碧潭中。「千丈巖 」 ,在縣東南二里。

摘星巖 在縣南三十五里。

壽星巖 在縣西南一百里。亦名「老人」 ,以山如老人狀,故名。

石姥巖嶺 在縣南九十里,一名「寧和」 ,以有石姥神,故名。

戰坑嶺 在縣南百里。危峻難登,俯視大海。桐巖嶺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佹橋嶺 在縣南一百里。兩石峙立如門,以小木橋跨道下有泉湍急,穿洞而出,道甚險隘。寧和嶺 在縣西南一百四十里,與臨海界。仙巖洞 在縣南一百里,界臨海,絕頂有石龕,深十丈餘,高半之。

紫溪洞 ,在縣北四十里,地幽阻,僅一線道,內有僊人洞,四壁皆巖,可容千人,中有仙跡。明季有僧立庵居之。

海遊溪 在縣南七十里。東流五十里入海。寧和溪 在縣南九十里。源出天台及屈母山,北流四十里,又東流一十里入海。

上白溪 在縣西南四十里。俗傳「狐嘯溪。」 源出天台華頂,東北流八十里,會於大溪,由雙港渡東流入於海。

柴溪 在縣東北八十里。源出蓋蒼山,四十里入海。

茶山黑龍潭 在縣東北九十里。三潭水三色,中潭圓如井,上有飛瀑下瀉崖谷,結屈如三葉屏風,上潭壁立不可登。以下三潭入《祀典》。白龍潭 在縣西三十五里。其上崇巖插空,雲氣澒洞,世傳龍常見於此,鱗甲瑩如雪。

秋水潭 在縣東南一百里。一名「玉溪。」

孝女湖 在縣西三十里。舊傳,唐時有汪氏女,苦節不嫁,耕織以奉其親。親好湖水,其家距湖五里,女日汲以供之。親沒,建塔報焉,遂以此名湖與山。

新泉井 在縣學。宋縣令李知微浚。

太平縣

百千山 :在縣治北。縣之據山也。

官鑑山 :在縣治西北。

鳳凰山 ,在縣東五十步。

石牛山 ,在縣南一里。

鳳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形如飛鳳,其下有《孝感坊》。

白峰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巖石巉險,巖畔穿石洞,其下有廟。

屏山 在縣東三十里。東西二石聳立如屏,屏有古藤繞纏,冬寒不凋。

葉茶寮山 :在縣東三十里。昔有隱者於履居之,山際有應聲巖。

王城山 ,在縣西北三十三里。邑之鎮山也。本名「方城山」 ,絕罅,壁立如城。相傳越王失國,常保此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

樓旗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一曰樓崎,又呼為天馬山。極雄峙,海舶率視為嚮背。

金山 在王城山西北,上銳下闊,宛若金字。宋侍郎王居安築室面之,號金山堂。

華蓋山 在王城山西北,下有金僊寺,東南有虎頭山。

虎頭山 :在縣西北三十三里。

盤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黃巖境上。

嶠山 在縣西十里,一名「溫嶺。」 有東西兩峰,東大西小。其地常燠少寒,故名「溫嶺。」

龍鳴山 在縣西四十里溫嶺南。上有龍湫,舊傳有龍鳴。

西原山 ,在縣西十二里。其絕頂有丹竈、丹井。唐張兆期修真於此。

湖霧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

天馬山 在縣治南稍東十里,如天馬騰空。石盤山 在縣南二里。自鴈蕩至此,綿亙起伏六十餘里,山脊平衍如盤,有二石筍,巍然並峙。下有石潭三,其形如斧,亢旱不竭。

大雷山 ,在縣南十七里。周三十餘里,峭拔峻絕,上有龍湫。

馬鞍山 ,在縣南四十里。由大雷山行踰二十里為馬鞍山,又十里至玉環山。

金竹山 在縣南四十里玉環鄉。連馬鞍、丫髻為竹岡。

丫髻山 在玉環鄉

玉環山 在縣西南七十裏海中。山北有峽如門,名「楚門」 ,海艦由此出入。《輿地誌》:樂清東南港有地肺山,一名木榴山,因避錢王諱,改今名。又宋高宗南渡,遺玉環於此,故名。

靈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楚門港,上有靈山寺焉。

五龍山 在縣東南八里。一名石夫人山。因山脊有石聳立,如婦人危坐,俗呼「消夫人。」

雪山 與獅子山相連,一曰「晉源山。」 南有百丈巖、羅漢洞、智者泉、荷花池、碧蘿潭。

盤馬山 在縣南三十八裏海上。山形四斷,盤旋如馬。

大唐嶺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山脈由盤山北折而來,其嶺始通,自唐改名。

玉山 本名白山,在縣西北三十三里,唐嶺分支。山巔有石,色白而潤,故名。崖上有「玉坡」 二大字。

白塔山 在縣北三十里。舊傳山有石塔,遇晦則光彩旁燭,土人異而撤之。頂有龍湫,亢旱禱雨即應。又名石潭。其下環數十里,居民每望銀瓶,見輒雨,其鄉亦號「白塔里。」

天王山 :在白塔山東。

丹崖山 ,在縣北三十里。崖石俱赤,有金銀星。舊傳葛洪煉丹於此,有池焉。

靈伏山 一名小茆山,縣北三十里。山形如龍,布爪而伏。又其上有龍湫,其龍伏而不見,故名。新建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山渡水而南,有石嶼,一曰「雙嶼。」

桂巖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長沙之北。山原平衍,有岐頭山,與驪洋對,今隘頑所置烽堠於其上。

松門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伏龍山 在松門衛城,一名「常寶山。」

茶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舊屬茶園。

蒼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石塘山 在縣東南六十裏海島中。居民甚多。明初倭寇數犯徙其民遂空。

積穀山 上銳下闊,如積穀場圃狀,故名「賞頭山 。」 山下有石,闊尋丈,竇而得泉,居人皆汲之。

悟空山 ,以悟空寺在焉,故名。

三女山 有三石松,狀號石松。潮平則沒,舟行必避之,世傳如來出世。山距東鎮一港雲。丕山。

赤嶕山

大陳山 自「積穀山」 以下至大陳山,皆在東南海島中。

黃監山 在縣東三十里。長嶼深谷中產石,堪為橋梁柱礎。有石婦人立於上,俗呼為「石新婦。」 披雲山 在縣東三十里。每雲冒則雨,居民常以為候。又名靜應山。

北五龍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上有書院,宋陶昭建,繪淵明小像於壁。

鎮巖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迂圃後山也。中多奇怪,有二石壁,高廣四丈,前有小石井,久旱不涸。後山有崇巖,巖中有大小二石佛。

阻浪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其陰踞海,浪入時藉以為阻,故名。

石黏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纍石相粘,故名。大濟山 ,在縣西山門鄉。

曠望山 在縣西二十三都。又有花塢山、大小烏山 在山門鄉南海中,水通花塢,舊名「烏根」 ,今海亦名「烏洋。」

百丈巖 在五龍山橫湖上,一名白象巖。世傳有禪師來遊,曰:「吾百丈禪師也。」 故名。又名拍掌巖。

太平巖 ,在縣東十五里。高三百餘丈。鄉名「太平」 ,取此。

溫嶺 在縣西十里。其地多溫少寒。

梅嶺 在縣治西,通溫嶺、西江下。

半嶺   月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嶺西黃巖、柏嶴、繡嶺至盤山,實溫、台分界,故名「半嶺。」 又傍有月嶺,形如覆月。

梅花洞 ,在小泉村,有庵。明逸士林元振、翁子實、丘海、何及、丘鐔、王禮、何起直、狄常、程完常於此結吟社,號為「花山九老。」

《童嶕 》在東南海上有上下二處,天晴分明,突見陰雨,或見或伏,風雨大作,望之如傘、如船、如屋,舟人不敢過其側。

橫湖 在縣東百丈巖下,凡東南溪流三十有六皆會焉。地最窪下,稍雨輒溢,田渰沒。

迂江 在新河城外,闊二里,凡水鄉月河及山谷諸水,皆至此入海。

溫嶺江 在溫嶺南,俗稱「江下。」 南出山門港、楚門港入海。凡海艦西去溫州樂清,北至府城黃巖,率於此艤舟雲。

松門港 在甘嶴海口。過此為石塘山。

大閭港 在長沙海口。南有驪洋,其下有驪龍窟出此,茫無畔岸。

楚門港 :在楚門城外,通山門港。此外海洋無際,海艦於此出入,故曰「門。」

迂浦 在縣十都,近海。凡水鄉河涇,皆由此宣泄雲。

白龍潭 在方巖山上。春夏晴明,遠望有白練布於巖上。嘗有樵者見小蜃噴涎沫,有異香,用石投之,水輒湧出。

台州府城池考    通志縣志合載[編輯]

本府。臨海縣附郭。

台州府城池 周一十八里,長二千四百九丈,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二尺。唐杜伏威建。宋太平興國三年,吳越歸國,墮其城,後再築。慶曆五年,海溢城壞,彭思永攝州事,重新之。明年,守元絳增甓作九門,捍外水,疏內水之壅,析為三支。嘉祐六年,復壞,守徐億用牛踐土而築之。熙寧四年,守錢暄又累以密石,且濬湖,以「其土實之。」 淳熙二年,守趙汝愚又繕築焉。三年秋,大水,城幾墊,守尤袤,修之。門七:南曰鎮寧,今名南門,樓曰「神秀」 ;正南曰興善,樓曰「超然」 ;東曰崇和,今曰東門,樓曰「惠風」 ;西曰括蒼,樓曰「集仙」 ;東南曰靖越,今名「下門,樓,亦曰靖越」 ;西南曰豐泰,樓曰「霞標」 ,今塞;西北曰朝天門,今名西門,樓曰「興公。」 自宋以前,城凡八修,元明間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十五年,署台道右藩胡文奕署台府推官。

王陞奉檄督修垛口,增高三尺,並三為一,規制巍壯,屹然改觀,稱「金湯焉。」 按:宋時因城址地柔,屢遭水衝。嘉祐間,郡守徐億築實其基,用牛踐而築之。每日穴所築地試水一盂,平明開視,不漏乃止。熙寧間,郡守錢暄復浚東湖以受其流,水患乃止。

海門衛城 在府城東南九十里三十八都,明洪武二十年,信國公湯和建。高二丈五尺,周迴五里三十步,長一千三百一十丈,垛口八百三十個,三面依山,一面阻海,北面去城一里平川陸地。按:以下係「府屬衛所城」 ,俱附於後。

前所城 在縣三十都,海門衛東。城高二丈三尺,周迴三里六十九步,垛口三百二十個。明洪武二十八年建。

桃渚城 在縣三十都,海門衛東北五十里。城「高二丈二尺,周迴二里七十步。」 明正統八年建。三面枕山,一面臨海,最稱雄壯。

外縣

黃巖縣城池 :「舊城周邑之域,九里三十步,或雲四百五十步。」 唐上元時築。明初永嘉侯朱亮祖重築,周三里。洪武二十年,信國公湯和城沿海防倭衛所,撤石料徙之海門。嘉靖壬子,倭大入,以無城,故令高材請城今處,汪汝達竣其事,周七里,高二丈,址厚三丈。門五:東鎮海,南迎薰,西液金,北拱辰,東南應秀,南北二門,增設敵臺。北門外復設丹崖第一關。初,城北枕澄江,右臨西港。汪令於東南鑿河,廣十丈,北入江,西達於港,環抱於外。鑿時得古硯,鐫「金帶」 二字,遂名金帶河。

皇清順治十五年,增高並堵,設瞭臺四。

天台縣城池 ,舊無城垣。吳永安中,於縣治築牆,周圍四百餘步,高丈五尺。宋宣和三年重修。明嘉靖乙卯冬,倭寇深入,無險可憑,公私廬舍,悉付烈燼。邑令馮蘭建議築城,經始於丙辰春,至丁巳冬,令鍾鈕迄工。周迴五里,延袤計一千三十九丈七尺,高厚一丈八寸,垛堞一千五百八十。開大門四:東應台,南玉笥,西通越北金庭。

小門四:東南水陡,西南廣濟,東北躍龍,西北利濟。計費折里甲役銀九千四百二十兩。其通越門逼近溪橋,難造月城,令吳謙建永清門以衛之。萬曆甲午,南門為溪水衝激,日將就圮,推官劉啟元署邑篆,欲收山川靈秀,萃於黌序,移南門於學宮之前,從丁向名其門曰「環碧」 ,扁其樓曰「三台道脈。」 王士性為《記》。明季於城之四隅樹立望臺四座,以備守禦。臺久毀壞。

皇清辛酉,南城樓復圮,令胡萬寧重修。《形家》謂「南屬。」

離火樓不宜高建平屋,以像書笥。餘堵堞俱加增葺,高堅如故。

仙居縣城池 ,舊治在西郭演武場北,址猶有巋然者。今治為晉令羊欣遷,然延袤僅六百餘步。至唐上元二年,始築樂安城,惟東、西、南三門,東則文明樓,西則義井頭,南則過街樓,即舊址也。宋宣和二年,呂師囊陷毀,統制姚平仲、張思正駐兵於此,累土再築,不能堅久。自建炎至元末,屢遭兵火。明嘉靖丙寅,令姚本崇申請興築,郡丞毛德京嗣經理之。以址「狹,拓地於西,計周十里,東西南北相去三之一焉。高四丈,闊三丈,照新昌令萬鵬之規,用縱橫石延城,造敵臺,容百人,置窩鋪,女牆高五尺,設垛子以衛身,垛眼以窺敵,下構斗門以洩水。計所費以八九十三歲役折之,分三年徭於十遞召募。」 石工一丈價二十金,民不勝苦,至有投繯者。不得已而以腐石充,一月內工俱竣。啟五門,上有樓:東門曰「迎暉」 ,樓曰「啟明」 ,南門曰「來薰」 ,樓曰「宣澤」 ,西門曰「慶豐」 ,樓曰「惕庚」 ,北門曰「拱辰」 ,樓曰「思藎」 ,西南小門曰「省耕。」 無何,大雨亙日夜,大半傾圮。御史鍾一元以城門鏤琢花鳥傷財,劾毛公去司李、蕭文清繼之,督貴尤嚴,除腐用堅,又製為石釘,長丈餘,三閱月而成。蕭以陞去,至崇禎末,令過周,謀議四圍浚壕,因土燥不能蓄水,未浚。

皇清順治七年,以女牆無裨於守,折其料,增修炮眼。

箭垛其制為尤得雲

寧海縣城池 ,唐永昌元年自海游徙今地,周圍六百步。明嘉靖壬子冬,令林大梁重築,周「一千五百四十一丈,高二丈四尺,廣一丈八尺,門四:東靖海,南迎薰,西登台,北拱辰」 ,西北設小北門,皆冠敵樓,設窩鋪四十有八。城之外鑿址為隍,袤七里,廣丈有五尺,深減三之一。門之外,各跨以石橋。萬曆辛卯,令曹學程修。

越谿巡司,城 東二十里。高一丈八尺,圍二百四十丈,門一。順治十八年遷,康熙九年復。按:以下係「縣屬,鎮城」 ,附後。

長亭巡司城 東一百里。

曼嶴巡司城 南七十里。

寶嶴巡司城 東南八十里。

鐵場巡司城 北六十里。已上四城,規制遷復,俱同「越谿。」

健跳所城 南一百三十里。高二丈三尺,圍三里二十七步,門二。西登明,北曰「崇武。」 順治七年間,寇叛據,提督田雄攻破之,遂墟其地。今改設臺寨。

太平縣城池 周四里二百七十七步。明成化五年,割黃巖縣地置縣。嘉靖三十一年,築城門六:東曰迎輝,南曰觀海,西曰延照,北曰仰山,西南為小南門,西北為小西門。東南二門外,復立月城,西、北二門增置敵臺。水門二,西為上水洞,東為下水洞,遇溪流瀑漲時啟洩。明嘉靖間,知縣曾才漢疏合溪流,實上水洞,又於東偏修築襟抱虧洩,作樓跨下水洞之上,曰「淇菉門。」 城樓俱係正德八年知縣祝弘舒建。

皇清初、置「紅衣炮十七位於城上建鐘樓並各門城。」

樓,年久傾圮。康熙十二年,知縣郭治重修,置窩鋪十一處。環城開浚河壕,重立木城於城外,提督張巡傑撤去。

松門衛城 在縣東五十里。宋築松門寨為巡檢司。明洪武二十年,湯和改為衛城。高二丈四尺,周圍五里九步。按:以下縣屬城附後。

楚門所城 在縣西南六十里。城高二丈四尺,周圍七里一十步。明洪武二十年,信國公湯和建。今圮。

「隘頑守禦所城 在縣南三十里。城高二丈四尺,周圍三里三十步。」 明洪武二十年,湯和建。

皇清順治間,奉遣城攤,今展界,即舊址修築,改為寨。

城設兵防守

新河所守禦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隸海門衛。城高二丈三尺,周圍五里六十八步。明洪武二十八年,湯和命指揮方鳴謙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