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8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七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八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八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八十卷目錄

 興化府部彙考二

  興化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興化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一千八十卷

興化府部彙考二

[編輯]

興化府山川考二       通志

[編輯]

仙遊縣

金石山 在城內東北隅。以宋傅楫居此得名。二飛山 原名大飛山,在縣城外北五里,縣之主山也。自縣西北九座山分脈,高千仞,屹立為二,其勢翼然如飛,故名。西有宋喻景山隱居處。石鑴大飛書院。郡人陳宓《和景山》詩:「仙溪七十里,半世始聞名。一日見山面,千里懷友情。古匏浮醾醁,清水照塵纓。霜月亭亭白,連床話到明。」 將軍山 在二飛山東,屹立千丈,頂若兜鍪。宋張濬裔居此。

瀑布山 :在縣城外北五里。峭拔空闊,林木森聳,飛瀑如練。

冨洋山 在縣城外北七十里,有僧居此。唐鄭良士《寄冨洋禪者》詩:「畫破青山路一條,走鞭飛蓋去何遙。礙天巖樹春先冷,鎖院溪雲晝不銷。」 可謂曲盡冨洋之勝。九座山 ,在縣城外西北七十里。重巒疊嶂,巍然高聳者九座,八峰環拱一峰,故名。唐咸通中,僧智高居此。上有盤髻峰、蟒口巖、錫成泉、徹雲澗、透龍石、龍潭。

九雲山 與九座山相連,下有靈湫,祈雨多驗。梁山 ,在縣城外西北四十里,平田中突起一峰,層巒聳秀,多為神仙所居。相傳「梁時嘗有紫氣,煙霧凝結,經旬方散。」

屏山 在縣城外西五十里。其山高大,狀如列屏。

泗洲臺山 在縣城外三十五里。相傳嘗有仙人往來其間,又名仙人巖。鄭良士詩:「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覺非。野僧還惜別,遊客亦忘歸。月滿千巖靜,風清一磬微。何時脫塵役,杖履願相依。」 飛烏山 在縣城外西北十五里。相傳昔有孝子廬墓於此,飛烏來集,故名。

旗山 在縣城外東北十五里。山高大,四面如旗。宋郭孝子居焉。祠中雙闕猶存。

高望山 在縣城外東北三十里。其峰高聳,宜遠眺,故名。

石所山 在縣城外東北六十里。山高數千仞,盤繞百餘里。其巔有石如笏,高三丈許。宋黃鐘建書堂其麓。宋林光朝、劉夙嘗遊此,曰:「天下佳山水,未有如鯉湖石所者也。」 上有雲居巖,古篆百餘字,如龍蛇糾纏不可識。下視空闊,滄海渺漫,歷歷可數。鄭樵嘗建書院其上。又有烏頭巖、麥斜巖 在石所山之左。元時林樵谷璧卿隱此,顏之曰樵谷山。今石勒尚存。前為陳公池,左有兩石洞,右為玉泉。巖石縱橫,洞口上覆巨石竇而入,清冷逼人。前為樓,群山環拱如屏,煙雲蔽虧。明郡人林俊詩:「地幽人不到,僧定午猶關。山雨暝叢竹,松濤喧暗湍。宿猿衝果落,度鳥見人還。束縛超何嚮,憑高意渺漫。」 閩縣鄭善夫詩:「今我不樂遊麥斜石田璚草搖春華洞門玲瓏駭初見細路窈窕行未涯是日春光正駘蕩黃鸝布穀聲相嚮遠樹蔥菁色已齊古木詁屈神猶壯巖下山翁供酒脯賞心豈復憂行廚雲端倘遇林樵谷為我分張石室書」 又旁有善果巖。南湖巖 在石所山之旁,峰巒聳秀,下瞰平湖。宋需禪師與陳易嘗棲此,後徙去。需《寄易》詩:「拂石跏趺樹影寬,定回霜月照人寒。此時滋味誰知得?寫與秋藤居士看。」 易答詩:「年來多病愛棲禪,寶鑑慵將照醜妍。卻憶南湖孤頂月,定回金磬落巖前。」

高陽山 ,一名谷目山,在縣城外東北六十里。山林蓊薈,居人斲木以識出入。有謂谷中山水娟秀,如人有眼目,是其清明處也。

雲頂峰 ,在縣城外東北八十里。端峭秀麗,摩拂雲霄。鄭氏祺山書堂峙此。山之旁為漈坑,中有舊隱巖、眠雲閣、釣月灣、聞猿洞。

小巖山 在縣城外東北六十里。疊嶂環拱,絕澗爭喧。由石門入,中有石屏、石鏡、石龜、石鼓。北山巖 在縣城北七十里,上有石室,可坐百

人相傳初無泉源,雷裂其石,泉始迸出。宋方車詩:「夜良靜對維摩室,高摘星辰咫尺間。」 鄭樵詩:「西風洩洩片雲閑,一夜寒泉臥北山。倚杖巖頭秋獨望,稀疏煙壟是人間。」

蔡溪巖 在縣城外東六十里。宋陳易舊隱處,不下山五十餘年,蔡樞從陳易遊,因名「蔡溪巖。」 前有石如雙闕,曰「石門」 ,高三十餘丈,廣八十丈。石門之北,峭壁環立,有飛瀑數百丈直瀉而下,瀑盡處為龍潭。有普陀巖、羅漢洞、幻遊洞、象王峰、獅子峰、望賞臺。陳易結廬其間,有藏真塢、德雲軒、澄心堂、眠雲石諸勝。

何嶺 在舊縣西來蘇里,以何氏九仙名。宋陳讜大書「何嶺,縣令陳哲勒石。」 嶺有泉出石罅間,林正夫刻「仙泉井」 三大字以表之。蔡襄詩:「何嶺巍峨欲接天,回頭人與白雲連。桃花不點尋常路,從此依稀度九仙。」 明龔用卿詩:「尋真初入仙遊路,晴日春山興不違。山向窮時皆鳥道,路當險處有柴扉。雲邊喬木千章暗,澗」 底清泉百道飛。欲向神仙求祕術,滄洲久已著荷衣。

古重山 在縣城外東北二十里。上有古重巖,深廣各四丈,旁石室十餘所。

九仙山 在縣城外東北二十五里。林木森翠,石湧飛泉,色白味甘。舊傳何氏兄弟飲此輕舉。東有仙跡石。唐景雲間清源縣《僊水廟記》尚存。崑崙山 在縣城外東十五里,二峰相並,圓整秀拔,上有蟹井,旱則設壇場禱焉。宋王回子孫世居其麓。

寶幢山 在縣城外西十二里,有東西二峰相拱。一名金貂,一名「玉幢。」 宋劉克莊詩:「不見層巒與複巖,眼中彝曠似江南。煙收綠野連青嶂,樓瞰朱橋映碧潭。丞相無家暫住寺,聘君有字尚留庵。荒山數畝如堪買,更欲誅茅老一龕。」 明柯潛詩:「寶幢峰下煙霞古,老樹如龍欲飛舞。山氣薰成五色雲,泉聲散作千林雨。我」 愛溪山事事幽,錦袍醉踏東風遊。題詩凈掃巖頭石,把酒還登竹外樓。空門自與人間別,夜榻焚香臥清絕。明朝長嘯拂衣歸,閑卻溪山與風月。

鐘石山 在縣城外西南二十里。形如覆鐘。下有仙門洞,石門高廣丈餘,東畔有石刻云:古有樵夫遇一翁,山巾野服,問家居何處,答曰:「家居此山,今五百年。」 樵夫曰:「何不見公屋宇門戶?」 翁以手指石,石開為門,翁入門化為鶴飛去。鳴山 在縣城外南八里。山頂有風穴,中有蠣殼,天將雨則鳴,其聲殷殷若雷,過三日不「雨則旱。」 上有鳴峰巖,疊嶂懸崖,清泉白石,甚為幽勝。白石山 ,在縣城外南十里,孤標秀異,林木蔚然,白石成巖,下流清谿,即鄭良士隱處。

香山 ,在縣城外南十五里。昔有人登山聞異香,忽於地中得之,宛若乳香。

盤龍山 ,在縣城外南四十里。盤旋九支,泥石皆紫。下有赤湖、焦溪。

石鼓山 在縣城外東四十里。上有巨石如鼓,縣治之《水口山》也。

翹足山 在縣城外南五里,自留仙山分脈而來,又名「喬木山。」

羅山 ,在縣城外南五里。如鳳展翼。《傅氏世家》之唐妙應祖師指此山可居,傅遂居焉,後林氏同居於此。

留仙山 ,在城外東南五里。何仙兄弟嘗憩此,今石棋局猶存。

洪山 在縣城外東南十五里。洪崖險峻,常有紫氣盤繞,兼有絲竹之聲。今天陰夜晦,輒有火星出沒巖壑間,上下往來不定。

瓊山 ,在縣城外東二十里,上有石,瑩潔如玉,高數丈,廣十餘丈,可坐數百人。

塔斗山 ,在縣城外南四十五里。上有虞峰巖、觀海樓、萬壽塔。

錦屏山 在縣南四十里,形如屏幛楓亭市居迤延其下。市南陸氏有芙蓉園、活水亭,多題詠。三會溪 在縣城外西十五里。元郡人林萍齋篆有《三會閒行》詩:「風搖隴麥東西浪,春入郊原遠近花。閒趁溪流到村曲,斷垣喬木兩三家。溪上橫岡一道斜,成行鴛鷺落平沙。竹籬茅舍林中見,髣髴孤山處士家。」 大濟溪 在縣城外西十里。其源自九座飛丘合眾流東南行入三會溪。

安吉溪 :在縣城外東十五里。源出九座之龍湫,東南行四十里為碧溪,又五里為清光潭,又五里為龍擊溪。

昆溪 在縣城外東十五里。源出安吉溪,歷碧溪、清先潭,出仙水橋而南為西林溪,以入大溪。

可溪 在縣城外南七里。源出香山潘巖,流入於仙溪。

九溪 在縣城外南十里。水繞香山九曲,北通仙溪。

仙溪 在縣城南門外。一名「南溪」 ,一名「藍溪。」 西北受永春、德化諸水,東南行至縣前,環繞如帶。東過青龍橋,歷石馬俞潭,出瀨溪以入海。楓亭溪 在縣城外東四十五里。

沙溪 :在縣城東南四十五里。

聖泉    呂泉 俱在仁孝里。

瑞泉 在仁德里

勳陽上保泉 、勳陽下保泉 、白巖保泉、灘溪保泉  、坑源陰泉  、塔邊洋泉、南湖高東林泉 ,俱在興賢里。

五泉    大泉    、乾尾井泉、洋浦泉   、泉窟 俱在折桂里。

鳳井 :在城內縣治左右,左曰「左眼泉」 ,右曰右眼泉。

義井 在城中。東街三,西街二,南北街各一,俱在城內。

龍井 在仁德里龍華寺後,其水不涸。

竹房井 在仁德里坑頭村。石篆,宋寶祐丙辰造。

碧泉井   、「泮林范井  」 、「月臺院前井」 、「井尾洋井 」 俱在興賢里。

道者井   、蟹井    、錦井 俱在折桂里。

珠井 在香田裡

水利附

[編輯]

本府。莆田縣附郭。

木蘭陂 在南洋維新里,莆中陂此為最大。創自宋治平元年,成於熙寧八年,凡三易址而後成功。歷經元、明屢修。

皇清康熙十九年,水災衝壞知府蘇昌臣、同知張四。

教通判湯傳楷捐俸倡修。

均惠陂 在文賦里

延壽陂 在常泰里

使華陂 在延壽陂西二里,亦名「永利陂」 、洋利陂   、上舍陂   、下湖陂。

鹹潭陂   、王浦陂   、林下陂。

可畝陂   、陳官陂   、張莊陂。

鹽場陂   石枝蓮陂 俱在尊賢里。太平陂   陳林陂   嶺兜陂

蔡陂 俱在興教里

南安陂 在待賢里

館洋陂   、東渡陂   、梅林陂 俱在待賓里。

蘇洋溪陂  白沙小陂  雙坑溪陂澳洋溪陂  赤口溪陂  龍亭溪陂荻蘆溪陂  吉垾溪陂  名潭溪陂薛洋溪陂  羅乾陂   西音陂 俱在故興化縣,歸併「廣業里。」

沈塘 在維新里木蘭陂之上。

永豐塘 :在城西南二里。

瀝潯塘 在城南五里東埔。

吳塘 在醴泉里芝山下。

陳塘 蓮塘 俱在武盛里。

白水塘 在孝義里

白杜塘 在尊賢里

國清塘 在國清里

井尾壩   、洪莊壩   、「大洋壩。」

大壩    園頭壩 俱在文武里。

梘洋壩   、下陂壩   、西山壩、雲馬壩   、石壁壩 俱在新興里。

萬壽溪石壩 在南門外。

西吳埭 一名犀牛首埭。《舊志》:在興教里。南洋 引木蘭水為大溝七、小溝一百有九,分為三派。

「北洋 」 引延壽陂水為大溝三、小溝五十有九,亦分為三派。

南洋洋城陡門 在國清里。

東山陡門 在興福里

連江東山水則石、涵  林墩、陡門 俱在連江里。

永豐下樓小陡門二 :在維新里。

鄭坂陡門  、萬金陡門 俱在文賦里。南廂小陡門五    :「永豐」 小陡門二,瀝潯塘陡門 只隨水出入,不設啟閉。

「下黃華巖埭」 上下陡門二。

北洋蘆浦、陡門 俱在延興里。

孝義大小陡門三   陳壩、西湖陡門。

下港陡門     、「白水塘邊」 小陡門、澹頭陡門二 俱在尊賢里。

延壽里陡門三   「慈壽陡門。」

新港陡門  、金墩陡門 ,俱在望江里。「小山」 陡門  、泄口陡門 ,俱在仁德里。李宗燾陡門 ,在涵江。

漏頭溪嘴陡門 在興教里。

待賢里陡門三   :新豐埭「小陡門。」

南隱莊官陡門   霞墩陡門

新浦、新設小陡門 ,俱在望江里。

國清里涵一百口  ,連江里涵十三口,興福里涵九口   ,望江里涵九口。

延壽里涵七口   。仁德里涵二口。

孝義里涵二十四口 。延興里涵九口。

南洋海堤 ,興福里則有樓下埭、石阜埭、落仔埭,至連江里之鵝脰庵。連江則有東角、遮浪二鄉。遮浪之中,有新莊埭、曲灣埭、厝後埭。東角遮浪之外,又有海邊村港。東垕江林墩港,西歷寧海橋,至莆田裡之下埭游埭、清浦、國清里之洋城,南力里之章魚港、白埕、壺公里之陳使埭、維新里之後廖鄭坂。其堤之曲折週「遭,約有萬餘丈」 雲。

北洋海堤 ,待賢里則有新豐新墩、南隱莊至永豐里之下蔡下劉、望江里之金墩,歷洋中半路亭至桐槔,延壽里之端明陡門至柴板橋,仁德里之新港、陡門港頭、利墩港尾、孝義里之新橋、大西埕、後宮、下蔡南埕,至寧海橋北岸,歷鱟扈鎮、前吳塘,延興里之東洋港邊、南箕蘆浦,至月峰莊、樓前社東廂地界止。其堤之曲折週遭,約有八千餘丈雲。以上海堤惟東角、遮浪二處在東北方,海水橫空衝激,古有石砌海堤。自明初至明末,分地為鹵蕩蒲場。自西砌木蘭陂,更築遮浪等堤,溪海始有分流,斥鹵化為腴田。二堤時時修築,可以永絕海患。今自

皇清康熙元年遷界守候無人,此堤蕩為海港,《幸十》

八年奉

旨展復。二十一年,知府蘇昌臣始設法興修,已有成

效矣

仙遊縣

大洋陂   、沈陂    、柳洋陂。

林前陂   、林陂    、洋坑陂。

水磨陂   、蔡陂    、東分陂。

磨上陂   、盧塹陂   、西坑陂。

陳秋門前陂 、漈底陂   、《西分陂》。

白薴陂   磨前陂   甌坑小陂塘東陂 俱在功建里。

薛洋陂   、潘乾陂   、西溪陂。

官塘陂   、鄭竹洋陂  、莫分陂。

阮坂陂   ,前塘陂   ,尤灣陂,後門陂   ,卓坂陂   ,「摘乾」 小陂,大乾陂   ,小坂陂   ,吳塘陂,石斛陂   ,大坂陂   ,含口陂,芹山陂   ,羅埔陂   ,前坑陂。

上段陂   、嶺兜陂   、極漉陂。

魚倉陂   、陳平陂   、坡畔陂。

店頭、瓜園陂 、角宅陂   、陳根陂。

西溪洋中陂 、員陂    洋中陂 俱在孝仁里。

觀田陂   、嵩𡾊陂   ,潘塘陂,陳店陂   埔,鹽坑陂  ,幽澗陂。

天洋陂   、金牛跡陂  。西視陂。

里官圳、洋陂 、東視陂   、羅陂。

上坂陂   圳、古頭陂  、洋分陂、烏石陂   、麻黃小坑陂 、義規陂。

漈柄陂   、盧塘陂   、橫圳陂。

波疇陂   、洋塘陂   、大洋陂。

「山潯陂   。」 陳溪陂   、柘山陂。

高坑山鬲陂 、苦竹坑陂  、青石陂。

後槽坑陂  蔣垾陂 俱在待賢里。章水陂   水南陂   白杜陂

中洋陂   、官城陂   、劉瓏陂。

磨下陂   、狐狸陂   、《坑尾陂》。

新坂陂   ,余田陂   ,細官陂,古瀨陂   ,張陂    ,黃塘陂。

大官陂   、郭塘陂   、水南陂。

孤單陂   、洋中陂   、《石普陂》。

大孤單陂  、《大目》官陂  、崩嶺陂。

郭墩陂   、荷葉陂   、黃陂。

黃石石馬陂 。寺家陂   。黃塘陂。

崩坽後陂  、郭坑洋陂  、官城陂。

「柘山陂   」 「大目」 、「小溪陂 」 、「黃視陂 」 以上

俱在萬善里

黃坑陂   、章林陂   、石舟陂。

甃竈陂   ,朝因陂   ,白湖陂,上坂陂   ,茅洋陂   ,章塘陂,陷下陂   ,大夫陂   ,溪口及琴陂,黃洋陂   ,陳竇陂   ,官洋陂。

章檻陂   、東洋陂   、吳陂。

西洋陂   、薑陂    、竹頭陂。

陳塘陂   ,枇枝陂   ,黃坂水磨陂,潘陂    ,子田陂   ,竹工陂。

蚶坑西洋陂 、吳充坑陂  、吳仗陂。

「岐山」 「方陂  」 、「陳陂    」 、「青山陂。」

高望陂   、烏石陂   、吳徹陂。

林乾陂   、坑源陂   、柳引陂。

張乾陂   。大弄陂   。楊陂。

蔡宅下陂  ,官陂    ,大分口陂,小柯陂   ,「飛烏陂   」 ,「黃塘陂。」

莊前陂   陳洋陂   黃塘小陂西欖陂   彭宅陂   洋上陂 以上俱在善化里。

「石扇陂   。」 「《懸州》陂   。」 《憩竹陂》。

耶湖陂   、林婆陂   、西庵陂。

西鄭陂   、倉前陂   、楊坑陂。

楊家前陂  、楊坑後陂  、白蓮陂。

黃澹坂陂  謝林門坑陂 章十陂石繩陂 以上俱在興賢里。

黃陂    、「潘克陂   」 、「游陂。」

院陂    ,「瓷竈前。」 柯陂 ,下宅陂,巷口陂   ,鹽亭陂   ,張塘陂。

李宅陂   ,瓷竈前陂  ,蔣陂,陳宅陂   ,中陂    ,「方陂。」

黃嶺陂   、無礙陂   、竹林陂。

黃宅陂   、車陂    、陳陂。

杜陂    、芹山陂   、羅埔陂。

山頭柳坑陂 、下坂陂   、上坂陂、南塘陂   、前坑陂   、上洋陂。

水溝陂   、鬼塘陂   、羅漢陂。

瓷竈陂   ,倉前陂   ,上段陂,瓷竈前,柯園,西陂     ,蔣潭陂,鹽坑,下陂  ,中陂    ,蘆陂。

黃陂    水車陂   、湖裏陂。

子陂    、「《大麥》陂   」 、《柳分陂》。

吳井陂   牛皮陂   陳子洋陂董龍洋陂 以上俱在永興里。

黃宣陂   、東南乾陂  、兆頂陂。

「上廊下陂  」 、屏風陂   、鄭坑陂。

魚塘陂   、黎石陂   、蕭分陂。

南乾西圳陂 、九仙陂   、神堂陂。

「山潯陂   」 、青潭陂   、九石陂。

營前陂   、鹽坡陂   、大官陂。

潘田都大陂 洋泉口水陂 白葉陂。

何嶺峰珠坑、下圳陂    、小洋陂。

侍郎陂   、柳陂    、極樂陂。

陳莊陂   、大分陂   、蘇陂。

四君陂   、蘇厝前陂  、白陂。

那坑上下四陂      、盧乾陂。

羅漢陂   ,垾兜陂   ,凈平陂,白華陂   ,「蘇洋坡   」 ,「李洋陂。」

西圳陂   、梅衝陂   、董隴陂。

蔣陂    、承湖陂   、黃陂。

石漈陂   東廣洋尾陂 、上張洋陂、鄭坑壟陂  、前陂    、楊陂。

連陂    ,北港陂   ,陳州八陂,師姑陂   ,奚坑,小陂  ,「上廊陂。」

潘田陂   新陂 以上俱在折桂里。黃洋陂   上陳重陂  黃潭陂。

沙田陂   、官背陂   、黃田陂。

石碧陂   、陳潭陂   、官栗陂。

蔡慣陂   、陳大陂   、高埔陂。

官背下陂  、林高二陂  、坑陂。

大官陂   、漈頭陂   、相思陂。

赤口洋陂  黃洋陂   七妃陂 以上俱在安賢里。

白社陂   、黃家陂   、柯陂。

連陂    、鄭井陂   、田陂。

螺坑陂   、張陂    、南崖陂。

郭宅陂   、石潭陂   、盧洋陂。

漈下對竹陂 、烏石陂   、東坑陂。

黃塘陂   、長源陂   、坑口陂。

官塘陂   、蟲坑陂   、倉前陂。

寘塘陂   上洋陂   、溫巖陂。

沈陂    、郭洋陂   、烏泥陂。

朱玉陂   、蘇洋陂   、沈塘陂。

碓陂    、甜竹陂   、社陂。

後坑陂   、橄欖陂   、松柏陂。

置塘前陂  、小社陂   、佘洋陂。

柳陂    、鄭洋陂   、洪塘陂。

置塘後陂  、石梯陂   、筍坑陂。

坑西陂 以上俱在香田裡。

郭宅陂   、龍泉陂   、長壽陂。

東布洋陂  、柳陂    、新洋陂。

吳洋陂   、九龍洋陂  、狗骨陂。

姜黃陂   ,歐陂    ,楓林洋陂,前政陂   ,溪坂陂   ,烈石洋陂,西洋陂   ,章頭洋陂  ,莊前陂。

余洋陂   溪尾孫陂  ,施坂陂,旱洋陂   ,東洋上高陂 ,新田洋陂,大洋陂   ,東洋陂   ,東洋下高陂,黃砂洋陂  ,東山陂   ,陳洋陂。

林坂陂   、宅後洋陂  、割股洋陂、眾洋陂   、宅柄陂   、「塘上陂。」

陳橋學古陂 ,鄭園下陂  ,官田洋陂,陳乾烏石陂 ,「廟前第一陂 」 ,「陳皂陂。」

廟前第二陂 、下格陂   、洪溪陂。

曾陂    、黃澹陂   、官田陂。

紫坑陂   宅角陂 以上俱在慈孝里。孤塘陂   巖頭陂   七木陂

蕭坑陂   、大塘陂   、五宅陂。

溫陂    章塘陂   上石馬陂東溪沈隴陂 石馬陂 以上俱在連江里。離威陂   楊梅陂   廟前溪陂石井溪陂  前陂    神宮溪陂北洋溪陂  南洋陂 以上俱在興泰里。環湖 在文賢里。

赤湖 在慈孝里

南湖    西湖    張氏山塘 以上俱在功建里。

南塘 在仁德里

上田塘 在善化里

陳宅《門前塘 》《玉池塘   》《玉蓮塘》。

溫田橋頭塘 官塘    黃倉塘 以上俱在折桂里。

黃塘 在香田裡

林波淶塘  《林波眾》塘 以上俱在連江里。石井塘 在興泰里。

坑口堰   、西堰    、新田堰。

澄頭堰   、陳六門前堰 、洪兜堰。

泉井兜堰  、馬巖堰   、劉宅堰。

小坑口堰  、大分堰   、洪下堰。

王舍前小坑堰 鄭嶺下堰 以上俱在功建里。

大赤嶺堰  。赤嶺堰   。林分堰。

因內堰   、黃田堰   、林兜堰。

林背堰   大坂堰   洪乾堰夕麻坑涵頭堰 以上俱在仁德里。

李視陂頭堰 青泉院前堰 以上俱在文賢里。

翰家門前堰 、《上生乾堰  》、西院堰。

潘潭堰   、「竹林前堰  」 、雙腳堰。

「上田小堰  。」 「上田堰   。」 謝巷堰。

官園堰   、章乾堰   、陳分堰。

竹淵堰   。李田堰   。紫田堰。

何乾堰   、陳浦堰   、因景堰。

柳洋堰   ,泥分堰 以上俱在善化里。橫坑堰   ,岐分堰   ,曲斗堰。

「龍堂院前堰 。」 「瓦兜堰   。」 「上壟洋堰。」 「霞劉前洋堰 。」 「潘厝前南乾堰。」

新兜洋堰  後坑前洋堰 大坑堰 以上俱在興賢里。

小坑堰 在永興里

城角東坑堰 、下亭堰   、宅上堰。

靈巖院前坑堰      、「鄭坑堰。」

詹龍塘   上重坑圳方堰。

陳撥第七堰 前倉堰   對竹第七堰,吳塘堰 以上俱在折桂里。

官陂下水頭堰 在安賢里。

張宅小堰  ,李溝、上堰  、「井潭堰。」

湖邊小堰  ,李溝,中堰  ,官堰。

官陂堰   、連坑堰   、莊前堰。

羅乾堰   、赤坑堰   、東坑堰。

三欖堰   、法石前堰  、連陂堰。

新田堰   陳開門前堰 以上俱在香田。

漈口坑堰 、黃坑,紙槽堰 、石門堰。

方坑紙槽《堰 鱸》。請幫助識別此字。空堰,  白坑堰,陳乾小坑堰。 林背頭堰。  蔡坑堰。

蔡地池堰 以上俱在慈孝里。

後黃洋坑  郭後坑 俱在興賢里。

烏石前坑 :在折桂里。

柳坑 在慈孝里

黃龍坑 在興泰里

興化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

本府。莆田縣附郭。

興化府城池 即陳時置縣地,初未設城。宋太平興國八年,從轉運使楊克讓請,詔移游洋軍治於莆田。「初築子城以護官廨,周迴二里三百一十步,拓土垣以環民居,版築草刱,上覆以茅而已。宣和三年,始築城,高一丈五尺,基厚半之,甃以磚甓,周迴七里八十三步,引北澗水為壕。今小西湖及兼濟河是。廣一丈,深」 六尺,繚城而達於東南,與西南溝塹合,為門五:東曰「望海」 ,西曰「肅清」 ,南曰望仙,北曰「望京」 ,東北曰「寧真」 ,各建樓其上。紹定元年,城傾盜起,民無所恃,多潰去。邑人陳龍圖宓倡議更築,會知軍王克恭、通判趙汝盥相繼即世。三年,知軍趙汝固疏於朝,賜祠牒五千助築,未至而趙去,知軍曾用虎繼之,乃益市木石,覈工徒,於是城始告成。周迴千二百九十八丈八尺,高一丈八尺,表裏石砌,覆以磚,稱「完城。」 元至正十四年,同知關保因舊址重修。是後兵亂城陷者再。明洪武三年,本衛指揮李春復加葺繕。十二年,指揮程昇以增設軍士,城隘難容,奏請闢城,許之。乃越舊壕,跨烏石山東下,歷前埭、後埭,「與舊城合,延袤一十一里,周二千八百三十丈,基廣一丈六尺,牆高一丈八尺,垛六尺,共高二丈四尺。表裏砌以石,為垛二千九百六十有二」 ,窩鋪四十有九,敵臺二十有七。為門四,東西仍舊名。南改曰「迎仙」 ,北新開門改曰「拱辰」 ,各建樓其上,廢寧真門不用。門內各置兵馬司,以盤詰出入。《水關》門二:東通舟楫,西低小欄,以石盾,僅容水入而已。城外壕池,左起東北隅,折而南,引壽溪水注之;右起西北隅,折而東,引木蘭溪水注之。二水交合,共長一千七百七十丈,廣二丈六尺,深一丈。西北負山,鑿為旱壕,長五百九十三丈,廣二丈六尺,深二丈。成化間,沙、尤寇發,禍延七郡。巡撫都御史張瑄蒞莆,命郡衛同修城濬壕,及重建門樓。嘉靖三十七年,倭寇薄城下,守者射斃數,寇尋遁。於是分守萬衣命增腰牆,高三尺,垛砌稍闊,增九百有十,築二大敵臺於城西北界,自是寇無寧歲。四十一年十一月,倭大集,環攻三旬,守困援絕,竟為偽卒內應。城陷,屠戮甚慘。據兩閱月,復出而破崎頭城、平海城,及知府易道談至四顧,門樓焚燬,首為修復。又置城守器械,民始還集。已而郡人御史林澗疏請帑金至,於是巡撫譚綸據總兵戚繼光議行令城外西北築牆高七尺,北門至西水關築土牆四百五十丈,西水關至西門築石牆六百三十四丈五尺,添設敵臺六座。時嘉靖四十三年也。隆慶元年,分守楊準以腰牆過高,每用卓凳立守不便,命知縣徐執策設副階於垛口。五年,分守陰武鄉,命同知錢糓重新東北二門樓,改東門曰「鎮海」 ,西永清,南迎和,北仍拱辰。萬曆九年,知府陸通霄以城西北一隅,跨山腰之半,遺其高者於外。元至正己亥,寇實從城西門外射走守垣者。近壬戌之變,倭亦乘「此越入,此地利不可失也。」 於是申請院道重拓西北城垣,將高岡包圍在內,長八十五丈五尺,高二丈,闊一丈,建敵樓一座,窩鋪二座,方門二座,垛子一百。八十。二十九年,知縣孫繼有復申請院道修砌舊城。三十六年,知縣何南金重修周迴砌以磚石,樓堞副階一新。四十一年,知府徐穆開濬城壕,四周六百餘丈,各深六尺。《外縣》。

仙遊縣城池 ,縣置自唐,原未有城。宋紹興十五年,知縣陳致一始築城。乾道間,知縣趙綢作四門:東曰「九仙」 ,西曰「甘澤」 ,南曰「流慶」 ,北曰「橫翔。」 元至正十二年兵燬。明正德元年,寇擾縣界,邑司徒鄭紀請於御史韓廉,合藩、臬允築土城。依議銀二千四百餘兩,檄通判汪鳳翔督之,上覆以屋,尋圮。二年,知府張嵿支帑銀千餘兩,作石址包磚,未成去任。六年,僉事宗璽、視城知縣范珪申請續修,郡尚書林俊記。嘉靖二年,知縣蕭弘魯慮其未固,申請准酌議銀二千四百三十九兩有奇。四年,委典史蘇廖客給銀買石包砌。

環敵臺二十八所,上覆以蓋。因西北隅地勢低下,高築戰樓一所,以壯守禦,而用以舊磚作闌腰垛牆,督成三百六十六丈,餘猶以大功未集為懼。七年,巡按御史聶豹、參政侯位、副使郭持平督令通判王萬年、知縣劉進修復取所議銀以完其工。八年落成。周迴一千九十五丈,高二丈二尺六寸,垛五尺,廣三丈六尺。改四門,東曰賓曦,西曰愛曉,南曰迎薰,北曰「拱極」 ,郡知府葉觀「記。」 四十二年十一月,倭乘破府餘焰,萬眾攻圍,知縣陳大有、典史陳賢與民死守五十五日。十二月二十六日,倭造呂公車迫城,危在呼吸。軍門譚綸、總兵戚繼光,提浙江兵來援,殲倭殆盡,城賴以全。給事中方萬有「記。」 萬曆四十一年,知縣徐觀復增高東門樓以迎陽氣,扁曰「朝陽至。」

皇清順治乙未年正月初五城陷,垛垣墮壞。丙申年

分守蘇弘祖重修「《招集》、撫恤,城增高五尺,內培土加厚二丈,築馬路二層,東門外稍遷北上,南門外稍遷西上,並三垛為一垛,而制度一新」 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