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8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八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八十一卷目錄
興化府部彙考三
興化府關梁考
興化府公署考
興化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一千八十一卷
興化府部彙考三
[編輯]興化府關梁考 府志
[編輯]本府。〈莆田縣附郭。〉
洞橋 在城西平海衛學之東,舊北門外壕橋也。
小西湖橋 在洞橋下。成化三年,郡守岳正開小西湖,築三堰,此橋在中堰之上。
兼濟橋 俗呼觀橋。在元妙觀之東北,舊寧真門外壕橋也。成化三年,郡守岳正建作亭於其上。嘉靖壬戌,寇燬。隆慶元年,知縣徐執策重建。城北壕橋 ,在拱辰門外。宋為後埭通監橋,承信郎李冨建。明闢城至此,改為壕橋。城南壕橋 ,在迎和門外。《宋志》謂「城南第一橋」 ,明改為壕橋。
城東壕橋 在鎮海門外,舊名望海橋。《前志》謂林國鈞建,明改為壕橋。以上三橋,原俱以木渡。天順五年,郡守潘本愚悉易以石。
果滿橋 在拱辰門外里許,創始未詳。弘治七年,郡守王弼重修。
方尾橋 俗呼幫尾橋,在拱辰門外。過通監橋,循壕南行里許。石刻「永樂十三年募眾建。」 義門二橋 在拱辰門外,崇禎間御史林銘幾建。原屬私路,今為廣業里,往來大道。
章君橋 俗呼「賣花亭。」 橋在鎮海門外一里許。崇寧二年,通判章炳文造陡門於此,後廢,因以為橋。有陳氏者,作亭於上。開禧二年,有妖物興,水中亭燬。元至正間,里人陳節、僧覺真募眾重建橋增高二尺,作亭三間。亭後又圮。弘治十三年,林元旭重建。萬曆五年,里人縣丞鄭采、陳國成募修復。
蓮塘橋 在章君橋南。相傳陳丞相種蓮處。初有曾氏作木橋。正統間,曾用敬始募緣作石橋。順濟橋 在闊口街北。有順濟宮,因以名。「霞墩橋 」 宋里人汀州守陳奎建。成化間,陳雄重修。
萬壽橋 在迎和門外半里許,宋官路所經。《宋志》謂「城南第二橋。」 弘治八年,郡守王弼增廣石樑。
永豐陡門橋 在迎和門二里許,官路所經。唐貞觀二年,邑人方常卿創永豐塘,兩頭作陡門以泄水,分灌塘下田畝,因伐石以梁之。
柳橋 在迎和門外二里許。以上三橋皆李冨建。
溝頭橋 在迎和門外四里許。廣化寺僧澄海等募建。
林子橋 在東埔。先是,支一木以渡。嘉靖間,郡人都憲林有孚始更以石。
普濟橋 在溝頭、林子二橋之間。萬曆丁未,詹章重修,郡守王嘉忠改名「普濟橋。」
元豐橋 在迎和門外五里許。一名上杭橋。《宋志》云:「舊為溫泉渡,後為浮梁以濟。浮梁造於元豐,故名。」 紹興間,轉運使姚沇、知軍朱定國纍址於海,架石而梁之。紹興二年,知軍趙彥勵更造,並建護橋庵。明成化末,近南二門圮同知朱海重修。後又傾圯。萬曆戊申,知縣何南金重修。大理橋 去東埔南里許,初名永濟,俗呼「杭頭橋。」 弘治間,大理司務林《本從》率鄉人創建,故曰「大理橋。」
馮公橋 在大理橋之上。正德間,郡守馮馴修杭頭堤,遂建橋。
迎蘭橋 在嶼上。原架木作橋。康熙壬午,孀婦董氏建以石。董氏,陳奕皇妻。
蘆浦西橋 創始未詳。成化二年,郡守岳正建。弘治七年,郡守王弼重建。
猿臂橋 以「猿臂溝」 得名。
陳家口橋 今作「登科口。」
「歐家前橋 ,李冨建。」 「下店橋 在吳刀下店,宋紹興五年詹正誼建。弘治乙卯詹從訓等重造三門。」
三橋 在吳刀《上鏡》。宣和四年,詹究建。萬曆丙午,詹一靜等重修。
陳墩橋 創始未詳,天順七年,里人。主事黃。募眾重建。萬曆二十年,陳天敘募眾重修「鐵沙港橋」, 創始未詳。成化二年,郡守岳正重建。
新港橋 在涵頭南五里。官道所經。有支海自上黃竿延迤西行至此。昔為新港渡。宋建炎三年,始建橋。元延祐間,總管郭朵兒改為陡門,以啟閉木蘭之水。今名陡門橋。
新橋 在新港橋東二里許,亦官道所經。李廷梧《碑記》云:「李富建,後燬。」 萬曆己卯,鳳山寺僧慧性募復。
霞水橋 萬曆己卯,僧性拓建。
清寧橋 《宋志》作「涵頭市。」 橋上有亭。
李埔尾橋 《宋志》:「劉家前橋至李埔尾橋,俱李冨建。」 善德橋 ,創始未詳,北通涵頭人家,南通三江等處。弘治七年,郡守王弼重修。
大泮橋 初木橋。正統五年,姚福德等易以石。成化間,俞邦琬重修。嘉靖甲午,少卿姚永重修。陳倉下七間橋 ,《宋志》:「李冨建廝水為七道,修一十五丈五尺,廣七尺,柱高一丈六尺。後圮僧德全等相繼修治。景泰六年,里人姚福德等募眾重修。嘉靖二十一年,少卿姚永復修,並於橋頭建圓光庵、觀音堂。」
大溝橋 :在大泮橋東北二里。
公濟橋 在大溝橋北二里。
廟前橋 在公濟橋北二里許。三橋「俱嘉靖間,里人少卿姚永創建。」
鎮前橋 鎮前舊有寧海鎮,故名。二橋俱李冨建,東即李冨放生池及浮嶼宮。後橋 ,在白水塘放生池東,李冨建。江口橋 ,一名「龍津」 ,又名「尚陽界。」 福清、莆田。元何良弼《記》。
迎仙橋 舊為迎仙渡,官道所經。宋建炎三年,僧祖遜募建,廝水為二十四道,榜曰「龍溪橋。」 後官道改,橋廢。岳守嘗取其石,補造。江口橋。桃源橋 在迎仙市西十里,今廢。
滄波橋 在霞墩溝,西通下林澄墩。宋紹定間,司理陳秉業。永樂間,裔孫訓導錄重修。
駟馬橋 元至正三年,僧古月募建,今廢。楊公橋 宋淳祐間,節邦方偕造。洪武壬戌,僧永谷重修。
白杜橋 《宋志》:「李冨建。紅坑橋 ,在石頭盤,創始未詳。萬曆辛卯,陳應祥重建。」
聽泉橋 在紫霄巖前,原名仙人橋,創始未詳。埔頭橋 、二橋,《宋志》:李冨建。關西橋 ,在西門外。萬曆壬子,知縣李時榮重建。
龍橋 在西門外。《宋志》:「李冨建。」 延壽橋 ,在城北五里,凡十三間。宋建炎丁未,承信郎李冨、評事方天貺同建。明宣德己亥圮。正統庚申,推官吳思諒甃石重建。萬曆四十年,給事中黃起龍重修。
知政橋 在城北七里,橋下溪流無聲,其沙晶明如玉。昔徐鐸未第時,有瞽者過延壽,掬水而飲曰:「此地當出狀元。」 至白杜家塾,聞侍郎方會讀書聲,曰:「我得狀元矣。」 留宿而返。翼日遇鐸,曰:「此真狀元,昨日者非。」 後果然。
漁滄溪橋 在舊保豐里界,創始未詳。紹興二年,知軍趙彥勵合眾力礱石再造,後為水所壞,遂設官渡。萬曆壬辰,布衣林兆恩命門人黃啟憲鳩工督造。橋成,人稱便焉。
使華橋 在縣北五里。橋西即使華亭。當時官路出於彼,橋廢,遺址猶存。
道堂橋 《宋志》:「李冨建」 ,今廢。駕龍橋 在舊豐城裡莒溪之上。宋紹興庚午,僧惠寂建,今廢。
熨斗橋 在舊保豐里界。宋淳熙二年,僧無了建,上有亭。明洪武庚申,僧月庭修,後圮。萬曆間,黃震方重修。
熙寧橋 在城東南三里許,舊白湖渡。熙寧間,始造舟為梁。鄭叔僑詩:「千尋水面跨長橋,隱隱虹臥海潮。結駟直通黃石市,連艘橫斷白湖腰。」 正指浮橋也。考《宋郡志》,石橋名通濟橋,修四十尋,廣二十之一,分水為八道。靖康元年,太守江尚合眾力鞭石累址,太守張讀續成之,著作佐郎徐師仁記。
通津橋 成化二年太守岳正重建。
岳公橋 成化二年,太守岳正鑿溝塘東,即造此橋。郡人學士林文《記》。
涵口橋 俗名「白馬橋。」 成化二年,太守岳正建新渡橋 ,亦名「第九橋」 ,疑宋修路時建。弘治七年,太守王弼重修。
後陳橋 「成化元年,太守岳正重建。」 弘治七年,太守王弼重修。
西陳橋 「弘治七年,太守王弼重修。」
星橋 明永樂四年,蒲坂林清隱建。嘉靖三十五年,元孫知縣寬重修。
腰溝橋 在蒲坂。弘治十年,推官詹瓘星建「厝柄橋 。」 弘治十年,太守王弼重修。
火燒橋 計三間。弘治庚申,太守陳效修。濟龍橋 ,宋咸淳間造,人呼「咸淳橋。」 明正統間,知縣劉玭修。萬曆庚戌,圯里人京兆尹吳獻台、同知陳承芳倡募重修,仍立碑題曰「濟龍橋溝上。」 橋 在橫枋,創始未詳。弘治己未,太守陳效命耆老湯廷芳督修。
鄭公橋 ,錄事鄭泓造。
新塘橋 宋淳熙二年,鄉人李十二秀等重修通津橋 在羊眠山下。
五龍橋 在東隴上。二橋俱宣德、景泰間,里人柯文魁重建。
鄭公橋 在石牛山小林。萬曆間,郡人太守鄭遷建。
小嶼橋 宋景炎元年,里人劉端明建,兩端砌石,其長半里許。
桃梨江橋 元至正二年,里人徐二秀建。寧海橋 一名「東際橋。」 有支海,自下黃竿入至此,兩涯宏闊。舊有寧海鎮,鎮前有渡,民病涉焉。元元統二年,龜洋僧越浦始募緣駕為橋,並建吉祥寺。至正間,橋圮,行者復以渡。明洪武三十三年,同知徐則敬命僧湘江募建橋,疏為一十五門,修八十二丈,廣二丈,高三丈八尺。
普濟橋 在後朱,鄉人朱尚勤及子縣丞諫募眾重修。
白石橋 在井埔前。創始未詳。弘治七年,太守王弼重修。
井埔橋 宋紹興間,里人林嵩捐資建。又砌石路,鑿大井十餘丈,大旱不竭,居民便之。橋石字刻可考。嘉靖庚戌,裔孫知州德輝重修。
石盤橋 在朱埔鋪石盤堂之右。宋元祐己巳,唐古田令朱璣裔孫餘建。橋石字刻可考。東埭前橋 ,創始未詳。明天順間,義民王行安捐資重修。
五龍橋 在石阜頭,計三間。橋下有大石,盤亙幾里,常有龍起自石穴,橋因以名。創始未詳。明宣德間,里人林睿重修。
石阜橋 內外二橋。內橋一間,外橋三間。創始未詳。
下洋中橋 去石阜橋一里,創始未詳。《弘治志》云:「俱成化七年裡人郭士清募眾重修。」 又修砌石路,上通黃石,下接大孤嶼,約二里許。
國清橋 、思功橋 俱在東華。元至元三十年,里民仝建。
中樂橋 在東華。宣德六年裡人郭文謨建雙橋 ,在大孤嶼前。其橋一橫一直。成化七年裡人郭士清募眾重修。弘治九年圮,同知朱海重建。
大龜嶼前橋 舊以木為之。弘治四年,里人朱儼倡建石橋。又勸華嚴寺僧捨田闢路四尺,上通雙橋,下接長者廟。
樟橋 宋紹熙十六年,僧日山建。明弘治甲寅,郡守王弼重修。後圮,里人募眾重建。
熙春橋 在洋城。元至正二十五年建,後圮。洪武庚午,里人鄭禮亮助工石重建。弘治甲申,太守王弼遷建於舊址之東二十餘步,仍舊名。龍川橋 ,在龍塘巷裡。弘治七年,里人陳宜泰建。萬曆三年,孫通判文信增石闢之,仍捐地濬渠,以通舟楫。
漏頭橋 宋淳熙四年,里婦陳氏建。
塘頭橋 宋淳熙十年,王銘建。
翁濟橋 在鄭莊東原三渡,古設木橋。弘治八年,推官翁鯉造石橋,故名「翁濟橋。」
溝角橋 在瑤臺,舊有木橋,易圮。順治癸巳,里人邑庠生林贊育始建石樑,因亂而廢。康熙辛巳,贊育姪舉人滋謙捐貲重建,於橋北建佛亭護橋,並砌石路至「黃石。」
通車橋 成化中,洋城林尚明遷居清浦,始造此橋,架木為之,可通車馬,故名。
南社橋 在通車橋之南。創始未詳。
新橋 在清浦埭裡。永樂中,里人陳彰晦建。上厝橋 在清浦上厝。石樑陳引捨錢十貫。謝
居捨錢四貫建
周厝橋 在清浦周厝巷口。宋紹聖三年,周氏、陳氏共捨財造,並修路一條。萬曆初,里人知縣周瀾重修。
五馬橋 原名「上廊橋」 ,在上廊周家之北。至正末,周心鑑建。後曾孫瑩與其從曾孫瑛相繼為太守,族人因改名「五馬橋。」
巷口橋 在清浦西溝
通城橋 原名「後墩橋」 ,在清浦後墩。永樂中,里人陳彰晦造。弘治八年,太守王弼重修。十三年,御史周進隆改名「通城橋。」
東林橋 洪武初,周心鑑建。
東皋橋 在清浦溝頭。創始未詳。
普照橋 俗呼小橋。周心鑑建,橋北有庵曰「普照」 ,心鑑捨地為之。
化龍橋 元延祐四年,僧隆源建,並建庵以護橋。明弘治八年,太守王弼重修。
五宮橋 此橋以「宮」 得名。弘治七年,太守王弼修。
塘塍東橋 元至正間,張仲仁建。明弘治辛酉,曾孫道亨重修。
塘下東西橋 有二座。上三橋俱明初張致中創建近橋街道,其孫道亨砌修。
頭巾橋 在塘下後溝。元至正壬辰,張蒞創建。踰馬橋 在後吳西五里。洪武初,里人吳惟善等建。初,木蘭陂水止此,惟善等以私田鑿溝,引水東行,直扺程洋頭,約三里許。鄉人灌溉,搬運便之。石樑題刻可考。
蘭橋 在斗南。宋至和間,教授鄭天瑞建。港橋 :在陡門下,跨海。
小石橋 在莊頭。宋淳祐四年,郡人馬鄭逸建。石屐橋 在石屐埭,臨海百有餘間。元時興化路總管林德隆建。明弘治七年,同知朱海重修。鐵塍橋 在山尾。宋景定辛酉建。
四翁溪小石橋 宋咸淳四年,里人陳芹建。杭下溪小石橋 ,宋德祐元年僧普吉建。綬文溪,四翁橋 ,在印山下。溪流如綬,故名。陳中詩:「峰巒列衛山如印,溪澗來朝水似文。」 文江舊橋 ,在龍山西。
瀨溪橋 舊為莆陽渡,當南北要衝。宋紹興十三年,始建浮梁。乾道三年,郡守鍾離松於下流百步山峽,循舊基建橋,弗就。淳熙十年,陳丞相俊卿同郡守林元仲移建今所。橋「一十四間,修十五丈四尺,廣一丈四尺,高三丈九尺。」 《草堂隱居》方秉白記。
花亭橋 元至正六年建。明永樂丙申,張覺員修。舊有亭,今廢。
白水橋 官道所經。萬曆四十一年,同知汪懋功重建。
猴溪橋 創始未詳。成化二年,太守岳正重修。車門橋 在猴溪前。
龍津橋 在長嶺,「創始未詳。天順五年,太守潘本愚重修。弘治十一年,知縣吳遠重建。」
迴瀾橋 宋李長者建木蘭陂,乃於南岸穿渠,引水東注,作橋其上,故名。
溝口橋 二橋俱在木蘭陂下直溝上,創始未詳,正德丙子,通判張東綱修。貞肅林俊「記。」 《繼志》「橋 在橫溝,洪武十五年裡人黃老圃建。」 龍橋 在塘東,元大德十一年裡人戴福建。水口橋 在塘東,元大德間里人戴福建,因名戴橋。
東定橋 在塘東之東,創始未詳。原十一座,萬曆丁未里人戴懋春修,增一座。
下橫山港口橋 元大德間,里人黃德明建,後為海潮所壞。景泰六年,里人戴旭以修海堰餘貲,遷建今所。
永通橋 初名「龜塘橋」 ,以其通永豐、通津二陡門,改今名。永樂間,里田人廖良驥建。天順間,孫崇瑩、萬曆間,裔孫知縣賓重修。
溪東橋 通黃石等處。成化甲辰,貢元廖日宣建。萬曆壬辰,曾孫廷柱重修。
龜塘塔兜橋 成化中,廖日宣建。橋南又設石塔。萬曆乙酉,孫知縣賓重修。
《西建橋 》在徐州,有亭。
常思橋 在興化舊縣東南三十里。有亭。綠塔橋 在大帽山下。
滿長橋 宋乾道中,知縣梅州薛行造。
大湖橋 宋乾道中,杉溪陳遵、黃九造。
澳溪橋 在平床嶺下
永貴橋 在飄湖下。宋紹興十年,鄭夾《漈樵》請借縣帑建,後以施金償之。橋東建過來庵。
荻蘆溪渡 在興教里。與廣業隔界,以舟渡。《西江渡 》「西江」 與南箕隔浦,以舟渡。
游埭渡 游埭與孝義里三步隔浦,以舟渡。三江口渡 遮浪與新浦隔界,三港會流,江面宏闊,以舟渡。
小嶼渡 北岸莆田、小嶼,南岸惠安、沙縣等處。海面宏闊,舊設渡夫,後聽民私渡。
仙遊縣
黃橋 、「鳳西橋 」 、躍龍橋 以上俱在城中。
通仙橋 、會仙橋 、開禧橋。
周澤橋 以上俱在孝仁里。
學古橋 在慈孝里
拱橋 、塘橋 、通濟橋。
三坑橋 ,仙水橋 以上俱在折桂里。「青龍橋 。」 「仙溪橋 。」 「鮮溪橋。」
和羹橋 、「建安橋 」 、「新橋。」
金鳳橋 以上俱在永興里。
石馬橋 俞潭橋 、登仙橋 以上俱在香田裡。
金鳳橋 、錦橋 、太平橋。
清澤橋 、雙溪橋 、坑邊橋。
雙鳳橋 以上俱在連江里。
馬山橋 。「延慶橋 。」 蔣溪橋。
聲鼓橋 以上俱在仁德里。
大濟橋 。「龜峰橋 。」 「御史橋。」
神堂橋 。飛烏橋 以上俱在善化里。「鹿鳴橋 。」 「朝天橋 。」 「步雲橋。」
「高田橋 。」 「石碧橋 。」 「金馬橋。」
古瀬橋 以上俱在萬善里。登瀛橋 ,官成橋 以上俱在文賢里。環碧橋 。雙濟橋 ,九座橋。
侍者橋 、「登雲」 橋 以上俱在興賢里。光埔橋 、《溪朴》橋 、黃坑橋。
赤石橋 以上俱在安賢里。
郭洋橋 、「惠政橋 」 、「宣化橋。」
駕仙橋 、西河橋 、恩波橋。
壽峰橋 、龍津橋 。白鳧橋。
東林橋 、「蕭橋 」 、「鯉湖橋。」
銀巖橋 、「惠愛橋 」 、後坑橋。
金紫橋 、「訪道橋 」 、通濟橋 以上俱在興泰里,以上俱在城外。
會仙渡 、仙水渡 以上俱在城中。
興化府公署考 府志
[編輯]本府
興化府治 在城西南,即莆田縣署舊址。按:「宋興化軍初在游洋鎮,太平興國八年徙莆田,知軍段鵬始建軍署,今興化衛署是其地也。元易為興化路署。明洪武初改為興化府署,已而指揮俞良輔、盧鎮請以府署立衛所,從之。」 於是知府蓋天麟徙莆田縣署於善俗坊,而以其地建今署焉。中正堂,左經歷司,右照磨所。兩廊六房,東吏、戶、禮,西兵、刑、工。堂前露臺、甬道、戒石亭、儀門。正堂之後為燕堂,東架閣庫,西豐盈庫,聯以穿堂,東西齋房四間。燕堂之北為知府衙,東同知衙,西通判衙。同知衙之南為推官衙,又南知事衙。其前司獄司,通判衙之南,經歷、照磨、檢校三衙,六房吏舍,列在東西房科之後。儀門外,東土地祠,前大門。門外東西旌善、申明二亭,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陷城,焚燬殆盡,郡人御史林潤奏給帑銀。四十四年,知府易道談重建三堂、儀門、大門俱如舊制。後堂東豐盈庫,下添軍器房,西創龍仗庫及黃冊房。東吏房,上增架閣房。西兵房,上增承發房。儀門外西創寅賓館,與土地祠相對。大門外東建旌善亭、惠民局,西建申明亭、急遞鋪,南榜諭房東西重建承流、宣化二坊。萬曆二年,呂一靜以門前曠闊非宜,將大門移出丈餘,兩邊地築稍高,門外添設障垣,修旌善、申明二亭。移鋪局於別所,重立題名石於堂之北。五年,知府陸通霄重修土地祠。三十九年,知府馬夢吉重修堂廡祠庫,豎戒石亭為坊扁曰「天監在茲」 ,燕堂曰「和衷堂。」
皇清康熙六年,推官衙門奉裁公署歸併《海防》、防糧。
二廳。四十一年,知府徐希聖重修照牆,復塞外大門為短垣,立東西偏門。
清軍館 在分守福寧道之東,同知治事之署。嘉靖甲子建,萬曆丙子,分守楊芷改入署中,今廢。
督糧館 在大有倉內,通判治事之署。嘉靖壬
戌寇燬。隆慶元年,知府徐紹卿重建中堂五間,後堂三間,東西廂房二間。
理刑館 在衛左務巷口,推官治事之署,即舊「司獄司」 地也。後遷司獄司於府內,以此改為館。中堂五間,後穿堂。堂之西有延賓堂,房四間。前儀門,稍東為大門。今廢。
莆田縣治 在左廂善俗坊,即宋廣節指揮營故址也。按唐《元和郡縣志》,「陳光大二年,始置莆田縣於延陵里。宋建隆二年,清源招討使劉居道來知縣事,重新之。元仍宋舊。明洪武初,即其地改為府署,知縣任益始徙縣於今所。中建正堂,堂下露臺、甬道、戒石亭、儀門東西列六房。正堂之後為穿堂,景泰元年知縣劉」 玭建。其上燕堂,東西廂房各四間。堂後知縣衙,東縣丞衙,西主簿衙。縣丞衙之南為典史衙。六房吏舍列於西偏儀門內。右為監房,門外左有土神祠,轉折而東為大門。門左右列旌善、「申明」 二亭,俱東向。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陷城,堂宇燬盡。四十四年,知縣徐執策奉恩給帑銀重建如制。正堂東增幕廳,燕堂東增庫房,西書房。穿堂東為器皿所,西為冊籍所。土神祠之左創建寅賓館,大門上創建譙樓,置更鼓於其上,扁曰:「文治偉觀。」 門外旌善亭之左為四廂館,總鋪二所。申明亭之右為榜諭房一,列三間。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縣堂傾圮。至三十六年,知縣金
皋謝重建
察院行臺 在城內譙樓西地,即宋通判廳舊址。元為閩海道廉訪使分司。明洪武元年,更為按察司。永樂間,改福寧道。正統間,遷福寧道於驛前街,而以此建察院行署焉。今圮。
分巡興泉道行臺 在城內驛前街,舊為福寧道。嘉靖三十八年,專設按察僉事一員,分巡興、泉二郡,與守道參衡駐鎮泉州城,而此為巡歷行署雲。後廢。
皇清康熙三十五年,知縣金皋謝改為《興賢積穀倉》。
餘地入民間蓋房
巡海道行臺 在興泉道西,嘉靖二十一年建,今改建「督學道試院。」
分守福寧道鎮署 在察院前西市街,宋監稅廨舊址也。元為錄事司。明洪武初,為雜造局。成化二年,知府岳正購民地益之,改建布政分司,不時行部而已。嘉靖三十八年,倭寇作,議者謂福、興、泉、漳濱海之地,非專鎮以大吏不可。始奏特設布政司左參政一員,駐興化城,以振飭兵防,稱「分守福寧道署。」
皇清康熙六年,改為「興化鎮公署。」三十六年,改鎮為
協復仍為「協鎮公署。」
都轉運鹽使司分司 在縣東北涵頭市。元至正間,設管勾司,董鹺事。延祐二年,改為司令司。明洪武二年,改今名。本司同知胡傑重修。左右設幕廳,今省革。
上里場鹽課司 在分司內,以幕廳為之。又有「下里場」 ,俱附於此。
皇清康熙四十二年,省革歸縣。
本府稅課司 ,在府治東務巷內。宋為都稅務。明洪武元年,改今名。今省革,地入民間。
雜造局 在府治東行尾巷,古延福寺地。成化三年,知府岳正建,嘉靖間省革,地入民間。本縣稅課局 在涵頭市。
莆禧稅課局 在本縣新安里。
黃石稅課局 在本縣景德里。
河泊所 莆田、莆禧、黃石皆有之,原無署廨。以上稅課司,河泊所自正統及嘉靖間俱已省革,課額俱莆田縣兼領之。
大有倉 在府治東望海門內,即宋都常平倉也。洪武元年,改為「大有倉。」 知府蓋天麟修葺,廒三十五間。景泰以後,陸續傾圮,僅存其八。嘉靖壬戌,盡燬。隆慶三年,知府徐紹卿重建。
皇清初倉廒五座。後添「積貯穀」倉廒一座。「捐納監穀。」
倉廒一座
預備倉 舊《志》無載。萬曆三年,知府呂一靜、通判鄧邦基支帑銀建於大有倉門內,東西各五間。今廢。
平海倉 在平海衛城內。洪武二十年,興化衛指揮呂謙建,名「永聚倉。」 正統六年,改隸本府,名「平海倉。」 嘉靖癸亥,寇燬。萬曆三年,知府呂一靜、通判彭應乾重建,凡六間。內二間為預備倉,今廢。倉穀並貯大有倉內。
社倉 在涵頭。萬曆三年,巡按御史孫錝行新建一座,凡五間。今廢。
皇清康熙三十五年,知縣金皋謝重建為「積穀倉莆禧倉 在莆禧城內。洪武二十一年,千戶劉毅建,為廒十五。正統四年,改隸本縣,今廢。倉穀並貯大有倉內。
迎仙寨巡檢司 在寨城內。洪武二十年建,今圮。巡檢暫寓民房。
沖沁寨嵌頭巡檢司 俱在寨城內。寨圮,今歸涵江司。
吉了寨、青山寨巡檢司 俱在寨城內寨圮,今裁,歸凌厝司。
大洋寨巡檢司 在廣業里寨城內。萬曆十七年,知縣孫繼有請建。
小嶼寨巡檢司 在寨城內,今革。
涵江巡檢司 在涵江觀頂,文廟東。
皇清順治年間,裁沖沁、嵌頭二司,設「涵江司」,歸併兼。
轄
府陰陽學 在譙樓內之北。宋軍資庫常平倉地也。洪武元年,改為「豐盈庫。成化三年,知府岳正移庫於府署內,而改建陰陽學於此,今廢。」 醫學 舊在布政司左。成化四年,知府岳正建,後改在衛內。
僧綱司 在府城永福寺內。
道紀司 在府城萬壽宮內。
「惠民局 」 原有二所,一在南關外山川壇邊,一在東廂觀音寺邊,今俱廢,地入民間。
遊擊府 在城內烏石山下演武場,即守備司也。原在城左鳳山寺西偏,萬曆十五年,改建今所,為遊擊府。
興化衛治 在南門內大街北譙樓內。宋為興化軍署。元為興化路署。明洪武初,為興化府署。既而指揮俞良輔、盧鎮奏改為衛署。
皇清康熙年間,衛裁,衙署俱圮原總鎮,改為「廐」並習
射所止存旗纛廟一座
左千戶所署 在衛東鎮雅坊。洪武庚申,副千戶孫遇建。中為公廳,東西二房,兩廊建千百戶所。外為大門、土地祠,今俱廢。
右千戶所署 在衛前。洪武庚申,千戶陳畊建,今廢。
前千戶所署 在右所之右。洪武庚申,千戶王良建,嘉靖壬戌燬。
後千戶所署 在衛署東偏。洪武庚申,千戶夏立建。嘉靖壬戌燬。
中千戶所署 在衛署東偏譙樓內。洪武辛酉,千戶姚成刱建。宣德乙卯,千戶白俊重修。嘉靖壬戌燬,公廳、神祠尚存。今俱廢。
兵馬四司 在各城門內。今廢。
永積倉 在烏石山下。洪武丙寅,指揮程用創,為廒二十有五。正統丁巳,改名「大積」 ,是年,燬於火。以後糧改本府大有倉收支。其地今為火藥局。
平海衛署 在衛城中,即南嘯巡檢司故址。洪武丁卯,江夏侯周德興奉旨築城,並建衛署。兵馬司四所 ,在本衛各城門內。
軍器局 舊在府城元妙觀,後遷梅峰寺,今俱廢。
莆禧千戶所署 在莆禧城中。洪武丁卯,江夏侯周德興奉旨創建。中為公所,東西列千百戶所。前為儀門,又前為譙樓。今廢。
府教場二所 一在城內烏石山下,廣二百三十五步,周迴「一里零五步,中有演武亭及將臺一座。一在城北四里使華橋北。」
平海衛教場一所 ,在衛城西門外,廣一里,周圍四里,中有演武亭及將臺一座,今廢。
莆禧教場一所 ,去所城北門外一里,廣一里,周圍三里,中有演武亭及將臺一座,今廢。外縣。
仙遊縣治 「縣舊在大蜚山南五里。唐垂拱二年始建於舊治之南三十步。宋崇寧二年錢聞重建。」 元至正十二年寇燬,十五年知縣任興重建。明洪武初,知縣周從重建。宣德八年癸丑,知縣王彝改建正堂、後堂、幕廳及架閣庫,兩廊列六房。正德十二年知縣林汝常重建。龍亭庫、錢帛庫在後堂左右。後堂之北,即知縣衙,西典史衙。正堂前戒石亭。儀門左右為監房,外為土地祠,為譙樓。樓前東旌善亭,西申明亭。萬曆三年,知縣張昴闢土神祠為兩座,後祀神,前為寅賓館。四年,知縣胡朝賓修平政堂,新設平理門於大門外,又申請蓋架閣庫一所。十八年,知縣周鐸重建正堂、後堂、內衙及兩廊卷房。三十五年,知縣游瑚重修神祠賓館。四十二年,知縣徐觀復重修。
縣丞衙 在縣治東。明正統二年省。
主簿衙 在縣治西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
尉廳 在縣治西南,後遷東街。
際留倉 在縣治儀門之西。明洪武十六年,知縣顧思敬建。弘治六年重建。萬曆四十二年,知縣徐觀復重修。
東預備倉 原在折桂里。明成化間遷於治之東。嘉靖二年因圮,又遷於儀門內之西。萬曆四十二年重修。
道會司 明洪武十八年設,在福神觀。
惠民藥局 在縣治東街。明洪武十八年,知縣文公維建。昔為惠民局,今為巡檢司。
興化府學校考 府志
[編輯]本府
興化府儒學 在郡治東。宋太平興國間,始置興化軍。咸平元年,有詔立學,諸生方儀、陳詡願入貲,助建本軍廟學,疏請得賜地。於軍治東南隅首構正殿,並建三禮堂、御書閣。三年
文廟成。六年、學成。紹興十九年、教授徐士龍、請於
部使者,得官錢一千三百萬,改作東廟。乾道七年,教授陳應言重修殿門、御書閣。淳熙四年火,燬學幾半。知軍翁作礪修葺,扁講堂曰「道化堂。」 紹熙二年,知軍趙彥勵建忠恕堂及十齋,又建經史庫、祭器庫。嘉熙二年,知軍張友重修學舍,為士增廩食。郡人正字王邁記。淳祐六年,教授俞來修忠恕堂,建尊經閣其上。元初學校無考。元貞元年以後,教授宋眉年、學錄黃烈等相繼修葺。廟與道化堂增建「尊德」 、「尚賢」 二堂,以祀先賢及復學田。明洪武二年,詔天下立廟,知府蓋天麟奉制重修,定四配、十哲位次,飾兩廡像。改道化堂曰「明倫堂」 ,省十齋為「志道、據德、依仁、游藝」 四齋。闢儀門,新設會饌堂,建神廚、祭器庫、宰牲所於櫺星門內之左,立米廩於櫺星門內之右。永樂四年,通判孫旼、教授傅顯立《進士題名碑》,參政楊景衡記。宣德十年,僉事陳祚奉詔命莆田縣知縣劉玭重修廟學,學士錢習禮記。景泰元年,知府張瀾飾廟像,即舊射圃地建養牲所,訓導蕭亨記。成化二年,知府岳正範銅為祭器。八年,知府潘琴建大成門,副使劉琦命增築月臺於明倫堂前。十二年,同知孫蘭建尊經閣。十三年,御史尹仁命教授王鏞飾兩廡像。十五年,王鏞析建《舉人、進士題名》二碑,郡人提學黃仲昭記。嘉靖十年,詔改大成殿。
先師廟大成門曰「廟門。」 撤聖賢像,立牌位,別建祠。
於廟東,祀啟聖公;建敬一亭於櫺星門右。四十一年,倭寇陷城,廟學盡燬。四十三年,郡人御史林潤奏乞恩給帑銀,下知府易道談重建,規制仍舊,左為
先師廟:「廟東啟聖祠西」 ,「齋沐所。」 「廟後米廩」 東西兩
廡。前廟門。門內東祭器庫,西樂器庫。門外東名宦祠、合志祠,西鄉賢祠,林公祠。又外櫺星門。其收支所在啟聖祠前。宰牲所在櫺星門東。右為明倫堂。堂之東尊經閣前敬一亭,西會文樓。樓下饌堂。後分教二衙。明倫堂前為露臺、泮池,有橋。橋東志道、依仁二齋,西據德、游藝二齋。後分教、掌教三衙。前大門。門外東土地祠,明季改為文昌祠;西碑亭,明季改為土神祠。路之南為指南所,內立號房四十間,今廢,賃為民居收租。路左「聖域」 、「高第」 二坊,右「賢關」 、「名卿」 二坊,郡人尚書林雲同記。隆慶五年,知府林有源重製。
文廟祭器,萬曆三十一年重修。「據德」 、《游藝》二齋三。
十九年,推官殷宗器以贖鍰重修殿廡、門牆。天啟二年,知府胡爾慥重修殿廡、戟門、明倫堂《志道》、「《據德》《依仁》《游藝》」 四齋。
皇清順治七年,知府朱國藩重修。十七年,知府顧鏞
修明倫堂,邑人庶子黃𤣱有記。康熙七年,知府慕天顏、教授張可仰重修正殿、兩廡,邑人給事中張松齡記。十三年閩亂,遭寇蹂躙。二十一年,知府蘇昌臣重修兩廡、廟門、名宦、「鄉賢《合志》」 林公諸祠。明倫堂、尊經閣、聖域、「賢關」 二坊。通判湯傳楷重修學門及會文樓。
學田 :順治十五年,分守蘇弘祖捐置學田六畝四分。康熙二十年,城守王友誌捐置學田六畝三分,載租十石七斗,充科舉年三學諸生起送之資。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姚啟聖捐俸一百。
「兩,置府學田一十八畝五分五釐八毫,年載租三十四石七斗。二十四年,知府蘇昌臣清查鄭坂淤地,加租六兩,刻石為記。」 莆田縣學 在郡治南。唐時有夫子廟,張九齡書額。宋紹興十九年,教授徐士龍改作軍學,乃以縣學附大成殿東偏有職事位及顯道、式榖二齋。元至順二年,徙建於薛公池上,即今所。東廟西學,如軍學制。講堂之前為兩齋,以薛公池為泮池。明洪武元年,知縣任益奉詔重修。十六年,知縣顧思敬建神廚、神庫及宰牲房於廟東。二十九年,知縣王文焯建學後堂,扁曰「進修」 ,復新會饌堂,豎櫺星門,創米廩於學堂之西。正統八年,御史丁澄命主簿唐禮重建會饌堂,遷米廩於舊教諭廨舍,而以其址增建齋房。景泰元年,鎮守尚書薛希璉命知縣劉玭易民地,建教諭廨舍於米廩之東。知府張瀾又易民地,建訓導廨舍於教諭廨舍之東。四年,知縣陳紞飾聖賢像。天順七年,副使錢璡命同知吳亮修大成殿,知縣王常又易民地三畝,以廣齋舍。成化二十二年,教諭王鳳儀請新廟學,知府丁鏞捐俸為倡,於是遂重建大成殿及兩廡、戟門,而鳳儀主其事。弘治五年,知府王弼購民地,闢學前衢路,造泮橋於薛公池上,移舊池亭置諸西東:東曰「詠歸」 ,西曰「樂周。」 又建齋舍,豎綽楔於衢路,扁曰「儒林。」 邑人尚書林俊記。十五年,知府陳效建明倫堂、儀門,築月臺甬道,修進德、修業二齋,建後堂、穿堂,又作號房。正德十五年,知府馮馴以「詠歸」 、「樂周」 二亭為颶風掀壞,乃復「詠歸」 亭於薛公池中。嘉靖十一年,知府黃一道重修學廟、門廡、堂舍,邑人參政王鳳靈記。三十二年,知縣許爚重飾廟學,建廣橋於泮池上,移「敬一」 亭於明倫堂之西。三十三年,訓導朱應畿請徙建啟聖祠於
聖廟後。四十一年,倭寇陷城,啟聖祠敬一亭及諸
廨舍齋房俱燬,僅存廟學堂門。四十五年,知府易道談、知縣徐執策給帑銀重建。中為大成殿、兩廡,前廟門、泮池,池東西二齋各五間,又前櫺星門。廟之右為明倫堂,為後堂,東西房五間。堂之西為會饌所,前蔬園,內齋舍十間。廟左原訓導西衙,今建「啟聖祠」 之東米廩三間。又東教諭衙及訓導東衙。南為敬一亭。萬曆三十三年,知縣蔡善繼改建大門於東南隅。長史胡秉文捐地拓基,復濬地下河,壖廣數十丈,以會巽水,瀠洄而達於河。三十八年,知縣李時榮作廣橋於泮池。四十年,建櫺星門,復濬環溝。四十一年,推官殷宗器重修正殿。崇禎二年,知縣吳彥芳捐俸重修。邑人尚書曾楚卿《記》。
皇清康熙二年值寇警,牆垣柱石悉為守陴者竊運。
去,教諭黃裘孕重修,邑人給事中張松齡「記。」 二十一年,通判署縣事湯傳楷重修明倫堂。二十四年,知縣莫家楨重修戟門,綽楔環牆,濬城西水,仍歸泮池,邑人吏部主事程甲化「記。」 三十五年,大水入正殿。三十八年,颶風傾壞殿脊。三十九年,教諭劉世興、訓導陳文炳詳請知府徐希聖、知縣金皋謝重修正殿兩廡,提督吳英捐俸金二百,重修櫺星門。
射圃 在迎仙門內,即舊府學射圃也。
明宗書院 在郡城西門洞橋頭,弘治間所遷射圃地也。
涵江書院 在縣東北二十里。
皇清順治十一年,燬於《海寇》。康熙元年,六十世孫昌。
期等倡先建「正殿」 ,草創略具而已。三十一年,再建大門。
壽澤書院 在涵江虎坡山。宋靖康間,嘗為「靈慈祠」 ,後廢。嘉靖間,知府朱袞建為「書院。」
珠壩書院 在郡城東南十里厝壩。宋監丞陳虡捨地建。
水南書院 在郡城東南二十里黃石街,舊《紅泉宮》地也。
皇清來,郡經寇變,蹂躙毀壞。康熙二十四年,本里諸
生重修正殿並重建《崇正堂》。
瑤臺書院 在景德里瑤臺。元至正四年建,明正統九年重修。
文峰巖凌雲書院 在塘下天馬山,舊祀朱子。林喦有《文峰春曉》詩:「群鴉報天曙,春色開林落。光塵透竹窗,山影疏簾箔。葉露滴猶響,花光照經閣。殿宇正曈曨,金碧明丹雘。」
鐘山書院 在奉國里臚江。舊有「考亭書院」 ,後被寇燬。里人副憲曾光魯為諸生時,呈於知縣祝世喬,重建。登第後,捐金佐成之。
社學 康熙二十四年,知府蘇昌臣建,有四所。
一在鳳山寺,一在梅峰寺,一在平海衛學,一在元妙觀,知縣莫家楨建。義學二:一在涵江學院,一在水南西院。三十二年,知府危際泰建。義學二:一在鳳山寺,一在平海衛學,四十二年,知府徐希聖、知縣金皋謝建。義學一在平海衛學。外縣
仙遊縣學 舊址在縣西。宋咸平五年,縣尉段全遷建於縣南,有《記》。紹興九年,陳可大捐資倡眾重建,知縣謝天民助成之。乾道七年,知縣趙公綢重修。其規制:殿曰「大成」 ,講堂曰「遵道。」 齋有六:曰忠告、明倫、篤志、懿文、宣哲、誠意。位有四:曰學長、直學、學諭、教諭。又有瑞英堂、六經閣及二庫。淳熙四年,陳景肅重修,即遵道堂設立題名扁。寶祐三年,知縣趙與泌建尊經閣、文會堂及堂廡,闢西溝之見侵於民者。元至正二十五年,山寇暴至,學宮焚燬殆盡。知縣任興即故址重建大成殿。明洪武元年,知縣周從善奉制改尊道堂為「明倫堂。」 堂之左右為兩齋,東西兩廊為號房各五間,而大成殿則仍元舊。又重建兩廡,立「從祀先賢位。為泮池於戟門之外,為泮橋於池上,建櫺星門於池之前。」 二十八年,於明倫堂後建文昌閣,又於堂之右作學官廨舍。宣德八年,重新殿廡、齋舍、神廚。十年改文昌閣為「樂育堂,其兩翼東西為祭器庫,復修戟門、泮橋。」 正統二年「重建明倫堂,增教諭、訓導齋舍,遷學門於櫺星門之東,復購」 民地以廣學基。正統十二年,知縣宋華建米廩於神廚之前。天順六年撤號房,改建為兩齋,別建號房於兩齋之後。成化元年重建櫺星門,易柱以石。遷訓導衙於西廡。十六年增建靈臺於明倫堂前。弘治六年,颶風大作,明倫堂壞,知府王弼重建明倫堂。堂後為退省軒,左右房各三間,翼以兩廊。西為教諭衙。又以學東方虛,移建會饌堂,復立儀門、禮門、櫺星門、大成門。正德九年,重更新兩齋扁曰「居仁」 、「由義。」 嘉靖十年,奉詔旨撤去神像,立神位,春秋二祭。二十四年,重修廟門、學門、敬一亭及聖域坊。萬曆十二年,重修廟學、啟聖祠及尊經閣。三十六年,拓泮池而砌以石。崇禎八年乙亥,唐大章倡義重建,規制偉麗,煌煌然非昔觀矣。
皇清順治十年癸巳,教諭鄭煥捐貲重修。康熙四年
擢漳州府教授,復修飾乃行。
現在學田 明萬曆三十九年,知縣顏佐俸置田一十七畝五分,坐落善化里井頭等處。崇禎間,邑庠生黃梅詩捨田一畝二分,以充學餼義田 。順治十六年,耆民謝世美捐香田、里田一百三十七畝零,年載早冬租一百九十七石七觔。每石定價官銀二錢,遞年扣追銀三十九兩四錢一分四釐,除納正供九兩九錢二分三釐,尚存二十九兩四錢九分一釐。內除年納大有串米一石三斗六合,餘付禮房經承積貯,為本庠大比年鄉試資釜之需。
平海衛學 ,原在平海城中。明正統八年,學始建。初,禮部劄付各衛所,選子弟俊秀者,送附近儒學習讀《武經》《七書》,有習舉業者,一體考校,聽其鄉試。平海衛指揮王茂以本衛去郡縣儒學遠,依鎮海衛例,奏請建學,從之。於是設官鑄印,始有學額。學官權寓指揮陸璘廨舍設四齋。後齋宇頹圮,遷寓晏公廟。天順八年,提學游明始命以舊指揮僉事姜銘安廨舍創建廟學,即本衛城南也。指揮同知王輔塑先聖四配像。成化十二年,邑人寧陽教諭宋叔昭以莆多才,兩庠不勝收,而平海衛武生治《詩》《書》者有限,每額浮於人,疏請近衛民生附平海衛學,從之。弘治八年,指揮王昊於正殿前增建兩廡,復葺明倫堂,建號房及儀門外門。正德十四年,知府馮馴重修殿廡、堂齋,始作泮池及米廩會饌堂,邑人尚書方良永記。萬曆二年,分守宋豫卿、行知府呂一靜、知縣孫謀,發帑金二百有奇,重建衛學。先是,嘉靖四十一年倭陷平海城,焚蕩之餘,僅存廟學。時以地遠力詘,未遑修舉。至是始克成功。十二年,知府錢順德易殿廡榱棟,增四配、「十哲」 諸龕。三十一年,風雨為災,殿廡堂舍日圮。知府李茂功出帑金百緡重修,教授劉京修董其事。三十七年,始建啟聖祠。先是,教授馮渠與訓導蕭近蘭議捐俸倡建於廟東隅。後馮卒,蕭改建廟北。提學熊尚文批撥《囊山寺》租充辦祀品,衛學之規制始備。
皇清順治十八年,遷沿海居民於內地《平海城》,廢教。
職,仍存學署,暫移府城。
《學田 》:平海衛學原無學田,萬曆四十一年,同知汪懋功始置田十畝,為諸生會課之費。推官
殷宗器復置田二十八畝有奇。
皇清順治十五年,分守蘇弘祖捐置田四畝一分零。
今併入莆田縣學。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