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0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四卷目錄

 漳州府部彙考十

  漳州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四卷

漳州府部彙考十

[編輯]

漳州府物產考        府志

[編輯]

府總

《糓屬》:秔:稻    、糯、稻    、麥、黍     、稷     、粟。

菽     、麻     、薏苡

帛屬

天鵝絨 ,本出倭國,今漳人以絨織之,置鐵線其中,織成割出,機製雲蒸,殆奪天

《土潞綢 》,漳織者迫真潞州產,驟按之不甚可辨,但差薄耳。

《紗 漳》紗舊為海內所推,今俱學吳中機杼織成者,工巧足復相當。

綺羅 劉熙《釋名》曰:「羅,文羅疏也。」 《魏志》:「大夫以上,得服羅綺,以下雜綵之服,通於賤人。」 今無別矣。漳製亦學步吳中,第不如紗為精。

光素緞 ,出漳州者佳。

絹 劉熙《釋名》曰絹。請幫助識別此字。也,其絲厚而疏。《後魏書》曰:「八月清風戒寒,趣絹縑帛。」漳絹與他處不同,亦有最佳者。

絲布 按:《宋志》謂:「土人績白薴雜絲為細布吉貝布 。」《南史海南諸國傳》曰:「林邑出吉貝,其華成時如鵝毛,抽其緒紡之作布。」史昭曰:「熟時其皮如裂,其中綻出如綿。土人以鐵鋌碾去其核,木竹為弓,牽絃以彈,令其勻細,卷為筒,就車紡之,自然抽緒如」請幫助識別此字。絲狀,織以為布。薴布。 《周禮掌枲》「掌布緦縷紵。」薴即苧麻也,以灰水漚之,其色更白,治以為布。郭璞贊曰:草皮之良,莫貴於麻。用無不吉,服無不嘉。至物在邇,求之好遐。

麻布 :有黃麻、有青麻。《詩》:「麻衣如雪。」 「子夏《喪服傳》」 曰:「苴經者,麻之有蕡者也。」 牡麻者,枲麻也。葛布 :《周禮》曰:「掌葛以時徵絺綌之材。」 《詩》:「葛覃」 :「是刈是濩。」 為絺為綌。《漢書》:「江都王遣通越、閩,遺建荃葛。」 註:荃字作詮,葛,細布也。漳產以長泰、南靖為佳。

蕉布 稽咸《南方草木狀》曰:「其莖解散如絲,以灰練之,可紡績為絺綌,謂之蕉葛。」

假羅布 以綿絲間薴絲織成之,視之如羅器屬。

轎 削木為幹,編竹絲作鳥獸花草之紋,在阿堵中鏤骨作花,飾之精巧輕便。前有門,可閉如堂室,微寒時以避煙雨。旁有櫺門,開如翼張,溽暑時以通涼颷。又如式可以俯憑。如床,可以仰臥。小轎以竹為之,不施雕飾,亦復妍雅。

牙刻 象牙,今郡不復有,俱賈舶市來者。漳人刻為牙仙人之屬,以供近玩,耳目肢體,信人也,備極淫巧。又有牙箸、牙杯、牙帶、牙扇。

銅器 「舊志」 :「漳銅爐、銅佛、銅仙之屬,爐錘頗工,不在泉州蘇銅下。」

《錫器 》《舊志》:「出漳浦者最精,他處鮮有。」

枕 ,古者用木作枕,今以細竹絲編成漆之,精妙可觀。出龍巖者最佳。又有扶手,以皮覆蓋,旅人用以收拾,置輿中,夜置床上,可作枕。

描金漆杯 亦竹絲編成者。又有「茶盤」 ,雖精雅不迨吳中,然卻耐用。

細𥰓器 出漳浦盤陀者最佳。磁器 出南勝窯者,殊勝他邑,然亦不甚工巧。紗燈 許慎《說文》曰:「錠謂之燈。」 漳人近以篾絲為質,甚細,覆五色薄紗其上,小品有致,他郡皆重之。

《屐 》,屐,舊以潮州為佳,近漳人差效其製。阮公見之,故當增其屐癖。

席 出馬坪為佳

「茶爐 」 ,出馬坪,以白土為之。其色如施粉,風口刻花,工緻異常,前此未有也。

貨屬

銀 《通志》:「銀坑在漳浦、龍巖二縣。嘉靖間,龍巖開礦,以礦卒殺人而止。萬曆遣中使於龍巖、長泰二縣開採,得不償失,旋復議罷。」

銅 《舊志》:「龍巖有之。」

鐵 有生鐵,有熟鐵,有銅鐵。《宋志》云:「出龍溪、漳浦二縣。」 按《史記》有以鐵冶貲累巨萬者。今出龍巖、漳平、寧洋,然為生甚微。

鉛 《通志》稱:「龍巖有鉛錫場,宋時廢。」

水晶 舊出漳浦之梁山,近多貨自粵東,漳浦第有其名而已。

琉璃 《漢書》:「武帝使人入海市琉璃。」 《南州異物志》曰:「琉璃本質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 《華夷考》曰:「彩澤光潤,踰於眾玉。俗所用,皆銷石汁,以眾藥為之,脆虛不真,非其物也。」 今漳所製亦然。

五綵石 ,亦用藥製成者,琢作鎮紙,體具三稜,著眼下向有物處照之,目境所遇瓦礫草石,盡成五色。

假山石 出海上,漳人池館取以疊作假山,邇時為盛。又有自龍巖出者,別是一種,置盆中,能引水上行,自生綠苔,可種花卉其上。

鹽 :《周禮》:鹽人「掌鹽之政令,以供百事之鹽。」 按,張融《海賦》曰:「漉沙搆白,熬波出素。」 此煎鹽也。《漢書》:「牢盆煮鹽,用鐵為之。」 今閩鹽惟用曬法,其價甚平。

蜜 散似甘露,凝如割肪,冰鮮玉潤,體滑蘭香;窮味之美,極甜之長。《爾雅翼》稱「所在有黃連蜜、梨花蜜、檜花蜜、何首烏蜜。」 今漳人畜者,以採荔枝、龍眼花為佳。故二花甫過,即須割蜜,遲則雜以他花矣。

糖 ,一名石蜜。唐太宗遣使至摩陁國取熬糖法,詔上諸蔗,榨瀋如其劑,色味愈於西域。王敬美《閩部疏》曰:「蔗有二種:飴蔗,節疏而短小;食蔗,節密而長大。凡飴蔗擣之入釜,徑煉為赤糖;赤糖再煉,燥而成霜為白糖;白糖再煉,則曰冰糖茶 。」 《茶經》曰:「茶者,南方嘉木。木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蔕如丁香」 ,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漳中以龍山者為佳。

酒 有老酒、林檎、紅白酒、燒酒。縉紳肅客,則市「惠泉」 、包酒、順酒之屬,俱出他處。其本地舊以江東水製者為佳。

煙草 :種出東洋,近多。蒔之者,莖葉皆如牡菊。取其葉製乾,切如絲,置小筒中燃火,以口吸其煙,令人醉,片時不食輒思,故亦謂之「相思草。」 今各省皆尚之,外省亦有種者。然惟漳煙稱最,聲價甲天下。漳又長泰最勝,人多種之,利甚多。或雲食此可辟瘴。

紅花 :習鑿齒《與謝侍中書》,所謂紅藍者也。漢時紅花出波斯疏勒河祿國,歲貢二萬斤於織染署。《齊民要術》曰:「摘取即礶擣使熟,以水淘絞去黃汁,更擣以粟飯漿清酸者淘之,又以布袋絞汁,即收取染紅。」

紫草 可以染紫,一名茈䓞。茈之與紫,古字通爾。楊用修《丹鉛錄》曰:「苛,小草也,今但知為苛刻之苛;藐,紫草也,今但知為藐然之藐。」

藍澱 ,漳謂之大菁,小者為槐藍,漳謂之小菁。《荀子》曰:「青出於藍而青於藍。」 《詩》云:「終日采藍,不盈一襜。」

梔 其寔黃赤七稜者良。經霜取之以染。《本草》一名木丹。

薯榔 《泉郡志》曰:「莖蔓似薯,根似何首烏,皮黑肉紅,染皂用之。」

漆 出龍巖

黃蠟 《埤雅》曰:「蠟生於蜜。而天下之味。莫甘於蜜。莫淡於蠟。蓋厚於此者薄於彼也。」 《西方書》曰:「味如嚼蠟。」

白蠟 ,蟲蠟也,作繭樹枝上,每繭藏蟲,秋冬剪取藏之,及春傅置樹上,蟲出繭食樹,津液漫注枝柯,剝取煎煉,其白如雪。黃、白蠟漳俱入貢。甲香 ,即今香螺也,漳在唐時以之充貢。《本草》曰:「大如掌,長四五寸,取黶燒灰,合香多用之。」 楮 ,《通志》曰:竹穰、楮皮,薄藤、厚藤皆可以造。按《班史》稱「赫蹄」 ,《西京雜記》稱薄藤,注云「小紙是也。」 張華賜側理紙。《洞天清錄》云:「質鬆而厚,謂之側理」 是也。

礬 今平和有礬山,宋時諸亡命竄名提點坑冶司,專其利權,今不屬官,而民間商販如舊。樟腦 《本草》曰:「生閩廣諸郡。樟樹擇細葉者,用刀劃皮手拭,預知有腦,細細斫碎,以甑蒸之。大火逼油入鍋,浮水面如白蠟色者佳。明時以之充貢。」

鮫魚皮 漳州貢甲香、鮫革,即此也。後人訛為《鯪革》。

考證

棕 :古稱栟櫚皮,為用最廣。二旬一割,則葉轉復生皮,作繩入土,千歲不爛。梁張孝秀執並櫚皮塵尾,唐因之為拂。

油 :有菜子油、脂麻油、茶油、桐油、柏油、萆麻油,近又有落花生油。

燭 今漳出者,視他處為佳。

灰 《異物志》曰:「占賁灰,牡礪也。與扶留、檳榔三物合食。漳人用此塗壁,比石灰勝之。」

蔬屬

蕹 葉如落葵,性冷味甘。南人編葦為筏,浮水上。種於水中如萍,根浮水面,莖葉皆出於葦筏。《孔遯齋閑覽》曰:「本生東夷古倫國,番舶以甕盛之,故名甕菜。」

《莙薘 》葉厚而柔,曬之難乾,蓋感陰氣之多者。

《本草》
謂其補中下氣

[編輯]

苦蕒菜 𦬊也。《詩》:「薄言采𦬊。」 一名雲臺菜。倭菜 一名生菜。可生食。有二種:香倭苦倭。浮藤菜 葉圓而厚,藤相糾纏,子紫黑色。俗呼蟳菜。

東風 :莖紫,宜肥肉作羹。左思《吳都賦》:「東風搖落」 是也。先春而生,故名東風。

蔊菜 :蔊音䍐,味辛。生深澗,不見日者佳。朱考亭詩:「小草有辣性,託根寒澗幽。」 即此也。龍巖平和皆有之。

石花 ,生海礁上,性寒,夏日煮之成凍。

海苔 ,綠色,如亂絲狀,生海石上,可食。

鷓鴣菜 散碎花微黑。小兒腹中有蟲,食之下出漳浦。

線菜 ,生海中沙地上,其長如線,色微紅。出漳浦。

「神黛 」 生海邊泥泊上,葉蒼蒨如黛。歲饑,和米作粥食之。出漳浦。

香蕈 《爾雅》曰:「中馗菌。」 郭註曰:「地蕈也。似蓋,江東名為土菌。」 今俗呼為菰。明朝充貢。

果屬

荔枝 :何家紅,出漳州何氏,今僅傳其名耳。龍眼 《南方草木狀》曰:「樹如荔枝,殼青黃色,形圓如彈丸,肉白帶漿,一朵五、六十顆作穗。近有一蔕兩實者,一大一小,大者差比荔枝小者如珠,中乃無核,謂之雞抱子,種最貴。」

柑 閩中木奴,以漳為最。

橘 閩山朱橘,漳人通謂之柑。然橘皮鬆而稍薄,中瓣隨手即開,漿之甜美亦稍遜,不分名者誤也。又有四時橘,前生者紅而後結者青,花果相見,亦謂之「公孫橘。」

柚 今漳州小溪產者,味甚甘。其最佳者為文旦,出長泰,其色白,味清香,風韻耐人,惟溪東種者為上。但其地所種不過數十樹,移他處風味便減。又有桂花及後門猴相等種亦佳,然視文旦仙凡矣。近每歲官索甚苦,民有斫死其樹者。甘蕉 俗名牙蕉,浦產者為青牙,最佳。靖產者為黃牙香,稍遜。大者為荊蕉,俗不甚重。

柿 柿為赤實果。又有一種色黃,去皮切食,俗名「浸柿。」

李 李:種頗多。漳產者有朱李、粉李、清水李、胭脂李,最佳者為「分仁李。」

楊梅 漳中有紅、白二種。

佛手 ,柑屬。狀如佛手,其指有屈者、有伸者,色最黃,中無肉,其味香。其無指而形圓長者,謂之「香柑。」

金橘 :其實小如彈,黃如金,漳人謂之「金棗」 ,園中多種之。

菩提果 ,花如冠蕤,葉似冬青,實似枇杷。出自西域,故名。

枇杷 《冬花實黃,四月熟》。

黃彈子 ,實如彈丸,葉如山桂而香。又云:本出閩,越王登壇之側,曰「王壇子。」

餘甘 大小如彈丸,初入口苦澀,咽之口中,乃更甜美。宋子京《方物贊》曰:「黃葩翠葉,圓實而澤,咀久還甘,或呼菴勒」 ,蓋本草謂菴摩勒,即此。橄欖 樹聳枝高數丈,其子深秋方熟,味雖苦澀,咀之芬馥。小者名丁香,味最佳。

橙 :其味苦辛,作酢醬香美,蓋獨宜為和。今漳人又於檳榔中用之。其形圓,大於橘而香,皮厚而皺。張景陽《七命》曰:「燀以秋橙。」

楊桃 五月十月熟。諺曰:「楊桃無蹙,一歲三熟。」 其色青黃,核如棗核。《閩中記》曰:「生而五瓣,酢可食。」

倒黏子 狀如乳頭,倒黏於樹。未熟色赤未澀,既熟色紫味甘。《齊民要術》曰:「多南子如指大,色紫味甘,與梅子相似,出晉安」 ,即此種也。《興化志》。

名丹黏子

多羅蜜 ,種出外夷。皮如荔枝,房如石榴。其寔無數,中各有子,亦如荔枝。味甜酸,大如斗。生樹身上,或樹根浮出地上者,亦能結實,奇果也。檨 出臺灣,近漳中,移植甚眾。其實圓而稍長,味甜酸,食之可愈腹疾。

枇杷果 ,樹絕大。其生一苞三子。蒸熟之,如栗實,苞紅而子黑。

藷藇 名「山藥」 ,刮磨入湯煮之,作塊不散。此外有蜜藷、薑藷、熊掌藷,凡數種。

甘藷 :俗名番薯,其味甘甜。漳人初得此種,慮人之多種之也。紿曰:「食之多病。」 近年以來,其種遂盛。荒年賴此,救饑者眾。《北戶錄》云:「去外皮,磨之曝乾為粉。」

椎 榛之類,即柯子也。歲饑乃熟。《通志》曰:「似栗而絕小。」

箇摩子 《通志》曰:「藤生附大木上,實成熟,外皮黃色,中有殼,裹肉如蓮。煮而食之,或取充果,然非貴品也。」

椹 ,張天錫曰:「桑椹甘香。」 謝公問「王甲比江東何果」 ,雲「是黃柑之流。」

落花生 ,出西國,昔年無之,蔓生園中。花謝時,其心中有絲垂入地結實,故名。其根生者,一房可二三粒,俗以壓油,其利甚溥。

鳧茨 俗名勃薺。漳中產者不甚佳。

藥屬

黃精 產山谷中,其葉其莖皆類薑。

扶留藤 《南方草木狀》曰:「檳榔以扶留藤、古賁灰並食,則滑美,下氣消糓。今俗呼為蔞葉,婚姻皆用之。」

菖蒲    、地黃    、天門冬。

麥門冬   、茯苓    、枸杞。

薯蕷    、半夏    、《枳實》。

桔梗    、乾薑    、茱萸

黃蘗    。鬱金    。菰蔞。

卷柏    、縮砂    、柴胡

蒼耳    、苦參    、茵陳。

高良薑   、蘹香子   、小茴香。

射干    、木賊    、木通

薄荷    、荊芥    、葛根

牽牛子   稀薟    、澤蘭。

芎藭    艾     、天南星

花椒    、益母草   、使君子。

香附子   、「決明子   」 、金櫻子。

甘菊花   《香薷    》《劉寄奴》

金銀花   。吉鉤藤   。木鱉子

《何首烏   》。《鶴虱    》,《蛇床子》。

蓖麻子   、車前子   、《覆盆子》。

「五倍子   」 、「旋復花   」 、淡竹葉。

桑寄生   :桑白皮   、紅花。

《千里》及   《骨碎補   》。蒴藋。

牛蒡子   、蒲公草   、皂莢

《羊蹄草 》:俗名「禿菜。」

木屬

榕樹 :其蔭十丈,枝條既繁,葉又茂細,軟根如藤垂下,漸漸及地,便生根節。或一株有根四、五處,而橫枝及鄰樹即連理。王敬美曰:「多根,故易茂而難拔;不才,故寡伐而長壽。」 福州始多,故以名城。然至漳、泉間,更多而鉅。

檺 《通志》曰:「可為棟宇,然久則腐蠹,遠不及杉、漳。」 有檺林鋪。

柯 是木奴樹,南人用作船舫。

桄榔 《南方草木狀》曰:「樹似栟櫚,皮中有屑如麵。木性如竹,紫黑色,有文理。」

杜松 《通志》曰:「葉似杉而小,尖勁如刺,木似松而有文。」

加條 《閩中記》云:「其葉可用磨犀角、象牙。」 側柏 ,與他柏相類,然葉皆側向而生。

抱木 :李濟翁《資暇錄》曰:「南土多水松,抱木蹙水沫,依松而成。松之贅疣浮繞其株,去水面三寸,其化徵得松之氣耳。」

甘藤 :《本草》一名感藤,一名甜藤。李濟翁《資暇錄》曰:「甘草非國老之藥,南方藤名也。叢似薔薇而無刺,枝草俱甜,故名。」 出在潮陽,而南漳亦有竹屬。

木竹 :《海物異名記》:「靈壽木」 ,即此也。《漢書》:「孔光年老,賜靈壽杖。」

筀竹 :《山經註》曰:「筀竹,大者圍二尺,長四丈。」 楊用修曰:「石介詩:『斷霞半赭燕支木,零露偏留筀竹叢』。」 其竹又名防露,言其上密防露,下疏來風。慈竹 ,吳筠曰:「慈竹生必內向,示不離本。」 任昉

考證

《述異記》
所謂南中子母竹也又名孝竹

[編輯]

麻竹 《廣州記》:「石麻之竹,勁而利,削以為刀,切象皮如切芋。」

貓兒竹 《華夷考》曰:「貓兒竹,五大者,莖七、八寸,高而堅實。筍生冬春之交。」

箭竹 《爾雅》曰:「篠箭。」 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 自注云:「苦箭大葉,笄箭小葉。」

淡竹 :《圖經》曰:「甘竹,似篁而茂」 ,即淡竹也。《通志》曰:「肉薄,節間有粉,南人燒以取瀝。」

苦竹 :《圖經》曰:「出閩中者,本極粗大筍,味殊苦,不可噉。」 「《齊民要術》有青苦、紫苦、黃苦、白苦。」 謝靈運《山居賦》曰:「四苦齊味。」

赤竹 :王彪之《閩中賦》曰:「竹則苞甜,赤苦。」 《石竹 通志》曰:「節疏而平,可為器用。」

桃枝竹 :《爾雅》:桃枝四寸有節。」 郭註曰:「今桃枝節間相去多四寸。」 「《尚書顧命》云:「敷重蔑席。」 孔安國曰:「蔑,桃枝竹。」 《周禮》所謂「次席黼經是也。」 《竹譜》云:「編之滑勁,可以為席。一名桃笙,一名蒲葵竹。綠竹 ,其葉繁茂,其筍最佳。」 蘇子瞻謂之玉版禪師。

斑竹 節間有斑文,似湘妃淚痕。所餘者又有一種名「瀟湘竹。」

黃竹 :《通志》曰:「小而黃色,一名界金竹。」

紫竹 宋子京《方物記》曰:「園池亦種為玩,身似並閭。」

長枝竹 :《通志》曰:「絲之可以為器。」

鳳尾竹 :《通志》曰:「梢葉森,狀如鳳尾。」

釣竹 :宋子京《方物記》曰:「弱梢垂地者曰釣絲竹。」 《通志》曰:「其尾下垂如釣,一名綿竹。」

人面竹 :《華夷考》曰:「節密而凸,宛如人面,故名。」

《通志》
一名佛眼竹

[編輯]

七絃竹 ,色白帶微紅,中有青紋,大小相間,如琴絃狀。

蘆竹 :戴凱之《竹譜》:「有竹象蘆,因以為名。」 注曰:「此竹膚是蘆。」 《泉郡志》曰:「生溪澗濕處,叢小葉疏。」 含竹 。《通志》曰:「含孕竹,大如指,土人以編藩籬者。」

觀音竹 :《南方草木狀》:「有越王竹,似細荻,高尺餘。」 想即此。

烏竹 其色如漆

方竹 :種出武夷山,其幹四方。

花屬

桂 :按李平泉有剡溪之紅桂、種山之月桂、曲河之「山桂。」 今漳中亦有三種,而丹桂不甚多;月桂四序俱花;山桂僅秋始開,幹至斗大。

蘭 ,葉似菖蒲,味幽香,種類甚眾,花作淺黃色,心有細紫點,幹微勁,大青蘭也,最蕃,花白而葉長,幹亦白而肥,一幹可得二十餘花者,為「玉幹蘭」 ,種最上。花白,瓣短而稍圓,幹赤而金,柔軟輕盈,為「金枝蘭」 ,其葉尾多焦,亦謂之「焦尾蘭」 ,種亦最貴。又有丫蘭,形如焦尾,幹下作一小幹,開二蕊,隨其長,幹如丫頭然種最難得,有金枝玉葉蘭,花大而莖頗粗,亦大雅。又有色青者,色淡紅者,微黑者,又有拜歲蘭、鶴頂蘭、紫蘭、倒弔蘭,然皆蕙屬也。真蘭則一幹一花,色青,香味更勝,一花可得月餘纔謝。凡蕙皆以五月開,或本茂者作秋花。獨蘭則十月見苞,至方春始開,故俗謂之報春蘭,葉纖而長,非幽處不蕃,即《雅翼》所謂「蘭一幹一花者此也。王敬美云:『蘭以建名,福、興、泉、漳最盛』。」

梅 ,漳中到處不乏。天柱山十月有先開者,其種有百葉者,有品字者。蔕三花,每花結三子。又有綠萼者,其種皆最貴。又有紅梅。蘇長公詩云:「玉人赬頰更多姿。」 是此花情語。又郡人陳克聰詩云:「雲態冰容意自佳,誰將脂粉點香霞。黃昏淡月前村路,幾誤行人問酒家。」 昔稱姑蘇獨盛,晏殊移植西岡都下,一枝分接,纔得二本,今南中饒有之。

蜀茶 :亦名滇茶。王敬美《閩部疏》曰:「滇茶色鮮好,嬌於寶珠,其大如盌,瓣有重臺交覆。莆林大輅中丞宦彼,帶一枝歸。今傳種家有之,千朵艷發,大是佳卉。」

洋茶 出日本,種類多,二十年來,漳中始有之。狀如牡丹,大者可尺一二圍,高三四寸,亦有白色者,又有牡丹紅,有牡丹紫。有吐絲牡丹,能於花心中逞出樓臺,吐長絲數寸,皆恍惚牡丹,獨惜無香耳。又有秋色平分及五寶一枝,開花作緋者、白者、紅者,有一朵而紅白半者。又有王紅、阿蘭白、觀音白,大六角、小六角,花如刀切成六角狀者,又有鍾款、「菊款」 、五心白、芙蓉紅、麗春紅、虎斑紅、點白、白點紅、青梅等種。

茉莉 :夏開,白色,妙麗。蔡君謨詩所謂「團團茉莉叢,芳香暑中折」 也。《南方草木狀》曰:「胡人自西國移來,南人憐其香,競植之。」 今漳在在皆是,自閩而上,價遂轉高。近有傳來番茉莉,花較大,更為可貴。

素馨 ,似茉莉,而瓣覺小,香次之。佛書曰「那悉茗。」 昔劉王有侍女名素馨,冢上生此,故名。近又有紅素馨、黃素馨,花小而繞枝甚盛,第不香耳。木芙蓉 :《通志》曰:「一名拒霜花。」 紅白二色。有朝開色白,午後則色漸紅者,曰醉芙蓉。按卭州有弄色木芙蓉,一日白,次日淺紅,三日黃,四日深紅。今一日遞變,是亦卭之變種也。朝日蓮 ,花色或黃或白,葉浮水上,翠厚而澤。宋子京《方物贊》云:「素花碧葉,浮秀波面,日中則向,日入還斂,故名朝日蓮。」

交枝蓮 ,纖藤不能自將,纏木而起;花碧綠色,交相照映。

合歡 一名青裳花,至暮即合,一名夜合。《古今注》曰:「合歡,枝葉互相交結,每一風來,輒自相解,了不牽綴,樹之階庭,使人不忿。」 嵇叔夜種之舍前。

《遍地錦 花》似山茶而小,其色淺紅。

杜鵑花 ,俗傳杜鵑啼血,滴地而成。此花一名山躑,獨王敬美謂「閩中氣煖,二月下旬已見躑躅」 ,即此也。十葉者佳。近有白者,其單者一名滿山紅。

龍船花 ,以端午開,故名。其色鮮紅。

月橘 葉似橘而小,其花四序俱開,一名「四時橘。」

洛陽錦 叢生,諸色俱備。又有純白色者,蕊旁如剪就,謂之「白剪絨。」

紫燕 《溪蠻叢笑》云:「紫花類燕子,一枝數葩,有碧者,又有黑色者,花大,上如火燄,一名錦麒麟。」 金絲蝴蝶 ,《泉郡志》曰:「北黃,形類蝴蝶。」 《華夷考》謂之「金莖花,微風至則蕩搖。」

「狀元紅 」 ,與《剪春羅》相似,色最紅。

密柳 枝葉有刺,花似薔薇,第不香耳。

御愛 酴醾別種也。繁英深紫,小品,綢疊寶相 ,藤生而高。《通志》曰:「類酴醾而秀整過之。」 花凡數種,淺紅者小而不香,深紅者,大而香。黃者蜀名黃酴醾。

樹蘭 :《泉郡志》曰:「叢高成樹,其花碎點清香。」 王敬美《閩部疏》曰:「賽蘭蔓生,樹蘭木本,其香皆與蘭埒。」

紅蕉花 於芭蕉別是一種,葉小,其花鮮明可喜,俗名美人蕉。宋子京《方物贊》曰:「蕉無中幹,花產葉間。綠葉外敷,絳質凝殷。」

大笑 《通志》曰:「青色粉蕊白英,香聞數十步。有四時者,花差小而香微。」

英梅 :《爾雅》註曰:「雀梅也。」 按:陸璣以唐棣為郁李,曰一名雀李,亦曰車下李。子大如李,可食。今漳產者,花後亦結細子,但不至如李大,微為異耳。

噴雪 花白,細細如雪亂點。《通志》名「潑雪」 ,今人取為盆間近玩。

《金燈 元獻之》曰:「莖自上末分數枝,枝一花,光艷如燈」 ,今呼為「花葉不相見」 ,一名「天蒜。」

紫香藤 蔓引高樹,垂風飄拂,其花簇簇墜下,如紫荊狀,香氣迫人,一條可得十數簇,每開時群蜂飛鬧。

瑪哩芥 ,出日本,花如繡毬大,可七八寸。初開色青,數日淡紅,又數日轉而藍。又有如雨後青天色者,一朵可開月餘。或有經數月不謝者,但顏色減耳。

雪鴛鴦 ,葉叢生,細而長,花白,吐心中,一莖可數十蕊,開輒兩蕊相對,故謂之「雪鴛鴦。」 又夜來則香,故亦名「月下香。」

番蝴蝶 ,樹高盈丈,花如蝶,有鬚,色中紅、外黃,開如簇錦。種亦出外夷。性不耐霜,冬日多萎死。草屬

《鼠麯 本草》曰:「生平岡熱地。葉似馬齒莧,上有白毛,黃花。」 《艾軒集》謂之「暑菊。」 漳人三月三日雜米粉作糗。

《仙草 泉郡志》曰:「搗爛絞汁,和米粉煮之,雖三㐲成凍,凍似石花而黑。水燭 葉如蒲生,花如蠟燭,花有二三層,燭肉如綿,治金瘡靈驗。」

龍舌草 :草形如舌,旁有刺,液如油,可以潤髮絡石 《本草》曰:「生陰山峻壁,或人家亭苑上,石間種以為飾。其莖蔓延,莖節著處即生,根鬚包絡石上。其在木者,隨木性而移。」 薜荔木蓮地錦。

石血皆其類也

燈心草 《本草》曰:「即石龍芻,一名龍鬚草。江南澤地叢生,苗莖圓細長直,折取心中白穰用之,燃燈夜照,其莖為蓆。」

「獨帚 」《爾雅》。請幫助識別此字。《馬箒》《郭璞註》曰:「似蓍,可以為掃篲。」

山狗脊 ,小兒生喉瘡者,煎滌之良。

野葛 《本草》曰:「根名野葛,葉名鉤吻,俗呼胡蔓草,又名斷腸草。」 《南方草木狀》曰:「以蕹汁滴其苗,當時萎死。世傳魏武噉野葛至一尺,先食蕹也。」 王敬美《閩部疏》曰:「一枝三葉,葉大如蔞,民間鬥不能勝,服之令妻子扶而之怨家死焉。」 官惡其事,下令服草死者,不給埋錢,然不能盡除也。解此毒者,以蜜灌之,已,復灌羊血吐出,可不死毛屬。

山犬 按古謂之田犬。《泉郡志》曰:「赤色蒼文,好食果實。」

竹䶉 :劉欣期曰:「竹䶉如小狗子,食竹根。」 《閩中賦》曰:「竹則桃枝育蟲。」 註云:「育蟲,竹䶉也。」 《贊寧雜志》曰:「竹根有鼠,人或竹刺入肉者,啗此立消。」 以其食竹消竹毒也。漳人謂之菅豪。

請幫助識別此字。鼠: 《泉志郡》曰:「似鼠,尾散垂,食果實,緣樹而走,遇隔枝處,跳過如飛。漳人謂之飛鼠。」

山鼠 :《通志》:名山𤟤,狀如鼠,其尾方臘而食之,香美。

魚屬

胡鯊 :長二、三丈。《圖經》曰:「鮫魚,今南人但謂之沙魚。大而長,喙如鋸者,名胡沙。」 《述異記》:「鮫人之室,泣而出珠。」 即此耳。

白鯊 比胡鯊為小。《爾雅翼》云:「小而皮麤者曰白沙。刮皮去沙,翦以為鱠,可寄千里。今魚翅是也。」陳藏器曰:「子母隨行,有驚即從口入母腹。」石首 《爾雅翼》名𩼕首。中有石,故名石首。鱗色黃而金,一名金鱗。食之消瓜成水,又名黃瓜。或謂漳中金鱗,大而長,非吳越間石首可比,然自是一種。《異物志》曰:「小者名」請幫助識別此字。《水次》名「春來」,漳中小者種類亦多。

鯉魚 脊有三十六鱗。六,陰數也;鯉為魚之長,故其數如此。《埤雅》曰:「鱗,鄰也;鯉,里也。」 鯉進於魚矣,殆亦龍類。故仙人乘龍,亦或騎鯉,乃至飛越山湖。

鯽魚 《本草》曰:「一名鮒。色黑而體促,腹大而脊隆,所在池澤皆有之,《莊子》」 所謂「東海波臣」 者也。《埤雅》曰:「此魚旅行,吹沫如星以相即也,謂之鯽;以相附也,謂之鮒。」

鱸魚 與鱖相類,昔張季鷹所思者,隋煬帝謂之「金齏玉鱠。」

鱖魚 :《山海經》曰:「鱖,大口而細鱗,有斑彩。」 《爾雅翼》曰:「皮厚而肉緊,特異常魚。其斑文鮮明者,雄也;稍晦昧者,雌也。以索貫雄置谿畔,群雌來齧,曳之不捨;掣而取之,常得十數頭。」

烏魚 《本草》所謂鯔魚,潭中養者佳。故吳王論魚,以鯔為上。出海中者,名為海烏,大而味稍劣。子魚 似烏魚而小,冬深子盈,其味尤珍。《一統志》稱通印子魚,蓋取宋人詩「長魚俎上通三印」 也。顯仁太后問秦檜妻:「近日子魚大者絕少?」 檜妻曰:「妾家有之。」 檜咎其失言,乃謀進青魚百尾。太后笑曰:「我道這婆村。」 果然。

馬鮫 :身圓而狹長,無鱗與鯁。諺云:「山食鷓鴣麞,海食馬鮫䱽。」 蓋重之也。《通志》:一名章鯀䱽魚 ,身扁,色紫無鱗,以其首銳腹廣、尾細如鏢鎗,故名。或云:與諸魚交名娼尾。

請幫助識別此字。魚 鱸之別種。圓厚而短蹙,其味豐。按《說文》「鰅皮有文。」周文王時,揚州獻鰅。則午當作鰅。鯖魚 《圖經》曰:青魚,生江湖間。今出南方。似鯉而背正青色。古作鯖,所謂五侯鯖者也。俗名草魚。

鰱 :一名鱮。《西征賦》曰:「素鱮揚鬐。」 里語曰:「網魚得鱮,不如啖茹。」 故漳人宴客,以鰱殿後。

鰣魚 :張東沙曰:「甘肥異常,腹下細骨如箭鏃,味甘,在皮鱗之交,今漳產者方他處為劣。」鰳魚 與鰣魚相似,但味薄耳,色白,多骨敏魚 《興化志》曰:「其色蒼似。」請幫助識別此字。而瘦削。張東沙謂之「鮸魚。」狀似鱸而肉粗。

貼沙 附沙而行,上紫下白,兩目相比,江淮間謂之鞋底魚。《通志》名鰈沙。

鰻魚 :有烏鰻、白鰻。海有虎鰻。溪有鱸鰻。或謂鱸鰻,以食蘆芽,故名。《埤雅》曰:「鰻無鱗甲,白腹,似鱔而大,有雄無雌,以影鰻鱧而生子。」

文昌魚 ,狀如鰻,細如著,長二、三寸,其行以陣,味甘美。郡城文昌閣前有之,餘處不可得也,故

俗呼為「文昌魚」 ,甚貴之。

銀魚 《爾雅翼》曰:「王魚,長五六寸,身圓如著,潔白無鱗,但目兩點黑耳。」 《博物志》:「吳王食鱠有餘,棄於中流,化為魚。」 今猶呼「鱠殘魚,又名銀魚,多曝為脯。」

金魚 :遍身紅色,其尾如蝦,後半皆囊金,故名金魚。有與鯽交而生者,亦能囊金,第魚尾耳。又名紅鯉,差大,古所謂「赤鯉」 者也。紅色稍減,不復囊金。

鮆魚 《爾雅》曰:「鮤,鱴刀。」 郭註:「今鮆魚也」 ,又名刀魚。長頭而狹薄,腹背如刀,故名。與石首皆以三月、八月出。《江賦》所謂𩼕鮆,順時而往還也。漳以刺多,名刺魚。

棘鬣 《通志》曰:「似鯽而大,其鬣如棘,紅紫色。」 《嶺表異錄》云:「吉鬣」 ,蓋聲相近也。

赤鬃 《通志》曰:「似棘鬣而大,鱗鬃皆淺紅。」 黃穡 《興化志》曰:「略似棘鬣,其身小而薄,淡黃色。」

烏頰 《興化志》曰:「全似棘鬣,但其頰烏,又有白頰。」

方頭 《通志》曰:「似棘鬣而頭方,味美。」

章魚 ,即韓昌黎所謂「章舉。」 其身圓,其首,八腳攢聚,當中有口,腳上有窩如臼,歷歷成章,囊中有黑膏及黃膏,或結子如柑瓤,俗呼為飯。行則首足向下,身向上,高舉而疾逝。謂章舉者,以此石拒 朝鮮人,謂之「八帶魚」 ,以此脩貢。腳長四五尺,往往緣石拒人。不知者,空手探取,則八腳夤緣而上,纏身塞鼻,不可解脫。近海人以竹挺探之。俟眾腳皆緣眾挺。然後總執而出。其肉柔韌。不如《章舉》為脆。

《鎖管 》其身圓直如鎖管狀,首有薄骨,插入管中如鎖鬚,其味甘脆。

《猴染 》形如鎖管,而味不及。

鮡魚 :《爾雅》曰:「小者鮡」 是也。生海邊泥塗中,其大如指,善跳,故名。

鱓 俗謂之鱔。《爾雅翼》曰:「鱓,似蛇而無鱗,黃質黑文,體有涎沫,生泥窟中。」 漢楊震三鱣集講堂,都講曰:「蛇鱓者,卿大夫服象。」 謂此鱓耳。古鱓借用鱣。

請幫助識別此字。魚 細長味甘,可七八寸,其狀如線,骨柔無鱗。唐李柔入閩,稱此為「銀羹水母」為「玉膾。」油著, 生海泥中,其長如著,周身是油,其味尤佳。又有一種名「沙蟲。」

《塗龍 》生海泥中,如鰻,長尺餘。

泥筍 狀如銀魚,夏月煮成,凍極甘美。

黃彡 似䱽,但差長。《通志》曰:「鱗細,黃赤色,赤魚 狀如」請幫助識別此字。魚。請幫助識別此字。有兩鬚而赤,魚,四鬚,其尾頗赤,以九月至十月即回,又謂之「客魚。」以糟為酢,可蓄經歲。

鱅魚 :《通志》曰:「雌作卵,雄吞之,成魚。青色無鱗,蓋庸魚也,故謂之鱅。」俗呼為請幫助識別此字。魚:《埤雅》謂鱅為鰱,非是。

「柔魚 ,似烏鰂而小,曝乾食之,味甘甚珍。」 烏鰂 《本草》名烏賊。《海物異名》曰:「集足在口,縮喙在腹。噏彼噀墨,迷射水族。」 《埤雅》曰:「每遇大魚,輒噀墨周波以衛身。小魚過其前,吐墨惹之。漁人見水墨,網之大獲。」 《南越志》曰:「烏鰂懷墨而知禮」 是也。《古今注》謂是河伯白事小史。兩鬚極長,每遇大風,抖前一鬚為矴,近岸則黏;前一鬚為纜,中有骨如小舟,名《海螵蛸》。

黃魚 :色黃,身褊,長六、七寸,脂厚味豐,恨多刺耳。

黃爵 身薄而小,色黃。《宋志》以為黃雀所化。白爵 ,《興化志》名白澤。《海物記》曰:「群生隨波,潮宿在澤,故曰白澤。」 即今所謂白爵。

青鱗 《興化志》曰:「大如拇指,長六、七寸,色青,鱗厚。」 《通志》:「一名青鯽。」

楓葉 《海物異名記》曰:「海樹霜葉,風翻浪翻,腐若螢,化厥質為魚,名楓葉魚。」

請幫助識別此字。魚 張東沙曰:「形圓似扇,無鱗,色紫黑,口在腹中,尾長於身。」

鸚鵡魚 《華夷考》曰:「色青綠,口曲而紅,似鸚鵡鳥。」

燕魚 《通志》曰:「有肉翅,能飛水上。」

鰩魚 :俗名雞魚。《爾雅翼》曰:「長尺許,翅與尾齊,群飛海上。」 《吳都賦》曰:「文鰩夜飛而觸綸」 是也。古名鰩以象鷂;今名雞以象雞故。

溪。請幫助識別此字。 出南靖平和山溪間,為酢甚佳,即香魚酢。其生海中者為海。請幫助識別此字。帶魚: 《通志》曰:「身薄而長,其形如帶,無鱗;入夜有光;漳人呼為白帶

魟魚 以春日乘潮而至,網至不能容。

毒魚 以夏月至

泥鰌 :《爾雅疏》曰:「鰼,一名鰌。」 今泥鰌也。穴泥中,因名。《埤雅》曰:「似鱓而短,以涎自染,難握。」 舊說:守魚以鱉,養魚以鰌。蓋鰌性酋健善擾,令魚利轉,故制字以鰌。漳謂之鰍,以入秋最多也。彈瑟 穴田堘,無鱗有刺。《通志》謂之田瑟。《興化志》謂之彈瑟。《泉志》謂之塗虱。

蠔魚 生蠔中,食蠔豐肉少骨。

梭魚 似蠔魚稍大,狀如織梭,豐肉、骨脆。請幫助識別此字。魚 《爾雅翼》曰:「今之河豚,冬至輒有之,《易》謂『信及豚魚』。」蓋《中孚》十一月冬至之卦,此魚應之而來,信之著也。《北戶錄》作「鮭魚,一名鯸鮐,或名鯸鮧。味至美,然肝與子有大毒。」鱱 《爾雅》名鱧,或雲「是公鱱蛇所變,故名。」《爾雅翼》曰:「圓長而斑,有七點,依北斗之象。夜則仰首北向。道家以其首戴斗也。有水厭鱧之說,禁不食。」

潭捕 :《興化志》曰:好潭居潭捕者言就潭捕之。蠱鮐 。《通志》曰:尾有星,多穴於田堘或泥岸中。鬥魚 。《泉郡志》曰:「狀如指,長二、三寸,有花文,紅綠相閒,尾鮮紅,有黃點,善鬥兒童盆養之。」 泉人呼為「下班」 ,漳人呼「三班。」

吹沙魚 :《爾雅》所謂鯊鮀。陸璣《疏》曰:「魚狹而小,常張口吹沙。」

䖳 《北戶錄》曰:「水母,一名蚱,一名石鏡。」 《博物志》云:「狀如凝血,從廣數尺,無正圓,亦無頭目。腸藏,眾蝦隨之。」 《稽聖賦》云:「䖳正白,濛濛如沫,有蝦依之。蝦見人驚,䖳亦隨之而驚。」 以蝦為目。故《江賦》曰:「『璅蛣腹蟹,水母目蝦』是也。大者如床,小者如斗。」

介屬

江珧柱 《爾雅註》曰:「珧,玉珧。」 《詩傳》云:「天子玉琫而珧珌」 是也。《海物異名》曰:「江珧柱,厥甲美如瑤玉肉柱。」 故韓退之謂馬甲柱。

蟳 :《圖經》曰:「後足闊者名蝤蛑,南人謂之撥棹子」 ,以後腳形如棹也。螯無毛,所異於蟹。《酉陽雜俎》曰:「大者長尺餘,能與虎鬥,隨大潮退殼,一退一長,螯至強,漳人以草縛之。」

蠘 :《圖經》曰:「闊殼而多黃者,名蠘。其螯甚銳,斷物如芟割。」

竭步 :「舊志」 竭作歇。行數步,則舉螯而拱。按「埤雅」 曰:擁劍,一名桀步;以其橫行,故謂之桀步。虎獅 「北戶錄」 曰:虎蟹,殼色黃、赤,文如虎首斑。《閩部疏》曰:殼作猙獰斑斕,盡是虎頭,名曰虎蟳,以配龍蝦,為的對也。

步倚 俗呼浮倚。按《蟹志》有倚望者,或是蚶 。《爾雅》謂之魁陸。郭註:魁狀如海蚌,圓而厚,外有理縱橫,即今之蚶也。《嶺表錄異》曰:「一呼瓦屋子,以殼上有稜如瓦壟,因名。」

牡蠣 《本草》曰:「附石而生,磈礧相連如房,故名蠣房。晉安人呼為蠔蒲。海濱在處有之,浦產小者,名珠蠔為佳。」 《酉陽雜俎》曰:「牡蠣言牡,非謂雄也,是鹽水結成。」 何引疑《食蚶蠣議》曰:眉目內闕,慚渾沌之奇;獷殼外緘,非金人之慎。故宜長充庖廚,永為口實。

車螯 蛤之大者,殼厚微黃,肉堅,含漿不放。石𧉧 ,一名龜腳蚌,蛤類也。春而發華,有足異者。

千人擘 :《海物異名記》曰:「聚刺獷殼,擘之不能開。」 《酉陽雜俎》謂之「千人捏。」

水龜 :一名「龍虱」 ,醃食之佳。

蝦魁 《嶺表錄異》曰:「前兩腳大如人指,長尺餘,上有芒刺銛硬,手不可觸。腦殼微有錯身彎環,亦長尺餘,熟之紅色,一名蝦杯,一名龍蝦。」 《閩部疏》曰:「龍蝦置盤中猶蠕動,長可一尺。其鬚四繚,長半其身,目睛凸出,上隱起二角,負介昂藏,體似小龍。尾後吐紅子,色奪榴花,真奇種也。」 《蝦姑 通志》曰:「狀如蜈蚣而大,能食蝦。」 《開元遺事》謂之「蝦姑。」

苗蝦 :《海物異名記》謂之「醬蝦,細如針芒,海濱人鹽以為醬。」

香螺 :《通志》曰:「大如甌,長數寸,詠最厚。」 《本草》謂之甲香。《泉郡志》曰:「肉雪白,而尾有膏。」

紅螺 :《通志》曰:「肉可為醬。」

黃螺 《通志》曰:「殼硬色黃,其味珍。」

蓼螺 《通志》曰:「大如拇指,有刺,味辛如蓼。」 梭螺 《通志》曰:「殼細長,文如雕鏤,味佳。」 《浦志》曰:「梭尾螺。」 又有一種名吹螺,名泥螺。

花螺 :《泉郡志》曰:「殼有斑點。」

田螺 《本草》曰:「生水田中,含泥在腹,三十年猶」

活,能伏氣飲露。又有生池潭中者,名石螺。按《通志》:「漳又有馬蹄螺。」

西施舌 《泉郡志》曰:「似蛤蜊而長,其肉有舌,最美。」 《閩部疏》曰:「海錯出東四郡者,以西施舌第一,名車蛤,以美見諡。」

蚌 :《戰國策》所謂「與鷸相持」 者也。《埤雅》曰:「鱉孚乳以夏,蚌孚乳以秋。」 其孕珠若懷妊,謂之珠胎蛤 。似蜆而大,殼有斑文。《本草經》謂文蛤表有文,即此耳。《禮記》曰:「雀入水為蛤。」

蛤蜊 :《淮南子》:「若士方:捲龜殼而食蛤蜊。」 《酉陽雜俎》曰:「蛤蜊候風雨,能以殼為翅飛。」

石華 ,里語謂之石雹,高廣寸許。李善曰:「石華附石,肉可啖。」

海月 :海蛤類也。一名蠔鏡,形圓如月,亦謂之海鏡。土人鱗次之為天窗。《海物異名記》:「一名荖葉盤。」

沙屑 一名「沙聖。」 殼白至薄,其品頗重。又有一種粗者名「泥屑。」

《沙白 》肉形似蛤,其品甚珍。

土蛈 :張東沙曰:「形大如豆,殼薄,生海泥中。」 《泉郡志》名麥螺。

紅綠 《通志》曰:「似蛤而大,其色紅綠。」

《蝍》。請幫助識別此字。 《興化志》:名即光,形似蛤蜊,但形大唇黑,食沙,故肉多沙。

江橈 :綠穀白尾,其形如船橈,故名。《泉郡志》以形如指甲,名指甲螺。

蟶 《本草》曰:「蟶,味甘溫,生海泥中,長二三寸,大如指。」 《浦志》曰:「殼蒼白,頭有兩巾出殼外,割紐煮食。」

石蟶 ,生海底石孔中,長類蟶,圓尖,上小下大。殼似竹蟶而更紅紫。石孔原小,及蟶生漸大,孔亦隨之而大。海人乘潮退,用小鐵鏨鑿石取之。出鎮海。

竹蟶 :似蟶而圓,類小竹節,其殼有文。

烏粘 《通志》曰:「狀如淡菜而絕小,生石上,須劃取之,故名。」

請幫助識別此字。 殼:色綠,而旁有毛蜆。 《通志》曰:「殼黃黑色而小,俗呼為蟟。」太守舒雄憶漳南詩曰:「六月北溪蟟」,即此耳。

空豸 :《海物記》:「揚華如凌澌,甲絕薄者為空豸,一名泥星。」

《海膽 通志》曰:「殼圓如盂,外結密刺,內有膏黃色,土人以為醢。」

蟲屬

龍眼雞 :莎雞別種,生龍眼樹間。《本草》有頭方、腹大、翅羽外青、內紅者,即此耳。

《蝤蟲 》狀似龍虱,緣壁喜走,好藏廚篋中,喫物食之。

蜣蜋 :《爾雅》所稱蛣蜣。邢昺《疏》曰:「黑甲翅在甲下,噉糞土,作丸而轉之。」 《莊子》:「蛣蜣之智,在於轉丸」 是也。《抱朴子》曰:「元蟬潔饑不羨蛣蜣穢飽白魚 。」 《爾雅》謂之蟬。郭註曰:「衣書中蟲,一名蛃魚;《本草》謂之衣魚。」 《穆天子傳》:「蠹於羽陵」 ,即此也。韓昌黎「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樟蟲 如指大,長數寸,綠色,用醋洗之,去肉,其中有絲,抽出許長,名曰「蟲絲」 ,用以繫釣。

水雞 :《通志》名谷蝀,漳名石蝀,並皮食之。所謂「不得除此錦襖子」 者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