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5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卷 |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卷目錄
鄖陽府部彙考一
鄖陽府建置沿革考
鄖陽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鄖陽府星野考
鄖陽府山川考〈水利附〉
鄖陽府城池考
鄖陽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卷
鄖陽府部彙考一
[編輯]鄖陽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編輯]本府
按《禹貢》,鄖屬梁州之域。春秋以前,為麇、為庸、為商。其在《春秋》文公十有一年,為周頃王三年,楚伐麇,至於錫穴。又楚子敗麇師於防渚。十有六年,為周頃王八年,楚使廬戢黎侵庸。又楚人、秦人、巴人滅庸。此麇、庸、錫、防入楚之初也。上津固,商地,在春秋屬晉,是為晉陰。戰國屬秦,而上庸等郡方朝楚暮秦。蓋以鄖、寔險固,為四國所必爭之地。秦併六國,爰有內史、漢中、南陽等郡之目,而錫則隸南陽,商隸內史,上庸隸漢中,鄖地亦綦離析矣。漢終文、景,靡有變更。至武帝建元之際,改庸曰「梁」 ,改梁曰「益」 ,內置司隸校尉,外置十三州刺史部,房、錫、長利屬漢中郡,而隸益州部,商屬弘農郡,而隸司隸部。新莽篡漢,改上庸等郡為庸部。東漢以長利併錫,餘因之。西漢無所改置。建安十五年,以房陵、上庸、西城各自為郡。魏文帝因孟達來降,又合房陵、上庸、西城為新城。明帝分新城之上庸、武靈、巫縣為上庸郡,錫為錫郡。景帝初,省錫郡,以錫縣屬魏興郡。晉析錫為長利,屬魏興;以房陵屬新城;以庸為上庸,以商屬上洛。宋、齊仍置新城、上庸郡。梁改置岐州,治房陵。魏置光遷國,以上洛為洛州,析商置上津縣。後周廢《光遷國》為遷州,改洛州為商州。隋更長利為鄖鄉,遷州為房陵郡,領光遷、永清、上庸、竹山。煬帝復商州為上洛郡,領上津。唐以鄖鄉屬均州,旁有豐利縣。以竹山置房州,領竹山、永清、上庸。改上洛郡為商州,領上津,而併隸山南東道。宋併豐、利入鄖鄉,為武當,廢永清、上庸,升房州為保康軍節度。亦隸京西南路,領房陵、竹山。建炎二年,置金、房、開、達四州安撫使,以房改隸利州路。上津,故商州邑,隸陝西永興軍路。紹興間,金人求商州,乃割其半與之,而上津乃存,復省入均州。元更武當軍為鄖縣,屬均州;廢保康軍為房州,仍領房陵、竹山,而俱隸襄陽。至正二年,廢房陵省入州。明洪武間,仍名房州,以竹山併入。後降州為縣,復置竹山、上津,與鄖並隸襄陽,而鄖又屬均州,隸湖廣下荊南道。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公因房縣去襄曠遠,流賊作梗,奏以鄖縣建鄖陽府,割竹山尹店社置竹谿,割鄖之武陽、上津置鄖西,凡領縣六,隸湖廣下荊南道,隨建行都司衛所以保障之,又設都察院。弘治十一年,又割房之修文、宜陽二鄉建保康縣,共領縣七。至
皇清順治十六年,裁上津併入鄖西。領縣六:
鄖縣
鄖,古麇國也,為《禹貢》梁州之域。春秋為錫穴,屬楚。戰國屬韓。秦屬南陽郡。漢為錫、長利二縣,屬漢中。武帝置十二州刺史部,改梁曰「益」 ,此為益州部。東漢以長利併錫,仍屬漢中郡。建安十三年,屬新城郡。魏明帝改錫為郡。至景初,又改錫郡,以錫屬魏興郡。晉又改錫為長利,屬魏興郡。隋為鄖鄉,屬淅陽郡。唐屬均州,隸山南東道縣。旁有豐利縣。宋併入鄖鄉,為武當軍節度,屬京西南路。元仍為鄖縣,屬均州,隸襄陽。明因之。成化十二年,流賊作梗,都御史原傑奏立鄖陽府,改屬焉。
皇清因之,編戶十九里。
房縣
房介麇、庸間,亦梁州域。春秋、戰國為房渚。秦為房陵。漢因之,屬益州部。魏屬新城郡。宋、齊因之。梁改岐州。魏置光遷國,後廢國,置遷州,隨改房陵。唐為房州。宋置保康軍,以房陵隸利州。元廢保康軍為房州。明初仍名房州。八年降為縣,屬襄陽。成化十二年立鄖陽府,改屬焉。
皇清因之,編戶十五里。
竹山縣
古庸子國,亦梁州域。春秋、戰國屬楚。秦為上庸。漢因之,屬益州。建安末,改為新城,復分新城之上庸、武靈、巫縣為上庸郡。晉、宋、齊因之。隋為竹
山唐初,置房州於竹山,後移房陵,領竹山、上庸。宋陞房州為保康軍,以上庸併入竹山。元廢保康軍為房州,領竹山,隸襄陽。明初,併房州後復置竹山縣。成化十二年,奏設鄖陽府,因屬焉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竹谿縣
即古庸國。亦梁州域。明成化十二年,流寇作梗,都御史原公因割竹山之尹店社設縣,屬鄖陽府,隸湖廣布政司,下荊南道。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保康縣
古梁州域。春秋房子國地。戰國楚地。秦屬漢中郡。漢房陵郡地。東漢上庸郡地。三國新城郡地。晉房陵地。南北朝南齊新城、上庸二郡。西魏為光遷國。後周為遷州。隋房陵地。唐房陵郡地。五代房陵。宋熙寧中為保康軍,屬京西南路。元房州地,屬襄陽路。明本房縣地。成化十二年,割房縣之修文、宜陽二鄉置保康縣,屬鄖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鄖西縣
古麇國地。春秋、晉、麇二國地。戰國、秦地。秦、漢商縣。東漢、三國、晉、南北朝鄖鄉,上津地。唐上津地。五代仍舊。宋均州地。元,商州地鄖縣。明本鄖上津縣地。成化十二年,割鄖之武陽、上津之津陽,置鄖西,屬鄖陽。
皇清因之,編戶十七里。順治十六年,併上津入鄖西。
鄖陽府疆域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鄖陽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河南鄧州淅川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陝西平利縣界五百六十里。
南至均州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陝西商州界二百八十里。
自郡東南至省會水路一千八百一十里,陸路一千二百里。
自郡東北至
京師,水路七千三百七十里,陸路三千一百里。
鄖縣
東至均州界六十里
西至鄖西界七十里
南至房縣界,一百六十里。
北至陝西商州界一百二十里。
廣一百八十里,袤二百八十里。
房縣
在府南,距府治三百一十里。
東至保康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至竹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興山縣界,四百五十里。
北至均州界三百八十里。
廣三百三十里,袤八百三十里。
竹山縣
在府西南,距府治三百六十里。
東至房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竹谿縣界,九十里。
南至房縣界六十里
北至鄖縣界一百五十里。
廣一百四十里,袤一百六十里。
竹谿縣
在府西南,距府治五百九十里。
東至竹山縣界,六十里。
西至陝西平利縣界,五十里。
南至四川大寧縣界,三百里。
北至竹山縣界,四十五里。
廣一百二十里,袤四十五里。
保康縣
在府南,距府治六百里。
東至穀城縣界,五十里。
西至興山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南漳縣界,九十里。
北至房縣界一百里
廣二百三十里,袤一百九十里。
鄖西縣
在府西,距府治一百四十里。
東至鄖縣界六十里
西至陝西白河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鄖縣界五十里
北至陝西山陽縣界一百二十里。
廣一百八十里,袤一百七十里。
形勝附
[編輯]本府。〈鄖縣附郭。〉
鄖郡名山大谷,初屬棄壤,民多逋聚,因設郡縣,假重鎮以棨戟鎮焉。西控秦、蜀,東捍唐、鄧,南制荊、襄,北連商、洛。郡邑雄峙其中,犬牙相維,舟車萃止,昔人所稱「四塞奧區,三邊重鎮。」
房縣
房居萬山中,南連川陜,北抵鄖漢,東連襄鄧,西接金商。縱橫千里,山林鞏固。
竹山縣
九里岡起伏於後,雞公山聳峙於前,左有「霍峰森列,右有築山疊嶂。」 且上庸、孔陽諸水合為一河,東接均、房,西距岷、漢,北通漢水,南抵荊、衡,有方城天險之固。
右有黃茅之險,東據方城之固。築口控巴蜀之東藩,中峰扼興元之南服。而上庸、孔陽諸水,直與漢江相流通。周洄瀠繞,如龍蛇蜿蜒而不即去,古所謂「襟山帶河,金城千里」 者也。
竹谿縣
北枕五峰,南帶竹谿,《誥軸》橫於東,畫屏列於西。而九里諸山,皆蜿蜒迤𨓦,自縣前起伏,至東畔而止。關隘險固,足控秦蜀之域。
《原傑記》川原敻遠關防襟帶信可美也
[編輯]保康縣
東枕蛇峪,南帶峽沙,西控筆架,北接烏啞,屹然嚴險之域。
鄖西縣
《舊郡志》,四顧岡阜,低昂起伏,踴躍旋向,有天造地成之美。中多膏田沃壤,而陂堰水利,又足以資灌溉。耕耘既裕,伏臘有餘,壯哉此一邑也。僻居山間,地逼金商,溪流湍「崖路陡峻」,誠西北之遐陬,鄖襄之極邊也。
《上津舊志》前式觀軍後倚天橋左據鳳岡右帶
[編輯]夾河
吳譽聞《鄖志略》:「東帶鄖鄉,西連商洛,白河扼其南,山陽附其背,溪流湍悍,鳥道陡迴,固鄖、襄之上游也。」
《舊縣志》東連均陽西枕金洵南阻漢水北抵商
[編輯]洛山川環繞,岡阜重疊,一望平曠,二水交流,有「天作之美」 ,實秦楚之交界,鄖襄之藩屏也。
鄖陽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府總
按:麇、商皆古梁州域,於天文寔、參之宿,分在秦、楚之交,舊志謂麇屬韓。角、亢、氐,按角、亢、氐,兗州分野而非韓;庸屬秦;東井、輿鬼,按庸昔屬漢中,漢中古梁州域,而非秦。或曰,商屬晉;觜、參,按商昔屬內史而非晉。且觜、參亦梁之分也。至《一統志》為荊、豫、雍三州之域,翼、軫分野,不知地之沿革雖殊,而星分不移,大約以參為近。
鄖陽府山川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鄖縣附郭。〉
滄浪山 在府治,有橫山,似舟。按《一統志》,中生倉鬲,產古松三株,下有聖水寺。
赤壁山 在郡東南一里。按《一統志》又名紅巖龍滾灘側。勢高峻,色純赤,日光霞彩,朝夕掩映,為一郡勝概。
天馬山 隔江二里
風火山 ,在郡東北六十五里。
龍門山 去郡九十里。按《一統志》,在城南七十里,有二崖對峙如門,水從中出。
黎子山 ,去郡七十里,按《一統志》去城東一百里,昔人曾置關於此,因呼為黎子關。
錫義山 ,距縣西一百八十里。按《一統志》,一名天心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上有石壇,相傳列仙所居。山高谷深,生薇蘅草,有風不偃,無風自搖。
古塞山 ,距郡東南八十里。按《一統志》,「戰國時楚城此以避秦。」 今名大寒山。
寶蓋山 ,距郡西南二里。按《一統志》又名西山,上有石蝦蟆,倉卒視之,與真無異。山北有崖,旁視之,一穴甚明,號星牖。
斧山 :距郡東北二十里。
雷峰山 距郡東北六十里。巡檢司署在其下。石雞山 距郡東北七十三里。
羊尾山 :距郡西一百五十里。
鴉鶻山 :距郡西北二里。
白龍山 ,去郡西二百二十里。
三台山 ,去郡西北八十里。
狼子山 在城臨漢水,其旁鑿石作六字,皆方一尺。可識者「元田中丘」 四字。下有狼子塚,為水所壞,成小洲。
尖巖 去郡南一百四十里,峭壁千丈。
阿姑巖 去郡北二里,今名「觀音堂。」
摘星坡 ,去郡北二十五里。
仙女洞 在府境
武陽洞 ,去郡西五十里。按《一統志》:「懸崖深邃,竇竅莫測,禱雨多應。」
梭羅洞 ,去郡西南四十里。水可溉田百畝。漢江 由嶓冢遶城流去。
龍門河 ,源出龍門山,入漢江。
神定河 去郡東南二十里。按《一統志》,源出竹山縣,流入漢江。
趙河 ,去郡北五十里,流至盛水堰。
遠河 ,去郡東五十里。
堵河 ,去郡西三十里。
將軍河 ,去郡南二百五十里。按《一統志》,與紅石河合流入漢。
沄洲 ,去郡東南五里。
龍滾灘 去郡東二里。按《一統志》:「相傳有龍下滾,其聲洶湧。」
馬喊泉 ,去郡東北一百四十里。相傳光武屯兵絕水,馬喊於地,掘之得泉。
惠澤靈泉 在府境內
胡公井 在府治大豐坊前,知府胡倫鑿。「呂字井 」 在府治前街,知縣戴琰鑿。
靈源井 在府治明倫堂東,教授林典鑿。「通益井 」 在府治東城角,指揮蔡洪鑿。
惠民井 在郡西城
穆公井 ,總兵穆生輝鑿。
方井 在東關
十井 在南城外
房縣
牛心山 ,去縣東二里。
青峰山 ,去縣東八十里。
見日山 ,去縣東一百里。
十盤山 ,去縣東一百四十五里。
房山 去縣西三十里,四面有石室如房。九室山 去縣西四十里,按《一統志》相傳五代時陳摶修煉之處。
望夫山 ,去縣南二百里。
南山 即鳳凰山南三里。按《一統志》:「宋陳與義避兵奔此山。」
石門山 ,去縣南七里。按《一統志》,宋陳與義詩:「石門泄風無旦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定山 ,去縣南七里,按《一統志》宋《吳會漫錄》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園三十六所。」
阜山 ,去縣南一百五十里。按《一統志左傳》文公十六年,「戎伐楚,西南至於阜」 ,即此地。
南荒山 ,去縣南一十五里。
景山 ,去縣南二百里,按《一統志》「一名鴈山」 ,又
名馬塞山。《山海經》雲。「荊山之首曰景山。」
楊子山 ,去縣北一百里。
馬嘶山 去縣北一百二十里,最高險,馬陟其巔則悲嘶。
黃竹山 去縣北一百里。產竹,多黃色。
倒驢山 ,去縣東二百九十里。上有果老倒驢跡存。
明月山 在縣四十里。下有誌公修行處,夜望光明如月。
建鼓山 ,去縣東南二百里。按《一統志》袁崧《記》云:「登勾將山,見馬鬣建鼓,嶷然半天。」 《元和郡國志》:「建鼓與馬騣山相接,冬夏積雪。」
香耳山 ,去縣東北一百里。
雞鳴山 ,去縣北一百里。
誌公巖 去縣西四十里,僧誌公結庵處。湖溪巖 去縣西北十五里。
瑤峰嶺 去縣東北二百五十里。
沮水 ,去縣南五里。按《一統志》,源出景山,東流入漢江。《左傳》,「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粉水 ,去縣東北五十里,蕭何夫人漬粉處。浸水 源出王家山,可染青碧色。
八渡河 在縣。源出滴水巖,流入漢江,側有八河渡。
馬欄河 去縣東三十里。
南視河 ,去縣西一里。
北河 去縣北一里
小湯池 ,去縣東十里。
大湯池 ,去縣東十五里。按《一統志》:「四時常溫,澄澈,愈痼疾瘡癬。」
湯泉 在縣東。宋洪邁《夷堅志》:「泉中有硃砂,八角琉璃井 在縣西南,以石投之,鏗然有聲。」 竹山縣
方城山 ,去縣東四十里。山半平坦,四面險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此其一也。楚使盧戢黎侵庸地方城,即此。
礬石山 ,去縣北十里。舊雲「山有礬石,其白如雪。」
龍祗山 ,去縣南二里。按《一統志》:「舊傳道士王若沖於此山服柏葉上昇。」
雞公山 ,去縣南三里。
霍山 去縣東三里
馬鞍山 ,去縣西五里。
鰲山 去縣西十里
黃茅關山 ,去縣西十五里。
十轉山 ,去縣西二十五里。
觀山 ,去縣西三十里。
燕子山 ,去縣西三十五里。
庸城山 ,去縣西五里。按《一統志》,「庸人昔居於此」 ,山上置鼓,故又名懸鼓山,與橫鞍山相連。築山 ,在縣西五里,築水所出。按《一統志》,漢昭烈屯兵築口,即此水。
寶峰山 ,去縣西七十里。
女媧山 ,去縣西九十里。俗傳女媧煉石補天處,下有女媧廟。
白馬山 ,去縣西一百里。按《一統志》「曹操嘆金城千里」 ,即此。
聖母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世傳有聖母仙過此,見惡蛇舉而擲之,迄今週圍四十里無蛇。倉樂山 去縣東北一百五十里。昔有邑人徐元周積粟於此救饑,鄉人德之。
中山 ,去縣西北一百五十里。
香爐山 ,去縣東南五十里。
上庸山 ,去縣西南四十里。上庸水源出此。橫鞍山 ,去縣西五里。
團山 、火燎山 、停舟山 、滄浪山、韭菜巖 ,「在縣東北二百里。」
魚蛇巖 ,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
架鷹巖
九里岡 在縣北七里。按《一統志》:「高聳起伏,拱揖迤𨓦」 ,縣治之來脈也。金竹洞 ,去縣西一里。
學堂洞 黑龍洞
堵水 在縣南一里。源出陝西平利縣界,下流過縣東入漢江。
築水 ,去縣西五里,源出築山。
鰲水 在縣西十里。按《一統志》,又名龜水,其水多蛇龜邑人云:「莫飲鰲谷水,水中有龜蛇。」 上庸水 ,在縣西四十里。按《一統志》,源出上庸山,南流入孔陽,中有潭,相傳投石潭中,即雷雨作。
孔陽水 ,去縣西九十里。源出檀溪嶺,水宜洗。
物除垢,磨刀劍亦甚利。後周以此水名縣北。星河 ,去縣北三里。發源陝之白河縣界,合水坪、崀峪、觀音溝諸水,北來入庸水。東注兩河口 ,去縣西南四十里。官渡、柿河二水至此相合,故名。
秦口 ,去縣東六十里。
蓮花池 ,有二,一在上庸水西涯,一在霍山頂東涯。
一碗井 去縣西二十里。
千尺井 按《一統志》:殷隱客家濬井千尺,無水,濬者不覺,至一國,題雲「梯仙。」 國初得道者送此修行,及還家已三世矣,後濬者莫知所之。縣前井 。所前井。
竹溪縣
誥軸山 ,在縣東隅。脈從南至東,橫擁水口。上庸山 北十里,雄峻,為一方鎮,古以上庸置邑。
獨松山 去縣北四十里。舊建有古剎。
大峪山 去縣南十五里。
紅巖山 ,去縣南十五里。
鼓圓山 去縣南六十里。兩山相對,南為南鼓圓,北為北鼓圓。
紅土山 ,去縣南一百二十里。
筭盤山 ,去縣南一百五十里。
白楊山 ,去縣南一百五十里。
張家山 去縣南一百八十里。
五峰山 去縣南十五里。岡巒疊翠,上拔出五峰如立。
白巖山 ,去縣東三十里。巖起立,色白,有洞賓劍跡。
偏頭山 去縣西南二十里。
覆船山 ,去縣西百步,上有元和觀。
青華山 ,去縣北七十里。
香山 ,去縣西四十里。
馬鹿山 ,去縣東六十里。其山產馬鹿。
左旗山 去縣西三十里。
藍旗山 :距縣西北六十里。
峒崎山 ,在縣東一百六十里。上有寨,與畫屏山相連。
望葫蘆山 ,在縣西北五里,與五峰山相連。連錢山 ,距縣西北六十里。
雞籠山 :距縣西北五十里。
騎牛山 :距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終南山 :距縣南三百里。中有子房城。
畫屏峰 距縣西五里。其絕岩峻嶺,爭為獻秀,西望如插霄漢。
五星峰 在縣治前。按《一統志》:疊連五峰,若相顧意。時稱五星聚奎。邑中文人多視蒼鬱為聯壁之兆,實為本邑主山。其峰巒疊嶂,可仰白雲巖 ,距縣五十里,在五峰山之東。
鹽井巖 :距縣南一百里。
羅圈巖 去縣西七里
車停岡 :距縣南十里。
焦嶺岡 :距縣南四十五里。
九里岡 :距縣北七里。山勢平坦,苦無秀峰;術者謂宜建塔。
椒林岡 距縣北四十里。
峒溪洞 距縣西南三十里。
風洞 :距縣東三十裏白巖山之西。洞口闊二丈,其中深廣不可測。
北鼓圓洞 :在鼓圓山之南。深二丈,闊一丈。歲旱,於此祈雨取水。
南鼓圓洞 :在鼓圓山之北。
「隱真洞 」 ,即覆船山中。
仙人洞 ,去縣南六十里。
母豬峽 ,去縣南二百五十里。
和尚壘 ,去縣南二百五十里。
浪河 :距縣南五十里。
白沙河 去縣南七十里。
廖家河 去縣西十里
南江河 ,去縣南七十里。
順河 ,在縣南二百里。
蠶河 ,在縣南二百里。
水坪河 去縣東三十里。
縣河 ,去縣東六十里。
樊停河 ,去縣東一百二十里。
竹谿河 去縣西五里。發源雞山。
淨峪河 去縣東北五里。
住峪河 去縣東南六十里。
柿河 ,去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兩河口 ,去縣東南七十里。縣河與龍堰河相
連又名潭口
長望川 ,去縣西三里。
大黃溝 :距縣南一百里。
保康縣
萬連山 去縣北三里,萬峰相連,疊翠可觀。蛇峪山 ,去縣五十步。按《一統志》,一名萬朝山。筆架山 ,在縣學前。
天馬山 ,去縣南十里。
司空山 ,去縣南八十里。
老架山 ,去縣南一百里。
石人山 ,去縣南二十五里。
冬瓜山 ,去縣西四十里。內有石,狀似冬瓜。萬安山 ,去縣西北十五里。
五臺山 ,去縣西北五十里。
梭塞山 ,去縣西一百八十里。
山尖山 :去縣西北九十里。
三十六膀山 ,去縣東南十七里。
馬盤山 :距縣西南一百里。
樓鼓山 :距縣南一百二十里。
懸壺嶺 :距縣東南九十里。
騾。坡 距縣東南六十里。相傳張果老騎驢過此。
清溪河 :距縣東北十五里。
粉青河 :距縣北三十五里。
蔣口河 :距縣北四十五里。
板倉河 :距縣南五十里。
湯峽河 距縣西三十里。按《一統志》:「水溫,可去疾。」 一名湯羊河。
桑坪河 :距縣西一百里。
大市河 :距縣西一百二十里。
豆沙河 :距縣西北十五里。
深谿河 :距縣東南一百里。
雞冠河 :距縣東南一百五十里。
洞庭河 :距縣南三十里。
螃蟹溪 去縣東南一百一十里。
蘇泉 在縣後山下。按《一統志》:「民取水於河,知縣蘇惠和憫其險遠,因後山有泉,疏導通流,凡近縣者莫不稱便,遂名之曰蘇泉。」
鄖西縣
黃山 ,去縣北數百步許,因色而名。
牛頭山 去縣西八十里。山上有三洞。
黃龍山 :距縣東五十里。禱雨即應。
槎牙山 :距縣東十里。
馬鞍山 ,在縣西北十里。狀如馬鞍。
南門山 在縣南五里。危峰尖起,狀如列戟,宛然天開圖畫也。
娘娘山 ,去縣南八十里。
嵩山 去縣南六十里。自洵陽子房山分支,其山高聳,為縣治。賓山。
盤山 去縣南一百二十里,上有盤龍觀。光照山 ,去縣西六十里。
五峪山 去舊縣北五里,有五峰,自秦嶺分支,為「縣主山。」
廣順山 ,去縣北五里。
石門山 去縣東南十五里。兩門相對,其中空洞。
火車山 ,去縣東南三十里。故老相傳,曾有雷火車墜此。
羊尾山 ,去縣西南一百五十里。
趙胡山 ,在上津縣東五十里。按《一統志》,「昔有趙、胡二姓耕山下,故名。」
十八盤山 ,在上津縣西一百五十里,高峻盤折,十八曲方至其巔。
王家山 ,去縣北七十里,上有王姓者居之。礦山 ,在上津縣南一百里,產鐵。
周恭山 ,在上津縣西北二十里,昔周恭耕此。青桐山 ,去縣南八十里,山上有三洞。
如來巖 去縣東北四十里,俗名「趕龍洞。」 昔有大蛇為居民害,有仙人驅入洞中,因坐禦洞口。觀音巖 去縣西南三十里。
白巖 ,在上津縣南一百里。
滴水巖 去縣西三十里。
懸鼓巖 去縣西三里,上有巨石,垂墮如懸鼓。界牌嶺 去縣西一里,以南門背峪川分東西,而嶺居其中。
天池嶺 去縣東南四里許。上有池水,四時不竭。
磨石嶺 去縣南二十里。石可利器。
觀軍嶺 在上津縣南十五里。傳雲「楊六郎與蠻王對壘,在此觀軍。」
娘娘洞 ,去縣西北八十里,在娘娘山下,其泉
九處出如沸鼎,垂如素練,聲如震雷,山麓之田,悉資其灌溉。
仙人洞 ,去縣西一百一十里,在舊上津縣,內有三教神像。
老龍洞 ,去縣西一百八十里。洞中有黃龍潛此,禱雨多應。
龍洞 ,去縣南四十里,內有石爐、燭臺。
觀音洞 ,去縣北七十里,內出石漿,滴成觀音像。
吉水 ,在上津縣。源出陝西商縣鐵鶻嶺,過縣西南百里入漢江。
激浪河 距縣東二里
五里河 :距縣東五里。
芋門溝河 :距縣南五里。
南門河 在縣南
七里溝河 :距縣南三十五里。
大梅溝河 在縣西關外。
箭流河 在縣南五十里。
五里坪河 距縣東北十里。按《一統志》:至縣前與天河合流,入南門會漢水。
八道河 ,去縣東北八十里。
麥峪河 去縣西北十里。
黃沙河 ,去縣西北七十里。源出上津縣龍山,入《漢水》。
東河 ,去縣西北八十里。
石門河 去縣東南十五里。按《一統志》,「空洞如門。」
天河 去縣西一里,流出商洛虎鳴峪,經縣治南,達於漢。嘉靖間,知縣黃翊疏之,可通舟楫。小河 在縣西門隅。
歸仙河 ,去縣東南五十里。
箭河 ,去縣東南二十里。楊六郎與蠻王相敵,箭射石孔水出。
相公池 去縣北七里。宋相張士遜遊覽處,池水冬夏不涸。
蓮花池 在舊上津縣西八里。
蓮池 去縣南十里,水四時不竭。
天池 ,在舊上津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按《一統志》,「上有泉並池,廣二畝許。」
一碗泉 去縣北六十里。按《一統志》:「有石孔大如碗,泉自中湧出,寒而清潔。」
惠澤靈泉 在舊上津縣東關龍王廟前。動心潭 西南一里,其深莫測,視之令人心悸。聖鐘潭 在縣南天河內。相傳有鐘流入,天,雨則鐘自鳴。
月兒潭 ,在舊上津縣西一百二十里。
方井 在舊上津縣東關。
水利附
[編輯]本府。〈鄖縣附郭。〉
柳陂 去縣西南二十里。
盛水堰 去縣北五里。弘治間,知縣戴琰修,後都御史王鑑之重建。萬曆間,知府宋豸又修。康熙十七年,撫治楊、提督佟捐貲重修。
武陽堰 去縣西南二十里。弘治間,御史王鑑之穿鑿。
十堰 去縣南六十里
九頃坪堰 去縣西北九十里。
白龍堰 ,去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橫塘 去縣東一百里,今廢。
方塘 去縣西四十里
甄家塘 去縣北一里,久涸。
房縣
潵澥堰 去縣南十五里。化龍堰 ,去縣西四十里。費長房竹杖於此化龍。
高視堰 ,去縣北二十里。
馬欄堰 ,去縣北十五里。
東方堰 ,去縣西三十五里。
白窩堰 去縣西北十五里。
低梘堰 去縣南十六里。棠溪堰 去縣西北十里。
石渠堰 ,去縣三十里。
白湖堰 ,去縣西十五里。
鑿溪堰 去縣東北八里。
火龍堰 ,去縣東北五里。
穿山堰 ,去縣北三十里。
石槽堰 ,去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長望堰 ,去縣西四十里。
五龍堰 ,去縣北五里。
杜溪堰 去縣西南十里。
白土堰 ,去縣南十里。
「沿觀堰 」 ,尹吉甫鑿,碑存。
耕麥堰 ,去縣北十里。
西河堰 在城南
竹山縣
郭家堰 去縣七十里
白沙堰 ,去縣西九十里。
紅巖堰 在縣南鄉
謝家堰 去縣西九十里。
巖梘堰 去縣西五十里。安河堰 ,去縣西二百里。
堰河堰 ,去縣西五十里。
東川堰 ,去縣西六十里。
磻口堰 去縣南三十里。
城子坪上下二堰 ,去縣西北三十里。
高峰堰 去縣西九十里。
架梘堰 ,去縣西七十里。大梵堰 ,去縣西六十里。
中堰 在大堰下
竹谿縣
官堰 去縣東二里
頭堰 去縣東三十里
二堰 、三堰 俱在縣西南。
陳家堰 去縣西三十里。
白水堰 ,去縣西四十里。
澤峪堰 去縣東七里
甘溪堰 去縣東三十里。
楊家堰 去縣西三十里。
金家堰 去縣西三十五里。
老虎堰 去縣西南四十里。
團石堰 ,去縣南七里。
沙溝堰 ,去縣南七里。
大谷溝堰 去縣南三里。
竹谿河堰 去縣西北四十里。
保康縣
王家堰 去縣南五里
官莊堰 去縣南十里
姚七堰 去縣東南十里。
蛇渠堰 ,去縣西北一百五十里。
塸坪堰 ,去縣西南一百五十里。河步堰 ,在縣東北。
梅子堰 ,去縣一百五十里。
鷺鷥堰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
田旗堰 去縣東五十里。
秦家堰 去縣東五十八里。
大市堰 ,去縣東南五十里。
楊柳堰 ,去縣東南六十里。
方家堰 、山溪堰 俱在南關。
車家堰 去縣東南五十里。
鄖西縣
香口堰 ,去縣北六十里。
孫家堰 去縣東二里
五峪堰 去縣北三里
愚谷堰 ,去縣西北五里。
顙河堰 ,去縣東北四十八里。
八里川堰 去縣西南四十里。
黃雲鋪堰 去縣南六十里。
千工堰 ,去縣北十五里。
「石凳偏」 橋堰 在千工堰下。
五里河堰 去縣東五里。
馬鞍堰 去縣西七十里。
火車堰 去縣東南三十里。
箭流堰 ,去縣東南五十里。
五里坪堰 去縣西三十里。
麥峪河堰 去縣西北二十五里。
土門堰 ,去縣西北三十里。
鄖陽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鄖縣附郭。〉
鄖陽府城 舊無城。天順八年,盜起,知縣戴琰築土牆備禦。成化十二年,劉石作亂,都御史原傑奏請開設府衛,遂以舊基恢拓之。周圍八百餘丈,高二丈五尺。為門四:東曰「宣和」 ,南曰「迎薰」 ,西曰「平理」 ,北曰「拱辰。」 其西、南附小門二。嘉靖三十六年,都御史章煥於東北開築二百餘丈,正東增一門,曰「時雨」 ,蓋府學朝門也。四十五年秋。
東南城圮,都御史劉秉仁修。高二丈一尺,厚一丈八尺,為窩鋪二十,門樓七,甕城樓三,角樓一。萬曆間,都御史王世貞改拱辰門曰「春雪樓」 ,且為詩歌之池,則自城西迤北折而東,皆枕山,不可為壕。惟東門鑿池,闊二丈二尺,深九尺,長五十餘丈。西南各門,則以漢水為池焉。
外州縣
「房縣城 。房有城,久廢。明洪武十年,寇起,調襄陽衛勦捕,遂築城一座,周圍七百二十五丈,高一丈五尺,門四,以東西南北為名,門樓四,角樓四,冷鋪三十六。池廣三丈,深七尺。崇禎七年,流寇陷房盡廢。至十年,縣令郝景春捐修之,一百七十餘丈,池之汙塞者濬之。」 後張獻忠屯營城池俱平。撫治鄖陽都御史請發帑金,敕均陽營李成章修築,以房令劉天民監之,工未竣而賊至。
皇清順治九年,郝逆踞房城,復圮壞秦帥《王一正令》。
兵修之。各樓冷鋪,城門未設,今尚如故。
竹山縣城 。竹山舊有土城,在上庸水北。成化三年,因山寇石和尚據城,始築今城。週圍一千八十步,計三里,高一丈二尺。闢四門,東曰寅賓,西曰廣澤,南曰迎恩,北曰觀瀾。角樓四,窩鋪八,兵馬司八。七年,守備指揮李仁、王綱等重修。八年,調撥千戶華岳、劉榮等七員守禦。弘治改元,都御史戴珊以縣城狹隘,命指揮「許瑾展闢,易以磚石,週圍六百丈。」 正德五年,分守參議白金「慮廣澤門西通川省尢為重地,命知縣朱紳築土月城,高與城埒,隨以磚石甃之。十五年,知縣何潔又於月城上建一樓。」 嘉靖二十八年,復改調北京通州衛指揮葉永清、千戶周福守禦。隆慶元年,知縣雍世哲改迎恩門於縣治之東南,而以舊門為水門,又修《廣澤》月城樓。崇禎七年,張獻忠陷城,城垣悉為坦塗,無復當年之十一也。
竹谿縣城 ,本縣初屬竹山,無城。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傑奏立鄖陽府,因割竹山尹店社而立縣,築土城一座,開東、西、南三門。弘治元年,知縣呂聰以城東多隙地,始設城之北門。正德九年,知縣張瓚以土城易圮,取石更築之,建南、北樓。後知縣李雲續建東、西二樓。萬曆甲戌,知縣周繼文又增高五尺,又添設四角樓,以典史任景春董其役,工未畢,憂去。知縣陳希歐繼成之。周圍計二里有餘,高一丈七尺,雉堞三百六十八,窩鋪八。崇禎末年,張獻忠陷城,盡為平地,修復之議,尚未舉行。
保康縣城 ,本縣分自房陵,舊無城。弘治十一年,知縣蘇惠和創土城一座,形勝湫隘,弗堪保障。都御史王鑑之按縣重修,周圍五百一十五丈,高一丈三尺,覆瓦濬濠,為門五:東迎暉,西迎秀,南迎明,北迎恩。小南門曰「迎翠」 ,為樓於上。嘉靖十二年,都御史胡東皋命易以磚石,高一丈八尺,廣一丈五尺。後河溢,沖西北八十一丈。知縣張世勛又加石堤七十一丈,又因久雨崩九處。本府通判溫大通修之。知縣潘可賢又慮水沖,率典史方棟修水塹二十七丈七尺,又修陽河溝堤二十七丈,高五層,厚三尺。崇禎末年,流寇出沒,城垣平為坦途,昔年經營,百不遺一。鄖西縣城 ,縣介鄖津之間,縣治昔為南門堡。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公檄知縣侯爵築土城。十九年,御史王濬按縣,又命修築。周圍六百三十步,高一丈三尺,廣一丈,上覆以瓦,開東西南北四門,門有樓,濬濠深一尋,廣倍之。正德八年,知縣陳謐計度磚砌,未果。十六年,知縣范繼志成之。其角樓窩鋪,則知縣邵陽建也。後北門水沖,知縣黃翊以石甃之,置扁名門東曰「暘賓」 ,西曰《寅餞》,南曰「迎恩」 ,北曰「拱辰。」 崇禎七年,張獻忠陷為坦平,今存餘址。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賀繩烈就東南門甕城,權修小
寨,以「護庫」 印。其上津,則成化四年始築土城,崇禎末賊毀為平地,至順治十六年併入鄖西。
鄖陽府關梁考 府志
[編輯]本府。〈鄖縣附郭。〉
鄖關 《史記》:「南陽西通鄖關」 ,即此。
黎子關 ,去縣東一百二十里。
雷峰岈關 去縣東北七十里,設巡檢司一員。青桐關 ,去縣西北七十里。
𡶄峪關 在府城東北一百二十里。石門關, 在府城西南。
天馬關 在府城南
馬山口堡 去縣西五十里。
梅家鋪堡 去縣東北一百四十里。
黃柿坪堡 ,去縣北一百一十里。
永濟橋 去縣東三里
神停橋 去縣東十五里。
東門橋 邑人黃佳士重修。
金魚口渡 去縣西一里。
茅窩渡 去縣西一里
南門渡 去縣南二里
沄洲渡 去縣東四里
神定渡 去縣東南二里。
遠河渡 去縣東南六十里。
房縣
湯池關 ,去縣東十五里。
房山關 ,去縣西三十五里。
高梘關 ,去縣北十五里。瑤峰關 ,在縣西二百五十里。
馬欄關 ,去縣東三十五里。
馬良坪堡 ,去縣東南二百里。
望夫山堡 ,去縣東南三百里。
羊角寨 ,去縣西四十里。
老寨 ,去縣南十里,即劉千斤寨也。
博磨坪寨 ,去縣東南一百八十里。
板橋 去縣西北一百八十里,今設巡檢一員。西河橋 ,在城外,嘉靖二十六年通判孟汝蒞造,萬曆五年重修。
北河橋 在北門外
斗口渡 去縣東五十里。舊設有舟,今廢。《竹山縣》。
黃茅關 ,去縣西北五十里。
吉陽關 去縣西一百里。舊設巡檢,裁。
洪坪堡 去縣南二百里。弘治中,因野王岡亂,設。
官渡堡 去縣南一百二十里。
鄧家壩堡 ,去縣南三百里。
四莊坪堡 去縣三十里。
三界堡 ,接陝西白河、竹谿。
鉉石橋 去縣西五里。廣一丈二尺,高二丈,長五丈,欄杆旁立觀音堂以鎮壓之。軍吏顧為僧弘廣所建,年久傾圮。萬曆三年,監生歐陽匯捐金重修。
仙濟橋 去縣西七十里,邑人劉永濟重修。麻家橋 去縣西六十里。
南門渡 去縣南百步。舊時主簿捐造船四隻,今額設船一隻。
將軍灘渡 去縣南一里。
北門渡 去縣北一里
苦桃河渡 去縣南三十里。
峪口渡 去縣南六十里。
兩河口渡 去縣南九十里。
泥灣渡 去縣西南九十里。
官渡 去縣南一百一十里。
竹谿縣
白土關 去縣西六十里。舊設巡檢,今興安鎮遊擊守之。
磁瓦關 去縣東四十里。今廢。
五陵關 去縣西五十里,今廢。
小關 乃秦蜀交界。舊設土巡檢席綱防守,今廢。
積慶橋 去縣東一里。嘉靖間通判孟汝蒞建。祈嗣橋 去縣東三里。萬曆三年邑人王世萬建。
潭口渡 去縣東十里
水坪河渡 去縣東三十里。
縣河渡 去縣東六十里。
市河渡 去縣東九十里。
南江河渡 去縣南五十里。
望川渡 去縣西二里
永興渡 去縣西三里
磚橋渡 去縣西五里
坪河渡 去縣東十里
大瀾湍渡 去縣西六十里。
保康縣
南關 水衝
北關 在縣北
瑪瑙關 在縣境內
馬良坪堡 在縣南一百里。
望夫山堡 ,去縣西一百二十里。
惠政橋 在北門外
通惠橋 在南門外
掌口渡 去縣北五十里。
豬腸渡 去縣西七十里。
隔渡 去縣東四十里
鄖西縣
李四關 去縣西北八十里。今廢。
雞嶺關 去縣西五十里,今廢。
馬鞍關 去縣西七十里,今廢。
六郎關 ,去縣南一百七十里,在舊上津縣。絞腸關 ,去縣西七十里,原在舊上津縣廟川堡 ,去縣西北二百六十里。嘉靖年間,因楊文政亂設,奏以鄖陽衛百戶一員,領兵百名戍守。
南關堡 在城西
金花寨 ,去縣東南四十里。
廖家寨 去縣東南五十里。
板橋 去縣西一百里
偏橋 去縣東南十六里。
天橋 去縣西北八十里。
勝輿橋 去縣南一百里。
永思橋 去縣西南二十里。
永振橋 去縣南五十里,知縣蘭廷芳建高橋 ,在舊上津北關外。架木為渡,水漲漂沒。嘉靖六年,修砌石橋。
利濟橋 去縣北二里
永濟橋 去縣南二里
便涉橋 去縣西南三十里。
天橋 去縣西二十里,高十一丈,有至正年碑,絕厓二丈高,不可濟渡,用板接於石,如天設然,故名。明員外許倫過此,書「天橋」 二字勒於石。今尚存。
惠津橋 夾水易漲難架,石樑舊以木為橋,亂離後編竹以渡。邑庠生徐毓湘於
皇清康熙四年,捐金易以板木,民始不病,涉因以惠。
津名焉
泥河渡 去縣南六十里。
夾河關渡 去縣南一百二十里。
西河渡 去縣北一里
關王廟渡 去縣南三里。
六郎關渡 去縣南六十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