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5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卷 |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卷目錄
常德府部彙考二
常德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六卷
常德府部彙考二
[編輯]常德府山川考二 府縣志合載
[編輯]桃源縣
綠蘿山 在縣南一十五里。山下有潭,上有巖,名綠蘿巖,即《道書》二十四福地。《水經》所載。東帶綠蘿山,頹巖臨水,懸蘿鉤渚,魚詠幽谷,浮響若鐘。八景中為綠蘿晴畫。或曰:「綠一作淥。」
桃源山 在縣南三十里烏頭村,約高五里,周圍三十二里。山下有桃川宮,宮旁有空心杉樹,根大數十圍,可坐數十人,相傳瞿童飛昇於此。宮後約百餘步,有煉丹臺。按《一統志》,「其西南即桃源洞,一名秦人洞,洞北有桃花溪。故老傳雲,晉太元中,武陵漁人沿溪行,忽逢桃樹夾岸,復前行,得一山,山有小口,便捨船入。」 行數十步,豁然平曠,屋舍儼然,桑竹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耕種,怡然自樂。見漁人,驚問所從來,自雲「先世避秦亂,率妻子來此,不復出,不知今是何世。」 漁人具言更漢、魏、晉。聞之皆歎惋。停數日,送出漁人誌之。太守即遣人隨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宋王安石《桃源行》:「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避世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一來種桃不計春,採花食實枝為薪。兒孫生長與世隔,知有父子無君臣。漁郎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驚相問。世上空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聞道長安吹戰塵,東風回首亦沾巾。重華一去不復返,天下紛紛經幾秦。」
欽山 在縣南六十里。山如屏壁,舊有「欽山」 二大字,下有馬援所鑿「避暑」 二石屋。瀕江瞭高,石窟數十將領遺骸尚存。其旁有餘仙寺,郡人睢陽守於文徵修建寺,置僧田四十畝。寺倚石壁,崒嵂聳峙,旁有石樑,建大士閣於半壁。鑿新洞,建真武廟,前建馬伏波祠。太常龍君御復增飾之。今寺閣祠像俱廢,惟存舊址。或曰「餘仙」 ,即名「漁仙。」
聞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烏頭村。山下有溪。相傳晉黃道真釣魚,見桃花自溪流出,捨舟入洞,得聞神仙祕訣,故名。
穿石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高都村。舊傳馬援曾穿石竅以避暑,今春夏水溢,則江水自中流出。
萬陽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高萬丈,居民常以上之。雲氣開合,占晴雨,遇旱禱雨即應。元時有僧結庵修道於上,後坐化去。今卓錫泉尚在。九首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大敷溪上有九峰。
壺頭山 在縣西二百里,與東海方壺相似。一名湖頭山。《水經》云:「沅水與彝水北流注沅彝山」 ,東接湖頭山,山高一百里,廣圓三百里,山下水中有新息、侯征五溪蠻停軍處。湖頭徑曲多險,其中紆折千灘。
將軍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兩山相對,形如將軍。
靈巖山 在縣北九十里蘇溪村。山下五洞相通,其旁為靈巖寺。昔人評《桃源勝景》,首推靈巖。方山 在縣北八十里,勢甚嵯峨。其上多產黃精、百合,奇花異草。頂有石洞,空嵌開朗,可容數百人。
馬鞍山 在縣北五十里。鹿田坪。山水秀麗。仙人山 在縣北八十里。莫溪港水出焉。丫柱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為小敷溪水之源。
高崖山 在縣南三十里,為延溪水之源。牯牛山 在縣南二百五十里,抵安化界,為怡望溪水之源。產茶,味清香溢。
金牛山 在縣西二十里,為延溪水之源。纛旂山 在縣北九十里。山勢雄偉,甲邑。觀穀山 連纛旂山,昔道士王觀於山北得石臼,日獲米七升。觀少之,為鑿其臼,粟不復出。焦林山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
古溶山 ,俗稱「牯牛山」 ,南二百五十里抵安化界,為怡望溪水之源。
白馬洞 ,在縣西二十五里,即《道書》云:「二十五洞,白馬浪光之天。」
桃花洞 在縣南三十里桃源山下。一名秦人洞。洞前有石橋,橫跨兩山,名「遇仙橋。」 旁多方竹、石菖蒲、黃精等藥。洞口流泉瀑布千丈,落石壁下,出洞裡許,伏地不見。至北三里桃花溪,合流出江。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唐劉禹錫詩俱在琵琶洞 ,在縣境。昔人遊洞中,隱隱聞琵琶聲,今失其所。
靈巖洞 在縣北七十里靈巖山下。洞中有小河並龍潭,水清澈,旱亦不竭,流溉田畝。石壁上舊生大士像。明成化間,知府楊宣愛而取之。今其舊處復長前像。又有二石,如鐘鼓,石乳垂垂下注,作龍鱗麟角及瓊花玉樹狀,種種不可名狀中有斷碑,勒浴浦師詩。後為桃花洞舊塞,於萬曆十七年春忽大開。洞右有流水池,左壁石乳生白衣大士浮海像,壁立千仞,衣褶宛然石頂,光瑩照人,色如黃玉,土人謂「數洞相連,水可通小艇出入。」
方山洞 在縣南百八十里方山頂上。洞中有八景:曉瘴垂簾,夜蟾分耀。山滋花雨,石乳螢酥。開雲呈態,空翠含嬌。泉翻碎玉,鳥度幽篁。昔人有云「方山脈自泰山來,雲捲重簾洞府開」 之句。漉魚洞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大敷溪。上有仙洞,下有石穴。土人禱雨,入洞取水,聞溪流聲。高靈洞 在縣北二百里,三面皆白,俯仰五十尺,橫廣有加。洞右有小門,僅二尺許,門內沉黑燃炬。入數十折,得堂房數間,朗然有光,四壁結成佛像。堂後為長灘,四五折為十曲巖。又數步為仙界坡。由坡而上為浴盤。盤左石床、石枕,自然結成。右行有水田十二,可占,歲十二月水旱。逶迤約十里許。
金鶴洞 ,在縣北二十里。三面皆絕人跡,一面臨水,據石而上,凡三折為小室,再折為石門,後昏杳不可入。
僊塢洞 ,在縣東北四十里。
何仙巖 在縣西三十里。傳為何仙姑所到。歲旱禱雨輒應。
《紫蘿巖 》「蹲立巍峨,煙霞俱紫。」
水心巖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怡望溪口。高聳雲霄,上有仙跡。
「燕子巖 」 ,有二,一在桃源縣西一百三十里,連壺頭山,下有深峽,歲旱禱雨多驗。一在桃源縣西三十里,石壁有觀音畫像,出自天然。
花巖 在縣東北六十里。巖石亂疊,繡駁如花。函子巖 ,在縣南六十里。
牛鼻巖 在縣西一百里。
《仙掌巖 》「山色崢嶸,水勢洶湧距。穿石,歷清湘,上有仙足跡。」
大江 在縣前。一名「沅水。」 自牂牁發源,至辰州,會大、小敷溪、怡望流水諸溪,過縣東,經本府入洞庭。
延溪水 ,按《一統志》在縣東五里,流入沅江。麻家河 ,在縣北三十里。
吳溪河 在縣北四十里。
白洋河 在縣北三十里。
趙家洲 在縣學前大江中,居民種蓺其上。明弘治十二年,僉事張鎮判給本學。嘉靖間,呈請院道售價改學。隆慶五年,大水衝沒。今如舊,地荒。
潼汸洲 ,在縣東十五里,為縣左臂,即《八景》中「潼汸晚渡」 是也。
鵝公洲 :在縣東二十里。
石灰洲 在縣東十里
吳家洲 在縣南十里
洄洲 在縣南十五里
溶洲 在縣南三十里
大敷洲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大敷溪口。蹙口洲 ,在縣東三十五里。
陽洲 ,在縣東三十里。
李家洲 在縣東,與蹙口洲相連。
纜船洲 在縣南三十里。漁郎見桃花,纜船入洞,故名。
桃花溪 在縣南一百里。源出高橋一柱山。延溪 ,在縣東五里。源自高橋北村,流入沅水。今有渡,古烏號弓,出此溪柘樹上。
呂真溪 在桃源東三十里,源出龍潭西溪,流入沅水,今有渡。
小敷溪 在縣南一百里,源出高橋一柱山。蘭溪 ,在縣北一百里。
九溪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陽溪 ,在縣南五十里。
沙蘿溪 在縣南六十里。
龍家溪 在縣南七十里。
洞神溪 在縣東一里。城隍廟之後。
鄒溪 在縣東四十里。源出水田村,流入大江。溪岸有市民數千家,商貨輻輳之處。
梅溪 在縣南五里,八景中之一:《梅溪煙雨》是也。
怡望溪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流入大江。源出安化。按桑欽《水經》,沅水又東北過臨沅縣南,自此以下,始為今桃源武陵景。酈道元注曰:「臨江縣與沅南縣分水,沅南縣西有彝望山,孤竦中流,浮嶮四絕,昔有蠻民避寇居之,故為彝望也。」 又曰:「南有彝望水,南出重山,遠注沅。」 今漁網溪乃「彝望」 之訛也。
鼠溪 ,在縣西南三十里。
沉溪 在縣西南五十里。源出安化界,流入大江。
大敷溪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源出辰州界,下與沅水合,出石,郡人采之。
善溪 在縣北八十里,源出蘇溪下。相傳為善卷先生所流覽處。
蘇溪 在縣北一百里。上合黃石溪,下流自花巖、白陽、呂真入江。
黃石溪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源出香山村,下合沅水。溪上有石橋,刻「圯橋」 二字,歲久倒壞,以木代之,扁曰「黃石橋。」 俗傳黃石公經此,故名。水溪 ,在縣西三十五里,源出大安村。
青湘溪 在縣西九十里。源出高橋村東,一名「新湘。」
仙人溪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源出高橋村,又名千人溪。相傳隔岸有石,用千人拽之,故名。梅子溪 ,在縣南一百里。
西溪港 :在縣西三十里。
桐木港 :在縣西二十里。
兩汊港 :在縣南五十里。與武陵接境。
明月池 在縣儒學後。舊傳綠蘿山為火星,昔人開此池以壓之。又鄰於學,有文明之像。洞神池 ,在桃源縣東三里。
湯泉 按《一統志》「在桃源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常如沸湯,旁又有水泉,人謂之陰陽泉。」
崔婆泉 在縣高吾山下。崔婆釀酒,飲仙人張虛白,即此。
米井 去靈巖數里,石子隨水觱沸如米,春秋不減不增。
江月井 在縣東一里。水中有白石如月,故名。西門井 在縣西。其泉冽,歲旱不竭。
淋泉井 在縣西二里。水自石壁淋淋而下,故名。
湯泉井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水如沸湯,旁又有冰泉,人謂之「陰陽泉。」
黃花井 在縣西一里,水冽如冰。
寒泉井 在縣東半里
普泉井 在縣北高橋村。
湧泉井 在縣莫林村,泉湧出三尺。
龍陽縣
金牛山 ,在縣南六十里。峰巒迭翠,煙雨護青。上有金牛寺,亦祖庭也。有仙翁洞,嵌巉嶮怪,幽峭懸垂。更有龍池、風洞。
「裨牛山 」 ,《酉陽雜俎》:「龍陽裨牛山南有青艸槐,叢生,高尺餘,花若金燈,仲夏發花。」 一本雲「迄千秋。」
龍陽山 ,在縣南九十里。舊名「橫山」 ,唐天寶中改今名,後亦以此名縣。
良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良水出焉。
浪山 在縣西九十里。與滄山相連,下有水相合出江,謂之滄浪水。按滄山在武陵縣江南九十里,村名上大、下大坪,其水流四十餘里,始為龍陽之滄港源。今謂與浪山相合,或有誤。《楚辭》「屈原遇漁父,歌滄浪」 ,即此。《禹貢》《孟子》所言滄浪之水,皆非此也。
軍山 ,在縣東八十里。吳治中潘濬討樊伷,屯於此,因以此名山。
寶臺山 ,在縣北一十五里。前對橘洲,後連內堤。
看竈山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舊傳黃帝鑄鼎於鼎港口,此山見鑄竈,故名。團山 ,去縣東北六十里,在洞庭湖之中。橫山 ,舊名,唐天寶中改「龍陽山」 ,後遂以此名縣。
滄山 ,源出武陵界,至縣江為滄港,與浪水合。
雲霧山 在縣西南芭蕉沖。
筆架山 ,三峰奇峭,形如筆架。《堪輿》謂「廉貞為龍陽、益陽、沅江之祖,人文鍾秀皆由此。」 此古三尖山也。
獅子山 :兩山對峙,如蹲如舞。
馬頭山 在縣西
五寶山 在縣西北里許。
燕子山 ,在縣西南五里。
雲頭山 在縣南二十里。山頂如雲,又名「雲臺太常山 」 ,即以吳太常得名。
甯家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山勢聳特,支派包絡,世主必甯氏。
《劍峰山 》:「峰尖劍立。」
《金盆山 》:「山體圓而水流曲。」
迴龍山 環抱縣南諸山。
龜山 在縣東三十里,與蛇山諸嘴相對,其形逼肖。里人有九蛇接一龜,語為水口總會。赤山 一望綿亙,接沅江界,其流因為赤沙。老虎山 在縣北湖口。
姜山 地勢平衍,環數十里,皆以名,或雲「香山。」 曬穀巖 在縣南清安陂,有石掌平,周闊可尺許,土人嘗曬穀其上。
石洞 在縣西
六溪洞 ,在縣西八十里。峭石為門,古樹覆焉,窅然無際,煙雲嘗起。
滄浪水 ,在縣西十五里。自滄、浪二山發源,合流為滄浪之水。按:《一統志》楚辭,屈原「行吟澤畔,遇漁父,歌滄浪。」 即此。
芷水 ,在縣西四十里。其地多生杜蘅、白芷,故名。
鼎口水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有神鼎出其間。宋改朗州為鼎州,即此。《水經》又云:「水東歷諸湖,方南注沅。」 此漸水合沅處。
酉水 ,在縣東一百八十里。《漢志》云:「源出辰州酉陽,故名。」
孫家河 在縣西
劉家河 在縣東南
蠡湖 在縣東三十里,跨沅江縣界,一名赤沙湖,一名赤鼻湖。唐杜甫詩:「殿腳插入赤沙湖。」 《寰宇記》:范蠡遊此,故中有范蠡廟。
太白湖 在縣東八十里。東北入洞庭湖,西南會天心湖,達安樂湖入大江。或曰:「李太白遊此,故名。」
洞庭湖 在縣東一百六十里,跨沅江界。《山海經》云:「洞庭乃沅、澧之交,瀟、湘之淵,九江之口。」 《禹貢》:「九江孔殷」 註云:「即今之洞庭也。」 沅、漸、元辰、敘、酉、澧、澬、湘九水皆合於此,而沅、澬、湘三水為最大,皆自南而入於湖。岳州則荊江自北而過,每歲夏秋之交,湖水泛溢,方八九百里。龍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耳。一名青艸湖。其相連諸湖,唯此獨大,則「洞庭」 亦其總名也。
太滄湖 在縣東十五里。《隋志》「此縣名曰查湖」 ,陡門湖 一名陡明湖,去縣西十五里。
潭明湖 在縣西十五里。
鹿皮湖 即鹿皮翁處
清泥湖 :在縣滄港內。
山湖 在縣北七里。西通黃城港,東會高公橋湖入小江。
天心湖 ,在縣東南六十里。有上下天心,東連洞庭。
安樂湖 在縣南八十里。東北會天心湖入大江。
龍池湖 在縣南九十里。北接安樂湖,東連天心湖。
洪沾湖 在縣北一百里。
眉洲 在縣西十里。突起中流,狀如蛾眉。白鶴洲 在縣北十里,其形類鶴。
香爐洲 在縣東五十里。形如香爐,在江畔。崇神潭 在邑西三十里。舊名「九潭。」
長江潭 :在邑西八十里。
三姑潭 :在邑西十里。
龍潭 在陳陂總內,石峭水深,或雲「呂仙潭。」 梅谿 溪水曲流夾岸產野梅為盛,因名。洞賓有詩。
石板灘 在縣東
鴨子港 在縣東
周家港 :在邑東,通大江。
接港 在邑東十里
三汊港 :在邑東十五里。
武陽港 :在邑東二十里。
鳳港 :在邑東三十里。
滄港 在縣西,通大江,源從滄山發,合沅水。辰陽港 ,在縣北十里。
構陽港 :在縣東北十里。
洞庭夾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洞庭湖濱,往來舟楫候風之所。水大則由洪沾水,小則由此夾,皆可入湖。
武口 ,在中窖,有五水分流。
上窖 在縣北十里
中窖 在龍陽縣北十五里。
下窖 在縣北
龍打越 在縣北四十里。
賀家越 ,在縣東三十里。
柳兒越 在縣北
明月池 ,在縣東二百步。其水清澈,雖陰晦之夜,常見星月。
玉帶池 在縣儒學東,通於津水,縈環如帶。按《縣志》又傳「水有玉帶痕」 ,汲注器中,皆見今塞。放生池 在縣東城外舊僊翁堂沙洲畔。龍蛇池 在縣南六十里金牛山下。
白蓮池 在縣僊翁堂沙洲畔。
得勝池 ,在縣西十里。
芳芷泉 在縣南十五里。
流德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
玉漿泉 在縣西三十里。
毓德泉 在縣南六十里。
澄清泉 在縣南七十里。
明堂井 在縣西北
長寧井 在縣東
僊隱井 在縣東一里
神惠井 在縣東北二里許。
冷水井 在邑西南
雞鳴井 在邑西
沅江縣
赤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為洞庭右翼,高聳雲霄,綿亙數十里。唐天寶中,改為蠡山,上有范蠡廟。其妻武陵娘子亦有祠。
金雞山 ,在縣赤山下。
明山 ,在縣東五十里湘陰界,屹然江濱,上有古寺明泉。
「歇馬洞 」 ,在赤山下。
七僊洞 ,在縣北一里,今為「景星寺。」
赤江 在縣東一里。岸有赤土如硃。
芷山 ,在縣西南。瀟湘分派,逆行數十里,北會鼎水,入於洞庭。沅有白芷,故名芷江。
沅水 在縣。自富池傍湖分派,逆行新窖,至倒水港,故名「沅水。」
石溪湖 在縣南半里。民多漁此,獲利甚大。鶴湖 ,在縣東三十里。曾有鶴集於此。
龍池 在縣南三十里。舊傳有龍潛此,故名。洞庭湖 ,在縣東北一百里。其湖跨澧、岳、湘陰界。《山海經》云:「洞庭乃沅、澧之交,瀟湘之淵。」 去縣七十里為洞庭夾。
天心湖 在縣西北四十里。
寒潭 在縣南一里。俗傳東漢嚴子陵嘗遊釣於此。
龍硤港 :在縣南三十里。下有龍潭。
角碧口 在縣東二十里。其水盤迴,似碧僊。鵝嘴 ,在縣東二十里。
蓮花池 在縣東北一里。
水利附
[編輯]本府。〈武陵縣附郭。〉
槐花堤 在府治西半里。外濱大江,內瀦龍坑,每遭水決則四溢,府後諸村大傷禾稼。近歲屢築屢決,勞費不貲。乃於堤西建新石櫃,以殺水勢。
皇清康熙七年,本府同知孔斯和親督修築常德衛。
守備張靖修石櫃,而堤可固矣。
柳堤 在府治,自東門外通至北門,即便河岸也。民間宅墓雜處。明太僕寺正卿王佐祖塋亦在其上,歲久民墓穿塌。
皇清本府通判王興禹捐發貲財募工修築《一以固》
隄防一以保諸墓雲
花貓堤 在府治清平門外二里許。外臨大江,頻年衝決不一,武陵縣例出工費以修。
皇清康熙七年,縣丞夏曰瑚親督修築。
南湖堤 在府治西二十里,係滇黔上下官道。趙家堤 ,在府治西二十里,濱大江。
皇清康熙七年重修。
金雞堤 :在府治西南四十里。石砌宛然。相傳為鼎城故址,今亦無據。
烏雞堤 :在府治東十里,濱於大江。邇來水勢
嚙堤為甚。明萬曆間,因建石櫃於上,修置迴峰寺,以捍渀淜之險。
東田堤 :在府治東十五里。
長江堤 :在府治東二十里。
皂角堤 :在府治東三十里。
屠家堤 在府治東五里,濱於大江。攷《楚志圖經》,江水泛冒,橫束洞庭,辰沅諸水,靡所注洩,則逆而陸沉泛漲,稱曰讓水,俗名坐河。水彌月不消,為患猶劇。故吾郡治城上下,議築隄防,所關不小也。
宿郎堰堤 在府治東九十里。週圍九十七里一百八十步。捍禦湖水,保障江陂。廣德二村居民於其中耕種,知府歐陽恂、方任「增修之。後因年久堤圮,洞庭巨浪衝激成淵,屢議修築,徒費財力耳。至今廢弛,不能復修。」
古蓴陂 在府治西北十五里。唐刺史史璡增修,溉田甚溥,至今賴之。
槎陂 在府治東北三十五里。唐崔嗣業修此以灌田,後廢。大曆中,剌史常夏卿復治,溉田千餘頃。
放鶴陂 在府治東北八十里。梁崔穆於此羅雙鶴,因放之。後鶴唅璧一雙送穆庭中,故名。歲久湮塞。唐崔嗣業復之,又號「崔陂。」
津石陂 在府治北一百九十里。唐聖曆初,崔嗣業開,後李翱、溫造皆修之,灌田九百餘頃。箬陂 在府治北三十里。法師恆一開,建講堂。高陂 在府治南二十里。
官陂 :在府治西二十里。
洩陂 :在府治北六十里。
進陽陂 :在府治北二十五里。內有宋儒朱沛國墓。
江陂 :在府治東北九十里。
梅陂 :在府治北四十里。
黃陂 在府治北八十里,郡人石鯨居之。楊陵陂 在府治南五十里。
赤塘陂 :在府治南五里。
泥塘陂 :在府治南三十五里。
東田陂 :在府治東三十里。
西洋陂 :在府治北五十里。有九十九㲼,灌田千頃。
大蠟陂 :在府治東北八十里。
牛牯陂 在府治東北八十里,可灌田千頃餘。永泰渠 在府治萬金村,唐光宅中,刺史胡處立開以通漕,且為火備。按《一統志》,西北二十七里有北塔堰,刺史李璡增修,引注白馬湖及永泰渠,溉田千餘頃。
右史渠 在府治萬金村。本名「後鄉渠」 ,一名「石英渠。」 唐刺史溫造以起居舍人出知朗州,開此可灌田二千頃。郡人德之,故名。
考功堰 在府治東北九十里。一名「樊陂。」 後漢樊重隱此,有田數千頃,歲收糓萬斛。唐考功員外郎李翱開廣以溉田,民利之,故名。
里田堰 有二,在府治北八十里。
小塘堰 :在府治東北一百二十里。
桃源縣
「上方積水陂塘 」 九處:
「下方積水陂塘 」 八處:
高都村「《積水》陂塘 」 十二處。
水田村《積水》陂塘 十二處。
莫溪東村「積水」 陂塘 十二處。
大安村「《積水》陂塘 」 十二處。
香山村「《積水》陂塘 」 十二處。
《土東》村「積水」 陂塘 十處。
東七里村「積水」 陂塘 十處。
白石村《積水》陂塘 十處。
黃沙村《積水》陂塘 十處。
延口村《積水》陂塘 十處。
大田村《積水》陂塘 十處。
沙羅村《積水》陂塘 十處。
西東村《積水》陂塘 十四處。
「䳕鳩村《積水》陂塘 」 十四處。「莫林」 村《積水》陂塘 十五處。
上七里村《積水》陂塘 十五處。
「下蘇村《積水》陂塘 」 十五處。
後眷村「《積水》陂塘 」 十五處。
「夾洲村《積水》陂塘 」 十五處。
「新安村《積水》陂塘 」 十五處。
杜青村《積水》陂塘 十七處。
高橋村「積水陂塘 」 二十二處。
大龍寶栫 在縣南三十里。
小龍寶栫 在縣南十里。
當江栫 在縣南五里。《大江》。
直容栫 在縣南五里
新直容栫 在縣趙家洲旁。
偏栫 去趙家洲二里許。
車家栫 在縣東十里
吳家栫 在縣東十五里。
楊洲栫 在縣東三十里。
賽龍寶栫 又名「麻繩」 ,在縣南四十里。
磨房栫 在縣東六十里。
左家栫 在縣東八十里。
侯家栫 在縣南六里
越子栫 在縣南二里
竹根㲼栫 在縣南二十里。《雞公》栫 在縣南二十五里。
白林栫 在縣南三十里。
馬觀栫 在縣南五十里。
清江浦栫 在縣南四十里。
羊兒繳栫 在縣南五十五里。
龍陽縣
大圍堤 在縣北。週迴三萬五千八百餘丈,一百二十里。上接沅、辰諸溪洞水,下濱洞庭大湖,龍陽秋糧五千有奇。武陵亦係三角,內有水涽七座,以洩積聚之流。自明正統十一年縣丞王斌、成化十一年知縣周泰修。弘治十五年大水衝決,知府李煜重修。正德間大水,民逋負租稅,悉皆逃竄。巡撫秦金出榜招撫,檄行縣賑濟,蠲免所負,仍諉教諭楊文升督工修築,民淂漸次復業。十三年堤決,知府歐陽恂復修,十五年方任補緝。嘉靖十三年,大水又圮,知縣薛炳委省祭官彭勝紀修築三千餘丈,舊址務培而堅,改作務崇而厚。三十三年復決,知府黃日敬委省祭官鄧廣琥踵前修葺。隆慶四年,大水浮於堤,分巡道曹棟、知府葉應春加高幫厚。嗣後撫院題請設有專官,府同兼理水利,縣丞專委堤工,頻年衝決修補。至明天啟元年,大水堤決,兩道馮時可、蔡復一,專委同知錢夢松身親督修。裁定堤身高三丈五尺,堤址闊七丈,堤面廣一丈,條畫精詳。用四縣所積預備倉穀若干石,重整涽口,築石磯三座。其修築條陳甚備。
皇清順治八年,地名「武陵」劉家墓,洪水衝決二百丈。
堤總陳鳳來督修。龍陽地名龔姬堰,衝決患口一百丈,堤總鄒光祖、鄧羅元修築。地名「濠注湖」 ,衝決患口八十丈,堤總王太初修築。順治十年,劉家墓舊口復決一百丈,陳鳳來復修築。十二年,堅修鼎新車輪湣一座,堤總鄒光祖、梅輝春督修。鼎新修建「詹湖湣」 一座,湣總周德元督修。十五年,龍陽地名簡謝堰,衝決一百五十丈。鄒光祖、梅輝春修築。地名「墨斗灣」 ,衝決五十丈。鄒、梅二堤總修築。十八年,地名「王家老」 ,復決患口七十丈,堤正陳學堯督修。康熙二年,大水衝決堤塍一十八處,共計一千二百丈。地名鵝公灣、野貓吼、上西窯、下西窯、蔡家潭、五家湣、楊神灣二處。歐陽涽、柳家潭、楊四廟、蘇家越、劉家墓、潭家畔,公安廟渡口畔二處,孔家湣週迴一百二十里,洗爛兇陡井平堤五十丈,龍陽督工縣丞戴時昌,武陵督工縣丞夏日瑚,專董堤正鄒光祖、梅春輝、周希德、陳學堯,堤總鄧王清,堤長鄧用之、石勝宗、熊彩、黃毛劉等,龍陽里排七村,武陵高磧一村,所係匪小,故詳記之。
蕭公大堤 在縣東十五里。嘉靖十三年大水,知縣薛炳重修。
小汎洲堤 在縣西二十五里。周圍四十丈,內有業塘湣二座。正德十三年修。嘉靖十三年大水,知縣薛炳重修。
大汎洲堤 在縣西四十里。週圍一千八百六十餘丈,內有江西「金釵」 等湣四座。明正德十二年修。嘉靖十三年大水,知縣薛炳重修。
灰步堤 在縣東十五里。週圍三千一百餘丈,內有「范陽湣」 一座。正德十三年修。
李八堤 在縣北二十五里。周圍二千八百餘丈,內有水湣二座。嘉靖十三年,知縣薛炳重修。南港堤 在縣北四十里。週圍五千七百五十餘丈,內有水湣二座。以上俱正德十二年本府委楊文升修。
保安堤 在縣北五十里,週圍三千五百三十餘丈,水湣一座。
南城堤 在縣東南半里。
河洪堤 在縣西一里
陡門堤 在縣西三里。明萬曆間,知縣夏之時重築。
股堤 在縣東南五里
「《北關外堤 》縣令夏」 之時築後即成市。
古堤 ,在縣東南十五里,今決。
夾堤 ,在縣南十五里,為米販要路,久決,人多病之。
曲堤 在縣南十里茶家堰。
杉木堤 在縣東城外一里。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水決,修而復潰。二十四年,庠生
唐門鳳、張禮鬥力請捐修完固。
新堤 在縣南一里,久經崩洗。癸丑年間築高五尺,安湣一座,至今水不侵溢。
連五障 在縣東十五里。所統諸堤,為粟公,為承春,為楓橋,為中堤,為大堤。除辰衛屯田外,本縣民賦有上谷、文桂、武樂等村在焉。春夏水溢,一堤不見,五障皆潰。明嘉靖十二年,水決,知縣薛炳修。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張若重修。二十二年復決知縣
李滋奇復修完固
「長樂村《積水》陂塘 」 十九處。
中谷塘村積水陂塘 十六處。
小安村「積水陂塘 」 二十二處。
新興村「積水陂塘 」 二十二處。
大安村「《積水》陂塘 」 二十處。
下谷塘村積水陂塘 四十處。
谷塘村積水陂塘 二十處。
大羅村《積水》陂塘 十八處。
安立村「積水陂塘 」 二十二處。
小塘村《積水》陂塘 十二處。
張公村《積水》陂塘 十八處。
雷武村《積水》陂塘 十一處。
石上村「《積水》陂塘 」 十四處。
汎洲村《積水》陂塘 十處。
「新安村《積水》陂塘 」 十三處。
沅江縣
西湖堤 在沅江縣南半里。成化初,巡撫吳都御史琛檄本府通判徐璟築。後知縣金露重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