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74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卷目錄
永州府部彙考四
永州府山川考三〈水利附〉
永州府城池考
永州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七十四卷
永州府部彙考四
[編輯]永州府山川考三 府縣志合載
[編輯]江華縣
半逢山 在縣南。有水流至半瀧,與沱水合。禾田山 在縣東南。高不可登,下多沃壤,故名。豸山 在縣東,一名蟆拐山,堪輿謂「水口禽星。」 冬冷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接賀州界。秦山 一名吳望山,在縣南五十里。秦人避亂於此。其下水流嗚咽如秦川,故名。
沱山 在縣治後西南隅。其山三島相連,委曲盤旋,故名沱。其二島稍低,一如鸞之舞,一如鳳之飛。其一聳大凌霄,周迴約四十餘里。其源發自永明黃沙嶺,土人謂之沱嶺,又謂之大同嶺。古有名「三華」 ,即此山也。古又有五嶺之稱,曰「芒嶺」 ,居其一。今大同鄉有「白芒橋」 之號,亦因此山而名之也。
歌父山 :在縣治東南九十里。《荊山記》:「馮乘鄉有善歌者,聲振林木,故名。」
陽華巖 在縣東南五里。山峻而秀,巖下有水。元次山為之銘。又有《招陶別駕家陽華詩》。獅子巖 在縣南二里。黃潛有記。
奼巖 在縣西十里。巉崖峙秀,內有小溪,即蔣大士坐化處。
高明巖 在縣西一里。洞前有石如伏龜,右有石如拱猿,天然可愛。半山有《磨巖記》。
秦巖 ,在縣南五十里吳望山之下。
金剛巖 在縣東南百里。沿崖三十丈至巖口,有石,卓然如巨人。
白泉洞 在縣西五里。下有井,大旱不涸。暖谷 ,在縣西五里寒亭之側。宋邑尉成紀、李伯英始得其處。治平中,蔣之奇、沈儀有銘,有詩。「雖盛寒入谷,其氣溫然」 ,故名。
沱水 ,出九疑山石城峰,眾水所會,行數里別而為二,又十里合而為一。
砅水 ,出九疑女英峰,在縣東北八十里,與沱水合。其源多石,湍急有聲,故名。
洑水 ,出九疑桂林峰,北流七十里合沱水,與寧遠縣同。
湎水 ,出禾田山四十里,與沱水合。
半逢水 ,出半逢山,流至半瀧,與沱水合。按此水即麻、貝二江之水。東河水自錦田嶺東流來,此水自半逢會入東河,故云「半逢水。」
秦水 出秦山西南流五十里,與冬冷合。冬冷水 ,出冬冷山。
折水 ,在縣西南。出賀縣界,東流四十里,與冬冷水合。
宜遷水 ,出連山縣昆吾山,流八十里,至縣東南,經宜遷村,與沱水合。
洄溪 在縣南十三里。四山之間,泉甘宜稻。元次山有《宿洄翁宅》詩,又「洄溪招隱者。」
不老泉 :在縣南四十里從化鄉洄溪間。其處產洄溪蘭。
龍泉 在縣西北十里,源流不竭,極溉灌之利。《新田縣》。
鳳凰山 :在東門外里許,原名鷓鴣山。張恂以其在治左,有鳳凰千仞之象,故易今名。
臚山 :在城東北十五里。平原曠衍,突起一峰,高出群山之外,秀如文筆。
掛榜山 去城東十里,木石森列,蒼翠清幽,望之如虎榜高懸,故名。
鰲魚山 :在南關五里許。兩水夾送,中涌一山,其形似魚遊水面,因以「鰲魚」 呼之。
馬頭山 在城南水口。其山高削,久雨之後有紅砂流出,細如粟米,晴則不見也。
青龍山 :在城西南十五里。草木青鬱,其形如龍。上有水泉,清冽可飲。
七賢山 :在城南二十五里。山嶺有古剎一所,神像七座,相傳為「七賢」 雲。其名失攷。
萬華山 在東南三十里南鄉下漕洞。何嵩、何嶽二人修真於此。宋乾道元年,封其山曰「萬華」 ,至今殿閣遺址尚存。
太平山 :在北鄉鵝公井之上,古剎存焉,乃侯普庵遺址。
天堂山 在北。兩溪源崇峻,嶽立其上。有一大坪,可容千人,水流衍不息。
青雲山 在北鄉鄧希清宅後。彌望青蔥,煙光縹緲,儼然青雲護之,故以名山。
夫人山 在北四都同陂洞口,距城十五里。「芥子山 」 在南二都景仙寺後。田原曠隰,一峰特起,望若浮屠,中空可行。寧遠邑侯登而異之,召僧供養,設三教像於內,遂命今名。
九峰山 :在西北麤石洞,距城三十里。巉巖高聳,翠峰疊峙,故以名焉。
五龍山 在北四都渣源,距城二十里。煙嵐環結,天半莊嚴,山之秀上者。
衣架山 在上流洞北一都。形如衣架,上有泉水流溢不斷,四季皆然。
金雞山 ,在城北三十里。形如金雞,獨立高聳不群,而竹樹離迷,蒼翠欲滴,亦佳山也。
舂陵山 在寧遠東北七十里,界接新田,五山秀㧞相連,澗水出焉,西流至衡州,與蒸湘合流,注於洞庭山之東,西經桂陽州界。
洛陽山 上有舂陵侯祠遺址。考漢光武雖生南陽白水邨,後與李通、李軼定謀,議歸舂陵起兵,於是發舂陵子弟訓練於侯坪,以共舉事。今侯坪有龍飛廟及舂陵侯祠,民居世祀焉。滿田峰 東北二十里。山自衡岳分支,屹然聳秀,上有神女祠,傳雲「祈禱百應。」
「白雲峰 」 上有喦,深廣若室,旁石有巨人跡,喦中石下垂,擊之有應。
羊角峰 其峰最峭,文廟向焉,在北五都。「紫竹峰 」 在南一都。
「賽武當峰 」 ,高數里,上有武當行宮,泉極清冽,在石羊洞。
石仙峰 平地突起,峰下一洞,高闊丈許,石乳旋結如人物狀,在南六都。
硃砂巖 在南門外里許。傳云:其地雨後偶有紅沙,形似硃砂,故名。
相公巖 在城南三十里南鄉石羊洞,巖內源泉不竭,上有相公祠。
清風巖 ,在城西十五里。上莊嚴,形如螺殼灣環內佛殿、僧房俱莊嚴,嗣因鑿破,今遂寥落。其下一潭,出黑氣即雨。
劉四巖 在西北十三里北四都。巖右有穴,穴口僅容一人,其內寬敞,可容多人。
風神巖 在西北二十里驥村。陡峻巉崖,止一小徑,可盤旋而上。
石馬 在南門外里許。其首北驤,儼若嘶風之狀,號曰「南方天馬。」
石羊 在南三都。石崖上,如羊屹立。
《石鳳 》在南八都郭生宅中。昔有九苞文彩,今尚存一二。
《石龜 》在南二都鄭富宅中。
石蓮 在南五都下漕洞,葉開六瓣,青蔥,可人滿田。嶺 在上流口。
雞棲嶺 在北十五里壽富洞流衝橋之上。秀岡 嶺在小岡,距城五里。
陶嶺 ,在東南五十里。上有師姑祠,祈禱有應,石可為礪。
召雷嶺 在北廊下洞距城五里,壇場猶存。遷官嶺 在城西,上有峻石層出,名曰「遷官。」 大廣嶺 在治西南二十里。
風規嶺 在南六都
新田洞 ,在西門溪口崖下。
茂田洞 在西門溪口二里許。
「廊下洞 」 ,在天榜橋之上。
羊腳洞 在東門外
壽富洞 :在西門水頭門首。
桃尾洞 ,在南門硃砂庵之下。
陰洞 在北四都驥村
島館洞 龍水洞 俱在南一都。
山下洞 安塘洞 俱在南三都。
楊柳洞 在北三都
潮水洞 同陂洞 在北四都。
下漕洞 在南五都
莊下洞 在北三都寧遠界。
藍田洞 在北門外
平塘洞 新安洞 俱在南六都。
東河 在邑東城下。來自東岡白水,經蠻子嶺,過千馬坪,至上流,源滿田廊下洞,曲折以至城下,由東而南,與西河會。
西河 ,從烏江源至金雞山,肥源夫人山,會驥。
村龍王廟下。潭水出柏家洞,委蛇至城西,復折而南,與東河會。二水合流,迴繞里許,即有硃砂巖。峭石峻壁,關鎖數重,衍於長富道。源出麻窩窯,至十八灘會松柏驛河而注於衡江。
楊柳井 在城外三里亭右。
鵝井 舊名「鵝安蕩」 ,在石羊、下漕二洞之間。泉出最清,灌溉極普。
羊石井 在下漕洞。平地湧出,蔭注下漕大井 。西南三十里春頭山有大井,兩眼出泉,汪洋清冽,一方資之。
山下井 :在北鄉山下洞。利賴此方,農不知旱。
水利附〈零陵祁陽二縣無考〉
[編輯]東安縣
「興義塘 」 「龍口塘 」 、「八都塘。」
楊陰塘 ,「西嶺塘 、長塘。」
新塘 洞復塘 「馬鋪塘」
劉村大塘 大新塘 七錢塘。
都塘 ,白竹塘 ,西沖,楊木塘,鳥塘 ,新竹塘 ,「下赤塘。」
「楊塘 」 、「大嶺塘 」 、「赤竹塘。」
新伏塘 「江龍塘 。」 「螃塘。」
「遼塘 」 ,「窅塘 」 ,「苗竹塘。」
茅竹塘 「竹塘 」 、「雙眼塘。」
「胡星」 塘 「大梘塘 」 「黑沖塘」 「《查理》塘 」 ,「新間塘 」 「查隘塘。」
「《山茶》塘 。」 「《烏龜》塘 。」 「《荷葉》塘。」
斜坡壩 、浪陂壩 、周陂壩。
蘆陂壩 、鸕鶿壩 、石腳壩。
禾倉壩 、玉陛壩 、皂州壩。
楊江口壩 、溪洲壩 、七里壩。
上河壩 、粟陂壩 、「湖塘壩。」
完陂壩 。故高壩 、雷家壩。
新伏壩 。上瓦壩 。「赤竹壩。」
沙壩 、欄杆壩 、「臼竹壩。」
新間壩 、烏龜壩 、石陂壩。
石溪壩 。蘆洪壩 。石期壩。
「欄杅同壩 。」 小車壩 。楊公壩。
皂角壩 、了欄壩 、中秋寺壩,《道州》。
城東有左溪。西有右溪,營水、濂水出其西,瀟江、迤江會於北,分為支派,引為陂池,散布各鄉,藉以灌溉,此水利之大者。其他具載《山川志》。在城土堰陂二,蔭田塘十二。
營樂鄉陂八十一,塘三十九。
進賢鄉陂七十一、塘一十六。
蔣居鄉陂一十九,塘一十八。
營陽鄉陂二十一、塘八。
瀟川鄉陂四十六,塘九。
修義鄉陂九十三,塘五十一。
宜陽鄉陂一百三、塘一十四。
登封鄉陂一百十四,塘四十八。
寧遠縣
瀟水、瀑水、沱水,九水分流,父江、母江、子江別派,舜源仁澤之水遶於東,仙政太平之流布於遠,發源九疑,長流千里,不僅一邑之利。此外溪泉井澗,載在《山川志》。
東鄉塘三 ,「《大陽》鄉塘四。」
西鄉陂二,塘三 ,永樂鄉塘三。
太平鄉塘三 ,仙政鄉塘四。
中和鄉塘三 ,廣濟鄉塘六。
仁澤鄉塘四 ,「丹桂」 鄉塘三。
大龍陂 、部陂 、魚油陂。
祖下陂 、南陂 、含陂。
河陂 、漲水陂 、潘陂。
賈宜陂 、橋陂 、侯陂。
徐陂 、豐陂 、龍陂。
下陂 、桐陂 、《綯牛》陂。
魯筍陂 、坦陂 、《赤土》陂。
新應陂 、四山陂 、鄧家陂。
歐家陂 在東鄉二都
黃龍陂 、大塘陂 、黃泥陂。
牛頭陂
穆下陂 在中、和二都。
官陂 在中和三都
寨村陂 雲塘陂 、山陂。
源頭陂 、杜頭陂 、茄勒陂。
家陂 、雉母陂。
岐岡陂 在中和五都
黃家陂 、楊家陂 、官莊陂。
社陂 、壯岡陂 、積陂。
老鴉陂 、黃泥陂 、社陂。
大塘陂 、唐堰陂 、何家陂。
大陂 、新陂 、板陂。
牛鼻陂 、陳家陂 、大澗陂。
《上西岡陂 》、「下西岡陂 」 、蔣家陂。
里亭陂 、鐵爐陂 。朱家陂。
虹橋陂 在大陽三都
塘陂 、豬婆陂 、槽斗陂。
板陂
凌岸陂 在大陽五都
《山下》陂 、《澤下》陂 、《平石陂》。
旱陂 、陵陂 、山陂。
東城陂 、上下陂 、石橋陂。
高陂 、山陂 、《土建陂》。
寨村陂 在永樂二都
大橋陂 、大陳陂 、白田陂。
新陂 、社陂 、神下陂。
曹家陂 。翟家陂 、《下灌陂》。
由村陂 、水口陂 、石羊陂。
沐塘墟陂 在仙政一都。
第三陂 在仙、政二都。
白浪陂 。吳狗陂 。《石角陂》。
旺陂 、陸和陂 、大陂。
豬婆陂 、田狗陂 、《石牆陂》。
社陂 、上下額陂 、睦吉陂。
五塘陂 、羊澗陂 、「大名陂。」
王家陂 、周家陂 、西林陂。
黃泥陂 、桃陂 、巖村陂。
鄧家陂 。韓家陂 。《牛》陂、心計陂、 李家陂、 紹家陂。
大陂
狗婆陂 在太平一都
龍王陂 、譚家陂 、楊家陂。
連絲陂
黎家陂 在太、平二都。
周家陂 、蘆洲陂 、駱家陂。
官田陂
大陂 在廣濟一都
赤毛陂 、扶岡陂 、西洞陂。
岡陂
車田陂 在廣、濟二都。
富村陂 、尹家陂 、黃家陂。
石頭橋陂
潮水陂 在廣濟三都
桐皮陂 ,祖山陂 ,《沙五》岡陂,天塘陂 ,平橋陂 ,「斑譚陂。」
金家陂 、山田陂 、觀陂。
壁陂 、駱陂 、駱嶺陂。
社陂 、門庭陂 、西仁陂。
黃嶺陂 。瀧口陂 。馬公陂。
坂陂 長陂椒陂 琵琶陂 二陂俱在仁澤一都。黃家陂 門陂 黃薴陂
下蒲陂 、潘陂 、赤薴陂。
敏正陂 仂陂
公伯陂 、益陂 二陂俱在仁澤二都。嚴陂 、祿陂 、白鷺陂
侯陂
綯牛陂 、新岸陂 、壁陂 三陂俱在丹桂鄉。
石塘 在東鄉二都,四塞皆石。
花橋塘 楊家塘 、大河塘 三塘俱在東鄉。
黃龍塘 源頭塘 二塘俱在中和。水源塘 廖家塘 成家塘
林家塘
石勝塘 楊立塘 二塘俱在永樂鄉。塘村塘 胡蘆塘 周家塘
由村塘
白浪塘 早禾塘 林村塘 三塘俱在西鄉。
羅來塘 進防塘 二塘俱在太平鄉。龍石塘 林岡塘 泉源塘
江龜塘
伍岡塘 柏家塘 二塘俱在廣濟鄉。灌光塘 壁祥塘 下洲塘
大官塘
白鷺塘 在仁澤鄉
綯牛塘 在丹桂鄉
下龍塘 在仙政鄉
大力塘 在馮石,明景泰七年黃祖成置,約闊二百畝,塘下有巖,每放水入巖,越嶺乃出,注於
田,一方利焉。土人建祠於上,以報祀之。
碧虛塘 即碧虛洞。宋天聖間,永福寺僧雲亮於洞前築堤為塘,以溉諸田,今皆腴田也。魚塘 ,在縣南丹桂鄉,其地約十餘頃,中有數百畝,亂石縱橫不可耕。縣令蔡光度其地可為塘,百姓苦於稅,不敢為令,因命尉督工,兩月而畢。塘水灌民田五百五十餘畝,免其差稅,每年輸魚千觔,以供書院肄業之費。
大塘蕩 在縣北五里大富山下,即泰伯祠前。一名「友愛泉」 ,一名「洗藥池。」 九井同漭上湧,東北之田四百餘頃,資其灌溉。
山陂蕩 在縣北五里,洞西。其泉湧出,潺潺有聲,下堰為壩,分左右流,以蔭東西二洞之田。羅陂蕩 在縣南十里,蔭注羅陂洞。
官蕩 在縣南關矮㜑砠下,蔭注三里洞。何家蕩 在董洲蛟塘上,水下瀦為塘,而浸為澻,以注於田。郎禮蕩 在縣北十里,蔭注郎禮洞。
山源蕩 在廣濟鄉,蔭注楊柳洞。
李家蕩 在縣北野蓼岡,蔭注八里洞。
潭村蕩 在丹桂鄉,蔭注潬村洞。
塘蕩 在丹桂鄉蔭注村尾洞。
西洞蕩 在仁澤鄉馬子岡,蔭注蕩頭洞。鴨㜑蕩 在太平鄉。《南源蕩 》在東鄉八都,蔭注南源洞。
陰村蕩 在東鄉蔭村
羊蹄蕩 在中和鄉沙洞。
《龍騰》蕩 在永樂鄉。蔭注跂石洞。
永明縣
瀑布之流,繞乎一邑,扶靈之水,澤及三鄉,《掩、警》沐合流於西南,《海會》、遨分流於東北,然諸水或入瀟江,或歸粵境,凡其所經,皆得沃灌之益。文德鄉陂十二,塘三。
允平鄉陂七塘四
謝沐鄉陂六塘三
永川鄉陂三塘一
江華縣
沱水源遠而流長,洄溪泉甘而宜稻。砅水。洑水流自東北,冬冷,宜遷出於西南,然皆會於沱水,布於五鄉,均溉田澤物之用。
太平鄉陂五
從化鄉陂二
新田縣
一水紆迴,眾流渀競,西南之源,分於寧遠,匯乎瀟湘。小或可汲可漁,大則通舟利涉。然而所重賴以滋潤兩鄉,為闔郡地土之利。
南鄉陂五塘八
油亭陂 駱家陂 驚柱陂 三陂俱在南一都。
鵝井陂 、黃連陂 、小溪陂。
雞井陂 以上俱在南二都。
橋頭陂 、黃土陂 、白水陂。
平陂 以上俱在南三都。
黃沙陂 長沙陂 在南四都。
西嶺陂 、潮水陂 、法院陂。
炭母陂 山下陂 新築陂 以上俱在南五都。
第二陂 :「楊柳陂 」 、「牛頭陂。」
風光陂 平陂 以上俱在南六都。風水陂 土頭陂 神下陂
下陂 大陂 以上俱在南七都。前陂 歐家陂 鄧家陂。
莫方陂 、下禾陂 、蘆家陂。
鄭家陂 新陂 以上俱在南八都。紅蓮陂 下村陂 羅家陂
風流陂 大陂 長官陂 以上俱在南九都。
七里陂 神下陂 以上俱在南十都。並頭陂 少頭陂 前陂。
羅山陂 、西山陂 、社潭陂。
下本源陂 上流里本陂 :以上俱在北一都。
橋陂 、續朱陂 、「下節陂。」
龍陂 圳頭陂 巖頭陂 以上俱在北二都。
大都陂 、周家陂 、南嶽陂。
渰竹陂 、部陂 、三門陂。
劉家陂 以上俱在北三都。
太源陂 、何家陂 、西嶺陂。
譚家陂 下嶺陂 、下允陂 以上俱在北四都。
梁陂 扶陂 以上俱在北五都。五柳塘 在南三都。
蓮塘 在城東二、三里。
道塘 在南九都長富橋下。
蓮荷塘 南塘 俱在北一都。
琶塘 在北二都白禾倉之下。
窩塘 在北五都查林鋪。
龜石塘 指目塘 俱在南六都。
楓木塘 在北三都
歐家塘 在硃砂庵上
永州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零陵縣附郭。〉
永州府城池 。「今之城池,即漢之零陵郡也。創於武帝元鼎六年,廓於宋咸淳之際。元因之,明洪武六年,更新之。圍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闊一丈四尺四寸。門七:曰正東門,曰正南門,曰正西門,曰正北門,曰太平門,曰永安門,曰瀟湘門。各建樓於其上。復增樓四:曰得勝樓,曰望江樓,曰鎮永樓,曰五間樓。」 雉堞二千九百四十有二,鋪舍七十有六,以千、百戶分守之,無事則耑修葺,有事即為汛地。故有敵樓三十有五串樓一千三百九十有六間。後俱毀廢。
皇清新建敵樓七間,城西以瀟水為濠塹,由西南而
「《東隄》水為池」 ,自東至於北隅,鑿土為濠,自北至西隅,聯屬為池,水常不涸。其高下遠近,一因地勢雲。
外州縣
祁陽縣城池 舊在縣東,俯臨大江。元時屢以江漲淹廢。明正統時,苗寇時警。至景泰壬申,巡撫李實請於朝,移築東北高阜,屬其事於同知蘇孔機等。然卑隘不足聚廬。成化甲午,巡撫劉敷始展其基址,包以石,高一丈五尺,圍一千五百一十二丈,濠深一丈,闊二丈。門六:正東曰渡春,東北曰進賢,正北曰望祁,正西曰「控粵」 ,正南曰「長樂」 ,東南曰「鎮南」 ,各建樓其上。弘治七年,江溢城頹,知縣袁儦重修,築垣一百二十丈,又於譙樓下甃石為門,故串樓六百五十有八,至是,修蓋一百二十間。萬曆壬寅,知縣沈學感串樓歲易朽敝,修葺甚難,捐俸撤串樓磊石為平頭城。煥然改觀,一勞永逸。邑人陳薦有《記》。崇禎十三年庚辰七月,興擴城之役,次年壬午告成,周圍七里三分。
皇清順治十二年,縣令童欽承修培城垣,蓋造城樓。
於六門之上:正南長樂門,俗名「驛馬門」 ;東南黃道門、迎秀門,正東瀟湘門,東北迎恩門,正北甘泉門;西北朝京門,俗名「羅口門。」
東安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二十年,始築土為之。明年置守鎮所,永州衛百戶實蒞其事。「初制僅圍縣治,景泰間復加充拓,周匝三百五十丈。成化辛卯,巡撫都御史吳琛暨分巡僉事郁文博設法措置內外砌以磚石,增高一丈五尺,串樓三百一十七間,開列三門:南曰揆陽,東曰賓陽,西曰餞陽。每門樓三間,通計」 女牆六百三十有四。內環城有巷,闊五尺,隍深八尺。明崇禎十二年,知縣周命新增高三尺。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王基鴻奉「《經略》內院《洪委本》。」
府張道澄督工修理,改為《陽城》。
道州城池 舊城夾江為之,其門有九,元末廢。明洪武二年,築石於江之北,周五里九十六步,高二丈六尺,闊一丈五尺。蓋串樓七百三間,窩鋪樓三十七座,敵樓三座,門樓五座,垛眼一千七百七十二。月城串樓七十三間,垛眼三百一十一。其門五,有東、西、南北,又益以小西門。萬曆三十三年申,改串樓為「陽城。東南」 門一帶,屬州分管,西北小西門一帶,屬衛分管。崇禎十一年後,流寇竊發,士民及客寓城中者,各斂金倡眾增修,較前加高且闊而厚,周遭皆開有銃眼,以便固守。術家言東偏江嶺巽方,有浮圖一所,不利科目,眾議拆毀,修城之磚,皆取於此。其後又益以登封鄉民黃姓者卒成之,所費不貲,至今亦利賴焉。濠塹自東門外起、至小西門外九百五十六丈五尺,沿北至東濠池原植藕蓄魚,明季時係寧遠衛掌印指揮所管。小西門外近北
門外濠池亦植藕蓄魚。係《寧遠衛經歷司》所管。今皆荒廢無屬矣。
寧遠縣城池 :「洪武元年於舊子城築土城,高八尺,厚三尺,周三里。二十九年,增設守禦千戶所,展城西為軍營,改築高一丈一尺,周四里,壘以石立。東西、南、北、小南五門,各有串樓,共串樓七百一十五間。濠塹長五百八十丈,闊二丈,深五尺。」 嘉靖十八年,知縣周諒重修,扁其五門:「東曰文昌,西曰武定,南曰布薰,北曰『拱辰』」 ,小南門曰「會濂。」
永明縣城池 ,舊有土城。天順八年,巡撫都御史王儉奏准「創立石城,高一丈三尺,周三百六十丈,包以磚石,東、西、南三門,上有串樓四百間。南阻江無濠,其東、西、北環以濠水。弘治十一年,兵備道馮開北門上建敵樓。」 今塞。
枇杷千戶所城 今改「千總」 ,屬永明治內。所城,在縣東南四十里。洪武二十四年,奏立石城,高一丈三尺,周六百四十八丈,東西南北、小西五門,各有樓,串樓六百四十八間,濠塹六百八十九丈,闊一丈三尺,深一丈。
桃川千戶所城 今改「千總」 ,屬永明治內所城,在縣西南四十里。洪武二十九年,奏立土城,高一丈五尺,闊一丈,周五百五十丈,東西南北四門,各有樓,串樓五百五十間,濠塹五百五十五丈,闊一丈四尺,深一丈五尺。
江華縣城池 ,舊有千戶所,今俱歸併寧遠衛。天順六年,徙所歸縣,築以土城,包砌以石,上有串樓,立三門。今開東南二門,塞西門。城高一丈,闊八尺,濠塹長三百七十丈,闊七尺,深五尺。按《縣志》:「本邑遷徙不一,古無城池,環築土牆。都御史吳澄計畫工費,包砌以石,覆以串樓,立東西南北四門,上建重樓。周圍三百六」 十餘丈,高一丈,為女牆,又高五尺,厚八尺;濠三百一十丈,廣七尺,深五尺。成化年間,居民稀少,虎狼入城,苗賊時發,故將西北二門閉塞。嘉靖間,苗賊臨城擄掠關廂,居民被劫。知府史朝富建議增修外城。隆慶二年,知縣蔡光修城之東南面,增廣二百三十五丈,高二丈,磚石堅固。萬曆十一年,知縣江光運將西北面亦增廣二百六十餘丈,開闢西北一門,猺寇難犯,至今寧息。
錦田千戶所城 今改千總,屬江華治內所城,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周三百六十四丈,高一丈,闊五尺,鼓樓一座,塹長二百四十五丈,闊八尺,深七尺,有東西二門。
新田縣城池 ,原屬寧遠縣治,後始分南北兩鄉都里以置此縣。崇禎十二年,始創建城郭略具。按《縣志》:衡府同知張恂視事於此,爰立城垣,因地設險,避澤依高,內外用石包砌,周圍共計五百三十七丈,底闊一丈六尺,高一丈五尺,厚五尺,女牆五尺,敵樓八座,開四門,東曰嵎陽,西曰西成,南曰文明,北曰迎恩。每門建樓,其初非不翼然,久之春雨淋頹。康熙丁未春,知縣鍾運泰捐俸修理,而崩圮之患始免焉。
永州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零陵縣附郭。〉
平政橋 在正西門外,舊名「濟川」 ,即古黃葉渡也。元時造舟為梁,後廢,仍設舟以渡。明萬曆辛卯五月二十七日,復造舟為橋,名曰「浮橋。」 橋有《記》,勒石於正西門左。
瑞蓮橋 在城內譙樓前,其上即古花月樓也。宋陶弼有詩。
臨湘橋 在縣北五里。成化間,知府謝芳建。接履橋 在縣北。昔傳唐仙墮履於橋,故名。愚溪橋 在河西里許。跨愚溪之口,合於瀟水。柳宗元《八愚》之一。
五馬橋 在縣西七十里,入粵孔道。嘉靖九年,知府莘陰趙儒改建。郡人朱袞有銘。
蕪江橋 在城東四里,今名茅江,《柳宗元記》名曰「蕪江。」
練江橋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水匯愚溪。田山玉曰:「橋名練江。」 予甚愛其名也,《郡志》所未載。梅谿之徑由橋而入,橋下鐫「古梅溪洞」 四字。江底皆石,與鈷鉧無異。遊人坐其上,平疇曠野,可以遠眺,如身寄圖畫之中。
高林橋 在城西十五里。
仙人橋 在城東十里
慶橋 :在城北二十里。
沙江橋 在西五十里
月橋 在西北三十里
大橋 在北六十里
竹笪橋 :在城東北十里。
高墩橋 在城西二十里。
鷓鴣橋 在福田鄉
東鄉橋 蔣本厚曰:「橋去城西六十里,粵西大道,疊木為之,長數十丈,覆以瓦屋,圍以木欄,望之如飛虹、如臥螭,東西二江合流於下,以匯湘水,憑欄遠眺,可以永日。」
水字橋 ,去城西南四十五里。水之源,出戴花山,曲折奔流,匯於湘。《黃佳色記》曰:「橋之南約十餘步,石齒稜稜,纖若指,銳若戟,森森若林。水從石竇中流出,淙淙作箜篌聲。橋橫於中,水繞左右,形類水字,故名之。橋傍峭壁,黃山谷有題識,今剝蝕不能讀。橋北行二十步,有浮山,方廣十畝,環山皆水,環水皆石。中有古廟」 ,神最靈,每祈禱輒應。廟之前後左右,老梅扶疏,丹楓歷亂,紅妝臨水,嫣然欲笑。偕客遊之,恍疑洞口桃花,漁郎入武陵時也。
三元橋 在城西南七十里,舊名「火燒橋」 ,架木為之。耆民蔣國卿於崇禎十年捐銀五百兩改砌石橋。男生員蔣日蔚、孫生員蔣畇生,又於康熙辛酉年捐銀重修。
黃葉渡 在城正西門外。
保安渡 在保安門外,今廢。
百家渡 在正南門外百家灘下。
南津渡 在正南門外五里。
矮子渡 在城南二十里。
湘口渡 在城北十里。即湘口驛。
高溪渡 在城北七十里。
沙坪渡 在城西北十里。
東鄉渡 在縣西六十里。
祁陽縣
東江橋 在瀟湘門外,祁水合流於此。明百戶張應奎、曾仕傑架造,知府范之箴題坊「飛虹利涉。」 明萬曆元年,知府王奉題以「東江永濟」 《耒溪》云:應奎慷慨倜儻,力產千畝,分給諸弟,遇事以義激之輒應。仕傑才不逮張,而可驅之以義,其視厚貲薄名甘瑣穢之流則恥矣。
大興橋 在飛虹橋畔小溪。貢生曾守約造。楓林橋 在縣東北十里。義民譚至文募造幾成,為洪水衝破。後張應奎、曾仕傑各出金五百餘兩續成之。豎坊二座。知府趙儒為題「楓林永濟」 四字。
下馬渡橋 在縣東十里。丁亥年,圮於江漲。順治十七年,邑民移架上游。前道張登雲屬知縣孫斌募成之。浮屠香林,始終是役。
渡香橋 在浯溪寺前
望仙橋 :在縣治東十五里,通白鶴山。
大橋 在縣東北,官道二十五里。
煙竹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罐頭橋 在縣北四十里。
譚家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大營橋 在縣東北五十里。
魚子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大忠橋 在縣南六十里。己丑秋八月中,明檢討姚大復殉節於此,子姚齊郭救父,並死之。父子忠孝,遇風雨晦暝,嘗見英異,土人慾建祠未果。橋舊名「大忠」 ,或天以其名旌之也。
黃土橋 在縣東北,官道六十里。
烏符橋 在黃土橋南
洪橋 在縣東北官道七十里。
壽源橋 去縣八十里馬江埠。邑人周森立「馬步橋 」 ,在縣東八十里。
大田橋 在縣西北,官道九十里。
新渡橋 在縣北五十里。
太平橋 在縣北六十里。
煙江橋 在縣北七十里。
雙江橋 大小兩渡,一跨餘溪,一在煙江。蔣家橋 在縣西北一百里。
龍泉橋 在縣東一百里歸陽市上游。青、白兩江會流,從此入湘江,江南為龍泉庵。
四仙橋 在歸陽大橋之左。弘治二十一年橋成。時值永郡守丞、別駕司李四公同登此橋,因以《四仙志》名。邑人申都建真武殿於橋陰。福星橋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
新橋 在縣南二里
石井橋 :去縣治四十里。
下里橋 在縣北五十里。
賀家橋 、查林橋 ,二橋相去里許。
東富橋 在縣北八十里。
百丈橋 在縣東二十里栗木鋪。
牛頭橋 在縣北八十里。
荷葉渡橋 在縣北五里。
青雲橋 在儒學左科第坊前。錢中選重修。「攀桂」 橋 在青雲橋上。錢中選重修。
接雲橋 在青雲橋左,錢中選立。
步蟾橋 在儒學右,錢中選修。
瀟湘橋 在瀟湘門右,陳志聰立,錢中選重修。望浯橋 在縣西南一里,俗雲「楊家橋。」
渡春橋 在渡春門外塘頭街口。
暗香橋 在縣治東北三里梅莊之右。
南渡 在長樂門外,永道官津。歲一造舟,渡子每月靡費不貲,議者謂不如浮梁為省。然渡在邑上游,當獅子洑,迅險纜舟不易。順治間,大將軍馬步兵數萬經祁,知縣孫斌預架浮橋,馴束馬騎,一躍而過,民無所擾。過此艤舟仍前。浯溪渡 在縣西南五里,元刺史寒泉之下,當中宮禪院,古千佛閣基址。附近有文姓者,初賃一椽,歲久自擅,侵占祗園。己酉春,縣令躬行履勘,寒泉一帶水,皆漫郎宅地。江崖峭壁,上泐六字佛名,忽從蘚土中洗出。
白沙洲渡 在縣東里許。餘溪匯各溪澗水,曲折百里,與大江會。
鵓鳩渡 在縣東十里
白水渡 在縣東六十里。
瓦窯渡 在縣北二里小江。
東安縣
沈公橋 在南門外。知縣沈孟儀建,今廢。登雲橋 在儒學左。明嘉靖十八年知縣蔣琭建。上覆以屋,二十五楹。知縣羅文奎建。
皇清知縣王基鴻,於順治十四年重修,康熙十八年
逃兵焚燬。二十一年,知縣程雲翀重建。
步雲橋 在縣西詹村
博濟橋 在縣北宣義鄉。
蘆洪橋 在巡司右
浪石橋 在結陂市
南江橋 「邑民」 唐子松、周良卿同建。
西江橋 在縣北九十里。
宥江橋 在縣北四十里。邑民劉德輝建,知縣朱應辰重建,有記。
白牙橋 在縣東二十里。
永安橋 在清溪寺前
義溪橋 在宣義中鄉。鄉民鄧光彬建。
學士橋 在恭中,邑民唐以珍建。
泰和橋 在陽江源,邑民陳海建。
福惠橋 在縣西。邑民文友忠建,即「鯨江橋。」 廣利橋 在縣西二十里,又名「花橋。」 邑民文世昌、世寶同建。
官田橋 去縣二十里
福正橋 在三都
濫橋 在蘆洪下。知縣朱應辰重修。
石期橋 在邑左,義民唐大貞建。
恩濟橋 在淥埠渡左。知縣朱應辰建。
丙首渡 在縣北五里
淥埠官渡 在縣東十五里。
永湘渡 在縣東四十里。
陰陂渡 在縣東二里
荊塘渡 在縣北一百八十里。
一步渡 在縣北湘江口。
皂洲渡 在縣西二里許。
道州
濟川橋 在南門外。宋時聯舟為之。明洪武間,以舟渡。萬曆間,州守韓子祈革龍舟四十艘,改浮橋,往來便之。後州守梁祖堯重新,極其堅利。今橋廢,仍以舟渡。
雲龍橋 在州學左。宋時石樑列屋置楹。明永樂間,水衝頹。正統間,州守盛祥重建石橋。今廢。架木橋濟之。
乘駟橋 在今文廟東右溪之上。
大富橋 在濂溪故居。宋咸淳間建。趙櫛夫《記》。「龍江橋 ,在州東南二十里,寧遠官路。舊有石橋,為洪水衝頹。康熙二十四年,秦商捐金重建,極其堅壯,行旅便之。」
文村橋 在州北,路通永州,上覆屋屋,今廢。普濟橋 在營川門外舊教場傍。明洪熙間,州守歐陽思敬建,郡人王佐《記》。
參駕橋 在營川門外,地名「銅車頭傍。」
壽安橋 在州城東門外五如石傍左溪上坊。民周統等重建。上覆屋三間,屋今廢。
鳳仙橋 在宜陽鄉。宋祥符間,何守悰建。高明橋 在營陽鄉廣西大路。上刻石獅四,屋十間,今屋廢。
長田橋 在州西三十里進賢鄉。明正統間坊。
民何宗源等修
皋陶橋 在州西北進賢鄉。宋嘉定間造。駟馬橋 在州南蔣居鄉,今俗呼「四眼橋。」 興橋 在州南三十里。鄉民蔣述修建。
山口橋 在州西瀟川鄉。俗呼「楊家橋。」 今橋廢用渡,此係要路,渡或應濟不及,往來苦之。楊家橋 在州西十五里營樂鄉。
十里橋 在州西十里。明洪武間,僧居敬砌。午田橋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路通永明。宋淳祐間,居民朱明遠建。上覆屋。
鼻亭橋 在州北,路通永州,古石樑。明崇禎間,洪水衝頹,殊苦往來。今架木橋濟之。
永思橋 在州城東擔山西。明寧遠衛江鎮撫葬母於此,故名。永樂間,訓導鄧中《記》。
晝錦橋 在州西四十里。明正統間,郡人廖賢致仕歸,建之。
福興橋 舊名「爭架橋」 ,在州西一里。明正統間,州同谷安重建。
斜皮渡 在州北十里
岑江渡 在州西十五里。
白馬渡 在州東北十五里。
上郭渡 在州南一里
寧遠縣
望仙橋 明正統九年建。
新橋 在小南門外
蓮花橋 在城東文昌門外半里。
黃花橋 在西鄉黃家庫。
太平橋 在城北門外二里。
白沙橋 :去縣治十里。
五里橋 :在縣治南五里。
花橋 在縣北十五里
八里橋 在治北
乾溪橋 在治北六里
馬戀橋 去治三十里
雙橋 :在治北四十里。
徐溪橋 在治北六十里。
黃村橋 在太陽鄉,路通九疑。
浯溪橋 在治南
桐岡橋 在治北二十里。
龜鱉橋 在東鄉
夏莊橋 在東鄉
韶溪橋 在東門外
迎仙橋 在東鄉
龍陂橋 在東鄉
段家橋 在治西
馬。橋, 在仁澤鄉。《清水橋》, 在西鄉清水洞。
西岡橋 在賈宜洞西岡下。
羊蹄橋 在東鄉二都界。
坦陂橋 在坦陂下
亂石橋 在下鶴洞
曲江橋 在曲江廟前
鼓樓橋 在鼓樓嶺下
興賢橋 在小南門外。隆慶元年,知縣崔大壯建,以鎮水口。萬曆三年,蔡光加修橋樓,計三十問,題名曰「固寧。」 二十年,知縣王時春益加修造,建樓閣於上,更「固寧」 曰「興賢。」 今石墩尚存。拱辰橋 在北門外。
武定橋 在西門外
雨亭橋 在東門外,上有喜雨亭。
文昌橋 在東門外
登雲橋 在演橋左
七里橋 在南門外七里洞。
水深橋 在北門外洞口。
折桂橋 在東門外一里。
大澗橋 在大澗陂下
李家橋 在陳家陂上
墟家橋 在白神岡下
桕木橋 ,在里亭岡下。「夾岡橋 」 ,在黃泥陂下。
牛路橋 在蔣家陂下
龍盤橋 在李家村
社腳橋 :在永樂鄉社腳洞。
視頭橋 在中和鄉鉛溪洞。
月江橋 在中和鄉月江洞。
上蘆橋 在太平鄉上蘆洞。
下蘆橋 在太平鄉月江洞。
香花橋 在太和塘下
老菜橋 在塔岡黃桑洞。
《小陂雙橋 》在北關東家洞。
安城橋 在永樂鄉蒲嶺頭。
兩路橋 在兩路鋪太平鄉。
鐵鑪橋 在杉木橋上
宜來橋 在永樂鄉神下洞。
十里橋 在縣西南十里鋪。
「盧家橋 」 在和尚砠腳。
思母橋 在太平洞
淹口橋 在五指山下
女菜橋 在太平山頭洞。
平橋 ,在縣八里,路通桂陽。
樟木橋 在廣濟鄉官田洞。
白果橋 在縣北八里坪中。
界頭橋 在廣濟鄉桐皮洞。
雲膽橋 在廣濟鄉下洞。
田莊橋 在田莊洞
鼓坪橋 在鼓坪山下
東陽渡 在縣東一里
江渡 在縣治北五里
古子渡 在縣治北三十里。
把截渡 在縣南二十里。
新建渡 在縣治南一里。
永明縣
縣江橋 在縣治東
學士橋 在西南六十里,因東坡過之而名。「雲津橋 」 ,在南門外。今廢為渡。
高成橋 在治西南五里。
扶唐橋 在治西南二十里。
五馬橋 在治南六十里。
雷溪橋 在治東十五里。
福興橋 在治西一里
秀溪橋 在治西二里
利田橋 在縣東南。瀑帶水流其下,通興化鄉。羅帶橋 ,在縣南十五里,通枇杷所。
桐田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桐田寺前。
凍青橋 在縣西十五里。凍水流其下。
百子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舊稱「姑子橋。」 萬曆壬辰,邑令胥從化建。
沇溪橋 在縣東北,邑東鄉官龔廷遂建。杜口橋 在縣東北二十六里。萬曆壬辰年,邑令胥從化捐俸,率耆民周邦成建。
盧家橋 在一都桐口。萬曆壬辰,邑令胥從化建,易以「鳴鳳。」
濯錦橋 在六都。重疊嶺麓濯錦溪。梁唐時蔣氏建立。
柳木橋 在縣西南二十二里。天啟四年建。駟馬橋 ,在縣南二十里。
永濟渡 在縣東一里
白龍渡 在縣西南一里。
扶陂渡 在縣西三里
白水渡 在縣東六里
龍田渡 在縣東十里
歐家渡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上墟下墟渡 在縣西南四十里。
周塘渡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邑口渡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江華縣
宜興橋 在舊治
成津橋 在治西五里
白芒橋 在治南六十里。
浪石寺前橋 在治南五里。
惠政橋 在治東十五里。
登曆橋 在治北五里
南門橋 在縣南城外
楊江橋 在縣南三十里。
廣濟橋 在縣南七十里。深險難涉。義民劉志道捐建,生子取名「元橋。」
通濟橋 在縣南城外
宜政橋 在縣東南三里,今重元觀之左。龍眼橋 ,在治北三里。
高橋 :在治北二十五里。
來恩橋 :在治北二十七里。
連山橋 在治南五里
奼岩橋 在治南十里
東門橋 在縣東城外
東陽渡 在治東一里
江渡 在治北五里
古子渡 在治北二十里。
新建渡 在治南一里
石榴灣渡 在縣西南三十里。
三叉河渡 在縣北三十里。
新田縣
長富橋 在治南十五里,通桂陽。
莊夏橋 通寧遠縣
何達橋 在縣南七里
新田橋 在北鄉
沙河橋 在南鄉
段家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
藍頭橋 在縣南二十里。
清水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
利涉橋 在南門外溪口。明弘治九年,黃鑑率眾同建。
駝頭橋 在縣南五十里。
天榜橋 在縣北五里
劉家橋 在縣西十里
流衝橋 在縣西十五里。
潮水橋 在縣東十五里。
九賢橋 在南鄉下漕洞。
壽富橋 在北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