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8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卷 |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卷目錄
羅定州部彙考四
羅定州物產考
羅定州古蹟考〈陵墓附〉
羅定州部藝文一
新開羅定州治碑 明陳紹儒
開置東安縣城碑 前人
瀧水縣新城碑記 尹鳳岐
遷建儒學於東山記 張國經
建南征書院碑記 黃士俊
放生亭記 蔡善繼
羅定州部藝文二〈詩〉
過蠻峒 唐宋之問
赦至不得歸題江石上 沈佺期
陸大中祠 宋梁竤
九星岩詩 李熙載
渡程溪 明陳獻章
南嶺登高 林昆
石嶺 鄧珩
龍龕蛻骨 黎光曦
羅定州部紀事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八十八卷
羅定州部彙考四
[編輯]羅定州物產考 州志
[編輯]州屬總
穀屬
稻 有粘,其種七:曰黃,曰赤,曰白,曰細粒,曰青槁,曰早,曰長鬚。
糯 其種四:曰「荔枝」 ,曰「番鬼」 ,曰瀨,曰坡。
䄮 似粳而黑,六月熟。黍 有粳。《黍,有高粱》。
稷 :有「狗尾粟。」 有「鴨腳粟。」
麥 惟小麥一種
菽 :其種十:曰黃,曰白,曰黑,曰綠,曰赤,曰「裙帶,曰刀鞘,曰蠶屎,曰蛾眉,曰豬牙。」
芝麻 :即胡麻,有二種:曰黑,曰白。
貨屬
麻 :其種四:曰白,曰黃,曰青,曰葛。
《白麻布 》《青麻布 》《葛布》。
蜜糖 、片糖 、黃蠟
虎皮 炭 、麖皮、牛皮 、翠毛 、火紙
香菌 、白藤 漆。
蔬屬
芥菜 :其種二:有白、有青。
芥蘭 藤菜
甕菜 蒲筍
簕籬筍 、龍牙筍果屬
荔枝 ,其種五:曰「黑葉」 ,曰「進奉」 ,曰「綠羅包」 ,曰「糖博」 ,曰「火山。」
菩提 菽沙 ,《椒子》。
橄欖 、錐子 、羊桃
波羅 人面 、豬膏。
油柑 苓。夢 葡萄。
花屬
《素馨 》與茉莉相類,然茉莉雙臺,此單臺其香勝之。
木槿 :青蘭 、紫蘭。
《交剪 》露頭 狗牙。
菊花 其種甚多,曰「紫霞霄」 ,曰「金鳳毛」 ,曰「萬卷書」 ,曰「一捧雪」 ,曰「醉楊妃」 ,曰「紫袍金帶」 ,曰「金盞銀盤」 ,曰「鵝毛。」 其色有紅有白,有紫、有黃有黑。有一種小者,曰茶菊。
紅花 :四時皆開,有大如拳,其色深紅,人但呼為紅花。江閩呼為「扶桑」 ,江南稱曰「佛桑。」
藥屬
車前子 、石菖蒲 、小茴香。
決明 冷飯團 薯莨。
木屬
柟 ,其種四:曰香柟,曰金釵,曰紫背,曰牛角。柏 ,其種三:有油柏、糠柏,扁柏。
紅羅 、赤羅 《木棉》
烏桕 「桂木 。」 樟木。抗木 。梓木 ,槁木。
《松木 》《杉木 》《楓木》。
竹屬
單竹 、黃竹 、石竹。
蒲竹 。觀音竹 。著竹。
大頭竹 、簕竹。斷腸草 ,一名葫蔓草,食之斷腸,香油、羊紅灌之可愈。
羅定州古蹟考 州志
[編輯]本州
晉康郡 ,在州治北八十里。晉穆帝五年,分蒼梧地為之。未幾,改「平原。」 梁天監元年廢。今為晉康司。
瀧州 在州南一百里順仁鄉。梁天監六年設。今城隍廟現存神像鐘紐俱在。隋大業六年,改為永熙郡。
竇州 在州南二百里,即南扶州。唐分懷德為信義,立南扶州,寄瀧水。猺平,改南扶州為竇州,今之高州信宜是也。唐武德四年,廢永熙郡為之。太宗六年,改南建州。八年,改藥州,十八年廢,復瀧州。按《明一統志》,竇州在信宜境。今舊志圖經南有古竇州營,即遺址。今呼平竇。
開陽郡 在州南五十里開陽鄉。唐元宗天寶元年,改瀧州為之。肅宗乾元元年,又改復瀧州。康州 ,在州北二百里。宋太祖開寶五年,廢瀧州立焉,以瀧水隸之。紹興元年,陞為德慶府。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德慶路總管府。二十九年,改為德慶路。明洪武元年,改為德慶府。洪武九年,改德慶州,轄瀧水。
龍鄉縣 ,在州南一百里順仁鄉。晉穆帝間分端溪地置之,尋改「平原縣。」
瀧水縣 在州南一百里順仁鄉。梁天監六年,析平原縣為瀧水開陽。《正義》「瀧水即瀧州內縣也。」
開陽縣 ,在州南五十里開陽鄉。秦立南海郡,領縣十八,即開陽縣於此。後唐元宗天寶元年,改為開陽郡,後又設復瀧州,遂廢此而為鄉,曰開陽鄉。其縣基址尚存,今呼為舊縣。
懷德縣 ,在州南五十里開陽鄉。唐武德四年置,貞觀十八年廢。
正義縣 ,在州南五十里開陽鄉。隋開皇八年置,尋廢。唐武德復置,尋併入懷德。
舊永順縣 在東安芙蓉都。唐武德中置。宋開寶五年廢址尚存。
舊都城縣 在西寧都城鄉,宋設。晉開寶四年廢。今城址尚存,為都城巡檢司。
舊儒學 。元大德八年,縣令陳澤遷邑今治,始建在南城之外,即今之南平《墟表》。明景泰二年,縣令周剛徙入城內,即今之揆文館。正德二年,縣令翟觀徙縣署之右,即今城隍神道處所。萬曆十一年,州守胡相又遷於城西南隅。天啟元年,兵備蔡善繼以「學宮薄於城南,講堂湫隘,不特教無所施,而神亦安所託?況望其感士氣而毓人文哉!」 乃卜遷於龍腦岡東山之前,
皇清順治五年,署兵備李士璉又於東山遷回今地。
古愛松亭 在南門外。明正統間,僉事彭琉植松,縣丞魏瑤建。亭今圮,有基存。
古雙龍勝概亭 明成化十年,僉事陶魯建。東曰「思忠」 ,西曰「退補」 ,後曰「拱北。」 南鑿一池,中有小丘,作亭,曰「澄心」 、「思忠。」 亭前闢道一百二十步許,習射其間,俗呼「小教場。」 今廢。
古道場 在龍龕山。山有石峒。唐高祖武德四年,里人原永寧縣令陳普光於此建道場,祀諸佛像。其石上天花、諸佛丹雘,迄今如故。正殿三間,左觀音一,右釋迦二,兩傍羅漢。武后聖曆二年,有陳集撰序。石刻幾千言,字多用武氏新制,大都梵語不經,然千載遺跡,姑錄一二,以遺好事者。其略曰:「巖巖石室,鬱鬱禪枝。五門清靜,入解漣漪。神高習海,道溢須彌。欲求蟬蛻,長津在斯。龕自天工,室維地軸。石磬長懸,洪鐘不著。無假棟梁,自然花藥。掩室杜口,何憂何樂。爰飭金繩,於斯勝境。圖像畢備,雕礱咸整。雲起山窗,花開蓮井。蕭爾閒曠,悠然虛靜。中宗時,張柬之嘗遊此賦詩,後人因增祀公及陳集原於此。」 《百卉錦 》羅旁。石口有石,對面望之如僧首,俗呼和尚石。昔陸賈奉使泛舟至此,默禱說粵稱臣,以錦裹石,為山靈報使,還舟至此,搖棹不移,始悟未有以報,乃募人植花卉以代錦。後人立陸賈廟,猺熾時咸祀此石以祈福。宋乾道間,梁竑入都,艤舟山下,夜夢有客自稱陸大夫云:「我
「鬱抑於此,千餘歲矣。君幸至此,願留一詩。」 竑詰旦題詩贈之。
《僊人跡 》昔傳有僊人籠一鵝,至州南五十里村莊名「尖岡」 求宿。媼家有說客善雞鳴者,客聞,取石擔挑鵝去,擔折,遂坐於石,忽然不見。迄今石上腳跡宛然。
劉姑跡 劉三姑,陽春人也。善歌《陽春白雪調》,後化為仙。一日至州南五十里龍青巖頂,詠唱數日,印跡石上,迄今尚存跡窟。歲中常產不稼之禾,數百年來,僊靈不泯。
古銅鼓 城隍廟舊有銅鼓,高二尺五寸,徑二尺,製作精巧,不知始於何代,在本廟座隅,邑人爭訟不平,及被誣,欲白者擊之,則禍有歸。無事而擊,則禍擊者。其能警世如此,後失之。明懷宗崇禎間,州東南十里許地中,每遇風雨,即有鐘磬之音。里人發之,得一銅器,擊之有聲,製作甚古,高徑俱合。疑即此物,時獻於兵備某,遂留之。古銅鐘 州南一百里順仁鄉有古廟,即古瀧州城隍祠也。有洪鐘一口,千有餘載,擊之猶尚有聲,即鐘架亦存。
古銅佛 州東六十裏白石寨丹砂村有巖,深三丈,闊二丈,中有石柱,高四尺,銅鑄三寶諸佛像。昔有猺人盜之,迷不知出,後無敢盜者。昔岑洞清隱化於此,今呼「洞清巖。」 其巖與龍青巖相去八里許。
《古石龜 》梁天監中立瀧州於一都開陽鄉,遺有石龜一箇,其大盈丈,相傳昔日曾變怪害人,後穢之乃歇。今現存所存之地,曰石龜䓣。飛來廟 ,漢尉陀歸漢時,里人立廟於州西五里許,土名牛頭灣,以事陀。至明神宗間,忽遇風雨,越數里而飛於玉樹岡,譚石鄉民遂飭神宇而崇祀焉。其舊鐘舊爐所未飛來者,數請入廟而數去,竟不可留。里人譚殷榮乃別請以奉焉。唐高力士宅 在鎮南鄉都按《明一統志》云:力士高州人。今考其地與信宜界,則鎮南鄉唐屬高州也。高力士本馮盎曾孫,居瀧州,嶺南討擊使以為閹兒,進之,武后賜高延福為養子,遂冒姓高。謹密,善傳詔令,後助元宗平韋氏有功,遷內侍省。帝嘗呼將軍而不名。力士知母在瀧州,遣使迎至,母子不相識。母曰:「汝胸中七黑子在否?」 力士旦視之,如母言。母出金環曰:「兒幼所服者。」 由是子母獲全。帝聞之,封為越國夫人。張丞相說志越國夫人墓,有云:「辨七黑於子心,驗雙環於母臂」 是也。
霸先陵 南朝陳高祖霸先陵也,在東安縣思辨都徇逕山。宋元時常有竊發者,視其穴,惟石砌存焉。山口有碑趺石龜,其大盈丈,至今尚存。按《縣志》,「高祖嘗為始興太守,結郡中豪傑討侯景,遂受梁禪,封其兄為始興王。」 豈以東粵根本地,故歸骨於此耶?抑或始興王所藏,因其子承統追尊為帝,後世遂誤以高祖墓也。竊意帝王陵寢,必卜善地。當時羅旁尚隸疆索,密邇始興,故擇而取之。其後蠻猺盤據,遂為榛莽狐兔之墟。今天運循環,風氣日開,聲名文物,與古始興匹。陳祖之卜兆斯地,或有以夫。有陳繼者,不知何許人,冒祖盜葬,無從究詰。明萬曆十九年,羅定兵備道陳文衡弔古「維風」 ,始行知縣郭濂封禁之,至今如故。
萬包 在州東五十里
南江口 在南江二十里。
隋陳駙馬宅 在順仁鄉京貫嶺。駙馬姓陳,名「法念。」
唐陳光祿宅 在五都永阜鄉陳相村,即今古模是也。唐刺史陳龍樹、將軍陳集原、光祿陳仁謙,三代為丞相,居此。俗呼「丞相峒。」
東安縣
永順舊縣 在芙蓉都。唐武德中置。宋開寶五年廢,遺址尚存。
西寧縣
分司行署 在南門內,今圮。
都城巡檢司署 在縣西北四十里。明成化六年建,萬曆十五年重修。
懷鄉巡檢司署 明萬曆十七年,奉文設衙門一座於掘峒驛,同城共守。今廢。
鐘樓 在縣前十字街,今圮。
舊文昌閣 :在城東二里許。順治十八年廢。今議復。
新文昌閣 在城東三里。康熙壬寅年建。太公閣 在城守署前。順治十二年建,康熙四年繳應善重修。
===墳墓附===
本州
明譚御史墓 明進士授河南御史鄉賢譚壽海墓也。在四都煙墩大峒岡。
梁刺史墓 明象州刺史鄉賢梁大材墓也。在州東六十里峒岡。兵備張邦翼額其墓曰:「松楸茂蔭。」
東安縣
明陳太保墓 明左都督贈太子太保陳璘墓也,在六都河口蓮花山。
西寧縣
宋李夫子墓 宋進士李熙載墓也。人稱為「夫子」 ,故云。然。在西寧都城鄉。
明董伯府墓 明季宣平仲董方策墓也,葬蓮灘五指山。
羅定州部藝文一
[編輯]《新開羅定州治碑》明·陳紹儒
[編輯]萬曆四年丙子冬,督撫凌公雲翼師征羅,旁上方略。 越明年丁丑春,武成獻議開拓州縣。帝命陞瀧水縣 為羅定州,懸衡東西,建縣二,曰東安,曰西寧,轄屬羅 定,隸藩省。設千戶所四,曰南鄉、富霖、封門、函口,連瀧 水千戶所凡五。知州、州同、州判、州幕全設。式廓隍池, 官衙、堂序,門屏、綽楔,易故起新。經文治者兵備僉事 「一人,共武服者,參將守備三人,田賦增糧一千五百。」 版圖孔阜,學校俊髦孔殷。文廟壇墠,制典並舉。郵驛 兵壯,巡司營堡,達四郊而維四鄰。戍兵八千載。自章 程嶺西,疆理形勢雄全,由周而來,誠一刱睹者也。己 卯春,督撫劉公堯誨代至。文昭武赫,亟重維新,光啟 帝圖,民萌永賴。臺院先令詹公貞吉、龔公懋賢、梅公 淳,科條申飭,勵相帝謨。於時四圉咸清,全藩坐靖。偉 哉疆場之為烈也。庚辰夏,州守師生謁予文紀之石。 陳氏紹儒曰:「職方方隅惟四海,廣東藩稱南海,蓋荊 揚裔土雲。《天官書》:『日月五星,起揚粵鬥牛之次,東連 營室,包青齊,絡鄒魯,比錯楚之翼軫。星紀鶉尾,爰負 南海廣藩,荊揚之土』」,其益闢以廣焉。由甿渚支山,南 達竇州,蓋曰蠻荊,西通夜郎。牂,牁也,廣且大,今之嶺 西羅旁是已。羅旁本唐竇州地,周藩秦郡,總於南海。 隋置瀧水縣,歷代沿革,宋元因之。瀧水其南海,古名 區哉?邑井雖褊小,雲際靈陽,晉康忠讜,山川如織,藩 方稱靈秀焉。前代人文,若漢之封川。陳元疏《左氏春 秋》,帝為立學。唐之開建莫宣卿狀元及第,膺跡金縷 之鄉;梁之瀧水陳法念,孝誼振俗,簪纓蟬聯,皆瀧水 百里內外賢人也。山川不殊,敷土製治則代殊。是故 六條郡,於漢分交命亂,刺史,於晉假節民離。府軍,於 唐統乖政潰。宋以安撫弱,元以宣慰夷。當其時,歷代 分疆域民,若州若縣,勢裂雄長封域,有遺憾矣。我朝 藩服嶺南,東西十州,屏翰京邑,參伍吳、楚、浙、閩之制, 田賦科貢麗焉,嶺西羅旁。今茲規畫七城,聲勢雄連。 萬山叢薄,刳其腹心。千里金湯,猰㺄莫逞。令更而民 集,軌順而文同。滌開陽、永熙之殘壘,壁康州、端州之 上游。天峻其防,地彰其險,陰陽相其闔闢,山川格其 精誠,閫外壯猷,智勇奚尚?嗟夫!城池為固,禮義為紀, 信斯言也。封疆開置,明作惇大,存乎其人。昔周宣中 興,王命召公疆理至於南海,其王者必世之仁焉。國 家二百餘祀,經營羅定,社稷之役,興於外僚。由今觀 之,文武耀乎中區,威靈洽乎殊俗,仁覆天下,是不可 明徵哉!夫周藩南海,非宣王無以成召公疆理之功。 今閫外督臣,非忠結天子之知,又烏以豎此嶺南羅 旁萬年不拔之業哉!主臣一德,建邦綏猷,猗歟盛矣! 時重新封,文武吏論定而官者也。圓機勝算,首揭儀 表,則兵巡前少參徐公汝陽、今僉憲侯公應爵;亮采 和衷,則州守胡君相東;西中材官,則副總兵陳公璘、 參戎朱君文達、守備葉君騰鳳,咸振武干城雲。「予聞 文武不具,良民瞿然。」語今新封之民,兆庶惟和,而文 武全玆!固南國萬年之翼宣也。銘曰:帝德光大,海隅 斯熙;周王維藩,望岳陳詩。楚庭日煥,中縣風移。荊、揚 連壤,東西丕基;天經地紀,夙表南陲;裨海遙環,嶺岫 分披。西京而後,疆宇離離。桂、梧東下,甿渚亞支;嶺西 羅旁。狼賊猺夷,華綱弗飭;元、宋羈縻。屢煩斧鉞,罔見 息衰。天討徂征,斬俘靡遺。督臣獻凱,忠赤傾葵。「奮武 經文,惟帝曰咨。分疆闢土,開創其宜。瀧邑陞州,東西 縣。斯五所聯,分八千。章師憲臣,綱之猛將。祈祈。大夫, 師長文德。爰施鴻圖保大,治正勳奇。屈筴綏猷,張弛 惟時。東藩南海,甘棠永思。」
《開置東安縣城碑》前人
[編輯]皇帝仁覆八荒,烈烈神武。萬曆丙子,帝命師征羅旁。 前督府司馬凌公雲翼、師中,條議善後。開州拓縣,規
恢唐宋,土宇版章,經文緯武。改瀧水縣陞州治。州以東縣東安城、麒麟石。州以西縣西寧城、大峒,縣營二所,南鄉、冨霖、封門、函口二縣四所,雄分六城,兵跨羅 旁,萬山千里,納寸眸而拳一掌,保治萬年麒麟石。故 稱「風氣攸聚。」東安縣城成,城週三百八十四丈,高連 雉堞二丈。城門三,城上樓櫓四,城角樓四,守望之鋪 二十四,兵馬司六,修修遒遒,翼翼濯濯。爰立縣堂,正 堂、儀門、大門、後堂、川堂各一。左右廂房四,東西卷房 十,贊政廳、耳房、庫戒、石銘各一,監房、土地祠、申明、旌 善亭、照牆各一。縣令之衙,前後廳門「樓,後樓各一,左 右廂房六。丞、薄尉之衙,前後廳門樓各一,廂房各四。 爰立儒學,為先師廟,為兩廡,為戟門,為泮池,為櫺星 門,為明倫堂,為啟聖祠,為敬一亭,為名宦鄉賢祠,為 廨宇號舍,倉庫庖湢,繚之垣牆,引之道術。爰奠四民, 井居四隅,屋千百餘所。四方子來,林林濟濟殷殷,爰 備典制。」分司城隍、社學、社倉、教場、山川、社稷、厲壇、神 人,克協經始,於丁丑閏八月訖工,戊寅正月咸告成。 鳩工釐材,原議一萬二千餘緡,寔費五千五百三十 餘緡。縮溢申乏,省原議十之七。咸有經紀,厥知縣蕭 君為之,若州守胡君相則為之。考成鼎新瘁力,以茲 縣所各亟奏其功雲。蓋嘗聞之,「奮武之略,義勝則強; 域民」之謀,仁勝則昌,非此道也。雖因河踐華,亡所用 之。嶺西羅旁,在昔唐宋,猺狼盤據,殺掠數百餘年。督 臣疏勦,帝令天討必誅,一鼓殲彝,斬俘四萬三千,功 與邊防等。宣捷告廟,威震南北殊俗,是謂「義勝。」疆理 城郭,創開太平,層巒幽昧,日煥光明。殘孽逋聚,因而 撫之,獲知有生之樂。材官精卒,陳厥利兵,「分蒞諸司 綱領,馭以憲臣。訓恩聳威,禽息殘毒,是謂仁勝」語。若 善後機宜,詳《督撫巡臺疏》中。疏凡六七上,節重擇士 而守,擇民而遷參伍,宋臣范公文正城大順之遺,當 其時,皇帝廷頒敕諭,節下司馬五申,詔旨諄諄,機宜 詳審定畫,毋貽後患,以終前功。如果不可訓化,具奏 征勦。於乎!聖神明燭,萬里「蕩蕩巍巍,帝王仁義之謨, 文武長久之道也。天地應而品物章,君臣應而功業 成,光啟帝圖,於斯為盛。」夫王仁無外通其變,始可經 治於不窮。近代羅旁、王文成分區刊木,未竟其策;韓 襄毅則痛單招主,繼踵其奸。王以叢林絕徼,奇險容 惡;韓以顛倒是非,徂詐凌削。因之兇頑峙險,賈怨寇 攘,數百年來無已時也。鑒昔御今,是誠有待。今此遺 孽,檄授土田,立之總目,通互市,嚴接濟,廣衢路,時甸 宣,尚簡易,略文法,勵廉信,崇德威,而又書才賞勞,幾 先代謀,霆衝電激,指的而中,庶其可哉!漢建武中,馬 伏波征武溪蠻,為置吏司,群蠻遂平。國朝洪武,張太 宰戢寧《滇南,記》表來哲。今文物之國,數十並齒。中州。 通變宣民,坐收宏略,此其故可知已。城碑垂鴻,《春秋》 書城之義,蓋重民也。東安經費程度,成茲鉅美。初知 縣蕭君令龍門,檄紀功羅旁廉正才俊,移治茲新邑。 故能研諸皇皇之慮,發斯赫赫之光;運諸翼翼之思, 襄斯明明之績。其斯保障民萌者哉!是役也,欽承帝 命,維夏防民。前督府司徒殷公「正茂、今督府部院劉 公堯誨、前巡臺詹公貞吉、龔公懋賢、今梅公淳、前監 軍按察使趙公可懷、今副使劉公世賞、前參政蔡公 汝賢、今參政徐公時可、張公明正、前兵備參議徐公 汝陽、今兵備僉事侯公應爵,得併書之。」知縣蕭君元 岡,泰和人,丁卯貢士。
《瀧水縣新城碑記》尹鳳岐
[編輯]「肇慶之屬邑。瀧水去郡西南隅三百餘里,東接信宜, 西連岑溪,山深而險,地僻而陋,雖縣市中居民甚少, 窮鄉遠村,猺獞錯雜以居,而長山大谷之中,悉為其 窠穴,自古為民患。夫猺本百粵醜類,無恆心,無恆產, 滅絕禮義,棄遺國法,一旦竊發,民輒受害。守土之官, 雖有智力,亦莫能勝其倉卒之變。」瀧水坐是素號難 治。正統戊辰,猺賊趙音旺鼓集群猺,倡為禍亂,鄉村 騷動,其勢日以滋蔓。有司弗克治,乃具事以聞。朝廷 不忍加兵,恐辜及良善,爰敕廣東藩閫之臣,加意撫 諭,冀其悛改。賊乃背德,負固恃險,或出或潛,連歲不 順。由是信宜、岑溪諸山叛猺,亦皆相應,而禍延及兩 廣數邑,而瀧水之民肝腦塗地者過半,官府學宮、倉 庫民舍,盡為賊所焚蕩,亦慘已哉!迨景泰四年,賊愈 猖獗,皇上念赤子之遭荼毒,命將出師,以聲罪致討。 復選在廷良股肱之素負德望者,付之總督軍務。而 今右都御史馬公,實當兩廣。馬公祇承明命,秉鉞就 道,既檄兩廣總兵官各統精兵,分道據要,剋日並進。 公親率銳卒,不避險阻,窮探深入,直抵其巢穴。當時 捕敵者敢前,攻寨者爭先。未幾,首賊就擒,部落兇渠, 斬戮殆盡。已而諸山皆平,班師駐瀧水。公撫摩其瘡 痍之民,而尉勞甚至。因而嘆曰:「瀧水之險僻如是,匪 兵守賊何懼?匪城池民何恃?」馳奏既符所請,遂相其 原隰而城焉。又立千戶所以鎮之,擇文武之兼資者 以董其役。得廣東都指揮徐寧、肇慶府同知饒秉鑑 三君,相與協心戮力,圖稱「委任,夫匠出於軍民而不 知勞,木石採於山林而不知費,始於景泰五年七月告成於六年之二月,計其周廣六百六十丈有奇,闊 一丈六尺,為垛頭千三百於城上以避矢石;穿水溝 凡五處於城下,以殺水勢。其東南北三面」則建以門, 名曰「順德」、「永安」、《武城》。門之上,各樓三間,砌築繕完,巋 然一堅壁也。至若縣治暨學宮,昔在陂陀之上,卑陋 不稱;今皆遷於城內平廣之地,與千戶所而並立焉。 而凡廟堂廨宇,規制弘壯,視昔有加。夫其為役亦大 且勤矣。蓋公之德,信服於人也深,以是雖有大役,亦 莫或以為勤也。昔南仲城於朔方,仲山甫城於東方, 此二臣之德,信於其君,覆於其民,雖千萬載之下,可 考其功勤。惟我聖天子臣服萬邦,承平日久,蠢爾猺 賊,窺乘間罅,寇害一隅,公以文武長才,除殘去暴,補 弊立廢,以牧其民,其勤於今,與周之南仲、山甫等。是 宜瀧水之民被冒公德而不忘,相與立石以勒其大 勳,示永世也。茲秉鑑不遠千里走伻致書於予,以求 言記。予昔官翰林,獲與公相往還厚善,今歸老於鄉 側,聞公之勳勞有補於國家如此,敢有不躍然而為 之言乎?公名昂,字景皋,河間滄州人也。
《遷建儒學於東山記》張國經
[編輯]學者覺也,覺從靈生,故惟受靈之地,乃鍾有覺之人, 世所謂「得扶輿清淑之氣」是也。夫氣固感神,神復感 氣。古聖人以神道設教,必先神有所棲,教有所設,由 是而郡縣之學宮興焉。然必筮之筮之,而後奠焉。總 之,欲以神感神,而萃其氣以鍾於人者也。羅定為古 瀧水縣,地雖僻州,如斗,忠信未嘗以十室靳兼之。南 「接高涼,北距大江,龍鳳環峙,羅浮映帶,地非盡不靈 也,人非盡不學也。何以甲第賢書,近若晨星?意者棲 神設教之地,其未善耶?」先是,來蒞是邦者,吳興蔡五 岳公善繼,以「學宮薄於南城,講堂湫隘,不特教無所 施,而神安所託,況望其感士氣而毓人文哉?」乃卜遷 於龍腦岡東山之下,與演武之場相比。山水迴環,東 西爽豁,殿宇堂廡,燠然恢廓。計費共若干,始於天啟 元年,落成於越歲。其漢何武留意學宮之遺愛。歟歲 甲戌,予奉簡書至此,羨其先得我心,樂觀厥成。戟門 多暇,時召諸生課藝其中,因為修輯《誌》書。而鄉紳黃 世臣與諸生儒輩乃以學宮片石請予為文,且為予 述其水僻山窮,文運「淹抑,未嘗不嘆息於地脈之少 靈也。」余曰:「是不然。琢石求玉,疵瑕莫掩。有瀧以來,猺 獞負固,士生其間,難乎其為學矣。方且人人有定遠 之志。自萬曆丙子,天威肅,將氛妖之氣蕩然,譬猶水 也,既清且平,而文漸生焉。茲爾多士,亦須享清平之 福。絃誦之餘,聆練武鼓聲,猛然思昔日靡寧景象,追 畢生」負媿於失學之日,束髮奮勵,趁其教有所設,神 有所依,當吸清平之氣,擊為三千,以應文明,使人亦 望而指之曰:「是扶輿清淑之氣所鍾也。」庶幾不負作 興者遷學之深意焉。
《建南征書院碑記》黃士俊
[編輯]羅定州,舊瀧水邑,牛女之分野,於漢為平原,於隋為 開陽,皆文明之象也。明興,英賢輩出,士之應鄉、會試 制而登用者,不乏其人。惟是羅旁阻寇,屢勤討伐,士 無寧居,或至徙業,蓋保釐振育者之任也。今上御極 之丙子,天威大振,悉平諸峒為瀧,地廣而居要害,乃 進邑為州,增置二邑,設官分職,隸諸藩服,以憲臣一 人臨之,群士之額有加焉,蓋昇之象也。故士業者且 垂四十餘年於茲。夫既已彬彬矣,顧猶若未盡暢其 鬱湮也者,豈天地之道浸,王仁之孚斬乎?夫道有待 而興者矣。歲甲午秋,章公以天曹郎謫佐是州。至則 怡然自得,毅然以斯文為己任。嘉招勝引,扺掌鄒魯 之微言炳如也,一時人士,翕然宗之。歲己酉,則天子 召還憲部,歷擢通政。上鄉。雖復登,猶不忘瀧之多士。 甲寅,烏程王公秉憲茲土,奮武揆文,明弼造士。章公 知為同心共濟者,乃貽書千里,謂「瀧州山水不遜美 他郡,奈何造士無所負彼景從?宜選名勝創建院,以 壯形勝。」而程士業且念土木為艱,即議以己十年州 佐俸金,向一無所取者,悉捐以資興建。王公適符其 意,移文州守壽昌商公之相,覈得章公所應得俸金 二百緡以報,而王公更捐俸五十緡以助之。乙卯杪 秋,商公率僚屬劉州佐宗周暨周州目萬鎰、百戶葉 紹崧出相郊原,於州城東南二里許,買民所售地方, 畝而營之。時商公以覲遷去代篆,劉州佐經畫伊始, 董成為勞。丙辰孟秋,尋甸馬公夢箕來守是邦,百姓 趨事以畢舉。乃鳩工庀材,課功懲惰,越丁巳仲春,而 建院成矣。《兌》門三進,金木得位,搆不見土,莒不至露; 不事鏤雕,高卑適調。簷牙䡾䡾,垔黝間見。役不農妨, 資不官捐。蓋經營之善者也。西望龍山,東倚鳳嶺,北 控晉康,南窺林峒。一溪環之,百雉臨之,於粵會為《坤》, 是朋類之所躋也;於州治為《巽》,是萬物之所齊也。合 之又升焉。章公先時寄題其名曰「南征書院」,蓋有取 耳。乃大書而扁諸前門。王公益以麗澤堂扁諸中亭, 復取諸《兌》也。美哉名也!我瀧士不嘗學《易》乎?夫天下
之向陽而生者,非木乎?木備諸色,異綠奇紅,淡黃微翠,煥乎如有文章焉。顧積而至是,剛中也,所以為升者也。惟兌亦然。莫潤於澤,而積陽鼓之,故鵬摶九萬, 圖南也厚,積風也。士匪慎其所積,奚以征而南為?如 章公、王公,世所謂經術文章之俶儻瑰瑋者。乃其立 朝大節,皆乾健用事,不震不撼,非深於《易》者能耶?我 瀧士誠司南是也。庶幾哉無負所以立院者,亦以報 群公之惠哉。院既成,則李廣文潔、陳廣文其思進,諸 生談藝其中,而馬公既有所以示風厲者,且欲垂諸 不朽,於是因《李廣文》,屬不佞士俊記之。章公名嘉禎, 王公名永寧,俱東淛人,同起家萬曆丙辰進士。記成, 因並銘之曰:「瀧之山穹嶐,瀧之流淙淙。既堂既構,炳 靈化工。以游以息,以永厥功。刻石記休,與國無」窮。
《放生亭記》蔡善繼
[編輯]羅定州城仍瀧水之舊,週遭不滿百雉。「水自西南來 者,跳而東,猶逝波,然於州城不任受也。自西北來者, 源短而流細,環埤堄之外,而居者匯而為池。城以內 欲任受之,無從也。先是,治城隍者竇兩穴而通焉,附 州之民環睥睨之外,而居者復匯而為池,歲取魚蝦 之息,纍為素封。上而備兵,下而州治」,即欲資涓滴之 「潤,以疏地脈而導滌垢穢無由矣。」余不佞,去年來蒞 此中,特采輿人之議,檄假守為疆里鋤剔而還之官, 於強有力者似拂,而於群情甚順。於是去沮洳,闢町 畦,斬惡木,剪荊榛。環池東西,煙波百頃,遍植蓮芡之 屬,間以菰蒲。環池之兩匯,樹芙蓉楊柳而間以修篁, 其他桃李雜卉稱是。客停驂而過者,「皆攸然有濠濮 之想焉。至若好雨新霽,氛埃乍斂,朝霞映渚,一碧澄 泓。藻荇交加,錦鱗逐隊,蒹葭倚岸,煙霧霏微。閒坐一 小舠盪漾,不覺神情超曠,興會恬怡,徘徊不能捨去。 於是約北丘寂祚者,傚顏魯公故事,每月朔望,醵錢 易《水族》而放之。」州之人歡意捐施者,爭先恐後也,共 嘆以為希者。是役也,改殺生為放生,變黑業為曰業。 凡茲水族,離豫且之網,脫任公子之釣,而游泳於清 泠之淵,陶然樂也。余不佞,復為亭其上,時召客而燕 焉。魚與人,余與客,各不相知,而相引以樂,終莫能名 其所以然。即餘年運而往矣,方且泡影一身,逆旅一 官,夢幻塵世,何有於茲池而樂之?而不知余之樂無 乎不在。譬之魚之在水,池沼盆盎,無以異於江湖河 海。余旦暮且去,後繼余而官此者,亦復踵余之樂而 樂之。譬薪盡火傳,無時而不在也。客問所以名茲軒, 為題其額曰:《樂在》。
羅定州部藝文二〈詩〉
[編輯]《過蠻峒》宋·之問
[編輯]越嶺千重合,蠻溪十里斜。竹迷樵子徑,萍匝釣人家。 林暗交楓葉,園香覆橘花。誰憐在荒外,孤賞足雲霞。
《赦至不得歸題江石上》沈佺期
[編輯]「家住東京裏,身投南海西。風煙萬里隔,朝夕幾行啼。 聖主謳歌洽,賢臣法令齊。忽聞銅柱使,走馬報金雞。 棄市沾皇渥,投荒漏紫泥。魂疲山鶴路,心醉站鳶溪。 天鑒誅元惡,宸慈恤遠黎。五方思寄刄,萬姓喜然臍。 自幼輸丹懇,何嘗玷白圭。承言竄遐魅,雪枉間深狴。 墳壟無由謁,京華豈重躋。炎方誰謂廣,地盡覺天低。」 百卉雜殊怪,昆蟲理賴暌。閉藏元不蟄,搖落反生荑。 瘧瘴因茲苦,窮愁益復迷。火雲蒸毒霧,陽雨濯陰霓。 周乘安交趾,王恭輯畫題。少寬窮涸鮒,猶愍觸藩羝。 配宅鄰州廨,斑苗接野畦。山空觀鬥象,江靜見遊犀。 翰墨思諸季,裁縫憶老妻。小兒應離褓,幼女未攀笄。 夢蝶翻無定,蓍龜詎有倪。誰能竟此曲,曲盡氣酸嘶。
《陸大中祠》梁·竤
[編輯]劉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長鞭及馬腹。蠻夷長大夢不 驚,海邊椎髻乘黃屋。江淮貔貅始閒暇,忍俠驅車渡 篁竹。陸生手持尺二組,喚起老子同分肉。詩書尚曉 罵儒翁,豈憂傑驁難拘束。築壇再拜受王印,雄辯泠 泠聽不足。當時未有北人輔,流寓年深染污俗。乍聞 高論耳目清,如掩笙簧奏冰玉。境中勝處應共履,更 「泝餘篁到山麓。大夫何獨粵人重,漢廷公卿皆竦服。 陳平奇計須深念,張子全身甘辟穀。此外侯王希識 字,帶礪功存半誅戮。惟君坐使將相歡,燕喜優游劉 氏福。」年少終軍學高步,空有英稱命難續。乃知智者 應世間,妙似庖丁奏刀熟。往事浮雲變滅盡,越水悠 悠浸山綠。荒祠寂寞傍僧居,日暮饑鴉噪喬木。我來 三嘆重遲留,為酌寒泉薦秋菊。
《九星岩詩》李熙載
[編輯]岩穴玲瓏幾度秋,簪峰高插聳鰲頭。化人舊有阿羅 漢,喜客今逢老比丘。石罅日聞甘露滴,山間時見慶 雲浮。靈岩特為南鄉設,從此生賢繼不休。
===鼓到江心絕,槎衝石角橫。經過悅城曲,無詰笑浮生。
《南嶺登高》林昆
[編輯]嵯峨翠黛與雲齊,遣興幽尋策杖藜。問酒村前黃犢 小,捫蘿煙外夕陽低。樹流空翠當尊入,鳥弄清音隔 樹啼。卻憶謝公逢此日,不嫌屐齒印香泥。
《石嶺》鄧珩
[編輯]山盡黃塵發翠容,何來磈礧擁雲封。女媧五色鎔餘 石,解作《羅陽》第一峰。
《龍龕蛻骨》黎光曦
[編輯]一龕雲鎖氣蕭森,龍化遺蹤似可尋。靈石不磨千載 骨,雨餘萬壑起風吟。
羅定州部紀事
[編輯]《州志》:「唐高祖七年夏六月,瀧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 州都督李光度等擊平之。」
《元宗》十六年春正月「瀧州首領陳行範反命宦官楊 思最討平之。」
宋皇祐四年夏五月,廣源蠻儂志高亂,知州趙思旦 與賊戰於醮門,力屈死之。
帝昺祥興元年冬十一月,德慶、瀧水各山猺作亂。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猺賊趙《音旺》鳳廣山作亂,攻瀧 水縣。
十三年後糾合岑溪諸猺大亂。
英宗天順元年,猺賊鳳第吉攻破瀧水縣,都御史葉 盛討平之。
武宗正德十四年,都城獞酋鄭公厚,與封門所歸仁 鄉猺酋蒙公高合勢,流劫封川,殺擄三千餘人。 世宗嘉靖十二年,陽春東山猺賊趙林花掠瀧水,都 御史陶諧命將平之,招其餘黨。
神宗萬曆四年冬十一月,總督都御史凌雲翼、都督 僉事張元勛、李錫等大征羅旁。
五年,都門雲蕩賊首李宗貴、沈文遠作亂,把總劉元 威親破之,斬首十六顆。
七年,蚊子山賊首陸毛,自稱「身有龍毛,能飛能渡」諸 山,猺獞信之,翕然歸附。聚眾千餘人,攻劫思慮營,殺 死哨官丁天祿等,乘勝陷大傘營,哨官張文明死之。 又攻打燈心營,放火燬公館,進逼封門所城,被官兵 擒斬十八級,毛漏刃潛遁。
十五年,東安猺賊糾眾打刦亟口、大聖塞等處,殺居 民十八命,又攻思慮營,被官兵擒斬九十六名。毛懼, 告招,約把總陸芳隔河為盟。自是地方獲寧,不復議 勦。
十八年,陸毛又搆通西酋潘積善,越入東界,捉擄撫 民,占奪牛田,議奉軍門劉繼文宣諭,「陸毛赴官投招, 姑准免死。」毛又抗令要取職官為質,參將侯國弼面 授把總陳邦武,哨官郭鸞、吳必奇以計擒之,械送梟 首以殉。自是四境安寧,汛防加密,間有竊發,無能為 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