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第06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六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十四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六十五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六十四卷目錄

 命運部藝文一

  連珠           晉陸機

  定命論有序      宋顧願

  辨命論有序      梁劉峻

  自序            前人

  觀我生賦       北齊顏之推

 命運部藝文二

  歎命           唐孟郊

  自歎            邵謁

  時命篇         明李夢陽

 命運部紀事

 命運部雜錄

人事典第六十四卷

命運部藝文一[編輯]

《連珠》
晉·陸機
[編輯]

臣聞出乎身者,非假物所隆;牽乎時者,非克己所勖。 是以利盡萬物,不能叡童昏之心;德表生民,不能救 棲遑之辱。

臣聞「傾耳求音,視優聽苦;澄心徇物,形逸神勞。」是以 天殊其數,雖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則並質不 能共其休。

《定命論》有序
宋·顧願
[編輯]

顧覬之常謂「秉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應恭己守道,信天任運。而闇者不達,妄求僥倖,徒虧雅道,無關得喪。」 乃以其意命弟子願著《定命論》,其辭曰:

仲尼云:「道之將行,命也;道之將廢,命也。」丘明又稱:「天 之所支不可壞,天之所壞不可支。」卜商亦云:「死生有 命,富貴在天。」孟軻則以不遇魯侯為辭,斯則運命奇 偶,生數離合,有自來矣。馬遷劉向揚雄班固之徒,著 書立言,咸以為首,世之論者,多有不同。嘗試申之曰: 夫生之資氣,清濁異原;命之稟數,盈虛乖致。是以心 「貌詭貿,性運舛殊,故有邪正昏明之差,修夭榮枯之 序,皆理定於萬古之前,事徵於千代之外,沖神寂鑒, 一以貫之。」至乃卜相末技,巫史賤術,猶能豫題興亡, 逆表成敗。禍福指期,識照不能徙;吉凶素著,威衛不 能防。若夏氓宅生於帝宮,豈蠲殘傷之祟;漢臣衍貨 於天府,寧免餧斃之魂。且又「善惡之」理雖詳,而禍福 之驗常昧;逆順之體誠分,而吉凶之效常隱。智絡天 地,猶罹沉牖之災;明照日月,必嬰深匡之難。增信積 德,離患於長饑;席義枕仁,徼禍於促筭。何則?理運苟 其必至,聖明其猶病諸。況乃蕞跡流惑之徒,投心顓 蒙之域,而欲役慮以揣利害,策情以笇窮通,其為重 傷,豈不惑甚!是以通人君子,閑泰其神,沖緩其度,不 矯俗以延聲,不依世以期榮,審乎無假,自求多福,榮 辱修夭,夫何為哉?問曰:夫《書》稱「惠迪貽吉」,《易》載「履信 逢祐」,前哲餘議,亦以將迎有會,淪塞無兆,宣攝有方, 夭閼無命,善游銷魂於深梁,工騎燼生於曠野,明珠 招駭於闇至,蟠木取悅於先容,是以罕樂以陽施長 世,景「惠以陰德遐紀,彭、竇以繕衛延命,盈、忌以荒湎 促齡,陳、張稱台鼎之崇,嚴、辛衍宰司之盛。若乃游惡 蹈凶,處逆踐禍,宣昭史冊,易以研正。至如神仙所序, 天竺所書,事雖難徵,理未易詰,留滯傾光,思聞通裁。」 對曰:「子可謂扶繩而辨,循刻而議矣。若乃宣攝有方, 豈非吉運所屬;將迎有會,實亦凶數自挻。」若夫陽施 陰德,長世遐年,揆厥所原,孰往非命。研復來旨,讎校 往說,起予唯商,未識所異。資生稟運,參差萬殊,逆順 吉凶,理數不一。原夫食椒非養生之術,咀劍豈衛性 之經。命之所延,人肉其骨;而含嚼膏粱,時或嬰患。深 澗乖徼寵之津,空谷絕探榮之轍。運之所集,物稊其 枯,而俯仰竿牘,終然離沮。爾乃蹻跖橫行,曾原窘步, 湯周延世,詡邑絕緒,吉凶徵應,糾纏若茲。畢萬保軀, 密賤琖領梁野之言,豈不或妄?穀南魯北,甘此促生, 彭翁、竇叟,將以何術?晉平趙敬,淫放已該;漢主、魏相, 奚獨傷夭?同異若斯,是非孰正?至如雷濱凝分,挫志 遠圖;棘津陰拱,振功高世。樊生沖矯鐫旌善之文,華 子高抗銘懲非之策,皆士衡所云「同川而異歸」者也。 殊塗均致,實繁有徵,即理《易》推,在言可略。昔兩都全 盛,六合殷昌,霧集貴寵之閭,雲動權豪之術,鈞貿貽 談,豈唯陳、張而已。觀夫二子,才未越眾,而此以藉榮 揮價,彼獨擯景淪聲,通否之運,斷可知矣。嚴、辛不安 時任命,而委罪亮直,亦地脈之徒歟?若神仙所序,顯 明修習,齊強、燕平,厥驗未著,李覃董芬,其效安在?喬 松之侶,雲飛天居;夷列之徒,風行水息。良由理數懸 挺,實乃鍾茲景命。《天竺》遺文,星華方策,因造前定,果 報指期。貧豪莫差,修夭無爽,有允瑣辭,無愆鄙說,統而言之,孰往非命,冥期前定,各從所歸,善惡無所矯 其趨,愚智焉能殊其理?若乃得「議其工,失嗤其拙,操 之則慄,舍之則悲,斯固染情於近累,豈不貽誚於通 識?」問曰:「清論光心,英辯溢目,求諸鄙懷,良有未盡。若 動止皆運,險易自天,理定前期,靡非闇至,玉門犁丘, 叡識弗免,豈非聖愚齊致,仁虐同功,昏明之用,將何 施而可?」對曰:「夫聖人懷虛以涵育,凝明以洞照,惟虛 也,故無往而不通;惟明也,故無來而不燭。」涸海流金, 弗染溫涼之阻;嚴兵猛兕,無累爪刃之災。忘生而生 愈全,遺神而神彌暢。若玉門犁丘,蓋同跡於人,故同 人有患;然而均心於天,亦均天無害。大賢則體備形 器,慮盡藏假,靜默以居否,深拱以違礥,皆數在清全, 故鍾茲妙識。是以稟仲尼之道,不在奔車之上;資伯 「夷之運,不處覆舟之下。若乃越難趨險,逡巡弗獲,履 危踐機,僶俯從事,愚之所司,聖亦何為?」及中下之流, 馳心妄動,是非舛斡,倚伏移貿,故北宮意逆而功順, 東門心晦而跡明,宣應遺筮而逢吉,張松協數而遘 禍。且智防有紀,患累無方,爾乃「猘狗逐而華子奔,腐 鼠遺而虞氏滅,匣猨逸而林木殘,櫝珠亡而池水竭, 凡厥條流,曲難詳備,搖形役思,其效安徵,豈若澡雪 靈府,洗練神宅,據道為心,依德為慮,使跡窮則義斯 暢,身泰則理兼通,豈不美哉,何必遺此而取彼?」問曰: 「夫建極開化,樹聲貽則,典防之興,由來尚矣。必乃幽 符懸兆,冥數指期,善惡前徵,是非素定,名教之道,不 亦幾乎息哉?」對曰:「天生蒸民,樹之物則,教義所稟,豈 非冥數,何則?形氣之具,必有待而存,顓蒙之倫,豈無 因而立,必假纖紈以安生,藉粱豢以延祀,資性禮以 繕性,秉廉義以劾情。聖人聰明深懿,履道測化,通體 天地,同情日月,仰觀俯察,撫運裁風,於是乎昭日星 之紀,正霜雨之度,張雲霞之明,衍風露之渥,浮舟翼 滯,騰駕振幽。」又乃甄理三才,辨綜五德,弘鋪《七體》之 端,宣昭《八經》之緒。是以時雍在運,群方自通,抱德煬 和,全真保性。故信食相資,代為脣齒;富教相假,遞成 輔車。今弛棄纎紈,損絕粱豢,必雲徼生委命,豈不已 曉其迷。至乎湮斥廉義,屏黜信禮,責以祈存推數,遂 乃未辨其惑。連類若斯,乖妄滋甚。然則教「義之道,生 運所資,寵辱榮枯,常由此作,斯固命中之一物,非所 以為難也。」問曰:「循復前旨,既以理命懸兆,生數冥期, 研覆後文又云:『依仗名教,帥循訓範。若藉數任天,則 放情蕩思,拘訓馴範,則防慮檢喪。函矢殊用,矛戈異 適,雙美之談,豈能兩遂』?」對曰:「夫性運乖舛,心貌詭殊, 請布末懷,略言其要。若乃」吉命所鍾,縱情蹈道,訓性 而順,因心則靈。凶數所挻,率由踐逆,聞言不信,長惡 無悛,此愚智不移,聲訓所遺者也。其有見善如不及, 從諫如順流,是則命待教全,運須化立。譬以良醫之 室,病者所存。至如澄神清魂,平心實氣,無妄之痾,勿 藥有喜。所謂「縱情蹈道,無假隱括。」若膏肓之疾,長桑 不治;體府「之病,陽慶弗理。」此則率由踐逆,自絕調御。 至乃趙儲之命宜永,須扁鵲而後全;齊後之數必延, 待文摯而後濟。亦猶運鍾循獎,彝範所興,善惡無主, 唯運所集。而異膏粱方丈,沈疾弗顧;瑤碧盈尺,阽危 弗存。夫靜躁之容,造次必於是;曲直之性,顛沛不可 移。是以夷、惠均聖而異方,遵、竦、齊通而殊事。雖復鉗 桎羿奡,思服巢許之情;捶勒曾史,言膺蹻跖之慮。不 然之事,斷可知也。必幽符鑽仰,冥數修習,雖存陵惰, 其可得乎?故運屬波流,勢無防慮,命徼山立,理無放 情。用殊函矢,雙美奚躓?談異矛戈,兩濟何傷?問曰:夫 君臣恩深,師資義固,所以霑滎塗施,提飾荷聲。故刳 心流腸,捐生以亢節;火妻灰子,「薶名以償?義?若幽期 天兆,則明剔可遺;冥數目賓,則感效宜絕,豈其然乎?」 對曰:「論之所明,原本以為理;難之所疑,即末以為用。 蓋陰閉之巧不傳,萌漸之調長絕。故知妄言賞理,古 人所難。吾所謂命,固以綿絡古今,彌貫終始。爰及君 臣父子、師友夫妻,皆天數冥合,神運元至。逮乎暌愛 離會,既命之所」甄,昏爽順戾,亦運之所漸。爾乃松柳 異質,薺荼殊性,故「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何異忠 孝之質,資行夙昭。至於刻志酬生,題誠復施,殉節投 命,馴義忘己。亦由「石雖可毀,堅不可銷;丹雖可磨,赤 不可滅。」因斯而言,君臣師資,既幽期自賓,心力感效, 亦冥數天兆,夫獨何怪哉!

《辨命論》有序
梁·劉峻
[編輯]

主上嘗與諸名賢言及《管輅》,歎其有奇才而位不達。時有在赤墀之下預聞斯義,歸以告余。余謂士之窮通,無非命也。故謹述天旨,因言其略雲。

臣觀管輅,天才英偉,珪璋特秀,實海內之髦傑,豈日 者卜祝之流?而官止少府丞,年終四十八,天之報施, 何其寡歟!然則高才而無貴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 所歎焉,獨公明而已哉!故性命之道,窮通之數,夭閼 紛綸,莫知其辯,仲任蔽其源,子長闡其惑。至於鶡冠 甕牖,必以懸天有期;鼎貴高門,則曰唯人所召。譊譊 讙咋,異端俱起。蕭遠論其本而不暢其流,子元語其流而未詳其本。嘗試言之曰:「夫通生萬物則謂之道, 生而無主謂之自然。自然者,物見其然,不知所以然, 同焉皆得,不知所以得。鼓動陶鑄而不為功,庶類混 成而非其力。生之無亭毒之心,死之豈虔劉之志?墜 之淵泉非其怒,昇之霄漢非其悅。蕩」乎大乎,萬寶以 之化;確乎純乎,一化而不易,則謂之「命。」命也者,自天 之命也。定於冥兆,終然不變,鬼神莫能預,聖哲不能 謀,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弗能感。短則不可緩 之於寸陰,長則不可急之於箭漏,至德未能踰,上智 所不免。是以放勛之代,浩浩襄陵;天乙之時,燋金流 石。文公疐其尾,宣尼「絕其糧,顏回敗其叢蘭,冉耕歌 其《芣苡》。」夷菽斃淑媛之言,子輿困臧倉之訴,聖賢且 猶若此,而況庸庸者乎?至乃伍員浮屍於江流,三閭 沉骸於湘渚,賈大夫沮志於長沙,馮都尉皓髮於郎 署。君山鴻漸,鎩羽儀於高雲;敬通鳳起,摧迅翮於風 穴。此豈才不足而行有遺哉?近代有沛國劉瓛,瓛弟 璡,並一時之秀士也。瓛則關西孔子,通涉《六經》,循循 善誘,服膺儒行;璡則志烈秋霜,心貞崑玉,亭亭高竦, 不雜風塵,皆毓德於衡門,並馳聲於天地。而官有微 於侍郎,位不登於執戟,相繼徂落,宗祀無饗。因斯兩 賢以言古,則昔之玉質金相,英髦秀達,皆擯斥於當 年,韞奇才而莫用。「候草木以共凋,與麋鹿」而同死,膏 塗平原,骨填川谷,湮滅而無聞者,豈可勝道哉!此則 宰衡之與皂隸,容、彭之與殤子,猗頓之與黔婁,陽文 之與敦洽,鹹得之於自然,不假道於才智。故曰「死生 有命,富貴在天。」其斯之謂矣。然命體周流,變化非一, 或先號後笑,或始吉終凶,或不召自來,或因人以濟, 交錯紛糾,循環倚伏,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驗。 而其道密微,寂寥忽慌,無形可以見,無聲可以聞,必 御物以效靈,亦憑人而成眾。譬天王之冕旒,任百官 以司職。而或者睹湯、武之龍躍,謂龕亂在神功;聞孔、 墨之挺生,謂英睿擅奇響;視彭、韓之豹變,謂鷙猛致 人爵;見張、桓之朱紱,謂明經拾青紫。豈知有力者運 之而趨乎?故言而非命,有六蔽焉。余請陳其梗概。夫 靡顏膩理,哆噅顣頞,形之異也;朝秀辰終,龜鶴千歲, 年之殊也;聞言如響,知昏菽麥,神之辨也。固知三者, 定乎造化榮辱之境,獨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識於 十,其蔽一也。龍犀日角,帝王之表;河目龜文,公侯之 相。撫鏡知其將刑,壓紐顯其膺籙。星虹樞電,昭聖德 之符;夜哭聚雲,鬱興王之瑞:皆兆發於前期,渙汗於 後葉。若謂驅貔虎,奮尺劍,入紫微,升帝道,則未達窅 冥之情,未測神明之數。其蔽二也。空桑之里,變成洪 川;歷陽之都,化為魚鱉。楚師屠漢卒,睢河鯁其流。秦 人坑,趙士沸,聲若雷電。火炎崑岳,礫石與琬琰俱焚; 嚴霜夜零,蕭艾與芝蘭共盡。雖游、夏之英才,伊、顏之 殆庶,焉能抗之哉?其蔽三也。或曰:「明月之珠,不能無 纇;夏後之璜,不能無考。」故亭伯死於縣長,長卿卒於 園令,才非不傑也,主非不明也,而碎結綠之鴻輝,殘 懸黎之夜色,抑尺之量有短哉?若然者,主父偃、公孫 弘對策不升第,歷說而不入,牧豕淄原,見棄州部。設 令忽如過隙,溘死霜露,其為詬恥,豈崔馬之流乎?及 至開東閣,列五鼎,電照風行,聲馳海外,寧前愚而後 智,先非而終是。將榮悴有定數,天命有至極,而謬生 妍媸,其蔽四也。夫虎嘯風馳,龍興雲屬,故重華立而 元凱升,辛受生而飛廉進。然則天下善人少,惡人多, 闇主眾,明君寡,而薰蕕不同器,梟鸞不接翼。是使渾 沌、檮杌,踵武雲臺之上;仲容、庭堅,耕耘巖石之下。橫 謂「廢興在我,無繫於天。」其蔽五也。彼戎狄者,以誅殺 為道德,以烝報為仁義,雖大風立於青丘,《鑿齒》奮於 華野,比其狼戾,曾何足踰!自金行不競,天地板蕩,左 帶沸脣,乘間電發,遂覆瀍洛,傾五都,居先王之桑梓, 竊名號於中縣,與三皇競其氓黎,五「帝角其區寓,種 落繁熾,充牣神州。」嗚呼!福善禍淫,徒虛言耳。豈非否 泰相傾,盈縮遞運,而汨之以人,其蔽六也。然所謂命 者,死生焉,貴賤焉,貧富焉,理亂焉,禍福焉,此十者,天 之所賦也。愚智善惡,此四者,人之所行也。夫神非舜、 禹,心異朱均,才絓中庸,在於所習。是以素絲無恆,元 黃代起;鮑魚芳蘭,入而自變。故季路學於仲尼,厲風 霜之節;楚穆謀於潘崇,成悖逆之禍。而商臣之惡,盛 業光於後嗣;仲由之善,不能息其結纓。斯則邪正由 於人,吉凶存乎命。或以鬼神害盈,皇天輔德。故宋公 一言,法星三徙;殷帝自剪,千里來雲。善惡無徵,未洽 斯義。且於公高門以待封,嚴母掃墓以望喪,此君子 所以「自彊不息也。如使仁而無報,奚為修善立名乎?」 斯徑廷之辭也。夫聖人之言,顯而晦,微而婉,幽遠而 難聞,河漢而不極。或立教以進庸惰,或言命以窮性 靈。積善餘慶,立教也;鳳鳥不至,言命也。今以其片言, 辯其要趣,何異乎夕死之類而論《春秋》之變哉!且荊 昭德音,丹雲不捲;周宣祈雨,珪璧斯罄。於叟種德,不 逮勛華之高;延年殘獷,未甚東陵之酷。為善一,為惡 均,而禍福異其流,廢興殊其跡,蕩蕩上帝,豈如是乎《詩》云:「風雨如晦,雞鳴不巳。」故善人為善,焉有息哉。夫 食稻粱,進芻豢,衣狐貉,襲冰紈,觀窈眇之奇儛,聽雲 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修道德,習 仁義,敦孝悌,立忠貞,漸禮樂之腴潤,蹈先王之盛則, 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然則君子居正體道, 樂天知命,明其無可奈何,識其不由智力。逝而不召, 來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不慼。瑤臺夏屋,不能悅其 神;土室編蓬,未足憂其慮。不充詘於富貴,不遑遑於 所欲。豈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

《自序》
前人
[編輯]

「峻,字孝標,平原人也。生於秣陵縣,期月歸故鄉。八歲 遇桑梓顛覆,身充僕圉。齊永明四年二月,逃還京師, 後為崔豫州參軍。梁天監中,詔峻東掌石渠閣,以病 乞骸骨,隱東陽金華山。」余嘗自比馮京敬通,而有同 之者三,異之者四。何則?敬通雄才冠世,志剛金石,余 雖不及之,而節亮慷慨,此一同也。敬通值中興明君, 而終不試用;余逢命世英主亦擯斥當年,此二同也。 敬通有忌妻,至於身操井臼;余有悍室,亦令家道轗 軻,此三同也。敬通當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躍馬食肉, 余自少迄長,戚戚無歡,此一異也。敬通有子仲文,宦 成名立,余禍同伯道,永無血嗣,此二異也。敬通膂力 剛強,老而益壯;余有犬馬之疾,溘死「無時」,此三異也。 敬通雖芝殘蕙焚,終填溝壑,而為名賢所慕,其風流 郁烈芬芳,久而彌盛,余聲塵寂寞,世不吾知,魂魄一 去,將同秋草,此四異也。所以力自為序,遺之好事雲。

《觀我生賦》
北齊·顏之推
[編輯]

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奧之茫茫。已生民而立教,乃司 牧以分疆。內諸夏而外夷狄,驟五帝而馳三王。大道 寢而日隱,《小雅》摧以雲亡。哀趙武之作孽,怪漢靈之 不祥。旄頭玩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瀍澗鞠成沙漠, 神華泯為龍荒。吾王所以東運,我祖於是南翔。

晉中宗以琅邪王南渡之,推琅邪人,故稱「吾王。」

去琅邪之遷越,宅金陵之舊章,作羽儀於新邑,樹杞 梓於水鄉。傳清白而勿替,守法度而不忘。逮微躬之 九葉,頹世濟之聲芳。問我良之安在?鍾猒惡於有梁, 養傅翼之飛獸。

梁武帝納亡人侯景,授其命,遂為反叛之基。

子「貪心之野狼。」

武帝初,養臨川王子正德為嗣,生昭明。後正德還本,特封臨賀王,猶懷怨恨,徑叛入北而還。積財養士,每有異志也。

初召禍於絕域,重發釁於蕭牆。

正德求征侯景,至新林,叛投景,景立為主,以攻臺城。

雖萬里而作限,聊一葦而可航。指金闕以長鎩,向王 路而蹶張。勤王踰於十萬,曾不解其搤吭。嗟將相之 骨鯁,皆屈體於犬羊。

臺城陷,援軍並問訊二宮,致敬於侯景也。

武皇忽以厭世,白日黯而無光。既饗國而五十,何克 終之弗康。嗣君聽於巨猾,每凜然而負芒。自東晉之 違難,寓禮樂於江湘。迄此幾於三百,左衽夾於四方。 詠《苦胡》而永歎,吟《徵管》而增傷。世祖赫其斯怒,奮大 義於沮漳。

孝元帝時,為荊州刺史。

授犀函與鶴膝,建飛雲及艅艎。北徵兵於漢曲,南發 餫於衡陽。

相州刺史河東王譽、雍州刺史岳陽王察,並隸荊州都督府。

昔《承華》之賓帝,實兄亡而弟及。

昭明太子薨,乃立「晉安王」 為太子。

逮皇孫之失寵,歎扶車之不立。

嫡皇孫驩,出封《豫章王》而薨。

閒王道之多難,各私求於京邑。襄陽阻其銅符,長沙 閉其玉粒。

河東、岳陽,皆昭明子。

遽自戰於其地,豈《大勛》之暇集?子既損而姪攻,昆亦 圍而叔襲。褚乘城而宵下,杜倒戈而夜入。

孝元以河東下供船艎,乃遣世子方等為刺史。大軍掩至,河東不暇遣拒。世子信用群小,貪其子女玉帛,遂欲攻之。故河東急而逆戰,世子為亂兵所害。孝元發怒,又使鮑泉圍河東。而岳陽宣言大獵,即擁眾襲荊州,求解湘州之圍。時襄陽杜岸兄弟,怨其見劫,不以實告,又不義此行,率兵八千,夜降岳陽,於是遁走河東府,褚顯族據投岳陽,所以湘州見陷也。

行路彎弓而含笑,骨肉相誅而涕泣,周旦其猶病諸, 孝武悔而焉及。方幕府之事殷,謬見擇於人群。未成 冠而登仕,財解履以從軍。

時年十九,釋褐湘東國右常侍,以軍功加鎮西墨曹參軍。

《非社稷》之能衛
考證

童註:闕。

僅書記於階闥,罕羽翼於風雲。及荊王之定霸,始讎 恥而圖雪。《舟師》次乎《武昌》,《撫軍》鎮於《夏汭》。

時遣徐州刺史徐文盛領二萬人屯武昌、蘆州,拒侯景將任約,又第二子綏寧度方諸為世子,拜中撫軍將軍、郢州刺史,以盛聲勢。

濫充選於多士,在參戎之盛列。慚四白之調護,廁六 友之談說。

時遷中撫軍外兵參軍,掌管記,與文珪、劉民英等與世子遊處。

「雖形就而心和。」匪余懷之所說。繄深宮之生貴。矧《垂 堂》與倚衡。欲推心以厲物。樹幼齒以先聲。

中撫軍時年十五

「《愾敷》求之不器」,乃畫地而取名,仗禦武於文吏。

以虞預為《郢州》司馬,領城防事。

委軍政於儒生。

以鮑泉為《郢州》行事,總攝州府也。

值白波之捽駭,逢赤舌之燒城。王凝坐而對寇,白詡 拱以臨兵。

任約為文盛所困,侯景自上救之,舟艦弊漏,軍饑卒疲,數戰失利,乃令宋子仙、任約步道偷郢州城,預無備,故陷賊。

莫不變蝯而化鵠,皆自取首以破腦。將睥睨淤渚宮, 先憑凌於他道。

景欲攻荊州,路由巴陵。

懿《永寧》之「龍蟠。」

永寧公王僧辯據巴陵城,善於守禦,景不能進。

《奇護軍》之《電掃》。

護軍將軍陸法和破《任約》於《赤亭湖》,景退走,大潰。

奔虜快其餘毒,縲囚膏乎野草。幸先生之無勸,賴滕 公之我保。

之推執在景軍,例當見殺。景行臺郎中王則,初無舊識,再三救護,獲免,囚以還都。

《剟鬼錄》於岱宗,招歸魂於蒼昊。

時解衣訖而獲全

荷性命之重賜,銜若人以終老。賊棄甲而來復,肆觜 距之鵰鳶。積假履而弒帝,憑衣霧以上天。用速災於 四月,奚聞道之十年。

臺城陷後,梁武曾獨坐歎曰:「侯景於文為小人,百日天子。」 及景以大寶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僭位,至明年三月十九日棄城逃竄,是一百二十日,在天道總大數,故文為百日言。與《公孫述》但稟十二,而旬歲不同。

就狄俘於舊壤,陷戎俗於來旋。慨《黍離》於清廟,愴《麥 秀》於空廛。𪔌「鼓臥而不考,景鐘毀而莫懸。野蕭條以 橫骨,邑閴寂而無煙。」《疇百家》之或在,

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譜》,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

覆五宗而翦焉。獨昭君之哀奏,唯翁主之悲絃。

公主子女《見辱見讎》。

《經》「長干以掩抑。」

「長干」 《舊顏家巷》。

《展白》下以流連。

靖侯以下七世,墳塋皆在《白下》。

深燕雀之餘思,感桑梓之遺虔。得此心於《尼甫》,信茲 言乎仲宣。逖西土之有眾,資方叔以薄伐。

《永寧公》以司徒為大都督。

撫鳴劍而雷咤,振雄旗而雲窣。千里追其飛走,三載 窮於巢窟。屠蚩尤於東郡,掛郅支於北闕。

既斬侯景,烹屍於建業市,百姓食之,至於「肉盡齕骨」 ,傳首荊州,懸於都街。

「弔幽魂之冤枉,掃園陵之蕪沒。」「殷道是以再興,夏祀 於焉不忽。」但遺恨於炎崑,火延宮而累月。

侯景既平,我師採櫓失火,燒宮殿,蕩盡也。

指余櫂於兩東,侍昇壇之五讓。欽《漢官》之復睹,赴楚 民之有望。攝絳衣以奏言,忝黃散於官謗。

時為散騎侍郎,奏舍人事也。

或校《石渠》之文。

王司徒表送《祕閣舊事》八萬卷,乃詔比校部分為正御、副御、重雜三本。左民尚書周弘正、黃門郎彭僧朗、直省學士王珪載陵校《經》部,左僕射王褒、吏部尚書宗懷正、員外郎顏之推、直學士劉仁英校《史》部,廷尉卿殷不害、御史中丞王孝純、中書郎鄧藎、金部郎中徐報校子部,右衛將軍庾信、中書郎王固、晉安王文學宗菩業、直省學士周確校集部也。

時參《柏梁》之唱。顧甂甌之不筭,濯波濤而無量。屬瀟 湘之負罪,

陸納

兼岷峨之自王。

武陵王

佇既定以鳴鸞,脩《東都》之《大壯》。

詔「司農卿黃文超營殿。」

驚北風之復起,慘南歌之不暢。

秦兵繼來

守金城之湯池,轉絳宮之玉帳。

孝元自曉陰陽兵法,初聞賊來,頗為厭勝,被圍之後,每歎息知必敗。

徒有道而師直,飜無名之不抗。

《孝元與宇文丞相》斷金結和,無何見滅。是師出無名。

「民百萬而囚虜,書千兩而煙煬。」溥天之下,斯文盡喪。

「北於墳籍,少於江東三分之一。」 梁氏剝亂,散逸湮亡,唯孝元鳩合,通重十餘萬,史籍以來未之有也。兵敗,悉焚之,海內無復書府。

憐嬰孺之何辜,矜老疾之無狀。奪諸懷而棄草,踣於 塗而受掠。冤乘輿之殘酷,軫人神之無狀。載下車以 黜喪,揜桐棺之槁葬。雲無心以容與,風懷憤而憀悢。 井伯飲牛於秦中,子卿牧羊於海上。留釧之妻,人銜 其斷絕;擊磬之子,家纏其悲愴。小臣恥其獨死。實有 媿於胡顏,牽痾疻而就路。

時患腳氣

策《駑蹇》以入關。

官疲驢瘦馬

「下無景而屬蹈,上有尋而亟搴。蹉飛蓬之日永,恨流 梗之無還。」若乃元牛之旌,九龍之路,土圭測影,璿璣 審度。或先聖之規模,乍前王之典故。與神鼎而偕沒, 切仙宮之永慕。爾其十六國之風教,七十代之州壤, 接耳目而不通,詠圖書而可想。何黎氓之匪昔,徒山 川之猶囊。每結思於江湖,將取弊於羅網。聆代竹之 哀怨,聽出塞之嘹朗。對皓月以增愁,臨芳樽而無賞。 自太清之內釁,彼天齊而外侵。始蹙國於淮滸,遂壓 境於江潯。

侯景之亂,齊氏深斥梁家土宇,江北淮北唯餘「廬江、晉熙、高唐、新蔡、西陽、齊昌」 數郡,至孝元之敗,於是盡矣,以江為界也。

獲仁厚之麟角,剋儁秀之《南金》。爰眾旅而納主,車五 百以敻臨。

齊遣上黨王渙率兵數萬,納梁貞陽侯明為主。

《返季子》之《觀樂》,《釋鍾儀》之「鼓琴。」

梁武聘使謝挺、徐陵始得還南。凡厥梁臣,皆以禮遣。

竊聞風而清耳,傾見日之歸心。試拂《蓍》以貞筮,遇交 《泰》之吉林。

之推聞梁人返國,故有奔齊之心。以丙子歲旦筮東行吉,不遇《泰》之《坎》,乃喜曰:「天地交《泰》,而更習坎,重險行而不失其信,此吉卦也,但恨小往大來耳。」 後遂吉也。

譬欲秦而更楚,假南路於東尋。乘龍門之一曲,歷砥 柱之雙岑。冰夷風薄而《雷呴》,陽度山載而谷沉。侔挈 龜以憑濬,類斬蛟而赴深。昏揚舲於分陝,曙結纜於 河陰。

水路七百里,一夜而至。

追風飆之逸氣,從忠信以行吟。遭厄命而事旋,舊國 從於《採芑》。先廢君而誅相,訖變朝而易市。

至鄴便值陳興,而梁滅,故不得還南。

遂留滯於漳濱,私自憐其何已。謝黃鵠之迴集,恧翠 鳳之高峙。曾微令思之對,空竊彥先之仕。纂書盛化 之旁,待詔崇文之裏。

齊武平中,署文林館待詔者,僕射陽休之、祖孝徵以下三十餘人,之推專掌其撰《修文殿御覽》《續文章流別》等,皆詣進賢門奏之。

珥貂蟬而就列,執《摩蓋》以入齒。

時以通直散騎常侍遷黃門郎也。

《款一》相之故人。

《故人祖僕射》,掌機密,吐納帝令也。

《賀萬乘之知己》。秖夜語之見忌,寧懷㕞之足恃。諫譖 言之矛戟,惕險情之山水。由重裘以寒勝,用去薪而 沸止。

時武職疾文人之推蒙禮遇,每搆創痏,故侍中崔季舒等六人以諫誅之。推《爾日》鄰禍而儕流。或有毀之推於祖僕射者,僕射察之無實,所知如舊不忘。

《予武成》之《燕翼》,遵《春坊》而原始。唯驕奢之是修,亦佞 臣之雲使。

「武成奢侈,後官御者數百人,食於水陸,貢獻珍異,至乃厭飽,棄於廁中。褌衣悉羅纈錦繡珍玉,織成五百一段。」 爾後宮掖遂為舊事。後主之在宮,乃使駱提婆母陸氏為之,又胡人何洪珍等為左右,後皆預政,亂國焉。

惜染絲之良質,惰琢玉之遺祉。用夷吾而治臻,昵狄 牙而亂起

祖孝徵用事,則朝野翕然,政刑有綱紀矣。駱提婆等苦孝徵以法繩己,譖而出之,於是教令昏僻,至於滅亡。

誠怠荒於度政,惋驅除之神速。肇平陽之爛魚,次太 原之《破竹》。

晉州小失利,便棄軍還。並又不守并州,奔走向鄴。

實未改於弦望。《遂》及都,而昇降,懷墳墓之淪覆。 迷識主而狀人,競己棲而擇木。六馬紛其顛沛,千官 散於奔逐。無寒瓜以療饑,靡秋螢而照宿。

「時在季冬」 ,故無此物。

讎敵起於舟中,《胡越》生於輦轂。壯安德之一戰,邀文 武之餘福。屍狼藉其如莽,血《元黃》以成谷。

後主奔後安德王延宗收合餘燼於并州,夜戰,殺數千人。周主欲退齊將之降周者,告以虛實,故留。至明而安德敗也。

「天命縱不可再來,猶賢死廟而慟哭。」乃詔余以典郡。 據要路而問津,

除之,推為平原郡,據河津,以為奔陳之計。

《斯呼》航而濟水,郊鄉導於善鄰。

約以鄴下一戰不剋,當與之推入陳。

不羞寄公之禮,願為式微之賓。忽成言而中悔,矯陰 疏而陽親。信諂謀於公主,競受陷於奸臣。

丞相高阿那肱等不願入南,又懼失齊主則得罪於周朝,故疏間之,推所以,齊主留之。推守平原城,而索船度濟,向青州。阿那肱求自鎮濟州,乃啟報應齊主云:「無賊,勿匆匆。」 遂道。周軍追齊主而及之。

「曩九圍以制命」,今八尺而由人;四七之期,必盡百六 之數。《溘》?《屯》

趙郡李穆叔調,《妙占天文筭術》。齊初踐祚,計止於二十八年,至是如期而滅。

予一生而三化,備,荼苦而《蓼辛》。

在《陽都》,值侯景殺簡文而篡位於江陵,逢孝元覆滅,至此而三為亡國之人。

「鳥焚林而鎩翮,魚奪水而暴鱗。嗟宇宙之遼曠,愧無 所而容身。夫有過而自訟,始發矇於天真。遠絕聖而 棄智,妄鎖義以羈仁。舉世溺而欲拯,王道鬱以求申。 既銜石以填海,終荷戟以入秦。亡壽陵之故步,臨大 行以逡巡。向使潛於草茅之下,甘為畎畝之人。無讀 書而學劍,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樂賤,辭白璧以 安貧。」堯、舜不能榮其素樸,桀、紂無以污其清塵。此窮 何由而至?茲辱安所自臻?而今而後,不敢怨天而泣 麟也。

命運部藝文二[編輯]

《歎命》
唐·孟郊
[編輯]

三十年來命,唯藏一卦中。題詩還問易,問《易》蒙復蒙。 本望文字達,今因文字窮。影孤別離月,衣破道路風。 歸去不自息,耕耘成楚農。

《自歎》
邵謁
[編輯]

春蠶未成繭,已賀箱籠實。蟢子徒有絲,終年不成匹。 每念古人言,有得則有失。我命獨如何?憔悴長如一。 白日九衢中,幽獨暗如漆。流泉有枯時,窮賤無盡日。 惆悵復惆悵,幾回新月出。

《時命篇》
明·李夢陽
[編輯]

代馬不戀越,荊禽豈巢燕。鴝鵒渡汶水,君子憂未然。 奈何客遊子,率爾辭故山。行獸顧丘林,出雲有歸還。 交友聲利塗,軒車日駢闐。誰念牛下人,悲歌夜中歎。 豪門有棄襦,我衣恆不完。張儀懼諸侯,泄柳乃閉關。 貧賤豈盡愚,時命當自安。

命運部紀事[編輯]

《左傳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遷於繹。史曰:「利於民而 不利於君。」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左右曰:「命可 長也,君何弗為?」邾子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 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於繹。五月,邾文公卒。君 子曰:「知命。」

《莊子秋水篇》: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弦歌不 輟。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 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 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 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 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 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 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 《大宗師篇》:子輿與子桑友而淋雨十日,子輿曰:「子桑 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 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 焉。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地豈私貧我 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漢書韓安國傳》:「安國為御史大夫,五年,丞相蚡薨,安 國行丞相事,引墮車蹇。上欲用安國為丞相,使使視, 蹇甚,乃更以平棘侯薛澤為丞相。安國病免,數月,瘉, 復為中尉。」

《李廣傳》:「廣為郎騎常侍,數從射獵,格殺猛獸。文帝曰: 『惜廣不逢時,令當高祖世,萬戶侯豈足道哉!廣與從 弟李蔡俱為郎。蔡,武帝元朔中擊右賢王有功,封為 樂安侯。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遠甚。然廣不得 爵邑,官不過九卿,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元狩 四年,大將軍出塞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 之,而令廣出東道。廣辭曰:「臣結髮與匈奴戰,乃今一 得當單于,臣願居前,先死單于。」大將軍陰受上指,以 為李廣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故弗聽。按《注》 數奇,言廣命隻不耦合也。

《後漢書崔駰傳》:肅宗始修古禮,巡狩方嶽,駰上《四巡 頌》,以稱漢德。帝雅好文章,自見駰頌後,常嗟嘆之,謂 侍中竇憲曰:「卿寧知崔駰乎?」對曰:「班固數為臣說之, 然未見也。」帝曰:「公愛班固而忽崔駰,此葉公之好龍 也。試請見之。」駰由此候憲。居無幾何,帝幸憲第,時駰 適在憲所,帝聞而欲召見之,憲諫以為不宜與白衣 會。帝悟曰:「吾能令駰朝夕在傍,何必於此。」適欲官之, 會帝崩。

《晉書魏舒傳》:「舒領司徒,陳留周震累為諸府所辟,辟 書既下,公輒喪亡,僉號震為殺公。掾莫有辟者,舒乃 辟之,而竟無患。識者以此稱其達命。」

《顏含傳》:含為光祿大夫,郭璞嘗遇含,欲為之筮。含曰: 「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與者,命也;守道而人不 知者性也。自有性命,無勞蓍龜。」

《宋書羊元保傳》:元保徙吳郡太守,廉素寡慾,不營財 利,處家儉薄。太祖嘗曰:「人仕宦非唯須才,亦須運命, 每有好官缺,我未嘗不先憶羊元保。」

《梁書范縝傳》:「縝在齊世,嘗侍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 釋教,而縝盛稱無佛。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世間何 得有富貴?何得有貧賤』?縝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樹花, 同發一枝,俱開一蔕,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於茵 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於溷糞之側。墜茵席者,殿下 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 何處』?」子良不能屈。

《魏書眭夸傳》:「夸耽志書傳,未曾以世務經心。或人謂 夸曰:『吾聞有大才者必居貴仕,子何獨在桑榆乎』?遂 著《知命論》以釋之。」

《隋書陸爽傳》:爽同郡侯白好為誹諧雜說,人多愛狎 之,所在之處,觀者如市。高祖聞其名,召與語,甚悅之, 令於祕書修國史。每將擢之,高祖輒曰:「『侯白不勝官 而止』。後給五品食,月餘而死,時人傷其薄命。」

《文中子王道》篇:「子述《元經》皇始之事,嘆焉。門人未達, 叔恬曰:『夫子之嘆,蓋嘆命也。《書》云:『天命不於常,惟歸 乃有德。戎狄之德,黎民懷之,三才其捨諸』?子聞之曰: 『凝,爾知命哉』』!」

《朝野僉載》:「周甘子布博學有才,年十七為左衛長史, 不入五品。登封年病,以驢轝彊至嶽下,天恩加兩階, 合入五品,竟不能起。鄉里親戚來賀,衣冠不得,遂以 緋袍覆其上,帖然而終。」

《舊唐書第五琦傳》:「魚朝恩伏誅,琦坐與款狎,出為處 州刺史。入為太子賓客、東都留司。上以其材,將復任 用,召還京師,信宿而卒。」

《陸贄傳》:「贄貶為忠州別駕,韋皋累上表,請以贄代己。 順宗即位,與陽城鄭餘慶同詔徵還,詔未至而贄卒。 因話錄:進士陳存能為古歌詩,而命蹇,主司每欲與 第,臨時皆有故,不果許。尚書孟容舊與相知,知舉日, 方欲為伸屈,將試前夕宿宗人家,宗人為具入試,食 物兼備晨食,請存偃息以候時。五更後,怪不起,就寢」, 呼之不應,前視之。已中風不起。

《知命錄》:「吳全素,蘇州人,舉孝廉,五上不第。元和十二 年,寓居長安永興里。十二月十三日夜既臥,見二人 白衣執簡,若貢院引牓來召者。全素曰:『禮闈引試,分 甲有期,何煩夜引』?使者固邀,不得已而下床隨行,不 覺過子城,出開遠門二百步,正北行約數里,入城郭, 見官府同列者千餘人,軍吏佩刀者分部其人率五」 十人為一引,引過,全素在第三引中。其正衙有大殿, 當中設床幾,一人衣緋而坐,左右立吏數十人。衙吏 點名,便判付司獄者、付磑獄者,付礦獄者,付湯獄者, 付火獄者、付案者。聞其付獄者,方悟身死,見四十九 人皆點付訖,獨全素在,因問其人曰:「當衙者何官?」曰: 「判官也。」遂訴曰:「全素忝履儒道,年祿未終,不合死。」判 官曰:「冥官案牘,一一分明,據籍帖追,豈合妄訴?」全素 曰:「審知年命未盡,今請對驗命籍。」乃命取吳郡戶籍 到,檢得吳全素,元和十三年明經出身,其後三年衣 食,亦無官祿。判官曰:「人世三年,纔同瞬息,且無榮祿何必卻回?既去即來,徒煩案牘。」全素曰:「辭親五載,得 歸即榮,何況成名,尚餘三載,伏乞哀察。」判官曰:「任歸。」 仍誡引者曰:「此人命薄,宜令速去,稍似延遲,即突明 矣。」引者受命,即與同行。出門外,羨而泣者,不可勝紀。 既出其城,復至開遠門,偕入永興里旅舍。到寢房,房 內尚黑,略無所見。二吏自後乃推全素,大呼曰:「吳全 素,若失足而墜。既甦,頭眩苦,良久方定。自以明經中 第,不」足為榮,思速侍親,卜得行日。「或頭眩不果去,或 驢來腳損,或雨雪連日,或親故往來,因循之間,遂逼 試日入場」,而後不復以舊日之望為意。俄而成名,笑 別長安而去。乃知命當有成,棄之不可,時苟未會,躁 亦何為?舉此一端,足以誡知進而不知退者。

《冊府元龜》:「衛次公元和中為尚書左丞,恩顧頗厚。帝 方欲用為相,已命翰林學士王涯草詔。時淮夷宿兵 歲久,次公累疏請罷。會有捷書至,命相詔方出,帝遂 令追之,遂出鎮淮南。明年,受代歸朝,道疾卒。」

溫造自興元節度使詔還拜御史大夫文宗素欲大 用俄而嬰疾不能朝。

《聞奇錄》:楊集將兵得元女之術,下城破,陳定日時取 之,計收人馬器甲,預言其數,略無參差。武肅定江表, 賴其功,遂將處州酬之,三讓不就,曰:「某將數千眾,當 勍敵,不敢辱命。擁雙旌,理百姓,恐無分祿。」武肅不識 其言,堅授之。至郡月餘卒。

《冊府元龜》:晉梁文矩初仕後唐,明宗霸府,每懷公輔 之望。時高祖自外鎮入覲,嘗薦於明宗曰:「梁文矩早 事陛下,甚有勤勞,未升相府。」外論慊之,明宗曰:「久忘 此人,吾之過也。」尋有旨降命,會外憂而止。

孔英,舉進士,行醜而材薄,宰相桑維翰素知其為人, 深惡之。及崔稅知貢舉,將鎖院,禮辭於維翰。維翰性 語𥳑止,謂稅曰:「孔英來也。」蓋慮稅誤放英及第,故言 其姓名以柅之也。稅性純直,不復稟覆,因默記之。時 英又自稱是宣尼之後,每凌鑠於文場,稅不得已,遂 放英登第。榜出,人皆諠誚,維翰聞之,舉手自抑其口 「者數四」,蓋悔言也。

問《奇類林》五代時扈載有文名,嘗遊相國寺,見庭竹 可愛,作《碧鮮賦》題壁間。周世宗命小黃門錄進,覽之 稱善。王朴尤重之,薦之宰相李穀。穀曰:「非不知其才, 然薄命恐不能勝。」朴曰:「公為宰相,以進賢退不肖為 職,何言命耶?」乃拜知制誥,為學士。居歲餘,果卒。 談圃:藝祖生西京夾馬營,營前陳學究聚生徒為學, 宣祖遣藝祖從之。上微時尤嫉惡,不容人過,陳時時 開諭。後得趙學究,即館於汴第。杜後錄陳之舊,召至 門下,與趙俱為門客。然藝祖獨與趙計事,陳不與也。 其後藝祖踐祚,而陳居陳州村舍,聚生徒如故。逮太 宗判南衙,使人召之,居無何,有言「開封之政皆出於 陳」,藝祖怒問狀,太宗懼,遂遣之,且以白金贈行。陳歸, 半道,盡為盜掠,居陳村舍,生徒日衰,飢寒無與從者。 太宗即位,以左司諫召之,官吏大集其門,館於驛舍, 一夕,醉飽而死。

《東坡志林》:「陳執中罷相,仁宗問誰可代卿者,執中舉 吳育。上即日召赴闕。會乾元節侍宴,偶醉坐睡,忽驚 顧拊床,呼其從者,上愕然,即除西京留臺。」以此觀之, 育之不相命矣夫。

《東軒筆錄》:劉彝所至多善政。一日謁曾魯公公亮,魯 公曰:「久知都官治狀,屢欲進擢,然議論有所不合,姑 少遲之,吾終不忘也。」彝曰:「人之淹速詘伸,亦皆有命。 今姓名已蒙記,而尚屈於不合之論,亦某之命也。」魯 公嘆曰:「比來士大夫見執政,未始不有求,求而不得, 即多歸怨,而君乃引命自安。吾待罪政府將十年,未」 見《如君》之言。

章郇公,慶曆中罷相知陳州,艤舟蔡河上。張方平、宋 子京俱為學士,同謁公。公曰:「人生貴賤莫不有命,俱 生年月日時,胎有三處合者,不為宰相,亦為樞密副 使。」張、宋退,召術者泛以朝士命推之,唯得梁適、呂公 弼二命,各有三處合。張、宋嘆息而已。是時梁、呂皆為 小朝官,既而皇祐中梁為相,熙寧中呂為樞密使,皆 如《郇公》之言。

《後山談叢》:刁學士約喜交結請謁,常至夜半號,刁半 夜。杜祁公為相,蘇學士舜欽其婿也,歲暮以故事奏 用賣故紙錢祠神,以會賓客,皆一時知名士也。王宣 徽拱辰,呂申公之黨也,欲舉其事以動丞相,曰:「可一 舉而盡也。」有日刁亦與召,叛其謀而不以告。詰朝送 客城東,於是蘇坐自盜除名,客皆逐丞相亦去,而刁 獨逸。其後生客皆至從官,而刁獨終於館職。

《冷齋夜話》:「韓魏公客郭注者,才而美,然求室則病,行 年五十,未有室家。魏公憐之,百計賙恤,為求婚將遂, 其人必死,公以侍兒賜之,未及門而注死。」郭注殆可 與范公客同科也。韓、范功名富貴,如太山黃河,日月 所不能者,兩客乃爾,可笑耶!

《墨莊漫錄》中表:「錢渻子全穆父之孫,蒙仲之子。三歲 喪父,自少刻苦能立,好學有節操。何栗榜登科,即丁母艱,及第十餘年,未嘗到官,試中學官,除濟南府教 授。車駕駐蹕揚州,有薦權國子博士者,始入局參謁 長貳,方茶疾仆地,輿歸,一夕而殂,竟無一日之祿。惜 哉,命薄如此,可為奔求躁圖之戒。」

《聞見近錄》:「富文忠至和間既懷立嗣之命,宮教蔡抗 陰伺英宗起居。英宗之立為皇子也,恐懼遜避臥,終 日不起。抗以利害動之,即起拜命。及英宗即位,以抗 故人也,日思大用,召自定州,且有參知政事之除至 闕下。英宗上仙,抗尋亦卒。」

先公三守平涼,召自許州。及對,英宗皇帝曰:「端明舊 德,不當更守邊,但顧在廷無如端明者,且為官家行, 便當召還。」先公曰:「陛下方即位,邊有警,豈臣避難之 時?然陛下以官家自名,呼臣等以官,未正名分。」英宗 曰:「方此即位,視先朝舊人,豈敢遽以卿禮官家?在至 和中,端明時知開封府,至宮中救火,巳望見顏色。如 端明才望,豈在人後?欲召別殿訪政,亦未敢耳。」先公 曰:「今陛下何所避耶?願諭臣,臣將詣政府論之。」英宗 方謙損為德,遽曰:「無須爾也。」然恩遇異常,玉食御樽, 日有所賚。一日,兒女婚嫁,遣中使問其姓氏,悉賜冠 帔。及行,賜黃金百兩。及至渭,虜解圍去,熢燧息。會樞 密副使王疇薨,英宗諭執政曰:「可除王某補之。」時相 退而不答,或曰:「方邊有警,擇帥累日,王某命下,即邊 人喜躍,虜亦解去。王某歸,不知何人可代?」上曰:「豈使 其終身守邊耶?」然竟為執政所格。英宗親遣李若愚 諭此。

《揮麈後錄》:元豐中,太原府推官郭時亮首教授余行 之,有文字結連外界,神宗語宰相王岐公曰:「小人妄 作,固不足慮,行之士人為此,恐有謀,非便。」時陸農師 為學官,岐公素不相知,欲乘此擠之,奏曰:「學官陸佃 與之厚善,乞召問之。」翌日,上令以他事召直講陸佃, 對事未宣也,上徐問曰:「卿識余行之否?」佃曰:「臣與之 有故,初亦甚厚。臣昨歸鄉里,越州,行之來作山陰尉, 攜其妻而捨其母,臣以此少之。自是往來甚疏。」上曰: 「儻如此,不足以成事矣。」然農師由此遂受知神宗,不 次拔擢,乃知窮達有命,雖當國者不能巧抑其進焉。 行之既腰斬,時亮改京秩,辭不受。時人有詩云:「行之 三截斷,時亮一生休。」行之,靖之族孫也。

《漫笑錄》:元豐中,王岐公位宰相。王和父尹京,上眷甚 渥,行且大用。岐公乘間奏曰:「京師術者皆言王安禮 明年二月作執政。」神宗怒曰:「執政除拜由朕,豈由術 者之言?他日縱當此補,特且遲之。」明年春,安禮果拜 右丞,珪曰:「陛下乃違前言何也?」上默然久之曰:「朕偶 忘記,信知果是命也。」

《彥周詩話》:黃嗣徽少年時讀書有俊聲,不幸為後母 訴於官,隸軍籍。王岐公丞相宣籍得之,聞其識字,使 抄書。一日觀宋復古郎中所畫山水,使子弟賦詩,嗣 徽亦請賦,公頷之,頃刻成一絕句曰:「匣有瑤琴篋有 書,棲遲猶未卜吾廬。主人況是丹青手,乞取生涯似 畫圖。」岐公大嗟賞之,及問知曲折,以故人子奏於朝, 乞以「門客恩澤承務郎特補之。」命下之日,暴卒窮命 如此哉!

《東軒筆錄》:京師有僧化成,能推人命貴賤。予嘗以王 安國之命問之,化成曰:「平甫之命,絕似蘇子美。」及平 甫放逐,逾年,復大理寺丞。既卒,年四十七。與舜卿官 職廢斥年壽無小異者。

《墨莊漫錄》:紹聖初,逐元祐黨人,禁中疏出當謫人姓 名,及廣南州郡,以水土美惡繫罪之輕重而貶竄焉。 執政聚議,至劉安世器之時,蔣之奇穎叔云:「劉某平 昔人推命極好。」章惇子厚以筆於昭州上點之云:「劉 某命好,且去昭州試命一回。」

《揮麈前錄》:元祐名卿朱紱者,君子人也,嘗登禁從。紹 聖初不幸坐黨錮。徽廟時亦有朱紱者,蘇州人,初登 第,欲希晉用,上疏自陳與奸人同姓名,恐天下後世 以為疑,遂易名諤,字曰聖予。蔡元長果大喜,不次峻 擢,位至右丞,未及正謝而卒,年方四十。

《癸辛雜識》:「王橚字茂悅,號會溪。初知彬州,就除福建 市舶。其歸也,為螺鈿卓面屏風十副,圖賈相盛事十 項,各係之以贊,以獻之。賈大喜,每燕客,必設於堂焉。 行將有要除,而茂悅殂矣。」

《異聞總錄》:宋亡,故官並中貴,往往為道士,若杭省馬 院,張太尉其一也。其人長身廣顙,宋為入內都知太 尉,國家以其內侍拘人朝,遂傾家賄上下,得以其子 代,如李丞相、羅司徒皆是也。羅、李既貴,悉顯其親族, 而張獨畏顧不敢奏,僅發平江田三十頃贍之。得田 後,其父固已優裕無他望。一日,仁廟顧謂張曰:「汝有 父母在乎?」張跪拜答曰:「母已亡,獨父在為道人。」上曰: 「封贈慶典,曾及之乎?」張曰:「老父既寄跡方外,不敢覬 望後福。」上愀然不樂,召中書省臣,以為張哥在朝久 矣,而慶典不及其父母,即命以其子爵秩貴之。其父 在杭固不知,而是日頸痛重,若為物所壓,日重一日。 而詞臣代言以降制,制贈金紫光祿大夫、大司徒、上柱國、徽政院使、典謁卿、閩國公,賜玉帶、金幣鈔物等。 又降特旨,江浙省臣、浙西憲臣,皆將旨讌犒於其家。 比使臣至,其父頸痛重殆不勝。使臣即臥內宣恩,其 父瞢不知極品之貴。使臣舉玉帶以視之,始驚顧謂 其所親者曰:「宋得賜玉帶者兩人,福王、賈平章耳。然 二人皆不及佩服,舉」手一撫摩,遂卒。嗚呼!顯宦貴祿 信有命,彼不知妄求者,可以為戒也夫。

《見聞錄》:「張永嘉當國時,有一教諭,起復補官入辭,例 當用手本,而彼乃誤用折簡。張相怒,召文選以折簡 與之,而未言也。會二尚書至而忘之。文選出,莫得所 謂,以為相君知厚也,持白大冢宰,踰格轉郡通判。一 日,張相忽記憶,召故文選問而去之,其人已抵任三 年。高相新鄭署銓部,當天下大比,群吏某典史為高」 相故知,方當對簿,諸長吏咸在。高見某典史注「老病」, 曰甚矯健,呼典史上。聞高相呼,喜而疾趨,失足仆地。 諸長吏合聲曰:「即此見是老病。」高相無以語,遂去典 史。

命運部雜錄[編輯]

《詩經鄭風羔裘》章:「彼其之子,捨命不渝。」按註:「舍,處;渝, 變也。當生死之際,能以身居其所受之理而不可奪。」 按:《大全》:華谷嚴氏曰:「命者,天所賦予於我者,舍則居 之而安也。君子能安於命,臨利害而不變。」慶源輔氏 曰:「命有二,有指理而言者,有指氣而言者。此蓋兼之 以理而言,則居其理而不變;以氣而言,則居其分而」 不渝。

《小雅小弁章》:「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大雅·桑柔章》:「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書經西伯戡黎》:「王曰: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按注紂 謂民雖欲亡我,我之生獨不有命在天乎?

《筆疇》:「聖人不言命,而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何也?蓋 命者,死生壽夭,貧富貴賤之命也。世人不知此,則百 計用心於其間,殊不知百計用心者徒然耳。命既如 此,則當寧心以待之,不可趨避也。聖人慮世人徒費 其心,故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非聖人自言命也。」 《清暑筆談》:「賈太傅年二十而為大中大夫,湯太尉五 十」而應州郡辟,馮唐白首而褲穿郎署,董賢年未二 十而為三公;馮元常平生取錢多,官愈進;盧懷慎貴 為卿相而終於處貧。修短,貧富窮達,其有定命若此。 《野客叢談》《西清詩話》曰:唐人以詩專門,使事不免小 誤。王維詩曰:「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為數奇。不 敗由天幸,乃霍去病,非衛青也。」《邵氏聞見錄》亦如此 言,乃以此詩為張籍之作。且雲《漢書音義》「數」作「朔」,則 亦不可對「天」矣。此詩誤用「天幸」事,固已無疑。然考山 谷之言,謂顏師古以「數奇為命隻不耦」,則數乃命數 之數,非疏數之數也。杜詩曰:「數奇謫關塞,道廣存箕 潁。」白樂天《詩集序》曰:「文士多數奇,詩人尤命薄。」樂天 以「數奇」對命薄,子美以「數奇」對道廣,是皆以數為命 數之數。若《柳子厚碑》曰:「不遇興詞,鬱駹眉之都尉;數 奇見惜,挫猿臂之將軍。」楊蟠詩曰:「仲父嘗三逐,將軍 老數奇。」此乃為疏數字用也。

《讀書鏡》:「東坡上韓魏公乞葬董傳書,軾再拜。近得秦 中故人書,報進士董傳三月中病死。軾往歲官岐下, 始識傳,至今七八年,知之熟矣。其為人不通曉世事, 然酷嗜讀書,其文字蕭然有出塵之姿。至《詩》與《楚詞》, 則求之於世,可與傳比者不過數人。此固不待軾言, 公自知之。然傳嘗望公不為力致一官,軾私心以為」 公非有所愛也,知傳所稟賦至薄,不任官耳。今年正 月,軾過岐下,而傳居喪二曲。使人問訊其家,而傳徑 至長安,見軾於傳舍,道其飢寒窮苦之狀,以為「幾死 者數矣。賴公而存,又且薦我於朝。吾平生無妻,近有 彭駕部者,聞公薦我,許嫁我其妹。若勉得一官,又且 有妻,不虛作一世人,皆公之賜。」軾既為傳,喜且私憂 之。此二事生人之常理,而在傳則為非常之福,恐不 能就。今傳果死,悲夫!書生之窮薄,至於如此其極耶。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