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第06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六十六卷目錄
壽夭部紀事
壽夭部雜錄
人事典第六十六卷
壽夭部紀事
[編輯]《史記·三皇本紀》:「天皇氏兄弟十二人立,各一萬八千 歲。」
《地皇氏》,姓十一人,亦各萬八千歲。
人皇氏兄弟九人,凡一百五十世,合四萬五千六百 年。
炎帝神農氏立,一百二十年崩。
《五帝本紀》:「黃帝崩,葬橋山。」按註:「皇甫謐曰:在位百年 而崩,年百一十一歲。」
顓頊崩,而元囂之孫高辛立。按註皇甫謐曰:「在位七 十八年,年九十八。」
帝嚳崩而摯代立。按《註》皇甫謐曰:「在位七十年,年百 五歲。」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 薦之於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按《註》皇甫謐曰: 「堯以甲申歲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徵舜,甲寅舜代行 天子事。辛巳崩,年百十八,在位九十八年。」孔安國云: 「壽百一十六歲。」
《莊子天地篇》:「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聖人請祝聖人。 使聖人壽』。堯曰:『辭』。」「『使聖人富』。堯曰:『辭』。」「使聖人多男子。 堯曰:『辭』。封人曰:『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獨不欲, 何邪』?」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 者,非所以養德也。故辭』。封人曰:『始也我以女為聖人 邪?今然君子也。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多男子而授之 職,則何懼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則何事之有?夫聖人 鶉居而𪃟食,鳥行而無彰,天下有道,則與物皆昌;天 下無道,則修德就閒。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 至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封人去 之,堯隨之曰:「請問。」封人曰:「退已。」
《史記五帝本紀》:「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 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 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按註: 「皇甫謐曰:『舜以堯之二十一年甲子生,三十一年甲 午徵用,七十九年壬午即真,百歲癸卯崩』。」
《路史》:「籛鏗封於彭,是為大彭。彭祖以斟雉養性事放 勛,壽七百六十七。」按註《莊子》云:彭祖得之,上及有虞, 下及五伯,如此而已。《彭祖傳》云:「商王時傳之三百歲」, 已謬矣。《仙傳》乃雲喪四十九妻,五十四子。或雲壽七 百,或雲四百,皆妄。《世本》:鏗在商為守藏史,周為柱下 史。子云老彭,蓋又誤為老子也。《潛夫論》又謂顓帝師 「於老彭,尤乖。」
《史記夏本紀》:「禹東巡狩,至會稽而崩。」按註:「皇甫謐曰: 年百歲也。」
《山海經海外西經》:「軒轅之國在北窮山之際,其不壽 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史記殷本紀》:「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按註:「皇甫謐 曰:『即位十七年而踐天子位。為天子十三年,年百歲 而崩』。」
帝沃丁之時伊尹卒按註《帝王世紀》雲。「伊尹年百歲 卒。」
《禮記·文王世子》:文王謂武王曰:「汝何夢矣?」武王對曰: 「夢帝與我九齡。」文王曰:「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 爾九十,吾與爾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 而終。
《六韜》:「文王祖父壽百二十而沒,王季百年而沒,文王 壽九十七而沒。」
《韓詩外傳》:齊桓公逐白鹿,至麥丘之邦,遇人曰:「何謂 者也?」對曰:「臣麥丘之邦人。」桓公曰:「叟年幾何?」對曰:「臣 年八十有三矣。」桓公曰:「美哉!」與之飲曰:「叟盍為寡人 壽也?」邦人奉觴再拜曰:「使吾君固壽,金玉之賤,人民 是寶。」桓公曰:「善哉祝乎,寡人聞之矣。」
《楚語》:「衛武公年數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曰:『自卿 以下,至於師長,士苟在朝者,無謂我老耄而舍我,必 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聞一二之言,必誦志而納 之以訓道。我在輿有旅賁之規,位寧有官師之典,倚 幾有誦訓之諫,居寢有𣊓御之箴,臨事有瞽史之道, 宴居有師工之誦,史不失書,矇不失誦,以訓御之。於』」 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及其沒也,謂之叡聖武公。 《魯語》:「夏父弗忌為宗烝,將躋僖公。宗。有司曰:『非昭穆 也』。弗聽。展禽曰:『夏父弗忌必有殃』。侍者曰:『若有殃焉 在,抑刑戮也』?」其夭札也?曰:「未可知也。若血氣彊固,將壽寵得沒。雖壽而沒,不為無殃。」
《晉語》:趙簡子歎曰:「雀入於海為蛤,雉入於淮為蜃,黿 鼉魚鱉莫不能化,唯人不能哀夫!」竇犨侍曰:「臣聞之, 君子哀無人,不哀無賄,哀無德,不哀無寵,哀名之不 令,不哀年之不登。夫中行、范氏不恤庶難,而欲擅晉 國。今其子孫將耕於齊,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人之 化也,何日之有?」
《史記仲尼弟子傳》:顏回者,年二十九,髮盡白,早死。孔 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 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 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老子傳》:「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 道而養壽也。」
《路史》:李伯陽甫生而黃面皓首,故謂老子壽四百有 四十。按註見《仙傳》《太平廣記》等,實不究所終,或雲二 百七十,然儋見秦獻公在孔子後百餘年,故韋昭以 為非禮。《外傳》云:「壽者百二十」,過此不死,為失歸祅怪。 《風俗通》:「周靈王太子晉,幼有盛德,聰明博達,師曠與 言,弗能尚也。晉年十五,顧而問曰:『吾聞大師能知人』」 年之短長也。師曠對曰:「女色赤白,女聲清,女色不壽。」 晉曰:「然。吾後三年將上賓於天。女慎無言,禍將及女。」 其後太子果死。
《新序雜事篇》:宋景公時,熒惑在心。懼,召子韋而問曰: 「熒惑在心,何也?」子韋曰:「熒惑,天罰也;心,宋分野也,禍 當君身。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使治國也,而 移死焉,不祥。寡人請自當也。」子韋曰:「可移於民。」公曰: 「民死將誰君乎?寧獨死耳。」子韋曰:「可移於歲。」公曰:「歲 饑民餓必死,為人君欲殺其民以自活,其誰以我為 君乎?是寡人之命固盡矣,子無復言矣!」子韋還走,北 面再拜曰:「臣敢賀君。天之處高而聽卑,君有仁人之 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星必徙舍君,延壽二十一歲。」 公曰:「子何以知之?」對曰:「君有三善,故三賞,星必三舍, 舍行七星,星當一年,三七二十一,故曰延壽二十一 年。臣請伏於陛下以伺之,星不徙,臣請死之。」公曰:「可。」 是夕也,星三徙舍,如子韋言。《老子》曰:「能受國之不祥, 是謂天下之王也。」
《晏子諫上篇》景公遊於麥丘,問其封人曰:「年幾何矣?」 對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壽哉!子其祝我!」封人 曰:「使君之年長於胡,宜國家?」公曰:「善哉!子其復之!」曰: 「使君之嗣壽皆若鄙臣之年。」公曰:「善哉!子其復之!」封 人曰:「使君無得罪於民。」公曰:「誠有鄙民得罪於君則 可,安有君得罪於民者乎?」晏子諫曰:「君過矣。彼疏者 有罪,戚者治之;賤者有罪,貴者治之。君得罪於民,誰 將治之?敢問桀紂,君誅乎,民誅乎?」公曰:「寡人固也。」於 是賜封人麥丘以為邑。
《雜下篇》:景公為路寢之臺,成而不踴焉。柏常騫曰:「君 何為不踴?」公曰:「然。有梟,昔者鳴聲無不為也,吾惡之 甚,是以不踴焉。」柏常騫請禳而去之,梟伏地而死。公 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亦能益寡人之壽乎?」對曰:「能。」公 曰:「能。益幾何?」對曰:「天子九,諸侯七,大夫五。」公曰:「子亦 有徵兆之見乎?」對曰:「得壽,地且動。」公喜,令百官趣具 騫之所求。柏常騫出,遭《晏子》於塗,拜馬前。騫辭曰:「為 禳君梟而殺之。君謂騫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也,亦能 益寡人壽乎』?騫曰:『能』。今且大祭,為君請壽,故將往以 聞。」晏子曰:「嘻!亦善能為君請壽也。雖然,吾聞之,維以 政與德而順乎神,為可以益壽。今徒祭,可以益壽乎? 然則福兆有見乎?」對曰:「得壽,地將動。」《晏子》曰:「騫,昔吾 見維星絕,樞星散,地其動,汝以是乎?」柏常騫。俯有間, 仰而對曰:「然。」《晏子》曰:「為之無益,不為無損也。汝薄斂 無費民,且無令君知之。」
《史記蔡澤傳》:澤從唐舉相,乃曰:「富貴吾所自有,吾所 不知者,壽也。願聞之。」唐舉曰:「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 四十三歲。」蔡澤笑謝而去,謂其御曰:「吾持粱齧肥,躍 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綬於腰,揖讓人主之前,食 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
《拾遺記》:「燕昭王八年,盧扶國來朝,渡河萬國方至。雲 其國中山川無惡禽獸,水不揚波,風不折木,人皆壽 三百歲,結草為衣,是謂卉服,至死不老,咸知孝讓。壽 登百歲以上,相敬如至親之禮。死葬於野外,以香木 靈草瘞掩其屍,閭里助送,號泣之音動於林谷,河源 為之流止,春木為之改色。居喪,水漿不入於口,至死」 者骨為塵埃,然後乃食。昔大禹隨山導川,乃旌其地 為無老純孝之國。
《漢書班固敘傳》:「始皇之末,班壹避地於樓煩。當孝惠、 高后時,以財雄邊,出入弋獵,旌旗鼓吹,年百餘歲,以 壽終。」
《張良傳》:「上欲廢太子,呂后劫良為畫計。良曰:『上有所 不能致者四人,令太子固請以為客,則一助也』。太子 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十二年,上疾愈,欲易 太子。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從太子,年皆八十有 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按注,「師古曰:『所以謂之四皓《藝文志》:「魏文侯最為好古。孝文時,得其樂人竇公。按」 注桓譚《新論》云:「竇公年百八十歲,兩目皆盲。文帝奇 之,問曰:『何因至此』?對曰:『臣年十三失明,父母憐其不 及眾技,教鼓琴。臣導引,無所服餌』。」
《賈誼傳》:「誼為梁王太傅,梁王勝墜馬死,誼自傷為傅 無狀,常哭泣,後歲餘亦死。賈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伏生傳》:「伏生故為秦博士,孝文時求能治《尚書》者,天 下亡有聞伏生治之,欲召。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 行,於是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之。」 《任敖傳》:「張蒼免相後,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妻 妾以百數,嘗孕者」不復幸。年百餘歲,迺卒。著《書》十八 篇,言陰陽律歷事。
《終軍傳》:軍死時年二十餘,故世謂之「終童。」
《蔡義傳》:「義為丞相時年八十餘,短小無鬚眉,貌似老 嫗,行步俛僂,常兩吏扶夾乃能行。」
《馮唐傳》:「武帝即位,求賢良,舉唐。唐時年九十餘,不能 為官,乃以子遂為郎。」
《轅固傳》:武帝即位,以賢良徵固時固已九十餘。 《申公傳》:武帝即位,使使束帛加璧,安車以蒲裹輪,駕 駟迎申公。至見上,上問治亂之事,申公時已八十餘, 對曰:「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
《列傳序》:「蜀有嚴君平,卜筮於成都市,年九十餘,遂以 其業終。」
《郊祀志》:「粵人勇之言:粵俗尚鬼。昔東甌王敬鬼,壽百 六十歲。後世怠嫚,故衰秏。」
《史記。武帝本紀》:李少君以祠竈穀道卻老方。上見,自 謂七十,常從武安侯飲。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少君 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老人為兒時,從其大父行,識 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 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 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
《拾遺記》:「天漢二年,渠搜國之西有祈淪之國,其俗淳 和,人壽三百歲。有壽木之林,一樹千尋,日月為之隱 蔽,若經憩此木下,皆不死不病。或有泛海越山來會 其國,歸懷其葉者,則終身不老。」
《洞冥記》:李充,馮翊人也。自言三百歲荷草畚,負五嶽 真圖而至。帝禮待之,亦號負圖先生也。
孟岐,河清之逸人也,年可七百歲。語及周初事,瞭然 如目前。岐侍周公昇壇上,岐以手摩成王足,周公以 玉笏與之,岐嘗寶執,每以衣袂拂拭。笏厚七分,今銳 斷,恆切桂葉食之。聞帝好仙,披草蓋而來謁帝焉。 黃安,代郡人也,為代郡卒,自雲「卑猥,不獲處人間。」執 鞭懷荊而讀書,畫地以記。數日久,地成池矣。時人謂 黃安年可八十餘,視如童子,常服硃砂,舉體皆赤,冬 不著裘,坐一神龜,廣二尺。人問:「子坐此龜幾年矣?」對 曰:「昔伏羲始造網罟,獲此龜以授吾。吾坐龜背已平 矣。此蟲畏日月之光,二千歲即一出頭,吾坐此龜已 見五出頭矣。行即負龜以趨,世人謂黃安萬歲矣。」 《後漢書胡廣傳》:「廣為太傅時,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壯。 繼母在堂。朝夕瞻省。傍無几杖。言不稱老。
《伏恭傳》:建初二年冬,肅宗行饗禮,以恭為三老,年九 十。
《東夷傳》:「倭人性嗜酒,多壽考,至百餘歲者甚眾。」 《方術傳》:「冷壽光年百五六十歲,行容成公御婦人法, 常屈頸鷮息,鬚髮盡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時。」
計子勳者,不知何郡縣人,皆謂數百歲行來於人間。 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三人者,皆方士也。率能行容 成御婦人術,或飲小便,或自倒懸,愛嗇精氣,不極視 大言。凡此數人,皆百餘歲及二百歲也。
王真年且百歲,視之面有光澤,似未五十者。自雲「周 流登五嶽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嗽舌下泉,咽 之,不絕房室。
薊子訓者,不知所由來也。時有百歲翁,自說童兒時 見子訓賣藥於會稽市,顏色不異於今。後人復於長 安東霸城見之,與一老翁共摩挲銅,人相謂曰:「適見 鑄此,已近五百歲矣。」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一名旉。遊學徐土,兼通數 經,曉養性之術。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 《楚國先賢傳》:「楊儀兄慮,字威方,少有德行,為江南冠 冕。州郡禮召,諸公辟請,皆不能屈。年十七夭。鄉人宗 貴,號曰德行楊君。」
《魏志郭嘉傳》:嘉深通有筭略,達於事情。太祖曰:「唯奉 孝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還,疾篤,太祖問疾 者交錯,及薨,臨其喪,哀甚,謂荀攸等曰:「諸君年皆孤 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 夭折,命也夫!」
《明帝本紀》註,《世語》曰:并州刺史畢軌送漢故渡遼將 軍范明友鮮卑奴,年三百五十歲,言語飲食如常人。 奴云:「霍顯,光後小妻;明友妻,光前妻女。」
《鍾會傳》:「會與山陽王弼並知名。」按《註》:「弼幼而察惠,年 十餘,好老氏,通辨能言,亡時,年二十四。弼之卒也,晉景王聞之,嗟嘆者累日。」其為高識所惜如此。
《拾遺記》:太始元年,魏帝為陳留王之歲,有頻斯國人 來朝,以五色玉為衣,如今之鎧。其使不食中國滋味, 自齎金壺,壺中有漿,凝如脂,嘗一滴則壽千歲。 《搜神記》:「管輅至平原,見顏超貌主夭亡,顏父乃求輅 延命,輅曰:『子歸覓清酒鹿脯一斤,卯日刈麥,地南大 桑樹下,有二人圍棋,次但酌酒置脯,飲盡更酌,以盡 為度。若問汝,汝但拜之勿言,必合有人救汝』。」顏依言 而往。果見二人圍棋,顏置脯斟酒於前。其人貪戲,但 飲酒食脯,不顧。數巡,北邊坐者忽見顏在,叱曰:「何故 在此?」顏惟拜之。南面坐者語曰:「適來飲他酒脯,寧無 情乎?」北坐者曰:「文書已定。」南坐者曰:「借文書看之。」見 超壽止可十九歲,乃取筆挑上語曰:「救汝至九十年 活。」顏拜而回,管語顏曰:「大助子且喜得增壽。北邊坐 人是北斗,南邊坐人是南斗,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 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 《晉書衛玠傳》:「玠向建鄴,京師人士聞其姿容,觀者如 堵。玠勞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時年二十七。時人謂玠 被看殺。」
《周訪傳》:初,訪少時,遇善相者廬江陳訓,謂訪與陶侃 曰:「二君皆位至方嶽,功名略同。但陶得上壽,周當下 壽,優劣更由年耳。」訪小侃一歲,大興三年卒,時年六 十一。
《石鑒傳》:「鑒,元康初為太尉,年八十餘,克壯,慷慨自遇 若少年,時人美之。」
《王濛傳》:「濛疾漸篤,於燈下轉麈尾視之,歎曰:『如此人 曾不得四十也』。」年三十九卒,臨殯,劉惔以犀杷麈尾 置棺中,因慟絕久之。濛子修字敬仁,小字荀子,明秀 有美稱,善隸書,號曰流弈清舉。年十二,作《賢全論》,濛 以示劉惔曰:「敬仁此論,便足以參微言。」起家著作郎, 瑯琊王文學,轉中軍司馬,未拜而卒,年二十四。臨終 歎曰:「無愧古人,年與之齊矣!」
《公孫永傳》:「永隱於平郭南山,不娶妻妾,非身所墾植, 則不衣食之,吟詠巖間,欣然自得。年餘九十,操尚不 虧。」
《世說》:王渾妻鍾氏,生女令淑,武子為妹求簡美,對而 未得。有兵家子有儁才,欲以妹妻之,乃白母曰:「誠是 才者,其地可遺,然要令我見。」武子乃令兵兒與群小 雜處,使母帷中察之。既而母謂武子曰:「如此衣形者 是,汝所擬者非邪?」武子曰:「是也。」母曰:「此才足以拔萃, 然地寒,不有長年,不得申其才用,觀其形骨,必不壽, 不可與婚。」武子從之。《兵兒》數年果亡。
《搜神記》:「臨氾縣有廖氏,世老壽,後移居,子孫輒殘折。 他人居其故宅,復累世,壽。乃知是宅所為,不知何故, 疑井水赤,乃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數十斛,丹汁 入井,是以飲水而得壽。」
《荊州記》:「南陽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極甘馨。又中 有三十家,不復穿井,即飲此水,上壽百二十三十,中 壽百餘七十,猶以為夭。」
《南齊書沈驎士傳》:驎士篤學不倦,遭火燒書數千卷。 驎士年過八十,耳目猶聰明,以火故抄寫,燈下細書, 復成二三千卷,時人以為養身靜嘿之所致也。 《杜棲傳》:棲善清言,能彈琴飲酒,名儒貴游多敬待之。 國子祭酒何引兄點見棲嘆曰:「卿風韻如此,雖獲嘉 譽,不永年矣。」卒時年三十六。當世咸嗟惜焉。
《徐伯珍傳》:伯珍隱處豫章,王辟議曹從事,不就。兄弟 四人,皆白首相對,時人呼為「四皓。」
《梁書孫謙傳》:「謙為光祿大夫,年逾九十,強壯如五十 者。每朝會,輒先眾到公門。」
《南史梁始興忠武王憺傳》:「憺子暎為北徐州刺史。在 任弘恕,人吏懷之。常載粟帛遊於境內,有遇貧者,即 以賑焉。勝境名山,多所尋履。及徵將還,鍾離人顧思 遠挺叉行部伍中,暎見甚老,使人問,對曰:『年一百一 十二歲兒,七娶有子十二,死亡略盡。今唯小者,年已 六十,又無孫息,家闕養乏,是以行役』。暎大異之,召賜」 之食,食兼於人,檢其頭有肉角長寸,遂命後舟載還 都,謁見天子,與之言往事,多異所傳,擢為散騎侍郎, 賜以奉宅,朝夕進見。年百二十卒。又普通中,北侵攻 穰城,城內有人年二百四十歲,不復能食穀,唯飲曾 孫婦乳。簡文帝命勞之,賜以束帛。荊州上津鄉人張 元始,年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不異。至年九 十七,方生兒,兒遂無影。將亡,人人告別,乃至山林樹 木,處處履行,少日而終,時人以為「知命。」湘東王愛奇 重異,遂留其枕。
《魏書帝紀》:「始祖神元皇帝,諱力微,凡饗國五十八年, 年一百四歲。」
《羅結傳》:「結,代人也。其先世領部落為國附臣。劉顯之 謀逆也,太祖去之,結翼衛鑾輿,從幸賀蘭部。後以功 賜爵屈蛇侯。太宗時,除持節散騎常侍、寧南將軍、河 內鎮將。世祖初,遷侍中外都大官,總三十六曹事。年 一百七歲,精爽不衰。世祖以其忠慤,甚見信待。監典後宮,出入臥內,因除長信卿。年一百一十,詔聽歸老」, 賜大甯東川以為居業,並為築城,即號曰「羅侯城」,至 今猶存。朝廷每有大事,驛馬詢訪焉。年一百二十歲 卒。贈寧東將軍、幽州刺史,諡曰貞。
《高允傳》:允授懷州刺史時年將九十矣,勸民學業,風 化大行。太和二年,詔領中書監。允雖年漸期頤,而志 識無損,猶心存舊職,披考史書。十一年正月卒,年九 十八。初,允每謂人曰:「吾在中書時,有陰德,濟救民命。 若陽報不差,吾壽應享百年矣。」
《王憲傳》:「憲為并州刺史,境內清肅。及還京師,以憲元 老,特賜錦繡布帛綿綵珍羞禮膳。天安初,卒,年八十 九。」
《王琚傳》:「琚為冀州刺史,徵還,高祖以其年老,拜散騎 常侍,養老於家。琚常飲牛乳,色如處子。太和二十年 冬卒,時年九十。」
《路恃慶傳》:恃慶從叔景略,景略從祖弟法常,幼而修 立,為郡功曹,早卒。儀同李神儁與之有舊,每云:諸路 前輩中有路法常,足為名士。謂必遠至而竟無年,天 下事誠難知也。
《伽藍記》,建陽里東有綏民里,里內有洛陽縣,臨渠水。 縣門外有《洛陽令楊機清德碑》。綏民里東崇義里,里 內有京兆人杜子休宅,地形顯敞,門臨御道。時有隱 士趙逸雲,是晉武時人。晉朝舊事多所記錄。正光初 來至京師,見子休宅,嘆息曰:「此宅中朝時太康寺也。」 時人未信,遂問寺之由緒。逸云:龍驤將軍王濬平吳 之後,始立寺。本有三層浮圖,用甎為之。指子休園中 曰:「此是故處。」子休掘而驗之,果得甎數十萬,兼有《石 銘》,云:「晉太康六年,歲次乙巳,九月甲戌朔八月辛巳, 儀同三司襄陽侯王濬敬造。」時園中果菜豐蔚,林木 扶疏,乃服逸言,號為聖人。子休遂捨為靈應寺,所得 之甎,還為三層浮圖。好事者遂尋問:晉朝京民何如 今日?逸曰:「晉時民少於今日,王侯第與今日相似。」又 云:「自永嘉以來二百餘年,建國稱王者十有六君,皆 遊其都邑,目見其事。國滅之後,觀其史書,皆非實錄, 莫不推過於人,引善自向。苻生雖好勇嗜酒,亦仁而 不殺。觀其治典,未為兇暴,及詳其史,天下之惡皆歸 焉。苻堅自是賢主,賊」君取位,妄書君惡,凡諸史官,皆 此類也。人皆貴遠賤近,以為信然。當今之人,亦生愚 死智,惑已甚矣。問其故,逸曰:「生時中庸之人爾。」及死 也,碑文墓誌,必窮天地之大德,盡生民之能事,為君 共堯舜連衡,為臣與伊皋等跡。牧民之臣,浮虎慕其 清塵;執法之吏,埋輪謝其梗直。所謂生為盜蹠,死為 夷、齊,妄言傷正,華辭損實。當時搆文之士,慚逸此言。 步兵校尉李澄問曰:「太尉府前甎浮圖,形製甚古,猶 未崩毀,未知早晚造」逸曰:「晉義熙十二年,劉裕代姚 泓軍人所作。汝南王聞之而異之,拜為義父,因而問 何所服餌,以致長年?逸云:『吾不閑養生,自然長壽。郭 璞嘗為吾筮云:『壽年五百歲,今始餘半,常』』」給步挽車 一乘,遊於市里。所經之處,多記舊跡。三年已後,遁去, 莫知所在。
《舊唐書裴矩傳》:「矩遷民部尚書,年且八十,而精爽不 衰,以曉習故事,甚見推重。」
《甄權傳》:「貞觀十七年,權年一百三歲,太宗幸其家,視 其飲食,訪以藥性,因授朝散大夫,賜几杖衣服。」 《孫思邈傳》:「思邈善談莊老及百家之說,兼好釋典。顯 慶四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固辭不受。思邈自雲 開皇辛酉歲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詢之鄉里,咸雲數 百歲人。話周齊間事,歷歷如眼見。以此參之,不啻百 歲人矣,然猶視聽不衰,神采甚茂,可謂古之聰明博 達不死者矣。」
《葉法善傳》:法善生於隋太業之丙子,死於開元之庚 子,凡一百七歲。
《王遠知傳》:「遠知卒,年一百二十六歲。」
《趙昌傳》:「昌除華州刺史,辭於麟德殿,時年八十餘,趨 拜輕健,召對詳明,上退而嘆異,宣宰臣密訪其頤養 之道以奏焉。」
《張萬福傳》:「萬福貞元二十一年,以左散騎常侍致仕, 其年五月卒,年九十。萬福自始從軍至卒,祿食七十 餘年,未嘗病一日。」
《嚴善思傳》:「善思子向,寶應中授太常員外卿。始,善思 父徐州長史延及善思,俱年八十五而卒。廣德二年, 向卒,又年八十五。向兄前趙郡司馬宙,長向十歲。向 卒時,宙並無恙。」
《王希夷傳》:希夷居兗州徂徠,與劉元博友善,喜讀《周 易》《老子》,餌松柏葉雜華。年七十餘,筋力柔強,刺史盧 齊卿就謁問政,答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言足矣。」 元宗東巡狩,詔州縣敦勸,見行在時,九十餘,帝令張 說訪以政事,宦官扶入宮中,與語甚悅,拜國子博士, 聽還山。敕州縣春秋致束帛酒肉,仍賜絹百,衣一稱。 《嚴綬傳》:綬才器不踰常品,事兄嫂過謹,為時所稱。常
以寬柔自持,位躋上公,年至大耋,前後統臨三鎮,皆號雄藩。所辟士為將相者凡九人,其貴壽如此。《隋唐嘉話》:隋司隸薛道衡子收,以文學為秦王府記 室,早亡。太宗追悼之,謂梁公曰:「薛收不幸短命若在, 當以中書令處之。」
《因話錄》:「『都水使者崔綽,少年豪俠,不拘小節。天寶中, 有方士過其家,崔傾財奉之,亦無所望。方士臨去,留 藥一丸為別,崔殊不之,重埋於床下。燕薊之亂,家人 避賊,崔在後未去,忽見床下有菌,甚肥鮮,因煮而食 之,雜以葷味,自此體腹輕健,至老更無疾病,月中視 小字,夜食生彘,元和初猶在,年九十餘卒。蘇州刺史』 韋公集中所贈崔都水詩者是也。向得靈藥,便能正 爾服之,當已輕舉矣。其次,食所化靈芝,不雜葷茹,又 應反顏住世,壽不可量。」蓋元中但以有壽無疾,酬好 施之功而已。崔即蘇州之堂妹壻也。 《酉陽雜俎》:「王元榮俘中天竺王阿羅那順以詣闕,兼 得術士那羅邇婆,言壽二百歲。太宗奇之,館於金飆」 門內造延年藥,令兵部尚書崔敦禮監主之。言「婆羅 門國有藥,名畔茶佉,水,出大山中石臼內,有七種色, 或熱、或冷,能消草木金鐵,人手入則消爛。若欲取水, 以駱駝、髑髏沉於石臼,取水轉注瓠蘆中。每有此水, 則有石柱似人形守之。若彼山人傳道此水者則死。 又有藥名咀賴羅,在高山石崖下,山腹中有石孔,孔 前有樹,狀如桑樹,孔中有大毒蛇守之。取以大方箭 射枝葉,葉下便有烏鳥銜之飛去,則眾箭射烏而取 其葉也。」後死於長安。
《疑仙傳》:「丁實者,多遊洛陽,自稱嵩山隱人,白髮如絲, 而貌若桃花色。或問之曰:『君應百歲也,何時隱嵩山』? 實曰:『我本秦始皇時儒士也,李斯勸始皇坑儒焚書, 以愚黔首,我即逃入嵩山,遇一老叟謂我曰:『可令爾 長生』。因授我一丸藥,我吞之至於今,雖髮白而容顏 不變,故不記多少歲也』。亦嘗識漢武時東方朔也,方 朔是仙家一小兒,性顛狂,仙家惡之,令出於人世。我 曾拜王母,王母有是言,我故訪方朔以問,方朔亦笑 而不諱。我亦識劉晨、阮肇之輩,此皆俗人耳。偶然誤 入他桃源洞,終亦有俗心,故不得仙也。」復曰:「我亦本 非神仙,故多不遇之人。」或又問曰:「君既得靈丹,何不 為仙也?」實曰:「我雖得長生之道,而且」不得乘虛御氣 之道,固不能昇仙也。實每歲至春和,即必至洛陽城, 如此數十年,人皆識焉。祿山將起兵,實謂人曰:「我又 須逃胡,與儒異也。」言訖而去,不復至,人皆疑是地仙 耳。
《全唐詩話》:吳人范攄處士之子,七歲能詩,贈隱者云: 「掃葉隨風便,澆花趁日陰。」方干云:「此子他年必成名。」 又吟夏日云:「閒雲生不雨,病葉落非秋。」干曰:「惜哉!必 不享壽。」果十歲卒。
《冊府元龜》:「張道鴻,少遊名山,得服食之術。後居人間, 每餌金丹,時年一百四十六歲。」
丘為為散騎常侍致仕,年八十餘,而繼母尚無恙。 柳公度善攝生,年八十餘,步履輕便,位光祿少卿。 《南唐書弘茂傳》:「弘茂,元宗第二子。弘茂之幼有異僧, 言人壽夭禍福多驗。元宗使視弘茂,僧書九十二字 以獻。及卒,年十九。」
《南唐近事》:慶王茂,元宗第二子也。雅言俊德,宗室罕 倫。未冠而薨,上深軫悼,每顧侍臣曰:「子夏喪明,不為 異也。」或對曰:「臣聞仁而不壽,《仙經》所謂鍊形於太陰 之中。然慶王必將侍三後於三清,友王喬於玉除,伏 望少寢矜念。」上泫然焉。
《木平和尚》,《保大初》,徵至闕下,出入宮禁中,上最鍾愛 慶王。王初幼學,上問壽命幾何?木平曰:「郎君聰明哲 智,預知六十年事,壽當七十。」是歲疾終,年十七。蓋反 語以對之也。
《五代史馮道傳》:「道卒,年七十三,諡曰文懿,追封瀛王。 道既卒,時人皆共稱嘆,以謂與孔子同壽」,其喜謂之 稱譽蓋如此。
《稽神錄》:張武者,始為廬中一鎮副將,頗以拯濟行旅 為事。嘗有老僧過其所,武謂之曰:「師年老,前店尚遠, 今夕止吾廬中可乎?」僧忻然。其鎮將聞之,怒曰:「今南 北交戰,間諜如林,知此僧為何人,而敢留之也。」僧乃 求去,武曰:「吾已留師,行又日晚,但宿無苦也。」武室中 惟有一床,即以奉其僧,己即席地而寢,盥濯之備,皆 自具焉。夜數起視之,至五更,僧乃起而歎息,謂武曰: 「少年能如是耶?吾有藥子十丸,每正旦吞一丸,可延 十年之壽,善自愛。」珍重而去,出門忽不見。武今為常 州團練副使,有識者計其年已百歲,常自稱七十,輕 健如故。
《冊府元龜》:「馬縞長興四年為戶部侍郎,縞時年已八 十,及為國子祭酒,八十餘矣,形氣不衰。」
許寂授工部尚書致仕卜居於雒時寂已年高精彩 猶健沖淡寡言時獨語奇怪可怪人莫知其際卒時 年八十餘。
晉蕭願為太子賓客願唐宰相倣之曾孫也。倣入相接賓之次願為兒童之戲倣謂客曰:「予豈敢得位而 喜所幸奕世壽考。吾今。又有曾孫在目前矣。」願年七 十餘其母猶在一門壽考人罕及者。
盧損為祕書監,拜章辭位,乃授戶部尚書致仕,退居 潁川。時李鏻年將八十,善服氣導引。損以鏻之遐壽 有道術,酷慕之,仍以潁川逼城市,乃卜居陽翟,立隱 舍,誅茅種藥,山衣野服,逍遙於隱几之間。出則柴車 鶴氅,自稱貝茨山人。晚年與同遊五六人,於大隗山 中古宮觀址,疏泉鑿坯為隱所,誓不復出。時年八十 餘,齒髮不衰,而有壯容。
李建崇,歷河陽、邢州兵馬留後。漢初,入為右衛大將 軍。年踰七十,神氣不衰。建崇始自代北事後唐武皇, 至是四十餘年,前後所掌兵,麾下部曲,多至節鉞,零 落殆盡,唯建崇雖位不及藩屏,而康強自適,以至期 耄。太祖即位,授左監門衛上將軍。廣順三年春卒,贈 黔南節度使。
扈載為翰林學士年三十六卒載始自解褐至終纔 四年而與劉袞皆有才無命時論惜之。
拊掌錄王溥,《五代狀元》:相周高祖、世宗,至宋以宮師 罷相。其父祚,為周觀察使致仕。祚居富貴久,奉養奢 侈,所不足者未知年壽耳。一日居洛陽里第,聞有卜 者,令人呼之,乃瞽者也。密問老兵云:「何人呼我?」答曰: 「王相公父也,貴極富溢,所不知者壽也。今以告汝,俟 出當厚以卦錢相酬也。」既見祚,令布卦成文,推命大 驚曰:「此命惟有壽也。」祚喜問曰:「能至七十否?」瞽者笑 曰:「更向上答以至八九十否?」又大笑曰:「更向上」答曰: 「能至百歲乎?」又嘆息曰:「此命至少亦須一百三四十 歲也。」祚大喜曰:「其間莫有疾病否?」曰:「並無之。」其人又 細數之曰:「俱無,只是近一百二十歲之年,春夏間微 苦,臟腑尋便安愈矣。」祚大喜,回顧子孫在後侍立者 曰:「孩兒輩切記之,是年莫教我喫冷湯水。」
《茅亭客話》:「偽蜀王氏時,有郎官陳損之,至孟氏朝,年 已百歲,妻亦九十餘。當時朝士家有婚聘筵會,必請 老夫婦以乞年壽為名。至蜀末年,其夫先死,後聖朝 剋復,至太平興國中,老婦猶存,僅一百二十歲,遠孫 息輩住西市,造花為業,供侍稍給。有好事者時往看 之。形質尪瘦,狀若十二三歲小兒,短髮皓然,顧視外」 人有同異類,寒暑風霜,亦不知之。休復嘗見《神仙傳》 云:「人壽有至一百二十歲,非因修養而致,皆由稟受 以得之,則老婦是也。若因修養及得靈藥餌者,壽至 二百四十歲,加至四百六十歲已上,則視聽不衰,而 無昏耄。盡其理者,可以不死,但不成仙爾。夫養壽之 道,唯不傷而已矣。」
《遼史聖宗本紀》:「統和十二年,霸州民李在宥,年百三 十有三,賜束帛、錦袍銀帶,月給羊酒,仍復其家。」 《道宗本紀》:「大安十年十二月癸酉,三河縣民孫賓及 其妻皆百歲,復其家。」
《宋史隱逸傳》:有許瓊者,開封鄢陵人。開寶五年,子永 罷盧氏縣尉,詣匭上言:「臣年七十五,父瓊年九十九, 長兄年八十一,次兄年七十九。欲乞近地一官,以就 營養。」上覽奏,召永訊之,即命迎其父赴闕。瓊得對於 講武殿,上顧問久之,悉能奏對,而詞氣不衰,言唐末 以來事歷歷可聽。上悅,其父子俱享遐壽,賜襲衣、犀 帶、銀鞍勒馬,帛三十匹、茶二十觔,授永郾城令。是時, 澶、密、齊、沂、萊、江、吉、萬州、江陰、梁山軍各奏「八十已上」, 呂繼美等二十九人並賜爵公士。真宗時,凡老人年 百歲已上者,州縣以名聞,皆詔賜衣帛、米麥,長吏存 撫之。
《司馬旦傳》:「旦生於丙午,與文彥博、程公珣、席汝言為 同年會。賦詩繪像,世以為盛事,比唐九老。」
《文彥博傳》:「彥博雖窮貴極富,而平居接物謙下,尊德 樂善,如恐不及。其在洛也,洛人邵雍、程顥兄弟皆以 道自重,賓接之如布衣交。與冨弼、司馬光等十三人, 用白居易九老會故事,置酒賦詩相樂,序齒,不序官, 為堂繪像其中,謂之洛陽耆英會。好事者莫不慕之。」 《郎簡傳》:「簡卒,年八十有九,特贈吏部侍郎。簡性和易」, 喜賓客,即錢塘城北治園廬,自號武林居士,道引服 餌,晚歲顏如丹,尤好醫術,人有疾,多自處方以療之。 有《集驗方》數十行於世。一日謂其子絜曰:「吾退居十 五年,未嘗小不懌,今意倦,豈不逝歟?」就寢而絕。幼從 學四明朱頔,長學文於沈天錫,既仕,均奉資之。後二 人亡,又訪其子孫為主婚嫁。平居宴「語,惟以宣上德、 救民患為意。孫沔知杭州,榜其里門曰『德壽坊』。」 《饒州府志》:「周慶宗號綵衣,安仁人。文敏之子。好學善 文,聲聞遠著。受經華山陳摶,深造其術。壽一百二十 有六而卒。贈中奉大夫。許幾題其墓曰:『文如陶靖節, 平生修德,非筆毫所能摹寫』。太史黃廷堅為書雲 《洞微志》:『太平興國李守忠為』」承旨,奉使南方,過海至 瓊州界,道逢一翁,自稱楊遐舉,年八十一,邀守忠詣 所居,見其父曰叔連,年一百二十二。又見其祖,曰宋 卿,年一百九十五。語次,見梁上一雞窠,中有一小兒頭,下視宋卿曰:「此吾前代祖也。」不語不食,不知其年, 朔朢取下,子孫列拜而已。
《退朝錄》:任恭惠與呂許公同年進士而同為博士。恭 惠登樞,年耆康彊,許公時尚為相,嘗所歎羨。詢其服 餌之法,恭惠謝曰:「不曉養生之術,但中年因讀《文選》, 有所悟爾。」謂石韞玉以山輝,水含珠而川媚,許公以 為然。
《聞見前錄》:熙寧初,洛陽有老人黨翁者,賣藥日於水, 南北往來,行步甚快,少年不及也。自言「五代清泰年 為兵,嘗事柴世宗,有《放停公帖》」可驗。戴卷腳愨頭,衣 黃衫,繫革帶,猶唐裝也。有妻無子,問其事則不答。至 元豐中,不知所在。余嘗親見之,亦異人矣。
元豐五年,文潞公以太尉留守西都,時冨韓公以司 徒致仕,潞公慕唐白樂天九老會,乃集洛中卿大夫 年德高者為耆英會。以洛中風俗尚齒,不尚官,就資 勝院建大廈,曰「耆英堂」,命閩人鄭奐繪像其中。時冨 韓公年七十九,文潞公與司封郎中席汝言皆七十 七,朝議大夫王尚恭年七十六,太常少卿趙丙、祕書 監劉幾、衛州防禦使馮行己,皆年七十五;天章閣待 制楚建中、朝議大夫王慎言,皆七十二,大中大夫張 問、龍圖閣直學士張壽皆年七十。時宣徽使王公拱 辰留守北京,貽書潞公,願預其會,年七十一。獨司馬 溫公年未七十。潞公素重其人,用唐九老、狄兼謨故 事,請入會,溫公辭以晚進,不敢班冨、文二公之後。潞 公不從,令鄭奐自幕後傳溫公像,又至北京傳王公 像,於是預其會者凡十三人。潞公以地主攜妓樂就 冨公宅第一會,至冨公會,送羊酒不出,餘皆次為會。 洛陽多名園古剎,有水竹林亭之勝。諸老鬚眉皓白, 衣冠甚偉,每宴集,都人隨觀之。潞公又為同甲會,司 馬郎中程大中珦、席司封汝言,皆丙午人也,亦繪像 資勝院。其後司馬公與數公又為真率會,有約酒不 過五行,食不過五味,惟菜無限。楚正議違約增飲食 之數,罰一會。皆洛陽太平盛事也。洛之士庶又生祠 潞公於資勝院,溫公取神宗《送潞公河南》詩,隸書於 榜曰「佇瞻堂」,塑公像其中,冠劍偉然,都人事之甚肅。 初,溫公自以晚輩,不敢預冨、文二公之會。潞公謂溫 公曰:「某留守北京,遣人入大遼偵事。」回云:「見鹵主大 宴群臣,伶人劇戲作衣冠者,見物必攫取懷之,有從 其後以挺撲之者,曰:『司馬端明耶?君實清名,在外方 如此』。」溫公愧謝。方潞公作耆英會時,康節先生已下 世。有中散大夫吳執中者,少年登科,皇祐初已作祕 書丞,不樂仕進,覓休致,其年德不在諸公下。居洛多 杜門,人不識其面,獨與康節相善,執中未嘗一至公 府,其不預會者,非潞公遺之也。文潞公嘗曰:「人但以 某長年為慶,獨不知閱世既久,內外親戚皆亡,一時 交遊凋零殆盡,所接皆邈然少年,無可論舊事者,正 亦無足慶也。」范忠宣公亦曰:「或相勉以攝生之理,不 知人非久在世之物。假如丁令威千歲化鶴歸鄉,見 城郭人民皆非,則獨存何足樂者。」嗚呼!皆達理之言 也。
《澠水燕談錄》:慶曆末,杜祁公告老,退居南京,與太子 賓客致仕王渙、光祿卿致仕畢世長、兵部郎中分司 米實、尚書郎致仕馮平為「五老會,吟醉相勸,士大夫 高之。祁公以故相耆德,尤為天下傾慕。兵部詩云:『九 老且無元老貴,莫將西洛一般看』。五人年皆八十餘, 康寧健爽,相得甚歡。故祁公詩云:『五人四百有餘歲』」, 深稱分曹與掛冠。而畢年最高,時九十餘,故其詩云: 「非才忝預最高年。」《是時歐文忠留守睢陽》而嘆慕,借 其詩觀之,用《次韻》卒章云:「聞說優游多唱和,新詩何 惜借傳看。」
《夢溪筆談》:文潞公保洛日,年七十八。同時有中散大 夫程珦、朝議大夫司馬旦、司封郎中致仕席汝言,皆 年七十八,嘗為同甲會,各賦詩一首。潞公詩曰:「四人 三百十二歲,況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園為賦客,合 成商嶺採芝仙。清談亹亹風盈席,素髮飄飄雪滿肩。 此會從來誠未有,洛中應作書圖傳。」
《避暑錄話》:「國朝宰相致仕,從容進退,享有高壽,其最 著者六人:張鄧公八十六,陳文惠八十二,冨韓公八 十一,杜祁公八十,李文定七十七,龐穎公七十六,文 潞公雖九十二,而晚節不終,士論惜之。張鄧公仍自 相位得謝,尤為可貴。」
《畫墁錄》:劉伯壽少年不羈,其父曄尹京,每旦,父趨郡, 隨馬而出,簿佐偵伺,父先入,其自課書史,從容無闕。 一旦早至白礬樓下,天未明,獨坐茶坊中,有一老人 繼入就坐,因相問勞共茶,老人曰:「『少年能飲酒乎』?伯 壽曰:『性不能飲酒』。老人曰:『少年不能飲,老夫自飲,可 登此樓乎』?伯壽欣然從之。既上闃,無一人,老人一舉」 已斗餘矣。熟視伯壽曰:「少年人神清氣足,可以致神 仙。然肩骨低一指,猶位躋三品。」至耄年,文武雙全,子 孫蕃衍,乃授以丹術。元豐三年冬,予自蒲中之京師, 訪伯壽於嵩陽,是時年七十有四矣。同登峻極,行步如飛。予與登封令龐元常、杜子春明經奔喘不及,伯 壽顧而笑曰:「三年少乃爾耶?」袒露髀股,示人皆肉皮 裹骨,毛長數寸,扣之有聲,光彩爛然。足未歇,歌所為 大曲,略數千言,響振山谷。累夕對榻,竟旦不眠,至元 祐初方卒,無疾也。
《容齋隨筆》:王逢原以學術,邢居實以文采,有盛名於 嘉祐元豐間。然所為詩文多怨抑沉憤,哀傷涕泣,若 辛苦憔悴,不得其平者,故皆不克壽。逢原年二十八, 居實纔二十,天𢌿其才而嗇其壽,吁,可惜哉! 《容齋四筆》:李文正公昉罷相後,只居京師,以司空致 仕。至道元年,年七十二矣。思白樂天洛中九老之會, 適交遊中有此數,曰:「太子中允張好問,年八十五;太 常少卿李運,年八十;故相吏部尚書宋琪、廬州節度 副使武允成,皆七十九;吳僧贊寧,年七十八;郢州刺 史魏丕,年七十六;左諫議大夫楊徽之,年七十五;水 部郎中朱昂與昉,皆七十一。欲繼其事為宴集,會蜀 寇起而罷。其中兩宰相乃著一僧」,唐世及《元豐耆英 所無也。次年李公即世,此事竟不成。耋老康寧,相與 燕嬉於昇平之世,而雅懷弗遂,造物豈亦吝此耶? 〈齊東野語〉》:安定郡王子濤字仲山,在京師時,其兄子 沖喜延道流方士。有許公言者,能以藥為黃金。其人 皎然玉樹,有小鑪,高不盈尺,以少藥物就掌中調之, 納火中,須臾精金也。謂仲山曰:「如何?」仲山曰:「畢竟只 是假。」許愕然,拊其背曰:「善自愛。」越數日,告子沖別,挽 留不可。將出門,邀仲山耳語,首言:「君兄且死矣,君手 有直紋,未可量,但早年亦囏困,宜順受之,壽可至六 十九。人壽修短,視其操行。上帝所甚惡者貪,所甚靳 者壽。人能不犯其所甚惡,未有不得其所靳者。君能 不忘吾言,可至七十九。持之益謹,更可至八十九。外 此非吾所知也。」仲山問其行何之,曰:「中原將亂,吾入 蜀耳。」未數月,子沖一夕無疾而亡。踰年,金入寇,仲山 負其母以南,晝伏宵行,數阽於危,僅行脫。平生守許 之戒不渝。晚而襲爵,年八十七乃終。
《青箱雜記》:本朝大官最高年者凡三人:曰太傅張公 士遜、樞相張公昇、少保趙公概,皆壽至八十六。又二 人次之,曰陳文惠公堯佐,至八十二,杜祁公衍,至八 十一。又一人次之,曰冨文忠公弼,壽至八十餘。皆不 及焉。故文惠致政,以詩寄太傅曰:「青雲岐路游將遍, 白髮光陰得最多。」蓋為是也。
《茅亭客話》:「庚子歲,益部軍賊據城,大軍在北門外斸 起洞子,近城攻擊,矢石如雨。中垻街有王嫗,年七十 餘,孫兒十四五歲,為賊驅之守城,嫗日自送飲食。忽 一日,賊集諸妓樂於瓦屋禪院門,嫗倚樹坐,看一賊 直來嫗前,背身箕踞,嫗叱之不去,仍惡詈之,其人如 不聞,嫗忿然退身。須臾城外一砲飛空而落,傍擊此」 賊,頭碎於地。如無此賊,則嫗正中之也。城陷日,唯殘 嫗一身,今九十餘,既老且病,凍餓切骨,織草屨自給。 常告人云:「城閉之日,若遭砲石擊殺,不見今日。」貧苦 何不幸若此耶?夫死生有命,子夏之言不能逾也。凡 人貴賤貧富,遭逢禍福,有幸與不幸。顏子少亡,子曰 「不幸。」短命之稱為不幸,則知長命為幸也。鬻屨嫗貧 而壽,嘆為不幸,惜哉!
《竹坡詩話》:黃文若言,南徐刁氏子字麟浮,十歲賦《竹 馬》詩云:「小兒騎竹作驊騮,猶走東西意未休。我已童 心無一在,十年渾付水東流。」後十歲果卒。有誌其墓 者,以比李長吉,蓋文章早成,古人有之,然亦人之所 忌也。
《妮古錄》:「黃大癡九十而貌如童顏。米友仁八十餘神 明不衰,無疾而逝。蓋畫中煙雲供養也。」
《元史札八兒火者傳》:札八兒每戰被重甲,舞槊陷陣, 馳突如飛。嘗乘橐駝以戰,眾莫能當。有丘真人者,有 道之士也,隱居崑崙山中。太祖聞其名,命札八兒往 聘之。丘語札八兒曰:「我嘗識公。」札八兒曰:「我亦嘗見 真人。」他日偶坐,問札八兒曰:「公欲極一身貴顯乎,欲 子孫蕃衍乎?」札八兒曰:「百歲之後,富貴何在?子孫無 恙,以承宗祀足矣。」丘曰:「聞命矣。」後果如所願雲。卒年 一百一十八。
《無錫縣志》:「洪武中,周受誼者,生宋景定,歷元至明,年 百有十六。帝聞而召見,賜之酒,復其家。後茹文中年 百有四,在京師,英宗召見,賜冠帶,宴之順天府。」「受誼, 弇州作崑山人。」
《駒陰穴記》:胡忠安公濙,天順初年年八十二休致。其 弟克恭、克寧、克誠並年踰七十,蒼顏白髮,燕樂一堂, 遂扁曰「壽愷」,一時以為異。
《古穰雜錄》:南京吏部魏文靖,家居二十餘年,布袍糲 飯,不治生業。年九十八,御史梁昉言驥耆德,請如漢 故事優禮之。上御奉天門,顧禮部曰:「尚書魏驥壽及 百齡,兼有德望,朕甚嘉悅。其敕遣行人存問,賜羊酒, 有司月給米三石贍之。」敕未臨浙而公薨。
《雪濤小說》:嘗聞閩中林太守春澤壽一百四歲,當九 十九年,里人拜節祝曰:「願公百齡。」公怫然怒且笑曰「不曾要君家養我,奈何限我壽耶?」
《客座新聞》:國初崑山夏友諒仲益生七齡,《夜讀書有 感》云:「更殘燭短可微吟,周孔遺書海樣深。三嘆聖賢 無復見,只存糟粕在人心。」友諒自少,藻思橫發,下筆 千言,年僅十九而沒,豈「更殘燭短」之讖乎?
《中洲野錄》:「崑山周壽誼年一百一十三歲,生於宋,而 鄉飲於洪武六年,子孫皆有百歲,家建世壽堂。六世 孫震,正德中令鄱陽,出世壽卷,士大夫多題詠之。」 皇朝盛事,大臣眉壽至九十者,魏文靖驥九十八,劉 文靖健九十四,王端毅恕九十三,尚書王公拱辰、陳 公雍俱九十二。嘉靖中,廣東按臣言,「致仕尚書湛若 水」年九十,請賜存問,允之。又五年而卒。嘉靖末,喻尚 書茂堅,萬曆初王尚書學夔,俱九十餘,王以九十四 卒,方尚書鈍以九十卒。應尚書大猷今九十四,尚無 恙,諸子俱貴顯。其尚書以上至八十餘者,胡忠安濙、 韓司寇邦問、蔣恭靖瑤,俱八十九,鄒宗伯幹、殷司徒 從儉、李太宰裕、張太保子麟,俱八十八,馬端肅文升、 林司徒瀚、韓忠定文、章文懿懋、高襄簡友璣、劉清惠 麟、嚴分宜嵩,俱八十六。單司馬安仁、楊宗伯翥、王靖 遠驥、孫司馬原貞、王安簡宗彝、陶恭介琰、趙康敏鑑、 朱宗伯恩,俱八十五。王文端直、王忠肅翱、崔司空文 奎、賈文靖詠、朱恭襄希周、孫司徒應奎,俱八十四。黃 文簡淮、胡賓客儼、劉宮保璋、薛司馬遠、尹文和直、毛 文簡紀、羅文壯欽順、顧宮保應祥、張恭肅潤,俱八十 三。陸康僖瑜、尹恭簡旻、李襄敏秉、閔莊靖珪、焦泌陽 芳、李恭襄鐩、劉司寇纓、聞莊靖淵,俱八十二。徐宗伯 瓊、侯司空瓚、洪太保鐘、林司寇泮、周司寇倫,俱八十 一。俞司寇士悅、苗文康衷、何司馬鑑、雍司徒泰、王司 寇鑑之、孫。司徒交,楊司徒潭,俱八十
高皇帝召耆老謁見,而崑山周壽誼居首,年一百十 六歲,賜宴及鈔幣。天順中,召京師人百四歲茹大中 入見便殿,錫宴順天府,賜冠帶、襲衣,命禮部尚書姚 夔造其第賀之。成化中,韓王奏「群牧所千戶朱政,曾 祖年一百六歲而終,祖全一百二歲,父鏞八十二歲 見存,三代皆以千戶致仕。」詔政、鏞俱進階宣武將軍, 各賜羊酒、白米二石。弘治中,吾州毛弼年百歲,而孫 澄狀元及第,有司為《蓋人瑞狀元坊》,真盛事也。 黃文簡以永樂甲申主會試,以宣德癸丑少保致仕, 相去三十年。謝文正以弘治乙卯入相,至嘉靖戊子 復召,相去亦三十年。可謂舊德。
吾吳朱恭靖希周,弘治丙辰狀元,盛德為天下師表。 雖壽止八十四,然及見嘉靖丙辰狀元諸大綬而沒, 亦吾吳盛事也。
《方洲雜錄》:予使朝鮮抵遼,出連山隘口,二日按營荒 野,官校指言,北山中有居人數家,一老者自宣德末 已年八十餘,今猶強健。因與副使武士英單騎徐行, 約里許,抵委徑寥絕處。所居累塹架梁,覆以樹皮,男 女皆髽髻草服,老者見客殊不省,問其年幾何,曰:「不 知。」問其曾至遼城否,曰:「昨日曾去。」殆若不解人事者, 蓋自來生長草野,世無服役,不過墾植收斂,或食松 榛實蔬蔘菊苗,飲泉水,不知營度憂慮,不嘗五味,清 淡安全,所以致壽。《漢胡廣傳》載:「穰縣菊水,其地飲之 者,上壽百二十歲,七八十者猶以為夭。」觀此老人信 有之。人能不以外物勞心,而又淡薄於世味,久而不 渝,自足致壽。彼偃仰呼吸,以求鍊形服氣者,徒自苦 耳。
《珍珠船》:元退處士年逾七十,口食無齒,咀嚼愈壯。常 曰:「今方知齒為妨物。」
《松江府志》:「徐文貞公年二十一,嘉靖癸未探花及第, 壽八十一,及見。後癸未進士。陸文定公,嘉靖辛丑會 元,壽九十七,及見。後辛丑進士。姚方伯永濟,萬曆戊 戌登第,壽九十八,亦及見。順治戊戌進士。」
《無錫縣志》:「崇禎戊寅,嚴司寇一鵬年九十,詔賜存問, 設龍亭於迎潮館。敕使以下朱衣搢笏,騎而導前。司 寇朝服郊迎,又伏候於里門。至第宣讀詔旨,朱顏白 髮,拜舞婆娑,通邑聚觀,歎為人瑞。嚴為萬曆丁丑進 士,至是前一載丁丑,邑中第者七人,持年晚生刺謁 嚴,嚴出見,笑謂曰:『今日承諸君不棄老耄,他年丁丑』」, 又有後來者援例諸君也。胡時忠進曰:「是時晚生輩 又率諸後生來謁先生耳。」一時大笑。人推胡辭令之 善。
馬孟河。《本集》:馬孟河一龍請告家居,倣古香山耆英 之義,舉山林八節會。其地以上元觀燈於城市,以花 朝賞花於歸德園,以上已修禊於方丈山,以端午觀 競渡於盤龍堰,以七夕乞巧於獨秀山,以中秋泛月 於救荒塘,以重九登高於玉女潭,以長至踏雪於大 浮山,其主則太僕史王陽際歸德救荒玉女之主也。 鍾少尹應宸、陳光祿奭、楊北沙一鳳,介之,少參狄環 溪斯彬,城市主也,主十五夜。彭鴻臚若思主十四,彭 序班若年主十六,憲副馬梅莊震章,獨秀之主也。呂 別駕充介之,鴻臚史鳳橋隆為大浮主,孟河自為方丈、玉華二山主。屆期或專主,或聯主,或再三主,因地 與時,惟其暢悅焉。又有耆社之主,以孟冬朔為鄉飲 之日,訪里中年七十以上共二十有四人,請各陳五 十年前所記一事,而自為之跋曰:「吾少不記五十年 事,記中所聞,諸公諭我矣。今昔殊時,吾三犯焉。居廣 大而服華美,棄徒行而安車馬,志古之人而不免時 俗之趨,鄙哉龍也噫!」觀此可以深世道淳漓之感矣。
壽夭部雜錄
[編輯]《書經召誥》:「今沖子嗣,則無遺壽。耇曰:其稽我古人之 德?矧曰:其有能稽謀自天?」
《呂刑》:「惟呂命,王享國百年,耄荒。」
《詩經豳風七月》章:「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按正義:「人老 必有毫眉秀出。」按朱註:「介,助也。介眉壽者,頌禱之詞 也。」《大全》:王氏曰:「養氣體以助之也。」
《小雅·天保章》:「如南山之壽。」
《南山》章「樂只君子,萬壽無期。」〈又〉「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又〉樂只君子,遐不眉壽。〈又〉樂只君子,遐不黃耇。〈又〉樂 只君子,保艾爾後。按《注》:黃,老人髮復黃也。耇,老人面 凍梨色如浮垢也。保,安;艾,養也。
《蓼蕭章》「其德不爽,壽考不忘。」〈又〉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按《注》:「《壽豈》,壽而且樂也。」
《大雅棫樸》章:「周王壽考,遐不作人。」按注文王九十七 乃終,故言壽考。
《行葦章》:「酌以大斗,以祈黃耇。黃耇台背,以引以翼。壽 考維祺,以介景福。」按註:「黃耇,老人之稱。以祈黃耇,猶 曰以介眉壽」雲耳。台,鮐也。人老則背有鮐文。引導翼, 輔。祺,吉也。此頌禱之詞。欲其飲此酒而得老壽,又相 引導輔翼,以享壽祺,介景福也。《大全》輔氏曰:「台背則 老,又甚於黃耇也。相引導則不昧於所適,相輔翼則」 不怠於所行,相與年高而德卲也。
《魯頌閟宮章》:「三壽作朋,如岡如陵。」按注「三壽」未詳,或 曰壽與岡陵等而為三也。〈又〉「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 富;黃髮台背,壽胥與試。俾爾昌而大,俾爾耆而艾,萬 有千歲,眉壽無有害。」按注「壽胥與試」之義未詳。王氏 曰:「壽考者,相與為公用也。」蘇氏曰:「願其壽而相與試 其才力以為用也。」按《大全》曹氏曰:「老壽者相與試用, 則不特三壽作朋而已,所用皆老成人也。」〈又〉天「錫公 純嘏,眉壽保魯。」〈又〉令妻《壽母》。〈又〉既多受祉,黃髮兒齒。 按註:兒齒,齒落更生細者,亦壽徵也。
《左傳襄公八年》,子駟曰:「《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 幾何』?」
《莊子逍遙遊》:「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 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齊物論》「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
《盜跖篇》:「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韓子解老篇》:「人無禍害則盡天年,盡天年則全而壽。」 《淮南子墬形訓》:「暑氣多夭,寒氣多壽。」
《論衡正說》篇:「或說《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者,上壽九十, 中壽八十,下壽七十。孔子據中壽三世而作三八二 十四,故二百四十年也。」
《述異記》:「仙者說,元鹿為脯食之,壽二千歲。」
《冊府元龜》。壽考《洪範》五福,其一曰「壽。」詩人之述黃耇, 《易》象之紀大耋,皆其事也。蓋夫民稟天地之中以生, 其扎瘥夭閼,中道而殞者,不可勝數矣。乃有鮐背齯 齒,皤皤華皓,而筋力靡秏,精爽不衰,以至飾巾待期, 啟手無恨,此康寧終命,盡其天年者歟?傳之所載,「八 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頤。」人之享年,及於耄期,誠足 「貴矣。三代而下。悉用論次。」其有百歲以上至數百歲 者,豈特稟異氣哉。
《短命》孔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 夫蓋難其才殆庶幾奄及短命時方丁壯不克永年 揭修短之有期而賢愚之無間世莫仰其惠人弗知 其然斯為不幸歷代所傷者矣。
東坡《志林》嘗有三老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吾年不 可記,但憶少年時與盤古有舊。」一人曰:「海水變桑田 時,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滿十間屋。」一人曰:「吾所 食蟠桃,棄其核於崑崙山之下,今已與崑崙齊矣。」以 予觀之,三子者與蜉蝣朝菌何以異哉?
顏回「簞食瓢飲」,其為造物者費亦省矣,然且不免於 夭折。使回更吃得兩簞食、半瓢飲,當更不活得二十 九歲?然造物者輒支盜蹠兩日祿料,足為回七十年 糧矣,但恐回不要耳。
《過庭錄》:六伯祖子正,丞相長子,有大才博學,年甫三 十二而卒,有文集百卷。魯直為跋其後,其略云:「士之 學,期於沒而不朽,君子之道,百世以俟聖人。故壽夭 之際,未嘗置言;鳧鶴之短長,故物不能齊也。雖然,有 連城之璧,操之甚栗,中道而毀,豈能使人無慨於心
哉?」范子正,予不及友也。予嘗親聞其人,又得其言,皆可傳。後問其所游,則司馬溫公愛之;問其為吏,則年三十試吏單,又方使者剝膚椎髓取於民,以自為功。 子正以歲饑,獨捨單父民錢十九,雖沒世可以不朽 矣。
《遊宦紀聞》:「洪文敏公《容齋隨筆》論人君壽考,自三代 而後,惟梁武帝八十三,以侯景之禍幽辱告終。至光 堯太上皇帝之福壽,真可於天人中求之。國朝大臣, 如樞相張昇、宮保趙概皆八十六,陳文惠八十三,杜 祁公八十一,冨鄭公八十,文潞公獨九十二,張文定 公八十五,范蜀公、曾宣靖、蘇文定皆八十餘。渡江後」, 惟史越王八十三,周益公八十雲。
《續明道雜志》:「世言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老饕」,此 言老人饕餮,嗜飲食,最年老之相也。此語未必然。某 見數老人皆飲食至少,其說亦有理。內侍張茂則每 食不過麤飯一盞許,濃膩之物,絕不向口,老而安寧, 年八十餘卒。茂則每勸人必曰:「且少食,無大飽。」王晳 龍圖造食物必至精細,食不盡一器,食包子不過一 二枚耳。年八十卒,臨老猶康強,精神不衰。王為余言: 「食取補氣,不飢即已,飽生眾疾,至用藥物消化,尤傷 和也。」劉幾祕監食物尤薄,僅飽即止,亦年八十而卒。 劉監尤喜飲酒,每飲酒,更不食物,啖少果實而已。循 州蘇侍郎每見某,即勸令節食,言食少即藏氣流通 而少疾。蘇公貶瘴鄉累年,近六十,而傳聞亦康健無 疾。蓋得其力也。蘇公飲酒而不服藥。每與客食。未飽 已捨匕箸。
《清波雜志》。「櫻桃抄乳酪。正雨厭肥梅,風忺吹籜。咸瞻 格天閣。見十眉環侍,爭鳴絃索。茶甌試瀹。更良夜、沉 沉細酌。問間生、此日為誰,曾向玉皇、案前持橐。龜鶴。 從他祝壽,未比當年,陰功堪託。天應不錯。教公議,細 評泊。自和戎以來,謀國多少,蕭曹衛霍。奈胡兒自若, 唯守紹興舊約。」閩士朱耆壽字國箕,為秦伯和侍郎 壽。「朱《久游上庠》,博洽能文,一時諸公皆知之。以累舉 得官,監臨安赤山酒。年八十餘而終。」
《容齋四筆》、陳正敏《遯齋閒覽》:梁灝八十二歲,雍熙二 年狀元及第。其謝啟云:「『白首窮經,少伏生之八歲;青 雲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後終祕書監,卒年九十餘。此 語既著,士大夫亦以為口實。」予以國史考之,梁公字 太素,雍熙二年廷試甲科,景德元年以翰林學士知 開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子固亦進士甲科,至直史 「館,卒年三十三。史臣謂梁方當委遇,中途夭謝。」又云: 「『梁之秀穎,中道而摧』。明白如此,遯齋之妄,不待攻也。」 《齊東野語》:先世舊藏《吳興張氏十詠圖》一卷,乃張子 野圖,其父維平生詩有十首也。其一太守馬太卿《會 六老於南園》云:「賢侯美化行南國,華髮欣欣奉宴娛。 政績已聞同水薤,恩輝遂喜及桑榆。休言身外榮名 好,但恐人間此會無。他日定知傳好事,丹青寧羨洛 中圖。」其二《庭鶴》云:「戢翼盤桓傍小庭,不無清夜夢煙 汀。靜翹月色一團素,閑啄苔錢數點青。終日稻粱聊 自足,滿前雞鶩漫相形。已隨秋意歸詩筆,更與幽棲 上畫屏。」其三《玉蝴蝶花》云:「雪朵中間蓓蕾齊,驟聞尤 覺繡工遲。品高多說瓊花似,曲妙誰將玉笛吹。散舞 不休零晚樹,團飛無定撼風枝。漆園如有須為夢,若 在藍田種更宜。」其四,《孤帆》云:「江心雲破處,遙見去帆 孤。浪闊疑升漢,風高若汎湖。依微過遠嶼,髣髴落荒 蕪。莫問乘舟客,利名同一途。」其五,《宿清江小舍》,破損, 僅存一句云:「菰葉青青綠荇齊。」其六,《歸燕》云:「社燕秋 歸何處鄉,群雛齊老稻青黃。猶能時暫棲庭樹,漸覺 稀疏度苑牆。已任風庭下簾幕,卻隨煙艇過瀟湘。前 春認得安巢所,應免差池揀杏梁。」其七,《聞砧》云:「遙野 空林砧杵聲,淺沙棲鴈自相鳴。西風送響暝色靜,久 客感秋悉思生。何處征人移塞帳,即時新月落江城。 不知今夜搗衣曲,欲寫秋閨多少情。」其八《宿後陳莊》 云:「臘凍初開苕水清,煙村遠郭漫吟行。灘頭斜日鳧 鷖隊,枕上西風鼓角聲。一棹寒燈隨夜釣,滿犁膏雨 趁春耕。誰言五福仍須富,九十餘年樂太平。」其九,《送 丁遜秀才赴舉》云:「鵬去天池鳳翼隨,風雲高處約先 飛。青袍賜宴出關近,帶取瓊林春色歸。」其十,《貧女》云: 「蒿簪掠鬢布裁衣,水鑑雖明亦嬾窺。數畝秋禾滿家 食,一機官帛幾梭絲。物為貴寶天應與,花有秋香春 不知。多少年來豪族女,總教時樣畫蛾眉。」孫覺莘老 序之云:「富貴而壽考者,人情之所其慕;貧賤而夭短 者,人情之所甚哀。然有得於此者,必遺於彼。故寧處 康強之貧,壽考之賤。不願多藏而病,憂顯榮而夭短 也。」《贈尚書》刑部侍郎張公,諱維,吳興人。少年學《書》,貧 不能卒業,去而躬耕以為養,善教其子,至於有成。平 居好詩,以吟詠自娛。浮游閭里,上下於谿「湖山谷之 間,遇物發興,率然成章,不事彫琢之巧、采繪之華,而 雅意自得。徜徉閑肆,往往與同時處士能詩者為輩。 蓋非無憂於中,無求於世,其言不能若是也。」公不出 仕,而以子封至正四品,亦可謂貴;不治職而受祿養 以終其身,亦可謂富;行年九十有一,可謂壽考。夫享人情之所甚慕,而違其所哀,無憂無求,而見之吟詠, 則其自得而無怨懟之辭,蕭然而有沉澹之思,其宜 然哉!公卒十八年,公子尚書都官郎中先亦致仕家 居,取公平生所自愛詩十首,寫之縑素,號《十詠圖》,傳 示子孫,而以序見屬。余既愛侍郎之壽、都官之孝,為 之序而不辭。都官字子野,蓋其年八十有二雲。此事 不詳於郡志,而張維之名亦不顯,故人少知者。會直 齋、陳振孫二卿方修《吳興志》,討摭舊事,見之大喜,遂 傳其圖,且詳考顛末,為之跋云:「慶曆六年,吳興郡守 宴六老於南園」,酒酣賦詩。安定胡先生瑗教授湖學, 為序其事。「六人者,工部侍郎郎簡,年七十九;司封員 外郎范說,年八十六;衛尉寺丞張維,年九十一,俱致 仕;劉維慶,年九十二;周守中,年九十五;吳琰,年七十 二。皆有子弟,列爵於朝。」劉殿中丞述之仲父,周大理 丞頌之父,吳大理丞知幾之父也。詩及序刻石園中。 園廢,石亦不存,其事見《圖經》及《安定言行錄》。余嘗攷 之,郎簡,杭人也,或嘗寓於湖。范說,治平三年進士,同 學究出身;周頌,天聖八年進士。劉、吳盛族述與知幾, 皆有名蹟可見,獨張維無所攷。近周明叔史君得古 畫三幅,號《十詠圖》者,乃維所作詩也。首篇即《南園宴 集》所賦,孫覺莘老序之,其略云云,於是始知維為子 野之父也。時熙寧五年,歲在壬子,逆數而上八十二 年。子野之生當在淳化辛卯,其父享年九十有一,正 當為守會六老之年,實慶曆丙戌。逆數而上九十一 年,則周世宗顯德丙辰也。後四年宋興,自是日趨太 平極盛之世。及於熙寧、元豐,再更甲子矣。子野於其 間擢儒科,登膴仕,為「時聞人。贈其父官四品,仍父子 皆耄期。流風雅韻,使人遐想慨慕不能已,可謂吾鄉 衣冠之盛事矣。」世固知有子野,而不知其有父也。自 慶曆丙戌後十八年,子野為《十詠圖》,當治平甲辰。又 後八年,孫莘老為太守,為之作序,當熙寧壬子。又後 一百七十七年,當淳祐己酉。其圖為好古博雅君子 所得。會余方緝《吳興人物誌》,見之如獲珙璧,因細考 而詳錄之,庶幾不朽於世。其詩亦清麗閑雅,如「灘頭 斜日鳧鷖隊,枕上西風鼓角聲」,又「花有秋香春不知」, 皆佳句也。子野之墓在卞山多寶寺,今其後影響不 存矣。此圖之獲,豈不幸哉!本朝有兩張先,皆字子野。 其一博州人,天聖三年進士,歐陽公為作墓誌,其一 天聖八年進士,則吾州人也。二人名姓字偶皆同,而 又適同時,不可不知也。且賦詩云:「平生聞說張三影, 十詠誰知有乃翁。逢世昇平百年久,與齡耆艾一家 同。名賢敘述文章好,勝事流傳繪素工。遐想盛時生 恨晚,恍如身在畫圖中。」南園故址在今南門內,牟存 叟端平所居是也。其物尚為張氏物,先君為經營得 之。存叟大喜,亦嘗賦五絕句,其一云:「買家喜傍水晶 宮,正是南園故址中。我欲築堂名六老,追還慶曆太 平風。」蓋紀實也。余家又偶藏子野詩一帙,名《安六集》, 舊京本也。鄉守楊嗣翁見之,因取刻之郡齋。適二事 皆出余家,似與子野父子有緣耳。
《省心錄》:「壽夭在天,安危在人。知天理者,夭或可壽,忽 人事者,雖安必危。」
《比事摘錄》:至元丙子,淮南閫帥夏貴歸附元,授中書 左丞,至己卯歲死。有人贈以詩云:「自古誰無死,惜公 遲四年。問公今日死,何似四年前。」又有人弔其墓云: 「享年八十三,而不七十九。嗚呼夏相公,萬代名不朽。」 昔宋褚淵身事二姓,弟炤歎曰:「使淵作中書而死也, 當是一名士。今德不昌,令有期頤之壽,哀哉!」
《芥隱筆記》:李太白詩云:「拜龍顏,獻聖壽,北斗戾,南山 摧。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歲歲長傾萬壽杯。」余嘗為 聖節詩,用八十一萬歲事,或問有所據否,因舉此,且 云:「《道藏》《雲笈七籤》二帙《混元聖紀》云:『混元一始,萬劫 至千百成,百成亦八十一萬年而有太初。太初之時, 老君從虛空而下,為太初之師。又自太上生後,復八』」 十一萬億,八十一萬歲乃生一炁。 狂夫之言,或曰:仁者壽而顏子夭,何與?答曰:顏子太 老成,當三十之年,正當發散,而件件務在收斂。春行 冬令,所以早凋。
《野客叢談》:僕髫齔時,侍叔父,問路旁三叟之說,謂出 於近時小說。因閱《類要》,見應璩一詩,正有是語,曰:「昔 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餘歲,相與鉏禾莠。住 車問三叟,何以得此壽?上叟前致詞,室內姬粗醜。中 叟前致詞,量腹節所受,下叟前致詞,暮臥不覆首。要 哉三叟言,所以能長久。」乃知此古語爾。
《太平清話》,「召公奭,壽一百九十餘乃卒」,見《風俗通》。「太 公望壽一百六十乃卒」,見《紫微斗數》。
《偃曝談餘》:歐陽《集古錄》云:「漢故《北海桐景君碑銘》有 云:『不永麋壽』。余家集錄三代古器銘有眉壽者,皆為 麋壽,蓋古字簡少通用,至漢猶然也。」余按麋群多至 千百。京房《易傳》云:「廢正作淫者,大不明,國多麋。」又曰: 「震遂泥,厥咎國多麋。」《博物志》云:「麋千千為群。」麋壽者, 言多壽如千秋雲也。非通用眉字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