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242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四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二百四十二卷目錄
公輔部名臣列傳六十二
元四
趙世延 伯荅沙
蕭拜住 察罕
張思明 拜住
別兒怯不花 馬札兒台
鐵木兒塔識 脫脫
太平 阿魯圖
朵兒只 紐的該
慶童
官常典第二百四十二卷
公輔部名臣列傳六十二
[編輯]元四
[編輯]趙世延
[編輯]按《元史》本傳:「世延字子敬,其先雍古族人,居雲中北 邊。曾祖䵣公,為金群牧使,太祖得其所牧馬。䵣公死 之祖按竺邇幼孤,鞠於外。大父朮要甲,譌為趙家,因 氏為趙。驍勇善騎射,從太祖征伐有功,為蒙古、漢軍 征行大元帥,鎮蜀,因家成都。父黑梓,以門功襲父元 帥職,兼文州吐蕃萬戶達魯花赤。世延天資秀發,喜」 讀書,究心儒者體用之學。弱冠,世祖召見,俾入樞密 院、御史臺,肄習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雲南 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時年二十有四。烏蒙蠻酋叛, 世延會省臣以軍討之,蠻兵大潰,即請降。二十六年, 擢監察御史,與同列五人劾丞相桑哥不法;中丞趙 國輔,桑哥黨也,抑不以聞,更以告桑哥。於是五人者 悉為其所擠,世延倖免。奉旨按平陽郡監也先忽都 贓巨萬,鞫左司郎中董仲威殺人獄,皆明允。二十九 年,轉奉議大夫,出僉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司事。敦 儒學,立義倉,撤淫祠,修澧陽縣壞堤,嚴常、澧掠賣良 民之禁,部內晏然。元貞元年,除江南行御史臺都事, 丁內艱,不赴。大德元年,復除前官。三年,移中臺都事, 俄改中書左司都事。臺臣奏仍為都事中臺。六年,由 山東肅政廉訪副使,改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十年, 除安西路總管。安西故京兆,省臺所治號稱會府,前 政壅滯者三千牘。世延既至,不三月,剖決殆盡。陝民 飢,省臺議請於朝賑之。世延曰:「捄荒如捄火,願先發 廩以賑,朝廷設不允,世延當傾家財若身以償。」省臺 從之,所活者眾。至大元年,除紹興路總管,改四川肅 政廉訪使。蒙古軍士科差繁重,而軍士就戍往來者 多害人,且軍官或抑良為奴。世延皆除其弊而正其 罪。又修都江堰,民尤便之。四年,陞中奉大夫、陝西行 臺侍御史。先是,八百媳婦為邊患,右丞劉深往討之, 兵敗而還,坐罪棄市。及是,右丞阿忽台當繼行,世延 言:「蠻夷事在羈縻,而重煩天討,致軍旅亡失,誅戮省 臣,藉使盡得其地,何補於國?今窮兵黷武,實傷聖治, 朝廷第當選重臣知治體者,付以邊寄,兵宜止勿用。」 事聞,樞密院臣以為用兵國家大事,不宜以一人之 言為興。輟世延聞之,章再上事,卒罷。皇慶二年,拜江 浙行省參知政事。尋召還,拜侍御史。延祐元年,省臣 奏:「比奉詔,漢人參政用儒者,趙世延其人也。」帝曰:「世 延誠可用,然雍古氏非漢人,其署宜居右。」遂拜中書 參知政事,居中書二十月,遷御史中丞。有旨:省臣自 平章以下,率送之官,其禮前所無有。由是為權臣所 忌,乃用皇太后旨,出世延為雲南行省右丞。陛辭,帝 特命仍還御史臺,為中丞。三年,世延劾奏權臣太師、 右丞相帖木迭兒罪惡十有三,詔奪其官職。尋陞翰 林學士承旨,兼御史中丞。世延固辭,乃解中丞。五年, 進光祿大夫、昭文館學士,守大都留守。乞補外,拜四 川行省平章政事。世延議即重慶路立屯田物色,江 津、巴縣閑田七百八十三頃,摘軍千二百人墾之,歲 得粟萬一千七百石。明年,仁宗崩,帖木迭兒復居相 位,銳意報復,屬其黨何志道誘世延從弟胥益兒哈 呼誣告世延罪,逮世延置對。至夔路,遇赦,世延以疾 抵荊門,留就醫。帖木迭兒遣使督追至京師,俾其黨 鍛煉使成獄。會有旨「事經赦原,勿復問。」帖木迭兒更 以他事白帝,繫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為動。居囚 再歲,胥益兒哈呼自以所訴涉誣欺,亡去。中書左丞 相拜住屢言世延亡辜,得旨出獄,就舍以養疾。先是, 帝獵北涼亭,顧謂侍臣曰:「趙世延先帝所尊禮,而帖 木迭兒妄入其罪,數請誅之,此殆報私怨耳,朕豈能 從之。」侍臣皆叩頭稱萬歲。帖木迭兒在上京,聞世延
出獄,索省牘視之,怒曰:「此左丞相罔上所為也。」事聞帝語之曰:「此朕意耳。」未幾,帖木迭兒死,事乃釋世延出居於金陵。泰定元年,召還朝,除集賢大學士。明年, 出為江南行臺御史中丞。四年,入朝,復為御史中丞, 又遷中書右丞。明年,有旨:「趙世延頃為權姦所誣,中」 書宜遍移天下,昭雪其非辜。仍加翰林學士承旨、光 祿大夫。經筵開,兼知經筵事,選揀勸講者皆一時名 流,又加同知樞密院事。泰定帝崩,燕鐵木兒與宗王、 大臣議:「武宗二子,周王、懷王,於法當立。周王遠在朔 漠,而懷王久居民間,備嘗艱險,民必歸之,天位不可 久虛,不如先迎懷王,以從民望。」八月,即定策迎之於 江陵。懷王即位,是為文宗。當是時,世延贊畫之功為 多。文宗即位,世延仍以御史中丞兼翰林學士承旨, 以疾乞歸田裡,詔不允。天曆二年正月,復除江南行 臺御史中丞,行次濟州。三月,改集賢大學士。六月,又 加奎章閣大學士。八月,拜中書平章政事。冬,世延至 京,固辭,不允。詔以世延年高多疾,許乘小車入內。至 順元年,詔世延與虞集等纂修《皇朝經世大典》。世延 屢奏:臣衰老,乞解中書政務,專意纂修。帝曰:「老臣如 卿者無幾。求退之言,後勿復陳。」四月,仍加翰林學士 承旨,封魯國公。秋,以疾移文中書致其事,明日即行。 養疾於金陵之茅山。詔徵還朝,不能行。二年,改封涼 國公。元統二年,詔賜世延錢凡四萬緡。至元改元,仍 除奎章閣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中書平章政事、魯 國公。明年五月至成都,十一月卒,享年七十有七。至 正二年,贈世延執法佐運翊亮功臣、太保、金紫光祿 大夫、上柱國,追封魯國公,諡文忠。世延歷事凡九朝, 敭歷省臺,五十餘年,負「經濟之資,而將之」以忠義,守 之以清介,飾之以文學。凡軍國利病,生民休戚,知無 不言,而於儒者名教,尤拳拳焉。為文章,波瀾浩瀚,一 根於理。嘗較定律令,彙次《風憲》宏綱,行於世。
伯荅沙
[編輯]按《元史忙哥撤兒傳》:「忙哥撤兒孫伯荅沙,幼入宿衛 為寶兒赤,歷事成宗、武宗,由光祿少卿擢同知宣徽 院事,陞銀青光祿大夫、宣徽院使,遙授左丞相。武宗 崩,護梓宮葬於北,守山陵三年乃還。仁宗即位,眷顧 益厚。延祐二年,拜中書右丞相。時承平日久,朝廷清 明,君臣端拱廟堂之上,而百姓乂安於下,一時號稱」 極治。仁宗崩,帖木迭兒執政,改授集賢大學士,仍開 府儀同三司,錄軍國重事。未幾,以大宗正札魯忽赤 出鎮北方,亦以清靜為治,邊民按堵。泰定間,還朝,加 太保。及倒剌沙構兵上都,兵潰,伯荅沙奉璽紱來上。 文宗嘉之,拜太傅,仍為札魯忽赤。至順三年薨。伯荅 沙為人,清慎寬厚,號稱長者。其歿也,貧無以為斂,人 皆歎其廉。詔贈推忠佐理正德秉義功臣、開府儀同 三司、太師、上柱國,追封威平王。三子:長馬馬的斤,次 潑皮,次八郎。八郎期而孤,其母乞咬契氏二十而寡, 守節不他適。八郎後為大宗正府札魯忽赤,能繼其 先。有成立者,母氏之教也。
蕭拜住
[編輯]按《元史》本傳:「拜住,契丹石抹氏,哈剌帖木兒之子也。 嘗從成宗北征,特授檀州知州,入為禮部郎中,擢同 知大都路總管府事,出知中山府,以憂去官。屬仁宗 過中山,有同官者譖於近侍曰:『知州去官,實憚迎候 煩勞耳』。帝頷之。適行田野間,見老嫗問之曰:『府中官 孰賢』?嫗對曰:『有蕭知府,餘不知也』。復過神祠,有數老」 人焚香羅拜,遣問之曰:「汝輩何所禱?」合辭對曰:「蕭知 府奔喪還,欲速其來,是以禱也。」帝意遂釋。武宗即位, 起復為中書左司郎中,出為河間路總管。召為右衛 率使,遷戶部尚書,遂拜御史中丞。皇慶元年,遷陝西 行中書省右丞。延祐三年,進中書平章政事,除典瑞 院使,超授銀青榮祿大夫、崇祥院使。英宗即位之十 有九日,右丞相鐵木迭兒怨拜住在省中,牽制其所 為,又發其姦贓專制等事,遂請依皇太后旨,並前御 史中丞楊朵兒只皆殺之。帝曰:「人命至重,刑殺非輕, 不宜倉卒。二人罪狀未明,當白太后,使詳讞之。若果 無冤,誅之未晚。」竟殺之,並籍其家。語見楊朵兒只及 《鐵木迭兒傳》。泰定間,「贈守正佐治功臣、太保儀同三 司、柱國,追封薊國公,諡忠愍。拜住之死,有吳仲者,潛 守其屍,三日不去,竟收葬之。」
察罕
[編輯]按《元史》本傳:「察罕,西域板勒紇城人也。父伯德那,歲 庚辰,國兵下西域,舉族來歸,事親王旭烈,授河東民 賦副總管,因居河中猗氏縣,後徙解州,贈榮祿大夫、 宣徽使、柱國、芮國公。察罕魁偉穎悟,博覽強記,通諸 國字書,為行軍府奧魯千戶。奧魯赤參政湖廣,辟為 蒙古都萬戶府知事。奧魯赤進平章,復辟為理問,政」 事悉委裁決,且令諸子受學焉。至元二十四年,從鎮 南王征安南,師次盧江,安南世子遣其叔父詣軍門, 自陳無罪,王命察罕數其罪而責之,使者辭屈,世子 舉眾逃去。二十八年,授樞密院經歷。未幾,從奧魯赤 移治江西。寧都民言「某鄉石上雲氣五色,有物焉,視之,玉璽也。不以兵取,恐為居人所有。」眾惑之。察罕曰: 「妄也,是必搆害仇家者。」覈問之,果然。前後從奧魯赤 出入湖廣、江西兩省,凡二十一年,多著勳績。成宗大 德四年,御史臺奏僉湖南憲司事,中書省奏為武昌 路治中。丞相哈剌哈孫曰:「察罕廉潔,固宜居風憲,然 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廣西妖賊高仙 道,以左道惑眾,平民詿誤者以數千計。既敗,湖廣行 省命察罕與憲司雜治之。鞫得其情,議誅首惡數人, 餘悉緃遣,且焚其籍。眾難之,察罕曰:「吾獨當其責,諸 君無累也。」以治最聞,擢河南省郎中。成宗崩,仁宗自 藩邸入,誅群臣之為異謀者,迎武宗於邊。河南平章 囊加台薦察罕,即馹召至上都,賜廐馬二匹、鈔一千 貫、銀五十兩,曰:「卿少留,行用卿矣。」武宗即位,立仁宗 為皇太子,授察罕詹事院判,進僉詹事院事,賜銀百 兩、錦二匹,遣先還大都立院事。仁宗至,謂曰:「上以故 安西王地賜我,置都總管府,卿其領之。慎揀僚屬,勿 以詹事位高,不屑此也。進卿秩資德大夫。」察罕叩頭 謝曰:「都府之職,敢不恭命,進秩非所敢當。」固辭,改正 奉大夫,授以銀印。至大元年,閱戶口江南諸省還,進 太子府正,加昭文館大學士,遷家令。武宗崩,仁宗哀 慟不已,察罕再拜啟曰:「庶民修短,尚雲有數,聖人天 命,夫豈偶然。天下重器,懸於殿下,縱自苦,如宗廟太 後何!」仁宗輟泣曰:「曩者大喪,必命浮屠何益?吾欲發 府庫,以賑鰥寡孤獨,若何?」曰:「發政施仁,文王所以為 聖,殿下行之,幸甚。」東宮故有左右衛兵,命囊加台、察 罕總右衛,且令審擇官屬。仁宗即位,拜中書參知政 事,但總持綱維,不屑細務,識者謂得大臣體。帝嘗賜 枸杞酒,曰:「以益卿壽。」又語宰相曰:「察罕清素,可賜金 束帶、鈔萬貫。」前後賞賚不可勝計。皇慶元年,進榮祿 大夫、平章政事、商議中書省事。乞歸解州,立碑先塋, 許之。暮年居德安白雲山別墅,以白雲自號。嘗入見, 帝望見曰:「白雲先生來也。」其被寵遇如此。帝嘗問:「張 良何如人?」對曰:「佐高帝興漢,功成身退,賢者也。」又問 狄仁傑,對曰:「當唐室中衰,能卒保社稷,亦賢相也。」因 誦范仲淹所撰《碑詞》甚熟,帝歎息良久,曰:「察罕博學 如此邪?」嘗譯《貞觀政要》以獻,帝大悅,詔繕寫,遍賜左 右,且詔譯《帝範》,又命譯《脫必赤顏》,名曰《聖武開天紀》 及《紀年纂要》《太宗平金始末》等書,俱付史館。嘗以病 請告,暨還朝,帝御萬歲山圓殿,與平章李孟入謝。帝 曰:「白雲病癒邪?」頓首對曰:「老臣衰病,無補聖明,荷陛 下哀矜,放歸田裡,幸甚,不覺沉痾去體爾。」命賜茵以 坐,顧李孟曰:「知止不辱,今見其人。」朕始以荅剌罕不 憐吉台、囊加台等言,用之誠多裨益。有言察罕不善 者,其人即非善人也。又語及科舉並前古帝王賜姓 命氏之事,因賜察罕姓白氏。初,察罕生於河中,其夜 天氣清肅,月白如晝,相者賀曰:「是兒必貴。」國人謂白 為察罕,故名察罕。察罕天性孝友,田宅之在河中者, 悉分與諸昆弟,昆弟貧來歸者,復分與田宅奴婢縱 奴為民者甚眾,故人多稱「長者。」既致仕,優游八年,以 壽終。
張思明
[編輯]按《元史》本傳:「思明,字士瞻,其先獲嘉人,後徙居輝州。 思明穎悟過人,讀書日記千言。至元十九年,由侍儀 司舍人辟御史臺掾,又辟尚書省掾。左丞相阿合馬 既死,世祖追咎其奸欺,命尚書簿問遺孽。一日,召右 丞何榮祖、左丞馬紹,盡輸其贓以入,思明抱牘從,日 已昏,命讀之,自昏達曙。帝聽忘疲,曰:『讀人吐音,大似』」 侍儀舍人。右丞對曰:「正由舍人選為掾。」帝奇之,曰:「斯 人可用。」明日,擢為大都路治中。思明以超遷踰等固 辭,乃改湖廣行省都事。元貞元年,召為中書省檢校 六曹,無滯案。遷戶部主事。大德初,擢左司都事。有獻 《西域秤法》,思明以惑眾不用。初立海道運糧萬戶府 於江浙,受除者憚涉險不行,思明請陞等以優之,因 著為令。五年,轉吏部郎中。九年,改集賢司直。十年,除 江浙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十一年春,兩浙大飢,首 贊發廩賑之。至大三年,遷兩浙鹽運使,未上,入參議 樞密院事,改中書省左司郎中。皇慶元年,再授兩浙 鹽運使,歲課充贏,僚屬請上增數,思明曰:「贏縮不常, 萬一以增為額,是我希一己之榮,遺百世之害。」二年, 召為戶部尚書。延祐元年,進參議中書省事。三年,拜 中書參知政事。仁宗即位,浮屠妙總統有寵,敕中書 官其弟五品,思明執不可。帝大怒,召見切責之,對曰: 「選法,天下公器,徑路一開,來者雜遝。故寧違旨獲戾, 不忍隳祖宗成憲,使四方得窺陛下淺深也。」帝心然 其言,而業已許之,曰:「卿可姑與之,後勿為例。」乃為萬 億庫提舉,不與散官。久之,近臣疾其持法峭直,日構 讒間,出為工部尚書。帝問曰:「張士瞻居工部,得無怏 怏乎?」對曰:「勤政如初。」帝嘉歎之,命授宣政院副使。五 年,除西京宣慰使。嶺北戍士多貧者,歲凶,相挻為變, 思明威惠並行,邊境乃安。因疏和林運糧不便事十 一條,帝勞以端硯上尊。會左丞相哈散辭職,帝不允其請益堅。帝詰之曰:「朕任卿未專耶?」曰:「非。」曰:「近臣有 撓政者耶?」曰:「無有也。」「然則何為而辭?」對曰:「臣自揆才 薄,恐誤陛下國事。若必欲任臣,願薦一人為助。」帝問: 為誰,朕能從汝。哈散再拜謝曰:「臣願得張思明。」即日 拜思明中書參知政事。比召至,車駕幸上都,見於道, 慰勉之曰:「卿向不負朕注委,故朕用哈散言復起汝。」 未幾,陞左丞。帝崩,英宗宅憂,右丞相鐵木迭兒用事, 日誅大臣不附己者,中外洶洶。思明諫曰:「山陵甫畢, 新君未立,丞相恣行殺戮,國人皆謂陰有不臣之心。 萬一諸王、駙馬疑而不至,將奈之何?不可不熟慮也。」 眾皆危之。帖木迭兒大悟曰:「非左丞言,幾誤吾事。」帝 造壽安山寺,監察御史觀音保、瑣咬兒哈的迷失、成 珪、李謙亨強諫,帝震怒,殺觀音保、瑣咬兒哈的迷失, 以成珪、李謙亨屬吏。思明白丞相曰:「言事,御史職也, 祖宗以來,未嘗殺諫臣。成、李既屬吏,當論法。」丞相乃 力言之,二人得從輕典。及拜住為左丞相,與帖木迭 兒各樹朋黨,賊害忠良。思明懼禍及,累表辭不獲,後 竟誣以不支蒙古子女口糧,餓死四百人,遂廢於家, 杜門六年。文宗天曆元年,起為江浙行中書省左丞。 會陝西大飢,中書撥江浙鹽運司歲課十萬錠賑之。 吏白:「周歲所入已輸京師,當回咨中書。」思明曰:「陝西 飢民猶鮒在涸轍,往復踰月,是索之枯魚之肆也。其 以下年未輸者如數與之,有罪吾當坐。」朝廷韙之。二 年,復以中書左丞召,入覲慈仁殿,敷陳累朝任賢使 能、治民足國之道,因以衰老辭,帝未允,明日即移告 去。《重紀》至元三年卒,年七十八。思明平生不治產,不 畜財,收書三萬七千餘卷。尤明於律,與謝仲和、曹鼎 新同稱三絕。贈推忠翊治守義功臣,依前中書左丞、 上護軍、清河郡公,諡「貞敏。」
拜住
[編輯]按《元史》本傳:拜住,安童孫也。五歲而孤,太夫人教養 之。稍長,宏遠端亮,有祖風。至大二年,襲為宿衛長。仁 宗即位,延祐二年拜資善大夫、太常禮儀院使。四年 進榮祿大夫、大司徒。五年進金紫光祿大夫。六年,加 開府儀同三司,餘並如故。每議大政,必問曰:合典故 否?」同官有異見者曰:「大朝止說典故耶?」拜住微笑曰: 「公試言之,國朝何事不依典故?」同官不能對。太常事 簡,每退食,必延儒士,諮訪古今禮樂刑政、治亂得失, 盡日不倦。嘗曰:「人之仕宦,隨所職司,事皆可習。至於 學問有本,施於事業,此儒者之能事,宰相之資也。」英 宗在東宮,問宿衛之臣於左右,咸稱拜住賢,遣使召 之,欲與語。拜住謂使者曰:「嫌疑之際,君子所慎。我長 天子宿衛,而與東宮私相往來,我固得罪,亦豈太子 福耶?」竟不往。英宗登極,拜中書平章政事。會諸侯王 於大明殿,詔進讀太祖《金匱寶訓》,威儀整暇,語音明 暢,莫不注目竦聽。夏五月,宣徽使失烈門要束木妻 也里失八等謀為逆,帝密得其事,御穆清閣,召拜住 往謀之。對曰:「此輩擅權亂政久矣,今猶不懲,陰結黨 與,謀危社稷,宜速施天威,以正祖宗法度。」帝動容曰: 「此朕志也。」命率衛士擒斬之,其黨皆伏誅。拜中書左 丞相。先時,近侍傳旨,以姓名赴中書銓注者六七百 員,選曹為之壅滯。拜住奏:閣之注授,一依選格次第, 吏無容姦。刑曹事有情可矜者,寬恕之;食暴不法,必 不少容。帝嘗諭左右曰:「汝輩慎之。苟陷國法,我雖曲 赦,拜住不汝恕也。」至治元年春正月,帝欲結綵樓於 禁中,元夕張燈設宴。時居先帝喪,參議張養浩上疏, 拜住謂當進諫,即袖其疏入奏,帝悅而止,仍賜養浩 帛,以旌直言。三月,從幸上都,次察罕腦兒。帝以行宮 亨麗殿制度卑隘,欲更廣之,奏曰:「北地苦寒,入夏始 種粟黍。陛下初登大寶,不求民瘼,而遽興大役,以妨 農務,恐失民望。」從之。帝嘗謂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 者,以乃祖木華黎從太祖開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 成善治也。卿念祖宗令聞,豈有不盡心者乎?」拜住再 拜曰:「陛下委臣以大任,臣有所畏者三:畏辱祖宗,畏 天下事大,識見有所未盡,畏年少不克負荷,無以上 報聖恩。惟陛下垂閔,時加訓飭,幸甚。」延祐間,朔漠大 風雪,羊馬駝畜盡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為奴婢。 拜住以興王根本之地,其民宜加賑卹,請立宗仁衛 總之,命縣官贖置衛中,以遂生養。至元十四年,始建 太廟於大都。至是,四十年親享之禮,未暇講肄。拜住 奏曰:「古雲禮樂百年而後興,郊廟祭享,此其時矣。」帝 悅曰:「朕能行之。」預敕有司,以親享太室儀注禮節,一 遵典故,毋擅增損。冬十月,始有事於太廟。二年春正 月,孟享,始備法駕,設黃麾大仗。帝服通天冠、絳紗袍, 出自崇天門,拜住攝太尉以從。帝見羽衛文物之美, 顧拜住曰:「朕用卿言,舉行大禮,亦卿所共喜也。」對曰: 「陛下以帝王之道化成天下,非獨臣之幸,實四海蒼 生所共慶也。」致齋大次,行酌獻禮,升降周旋,儼若素 習,中外肅然。明日還宮,鼓吹交作,萬姓聳觀,百年廢 典,一旦復見,有感泣者。拜住率百僚稱賀於大明殿, 執事之臣賜金帛有差。又奏建太廟前殿,議行祫禘配享等禮。帝從容謂拜住曰:「朕思天下之大,非朕一 人思慮所及。汝為朕股肱,毋忘規諫,以輔朕之不逮。」 拜住頓首謝曰:「昔堯、舜為君,每事詢眾善,則舍己從 人,萬世稱聖;桀、紂為君,拒諫自賢,悅人從己,好近小 人,國滅而身不保,民,到於今稱為無道之主。臣等仰 荷洪恩,敢不竭忠以報!然事言之則易,行之則難,惟 陛下力行。臣等不言,則臣之罪也。」帝嘉納之。時右丞 相鐵木迭兒貪濫譎險,屢殺大臣,鬻獄賣官,廣立朋 黨,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惡平章王毅、右丞高 昉,因在京諸倉糧儲失陷,欲奏誅之。拜住密言於帝 曰:「論道經邦,宰相事也,以金穀細務責之,可乎?」帝然 之,得俱不死。鐵木迭兒復引參知政事張思明為左 丞,以助己,思明為盡力,忌拜住方正,每與其黨密語, 謀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間以告,且請備之。拜住曰: 「我祖宗為國元勳,世篤忠貞,百有餘年。我今年少,叨 受寵命,蓋以此耳。大臣協和,國之利也。今以右相讎 我,我求報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國家之不幸。吾 知盡吾心,上不負君父,下不負士民而已。死生禍福, 天實鑒之,汝輩毋復言。」未幾,奉旨往,立《忠憲王碑》於 范陽。鐵木迭兒久稱疾,聞拜住行,將出蒞省事,入朝 至內門,帝遣速速賜之酒,且曰:「卿年老,宜自愛待,新 年入朝未晚。」遂怏怏而還。然其黨猶布列朝中,事必 稟於其家,以拜住故,不得大肆其奸,百計傾之,終不 能遂。在京倉漕管庫之職,歲終例應注代。時張思明 亦稱疾不出,眾皆顧望。拜住雖朝夕帝前,以事不可 緩,乃日坐省中,謂僚屬曰:「左丞病,省事遂廢乎?」郎中 李處恭曰:「金穀之職,須慎選擇,不得其人,未敢遽擬。」 拜住曰:「汝為賣官之計耳。」遣人善慰,思明乃出,共畢 銓事。拜住每以學校政化大源,似緩實急,而主者不 務盡「心,遂致廢弛。請令內外官議拯治之。」有言佛教 可治天下者,帝問之,對曰:「清淨寂滅,自治可也。若治 天下,捨仁義則綱常亂矣。」又嘗謂拜住曰:「今亦有如 唐魏徵之敢諫者乎?」對曰:「槃圓則水圓,盂方則水方。 有太宗納諫之君,則有魏徵敢諫之臣。」帝並善之。六 月,壬寅,敕賜平江腴田萬畝。拜住辭曰:「陛下命臣釐 正庶務,若先受賜田,人其謂何?」帝曰:「汝勳舊子孫,加 以廉慎,人或援例,朕自諭之。」秋,七月,奏召張思明詣 上都,數其罪,杖而逐之。鐵木迭兒繼亦病卒,拜住哭 之慟。初,浙民吳機以累代失業之田賣於司徒劉夔, 夔賂宣政使八剌吉思,買置諸寺,以益僧廩,矯詔出 庫鈔六百五十萬貫酬其「直。田已久為他人之業,鐵 木迭兒父子及鐵失等上下蒙蔽分受之,為贓鉅萬。」 真人蔡道泰以奸殺人,獄已成,鐵木迭兒納其金,令 有司變其獄。拜住舉奏二事,命臺察鞫之,盡得其情, 以田歸主。劉夔、八剌吉思等皆坐死,餘論罪有差。特 赦鐵失。冬十二月,進右丞相,監修國史。帝欲爵以三 公,懇辭,遂不置左相,獨任以政。首薦張珪,復平章政 事,召用致仕老臣,優其祿秩,議事中書,不次用才,唯 恐少後,日以進賢退不肖為重務。患法制不一,有司 無所守,奏詳定舊典,以為通制。帝幸五臺,拜住奏曰: 「自古帝王得天下以得民心為本,失其心則失天下。 錢穀,民之膏血,多取則民困而國危,薄斂則民足而 國安。」帝曰:「卿言甚善。朕思之,民為重,君為輕,國非民 將何以為君今理民之事,卿等當熟慮而慎行之。」三 年春二月,將進《仁宗實錄》,先一日,詣翰林國史院聽 讀首卷,書大德十一年事,不書左丞相哈剌哈孫定 策功,惟書越王禿剌勇決,從容謂史官曰:「無左丞相, 雖百越王何益?」錄鷹犬之勞,而「略發蹤指示之人可 乎?」立命書之,其他筆削未盡善者,一一正之,人皆服 其識見。夏,六月,拜住以海運糧,視世祖時頓增數倍, 今江南民力困極,而京倉充滿,奏請歲減二十萬石, 帝遂併鐵木迭兒所增江淮糧免之。時鐵木迭兒過 惡日彰,拜住悉以奏聞。帝悟,奪其官,仆其碑。奸黨鐵 失等甚懼。帝在上都,夜寐不寧,命作佛事,拜住以國 用不足,諫止之。既而懼誅者復陰誘群僧,言國當有 厄,非作佛事而大赦,無以禳之。拜住叱曰:「爾輩不過 圖得金帛而已,又欲庇有罪耶?」奸黨聞之益懼,乃生 異謀。晉王也孫帖木兒時鎮北邊,鐵失潛遣人至王 所,告以逆謀,約事成,推王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 都告變。未至,車駕南還,次南坡,鐵失與赤斤鐵木兒 等夜以所領阿速衛兵為外應,殺拜住,遂弒帝於行 幄。晉王即位,鐵失等伏誅。詔有司備儀衛,百官耆宿 前導,輿拜住畫相於海雲寺,大作佛事,觀者萬數,無 不歎惜泣下。拜住憂國忘家,常直內庭,知無不言,太 官以酒進,則憂形於色。有盜其家金器百餘兩,他寶 直鉅萬。繼而獲盜得金,家僮來告,色無喜慍。自延祐 末,水旱相仍,民不聊生。及拜住入相,振立紀綱,修舉 廢墜,裁不急之務,杜僥倖之門,加惠兵民,輕徭薄斂。 英宗倚之,相與勵精圖治。時天下晏然,國富民足,遠 夷有古未通中國者,皆朝貢請吏,而奸臣畏之,卒構 禍難雲。母怯烈氏,年二十二,寡居守節。初,拜住為太常禮儀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請署字,適在後圃閱 群戲,出稍後,母厲聲呵之曰:「官事不治,若爾所為,豈 大人事耶?」拜住深自克責。一日,入內侍宴,英宗素知 其不飲,是日強以數卮。既歸,母戒之曰:「天子試汝量, 故強汝飲。汝當日益戒懼,無酣於酒。」又嘗代祀睿宗 原廟,歸侍左右。母問之曰:「真定官府,待汝若何?」對曰: 「所待甚重。」母曰:「彼以天子威靈,汝先世勳德故耳,汝 何有焉。拜住之賢,母之教也。」後封東平王夫人。泰定 初,中書奏:「丞相拜住盡忠效節,殞於群兇,乞賜褒崇, 以光後世。」制贈清忠一德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 上柱國,追封東平王,諡忠獻。至正初,改《至「仁孚道一 德佐運功臣,餘如故。
別兒怯不花
[編輯]按《元史》本傳:「別兒怯不花,字大用,燕只吉䚟氏。曾祖 忙怯禿,以千戶從憲宗南征,有功。父阿忽台,事成宗 為丞相,被誅,後贈和寧忠獻王。別兒怯不花蚤孤,八 歲,以興聖太后及武宗命侍明宗於藩邸,尋入國子 學為諸生。會明宗以周王出鎮雲南,別兒怯不花從 行,至大同而還。仁宗召入宿衛。一日,從殿中望見其」 儀矩敻異,即召對慰諭之,八番宣撫司長,乃其世職, 英宗遂授懷遠大將軍、八番宣撫司達魯花赤。既至, 宣布國家恩信,峒民感悅,有累歲不服者,皆喜曰:「吾 故賢帥子孫也,其敢違命。」率其十四部來受約束。別 兒怯不花以其事入奏,天子嘉而留之。泰定三年,特 授同知太常禮儀院事,益從耆老文學之士,雍容議 論。尋拜監察御史。明年,遷書中右司郎中。又明年,陞 參議中書省事。居二年,除吏部尚書。至順元年,其兄 治書侍御史《自當》諫止明里董阿子閭閭不當為監 察御史,並出別兒怯不花為廣西兩江道宣慰使司 都元帥。未幾,丁內艱。還京,起復為江浙行省參知政 事。江浙歲漕米,由海「道達京師」,別兒怯不花董其事。 尋除禮部尚書。遷政院副使,擢侍御史。特命領宿 衛,陞榮祿大夫、宣徽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凡宿衛士 有從掌領官薦用者,往往所舉多其親暱,至別兒怯 不花獨推擇歲久者舉之,眾論翕服。宣徽所造酒,橫 索者眾,歲費陶瓶甚多。別兒怯不花奏製銀瓶以貯, 而索者遂止。至元四年,拜御史大夫,知經筵事,尋遷 中書平章。至正二年,拜江浙行省左丞相,行至淮東, 聞杭城大火,燒官廨民廬幾盡,仰天揮涕曰:「杭,浙省 所治,吾被命出鎮而火如此,是我不德累杭人也。」疾 馳赴鎮。即下令錄被災者二萬三千餘戶,戶給鈔一 錠,焚死者亦如之,人給月米二斗,幼穉給其半。又請: 日減酒課為錢千二百五十緡,織坊減元額之半,軍 器、漆「器權停一年,泛稅皆停。」事聞,朝廷從之。又大作 省治,民居附其旁者,增直買其基,募民就役,則厚其 傭直。又請「歲減江、浙、福建鹽課十三萬引,或遇霪雨 亢旱,輒出禱於神祠,所禱無不應。」在鎮二年,雖兒童 女婦,莫不感其恩。召還,除翰林學士承旨,仍掌宿衛。 四年,拜中書左丞相。朝廷議選奉使宣撫「使,問民疾 苦,察吏貪廉,且選習北藩風土及知典故者,俾別兒 怯不花周行沙漠,洗冤除弊,不可勝計。」又奏發使諭 諸王,賜以金衣重寶,使各撫其民,毋踰法制。於是內 外震肅。明年,歲大飢,流民載道,令有司賑之,欲還鄉 者給路糧,又錄在京貧民,日糴以糧。帝還自上都,遣 中使數輩趣使迎謁。比見,帝親酌酒勞之。七年進右 丞相。明年,御史劾奏別兒怯不花,而徽政院使高龍 卜在帝側為解,帝遂不允。乃出御史大夫亦憐真班 為江浙左丞相,中丞下皆辭職,詔復加太保。於是兩 臺各道,言章交至,別兒怯不花益不自安。尋謫居渤 海縣。十年正月卒。後子達世帖木而用於朝,遂贈「弘 仁、輔治、秉文守正寅亮同德」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 柱國、太師,追封冀王,諡「忠宣。」達世帖木而,字原理,仕 至中書平章政事,有學識,能世其家。
馬札兒台
[編輯]按《元史》本傳,馬札兒台世系見《兄伯顏傳》。「馬札兒台 蚤扈從武宗,後侍仁宗於潛邸,出入恭謹,涖事敏達, 仁宗悅之。及立為皇太子,以為中順大夫、典用太監。 尋遷吏部郎中,陞侍郎,進兵部尚書,遷利用卿,進度 支卿,轉同知典瑞院事,陞院使,歷大都路達魯花赤, 佩虎符,領虎賁親軍都指揮使。泰定四年,拜陝西行」 臺治書侍御史。「關陝大飢,賑貸有不及者,盡出私財 以周貧民,所活甚眾。」轉太府卿,又轉都功德使,改宣 政使,三遷皆仍太府卿。佩元降虎符,領高麗、女直、漢 軍萬戶府達魯花赤。拜御史大夫,仍領高麗、女直、漢 軍,兼「右衛阿速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提調承 徽寺。尋遷知樞密院事,兼前職,加提調武備寺事,加 金牌,領欽察闖闖帖木兒千戶所。又仍以知樞密院 事,加鎮守海口侍衛親軍屯儲都指揮使司達魯花 赤,餘如故。至元三年,議進爵封王,辭以兄伯顏既封 秦王,兄弟不宜並王,乃拜太保,分樞密院往鎮北邊。 至鎮邊民歲有徭役,悉蠲除之,後為定例。六年,伯顏既罷黜,召拜太師、中書右丞相,奏罷各處船戶提舉、 廣東採珠提舉二司,兼領右衛阿速軍,又兼領群牧 監。未幾,以疾辭,帝優詔起之,其請益堅,遂以太師就 第。明年,以其子脫脫為右丞相,而封馬札兒台為忠 王。至正七年,別兒怯不花讒於帝,詔安置甘肅,以疾 薨,年六十三。馬札兒台所至,不以察察為明,赫赫為 威,僚屬各效其勤,至於事功既成,未嘗以為己出也。 以仁宗寵遇之深,忌日必先百官詣原廟致敬,或一 食一果之美,必持獻廟中。仁宗嘗建寺雲州九峰山, 未成而崩。馬札兒台以私財成之,曰:「是雖未足以報 先帝之恩,而先帝嘗駐蹕於茲,誠不忍過其所而坐 視蕪廢也。」又建寺都城健德門東。十二年,特命改封 德王,令翰林儒臣製詞立碑,仍賜「旌忠昭德」之額。長 子脫脫、次子也先帖木兒
鐵木兒塔識
[編輯]按《元史》本傳:「鐵木兒塔識,字九齡,國王脫脫之子。資 稟宏偉,補國子學諸生。讀書穎悟絕人,事明宗於潛 邸。文宗初,由同知都護府事,累遷禮部尚書,進參議 中書省事,擢陝西行臺侍御史,留為奎章閣侍書學 士,除大都留守,尋同知樞密院事。後至元六年,拜中 書右丞。至正改元,陞平章政事。伯顏罷相,庶務多所」 更張,鐵木兒塔識盡心輔贊,每入番直,帝為出宿宣 文閣,賜坐榻前,詢以政道,必夜分乃罷。二年,郊,鐵木 兒塔識言:「大祀竣事,必有實惠及民,以當天心。」乃賜 民明年田租之半。嶺北地寒,不任穡事,歲募富民和 糴為邊餉,民雖稍利,而費官鹽為多。鐵木兒塔識乃 請別輸京倉米百萬斛,儲於和林以為備。日本商百 餘人,遇風漂入高麗,高麗掠其貨,表請沒入其人以 為奴,鐵木兒塔識持不可,曰:「天子一視同仁,豈宜乘 人之險以為利,宜資其還。」已而日本果上表稱謝。俄 有日本僧告其國遣人刺探國事者,鐵木兒塔識曰: 「刺探在敵國固有之,今六合一家,何以刺探為?設果 有之,正可令睹中國」之盛。歸告其主,使知嚮化。兩浙、 閩鹽額累增而課愈虧,江浙行省請減額,鐵木兒塔 識奏歲減十三萬引。五年,拜御史大夫,務以靜重持 大體,不為苛擾以立聲威。建言:「近歲大臣獲罪,重者 族滅,輕者籍其妻孥。祖宗聖訓,父子罪不相及,請除 之,著為令。」近畿飢民爭赴京城,奏出贓罰鈔,糴米萬 石,即近郊寺觀為糜食之,所活不可勝計。居歲餘,遷 平章政事,位居第一。大駕時巡,留鎮大都。舊法,細民 糴於官倉,出印券月給之者,其直三百文謂之「紅帖。」 米賦籌而給之,盡三月止者,其直五百文謂之「散籌。」 米貪,民買其籌帖以為利。鐵木兒塔識請別發米二 十萬石,遣官坐市肆,使人持五十文即得米一升,姦 弊遂絕。七年,首相去位,帝召鐵木兒塔識諭旨若曰: 「爾先人事我先朝,顯有勞績,爾實能世其家,今命爾 為左丞相。」鐵木兒塔識叩頭固辭,不允,乃拜命。鐵木 兒塔識修飭綱紀,立內外通調之法,朝官外補,許得 陛辭,親授帝訓,責以成效。郡邑賢能吏,次第甄拔,入 補朝闕。分海漕米四十萬「石,置沿河諸倉,以備凶荒。」 先是,僧人與齊民均受役於官,其法中變,至是,奏復 其舊。孔子後襲封衍聖公,階止四品,奏陞為三品,歲 一再詣國學,進諸生而獎勵之。中書故事,用老臣預 議大政,久廢不設,鐵木兒塔識奏復其規,起腆合、張 元朴等四人為議事平章。曾未半年,捄偏補弊之政 以次興舉,中外咸悅。從幸上京,還,入政事堂,甫一日, 俄感暴疾薨,年四十六。贈開誠濟美同德翊運功臣、 太師、中書右丞相,追封冀寧王,諡文忠。鐵木兒塔識 天性忠亮,學術正大,伊、洛諸儒之書,深所研究。帝嘗 問為治何先?對曰:「法祖宗。」帝曰:「王文統,奇才也,朕恨 不得如斯人者用之。」對曰:「世祖有堯舜之資,文統不 以王道告君,而乃尚霸術,要近利,世祖之罪人也。使 今有文統,正當遠之,又何足取乎?」初,伯顏議罷科舉, 鐵木兒塔識時在參議府,訖不署奏牘。及入中書,乃 議復行之。徵用處士,待以不次之擢。或疑為太優,鐵 木兒塔識曰:「隱士無求於朝廷。朝廷有求於隱士,區 區名爵,奚足惜哉!」識者誦之。時修《遼》《金》《宋》三史,鐵木 兒塔識為總裁官,多所協贊云:
脫脫
[編輯]按《元史》本傳:「脫脫,字大用,生而岐嶷,異於常兒。及就 學,請於其師浦江吳直方曰:『使脫脫終日危坐讀書, 不若日記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終身耳。稍長,膂力過 人,能挽弓一石。年十五,為皇太子怯憐口怯薛官。天 曆元年,襲授成製提舉司達魯花赤。二年,入覲,文宗 見之,悅曰:『此子後必可大用』。遷內宰司丞,兼前職。五』」 月,命為府正司丞。至順二年,授虎符、忠翊侍衛親軍 都指揮使。元統二年,同知宣政院事,兼前職。五月,遷 中政使。六月,遷同知樞密院事。至元元年,唐其勢陰 謀不軌,事覺伏誅。其黨荅里及剌剌等稱兵外應,脫 脫選精銳與之戰,盡禽以獻。歷太禧宗禋院使,拜御
史中丞、虎符親軍都指揮使,提調左阿速衛。四年,進御史大夫,仍提調前職,大振綱紀,中外肅然。扈從上都還,至雞鳴山之渾河,帝將畋於保安州,馬蹶。脫脫 諫曰:「古者帝王端居九重之上,日與大臣宿儒講求 治道,至於飛鷹走狗,非其事也。」帝納其言,授金紫光 祿大夫,兼紹熙宣撫使。是時,其伯父伯顏為中書右 丞相,既誅唐,其勢益無所忌,擅爵人,赦死罪,任邪佞, 殺無辜,諸衛精兵收為己用,府庫錢帛聽其出納,帝 積不能平。脫脫雖幼,養於伯顏,常憂其敗,私請於其 父曰:「伯父驕縱已甚,萬一天子震怒,則吾族赤矣。曷 若於未敗圖之?」其父以為然,復懷疑,久未決,質之直 方,直方曰:「《傳》有之:『大義滅親,大夫但知忠於國家耳, 餘復何顧焉』。」當是時,帝之左右前後,皆伯顏所樹親 黨,獨世傑、班阿魯為帝腹心,日與之處,脫脫遂與二 人深相結納。而錢唐楊瑀嘗事帝潛邸,為奎章閣、廣 成局副使,得出入禁中。帝知其可用,每三人論事,使 瑀參焉。五年秋,車駕留上都,伯顏時出赴應昌,脫脫 與世傑、班阿魯謀,欲禦之東門外,懼弗勝而止。會河 南范孟矯殺省臣,事連廉訪使段輔。伯顏風臺臣言 漢人不可為廉訪使。時別兒怯不花亦為御史大夫, 畏人之議己,辭疾不出,故其章未上。伯顏促之急,監 察御史以告脫脫,脫脫曰:「別兒怯不花位吾上,且掌 印,我安敢專邪?」別兒怯不花聞之,懼,且將出。脫脫度 不能遏,謀於直方。直方曰:「此祖宗法度,決不可廢,盍 先為上言之。」脫脫入告於帝,及章上,帝如脫脫言。伯 顏知出於脫脫,大怒,言於帝曰:「脫脫雖臣之子,其心 專右漢人,必當治之。」帝曰:「此皆朕意,非脫脫罪也。」及 伯顏擅貶宣讓、威、順二王,帝不勝其忿,決意逐之。一 日,泣語脫脫,脫脫亦泣下,歸與直方謀。直方曰:「此宗 社安危所繫,不可不密。」議論之際,左右為誰?曰:阿魯 及脫脫木兒。直方曰:「子之伯父,挾震主之威,此輩苟 利富貴,其語一泄,則主危身戮矣。」脫脫乃延二人於 家,置酒張樂,晝夜不令出。遂與世傑、班、阿魯議,候伯 顏入朝禽之,戒衛士嚴宮門,出入螭坳,悉為置兵。伯 顏見之大驚,召脫脫責之,對曰:「天子所居,防禦不得 不爾。」伯顏遂疑脫脫,益增兵自衛。六年二月,伯顏請 太子燕帖古思,獵於柳林。脫脫與世傑班、阿魯合謀, 以所掌兵及宿衛士拒伯顏。戊戌,遂拘京城門鑰,命 所親信列布城門下。是夜,奉帝御玉德殿,召近臣汪 家奴、沙剌班及省院大臣先後入見,遂出五門聽命。 又召瑀及江西范匯入,草詔數伯顏罪狀。詔成,夜已 四鼓,命中書平章政事只兒瓦歹齎赴柳林。己亥,脫 脫坐城門上,而伯顏亦遣騎士至城下問故。脫脫曰: 「有旨逐丞相,伯顏所領諸衛兵皆散。」而伯顏遂南行。 詳見《伯顏傳》中。事定,詔以馬扎兒台為中書右丞相, 脫脫知樞密院事、虎符、忠翊衛親軍都指揮使、提調 武備寺、阿速衛「千戶所,兼紹熙等處軍民宣撫都總 使,宣忠兀羅思護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昭 功萬戶府都總使。」十月,馬扎兒台移疾辭相位,詔以 太師就第。至正元年,遂命脫脫為中書右丞相、錄軍 國重事,詔天下。脫脫乃悉更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 法。復行太廟四時祭。雪郯王徹徹禿之冤。召還宣讓、 威順二王,使居舊藩,以阿魯圖正親王之位。開馬禁, 減鹽額,蠲負逋。又開經筵,遴選儒臣以勸講,而脫脫 實領經筵事,中外翕然,稱為賢相。二年五月,用參議 孛羅等言,於都城外開河置閘,放金口水,欲引通州 船至麗正門。役丁夫數萬,訖無成功。事見《河渠志》。三 年,詔修遼、金、宋三史,命脫脫為都總裁官。又請修《至 正條格》,頒天下。帝嘗御宣文閣,脫脫前奏曰:「陛下臨 御以來,天下無事,宜留心聖學。頗聞左右多沮撓者, 設使經史不足觀,世祖豈以是教裕皇哉?」即祕書監 取裕宗所授書以進,帝大悅。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 嘗保育於脫脫家,每有疾飲藥,必嘗之而進。帝嘗駐 蹕雲州,遇烈風暴雨,山水大至,車馬人畜皆漂溺,脫 脫抱皇太子單騎登山乃免。至六歲還,帝慰撫之曰: 「汝之勤勞,朕不忘也。」脫脫乃以私財造大壽元忠國 寺於健德門外,為皇太子祝釐,其費為鈔十二萬二 千錠。四年閏月,領宣政院事。諸山主僧請復僧司,且 曰:「郡縣所苦,如坐地獄。」脫脫曰:「若復僧司,何異地獄 中復置地獄耶?」時有疾漸羸,且術者亦言年月不利, 乃上表辭位,帝不允。表凡十七上,始從之。有旨封鄭 王,食邑安豐,賞賚巨萬,俱辭不受。乃賜松江田,為立 稻田提領所以領之。七年,別兒怯不花為右丞相,以 宿憾譖其父馬扎兒台,詔徙甘肅。脫脫力請俱行。在 道則閱騎乘廬,帳食則視其品之精粗。及至其地,馬 扎兒台安之。復移西域撒思之地。至河,召還甘州就 養。十一月,馬扎兒台薨。帝念脫脫勳勞,召還京師。八 年,命脫脫為太傅,提調宮傅,綜理東宮之事。九年,朵 兒只、太平皆罷相。遂詔脫脫復為中書右丞相,賜上 尊、名馬、襲衣、玉帶。脫脫既復入中書,恩怨無不報。時 開端本堂,皇太子學於其中,命脫脫領端本堂事,又 提調阿速、欽察二衛內史府、宣政院、太醫院事。十年五月,居母薊國夫人憂。帝遣近臣喻之,俾出理庶務。 於是脫脫用烏古孫良楨、龔伯遂、汝中、柏伯帖木兒 等為僚屬,皆委以腹心之寄,小大之事悉與之謀,事 行而群臣不知也。吏部尚書偰哲篤建言更造《至正 交鈔》,脫脫信之,詔集樞密院、御史臺、翰林、集賢院諸 臣議之,皆唯唯而已,獨祭酒呂思誠言其不可,脫脫 不悅。既而終變鈔法,而鈔竟不行。事見《思誠傳》。河決 白茅堤,又決金堤,方數千里,民被其患,五年不能塞。 脫脫用賈魯計,請塞之,以身任其事,出告群臣曰:「皇 帝方憂下民,為大臣者職當分憂。然事有難為,猶疾 有難治,自古河患即難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而人人異論,皆不聽。」乃奏以賈魯為工部尚書,總治 河防,使發河南北兵民十七萬役之,築決堤成,使復 故道。凡八月功成,事見《河渠志》。於是天子嘉其功,賜 世襲荅剌罕之號,又敕儒臣歐陽元製《河平碑》以載 其功,仍賜淮安路為食邑,郡邑長吏聽其自用。已而 汝、潁之間妖寇聚眾反,以「紅巾」為號,襄、樊、唐、鄧皆起 而應之。十一年,脫脫乃奏以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 兒為知樞密院事,將諸衛兵十餘萬討之,克上蔡。既 而駐兵沙河,軍中夜驚,也先帖木兒盡棄軍資器械, 北奔汴梁,收散卒屯朱仙鎮。朝廷以也先帖木兒不 習兵,詔別將代之,也先帖木兒徑歸,昏夜入城,仍為 御史大夫。陝西行臺監察御史十二人,劾其喪師辱 國之罪,脫脫怒,乃遷西行臺御史大夫朵兒直班為 湖廣行省平章政事,而御史皆除各府添設判官,由 是人皆莫敢言事。十二年,紅巾有號「芝麻李」者,據徐 州,脫脫請自行討之。以逯魯魯為淮南宣慰使,募鹽 丁及城邑趫捷,通二萬人,與所統兵俱發。九月,師次 徐州,攻其西門。賊出戰,以鐵翎箭射馬首,脫脫不為 動,麾軍奮擊之,大破其眾,入其外郛。明日,大兵四集, 亟攻之,賊不能支。城破,芝麻李遁去。獲其黃繖旗鼓, 燒其積聚,追擒偽千戶數十人,遂屠其城。帝遣中書 平章政事普化等即軍中命脫脫為太師,依前右丞 相,趣還朝,而以樞密院同知禿赤等進師平潁、亳。師 還,賜上尊、珠衣、白金、寶鞍。皇太子錫燕於私第,詔改 徐州為武安州,而立碑以著其績。十三年三月,脫脫 用左丞烏古孫良楨、右丞悟良哈台議,屯田京畿。以 二人兼大司農卿,而脫脫領大司農事。西至西山,東 至遷民鎮,南至保定、河間,北至檀、順州,皆引水利,立 法佃種,歲乃大稔。十四「年,張士誠據高郵,屢招諭之, 不降。詔脫脫總制諸王、諸省軍討之。黜陟予奪,一切 庶政,悉聽便宜行事,省、臺、院、部諸司聽選官屬從行, 稟受節制。西域、西番皆發兵來助,旌旗累千里,金鼓 震野,出師之盛,未有過之者。」師次濟寧,遣官詣闕里 祀孔子,過鄒縣祀《孟子》。十一月,至高郵。辛未、乙酉,連 戰皆捷,分遣兵平六合,賊勢大蹙。俄有詔罪其老師 費財,以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書平章政事月 闊察兒、知樞密院事雪雪代將其兵,削其官爵,安置 淮安。先是,脫脫之西行也,別兒怯不花欲陷之死。哈 麻屢言於帝,召還近地,脫脫深德之。至是引為中書 右丞,而脫脫信用汝中柏,由左司郎中參議中書省 事。平章以下見其議事,莫敢異同,惟哈麻不為之下。 汝中柏固譖之,脫脫改為宣政院使,位居第三,於是 哈麻深銜之。哈麻嘗與脫脫議授皇太子冊寶禮,脫 脫每言:「中宮有子,將寘之何所?」以故久不行。脫脫將 出師也,以汝中柏為治書侍御史,使輔也先帖木兒 居中。汝中柏恐哈麻必為後患,欲去之。脫脫猶豫未 決,令與也先帖木兒謀。也先帖木兒以其有功於己, 不從。哈麻知之,遂譖脫脫於皇太子及皇后奇氏。會 也先帖木兒方移疾家居,監察御史袁賽因不花等 承哈麻風旨,上章劾之,三奏乃允,奪御史臺印,出都 門外聽旨。以汪家奴為御史大夫,而脫脫亦有淮安 之命。十二月辛亥,詔至軍中,參議龔伯遂曰:「將在軍, 君命有所不受。且丞相出師時嘗被密旨,今奉密旨, 一意進討可也。詔書且勿開,開則大事去矣。」脫脫曰: 「天子詔我而我不從,是與天子抗也,君臣之義何在?」 弗從。既聽詔,脫脫頓首謝曰:「臣至愚,荷天子寵靈,委 以軍國重事,蚤夜戰兢,懼弗能勝。一旦釋此重負,上 恩所及者深矣。」即出兵甲及名馬三千,分賜諸將,俾 各帥所部以聽。月闊察兒、《雪雪》節制客省副使哈剌 荅曰:「丞相此行,我輩必死他人之手,今日寧死丞相 前。」拔刀刎頸而死。初命脫脫安置淮安,俄有旨移置 亦集乃路。十五年三月,臺臣猶以謫輕列疏其兄弟 之罪。於是詔流脫脫於雲南大理宣慰司,鎮西路,流 也先帖木兒於四川碉門。脫脫長子哈剌章肅州安 置,次子三寶奴蘭州安置,家產簿錄入官。脫脫行至 大理,騰衝知府高惠見脫脫,欲以女事之,許築室一 程外以居,雖有加害者,可以無虞。脫脫曰:「吾罪人也, 安敢念及此。」巽辭以絕之。九月,遣官移置阿輕乞之 地。高惠以脫脫前不受其女故,首發鐵甲軍圍之。十 二月己未,哈麻矯詔遣使鴆之死,年四十二。訃聞,中書遣尚舍卿七十六至其地,易棺衣以殮。脫脫儀狀 雄偉,頎然出於千百人中,而器宏識遠,莫測其蘊。功 施社稷而不伐,位極人臣而不驕,輕貨財,遠聲色,好 「賢禮士,皆出於天性。至於事君之際,始終不失臣節, 雖古之有道大臣,何以過之。惟其惑於群小,急復私 讎,君子譏焉。」二十三年,監察御史張沖等上章雪其 冤。於是詔復脫脫官爵,並給復其家產。召哈剌章、三 寶奴還朝。而也先帖木兒先是亦已死,乃授哈剌章 中書平章政事,封申國公,分省大同,三寶奴知樞密 院事。二十六年,監察御史聖奴、也先、撒都失里等復 言:「奸邪搆害大臣,以致臨敵易將。我國家兵機不振 從此始,錢糧之耗從此始,盜賊縱橫從此始,生民之 塗炭從此始。設使脫脫不死,安得天下有今日之亂 哉!乞封一字王爵,定諡及加功臣之號。」朝廷皆是其 言,然以國家多故,未及報而國亡。
太平
[編輯]按《元史》本傳:「太平,字允中,初姓賀氏,名惟一,後賜姓 蒙古氏,名太平。仁傑之孫,勝之子也。初,勝以非罪死, 太平年尚幼,泰定帝雪其父冤而撫卹之。太平資性 開朗正大,雖在弱齡,儼然如老成人。嘗受業於趙孟 頫,又師事雲中呂弼。太平始襲父職,為虎賁親軍都 指揮使,尋擢陝西漢中道廉訪副使。文宗召為工部」 尚書,都主管奎章閣工事,又除上都留守同知。順帝 元統初,命為樞密副使,尋陞同知樞密院事,遷御史 中丞。時中書有參議佛家閭者,憸人也,御史劾其罪, 時宰庇之,事寢不行。太平辭疾臥家。至正二年,詔起 為中書參知政事,辭。進右丞,又辭。會御史祁君璧復 劾「佛家閭」,黜之,乃起就職。宗室諸王,歲賜廩食衣幣 不均,太平請於帝,均其厚薄。「守令多失職,請選臺閣 名臣充之,仍遣使覈其治行,其治最者則增秩,賜金 幣。」遼、金、宋三史久未克修,至是,太平力贊其事,為總 裁官,修成之。時粟貴而金銀賤,太平請出官本,委官 收市之,所得不貲。其後兵興,卒獲其用。四年,陞中書 平章政事。五年,遷宣徽院使。宣徽典飲膳,權勢多橫 索,太平取簿閱之,惟太常禮儀使阿剌不花一無所 需。太平因言於帝,請擢居近職,且厚賜之。六年,拜御 史大夫。故事,臺端非國姓不以授,太平因辭,詔特賜 姓而改其名。七年,遷中書平章政事,班同列上。國王 朵而只為左丞相,請於帝曰:「臣藉先臣之蔭,蚤襲位 國王,昧於國家之理。今備位宰相,非得太平,不足與 共事。」十一月,拜太平左丞相,朵而只為右丞相。太平 辭。帝不允,仍詔示天下。明年正月,詔修《后妃功臣傳》, 特命太平同監修國史,蓋異數也。太平請僧道有妻 子者勒為民,以減蠹耗;給校官俸,以防虛冒;請賜經 筵講官坐,以崇聖學;立行都水監,以治黃河,舉隱士 完者篤、執禮哈郎、董立、張樞、李孝光。是時,天下無事, 朝廷稽古禮文之典,有墜必舉。平生好訪問人材,不 問南北,必記錄於冊,至是多進用之。初,脫脫既罷相, 出居西土,會其父馬扎兒台卒,太平力請令脫脫歸 葬,以全孝道。左右以為難,太平曰:「脫脫乃心王室,大 義滅親。今父歿而不克奔,訃,為善者不幾於怠乎?」為 之固請,以故脫脫得還。脫脫既得還朝,即拜為太傅, 然不知太平之有德於己也,因汝中柏讒間成隙,遽 欲中傷之。是時中書參政孔思立等皆一時名人,太 平所拔用者,悉誣以罪黜去。九年七月,罷為翰林學 士承旨。既又誣劾其過失,而並論其子也先忽都不 宜僭娶宗「室女。」脫脫之母聞之,謂脫脫兄弟曰:「太平, 好人也,何害於汝,而欲去之?汝兄弟若違吾言,非吾 子也。」侍御史撒馬篤揚言於朝曰:「御史欲害正人,壞 臺綱,如天下後世何!」即臥病不起。故吏田復勸太平 自裁,太平曰:「吾無罪,當聽於天。若自殺,則誠有歉矣。」 遂還奉元,杜門謝客,以書史自適。河南盜起。十五年, 詔命太平為江浙行省左丞相,未行,改為淮南行省 左丞相,兼知行樞密院事,總制諸軍,駐於濟寧。時諸 軍久出,糧餉苦不繼。太平命有司給牛具以種麥,自 濟寧達於海州,民不擾而兵賴以濟。議立土兵元帥 府,輪番耕戰。十六年,移鎮益都。未幾,除遼陽行省左 丞相。糴粟以給京師,處置有法,所致甚多,而民不擾。 十七年五月召為中書左丞相。時毛貴據山東,明年 由河間入寇,官軍屢敗,漸逼京師,中外大駭。廷議遷 都以避之,「和者如出一口。」太平力爭以為不可。起同 知樞密院事劉哈剌不花於彰德,引兵擊之,大敗賊 眾,京城遂安。會張士誠以浙西降,而晉、冀、關、陝之間, 察罕鐵木兒屢以捷奏聞,於是中外人心翕然有中 興之望矣。太平又考求,凡死節之臣,雖布衣亦加贈 諡,有官者就官其子孫,人尤感動。當時右丞相搠思 監家人以造偽鈔事覺,刑部欲連逮搠思監,太平力 為解之,曰:「堂堂宰相,烏得有此事!四海聞之,若國體 何!」搠思監既劾罷,太平所得俸祿多分饋之。二皇后 奇氏與皇太子謀欲內禪,遣宦者資正院使朴不花 諭意於太平,太平不答。皇后又召太平至宮中,舉酒申前意,太平依違而已。是時,皇太子欲盡逐帝近臣, 又令監察御史劾帝親暱臣。御史中丞禿魯鐵木兒 未及奏,而所劾御史被遷為他官。皇太子疑也先忽 都泄其事,益決意去太平政柄。知樞密院事紐的該 聞而歎曰:「善人,國之紀也。苟去之,國將何賴乎!」數於 帝前左右之,以故皇太子之志未及逞。會紐的該死, 皇太子遂令監察御史買住、桑哥失理劾左丞成遵、 參政趙忠等,下獄死,以二人為太平黨也。太平知勢 有不可留,數以疾辭位。二十年二月,拜太保,俾養疾 於家。臺臣奏言,以謂「當時事之艱危,政賴賢才之宏 濟,太平以師保兼相職為宜。」帝不能從。會陽翟王阿 魯輝鐵木兒倡亂,騷動北邊,勢逼上都。皇太子乃言 於帝,命太平留守上都,實欲置之死地。太平遂往。有 同知太常院事脫歡者,也先忽都故將也,聞陽翟王 將至,乃引兵縛王至軍前。太平不受令,生致闕下,北 邊以寧。太平終不以為己功。未幾,詔拜太傅,賜田若 干頃,俾歸奉。元帝欲以伯撒里為丞相,伯撒里辭曰: 「臣老不足以任宰相,陛下必以命臣,非得太平同事 不可。」於是密旨令伯撒里留太平毋行。太平至沙井, 聞命而止。宿留久之,皇太子惡其既去而復留也。二 十三年,令御史大夫普化劾太平故違上「命,當正其 罪。」詔乃悉拘所授宣命及所賜物,俾往陝西之西居 焉。搠思監因誣奏之,安置土蕃,尋遣使者逼令自裁。 太平至東勝,賦詩一篇,乃自殺,年六十三。二十七年, 監察御史辯其非辜,請加褒贈。也先忽都,名均,字公 秉。少好學,有俊才。累遷殿中侍御史、治書侍御史、翰 林侍讀學士,皆兼襲虎賁親軍都指揮使。太平之為 相也,務廣延才彥,而也先忽都以丞相子,又傾己下 士,以故名稱籍然。已而被劾罷,從親還奉元。居六年, 召為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除通政院使。太平再 相,授知樞密院事,遷太子詹事。十九年,群盜由開平 東屯遼陽。冬,詔也先忽都以知樞密院事兼太子詹 事率師往討。太平以其年少,數請改命,不允。至則遣 將拔懿州省治,盜踰遼河東奔,而朝廷讒搆日甚,罷 為上都留守。尋改宣政院使,以丁內艱不起。搠思監 再相,復奏強起之。即日,監察御史也先帖木、李好直 又劾罷之。己而,搠思監徇皇太子旨,搆成大獄,誣老 的沙蠻子按難達識理、沙加識理、也先忽都及脫懽 等不軌,執脫懽鍛鍊其獄,連逮不已。帝知其無辜,欲 釋其事,特命大赦,而《搠思監增入條畫》內,獨不赦前 獄。惟老的沙逃於孛羅鐵木兒大同軍中,蠻子按難、 達識理等遂皆貶死。也先忽都當貶撒思嘉之地,道 由朵思麻。行宣政院使桓州閭,素受知太平,因留居 其地。執政知其故,奏「也先忽都」違命,杖死之,年四十 四。有《詩集》十卷。
阿魯圖
[編輯]按《元史》本傳:「阿魯圖,博爾朮四世孫。父木忽剌。阿魯 圖由經正監襲職為怯薛官,掌環衛,遂拜翰林學士 承旨,遷知樞密院事。至元三年,襲封廣平王。至正四 年,脫脫辭相位,順帝問誰可代脫脫為相者,脫脫以 阿魯圖薦。五月,詔拜中書右丞相,監修國史,而別兒 怯不花為左丞相,從駕行幸,每同車出人,一時朝野」 以二相協和為喜。時詔修遼、金、宋三史,阿魯圖為總 裁。五年,《三史》成。十月,阿魯圖等既以其書進,帝御宣 文閣,阿魯圖復與平章政事帖木兒塔識太平上奏: 「太祖取金,世祖平宋,混一區字,典章圖籍,皆歸祕府。 今陛下以三國事績命儒士纂修,而臣阿魯圖總裁。 臣素不讀漢人文書,未解其義。今者進呈,萬機之暇, 乞以備乙覽。」帝曰:「此事卿誠未解,《史書》所繫甚重,非 儒士泛作文字也。彼一國人君行善則國興,朕為君 者宜取以為法;彼一朝行惡則國廢,朕當取以為戒。 然豈止儆勸人君,其間亦有為宰相事,善則卿等宜 倣效,惡則宜監戒。朕與卿等皆當取前代善惡為勉。 朕或思有未至,卿等其言之。」阿魯圖頓首舞蹈而出。 右司郎中陳思謙建言諸事,阿魯圖曰:「左右司之職, 所以贊助宰相。今郎中有所言,與我輩共議,見諸行 事,何必別為文字,自有所陳耶?郎中若居他官,則可 建言。今居左右司而建言,是徒欲顯一己自能言耳, 將置我輩於何地?」思謙大慚服。一日,與僚佐議除刑 部尚書。宰執有所舉,或難之曰:「此人柔軟,非刑部所 可用。」阿魯圖曰:「廟堂即今選儈子耶?若選儈子,須選 強壯人。尚書欲其詳讞刑牘耳。若不枉人,不壞法,即 是好刑官,何必求強壯人耶?」左右無以答。其為治知 大體類如此。先是,別兒怯不花嘗與阿魯圖謀擠害 脫脫,阿魯圖曰:「我等豈能久居相位,當亦有退休之 日,人將謂我何?」別兒怯不花屢以為言,終不從。六年, 別兒怯不花乃諷監察御史,劾奏阿魯圖不宜居相 位,阿魯圖即避出城,其姻黨皆為之不平,請曰:「丞相 所行皆善,而御史言者無理,丞相何不見帝自陳,帝 必辯焉。」阿魯圖曰:「我博爾朮世裔,豈丞相為難得耶? 但帝命我,不敢辭,今御史劾我,我宜即去。蓋御史臺乃世祖所設置,我若與御史抗,即與世祖抗矣。爾等 無復言。」阿魯圖即罷去。明年,別兒怯不花遂為右丞 相,不久亦去。十一年,阿魯圖復起為太傅,出守和林 邊,薨,無嗣。
朵兒只
[編輯]按《元史》本傳:「朵兒只,木華黎六世孫,脫脫子也。朵兒 只生一歲而孤,稍長,備宿衛,事母至孝,喜讀書,不屑 屑事章句,於古君臣行事,忠君愛民之道,多所究心。 至治二年,授中奉大夫、集賢學士。時年未及冠,一時 同寅如郭貫、趙世延、鄧文原諸老,皆器重之。天曆元 年,朵羅台國王自上都領兵至古北口,與大都兵迎」 敵。事定,文宗殺朵羅台。二年,朵兒只襲國王位,扈蹕 上都,詔便送至遼陽之國。順帝至元四年,朵羅台弟 乃蠻台恃太師伯顏勢,謂國王位乃其所當襲,愬於 朝。伯顏妻欲得朵兒只大珠環,價直萬六千錠。朵兒 只無以應,則慨然曰:「王位我祖宗所傳,不宜從人求 買。我縱不得,為彼為之,亦我宗族人耳。」於是乃蠻台 以賂故,得為國王,而除朵兒只遼陽行省左丞相,以 安靖為治,民用不擾。六年,遷河南行省左丞相,為政 如在遼陽時。先是,河南范孟為亂,以詿誤連繫者千 百計。朵兒只至,頗知其冤,力欲直之。而平章政事納 麟乃元問官,執其說不從。已而納麟還言於朝,以謂 「朵兒只心徇漢人,朵」兒只為人寬弘有度,亦不卹也。 至正四年,遷江浙行省左丞相。時杭城薦經災燬,別 兒怯不花先為相,庶務寬紓,朵兒只繼之,咸仍其舊, 民心翕然。汀州寇竊發,朵兒只調遣將士招捕之,威 信所及,數月即平。帝嘉其績,錫九龍衣、上尊酒。居二 年,方面晏然。杭之耆老請建生祠,如前丞相故事,朵 兒只辭之曰:「昔者我父平章官浙省,我實生於此,宜 爾父老有愛於我,我於爾杭人得無情乎?然今天下 承平,我叨居相位於此,唯知謹守法度,不辱先人足 矣,何用虛名為。」七年,召拜御史大夫。會丞相虛位,秋, 拜中書左丞相。冬,陞右丞相,監修國史,而太平為左 丞相。是時,朝廷無事,稽古禮文之事,有墜「必舉。請賜 經筵講官坐,以崇聖學。」選清望官專典陳言,以求治 道。覈守令六事,沙汰僧尼,舉隱逸士。事見《太平傳》。歲 餘,留守司行致賀禮,其物先留鴻禧觀,將饋二相朵 兒只家,臣寓觀中,察知物有豐,殺其致左相者特豐。 家臣具白其事,請卻之。朵兒只曰:「彼縱不送,我亦又 何怪。」即命受之。郯王家產既籍於官,朵兒只俾掾史 錄其數。明日,掾史以復韓嘉訥為平章,不知出丞相 命,勃然變色,叱掾史曰:「公事須自下而上,何」竟白丞 相,令客省使扶出。朵兒只不為動。知者咸服其量。九 年,罷丞相位,復為國王,之國遼陽。十四年,詔脫脫總 兵南討。中書參議龔伯遂建言,宜分遣諸宗王及異 姓王俱出軍,吳王朵爾赤厚賂伯,遂獲免。朵兒只獨 曰:「吾國家世臣,天下有事,正效力之秋也,吾豈暇與 小子輩通賄賂哉!」即領兵出淮南,聽脫脫節制。脫脫 遣朵兒只攻六合,拔之。既而詔削脫脫官爵,罷其兵 權,朵兒只乃以本部兵守揚州。十五年,薨於軍,年五 十二。初,朵兒只為集賢學士,從其從史丞相拜住在 上都。南坡之變,拜住遇害。賊臣鐵失、赤斤鐵木兒等 並欲殺朵兒只,其從子朵爾直班方八歲,走詣怯薛 官失都兒求免,以故朵兒只得脫於難。朵兒只為相, 務存大體,而太平則兼理庶務,一時政權頗出於太 平,趨附者眾,朵兒只處之凝然,不與較。然太平亦能 推讓盡禮,中外皆號為「賢相」雲。二子:朵蠻帖木兒、翰 林學士;俺木哥失里,襲國王。
紐的該
[編輯]按《元史》本傳:「紐的該,博爾朮之四世孫也。早歲備宿 衛,累遷同知樞密院事,既而廢處於家。順帝至元五 年,奉使宣撫達達之地,整理有司不公不法事三十 餘條,由是朝廷知其才,陞知嶺北行樞密院事。至正 十五年,召拜中書平章政事,遷知樞密院事。十七年, 以太尉總山東諸軍,守鎮東昌路,擊退田豐兵。十八」 年,田豐復陷濟寧,進逼東昌,紐《的該》以乏糧棄城,退 屯柏鄉,東昌遂陷。還京師,拜中書添設左丞相,與太 平同居相位。紐《的該》有識量,處事平允。倭人攻金復 州,殺紅軍據其州者,即奏遣人往賞賚而撫安之。浙 西張士誠既降,紐的該處置江南諸事,鹹得其宜,士 誠大服。興和路富民調戲子婦繫獄,車載楮幣至京 師行賂,以故刑部官持其事久不決。紐的該乃除刑 部侍郎,為興和路達魯花赤,俾決其事,富民遂自縊 死。凡授官惟才是選,不用私人,眾稱其有大臣體。已 而遽罷相,遷知樞密院事。嘗臥病,謂其所知曰:「太平 真宰相才也。我疾固不起,而太平亦不能久於位,此 可歎也。」朝官至門候疾者,皆謝遣之。二十年正月,卒。
慶童
[編輯]按《元史》本傳:「慶童,字明德,康里氏。祖明里帖木兒,父 斡羅思,皆封益國公。慶童早以勳臣子孫受知仁廟, 給事內廷,遂長宿衛,授大宗正府掌判,三遷為上都留守,又累遷為江西、河南二行省平章政事,入為大 府卿,復為上都留守,出為遼陽行省平章政事,以寬 厚為政,遼人德之。至正十年,遷平章,行省江浙。適時 承平,頗沉湎於宴樂,凡遺逸之士舉校官者,輒擯斥 不用,由是不為物論所與。」明年,盜起汝、潁,已而蔓延 於江浙,江東之饒、信、徽、宣、鈆山、廣德,浙西之常、湖、建 德,所在不守。慶童分遣僚佐往督師旅,曾不踰時,以 次克復。既乃令長吏按視民數,凡詿誤者悉置不問, 招徠流離,俾安故業,發官粟以賑之。省治燬於兵,則 拓其故址,俾之一新。募貧民為工役而償之以錢,杭 民賴以存,活者尤眾。十四年,脫脫以太師、右丞相統 大兵南征,一切軍資、衣甲、器仗、穀粟、薪槁之屬,咸取 具於江、浙。慶童規措有方,陸運川輸,千里相屬,朝廷 賴之。明年,盜起常之、無錫,眾議以重兵殲之,慶童曰: 「赤子無知,迫於有司,故弄兵耳。苟諭以禍福,彼無不 降之理。」盜聞之,果投戈解甲,請為良民。十六年,平江 湖州陷義兵元帥方家奴以所部軍屯杭城之北關, 鉤結同黨,相煽為惡,劫掠財貨,白晝殺人,民以為患。 慶童言於丞相達識帖睦邇曰:「我師無律,何以克敵? 必斬方家奴,乃可出師。」丞相乃與慶童入其軍,數其 罪,斬首以徇,民大悅。繼而苗軍帥楊完者以其軍守 杭城。丞相達識帖睦邇既承制,授完者江浙行省右 丞,而完者益以功自驕,因求娶慶童女,慶童初不許。 時苗軍勢甚張,比達識帖睦邇方倚以為重,強為主 婚,慶童不得已,以女與之。明年,出鎮海寧。州距杭百 里,地瀕海,磽瘠,民甚貧,居二年,盜息而民阜。至是,慶 童在江浙已七年,涉歷險艱,勞績甚優著。召拜翰林 學士承旨,改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未行,仍任江浙。十 八年,遷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未行,拜江南行臺御史 大夫,賜以御衣、上尊。時南行臺治紹興,所轄諸道,皆 阻絕不通。紹興之東明台諸郡,則制於方國珍;其西 杭、蘇諸郡,則據於張士誠。「憲臺綱紀不復可振,徒存 空名而已。」二十年,召還朝,慶童乃由海道趍京師,拜 中書平章政事。俄有譖其子《剛僧》私通宮人者,帝怒 殺之。慶童因鞅鞅不得志,移疾家居。久之,日飲酒以 自遣。二十五年,詔拜陝西行省左丞相。時李思齊擁 兵關中,慶童至,則御之以禮,待之以和。居三年,關陝 用寧。召還京師。二十八年七月,「大明兵逼京城,帝與 皇太子及六宮至於宰臣近戚皆北奔,而命淮王帖 木兒不花監國,慶童為中書左丞相」以輔之。八月二 日,京城破,淮王與慶童出齊化門,皆被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