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25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五十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五十一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二百五十卷目錄

 公輔部藝文二

  為周帝加隋公大丞相詔  隋李德林

  賜魏徵詔         唐太宗

  拜房元齡尚書左僕射杜如晦尚書右僕射制

                同前

  拜長孫無忌尚書右僕射詔   同前

  台衡銘           德宗

  上劉右相書         王勃

  為王及善讓內史第二表    李嶠

  為魏王讓知政事第二表    前人

  張說拜中書令制       蘇頲

  政事堂記          李華

  公孫弘開東閣賊       楊諫

  策宰相一作臣科問    陸贄

  讓平章事表        李吉甫

  代賈相公陳乞表      權德輿

  為鄭相公讓中書侍郎平章事表 前人

  讓中書侍郎表       令狐楚

  授王播中書侍郎平章事兼鹽鐵使副制

                元稹

  安重誨傳論        五代史

官常典第二百五十卷

公輔部藝文二

[編輯]

《為周帝加隋公大丞相詔》
隋·李德林

[編輯]

假黃鉞、「使持節、左大丞相、都督內外諸軍事、上柱國、 大冢宰、隋國公堅,感山河之靈,應星辰之氣,道高雅 俗,德協幽顯,釋巾登仕,搢紳傾屬,開物成務,朝野成 風。受詔先皇,弼諧寡薄,合天地而生萬物,順陰陽而 撫四裔。近者內有艱虞,外聞妖寇,以鷹鸇之志,運帷 帳之謀,行兩觀之誅,掃萬里之外,遐邇清肅,寔所賴 焉。四海之廣,百官之富,俱稟大訓,咸餐至道。治定功 成,棟梁斯託,神猷威德,莫二於時。可授大丞相,罷左 右丞相之官,餘如故。」

《賜魏徵詔》
唐·太宗

[編輯]

詔曰:「以卿正直,拔居左右,數進忠讜,用益國家。朕為 四海之主,山藪幽隱,尤須徵召,況王臣蹇蹇,朕所悉 邪?卿前覽,止足以去職事,未至疲老,幸不苦辭。」

《拜房元齡尚書左僕射杜如晦尚書右僕射制》

[編輯]

同前

制曰:「尚書政本,端揆任隆,自非經國大才,莫或斯舉。 中書令兼太子詹事邢國公房元齡,器宇沉邃,風度 弘遠,譽彰遐邇,道冠簪纓。兵部尚書、檢校侍中、蔡國 公杜如晦,識量深舉,神采凝映,德宣內外,聲溢廟堂。 朕自克平宇縣,締構資始,葉贊經綸,厥功甚茂,深謀 祕略,動合規矩,忠議讜言,事多啟沃。及典司樞要,綢 繆宸扆,開物成務,知無不為,可謂神降英靈,天資人 傑。並宜總司衡軸,光闡大猷。元齡可尚書左僕射,餘 如故。如晦可尚書右僕射。」

《拜長孫無忌尚書右僕射詔》
同前

[編輯]

詔曰:「望隆朝右,任重國鈞,尚想風猷,義惟賢戚。吏部 尚書、齊國公長孫無忌,識量弘遠,神情警發,道照縉 紳,才資文武。樽俎之策,電斷風馳;干戈所指,雲銷霧 散。幾深之理彌著,忠義之節以彰。斯固立德佐時,降 靈輔闕,宜以翼贊,授之端揆。可尚書右僕射。」

《台衡銘》
德宗

[編輯]

天列台星,垂象於人。聖人則天,亦建輔臣。以翼以弼, 為衡為鈞。如耳目應心,如股肱運身。是則同體,孰雲 非親?陰陽相推,四序成歲。君臣相得,萬邦作乂。感同 風雲,合若符契。以道匡救,盡規獻替。木必從繩,金其 用礪。帝者之盛,時維陶唐。乃聞疇咨,仄陋明揚。洎乎 有虞,二八騰芳。爰迨伊尹,相於成湯。載生薑牙,諒彼 「武王,道無不行,謀無不臧,君聖臣賢,運泰時康。漢高 既興,蕭曹亦彰,烈烈我祖,膺期而昌,劃滅群兇,砥平 四方,惟衛及英,啟闢封疆,曰房與杜,振理維綱。亦有 魏徵,忠謇昂昂,偉茲眾材,為棟為梁,蕩蕩巍巍,邦家 有光。」是知道之廢興,繫於時主;主之得失,資於台輔。 經之以文,緯之以武,出為方伯,入為申甫。絕維載張, 闕袞斯補。惟德是倚,惟才是求,人不易知,德亦難周。 傅說版築,夷吾射鉤,任之不疑,千載垂休。「體於至公, 何鄙何讎?追惟哲主,必賴良弼。矧予不德,暗於理術, 師旅繁起,政刑多失。遘茲艱屯,夙夜祇慄。」翊我戴我, 實惟勳賢。內熙庶績,外總十連,威武戴揚,謀猷日宣。 長城壓境,巨艦濟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顛。予嘉爾誠, 爾相予理。惟後失道,亦臣之恥。自昔「格言,慎終如始。 功藏鼎彝,道冠圖史。無俾伊傅,克專厥美。作鑒勒銘永世是紀。」

《上劉右相書》
王勃

[編輯]

蓋聞「聖人以四海為家,英宰與千齡合匹。」用能不行 而至,春霆仗天地之威;以息相推,時雨鬱山川之兆。 故有元蛟晚集,憑鶴鼎而先鳴;蒼兕晨驚,運龍韜而 首出。並能風騰霧躍,指麾成列土之猷;蠖屈虯奔,談 笑坐群卿之右。未如越蒼海,棄行間,排紫微,謁天子。 於是遭不諱之主,擁非常之位。龍章鳳黻照其前,鏘 「金《鳴玉》疊其後。三靈葉贊,超然奉天下之圖;四海承 平,高步取寰中之託。」君侯之富貴足矣,朝廷之付遇 深矣。故知「陽侯息浪,長鯨臥橫海之鱗;風伯停機,大 鵬鍛垂天之翼。」及其投形巨壑,觸丹浦而雷奔;假勢 靈飆,指青霄而電擊。神氣洋洋,謂鱗翮使之然也。殊 不知兩儀超忽,動止繫於無垠;萬化糾紛,舒捲存乎 非我。是以陳平昔之智士也,俯同降卒;百里奚曩之 達人也,親為餓隸。當其背強敵,轉康衢,雄慮耿於風 雲,危途迫於朝夕。豈自期榮稱相府,西藩專虎據之 圖;寵冠齊壇,東向舉熊飛之策。顧盻可以蕩川岳,咄 嗟可以降雷雨。遂令用與不用,是非於楚漢之間;知 與不知,得失於虞秦「之際。故死生有數,審窮達者繫 於天;材運相符,決行藏者定於己。」君侯足下,可不謂 然乎?借如勃者,眇小之一書生耳,曾無擊鍾鼎食之 榮,非有南隘北閣之援,山野悸其心跡,煙霧養其神 爽。未嘗降心摧氣,逡巡於列相之門;竊譽干時,匍匐 於群公之室。所以慷慨於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實 以四海兄弟,齊遠契於蕭、韓;千載風雲,託神知於管、 鮑。不然,則荷裳桂楫,拂衣於東海之東;菌閣松楹,高 枕於北山之北。焉復區區屑屑,踐名利之門哉?至尊 以搖河徙岳之威,當立地開天之運。聖人有作,群材 畢舉。星辰入仕,揖讓朱鳥之門;風雨稱臣,奔走蒼龍 之闕。方欲停旒金室,引成康於己任;闢廣瑤林,復堯 舜於茲日,可謂明明穆穆,盡天子之容貌矣。抑嘗聞 之,丹山九仞,煙峰非數簣之功;紫極千門,雲臺俟萬 楹之力。故天下至曠,神器不可獨專,天道無私,元勳 有待而立。《書》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好問則裕,自用 則小。況掌萬國之權,受一人之寵,動見臧否,言知利 害,君侯足下,何時易耶?雖有大命,不資童子之言;而 恭此小心,敢進狂夫之說。伏見遼陽未靜,大軍頻進, 有識寒心,群黎破膽。昔明王之制國也,自近而及遠, 先仁而後罰,徵實則效存,徇名則功淺。是以農疏千 里,僅踰重石之鄉;禹絕九州,不敘流沙之境。豈才不 及而智有遺哉?將以辨離方而存正功也。雖至人無 外,甲兵耀天子之威;王事有徵,金鼓發將軍之氣。而 長城在界,秦漢所以失全昌;巨海橫流,天地所以限 殊俗。闢土數千里,無益神封;勤兵十八萬,空疲帝卒。 驚烽走傳,駭秦洛之甿;飛芻輓粟,竭淮海之費。於是 乘奸放命者,出繩纏以生威;因公挾私者,入閭閻而 兢法。雖一物失所,太階延旰食之憂;而百戰方雄,中 國鮮終年之樂。圖得而不圖失,知利而不知害,移手 足之病,成腹心之疾。征稅屈於東西,威信蹇於表裏。 《語》曰:「勝之不武,不勝為辱。」天下之責,四面至矣。誠可 遠凝高策,上薦忠言,決人事於去就,合天情於終始。 遂令回麾轉檄,背青丘而騖;列障分亭,巡蒼波而守。 昔者齊侯以力,方城為楚國之辭。虞帝崇文苗人失 洞庭之險。況乎仗德綏亂以直乘邪明逆順之端聳 華夷之望雖復舳艫沸海旌旗觸天鐵山四面金城 千里亦不能為敵人計矣。此君侯之未諭一也。蓋聞 星迴日運御洪荒者貞夫一電照風行制寥廓者歸 乎靜。《易》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語》曰:「動之斯和綏之 斯來。」是知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大道起而仁義 息,神化周而市獄定。雖復體元立教,眚災耀知遠之 書;順時宰物,宥罪發精微之典。而況澆風易漸,淳化 難歸。孔明耿介於當朝,子輿殷勤於《易》簧,蓋有由也。 伏見邊凶尚梗,殊恩屢發,亡命山澤者,日月相趨,朝 脫桎梏,夕還囹圄。奸徒抱袂,因時立僥倖之謀;頑夫 頓足,中路紆吁嗟之慘。皆由寬勝於猛,人迷所習,勸 沮不彰,廉恥相冒。亦有公卿失職,恥受珪符之任;郎 官有疊,俯捨銅墨之榮。又焉可以弘張風流,抑揚眾 務者也。且夫朽索充羈,不收奔馬之逸;輕緡振網,或 隨吞舟之勢。況非常之化,方洽於齊人;無妄之思,乃 及於群小。將恐匡衡、管仲,復靈沼於泉下矣。古之善 為國者不然,信賞而必罰,道德而齊禮,澤配雲雨而 無曲惠,威振雷霆而絕私戮。交書聳幣,仗慈厚之師; 投金散璧,樹仁明之長。故雖開衢室,蓋明堂,亦將四 三皇而六五帝矣。此君侯之未論二也。蓋《易》曰:「天地 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 聚人曰財。」是知發揮地利,農桑啟其業;振蕩天功,泉 貝流其用。伏睹前制屢擾,事非畫一,廛市蕭然,人情 怪動。夫補簡並用,未盡交易之宜;輕重齊行,適啟兼 並之路。於是連闤掩闠者,閉肆而乘其屈;布衣韋帶

者,闔門而受其困。五方競爽,務淺術以相雄;百郡爭
考證
勝,驅末技而成弊。田夫織婦,衣食鮮終朝之給;巨駔

洪商,輿馬,挾封君之勢,蓋有由來矣。故曰:「國儲闕於 九載,則公上無所給;家廩乏於三年,則妻子非其有。」 夫陰陽覆逆,天地之常數;百六運窮,堯湯所不免。一 旦洪泉決地,大旱焦山,風雨於一歲之間,霜雹於數 州之境。繁運廣役,首尾於中外;沓稅增徭,日夕於都 鄙。燮陰陽者,將何以處之?一夫竊議,公之「盛德虧矣。 愚謂嚴程峻法,絕輕陋之貨,則奸鎔之源塞矣;沿風 正典,重耕耘之務,則邪嬴之計沮矣。」然後遠弘教旨, 大變流俗,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違公 竊鑄者,具五刑之戮;因時力田者,懸一命之賞。不然, 則賈生、晁錯復流涕而言矣。此君侯之未諭三也。嵩、 衡不拒細壤,故能崇其峻;江海不讓,纖流所以存其 廣。是以星臺曉闢,上台忘吐握之勞;月殿宵興,中宇 軫山林之慕。知夫御天下者,必待人也。《詩》曰:「濟濟多 士,文王以寧。未見君子,憂心如醉。」伏見皇明遠燭,帝 采遐宣,張樂岱郊,騰勳社首。徵廉察孝,瑤壇虛不次 之階;署行議年,璿檢動非常之詔。天下可謂幸甚矣。 於是友月朋霞之客,背青皋而至;馮唐顏駟之才,排 紫閣而集。夫豈知終始異數,涇渭同流,蘿薜失圖,簪 纓解體。惜哉!群英霧散,名侯招蔽善之嫌;天下雷同, 太子鮮長鳴之地。而欲招絕足,致真龍,難矣。此君侯 之未諭四也。《易》曰:「拔茅連茹,以其彙征吉。」豈非順物 不若招類,報國不如進賢。陽事昇而雨露歸,陰「駕凝 而風霜厲」,莫不觀時有紀,撫氣相求,窮則獨善其私, 達則兼善天下。而利己疵物者,以自任為身謀;知進 忘退者,謂專榮而得計。豈知夫尺波易謝,寸晷難留, 陵谷好遷,乾坤忌滿。君侯足下,出納王命,升降天衢, 激揚鳳扆之前,趨步麟臺之上,亦復知天下有遺俊 乎?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妙,書不能文也。 伏願闢東閣,開北堂,得之以上賓,期之以國士,使得 披肝膽,布腹心,大論古今之利害,高談帝王之綱紀。 然後鷹揚豹變,出蓬戶而拜青墀;附景摶風,捨薹衣 而見朱闕。幸甚!斯不為難矣。庶幾乎麑卵不棄,終感 元枵之精;駿骨時收,或致飛黃之錫。書生王勃死罪 死罪再拜。

《為王及善讓內史第二表》
李嶠

[編輯]

臣及善言。臣叨荷殊私,冒陳至懇,而惕慮昏於凡識, 深誠蔽於短辭。丹概罔通,紫泥徒渥。祗奉還答,周惶 失措。臣《中謝》。臣才疏行缺,運偶時來。榮匪德遷,官由 恩達。法河象岳,升臺歷府。行參八命,坐陟九霄。彤軒 皂騶,非振鷺之飾;青組丹紱,是濡鵜之譏。施重丘山, 效微涓滴。妨賢自久,速謗滋深。頃因齒髮之衰,得蒙 骸骨之賜。西河退老,非翫經書。東海歸閑,空求藥餌。 方養支離之病,翻成愷悌之恩。曲降絲綸,重收簪屨。 一作履徵榮槁木,責焰寒灰。將使策蹇磨鉛,入總樞祕, 牽羸引憊,參典鈞石。仰抃恩渥,顧探心守。桑榆且晏, 蒲柳先秋。方與絳縣老人,論其甲子;淄川艾耋,比其 容貌。「將何以對揚金扆,趨奉玉墀,當鳳沼之便蕃,望 龍闈之清切。況寅亮皇極,經綸帝道,功參濟巨,義等 作霖。隆替是因,具瞻斯在。永言授受,豈當容易?是用 深鑒」陳力,載懷天步,用憂折鼎,乞保懸車。且今百度 惟貞,九流式序,鵷鴻齊列,俊乂在官,可使畫虎承羞, 豐貂竊幸。謬《中孚》之好爵,辱《大雅》之能官。伏願深惟 至公,俯收曲澤,矜此疲劣,改命才賢,則器滿之凶,不 累於愚叟;棟隆之吉,永光於聖代。無任慚懼屏營之 至!謹重詣朝堂,奉表以聞。

《為魏王讓知政事第二表》
前人

[編輯]

臣某言:「臣由衷之辭,已具前表;分外之澤,仍叨厚恩。 祗命低迴,不知所處。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 死罪。」臣九能無術,五技不成,空荷陶甄,竟微知效。陛 下篤猶子之愛,用家人之慈,流其渥恩,被以簪組。析 珪分器,等姬氏之藩維;裂壤誓河,承漢家之禮秩。皇 儀曉列,拜金扆而升玉墀;仙蹕晨游,陪柏梁而待嵩 「柱。在臣榮幸,實冠等夷。惟臣妄庸,已成忝越,豈可以 仍祗大命,更竊厚恩,任濟時之股肱,為巨川之舟楫?」 且臣屬居宗室,地接葭莩,惟社稷之安危,乃門庭之 休戚。豈不願磨頂至踵,裨高益深,徒以智力有涯,勉 強無地,懼傾輈之為敗,憂折鼎之生災,匪藏器而謀 身,實輸誠而體國。伏乞俯矜愚劣,永鑒隆替,思「懋賞 懋官」之義,用知臣知子之心。特停過恩,速寢嚴命,則 物情輿議,咸仰於至公;叨榮謬官,不塵於則哲。無任 慚懼屏營之至。謹詣閤奉表以聞。

《張說拜中書令制》
蘇頲

[編輯]

門下:殷命百工,傅膺審象;漢推三傑,良屬運籌。不有 斯人,孰賚予弼。尚書左丞張說,居正合道,體真理精。 朕昔在承華,首延博望。談經之際,欽若讜言;撝翰之 「間,潤色鴻業。屢陳匡益,見嫉奸回,頃雖抗跡疏遠,而 載懷饑渴。今群兇已服,大猷伊始,永言亮采,光朕側 席之期;俾咨啟沃,成朕濟川之望。宜發鼎鉉,式綜絲 綸。可中書令

《政事堂記》
李華

[編輯]

政事堂者,自武德以來,已常於門外省議事,即以議 事之所,謂之政事堂。故長孫無忌起復授司空,房元 齡起復授左僕射,魏徵授太子太師,皆知門下省事。 至高祖光宅元年,裴炎自侍中除中書令,執宰相筆, 乃遷政事堂於中書省。《記》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 道於天,反道於地,覆道於社稷,無道於黎元。此堂得 以議之。臣不可悖道於君,逆道於人,黷道於貨,亂道 於刑,剋一方之命,變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 可以擅興,權不可以擅與,貨不可以擅蓄,王澤不可 以擅奪,君恩不可以擅間,私讎不可以擅報,公爵不 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誅之。事不可以輕入重,罪不可 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剝害於人,財不可以擅加於賦, 情不可以委之於倖,亂不可以啟之於萌,伐紊不賞, 爵紊不封,聞荒不救,見饉不驚,逆諫自賢,違道傷古, 此堂得以殺之。故曰:「廟堂之上,樽俎之前,有兵有刑, 有梃有刃,有斧鉞,有酖毒,有夷族,有破家。登此堂者, 得以行之。」故伊尹放太甲之不嗣,周公逐管蔡之不 義,霍光去昌邑之亂,梁公正廬陵之位。自「君弱臣強」 之後,宰相主生殺之柄,天子掩九重之耳,燮理化為 權衡,論道變為機紐。道變傾身,禍敗不可勝數。列國 有傳,青史有名,可以為終身之誡,無罪犯雲。

《公孫弘開東閣賦》以風勢聲理暢休實久為韻
楊諫

[編輯]

君立相以道崇,相輔仁而協同。庶績多士允釐。百工 始於其家,且有招賢之義;刑於四海,大啟尚賢之風。 猗乎哉!漢武照臨之秋,孫弘輔弼之歲。能好善以逮 下,不恃貴而怙勢。子興視夜,屆賓閣而猶開;鸎鳴在 春,知賢路之不蔽。道有行止,時有興廢,雖盛明則多 士,乃知人則下事。遇風雨而不易,將安樂以無替。善 乎立身,誰為之繼?夫拔茅者利其彙征,開閣者求其 友生。茅思同茹,友貴同榮。故秩秩執《初莚》之禮,丁丁 諧《伐木》之聲。在貴則勿遺乎賤,於舊而孰能無情。況 閣可以備時之燥濕,相可以為君之聽視。賢是斯來, 賓是攸止。升降出入,溫柔之始。脫粟布被,雖逢汲黯 之嗤;下薦上聞,竟遇漢皇之美。況親仁而又崇,此亦 存乎下理。動不為妄,德風遐暢。善固有由,仁聲允休。 豈比夫漢臣崇奢,後堂空羅夫妓樂,齊相為隘,累年 不易其狐裘者哉。惟其人心,酌乎故實。德不遐棄,敬 之終吉。然後知掃門者亦孔之醜,望塵者未離乎咎。 當效平津而延賓,知可大而可久。

《策宰相一作臣科問》
陸贄

[編輯]

問:「聖人握天下之圖,居域中之大,莫不仗群材而康 庶績,資多士以牧黎元。夢想傅巖之野,佇思磻溪之 上。遂得乘箕入相,就三命而作鹽梅;投釣昇朝,封四 履而稱師父。故如英靈間出,千載一賢,皇化軌躅,殊 途共貫。我大周道冠犧軒,功高媧燧,長楚必割,翹木 無遺,虛席旌賢,宵衣納善,降賢良之制,下徵辟之書。」 子等並藏器待時,懸瓢俟扣,深識宰相之體,妙達經 邦之術,欲使陰陽調六律,風雨應四時,一百姓之心, 平九州之利。餘糧棲畝,外戶不扄,亭障無虞,關河罷 戎。漁者虛湍瀨,田者讓肥腴,路不拾遺,市無二價。眷 言於此,何道以臻?至如九儀八座之指歸,《四師》《六典》 之題目,並馭人之大體,撫俗之良規。幸陳名義之端, 無致疏遺之對。

《讓平章事表》
李吉甫

[編輯]

臣某言:「臣久處繁機,切思退免。伏奉詔旨,未允深衷。 仰戴天慈,如置冰谷。」臣某《中謝》。臣竊惟至敬,豈敢煩 文?再以懇誠,上陳睿覽。伏以陛下初臨寶圖,獲侍丹 扆。一心捧日,見四海之大明;八稔代天,睹群生之茂 育。恭承睿算,實罄愚衷。雖微寸功,豈敢纖負?倘陛下 存簪履之舊,念葵藿之誠。終全深恩,退蒙厚禮。則是 「陛下既假之以位,又寵之以名,至德深仁,光昭千古。 況臣年齒雖長,筋力幸全,猶得申獲戰之功,展死綏 之分。倘蒙麤使,足可酬恩。至於左右便繁,朝夕機務, 則心憂智竭,力所不任。以此至誠,期於允遂。然以時 不再得,感王道之方平;福不重來,念君恩之已極。進 退惶戀,罔知所安。謹再奉表陳乞」云云。

《代賈相公陳乞表》
權德輿

[編輯]

臣耽言:「伏奉今日制,除臣檢校司空兼左僕射依前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祗荷成命,捧戴恩私,心魂震驚, 慚怖失次。臣以庸薄,無他才能,先朝過聽,謬賜驅策。 叨居鼎飪,十有三年。猥承雨露之恩,終缺涓埃之效。 累經陳乞,未允懇誠,復以餘年,再承休運。自陛下紹 膺寶曆,澤被群生,亭育所加,飛沉遂性。而臣齒髮頹 暮,疾恙嬰侵,筋體日衰,心力皆耗。況宰相之職,用調 陰陽;司空之官,實平水土。從古授受,重難其人。以臣 平居,猶知不可。今中既眩耄,外亦支離,寢興不安,言 語失次,豈可苟貪貴任,上玷清時?省躬則然,況在公 議。古者君有致政之惠,臣感得謝之恩。鐘鳴漏盡,前 哲所誡,年衰疾劇,在臣為甚。逼於情理。敢黷天威,慺

慺血誠,期在鑒聽。無任懇款恐懼之至,謹奉表陳讓
考證
以聞。臣耽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

《為鄭相公讓中書侍郎平章事表》
前人

[編輯]

臣某言:「伏奉今日恩制,授臣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詔書自天,受命惶悸,俯伏循省,不知所容。《中 謝》。臣聞宰理中樞,從古所重。貞教化之本,導陰陽之 和。外撫四裔,內循百職。或乖於是,則謂曠官。臣志在 服儒,才非經遠,爰自筮仕,期於代耕。而遭時踰量,踐 歷朝序。自奉禁中之職,累叨望外之恩。超貳冬官,兼 司選部,流品未序,銓綜乖方,以榮為憂,伏待譴責。豈 謂特延睿渥,參列廟謀,以瓶筲之資,當柱石之重?況 臣自去夏尚守臺郎,周月之間,遂懸相印。承陛下厲 精之切,副陛下則哲之明,循量省躬,必知不可。伏乞 俯迴詔命,別選公才,敢瀝血誠,上黷天鑒。無任惶懼 懇迫之至!謹奉表陳讓以聞。

《讓中書侍郎表》
令狐楚

[編輯]

臣某言:「臣聞斗筲之器,不可持盈;腹背之毛,安能翔 遠?是以知進忘退,《易》象之深戒;在寵若驚,道家之切 訓。此微臣所以遑遑然久積肝血,銜恩陳露而未得 者也。」中謝。臣代業儒素,心游文史。雖自勵己,豈敢發 身。始望之官,止於中臺郎吏、外郡牧守而已。幸而因 緣昌運,遭遇盛時,振拔群倫,驟登台袞。伏惟皇帝陛 下欽明御曆,睿哲配天,華夏宅心,俊賢翹首。方當選 眾,固合退身,豈意遷於皇閣之崇,參於紫微之重,特 出睿旨,不因人言,九重所知,萬殞何答?誠宜建用皇 極,保合太和,弘聖功於堯舜之時,追恪德於夔龍之 列。而和羹乏用,覆餗為憂,空有仰於清光,實無俾於 元化。一自叨竊,遽經炎涼,跼影兢魂,痛心疾首。伏乞 鑒其悃款,察其疾羸,賜以冗員,置於散地,溥求俊傑, 委屬鈞衡。則大君知人之明,永光於典策;微臣妨賢 之責,將息於輿言。天下幸甚,微臣幸甚。不勝感恩屏 營之至。

《授王播中書侍郎平章事兼鹽鐵使副制》

[編輯]

元稹

門下:昔蕭何用新造之漢,而能調發子弟,完補報亡, 使關東糧饋不絕者,以其盡得秦之圖籍,而周知其 眾寡也。我國家秉十一聖之區㝢,提億兆人之生齒, 而曰「不能足食足兵」,朕甚懵焉。得非調陰陽撫夷夏 者,不欲侵貸泉之任;而主會計較虛盈者,不得參邦 國之重乎?予今兼之,允在能者。諸道鹽鐵轉運等使 「太中大夫、守刑部尚書、騎都尉、太源縣開國男、賜紫 金魚袋王播」,在德宗時,以封詔入仕,踐履臺閣,由御 史中丞、京兆尹掌縣官鹽鐵,為春曹尚書,乃長邑髦, 以控蠻蜑,盡稱厥職,達於予聞。馹詔徵還便殿與語, 得所未得,聞所未聞,昭然發蒙,幾至前席。重委操剸, 鋩刃益精,國有羨財,而人不加賦,東「師在野,物力蕭 然,不有主張,孰能戡濟。」是用命爾作相,仍以舊務因 之。爾為西備戎羌,東定燕冀,內實九府,外豐萬人,百 度群倫,罔不在爾。於戲!典謨訓誥,行之具存;邪正是 非,知之孔易。予唯以不敏不明,故用爾為股肱耳目, 又安能以一二戒誨,垂之空言。爾其自勵於爾心,無 令觀聽者論爾於鄉校。可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依前允諸道鹽鐵轉運等使,散官勳封賜如 故。

《安重誨傳論》
五代史

[編輯]

嗚呼,官失其職久矣。予讀《梁宣底》,見「敬翔、李振為崇 政院使,凡承上之旨,宣之宰相而奉行之。宰相有非 其見時而事當上決者,與其被旨而有所復請者,則 具記事而入,因崇政使以聞,傳旨則復宣而出之。」梁 之崇政使,乃唐樞密之職,蓋出納之任也,唐常以宦 者為之,至梁戒其禍,始更用士人,其備顧問、參謀議 於中則有之,未始專行事於外也。至崇韜、重誨為之, 始復唐樞密之名,然權侔於宰相矣。後世因之,遂分 為二,文事任宰相,武事任樞密。樞密之任既重,而宰 相自此失其職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