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42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四百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四百二十三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四百二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四百二十三卷目錄

 儀衛部彙考一

  周總一則

  漢總一則

  後漢總一則

  晉總一則

  宋總一則

  南齊總一則

  梁總一則 武帝天監一則

  陳總一則

  北齊總一則

  北周總一則

  隋總一則 煬帝大業一則

  唐總一則

  遼總一則

  宋總一則

  元總一則

官常典第四百二十三卷

儀衛部彙考一

[編輯]

[編輯]

周制,「《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而典路、車僕、司常分 其職以佐之。」

按:《周禮春官》宗伯禮官之屬,巾車,「下大夫二人,上士 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工百 人,胥五人,徒五十人。」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 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

公猶官也。用,謂祀賓之屬。旗物,太常以下等敘之,以封同姓、異姓之次序。

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鍚樊纓,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 二斿以祀。金路,鉤樊纓,九就,建大旂以賓,同姓以封。 象路,朱樊纓,七就,建大赤以朝,異姓以封。革路,龍勒 條纓,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衛。木路,前樊鵠纓, 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 厭翟勒面、繢總,安車,彫面、鷖總,皆有容蓋。翟車,貝面、 組總,有握。輦車,組輓,有翣羽蓋。

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大夫乘墨車,士乘棧 車,庶人乘役車。

服車,服事者之車。

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

給遊燕及恩惠之賜不在等者,作之,有功有沽。

凡車之出入,歲終則會之。

計其完敗多少。

凡賜闕之。

完敗不計。

毀折入齎於職弊。

計所傷敗,入其直。杜子春云:「齎讀為資,資謂財也。乘官車毀折者,入財以償繕治之直。」

歲時更續,共其弊車。

故書「更續」為「受讀。」杜子春云:「受當為更,讀當為續。」更續更受新,共其弊車。巾車既更續之,取其弊車共於車,人材或有中用之。

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

《雞》人主呼旦,鳴鈴以和之,聲且警眾,必使鳴鈴者,車有和鸞相應和之象。

《典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典路》,掌王及後之五路,辨其名物,與其用說。

用,謂將有朝祀之事而駕之。鄭司農云:「說謂舍車也。」

若有大祭祀,則出路,贊駕說。

出路,王當乘之。贊駕說,贊僕與趣馬也。

《大賓客》亦如之。

「亦出」,路當乘之。

凡會同、「軍旅,弔於四方,以路從。」

「王出,於事無常。」王乘一路,典路,以其餘路從行,亦以華國。

《車僕》,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車僕,「掌戎路之萃,廣車之萃,闕車之萃,《苹車》 之萃,輕車之《萃》。」

《萃》猶副也。此五者皆兵車,所謂五戎也。戎路,王在軍所乘也。廣車,橫陳之車也。闕車,所用補闕之車也。苹猶屏也,所用對敵自隱蔽之車也。輕車,所用馳敵致師之車也。

凡《師》,「共革車,各以其萃。」

《五戎》者,共其一以為王優,尊者所乘也,而《萃》各從其元焉。

會同亦如之

巡守及兵車之會,則王乘戎路。乘車之會,王雖乘金路,猶共以從,不失備也。

《大射》共三乏。

鄭司農云:「乏讀為匱乏之乏。」

司常,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 為常,交龍為旂,通帛為旃,雜帛為物,熊虎為旗,鳥隼 為旟,龜蛇為旐,全羽為𣄚,析羽為旌。」

「物名」者,所畫異物則異名也。屬謂徽識也。通帛,謂大赤,從周正色,無飾。雜帛者,以帛素飾其側白,殷之正色。全羽、析羽,皆五采,繫之於𣄚旌之上,所謂「注旄於干首」也。凡九旗之帛皆用絳。

及國之大閱,贊司馬頒旗物。「王建大常,諸侯建旂,孤 卿建旃,大夫、士建物,師都建旗,州里建旟,縣鄙建旐, 道車載𣄚,斿車載旌。」

仲冬教大閱,司馬主其禮。自王以下治民者。旗,畫成物之象。王畫日月,象天明也。諸侯畫交龍,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復也。孤卿不畫,言奉王之政教而已。大夫、士雜帛,言以先王正道佐職也。師、都、六鄉、六遂大夫也,謂之師都。都,民所聚也。畫熊虎者,鄉、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州、里、縣、鄙、鄉、遂之官,互約言之。鳥隼,象其勇捷也。龜蛇,象其扞難辟害也。道車,象路也。士以朝夕燕出入。斿車,木路也。王以田以鄙,全羽,析羽五色,象其文德也。大閱,王乘戎路,建大常焉。玉路,金路不出。

皆畫其象焉。「官府」各象其事,州里各象其名,家各象 其號。

事名號者,徽識,所以題別眾臣,樹之於位,朝各就焉。《覲禮》曰:「公侯伯子男皆就其旂而立。」此其類也。或謂之事,或謂之名,或謂之號,異外內也。三者,旌旗之細也。徽識之書,則雲某某之事,某某之名,某某之號。今大閱禮象而為之。

凡祭祀,各建其旗。

王祭祀之車,則《玉路》。

會同賓客亦如之,置旌門。

賓客朝覲,宗遇王乘金路巡守。兵車之會,王乘戎路,皆建其太常。掌舍,職曰:「為帷宮,設旌門。」

凡軍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

「始置旗以致民」,「民至仆之」,誅後至者。

《甸》亦如之。凡射,「共獲旌。」

獲旌,獲者所持旌。

歲時共更旌。

取舊予新。

[編輯]

漢始置奉車都尉、駙馬都尉,掌乘輿車馬。

按《漢書百官公卿表》,「奉車都尉掌御乘輿車,駙馬都 尉掌駙馬。皆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

師古曰:「駙,副馬也。非正駕車,皆為駙馬。」一曰:駙,近也,疾也。

後漢

[編輯]

後漢仍設奉車、駙馬兩都尉。

按:《後漢書百官志》:「奉車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無員, 掌御乘輿車。」

《漢官》曰:「三人。」

駙馬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無員。掌駙馬。」

《漢官》曰:五人。

[編輯]

晉以三都尉奉朝請,後省二都尉,惟留駙馬,以尚主 者為之。

按《晉書職官志》,「奉朝請,本不為官,無員。漢東京罷三 公、外戚、宗室、諸侯多奉朝請。奉朝請者,奉朝會請召 而已。武帝亦以宗室、外戚為奉車、駙馬、騎三都尉,而 奉朝請焉。元帝為晉王,以參軍為奉車都尉,掾屬為 駙馬都尉,行參軍、舍人為騎都尉,皆奉朝請。後罷奉 車、騎二都尉,唯留駙馬都尉奉朝請。諸尚公主者,劉」 惔、桓溫皆為之。

[編輯]

宋仍以尚主者拜駙馬都尉,奉朝請,又設車府,令隸 駕部。

按《宋書百官志》,「奉朝請無員,亦不為官。」漢東京罷省 三公、外戚、宗室、諸侯,多奉朝請。奉朝請者,奉朝會請 召而已。晉武帝亦以宗室、外戚為奉車、駙馬、騎都尉, 而奉朝請焉。元帝為晉王,以參軍為奉車都尉,掾屬 為駙馬都尉,行參軍、舍人為騎都尉,皆奉朝請。後省 奉車、騎都尉,唯留駙馬都尉、奉朝請。永初已來,以奉 朝請選雜,其尚主者唯拜駙馬都尉。三都尉並漢武 帝置。孝建初,奉朝請,省駙馬都尉。三都尉秩比二千 石。

車府。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二漢、魏、晉並隸太僕。太僕既省,隸尚書駕部三都尉,第六品。

南齊

[編輯]

齊以乘黃令屬鴻臚,車將,令屬駕部,而駙馬都尉屬 侍中。

按《南齊書百官志》:「乘黃令一人,掌五輅安車,大行兇 器轀輬車。」

《車將》,令一人,丞一人,屬駕部。

駙馬都尉集書省職置正書令史,朝散用衣冠之餘, 人數猥積。永明中,奉朝請至六百餘人。

[編輯]

梁置駙馬、奉車、車騎三都尉,無員。又置公車令、驊騮 廐丞,而屬之門下省。其三駕二仗,各有奉引、掌馭之 官。

按:《隋書百官志》:「駙馬、奉車、車騎三都尉,並無員,駙馬 以加尚公主者,無班秩。」

門下省置侍中、給事黃門侍郎各四人,掌侍從左右, 擯相威儀,盡規獻納,糾正違闕;監令嘗御藥,封璽書。 侍郎中高功者,在職一年。詔加「侍中祭酒。」

天監七年議定大駕法駕及四輅掌御之職

[編輯]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按《隋書禮儀志》,天監七年, 周捨議:「陵廟皆乘玉輅,大駕則太僕卿御,法駕則奉 車郎馭,其餘四輅則使人執。轡以朱絲為之,執者武 冠朱衣。」

[編輯]

陳承梁置奉車、駙馬都尉、公車令。

按:《隋書百官志》:「陳承梁皆循其制,官其所製品秩:奉 車、駙馬都尉,六百石,品第七;公車令,六百石,品第八。」

北齊

[編輯]

北齊尉衛寺,武庫令掌儀仗,太僕寺掌車輦,統諸局 都尉寺。而領軍諸將軍俱掌仗衛,奉車都尉、騎都尉 亦屬之。

按:《隋書百官志》:「後齊衛尉寺,掌禁衛甲兵,領武庫署 令,掌甲兵及吉凶儀仗。武庫又有修故局丞。」

太僕寺,掌諸車輦、馬牛畜產之屬,統驊騮、左右龍、左 右牝、駝牛、司羊、乘黃、車府等署令、丞。驊騮署又有奉 承直長二人。左龍署有左龍局,右龍署有右龍局。左 牝署有左牝局,右牝署有右牝局。駝牛署有典駝、特 牛、㹀牛三局。司羊署有特羊、㹀羊局。諸局並有都尉 寺。又領司訟、典臘、出入等三局。

驊騮署,掌御馬及諸鞍乘。左右龍、左右牝署,掌駝馬。駝牛署,掌飼駝騾驢牛。司羊署,掌諸羊。乘黃署,掌諸輦輅。車府署,掌諸雜車。

領軍府,將軍一人,掌禁衛宮掖,朱華閣外,凡守衛官 皆主之。輿駕出入,督攝仗衛。中領軍亦同。有長史、司 馬、功曹、五官、主簿、錄事,釐其府事。又領左右衛、領左 右等府。

左右衛府將軍各一人,掌左右廂,所主朱華閣以外, 各武衛將軍二人貳之。皆有司馬、功曹、主簿、錄事,釐 其府事。其御仗屬官有御仗正副都督、御仗五職、御 仗等員。又有奉車都尉十人,騎都尉六十人。

北周

[編輯]

北周置奉車、奉騎都尉,駕部中大夫、小駕上士及司 車輅之職。其左右宮伯與左右諸侍、左右武伯、虎賁 以下六率,皆備行從。

按《周書盧辯傳》:「奉車、奉騎等都尉五命。」

按《隋書禮儀志》:「周設六官,置司輅之職,以掌公車之 政,辨其名品與其物色。後周警衛之制,置左右宮 伯,掌侍衛之禁,各更直於內,小宮伯貳之,臨朝則分 在前侍之首,並金甲,各執龍環,金飾長刀,行則夾路 車。左右中侍,掌御寢之禁,皆金甲,左執龍環,右執獸 環,長刀,並飾以金。次左右侍陪中侍之後,並銀甲,左 執」鳳環,右執麟環、長刀。次左右前侍,掌御寢南門之 左右,並銀甲,左執師子環,右執象環、長刀。次左右後 侍,掌御寢北門之左右,並銀甲,左執犀環,右執兕環、 長刀。左右騎侍立於寢之東、西階,並銀甲,左執羆環, 右執熊環長刀,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左右侍之 外。自左右侍以下,刀並以銀飾。左右宗侍陪左右前 侍之後,夜則衛於寢庭之中,皆服金塗甲,左執豹環, 右執貔環長刀,並金塗飾。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 於左右騎侍之外。自左、右中侍以下,皆行,則兼帶黃 弓矢,巡田則常服,帶短刀,如其長刀之飾。左右庶侍, 掌非皇帝所御門閤之禁,並服金塗甲,左執解豸環, 右執獜環長劍,並金飾。「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於 左右宗侍之外,行則兼帶皓弓矢。左右勳侍,掌陪左 右庶侍而守,出入則服金塗甲,左執吉良環,右執猙 環。長劍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於左右庶侍之外, 行則兼帶盧弓矢。」巡田則與左右庶侍俱常服,佩短 劍,如其長劍之飾。諸侍官,大駕則俱侍中,駕及露寢 半之。小「駕三分之一。」左右武伯,掌內外衛之禁令,兼 六率之士。皇帝臨軒,則備三仗於庭,服金甲,執金釦 杖,立於殿上東西階之側。行則列兵於帝之左右,從則服金甲,被繡袍。左右小武伯各二人,貳之,服執同 於武伯,分立於大武伯下及露門之左右塾。行幸則 加錦袍。左右武賁率,掌武賁之士。其隊器服,皆元,以 四色飾之,各總左右持鈒之隊。皇帝臨露寢,則立於 左右三仗第一行之南北,出則分在隊之先後,其副 率貳之。左右旅賁率掌旅賁士。其隊器服皆青以朱 為飾,立於三仗第二行之南北,其副率貳之。左右射 聲率,掌射聲之士。其器服皆朱以黃為飾,立於三仗 第三行之南北,其副率貳之。「左右驍騎率」掌驍騎之 士。器服皆黃,以皓為飾,立於三仗第四行之南北,其 副率貳之。「左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其隊器服皆皓, 以元為飾,立於三仗第五行之南北,其副率貳之。「左 右遊擊率掌遊擊之士」,其器服皆元,以青為飾,其副 率貳之。「武賁已下六率,通服金甲師子文袍,執銀釦 檀杖;副率通」服金甲、獸文袍,各有倅長、帥長相次陪 列。行則引前。倅長通服銀甲、豹文袍,帥長通服銀甲、 鶡文袍。自副率以下,通執獸環、銀飾長刀。凡大駕則 盡行,中駕及露寢則半之,小駕半中駕。常行軍旅,則 衣色尚烏。

按:杜佑《通典》,「《周官》夏官之屬有輿司馬,又有校人主 馬之官。又有牧師,掌牧放。又有巾車,掌公車之政。及 王之五輅。後周有駕部郎中大夫,屬夏官。 又《周官》 有輿上士,後周有小駕上士。 又《周官》小司徒中大 夫,掌六畜車輦。又宗伯巾車下大夫,掌王后之五輅 輦車組輓,有翣羽。蓋後周則司車輅主之。」

[編輯]

隋初,以門下省掌部從朝直太僕寺統驊騮等署,而 臨朝大駕則以左右衛諸將軍領仗。其奉車都尉掌 馭副車。

按《隋書百官志》,「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 多依前代之法。置門下省太僕寺,左右衛門下省,納 言二人,給事黃門侍郎四人,錄事通事令史各六人。 又有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各四人,諫議大夫七 人,散騎侍郎四人,員外散騎常侍六人,通直散騎侍 郎四人,並掌部從朝直。又有給事二十人,員外散騎」 侍郎二十人,奉朝請四十人,並掌同散騎常侍等。 太僕寺有獸醫博士員。統驊騮、乘黃、龍廐、車府、典牧 牛羊等署,各置令二人,乘黃、車府則各減一人,丞二 人,乘黃則一人,典牧牛羊則各三人。

左右衛,「各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掌宮掖禁禦,督攝 仗衛。又各有奉車都尉六人,掌馭副車。」

煬帝大業三年以殿內省專司儀衛而奉車都尉及尚乘尚輦皆屬之

[編輯]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按《百官志》,「煬帝即位,多所 改革。三年定令,分門下、太僕二司,取殿內監名以為 殿內省。置監正四品,少監從四品,丞從五品,各一人, 掌諸供奉。又有奉車都尉十二人,掌進御輿馬。統尚 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輦等六局,各置奉御二人, 正五品。皆置直長以貳之。正七品。」尚食直長六人,又 有食醫員。尚藥直長四人,又有侍御醫、司醫、醫佐員。 尚衣,即舊御府也,改名之,有直長四人。尚舍,即舊殿 中局也,改名之,有直長八人。尚乘局置左右六閑:一 左右飛黃閑,二左右吉良閑,三左右龍媒閑,四左右 騊駼閑,五左右駃騠閑,六左右天苑閑。有直長十四 人,又有奉乘十人。尚輦,有直長四人,又有掌輦六人。

[編輯]

唐因隋殿內省改為殿中省,專司儀衛,以尚乘、尚輦 屬之。而衛尉寺掌器械文物,供羽儀節鉞之屬。 按《唐書百官志》:「殿中省,監一人,從三品;少監一人,從 四品上;丞二人,從五品上。監掌天子服御之事。其屬 有六局,曰尚食、尚藥、尚衣、尚乘、尚舍、尚輦。少監為之 貳。凡聽朝,率屬執繖扇,列於左右。大朝會、祭祀則進 爵,行」幸則侍奉。仗內驂乘,百司皆納印而藏之,大事 聽焉。有行從百司之印。左右仗廐,左曰奔星,右曰「內 駒。」兩仗內又有六廐:一曰左飛,二曰右飛,三曰左萬, 四曰右萬,五曰東南內,六曰西南內。園苑有官馬坊, 每歲河、隴群牧,進其良者以供御。六閑馬,以殿中監 及尚乘主之。主事二人,從九品上。

武德元年,改殿內監曰「殿中省。」龍朔二年曰「中御府」,監曰「大監」,丞曰「大夫。」有令史四人,書令史十一人,左右仗千牛各十人,掌固、亭長各八人,

進馬五人,正七品上。掌大陳設,戎服執鞭,居立仗馬 之左,視馬進退。

天寶八載,罷南衙,立仗馬,因省「進馬。」十二載復置。乾元後又省,大曆十四年復。

尚乘局:奉御二人,正五品下;直長十人,正七品上。掌 內外閑廐之馬。左右六閑:一曰飛黃,二曰吉良,三曰 龍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凡外牧,歲進良 馬,印以三花飛鳳之字。飛龍廐日,以八馬列宮門之 外,號「南衙立仗馬」,仗下乃退。大陳設則居樂縣之北, 與象相次

龍朔二年,改尚乘局曰「奉駕局。」有書令史六人,書吏十四人,直官二十人,習馭五百人,掌閑五千人,典事五人,獸醫七十人,掌固四人。習馭,掌調六閑之馬。掌閑,掌飼六閑之馬,治其乘具鞍轡。典事,掌六閑芻粟。太宗置司廩、司庫。高宗置習馭、獸醫、

司廩、司庫各一人,正九品下。掌六閑槁秸出納。奉乘 十八人,正九品下。掌飼習御馬。

尚輦局:奉御二人,正五品下;直長三人,正七品上;尚 輦二人,正九品下。掌輿輦繖扇,「大朝會則陳於庭,大 祭祀則陳於廟,皆繖二翰一,扇一百五十有六,既事 而藏之。常朝則去扇,左右留者三。」

龍朔二年,改尚輦局曰「奉轝局。」有書令史二人,書吏四人,七輦、主輦各六人,掌扇六十人,掌翰三十人,掌輦四十二人,奉轝十五人,掌固六人。掌扇、掌翰,掌執繖扇、紙筆硯雜供奉之事。掌輦掌率主輦以供其事。高宗置掌翰。

衛尉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四品上;丞二人, 從六品上。掌器械文物,總武庫、武器、守宮三署。兵器 入者,皆籍其名數。祭祀、朝會,則供羽儀、節鉞、金鼓、帷 帟、茵席。凡供宮衛者,歲再閱,有敝則修於少府。主簿 二人,從七品上;錄事一人,從九品上。

龍朔二年,改曰「司衛寺」,卿曰「正卿」,少卿曰「大夫。」武后光宅元年又改,有府六人,史十一人,亭長四人,掌固六人。

丞「掌判寺事,辦器械出納之數。大事承制敕,小事則 聽於尚書省。」

兩京武庫署:令各二人,從六品下;丞各二人,從八品 下。掌藏兵械。有赦,建金雞,置鼓宮城門之右,「大理及 府縣囚至則擊之。」監事各一人,正九品上。諸署監事, 品同。

有府各六人,史各六人,典事各二人,掌固各五人。開元二十五年,東都亦置署。

武器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外戎 器。祭祀巡幸,則納於武庫。給六品以上葬鹵簿棨戟。 凡戟,廟、社、宮殿之門二十有四,東宮之門一十八,一 品之門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 護之門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護、上州之 門十二,下都督、下都護、中州、下州之門各十。衣幡壞 者,五歲一易之。薨卒者,既葬追還。監事二人。

有府二人,史六人,典事二人,掌固四人。貞觀中,東都亦置署。

守宮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帳 帟。祭祀、巡幸,則設王公百官之位。吏部、兵部、禮部試 貢舉人則供帷幕。王公婚禮亦供帳具。「京諸司長上 官以品給,其床罽供蕃客,帷帟則題歲月。席壽三年, 氈壽五年,褥壽七年。不及期而壞,有罰。」監事二人。

有府二人,史四人,《掌設》六人,幕士八十人,《掌固》四人。

[編輯]

遼亦設衛尉寺,而金吾黃麾六軍之仗,其左右衛將 軍、折衝、果毅以及金吾虞候、佽飛等職,皆備儀衛。 按《遼史百官志》,「遼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 州,乃用唐制,復設南面三省、六部、臺、院、寺、監、諸衛、東 宮之官。」

衛尉寺《職名總目》:

卿。

少卿。

丞。

主薄。

《諸衛職名總目》:

各衛大將軍。聖宗開泰七年,見皇子宗簡右衛大將 軍。

上將軍。王繼忠,統和二十二年,加左武衛上將軍。 將軍。聖宗太平四年見千牛衛將軍蕭順。

折衝都尉。

果毅都尉。

親衛。

勳衛。

《翊衛》。

左右《衛》

左右驍衛。

左右武衛

左右威衛。

左右領軍衛。

左右金吾衛

左右監門衛

左右千牛衛

左右羽林軍。

左右龍虎軍。

左右神武軍。

「左右神策軍
考證
「左右神威軍。」

按《儀衛志》:「金吾黃麾,六軍之仗」,遼受之晉,晉受之後 唐,後唐受之梁、唐其來也有自。

《鹵簿儀仗》人數:《馬匹》:「步行擎執二千四百十二人,坐 馬擎執二百七十五人,坐馬樂人二百七十三人,步 行教坊人七十一人,御馬牽攏官五十二人,御馬二 十六匹,官僚馬牽攏官六十六人,坐馬掛甲人五百 九十八人,步行掛甲人百六十人,金甲二人,神輿十 二人,長壽仙一人,諸職官等三百五人,內侍一人,引 稍押衙二人,赤縣令一人,府牧一人,府吏二人,少尹 一人,司錄一人,功曹一人,太常少卿一人,太常丞一 人,太常博士一人,司徒一人,太僕卿一人,鴻臚卿一 人,大理卿一人,御史大夫一人,侍御史二人,殿中侍 御史二人,監察御史一人,兵部尚書一人,兵部侍郎 一人,兵部郎中一人,兵部員外郎一」人,符寶郎一人, 左右諸衛將軍三十五人,左右諸折衝二十一人,左 右諸果毅二十八人,尚乘奉御二人,排仗承直二人, 左右夾騎二人,都頭六人,主帥一十四人。教坊司差「押纛 二人,左右金吾四人,虞候佽飛一十六人,鼓吹令二 人,漏刻生二人,押當官一人,司天監一人,令史一人, 司辰一人,統軍六人,千牛備身二人,左右親勳二人, 左右郎將四人,左右拾遺二人,左右補闕二人,起居 舍人一人,左右諫議大夫二人,給事中書舍人二人, 左右散騎常侍二人,門下侍郎二人,中書侍郎」二人, 鳴鞭二人。內侍內差「侍中一人,中書令一人,監門校尉二 人,排列官二人,武衛隊正一人,隨駕諸司供奉官三 十人,三班供奉官六十人,通事舍人四人,御史中丞 二人,乘黃丞二人,都尉一人,太僕卿一人,步行太卜 令一人。職官乘馬三百四匹,進馬四匹,駕車馬二十 八匹,人之數凡四千二百三十有九,馬之數凡千五 百二十。」得諸本朝太常卿徐世隆家藏遼朝《雜禮》者 如是,至於儀注之詳,不敢傳會雲。

[編輯]

宋以衛尉寺掌鹵簿儀仗,所屬有「儀鸞及金吾街仗」 諸司,而殿前司亦掌大禮鹵簿儀仗。

按《宋史職官志》:「衛尉寺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卿掌 儀衛、兵械、甲冑之政令,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凡內 外作坊輸納兵器,則辨其名數,驗其良窳,以歸於武 庫,不如式者罰之,時其曝涼而封籍其數。若進御及 頒給,則按籍而出之。每季委官檢視,歲終上計帳於 兵部,掌凡幄帟之事。大禮設帷宮,張大次;小次,陳鹵 簿。儀仗長貳晝夜巡徼,察其不如儀者,押仗官則前 期稟差。」凡仗衛供羽儀、節鉞、金鼓、棨戟,朝宴亦如之。 宴享賓客供幕帟、茵席,視其敝者,移少府軍器監修 焉。舊制,判寺事一人,以郎官以上充。凡武庫、武器歸 內庫,守宮歸儀鸞司,本寺無所掌。元豐《官制》行,始歸 本寺。分案四,置吏十。元祐三年,詔長貳互置,所隸官 司十有三。

內弓箭庫南外庫軍器弓槍庫、軍器弩劍箭庫,「掌藏 兵杖器械、甲冑,以備軍國之用。」

儀鸞司。掌「供幕帟、供帳之事。」

軍器什物庫、「《宣德樓》什物庫,掌收貯什物,給用則按 籍而頒之。」

左右金吾街司、左右金吾仗司、六軍儀仗司,「掌清道 徼巡,排列奉引儀仗,以肅禁衛。凡儀物以時修飭,選 募人兵而校其遷補之事。」中興後,衛尉寺廢,併入工 部。

殿前司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各一人,掌殿 前諸班直及步騎諸指揮之名籍。凡統制、訓練、蕃衛、 戍守、遷補、賞罰,皆總其政令,而有都點檢。「副都點檢」 之名,在都指揮之上,後不復置。入則侍衛殿陛,出則 扈從乘輿。大禮則提點編排,整肅禁衛。鹵簿、儀仗,掌 宿衛之事。都指揮使以節度使為之,而副都指揮使、 都虞候以敕史以上充,資序淺則主管本司公事,馬 步軍亦如之。備則通治,闕則互攝。凡軍事皆行以法 而治其獄訟,若情不中法,則稟奏聽旨。

騎軍。有殿前指揮使、內殿直、散員、散指揮、散都頭、散 祗候、金鎗班、東西班、散直、鈞容直及捧日以下諸軍 指揮。

步軍有「御龍直、骨朵子直、弓箭直、弩直」及《天武》以下 諸軍指揮。

諸班有都虞候指揮使、都軍使、都知、副都知、押班。《御 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都虞候、指揮使、副 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

騎軍、步軍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廂都指揮使,捧日、天 武左右廂各有都指揮使,每軍有都指揮使、都虞候, 每指揮有指揮使、副指揮使,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 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以其職隸干殿前司。元祐 七年,簽書樞密院王巖叟言:「祖宗以來,三帥不曾闕 兩人,若殿帥闕,難於從下超補。姚麟係殿前都虞候, 合升作步軍副都指揮使。」紹聖三年,詔:「殿前指揮使金鎗弩手班、龍旗直所減人額及排定班分,並依元 豐詔旨。」政和四年,詔:「殿前都指揮使在節度使之上, 殿前副都指揮使在正任承宣使之上,殿前都虞候 在正任防禦使之上。渡江後,都指揮間虛不除,則以 主管殿前司一員任其事。其屬有幹」辦公事主管禁 衛二員,準備差遣準備差使、點檢醫藥飯食各一員, 書寫機宜文字一員。本司掌諸班直、禁旅、扈衛之事, 捧日、天武四廂隸焉。訓齊其眾,振飭其藝,通輪內宿 併宿衛親兵,並聽節制。其下有統制、統領、將佐等分 任其事。凡諸軍班直功賞轉補行門,拍試換官、閱實 排連,以詔於上。諸殿侍差使年滿,出職祇應,參班覈 其名籍,以時教閱,則謹鞍馬、軍器、衣甲之出入,軍兵 有獄訟,則以法鞫治。初,渡江草刱,三衛之制未備,稍 稍招集填制三帥,資淺者各有「主管某司公事」之稱。 又別置御營司,擢王淵為都統制。其後外州駐劄,又 有「御前諸軍都統制」之名,又併入神武軍,以舊統制、 統領改充殿前司統制、統領官。乾道中,臣僚言:「三衙 軍制名稱不正,以舊制論之,軍職大者凡八等,除都 指揮使或不常制外,曰殿前副都指揮使、馬軍副都 指揮使、步軍副都指揮使,次各有都虞候,次有捧日、 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秩秩有 序,若登第然。降此而下,則分營、分廂各置副都指揮 使,邊境有事,命將討捕,則旋立總管、鈐轄、都監」之名, 使各將其所部以出。事已,復初,令以宿衛虎士,而與 在外諸軍同其名。以統制、統領為之長,又使遙帶外 路總管、鈐轄,皆非舊典,所當法祖宗之舊。正三衙之 名,改諸軍為諸廂,改統制以下為都虞候、指揮使。要 使宿衛之職預有差等,士卒之心,明有所係,異時拜 將,必無一軍皆驚之舉。時不果行。淳熙以後,四廂之 職多虛,而殿司職司有「權管幹」有「時暫照管」之號,愈 非乾道以前之比矣。

[編輯]

元以左右都威衛使司屬東宮,立衛候司兼掌東宮 儀從。

按《元史百官志》:「左都威衛使司,秩正三品,使三員,副 使二員,僉事二員,經歷、知事、照磨各一員。至元十六 年,以侍衛親軍一萬戶撥屬東宮,立侍衛都指揮使 司。三十一年,改隆福宮左都威衛使司,隸中宮。至大 三年,選造作軍士八百人,立千戶所一、百戶翼八以 領之,而分局造作。延祐二年,置教授二。至治三年,罷」 軍匠千戶所。

右都威衛使司,秩正三品。衛使三員,副使二員,僉事 二員,經歷、知事、照磨各一員。中統三年,以世祖「五投 下探馬赤」立總管府,秩四品,設總管一員。二十一年, 撥屬東宮。二十二年,改蒙右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 秩正三品。三十一年,改隆福宮「右都威衛使司」,秩仍 舊。延祐二年,置儒學教授一員。四年,增蒙古字教授 一員。

衛候直都指揮使司,秩正四品。至元二十年,以控鶴 一百三十五人,隸府正司。三十年,隸家令司。三十一 年,增控鶴六十五人,立衛候司以領之,兼掌東宮儀 從金銀器物,置衛候一員、副衛候二員及儀從庫百 戶。大德十一年,復增懷孟從行控鶴二百人,陞都指 揮使司,秩正四品。延祐元年,陞正三品。七年,降正四 品。至治三年罷。四年,以控鶴六百三十人歸中宮位 下。泰定四年,復立司秩,仍正四品。達魯花赤二員,佩 三珠虎符;都指揮使二員,佩三珠虎符;副指揮使二 員,佩雙珠虎符;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令史四人, 譯史、通事各一人,奏差二人。

百戶所凡六,秩從七品,每所置百戶二員。

儀從庫,秩從七品。大使二員,副使一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