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56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五百六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五百六十五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五百六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五百六十五卷目錄

 節使部名臣列傳十七

  宋一

  吳延祚      楊承信

  馬令琮      王仁鎬

  昝居潤      安守忠

  范旻       鄭文寶

  馬知節      舒元

  程德元      張詠

  錢若水      裴莊

官常典第五百六十五卷

節使部名臣列傳十七

[編輯]

宋一

[編輯]

吳延祚

[編輯]

按《宋史》本傳:「延祚,字慶之,并州太原人。少頗讀書,事 周祖為親校。廣順初,授莊宅副使,遷內軍器庫使,知 懷州,入為皇城使。會天平符彥卿移鎮大名,以延祚 權知鄆州。世宗即位,遷右羽林將軍,充內客省使。未 幾,拜宣徽北院使。世宗征劉崇,為北面都巡檢使。師 還,權判澶州。歸闕,加右監門衛大將軍,俄遷宣徽南」 院使,判河南府,知西京留守事。汴河決,命延祚督丁 壯數萬塞之。因增築堤防,自京城至臨淮,數旬訖工。 世宗北征,權東京留守。是夏,河決鄭州原武縣,命延 祚發近縣丁壯二萬餘塞之。師還,以延祚為左驍衛 上將軍、檢校太傅,充樞密使。恭帝即位,加檢校太尉。 宋初,加同中書門下二品,以其父名璋,故避之。會李 筠叛,延祚白太祖曰:「潞城喦險,且阻大行,賊據之,未 易破也。筠素勇而輕,若速擊之,必離上黨,來邀我戰, 猶獸亡其藪,魚脫於淵,因可擒矣。」太祖遂親征,以延 祚留守東京,兼判開封府。筠果領兵來戰澤州南,其 眾敗走。及討李重進,又為東京留守。建隆三年夏,帝 謂之曰:「卿掌樞務,有年於茲,與卿秦州,以均勞逸。明 日制出,恐卿以離朕左右為憂,故先告卿。」即以為雄 武軍節度。先是,秦州夕陽鎮西北接大藪,多材植,古 伏羌縣之地。高防知州日,建議就置采造務,調軍卒 分番取其材以給京師。西夏酋長尚波於率眾爭奪, 頗傷役卒,防捕繫其黨,以狀聞。上令延祚代防,賫詔 赦尚波於等,夏人感悅。是年秋,以伏羌地來獻。乾德 二年來朝,改鎮京兆。開寶四年,長春節來朝。俄遇疾, 車駕臨問,命爇艾炙其腹,遣中使王繼恩監視之。未 幾卒,年五十四。贈侍中,官給葬事。延祚謹厚寡言,性 至孝,居母喪,絕水漿累日。好學,聚書萬餘卷。治家嚴 肅,尤崇奉釋氏。子元輔、元載、元範、元扆、元吉、元慶。

楊承信

[編輯]

按《宋史》本傳:「承信,字守真,其先沙陁部人。父光遠,仕 晉至太師壽王。承信,光遠第三子。幼以父任,自義武 軍節院使領蘭州刺史,歷宣武、平盧二軍牙校。開運 初,光遠以青州叛,少帝遣李守貞等討之,食盡勢窮, 承信兄承勳劫其父以降。青州平。光遠死,承信與弟 承祚詣闕請死,詔釋之,以承信為右羽林將軍,承祚 為右驍衛將軍,放歸服喪私第。尋安置鄭州。」初,光遠 送款契丹求援,兵未至而光遠降。及契丹來寇,承勳 時為鄭州防禦使,召數其罪殺之。以承信為平盧軍 節度,繼父職。仕漢,歷安、鄜二州節度,累加校檢、太師。 周廣順初,加同平章事。諸將西討劉崇,承信表求預 行,以郊祀恩,加開府階,封杞國公。世宗即位,進韓國 公。顯德初,征淮南,為「濠州攻城副都部署,改壽州北 砦都部署兼知行府事。」壽州平,累戰功擢忠正軍節 度、同平章事。時徙州治下蔡。承信既增廣其城,又遣 監軍薛友柔敗淮人六百餘於盧州北。恭帝即位,進 封魯國公。宋初,加兼侍中,來朝,會征李筠,命為澤州 西面都部署。筠平,移鎮河中。乾德元年,進封趙國公。 二年,卒,年四十四,贈中書令。承信身長八尺,美儀表, 善持論,且多藝能,雖叛臣之子,然累歷藩鎮,刻勵為 政而不苛,故能始終富貴。其卒也,蒲民表乞祠之,則 其遺愛之在人者可知矣。景德四年,錄其孫松為奉 職。

馬令琮

[編輯]

按《宋史》本傳,「令琮,本名令威,避周祖名改之,大名人。 父全節,《五代史》有傳。全節歷橫海、定遠、昭義、彰德、定 武、天雄六節度,皆署令琮為牙校,累授彰德牙內都 指揮使,檢校尚書左僕射,領勤州刺史。令琮少善騎 射,嘗從其父平安州及與鎮州安重榮戰,皆有功,由是知名。晉開運二年,全節卒,令琮起復,拜隰州刺史。」 漢祖開國,為西京巡檢使。周祖受命,改陳州刺史,征 兗州,為京城四門外巡檢。世宗嗣位,移隨州。顯德二 年,入為虎捷左第一軍都指揮使。六年,兼領建州刺 史。太祖即位,出刺懷州。李筠叛,將親征,召三司張美 餉兵食。美言河內密邇上黨,令琮日夜儲蓄,以俟王 師。太祖善之,命授團練使。執政言「令琮方供億大軍, 不可移他郡。」故升懷州為團練,以令琮充使,又充先 鋒都指揮使。澤、潞平,為昭義兵馬鈐轄。踰年被疾,詔 許歸郡。乾德元年,卒,年三十九。太祖甚憐之,錄其子 延恩為殿直。

王仁鎬

[編輯]

按《宋史》本傳:「仁鎬,邢州龍岡人。後唐明宗鎮邢臺,署 為牙校。即位,擢為作坊副使,累遷西上閤門使。清泰 中,改右領軍衛將軍。晉天福中,青州楊光遠將圖不 軌,以仁鎬為節度副使,伺其動靜,歷二年。或譖仁鎬 於朝,改護國軍行軍司馬。仁鎬至河中數月,光遠反 書聞。漢乾祐中,歷昭義、天雄二軍節度副使。周祖鎮」 鄴,表仁鎬為副留守。及起兵,仁鎬預其謀。周祖即位, 仁鎬為王峻所忌,出為唐州刺史,遷棣州團練使,入 為右衛大將軍,充宣徽北院使兼樞密副使。顯德初, 出為永興軍節度使。世宗嗣位,移河中。會殿中丞上 官瓚使河中還,言「河中民多匿田租」,遂遣瓚按視均 定。百姓苦之,多逃亡他郡。仁鎬抗論其事,迺止。丁繼 母憂去官。五年,拜安國軍節度,制曰:「眷惟襄國,實卿 故鄉,分予龍節之權,成爾錦衣之美。」郡民扶老攜幼, 迎於境上,有獻錦袍者四,仁鎬皆重衣之,厚酬以金 帛。視事翌日,省其父祖之墓,周視松檟,涕泗嗚咽,謂 所親曰:「仲由以為不如負米之樂,信矣。」時人美之。郡 有群盜,仁鎬遣使遺以朿帛,諭之,悉遁去,不復為盜。 恭帝嗣位,移山南東道節度。宋初,加檢校太師。建隆 二年,以疾召還,次唐州,卒於傳舍,年六十九。仁鎬性 端謹儉約,崇信釋氏,所得俸祿,多奉佛飯僧。每晨誦 佛經五卷,或至日旰方出視事。從事劉謙責仁鎬曰: 「公貴為藩侯,不能勤恤百姓,孜孜事佛,何也?」仁鎬斂 容遜謝無慍色,當時稱其長者。

咎居潤

[編輯]

按《宋史》本傳:「居潤,博州高唐人。善書計。後唐長興中, 隸樞密院為小吏,以謹愿稱。晉初,出掌滑州廩庾,遂 補牙職。會景延廣留守西洛,署為右職。延廣卒,居潤 往依陝帥白文珂。文珂致仕,乃表薦居潤於周祖。時 世宗尹京,詔以補府中要職。即位,擢為軍器庫使。從 征高平,以功遷客省使,知青州。從向拱西征,為行營」 都監。秦、鳳平,以居潤為秦州,歷知鳳陽、河中府。顯德 三年秋,遷內客省使,代王朴知開封府。四年,再幸壽 州,命為副留守。十月,幸淮上,以居潤為宣徽北院使 兼副留守。五年夏,南征還,復判開封府。六年,征關南, 為東京副留守。及吳廷祚出塞河,命居潤權知開封 府事。廷祚為樞密使,真判開封府,改「左領軍衛上將 軍。」恭帝嗣位,加檢校太傅。太祖立,加檢校太尉。及征 澤、潞,命赴澶州巡警。師還,權知鎮州,加左領軍衛上 將軍。建隆二年,又權知澶州。八月,拜義武軍節度。在 鎮數年,得風痺,詔還京師。乾德四年,卒,年五十九,贈 太師。居潤性明敏,有節概,篤於行義。初,晉室將亡,景 延廣委其族自洛赴難,至則為遼人所執。遼人在洛 者遽欲恣摽掠,延、廣僚吏部曲悉遯獨居,潤力保護 其家以安居。潤與太祖同事世宗,情好款浹,嘗薦沈 倫於太祖,以為純謹可用,後至宰相,世稱其知人。子 惟質。

安守忠

[編輯]

按《宋史》本傳,「守忠,字信臣,并州晉陽人。父審琦,為周 平盧軍節度,封陳王。晉天福八年,審琦出領山南東 道,以守忠為牙內指揮使,領繡州刺史。周顯德四年 春,改鞍轡庫使。會淮南初下,命守忠馳往宣諭。時藩 臣驕蹇,遇朝使多簡傲,守忠抗以正禮,無所辱命。未 幾,改衛州刺史。宋初,入為左衛將軍。建隆四年,湖南」 初平,命為永州刺史。乾德中,護河陰屯兵。蜀平,太祖 知遠俗苦苛虐,南鄭為走集之地,故特命守忠知興 元府以撫綏之。四年,改漢州刺史。時寇難甫平,使車 旁午,公帑不足,守忠出私錢以給用。每遣使,太祖必 戒之曰:「安守忠在蜀,能律己以正,汝行見之,當效其 為人也。」開寶初,改濮州刺史。會河決澶州,命守忠副 潁州團練使曹翰護役,河決遂塞。五年,知遼州。民有 陰召並寇謀內應者,事泄,守忠悉斬以徇。九年,命將 征太原,守忠受詔與孫晏宣由遼州入。既而與路羅 砦、監押馬繼恩遇,乃相與會兵入賊境,燔砦四十餘, 獲牛羊數千,議將深入,會上崩,乃班師。太平興國初, 移知靈州,在官凡七年。雍熙二年,改知易州,徙夏州。 每西戎犯邊,戰無不捷,錄功就拜濮州團練使。端拱 中,知滄州,改瀛州兼高陽關駐泊部署,遷瀛州防禦 使。初,守忠嘗夢一「濮」字方丈餘,及領是郡幾二十年於是始寤。淳化二年,徙知雄州。方與僚佐宴飲,有軍 校謀變,擐甲及閽,閽者倉卒入白,守忠言笑自若,徐 顧坐客曰:「此輩酒狂爾,擒之可也。」人服其量焉。明年, 加耀州觀察使兼判雄州。未幾召還,條陳邊事,敷奏 稱旨,賜錢五百萬。五年,又知滄州。至道初,移雄州。三 年,復知滄州,拜感德軍節度觀察留後,徙宋州兼制 置營田使。威德兼著,吏民不忍其去。咸平三年入覲, 遣還,未行,暴卒,年六十九。贈太尉,錄其子繼昌為供 備庫副使,壻王世及為光祿寺丞。守忠謹慤淡薄,為 治簡靜。太祖居藩日,素相厚善。及受禪後,每優任之, 守忠處之益謙。從征太原,多與謀略,人罕知之者。所 至藩郡,樂施予,豐宴犒,且喜與士大夫遊從,故時論 多與之。初,審琦以愛妾故,為隸人所戕,守忠終身不 畜妓妾,而喜佞佛,蓋有所懲雲。

范旻

[編輯]

按《宋史范質傳》:「質子旻,字貴參,十歲能屬文,以父任 千牛備身、太子司議郎,累遷著作佐郎。宋初,為度支 員外郎,判大理正事,俄知開封縣。太宗時領京尹,數 召與語,頗器重之。嶺南平,遷知邕州兼水陸轉運使。 俗好淫祀,輕醫藥,重鬼神。旻下令禁之,且割己奉市 藥以給病者,愈者千計,復以方書刻石置廳壁,民感」 化之。會南漢知廣州官鄧存忠劫土人二萬眾,攻州 城七十餘日,旻屢出親戰,矢集於胸,猶激勵將卒殊 死戰,賊遂少卻。病創日篤,堅壁固守,遣使十五輩求 援,廣州救兵至,圍解,賜璽書獎之。旻病甚,詔令有司 以肩輿載歸闕下。疾愈,通判鎮州,有能聲,賜錢二百 萬,遷庫部員外郎。開寶九年,知淮南轉運事。太祖謂 旻曰:「朕今委卿以方面之重,凡除民隱、急軍須之務, 悉以便宜從事,無庸一一中覆也。」歲運米百餘萬石 給京師,當時稱有心計。太平興國初,召為水部郎中。 錢俶獻地,以旻為考功郎中,權知兩浙諸州軍事。旻 上言:「俶在國日,徭賦繁苛,凡薪粒、蔬果、箕帚之屬悉 收算,欲盡釋不取,以」蠲其弊。從之。車駕征晉陽,上書 求從,召為右諫議大夫、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又兼 吏部選事。師還,加給事中。坐受人請求,擅市竹木入 官,為王仁贍所發,貶房州司戶,語在《仁贍傳》。量移唐 州。六年,卒,年四十六。有集一十卷,《邕管記》三卷。其後 子貽孫上言,詔復舊官。貽孫官至主客員外郎。

鄭文寶

[編輯]

按《宋史》本傳:「『文寶,字仲賢,右千牛衛大將軍彥華之 子。彥華初事李煜,文寶以蔭授奉禮郎,掌煜子清源 公仲寓書籍,遷校書郎。入宋,煜以環衛奉朝請,文寶 欲一見,慮衛者難之,乃被蓑荷笠以漁者見,陳聖主 寬宥之意,宜謹節奉上,勿為他慮』。煜忠之。後補廣文 館生,深為李昉所知。太平興國八年,登進士第,除修」 武主簿,遷大理評事,知梓州錄事參軍事。州將表薦, 轉光祿寺丞。留一歲,代歸,獻所著文,召試翰林,改著 作佐郎、通判潁州。丁外艱,起知州事。召拜殿中丞,使 川、陝均稅。次渝、涪,聞夔州廣武卒謀亂,乃乘舸泛江, 一夕數百里,以計平之。授陝西轉運副使,許便宜從 事。會歲歉,誘豪民出粟三萬斛,活饑民八萬六千口。 既而李順亂西蜀,秦、隴賊趙包聚徒數千,將趨劍閣 以附之。文寶移書蜀郡,分兵討襲,獲其渠魁,餘黨殲 焉。文寶前後自環慶部糧越旱海入靈武者十二次, 曉達蕃情,習其語,經由部落,每宿酋長帳中,其人或 呼為父。遷太常博士。內侍方保吉出使陝右,頗恣橫, 且言「文寶與陳堯叟」交遊,為薦其弟堯佐,驛召令辯 對,途中上書自明。太宗察其事,坐保吉罪,厚賜文寶 而遣之。俄又召至闕下,文寶奏對捷辨,上深眷遇,俄 加工部員外郎。時龍猛卒戍環慶,七年不得代,思歸 謀亂。文寶矯詔以庫金給將士,且自劾請代償,詔蠲 其所費。先是,諸羌部落樹藝殊少,但用池鹽與邊民 交易穀麥。會餽輓趨靈州,為繼遷所鈔。文寶建議,以 為:「銀、夏之北,千里不毛,但以販青白鹽為命爾。請禁 之,許商人販安邑、解縣兩池鹽於陝西,以濟民食,官 獲其利,而戎益困,繼遷可不戰而屈。」乃詔自陝以西 有敢私市者皆抵死,募告者差定其罪。行之數月,犯 者益眾。戎人乏食,相率寇邊,屠小康堡,內屬萬餘帳 亦叛。商人販兩池鹽,少利,多取他逕出唐、鄧、襄、汝間 邀善價,吏不能禁。關、隴民無鹽以食,境上騷擾。上知 其事,遣知制誥錢若水馳傳視之,悉除其禁,召諸族 撫諭之,乃定。朝廷議城古威州,遣內侍馮從順訪於 文寶,文寶言:「威州在清遠軍西北八十里,樂山之西, 唐大中時,靈武朱叔明收」長樂州郊寧,張君緒收六 關,即其地也。故壘未圯,水甘土沃,有良木薪秸之利。 約葫蘆、臨洮二河,壓明沙、蕭關兩戍,東控五原,北固 峽口,足以襟帶西涼,咽喉靈武,城之便。然環州至伯 魚,伯魚扺青岡,青岡拒清遠,皆兩舍,而清遠當群山 之口,扼塞門之要,芻車野宿,行旅頓絕。威州隔城東 隅,堅石盤「『互,不可浚池,城中舊乏井脈。又飛烏泉去

城尚千餘步,一旦緣邊警急,賊引平夏勝兵三千,據
考證
清遠之衝,乘高守險,數百人守環州甜水谷獨家原,

傳箭野貍十族,脅從山中熟戶,党項孰敢不從!又分 千騎守磧北清遠軍之口,即自環至靈七百里之地, 非國家所有,豈威州可禦哉!請先建伯魚、青岡、清遠 三城,為頓師歸重之地。古人有言,金城湯池,非粟不 能守,俟二年間,秦民息肩』。臣請建營田、積粟實邊之 策,修五原故城,專三池鹽利,以金帛啖党項酋豪子 弟,使為朝廷用,不惟安朔方,制豎子,至於經營安西, 綏復河、湟,此其漸也。」詔從其議。文寶至賀蘭山下,見 唐室營田舊制,建議興復,可得「秔稻萬餘斛,減歲運 之費。」清遠據積石嶺,在旱海中,去靈環皆三四百里, 素無水泉。文寶發民負水數百里外,留屯數千人。又 募民以榆槐雜樹及貓狗鴉烏至者,厚給其直,地舄 鹵樹皆立枯,西民甚苦其,役而城之,不能守,卒為山 水所壞。又令寧慶州為水磑,亦為山水漂去。繼遷酋 長有嵬囉嵬悉俄者,文寶以金帛誘之,與手書要約, 留其長子為質,令陰圖繼遷,即遣去,謂之曰:「事成,朝 廷授汝以刺史。」文寶又預漆木為函,以備馳獻。繼遷 之首。又發民曳古碑石詣清遠軍,將圖紀功,而嵬囉 等盡以事告繼遷,繼遷上表請罪,上怒,文寶猶含容 之。既而文寶復請禁鹽,邊民冒法抵罪者甚眾。太常 博士席羲叟決獄陝西,廉知其事,以語中丞李昌齡, 昌齡以聞。文寶又奏「減解州鹽價,未滿歲,虧課二十 萬貫,復為三司所發。」乃命鹽鐵副使宋太初為都轉 運使代文寶還,下御史臺鞫問,具伏,下詔切責,貶藍 山令。未幾,移枝江令。真宗即位,徙京山。咸平中,召還, 授殿中丞,掌京南榷貨。時慶州發兵護芻糧詣靈州, 文寶素知山川險易,上言必為繼遷所敗。未幾,果如 其奏。轉運使陳緯沒於賊,繼遷進陷清遠軍。時文寶 丁內艱,服未闋,即命相府召詢其策略。文寶因獻《河 西、隴右圖》,敘其地利本末,且言靈州可棄。時方遣大 將王超拔靈武,即復文寶工部員外郎,為隨軍轉運 使。至環州,或言靈州已陷,文寶乃易其服,引單騎冒 大雪,間道抵清遠故城,盡得其實,遂奏班師。就除本 路轉運使。上疏請再葺清遠軍,都部署。王漢忠言其 好生事,遂徙河東轉運使。嘗上言:「管內廣銳兵萬餘, 難得資糧,請徙置近南諸州。」又欲令強壯戶市馬備 征役。宰相李沆等以為廣銳州兵皆本州守城置營, 必慮「安土,重遷徙之即致紛擾。又強壯散處鄉落,無 所拘轄,勒其市馬,亦恐非便。」上復令文寶條對,文寶 固執前議,且言土人久留,恐或生事。上曰:「前令團併 軍伍,改置營壁,欲其互移本貫,行之已久。」而文寶確 陳其利,因命錢若水詳度以聞。若水所對與沆等同, 遂罷之。先是,麟、府屯重兵皆河東輸餽,雖「地里甚邇, 而限河津之阻。土人利於河東民罕至,則芻粟增價。」 上嘗訪使邊者,言河裁闊數十步,乃詔文寶於府州、 定羌軍經度置浮橋,人以為便。會繼遷圍麟州,令乘 傳晨夜赴之,圍解,遷刑部員外郎,賜金紫。頃之,寇準 薦其熟西事,可備驅策,因復任陝西轉運使。嘗出手 劄,密戒令邊事與僚屬計「議,勿得過有須索,重擾手 下。」後有言其張皇者,詔徙京西,以朱台符代之。景德 元年冬,契丹犯邊,又徙河東。文寶安輯所部,募鄉兵, 張邊備,又領蕃、漢兵赴河北,手詔褒諭。未幾,復涖京 西。契丹請和,文寶陳經久之策,上嘉之。三年,召還,未 至,遇疾,表求藩郡散秩,詔聽不除其籍。續奉養疾,以 其子鄆州推官於陵為大理寺丞、知襄城縣,以便其 養。大中祥符初,改兵部員外郎。車駕祠汾陰還,文寶 至鄭州請見,上以其久疾,除忠武軍行軍司馬,文寶 不就,以前官歸襄城別墅。六年,卒,年六十一。文寶好 談方略,以功名為己任。久在西邊,參預兵計,心有餘 而識不足,又不護細行,所延薦屬吏至多,而未嘗擇 也。晚年病廢,從子為邑,多撓縣政。能為詩,善篆書,工 鼓琴。有集二十卷,又撰《談苑》二十卷,《江表志》三卷。

馬知節

[編輯]

按《宋史馬全義傳》:「全義子知節,字子元,幼孤。太宗時 以廕補供奉官,賜今名。年十八,監彭州兵,以嚴涖眾, 眾憚之如老將。又監潭州兵,時何承矩為守鎮,以文 雅飾吏治,知節慕之,因折節讀書。雍熙間,護兵博州, 契丹入邊,敗我師於君子館。先是,知節完城繕甲,儲 積芻粟,吏民以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備引去」, 徙知定遠軍。時議調河南十三州之民輸餉河北,轉 運使樊知古適至軍議事,知節曰:「軍少粟多,簸其紅 腐,尚當得十之六七。」知古從之,果獲粟五十萬斛,分 給諸屯,遂省河南之役。時部民入保避寇,卒有盜婦 女首飾者,護軍止笞遣之。知節曰:「民避外患而來,反 罹內寇,此而可恕,何以肅下?」即命斬之。知深、慶二州, 遷西京作防使,旋知梓州。李順之叛,詔與劉繼恩同 討賊。繼恩恃勢自任,惡知節不附己,遣守彭州,付以 羸兵三百,彭之奮卒悉召還成都。知節累請益兵,不 從。賊眾十萬攻城,知節力戰,自晨抵晡,士多死,慨然 嘆曰:「死賊手,非壯夫也!」即橫槊潰圍出。遲明,援兵至復鼓譟入,賊遂潰去。太宗聞而嘆曰:「賊眾我寡,知節 不易當也。」授益州鈐轄,加益、漢九州都巡檢使,遷內 園使。會韓景祐帳下劉旰脅牙兵為亂,連下州縣,眾 踰二千。知節領兵三百追至蜀州,與戰,旰走邛州。知 節曰:「賊破邛州,必乘勝渡江薄我,既息而後戰,官軍 雖倍,制之亦勞。不如乘兵弊急擊之,破之必矣。」遂行, 次方井鎮,與旰遇,殺之無噍類。咸平初,領登州刺史、 知秦州。州嘗質羌酋支屬餘二十人,踰二紀矣。知節 曰:「羌亦人爾,豈不懷歸?」悉遣之。羌人感之,訖終更不 犯塞。時州有銀坑,歲久礦竭,課額弗除,主吏破產,償 之不足,知節請蠲之,章三上乃允。遷西上閤門使、知 益州兼本路轉運使。自乾德後,歲漕蜀物,動踰萬計。 時籍富民以部舟運,坐沉覆破產者眾。知節請代,督 以省校,而程其漕事,自是蜀人賴以免患。徙知延州 兼鄜延駐泊部署。邊寇將至,方上元節,遽命張燈啟 關,累夕宴樂。寇不測,即引去。會鎮州程德元政事曠 弛,徙知節代之。詔發澶、魏等六州糧輸定武。時兵交 境上,知節曰:「糧之米,是資盜也。」上令於舟車所至收 之,寇無所得而遁。車駕在澶淵,時王超擁兵數十萬 屯真定,逗留不進。知節移書誚讓之,超始出兵,猶以 中渡無橋為辭。知節預命度材,一夕而具。景德中,徙 知定州,未幾,拜東上閤門使、樞密都承旨,擢拜簽書 樞密院事。當是時,契丹已盟,中國無事,大臣方言符 瑞,而知節每不然之。嘗言天下雖安,不可忘戰去兵 以為戒。自陳「年齒未衰,五七年間尚可驅策,如邊方 有警,願預其行,但得副都部署名及良馬數匹、輕甲 一聯足矣。」上以為然,因命製銅鐵鎖子甲以賜焉。進 宣徽北院使,加兼樞密副使。時王欽若為樞密使,知 節薄其為人,遇事敢言,未嘗少屈。每廷議得其不真, 輒面扺之。時欽若寵顧方隆,知節愈不為下。大中祥 符七年,出為潁州防禦使、知潞州。天禧初,移知天雄 軍,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樞密院事。以疾乞罷,除彰德 軍留後、知貝州兼部署。將行,真宗閔其癯瘁,止命歸 鎮。時上黨、大名之民已爭來迎謁。未幾卒,年六十五。 贈侍中,諡「正惠。」知節,將家子,慷慨以武力智謀自許, 又能好書,賓友儒者,所與善厚,必一時豪傑,論事謇 謇,未嘗有所顧忌,故聞其風者,亦知其為正直雲。

舒元

[編輯]

按《宋史南唐世家》,「元潁州沈丘人。少倜儻好學,與道 士楊訥講習於嵩陽,通《左氏》及《公》《榖》二傳。與訥同詣 河中,謁李守貞,與語奇之,俱館於門下。守貞謀叛,遣 元與訥間道乞師江南。江南遣大將軍皇甫暉等率 眾數萬次沐陽,為之聲援。會守貞敗,元與訥留江南, 元易姓朱,楊訥更姓名為李。平元事李景,歷江寧令」、 駕部員外郎,文理院待詔。嘗坐事左遷,世宗征淮南, 諸郡多下,元求見言兵事,景大悅,遣率兵攻舒州,復 之,即以為團練使,又平歷陽。景以元為淮南北面招 討使。周師圍壽春,景以其弟齊王景達為元帥,率兵 來救,以陳覺為監軍,總軍政。元素與覺有隙,覺密表 譖元,與景信之,立遣大將楊守忠代元,元憤怒,自以 戰功高,又不忍負景,欲自殺,門下客宋洎諫曰:「大丈 夫何往不取富貴,豈必為妻子死哉!」元聽之,將其眾 歸世宗,景盡誅其妻子。世宗素知元驍果,得之甚喜, 以為檢校太保、蔡州防禦使。淮南平,改濠州防禦使。 宋初,從平李重進,改沂州防禦使,為滑州巡檢使,與 節帥不協,誣奏元為同產妹婿宋𤣱請求,事得釋,詔 元復姓舒氏。開寶五年,為白波兵馬都監。太平興國 二年卒,年五十五,特贈武泰軍節度。元辯捷強記,治 郡日,或奏其不親獄訟,事多冤滯。太祖面詰問之,凡 所詰,元必具誦款占,指述曲直,太祖甚嘉嘆之。子知 白、知雄、知崇。知白至作坊使。知雄初補殿直,雷有終 薦授供奉官、鄜延路駐泊都監。後辭疾居嵩山。知白 嘗奏事太祖,語及之,即召出,授西京作坊副使、泉福 都巡檢使。真宗初,懇請入道,歸嵩陽舊隱。復為王嗣 宗、李元則所薦,授供備庫使,歷知棣州、麟府鄜延鈐 轄,又知處州。復求入道,面賜紫冠服,號「崇元大師。」嘗 獻《字母圖》,有詔褒獎。乾興元年卒,年八十一。知崇累 歷內職,至供備庫使,嘗為廣州鈐轄、河北安撫副使, 卒。知白子詔遠,大中祥符五年,任大理評事,因對自 陳,改大理寺丞,賜進士第,至太常博士。

程德元

[編輯]

按《宋史》本傳:「德元,字禹錫,鄭州滎澤人。善醫術。太宗 尹京邑,召置左右,署押衙,頗親信用事。太祖大漸之 夕,德元宿信陵坊,夜有扣關疾呼趨赴官邸者,德元 遽起,不暇盥櫛,詣府,府門尚關。方三鼓,德元不自悟, 盤桓久之。俄頃,見內侍王繼恩馳至,稱遺詔迎太宗 即位,德元因從以入,拜翰林使。太平興國二年,陳洪」 進來朝,命德元迎勞之。船艦度淮,暴風起,眾恐,皆請 勿進。德元曰:「吾將君命,豈避險?」以酒祝而行,風浪遽 止。三年,遷東上閤門使,兼翰林司事。是秋,領代州刺 史。從征太原,為行宮使。師還,以功改判四方館事。俄遷領本州團練使,又加領本州防禦使。五年,坐事秦、 隴竹木聯筏入京師,所過矯制免筭,「又高其估以入 官,為王仁贍所發,責授東上閤門使,領本州刺史」;陝 府西南轉運使,左拾遺韋務昇京西轉運使,起居舍 人程能、判官右贊善大夫時載坐縱德元等於部下 私販,鬻務昇、洎能並責授右贊善大夫,載將作監丞。 是冬,車駕幸魏府,命總御營四面巡檢,賞給諸軍資 糧。德元攀附至近列,上頗信其言,繇是趨附者甚眾。 或言其交遊太盛,遂出為崇信軍節度行軍司馬。踰 年,復拜慈州刺史,移知環州。時西鄙酋豪相繼內附, 詔以《空名告敕》百道付德元,得便宜補授。頃之,以疾 求致仕,優詔不許。淳化三年,改本州團練使、知邠州, 未半歲,復典環州。李順之寇西蜀,移知鳳州,兼領鳳 城、階、文等州駐泊兵馬事,徙慶州。咸平中入朝,真宗 命坐撫勞,訪以邊事。俄出知并州兼併代副都部署, 移鎮州,受代歸闕。景德初,卒,年六十五。大中祥符中, 其子繼宗上章懇祈贈典,上憫之,特贈鄭州防禦使。 兄德元,同仕王府,至內酒坊副使;繼宗,東頭供奉官、 閤門祗候。次子繼忠,內殿崇班。德元子賁,大中祥符 五年舉進士,累遷太常博士。

張詠

[編輯]

按《宋史》本傳:「詠字復之,濮州鄄城人。少負氣,不拘小 節,雖貧賤客遊,未嘗下人。太平興國五年,郡舉進士, 議以詠首薦。有夙儒張覃者,未第,詠與寇準致書郡 將,薦覃為首,眾許其能讓。是歲,詠登進士乙科,大理 評事,知鄂州崇陽縣。再遷著作佐郎,以蘇易簡薦,入 為太子中允,遷祕書丞,通判麟、相二州。乞掌濮州市 征以便養」,俄召還,賜緋魚,知浚儀縣。會李沆、宋湜、寇 準連薦其才,以為荊湖北路轉運使,奏罷歸、峽二州 水遞夫,就轉太常博士。太宗聞其強幹,召還,超拜虞 部郎中,賜金紫。旬日,與向敏中並擢為樞密直學士、 同知銀臺、通進封駁司兼掌三班院。張永德為並代 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詔案其罪,詠封還詔書, 且言:「陛下方委永德邊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帥, 臣恐下有輕上之心。」太宗不從。未幾,果有營兵脅訴 軍校者,詠引前事為言,太宗改容勞之,出知益州。時 李順搆亂,王繼恩、上官正總兵攻討,綏師不進。詠以 言激正,勉其親行,仍盛為供帳餞之。酒酣,舉爵屬軍 校曰:「汝曹蒙國厚恩,無以塞責,此行當直抵寇壘,平 蕩醜類。若老師曠日,即此地還為爾死所矣。」正由是 決行深入,大致克捷。繼恩帳下卒縋城夜遁,吏執以 告,詠不欲與繼恩失懽,即命縶投眢井,人無知者。時 寇略之際,民多脅從,詠移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 田裡,且曰:「前日李順脅民為賊,今日吾化賊為民,不 亦可乎?」時民間訛言,有白頭翁午後食人兒女,一郡 囂然。至暮,路無行人,既而得造訛者戮之,民遂帖息。 詠曰:「妖訛之興,沴氣乘之。妖則有形,訛則有聲。止訛 之術,在乎識斷,不在乎厭勝也。」初,蜀士知向學而不 樂仕宦,詠察郡人張及、李畋、張逵者,皆有學行,為鄉 里所稱,遂敦勉就舉,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勸。 民有諜訴者,詠灼見情偽,立為判決,人皆厭服。好事 者編集其辭,鏤板傳布。詠嘗曰:「詢君子得君子,詢小 人得小人,各就其黨詢之,則無不審矣。」其為政,恩威 並用,蜀民畏而愛之。丁外艱,起復,改兵部郎中。會詔 川、陜諸州參用銅、鐵錢,每銅錢一當鐵錢十。詠上言: 「昨經利州以銅錢一換鐵錢五,綿州銅錢一換鐵錢 六,益州銅錢一換鐵錢八。若一其法,公私非便,望依 旬估折納銅錢。」真宗即位,加左諫議大夫。感平初,入 拜給事中、戶部使,改御史中丞。承天節齋,會丞相大 僚有酒失者,詠奏彈之。二年,同知貢舉。是夏,以工部 侍郎出知杭州。屬歲歉,民多私鬻鹽以自給,捕獲犯 者數百人,詠悉寬其罰而遣之。官屬請曰:「不痛繩之, 恐無以禁。」詠曰:「錢塘十萬家,饑者八九,苟不以鹽自 活,一旦蜂聚為盜,則為患深。以俟秋成,當仍舊法。」有 民家子與姊壻訟家財,壻言妻父臨終,此子裁三歲, 故見命掌貲產,且有遺書。令異日以十之三與子,餘 七與壻。詠覽之,索酒酹地曰:「汝妻父,智人也,以子幼, 故託汝。苟以七與子,則子死汝手矣。」亟命以七給其 子,餘三給壻,人皆服其明斷。知永興軍府。五年,馬知 節自益徙延州,朝議擇可代者。真宗以詠在前蜀治 行優異,復命知益州,仍加刑部侍郎、樞密直學士,就 遷吏部侍郎。轉運使黃觀上其治狀,有詔褒美。會遣 謝濤巡撫西蜀,上因令傳諭詠曰:「得卿在蜀,朕無西 顧之憂矣。」歸朝,復掌三班,領登聞檢院。詠中歲瘍生 腦,頗妨巾櫛,求知潁州。真宗以其公直有時望,再任 益部,皆以政績聞,不當蒞小郡。令中書召問,將委以 青、杜或真定,令其自擇。詠辭不就,遂命知并州。大中 祥符初,加左丞。三年春,州民以詠秩滿借留,就轉工 部尚書,令再任。是秋,以江左旱歉,命充昇、宣等十州 安撫使,進禮部。上聞詠腦瘍甚,憫之,令薛映馳驛代 還。以疾未見,恨不得面陳所蘊,乃抗論言:「近年虛國帑藏,竭生民膏血,以奉無用之土木,皆賊臣丁謂、王 欽若啟上侈心之為也。不誅死,無以謝天下。」章三上, 出知陳州。初,詠與青州傅霖少同學,霖隱不仕,詠既 顯,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來謁,閽吏曰:「傅霖請 見。」詠責之曰:「傅先生天下賢士,吾尚不得為友,汝何 人,敢名之!」霖笑曰:「別子一世尚爾耶?是豈知世間有 傅霖者乎?」詠問:「昔何隱,今何出?」霖曰:「子將去矣,來報 子爾。」詠曰:「詠亦自知之。」霖曰:「知復何言。」翌日別去。後 一月而詠卒,年七十。贈左僕射,諡忠定。詠剛方自任, 為治尚嚴猛。嘗有小吏忤詠,詠械其頸,吏恚曰:「非斬 某,此枷終不脫。」詠怒其悖,即斬之。少學擊劎,慷慨好 大言,樂為奇節。有士人遊宦遠郡,為僕夫所持,且欲 得其女為妻,士人者不能制,詠遇於傳舍,知其事,即 陽假此僕為馭,單騎出近郊,至林麓中,斬之而還。嘗 謂其友人曰:「張詠幸生明時,讀《典墳》以自律。不爾,則 為何人耶?」故其言曰:「事君者,廉不言貧,勤不言苦,忠 不言己效,公不言己能,斯可以事君也。」性躁,果十急, 病創甚,飲食則痛楚增劇,御下益峻,尤不喜人拜跪, 命典客預戒止,有違者,詠即連拜不止,或倨坐罵之。 真宗嘗稱其材。任將帥,以疾不盡其用,自號乖崖,以 為乖則違眾,崖不利物。有《集》十卷。

錢若水

[編輯]

按《宋史》本傳:「若水字澹成,一字長卿,河南新安人。父 文敏,漢青州帥劉銖辟為錄事參軍,歷長水酆都尉、 扶風令、相州錄事參軍。先是,府帥多以筆牘私取官 庫錢,韓重贇領節制,頗仍其弊,文敏不從。重贇假他 事廷責之,文敏不為屈。太祖嘉其有守,授右贊善大 夫、知瀘州,召見講武殿,謂曰:『瀘州近蠻境,尤宜綏撫。 聞知州郭思齊、監軍郭重遷掊斂不法,恃其荒遠,謂 朝廷不知,爾至為朕鞫之,苟一毫有侵於民,朕必不 赦』。」至郡,有政跡,夷人詣闕借留,詔改殿中丞,許再任。 三遷司封員外郎,又知洺州、建昌軍。卒,年七十二。若 水幼聰悟,十歲能屬文。華山陳摶見之,謂曰:「子神清 可以學道,不然當富貴,但忌太速爾。」雍熙中,舉進士, 釋褐同州觀察推官。聽決明允,郡治賴之。淳化初,寇 準掌選,薦若水洎王扶、程肅、陳充、錢熙五人文學高 第,召試翰林,若水最優,擢祕書丞、直史館。歲餘,遷右 正言、知制誥。會置理檢院於乾元門外,命若水領之。 俄同知貢舉,加屯田員外郎。詔詣原、鹽等州制置邊 事,還奏合旨。翌日,改職方員外郎、翰林學士,與張洎 並命。俄知審官院、銀臺通進封駁司。嘗草《賜趙保忠 詔》,有云:「不斬繼遷,開狡兔之三穴;潛疑光嗣,持首鼠 之兩端。」太宗大以為當。至道初,以右諫議大夫同知 樞密院事。真宗即位,加工部侍郎。數月,以母老上章 求解機務,詔不許。若水請益堅,遂以本官充集賢院 學士、判院事。俄詔修《太宗實錄》,若水引柴成務、宗度、 吳淑、楊億同修,成八十卷。真宗覽書流涕,錫賚有差。 初,太宗有畜犬甚馴,嘗在乘輿左右,及崩,鳴號不食, 因送永熙陵寢。李至嘗詠其事,欲若水書之,以戒浮 俗,若水不從。呂端雖為監修,以不涖局,不得署名,至 抉其事以為專美,若水稱詔旨及唐朝故事以折之, 時議不能奪。既又重修《太宗實錄》,參以王禹偁、李宗 諤、梁顥、趙安仁,未周歲畢。安仁時為宗正卿,上言夔 王於太宗屬當為兄。《實錄》所紀繆誤,若水援國初詔 令,廷諍數四,乃定。俄判吏部流內銓。從幸大名,若水 陳禦敵安邊之策,有曰:「孫武著書,以伐謀為主;漢高 將將,以用法為先。」伐謀者,「以將帥能料敵制勝也;用 法者,以朝廷能賞罰不私也。今傅潛領雄師數萬,閉 門不出,坐視邊寇,俘掠生民,上孤委注之恩,下挫銳 師之氣,蓋潛輩不能制勝,朝廷未能用法使然也。軍 法,臨陣不用命者斬。今若斬潛以徇,然後擢如楊廷 朗、楊嗣者五七人,增其爵秩,分授兵柄,使將萬人,間 以強弩,分路討除,孰敢不用命哉!敵人聞我將帥不 用命,退則有死,豈獨思遁,抑亦來歲不敢犯邊矣。如 此,則可以坐清邊塞,然後鑾輅還京,天威懾於四海 矣。」臣嘗讀前史,周世宗即位之始,劉崇結敵入寇,敵 遣其將楊袞領騎兵數萬,隨崇至高平。當時懦將樊 愛能、何徽等臨敵不戰,世宗大陳宴會,斬愛能「等,拔 偏將十餘人,分兵擊太原。劉崇聞之,股慄不敢出,即 日遁去,自是兵威大振。其後收淮甸,下秦鳳,平關南, 特席捲爾。以陛下之神武,豈讓世宗乎?此今日禦敵 之奇策也。若將來安邊之術,請以近事言之。」太祖朝 制置最得其宜,止以郭進在邢州,李漢超在關南,何 繼筠在鎮、定,賀惟忠在易州,李謙溥在隰州,姚內斌 在慶州,董遵誨在通遠軍,王彥昇在原州,但授緣邊 巡檢之名,不加「行營部署之號,率皆十餘年不易其 任。立邊功者厚加賞賚,其位皆不至觀察使。蓋位不 高則朝廷易制,任不易則邊事盡知,然後授以聖謀, 來則掩殺,去則勿追,所以十七年中,北邊、西番不敢 犯塞,以至屢使乞和,此皆陛下之所知也。苟能遵太 祖故事,慎擇名臣,分理邊郡,罷部署之號,使不相統轄;置巡檢之名,俾遞相救應。如此則出必擊寇,入則 守城,不數年間,可致邊烽罷警矣。」俄知開封府。時北 邊未寧,內出手札訪若水以策。若水陳備邊之要有 五:一曰擇郡守,二曰募鄉兵,三曰積芻粟,四曰革將 「帥,五曰明賞罰。何謂擇郡守?今之所患,患在戰守不 同心。望陛下選沉厚有謀、諳邊事者,任為邊郡刺史, 令兼緣邊巡檢,許召勇敢之士為隨身部曲,廩贍不 充則官為支給。然後嚴亭障,明斥候,每得事宜,密相 報示。寇來則互為救應,齊出討除;寇去則不令遠追, 各務安靜,苟無大過,勿為替移。儻立微功,隨加爵賞。 如此則戰守必能同心,敵人不敢近塞矣。何謂募鄉 兵?今之所患,患在不知敵情。望詔逐州沿邊民為招 收軍,給與糧賜,蠲其賦租。彼兩地之中,各有親族,使 其懷惠,來布腹心。彼若舉兵,此必預知。苟能預知,則 百戰百勝矣。何謂積芻粟?今之所患,患在困民力。望 陛下令緣邊各廣營田,以州郡長官兼其使額,每歲 秋夏,較其課程,立鼓旗以齊之,行賞罰以勸之,仍縱 商人入粟緣邊。儻鎮戍有三年之備,則敵人不敢動 矣。何謂革將帥?今之所患,患在重兵居外,輕兵居內。 去歲傅潛以八萬騎屯中山、魏博之間,鎮兵全少,非 鑾輅親征,則城邑危矣。望陛下慎選將臣,任河北近 鎮,仍依舊事節制邊兵,未能削部署之名,望且減行 營之號,有警則暫巡邊徼,無事則卻復舊藩,豈惟不 啟戎心,況復待勞以逸?如此則不失備邊之要,又無 舉兵之名,且使重兵不屯一處,進退動靜,無施不可 矣。何謂明賞罰?」今之所患,患在戎卒驕惰。臣自知府 以來,見侍衛、殿前兩司送到邊上亡命軍卒,人數甚 多,臣試訊之,皆以思親為言,此蓋令之不嚴也。平時 尚敢如此,況臨大敵乎!望陛下以此言示將帥,俾申 嚴號令,以警其下。古人云:「賞不勸謂之止善,罰不懲 謂之縱惡。」又曰:「法不可移,令不可違。」臣嘗聞郭進出 鎮西山,太祖每遣戍卒,必諭之曰:「汝等謹奉法,我猶 赦汝,郭進殺汝矣。」其假借如此,故郭進所至,未嘗少 衂。陛下能鑒前日之事,即今日之元龜也。若水又言: 「邊部用兵,唯視太白與月為進退者,誠以太白者將 軍也,星辰者廷尉也,合則有戰,不合則無戰,合於東 則主勝,合於西則客勝。陛下能用臣言以謹邊備,則 邊部不召而自來矣。」太祖臨御十七年間,未嘗生事 疆場,而敵「人往往遣使乞和者,以其任用得人而備 禦有方也。陛下苟思兵者兇器,戰者危事,而不倒持 太阿,授人以柄,則守在四夷而常獲靜勝,此備禦之 上策也。」未幾,出知天雄軍兼兵馬部署。時言事者請 城綏州,屯兵積穀以備党項邊城,互言利害,前後遣 使數輩按視,不能決。時已大發丁夫,將興其役,詔若 水自大名馳往視之。若水上言:「綏州頃為內地,民賦 登集,尚須旁郡轉餉。自賜地趙保忠以來,人戶凋殘, 若復城之,即須增戍,芻糧之給,全仰河東。其地隔越 黃河、鐵碣二山,無定河在其城下,緩急用兵,輸送艱 阻。且其地險,若未葺未完,邊寇奔衝,難於固守。況城 邑焚毀,片瓦不存,所過山林材」木匱乏,城之甚勞,未 見其利。復詣闕面陳其事,上嘉納之,遂罷役。初,若水 率眾過河,分布軍伍,咸有節制,深為戍將推服。上謂 左右曰:「若水,儒臣中知兵者也。」是秋,又遣巡撫陝西 緣邊諸郡,令便宜制置邊事。還,拜鄧州觀察使、並代 經略使、知并州事。六年春,因疾灸兩足,創潰,出血數 斗,自是體貌羸瘵,手詔慰勞之,俾歸京師。數月,始赴 朝謁,因與僚友會食僧舍,假寢而卒,年四十四。贈戶 部尚書,賜其母白金五百兩。子延年甫七歲,錄為太 常奉禮郎。若水美風神,有器識,能斷大事,事繼母以 孝聞。雅善談論,尤輕財好施,所至推誠待物,委任僚 佐,總其綱領,無不稱治。汲引後進,推賢重士,襟度豁 如也。精術數,知年壽不永,故懇避權位。其死也,士君 子尤惜之。有《集》二十卷。

裴莊

[編輯]

按《宋史》本傳:「莊字端己,閬州閬中人。曾祖琛,後唐昭 州刺史。祖遠,河東觀察支使。父全福,鄠縣令。莊在蜀 以明經登第歸宋,歷虹縣尉、高陵主簿。本府召權司 理掾。轉運使雷德驤以威望自任,嘗巡按至境,官屬 皆出迎候,莊獨視事本局,徐謁道周,德驤稱其有守。 徙權忻州錄事參軍。先是,并州偫積軍儲,條制甚峻」, 掌出納者嘗十餘人,莊代之,獨任其事。擢授絳州防 禦推官,提點並、嵐二州緡帛芻糧。改遼州判官,仍涖 舊局。雍熙三年,命將巡邊,以莊掌隨軍糧料,內客省 使楊守一稱薦之,授大理寺丞。時遷雲、朔降戶於汝、 洛,遣莊安輯之。俄通判忻州,未上道,會魏咸信出鎮 澶州,改命通判。未踰年,咸信表其能,遷太子中允。端 拱初,潘美鎮真定,又辟為通判。時契丹掠趙、深,邊將 無功。莊上書以為「周世宗誅樊愛能、何徽二將,遂取 淮南,克巴、蜀。願陛下深明紀律,無使玩寇。」又言:「緣邊 砦柵戍兵既寡,戎人易以襲取,咸請廢罷,以益州兵。」 會詔建方田,莊復上言大役兵師,慮生事於邊鄙。上善之。淳化三年,召訪以邊事稱旨,面賜緋魚,令授清 資官。翌日,拜監察御史、荊湖南路轉運使。未行,改三 司鹽鐵判官。上疏請給兩省官諫紙,又引故事,禁屠 月勿報重刑。會劉式建議請廢緣江榷務,莊力言其 非便,出為荊湖北路轉運使。五年,李順亂蜀,命與雷 有終並兼陝路隨軍轉運、同兵馬事。或言「莊本蜀人, 不宜」任此。上益以信之,許以便宜。事平,轉殿中侍御 史,歷工部、司封二員外郎,特召問討賊方略。至道二 年,遣將五路出討李繼遷,莊陰料師出無功,因請加 恩繼遷,俟其倔強拒命,則按甲塞外,俘擒未晚。既而 諸將果敗績。俄遷祠部郎中。真宗即位,遷度支,充河 東轉運使。上章言:「慶、邠、延州、通遠軍咸處」邊要,請武 幹如姚內斌、董遵誨者任之。又言:「田紹斌嘗被疑,韓 崇業本秦王壻,程德元始事晉邸,初甚親近,後疏遠 外遷,皆懷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幾,移知蘇州。咸平 二年,命巡撫江南,使還,言池州、興國軍得良吏,餘無 足稱者。且言:「朝廷所命知州、通判,率以資考而授,至 有因循偷安、無政術而繼得親民者,其素蘊公器有 政績者,偶緣公坐,則黜司冗務,真偽莫辨,僥倖滋甚。 自今望慎選其人,勿以資格補授,有政績者加以恩 禮。」是年秋,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 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機。會王顯 掌樞密,顯與潛俱起攀附,頗庇之。莊奏至,多不報。徙 知越州。俄傅潛得罪,莊因上言:「顯、潛皆非材,致誤邊 事,請行嚴誅,以肅群議。」未幾,徙知宣州。會詔百辟上 封直言,莊條列四事:一曰去暴征,二曰省煩刑,三曰 擇吏職,四曰敦稼政。疏奏,詔令開陳其所宜行先後, 莊對甚悉。改司封郎中。景德初,安撫兩浙,奏能吏一 十人,慢官者五人,多所升黜。又知潞、邢二州。大中祥 符初,東封,改鴻臚少卿,入判登聞鼓院。祀汾陰,遷太 僕少卿,為北嶽加號冊禮副使,撰《北行記》三卷以獻。 六年,出知襄州。明年,車駕幸南京,莊以逮事太宗恩 例,授大府卿、權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天禧二年,入判 刑部,以疾分司西京郊祀,改光祿卿。求歸上都,以便 醫藥。卒,年八十一。錄其孫慶孫試將作監主簿。莊有 吏幹,頗無清操,慷慨敢言,太宗獎其忠儻,多所聽納, 好為規畫,然寡學術。嘗建議請置廣聽院西垣學士, 聞者嗤之。晚年退居,製棺櫝以自隨,喜接賓客,終日 無倦。子奐。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