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57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五百七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五百七十卷目錄
節使部名臣列傳二十二
宋六
向士璧 馬光祖
王埜 李曾伯
余玠 賈涉
安丙 高定子
胡穎
官常典第五百七十卷
節使部名臣列傳二十二
[編輯]宋六
[編輯]向士璧
[編輯]按《宋史》本傳:「士璧,字君玉,常州人。負才氣,精悍甚自 好。紹定五年進士,累通判平江府。以臣僚言罷,起為 淮西制置司參議官。又以監察御史胡泓言罷,起知 高郵軍,制置使丘崇又論罷,起知安慶府、知黃州,遷 淮西提點刑獄兼知黃州,加直寶章閣,仍舊職。奉鴻 禧祠,特授將作監、京湖制置參議官,進直煥章閣,湖」 北安撫副使兼知峽州,兼歸峽施黔、南平軍、紹慶府 鎮撫使,遷太府少卿、大理卿,進直龍圖閣。合州告急, 制置使馬光祖命士璧赴援,數立奇功。帝亦語群臣 曰:「士璧不待朝命,進師歸州,且捐家貲百萬以供軍 費,其志足嘉。」進祕閣修撰、樞密副都承旨,仍舊職。開 慶元年,涪州危,又命士璧往援。北兵夾江為營,長數 十里,阻舟師,不能進至浮橋。時朝廷自揚州移賈似 道以樞密使宣撫六路,進駐峽州,檄士璧以軍事付 呂文德,士璧不從,以計斷橋奏捷,具言方略。未幾,文 德亦以捷聞。士璧還峽州,方懷傾奪之疑,尋辟為宣 撫司參議官,遷湖南安撫副使兼知潭州,兼京西、湖 南北路宣撫司參議「官,加右文殿修撰」,尋授權兵部 侍郎、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頃之,升湖南制置副使。 大元將元良哈䚟兵自交阯北還,前鋒至城下,攻圍 急,士璧極力守禦,聞後隊且至,遣王輔佑率五百人 往覘之,以易正大監其軍,遇於南嶽市,一戰有功,潭 州圍遂解。事聞,賜金帶、令服繫,進兵部侍郎兼轉運 使,餘依舊職。似道入相,疾其功,非獨不加賞,反諷監 察御史陳寅、侍御史孫附鳳一再劾罷之,送漳州居 住。又稽守城時所用金穀,逮至行部責償。幕屬方元 善者,極意逢迎似道意,士璧坐是死,復拘其妻妾而 徵之。其後元善改知吉水縣,俄歸,得狂疾,常呼「士璧。」 時輔佑亦遠謫,及文天祥起兵,召輔佑於「謫所,則死 矣。」德祐元年三月,詔追復元官,仍還從官恩數,立廟 潭州。明年正月,太府卿柳岳乞錄用其子孫,詔從之。
馬光祖
[編輯]按《宋史》本傳:「光祖,字華父,婺州金華人。寶慶二年進 士,調新喻主簿,已有能名。從真德秀學,改知餘干縣, 差知高郵軍,遷軍器監主簿,差充督視行府參議官。 奉雲臺祠,差知處州,監登聞鼓院,進太府寺丞,兼莊 文府教授,右曹郎官。出知處州,乞降僧道牒振濟,詔 從之。加直祕閣,浙東提舉常平,移浙西提點刑獄」,時 暫兼權浙西提舉常平,起復軍器監、總領淮東軍馬 錢糧兼知鎮江,進直徽猷閣、江西轉運副使兼知隆 興府。以右正言劉漢弼言,罷後。九年,起直徽猷閣、知 太平州,提領江西茶鹽所,進直寶文閣,遷太府少卿, 仍知太平州,提領江、淮茶鹽所,遷司農卿、淮西總領 兼權江東轉運使,拜戶部尚書兼知臨安府、浙西安 撫使。帝諭丞相謝方叔趣入覲,乞嚴下海米禁,歷陳 京師艱食、和糴增價、海道致寇三害。加寶章閣直學 士、沿江制置使、江東安撫使、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 兼節制和州無為軍、安慶府三郡屯田使,加煥章閣, 尋加寶章閣學士。始至官,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錢二 十萬緡支犒軍民,減「租稅,養鰥寡孤疾無告之人,招 兵置砦,給錢助諸軍昏嫁,屬縣稅折收絲綿絹帛,倚 閣除免以數萬計。興學校,禮賢才,辟召僚屬,皆極一 時之選。」拜端明殿學士、荊湖制置、知江陵府。去而建 康之民思之不已。帝聞,命以資政殿學士、沿江制置 大使、江東安撫使再知建康,士女相慶。光祖益思寬 養民力,興廢起壞,知無不為。蠲除前政,逋負錢百餘 萬緡,魚利稅課,悉罷減予民。修建明道南軒書院及 上元縣學,撙節費用,建平糴倉,貯米十五萬石,又為 庫貯糴本二百餘萬緡,補其折閱,發糴常減於市價, 以利小民。修飭武備,防拓要害,邊賴以安。其為政寬 猛適宜,事存大體。公田法行,光祖移書賈似道,言公 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東,必欲行之罷,光祖乃可。進 大學士兼淮西總領。召赴行在,遷提領戶部財用兼 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會歲饑,榮王府積粟不發,廩 光祖謁王,辭以故。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臥客 次,王不得已見焉。光祖厲聲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 為儲君,大王不於此時收人心乎?」王以無粟辭。光祖 探懷中文書曰:「某莊某倉若干,王無以辭。」得粟活民甚多。進同知樞密院事,尋差知福州、福建安撫使,以 侍御史陳堯道言,罷以前職提舉洞霄宮。再以沿江 制置、江東安撫使知建康郡。民為建祠六所,乞致仕, 不許。咸淳三年,拜參知政事。五年,拜知樞密院事兼 參知政事,以監察御史曾淵子言罷。給事中盧鉞復 繳奏新命,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諡「莊敏。」光祖之 在外,練兵豐財,朝廷以之為京尹,則剸治浩穰,風績 凜然。三至建康,終始一紀,威惠並行,百廢無不修舉 雲。
王埜
[編輯]按《宋史》本傳:「埜字子文,寶章閣待制介之子也。以父 廕補官,登嘉定十二年進士第。仕潭時,帥真德秀一 見異之,延致幕下,遂執弟子禮。德秀欲授以詞學,埜 曰:『所以求學者,義理之奧也。詞科惟強記者能之』。德 秀益器重之。」紹定初,汀、邵盜作,辟議幕參贊,攝邵武 縣,後復攝軍事。盜起,唐石親勒兵討之。後為樞密院 編修兼檢討襄、蜀事急,議遣使講和,時相依違不決。 史嵩之帥武昌,首進和議,埜言:「今日之事,宜先定規 模,並力攻守。」上疏言八事。繼為副都承旨,奏請出師 絕和,使命淮東西夾攻,不然利害將深。理宗深然之, 令樞密院下三閫諭旨。嘉熙元年輪對,采事係安危 者四端,而專以司馬光仁明武推說,復推廣前所言 八事,以孝宗講軍實激發帝意。淳祐初,自江西赴闕, 奏祈天永命十事。嵩之起復,傾國爭之,埜上疏乞聽 終喪,後又言嵩之當顯絕而終斥,益嚴君子小人之 限。拜禮部尚書,奏十事,終之曰:「陛下一心」,十事之綱 領也。前後奏陳,皆明正剴切,鑿鑿可行。其為兩浙轉 運判官,以察訪使出視江防,首嘉興至京口,增修官 民兵船,守險備具。為江西轉運副使,知隆興府,繼有 他命。時以米綱不便,就湖口造轉般倉,請事畢受代。 知鎮江府兼都大提舉浙西兵船。「江面幾千里,調兵 捍禦,以守江尤重於淮,瓜洲一渡甚狹,請免鎮江水 軍調發,專一守江,置遊兵如呂蒙所言。蔣欽將萬人 巡江」上,增創水艦,就楊子江習水戰,登金山指麾之。 是冬,楊子橋有警,急調湯孝信所領遊兵救之而退。 淳祐末,遷沿江制置使、江東安撫使,節制和州、無為 軍、安慶府兼三郡屯田、行宮留守。巡江引水軍大閱, 舳艫相銜幾三十里。憑高望遠,考求山川險阨,謂「要 務莫如屯田,講行事宜,修飭行宮諸殿室。」推京口法, 創遊擊軍萬二千,蒙衝萬艘,江上晏然。寶祐二年,拜 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封吳郡侯。與宰相不合, 言者攻之,以前職主管洞霄宮。卒,贈七官,位特進。埜 因德秀知朱熹之學,凡熹門人高第,必加敬禮。知建 寧府,創建安書院祠,熹以德秀配。有奏議、文集若干 卷。埜工於詩,書法祖唐歐陽詢,署書尤清勁。
李曾伯
[編輯]按《宋史》本傳:「曾伯字長孺,覃懷人,後居嘉興。歷官通 判濠州,遷軍器監主簿,添差通判鄂州,兼沿江制置 副使司主管機宜文字,遷度支郎官,授左司郎官、淮 西總領,尋遷右司郎官、太府少卿兼左司郎官,兼敕 令所刪修官,遷太府卿、淮東制置使兼淮西制置使。 詔軍事便宜行之。曾伯疏奏三事,荅天心,重地勢,協 人謀。」又言:「邊餉貴於廣積,將材貴於素儲,賞與不可 以不精,戰士不可以不恤。」又條上淮面舟師之所當 戒,湖面險阻之所當治。加華文閣待制,又加寶章閣 直學士,進權兵部尚書。淳祐六年正月朔,日食,曾伯 應詔,歷陳先朝因天象,以謹邊備,圖帥材,乞早易閫 寄,放歸田裡。又請修浚泗州西城。加煥章閣學士,言 者相繼論罷。九年,以舊職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 使兼廣西轉運使。陳守邊之宜五事。進徽猷閣學士、 京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廣總領兼京湖屯 田使。進龍圖閣學士。疏言:「襄陽新復之地,城池雖修 浚,田野未加闢;室廬雖草創,市井未阜通。請蠲租三 年。」詔從之。加端明殿學士兼夔路策應東閣,進資政 殿學士,制置四川邊面,與執政恩例。尋授四川宣撫 使,特賜「同進士出身。」召赴闕,加大學士、知福州兼福 建安撫使。辭免,以大學士提舉洞霄宮。起為湖南安 撫大使兼知潭州兼節度廣南,移治靜江。開慶元年, 進觀文殿學士,以諫議大夫沈炎等論罷。景定五年, 起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咸淳元年,殿中侍御史 陳宗禮論劾褫職。德祐元年,追復元官。曾伯初與賈 似道俱為閫帥,邊境之事知無不言,似道卒嫉之,使 不竟其用雲。
余玠
[編輯]按《宋史》本傳:「玠字義夫,蘄州人。家貧落魄無行,喜功 名,好大言。少為白鹿洞諸生,嘗攜客入茶肆,毆賣茶 翁死,脫身走襄淮。時趙葵為淮東制置使,玠作長短 句上謁,葵壯之,留之幕中。未幾,以功補進義副尉,擢 將作監主簿,權發遣招進軍,充制置司參議官,進工 部郎官。嘉熙三年,與大元兵戰於汴城、河陰,有功,授」
直華文閣、淮東提點刑獄兼知淮安州兼淮東制置司參謀官。淳祐元年,玠提兵應援安豐,拜大理少卿,升制置副使。進對,必使國人上下事無不確實,然後 華夏率孚,天人感格。又言:「今世胄之彥,場屋之士,田 里之豪,一或即戎,即指之為粗人,斥之為噲伍。願陛 下視文武之士為一,勿令偏有所重,偏必至於激,文 武交激,非國之福。」帝曰:「卿人物議論皆不常,可獨當 一面,卿宜少留,當有擢用。」乃授權兵部侍郎、四川宣 諭使,帝從容慰遣之。玠亦自許當手挈全蜀還本朝, 其功日月可冀。尋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 知重慶府,兼四川總領,兼夔路轉運使。自寶慶三年 至淳祐二年、十六年「間,凡授宣撫三人,制置使九人, 副四人,或老,或暫,或庸,或貪,或慘,或」繆,或遙領而不 至,或開隙而各謀,終無成績。於是東西川無復統律, 遣民咸不聊生。監司、戎帥各專號令,擅辟守宰,蕩無 紀綱,蜀日益壞。及聞玠入蜀,人心粗定,始有安土之 志。玠大更敝政,遴選守宰,築招賢之館於府之左,供 張一如帥所居,下令曰:「集眾思,廣忠益。」諸葛孔明所 以用蜀也,欲有謀以告我者,近則徑詣公府,遠則自 言於郡,所在以禮遣之,高爵重賞,朝廷不吝以報功。 豪傑之士趨期立事,今其時矣。士之至者,玠不厭禮 接,鹹得其歡心。言有可用,隨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 亦厚遺謝之。播州冉氏兄弟璡、璞,有文武才,隱居蠻 中,前後閫帥辟召,堅不肯起,聞玠賢,相謂曰:「是可與 語矣。」遂詣府上謁。玠素聞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見之, 與分廷抗禮。賓館之,奉冉安之若素有,居數月無所 言,玠將謝之,迺為設宴,玠親主之。酒酣,坐客方紛紛 競言所長,璡兄弟飲食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 玠曰:「是觀我待士之禮何如耳。」明日,更闢別館以處 之,且日使人窺其所為。兄弟終日不言,惟對踞,以堊 畫地為山川城池之形,起則漫去,如是又旬日,請見, 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禮遇,思有以少裨益,非敢 同眾人也。為今日西蜀之計,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 覺躍起,執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 形勝之地,莫若釣魚山,請徙諸此。若任得其人,積粟 以守之,賢於十萬師遠矣,巴蜀不足守也。」玠大喜曰: 「玠固疑先生非淺士先生之謀。」玠不敢掠以歸己,遂 不謀於眾,密以其謀聞於朝,請不次官之。詔以璡為 承事郎、權發遣合州,璞為承務郎、權通判州事,徙城 之事,悉以任之。命下一府,皆諠然同辭以為不可。玠 怒曰:「城成則蜀賴以安,不成,玠獨坐之,諸君無預也。」 卒築青居、大獲、釣魚、雲頂、天生凡十餘城,皆因山為 壘,碁布星分,為諸郡治所。屯兵聚糧,為必守計。且誅 潰將以肅軍令。又移金戎於大獲以護蜀口;移沔戎 於青居、興戎先駐合州舊城;移守釣魚,共備內水;移 利戎於雲頂以備外水。於是如臂使指,氣勢聯絡。又 屬嘉定俞興開屯田於成都,蜀以富實。十年冬,玠率 諸將巡邊,直擣興元,大元兵與之大戰。十二年,又大 戰於嘉定。初,利司都統王夔,素殘悍,號「王夜義」,恃功 驕恣,桀驁不受節度,所至劫掠。每得富家,穴箕加頸, 四面然箕,謂之「蟆蝕月。」以弓弦繫鼻下,高懸於格,謂 之「錯繫喉。」縛人兩股,以木交壓,謂之「乾榨油」,以至用 醋灌鼻,惡水灌耳口等,毒虐非一,以脅取金帛,稍不 遂意,即死其手。蜀人患苦之,且悉斂部將倅馬以自 入,將戰,迺高其估賣與之。朝廷雖知其不法,在遠不 能詰也。大帥處分少,不嗛其意,則百計撓之,使不得 有所為。玠至嘉定,夔帥所部兵迎謁,才羸弱二百人, 玠曰:「久聞都統兵精,今疲敝若此,殊不稱所望。」夔對 曰:「夔兵非不精,所以不敢即見者,恐驚從人耳。」頃之, 班聲如雷,江水如沸,聲止,圓陣即合,旗幟精明,器械 森然,沙上之人彌望若林立,無一人敢亂行者。舟中 皆戰掉失色,而玠自若也。徐命吏班賞有差。夔退謂 人曰:「儒者中乃有此人。」玠久欲誅夔,獨患其握重兵 居外,恐輕動危蜀,謀於親將楊成。成曰:「夔在蜀久,所 部兵精。前時大帥夔皆勢出其右,意不止此也。視侍 郎為文臣,必不肯甘心從令。今縱弗誅,養成其勢,後 一舉足,西蜀危矣。」玠曰:「我欲誅之久矣,獨患其黨與 眾未發耳。」成曰:「侍郎以夔在蜀久,有威名,孰與吳氏? 夔固弗若也。夫吳氏當中興危難之時,能百戰以保 蜀,傳之四世,恩威益張,根本益固。蜀人知有吳氏而 不知有朝廷,一旦曦為叛逆,諸將誅之,如取孤豚。況 夔無吳氏之功,而有曦之逆心,恃豨突之勇,敢慢法 度,縱兵殘民,奴視同列,非有吳氏得人之固也。今誅 之,一夫力耳,待其發而取之,難矣。」玠意遂決。夜召夔 計事,潛以成代領其眾。夔才離營,而新將已單騎入 矣,將士皆愕眙相顧,不知所為,成以《帥指》譬曉之,遂 相率拜賀。夔至,斬之。成因察其所與為惡者數人,稍 稍以法誅之,乃薦成為文州刺史。戎帥欲舉統制姚 世安為代,玠素欲革軍中舉代之敝,以三千騎至雲 頂山下,遣都統金某往代世安,世安閉關不納,且有 危言,然常疑玠圖己,屬丞相謝方叔家子侄自永康 避地雲頂,世安厚結之,求方叔為援。方叔因倡言「玠失利戎之心,非我調停,且旦夕有變。」又陰嗾世安,密 求玠之短,陳於帝前。於是世安與玠抗,玠鬱鬱不樂。 寶祐元年,聞有召命,愈不自安,一夕暴下卒,或謂仰 藥死,蜀之人莫不悲慕,如「失父母。」玠自入蜀,進華文 閣待制,賜金帶,權兵部尚書,進徽猷閣學士,升大使, 又進龍圖閣學士、端明殿學士,及召拜資政殿學士, 恩例視執政。其卒也,帝輟朝,特贈五官。以監察御史 陳大方言,奪職六年,復之。玠之治蜀也,任都統張實 治軍旅,安撫王惟忠治財賦,監簿朱文炳接賓客,皆 有常度,至於修學養士,輕徭以寬民力,薄征以通商 賈,蜀既富實,乃罷京湖之餉,邊關無警,又撤東南之 戍。自寶慶以來,蜀閫未有能及之者。惜其遽以太平 自詫,進蜀錦蜀箋,過於文飾,久假便宜之權,不顧嫌 疑,昧於勇退,遂來讒賊之口。而又置機捕官,雖足以 廉得事情,然寄耳目於群小,虛實相半,故人多懷疑 懼。至於世安拒命,玠威名頓挫,齎志以沒。有子曰如 孫,取「當如孫仲謀」之義,遭論,改師忠,歷大理寺丞,為 賈似道所殺。
賈涉
[編輯]按《宋史》本傳:「涉字濟川,天台人。幼好讀古書,慷慨有 大志。以父任高郵尉,改萬安丞。寶應擇令堂差涉至 邑,請城之。役興,以憂去。金人犯光州,起涉竟前役。通 判真州,改大理司直,知盱眙軍。淮人季先、沈鐸說楚 州守應純之,以招山東人,純之令鐸遣周用和說楊 友、劉全、李全等以其眾至,先招石珪、葛平、楊德廣,通」 號「忠義軍」,珪等反,斃鐸於漣水。純之罷,通判梁丙行 守事,欲省其糧使自潰。珪、德廣等以漣水諸軍度淮, 屯南渡門,焚掠幾盡,謂朝廷欲和殘金,置我軍何地? 丙遣李全季先拒之,不止,事甚危。涉時在寶應,上書 曰:「降附踵至,而金乃請和,此正用高澄間侯景遺策, 恐山東之禍,必移於兩淮。況金人所乏惟財與糧,若 舉數年歲幣還之,是以肉啗餒虎,啗盡將反噬。至若 忠義之人源源而來,不立定額,自為一軍,處之北岸, 則安能以有限之財,應無窮之須?饑則噬人,飽則用 命,其勢然也。」授淮東提點刑獄兼楚州節制本路京 東忠義人兵。涉亟遣傅翼諭珪等逆順禍福,自以輕 車抵山陽。德廣等郊迎,伏地請死,誓以自新。金太子 及僕散萬忠、盧國瑞等數十萬大入,且以計誘珪等。 涉慮珪等為金用,亟遣陳孝忠向滁州,珪與夏全、時 青向濠州。先平、德廣趨滁、濠,李全、李福要其歸路,以 傅翼監軍。數日,孝忠捷至,珪屢破金人,遂與先及李 全趨安豐。時金人環百餘砦,攻具甫畢,珪等解其圍。 李全挾僕散萬忠以歸。見《李全傳》。金人不敢窺淮東 者六七年。南渡門之變,平、德廣等實預。涉既受降,置 弗問。平等尚懷異志,涉密使先以計殺之,而先之勢 亦孤。忠義諸軍在漣水、山陽者既眾,涉慮其思亂,因 滁、濠之役,分珪、孝忠、夏全為兩屯,李全軍為五砦,又 用陝西義勇法涅其手,合諸軍汰者三萬有奇,涅者 不滿六萬人,正軍常屯七萬餘,使主勝客,朝廷歲省 費十三四。涉又遣李全以萬人取海州,復取密、濰。王 琳以寧海州歸,遂收登、萊二州。青州守張林以濱、棣、 淄州降,又取濟、沂等州。自是恩、博、景、德至邢、洺十餘 州相繼請降。涉傳檄中原,以地來歸及反戈自效者, 朝廷裂地封爵無所吝。仍厲諸將,圖未下州郡。擢太 府少卿、制置副使兼京東、河北節制。金十餘萬眾犯 黃州,淮西帥趙善湘請援於朝,涉遣李全等赴之,翟 朝宗等為後繼。丞相史彌遠擬升全留後,涉曰:「始全 貧窶無聊,能輕財與眾同甘苦,故下樂為之用;逮為 主帥,所為反是,積怨既多,眾皆不平。近棄西城,免死 為幸,若無故升遷以驕其志,非全之福,亦豈國家之 福?曷若待事定,與諸將同升可也。」金人破黃陷蘄,安 慶甚危,全馳至,遂定。全至久長鎮,與京湖制置使趙 方二子范、葵遇,犄角連戰俱勝,遣彭義斌等追至下 灣渡,盡掩金人於淮。遷權吏部侍郎。金人再犯淮西。 先是,蘄州受圍,余暉往援,乃鼓眾宵遁,金乘間登城, 一郡為血,前帥不敢問。涉斬暉以徇,諸將畏懼,無不 用命,淮西之勢大振。初,翟朝宗得玉璽,獻諸朝,至是 趙珙還,又得玉印,文與璽同而加大。朝廷喜,璧之歸 行慶賞。涉遺書彌遠,謂:「天意隱而難明,人事切而易 見。當思今日人事,尚未有可答天意者。昔之患不過 亡金,今之患又有山東忠義與北邊,宜亟圖之。」彌遠 不懌。李全卒以璽賞為節度使。涉又言:「盜賊血氣正 盛,官職過分,將有後憂。」彌遠不以為然。涉曰:「朝廷但 知官爵可以得其心,寧知驕則將至於不可勸邪!」涉 時已疾,力辭事任。值金人大入,彊起視事。金將時全、 合連、孛朮魯答哥率細軍及眾軍三道渡淮,涉以《合 連》善戰,乃命張惠當之。惠,金驍將所謂「賽張飛」者,既 歸宋,金人殺其妻,所部花帽,軍有紀律,他軍不及也。 惠率諸軍出戰,自辰至酉,金人大敗,答哥溺死,陷失 大半,細軍喪者幾二千。涉既病,乃以所獲京河版籍
及金銀牌、銅印之屬上於朝。卒,超贈龍圖閣學士、光祿大夫。涉父偉嘗守開江,貽書丞相趙雄,極論武興守吳挺之橫,他日陛對,又乞裁抑郭棣、郭杲兵權,孝 宗嘉納,後反為所擠以沒。涉弱冠直父冤,不避寒暑, 泣愬十年,至伏書闕下。子似道,有傳。
安丙
[編輯]按《宋史》本傳:「丙字子文,廣安人。淳熙間進士,調大足 縣主簿。秩滿,詣闕,陳蜀利病十五事,言皆剴切。丁外 艱,服除,辟利西安撫司幹辦公事,調曲水丞。吳挺為 帥,知其才,邀致之。改秩,知新繁縣。丁內艱,服除,知小 溪縣,通判隆慶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張鼎,發 常平粟賑之。尋又鑿石徙溪,自是無水患。」知大安軍, 歲旱,民艱食,丙以家財即下流糴米數萬石以賑。事 聞,詔加一秩。開禧二年,邊事方興,程松為四川宣撫 使,吳曦副之,丙陳《十可憂》於松,繼而松開府漢中,道 三泉,夜延丙議,丙又為松言「曦必誤國」,松不省。蓋丙 嘗為其父客,素知曦。既而曦奏丙為隨軍轉運司,居 河池。時梁、洋義士方襲取和尚原,旋為金人所奪,守 將棄甲而走。十一月戊子,金人攻湫池堡寺,破天水,繇 西河入成州,師潰,曦置不問。金人肆掠關外四州,如 踐虛邑,軍民莫知死所。曦已潛遣其客姚淮源交金 人。至是,曦還興州,留丙魚關,已而檄還武興。十二月 丙寅,金人持其詔及金印至置口,曦密受之,宣言「使 者欲得四州以和」,馳書諷松去。癸酉,曦受金詔稱蜀 王,牓諭四川。二年正月甲午,曦僭號建官,稱臣於金, 以其月為元年,改興州為興德府,以丙為中大夫、丞 相長史,權行都省事。先是,從事郎錢鞏之從曦在河 池,嘗夢曦禱神祠,以銀杯為珓擲之,神起立,謂曦曰: 「公何疑,公何疑?後政事已分付安子文矣。」曦未省,神 又曰:「安子文有才,足能辦此。」鞏之覺,心異其事,具以 語曦。事既熾,丙不得脫,度徒死無益,陽與而陰圖之, 遂與楊巨源、李好義等謀誅曦,語見《巨源》《好義傳》。徐 景望在利州,逐土人,擅財賦,丙遣弟煥往,約諸將相 與拊定。及景望伏誅,軍民無敢譁者,於是傳檄諸道, 安堵如故。曦僭位凡四十一日,三月戊寅,陳曦所以 反及矯制平賊便宜賞功狀,自劾待罪,函曦首級、違 製法物,與曦所受金人詔印及所匿庚牌附驛朝廷。 初聞變,莫知所為,韓𠈁胄與曦書,亦謂嗣頒茅土之 封,亟召知鎮江府宇文紹節問之,紹節曰:「安丙非附 逆者,必能討賊。」於是密降帛書曰:「安丙素推才具,有 志事功,今聞曦謀不軌,爾為所脅,諒以凶焰方張,恐 重為蜀禍,故權且從之,爾豈一日忘君父者!如能圖 曦報國,以明本心,即當不次擢賞,雖二府之崇,亦無 所吝。更宜審度機便,務在成事,以副委屬之意。」帛書 未至,露布已聞,上下動色交慶。辛丑,加丙端明殿學 士、中大夫、知興州安撫使兼四川宣撫副使。詔獎諭 恩數視執政如《帛書》旨也。時都統孫忠銳由鳳州進 攻大散關,不克,統領強德等出奇道,由松林堡破金 砦,四月癸丑,克之。忠銳貪功吝財,賞罰迷謬,大失軍 心,且速還鳳州,以關鑰付庸將陳顯。癸酉,大散關復 陷。巨源自請收復,丙遣朱邦寧佐之。丙深惡忠銳,檄 赴司議事,欲廢之。巨源至鳳,斬忠銳及其子揆,丙遂 以忠銳附偽進表之罪聞於朝。先是,以誅曦功,巨源 補朝奉郎,與通判差遣。巨源遣其親校傅檜愬功於 朝,語見《巨源傳》。於是丙拜疏丐閒。至是,金人揭示境 上,得丙首者,與銀絹二萬疋兩,即授四川宣撫。時方 議和,丙獨戒飭將七恫疑虛喝,以攻為守,威聲甚著。 詔以蜀平,遣吳獵撫諭四川。時,沿邊關隘悉為金毀。 丙遺時相書,謂:「西和一面,已修仇池,聚糧積芻,使軍 民可守。若敵至則堅壁不戰,彼欲攻則不可,欲越則 不敢。若西和可守,成州之境自不敢犯。成州黑谷、南 谷亦皆頓重兵。天水雖不可守,距天水十里所,見創 白環堡,與西和相為犄角,又增堡雞頭山,咸以民卒 守之。及修黃」牛堡,築興趙原,屯千餘人。鳳州秋防原 尤為險絕。紹興初,州治於此。宣撫吳玠嘗作《家計》:「砦 前即馬嶺堡,正扼鳳州之後。凡此數堡既堅,金人決 不敢近。而河池、殺金、平魚關皆大軍屯聚,其他徑路, 雖關之裏如大安,亦陰招民卒,授以器械,為掩擊之 備矣。」又云:「見於關表廣結義士,月給以糧,俾各保田 廬墳墓,逮事定,則係之尺籍而勸之耕,庶可經久。以 丙所見,直為守計,則精選五萬人,亦為有餘。」好義守 西和,謂四州兵後,民不聊生,請蠲租以惠創痍。丙請 於朝。又以沔州都統司所統十軍權太重,故自吳璘 至挺、曦皆有尾大不掉之憂,乃請分置副都統制,各 不相隸,以前、右、中、左、後五軍隸都「統司,踏白、摧鋒、選 鋒、策鋒、遊變五軍隸副司。」詔皆從之。時方信孺使還, 金人和意未決,且欲得首議興師之人,𠈁胄大怒。上 手書賜丙,謂:「金人必再至,當激勵將士,戮力赴功。」𠈁 胄既誅,賜丙金器百二十兩、細幣二十疋,進資政殿 學士。和議成,還大散,隔牙關。丙分遣僚吏經量洋沔、 興元、大安民田,別定租稅。右丞相史彌遠起復,丙移 書曰:「昔仁宗起復富鄭公、文潞公,孝宗起復蔣丞相皆力辭。名教所係,人言可畏。望閣下速辭賊命,以息 議者之口。」論者韙之。升大學士、四川制置大使兼知 興元府。諜知金人遷汴,關輔豪傑款塞願降者眾,丙 以為此正冉閔告晉之時,乃與宰臣書,謂當興問罪 之師,朝論憂丙輕舉,乃詔丙益修守備。七年,丙使所 愛吏安蕃、何九齡合官軍夜襲秦州,敗歸。王大才執 九齡等七人斬之,而訟丙於朝。三月,詔丙同知樞密 院事兼太子賓客,賜手書召之。行次廣德軍,進觀文 殿學士、知潭州、湖廣安撫使。至官,留意學校,請於太 常紉《大成樂》,而政尚嚴酷,轉運判官章徠劾丙,不報。 御史李安行併徠劾之,徠罷,丙授崇信軍節度使、開 府儀同三司、萬壽觀使,遣閤門舍人聞人璵錫命,賜 旗節、金印、衣帶、鞍馬,《三》辭還蜀。董居誼帥蜀,大失士 心,金人乘之,破赤丹、黃牛堡,入武休關,直擣梁澤,至 大安。宋師所至,輒潰散入巴山。十二年,聶子述代之, 時丙之子癸仲知果州,子述即檄兼參議官。四月,紅 巾賊張福、莫簡叛入利州,子述遁去。總領財賦楊九 鼎與賊遇,走匿民舍,賊追九鼎殺之。子述退保劍門, 檄癸仲兼節制軍馬,任討賊之責。癸仲召戎帥張威 等軍來會,賊自閬趨遂寧,所過無不殘滅。丙欲自持 十萬緡偕子述往益昌募士,子述曰:「大臣非得上旨, 未可輕」出。丙遂如果州。時四川大震,甚於曦之變。張 方首奏勳望如丙,今猶可用。魏了翁移書宰執,謂:「安 丙不起,則賊未即平,蜀未可定。雖賊亦曰:『須安相公 作宣撫,事乃定耳』。」李璧、李篁時並鎮潼、遂,亦皆以國 事勉丙。五月乙未,丙至果州。是日,賊焚蓬溪縣。己酉, 詔起丙為四川宣撫使,予便宜,尋降制授保寧軍節 度使兼知興元府、利東安撫使。丙奏:「臣不辭老以報 國,但事不任怨,難以圖成,將恐騰謗交攻,使臣獨抱 赤心,無從上白。昔秦使甘茂攻宜陽,至質之以息壤 在彼;魏使樂羊攻中山,至示之以謗書一篋。君臣之 間,似不必爾。然自古及今,謗以疑間而成,禍以忌嫉 而得。況臣己傷弓於既往,豈容不懲沸於方來。」詔曰: 「昔唐太宗以西寇未平,詔起李靖,靖慷慨請行,不以 老疾為解;代宗有朔方之難,圖任郭子儀聞命引道, 亦不以讒惎自疑。皆能乘時立功,焜燿竹帛,朕甚慕 之。今蜀道俶擾,未寬顧憂。朕起卿燕間,付以方面,而 卿忠於報國,誼不辭難。朕之用人,庶幾於唐宗;卿之 事朕,無愧於李、郭矣。勉圖雋功,以濟國事。」尋命丁焴 改知興元府。甲申,發果州。丙戌,至遂寧。賊猶負固於 普州之茗山,丙下令諸軍合圍,絕其樵汲之路以困 之。未幾,張威、李貴俘獲張福等十七人以獻,丙命臠 王大才以祭九鼎。七月庚子,盡俘餘黨千餘人,皆斬 之。庚戌,班師,迺移治利州,賜保寧軍節度使印。癸仲 亦加三秩,進直華文閣,起復主管宣撫司機宜文字。 明年,進丙少保,賜衣帶、鞍馬。丙以關表營田多遺利, 命官括之。有文垓者方持母喪,以便宜起復幹辦魚 關糧料院,俾之措置,且以宣撫副使印假之。而馮安 世者,又即利州置根括局。於是了翁遺丙書,謂:「幕府 舉辟,當用經術信厚之士,不可用冒喪之人。且公八 年鎮蜀,有恩則有怨,豈可人人而校,事事而理?自處 甚狹,恐貽子孫賓客無窮之累。雖今日理財,難拘故 常,然告絕產,首白契,訐隱田,伺富民過失,糾鹽酒戶 虧額,報怨挾憤,招權納賄者,必且紛然,而公任其怨。」 丙《復書》曰:「關外糴買,當用四百萬緡,而總所見,緡止 二十五萬。多方措置,非得已而不已。儻皆清流,何由 辦事!蜀士中如令弟嘉父、李成之輩,清則清,高則高 矣,其肯辦錢穀俗務乎?」劉德修嘗雅責楊嗣勳不能 舉義誅叛,嗣勳云:「德修特未當局耳。」丙於華父亦云。 其後安世不法滋甚。近臣有以書抵丙,而安世之徒 亦發其事,丙械送大安窮治之。先是,夏人來乞師,併 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分遣將士趨秦、鞏、鳳翔,委丁 焴節制。師次於鞏,夏人以樞密使甯子寧眾二十餘 萬,約以夏兵野戰,宋師攻城,既而攻鞏不克,乃已。丙 卒,訃聞,以少傅致仕,輟視朝二日,贈少師,賻銀絹千 計,賜沔州祠額為「英惠廟。」理宗親札賜諡「忠定。」丙所 著有《晶然集》。
高定子
[編輯]按《宋史》本傳:「定子,字瞻叔,利州路提點刑獄兼知沔 州,稼之弟也。嘉泰二年,舉進士,授郪縣主簿。吳曦畔, 乞解官養母。曦誅後攝府事,宇文公紹以忠孝兩全 薦之,調中江縣丞。父就養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 旬,居喪哀毀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諸司辟丹稜令。尋 以同產弟魏了翁守眉,改監資州酒務。丁母憂,服除」, 差知夾江縣。前是,酒酤貸秫於商人,定子給錢以糴, 且寬榷酤,民以為便。麻菽舊有徵,定子悉弛之。會水 潦洊饑,貧民競愬,無所於糴。定子曰:「女毋憂,女第持 錢往常所糴家以俟。」迺發縣廩給諸富家,俾以時價 糴,至秋而償。須臾,米溢於市。鄰邑有爭田,十餘年不 決,部使者以屬定子,定子察知偽為質劑,其人不伏。
定子曰:「嘉定改元詔三月始至縣,安得有嘉定元年正月文書邪?」兩造遂決。四川總領所辟主管文字,同幕有以趣辦為能迫促諸郡者,定子白使者斥去之。 總領所治利州,倚酒榷以佐軍用,吏姦盤錯,定子躬 自究詰,酒政遂平。後來者復欲增課,定子曰:「前以吏 蠹,亦既革之,今又求益,是再榷也。」乃止。制置使鄭損 彊愎自用,誤謂總領所擅十一州小會子之利,奏請 廢之。令下,民疑而罷市。定子力爭,謂:「小會子實以代 錢,百姓貿易,賴是以權川引罷,則關、隴之民交病,況 又隆興間得旨為之,非擅也。」乃得存其半。損又欲增 總領所鹽課,取舊貸軍費,定子辨其顛末,損乃釋然 曰:「二司相關處。公每明白洞達言之,使人爽然自失。」 尋差知長寧軍。長寧地接夷獠,公家百需,皆仰淯井 鹽利,來者往往因以自封殖,制置司又榷入其半。定 子至,爭於制置使,得蠲重賦。差知綿州。大元兵穿鳳 川塞,破武休,下興元,小校張鉞以其徒潰入文州,殺 守臣楊必復,將自龍趨綿以闖。成都安撫使黃伯固 聞之,亟奏定子兼參議官,措置文龍備禦。定子乃部 分諸軍,扼清塘嶺,鉞就擒。已而劍南大震,定子語僚 吏曰:「諸君去留不敢拘,若某則守城郭封疆之臣,有 死而已。」戒群胥曰:「潰軍流民,不過欲得錢糧爾,吾將 盡發吾州之藏,與截諸司之綱,為朝廷扞蔽全蜀。我 去,聽汝等殺我,汝等逃,吾斫汝頭矣。」乃下令招潰卒, 人給緡錢五十、米一石,命都監陳訓專任接納。訓忽 奔告曰:「諸軍雖受招,不肯釋甲,奈何?」定子乃令帳下 率衣甲於兩廡以俟,戒毋輕動。俄而諸軍盛陳兵以 至,吏士皆股慄。定子坐堂上,傳令勞苦之,諸軍皆拜。 定子開諭以理,使還本部,以俟給犒。諸將聞之,亦來 上謁。定子復慰安之,因問:「汝等何為至此?」皆曰:「制置 使未知在亡,諸軍無主。」定子曰:「大帥不過暫移治爾, 已遣人訪所在,苟終不獲,我當為汝曹主張。且諸軍 至此,以無糧故,吾州當任供億。」又曰:「敵將復會於此, 盍避之?」定子曰:「我文官也,不畏死。汝,將軍也,世世衣 食縣官,乃欲避敵乎?我是守臣,死則死於此,爾有欲 殺太守者,一槍足矣,軍器安用多為?今諸軍大集,萬 一敵至,能戮力出戰,是汝曹立功報國之機也,不猶 愈於深入內郡,為罪滋大乎?」眾悅而去。乃遣吏給犒, 如令闢寺觀祠宇以舍之。亡幾何,敗將和彥威、陳邦 佐、曹篪、張涓、姚承祖等,皆集於彰明,剽掠尤甚。彥威 遣邦佐入州,大言駭眾,謂定子曰:「知府何不去?和太 尉兼兩戎司,威權甚重,麾下兵且二萬餘,欲來駐此, 今至矣。」定子謂曰:「本州素非備禦之地,大將以兵入, 欲何為者?第來,吾固有以相待。」邦佐色沮,乃曰:「已遣 幕府來議,至則一遊士爾。」繆為恭敬,要索甚大。定子 答曰:「軍將入吾境,當受吾節制,惟各守紀律,則給以 錢糧,若敵至,為國一死,作忠臣孝子,愈於病五日不 汗死者。」幕府莫能對,出彥威《符移》,有云:「大府招戰散 軍,人給錢米若干,今所部不下二萬人,願如數得之。」 定子報曰:「本州已下此令,何敢食言?但所給者乃潰 軍就招免罪之人,都統所部非潰也,若以此例相給, 其肯受乎?」彥威得檄甚慚,乃乞別給錢糧以饟軍,定 子即捐四十萬緡與之,仍趣其還戍。蓋定子身任兩 司之責,極其勞勩,以收捕張鉞功進三官,以防遏招 收潰兵功又進一官,進直寶章閣,再任。頃之,召入奏 事,吏民追送,莫不流涕。鄰郡聞定子至,焚香夾道,舉 首加額曰:「微公,吾屬塗炭久矣。」定子之未去郡也,伯 兄稼以權利路提刑上印而歸,了翁亦至自靖州,遇 定子於綿。定子為築棣萼堂,飲酒賦詩為樂,一時以 為美談。入對,極言時敝。時史彌遠執國柄久,故有曰: 「陛下優禮元勛,俾得以弛繁機而養靜壽,朝廷得以 新百度而革因循,不亦善乎!」既對,人為定子危之,定 子曰:「乖逢得喪,是有命焉,吾得盡言乃報君職分也。」 越兩月,乃遷刑部郎中。彌遠沒,言之者紛然,識者謂 定子先事有言,視諸人為難。尋以直寶謨閣、江南東 路轉運判官。陛辭,帝曰:「淮師巡邊,卿知之乎?輔車之 勢,漕運為急,卿是行,宜斟酌緩急,以相通融。」定子因 上疏論邊事甚周悉,帝嘉納焉。踰年,召入奏事。會稼 死事於沔州,上疏引疾,乞歸田裡,不許。尋遷軍器監, 又遷太府少卿,升計度轉運副使。有事於明堂,天大 雷雨,詔求言。定子反覆論敬懼災異之意,復召入,遷 司農卿兼玉牒所檢討官。入對,言:「內治不修,外懼不 謹,近親有豫政之漸,近習有弄權之漸,小人有復用 之漸,國柄有陵夷之漸,士氣有委靡之漸,主勢有孤 立之漸,宗社有阽危之漸,天變日多,地形日蹙。昔有 危胍,今有危形;昔有亡理,今有亡證。」又請明詔沿流 帥守將吏,思出奇乘險,求為水陸可進之策。升兼樞 密都承旨,又遷太常少卿兼國史院編修官,累言邊 事。遷起居舍人,尋兼中書舍人,參贊京湖、江西督視 府事。定子親往周視新城,大犒諸軍,激厲守將。遷禮 部侍郎,仍兼中書舍人,即軍中賜金帶,詔以督府事 入奏。既至,帝勞問甚渥,特進一官。尋兼崇政殿說書, 兼直學士院。未幾,改侍講,權禮部尚書,升兼侍讀。入奏言「國無仁賢,無禮義,無政事,有類叔世。」帝竦然。尋 兼直學士,修孝宗、寧宗《日曆》,書成上進,擢拜翰林學 士、知制誥兼吏部尚書,升兼修國史、實錄院修撰,賜 衣帶鞍馬。乞召收李心傳,卒成《四朝志傳》。時禮部尚 書杜範、吏部侍郎李韶皆以伉直稱,或乞身求去,或 臥家不出。定子言:「人主寄耳目者,臺諫也;補耳目之 所不逮者,法從之論思,百官之輪對,則上必論君德 之粹駁,次必言朝政之得失。舍是而使之,但言常程, 姑應故事。畏縮乎雷霆之威,阿徇乎宰執之好,遜避 乎耳目之官,則凡論思等事,皆不必論矣。宜速返李 韶,以開不諱之門,勉起杜範,以伸敢言之氣。」因乞歸 田甚力。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尋兼權參知 政事,仍舊職,知福州、福建安撫。固辭,提舉洞霄宮。因 請致仕,不許。改知潭州、湖南安撫大使。力辭,退居吳 中,深衣大帶,日以著述自娛。以資政殿學士轉一官 致仕,卒,贈少保。定子作同人書院於夾江,修長興學, 創六先生祠,蓋以教化為先務。所著《存著齋文集》《北 門類槁》《薇垣類槁》《經說》《紹熙講義》《奏議》《歷官表奏》行 世。
胡穎
[編輯]按《宋史》本傳:「穎字叔獻,潭州湘潭人。父」娶趙方弟 雍之女二子,長曰顯,有拳勇,以材武入官,數有戰功, 事見《趙范傳》。穎自幼風神秀異,機警不常。趙氏諸舅 以其類己,每加賞鑒。成童即能倍誦諸經,中童子科。 復從兄學弓馬,母不許,曰:「汝家世儒業,不可復爾也。」 遂感勵苦學,尤長於《春秋》。紹定三年,范討李全,檄穎 入幕,穎常微服行諸營,察眾志嚮歸,必三鼓後全敗。 遣穎獻俘於朝,以賞補官。五年,登進士第,即授京秩, 歷官知平江府兼浙西提點刑獄,移湖南兼提舉常 平,即家置司。性不喜邪佞,尤惡言神異,所至毀淫祠 數千區,以正風俗。衡州有靈祠,吏民夙所畏事,穎撤 之,作來諗堂,奉母居之。嘗語道州教授楊允恭曰:「吾 夜必瞑坐此室,察影響咸」無有。允恭對曰:「以為無則 無矣,從而察之,則是又疑其有也。」穎甚善其言,以樞 密都承旨為廣東經略安撫使。潮州僧寺有大蛇,能 驚動人,前後仕於潮者,皆信奉之。前守去,州人心疑 焉,以為未嘗詣也。已而旱,咸咎守不敬蛇神,故致此, 後守不得已詣焉。已而蛇蜿蜒而出,守大驚,得疾,旋 卒。穎至廣州,聞其事,檄潮州令僧舁蛇至,至則其大 如柱而黑色,載以闌檻。穎令之曰:「爾有神靈,當三日 見變怪,過三日則汝無神矣。」既及期,蠢然猶眾蛇耳。 遂殺之,毀其寺,並罪僧。移節廣西。尋遷京湖,總領財 賦。咸淳間卒,贈四官。穎為人正直剛果,博學彊記,吐 辭成文,書判下筆千言,援據經史,切當事情,倉卒之 際,對偶皆精,讀者驚嘆。臨政善斷,不畏彊禦。在浙西, 榮王府十二人行劫,穎悉斬之。一日輪對,理宗曰:「聞 卿好殺。」意在浙獄。穎曰:「臣不敢屈太祖之法以負陛 下,非嗜殺也。」帝為之默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