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59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五百九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五百九十四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五百九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五百九十四卷目錄

 漕使部名臣列傳一

  漢

  蕭何

  宋一

  王明       劉蟠

  楊允恭      樊知古

  任中正      李防

  范正辭      胡則

  李仕衡      曹穎叔

  張存       王鼎

  魏瓘       張景憲

  傅求       任顓

  王舉元      陳安石

  唐義問

官常典第五百九十四卷

漕使部名臣列傳一

[編輯]

[編輯]

蕭何

[編輯]

按《史記蕭相國世家》:「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 關中,侍太子,治櫟陽,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 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 行,上來以聞。關中事,計戶口,轉漕給軍,漢王數失軍 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上以此專屬任何關中 事。漢三年,漢王與項羽相距京索之間,上數使使勞」 苦丞相。鮑生謂丞相曰:「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 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 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從其計,漢王大說。 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餘 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 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 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 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祖曰:「諸君 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獵,追殺 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 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 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 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列侯畢已受封,及 奏位次,皆曰:「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 最多,宜第一。上已撓功臣,多封蕭何,至位次,未有以 復難之,然心欲何第一?」關內侯鄂君進曰:「群臣議皆 誤。夫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夫上 與楚」相距五歲,常失軍亡眾,逃身遁者數矣。然蕭何 當從關中遣軍補其處,非上所詔令召,而數萬眾會 上之乏絕者數矣。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 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 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今雖亡曹參等 百數,何缺於漢?漢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 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第一,曹參次之。」高祖曰: 「善。」於是乃令蕭何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宋一

[編輯]

王明

[編輯]

按《宋史》本傳:「明字如誨,大名成安人。歷遷荊湖轉運 使。開寶三年,大舉南征,以明為隨軍轉運使。山路險 絕,舟車不通,但以丁壯數萬人轉遞,供億不闕。每下 一郡一城,必先保其簿書,守其倉庫。既而賀州未下, 明入與主帥計曰:『當急取之,恐援兵至,則我師勝負 未可知』。諸將頗猶豫,明乃擐甲冑,率所部護送輜重」 卒百人,擁丁夫數千,畚鍤皆作,堙其塹,直抵城門。城 中懼,開門納款,遂據有之,因抵廣州,賊眾十餘萬拒 戰。是夕,大風,發屋折木,眾乃驚懼。明與都部署潘美 等謀,「命丁夫數千人,人持二炬,間道先搗賊壘,大軍 蓐食,陣以待之。」俄而萬炬皆發,焚其柵,賊驚,果來犯, 大軍因迎擊之,賊大敗,斬首數萬,劉鋹以城降。廣州 平,為本道轉運使。太祖嘉其功,擢授祕書少監,領韶 州刺史,充轉運使。俄以潘美、尹崇珂為嶺南轉運使, 以明為副使。明遍歷部內,視民疾苦,舊無名科斂,悉 條奏除之,嶺表遂安。七年,代歸。帝召見勞問,賜襲衣、 金帶、鞍勒馬。

劉蟠

[編輯]

按《宋史》本傳,「蟠字士龍,濱州渤海人。漢乾祐二年,舉 進士,解褐益都主簿。宋初,歷安遠軍及河陽節度推 官、保義軍掌書記。乾德五年,召拜監察御史,典染院 事。初,蘇曉掌京城市征,頗幹集,及卒,選蟠代之。冬,命 為太宗生辰使。開寶七年,與殿中丞劉德言同知淮 南諸州轉運事。太平興國初,就遷倉部員外郎,改轉」 運使,歲漕江東米四百萬斛,以給京師,頗為稱職。秩 滿,部內僧道乞留,詔許再任,賜金紫,改駕部員外郎八年,丁內艱。時以諸州綱運留滯,起復知京城陸路 發運司事。會河決韓村,大發丁夫塞之,命蟠調給其 餉。未幾,河塞,朝廷方議封禪,以蟠為東封水陸計度 轉運使,會詔罷其禮。俄遷工部郎中,充河北水陸轉 運使,改刑部郎中,就充水陸轉運使,入判本部事。籍 田畢,遷左諫議大夫。淳化初,兼同考京朝官差遣。二 年,暴中風眩,上遣太醫視之,賜以金丹。卒,年七十三。 賜錢十萬,給其喪事。

楊允恭

[編輯]

按《宋史》本傳:「允恭,漢州綿竹人。太宗以緣江多賊,命 督江南水運,因捕寇黨。行及臨江軍,擇驍卒,拏輕舟, 伺下江賊所止。夜發軍城,三鼓遇賊百餘,拒敵久之, 悉梟其首。又趣通州境上躡海賊。賊係眾舟張幕,發 勁弩短砲。允恭兵刃所向,多為幕所縈。砲中允恭左 肩,流血及袖,容色彌壯。徐遣善泅者以繩連鐵鉤散」 擲之,壞其幕,士卒爭進,賊赴水死者大半,擒數百人, 自是江路無剽掠之患。以功轉洛苑副使、江淮、兩浙 都大發運、擘畫茶鹽捕賊事,賜紫袍、金帶、錢五十萬。 先是,三路轉運使各領其職,或廩庾多積,而軍士舟 楫不給,雖以官錢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憚其役,以是 歲上供米不過三百萬。允恭盡籍三路舟卒與所運 物數,令諸州擇牙吏悉集,允恭乃辦數授之。江、浙所 運,止於淮、泗,由淮、泗輸京師,行之一歲,上供者六百 萬。淳化五年,轉西京作坊使。

樊知古

[編輯]

按《宋史》本傳:「知古,字仲師,其先京兆長安人。曾祖偁, 濮州司戶參軍。祖知諭,事吳為金壇令。父潛,事李景, 任漢陽、石埭二縣令,因家池州。知古嘗舉進士不第, 遂謀北歸,迺漁釣採石江上數月,乘小舟載絲繩,維 南岸,疾棹抵北岸,以度江之廣狹。開寶三年,詣闕上 書,言江南可取狀,以求進用。太祖令送學士院,賜試」 本科及第,解褐舒州軍事推官。嘗啟於上言:「老母親 屬數十口在江南,恐為李煜所害,願迎至治所。」即詔 煜令遣之。煜方聞命,即厚給齎裝,護送至境上。七年, 召拜太子右贊善大夫。會王師征江表,知古為鄉導, 下池州。八年,以知古領州事。先是,州民保險為寇,知 古擊之,連拔二砦,擒其魁以獻,餘皆「潰散。」方議南征, 命高品石全振往湖南造黃黑龍船,以大艦載巨竹 緪,自荊南而下,遣八作使郭守濬算率丁匠營之。議 者以為江濤險壯,恐不能就,乃於石碑口試造之。移 至採石,三日橋成,不差尺寸,從知古之請也。金陵平, 擢拜侍御史,令乘傳按行江南諸州,詢訪利民。復命 知江東南路轉運事,數日,改授江南轉運使,賜錢一 百萬。先是,江南諸州官市茶十分之八,復征其餘分, 然後給符,聽其所往,商人苦之。知古請蠲其稅,仍差 增所市之直,以便於民。江南舊用鐵錢,十當銅錢之 一,物價翔踴,民不便,知古亦奏罷之。先是,李煜用兵, 權宜調斂,知古悉奏為常額。豫章洪氏嘗掌昇州榷 酤,逋「鐵錢數百萬。」至是,知古挾微時,常辱於洪氏,責 償銅錢以快意。太宗即位,授庫部員外郎。召歸,換金 紫,賜錢百萬,命為京西北路轉運使。太平興國六年, 加虞部郎中,就改知邠州,移鳳翔府,入為鹽鐵判官, 出領荊湖轉運使。雍熙初,遷比部郎中。會河朔用兵, 分諸郡為兩路,以給漕輓,遷知古為東路轉運使,遷 駕部郎中,賜錢五十萬。知古本名若水,字叔清,因召 見,上問之曰:「卿名出何書?」對曰:「唐尚書右丞倪若水 亮直,臣竊慕之。」上笑曰:「可改名知古。」知古頓首奉詔。 倪若水實名若冰,知古學淺,妄引以對,人皆笑之。端 拱初,遷右諫議大夫、河北東西路轉運使,賜白金千 兩。兩路各置轉運副使。都轉運使之名,自知古始。二 年,詔加河北西路招置營田使。奏請修城木五百餘 萬,牛革三百萬。上曰:「萬里長城,豈在於此?自古匈奴、 黃河互為中國之患。朕自即位以來,或疆埸無事,則 有修築圩堤之役。近者邊烽稍警,則黃河安流無害, 此蓋天意更迭垂戒,常令惕勵。然而預備不虞,古之 善教。深溝高壘,亦王公設險之義也。所請過當,不亦 重困吾民乎?」乃詔有司量以官物給之。會度支使李 惟清上言:「河北軍儲無備,請發河南十七軍州轉粟 以赴。」太宗謂農事方殷,豈可更興此役?惟清固以為 請。上遣正言馮拯乘傳與知古計之,知古即言:「河北 軍儲可以均濟,足俟農隙令民轉餉。」拯復命,太宗曰: 「不細籌之,則民果受弊矣。」未幾,入朝,奏事稱旨,拜給 事中,俄為戶部使。知古有才力,累任轉運使,甚得時 譽。及在戶部,頻以職事不治,詔書切責,名益減。素與 陳恕親善,恕時參知政事,太宗言及計司事有乖違 者,恕具以告。後因奏事,知古遂自解。上問:從何得知, 曰:「陳恕告臣。」上怒恕泄禁中語,且嫉知古輕侻,故兩 罷之。出知古知梓州,未至,改西川轉運使。知古自以 嘗任三司使,一旦掌漕運,劎外鬱鬱不得志。嘗稱足 疾,未嘗按行郡縣。蜀中富饒,羅紈錦綺等物甲天下, 言事者兢商榷功利,又土狹民稠,耕種不足給,繇是兼併者益糴,賤販貴以規利。淳化中,青城縣民王小 波聚眾為亂,謂其眾曰:「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輩均 之。」附者益眾。遂攻陷青城縣,掠彭山,殺其令齊元振。 巡檢使張𤣱與鬥於江源縣,射小波中其額,旋病創 死,𤣱亦被殺,眾遂推小波妻弟李順為帥。初,小波黨 與裁百人,州縣失於備禦,故所在蜂起,至萬餘人。攻 蜀州,殺監軍王亮及官吏十餘人。陷卭州,害知州桑 保紳、通判王從式及諸僚吏,逐都巡檢使郭允能。允 能率麾下與戰新津江口,為賊所殺,同巡檢、殿直毛 儼徒步以身免。賊勢益張,眾至數萬人,陷永康軍雙 流、新津、溫江、郫縣,縱火大掠,留其黨守之,往攻成都, 燒西部門,不利,引去。陷漢州、彭州,旋陷成都。時已詔 知梓州,右諫議大夫張雍代知古為轉運使,雍未至, 知古與知府郭載及屬官走東川,詔復令掌兩川漕 運。知古具伏擅離所部,制置無狀,上特宥之,以本官 出知均州。視事旬日,憂悸卒,年五十二。上猶嗟憫,賜 其子漢公同學究出身。知古明俊有吏幹,辭辨捷給, 及在西川,不能弭盜而逃,雖獲宥,終以慚死雲。

任中正

[編輯]

按《宋史》本傳:「中正,字慶之,曹州濟陰人。父載,右拾遺。 中正,進士及第,為池州推官,歷大理評事,通判邵州, 改大府寺丞、通判濮州。以翰林學士錢若水薦,遷祕 書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轉運使陳緯徙陝西,舉 中正自代。太宗曰:『朕自知之』。召為祕書丞、江南轉運 副使。中正軀幹頎長,帝擇大笏,命內臣取緋衣之長」 者賜之。至部,歲大稔,民出租賦平糴,皆盈羨。發運使 王子輿欲悉調餉京師,中正曰:「東南歲輸五百餘萬, 而江南所出過半。今歲有餘,或歲少歉,則數不登,患 及吾民矣。」乃止。擢監察御史、兩浙轉運使。民饑,中正 不俟詔,發官廩賑之。按晉州盛梁獄,論如法。遷殿中 侍御史、判三司憑由司。既而有與梁善者,密中之,出 為荊湖轉運使。

李防

[編輯]

按《宋史》本傳,「防字智周,大名內黃人。舉進士,為莫州 軍事推官。隨曹彬入契丹,授忠武軍節度推官。括磁、 相二州逃戶田,增租賦十餘萬。因請均定田稅。又請 縣有破逃五十戶者,令佐降下考,百戶殿三選,二百 戶停所居官,能招攜者,旌賞之。改祕書省著作佐郎, 通判潞州,遷祕書丞。體量二浙民饑,建言逃戶田宜 即召人耕種,使人不敢輕去甽畝,而官賦常在。」又請 京師置折中倉,聽人入粟,以江、浙、荊湖物償之。擢開 封府推官,請與判官間三五日,即府司、軍巡院察冤 獄。出為陝路轉運副使。先是,沿江水遞歲役民丁甚 眾,頗廢農作,防悉以城卒代之。會分川、陝為四路,徙 防梓州路轉運使。累遷尚書工部員外郎,為三司戶 部判官。景德初,江南旱,詔與張知白分東、西路安撫。 上言:「秦羲嘗增江、淮、兩浙、荊湖榷酤錢,民頗煩擾。江 南以歲饑權罷,而淮南、荊湖未被德音。」詔悉罷之,仍 詔羲等毋得復增榷酤之利。遂為江南轉運。淮南舊 不禁鹽,制置司請禁鹽而官自鬻之,使兵夫輦載,江 上且多漂失之患。防請「令商人入錢帛京師,或輸芻 糧西北邊,而給以鹽,則公私皆利。」後採用之。徙知應 天府,鑿府西障口為斗門,洩汴水,淤旁田數百畝,民 甚利之。又徙興元府,入為三司鹽鐵判官,失舉免官。 後起通判河南府,徙知宿、延、亳三州,為利州路轉運 使,遷兵部郎中,糾察刑獄,擢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 進給事中,復知延州,更耀、潞二州,卒。防好建明利害, 所至必有論奏,朝廷頗施行之,其精力過人。防在江 南,晏殊以童子謁見,防命賦詩,使還薦之,後至宰相。

范正辭

[編輯]

按《宋史》本傳:「正辭,字直道,齊州人。父勞謙,獲嘉令。正 辭治《春秋、公羊》《穀梁》,登第,調補安陽主簿。開寶中,判 入等,遷國子監丞、知戎州,改著作佐郎。代還,治逋欠 於淄州,轉運使稱其能,轉左贊善大夫,就知淄州。太 宗征河東諸州部糧多不及期,正辭所部長山縣吏 張秀督民輸,受錢二千,即杖殺之,郡中畏服。太平興」 國中,改殿中丞、通判棣、深二州,遷國子博士。御史中 丞劉保勳奏充臺直,會有言饒州多滯訟,選正辭知 州事,至則宿繫皆決遣之,胥吏坐淹獄停職者六十 三人。會詔令料州兵送京師,有王興者,懷土憚行,以 刃故傷其足,正辭斬之。興妻詣登聞上訴,太宗召見 正辭,廷辨其事,正辭曰:「東南諸郡,饒實繁盛,人心易 動,興敢扇搖,苟失控馭,則臣無待罪之地矣。」上壯其 敢斷,特遷膳部員外郎,充江南轉運副使,賜錢五十 萬。饒州民甘紹者,積財鉅萬,為群盜所掠,州捕繫十 四人,獄具,當死。正辭按部至,引問之,囚皆泣下,察其 非實,命徙他所訊鞫。既而民有告群盜所在者,正辭 潛召監軍王願掩捕之。願未至,盜遁去。正辭即單騎 出郭二十里追及之。賊控弦持弰來逼,正辭大呼,以 鞭擊之,中賊雙目,執之,賊自刃不殊,餘賊渡江散走, 追之不獲,旁得所棄贓。賊尚有餘息,正辭即載歸,令醫傅藥。創既愈,按其姦狀伏法,而前十四人皆得釋。 端拱二年,代歸,與洛苑副使綦仁擇、西京作坊副使 尹宗諤同監折中倉。先是,令商人輸米豆而以茶鹽 酬其直,謂之「折中」;復有言其弊,罷之,至是復置焉。遷 倉部員外郎、同知幕府州縣官考課,改判刑部,歷戶 部、鹽鐵二判官,遷考功員外郎,通判定、揚、杭三州。真 宗即位,遷膳部郎中,召判三司勾院,俄復為鹽鐵判 官。咸平二年,出為河東轉運使。三年,以本官兼侍御 史知雜事。時李昌齡自忠武行軍起知梓州,董儼、知 壽州。王德裔、楊緘皆任轉運使,後失官,宰畿邑。正辭 上言:「昌齡輩貪墨著聞,願陛下罷其民政。」詔追還儼 敕,餘悉代之。又言:「治民之官,牧宰為急。」舉吳奮等五 人堪任大郡,復請令奮等各舉知縣、縣令。從之。坐鞫 任懿獄,貶滁州團練副使,會赦,復為倉部、考功員外 郎、通判鄆州,知淮陽軍,復膳部郎中,以年老,求監兗 州商稅。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卒,年七十五。子識、諷,並 進士及第。

胡則

[編輯]

按《宋史》本傳:「『則字子正,婺州永康人。果敢有材氣。以 進士起家,補許田縣尉,再調憲州錄事參軍。時靈、夏 用兵,轉運使索湘命則部送芻糧,為一月計。則曰:『為 百日備,尚恐不支,奈何為一月耶』?湘懼,無以給遣,則 遂入奏,太宗因問以邊策,對稱旨,顧左右曰:『州縣豈 乏人』?命記姓名中書』。後李繼隆討賊,久不解,湘語則」 曰:「微子幾敗我事。」一日,繼隆移文轉運司曰:「兵且深 入,糧有繼乎?」則告湘曰:「彼師老將歸,欲以糧乏為辭 耳,姑以有餘報之。」已而果為則所料。湘為河北轉運 使,奏改祕書省著作佐郎、簽書貝州觀察判官事。後 以太常博士提舉兩浙榷茶,就知睦州,徙溫州。歲餘, 提舉江南路銀銅場、鑄錢監,得吏所匿銅數萬斤,吏 懼且死,則曰:「馬伏波哀重囚而縱之,吾豈重貨而輕 數人之生乎?」籍為羨餘,不之罪。改江、淮制置發運使, 累遷尚書戶部員外郎。真宗幸亳還,擢三司度支副 使。初,丁謂舉進士,客許田,則厚遇之,謂既貴顯,故則 驟進用。至是,謂罷政事,出則為京西轉運使,遷禮部 郎中。部內民訛言相驚,至遣使安撫乃定,坐是徙廣 西路轉運使。有番舶遭風至瓊州,且告食乏不能去, 則命貸錢三百萬。吏白夷人狡詐,又風波不可期,則 曰:「彼以急難投我,可拒而不與邪?」已而償所貸,如期。 又按宜州,重辟十九人為辨,活者九人。復為發運使, 累遷太常少卿。乾寧初,坐丁謂黨,降知信州,徙福州, 以右諫議大夫知杭州。入權吏部流內銓,坐失舉,復 為太常少卿、知池州。未行,復諫議大夫、知永興軍,徙 河北都轉運使,以給事中權三司使。通京東西、陝西 鹽法,人便之。初,則在河北,殿中侍御史王沿嘗就則 假官舟販鹽,又以其子為名祈買酒場。至是,張宗誨 擿發之,按驗得實,出則知陳州。踰月,授工部侍郎、集 賢院學士。劉隨上疏言:「則奸邪貪濫聞天下,比命知 池州,不肯行。今以罪去,驟加美職,何以風勸在位?」後 徙杭州,再遷兵部侍郎,致仕。卒。則無廉名,喜交結,尚 風義。丁謂貶崖州,賓客隨散落,獨則間遣人至海上, 饋問如平日。在福州時,前守陳絳嘗延蜀人龍昌期 為眾人講《易》,得錢十萬。絳既坐罪,遂自成都械昌期, 至則破械,館以賓禮,出俸錢為償之。昌期者,嘗註《易》 《詩》《書》《論語》《孝經》《陰符經》《老子》,其說詭誕穿鑿,至詆斥 周公。初用薦者補國子四門助教,文彥博守成都,召 置府學,奏改祕書省校書郎。後以殿中丞致仕。著書 百餘卷,嘉祐中,詔取其書,昌期時年八十餘,野服自 詣京師,賜緋魚、絹百疋。歐陽修言其異端害道,不當 推獎,奪所賜服,罷歸,卒。

李仕衡

[編輯]

按《宋史》本傳,「仕衡字天鈞,秦州成紀人,後家京兆府。 進士及第,調鄠縣主簿。田重進守京兆,命仕衡鞫死 囚五人,活者四人。重進即其家謂曰:『子有陰施,此門 當高大之』。徙知彭山縣,就加大理評事,遷光祿寺丞。 父益以不法誅,仕衡亦坐除名。後會赦,寇準薦其材, 盡復其官,領渭橋輦運,通判邠州,再遷祕書丞,徙知」 劍州。王均反,仕衡度州兵不足守,即棄城焚芻粟,輦 金帛東守劍門。既而賊陷漢州,攻劍州,州空無所資, 即趨劍門。仕衡預招賊眾,得千餘人,待之不疑。賊將 至,與鈐轄裴臻迎擊之,斬首數千級,乃乘驛入奏,擢 尚書度支員外郎,賜服緋魚。已而使者言「仕衡嘗棄 城,降監虔州稅。」召還,判三司鹽鐵勾院,度支使梁鼎 言:「商人入粟於邊,率高其直而售以解鹽,商利益博, 國用日耗。請調丁夫轉粟而輦鹽諸州,官自鬻之,歲 可得緡錢三十萬。」仕衡曰:「安邊無大於息民,今不得 已而調斂之,又增以轉粟輓鹽之役,欲其不困,何可 得哉?」不聽。遂行鼎議,而關中大擾。乃罷鼎度支使,以 仕衡為荊湖北路轉運使,徙陝西。初,歲出內帑緡錢 三十萬助陝西軍費,仕衡言歲計可自辦,遂罷給。真

宗謁陵寢,因幸洛,仕衡獻粟五十萬斛,又以三十萬
考證
斛餽京西。朝廷以為材,召為度支副使。上言:「關右既

弛鹽禁,而永興、同、華、耀四州猶率賣鹽,年額錢,請減 十之四。」詔悉除之。累遷司封郎中,為河北轉運使。又 奏罷內帑所助緡錢百萬。建言:「河北歲給諸軍帛七 十萬,而民艱於得錢,悉預假於里豪,出倍償之息,以 是工機之利愈薄。方春民不足,請戶給錢,至夏輸帛, 則民獲利而官用足矣。」詔優其直,仍推其法於天下。 封泰山,獻錢帛、芻糧各十萬,見於行宮。遷右諫議大 夫。祀汾陰,又助錢帛三十萬。乃命同林特提舉西京、 陝西轉運事,權知永興軍,進給事中。踰月,以樞密院 直學士知益州。頃之,河北闕軍儲,議者以謂仕衡前 過助封祀費。真宗聞之,以為河北都轉運使。駕如亳 州,又貢絲綿縑帛各二十萬。後集粟塞下,至鉅萬斛。 或言粟腐不可食,朝廷遣使取視之,而粟不腐也。棣 州污下苦水患,仕衡奏徙州西北七十里。既而大水 沒故城丈餘,南郊復進錢帛八十萬。先是,每有大禮, 仕衡必以所部供軍物為貢,言者以為不實。仕衡乃 條析進六十萬,皆上供者,二十萬,即其羨餘。帝不之 罪,謂王旦曰:「仕衡應猝有材人,欲以此中之。然朝廷 所須,隨大小即辦,亦其所長也。」明年,旱蝗,發積粟賑 民,又移五萬斛濟京西。遷尚書工部侍郎、權知天雄 軍。民有盜瓜傷主者,法當死,仕衡以歲饑奏貸之。盜 起淄、青間,遷刑部侍郎、知青州。前守捕群盜妻子寘 棘圍中,仕衡至,悉縱罷之使去。未幾,其徒有梟賊首 至者。入為三司使,帝作《寬財利論》以賜之。乃更陝西 入粟法,使民得受錢與茶。舊市羊及木,責吏送「京師, 而羊多道死,木至湍險處往往漂失,吏至破產不能 償。」仕衡乃許吏私附羊,免其算,使得補死者。聽民自 採木輸官,用入粟法償其直。遷吏部侍郎。仁宗即位, 拜尚書左丞。以足疾,改同州觀察使、知陳州。州大水, 築大隄以障水患。徙潁州,復知陳州。曹利用,仕衡壻 也,利用被罪,降仕衡左龍武軍大將軍,分司西京。歲 餘,改左衛大將軍,卒。其後諸子訴其父有勞於國,非 意左遷,詔追復同州觀察使。仕衡前後管計事二十 年,雖才智過人,然素貧,家貲至累鉅萬,建大第長安 里中,嚴若官府。子丕緒。

曹穎叔

[編輯]

按《宋史》本傳:「穎叔,字秀之,亳州譙人。初名熙,嘗夢之 官府,見穎叔名,遂更名穎叔。進士及第,歷威勝軍判 官,渭州軍事推官,御史中丞蔡齊薦為臺主簿,改大 理寺丞。韓億知亳州,辟僉書節度判官事,通判儀州。 韓琦、文彥博薦其才,徙夔州路轉運判官。夔、峽尚淫 祠,人有疾,不事醫而專事神,穎叔悉禁絕之,乃教以」 醫藥。提點陝西路刑獄。夏人納款,詔與戶部副使夏 安期、轉運使柳灝減戍卒吏員之冗者,為開封府判 官。時御史宋禧鞫衛士獄於內侍省,禧不能辨。及獄 具,內侍使禧自為牒。穎叔言「禧為制使辱命,請寘之 法。」元昊死,為夏國祭奠使。除直史館、知鳳翔府,徙益 州路轉運使、權度支副使。儂智高寇嶺南,朝議以閩 中久弛兵備,擢天章閣待制、知福州。累遷右司郎中, 為陝西都轉運使。自慶曆鑄大鐵錢行陝西,民盜鑄 不已。三司上榷鐵之議,穎叔曰:「鐵錢輕而貨重,不可 久行,況官自榷鐵乎?請罷鑄諸郡鐵錢,以三鐵錢當 銅錢之一。」從之。兩川和買絹給陝西兵,而蜀人苦於 煩斂,穎叔為歲出本「路緡錢五十萬,以易軍衣之餘 者」,兩川之民始無擾焉。進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 然年老,漸昏耄,事頗壅積,人或嘲誚之。卒於官。

張存

[編輯]

按《宋史》本傳:「存字誠之,冀州人。舉進士,為安肅軍判 官。天禧中,詔銓司以身言書判取士,才得二人,存預 其選,改著作佐郎,知大名府朝城縣。寇準為守,異待 之,御史中丞王曙屢薦為殿中侍御史,遷侍御史。仁 宗初親政,罷百官轉對,存請復之。」又言:「前者曹修古 輩同忤旨廢黜,布衣林獻可因上封事竄惡地,恐自 今忠直之言,與夫理亂安危之機,蔽而不達。」因歷引 周昌、朱雲、辛慶忌、辛毗事,以開帝意。歷京東、陝西、河 北轉運使,戶部度支副使。西邊動兵,以天章閣待制 為陝西都轉運使。黃德和之誣劉平也,存奏言:「平與 敵接戰,自辰至暮,殺傷相當,因德和引卻,以致潰敗。 方賊勢甚張,非平搏戰,其勢必不沮。延州孤壘,非平 解圍其城必不守。身既陷沒,而不幸又為讒狡所困, 邊臣自此無復死節矣。」朝廷采其說,始遣文彥博按 治,由是平得直。而德和誅元昊,求款附,議者猶執攻 討之策。存建言:「兵役不息,生民疲弊,敵既有悛心,雖 名號未正,頗羈縻之。」遷龍圖閣直學士、知延州。以母 老憚行,徙澤州,還為待制。踰年,知成德軍,復學士。契 丹與元昊結婚,陰謀相首尾,聚兵塞上而求關南。存 言:「河北城久不治,宜留意。」乃以為都運使,盡城諸州。 入知開封府,復使河北。王則反,坐失察,降知汀州。存 壻李敭之弟李教,因醉為妖言,事覺自縊死。或言教 不死,在貝州,父母私屬以存故得免。御史案驗無狀猶奪職知池州,又徙郴。久之,乃復職,以吏部侍郎致 仕,凡十五年,積遷禮部尚書。存性孝友,嘗為蜀郡,得 奇繒文錦以歸,悉布於堂上,恣兄弟擇取。常曰:「兄弟, 手足也。妻妾,外舍人耳,奈何先外人而後手足乎!」收 恤宗屬,嫁聘窮婺,不使一人失所。家居矜莊,子孫非 正衣冠不見與賓友燕接,垂足危坐,終日未嘗傾倚。 棗彊河決,勢逼冀城,或勸使他徙,曰:「吾家眾所望也, 苟輕舉動,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訖不徙。卒,年八十 八,諡恭安。

王鼎

[編輯]

按《宋史王沿傳》:「沿子鼎,字鼎臣,以進士第,累遷太常 博士。王堯臣領三司,舉勾當公事,數上書論時政得 失。時天子患吏治多弛,監司不舉職,而范仲淹等方 執政,擇諸路使者,令按舉不法,以鼎提點江東刑獄, 與轉運使楊紘、判官王綽競擿發吏至微隱,罪無所 貸。於是所部官吏怨之,目為『三虎』。仁宗聞之,不說。後」 傅惟幾奉使江東,戒以毋效三虎為也。仲淹等罷,鼎 與紘、綽皆為人所言。時鼎提點兩浙刑獄,降知深州。 王則以貝州反,深卒龐旦以其徒謀以元日殺軍校、 劫庫兵應之。前一日,有告者,鼎夜出檄,遣軍校攝事 外邑,而陰為之備。翌日,會僚吏置酒如常,叛黨愕不 敢動。鼎刺得實,徐捕首謀十八人送獄。獄具,候轉運 使至審決。未至,軍中恟恟謀劫囚。鼎因謂僚吏曰:「吾 不以累諸君。」獨命取囚桀驁者數人斬於市,眾皆失 色,一郡帖然。轉運使至,囚未決者半,訊之,皆伏誅。明 年,河北大饑,人相食,鼎經營賑救頗盡力。徙建州。其 俗生子多不舉,鼎為條教禁止。時盜販茶鹽者眾,一 切杖遣之。監司數以為言,鼎弗為變。徙提點河北刑 獄,治姦贓益急,所劾舉不避貴勢。召為開封府判官, 改鹽鐵判官,累遷司封員外郎、淮南、兩浙、荊湖制置 發運副使。內侍楊永德奏請沿汴置鋪挽漕舟,歲可 省卒六萬,鼎議以為不可。永德橫猾,執政重違其奏, 乃命三司判官一員將永德就鼎議,發八難,永德不 能復。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過聽小人,妄有 所改,以誤國計。」於是永德言不用。居二年,遂以為使。 前使者多漁市南物,因奏計京師,持遺權貴,鼎一無 所市,獨悉意精吏事,事無大小,必出於己。凡調發綱 吏,度漕路遠近,定先後為成法。於是勞逸均,吏不能 為重輕。官舟禁私載,舟兵無以自給,則盡盜官米為 奸。有能居販自贍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償所逋,鼎為 移州縣督償之,舟人有以自給不為奸,而所運米未 嘗不足也。入為三司鹽鐵副使,數與包拯爭議,不少 屈,拯素強,然無如之何。遷刑部郎中、天章閣待制、河 北都轉運使,徙使河東,卒。鼎性廉不欺,嘗任其子,族 人慾增年以圖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諸子以財,鼎悉 推與其弟。嘗知臨邛縣,轉運使選攝新繁。新繁多職 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縑,散之族人,一日 盡。所至不擾,唯市飲食日用物,增直以償。事繼母孝, 教育孤姪甚至,自奉養儉約,當官明敏,強直不可撓。 所薦士多知名,有終身不識者。然性猜忌,其行部,至 於藥餌,皆手自扄鐍。至潞州八義館,疾作,不知人事, 左右遑遽,發藥奩,悉無題識,莫敢進,以迄於卒。初,鼎 與弟豫皆有才氣,好上書言事,仁宗稱之,以為豫孟 浪。鼎所言多可用。豫為人不事羈檢,以大理寺丞知 伊闕縣,有異政。棄官浮游江湖間,殖貨自給以卒。

魏瓘

[編輯]

按《宋史》本傳:「瓘字用之。父羽,奏補祕書省校書郎,監 廣積倉,知開封府倉曹參軍。持法精審,明吏事。上元 起綵山,闕前張燈,與宦者護作,宦者挾氣,視瓘年少, 輒誅索侵擾。瓘密以聞。詔杖宦者遣之。瓘門人魏綱 上疏詆天書,流海島,瓘亦坐是停官。復監鄧州稅、鄂 州茶。以大理寺丞知衡山縣,通判壽州,歷知循、隨、安」 州,提點廣南西路刑獄。邕州獠戶,緣逋負沒婦女為 傭者一千餘人,悉奏還其家,就除轉運使劉鋹。時計 口以稅,雖舟居皆不免。至是,而雷、化、欽、廉、高州猶未 除,瓘為除之,減柳州無名役四百人。召權度支判官, 尋以罪降知洪州,徙梓州路轉運使。還知蔡州、潭州, 為京西轉運使、江淮制置發運使,自主客郎中遷太 常少卿、知廣州。築州城,環五里,疏東北門,鑿東西澳 為水閘,以時啟閉焉。拜右諫議大夫,再任臨江軍判 官。史沆性險詖,嘗為瓘所劾免。會廣州封送貢餘椰 子煎等餉京師,輒邀留之,飛奏指以為珍貨,詔遣內 侍發驗無有。沆坐不實廢,瓘亦降知鄂州。未踰年,復 為陝西轉運使,徙河北。以給事中知開封府。政事嚴 明,吏民憚之。內東門索命婦車,得賂遺掖庭物,付府 驗治。獄未上,內降釋罪。諫官吳奎言:「法當執奏,而瓘 不即奏行,請以廢法論。」降知越州。儂智高寇廣東、西, 獨廣州城堅守不能下,於是論築城功,遷工部侍郎、 集賢院學士。復知廣州兼廣東經略安撫使,給禁卒 五千,聽以便宜從事。屬狄青已破賊,召還,糾察在京

刑獄。議者請開六塔河,塞商胡北流,宰相主其說,命
考證
瓘按視,還奏以為不可。塞下溪州蠻彭士羲叛,將發

兵討除。進龍圖閣直學士、知荊南。瓘以為五溪之險, 師行鳥道,諸將貪功生事,於國家何所利?因條上三 策,以招徠為上,守禦為下,攻取為失。不報。後卒如瓘 議。徙澶州、滑州,又徙鄧州,不行。請老,以吏部侍郎致 仕,卒。瓘所至整辦,與人置對,未嘗屈。史沆、王逵以善 訟名天下,瓘既廢,沆又嘗奏抵逵罪。專任機數,不稱 循吏。

張景憲

[編輯]

按《宋史》本傳:「景憲,字正國,河南人。以父師德任淮南 轉運副使。山陽令鄭昉贓累巨萬,親戚多要人,景憲 首案治,流之嶺外,貪吏望風引去,徙京西東轉運使。 王逵居鄆,專持吏短長,求請賄謝如所欲。景憲上其 惡,編置宿州。熙寧初,為戶部副使。韓絳築撫寧、羅兀 兩城,帝命景憲往視,始受詔,即言城不可守,固不待 到而後知也。」未幾,撫寧陷。至延安,又言:「羅兀邈然孤 城,鑿井無水,將何以守?臣在道,所見師勞民困之狀 非一,願罷徒勞之役,廢無用之城,嚴飭邊將為守計。 令邊郡召生羌,與之金帛官爵,恐黠羌多詐,緩急或 為內應,宜亟止之。」陝西轉運司議,欲限半歲令民悉 納錢於官,而易以交子。景憲言:「此法行於蜀耳,若施 之陝西,民將無以為命。」其後卒不可行。加集賢殿修 撰,為河東都轉運使。議者欲分河東為兩路,景憲言: 「本道地肥磽相雜,州縣貧富亦異,正宜有無相通,分 之不便。」議遂寢。改知瀛州,上言:「比歲多不登,民債逋 欠。今方小稔,而官督使併償,道路流言,其禍乃甚於 凶歲。願以寬假。」帝從之,仍下其事。元豐初年,知河陽 時方討西南蠻,景憲入辭,因言:「小醜跳梁,殆邊吏擾 之耳。且其巢穴險阻,若動兵遠征,萬一餽餉不繼,則 我師坐困矣。」帝曰:「卿言是也,然朝廷有不得已者。」明 年,徙同州,以大中大夫卒,年七十七。景憲在仁宗朝 為部使者,時吏治尚寬,獨多深刺。及熙寧以來,吏治 峻急,景憲反濟以寬方,新法之行,不劾一人。居官不 畏彊禦,非公事不及執政之門,自負所守,於人少許 可。母卒,一夕鬚髮盡白,世以此稱之。

傅求

[編輯]

按《宋史》本傳:「求,字命之,考城人。進士甲科,通判泗州。 淮水溢,毀城,朝廷遣中使護築,絕淮取土,道遠度用 兵六十萬。求相汴堤旁有高埠,夷之得土,載以回舟, 省工費殆半。徙大名府,府守呂夷簡委以事。夷簡入 相,薦其才,擢知宿州,提點江西、益州刑獄,為梓州路 轉運使。夷獠寇合江,鈐轄司會兵掩擊,求馳往按所」 以狀,乃縣吏冒取播州田,獠故恐而叛,即黥吏置嶺 南,夷人聞之,散去益州文彥博上其狀,進秩,徙陝西。 關中行當十鐵錢,盜鑄不可計,求請變法。時州縣已 散二百八十萬緡,亟下令更為當三。民出不意,蕩產 失業,多自經死,然盜鑄遂止。自康定用兵,移稅輸邊, 民力大困,求令輸本州,而轉錢以供邊糴,民受其惠 而兵食亦足。召為戶部副使。隴右蕃酋蘭氈獻古渭 州地,秦州范祥納之,請繕城屯兵,又括熟戶田。諸羌 靳之,相率叛。夏人慾得渭地,又移文來索。後帥張昇 以祥貪利生事,請棄之。詔求往視,求以為城已訖役, 且已得而棄,非所以強國威。乃詔諭羌眾反其田,報 夏人以渭非其有,不應索正其封疆而還,兵遂解。進 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加龍圖閣直學士、知慶 州。環之定邊砦,蕃官蘇恩以小過,疑懼而遁,將佐議 致討涇原既出師境上,求謂「恩非素攜二者,乘以兵, 必起邊患。但遣裨將從十數卒扣其帳,開以禍福。」恩 感泣,還砦如初。入判太常寺,權發遣開封府,遷樞密 直學士、知定州,復以龍圖閣學士權開封。求本有吏 能幹局,至是春秋寖高,且病瞶。三司大將錢吉密殺 妹,為鄰所告,求不能決,反坐告者。又斷獄數差失,御 史言其不勝任,出知兗州。卒,年七十一。

任顓

[編輯]

按《宋史》本傳:「顓字誠之,青州壽光人。舉進士,得同學 究出身,至衛尉丞。上其文,乃賜第,擢鹽鐵判官。陝西 鑄康定大銅錢,顓曰:『懷五為一,以一當十,恐犯者眾』。 卒如其言。夏人納款,遣使要請十一事,甚者欲去臣 稱男,顓押伴一切曉以義,辭折而去。又再遣使來,欲 自買賣,且通青鹽,增歲賜。詔許置榷場,其議多顓所」 發。出為京西轉運使,奏計京師,元昊為下所殺,遣楊 守素來告哀,守素乃始為元昊謀不稱臣、納賜節者 也。《仁宗記》嘗屈其使者,復使押伴。顓問守素其主所 以死,不能對,訖去不敢肆。改知鳳翔府。帝語輔臣:「顓 宜備朝廷委任」,留判三司憑由司,為諒祚冊禮使,采 摭西夏風物、山川、道里、出入攻取之要,為《治戎精要》 三篇上之。進直史館,遷河東轉運使。帝嘗以禁帑金 帛賜河北,亦欲與河東。顓辭曰:「受委制財用,而先有 求,不敢顓為使者。」每行部,必擇僚佐之賢者一人與 俱,凡事必與議,未嘗以胥吏自隨,人安其政。入為鹽 鐵副使,擢天章閣待制。儂賊犯嶺外,以知潭州宣撫司以宣毅卒有功,檄補軍校。顓察其色動曰:「必有異 志。」執按之,具服為賊內應。蒐其家,得所記潭事甚悉, 梟首以徇。詔書褒激,賜白金五百兩。進龍圖閣直學 士、知渭州。坐在潭日賤市死,商珠降為待制。時四路 以邊警聞,渭獨無所上,朝廷疑斥候不密,顓力言無 他虞。帝使覘之,信,乃還學士,徙徐州,以太子賓客致 仕,積官戶部侍郎。卒,年七十八。

王舉元

[編輯]

按《宋史王化基傳》:「化基子舉元,字懿臣,以上文章賜 進士出身,知潮州。江水敗隄,盜乘間竊發,舉元夜召 里豪計事,盜既獲,乃治隄為河陰發運判官。或言大 河決,將犯京師,舉元適入對,具論地形,證其妄,已而 果然。歷郡牧、戶部判官、京東轉運使。沙門島多流人, 守吏顧貨橐,陰殺之。舉元請立監以較賞罰,自是全」 活者眾。徙淮南、河東,夏人來爭屈野地,舉元從數騎 度河,設幕與之議,示以赤心,夏人咸服。治平中,又徙 成都。邙井鹽歲入二百五十萬,為丹稜卓箇所侵,積 不售,下令止之,鹽登於舊。召提舉在京修造,英宗勞 之曰:「官廬舍害於水,僅有存者,卿究心公家,毋憚其 勞。」俄進鹽鐵副使,拜天章閣待制、知滄州,改河北都 轉運使、知永興軍。慶人、夏人屯境上,有窺我意,舉元 使二裨將以千騎扼其要害。長安遣從事來會兵涇 原,戒勿輕舉。大將竇舜卿銳意請行,不聽。舉元曰:「不 過三日,鹵去矣。」至期果去。神宗以細札諮攻守策,舉 元請省官減戍,益備去兵,勿營亭障。輿論不合,遂引 疾求解,徙陳州,未行而卒。官至給事中,年六十二。子 詔。

陳安石

[編輯]

按《宋史陳貫傳》:「貫子安石,字子堅,以蔭鎖廳及第。嘉 祐中,為夔陝轉運判官。民畜蠱毒殺人,捕誅其魁,並 得良藥圖,由是遇毒者得不死。提點陝西刑獄,攝帥 鄜延,能用諜者,敵動靜輒先聞。嘗敕邊民戒嚴,既而 數萬騎奄至,無所獲而去。璽書嘉之。歷使京西、河東、 淮南、京東,知蘇州、邠州、河中府,戶部副使。韓絳鎮太」 原,議行鹽法,與監司多不合。加安石集賢殿修撰,為 河東都轉運使。議始定,謂其僚曰:「興事當有漸,急則 擾。」乃出鹽付民而俾之券,使隨所得貿易,鬻畢而歸 券,私販為減。進天章閣待制。官軍西征時,遣縣令佐 督餉,安石謂文吏畏怯,武人邀功,乃但取敢行者,申 約束以防眾潰,曰:「事不豫警,俟其犯而誅之,是罔民 也。」王中正帥東師而西,報安石持四十日糧,而師駐 白草平彌月。安石深念曰:「吾頓兵益久,而秦甲未至, 倘不足於食,將以乏軍興罪我。即擅發民再餉。」乃以 聞。李舜舉劾其專,詔置獄於潞,安石自麟州會逮。俄 而他路餽糧多不繼,神宗察其無罪,赦之。尚書省初 建,召為戶部侍郎,常與右曹李定同奏事,帝目留之 曰:「卿豈非在淮南日不肯保李定持服者乎?」對曰:「詔 問臣,臣不敢不以實奏。」帝曰:「以實事君,朕所與也。」進 吏部侍郎。選人將改京官,須次久臨,當引對,率困於 刑寺審問,或沮以微文,則一跌不復。安石請罷再問 以絕曩弊,遂為後法。出知永興軍鄧襄,陳鄭州河陽, 至龍圖閣直學士。紹聖元年卒,年八十一。

唐義問

[編輯]

按《宋史唐介傳》:「介子義問,字士宣,善文辭,鎖廳試禮 部,用舉者召試祕閣,父介引嫌罷之。熙寧中,辟京西 轉運司管勾文字。神宗覽本道章奏,知義問所為,以 其名訪輔臣,因黃好謙領使事,諭之曰:『唐義問風力 彊敏,行且用矣,可面詔之』。尋以為司農管當公事。方 行手實法,所在騷然。義問言今造簿甫二歲,民不堪 命,不宜復改為從。」曾孝寬使河東還,奏事,記利害綱 目於笏,帝取而熟視之,歷舉以問,應析如流。帝喜曰: 「欲見卿,非今日也。」擢湖南轉運判官。一路敷免役錢, 又分戶五等儲其羨為別賦,號「家力錢」,義問奏除之。 移使京西,文彥博守西都,義問求罷去,彥博告以再 入相時,嘗薦其父,晚同為執政,相得甚驩,故義問乃 止。時陝西大舉,兵多亡卒,所至成聚。義問請令詣官 自陳,給券續食,人以為便。會有不悅之者,免歸。元祐 中,起知齊州,提點京東刑獄,河北轉運副使。屬邑尉 因捕盜誤遺火,盜逸去,民家被焚,訟尉故縱火。郡守 執尉抑使服,義問辨出之,方旱而雨。用彥博薦,加集 賢修撰,帥荊南,請廢渠陽諸砦,蠻楊晟秀斷之以叛, 即拜湖北轉運使,討降之,復砦為州。進直龍圖閣,以 集賢殿修撰知廣州。章惇秉政,治「棄渠陽」罪,貶舒州 團練副使。後七年,復故官,知潁昌府,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