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60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百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卷目錄
臬司部藝文一
敕按察使制 唐蘇頲
請置諸路按察使疏 宋歐陽修
權提點成都府路刑獄齊恢度支郎中制
王安石
提點福建路諸州刑獄公事王陶祠部郎中制
前人
權提點廣南西路刑獄杜千能祠部郎中制
前人
權梓州路提刑都官員外郎張師顏可司封員
外郎制 前人
通直郎著作佐郎豐稷可權發遣提舉利州路
刑獄公事 王震
通直郎河北西路提刑呂溫卿可依前官充河
北東路提刑奉議郎河北東路提刑呂仲甫可
依前官充河北西路提刑 前人
賀提刑上官正言狀 曾肇
朝奉郎石賡京東路提刑制 前人
永興提刑謝到任啟 李昭𤣱
與陳憲使劄子 朱熹
賀范提刑啟 陳傅良
賀提刑陳寺丞啟 鄭厚
賀寺丞陳提刑啟 前人
賀陳提刑兼安撫啟 王邁
賀李提刑啟 李劉
賀樂提刑啟 前人
故提刑趙公夫人楊君新阡碣銘
元姚燧
臬司部藝文二〈詩〉
送羅著作兩浙按獄 唐李頻
送宣武從事越中按獄 陸龜蒙
和張按察秋山詩 宋何夢桂
送魯子翬廉使之漢中 元虞集
送韓伯高僉憲淛西 前人
送陳都事雲南銓選兼簡李廉訪
趙孟頫
送趙伯常淮西副憲 泰不華
寄福建廉訪使君 范梈
送惲員外按察郢中 明李攀龍
送魏按察之潞 前人
送杜青州按察楚中 前人
臬司部紀事
臬司部雜錄
官常典第六百卷
臬司部藝文一
[編輯]《敕按察使制》唐·蘇頲
[編輯]敕:「苛慝不作,人斯無怨,寬猛相濟,政是以和。《周禮》以 官刑糾邦理,以官敘正群吏,允迪前烈,式惟舊章。且 夫寰宇至大,不可以周覽;黎甿至殷,不可以獨化。熙 我庶政,實惟具寮,苟非其才,罔以稱理。朕惟夙夜,不 遑晏寧,言念政道,載深宵旰。」頃開元之初,分遣按部, 糾摘姦犯,頗聞懲息。以其事久則煩,尋亦並從停廢。 「綿以歲月,浸成寬弛。今聞在外官僚,多違憲法。牧守 則寄任茲重,令長則祿秩且優,亟聞侵竊,屢有章奏。 雖賜金為惠,未媿張武之心;而還珠表德,罕見孟嘗 之政。豈敦諭之言,未孚於就列;將貞高之節,有謝於 前修。永懷於此,良用沉歎。且政寬而漫,法弊則弛,通 而張之,庶其可理。」御史大夫王晙等,並識通政要,位 以才達,茂其聲實,弘此憲章,宜分命巡按,以時糾察。 巡內有長吏貪擾,獄訟冤滯,暗懦尸祿,苛虐在官,即 宜隨事按舉所犯罪狀,並推勘,準格斷覆訖聞奏,仍 覆便囚。夫牧宰之任,教道是先;錄曹之職,糾綱斯舉。 其有政績殊尤,清直獨立者,咸以薦舉。餘官有清白 著聞,及諸色不善,各「別為科目,同狀奏聞。其尋常平 狀,並不須通。俾夫善取其尤,罰無所濫,疏而不漏,密 不為苛。必將正其源流,弘彼綱目,不可揔此煩碎,擾 其吏入。應是州縣常務是非損益者,更不須干預。其 百姓交下不支濟,應處分訖奏聞,事有不便於人須 釐革者,與州縣商量處分訖奏聞。宜副虛佇之懷,以 光澄清之舉。其外官充使者,至明年冬入朝,京官須 奏任,量事來去,判官任使簡擇,各依前件。」
《請置諸路按察使疏》宋·歐陽修
[編輯]「臣伏見天下官吏員數極多,朝廷無由遍知其賢愚 善惡。審官、三班、吏部等處又呈主差除月日,人之能 否,都不可知。諸路轉運使等,除有贓吏自敗者臨時 舉行外,亦別無按察官吏之術,致使年老患病者,或 懦弱不才者,或貪殘害物者。此等之人,布在州縣,並 無黜陟。因循積弊,冗濫者多,使天下州縣不治者十
有八九。今兵戎未息,賦役方煩,百姓嗷嗷,瘡痍未復捄其疾苦,擇吏為先。臣今欲乞特立按察之法,於內外朝官中,自三丞以上至郎官中,選彊幹廉明者為 諸路按察使。自來雖差安撫使,緣管他事,不耑按察。 今請令進奏院各錄一州官吏姓名為空行簿以授 之,使至州縣遍見官吏,其公廉才幹明著實狀,及老 病不才,顯有不治之跡者,皆以朱書於姓名之下;其 中才之人,別無奇效,亦不至曠敗者,則以墨書之。又 有雖是常材,能耑長於一事,亦以朱書別之。使還具 奏,則朝廷可以坐見天下官吏,賢愚善惡,不遺一人, 然後別議黜陟之法。」如此足以澄清天下,年歲之間, 可望致治。只勞朝廷選二十餘人充使,別無難行之 事。取《進止》。
《權提點成都府路刑獄齊恢度支郎中制》
[編輯]王安石
敕某:朝廷選寘才臣以使諸路,而察庶獄之不辜,厥 有庸勳,朕當甄序。爾才能行義,士論所稱,會課有司, 實應遷法。往膺休顯,其愈懋哉。可。
《提點福建路諸州刑獄公事王陶祠部郎中制》
[編輯]前人
敕某:朕選置使者,清明於諸路,所以待之非輕也。爾 踐更眾矣,才美有稱,備在遠方,能修其職。進遷位等, 往愈懋哉。可。
《權提點廣南西路刑獄杜千能祠部郎中制》
[編輯]前人
敕某:朕初即位,群臣朝者皆增位一等,有功當遷,又 皆得以序進。爾材諝行治,見稱於眾,奉使於外,治聲 流聞。會課進官,往其祗服。可。
《權梓州路提刑都官員外郎張師顏可司封員外郎制》前人
[編輯]敕某:爾修潔精敏,達於從政,嘗更任使,皆以才稱。故 以一路之庶獄,寄之督察。方行就事,會課當遷。往懋 厥修,以求稱職。可。
《通直郎著作佐郎豐稷可權發遣提舉利州路刑獄公事》王震
[編輯]爾以儒學有聞,而頗稱澹默。試之蒞事,其殆不煩。度 此祥刑,訓於厥屬。若予欽恤,爾則有辭。
通直郎河北西路提刑呂溫卿可依前官充河北東路提刑奉議郎河北東路提刑呂仲甫可
[編輯]「依前官充河北西路提刑 。」 《前人》。
朕析河朔為兩道,而各置使者,蓋祥刑惟察,非若財 臣之欲周知而利用也。揣權稱事,其任惟均,無易攸 司,咸祗厥守。
《賀提刑上官正言狀》曾肇
[編輯]審奉詔書,改臨淮甸。端人所至,善類交欣。竊以提刑、 正言學有本原,行無緇涅。鴻筆麗藻,兼大夫之九能; 直道正言,過士師之三黜。少緩追鋒之召,復為攬轡 之行。內顧缺然,居常仰止。豈意偷安之跡,獲依善貸 之仁。未即趨風,罙深企德。
《朝奉郎石賡京東路提刑制》前人
[編輯]朕於用刑,寧失有罪,而歲報大辟,有加無損。意法網 尚密,使民難避易犯歟?抑吏之不良,猶有遷情以就 法者歟?故於臨遣使臣,尤欲使知朕意。以爾質厚而 識明,宜能導民以遠罪,哀矜而折獄,矧齊魯之俗,易 與為善。往祇朕訓,其盡爾心。
《永興提刑謝到任啟》李昭𤣱
[編輯]委轡下車,勤吏民之趨走;據案涉筆,擁文墨之紛紜。 將何補於事功,徒有慚於面目。伏念昭𤣱,迂疏末學, 鄙野孤生,賦才不長,聞道最晚。棲遲日月,僅成九轉 之功;蹭蹬風塵,未蒙一顧之價。再預充庭之貢,謾為 入格之遊。敢意斐文,偶塵精覽。初乏青錢之作,宜置 下陳;誤經黃絹之評,遽超數等。叨從祿仕,擢備儒官。 「詎能握管以窺天,良愧奔蜂之化燭。屬大明之繼照, 延舊德以亮功。博收人才,盛集冊府。開閤之始,豈乏 異能。備員者誰?乃出下客?人共榮於入彀,時皆謂之 登瀛。」正始諸賢,濫陪武步。《石渠》祕籍,頓發見聞。惟知 反己以自求,敢覬因人而幸進。謂有昭昭之明者,必 有冥冥之志;無赫赫之熱者,亦無凜「凜之寒。」欲寡過 而未能,恐修名之不立。以愚自信,曷常稱博而毀丹; 與世何尤?不暇去嬰而歸蚡。安有本同而末異,奚嘗 先痛而後瘳。處沖季孟之間,僅知所立;甘陵南北之 部,適幸兩忘。能不能各自其人,得不得必屍諸命。洋 然迎餌,詎為宓氏之魚;兀若畏人,反類羊公之鶴。嘆 源泉之有本,驚蒲柳之先衰。一傳未終,恍已迷其姓 氏;片文屢過,幾不辨其偏旁。但縻廩粟以偷安,何罪 書魚之成蠹,久玷外庭之列,聊從別乘之行。迨及更 書,復還舊直。竟無他異,莫追終賈之才名,必有可觀。 竊預趙張之政事,舍丹鈆之點勘,視鞭撲之喧囂。精 神僅及於目前,智慮或遺於意表。蠅紛訴牒,驅即復 來;鴈集吏行,守之不置。間關畏罪,黽勉赴功?入水必 濡,每憂揭厲。遇風知退,冀免摧頹。雖殫十駕之勞,蔑 有尺寸之補。閒以私門艱窘,多事侵陵,祿未逮於孤窮,歲已驚於遲暮。田無附郭,久負陶潛之歸;盜不過 門,素多張禹之愛。屢申愚懇,願守方州。猥霑造物之 私,特假祥刑之任。地占河關之勝,道連雍陝之雄。小 民尚氣而喜爭,巨猾瀕山而為盜。素稱劇部,尤藉長 才。自非水鏡無疵,權衡不爽,則何以吏知守法,人不 稱冤。顧煩闇之無堪,適選掄之誤及。此蓋某官元功 播物,一德亮天。見遠業於有為,期太平之可致。論事 必同於善,使人樂盡其才。引傴僂以升高,徒煩假手; 削輪囷而成器,幾誤揮斤。敢不慎守官箴,勉思民事。 不近名而邀福,無倚法以作威。概以中平得之安靜。 少圖裨報,上副陶成。美蔭方休,曾未虞於巨臂;不才 自養,終願託於長年。過此以還,未知所措。
《與陳憲使劄子》朱熹
[編輯]「熹輒有愚悃,仰干台聽。昨以漳浦黃尉不納軍糧,營 私廢職,致寨兵饑餓狼狽,事有可憂,不免具狀申省 部。諸司例皆不蒙行下,獨荷使臺留意,差官前來推 勘,官吏聞風,無不震悚。今者忽被使檄,乃問本人有 無情弊,固已愕然。續得勘官關報,又雲已奉台旨往 行起發,不惟熹竊疑之,一郡士民無不驚怪,以為使」 臺舉措,不應如此。熹雖已具回申,具言本人罪狀明 白,不待更有情弊,然後可按。故本州前此申狀,初不 謂其別有他罪,乞照已行事理施行,不審已蒙台察 與否如何也。然兩日以來,竊伏思之,「此事本非區區 敢容私意,正為州郡差使不行,以至欠闕軍糧,事勢 危迫,若不懲治,深恐官吏習見州郡事體削弱,不能 使人,向後迭相倣效,無所稟畏,萬一一旦稍有緩急, 事將有不可勝慮者,所以勢不得已,須至按劾。然猶 以諸司在上,不欲遽爾具奏。既見使臺,特加究治,竊 料台意必有所處,而不意一旦自為縱弛以至於此 也。」伏惟提刑郎中以清名直道,有聞於時,必不肯容 請託之私,以廢公法,「不知此何意也。熹昨已具狀申 省部諸司,乞避此尉,又念台慈顧遇過厚,不應遽爾 妄發,遂且引卻。區區衰病,雖已求去,然一郡之防,則 有不當以熹之將去而遂廢者,是用不能已而一言 之。」伏惟高明,少賜矜察,果於去惡,而無為因循中輟 之計,以壞紀綱,以損名譽,則非熹之幸,乃此邦之幸, 乃閣下之光也。頃年嘗讀《鄱陽去郡》之章,至有「雖鼎 鑊有所不辭」之語,嘗竊壯之,以為此真今世之古人。 其剛大正直之氣,不可屈撓乃如此,而亦意其必能 有以容夫度外逆耳之言也。是以不敢不盡其愚,伏 惟幸察。
《賀范提刑啟》陳傅良
[編輯]握別吳門,未知後會;來宣楚甸,乃與傍觀。爰方拂篆 之初,不任盍簪之喜。恭惟某官,清朝聞望,昭代典刑。 富貴功名,雖今多士;風流蘊藉,如公幾人?蚤結聖明 之知,寖躋華要之路。過家上冢,陳義固高;攬轡登車, 須賢為急。「言念江湖之阻,嘗煩廊廟之憂。茲惟祥刑, 可以弭盜,苟吾使無訟。用能鞠草於圜扉,則人自不」 冤,安得弄兵之赤子。少屈以此,遄歸有期。某嘗托下 風,又聯小事。平生久要,誠知不遐棄之心,世事多違, 恐有毋疾驅之詔。
《賀提刑陳寺丞啟》鄭厚
[編輯]陽回獻歲,可覘道長之機;治應期年,已著風清之效。 龍躔初紀,繡節增明。恭惟某官,氣養直剛,學根純正。 文騰五色,交輝泰運之更華;令信四時,允合歲功之 有序。自六轡如絲之在手,覺三軍挾纊以歸心。籌密 運於戶庭之間,情自得於江山之外。霜露無非教,豈 專肅殺之威;天地大曰生,中寓孳萌之德。空寇巢於 乘雪,振王旅以如雷。群陰力排,萬類氣吐。茂對歲華 之盛,豫占鼎輔之和。某分教無能,受知特異。孤根培 植,喜逢梅嶺之先春。暖律吹噓,頓釋芹池之獨冷。仳 月毫而展望,敬雲宇以馳神。
《賀寺丞陳提刑啟》前人
[編輯]肅膺褒制,來按祥刑。內通玉筍之班,丞聯月寺;外秉 繡衣之斧,節建霜臺。方一道福星之臨,如六月甘雨 之降。先聲所至,僉望已蘇。恭惟某官,清冷似冰,量寬 如海。六奇贊畫,追戶牖之密謀;九葉流芳,踵古靈之 舊學。不求梯援,獨立岩稜。涉歷江淮表裏之區,諳究 荊襄便宜之奏。功成制幕,夢發州刀。親提百萬眾,熊 羆之師,盡獲十一州牛斗之鎮。傳檄而定,易地皆然, 就加按察之權,將底輯寧之效。師失厥律,民被其殃; 天子遣皇華,豈但咨詢而已。名公肅王命,正觀,方略 所先。蔓固貴於預圖,器亦虞於所忌。子孔欲著載籍, 國僑去之而眾心向安;裴豹將焚丹書,宣子從之而 勇夫竭節。必參權義,可正紀綱。馬首是瞻,狙詐作使。 惟沉幾於掌運之際,自消患於指顧之間。昌黎一入 而鎮州平,令公載驅而回紇拜。不有君子,其能國乎? 必用真儒,斯無敵者。茂凝績用,益固簡知。如某本是 書生,豈閑武事?未除鶚集,良難。木鐸之宣,適值鴟張。 寧顧席氈之冷,不免弧矢之為備。敢雲俎豆,則嘗聞。 所幸六轡啟塗,萬物「吐氣。」《登車》澄清天下請自近邦行部課試諸生,首迎都騎。心之所蘊,言則難宣。
《賀陳提刑兼安撫啟》王邁
[編輯]龍門高峻,屢容寒畯之攀;麟序荒涼,後受使華之察。 豈造物憐其困躓,使末路有此遭逢。敬飭墨卿,晉干 籤帥。恭惟某官,清融冰柱,峻拔斗鈞。石堂夫子之雲 孫,學問有本;北山先生之嫡嗣,名節傳家。方當杲日 未東之時,已有伊吳以北之志。披肝許國,掉舌籌邊。 雪衣貂裘,慷慨辦太原之檄;風聲鶴唳,笑談卻淮甸 之兵。草木知其威名,戎羌問其年貌。屬當鼪鼯之為 梗,群然鴻雁之離居,嗟懦俗之脂韋,仗元戎之斧鉞。 毅然以身任朝廷責,誓不以賊為君父憂。卯受命,辰 即行,有崇文之勇。決申上奏,寅報可,從充國之便宜。 南丹嚴保障之雄,西帥習號令之素。如毉師之治廢 疾,半劑而蘇;如國手之救危棋,一著即活。凱奏紛紜 而載路,巋祠突兀以連雲。上甚念功,就𢌿以繡衣之 命。時方謀帥,復假之牙纛之權。兵刑之脈絡相通,臺 府之風稜益壯。所以寬宵衣之顧慮,豈徒誇晝錦之 熒煌。如聞邊頭,交馳露布,知取勝而莫知持勝,易納 降而未易處降。安保今日饑鷹之來歸,不如向者猛 獸之反噬。金亡可待,韃勢方張。當趣公入覲之時,要 佐宋中興之烈。濟時方略,已優南渡之諸賢;蓋世功 名,更了北方之大事。伏念某老之將至,銳者已磨。一 罹語穽以來,三閱歲籌之久。士不得志,宜追誓墓之 風;貧能驅人,至草問鈞之賦。無力可營於熱屬,抗顏 甘就於冷官。若何免蜀雪之嘲,所恃有蘇天之庇。腐 儒無用,宜束高閣以待太平。來事可為,「敬磨石崖而 頌大業。」
《賀李提刑啟》李劉
[編輯]重光單閼,載新一歲之元;五善六條,誕布九重之意。 與時偕極,何福不臻。恭惟某官,德配春融,氣排冬凜。 編儀兵衛之畫戟,出當霄漢之繡衣。皇皇者華,遣使 臣喚起曲肱之夢;行行且止,避御史遹觀直指之威。 仁風梅放與柳舒,和氣竹苞而松茂。某自憐苦李,獲 芾甘棠。我有二天,正託故人之芘;士更三日,尚希舊 「雨之恩。」
《賀樂提刑啟》前人
[編輯]緹陽襲筦,線晷延圭。明謹用刑,克廣好生之德;靖共 介福,諒裒滋至之休。恭惟某官,清徹冰壺,和鍾玉律。 棠陰晝永,訟已息於楚氛;葭室灰浮,暖自回於嶰谷。 某偶叨分閫,正阻造門。端策拂龜,七日已占於不遠; 聽筩鳴鳳,九成更佇於來儀。
《故提刑趙公夫人楊君新阡碣銘》
[編輯]元姚燧
維蔚州蜚狐趙氏,系不可遠,本,繇今江西湖東道肅 政廉訪使秉政而上,推得二世祖崑,金帥府評事,卒 葬其鄉。二子:珪、璡。珪將萬夫戍蜚狐,後遷刺蠡州,留 璡在鄉守舍天馬南牧,度形勢不支,倡縣民以城下 之。從太師國王徇地至蠡,其刺猶城守,砲殺王悍將 蕭大夫,王恚,欲阬城,公請以身贖母兄死。王哀之,併 全蠡民,以戰績每最,進冀州元帥,虎符復推與其兄, 廷議多其悌讓,改公冀州軍民總管,別錫虎符入覲, 受知睿宗,承制監易州,再遷行省中都,金平監中山 府。當憲廟世,世祖方淵龍,收召聞望之臣,求治道之 宜。今者置經略司於河之南,宣撫司從宜府於陝之 西,行部於秦,都漕於衛,東西二千里,「道不拾遺。」而邢 則今中書右丞相之祖封國,政弛民散,最號弗治。求 潛藩制官,惟歲入其貢賦,為置安撫司。後邢易為順 德,昇州為府,乃以近故太師廣平王從祖脫兀妥與 公為斷事官,位安撫上。公年盛彊,俾與開國勳臣苗 胄為友,則潛藩期任公者,已不小矣。世祖踐極,制監 真定路,位總管上。俄遷順天路宣慰使。肇置四道提 刑按察司,以公使燕南、河北,轉使河北、河南,累章請 老,不可,年七十九,始聽歸。卒年八十三,以監中山,有 田朱固鄉,不返葬飛狐即塋是鄉堯封原,亦昭時崇 顯壽考人也。夫人既同享有其樂,公當不恙,亦以官 植業順德,盡析秉政。夫人從養及子,貴食其祿以終, 年八十二,不及公才一年,何壽考萃是一門哉?因惟 女子,天父天夫者也。父不能必子之貴,能之者夫子 焉耳,而難其全。今之儲才將相係望海內者,每在乎 風紀之官。夫人以提刑使之妻,而母廉訪使。《詩》曰:「教 誨爾子,式穀似之。」彼奕葉襲芳,不隕世德,夫人之功, 亦鮮儷哉!古邦君之妻,邦人曰小君。禮,士「喪妾不得 匹其夫,必曰君,妻曰女君。」後世封羊祜妻為萬歲鄉 君,則令甲郡縣君之原可為。今不敢氏夫人而君君 之。凡其不反葬中山,即別塋順德李馬村,若不同穴, 《記》稱合葬,非古也。因求之,吾家嶲州都督文獻公,開 元宰相考也,葬陝之峽石,百官咸會焉。及妣夫人劉 卒,則葬萬安山。萬安,嵩高「西趾,去峽石二百里耳。以 唐相之貴,月入俸錢三千緡,有力不足於至哉?」則不 合祔者,亦從古也。今秉政斯兆,未必始亦由此。燧以 其於古有徵,為發之。夫人生三男二女,男秉政、秉彝秉衷。女適焦簡周某,孫男女九人。秉政。又曰:「吾他日 亦域是,嘗聞諸師,古人不諱死,惟不趨取死之途。今 之人鼎鼎」焉惟死途之趨復苦諱死亦惑哉!如師之 言,則秉政不徇流俗,語身後事於其生亦庶幾古達 者也。銘曰:「襄國所直,趙南魏北,其西太行,冀方四塞。 求田惟良,宜莫如襄。衍沃平平,千里其疆。生家其間, 沒即斯瘞。奚取日者,風水焉泥?孰陪平原,如阜而尊。 左之右之,昭婦穆孫。天厚其門,既壽既祉,流澤淵淵, 未艾來只。世生顯人,如夫如子。」
臬司部藝文二〈詩〉
[編輯]《送羅著作兩浙按獄》唐·李頻
[編輯]使印星車適舊遊,陶潛今日在瀛洲。科條盡曉三千 罪,囹圄應空十二州。舊綬有香籠驛馬,《皇華》無暇狎 沙鷗。歸來重過姑蘇郡,莫忘題名在虎丘。
《送宣武從事越中按獄》陸龜蒙
[編輯]《曉看呈使範知欲敕星軺》「水國難驅傳,山城便倚橈。 秉籌先獨立,持法稱高標。旌斾臨危堞,金絲發麗譙。 別愁當翠巘,冤望隔風潮。木落孤帆迥,江寒疊鼓飄。 客鴻吳島盡,殘雪剡汀消。坐想休秦獄,春應到柳條。」
《和張按察秋山詩》宋·何夢桂
[編輯]錢塘日夜水東流,回首孤山綠尚稠。千載老仙隨鶴 去,百年此地少人遊。相逢柳色還青眼,說著梅花總 白頭。身後閒名推不去,當年誤識薛杭州。
《送魯子翬廉使之漢中》元·虞集
[編輯]封上頌臺禮,輕車入漢中。節旄吹渭雨,木葉動秦風。 把酒臺基古,馳書歲事豐。朝回倚西閣,日日數歸鴻。
《送韓伯高僉憲淛西》前人
[編輯]正月樓船過大江,海風吹雨灑船窗。雲消虹霓橫山 閣,潮落黿鼉避石矼。闕下最書誰第一,濟南名士舊 無雙。湖陰暑退多魚鳥,應勝愁吟對怒瀧。
《送陳都事雲南銓選兼簡李廉訪》
[編輯]趙孟頫
送君銓選使滇池。部落諸夷自品題明月夢回夔子 北。長風吹度夜郎西。山連塞雨驊騮滑。花落蠻雲杜 宇啼。為問霜臺李學士。白頭官滿尚「羈棲。」
《送趙伯常淮西副憲》泰不華
[編輯]東華晨霧正霏霏,使者分符向合淝。封事尚留青瑣 闥,蒙恩近出紫宸闈。江涵曉日明樓艓,風引春雲上 繡衣。珍重故人千里別,綠尊須盡莫相違。
《寄福建廉訪使君》范梈
[編輯]臬府群公表,言官百世工。君王資稷禹,臺閣起黃龔。 吳越連閩服,蠻彝偃漢風。九州諸道右,一柱眾流中。 虎豹精神肅,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勁銳,白日貫精忠。 斧繡揚秋隼,泉阿達夜蛩。壺冰原自潔,瘴雨不勞空。
《送惲員外按察郢中》明·李攀龍
[編輯]醉擁驪駒不可留。送君花發鳳凰樓青春開府西陵 色。到日登臺北雁愁寒雨遠分荊楚望。白雲無盡漢 江流共知人世悲難合。倘得隋珠莫暗投
《送魏按察之潞》前人
[編輯]壺關上黨切雲霄,憲府中天插漢標。山勢西臨三晉 險,地形東控兩河遙。名從出守高郎署,策本和戎寵 聖朝。盡道疆場懸節鉞,尤能書札滿《漁樵》。
《送杜青州按察楚中》前人
[編輯]東方千騎古諸侯,憲府初開大樹秋。北海清風猶滿 座,武昌明月更登樓。五雲過郢朝佳氣,三峽吞江擁 上游。此地功名誰得似?君家元凱自荊州。
臬司部紀事
[編輯]《唐書陸象先傳》:「象先為劍南按察使,為政尚仁恕。司 馬韋抱真諫曰:『公當峻撲罰以示威,不然民慢且無 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樹威乎』?卒不從而 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東按察使。小吏有罪,誡遣 之。大吏白爭,以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遠,謂 彼不曉吾言邪?必責者當以汝為始』。大吏慚而退。嘗」 曰:「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第澄其源,何憂不 簡邪?」故所至,民吏懷之。
《宋史仁宗本紀》:「慶曆三年九月,桂陽洞蠻寇邊,湖南 提刑募兵討平之。」
《王素傳》:「素字仲儀,為淮南郡轉運按察使。時新置按 察,類多以苛為明,素獨不擿細故,即有貪刻,必繩治 窮竟,以故下吏愛而畏之。」
《田瑜傳》:「瑜字資忠,河南壽安人。初提點廣南西路刑 獄,徙兩浙轉運按察使。杭州龍山堤歲決,水冒民居, 輒賦芻塞之。瑜與民約,每芻十束更輸石一尺,率五 歲得石百萬,為石堤,堤固而歲不調,民高賦。」傳賦字正臣,中山人,擢提點河東刑獄,又加直 龍圖閣,知滄州。程昉欲於境內開西流河,繞州城而 北注三塘泊,賦曰:「滄城近河,歲增隄防,猶懼奔溢,矧 妄有開鑿乎?」昉執不從,後功竟不成。
《韓億傳》:「億子綱,綱子宗彥,字欽聖,歷提點京西、京東 刑獄,應天府失入平民死罪,獄成未決,通判孫世寧 辨正之。獄吏當坐法,而尹劉沆縱弗治。宗彥往按舉, 沆復沮止之。宗彥疏沆於朝,抵吏罪。」
《張昷之傳》:「昷之字景山,擢提點淮南路刑獄。楊崇勳 知亳州,恃恩為不法,誣蒙城知縣王申罪,械送獄。昷 之廉得冤狀,乃出申配姦吏若干人,徙廣南路轉運 使。」
《魏瓘傳》:「瓘字用之,提點廣南西路刑獄。邕州獠戶,緣 逋負沒婦女為傭者一千餘人,悉奏還其家。」
《田京傳》:「京字簡之,提點河北刑獄事。王則據恩州反, 京縋城趣南關,入驍健營,撫士卒。保州振武兵焚民 居欲應賊,京捕斬之乃定。賊遣其黨崔象偽出降,京 以其持妖言惑眾,又斬以徇。由是營兵二十六指揮 在外者皆懾服不敢叛。州之南關民眾多如城中,得 不陷賊,京有功焉。京督士攻城甚力,賊係京妻子乘」 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將屠我輩矣。」京叱諸軍益 進攻,注矢仰射,殺其家四人。賊知京無所顧,乃牽妻 子去。恩州平,以不能預察賊,降監鄆州稅。
《馬默傳》:「默字處厚,提點京東刑獄。默性剛嚴疾惡,部 吏有望風投檄去者。金鄉令以賄著,其父方執政,貽 書曰:『馬公素剛,汝有過將不免』。令懼,悉取不義之物 焚徹之。」
《周湛傳》:「湛字文淵,鄧州人,提點廣南東路刑獄。初,江 湖民略良人鬻嶺外為奴婢,湛至,設方略搜捕。又聽 其自陳,得男女二千六百人,給飲食還其家。」
《袁抗傳》:「抗字立之,洪州南昌人,擢提點廣南東路刑 獄。浙東叛卒鄂鄰鈔閩越,轉南海,與廣州兵逆戰海 中,值大風,有告鄰溺死者,抗獨曰:『是日風勢趣占城, 鄰未必死。後果得鄰於占城』。」
《齊廓傳》:「廓字公闢,越州會稽人。提點荊湖南路刑獄, 潭州鞫繫囚七人為彊盜,當論死。廓訊得其狀非彊, 付州使劾正,乃悉免死。平陽縣自馬氏時稅民丁錢, 歲輸銀三萬八千兩,民生子至壯,不敢束髮,廓奏蠲 除之。」
《神宗本紀》:元豐四年「丁酉,詔河東路提點刑獄劉定 專振被水民。」
《黃廉傳》:「廉字夷仲,提點河東刑獄。遼人求代北地,廉 言:分水畫境,失中國險固,啟豺狼心。其後契丹果包 取兩不耕地,下臨雁門,父老以為恨。王中正發西兵, 用一而調二,轉運使又附益之。廉曰:『民朘剝至骨,斟 酌不乏興足矣,忍自竭根本耶』?即奏云:『師必無功,盍 有以善其後?既大軍潰歸,中正嫁罪於轉餉,廉詣上』」 黨對理,坐貶秩。
《李周傳》:周字純之,提點京西刑獄,時方興水利,或請 釃湍河為六渠,以益鉗盧陂水,度用工八十萬。周曰: 湍河原高委下,捍以隄猶患決溢,若又導之,必致為 害。乃疏言,渠成未可必,而費已不貲,盍姑鑿其一而 試之,倘可以足用行之。渠卒無功。明年河溢鄧城幾 沒,始思其議。竟以直道罷,判西京國子監。
《崔嶧傳》:「嶧字才之,京兆長安人,徙提點刑獄。嘉陵江 歲調民丁治堤堨,嶧更用州兵代其役。文州蕃卒數 剽攻邊戶,守臣慮生事,多以牛酒和遣。嶧請守臣歲 時得行邊,益募勇壯,伺其發,一切捕擊之,後無復內 寇。」
《孔宗翰傳》:「宗翰字周翰,為提點京東刑獄,知虔州。城 濱章、貢兩江,歲為水齧。宗翰伐石為址,冶鐵錮之,由 是屹然,詔書褒美。」
《東軒筆錄》:蔡挺為江東提點刑獄,有處州職官譖本 州幕掾姦利事,蔡留職官於坐,呼掾面證之,而初無 是事。職官慚懼辭伏,蔡責之曰:「汝小人也,吾雖可欺, 奈何譖無過之人乎?」叱去之。自是無復譖毀,而人伏 其不可欺也。
《宋史哲宗本紀》:元祐四年十一月「辛卯,改提刑預妓 樂宴會,徒二年法。」
《喬執中傳》:「執中字希聖,高郵人,改提點京西北路刑 獄。時河決廣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執中不顧,立其 上,眾隨之如蟻附,不日埽成。」
《王靖傳》:「靖字詹叔,提點陝西刑獄。鄉戶役於州縣者, 優則願久留,勞則欲亟去,吏得權其遲速。靖以一歲 月遣代,遂為令。」
《陳桷傳》:「桷字季壬,溫州平陽人,提點福建路刑獄。福 州調發防秋兵資糧不滿望,殺帥臣,變生倉卒,吏民 奔潰,闔城震駭。桷入亂兵中諭以禍福,賊氣沮,邀桷 奏帥臣自斃。桷詭從其請,間道馳奏,以前奏不實,待 罪。朝廷以桷知變,釋之。叛兵既調行,乃道追殺首惡 二十餘人,一方以安。改兩浙西路提刑。乞置鄉縣三老以厚風俗,凡宮室、車馬、衣服、器械定為差等,重侈 靡之禁。」
《徽宗本紀》:宣和元年十二月「甲戌,詔京東東路盜賊 竊發,令東、西路提刑督捕。」
《張綱傳》:「綱字彥正,潤州丹陽人,為兩浙提刑,移江東。 池將王進剽悍恣睢,曹官以小過違忤,遂釘手於門。 事聞,詔綱乘傳窮竟。時國勢未安,諸將往往易朝廷。 進擁甲騎數百,突至綱前,綱叱進階下,即按問,罪立 具。自是無越法者。」
《曾幾傳》:「幾字吉甫,贛州人,為浙西提刑,知台州,治尚 清淨,民安之。黃巖令受賄,為兩吏所持,令械吏寘獄, 一夕皆死。幾詰其罪,或曰:『令丞相沈該客也。治之益 急』。」
《王大寶傳》:大寶字元龜,提點福建刑獄。道臨漳,有峻 嶺曰蔡岡,藂薄蔽翳,山石犖确,盜乘間剽劫。大寶以 囊金三十萬,募民抉藪甃道十餘里,行者便之。 《程大昌傳》:大昌字泰之,除浙東提點刑獄。會歲豐,酒 稅踰額,有挾朝命請增額者,大昌力拒之曰:「大昌寧 罪去,不可增也。」
《林光朝傳》:「光朝字謙之,興化軍莆田人。出為廣西提 點刑獄,移廣東。茶寇自荊湘剽江西,薄嶺南,其鋒銳 甚。光朝自將郡兵,檄摧鋒統制路海,本路鈐轄黃進, 各以軍分控要害。會有詔徙光朝轉運副使,光朝謂 賊勢方張,留屯不去,督二將遮擊,連敗之,賊驚懼宵 遁。帝聞之喜曰:『林光朝儒生,乃知兵耶』?加直寶謨閣」, 召拜國子祭酒。
《李蘩傳》:「蘩字清叔,提點成都路刑獄兼提舉常平。歲 凶,先事發廩蠲租,所活百七十萬人。」
《張大經傳》:「大經字彥文,建昌南城人。提點湖北刑獄, 尋移江東。他路有巨豪犯法,獄久不竟,命移屬大經。 豪挾權勢求脫,大經卒正其罪。孝宗重風憲之選,命 條上部使者十人,上獨可大經,召見,上曰:『朕十人中 得卿一人,以卿風力峻整。遂除監察御史』。」
《趙方傳》:方字彥直,兼轉運判官、提點刑獄,時劉光祖 以耆德為帥,方事以師禮,自言吾性太剛,每見劉公, 使人更和緩。嘗請光祖書「勤謹和緩」四字,揭坐隅以 為戒。
《杜庶傳》:「庶知和州兼淮西提點刑獄,浚城濠,增守備, 修學宮。知真州兼淮東提點刑獄,踰年進直祕閣。」 《光宗本紀》:紹熙四年秋七月「丙子,以不雨,令諸路提 刑審斷滯獄。」
《趙汝讜傳》:「汝讜字蹈中,改湖南提舉常平,易江西,尋 提點刑獄。瑞州大姓幸氏,貪徐氏田,不可得,彊取其 禾,終不與,誣以殺婢寘徐獄,徐訴其冤,汝讜以反坐 法。黥竄幸氏,籍其家。幸氏走告急於中宮,徙汝讜湖 南。」
《曹豳傳》:「豳字西士,移浙東提點刑獄。寒食放囚歸,祀 其先,囚感泣,如期至。」
《黃震傳》:「震字東發,改提點刑獄,決滯獄,清民訟,赫然 如神明。有貴家害民,震按之,貴家怨。又彊發富人粟 與民,富人亦怨。御史中丞陳堅以讒者言劾震去。讒 者,乃怨震者也,遂奉雲臺祠。賈似道罷相,以宗正寺 簿召,將與俞浙並為監察御史,有內戚畏震直止之, 而浙亦以直言去。」
《李芾傳》:「芾字叔章,為湖南提刑時,郡縣盜擾,民多奔 竄。芾令所部發民兵自衛,縣與一皂幟,令曰:『作亂者 斬幟下』。民始帖然。」
《史彌鞏傳》:彌鞏字南叔,出提點江東刑獄,歲大旱,饒、 信、南康三郡大侵,謂振荒在得人,俾釐戶為五,甲乙 以等第振糶,丙為自給,丁糴而戊濟,全活為口一百 一十四萬有奇。徽之休寧有淮民三十餘輩,操戈劫 人財,逮捕法曹以不傷人論罪,彌鞏曰:「持兵為盜,貸 之是滋盜也。」推情重者僇數人,一道以寧。饒州兵籍 溢數,供億不繼,請汰冗兵。令下,營門大譟,乃呼諸校 謂曰:「汰不當,許自陳,敢譁者斬!」咸叩頭請罪,諸營帖 然,廩給亦大省。
《徐鹿卿傳》:鹿卿字德夫,移浙東提點刑獄,加直祕閣, 兼提舉常平。鹿卿言,罷浮鹽經界鹼地,先撤相家所 築,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貴近始。」 卒論如法。
《金史僕散揆傳》:「揆本名臨喜,升陝西提刑司。剛直明 斷,獄無冤滯,禁戢家人,百姓莫識其面。積石、洮二州 舊寇皆遁,商旅得通,於是進官一階。」
《高霖傳》:「霖字子約,簽陝西路按察司事,體訪官員能 否,仍赴闕待對。時南征調發繁急,民稍稽滯,有司皆 坐失誤軍期罪。霖言其枉,悉出之。」
《張亨傳》:「亨字彥通,大興漷陰人。章宗即位,初置九路 提刑司,時方重其選。上以亨為河東南北路提刑使 兼勸農採訪事,訪其利病,條為十三事以聞,上嘉納 之。」
《賀揚庭傳》:揚庭字公叟,授山東東西路提刑使。揚庭性疾惡,纖介不少容。明昌改元,詔諸路提刑使入見, 親問所察事條。至揚庭則斥之曰:「爾何治之煩也。」明 年夏,除洺州防禦使。
《張暐傳》:「暐字明仲,章宗明昌中,暐遷右諫議大夫,兼 禮部侍郎。時上封事者言提刑司可罷。暐上疏曰:『陛 下即位,因民所利,更法立制,無慮數十百條。提刑之 設,政之大者,若為浮議所搖,則內外無所取信。唐開 元中,或請選擇守令,停採訪使。姚崇奏:十道採訪,猶 未盡得人,天下三百餘州,縣多數倍,安得守令皆稱 其職!然則提刑之任,誠不可罷。擇其人而用之,生民 之大利,國家之長策也』。」因舉《漢刺史》六條以奏,上曰: 「卿言與朕意合。」
《完顏襄傳》:「上頗更定製度,初置提刑司,襄言省事不 如省官。今提刑官吏多無益於治,徒亂有司事。議者 以謂斯乃外臺,不宜罷。臣恐混淆之辭,徒煩聖聽。且 憲臺所掌者,察官吏非違,正下民冤枉,亦無提點刑 獄舉薦之權。若已設,難以遽更。其採訪廉能,不宜隸 本司,宜令監察御史歲終體究,仍不時選官廉訪。」上 皆聽納。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五年春正月癸巳,順德府總 管張文煥、太原府達魯花赤太不花,以按察司發其 姦贓,遣人詣省自首,反以罪誣按察司。御史臺臣奏, 「按察司設果有罪,不應因事而告,宜待文煥等決,方 聽其訴。」從之。
至元二十一年春正月丁丑,雲南諸路按察司官陛 辭,詔諭之曰:「卿至彼,當宣明朕意,勿求貨財,名成則 貨財隨之,徇財則必失其名,而性命亦不可保矣。」 《廉希憲傳》:希憲字善甫,至元五年,始建御史臺,繼設 各道提刑按察司。時阿合馬專總財利,乃曰:「庶務責 成諸路,錢穀付之轉運,今繩治之如此,事何由辦。希 憲」曰:「立臺察,古制也。內則彈劾奸邪,外則察視非常, 訪求民瘼,裨益國政,無大於此。若去之,使上下專恣 貪暴,事豈可集耶?」阿合馬不能對。
《王惲傳》:「惲字仲謀,授少中大夫,福建閩海道提刑按 察使,黜官吏貪汙不法者凡數十人,察繫囚之冤滯 者,決而遣之,戒戍兵無得寓民家而創營屋以居之。 每謂為治之本在於得人,乃進言於朝曰:『福建所轄 郡縣五十餘,連山距海,實為邊徼重地,而民情輕詭。 由平定以來,官吏貪殘,故山寇往往嘯聚,愚民因而 蟻附,剽掠村落,官兵致討,復蹂踐之甚,非朝廷一視 同仁之意也。今雖不能一一擇任守令,而行省官僚 如平章左丞尚缺,宜特選清望素著,簡在帝心,文足 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使鎮靜之,庶幾治 安可期矣』。」時行省討劇賊鍾明亮,無功,惲復條陳利 害曰:「福建歸附之民,戶幾百萬,黃華一變,十去四五。 今劇賊猖獗,又酷於華,其可以尋常草竊視之?況其 地有溪山之險,東擊西走,出沒難測。招之不降,攻之 不克。宜選精兵,申明號令,專命重臣節制,以計討之, 使彼勢窮力竭,庶可取也。」
《何榮祖傳》:「榮祖字繼先,為尚書右丞。桑哥敗,改中書 右丞,奏行所定至元新格,請改提刑按察司為肅政 廉訪司,而立監治之法。又上言國家用度不可不足, 天下百姓不可不安。今理財者弗顧民力之困,言治 者弗圖國計之大。且當用之人恆多,而得用之人恆 少,要之省部實為根本,必擇才而用之。按察司雖監 臨一道,其職在於除蠹弊,安斯民,苟有弗至,則臺省 又當遣官體察之,庶有所益。」帝深然之。
《姚天福傳》:「天福字君祥,拜監察御史。十二年,詔罷各 道按察司,天福白大夫玉速帖木兒曰:『是司之設,所 以廣視聽,虞非常,慮至深遠,不但繩有司而已也』。大 夫駭然曰:『微公言,幾失之。夜入帝臥內,奏其言,帝大 悟,詔復立之。權臣不悅,左遷天福朝列大夫,衡州路 同知,不就。起為河東道提刑按察副使。時北鄙兵興』」, 轉輸煩急,河東民苦徭役。天福以反側為憂,劾執政 失計,奏罷其役。徵拜中順大夫、治書侍御史。十六年, 江南既平,授嘉義大夫、淮西道按察使。淮甸當兵衝, 將吏有豪猾為民害者,悉剷除之,民大悅。轉湖北道 按察使,發省臣贓事數十以聞。帝以其嘗有勳勞,特 原之,而流其黨與,州郡稱治。二十年,遷山北道按察 使。其民鮮知稼穡,天福教以樹藝,皆致蕃冨,民為建 祠,而刻石以紀之。二十二年,入為刑部尚書,尋出為 揚州路總管。二十六年,復為淮西按察使,按鉅姦一 人,沒其家貲,政化大行。二十八年,桑哥敗,考訊黨援, 平陽為多。以天福為平陽總管,俾窮治其事。俄拜甘 肅行省參知政事,以母老辭。三十一年,授陝西漢中 道肅政廉訪使。
《王利用傳》:「利用字國賓,出為四川提刑按察司。四川 土豪有持官府長短者,問得其實,而當以罪,民賴以 安。都元帥塔海抑巫山縣民數百口為奴,民屢訴不 決,利用承檄覆問,盡出為民。」
《譚澄傳》:「澄字彥清,德清懷來人,改陝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建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宜令民年四十無 子,聽娶妾,以為宗祀計。朝廷從之,遂著為令。」
《許楫傳》:「楫字公度,擢嶺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岡 富民有毆死出征軍人者,陰以家財誘其佃者代已 款服。楫審得其情,釋佃者,繫富民,人服其明。改江西 道提刑按察副使。行省命招討郭昂討叛賊董旗兵 士俘掠甚眾,楫詢究得良民六百口,遣還鄉里。」 《和尚傳》:「和尚,玉耳別里伯牙吾台氏。擢嶺南廣西道 提刑」按察使。時阿里海牙恃功,頗驕恣,和尚劾奏不 少貸。遷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浙西,宋故都,民眾 事繁,在職惟務鎮靜,人服其知大體。卒於官。子千奴, 世祖念其功臣子,即以其父官授之。拜武德將軍、江 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時江浙行中書省、行御史臺 皆治杭,千奴上言:「行省專控江浙,在杭為宜。行臺總 鎮江南,不宜偏在杭。且兩大府並立,勢偪則事窒,情 通則威褻,盍移行臺於要便之所?」後數年,遂移行臺 於江東,遷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使。二十六年,加明 威將軍,遷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使。時桑哥秉政擅 權,勢焰熏灼,人莫敢言。千奴乘間入朝,見帝於柳林, 極陳其罪狀,帝為之改容。未幾,桑哥伏誅,又上言「其 黨猶布中外,宜早處分。」改立肅政廉訪司,進廣威將 軍,授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使。三十一年,遷江東建 康道肅政廉訪使。東平、大名諸路,有諸王牧馬草地, 與民田相間,互相侵冒,有司視強弱為予奪,連歲爭 訟不能定。乃命起千奴治之,其訟遂息。
《盧世榮傳》:「世榮奏令按察司總各路錢榖,擇幹濟者 用之。其刑名事上御史臺,錢穀由部申省。世祖曰:『汝 與老臣共議,然後行之可也』。」二月辛酉,御史臺奏:「中 書省請罷行臺,改按察為提刑轉運司,俾兼錢穀。臣 等竊惟,初置行臺時,朝廷老臣集議以為有益,今無 所損,不可輒罷。且按察司兼轉運,則糾彈之職廢。請 右丞相復與朝廷老臣集議。」得旨如所請。壬戌,御史 臺奏:「前奉旨,令臣等議罷行臺及兼轉運事。世榮言 按察司所任,皆長才舉職之人,可兼錢穀,而廷臣皆 以為不可。彼所取人,臣不敢止,惟言行臺不可罷者。 眾議皆然。」世祖曰:「世榮以為何如?」奏曰:「欲罷之耳。」世 祖曰:「其依世榮言。」
《烏古孫澤傳》:「澤字潤甫,至大元年,改福建廉訪使。澤 宿有德於閩,閩人安之。有芝五色,產於憲司之澄清 堂,士民以為澤之所致。」
《奕赫抵雅爾丁傳》:爾丁除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使, 始視事,見以獄具陳列庭下甚備,問之,乃前官刱制 以待有罪者。奕赫抵雅爾丁,蹙然曰:「凡逮至臬司,皆 命官及有出身之吏,廉得其情,則將服罪,獄具毋庸 施也。」即屏去之。監憲一年,贓吏削跡。
《輟耕錄》:徐文獻公為浙西廉使時,治所尚在平江,有 旨遷置於杭,歲雲莫矣,擇日起行。一書吏者,掌照刷 支郡諸司案牘,官吏合受稽違罪責,己皆取狀。至是 引決,公謂曰:「正旦在邇,此曹乃職官俸吏,禮宜陪位, 望闕致賀,受刑而從事,無恥也。否則為不敬,盍別議 之。」吏以白於幕官,因進曰:「相公長厚之道固如此,然」 將若之何?公曰:「奚難立案,候明年分司施行可也。」庭 下歡聲如雷,此亦厚風化之一端,故記之。
公既遷司至杭,一日,有本路總管與一萬戶謁公私 第,公以賓禮延之上坐。適書吏從外來,見而趨避,伺 其退,入見曰:「總管、萬戶,皆屬官耳,得無禮貌之過與?」 公曰:「在公府則有尊卑之辨,在私宅須明主客之分。 我軰能廉介,則百司自然知懼,何待恃威勢以驕凌 之,然後為尊嚴乎?」吏赧甚。
徐文獻公任浙西廉訪使日,遇有訴訟者,必歷問其 郡邑官吏臧否,分為三等,載諸集。第一等純臧者,第 二等臧否相半者,第三等,極否者,又用覆察相同。候 分司按巡時,遂以𢌿之曰:「第一等褒舉之,第二等勿 問,第三等懲戒之,使改可也。慎勿罷其職役。」分司遵 奉,一道肅清。
掾曹《名臣錄》:「『楊時習,江西人。永樂二十二年,仁廟初 即位,大理卿虞謙奏事,侍臣有言此當榻前密請旨, 不當於朝班對眾敷奏,為賣恩者』。又有言其屬官楊 時習先導之密陳,而謙不從者,遂降謙為大理寺少 卿,而陞時習為卿。其後大學士楊士奇獨進奏,事畢 未退,上問士奇曰:『汝有欲言者否』?對曰:『有非虞謙乎』?」 對曰:「然。」上曰:「吾亦頗悔之,汝試言之。」對曰:「外間皆云 時習,實無先導之言。時習是臣江西人,亦親語臣本 無此言,今冒居卿位,慚懼不安。」士奇又言:謙歷事三 朝,皆居通顯,頗為得大臣體者,且今所犯小過。上曰: 「吾之悔亦念此。」因問時習其人若何?對曰:「雖起於吏, 然明習法律,公正廉潔。」上喜曰:「吾有以處之。」會以吏 部言,交趾闕按察使,上乃復虞謙大理卿,取時習交 趾憲使
《延休堂漫錄》:陳恭愍選任河南按察使,持憲公廉,不 畏彊禦。時中官汪直司西廠事,威勢赫然,後往河南勾當公事,藩臬竦息郊迎,公不為禮。俟其至,盛服自 公署中道而入,直不能堪,詰責之。公密疏其擅權之 罪,疏入留中,逮直歸,上問「河南好官為誰」,直以公對, 上以疏示之。
《明外史鄭辰傳》:「辰字文樞,遷山西按察使,糾治貪濁 墨吏,皆股慄自新。潞州盜起,有司以叛聞,詔發兵討 捕。時辰以事朝京師,帝詔辰趨還治,辰奏曰:『民豈敢 叛,苦徭役而已,請無發兵』。帝然之。還則屏騶從親人 山谷撫諭,盜皆感泣,請復為良民。」
《熊概傳》:「概字元節,擢廣西按察使。谿蠻大出劫掠,布 政使議請藩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 無捍禦,顧煩王耶?且寇必不至,戒嚴而已』。」已而果然。 《李裕傳》:「裕字質德,擢山東按察使。重囚二百餘人,或 經十餘人未判,裕亟為讞,旬月間決遣殆盡。青州大 峴山有賊寨七十餘,裕捕戮其魁,縱脅從除其逋負」, 亂遂平。
《王概傳》:「概字同節,廬陵人,轉按察使。時多繫囚,概訊 鞫絫日,獄為之空。天順初,帝甚重封誥,長吏非政績 著聞,未嘗濫予,惟概與布政使胡本惠得之。」
《劉孜傳》:「孜字顯孜,萬安人。擢山東按察使,屬吏斂跡 不敢肆。天順四年,吏部舉天下治行卓異者,按察使 孜一人而已。」
《林鶚傳》:「鶚字一鶚,浙江太平人。成化初,超遷江西按 察使。讞獄必麗情法,不妄徇人。有犯大辟,賄達官求 生者,鶚執之愈堅。廣東寇行剽至贛州境,急調兵禦 之,遂遁廣信妖賊妄稱天神惑眾,旁近邑盡驚,鶚捕 戮其魁,立解散。」
《原傑傳》:「傑字子英,陽城人,擢江西按察使。御史胡鍊 家居,請屬有司,傑劾罪之,發寧王奠培淫亂事,革其 護衛治。行聞,賜詔旌異。」
《夏塤傳》。塤字宗成,天台人。擢廣東按察使。時用師歲 久,兵不足役民守城。塤至悉遣之。民皆感泣曰:「夏公 活我。」
《楊繼宗傳》:繼宗字承芳,陽城人。遷湖廣按察使。既至, 命汲水百斛洗滌廳事,三日而後視事。曰:「吾以除穢 也。」由是人人警飭不敢肆。
《彭韶傳》:「韶字鳳儀,進按察使,悉撤境內淫祠,署前古 廟祀五顯神,韶毀其像,改祀宋趙抃。王府祭葬,舊遣 內官,公私煩費,韶奏罷之。雲南鎮守太監錢能頻貢 獻,擾道路。及是又進金燈,韶劾之不報。」
《樊瑩傳》:「瑩字廷璧,擢河南按察使。時黃河為患,民多 流移,瑩巡行賑恤,全活甚眾。河南田賦多,巡撫徐恪 欲考見本末,眾難之,以問瑩。瑩曰:『視萬猶千,視千猶 百耳,夫何難』?恪以屬瑩,瑩於是部吏鉤考,旬日間,宿 蠹一清。」
《王繼傳》:繼字述之,進山西按察使。有言砦山產石膽, 可以益壽,帝遣中官鑿山採之,經年不獲。民告病,繼 請罷之。中官怒曰:「石膽,古書所載,安得雲無?」繼曰:「麒 麟鳳凰,非古書所載耶?今於何求之?」中官語塞,繼上 章言狀,事遂寢。
《余祐傳》:「祐字子積,遷山東按察使,平反冤獄,按黜奸 貪數十人,屢與撫按爭可否,詞氣嚴厲,撫按不能堪, 考察劾其偏執,遂調廣西。」
《唐龍傳》:「龍字虞佐,蘭谿人,遷山西按察使。驛中作徒, 數十百人噪而逋,有司當以越獄罪,龍曰:『此胥靡,豈 獄囚耶』?薄責其為首者,而悉縱遣之,俾輸雇直。徒感 泣,輸無後期。」
《陳邦瞻傳》:「邦瞻字德遠,進福建按察使。巡撫欲薦一 私人,憚邦瞻而止。有郡佐榷稅還,以珍異餽,立按黜 之。」
《周思兼傳》:「思兼字叔夜,出為湖廣按察僉事。武岡州 有岷王府,其將軍五人橫甚,集亡命,白日殺人掠貲 財,王不能制。監司避之,不入境者二十年,民無所愬。 思兼獨傳檄臨視,州人迎愬者千餘人。思兼度非州 佐可辦,即聽民自捽捕。去城十里,守備祝明來迓,思 兼察其人可任,與之密謀,盡得其奸狀。五將軍者盛」 氣而入,譟於庭,思兼不為動。又令群嫗戟手呼詈於 門,亦不為動。已而愬者各縛其黨至,悉繫之獄。五將 軍無可奈何,則藏利刃而入。思兼逆知之,與之揖而 捫其臂曰:「毋妄動,吾為將軍百口計,將軍乃為此曹 死耶!」其人計沮而退,乃列上其罪於兩臺。奏聞訊治, 悉錮之高牆,所奪田宅子女盡還之民。吏民大喜,為 塑像立碑。思兼不可使使往毀,民舁而藏之。兩臺薦 疏交上,會遭內艱,去官。
《王象晉傳》:「象晉字子進,遷河南按察使。蘭陽王藉釁 起大讞,株連許州諸生五十餘人,悉平反之。」
《陳鳳梧傳》:「鳳梧字文鳴,歷河南按察使。中官谷大用 迎世宗於興邸,所至暴橫,大吏多屈膝。過河南三司 議相見禮,鳳梧不肯屈,要三司會見,卒成賓主禮。」已 上「正大本」、「崇聖學、勤聖政」、簡近習、慎朝祭、舉人才、選 邊將、「正風俗」八事,帝嘉納焉《馬森傳》:「森字孔養,懷安人,遷江西按察使。有進士嬖 外婦而殺妻,撫按欲緩」其獄,森不可,卒抵法。
《葛守禮傳》:「守禮字與立,德平人,遷山西按察使。汾俗 狡悍,二王府踞其中,多招納亡命,恣剽劫,急則匿王 府,吏不敢追。守禮嚴保甲,簡遊徼,盜發立擒治,無所 縱舍,境內帖息。先是晉藩系中絕,其莊田在鴈門寧 武,為居民所據。及下令清察,民拒捕,殺二校尉,守禮 寘為首者於法,使民仍田其中。有司以時輸賦抵宗」 祿爭遂已。
《楊瑄傳》:「瑄字廷獻,為按察使,察吏斷獄嚴明不苛,禁 官署毋蠶桑,奪民利。西湖水舊可溉諸縣田十六萬 頃,時堙塞過半,瑄請浚之,設防置閘,以利灌溉。功未 就,遇疾。及疾亟,同官入視,猶與論浚湖事,語不及私, 遂卒海鹽人祠祀之。」
《李遂傳》:「遂字邦良,豐城人,遷廣東按察使,罷黜貪殘 吏,檄府縣清獄釋囚至八百餘人,進山東右布政使。」
臬司部雜錄
[編輯]《東軒筆錄》:舊制,轉運使官御帶「按察」二字。慶曆中,沈 邈、薛坤為京東轉運使,欲盡究吏民之情,乃取部吏 之憸猾者四人,尚同、李孝先、徐九思、孔宗旦,俾偵伺 一路。而四人怙權,頗致搔擾,時謂之「山東四倀。」王達、 楊紈、王鼎皆為轉運按察,尢苛暴虐,時謂之「江東三 虎。」仁宗知其事,下詔戒敕,削去「按察」二字。後澆風漸 革,而士大夫務祟寬厚,無復暴察之名矣。至熙寧中, 執政建言,「天下官吏皆持祿養交,政事頹靡,務相容 貸。」蓋由在上無督責之實,於是出臺閣新進,分按諸 路,謂之察訪。既而又分三院御史為六察官,領六察 按,以督舉中外事,自是按察之政復行矣。
《澠水燕談錄》:舊制,枷惟二等,以二十五觔、二十觔為 限。景德初,陳綱提點河北路刑獄,上言「請制杖罪枷 十五觔為三等。」詔可其奏,遂為常法。景德中,真宗御 筆六事以示近輔,三曰提點刑獄。乃於朝臣及武臣 使副中選清幹者,使提點一路刑獄,按舉官吏賢否。 後又加勸農使,迨今不廢。
《春明夢餘錄》:「唐置觀察使,貞觀初,遣大使十人巡省 天下諸州,水旱則有巡察、安撫、存撫之名。神龍二年, 置十道巡察使,按舉州縣,再周而代。景雲二年,置十 道按察使。開元二十年,分天下為十五道,改為察訪 處置使。天寶末年,又兼黜陟使。乾元元年,又改為觀 察處置使。皆以朝官為之,而藩鎮大使皆在所察之」 中。
元於各路立行省中書,以總大政,即今布政使也。又 立行御史臺,以司糾劾,即今按察使也。至元中,議以 行臺隸行省。尚書董文用曰:「御史臺譬之臥虎,雖未 噬人,人猶畏之。若加摧抑,則風采蕭然,無復可望矣。」 宋文恪訥曰:「考今提刑按察,周命撢人以巡天下之 遺意也。自唐虞五載一巡狩,考制度於諸侯。至周封」 建廣五載,巡狩之禮弗克行,而《撢人》之制始興,蓋以 道國之政事,而使萬民和悅。秦起,廢周制。漢興,雖不 能復遣掾史行部,郡國之治悉達於上,無人之名 法。「人之意。」逮孝武初置部刺史,以六百石之微而 察二千石之尊,卑其職使自厲,重其權使自行,誠一 代美意良法也。綏和以來,制不遵古,始更部刺史為 州牧,職重權專,遂流為藩鎮之弊,而古制泯矣。夫按 察始於唐,提刑始於宋。唐則三年以遣使,宋則諸轉 運以兼職,名起於近,而意沿於遠也。皇明既一四海, 即分天下為十有三道,立提刑按察使司。有司有僉, 周適天下,巡行風俗,上以宣帝命,下以求民瘼,按其 官吏能否而進退之,本唐虞之考績,法漢家之分行, 此我國家統紀之有經歟?
明初,置提刑按察司,謂之外臺,與都察院並重,故《大 明》按察司、都察院並列,不視之為外官也。洪武時,諭 曰:「治吏之弊,莫甚於貪墨,而庸鄙者次之。今天下府 州縣官,於斯二者往往有之。是以弊政日滋,民受其 害。故命爾等按治其地,凡官吏賢否,軍民利病,皆得 兼問糾舉。」建文中,改為十三道肅政按察司。永樂中 「定今制。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糾察官邪,擒 治貪酷,禁詰強暴,平讞刑獄,雪理冤枉,以振揚風紀。 故當時巡歷所及,貪墨之吏,伏首受法,民困為之一 甦。迨後撫按之權重,而憲司僅為承行之官,此吏職 所以日隳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