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71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百十八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十八卷目錄

 忠烈部名臣列傳十三

  隋

  劉弘       皮子信

  皇甫誕      豆盧毓

  麥鐵杖      錢士雄

  孟金義      高義明

  梁默       李瓊

  馮孝慈      梁文謙

  源崇嗣      游元

  張須陁      元善達

  張季珣弟仲琰 琮楊善會

  馮慈明      松贇

  堯君素      陳孝意

  劉子翊      獨孤盛

  麥孟才      錢傑

  沈光       許善心

  元文都      盧楚

  陰世師      骨儀

  孟善誼      王辯

  楊威       劉長恭

  梁德       董知通

  靳孝謨      唐宗

  穆肅

官常典第七百十八卷

忠烈部名臣列傳十三

[編輯]

[編輯]

劉弘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弘字仲遠,彭城叢亭里人,魏太常卿 芳之孫也。少好學,有行檢,重節概。仕齊行臺郎中,襄 城、沛郡、穀陽三郡太守,西楚州刺史。及齊亡,周武帝 以為本郡太守。尉迥之亂也,遣其將席毗掠徐、兗,弘 勒兵拒之,以功授儀同永昌太守,齊州長史。志在立 功,不安佐職。平陳之役,表請從軍,以行軍長史從總」 管吐萬緒度江,以功加上儀同,封濩澤縣公,拜泉州 刺史。會高智慧作亂,以兵攻州,弘城守百餘日,救兵 不至,前後出戰,死亡大半,糧盡無所食,與士卒數百 人煮「犀甲腰帶及剝樹皮而食之,一無離叛。賊知其 飢餓,欲降之,弘抗節彌厲。賊悉眾來攻,城陷,為賊所 害。」上聞而嘉歎者久之,賜物二千段。子長信襲其官 爵。

皮子信

[編輯]

按《冊府元龜》,「子信為旭州刺史。開皇初,吐谷渾來寇 邊,子信出兵拒戰,為賊所敗,子信死之。」

皇甫誕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誕字元慮,安定烏氏人也。祖和,魏膠 州刺史。父璠,周隋州刺史。誕少剛毅,有器局,周畢王 引為倉曹參軍。高祖受禪,為兵部侍郎。數年,出為魯 州長史。開皇中,復入為比部、刑部二曹侍郎,俱有能 名。遷治書侍御史,朝臣無不肅憚。上以百姓多流亡, 令誕為河南道大使以檢括之。及還,奏事稱旨,上甚」 悅,令判大理少卿。明年,遷尚書右丞,俄以母憂去職, 未期,起令視事,尋轉尚書左丞。時漢王諒為并州總 管,朝廷盛選寮佐,前後長史司馬皆一時名士。上以 誕公方著稱,拜并州總管司馬,總府政事,一以諮之, 諒甚敬焉。及煬帝即位,徵諒入朝,諒用諮議王頍之 謀,發兵作亂,誕數諫止,諒不納。誕因流涕曰:「竊料大 王兵資,無敵京師者,加以君臣位定,逆順勢殊,士馬 雖精,難以取勝。願王奉詔入朝,守臣子之節,必有松 喬之壽,累代之榮。如更遷延,陷身叛逆,一掛刑書,為 布衣黔首,不可得也。願察區區之心,思萬全之計,敢 以死請。」諒怒而囚之。及楊素將至,諒屯清源以拒之。 諒主簿豆盧毓出誕於獄,相與協謀,閉城拒諒。諒襲 擊破之,並抗節而遇害。帝以誕亡身徇國,嘉悼者久 之,下詔曰:「褒顯名節,有國通規,加等飾終,抑惟令典。 并州總管司馬皇甫誕,性理淹通,志懷審正,效官贊 務,聲績克宣。值狂悖搆禍,凶威孔熾,確殉單誠,不從 妖逆。雖幽縶寇手,而雅志彌厲。遂潛與義徒據城抗 拒,眾寡不敵,奄致非命。可贈柱國,封弘義公,諡曰明。」 子無逸嗣。無逸尋為涓陽太守,政甚有聲。《大業令》行, 舊爵例除,以無逸誠義之後,賜爵平輿侯。入為刑部 侍郎,守右武衛將軍。

豆盧毓

[編輯]

按《隋書豆盧勣傳》:「勣子毓,字道生,少英果,有氣節。漢 王諒出鎮并州,毓以妃兄為王府主簿,從趙仲卿北 征突厥,以功授儀同三司。及高祖崩,煬帝即位,徵諒 入朝。諒納諮議王頍之謀,發兵作亂。毓苦諫不從,因

謂弟懿曰:『吾匹馬歸朝,自得免禍,此乃身計,非為國
考證
也。今且偽從,以思後計』。毓兄顯州刺史賢,言於帝曰:

『臣弟毓素懷志節,必不從亂,但逼兇威,不能克遂。臣 請從軍,與毓為表里,諒不足圖也』。」帝以為然,許之。賢 密遣家人齎敕書至毓所,與之計議。諒出城,將往介 州,令毓與總管屬朱濤留守。毓謂濤曰:「漢王搆逆,敗 不旋踵,吾豈坐受夷滅,孤負家國邪!當與卿出兵拒 之。」濤驚曰:「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語!」因拂衣而去, 毓追斬之。時諒司馬皇甫誕前以諫諒被囚,毓於是 出誕,與之協計,及開府、盤石侯宿勤武開府宇文永 昌,儀同成端,長孫愷,車騎安成侯元世雅,原武令皇 甫文顥等,閉城拒諒。部分未定,有人告諒,諒襲擊之。 毓見諒至,紿其眾曰:「此賊軍也。」諒攻城南門,毓時遣 稽胡守堞,稽胡不識諒,射之,箭下如雨。諒復至西門 守兵皆并州人,素識諒,即開門納之。毓遂見害,時年 二十八。及諒平,煬帝下詔曰:「褒顯名節,有國通規,加 等飾終,抑惟令典。毓深識大義,不顧姻親,出於萬死, 首建奇策,去逆歸順,殉義亡身。追加榮命,宜優恆禮。 可贈大將軍,封正義縣公,賜帛二千疋,諡曰愍。」子願 師嗣。尋拜儀同三司。大業初,行新令,五等並除。未幾, 帝復下詔曰:「故大將軍、正義愍公毓,臨節能固,捐生 殉國,成為令典,沒世不忘。象賢無墜,德隆必祀。改封 雍丘愍侯。」復以願師承襲。大業末,授千牛左右。

麥鐵杖 錢士雄 孟金叉

[編輯]

按《北史》本傳:「鐵杖,始興人也。貧賤,少驍勇,有膂力,日 行五百里,走及奔馬。性疏誕,使酒,好交遊,重信義,每 以漁獵為事,不修生業。陳大建中,結聚為群盜,廣州 刺史歐陽頠俘之以獻,沒為官戶,配執御繖。每罷朝 後,行百餘里,夜至南徐州,踰城而入,行光火劫盜,旦 還及牙時,仍又執繖,如此者十餘度,物主識之,州以」 狀奏。朝士見鐵杖每旦恆在,弗之信。後南徐州數告 變,尚書蔡徵曰:「此可驗矣。」於仗下時購以百金,求人 送詔書與南徐州刺史。鐵杖出應募,賫亼而往,明旦 反奏事,帝曰:「信然,為盜明矣。」惜其勇捷,誡而釋之。陳 亡後,徙居清流縣,遇江東反,楊素遣鐵杖頭戴草束, 夜浮度江,覘賊中消息具知還報。後復更往,為賊所 禽。逆帥李稜縛送高智慧,行至庱亭,衛者憩食,哀其 餧,解手以給其餐。鐵杖取賊刀,亂斬衛者,殺之皆盡, 悉割其鼻,懷之以歸。素大奇之。後敘戰勳,不及鐵杖。 遇素馳驛歸於京師,鐵杖步追之,每夜則同宿。素見 而悟,特奏授儀同三司,以不識書放還鄉里。成陽公 李徹稱其驍武。開皇十六年,徵至京師,除車騎將軍。 仍從楊素北征突厥,加上開府。煬帝即位,漢王諒反, 從楊素擊之,每戰先登。進位柱國。除萊州刺史,無蒞 政名。轉汝南太守,稍習法令,群盜屏跡。後因朝集,考 功郎竇威嘲之曰:「麥是何姓?」鐵杖應聲曰:「麥豆不殊, 何忽相怪。」威𧹞然無以應,時人以為敏捷。尋除左屯 衛大將軍,帝待之愈密。鐵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懷竭 命之志。及遼東之役,請為前鋒。顧謂醫者吳景賢曰: 「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豈能艾炷灸頞,瓜蔕歕鼻,療 黃不差,而臥死兒女手中乎?」將度遼,呼其三子曰:「阿 奴,當備淺色黃衫,吾荷國恩,今是死日,我得被殺,爾 當富貴。唯誠與孝,爾其勉之。」及濟,橋未成,去東岸尚 數丈,賊大至,鐵杖跳上岸,與賊戰死。武賁郎將錢士 雄、孟金叉亦死之,左右更無及者。帝為之流涕,購得 其屍,贈光祿大夫、宿國公,諡曰武烈。子孟才嗣,授光 祿大夫。孟才二弟仲才、季才,俱拜正議大夫,賵贈鉅 萬,賜轀輬車,給前後部羽葆、鼓吹。命《平壤》道敗將宇 文述等百餘人皆為執紼,王公以下送至郊外。《士雄》 贈左光祿大夫、右屯衛將軍、武強侯,諡曰剛,子傑嗣。 《金叉》贈右光祿大夫,子《善誼》襲官。

高義明

[編輯]

按《隋書榮毗傳》:毗為蒲州司馬。漢王諒之反也,河東 豪傑以城應諒,刺史丘和覺,遁歸關中。長史勃海高 義明謂毗曰:「河東要害,國之東門,若失之,則為難不 細。城中雖復恟恟,非悉反也。但收桀黠者十餘人斬 之,自當立定耳。」毗然之。義明馳馬追和,將與協計,至 城西門,為反者所殺。

梁默

[編輯]

按《冊府元龜》,「默為柱國行軍總管。大業五年,從煬帝 征吐谷渾,遇賊,力戰而死。」

李瓊

[編輯]

按《冊府元龜》,「瓊為右翊衛將軍。大業五年,吐谷渾主 率眾保覆袁州,帝遣左光祿大夫梁𪐝與瓊追渾主, 皆遇賊,死之。」

馮孝慈

[編輯]

按《冊府元龜》,「孝慈為右武侯衛將軍。大業九年,清河 賊張金稱眾數萬,孝慈討金稱於清河,反為賊所敗, 孝慈死之。」

梁文謙

[編輯]

按《冊府元龜》:「文謙,大業中為鷹揚將軍,從衛元擊楊 元感於東都,力戰而死,贈正議大夫

源崇嗣

[編輯]

按《冊府元龜》:「崇嗣,大業中自上黨贊治入為尚書虞 部郎。及天下盜起,將兵討北海賊,與賊力戰而死,贈 正議大夫。」

游元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元字楚客,廣平任城人,魏五更明根 之元孫也。父寶藏,位至太守。元少聰敏,年十六,齊司 徒徐顯秀引為參軍事。周武帝平齊之後,歷壽春令、 譙州司馬,俱有能名。開皇中,為殿內侍御史。晉王廣 為揚州總管,以元為法曹參軍,父憂去職。後為內直 監。煬帝嗣位,遷尚書度支郎。遼東之役,領左驍衛長」 史,為蓋牟道監軍,拜朝請大夫,兼治書侍御史。宇文 述等九軍敗績,帝令元按其獄。述時貴倖,其子士及 又尚南陽公主,勢傾朝廷。遣家僮造元,有所請屬,元 不之見。他日數述曰:「公地屬親賢,腹心是寄,當咎身 責己,以勸事君,乃遣人相造,欲何所道?」按之愈急,仍 以狀劾之。帝嘉其公正,賜朝服一襲。九年,奉使於黎 陽,督運。楊元感作逆,乃謂元曰:「獨夫肆虐天下,士大 夫肝腦塗地。加以陷身絕域之所,軍糧斷絕,此亦天 亡之時也。我今親率義兵,以誅無道,卿意如何?」元正 色答曰:「尊公荷國寵靈,功參佐命,高官重祿,近古莫 儔。公之弟兄,青紫交映,當謂竭誠盡節,上答鴻恩。豈 意墳土未乾,親圖反噬,深為明公不取。願思禍福之 端,僕有死而已,不敢聞命。」元感怒而囚之,屢脅以兵, 竟不屈節,於是害之。帝甚嘉嘆,贈銀青光祿大夫,賜 縑五百匹,拜其子仁宗為正議大夫、弋陽郡通守。

張須陁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須陁,弘農閿鄉人也。性剛烈,有勇略。 弱冠從史萬歲討西爨,以功授儀同,賜物三百段。煬 帝嗣位,漢王諒作亂并州,從楊素擊平之,加開府。大 業中,為齊郡丞。會興遼東之役,百姓失業,又屬歲餓, 穀米湧貴,須陁將開倉賑給,官屬咸曰:『須待詔敕,不 可擅與』。須陁曰:『今帝在遠,遣使往來,未必淹歲序,百 姓有倒懸之急,如待報至,當委溝壑矣。吾若以此獲 罪,死無所恨。先開倉而後上狀』。」帝知之而不責也。明 年,賊帥主簿聚結亡命數萬人,寇掠郡境,官軍擊之 多不利,須陁發兵拒之。簿遂引軍南轉,掠魯郡。須陁 躡之,及於岱山之下。簿恃驟勝,不設備。須陁選精銳, 出其不意擊之,簿眾大潰,因乘勝斬首數千級。簿收 合亡散,得萬餘人。將北度河,須陁追之,至臨邑,復破 之,斬五千餘級,獲六畜萬計。時天下承平日久,多不 習兵,須陁獨勇決善戰,又長於撫馭,得士卒心,論者 號為名將。簿復北戰《連豆子》。請幫助識別此字。賊孫宣雅、石秖闍、郝 孝德等眾十餘萬攻章丘。須陁遣舟師斷其津濟,親 率馬步二萬襲擊,大破之,賊徒散走。既至津梁,復為 舟師所拒,前後狼狽,獲其家累輜重,不可勝計。露布 以聞,帝大悅,優詔褒揚,令使者圖畫其形容而奏之。 其年,賊裴長才、石子河等眾二萬奄至城下,縱兵大 掠。須陁未暇集兵,親率五騎與戰。賊競赴之,圍百餘 重,身中數槍,勇氣彌厲。會城中兵至,賊稍卻,須陁督 軍復戰,長才敗走。後數旬,賊帥秦君弘、郭方預等合 軍圍北海,兵鋒甚銳。須陁謂官屬曰:「賊自恃強,謂我 不能救,吾今速去,破之必矣。」於是簡精兵,倍道而進, 賊果無備,擊大破之,斬數萬級,獲輜重三千兩。司隸 刺史裴操之上狀,帝遣使勞問之。十年,賊左孝友眾 將十萬屯於蹲狗山,須陁列《八風營》以逼之,復分兵 扼其要害。孝友窘迫,面縛來降。其黨解象、王良、鄭大 彪、李晼等,眾各萬計,須陁悉討平之,威振東夏。以功 遷齊郡通守,領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討捕大使。俄而 賊盧明月眾十餘萬,將寇河北,次祝阿,須陁邀擊,殺 數千人。賊呂明星、師仁泰、霍小漢等眾各萬餘,擾濟 北,須陁進軍擊走之。尋將兵拒東郡賊翟讓,前後三 十餘戰,每破走之。轉滎陽通守。時李密說讓取洛口 倉,讓憚須陁,不敢進。密勸之,讓遂與密率兵逼滎陽, 須陁拒之,讓懼而退,須陁乘之,逐北十餘里。時李密 先伏數千人於林木間,邀擊須陁,軍遂敗績。密與讓 合軍圍之,須陁潰圍輒出,左右不能盡出,須陁躍馬 入救之,來往數四,眾皆敗散。乃仰天曰:「兵敗如此,何 面見天子乎!」乃下馬戰死,時年五十二。其所部兵晝 夜號哭,數日不止。越王侗遣左光祿大夫裴仁基招 撫其眾,移鎮武牢,帝令其子元備總父兵。元備時在 齊郡,遇賊竟不果行。

元善達

[編輯]

按《通鑑綱目》:大業十三年夏四月,李密攻東都。越王 侗遣太常丞元善達間行詣江都,奏曰:「李密圍逼東 都,城內無食。若陛下速還,烏合必散。不然者,東都決 沒。」因歔欷嗚咽,帝為之改容。虞世基進曰:「越王年少, 此輩誑之。若如所言,善達何緣來至?」帝乃怒曰:「善達 小人,敢廷辱我!」因使向東陽催運,遂為群盜所殺。

張季珣弟仲琰 琮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京兆張季珣,父祥,少為高祖所知,其後引為丞相參軍事。開皇中,累遷并州司馬。仁壽末, 漢王諒舉兵反,遣其將劉建略地燕趙,至井陘,祥勒 兵拒守,建攻之,復縱火燒其郭下。祥見百姓驚駭,其 城側有西王母廟,祥登城望之再拜,號泣而言曰:『百 姓何罪,致此焚燒。神其有靈,可降雨相救』。言訖,廟上」 雲起,須臾驟雨,其火遂滅。士卒感其至誠,莫不用命。 城圍月餘,李雄援軍至,賊遂退走。以功授開府,歷汝 州刺史、靈武太守,入為都水監,卒官。季珣少慷慨,有 志節。大業末,為鷹擊郎將。其府據箕山為固,與洛口 連接。及李密、翟讓攻陷倉城,遣人呼之,季珣罵密極 口,密怒,遣兵攻之,連年不能克。時密眾數十萬在其 城下,季珣四面阻絕,所領不過數百人,而執志彌固, 誓以必死。經三年,資用盡,樵蘇無所得,撤屋而爨,人 皆穴處,季珣撫巡之,一無離叛。糧盡,士卒羸病,不能 拒戰,遂為所陷。季珣坐聽事,顏色自若,密遣兵禽送 之。群賊曳季珣令拜密,季珣曰:「吾雖為敗軍之將,猶 是天子爪牙之臣,何容拜賊也!」密壯而釋之。翟讓從 之,求金不得,遂殺之,時年二十八。其弟仲琰,大業末 為上洛令。及義兵起,率吏人城守,部下殺之以歸義。 仲琰弟琮,為千牛左右,宇文化及之亂,遇害。季珣家 素忠烈,兄弟俱死國難,論者賢之。

楊善會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善會字敬仁,弘農華陰人也。父初官 至毗陵太守。善會大業中為鄃令,以清正聞。俄而山 東饑饉,百姓相聚為盜,善會以左右數百人逐捕之 往,皆克捷。其後賊帥張金稱眾數萬,屯於縣界,屠城 剽邑,郡縣莫能禦。善會率勵所領,與賊搏戰,或日有 數合,每挫其鋒。煬帝遣將軍段達來討,金稱善會進」 計於達,達不能用,軍竟敗焉。達深謝善會,後復與賊 戰,進止一以謀之,於是大克。金稱復引渤海賊孫宣 雅、高士達等眾數十萬,破黎陽而還,軍鋒甚盛,善會 以勁兵千人邀擊,破之,擢拜朝請大夫、清河郡丞。金 稱稍更屯聚,以輕兵掠冠氏。善會與平原通守楊元 弘步騎數萬眾襲其本營,武賁郎將王辯軍亦至,金 稱釋冠氏來援,因與辯戰,不利。善會選精銳五百赴 之,所當皆靡,辯軍復振。賊退守本營,諸軍各還。於時 山東思亂,從盜如市,郡縣微弱,陷沒相繼,能抗賊者 唯善會而已。前後七百餘陣,未嘗負敗,每恨眾寡懸 殊,未能滅賊。會太僕楊義臣討金稱,復為賊所敗,退 保臨清,取善會之策,頻與決戰,賊乃退走,乘勝遂破 其營,盡俘其眾。金稱將數百人遁逃。後歸漳南,招集 餘黨,善會追捕斬之,傳首行在所。帝賜以尚方甲槊、 弓劍,進拜清河通守。其年,從楊義臣斬漳南賊帥高 士達,傳首江都宮,帝下詔褒揚之。士達所部將竇建 德,自號長樂王,來攻信都。臨清賊王安阻兵數千,與 建德相影響,善會襲安,斬之。建德既下信都,復擾清 河,善會逆拒之,反為所敗,嬰城固守。賊圍之四旬,城 陷,為賊所執,建德釋而禮之,用為貝州刺史。善會罵 之曰:「老賊何敢擬議國士,恨吾力劣,不能禽汝等,我 豈是汝屠酤兒輩,敢欲更相吏耶?」臨之以兵,辭氣不 撓。建德猶欲活之,為其部下所請,又知終不為己用, 於是害之。清河士庶莫不傷痛焉。

馮慈明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慈明字無佚,信都長樂人也。父子琮, 仕齊,官至尚書右僕射。慈明在齊,以戚屬之故,年十 四,為淮陽王開府參軍事,尋補司州主簿,進除中書 舍人。周武平齊,授帥都督。高祖受禪,開三府官,除司 空司倉參軍事,累遷行臺禮部侍郎。晉王廣為并州 總管,盛選寮屬,以慈明為司士。後歷吏部員外郎,兼」 內史舍人。煬帝即位,以母憂去職。帝以慈明始事藩 邸,後更在臺,意甚銜之。至是謫為伊吾鎮副。未之官, 轉交阯郡丞。大業九年,被徵入朝。時兵部侍郎斛斯 政亡奔高麗,帝見慈明,深慰勉之。俄拜尚書兵曹郎, 加位朝請大夫。十三年,攝江都郡丞事。李密之逼東 都也,詔令慈明安集瀍、洛,追兵擊密,至鄢陵,為密黨 崔樞所執。密延慈明於坐,勞苦之,因而謂曰:「隋祚已 盡,區宇沸騰,吾躬率義兵,所向無敵。東都危急,計日 將下。今欲率四方之眾,問罪於江都,卿以為何如?」慈 明答曰:「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義之言,非所敢 對。」密不悅,冀其後改,厚加禮焉。慈明潛使人奉表江 都,及致書東都留守,論賊形勢,密知其狀,又義而釋 之。出至營門,賊帥翟讓怒曰:「爾為使人,為我所執。魏 公相待至厚,曾無感戴,寧有畏乎?」慈明勃然曰:「天子 使我來,正欲除爾輩,不圖為賊黨所獲。我豈從汝求 活耶!欲殺但殺,何須罵詈。」因謂群賊曰:「汝等本無惡 心,因饑饉逐食至此,官軍且至,早為身計。」讓益怒,於 是亂刀斬之,時年六十八。梁郡通守楊汪上狀,帝嘆 惜之,贈銀青光祿大夫,拜其二子惇、怦俱為尚書承 務郎。王充推越王侗為主,重贈柱國、戶部尚書、昌黎 郡公,諡曰壯武。

===松贇===按《隋書誠節傳》:「北海松贇,性剛烈,重名義,為石門府 隊正。大業末,有賊楊厚擁徒作亂,來攻北海縣,贇從 郡兵討之。贇輕騎覘賊,為厚所獲。厚令贇謂城中云: 『郡兵已破,宜早歸降』。贇偽許之。既至城下,大呼曰:『我 是松贇,為官軍覘賊,邂逅被執,非力屈也。今官軍大 來,並已至矣。賊徒寡弱,旦暮禽剪,不足為憂』。賊以刀」 築贇口,引之而去,毆擊交下。贇罵厚曰:「老賊何敢致 辱賢良,禍自及也。」言未卒,賊已斬斷其腰。城中望之, 莫不流涕扼腕,銳氣益倍,北海卒完。煬帝遣戶曹郎 郭子賤討厚,破之。以贇亡身殉節,嗟悼不已,上表奏 之,優詔褒揚,贈朝散大夫、本郡通守。

堯君素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君素,魏郡湯陰人也。煬帝為晉王時, 君素以左右從。及嗣位,累遷鷹擊郎將。大業之末,盜 賊蜂起,人多流亡,君素所部獨全。後從驍衛大將軍 屈突通拒義兵於河東。俄而通引兵南遁,以君素有 膽略,署領河東。通守義師,遣將呂紹宗、韋義節等攻 之,不剋。及通軍敗,至城下呼之。君素見通,歔欷流涕」, 悲不自勝,左右皆哽咽,通亦泣下霑襟,因謂君素曰: 「吾軍已敗,義旗所指,莫不響應,事勢如此,卿當早降, 以取富貴。」君素答曰:「公當爪牙之寄,為國大臣,主上 委公以關中,代王付公以社稷,國祚隆替,懸之於公。 奈何不思報效,以至於此!縱不能遠慚主上,公所乘 馬,即代王所賜也,公何面目乘之哉!」通曰:「吁,君素,我 力屈而來。」君素曰:「方今力猶未屈,何用多言!」通慚而 退。時圍甚急,行李斷絕,君素乃為木鵝,置表於頸,具 論事勢,浮之黃河,沿流而下。河陽守者得之,達於東 都。越王侗見而嘆息,於是承制拜君素為金紫光祿 大夫,密遣行人勞苦之。監門直閤龐玉、武衛將軍皇 甫無逸前後自東都歸義,俱造城下,為陳利害,大唐 又賜金券,待以不死,君素卒無降心。其妻又至城下, 謂之曰:「隋室已亡,天命有屬,君何自苦,身取禍敗?」君 素曰:「天下事非婦人所知。」引弓射之,應弦而倒。君素 亦知事必不濟,然要在守死不易。每言及國家,未嘗 不歔欷。嘗謂將士曰:「吾是藩邸舊臣,累蒙獎擢,至於 大義,不得不死。今穀支數年,食盡,此穀足知天下之 事。必若隋室傾敗,天命有歸,吾當斷頭以付諸君也。」 時百姓苦隋日久,及逢義舉,人有息肩之望。然君素 善於統領,下不能叛。歲餘,頗得外生口,城中微知江 都傾覆,又糧食乏絕,人不聊生,男女相食,眾心離駭。 白虹降於府門兵器之端,夜皆光見。月餘,君素為左 右所害。

按《通鑑綱目》:唐太宗貞觀十二年二月,贈隋堯君素 蒲州刺史,詔曰:「君素雖桀犬吠堯,有乖倒戈之志;而 疾風勁草,實表歲寒之心。」

陳孝意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河東陳孝意,少有志尚,弱冠以貞介 知名。大業初,為魯郡司法書佐,郡內號為廉平。太守 蘇威嘗欲殺一囚,孝意固諫,至於再三,威不許,孝意 因解衣請先受死,良久,威意乃解,謝而遣之,漸加禮 敬。及威為納言,奏孝意為侍御史。後以父憂去職,居 喪過禮,有白鹿馴擾其廬,時人以為孝感之應。未期」, 起授雁門郡丞。在郡菜食齋居,朝夕哀臨,每一發聲, 未嘗不絕倒,柴毀骨立,見者哀之。於時政刑日紊,長 吏多贓汙,孝意清節彌厲,發姦擿伏,動若有神,吏民 稱之。煬帝幸江都,馬邑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泰,舉兵 作亂。孝意率兵與武賁郎將王智辯討之,戰於下館 城,反為所敗。武周遂轉攻傍郡,百姓兇兇,將懷叛逆。 前郡丞楊長仁、雁門令王確等,並桀黠,為無賴所歸, 謀應武周。孝意陰知之,族滅其家。郡中戰慄,莫敢異 志。俄而武周引兵來攻,孝意拒之,每致克捷。但孤城 獨守,外無聲援。孝意執志,誓以必死。每遣使江都,道 路隔絕,竟無報命。孝意亦知帝必不反,每每旦暮,向 詔敕庫,俯伏流涕,悲動左右。圍城百餘日,糧盡,為校 尉張倫所殺,以城歸武周。

劉子翊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子翊,彭城叢亭里人也。父遍,齊徐州 司馬。子翊少好學,頗解屬文,性剛謇,有吏幹。仕齊殿 中將軍。開皇初,為南和丞,累轉秦州司法參軍事。十 八年,入考功,尚書右僕射楊素見而異之,奏為侍御 史。時永寧令李公孝四歲喪母,九歲外繼,其後父更 別娶後妻,至是而亡。河間劉炫以無撫育之恩,議不」 解任。子翊駁之曰:「《傳》云:『繼母如母』,與母同也。當以配 父之尊,居母之位,齊杖之制,皆如親母。又為人後者 為其父母期報。期者自以本生,非殊親之與繼也。父 雖自處傍尊之地,於子之情,猶須隆其本重。是以《令》 云:『為人後者為其父母並解官,申其心喪。父卒母嫁, 為父後者雖不服,亦申心喪。其繼母嫁不解官』」,此專 據嫁者生文耳。將知繼母在父之室,則制同親母,若 謂非有撫育之恩,同之行路,何服之有乎?服既有之,

以喪焉可獨異?三省令旨,其義甚明。今言令許不解
考證
何其甚謬!且後人者為其父母期,未有變隔,以親繼,

親繼既等,故知心喪不殊。《服問》云:「母出則為繼母之 黨服」,豈不以出母族絕,推而遠之。繼母配父,引而親 之乎?子思曰:「為伋也妻,是為白也母;不為伋也妻,是 不為白也母。」定知服以名重,情因父親,所以聖人敦 之以孝慈,弘之以名義,是使子以名服,同之親母,繼 以義報,等之己生。如謂繼母之來,在子出之後,制有 淺深者,考之經傳,未見其文。譬出後之人,所後者初 亡,後「之者始至」,此復可以無撫育之恩,而不服重乎? 昔長沙人王毖,漢末為上計詣京師,既而吳魏隔絕, 毖於內國更娶生子昌。毖死後為東平相。始知吳之 母亡,便情繫居重,不攝職事,於時議者不以為非。然 則繼母之與前母,於情無別。若要以撫育始生服制, 王昌復何足云乎?又晉鎮南將軍羊祜無子,取弟子 伊為子。祜薨,伊不服重。祜妻表聞伊,辭曰:「伯生存養 己,伊不敢違。然無父命,故還本生。」尚書彭禮議:「子之 出養,必由父命,無命而出,是為叛子。」於是下詔從之。 然則心服之制,不得緣恩而生也。《論》云:禮者稱情而 立文,仗義而設教,還以此義,諭彼之情。稱情者,稱如 母之情;仗義者,仗為子之「義。名義分定,然後能尊父 順名,崇禮篤敬。苟以母養之恩,始成母子,則恩由彼 至,服自己來,則慈母如母,何得待父命?」又云:「繼母慈 母,本實路人,臨己養己,同之骨血。若如斯言,子不由 父,縱有恩育,得如母乎?其慈繼雖在三年之下,而居 齊期之上,禮有倫例,服以稱情。繼母本以名服,豈藉 恩之厚薄」也。至於兄弟之子,猶子也,私昵之心實殊, 禮服之制無二。彼言以輕如重,自以不同;此謂如重 之辭,即同重法,若使輕重不等,何得為如?《律》雲「准枉 法」者,但准其罪;以枉法論者,即同真法。律以弊刑,禮 以設教。准者,准擬之名;以者,即真之稱。「如」「以」二字,義 用不殊,禮律兩文,所防是一。將此明彼,足見其義。取 譬伐柯,何遠之有?又論云:取子為後者,將以供承祧 廟,奉養己身,不得使宗子歸其故宅,以子道事本父 之後妻也。然本父後妻,因父而得母稱,若如來旨,本 父亦可無心喪乎?何直父之後妻?論又云:「《禮》言舊君, 其尊豈復君乎?已去其位,非復純臣,須言舊以殊之。 別有所重,非復純孝,故言其已」見之目,以其父之文, 是名異也。此又非通論。何以言之?其舊訓殊,所用亦 別,舊者易新之稱,其者因彼之辭,安得以相類哉?至 如《禮》云:「其父析薪,其子不克負荷。」《傳》云:「衛雖小,其君 在焉。」若其父而有異,其君復有異乎?斯不然矣!斯不 然矣!今炫敢違禮乖令,侮聖干法,使出後之子,無情 於本生;名義之「分,有虧於風俗。徇飾非於明世,強媒 糵於《禮經》,雖欲揚己露才,不覺言之傷理。」事奏,竟從 子翊之議。仁壽中,為新豐令,有能名。大業三年,除大 理正,甚有當時之譽。擢授治書侍御史。每朝廷疑議, 子翊為之辯析,多出眾人意表。從幸江都,值天下大 亂,帝猶不悟,子翊田侍切諫,由是忤旨,令子翊為丹 陽留守,尋遣於上江督運,為賊吳棋子所擄,子翊說 之,因以眾首。復遣領首賊清江,遇煬帝被殺,賊知而 告之,子翊弗信,斬所言者。賊又欲請以為主,子翊不 從。群賊執子翊至臨川城下,使告城中雲「帝已崩。」子 翊反其言,於是見害,時年七十。

獨孤盛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盛,上柱國楷之弟也。性剛烈,有膽氣。 煬帝在藩,盛以左右從,累遷為車騎將軍。及帝嗣位, 以藩邸之舊,漸見親待,累轉為右屯衛將軍。宇文化 及之作亂也,裴虔通引兵至成象殿,宿衛者皆釋仗 而走。盛謂虔通曰:『何物兵形勢太異也』?虔通曰:『事勢 已然,不預將軍事,將軍慎無動』!盛大罵曰:『老賊是何 物』!」語不及,被甲,與左右十餘人逆拒之,為亂兵所殺。 越王侗稱制,贈光祿大夫、紀國公,諡曰武節。

麥孟才 錢傑

[編輯]

按《隋書麥鐵杖傳》:「鐵杖子孟才,字智稜,果烈有父風。 帝以孟才死節將子,恩賜殊厚,拜武賁郎將。及江都 之難,慨然有復仇之志,與武牙郎錢傑素交友,二人 相謂曰:『吾等世荷國恩,門著誠節。今賊臣弒逆,社稷 淪亡,無節可紀,何面目視息世間哉』!」於是流涕扼腕, 遂相與謀,糾合恩舊,欲於顯福宮邀擊宇文化及事 臨發,陳藩之子謙知其謀而告之,與其黨沈光俱為 化及所害,忠義之士哀焉。

沈光

[編輯]

按《隋書》本傳:「光字總持,吳興人也。父君道,仕陳吏部 侍郎。陳滅,家於長安。皇太子勇引署學士。後為漢王 諒府掾,諒敗,除名。光少驍捷,善戲馬,為天下之最。略 綜書記,微有詞藻,常慕立功名,不拘小節。家甚貧窶, 父兄並以傭書為事,光獨跅弛,交通輕俠,為京師惡 少年之所朋附。人多贍遺,得以養親。每致甘食美服」, 未嘗困匱。初建禪定寺,其中幡竿高十餘丈,適遇繩 絕,非人力所及,諸僧患之。光見而謂僧曰:「可持繩來, 當相為上耳。」諸僧驚喜,因取而與之。光以口銜索,拍竿而上,直至龍頭。繫繩畢,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 拒地,倒行數十步。觀者駭悅,莫不嗟異。時人號為「肉 飛仙。」大業中,煬帝徵天下驍果之士,以伐遼左,光預 焉,同類數萬人,皆出其下。光將詣行在所,賓客送至 灞上者百餘騎。光酹酒而誓曰:「是行也,若不能建立 功名,當死於高麗,不復與諸君相見矣。」及從帝攻遼 東,以衝梯擊城,竿長十五丈,光升其端,臨城與賊戰, 短兵接,殺十數人,賊競擊之而墜,未及於地,適遇竿 有垂緪,光接而復上。帝望見,壯異之,馳召與語,大悅, 即日拜朝請大夫,賜寶刀良馬,恆致左右,親顧漸密。 未幾,以為折衝郎將,賞遇優重。帝每推食解衣以賜 之,同輩莫與為比。光自以荷恩深重,思懷竭節。及江 都之難,潛構義勇,將為帝復仇。先是,帝寵昵官奴,名 為「給使。」宇文化及以光驍勇,方任之,令其總統,營於 禁內。時孟才、錢傑等陰圖化及,因謂光曰:「我等荷國 厚恩,不能死難以衛社稷,斯則古人之所恥也。今又 俛首事仇,受其驅率,有靦面目,何用生為!吾必欲殺 之,死無所恨。公,義士也,肯從我乎?」光泣下霑衿曰:「是 所望於將軍也!僕領給使數百人,並荷先帝恩遇,今 在化及內營,以此復仇,如鷹鸇之逐鳥雀,萬世之功, 在此一舉,願將軍勉之。」孟才為將軍,領江淮之眾數 千人,期以營將發時,晨起襲化及。光語洩,陳謙告其 事,化及大懼曰:「此麥鐵杖子也。及沈光者,並勇決不 可當,須避其鋒。」是夜即與腹心走出營外,留人告司 馬德戡等,遣領兵馬逮捕孟才。光聞營內喧聲,知事 發,不及被甲,即襲化及營,空無所獲,值舍人元敏數 而斬之,遇德戡兵入,四面圍合。光大呼「潰圍」,給使齊 奮,斬首數十級,賊皆披靡。德戡輒復遣騎持弓弩翼 而射之,光身無介冑,遂為所害。麾下數百人皆鬥而 死,一無降者,時年二十八。壯士聞之,莫不為之隕涕。

許善心

[編輯]

按《隋書》本傳,「善心字務本,高陽北新城人也。祖茂,梁 太子中庶子,始平、天門二郡守、散騎常侍。父亨,仕梁 至給事黃門侍郎。在陳歷羽林監、太中大夫、衛尉卿, 領大著作。善心九歲而孤,為母範氏所鞠養。幼聰明, 有思理,所聞輒能誦記,多聞默識,為當世所稱。家有 舊書萬餘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屬文,牋上父友徐陵」, 陵大奇之,謂人曰:「才調極高,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 王法曹。太子詹事江總舉秀才,對策高第,授度支郎 中,轉侍郎,補撰史學士。禎明二年,加通直散騎常侍, 聘於隋。遇高祖伐陳,禮成而不獲反命,累表請辭,上 不許,留縶賓館。及陳亡,高祖遣使告之。善心衰服,號 哭於西階之下,藉草東向,經三日,敕書唁焉。明日有 詔就館,拜通直散騎常侍,賜衣一襲。善心哭盡哀,入 房改服,復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詔。明日乃朝,伏泣 於殿下,悲不復興。上顧左右曰:「我平陳國,唯獲此人, 既能懷其舊君,即是我誠臣也。」敕以本官直門下省, 賜物千段、皁馬二十疋。從幸太山,還,授虞部侍郎。十 六年,有神雀降於含章闥。高祖召百官賜醼,告以此 瑞。善心於座,請紙筆製《神雀頌》,其詞曰:「臣聞觀象則 天,乾元合其德;觀法審地,域大表其尊。雨施雲行,四 時所以生殺;川流岳立,萬物於是裁成。出震乘離之 君,紀鳸司鳳之後,玉錘玉斗而降,金版金縢以傳,並 陶冶性靈,含煦動植,眇元珠於赤水,寂明鏡乎虛堂, 莫不」景福氤氳,嘉貺雥集,馳聲南董,越響雲韶。粵我 皇帝之君臨闡大方,抗太極,負鳳邸,據龍圖。不言行 焉,攝提建指,不肅清焉,喉鈴啟閉。括地復夏,截海翦 商。就望體其尊,登咸昌其會。綿區浹宇,遐至邇安。騰 實飛聲,直暢。傍施無體之禮,威儀布政之宮;無聲之 樂,綴兆總章之觀。上庠養老,躬問百年;下土字民,心 為百姓,月棲日浴,熱坂寒門,吹鱗沒羽之荒,赤蛇青 馬之裔,解辮請吏,削衽承風,豈止呼韓北場,頫勒狼 居之岫;熄慎南境,近表不耐之城。故使天弗愛道,地 寧吝寶,川岳展異,幽明效靈,狎素游赬,團膏漱醴,半 景青赤,孳歷虧盈,足足懷仁,般般擾義,祥祐之來若 此,升隆之化如彼。而登封盛典,雲亭佇白檢之儀;致 治成功,柴燎靡元珪之告。雖奉常定禮,武騎草文,天 子抑而未行,推而不有,允恭克讓,其在斯乎?七十二 君,信蔑如也。故神禽顯賁,元應特昭,白爵王鐵豸之 奇,赤爵銜丹書之貴。班固《神爵》之頌,履武戴文;曹植 《嘉爵》之篇,棲庭集牖。未若於飛,武帳來賀,文㮰刷采, 青蒲將翱,「赤罽。玉幾朝御,取玩軒楯之間;金門旦開, 兼留翬翟之鑒。終古曠世,未或前聞。福召宜徵,得之 茲日。歲次上章,律諧大呂,元枵會節,元英統時。至尊 未明求衣,晨興於含章之殿。」爰有瑞爵,翱翔而下。載 行載止,當扆寧而徐前;來集來儀,承軒墀而顧步。夫 瑞者符也,明主之休徵;雀者爵也,聖人之大寶。謹案 《考異郵》云:「軒轅有黃爵,赤頭,立日旁。」占云:「土精之應。」 又《禮稽命徵》云:「祭祀合其宜,則黃爵集。」昔漢集泰畤 之殿,魏下文昌之宮,一見雍丘之祠,三入平東之府。

並勞觀迴矚,事陋人微,奚足稱矣。抑又聞之:不刳胎
考證
剖卵,則鸞鳳馴鳴;不漉浸焚原,則螭龍盤蜿。是知陛

下止殺,故飛走宅心;皇茲好生,而浮潛育德。臣面奉 綸綍,垂示休祥,預承嘉宴,不勝藻躍。李虔僻處西土, 陸機少長東隅,微臣慚於往賢,逢時盛乎曩代,輒竭 庸瑣,敢獻頌云:太素式肇,大德資生,功元不器,道要 無名,質文鼎革,沿習因成,祥圖瑞史,赫赫明明,天保 大定,於鑠我君,武義迺武,文教惟文,橫塞宇宙,旁凝 射汾,軒物重造,姚風再薰。煥發王策,昭彰帝道。御地 七神,飛天五老。山祗吐祕,河靈孕寶。黑羽升壇,青鱗 伏皁。丹烏流火,白雉從風。棲阿德劭,鳴岐祚隆。未如 神爵,近賀王宮。五靈何有,百福攸同。孔圖獻赤,荀文 表白。節節奇音,行行瑞跡。化玉黼扆,銜環陛戟。上天 之命,明神所格。經應在旃,伊臣預焉。永緝韋素,方流 「管絃。頌歌不足,蹈儛無宣。臣拜稽首,億萬斯年。」頌成 奏之,高祖甚悅,曰:「我見神雀,共皇后觀之。今旦召公 等入,適述此事。善心於座始知,即能成頌。文不加點, 筆不停毫,常聞此言,今見其事。」因賜物二百段。十七 年,除祕書丞。於時祕藏圖籍,尚多淆亂,善心放阮孝 緒《七錄》,更製《七林》,各為總敘,冠於篇首。又於《部錄》之 下,明作者之意,區分其類例焉。又奏追李文傅、陸從 典等學者十許人,正定經史錯謬。仁壽元年,攝黃門 侍郎。二年,加攝太常少卿,與牛弘等議定禮樂,祕書 丞、黃門並如故。四年,留守京師。高祖崩於仁壽宮,煬 帝祕喪不發,先易留守官人。出除巖州刺史。逢漢王 諒反,不之官。大業元年,轉禮部侍郎,奏薦儒者徐文 遠為國子博士,包愷、陸德明、褚徽、魯世達之輩,並加 品秩,授為學官。其年,副納言楊達為冀州道大使,以 稱旨,賜物五百段。左衛大將軍宇文述每旦借本部 兵數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罷。攝御史大夫梁毗 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餘人,皆稱被 役。經二十餘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滿日,其數 雖多,不合通計,縱令有實,亦當無罪。」諸兵士聞之,更 雲初不被役。上欲釋之,付議虛實,百寮咸議為虛。善 心以為:「述於仗衛之所,抽兵私役,雖不滿日,闕於宿 衛,與常役所部,情狀乃殊。又兵多下番,散還本府,分 道追至,不謀同辭。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姦狀分明,此 何可捨?」蘇威、楊汪等二十餘人,同善心之議,其餘皆 議免罪,煬帝可免罪之奏。後數月,述譖善心曰:陳叔 寶卒,善心與周羅㬋、虞世基、袁充、蔡徵等同往送葬, 善心為祭文,謂為陛下敢於今日加叔寶尊號。召問 有實,自援古例,事得釋,而帝甚惡之。又太史奏帝即 位之年,與堯時符合。善心議以國哀甫爾,不宜稱賀。 述諷御史劾之,左遷給事郎,降品二等。四年,撰《方物 志》奏之。七年,從至涿郡,帝方自御戎以東討,善心上 封事忤旨,免官。其年,復徵為守給事郎。九年,攝左翊 衛長史。從度遼,授建節尉。帝嘗言及高祖受命之符, 因問鬼神之事,敕善心與崔祖璿撰《靈異記》十卷。十 年,又從至懷遠鎮,加授朝散大夫。突厥圍鴈門,攝左 親衛武賁郎將,領江南兵宿衛殿省。駕幸江都郡,追 敘前勳,授通議大夫,詔還本品,行給事郎。十四年,化 及弒逆之日,隋官盡詣朝堂謁賀,善心獨不至。許弘 仁馳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將軍攝政,合朝文武,莫 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終,何預於叔,而低徊若此。」 善心怒之,不肯隨去。弘仁反走上馬,泣而言曰:「將軍 於叔全無惡意,忽自求死,豈不痛哉!」還告唐奉義,以 狀白化及,遣人就宅執至朝堂。化及令釋之。善心不 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負氣。」命捉將來,罵 云:「我好欲放爾,敢如此不遜!」其黨輒牽曳,因遂害之, 時年六十一。及越王稱制,贈左光祿大夫、高陽縣公, 諡曰文節。善心母範氏,梁太子中舍人孝才之女,少 寡養孤,博學有高節。高祖知之,敕尚食每獻時新,常 遣分賜。嘗詔范入內,侍皇后講讀,封永樂郡君。及善 心遇禍,范年九十有二,臨喪不哭,撫柩曰:「能死國難, 我有兒矣。」因臥不食,後十餘日亦終。

元文都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文都,洵陽公孝矩之兄子也。父孝則, 周小冢宰、江陵總管。文都性鯁直明辯,有器幹,仕周 為右侍上士。開皇初,授內史舍人,歷庫部、考功二曹 郎,俱有能名。擢為尚書左丞,轉太府少卿。煬帝嗣位, 轉司農少卿、司隸大夫。尋拜御史大夫,坐事免。未幾, 授太府少卿。帝漸任之,甚有當時之譽。大業十三年」, 帝幸江都宮,詔文都與段達、皇甫無逸、韋津等同為 東都留守。及帝崩,文都與達、津等共推越王侗為帝。 侗署文都為內史令、開府儀同三司、光祿大夫、左驍 衛大將軍,攝右翊衛將軍、魯國公。既而宇文化及立 秦王浩為帝,擁兵至彭城,所在響震。文都諷侗遣使 通於李密,密於是請降,因授官爵,禮其使甚厚。王充 不悅,因與文都有隙。文都知之,陰有誅充之計。侗復 以文都領御史大夫,充固執而止。盧楚說文都曰:「王 充外軍一將耳,本非留守之徒,何得預吾事!且洛口 之敗,罪不容誅,今者敢懷跋扈,宰制時制,此而不除方為國患。」文都然之,遂懷奏入殿事。臨發,有人以告 充,充時在朝堂,懼而馳還含嘉城,謀作亂。文都頻遣 呼之,充稱疾不赴。至夜作亂,攻東太陽門而入,拜於 紫微觀下。侗遣人謂之曰:「何為者?」充曰:「元文都、盧楚 謀相殺害,請斬文都,歸罪司寇。」侗見兵勢漸盛,度終 不免,謂文都曰:「公見王將軍也。」文都遷延而泣,侗遣 其署將軍黃桃樹執文都以出。文都顧謂侗曰:「臣今 朝亡,陛下亦當夕及。」侗慟哭而遣之,左右莫不憫默。 出至興教門,充令左右亂斬之,諸子並見害。

盧楚

[編輯]

按《隋書誠節傳》:「楚,涿郡范陽人也。祖景祚,魏司空掾。 楚少有才學,鯁急口吃,言語澀難。大業中,為尚書右 司郎,當朝正色,甚為公卿所憚。及帝幸江都,東都官 寮多不奉法。楚每存糾舉,無所迴避。越王侗稱尊號, 以楚為內史令、左備身將軍,攝尚書左丞、右光祿大 夫,封涿郡公,與元文都等同心勠力,以輔幼主。及王」 充作亂,兵攻太陽門。武衛將軍皇甫無逸斬關逃難, 呼楚同去。楚謂之曰:「僕與元公有約,若社稷有難,誓 以俱死。今捨去不義。」及兵入,楚匿於大官署,賊黨執 之,送於充所。充奮袂令斬之。於是鋒刀交下,支體糜 碎。

陰世師

[編輯]

按《隋書陰壽傳》:「壽子世師,少有節概,性忠厚,多武藝。 弱冠以功臣子拜儀同,累晉驃騎將軍。煬帝嗣位,領 東都瓦工監。後三歲,拜張掖太守。先是,吐谷渾及黨 項羌屢為侵掠,世師至郡,有來寇者,親自捕擊,輒禽 斬之,深為羌戎所憚。入為武賁郎將。遼東之役,出襄 平道。明年,帝復擊高麗,以本官為涿郡留守。於時盜」 賊蜂起,世師逐捕之,往往剋捷。及帝還,大加賞勞,拜 樓煩太守。時帝在汾陽宮,世師聞始畢可汗將為寇, 勸帝幸太原,帝不從,遂有鴈門之難。尋遷左翊衛將 軍,與代王留守京師。及義軍至,世師自以世荷隋恩, 又藩邸之舊,遂勒兵拒守。月餘,城陷,與京兆郡丞骨 儀等見誅,時年五十三。子弘智等以年幼獲全。

骨儀

[編輯]

按《隋書》本傳:「儀,京兆長安人也。性剛鯁,有不可奪之 志。開皇初,為侍御史,處法平當,不為勢利所回。煬帝 嗣位,遷尚書右司郎。於時朝政漸亂,濁貨公行,凡當 樞要之職,無問貴賤,並家累金寶。天下士大夫莫不 變節,而儀勵志守常,介然獨立。帝嘉其清苦,超拜京 兆郡丞,公方彌著。時刑部尚書衛元兼領京兆內史」, 頗行詭道,輒為儀所執,正元雖不便之,不能傷也。及 義兵至,而元恐禍及己,遂稱老病,無所干預。儀與世 師同心葉契,父子並誅,其後遂絕。

孟善誼 王辯 楊威 劉長恭 梁德 董

[編輯]

知通

按《冊府元龜》,「善誼為河內通守。恭帝義寧二年,王世 充為李密所敗,善誼與武賁郎將王辯、楊威、劉長恭、 梁德、董知通皆死之。」

靳孝謨

[編輯]

按《冊府元龜》,「孝謨仕隋,為朝邑縣法司。義兵濟河,授 正議大夫,受詔安集邊郡,多有降附。進位金紫光祿 大夫。行至鹽州,為梁師都所陷。孝謨見師都,竟不屈 節,臨之以兵,顏色不變,罵師都極口,繇是見害。高祖 聞而嘉歎久之。」

唐宗

[編輯]

按《冊府元龜》:「宗大業末為朔方郡丞,時梁師都舉兵, 將據郡城,宗抗節不從,遂遇害。」

穆肅

[編輯]

按《續文獻通考》:「肅,江南人。隋末守臨汀,政尚清明。秩 滿之京,假道將樂金溪,聞唐受隋禪,義不事二姓,遂 投水死。邑人義之,殮其屍,葬沙磧,立祠祀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