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78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百八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八十八卷目錄
政事部名臣列傳十八
宋五
王臻 薛映
韓綜 王臨
任中正 李絢
沈邈 周沆
張洞 李兌
楊佐 王子融
李先 陳希亮
韓宗彥 李參
劉幾 朱景
李載 姚渙
韓璹 沈立
畢仲衍 劉彝
孫構 張詵
宋守約 曾孝寬
祖無擇 劉瑾
閻詢 王罕
劉渙 李肅之
呂溱 彭思永
俞充
官常典第七百八十八卷
政事部名臣列傳十八
[編輯]宋五
[編輯]王臻
[編輯]按《宋史》本傳:「臻字及之,潁州汝陰人。始就學,能文辭。 曾致堯知壽州,有詩名。臻以文數十篇往見,致堯覽 之,嘆曰:『潁汝固多奇士』。舉進士中第,為大理評事,歷 知舒城、會昌縣,通判徐、定二州。以殿中丞知兗州,特 遷監察御史。中使就營景靈宮大極觀,臻佐助工費 有勞,遷殿中侍御史,擢淮南轉運副使。時發運司建」 議濬淮南漕渠,廢諸堰,臻言:「揚州召伯堰,實謝安為 之,人思其功,以比召伯,不可廢也,濬渠亦無所益。」召 為三司度支判官,而發運使卒濬渠以通漕,臻坐前 異議,降監察御史、知睦州道復官,徙福州。閩人慾報 仇,或先食野葛而後趨仇家求鬥,即死其處以誣仇 人。臻辨察格鬥狀,被誣者往往釋去,俗為之少變。又 民閒數以火訛相驚,悉捕首惡杖之流海上,民乃定。 仁宗即位,遷提舉在京諸司庫務,歷三司戶部、度支 副使,擢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累遷尚書工部郎 中。姦人偽為皇城司刺事卒嚇良民以取賕,臻購得 其主名,黥竄三十餘人,都下肅然。以右諫議大夫權 御史中丞。建言「三司、開封府諸曹參軍及赤縣丞、尉, 率用貴遊子弟,驕惰不習事。請易以孤寒登第、更仕 宦書考無過者為之。」又言:「在京百司吏人入官,請如 《長定格》歸司。」三年。皆可其奏。未幾,卒。臻剛嚴,善決事, 所至有風跡。
薛映
[編輯]按《宋史》本傳:「映字景陽,唐中書令元超八世孫,後家 於蜀。父允中,事孟氏,為給事中,歸朝,為尚書都官郎 中。映進士及第,授大理評事,歷通判綿、宋、昇州,累遷 太常丞。王化基薦為監察御史,知開封縣。太宗召對, 為江南轉運使,改左正言、直昭文館,為江淮、兩浙茶 鹽制置副使,改京東轉運使,徙河東兼河西隨軍。求」 便親,知相州,再領漕京東,積遷尚書禮部郎中,擢知 制誥,權判吏部流內銓兼制置群牧使司。梁顥安撫 河北還,權判度支。映以右諫議大夫知杭州,映臨決 鋒銳,庭無留事。轉運使姚鉉移屬州:當直司毋得輒 斷徒以上罪。映即奏:「徒、流、笞杖,自有科條,苟情狀明 白,何必繫獄,以累和氣。請詔天下,凡徒流罪,於長吏 前對辨無所異,聽遣決之。」朝廷施用其言。與鉉既不 協,遂發鉉納部內女口及鬻銅器,抑取其直,又廣市 綾羅不輸稅。真宗遣御史臺推勘官儲映劾鉉,得實, 貶連州文學。映坐常召人取告鉉狀,當贖金,帝特貰 之。在杭五年,入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封《泰 山》,為東京留守判官,遷給事中、勾當三班院,出知河 南府。祀汾陰還,駐蹕西京。以映有治狀,賜御書嘉獎。 遷工部尚書侍郎、集賢院學士、判尚書都省,進樞密 直學士、知昇州。建言:「州以牛賦民出租,牛死,租不得 蠲。」帝覽章矍然曰:「此朝廷豈知邪?」因令諸州條奏,悉 蠲之。頃之,糾察在京刑獄,再判都省,歷尚書左丞、知 揚州,徙并州,又徙永興軍,拜工部尚書兼御史中丞。 仁宗即位,遷禮部,再為集賢院學士、判院事、知曹州, 分司南京。卒,贈右僕射,諡「文恭。」映好學有文,該覽強 記,善筆札,章奏尺牘,下筆立成,為治嚴明,吏不能欺每五鼓,冠帶𥟖明,㨿案決事,雖寒暑無一日異也。子 耀卿,祕閣校理。孫紳,直龍圖閣。
韓綜
[編輯]按《宋史韓億傳》:「億子綜,字仲文,蔭補將作監主簿,遷 大理評事,舉進士中第,通判鄧州天雄軍。會河溢金 堤,民依丘塚者數百家,綜令曰:『能濟一人,予千錢』。民 爭操舟栰以救,已而丘塚多潰。呂夷簡自北京入相, 薦為集賢校理,同知太常院,歷開封府推官,數月,遷 三司戶部判官,同脩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問其家」 世,綜言億在先朝嘗持禮來,契丹主喜曰:「與中國通 好久,父子俱使我,宜酌我酒。」綜率同使者五人起為 壽,契丹主亦離席酬之,歡甚。既還,陳執中以為生事, 出知滑州,徙許州。殿前指揮使許懷德從妹亡,有別 產在陽翟,以無子,籍於官,懷德欲私有之,訟未決,因 楊儀為書屬綜,書至而轉運使已徙獄他州矣。綜坐 得書不以聞,奪集賢校理、知袁州。未幾,復為江東轉 運使。還,再修起居注,累遷刑部員外郎、知制誥,卒。綜 嘗為契丹館伴使,使者欲為書稱北朝而去契丹號, 綜曰:「自古未有建國而無號者。」使慚,遂不復言。其後, 朝廷擇館伴契丹使者,帝曰:「孰有如韓綜者乎?」子宗 道,為戶部侍郎、寶文閣待制
王臨
[編輯]按《宋史王廣淵傳》:廣淵弟臨,字大觀,亦起進士,簽書 雄州判官。嘉祐初,契丹泛使至,朝論疑所應,臨言:「契 丹方饑困,何能為?然《春秋》許與之義,不可以不謹。彼 嘗求馴象,可拒而不拒;嘗求樂章,可與而不與,兩失 之矣。今橫使之來,或謂其求聖像,聖像果可與哉?」朝 廷善其議。治平中,詔求武備,用近臣薦,自屯田員外 郎換崇儀使、知順安軍,改河北沿邊安撫都監。上《備 禦數十策》,大略皆自治而已。契丹刺兩輸人為義軍, 來歸者數萬。或請遣還。臨曰:「彼歸我而遣之,必為亂, 不如因而撫之。」詔從其請。自是來者益多,契丹悔失 計。進安撫副使,歷知涇、鄜州、廣信、安肅軍。召對,還文 階,知齊州、滄州、荊南,入為戶部副使,以寶文閣待制 知廣州府、河中,卒。
任中正
[編輯]按《宋史》本傳:「中正,字慶之,曹州濟陰人。父載,右拾遺。 中正,進士及第,為池州推官,歷大理評事,通判邵州, 改大府寺丞、通判濮州。以翰林學士錢若水薦,遷祕 書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轉運使陳緯徙陝西,舉 中正自代。太宗曰:『朕自知之』。召為祕書丞、江南轉運 副使。中正軀幹頎長,帝擇大笏,命內臣賫緋衣之長」 者賜之。至部,歲大稔,民出租賦平糴,皆盈羨。發運使 王子輿欲悉調餉京師,中正曰:「東南歲輸五百餘萬, 而江南所出過半。今歲有餘,或歲少歉,則數不登,患 及吾民矣。」乃止。擢監察御史、兩浙轉運使。民饑,中正 不俟詔,發官廩賑之。按晉州盛梁獄,論如法。遷殿中 侍御史、判二司憑由司。既而有與梁善者,密中之,出 為荊湖轉運使。遷左司諫、直史館、知梓州,擢樞密直 學士,代張詠知益州。在郡五載,遵詠條教,蜀人便之。 知審刑院,出知并州,遷給事中、權知開封府。大中祥 符九年,拜尚書工部侍郎。樞密副使馬知節知密院, 改同知院事。明年,曹利用為樞密使,復為副使,再進 兵部侍郎、參知政事。仁宗在東宮時,以右丞兼賓客, 遷工部尚書。帝既即位,乃拜兵部尚書。中正素與丁 謂善,謂且貶,左右莫敢言者,中正獨營救謂,降太子 賓客、知鄆州。中正弟尚書兵部員外郎、判三司鹽鐵 勾院,中行、右正言、中師,皆坐貶。頃之,以母老徙曹州, 遷禮部尚書,卒。贈尚書右僕射,諡康懿。初,中正母入 謁禁中,與陳彭年、王曾、張知白妻同見真宗,命中正 母為班首,且賜坐。中正事親孝,平居簡素,而飲食極 豐美。
李絢
[編輯]按《宋史》本傳:「絢字公素,卭州依政人。少放蕩亡檢,兄 綯教之書,嚴其課業而出,絢遨自若。比暮綯歸,絢徐 取書視之,一過輒誦數千言,綯奇之。稍長能屬文,尤 工歌詩。嘗以事被繫,既而逸去。擢進士第,再授大理 評事,通判邠州。元昊犯延州,並邊皆恐邠城陴不完, 絢方攝守,即發民治城,僚吏皆謂當言上逮報,絢不」 聽。帝聞之喜,因詔他州悉治守備。還為太子中允、直 集賢院,歷開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為京西轉運 使。是時,范雍知河南,王舉正知許州,任中師知陳州, 任布知河陽,並二府舊臣,絢皆以不才奏之。未幾,召 修起居注,糾察在京刑獄。時宰相杜衍拔知名士寘 臺省惡衍者,指絢為其黨。絢嘗舉陸經,經坐贓貶而 任布又言絢在京西苛察。出知潤州,改太常丞,徙洪 州。時五溪蠻寇湖南,擇轉運使,帝曰:「有館職善飲酒 者為誰?今安在?」輔臣未諭,帝曰:「是往歲城邠州者,其 人才可用。」輔臣以絢對,遂除湖南轉運使。絢乘驛至 邵州,戒諸部按兵毋得動,使人諭蠻以禍福,蠻罷兵 受約束。復修起居注、權判三司鹽鐵勾院,復糾察在京刑獄,以右正言知制誥。奉使契丹,知審官院,遷龍 圖閣直學士、起居舍人、權知開封府,治有能名。絢夜 醉,晨奏事,酒未解,帝曰:「開封府事劇,豈可沉湎於酒 耶?」改提舉在京諸司庫務,權判吏部流內銓。初,慈孝 寺亡,章獻太后神御物盜得,而絢誤釋之。詘知蘇州, 未行卒。絢疏明樂易,少周遊四方,頗練世務,數上書 言便宜。仁宗春秋高,未有繼嗣,絢因祀高禖,還獻賦, 大指言「宜遠嬖寵,近賢良,則神降之福,子孫繁衍」,帝 嘉納之。性嗜酒,終以疾死。
沈邈
[編輯]按《宋史》本傳:「邈字子山,信州弋陽人。進士及第,起家 補大理評事,知候官縣,通判廣州,累遷都官員外郎, 歷知真州、福州。慶曆初,為侍御史。時呂夷簡罷相,輔 臣皆進官。邈言:爵祿所以勸臣下,非功而授則為濫。 今邊鄙屢警,未聞廟堂之謀,有以折外侮,無名進秩, 臣下何勸焉?」又論夏竦除樞密使,而竦陰交內侍劉 「從願,使從願內濟狡譎,竦外專機務,姦黨得計,人主 之權去矣。」其言甚切。權鹽鐵判官,轉兵部員外郎。時 選諸路轉運,加按察使,邈與張昷之、王素首被選,邈 加直史館,使京東,歲餘,入為侍御史知雜事。未幾,擢 天章閣待制、知澶州,徙河北都轉運使,又徙陝西。歲 中,加刑部郎中、知延州,卒。邈疏爽有治才,然性少檢。 在廣州時,歲遊劉王山,會賓友緃酒,而與閭里婦女 笑言無間
周沆
[編輯]按《宋史》本傳:「沆字子真,青州益都人。第進士,知渤海 縣。歲滿,縣人請留,既報可,而以親老求監州稅,通判 鳳翔,初置轉運判官。沆使江西,求葬親,改知沂州,歷 開封府推官。湖南蠻唐、盤二族寇暴,殺居民,官軍數 不利,以沆為轉運使。沆言:蠻驟勝方驕,未易鬥力,宜 須秋冬進兵。且其地險氣毒,人驍悍,善用鋋盾,北軍 不能確。請選邕、宜、融三州卒三千人習知山川技藝 者,徑擣其巢布,餘兵絡山足,出則獵取之,俟其勢窮 力屈,乃可順撫。」朝廷用其策,二族皆降。加直史館、知 潭州。他道兵來戍者,率兩期乃代,多死瘴癘,沆請以 期為斷,戍人便之。徙河東轉運使。民盜鑄鐵錢,法不 能禁,沆高估錢價,鑄者以無利自息。入為度支副使。 儂智高亂定,仁宗命安撫廣西,諭之曰:「嶺外地惡,非 賊所至處,毋庸行。」對曰:「君命,仁也。然遠民罹塗炭,當 布宣天子德澤。」遂往,遍行郡邑。民避寇棄業,吏用常 法,滿半歲則聽人革佃。沆曰:「是豈與凶年詭征役者 同科?」奏申其期。擢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改河 北。李仲昌建六塔河之議,以為費省而功倍,詔沆行 視。沆言:「近計塞商胡,本度五百八十萬工,用薪芻千 六百萬。今纔用功一萬,薪芻三百萬,均一河也,而功 力不相侔如是。蓋仲昌先為小計,以求興役爾。況所 規新渠,視河廣不能五之一,安能容受此役?若成,河 必汎溢,齊、博、濱、棣之民其魚矣。」既而從初議。河塞復 決如沆言。又徙河東轉運使,遷龍圖閣直學士、知慶 州。召知通進銀臺司、判太常寺。英宗既即位,契丹賀 乾元節使至,沆館客欲取書柩前,使者以非典故,不 可。沆折之曰:「昔貴國有喪,吾使至柳河即反,今聽於 几筵達命,恩禮厚矣,尚何雲?」使者立授書,朝廷未知 契丹主年,沆乘間雜他語以問,得其實,使者悔之曰: 「今復應兄弟南朝矣。」進樞密直學士、知成德軍。俗方 棄親事,佛沆閱按,斥數千人,還其家。以戶部侍郎致 仕,卒,年六十九。
張洞
[編輯]按《宋史》本傳:「洞字仲通,開封祥符人。父惟簡,太常少 卿。洞為人長大,眉目如畫,自幼開悟,卓犖不群。惟簡 異之,抱以訪里之卜者,曰:『郎君生甚奇,必在策名,後 當以文學政事顯』。既誦書,日數千言,為文甚敏。未冠, 曄然有聲。遇事慷慨,自許以有為。時,趙元昊叛擾邊, 關隴蕭然,困於飛輓,且屢喪師。仁宗太息,思聞中外」 之謀。洞以布衣求上方略,召試舍人院,擢試將作監 主簿。尋舉進士中第,調連水軍判官,遭親喪去,再調 潁州推官。民劉甲者,強弟柳使鞭其婦,既而投杖,夫 婦相持而泣。甲怒,逼柳使再鞭之,婦以無罪死,吏當 夫極法。知州歐陽修欲從之,洞曰:「律以教令者為首, 夫為從,且非其意,不當死。」眾不聽,洞即稱疾不出,不 得已讞於朝,果如洞言,修甚重之。晏殊知永興軍,奏 管勾機宜文字。殊,儒臣喜客,游其門者皆名士,尤深 敬洞。改大理丞、知鞏縣。會殊留守西京,復奏知司錄。 殊晚節驟用刑,幕府無敢言。洞平居與殊賦詩飲酒, 傾倒無不至。當事有官責,持議甚堅,殊為沮止,洞亦 自以不負其知。樞密副使高若訥、參知政事吳育薦 其文學,宜為館職,召試學士院,充祕閣校理、判祠部。 時天下戶口日蕃,民去為僧者眾。洞奏:「至和元年,敕 增歲度僧。舊敕諸路三百人度一人,後率百人度一 人。又文武官內臣墳墓得置寺撥放,近歲滋廣,若以
勳勞宜假之者,當依古給戶守冢,禁毋樵採而已。今祠部帳至三十餘萬,僧失不裁損,後不勝其弊。」朝廷用其言,始三分減一。知太常禮院。宰相陳執中將葬, 洞與同列諡為榮靈。其孫訴之,詔孫抃等復議,改曰 恭。洞駁奏:「執中位宰相,無功德,而罪戾多生,不能正 法以黜之,死猶當正名以誅之。」竟從抃等議。初,皇后 郭氏忤旨得罪廢沒。後仁宗悔之,詔追復其號,二十 餘年矣。至是,有司請祔於廟,知制誥劉敞以謂:「《春秋》 書『禘於太廟,用致夫人』,致者,不宜致也。且古者不二 嫡,當許其號,不許其禮。」洞奏:「後嘗母天下,無大過惡, 中外所知。陛下既察其偶失,恭順洗之於既沒,猶曰 不許其禮,於義無當。且廢后立後,何嫌於嫡?此當時 大臣護已然之失,乖正名之典。而敞復引《春秋》『用致 夫人』。」按《左氏》,「哀姜之惡所不忍道,而二傳有非嫡之 辭,敞議非是。若從變禮,尚當別立廟。」不行。轉太常博 士、判登聞鼓院。仁宗方嚮儒術,洞在館閣久,數有建 明,仁宗以為知經。會覆考進士,崇政殿因賜飛白善 經字寵之,洞獻詩謝,復賜詔獎諭。出知棣州,轉尚書 祠部員外郎。河北地當六塔之衝者,歲決溢病民田 水退,強者遂冒占,弱者耕居無所。洞奏:一切官為標 給,蠲其租以綏新集。河北東路民富蠶桑,契丹謂之 綾絹州,朝廷以為內地,不慮。洞奏:「今滄景,契丹可入 之道,兵守多缺。契丹時以販鹽為名,舟往來境上,此 不可不察。願度形勢,置帥,增屯戍以控扼之。」時天下 久安,薦紳崇尚虛名,以寬厚沉默為德,於事無所補, 洞以為非朝廷福。又謂諫官持諫以震人主,不數年 至顯仕。此何為者?當重其任而緩其遷,使端良之士 不亟易,而浮躁者絕意。致書歐陽修極論之,召權開 封府推官。英宗即位,轉度支員外郎。英宗哀疚,或經 旬不御正殿,洞上言:「陛下春秋鼎盛,初嗣大統,豈宜 久屈剛健?自比沖幼之主,當躬萬機,攬群材,以稱先 帝付𢌿之意,厭元元之望。」大臣亦以為言,遂聽政。命 攷試開封進士,既罷,進賦題曰《孝慈則忠》。時方議濮 安懿王稱皇事,英宗曰:「張洞意諷朕。」宰相韓琦進曰: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英宗意解,詔訊祈國公 宗說獄。宗說恃近屬,貴驕不道。獄具,英宗以為辱國, 不欲暴其惡。洞曰:「宗說罪在不宥。雖然,陛下將懲惡 而難暴之,獨以其坑不辜數人置諸法可矣。」英宗喜 曰:「卿知大體。」洞因言:「唐宗室多賢宰相名士,蓋其知 學問使然。國家本支蕃衍,無親疏,一切厚廩之,不使 知辛苦。婢妾聲伎,無多寡之限,至滅禮義,極嗜欲,貸 之則亂公共之法,刑之則傷骨肉之愛。宜因秩品立 制度,更選老成教授之。」宗室緣是怨。洞痛詆訾言,上 亦起藩邸,賴察之,不罪焉。轉司封員外郎、權三司度 支判官,對便殿稱旨。英宗遂欲進用,大臣忌之,出為 江西轉運使。江西薦饑,徵民積歲賦,洞為奏免之。又 民輸油絹不中度者,舊責以滿匹,洞命計尺寸輸錢, 民便之。移淮南轉運使,轉工部郎中。淮南地不宜麥, 民艱於所輸,洞復命輸錢,官為糴麥,不踰時而足。洞 在棣時,夢人稱「敕召」者,既出,如拜官然,顧視旌旗,吏 卒羅於庭。至是,夢之如初。自以年不能永教諸子,部 分家事。未幾卒,年四十九。
李兌
[編輯]按《宋史》本傳:「兌字子西,許州臨穎人。登進士第,由屯 田員外郎為殿中侍御史。按齊州叛卒,獄成,有欲夜 篡囚者,兌以便宜斬之,人服其略。張堯佐判河陽,兌 言堯佐素無行能,不宜以戚里,故用。改同知諫院。狄 青宣撫廣西,入內都知任守忠為副,兌言『以宦者觀 軍容,致主將掣腋,非計』。」仁宗為罷守忠太常,新樂成 王拱辰以為十二鐘磬,一以黃鍾為律,與古異。胡瑗 及阮逸亦言聲不能諧,詔近臣集議,久而不決。兌言: 「樂之道,廣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詎容輕議。願參新舊, 但取諧和近雅者,合而用之。」進侍御史知雜事,擢天 章閣待制、知諫院。轉運使制祿與郡守殊,時有用彈 劾奪節及老疾請郡者,一切得仍奉稍。兌言非所以 勸沮。乃詔悉依所居官格。兌在言職十年,凡所論諫, 不自表暴,故鮮傳世。出知杭州,帝書「安民」二字以寵。 徙越州,加龍圖閣直學士、知廣州。南人謂自劉氏納 土後,獨兌著清節。還知河陽,帝又寵以詩。徙鄧州。富 人榜僕死,係頸投井中,而以縊為解。兌曰:「既赴井,復 自縊,有是理乎?必吏受賕教之爾。」訊之果然。兌歷守 名郡,為政簡嚴,老益精明。自鄧歸,泊然無仕宦意。對 便殿,力丐退,英宗命無拜,以為集賢院學士、判西京 御史臺。積官尚書右丞,轉工部尚書,致仕,卒,年七十 六,諡曰莊。從弟先。
楊佐
[編輯]按《宋史》本傳:「佐字公儀,本唐靖恭諸楊後,至佐,家於 宣。及進士第,為陵州推官。州有鹽井,深五十丈,皆石 也。底用柏木為榦,上出井口,垂綆而下,方能及水。歲 餘榦摧敗,欲易之而陰氣騰上,入者輒死。惟天有雨, 則氣隨以下,稍能施工,晴則亟止。佐教工人以木盤 貯水,穴竅灑之,如雨滴然,謂之雨盤。如是累月,井𠏉一新,利復其舊。累遷河陰發運判官,幹當河渠司。皇 祐中,汴水殺溢不常,漕舟不能屬。佐度地鑿瀆,以通 河流,於是置都水監,命佐以鹽鐵判官同判。京城地 勢南下,涉夏秋則苦霖潦,佐開永通河,疏溝澮出野 外,自是水患息。又議治孟陽河,議者謂不便。佐言:「國 初歲轉京東粟數十萬,今所致亡幾。儻不濬復舊跡, 後將廢矣。」乃從其策。出為江、淮發運使。孟陽之役,調 民七八千,夷丘墓百數,怨聲盈塞。詔開封鞫治官吏, 獨捨佐不問。糾察刑獄劉敞請加貶黜,不聽。召為鹽 鐵副使,拜天章閣待制,復判都水,知審官院,權發遣 開封府。嘗使契丹,虜饋以方物,書獨稱名。英宗升遐, 奏遺留物,再往使。卒於道,年六十一。詔護喪歸,賻以 黃金恤其家。
王子融
[編輯]按《宋史王曾傳》:「曾弟子融,字熙仲,初以曾奏,為將作 監主簿。大中祥符進士及第,累遷太常丞,同知禮院。 獻所為文,召試直集賢院。嘗論次國朝以來典禮因 革,為《禮閣新編》,上之,以其書藏太常。權三司度支鹽 鐵判官任布請鑄大錢,行之京城,三司使程琳集官 議,子融曰:『今軍營半在城外,獨行大錢城中,可乎』?事」 遂寢。權同糾察刑獄,知河陽。又集五代事為《唐餘錄》 六十卷以獻,進直龍圖閣,累遷太常少卿,權判大理 寺。乃取讞獄輕重可為準者,類次以為斷例。拜天章 閣待制、尚書吏部郎中、知荊南。盜張海縱掠襄、鄧,至 荊門,子融閱州兵,將迎擊之,賊引去。遷右諫議大夫、 知陝州,徙河中府。既而勾當三班院,遷給事中。以尚 書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知兗州,不赴,改刑部侍郎 致仕。英宗即位,進兵部。卒。本名皞,字子融。元昊反,請 以「字」為名。性儉嗇,街道卒除道,侵子融邸店尺寸地, 至自詣開封府訴之。然教飭子孫,嚴厲有家法。晚學 佛氏,從僧懷璉遊。
李先
[編輯]按《宋史李兌傳》:「兌從弟先,字淵宗,起進士,為虔州觀 察推官,攝吉州永新令。兩州俗尚訟,先為辨枉直,皆 得其平。知信州、南安軍,撫楚州,歷利梓、江東、淮南轉 運使。壽春民陳氏施僧田,其後貧弱,往丐食僧所,而 僧逐之,取僧園中筍,遂執以為盜。先詰其由,奪田之 半以還之。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語。在信為錯安 頭」,謂其無貌而有材也;在楚為「照天燭」,稱其明也。楚 有民迫於輸賦,殺牛鬻之。里胥白於官,先愍焉,但令 與杖。通判孫龍舒以為徒刑,毀其按。明日龍舒來,先 引囚曰:「汝罪應杖,以通判貸汝矣。」遣之出。積官至祕 書監致仕。兄兌,尚無恙,事之彌篤。以子敘封,得大中 大夫。閑居一紀卒,年八十三。子庭玉,年六十即棄官 歸養,人賢其家法雲。
陳希亮
[編輯]按《宋史》本傳:「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唐廣明中,避 難遷眉州青神之東山。希亮幼孤好學,年十六,將從 師,其兄難之,使治錢,息三十餘萬。希亮悉召取錢者, 焚其券而去。業成,乃召兄子庸諭使學,遂俱中天聖 八年進士第,里人表其閭曰三儁。初為大理評事,知 長沙縣。有僧海印國師,出入章獻皇后家,與諸貴人」 交通,恃勢據民地,人莫敢正視。希亮捕治寘諸法,一 縣大聳。郴州竹場有偽為券給輸戶送官者,事覺,輸 戶當死,希亮察其非辜,出之,已而果得其偽造者。再 遷殿中丞,徙知鄠縣。老吏曹腆侮法,以希亮年少易 之。希亮視事,首得其罪,腆叩頭出血願自新,希亮戒 而捨之,卒為善吏。巫覡歲斂民財祭鬼,謂之春齋,否 則有火災。民訛言有緋衣三老人行火,希亮禁之,民 不敢犯,火亦不作。毀淫祠數百區,勒巫為農者七十 餘家。及罷去,父老送之出境,泣曰:「公去,我,緋衣老人 復出矣。」遷太常博士。有言郴獄活人死罪,賜五品服。 初,蜀人官蜀不得通判州事,希亮以母老,願折資為 縣侍親,於是知臨津縣。母終,服除,為開封府司錄司 事。福勝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錢三萬,希亮言「陝西用 兵,願以此餽軍。」詔罷之。青州民趙禹上書言趙元昊 必反,宰相以禹狂言,徙建州。元昊果反,禹訟所部不 受,亡至京自理。宰相怒,下開封獄。希亮言禹可賞不 可罪。爭不已,上釋禹賞為徐州推官,且欲以希亮為 御史。會外戚沈元吉以奸盜殺人,希亮一問得實,自 驚仆死,沈氏訴之,詔御史劾希亮及諸掾吏,希亮曰: 「殺此賊者獨我耳。」遂引罪坐廢。期年,盜起京西,殺守 令。富弼薦希亮可用,起知房州。州素無兵備,民凜凜 欲亡去。希亮以牢城卒雜山河戶,得數百人,日夜部 勒,聲振山南,民恃以安。殿侍雷甲以兵百餘人逐盜 竹山,甲不能戢,所至為暴。或疑為盜,告希亮。盜入境, 且及門,希亮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滿無得發,士皆 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動,乃下馬拜請死,曰:「初不知 公官軍也。」吏士皆欲斬甲以徇,希亮獨治為暴者十 餘人,使甲以捕盜自贖。時劇賊黨軍子方張,轉運使 使供奉官崔德贇捕之。德贇既失黨軍子,遂圍竹山民賊所嘗舍者曰向氏,殺父子三人,梟首南陽市,曰: 「此黨軍子也。」希亮察其冤,下德贇獄,未服,黨軍子獲 於商州。詔賜向氏帛,復其家,流德贇通州。或言華陰 人張元走夏州,為元昊謀臣。詔徙其族百餘口於房, 譏察出入,饑寒且死。希亮曰:「元事虛實不可知,使誠 有之,為國者終不顧家,徒堅其為賊耳。此又皆其疏 屬,無罪。」乃密以聞,詔釋之。老幼哭希亮庭下,曰:「今當 還故鄉,然奈何去父母乎?」遂畫希亮像祀焉。代還,執 政欲以為大理少卿,希亮曰:「法吏守文,非所願,願得 一郡以自效。」乃以為宿州。州跨汴為橋,水與橋爭,常 壞舟。希亮始作飛橋,無柱,以便往來。詔賜縑以褒之, 仍下其法,自畿邑至於泗州,皆為飛橋。皇祐元年,移 滑州。奏事殿上,仁宗勞之曰:「知卿疾惡,無懲沈氏子。」 事未行,詔提舉河北便糴。都轉運使魏瓘劾希亮擅 增損物價,已而瓘除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希亮乞 廷辨。既對,仁宗直希亮,奪瓘職,知越州,且欲用希亮。 希亮言:「臣與轉運使不和,不得」為無罪,力請還滑。會 河溢,魚池埽且決,希亮悉召河上使者,發禁兵捍之, 廬於所當決。吏民涕泣更諫,希亮堅臥不動,水亦去, 人比之王尊。是歲,盜起宛句,晝劫張郭鎮,執濮州通 判井淵。仁宗以為憂,問執政可用者,未及對,仁宗曰: 「朕得之矣。」乃以希亮為曹州,不逾月,悉擒其黨。淮南 饑,安撫、轉運使皆言壽春守王正民不任職,正民坐 免,詔希亮乘傳代之。轉運使調理胥米而蠲其役,凡 十三萬石,謂之「折役米」,米翔貴,民益饑。希亮至,除之, 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無罪,職事辦治。詔 復以正民為鄂州。久之,徙知廬州。虎翼軍士屯壽春 者,以謀反誅,遷其餘不反者數百人於廬,皆自疑不 安。一日,有竊入府舍,將為不利者,希亮笑曰:「此必醉 耳。」貸而流之,盡以其餘給左右使令,且以守倉庫,人 為之懼。希亮益加親信,皆感德指心,誓為希亮死。改 提點刑獄、江東,遷度支郎中,徙河北。嘉祐二年,入為 開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戶部勾院。朝廷以三司事冗, 簿書留滯,乃命希亮。又兼開拆司、滎州鬻鹽凡十八 井,歲久澹竭,有司責課如初,民破產籍沒者三百餘 家。希亮為言,還其所籍,歲蠲三十餘萬斤。「三司簿書 留滯者,自天禧以來,末帳六百有四,明道以來,生事 二百一十二萬。」希亮日夜課吏,凡九月去其三之二。 度支吏不時勾,希亮,杖之,副使以希亮擅決罰,由是 事復滯。會接伴契丹使還,自請補外,乃以為京西轉 運使,賜三品服。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自稱周大 王,震動汝、洛間。希亮聞之,即日輕騎出,按吏請以兵 從,希亮不許。其賊二十四人道遇希亮,以希亮輕出, 意色閑和,不能測,遂相與列訴道周。希亮徐問其所 苦,命一老兵押之曰:「以是付葉縣,聽吾命。」既至,令曰: 「汝以自首皆無罪,然必有首謀者。」眾不敢隱,乃斬元 以徇,流軍校一人,餘悉遣赴役如初。遷京東轉運使。 維州參軍王康赴官,道博平大猾有號「截道虎」者,毆 康及其女幾死,吏不敢問。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島。 又劾吏故縱,坐免者數人。徐州守暴苛,以細過籍民 產數十家,獲小盜,使必自誣抵死,希亮言其狀,卒以 廢去。數上章請老,不允。移知鳳翔,倉粟支十二年,主 者以腐敗為憂。歲饑,希亮發十二萬石貸民,有司懼 為擅發,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舊,官民皆便 于闐。使者入朝,過秦州,經略使以客禮享之。使者驕 甚,留月餘,壞傳舍什器,縱其徒入市掠飲食,民戶皆 晝閉。希亮聞之,曰:「吾嘗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 敢暴橫,皆譯者教之。吾痛繩以法。譯者懼其使,不敢 動矣,況此小國乎?」乃使教練使持符告譯者曰:「入吾 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斬,若取軍令狀以還。」使者至, 羅拜庭下,希亮命坐兩廊飲食之,護出其境,無一人 譁者。英宗即位,遷太常少卿。獄有盜,法當死,僚官持 不可。久之,盜殺守吏遁去。希亮以前議讞於朝,而希 亮之議是。僚官懼,欲以事中希亮,希亮自顧無有其 事。始,州郡以酒相餉,例皆私有之,而法不可,希亮以 遺游士之貧者,既而曰:「此亦私也。」以家財償之。遂借 此上書自劾,求去不已,坐是分司西京。未幾,致仕,卒, 年六十四。希亮嘗夢異人按圖而告之年,至是果然, 贈工部侍郎。希亮為人,清勁寡慾,不假人以色,自王 公貴人,皆嚴憚之。見義勇發,不計禍福,所至,奸民猾 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誅,然出於仁恕,故嚴而不殘。 少與蜀人宋輔游,輔卒於京,母老,子端平幼,希亮養 其母終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諸子學,卒登進士第。四 子悅,度支郎中;恪,滑州推官;恂,大理寺丞。慥,字季常。
韓宗彥
[編輯]按《宋史韓億傳》:億子綱,綱子宗彥,字欽聖,蔭補將作 監主簿,舉進士甲科,累遷太常博士。以大臣薦,召試 為集賢校理,歷提點京西、京東刑獄。應天府失入平 民死罪,獄成未決,通判孫世寧辨正之,獄吏當坐法, 而尹劉沆縱弗治。宗彥往按舉,沆復沮止之。宗彥疏 沆於朝,抵吏罪。仁宗春秋高,未有嗣,宗彥上書曰:「漢章帝詔諸懷妊者,賜胎養穀,人三斗,復其夫,勿算一 歲,著為令。臣考尋世次,帝八子,長則和帝,而質、安以 下諸帝,皆其係冑,請修胎養之令。」且曰:「人君務蕃毓 其民,則天亦昌衍其子孫矣。」以尚書兵部員外郎判 三司鹽鐵勾院,卒。
李參
[編輯]按《宋史》本傳:「參字清臣,鄆州須城人。以蔭知鹽山縣。 歲饑,諭富室出粟,平其直予民,不能糴者,給以糟籺, 所活數萬。通判定州,都部署夏守恩貪濫不法,轉運 使使參按之,得其事,守恩謫死,知荊門軍。荊門歲以 夏伐竹並稅簿輸荊南造舟,積日久,多蠹惡,不可用, 牙校破產不償責。參請冬伐竹,度其費以給,餘,募商」 人與為市,遂除其害。歷知興元府、淮南京西、陝西轉 運使。部多戍兵,苦食少,參審訂其闕,令民自隱度麥 粟之贏,先貸以錢,俟穀熟還之官,號「青苗錢」,經數年 廩有羨糧,《熙寧青苗法》蓋萌於此矣。朝廷患邊費益 廣,參建議輦錢邊郡以平估糴,權罷入中法,比其去, 省榷貨錢千萬計。召為鹽鐵副使,以右諫議大夫為 河北都轉運使。與安撫使郭申錫相視決河,議不協, 又與真定呂溱相惡,二人皆得罪。參移使河東,知荊 南。嘉祐七年,召為三司使,參知政事孫抃曰:「參為主 計,外臺將承風刻剝天下,天下之民困矣。」乃改群牧 使。詔王安石、王陶置局經度國計。參言:「官各有職,臣 若不任事,當從廢黜。不然,乞罷此局。」從之。治平初,加 集賢院學士、知瀛州,賜黃金百兩。帥臣有賜,自參始。 再遷樞密直學士、知秦州。蕃酋藥家族作亂,討平之, 得良田五百頃,以募弓箭手。居鎮閱歲,未嘗以邊事 聞。英宗遣使問故,對曰:「將在邊,期於無事而已,不敢 妄以寇貽主憂。」以疾解邊任,判西京御史臺,起知曹、 濮二州。神宗久知其才,書姓名於殿柱,以知永興軍 不行,卒,年七十四。參無學術,然剛果嚴深,喜發擿姦 伏,不假貸,事至即決,雖簿書纖悉不遺,時稱「能吏。」
劉幾
[編輯]按《宋史劉溫叟傳》:溫叟子煜,煜子幾,字伯壽,以煜任 為將作監主簿。生而豪儁,長折節讀書。第進士,從范 仲淹辟,通判邠州。邠地鹵,民病遠汲,幾浚渠引水注 城中。客曰:「自郭汾陽城此州,苟外水可釃,何待今日, 無為虛費勞人也。」幾不答。未幾,水果至,鑿五池於通 逵,民大利便。孫沔薦其才,任將帥,換如京使,知寧州。 俗喜巫,軍校仗妖法結其徒,亂有日。幾使他兵伏壘 門以伺,夜半盡禽之。加本路兵馬鈐轄、知邠州。儂智 高犯嶺南,几上書願自效,以為廣東、西捉殺。道聞蔣 偕、張忠戰沒,疾馳至長沙,見狄青曰:「賊若退守巢穴, 瘴毒方興,當班師以俟再舉。若恃勝求戰,此成擒耳。」 賊果悉眾來,大戰於歸仁鋪。前鋒孫節死,幾以右軍 搏鬥,自辰至已,勝負未決。幾言於青,出勁騎五千,張 左右翼,擣其中堅,賊駭潰。進皇城使、知涇州。陛見,辭 以母老,丐復文階歸養。仁宗諭之曰:「涇,內地也,將母 莫便焉。」命特賜冠帔,領恆州刺史。遷西上閤門使,再 歸郎中班。曾公亮薦之,復以嘉州團練使為太原、涇 原路總管。夏人寇用亮堡,轉運使陳述古攝渭帥。幾 移文索援兵,不聽;率諸將偕請,又不聽。乃趣以手書 述古怒,移幾為鳳翔,且劾生事。朝廷以總管非轉運 使所得徙置,遣御史出按。述古黜幾,亦改鄜州。召判 三班院。邊吏告夏人趨大順,英宗問幾,幾曰:「大順天 險,非夏人可得近,正恐與大順為讎爾。」帝曰:「德明子 奔馬入城,幾為所掩,卿料敵一何神也。」以為秦鳳總 管。神宗即位,轉四方館使、知保州,治狀為河北第一。 踰六年,即請老,還為祕書監致仕。元豐三年,祀明堂, 大臣言幾知音,詔詣太常定雅樂。幾曰:「古樂備《四清》 聲,沿五季亂離廢,請增之。」樂成,予一子官。幾得謝。二 十年,放曠嵩、少間,遇唐末異人靖長官者,得《養生訣》, 故益老不衰。間與人語邊事,謂張耒曰:「比見詔書禁 邊吏夜飲,此曹一旦有急,將使輸其肝腦,比平日禁 其為樂,為今役者,不亦難乎?夫椎牛釃酒,豐犒而休 養之,非欲以醉飽為德,所以增士氣也。」耒敬識其語。 再加通議大夫,卒,年八十一。幾篤於風義,推父遺恩, 官從兄。已得任子,必先兄「弟子之孤者。」其議樂律最 善,以為律主於人,聲不以尺度求合,古今異時,聲亦 隨變,猶以古冠服加於今人,安得而稱?儒者泥古,致 詳於形名度數間,而不知清濁輕重之用。故求於器 雖合,而考於聲則不諧。嘗游佛寺,聞鐘聲,曰:「聲澌而 悲,主者且不利。」是夕,主僧死。在保州聞角聲,曰:「宮微 而商離。」至秋,守臣憂之。及期幾遇疾,然所學頗雜《鄭》 《衛》雲。
朱景
[編輯]按《宋史》本傳:「景字伯晦,河南偃師人。舉進士,調滎澤 簿。西方用兵,詔侍從館閣舉縣令,景預選,知隴州汧 源縣,累遷知汝州葉驛。道遠,隸囚為送者所虐,多死, 俗傳為葉家關,景重禁以絕其患。擢知壽州,秩祿視 提點刑獄。始至,亟發廩振給,以勸富者。出積穀,所活數萬。城西居民三千室,建請築外郭環入之,公私稱」 便。再遷光祿卿。熙寧初,病革,自占遺表,呼其子光庭 操筆書之,其略云:「切聞河北水災地震,陛下當減膳 避殿,齋居加省,召二府大臣朝夕諮訪闕失,思所以 弭咎。」凡數百言,無一語求恩。卒,年七十一。詔加賻贈, 錄其子以官。
李載
[編輯]按《宋史》本傳:「載字伯熙,黎陽人。少苦學,隆暑讀書,置 足於水,雖得疾,不捨去。登進士第,調冀州推官,知大 名冠氏縣,府守呂夷簡入相,薦其材,知齊州。鈐轄趙 瑜使酒毆載,乃扃戶避逸。瑜得罪,載坐不舉劾,黜為 信陽軍。安撫使。錢明逸等為之申理,改常州。知祥符 縣。有巫以井泉飲人,雲可愈疾,趨者旁午,載杖巫,堙」 其井。歷知虢州、漣水軍。載性篤孝,侍母病不解帶,至 病亟不能食,載亦不食。母知之,為強食。六為州,一以 寬厚稱。以光祿卿提舉仙源觀,卒,年七十四。
姚渙
[編輯]按《宋史》本傳:「渙字虛州,世家長安。隋開皇中,有景徹 者,以討平瀘夷策功,為普州刺史,卒,子孫遂家普州。 渙第進士,監益州交子務,發姦隱萬緡,主吏皆當死。 渙曰:『戮人以干澤,非吾志也,義不蔽姦而已』。請於使 者,願不受賞。於是全活者眾。」知峽州,宜都民為盜所 殘,縣執囚訊服,以獄上,渙移劾於他有司。居亡何,真 盜獲,大江漲溢,渙前戒民徙儲積遷高阜,及城沒,無 溺者。因相地形,築子城埽臺,為木岸七十丈,繚以長 隄,楗以薪石,厥後江漲不為害,民德之。徙知涪州。賓 化夷多犯境,渙施恩信拊納,酋豪爭羅拜廷下,訖渙 去無警。終光祿卿,年六十七。
韓璹
[編輯]按《宋史》本傳:「璹字君玉,衛州汲人。登進士第,知定州 安喜縣。為政彊力,能使吏不賄,守韓琦稱其才,為開 封司錄。嘉祐寬恤諸道,分遣使者,璹曰:『京師諸夏本, 顧獨不蒙惠乎』?乃具徭役利害上之,詔司馬光、陳洙 詳定條式,遂革大姓漁並之弊。提點利州路河北刑 獄,以開封府判官迎契丹使。使問:『南朝不聞打圍,何 也』?」璹曰:「我後仁及昆蟲,非時不為耳。」熙寧初,為梓州 路轉運使。朝廷命諸道議更役法,璹首建併綱減役 之制,綱以數計者百二十有八,衙前以人計者二百 八十有三,省役人五百。又請裁定諸州衙簿。於是王 安石言:「璹所言皆久為公私病,監司背公邀譽,莫之 或恤,而獨能體上意,宜加賞。」乃下褒詔,且賜帛二百。 入為鹽鐵副使,以右諫議大夫知澶州。坐失舉,降太 常少卿。河決,晝夜捍禦。神宗念其勞,復改官大中大 夫,判將作監,轉正議大夫,致仕。卒,年七十七。璹吏事 絕人,閱按牘終身不忘,澶州民懷思之。他日,郡守或 欲有所為,民必曰:「此已經韓大中矣。」以故輒止。
沈立
[編輯]按《宋史》本傳:立字立之,歷陽人。舉進士,簽書益州判 官,提舉商胡埽。採摭大河事跡、古今利病,為書曰《河 防通議》,治河者悉守為法。遷兩浙轉運使。蘇、湖水,民 艱食,縣戒強豪,民發粟以振,立亟命還之,而勸使自 稱貸,須歲稔,官為責償。茶禁害民,山場、榷場多在部 內,歲抵罪者輒數萬,而官僅得錢四萬。立著《茶法要 覽》,乞行通商法,三司使張方平上其議,後罷榷法,如 所請。立召為戶部判官。奉使契丹,適行冊禮,欲令從 其國服,不則見於門,立折之曰:「往年北使講見儀,未 嘗令北使易冠服,況門見耶?」契丹愧而止。遷京西北 轉運使。都水方興六塔河,召與議,立請止修五股等 河及漳河,分殺水勢以省役,從之。加集賢修撰、知滄 州,進右諫議大夫、判都水監,出為江、淮發運使。居職 辦治,加賜金數,詔嘉之。知越州、杭州、審官西院、江寧 府初立,在蜀悉以公粟售書,積卷數萬。神宗問所藏, 立上其目及所著《名山水記》三百卷。徙宣州,提舉崇 禧觀。卒,年七十二。
畢仲衍
[編輯]按《宋史畢士安傳》:士安曾孫仲衍,字夷仲,以蔭為陽 翟主簿。張昇,縣人也,方鎮許請於朝,欲興鄉校,既具 材計工,又聽民自以其力輸助。邑子馬宏以口舌橫 閭里,謾謂諸豪曰:「張公興學,而縣令乃因以取諸民, 由十百而至千萬未已也,君將不堪。誠捐百金予我, 我能止役。」豪信其能,予百金。宏即詣府宣言,縣吏盡 私為學之費,又將賦於民。昇果疑焉,敕縣且止,又揭 其事於道。令欲上疏辯,仲衍曰:「亡益也,不如取宏治 之,不辯自直矣。」會攝縣事,即逮捕驗治,五日得其姦, 言於昇,流宏鄧州,一縣相賀。給事中張問居里中,謂 仲衍曰:「諺雲『鋤一惡,長十善』。君之謂也。」舉進士中第, 調沈丘令。歐陽修、呂公著薦之,入司農為主簿,升丞。 吳充引為中書檢正。奉使契丹,宴射連破的,眾驚異 之。且偉其姿容,密使人取其衣為度,製服以賜。時預 其元會,盡能記其朝儀節奏,圖畫歸獻。後錢勰出使, 契丹主猶問:「畢少卿何官?今安在?」王珪與充不相能以仲衍為充所用,數求罪過欲傷之,卒無可乘,但留 滯不遷。經四年,乃以祕閣校理同知太常禮院,為官 制局檢討。官制文字千萬計,區別分類,損益刪補,皆 曲盡其當。凡從中問其事,必須仲衍然後報,他人不 知也。撰《中書備對》三十卷,士大夫家爭傳其書。高麗 使入貢,詔館之。上元夕與使者宴東闕下,作詩誦「聖 德」,神宗次韻賜焉,當時以為寵。官制行,帝自擢起居 郎,王珪留除命,謂為太峻,爭於前。帝連稱曰:「是當得 爾。」未幾,暴得疾,一夕卒,年四十三。帝遣中使唁其家, 賻錢五十萬。
劉彝
[編輯]按《宋史》本傳:「彝字執中,福州人。幼介特,居鄉以行義 稱。從胡瑗學,瑗稱其善治水,凡所立綱紀規式,彝力 居多。第進士,為邵武尉,調高郵簿,移胊山令。治簿書, 恤孤寡,作陂池,教種藝,平賦役,抑姦猾,凡所以惠民 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目曰《治築》。」熙寧初,為制置三 司條例官屬,以言新法非便罷。神宗擇水官,以彝悉 東南水利,除都水丞。久雨汴漲,議開長城口。彝請但 啟楊橋斗門,水即退。為兩浙轉運判官、知處州,俗尚 巫鬼,不事醫藥。彝著《正俗方》以訓,斥淫巫三千七百 家,使以醫易業,俗遂變。加直史館、知桂州。禁與交人 互市。交阯陷欽、廉、邕三州,坐貶均州團練副使,安置 隨州。又除名為民,編隸涪州,徙襄州。元祐初,復以都 水丞召還,病卒於道,年七十。著《七經中義》百七十卷, 《明善集》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
孫構
[編輯]按《宋史》本傳:「構字紹先,博平人。中進士第,為廣濟軍 判官。歲入圭田粟六百石,構止受百石,餘以𢌿學官。 久之,知黎州。夷年墨數擾邊,用間殺之。蜀帥呂公弼 上其事,擢知真州。凶歲得盜令名指黨伍,悉寘諸法, 境內為清。遷度支判官。夔州部夷梁承秀、李光吉、王 充導生獠入寇,轉運判官張詵請誅之。選構為使,倍」 道之官。至則遣浯州豪杜安募千人往襲,自督官軍 及黔中兵擊其後,斬承秀,入討二族,火其居,餘眾保 黑崖嶺。黔兵從間道夜譟而進,光吉墜崖死,兗自縛 降,以其地建南平軍。錄功加直昭文館,徙湖北轉運 使。章惇興南、北江蠻事,構諭降懿、治二州,納歸附州 十四。初,渡辰溪,舟毀而溺,得援者僅免。神宗憫之,賜 帛三百。北河酋彭師晏常持向背,構知向水酋彭儒 武與有隙,檄使攻之,師晏降,得其下溪州地,五溪皆 平。進集賢殿修撰,賜三品服。交阯入寇,拜右諫議大 夫、知桂州,聲言將《掎角》擣其巢穴,寇聞,引去。以疾提 舉崇福宮,換大中大夫。卒,年六十四。構喜功名,勇於 建立,西南邊事自此始雲。
張詵
[編輯]按《宋史》本傳:「詵字樞言,建州蒲城人。第進士,通判越 州。民患苦衙前役,詵科別人戶籍其當役者,以差入 錢為僱人充,皆以為便。知襄邑縣,擢夔路轉運判官, 錄闢土之功,加直集賢院,改陝西轉運副使。召對,帝 曰:『朕未識卿,每閱章奏,獨卿與蔡挺有所論請,使人 瞭然,尋當以帥事相屬』。」及入辭,賜服金紫。明年,直龍 圖閣、知秦州。前此,將吏貪功,多從羌地獵射,因起邊 患。詵至,申令毋得犯,得一人斬諸境上,群羌感悅。遷 天章閣待制、知熙州。董氈遣兔章逼岷州,詵往討,董 氈迎戰,破之於錯鑿城,斬首萬級。元豐初,加龍圖閣 直學士、知成都府,徙杭州。將行,復命權經略熙河事, 趣使倍道行。時倉卒治戎,有司計產調夫,戶至累百, 民多流亡,詵中途訴其狀,乞敕劍外招攜之,不報。會 靈武師罷,乃赴杭,道過京師,帝訪以西事,對曰:「彼勢 雖弱,而我師未銳,邊備未飭,願以歲月圖功。」累官正 義大夫,卒,年七十二。詵性孝友,廉於財,平生不殖田 業,既建拓瀘夷,地被進用。後雖有善言可紀,終不逭 清議雲。
朱守約
[編輯]按《宋史》本傳:守約,開封酸棗人。以父任為左班殿直, 至河北緣邊安撫副使,遷知恩州。仁宗諭以亂後撫 御之意,對曰:「恩與他郡等耳,而為守者猶以反側待 之,故人心不自安。臣願盡力。」徙益州路鈐轄,累遷文 州刺史、康州團練使,知雄州,歷龍神衛、捧日天武都 指揮使,馬步殿前都虞候。入宿衛,遷洋州觀察使。衛 兵以給粟陳譁譟,執政將付有司治,守約曰:「御軍安 用文法?」遣一牙校語之曰:「天子太倉粟,不請何為?我 不貸汝。」眾懼而聽命。進步軍副都指揮使、威武軍留 後。神宗以禁旅驕惰,為簡練之法,屯營可併者併之。 守約率先推行,約束嚴峻,士始怨終服。或言其持軍 太急,帝密戒之,對曰:「臣為陛下明紀律,不忍使恩出 於臣而怨歸陛下。」帝善之,欲擢寘樞府,宰相難之,乃 止。故事,當郊之歲,先期籍士卒之兇悍者配下軍以 警眾,當受糧而倩人負者罰。久而浸弛,守約悉舉行 之。所居肅然無人聲,至蟬噪於庭亦擊去,人以為過。 涖職十年卒,年七十一。贈安武軍節度使,諡曰勤毅子球,以蔭幹當禮賓院,條奏川券、馬四弊,群牧使用 其議,馬商便之。再使高麗,密訪山川形勢、風俗好尚。 使還,圖紀上之,神宗稱善,進通事舍人。帝崩,告哀契 丹,至則使易吉服。球曰:「通和歲久,憂患是同,大國安, 則為之。」契丹不能奪。積遷西上閤門使、樞密副都承 旨。為人謹密,朝日所聞上語,雖家人不以告。卒於官。
曾孝寬
[編輯]按《宋史曾公亮傳》:「公亮子孝寬,字令綽,以蔭知桐城 縣,選知咸平縣。民詣府訴雨傷麥,府以妄杖之。孝寬 躬行田,辨其實,得蠲賦。除祕閣修撰,提點開封府界。 鎮縣保甲法行,民相驚言,且籍為兵。知府韓維上言, 乞候農隙行之。孝寬榜十七縣,揭賞告捕扇惑者,民 兵不敢訴,維之言不得行。入知審官東院,判刑部。熙」 寧五年,遷樞密都承旨。承旨用文臣自孝寬始。擢拜 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丁父憂,除喪,以端明殿學 士知河陽,徙鄆。鄆有《孟子》廟,孝寬請於朝,得封鄒國 公,配享孔子。連徙鎮,以吏部尚書召,道卒,年六十六, 贈右光祿大夫。
祖無擇
[編輯]按《宋史》本傳,無擇,字擇之,上蔡人。進士高第,歷知南 康軍、海州,提點淮南廣東刑獄,廣南轉運使,入直集 賢院。時封孔子後為文宣公,無擇言:「前代所封曰宗 聖,曰奉聖,曰崇聖,曰恭聖,曰褒聖。唐開元中,尊孔子 為文宣王,遂以祖諡而加後嗣,非禮也。」於是下近臣 議,改為衍聖公,出知袁州。自慶曆詔天下立學十年 間,其敝徒文具,無命教之實。無擇首建學官,置生徒, 郡國弦誦之風,由此始盛。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加龍 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進學士,知鄭、杭二州。神宗 立,知通進、銀臺司。初,詞臣作誥命,許授潤筆物,王安 石與無擇同知制誥,安石辭,一家所饋不獲,義不欲 取,置諸院梁上。安石憂去,無擇用為公費,安石聞而 惡之。熙寧初,安石得政,乃諷監司求無擇罪,知明州 苗振以貪聞,御史王子韶使兩浙廉其狀,事連無擇。 子韶,小人也,請遣內侍自京師逮赴秀州獄。蘇頌言 無擇列侍從,不當與故吏對曲直,御史張戩亦救之, 皆不聽。及獄成,無貪狀,但得其貸官錢接部民坐及 乘船過制而已,遂謫忠正軍節度副使。安石猶為帝 言:「陛下遣一御史出,即得無擇罪,乃知朝廷於事但 不為,未有為之而無效者。」尋復光祿卿、祕書監、集賢 院學士、主管西京御史臺,移知信陽軍,卒。無擇為人 好義,篤於師友,少從孫明復學經術,又從穆修為文 章。兩人死,力求其遺文,彙次之,傳於世。以言語政事 為時名卿用。小累鍛鍊放棄,訖不復振,士論惜之。
劉瑾
[編輯]按《宋史》本傳:「瑾字元忠,吉州人,沆之子也。第進士,為 館閣校勘。沆亡,得褒贈。知制誥張環草詞,語涉譏貶, 瑾泣涕不能食,闔門衰絰,邀宰相自言。朝廷為改書, 命黜環為州,瑾亦坐衰月入公門,罷職,沒喪不就官, 丐守墳墓。王素為請,以伸孝子之志。詔復職,遷集賢 校理、通判睦州,為淮南轉運副使。召修起居注,加史」 館修撰、河北轉運使,拜天章閣待制、知瀛州。坐與世 居通問,徙明州。未行,改鎮廣州。與樞密院論戍兵不 合,改虔州。戰櫂。都監楊從先奉旨募兵不至,擅遣其 子懋糾諸縣巡檢兵集郡下。瑾怒責之,遽發悖謬語, 懋訴瑾於朝,遂廢於家。踰年,復待制、知江州,歷福州、 秦州、成德軍,卒。瑾素有操尚,所涖以能稱。然御下苛 嚴,少縱舍,好面折人短,以故多致訾怨。
閻詢
[編輯]按《宋史》本傳:「詢字議道,鳳翔天興人。少時以學問著 聞,擢進士第,又中書判㧞萃科,累遷祕書丞,為監察 御史裡行。詔治王素獄,坐有姻嫌,不以聞,降監河陽 酒稅,累遷為鹽鐵判官,使契丹,詢頗諳北方疆理,時 契丹在靴淀,迓者王惠導詢由松亭往,詢曰:『此松亭 路也,胡不徑蔥嶺而迂往若是,豈非誇大國地廣以 相欺邪』?」惠慚不能對。加直龍圖閣、知梓州,徙河東轉 運使。言三路土兵疲老者,聽其族以強壯者代。從之。 進集賢殿修撰、知河中府。大河漲,壞浮橋,詢易為長 橋。拜天章閣待制、知廣州。不即赴,罷職,知商州。神宗 轉右諫議大夫,改邠、同二州,提舉上清太平宮。卒,年 七十九。
王罕
[編輯]按《宋史王珪傳》:「珪季父罕,字師言,以蔭知宜興縣。縣 多湖田,歲訴水輕重失其平,罕躬至田處,列高下為 圖。明年,訴牒至,按圖示之,某戶可免,某戶不可免,眾 皆服。范仲淹在潤,奏下其式於諸道。西方用兵,仍年 科箭羽於東南,價踴貴,富室至豫貯以待鬻,罕白郡 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輸錢。旁州聞之,皆願如常州」 法。累遷戶部判官,修太宗別廟。中貴人大慮材將一 新之,罕白:「是特歲久丹漆黯闇,但當致飾耳。」榱櫨皆 如故,唯易一楹,省緡錢十萬。出為廣東轉運使。儂智 高入寇,罕行部在潮,廣州守仲簡自圍中遣書邀罕罕報曰:「吾家亦受困,非不欲歸,顧獨歸無益,當求所 以相濟者。」遂還惠州。州之惡少年正相率為盜,里落 驚擾。惠人邀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護者數千計。罕 擇父老可語者,問以策,曰:「吾屬皆有田客,欲給以兵, 使相保聚。」罕曰:「有田客者,如是得矣,無者奈何?」乃呼 耆長,發里民補壯丁,每長二百人,又令邑尉增弓手 二千。巳時,下令約申而集,募有方略者,許以官秩金 帛,使為甲首。久之無至者。有婦人訴為僕奪釵珥,捕 得之,並執奪攘者十八輩,皆梟首決口置道。《左傳》曰: 「此耆長發為壯丁不肯行者也。」觀者始有怖色。至期, 得六百人,尉所部亦至。於是染庫帛為旗授之,割牛 革為盾形,柔之湯中。每盾削竹籤十六,穿於革,以木 為鼻,使持之自蔽。斷苦竹數千,銛其末,使操為兵,悉 出公私戎器,檄告屬城,倣而行之。數日,眾大振。向之 惡少年皆隸行伍,無敢動。乃簡卒三千,方舟建旗,伐 鼓,作樂,順流而下。將至廣,悉眾登岸,斬木為鹿角,積 高數仞,營於南門。智高戴黃蓋臨觀,相去三十步,見 已嚴備,不敢犯。罕徐開門而入,智高遂解去。時南道 郵驛斷絕,罕上事不得通,而提點刑獄鮑軻遁處南 雄,數具奏。及賊平,軻受賞,罕謫監信州酒。安撫使孫 沔言罕實有功,復以為西路轉運使。或傳智高不死, 走火峒。儂宗旦據險聚眾,邕守蕭注謀擊之,罕呼宗 旦子日新謂之曰:「汝父內為交阯所仇,外為邊將希 賞之餌,非計也。汝歸報,擇利而為之。」於是父子俱降。 徙知潭州,擢戶部、度支副使,復為潭州。為政務適人 情,不加威罰。有狂婦數訴事,出言無章,卻之則勃罵, 前守每叱逐之,罕獨引至前,委曲徐問,久稍可曉。乃 本為人妻無子,夫死,妾有子,遂逐婦而據家資。屢訴 不得直,因憤恚發狂。罕為治妾而反其資,婦良愈。郡 人傳為神明。監司上《治狀》,敕書褒諭,賜絹三百。徙知 明州,以光祿卿卒,年八十。兄之子珪,少孤,罕教養有 恩。後珪貴,每予書,必以「盛滿」為戒雲。
劉渙
[編輯]按《宋史劉文質傳》:「文質子渙,字仲章,以父任為將作 監主簿,監并州倉。天聖中,章獻太后臨朝久,渙謂天 子年加長,上書請還政。後震怒,將黜隸白州,呂夷簡、 薛奎力諫得免。仁宗親政,擢為右正言。郭后廢,渙與 孔道輔、范仲淹等伏闕爭之,皆罰金。會河東走馬承 受奏渙頃官并州,與營妓游,黜通判磁州,尋知遼州。」 夏人叛,朝廷議遣使通河西唃氏,渙請行間道走青 唐,諭以恩信。唃氏大集族帳,誓死捍邊,遣騎護出境, 得其《誓書》與《西州地圖》以獻。加直昭文館,遷陝西轉 運使,由工部郎中知滄州,改吉州刺史、知保州。州自 戍卒叛後,兵益驕。渙至虎翼軍,謀舉城叛,民大恐。渙 單騎徐叩營,械首惡者歸斬之,一軍帖服。徙登州,益 治刀魚船備海寇,寇不敢犯,詔嘉獎之。歷知邢、恩、冀、 涇、澶五州。恩承賊蹂踐後,渙經理繕葺有敘。兵民犯 法,一切用重典,威令大振。治平中,河北地震,民乏粟, 率賤賣耕牛以苟朝夕。渙在澶,盡費公錢買之。明年, 民無牛耕,價增十倍,渙復出所市牛,以元直與民澶, 民賴不失業。歷秦鳳、涇原、真定、定州路總管,四遷至 鎮寧軍節度觀祭留後。熙寧中,還為工部尚書致仕。 渙有才略,尚氣不羈,臨事無所避,然銳於進取。方開 拓兆、岷,討安南,渙既老,猶露章請自效,不報。卒,年八 十一。
李肅之
[編輯]按《宋史李迪傳》,肅之,字公儀,迪弟子也。以迪蔭,監大 名府軍資庫。大河溢,府檄修冠氏隄,工就弗擾,民悅 之,請為宰。邑多盜,時出害人,肅之令比戶置鼓,有盜 輒擊鼓,遠近皆應,盜為之衰。止為御河催綱,橫隴之 決,使者檄護金隄,滿歲無河患。通判澶州。契丹泛使 將過郡,而樓堞壞圮,肅之謂郡守曰:「吾州為景德破 敵之地,當示雄疆。今保障若是,且奈何?」遂鳩工構城 屋凡千區。已而中貴人銜命來視,規制一新,驚賞嗟 異,聞之朝,擢知德州,提點開封府界內縣鎮,夔路湖 南刑獄。儂蠻暴嶺外,肅之親捍諸境。會蔣偕失利,亟 率兵往躡於臨賀,賊引去。狄青、孫沔交薦之,徙湖北 轉運使。辰陽彭士羲叛,討平之,猶以過左遷,知齊州, 改江東、兩浙、河北轉運使,進度支副使、江淮發運使。 神宗初即位,諒祚寇大順城,肅之入奏,帝訪以西夏 事,奏對稱旨,以為右諫議大夫、知慶州,數日,徙瀛州。 大雨地震,官舍民廬推陷。肅之出入泥潦中,結草囷 以儲庾粟之暴露者,為苃舍以居民,啟廩振給,嚴儆 盜竊,一以軍法從事。天子聞而嘉之,遣使勞賜。遷天 章閣待制、知開封府,出知定州。還遷三司使,又出為 永興軍、青、齊二州。元豐二年,復知開封,為樞密都承 旨,加龍圖閣直學士、知鄆州。四年,提舉太極觀。卒,年 八十二。肅之內行修飭,母喪,廬墓三年,不入城郭。季 弟承之,生而孤,鞠育誨道,至於成人,遂相繼為侍從, 帝稱其「一門忠孝」雲。
===呂溱===按《宋史》本傳:「溱字濟叔,揚州人,進士第一,通判亳州, 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坐預進奏院宴飲,出知蘄、楚、 舒三州,復修起居注。」儂智高寇嶺南,詔奏邸毋得輒 報,溱言一方有警,使諸道聞之,共得為備。今欲人不 知,此何意也。進知制誥,又出知杭州,入為翰林學士。 疏論宰相陳執中姦邪,仁宗還其疏。溱曰:「以口舌論 人,是陰中大臣也,願出以示執中,使得自辨。」未幾,執 中去,溱亦以侍讀學士知徐州。賜宴資善堂,遣使諭 曰:「此特為卿設,宜盡醉也。」詔自今由經筵出者視為 例。徙成德軍。時方開六塔河,宰相主其議。會地震,溱 請罷之以答天戒。溱豪侈自放,簡忽於事,與都轉運 使李參不相能,還判流內銓。參劾其借官麴作酒,以 私貨往河東貿易,及違式受餽贐,事下大理議,溱乃 未嘗受,而外廷紛然,謂溱有死罪。帝知其過輕,但貶 秩知和州。御史以為未抵罪,分司南京。起知池州、江 寧府,復集賢院學士,加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時 為京尹者比不稱職,溱精識過人,辨訟立斷,豪惡斂 蹟。嘗以職事對,神宗察其有疾色,勉以近醫藥,已而 果病。改樞密直學士、提舉醴泉觀,遂卒,年五十五,贈 禮部侍郎。帝悼念之,詔中書曰:「溱立朝最孤,知事君 之節,絕蹟權貴,故中廢十餘年,人無言者。方擢領要 劇,而奄忽淪亡,家貧子幼,遭此大禍,必至狼狽。宜優 給賻禮官庀與葬,以厲臣節。」敕其婦兄護喪歸。溱開 敏善議論,一時名輩皆推許。然自貴重,在杭州接賓 客不過數語,時目為「七字舍人」雲。
彭思永
[編輯]按《宋史》本傳:「思永,字季長,廬陵人。第進士,知南海分 寧縣,通判睦州。台州大水敗城,人多溺,往攝治焉。盡 葬死者,作文祭之。民貧不能葺居,為伐木以助之。數 月,公私之舍皆具,城築高於前,而堅亦如之。知潮州、 常州,入為侍御史。論內降授官賞之弊,謂斜封非盛 世所當有,仁宗深然之。皇祐祀明堂前一日,有傳百」 姓皆進秩者,思永言不宜濫恩以益僥倖。時張堯佐 已貴而猶覬執政,王守忠已受寵而求旄節,思永率 同列言之。或曰:「俟命出未晚也。」思永曰:「先事而言,第 得罪爾。命一出,不可止矣。」遂獨抗疏曰:「陛下覃此謬 恩,豈為天下孤寒哉?不過為堯佐、守忠取悅眾人耳。 外戚秉政,宦侍用權,非社稷之福也。」帝怒,中丞郭勸、 諫官吳奎為之請,乃以汎恩轉司封員外郎,而解臺 職,為湖北轉運使。下溪蠻彭仕羲作亂,先移書激罵 辰州守,守將討之。思永按部適至,仕羲懼,遣使迎謝, 寢其謀。加直史館,為益州路轉運使。成都府吏盜公 錢,付獄已三歲,出入自如。思永攝府事,甫一日,即具 獄,民以楮券為市,藏衣帶中,盜置刃於抓,捷取之,鮮 敗者。思永得一人,詰之,悉黥其黨隸兵間。中使歲祠 峨眉,率留成都,掊珍玩,價直數百萬錢,悉出於民。思 永朘其三之一,使怒去,而不能有所中傷也。尋為戶 部副使,擢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使、知瀛州。北俗 以桑麻為產籍,民懼賦不敢藝,日益貧,思永始奏更 之。徙知江寧府。治平中,召為御史中丞。濮王有稱親 之議,言事者爭之,皆斥去。思永更上疏極論曰:「濮王 生陛下,而仁宗以陛下為嗣,是仁宗為皇考,而濮王 於屬為伯,此天地大義,生人大倫。如乾坤定位,不可 得而變也。陛下為仁廟子,曰考曰親,乃仁廟也。若更 施於濮王,是有二親矣。使王與諸父夷等,無有殊別, 則於大孝之心亦為難安。臣以為當尊為濮國大王, 祭告之辭,則曰『姪嗣皇帝,書名昭告於皇伯父。在王 則極尊崇之道,而於仁廟亦無所嫌矣。此萬世之法 也』。」疏入,英宗感其切至,垂欲施行,而中書持之甚力, 卒不果。神宗即位,御史蔣之奇糾歐陽修陰事,挽思 永自助。思永以為帷薄之私,非外人所知,但其首建 濮議,違典禮以犯眾怒,不宜更在政府。詔問語所從 來,思永不肯對,而極陳大臣專恣朋黨。乃出知黃州, 改太平州。熙寧三年,以戶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一。 思永仁厚廉恕,為兒時,旦起早學,得金釵於門外,默 坐其處。須臾亡釵者來,物色,審之良是,即付之。其人 欲謝以錢,思永笑曰:「使我欲之,則匿金矣。」始就舉,持 數釧為資。同舉者過之,出而玩,或墜其一於袖間,眾 相為求索,思永曰:「數止此耳。」客去,舉手揖,釧墜於地, 眾皆服其量。居母喪,窶甚,鄉人餽之無所受。子衛,亦 孝謹,以父老棄官家居十餘年,族裡稱之。
俞充
[編輯]按《宋史》本傳:「充字公達,明州鄞人。登進士第,熙寧中, 為都水丞,提舉沿汴淤泥,溉田為上腴者八萬頃。檢 正中書戶房,加集賢校理、淮南轉運副使,遷成都路 轉運使。茂州羌寇邊,充上十策禦戎。神宗遣內侍王 中正司經制,建三堡,復永康為軍,因詐殺羌眾以為 中正功,與深相結,至出妻拜之。中正還闕,舉充可任」, 召判都水監,進直史館、中書都檢正。御史彭汝礪論 其媚事中正,命遂寢。河決曹村,充往救護,還陳河防 十餘事,概論「水衡之政不修,因循苟且,浸以成習。方曹村決時,兵之在役者僅十餘人,有司自取敗事,恐 未可以罪歲也。」加集賢殿修撰、提舉市易,歲登課百 四十萬。故事當賜錢,充曰:「奏課職也,願自今罷。」賜詔 聽之。擢天章閣待制、知慶州。慶陽兵驕,小繩治輒肆 悖,充嚴約束,斬妄言者五人於軍門。聞有病苦則巡 撫勞餉,死不能舉者出私財以周其喪,以故莫不畏 威而懷惠。環州田與夏境犬牙交錯,每穫必遭掠,多 棄弗理,充檄所部復以時耕植,募家族。山夷叛,舉戶 亡入西者且三百。充遣將張守約耀兵塞上,夏人亟 反之。充之帥邊,實王珪薦,欲以遏司馬光之入。充亦 知帝有用兵意,屢倡請西征。後言:「夏酋秉常為母梁 所戕,或雲雖存而囚,不得與國政。其母宣淫凶恣,國 人怨嗟,實為興師問罪之秋也。秉常亡,將有桀黠者 起,必為吾患。今師出有名,天亡其國,度如破竹之易, 願得乘傳入覲,面陳攻討之略。」詔令掾屬入議。未及 行,充暴卒,年四十九。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