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02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二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十六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二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二十六卷目錄

 洪姓部彙考

  宋史洪擬傳

  鄭樵通志以國為氏 同名異實

  王應麟姓氏急就篇洪氏

  廖用賢尚友錄洪姓

 洪姓部列傳

  後漢

  洪矩

  唐

  洪子輿      洪察

  洪與       洪經綸

  後晉

  洪璆       洪勳

  洪壽

  宋

  洪慶元      洪湛

  洪文撫弟文舉 洪待用

  洪鼎       洪渥

  洪忠       洪沂

  洪師民      洪朋

  洪芻       洪炎

  洪羽       洪彥昇

  洪造       洪擬

  洪興祖      洪皓

  洪清臣      洪琰

  洪璞       洪适

  洪遵       洪邁

  洪彥華      洪咨夔

  洪天錫      洪天驥

  洪芹

  元

  洪福源父大宣 洪俊奇

  洪君祥      洪萬

  洪邁       洪世安

  明

  洪堪       洪順

  洪成       洪英

  洪璵       洪弼

  洪鍾浙江人  洪漢

  洪鍾江西人  洪異

  洪範       洪祥

  洪垣       洪世文

  洪富       洪朝選

  洪逵       洪兢

  洪邦光      洪聲遠

  洪維幹      洪纖若

  洪雲蒸      洪文衡

  洪雲翼      洪周祿

  洪應斗      洪璽

  洪懋德      洪恩

  洪倫       洪度

  洪業嘉弟名嘉

 洪姓部藝文

  臨川洪氏族譜序     明何喬新

 洪姓部紀事

 洪姓部雜錄

氏族典第二十六卷

洪姓部彙考

[編輯]

《宋史》

[編輯]

《洪擬傳》

[編輯]

洪擬,鎮江丹陽人,本弘姓。其先有名璆者,嘗為中書 令,避《南唐》諱,改今姓。後復避宣祖廟諱,遂因之。

《鄭樵通志》

[編輯]

以國為氏夏商以前國

[編輯]

洪氏本「共」氏,因避仇改為「洪。」豫章有弘氏,因避宋朝 諱,亦改為「洪。」

同名異實

[編輯]

洪氏有二,共氏改為洪氏。又豫章弘氏避唐明皇諱 改為「洪。」與前說互異

《王應麟姓氏急就篇》

[編輯]

洪氏

[編輯]

洪氏,共工氏之後。《本》曰「共後」,推本水德之緒,加水於 左。

==
《廖用賢尚友錄》
==

洪姓

[編輯]

洪,燉煌角音。共工之後,避仇改為「洪。」又望出宣城、豫 章。

洪姓部列傳

[編輯]

後漢

洪矩

[編輯]

按《萬姓統譜》:「矩,三國宣城人,廬江太守。」

[編輯]

洪子輿

[編輯]

按《萬姓統譜》:「子輿睿宗時為侍御史,姜晦時為中丞, 諷子輿劾韋安石,子輿不從。」

洪察

[編輯]

按《萬姓統譜》:「察本姓弘氏,居常州,改姓洪。」

洪與

[編輯]

按《萬姓統譜》:「察子與起居舍人。」

洪經綸

[編輯]

按《萬姓統譜》:「與子經綸,德宗建中元年為河北黜陟 使。」

後晉

[編輯]

洪璆

[編輯]

按《宋史洪擬傳》:「擬本弘姓,其先有名璆者,為中書令, 避南唐諱,改今姓。」

洪勳

[編輯]

按《宋史洪湛傳》,「堪曾祖勳,南唐崇文館直學士。」

洪壽

[編輯]

按《宋史洪湛傳》:「湛祖壽,桐城令。」

[編輯]

洪慶元

[編輯]

按《宋史洪湛傳》:「湛父慶元,獻書李煜,授奉禮郎,補新 喻令。歸宋,至冤句令。」

洪湛

[編輯]

按《宋史洪湛傳》:「湛字惟清,昇州上元人。幼好學,五歲 能為詩,舉進士,有聲。雍熙二年,廷試擢高等,解褐歸 德軍節度推官。召還,授右拾遺,直史館。端拱初,通判 壽、許二州。歸宋,與尹黃裳、馮拯、王世則、宋沆伏閣,請 立許王元僖為儲貳。太宗怒湛坐削職,出知容州。再 遷比部員外郎,知郴、舒二州。咸平二年,召還,命試舍」 人院,復直史館。是秋,使荊湖,按視民事,條奏利病甚 眾。還,判三司都磨勘司,與王欽若同知貢舉,修起居 注。時議城綏州,遣湛巡視。湛俊辨有材幹,凡五使西 北,議邊要。真宗有意擢任,顧遇甚厚。五年春,有河陰 民常德方訟臨津尉任懿納賄登第,事下御史臺,以 湛受銀,法當死,特詔削籍,流儋州。初,王旦與欽若知 舉,出拜樞密副使,以湛代領其事。湛之入貢院,懿已 試第三場畢,及官收湛贓,家實無物。六年,會赦移惠 州,至化州調馬驛卒,年四十一。

洪文撫弟文舉

[編輯]

按《宋史洪文撫傳》:「文撫,南康建昌人。本姓犯宣祖偏 諱改焉。曾祖諤,唐虔州司倉參軍。子孫眾多,以孝弟 著稱。六世義居,室無異爨。就所居雷湖北創書舍,招 來學者。至道中,本軍以聞,遣內侍裴御齎御書百軸 賜其家。文撫遣弟文舉詣闕,貢土物為謝,太宗飛白 一軸曰『義居人』以賜之。命文舉為江州助教。三年八」 月,又詔表其門閭。自是每歲遣子弟入貢,必厚賜答 之。

洪待用

[編輯]

按《宋史洪文撫傳》:「文撫兄子待用,登咸平二年進士 第,至都官員外郎。」

洪鼎

[編輯]

按《宋史洪湛傳》:「湛子鼎,大中祥符四年進士,至度支 員外郎,直史館、鹽鐵判官。」

洪渥

[編輯]

按《萬姓統譜》:「渥,臨川人,舉進士,有文名,友愛。其兄監 麻城茶場以死,清貧不能歸,葬其孥,遂家於麻城。曾 鞏為之傳。」

洪忠

[編輯]

按《萬姓統譜》:「忠,仙遊人。慶曆初,貲造風亭、沙溪等凡 七所,校書郎陳高紀其事。蔡襄使本路,以勞績奏,敕 賜本軍助教,蠲其役。孫範,大觀中登第。」

洪沂

[編輯]

按《萬姓統譜》:沂,慶曆初知都昌縣,教民以陶瓦代竹, 民安物阜,政事一新,邑人為立坊,名曰「新政。」

洪師民

[編輯]

按《萬姓統譜》:「師民,豫章人。熙寧初進士,有四子:朋、芻、 炎、羽

洪朋

[編輯]

按《尚友錄》,「朋字龜父,有詩可傳。」

洪芻

[編輯]

按《尚友錄》:「芻字駒父,第進士,放蕩江湖,不求聞達,詩 千餘篇,有《前後老圃集》。靖康中,為諫議大夫,坐事貶 海上。」

洪炎

[編輯]

按《尚友錄》:「炎字玉父,登第於元祐末,試吏於紹聖初, 顯於宣和,貴於紹興,官至著作郎、祕書少監。」

洪羽

[編輯]

按《尚友錄》:「羽字鴻父,元符末,入黨籍,遂終其身。紹興 間,朝廷官其一子。」

洪彥昇

[編輯]

按《宋史洪彥昇傳》:「彥昇,字仲達,饒州樂平人。登第,調 常熟尉,奉母之官,歷郴州判官,簽書鎮東軍節度判 官。彥昇嘗辟廣西經略府,或稱其材,擢提舉常平。御 史中丞石公弼薦新提舉廣西學事幸義可御史,陛 辭,適與同日,徽宗兩留之,遂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 御史。彥昇孤立,任言責,閱五年,論蔡京、何執中、呂惠」 卿、鄧洵仁、蔡薿、劉極、李孝稱、許光凝、許畿、盛章、李譓、 任熙明之流,皆條摭其過,一不為回隱。右僕射張商 英與給事中劉嗣明爭曲直,事下御史,彥昇蔽罪商 英,商英去,又累疏郭天信以談命進用,交結竄斥,因 請禁士大夫毋語命術,毋習釋教。遷給事中。嘗謁告, 一日而張商英復官之旨經門下,言者以為顧避封 駮,出知滁州。尋加右文殿脩撰,進徽猷閣待制、知吉 州。久之,知潭州,未行,卒,年六十三。贈太中大夫。

洪造

[編輯]

按《萬姓統譜》:「造,丹陽人。舉進士,授歙縣尉。方臘亂,造 拒之,為賊所殺,璽書褒美。」

洪擬

[編輯]

按《宋史洪擬傳》:「擬字成季,一字逸叟,鎮江丹陽人。登 進士甲科,崇寧中為國子博士,出提舉利州路學事, 尋改福建路。坐譴通判鄆州,復提舉京西北路學事, 歷湖南、河北東路。宣和中,為監察御史,遷殿中,進侍 御史,知桂陽軍,改海州。山東盜屢起攻城,擬率兵民 堅守。建炎間,居母憂,以祕書少監召,不起。終喪,為起」 居郎、中書舍人,遷給事中、吏部尚書。言者以擬未嘗 歷州縣,以龍圖閣待制知溫州,召為禮部尚書,遷吏 部。金人再攻淮,詔問攻守之策,擬言「可守未可戰。」紹 興三年,以言者罷為徽猷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 觀。起知溫州,提舉亳州明道宮。卒,年七十五,諡文憲。

洪興祖

[編輯]

按《宋史洪興祖傳》:「興祖字慶善,鎮江丹陽人。少讀經 至《中庸》,頓悟性命之理,詩文日進。登政和上舍第,為 湖州士曹,改宣教郎。高宗紹興四年,蘇湖地震,興祖 時為駕部郎官,應詔上疏,為時宰所惡,主管太平觀。 起知廣德軍新學舍,定從祀,自十哲曾子而下七十 有一人,又列先儒左丘明而下二十有六人。擢提點」 江東刑獄、知真州。州當兵衝,瘡痍未瘳,興祖始至,請 復租,從之。自是流民復業,墾闢荒田至七萬餘畝。徙 知饒州。是時,秦檜當國,諫官多檜門下,爭彈劾以媚 檜。興祖坐嘗作故龍圖閣學士程瑀《論語解序》,語涉 怨望,編管昭州。卒,年七十有六。明年,詔復其官,直敷 文閣。興祖好古博學,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著「《老 莊本旨》《周易通義》《繫辭要旨》《古文孝經序贊》《離騷》《楚 詞考異》」行於世。

洪皓

[編輯]

按《宋史洪皓傳》:「皓字光弼,番昜人。少有奇節,慷慨有 經略四方志。登政和五年進士第,宣和中,為秀州司 錄。大水,民多失業,皓以拯荒自任。浙東綱米過城下, 皓白守邀留之,守不可,皓曰:『願以一身易十萬人命』。 人感之切骨,號洪佛子。」建炎三年,擢徽猷閣待制,假 禮部尚書,為大金通問使。皓至太原,留幾一年,金遇 使臣,禮日薄。及至雲中,黏罕迫仕劉豫。皓曰:「萬里御 命,不得奉兩宮南歸,恨力不得磔逆豫,忍事之邪?留 亦死,不即豫亦死,不願偷生鼠狗間,願就鼎鑊無悔。」 黏罕怒,將殺之,旁一酋唶曰:「此真忠臣也。」目止劍士, 為之跪請,得流遞冷山。《流遞》,猶編竄也。雲中至冷山, 行六十日,地苦寒,四月草生,八月已雪,穴居百家,陳 王悟室聚落也。悟室敬皓,使教其八子。和議將成,悟 室問所議十事,皓條析甚至。悟室曰:「汝性直,不誑我, 吾與汝如燕,遣汝歸。」議遂行。會事中止,留燕南方二 帝遷居五國城,皓密遣人奏書,二帝聞祐陵訃,北嚮 泣血,旦夕臨。紹興十年,因諜者趙德書機事數萬言, 達於帝。十一年,又求得太后書,遣李微持歸。其後,梓 宮及太后歸音,皓皆先報。金欲官皓,竟不能屈。未幾, 金主以生子大赦,許使人還鄉。皓在遣中,十二年七 月,見於內殿。皓留北中十五年,忠義之聲,聞於天下。 既對,退見秦檜,語連日,檜不懌。八月,除徽猷閣直學 士、提舉萬壽觀兼權直學士院。李文會劾皓,出知饒州。明年大水,中官白鍔宣言:「燮理乖盭,洪尚書名聞 天下,胡不用?」檜聞之愈怒,罷皓,提舉江州太平觀,尋 除饒州通判。李勤又附檜誣皓作《欺世飛語》,責濠州 團練副使,安置英州。居九年,始復朝奉郎,徙袁州,至 南雄州卒,年六十八。久之,復徽猷閣學士,諡忠宣。

洪清臣

[編輯]

按《萬姓統譜》:「清臣字直侯,長溪人。建炎進士。為人篤 厚誠慤,居官以清白著聞。時邑有火災,清臣默禱於 中庭,既而四鄰皆燼,其家巋然獨存,人以為清操所 感。官至朝散大夫,知邵武軍。」

洪琰

[編輯]

按《萬姓統譜》:「琰字叔毅,淳安人。與弟璞同登紹興元 年進士。琰主南陵簿,理縣事。歲旱,郡官履畝不以實, 饑民嘯聚,琰從容麾散。尋遷盱眙司法。青平盜起,琰 致渠魁斬之,盜即潰散。改清江,決獄如神,人咸服之。」

洪璞

[編輯]

按《萬姓統譜》:璞字叔玉,淳安人。仕為鎮東節度推官。 陳備邊八策,楊慈湖薦之曰:「守官數十年而無屋可 居,舉家三百指而無田可養。」其廉介如此。

洪适

[編輯]

按《宋史洪皓傳》,「適字景伯,皓長子也。幼敏悟,日誦三 千言。皓使朔方,適年甫十三,能任家事。以皓出使恩, 補脩職郎。紹興十二年,中博學宏詞科,除敕令所刪 定官,改祕書省正字。甫數月,皓歸忤秦檜,出知饒州, 適亦出為台州通判。垂滿,皓謫英州,適復論罷,往來 嶺南,省侍者九載。檜死,皓還,道卒。服闋,起知荊門軍, 改知徽州,尋提舉江東路常平茶鹽,升尚書戶部郎 中,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孝宗即位,海州解圍,符離用 兵,饋餉繁夥,適究心調度,供億無闕。」遷司農少卿。隆 興二年二月,召貳太常,兼權直學士院,除中書舍人。 時金人再犯淮,羽檄沓至,書詔填委,咨訪疇答,率稱 上旨,自此有大用意。金既尋盟,首為賀生辰使。乾道 元年五月,遷翰林學士,仍兼中書舍人。六月,除端明 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上諭參政錢端禮、虞允文曰: 「三省事與洪适商量。」東西府始同班奏事。八月,拜參 知政事。十二月,拜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兼樞密使。未幾,春霖、適引咎乞退。三月,除觀文殿學 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尋起知紹興府、浙東安撫 使,再奉祠。淳熙十一年薨,年六十八。諡「文惠。」子九人: 槻、柲、槢、樇、樌、桴、楹、槺、梠。

洪遵

[編輯]

按《宋史洪皓傳》:「遵字景嚴,皓仲子也。自兒時端重如 成人,以父蔭補承務郎,試博學宏詞,中魁選,賜進士 出身。高宗以皓遠使,擢為祕書省正字。皓南還,與朝 論異,出守,遵遂乞外,通判常、婺、越三州。紹興二十五 年,復入為正字。八月,兼權直學士院,湯鵬舉薦為御 史,方賜對而父訃聞。二十八年,免喪召對,極陳父冤。」 拜起居舍人,遷起居郎兼權樞密院都承旨。二十九 年,拜中書舍人。三十年正月,試吏部侍郎,遷翰林學 士兼吏部尚書。汪澈論湯思退罷相,遵行制無貶詞, 澈以為言,遂丐去。以徽猷閣直學士提舉太平興國 宮。三十一年,金、蘇、保衡由海道窺二浙,朝廷以李寶 禦之,命遵知平江。及寶以舟師擣膠西,凡資糧、器械、 舟楫皆遵供億。寶成功而歸,遵之助為多。孝宗即位, 拜翰林學士承旨兼侍讀,知隆興二年貢舉,拜同知 樞密院事。七月,以端明殿學士提舉太平興國宮。乾 道六年,起知信州,徙知太平州,又徙知建康府、江東 安撫使兼行宮留守。孝宗褒其治績,許入覲,特敕遵 同宰執赴選德殿奏事,進資政殿學士以行。淳熙元 年,提舉洞霄宮。十一月,薨,年五十有五,諡《文安》。

洪邁

[編輯]

按《宋史洪皓傳》:「邁字景盧,皓季子也。幼讀書,日數千 言,一過目輒不忘,博極載籍,紹興十五年中第,授兩 浙轉運司幹辦公事,入為敕令所刪定官。皓忤秦檜, 邁出添差教授福州,累遷吏部郎兼禮部,除樞密檢 詳文字。葉義問出視師,奏以邁參議軍事,遷左司員 外郎。三十二年,金遣高忠建來告登位,且議和,邁為」 接伴使,奏更《接伴禮》十有四事,進起居舍人。三月,假 翰林學士充賀登位使,書用敵國禮。至燕,金閤門見 國書,呼曰「不如式。」抑令使人於表中改「陪臣」二字,朝 見之儀,必欲用舊禮,邁初執不可。既而金鎖使館,自 旦及暮,水漿不通,三日乃得見金人,語極不遜。七月, 邁回朝,孝宗已即位。張震以邁使金「辱命」,論罷之。明 年,起知泉州。乾道二年,復知吉州,入對,遂除起居舍 人。三年,遷起居郎,拜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仍 參史事。六年,除知贛州,尋知建寧府。十一年,知婺州, 特遷敷文閣待制,以提舉佑神觀兼侍講、同修國史, 進敷文閣直學士、直學士院。講讀官宿直,上時召入, 談論至夜分。十三年,拜翰林學士。淳熙改元,進煥章 閣學士、知紹興府。尋以端明殿學士致仕。卒,年八十。 贈光祿大夫,諡文敏。邁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躋貴顯。邁尤以博洽受知,孝宗謂其文備眾體,有《容齋五 筆》《夷堅志》行於世。

洪彥華

[編輯]

按《萬姓統譜》:「彥華字叔炳,淳安人。天資樸茂,學問該 洽。登淳熙進士,居常自晦,言行如一,蒞官治民,專務 德化。其宰茶陵,值歲歉,悉心撫字,民無流亡。時真文 忠公德秀嘗薦之,累官至朝請大夫,知興化軍。」

洪咨夔

[編輯]

按《宋史洪咨夔傳》:「咨夔字舜俞,於潛人。嘉定二年進 士,授如皋主簿,尋試為饒州教授,授南外宗學教授, 以言去。丁母憂,服除,應博學宏詞科。崔與之帥淮東, 辟置幕府。與之帥成都,請於帝,授咨夔籍田令,通判 成都府。尋知龍州,還為祕書郎,遷金部員外郎。會詔 求直言,慨然曰:『吾可以盡言悟主矣』。其父見其疏曰: 『吾能喫茄子飯,汝無憂』。」史彌遠讀至「濟王之死,非陛 下本心」,大恚,擲於地。轉考功員外郎,轉對,復言李全 必為國患,於是臺諫交論,鐫二秩,讀書故山。彌遠死, 以禮部員外郎召入見,拜監察御史,擢殿中侍御史。 越三日,擢中書舍人,尋兼權禮部侍郎,與真德秀同 知貢舉,俄兼直學士院。上疏乞祠,帝勉留之。遷吏部 侍郎,擢給事中,進刑部尚書,拜翰林學士、知制誥。求 去益力,加端明殿學士,卒。御筆:「洪咨夔鯁慤忠亮,有 助新政,與執政恩例,特贈兩官。」

洪天錫

[編輯]

按《宋史洪天錫傳》,「天錫字君疇,泉州晉江人。寶慶二 年進士,授廣州司法,調湖州司理。帥方大琮辟真州 判官,留寘幕府,改秩知古田縣,調通判建寧府,擢諸 司糧料院,拜監察御史兼說書。累疏言天下之患三, 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劾董宋臣、謝堂、厲文翁,理宗 力護之。疏上至六七。最後請還御史印,改大理少卿」, 再遷太常,皆不拜。改廣東提點刑獄,五辭。明年,起知 潭州,直寶謨閣,遷廣東轉運判官。召為祕書監兼侍 講,以聵辭。升祕閣修撰、福建轉運副使,又辭。度宗即 位,以侍御史兼侍讀召,累辭,不許。在道疏所欲對病 民五事。進工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加顯文閣待制、湖 南安撫使、知潭州,改漳州,皆力辭。又明年,改福建安 撫使。召為刑部尚書,不起。久之,進顯文閣直學士、提 舉太平興國宮,又力辭。踰年,進華文閣直學士,尋致 仕,加端明殿學士。疾革,草《遺表》以規君相。上震悼,特 贈正議大夫,諡文毅。

洪天驥

[編輯]

按《萬姓統譜》:「天驥字逸仲,晉江人。淳祐進士,任建寧 尉。發奸摘伏,當官無所回撓。每以文章課邑士,士皆 知所向方。累官知潮州。」

洪芹

[編輯]

按《宋史洪芹傳》:「芹,尚書右僕射適之曾孫,以大父澤 入官,甫更調,登進士第,自南平司法改欽州教授。部 使者愛其才,先後並薦之,有旨召審察。丁內外艱,入 主省架閣,遷太學博士,論對發明絜矩之道,擢國子 博士,出通判南劍,入為太常博士,累遷將作少監。屬 詞臣無當上意,慨然思得天下士,丞相程元鳳言:當 今地望,無踰洪芹者。」進兼翰林,權直祕書少監。開慶 元年,升學士院,繼權禮部侍郎、中書舍人。屬兵興,帝 悟柄任非人,自貽國禍,詔書所至,聞者奮激,蓋芹所 草也。丁大全罷相,出典鄉郡,芹請追官遠竄,以伸國 法。沈炎乘上怒攻丞相吳潛,芹獨繳奏曰:「方國本多 虞,潛星馳赴闕,理紛鎮浮,陳力為多。」一旦視為弁髦, 得無如《詩》所謂「將安將樂,女轉棄予乎?」慷慨敢言,天 下義之。遷禮部侍郎。帝銳意嚮用而以論去,退寓永 嘉,怡然自適。咸淳初,起知寧國府,卒。有《文集》。

[編輯]

洪福源父大宣

[編輯]

按《元史洪福源傳》,「福源,其先中國人。唐遣才子八人 往教高麗,洪其一也。子孫世貴於三韓,名所居曰唐 城。父大宣以都領鎮麟州,福源為神騎都領,因家焉。 歲丙子,金源、契丹九萬餘眾竄入高麗,奪江東城池 據之。戊寅,太祖命哈赤吉、札剌將兵追討,大宣迎降, 與哈赤吉等共擊之,降其元帥趙忠。壬午,又遣著古」 與等窺覘虛實,還遇害。辛卯,太宗命將撒禮塔討之。 福源率先附州縣之民,併力攻未附者,進至王京,高 麗王請降,遂置王京及州縣達魯花赤七十二人以 鎮之。師還,高麗復叛,太宗復遣撒禮塔將兵來討,福 源盡率所部合攻之,至王京處仁城,撒禮塔中流矢 卒,其副帖哥引兵還,唯福源留屯。癸巳,高麗悉眾來 攻西京,屠其民,劫大宣以東。福源遂盡以所招集北 界之眾來歸,處於遼陽、瀋陽之間。帝嘉其忠,特賜金 符,為「管領歸附高麗軍民長官」,仍令招討本國未附 人民。乙未,帝命唐古拔都兒與福源進討。己亥,入朝, 賜以鎧甲弓矢及金織文段、金銀器、金鞍勒等。乙巳, 定宗命阿母罕將兵與福源共拔威州。憲宗即位,改 授虎符,仍為前後歸附高麗軍民長官。癸丑,從諸王耶虎攻禾山、東州、春州、三角山、楊根、天龍等城,拔之。 甲寅,與札剌台合兵攻光州、安城、忠州、元鳳、珍原、甲、 向玉果等城,又拔之。戊午,福源遣其子茶丘從札剌 台軍。會高麗族子王綧入質,陰欲併統本國,歸順人 民。譖福源於帝,遂見殺。年五十三。後贈嘉議大夫、瀋 陽侯,諡「忠憲。」

洪俊奇

[編輯]

按《元史洪福源傳》:「俊奇,小字茶丘,福源第二子也。幼 從軍,以驍勇受知,世祖嘗以小字呼之。中統二年秋, 茶丘雪父冤,世祖閔之,詔襲父職,管領歸附高麗軍 民總管。至元六年,高麗權臣林衍叛,詔以其軍三千 從國王頭輦哥討平之。帝命茶丘率兵往鳳州等處, 立屯田總管府。八年,入朝,賜鈔百緡。林衍餘黨裴仲 孫等叛」,茶丘,奉旨偕經略使欣都進兵討之,其黨金 《通精》率餘眾走耽羅。十年,擊破耽羅,獲《通精》,殺之,高 麗始平。十一年,命監造戰船,經營日本國事。三月,授 昭勇大將軍、安撫使。己卯,命提點高麗農事。八月,授 東征右副都元帥,與都元帥忽敦等渡海征日本。十 四年正月,授鎮國上將軍、東征都元帥,鎮高麗。二月, 率蒙古、高麗、女直、漢軍,從丞相伯顏北征叛臣只魯 瓦歹等,茶丘突陣無前。十七年,授龍虎衛上將軍、征 東行省右丞。十八年,與右丞欣都進兵,風壞舟而還。 十九年,命於平灤黑堝兒監造戰船七百艘,以圖後 舉。二十一年,復授征東行省右丞。二十三年,命往浙 江等處,遣漢人復業。二十四年,乃顏叛,車駕親征,茶 丘令張設疑兵,乃顏兵大驚,遂降。凱還,授遼陽等處 行尚書省右丞。二十七年,以疾辭。叛王哈丹等竄入 高麗,侵撓其國,特起茶丘鎮遼左,以便宜行事。二十 八年,以疾卒,年四十八。

洪君祥

[編輯]

按《元史洪福源傳》:「君祥,小字雙叔,福源第五子也。年 十四,隨兄茶丘見世祖於上京,帝悅,命劉秉忠相之。 秉忠曰:『是兒目視不凡,後必以功名顯,但當致力於 學耳』。」令選師儒誨之。至元三年,籍高麗民三百人為 兵,令君祥統之。從禿花禿烈伯顏等軍,築萬壽山,復 從開通州運河。帝親諭之曰:「爾守志忠勤,朕所知也。」 帝嘗坐便殿,閱江南、《海東輿地圖》,欲召知者詢其險 易。左丞相伯顏、樞密副使合達以君祥應旨,奏對詳 明,帝悅,酌以巨觥,顧謂伯顏曰:「是兒遠大器也。」六年, 林衍叛,從頭輦哥征之。八年,戍河南。九年,掠淮西。十 年,從元帥孛魯罕襲淮東之陽湖。十一年,入朝。帝命 伯顏伐宋,君祥以蒙古、漢軍都鎮撫從行。宋降,陞武 略將軍、中衛親軍千戶。十五年,命僉江南民兵,陞明 威將軍、中衛親軍副都指揮使。十七年,進昭勇大將 軍。十九年,授樞密院判官。二十三年,轉昭武大將軍、 同簽樞密院事。二十四年,乃顏叛,從世祖親征,凱還, 加輔國上將軍。二十八年,授遼陽行省右丞,俄加集 賢大學士,依舊同簽樞密院事。奉使高麗還,改簽書 樞密院事。大德三年,奉使江、浙間,問民疾苦。使還,退 居昌平之皇華山,絕口不論時事者五年。大德九年, 擢司農,俄拜中書右丞。十年春,改江浙行省右丞。秋, 改遼陽右丞。武宗即位,徵為同知樞密院事,進榮祿 大夫、平章政事,商議遼陽等處行中書省事。改遼陽 行省平章政事,俄改商議行省事。至大二年卒。

洪萬

[編輯]

按《元史洪福源傳》:「福源子俊奇,俊奇子萬,小字重喜。 至元十三年,入宿衛。十八年,襲職為懷遠大將軍、安 撫使、高麗軍民總管,仍佩父茶丘所佩虎符。二十四 年,乃顏叛,率兵征之。九月,師還,哈丹八喇哈赤再叛。 十月,重喜從諸王愛牙哈赤、平章塔出都,萬戶闍里 鐵木兒征之,冒鋒陷陣,大破其眾。又從諸王乃蠻、愛」 牙哈赤、平章薛闍干,與叛王兵戰於兀朮站,又戰於 黑龍江,又戰於貼滿哈處,皆敗之。二十五年,從玉速 帖木兒出師。五月,至貼列可,與哈丹禿魯干戰,獲功。 至木骨兒、抄剌,又戰。八月,至貴列河,重喜率兵先涉, 與戰,勝之。十月,又從玉速帖木兒往征木八蘭。十二 月,與古土禿魯干戰,克之。二十七年九月,至禪春,與 哈丹禿魯干戰。二十八年二月,從平章薛闍干至高 麗青州。五月,與哈丹戰八日,又戰,大敗之。六月,班師, 授昭勇大將軍。十月,薛闍干以重喜入朝,且以其功 聞,帝嘉之,授龍虎衛上將軍、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右 丞。二十九年,仍佩元降虎符,總管高麗、女直、漢軍萬 戶,兼安撫使、高麗軍民總管。六月,改資德大夫、遼陽 等處行中書省右丞。大德十年,以其叔父君祥代之。 十一月,武宗即位,重喜朝於上都。七月,復授遼陽行 省右丞。至大二年,謫漳州,行至杭,遇赦而止。明年,卒。 子滋襲爵。

洪邁

[編輯]

按《元史洪福源傳》:「福源子君祥,君祥子邁,奉訓大夫, 同知開元總管府事。」

===洪世安===按《浙江通志》:「世安,字用之,臨海人。至正時,方國珍陷 台,世安率眾阻賊。賊遁,世安率眾追斬十餘里,賊悉 眾來攻,遂被執。臨死罵不絕口。」

[編輯]

洪堪

[編輯]

按《浙江通志》:「堪,字子輿,淳安人。年十四,登洪武三十 年進士,授監察御史,以年少辭歸。永樂初,召入臺,彈 劾不避權要。同寅有遺雙白鷴者,堪卻以詩曰:『白鷴 本是山中物,何事飛來到柏臺』?其廉介如此。」

洪順

[編輯]

按《福州府志》:「順字遵道,懷安人。永樂甲申進士,選翰 林庶吉士,改刑部主事。以小失左遷行人,尋命與儒 臣同修《五經》《四書》《性理大全》。陞山東按察司僉事。時 遭唐賽兒之亂,順理冤剷弊,撫循凋瘵,民甚德之。尋 陞按察使,卒。」

洪成

[編輯]

按《雲南通志》:「成字克敬,昆明人。少厲志行,永樂辛卯 解元,登戊戌進士,累官四川順慶知府。所至以廉明 稱。」

洪英

[編輯]

按《福州府志》:「英,字實夫,懷安人。永樂乙未舉會試第 一,改翰林院庶吉士,同修《三禮》,擢禮部主事,扈從北 征,歷吏部郎中。正統中,用大臣胡濙薦,擢山東左布 政使,尋奉敕巡撫其地。景泰中,河決臨清,奉敕董治 有功。事竣,進右都御史,鎮守浙江,乞歸,卒於家。」

洪璵

[編輯]

按《萬姓統譜》:「璵,淳安人,永樂進士,吏部右侍郎。毅然 以進退人才為己任,人不敢干以私。」

洪弼

[編輯]

按《浙江通志》:「弼字士直,淳安人。登景泰二年進士,拜 河南道監察御史,巡按雲南。天順元年,陞江西按察 僉事,尋改湖廣僉事。適常德、辰州等府饑饉,設法賑 濟,多所全活。四年,靖州洞猺嘯聚,弼參贊軍務,擒其 賊首,餘黨悉平。成化六年,陞按察使,尋陞貴州左布 政使,致仕,卒於家。」

洪鍾浙江人

[編輯]

按《明外史洪鍾傳》:「鍾字宣之,錢塘人。成化十二年進 士。為刑部主事,遷郎中,奉命安輯江西、福建民。弘治 初,再遷四川按察使,歷江西、福建左右布政使。十一 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整飭薊州邊備。建議增 築塞垣,減防秋兵,歲省費數萬計,於所部潮河川鑿 渠屯種。正德初,由巡撫貴州召督漕運。明年,就進右」 都御史,改掌南京都察院。就遷刑部尚書。歷左都御 史,掌院事。五年春,湖廣盜起,命鍾以本官總制軍務, 陝西、河南、四川亦隸焉。沔陽賊陷臨湘,鍾破滅之。保 寧賊藍廷瑞、鄢本恕、廖惠眾十萬餘,延蔓陝西、湖廣 之境。鍾設方略,悉就禽。以功進太子太保。未幾乞歸。 嘉靖三年卒,諡襄惠。

洪漢

[編輯]

按《章丘縣志》:「漢字天章,少機警,善講書。成化壬辰進 士,授工部主事,累陞江西參政,平桂林、荊竹、永福諸 猺獞,遷陝西左布政,擢都御史,巡撫大同。條陳地方 便宜八事,多見採行。為中貴人所搆,回籍閑往。」

洪鍾江西人

[編輯]

按《江西通志》:「鍾,字季和,崇仁人。七歲隨父之京,有以 其所書進者,憲宗見其字畫端楷,召見嘉歎,賜入翰 林院讀書。弘治庚戌,登進士,除中書舍人,陞禮部員 外郎,卒。」

洪異

[編輯]

按《龍溪縣志》:「異字大同,號碧湖,宋長泰令仁穟之後。 領弘治乙卯鄉薦,授通州學正,典應天,文衡稱得人。 擢知崇德縣,政教具舉,庶事一新,擒江淮劇盜,開天 長河,通江潮,溉田萬餘頃。擢監察御史,執法敢言。巡 兩廣,平寇亂,廣城以安。陞四川僉事,以母老乞終養。 服除,改浙江僉事。揚善遏惡,恩威並著。陞廣東參議」, 鎮靜自持,不嚴而治。乞歸卒。

洪範

[編輯]

按《江西通志》:「範字邦正,弘治壬戌進士,知嘉興縣。擢 御史,提督畿內學政,陞河南提學副使,士風丕變。再 起廣東提舉,未赴卒。有《柏山文集》。」

洪祥

[編輯]

按《名山藏本行記》:「洪祥,黃梅人。父病瘴年餘,起臥粥 飯皆祥左右,衣被垢穢,祥躬治之。父憫祥勞,使就婦 處曰:『吾病且愈,可留一僕侍我』。祥陽承應而陰伏父 寢。父夜起溺,呼僕不寤,力殆而仆。忽一人參脅,父驚 問誰見?祥應聲持之泣曰:『兒孝至矣,吾其痊乎』?己而 果痊。祥與其妻並竭力承歡,優游十餘年。及父卒,思」 慕不置,見父形於醮薦鏡中。祥喜讀書,明義理,死生 利害,瞭然無凝滯。年九十餘,卒。

洪垣

[編輯]

按《明外史洪垣傳》:「垣字峻之,婺源人。嘉靖十一年進士。禮部侍郎湛若水講學京師,垣受業其門,授永康 知縣,徵授御史。十八年,世宗南巡,冊立皇太子,命閣 臣夏言、顧鼎臣選宮僚。垣再疏言:溫仁和、張衍慶、薛 僑、胡守中、屠應峻、華察、胡經、史際、白悅、皇甫涍等皆 庸流,不可使輔導青宮。」帝亦已從他諫官言,廢黜者 數人。未幾,劾文選郎中黃禎先賄選郎楊育秀,得為 考功郎,及居文選,貪婪欺罔。「知州王顯祖考察調簡 而補大州知縣,何瑚年過六十而選御史,皆非制。今 當大計京官,乃以猥瑣之曹世盛為考功郎,誤國甚。」 帝下其章都察院,令會吏科參覈。乃下禎詔獄,及育 秀、顯祖等,咸斥為民。因詰責吏部尚書許讚、都御史 王廷相,而令十三道御史公舉隱年冒進若瑚者。御 史王之臣等坐調者四人,世盛亦改他部。垣一疏而 御史曹郎以下得罪至二十餘人。出按廣東,以安南 款附,增俸一級。未竣,出為溫州知府。歲饑,有閉糴者, 饑民殺之,垣坐落職歸。復與同里方瓘往從若水,若 水為建「二妙樓」居之。家食四十餘年,年九十而卒。

洪世文

[編輯]

按《福州府志》:「世文字國華,閩縣人。英之曾孫,晅之子 也。嘉靖戊戌進士,由戶部擢湖廣參議,浙江山東副 使。世文歷楚藩,有平猺功,轉浙。值倭亂,戢暴掠,民皆 德之。尋以母老,乞終養。」

洪富

[編輯]

按《泉州府志》:「富字國昌,晉江人。嘉靖己丑進士。富未 第時,分宜相為祭酒,知其文,延為子師。後登政府,富 無私謁,人以此重之。授刑部主事,歷郎中,出守雷州, 為兩浙轉運使,洗除宿弊,纖毫不染。以內艱歸,除補 兩淮,半載,擢參知四川,寬恕廉靜,民樂不擾。遇事執 法,抗議多致枘鑿,遂決志歸。」

洪朝選

[編輯]

按《泉州府志》:「朝選,字汝尹,同安人。嘉靖辛丑進士,除 南京戶部主事,出榷北新關。一日,思所學未足,非古 人學優則仕之意,上疏引疾。久之,充然有得。起為南 吏部郎,出督學西蜀,端士習,正文體,持法秉公。朝選 不為分宜相所善,而徐文貞階深與之。分宜敗,遂以 山西參政召為太僕少卿。尋進僉都御史,提督操江。」 旋加副都,開府山東。隆慶戊辰,入為刑部侍郎。徐文 貞去位,江陵秉樞心惡之。亡何,以大計罷歸。朝選性 剛介,好言有司長短。會耿定向撫閩,耿素善朝選,每 咨以時政,答中偶及藩司支放邊戍月餉事,左伯九 江勞堪知而深銜之。耿以憂去,勞代之廉。江陵權相 意捃摭其無情事以聞於朝,江陵擬旨削籍逮訊,九 江得密報,遂馳戎卒逮朝選下獄。不二日,斃之獄中。 後江陵敗,子兢訟冤闕下。詔復其官,堪與造謗者俱 遣戍,朝論始快。

洪逵

[編輯]

按《道州志》:「逵字時漸,別號澹齋。少孤有大志,負性倜 儻穎敏。年十五遊郡庠,雅志理學。嘉靖癸卯,襲授祖 職指揮,歷陞清鎮守備,中都副留守,鄖行都司掌印, 鎮筸右參將。奉敕勦賊黃中、阿項等,兵不血刃,師獲 萬全,兩承欽賞。歷官一十五年,報陪點總戎者三次, 竟以直道自處,不循時局。告歸田裡,有《自適編》《南嶽 紀遊》」,藏於家。

洪兢

[編輯]

按《同安縣志》:「兢,朝選長子。以蔭授都察院檢校,伏闕 訟父冤,賜杖削籍。後司寇冤白,復還原官。歷上林苑 監丞,陞貴州府通判。」

洪邦光

[編輯]

按《泉州府志》:「邦光,字世龍,隆慶戊辰進士。性沈靜簡 默,至其為政,度民便利,竭蹶成之。初守無為州,擢同 知雲南府,秩滿,憲副貴州都清諸苗最獷悍,邦光留 意經略,宣示威信,叛苗各奉約束。久之,擢參藩政,尋 擢按察使,備兵川東。念父母老,馳至家,杜門掃軌,朝 夕侍奉,未幾卒。所著有《三則要言》。」

洪聲遠

[編輯]

按《黃岡縣志》:「聲遠,字四極,萬曆辛卯舉人。初任山西 高平令,陞戶部主事,復陞貴陽知府。是年土司安邦 彥犯順困城,凡十閱月,竭力保禦,復計招投誠,以功 陞新鎮道監軍副使,兩平水西土司渠寇,轉雲南參 政,以年老乞歸。」

洪維幹

[編輯]

按《江西通志》:維幹字禎南,號元。請幫助識別此字。萬曆甲午舉人,知 桐梓。時奢酋亂,維幹募兵死守。有叛戍陳大義等為 內應,遂致城破,縛維幹說降不屈,賊卒害之。事聞,贈 尚寶司正卿。

洪纖若

[編輯]

按《同安縣志》:「纖若,字時育,萬曆甲辰進士,筮仕提刑, 讞獄詳慎,累陞司憲。兩粵有巨盜,寇害閩、浙、江、淮間, 纖若擒之,諸路悉平。及權璫竊柄,有議建魏祠者,纖 若力排不許,遂拂袖歸。」

===洪雲蒸===按《攸縣志》:「雲蒸,字化卿,中萬曆庚戌進士,累官嶺東 道按察司。崇禎三年,海寇李芝奇犯廣東內洋,雲蒸 築銃臺銃城,敗賊於南頭寨、虎頭門。四年,粵寇鍾陵 秀、陳萬圍永安,雲蒸遣鄭芝龍敗之於魚筌。六年,粵 寇張文斌等憑險四掠,雲蒸復誘擒之。七年,海寇劉 香大舉圍海豐,雲蒸檄閩將鄭芝龍進勦,香令紅夷」 國人殺之,沈屍海上。上震悼褒嘉,下部議贈。

洪文衡

[編輯]

按《明外史洪文衡傳》:「文衡,字平仲,歙人。萬曆十七年 進士,授戶部主事。帝將封皇長子為王,偕同官賈巖 合疏爭。尋改禮部,與郎中何喬遠善。喬遠坐詿誤被 謫,文衡已遷考功主事,竟引疾歸。後改南京工部,歷 郎中。九年進光祿少卿,改太常,督四裔館。中外競請 起廢,帝率報寢。久之,乃特起顧憲成。憲成已辭疾,忌」 者猶憚其進用,御史徐兆魁首疏力攻之。文衡慮帝 惑兆魁言,抗章申雪。尋進大理少卿,以憂去。泰昌元 年起太常卿。光宗既崩,議升祔。文衡請祧睿宗,疏格 不行。未幾卒。贈工部右侍郎。

洪雲翼

[編輯]

按《安慶府志》:雲「翼,號望治,博洽工文詞,性慷慨好義。 萬曆中,舉明經,任浙江宣平令,著能聲。解組蕭然,賣 文自給。」

洪周祿

[編輯]

按《黃岡縣志》:「周祿,字大實,號半石。天啟壬戌進士,授 戶部主事,管太倉庫,歷九江鈔關,多惠政。陞授常州 知府,歸。」

洪應斗

[編輯]

按《海澄縣志》:應斗習騎射,通兵法。天啟壬戌成進士, 授福建水標把總。丁卯海寇縱橫,命應斗帥所部舟 師南援。賊舸乘風直下,縱火焚舟。應斗率所部迎敵, 賊艘環之,應斗手刃數十人,度終不得出,乃抱巨銃 自沈死。

洪璽

[編輯]

按《泉州府志》:「璽字朝寶,南安人。輕財貴義。在邑庠時, 家無餘積。伯父昆貧甚,分月廩資之。及伯父沒,璽哭 盡哀,喪葬皆力任焉。後任江西建昌訓導,卒。」

洪懋德

[編輯]

按《湘鄉縣志》:「懋德,字峻明,至性純篤,事父盡孝。仕宿 松,以清慎著。丁母艱歸,以父老不復仕。礦賊破湘鄉 肆掠,驀入其家,懋德整衣待之,容色無變。賊為攝息, 屏跡無所犯。賊退,人皆怪之,以叩其故。懋德曰:『此亦 自率吾常耳。吾不見有賊,賊固不吾害也』。」

洪恩

[編輯]

按《黃梅縣志》:「恩,字汝承,進士,主計部,督儲江西,補浙、 衢守。興利除害,仁愛覃被。及守永昌,政聲播於中外。 擢太僕卿,辭疾歸。」

洪倫

[編輯]

按《攸縣志》:「倫,字序範,性剛直,貢於廷,不受官。四世同 爨,人無間言。」

洪度

[編輯]

按《黃梅縣志》:「度,字公度。幼失怙恃,立志嗜學,善詩文, 工書法,兼真草篆隸諸體。六舉於鄉不售,止辟明經。 年七十,城陷被執,不屈而死。」

洪業嘉弟名嘉

[編輯]

按《湘鄉縣志》:「業嘉,字伯修。少穎慧,過目成誦。與弟名 嘉以文名雄湘上,丁亥遇亂兵被害。名嘉,字鴻叔,才 思麗發,先業嘉卒。」

洪姓部藝文

[編輯]

《臨川洪氏族譜序》
明·何喬新

[編輯]

臨川洪生球捧其家譜一鉅冊,托予外孫揭瑀持詣 予,請為之序。予展而閱之,則知球乃宋忠宣公皓之 裔也。予因嘆曰:「忠宣公父子,在宋以文章節義著聲 於時,南度已後第一流人物也。」始予觀球,以經學教 訓吾鄉俊秀,學與行端且厚,吾固疑其有所本也。及 得譜,然後益信其有本,非忠宣公能有是子孫乎?乃 為之序曰:忠宣公當靖康之變,出萬死一生之計,使 萬里外強悍不義之邦,歷十五年南北通好,然後放 回其臣。有慮其知國虛實為後患者,遣騎追之。及於 淮,而公與同歸者張邵等已在舟中,追騎相顧,無可 奈何。及入見,高宗慰之曰:「蘇武不能過也。」命宰相與 直閤之職,而公數稱張浚之賢,忤秦檜意,遂閣詔命 出領鄉郡,尋又貶嶺南。檜死而後得歸朝。其外厄於 強敵,內厄於奸臣,艱難險阻,靡不並嘗,而公始終一 節,不以死生禍福累其心。然公生八子,曰適,曰遵,曰 邁,皆以博學弘辭進。其後適與遵皆致大用,而邁亦簽書樞密院事,豈非忠義之報乎?忠宣公始居鄱陽, 其後遷新安,而忠宣「公之弟昢為臨川司戶者,遂家 臨川,今球之宗是也。」予嘗論之,為宋使金者,公與宇 文虛中是也。虛中露才現奇,遂為金人所用,而喪其 守。公則不然,韓昉欲易其官爵,以死拒之,不從;粘罕 迫之事劉豫,以死拒之,不從;兀室訪以伐宋之策,拒 之,不應;其濱於死者屢矣,然終免於死。宇文虛中受 金人之寵最多,聚其族而居之。然其後全家死於烈 焰,子孫無噍類焉。孝宗極力訪求,僅得其族人,紹宗 命之以官,俾嗣其後。而公之歸也,諸子相繼登兩府 而遷他郡者,子孫亦皆繩繩不絕,宦業昭著於時。忠 義之報,天道故不爽也。《詩》曰:「毋念爾祖,聿修厥德。」球 之子孫,尚修其德哉!《傳》曰:「公侯子孫,必復」其始。忠宣 以下,爵位顯矣,有封魏國公者,封秦國公者,球與其 諸子孫,尚思所以復之哉!予先祖文定公,與忠宣公 仕同朝,又嘗同時,固有世舊之好也。遂書此以為序, 以為洪氏勉。

洪姓部紀事

[編輯]

《萬姓統譜》:洪師民有四子,長朋,次芻,次炎,次羽,俱負 才名,號「四洪。」

《宋史洪皓傳》:皓子適、遵、邁。皓使朔方,適年甫十三,能 任家事。紹興十二年,與弟遵同中博學宏詞科。高宗 曰:「父在遠方,子能自立,此忠義報也。」後三年,弟邁亦 中是選,由是三洪文名滿天下。

《元史洪福源傳》:君祥,福源第五子也。至元十一年,帝 命伯顏伐宋,君祥以蒙古漢軍都鎮撫從行。伯顏師 次鎮江,諜報有宋洪都統者,為都督府將,伯顏謂君 祥曰:「汝同姓,可往招致也。」洪都統即欣然來見,君祥 因厚遇之。

洪姓部雜錄

[編輯]

《容齋隨筆》姓氏之書,大抵多謬誤,如《唐貞觀氏族志》 今已亡其本《元和姓纂》,誕妄最多。國朝所修《姓源韻 譜》又為可笑。姑以洪氏一項考之,云:「五代時有洪昌、 洪杲,皆為參知政事。」予按,此二人乃五代南漢僭主 劉龑之子,及晟嗣位,為參知政事,其兄弟本連「弘」字, 以本朝國諱,故《五代史》追改之,元非姓洪氏也。此與 洪慶善序丹陽弘氏云:「有弘憲者,元和四年嘗跋輞 川圖。」不知弘憲乃李吉甫之字耳。其誤正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