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15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一百五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五十三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一百五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一百五十三卷目錄

 袁姓部列傳三

  明

  袁義       袁興

  袁華       袁凱

  袁泰山西人  袁泰湖廣人

  袁珪       袁珙

  袁宇       袁容

  袁錠       袁伯儀

  袁政       袁旭

  袁均哲      袁衷

  袁彬       袁敏

  袁禎       袁慶祥

  袁道       袁仕鳳

  袁佐       袁宗皋

  袁賓       袁經

  袁擯       袁思瓊

  袁宗儒      袁萬里

  袁袞       袁袠

  袁襲裳      袁煒

  袁鳳鳴      袁祖庚

  袁洪愈      袁俸

  袁世榮      袁隨

  袁昌祚      袁一驥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袁黃

  袁可立      袁和

  袁應泰      袁業泗

  袁子讓      袁化中

  袁一鼇      袁一鳳

  袁崇煥      袁光閈

  袁一修      袁璋

  袁師皋      袁祈年

  袁繼咸      袁葵

  袁國光      袁象斗

  袁從諤      袁奎東

  袁來順      袁瑤

  袁遵       袁清吉

  袁瓊

 袁姓部藝文

  潛江袁氏家譜序     明汪道昆

 袁姓部紀事

氏族典第一百五十三卷

袁姓部列傳三

[編輯]

[編輯]

袁義

[編輯]

按《明外史袁義傳》:「義,廬江人,本姓張,德勝族弟也。初 為雙刀趙總管,守安慶,敗趙同僉丁普郎於沙子港。 左君弼招之,弗從,德勝戰死,始來附,為帳前親軍元 帥,賜姓名。數從征伐,積功為興武衛指揮僉事,進同 知,調羽林衛,移鎮遼東,從征雲南,克普定、曲靖、楚雄 諸城,留鎮楚雄,以功遷楚雄衛指揮使。歷二十年,墾」 田築堰,治城郭橋梁,規畫甚備,軍民德之。建文元年 徵還,為右軍都督府僉事,進同知。卒官。

袁興

[編輯]

按《浙江通志》:「興,錢塘衛千戶,戰諸暨,有奇功。嘗解銀 甲易粟以食飢卒。王師進攻雲南,請為先鋒,力戰死。」

袁華

[編輯]

按《萬姓統譜》:「華字子英,崑山人。少穎悟不群,讀書三 過,輒記誦不忘。工詩尢,長於樂府。與顧阿瑛友善,楊 維楨尤重其人,以才子目之。洪武初,為郡學訓導,坐 累,卒於京師。」

袁凱

[編輯]

按《萬姓統譜》:凱,華亭人。言議英發,尤長於詩,學杜少 陵。如《客中》《除夜》《江上》《早秋》等作,雜之杜集中,殆不能 辨。洪武中為御史,故老相傳,上一日錄囚畢,令凱送 東宮覆審,遞減之。凱還復命,上問:「『朕與東宮孰是』?凱 曰:『陛下法之正,東宮心之慈』。上大喜,悉從之。」後以疾 罷歸。

袁泰

[編輯]

按《山西通志》:「泰,萬泉人。洪武四年開科登進士,授羅 山縣丞。十八年,擢都察院試僉都御史。二十三年閏 四月,遷左副都御史。二十四年十二月,拜右副都御 史。泰為人才辨,明於律法,處心廉正,執法不移,理枉 伸冤,杜除民害。二十五年八月庚戌卒。上深悼之,遣 使祭焉。」

袁泰

[編輯]

按《荊州府志》:「泰,洪武辛酉,舉廉能正直,因上前言事不屈,命劉璟擊其項,風憲特著。」

袁珪

[編輯]

按《萬姓統譜》:「珪字廷珪,珙兄。五歲讀書即成誦,十八 能文章。洪武壬戌,禮聘至京,試《治道安民論》稱旨,授 高州茂名主簿。後謫戍大寧,以詩文自娛,名聞燕邸, 召為府紀善。永樂改元,賜銀幣,官禮科給事中,有敢 言聲。九年出判和州。後復兩見舊都,賜賚益厚。秩滿 乞老,終於家。為人慈祥至孝,自號清白生,有《清白集》。」 曾孫孟悌,舉成化丁未進士,授南京祠祭主事,免歸。

袁珙

[編輯]

按《名山藏方技記》:珙字廷玉,鄞人。高祖鏞,宋末進士。 元壓境,鏞不屈,死烈火中。其家十七人聞變,俱赴水 死。有沈、朱二僕,保其遺孤。珙少遊海上,遇異僧別古 崖於落伽山,奇之,曰:「公眼光如電,當以術顯。」乃授之 相術。其法,占者至,候二鼓或五鼓,燃炬對坐,獨視其 形狀氣色,更參以所生年月,百無一失。珙在元時,已 擅名天下矣,珙於九流百氏莫不涉究,好為歌詩,酒 酣擊缶,仰天豪吟。所居鄞城西屋,前後樹柳,自號柳 莊。洪武初,見姚廣孝嵩山寺,曰:「公非直名緇,劉秉忠 之儔也。」後廣孝應選入燕邸,密言珙燕王,王隸珙尺 籍中,托取之,與其子忠徹俱至。王選衛士九人,操弓 矢,雜入酒肆,拉之飲。珙前引王裾長跪呼殿下。九人 者哂曰:「妄也。」珙言益切。王起入宮,召珙曰:「間者何以 知吾王也?」對曰:「殿下操弓矢肆中,臣望見殿下手皺 而瘦,龍掌也。」因凝諦良久,稽首曰:「殿下年四十,髯當 過臍,必為蒼生真主,坐致太平二十餘年。」王悅,留珙, 珙遇列較散卒,往往許以公侯大臣,王恐其語流聞, 遣還鄉。即位,召入見,官太常丞,授忠徹鴻臚序班,賜 賚甚厚。既營北京,父子扈從,出入禁庭。立儲之議,帝 意有所屬者累年,使珙相仁宗,曰:「人主也。」使相宣宗, 曰:「天子萬年。」於是竟定。而仁宗為皇太子時,忠徹言 太子前不遜,及即位,欲誅之,得夏原吉諫止。宣廟中 言:上前七日之內,宗室有謀上者,果報漢王反。其他 游諸公間,往往有記其事者。珙有孝行,性抗直,能輔 人以義。忠徹外雖如父,內險陂。正統中,坐矜傲下獄。 《忠徹》仕終尚寶卿,年八十餘卒。

袁宇

[編輯]

按《萬姓統譜》:「宇,壽州人。父洪,開國功為左都督。宇事 建文君,有軍功,為指揮使。宇從李景隆北進有功,陞 後府都督同知。建文三年六月,靖難將李遠出沛、泗 掠餉道,宇率步騎三萬邀遠,中伏大敗,宇脫身走,以 弟容為文皇駙馬都尉,故得不死。」

袁容

[編輯]

按《名山藏勳封記》:「廣平侯袁容,壽人。父洪,以開國功 官都督。容尚燕永昌郡主,以儀賓守北平。永樂元年, 進郡主為公主,容為駙馬都尉,祿千石。其年再論功, 封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侯, 祿五百,與世券。洪熙初,僅與駙馬祿。宣德元年,與侯 祿。卒贈沂國公,予諡。四年,子禎嗣。卒亡,子,庶子瑄嗣。」 長陵衛指揮僉事。天順元年與瑄侯卒。其後世指揮

袁錠

[編輯]

按《萬姓統譜》:「錠,真寧人。永樂甲午舉人,授御史,陞河 南知府。廉以律己,誠以待下。作《勸善榜》,以諭勿率者。 作《勸農歌》,以示失業者。任滿,民立《去思碑》。」歷參政。

袁伯儀

[編輯]

按《萬姓統譜》:伯儀,沅陵人。博學有才識。永樂鄉薦,以 道德尊重,拜監察御史,廉慎克振風紀。時中貴人與 當路不協,欲中傷之,先使人謂伯儀曰:「若能為我去, 此人當有美除。」伯儀曰:「害良善以取美官,君子不為 也。吾為御史,可聽行中言乎?」遂上疏論之。後以病乞 歸,卒。

袁政

[編輯]

按《萬姓統譜》:「政字文理,吳縣人。嘗學於俞貞木,夏忠 靖薦於朝,授遂安知縣。未視篆,宿驛亭,夢小兒數輩 挽其衣,覺而問於父老,知邑中生女多不舉,即嚴禁 之。後邑中生女多名袁留。」

袁旭

[編輯]

按《萬姓統譜》:「旭字廷輔,樂安人。永樂進士,授江津知 縣,以事免歸,琴書之外無長物。尋詔舉知寧國府,百 政具舉,比述職簡賢凡十人,旭居其一,賜襲衣褚幣, 宴禮部。後為御史陳富搆陷,下獄卒。旭甘澹泊,見善 如不及,然疾惡太甚,故卒以誣死雲。」

袁均哲

[編輯]

按《萬姓統譜》:「均哲,字庶明,建昌人。正統中,知郴州。為 人有幹局,剖訟明決,操履清慎,境內廨宇祠廟橋舖 之類,多其遺跡。嘗續刻郡志,至今傳焉。」

袁衷

[編輯]

按《廣東通志》:「衷字秉忠,東莞人。正統辛酉鄉貢,初授 戶部河南司主事,歷梧州知府,改平樂、永州。所至公 正廉明,民蒙其惠。尤長於詩文,所著有《竹庭槁》。」

===袁彬===按《萬姓統譜》:「彬字文質,新昌人。正統己巳土木之變, 以校尉從英廟北狩踰年,履危蹈險,服勞效忠。明年 還,論功授錦衣衛百戶。天順丁丑,率先迎駕復辟,陞 指揮僉事。辛巳,以協勦曹欽功,陞都指揮,掌錦衣衛 事。尋陞至光祿大夫、柱國,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成 化丁未,致仕終。」子勳、熹。

袁敏

[編輯]

按《明外史楊善傳》:袁敏,金齒衛知事也。英宗北征,應 募從至大同。及駕還,駐萬全左衛。敏見敵騎逼,請精 兵三四萬扼其衝,而車駕疾馳入關,王振不納,六師 逐覆,敏逃還,上書景帝曰:「臣聞之:主辱臣死,上皇辱 至此,臣子何以為心?臣不惜碎首刳心,乞遣官一人, 或就令臣齎書及服御物,問安塞外,以盡臣子之義。 臣雖萬死,心實甘之。」命禮部議。竟報寢。

袁禎

[編輯]

按《萬姓統譜》:「禎字貞吉,中天順壬午鄉試,成化丙戌 進士,知歙縣。在任廉明,不以財賄自浼,苟有利民之 政,必廣施之。性寬厚,隸卒輩未嘗發一詈語,民悅之。 陞監察御史。」

袁慶祥

[編輯]

按《明外史高瑤傳》:「袁慶祥,雩都人,國子生,以久次歷 事內承運庫,見憲宗崇異教,任宦官,用財無度,帑藏 虛耗,而進寶石掇高價者,月無虛日。乃上章極言其 弊,忤旨,杖五十,遣還國學。後二年,舉進士,仕至廣東 僉事。」

袁道

[編輯]

按《萬姓統譜》:「道字德純,吉水人。賦性剛介,清苦力學。 成化壬辰進士,擢監察御史,巡按廣西,斥罷贓吏,搜 剔姦弊,雖藩臬諸司,咸曰:『勿使少有玷缺,使袁御史 知也』。」時稱為真卿。

袁仕鳳

[編輯]

按《萬姓統譜》:「仕鳳,字彥祥,東莞人。成化乙未進士。初 任江西廣昌縣知縣,廉介風厲,擿伏如神。陞都察院 都事,卒於官。一縣人思之,真如父母。」

袁佐

[編輯]

按《京山縣志》:「佐,字國佐,本姓劉,四世祖改姓袁。佐中 成化丁未進士,除內鄉縣令,機鋒敏捷,政事超卓。六 年,召為御史,按廣西,政尚精察,獠人畏憚。遷陜西僉 事,以憂歸。」

袁宗皋

[編輯]

按《荊州府志》:「『宗皋,字仲德,石首人。父愷,廣東藩,與弟 宗夔舉於鄉,時稱二鳳』。登弘治庚戌進士,興邸分封 安陸,選充長史。肅宗入繼大統,扈蹕至良鄉,禮部具 儀注,帝謂宗皋曰:『遺詔嗣帝位,非為皇子』。宗皋舉首 加額曰:『誠如睿諭。次京城,請由中門入。人以周昌目 之。即位後,輔翊益勤,陞吏部左侍郎兼學士,旋遷禮』」 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卒。贈太子太保,諡《榮襄》。

袁賓

[編輯]

按《廣東通志》:「賓,字尚賓,歸善人。弘治乙卯,賊掠其鄉, 賓猝逸。俄聞繼母俞被執,乃詣賊請代,賊從之。官軍 追至,賊怒,縛賓於樹劍擬之,終不忍害。後仕終建陽 訓導。」

袁經

[編輯]

按《寧鄉縣志》:「經字大綸,弘治庚辰進士,授西安府推 官,召授河南道監察御史。初按兩淮,次按三吳,陞山 東僉事。時逆豎劉瑾恨經不阿附,三罰米約千石,經 處之愈厲。瑾敗,陞陝西副使,山東按察使,右僉都御 史,巡撫遼東,卒於官。訃聞,給傳還葬,遣官諭祭。」

袁擯

[編輯]

按《德州志》:「擯,弘治己丑進士,授大理寺寺正,陞南陽 府知府,考最為天下第一,陞陝西按察使,詔褒之,陞 應天府尹,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未之任 卒。」

袁思瓊

[編輯]

按《池州府志》:「思瓊,銅陵人。尚義好施,內外雍肅,五世 同居。弘治間,表其門。」

袁宗儒

[編輯]

按《明外史齊之鸞傳》:「袁宗儒,字醇夫,雄縣人。正德三 年進士,授御史。十二年冬,帝在大同,以郊祀將回鑾, 既而復止。宗儒率同官力諫,擢大理寺丞。嘉靖三年, 爭大禮,廷杖。歷官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吏部尚書 桂萼議宗儒改調,遂解職歸。未幾,起鄖陽,改山東。坐 屬吏賑饑無術,不能覺察,罷免。以薦,起左副都御史」, 扈蹕承天。還京,卒。

袁萬里

[編輯]

按《山西通志》:「萬里,壽陽人。少穎異超卓,日記數千言, 人咸目奇。童弱冠,登嘉靖壬午舉人,入太學,友天下 士,有志於濂洛之學,杜門數載,六經子史諸書無不 探討,於朱子《儀禮律呂新書》《皇極經世》並祝氏疏,皆 能言其根柢,每欲詳晰成書,未竟而卒,年三十一。」

===袁袞===按《萬姓統譜》:「袞,常州人,嘉靖進士。初任廬陵縣知縣, 有異政,得民心。陞禮部主事,歷郎中,與弟袠先後卒。 兄弟皆有文名,傾一時,早卒,不竟其業。」

袁袠

[編輯]

按《明外史文徵明傳》:「吳中自吳寬、王鏊以文章領袖, 館閣文風,極天下盛。徵明及袁袠之屬,亦皆以詞翰 名。袠字永之,七歲能詩,舉嘉靖五年進士,改庶吉士。 張璁惡之,出為刑部主事,累遷廣西提學僉事。兩廣 自韓雍後,監司謁督撫,率庭跪,袠獨長揖。無何,謝病 歸。子尊尼,字魯望,亦官山東提學副使,有文名。」

袁襲裳

[編輯]

按《萬姓統譜》:「襲裳,字子宜,眉州人。嘉靖壬辰進士,歷 雲南左布政使。」

袁煒

[編輯]

按《明外史嚴訥傳》:「袁煒,字懋中,慈谿人。嘉靖十七年, 會試第一,殿試第三,授編修。煒性行不羈,為御史包 孝所劾。帝宥不罪,進侍讀。久之,簡直西苑。三十五年, 閣臣推修撰全元立掌南京翰林院。帝特用煒。煒辭, 願以故官供奉。帝大喜,立擢煒侍講學士。甫兩月,手 詔拜禮部右侍郎。明年,加太子賓客。三十九年,進左」 侍郎。明年二月調吏部。踰月,遷禮部尚書,加太子少 保。其冬,遂命以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典 機務。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疾篤,請 假歸,道卒。贈少師,諡「文榮。」煒才思敏捷,自負能文。見 他人所作,稍不稱意,輒肆詆誚。以故人皆畏而惡之。

袁鳳鳴

[編輯]

按《辰州府志》:「鳳鳴,字時瑞,號岐山,辰州衛人。登嘉靖 戊戌進士,授貴溪知縣。考最,擢江西道御史,巡視居 庸,申飭防邊要務,劾大將之弗戢者。再巡四川,上議 征白艸苗,平之,陞俸一級。命復入臺,正色敢言,為時 所忌,外補潮州知府,調知思明府,歸里。」

袁祖庚

[編輯]

按《萬姓統譜》:「祖庚子純之,長洲人。嘉靖辛丑進士,歷 按察僉事。」

袁洪愈

[編輯]

按《明外史袁洪愈傳》:「洪愈,字抑之,吳縣人。舉嘉靖二 十五年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授中書舍人,擢禮科 給事中。劾檢討梁紹儒阿附權要,斥於外。紹儒,大學 士嚴嵩私人也。嵩屬吏部尚書吳鵬,出為福建僉事, 歷河南參議,山東提學副使,湖廣參政,所在以清節 著。嵩敗,召為南京太僕少卿,就遷太常。隆慶五年,以」 疾歸。萬曆中起故官,遷南京工部右侍郎。進右都御 史,掌南院事,就改禮部尚書。萬曆十五年就改吏部。 引年乞休,加太子少保致仕。卒,年七十四。贈太子太 保,諡「安節。」子一鶚,以廕官治中,饘粥不繼以死。

袁俸

[編輯]

按《雲南通志》:「俸,四川人,嘉靖間任武定同知,值鳳朝 文之亂,一門全節以死。」

袁世榮

[編輯]

按《萬姓統譜》:「世榮,華亭人。嘉靖庚戌進士,歷禮科給 事中。」

袁隨

[編輯]

按《萬姓統譜》:「隨字民忱,通州人。嘉靖丙辰進士,萬曆 間四川左布政使。」

袁昌祚

[編輯]

按《廣東通志》:「昌祚,字茂文,原名炳,東莞人。生而穎悟, 過目成誦。少有奇童稱。弱冠舉嘉靖乙卯鄉薦第一, 登隆慶辛未進士,授左州知州,調繁湖廣,彝陵王世 貞雅重之,晉戶部員外郎,擢廣西提學僉事,轉四川 參議。時修乾清坤寧宮,督材山中,辦而不擾,川人德 之。以父憂解職。後丁繼母喪,起補廣西,不赴,優游林」 下者二十年,卒。

袁一驥

[編輯]

按《江陰縣志》:「一驥,字季友,其大父甫有還金之德。甫 生三子,長堯臣,次舜臣,俱膺鄉薦。次禹臣,為郡庠生。 生一驥,萬曆壬午登賢書,癸未成進士,以年少告,授 順天府學教授,陞國子監助教。既轉禮部,歷儀曹、祠 曹。請復建文紀號,陞濟南憲副,轉粵東大參,尋晉東 省憲長。聞父病乞歸,不遑候命。直指論調,補楚臬。父」 喪。服除,補閩藩右轄,轉左轄,以僉都撫閩。時稅璫高 寀橫恣,一驥縛其羽翼,笞繫璫,銜之。乘國喪撤衛,擁 眾入撫署劫一驥。一驥挺身揮諭之,乃具疏聞,凡五 上,得報可。責寀激變撤回。一驥即疏乞歸。

袁宗道

[編輯]

按《荊州府志》:「宗道,字伯修,公安人。萬曆丙戌會元,選 庶吉士,授編修。歷官至右庶子。時國本初定,盡心啟 沃,年四十有二卒。以光宗東宮舊學,贈禮部侍郎。宗 道在翰苑,當詞章盛行之日,與同館黃昭素力排俗 學,於唐好香山,於宋好眉山,名其齋曰『白蘇。其年雖 不逮,而公安詩文一派,實自宗道發之』。」

===袁宏道===按《明外史袁宏道傳》:「宏道,字中郎,公安人。年十六為 諸生,有聲里中。舉萬曆二十年進士,選吳縣知縣。聽 斷敏決,公庭鮮事,與士大夫談說詩文,以風雅自命, 意有所不樂,解官去,起授順天教授,歷國子助教,禮 部主事。謝病歸,築園城南,植柳萬株,號曰柳浪,與一 二老衲居焉。久之,起故官。尋以清望,擢吏部驗封主」 事,改《文選》。尋移考功員外郎,遷稽勳郎中。後射病歸, 數月卒。

袁中道

[編輯]

按《荊州府志》:「中道,字小修,中郎弟也。十歲作《黃山雪》 二賦五千餘言。長而通侻,遍游燕、趙、齊、魯、吳越地。萬 曆丙辰,始舉進士,授徽州府教授,歷遷儀制郎中,旋 復乞休。著有《珂雪齋集》。後僑寓金陵天界寺,以疾卒, 年五十有四。」

袁黃

[編輯]

按《吳江縣志》:「黃字坤儀,曾祖顯,祖祥,父仁,世業讀書, 有著述。黃少孤,其祖贅嘉善殳氏,因補其邑諸生。萬 曆丙戌進士,釋褐奉都御史劄,清覈蘇松錢糧,上議 請減額外加徵米銀十餘條,授寶坁知縣。時薊鎮主 客兵二十萬,年例銀及屯田、民運諸項,計一百五十 萬,巡撫以黃曉暢邊事,檄令約議,乃列十事以獻。召」 為兵部職方主事。適倭侵朝鮮,朝廷大舉東征,經略 薊、遼。宋應昌疏請黃贊畫軍前,與監軍劉黃裳浮海 渡鴨綠江,調護諸帥。倭寇來襲,黃率麾下及朝鮮兵 三千擊卻之。未幾,拾遺疏劾在寶坻時縱民逋稅,革 職歸,卒。熹宗立,追敘東征功,贈尚寶司少卿。

袁可立

[編輯]

按《河南通志》:「可立,號節寰,睢陽衛人。萬曆己丑進士, 擢山西道御史,陞左僉都御史,巡撫登萊有功,晉兵 部左侍郎,加尚書少保。」

袁和

[編輯]

按《河南通志》:「和字節吾,安陽人,萬曆壬辰進士。初任 長垣知縣,一意振刷,奸宄遠遁。陞戶部主事,管太倉 銀庫,陞右參議,兵備陽和。飭兵練士,市易之弊,加意 察訪。以憂去任。」

袁應泰

[編輯]

按《明外史袁應泰傳》:「應泰,字大來,鳳翔人。萬曆二十 三年進士。授臨漳知縣,治行冠兩河,遷工部主事,歷 兵部武選郎中,遷淮徐兵備參議,移疾歸。久之,起河 南右參政,以按察使治兵永平。遼事方棘,應泰練兵 繕甲,修亭障,飭樓櫓,經略熊廷弼深賴焉。泰昌元年 九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踰月,擢兵部右侍郎」, 代廷弼為經略。應泰歷官精敏強毅,用兵非所長,規 畫頗疏。廷弼在邊持法嚴,部伍整肅,應泰以寬矯之, 多所更易。天啟改元三月,大兵攻瀋陽,總兵官賀世 賢、尤世功、陳策、童仲揆等戰死。應泰乃撤奉集、威寧 諸軍,並力守遼陽。引水注濠,沿濠列火器兵,環四面 守。十有九日,大兵臨城,應泰身督兵迎戰,軍敗,宿營 中,不入城。明日,大兵掘城西閘以洩濠水,分兵塞城 東水口,擊敗諸將,遂渡濠而進。諸將兵俱敗,應泰乃 入城固守。又明日,攻城急,應泰督諸軍大戰,又敗。薄 暮,譙樓火,城中大亂。應泰居城樓,知事不濟,遂佩劍 印自縊死。婦弟姚居秀從之僕唐世明憑屍大慟,縱 火焚樓死。事聞,贈兵部尚書,官其一子。

袁業泗

[編輯]

按《江西通志》:「業泗,字景源,宜春人。萬曆戊戌進士,知 樂清縣,改蘭溪。丁父憂,再補龍溪。所在著循良績。擢 南京兵部職方主事,進武庫員外郎中。特疏請撤湖 口稅,璫千里稱便。知漳州府,歲飢,發食賑濟,拯救無 遺力。崇禎間,分守嶺東,平九連山賊,所部以寧。遷浙 江按察使,未至,以功徵為南京鴻臚寺卿,乞骸歸。」

袁子讓

[編輯]

按《郴州志》:「子讓,萬曆辛丑進士,授嘉定知州,擢兵部 員外郎。入都,民攀轅泣留。著有《字學元元香海棠集》。」

袁化中

[編輯]

按《明外史袁化中傳》:「化中,字民諧,武定人。萬曆三十 五年進士。歷知內黃、涇陽,有善政。泰昌元年擢御史。 天啟元年,疏陳時事可憂者八語,皆剴切。出按宣大, 以憂歸。服除,起掌河南道。楊漣劾魏忠賢,化中亦率 同官上疏。疏入,忠賢大恨。崔呈秀按淮揚,贓私狼籍, 回道考覈,化中據實上之,呈秀大恨。會謝應祥廷推」 被訐,化中與其事。呈秀遂嗾忠賢,貶化中秩,調之外。 已,竄入《汪文言獄詞》中,逮下詔獄。呈秀令許顯純坐 以楊鎬、熊廷弼賄六千,酷刑拷掠,於獄中斃之。崇禎 初,贈太僕卿,官其子。福王時,追諡「忠愍。」

袁一鰲

[編輯]

按《江西通志》:「一鰲,字占梅,宜春人。萬曆己酉舉人,授 江山知縣,調邵陽,入南大理評事,陞刑部主事員外 郎,審決河南。擢寶慶守,吏民憚服。以忤岷藩,解綬歸。」

袁一鳳

[編輯]

按《江西通志》:「一鳳,號鳴岐,宜春人。萬曆己未進士。器宇修偉,操履質實。初任工部主事,陞虞衡員外郎中, 曉暢吏事,善治繁劇。守西安,清介自持。遷副浙憲,歷 官右布政使。」

袁崇煥

[編輯]

按《明外史袁崇煥傳》:「崇煥,字元素,東莞人。萬曆四十 七年進士,授邵武知縣。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以 邊才自許。天啟二年正月朝覲,在都御史侯恂請破 格用之,遂擢兵部職方主事。無何,廣寧師潰,廷議扼 山海關,崇煥即單騎出閱關內外。部中失袁主事,訝 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還朝,具言關上形勢,廷臣益」 稱其才,遂超擢僉事,監關外軍。未幾,諸部受款,經略 王在晉令崇煥移駐中前所,監參將周守廉游擊左 輔軍,經理前屯衛事。尋令赴前屯安置遼人之失業 者。在晉深倚重之,題為寧前兵備僉事。及大學士孫 承宗鎮關門,益倚崇煥。崇煥內撫軍民,外飭邊備,勞 績大著。遭父憂,奪情視事。四年,以五防敘勞,進兵備 副使,再進右參政。五年夏,承宗與崇煥計,遣將分據 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繕城郭居之。自是, 寧遠且為內地,開疆復二百里。十月,承宗罷,高第來 代,令盡撤錦、右諸城守具。崇煥力爭不可。第意堅,崇 燃遂乞終養,不許。十二月進按察使,視事如故。六年 正月,大軍渡遼河,二十三日抵寧遠。崇煥誓死守,刺 血為書,激以忠義,將士咸請效死。明日,大軍進攻戴 楯穴城,崇煥發西洋巨砲,傷城外軍。明日再攻,復被 卻,圍遂解。初,中朝聞警,廷臣議戰守,無善策。及崇煥 以書聞,舉朝大喜,立擢崇煥右僉都御史。復設遼東 巡撫,以崇煥為之。敘功,加兵部右侍郎,世襲錦衣千 戶。其冬,崇煥巡歷錦州、大、小凌河,議大興屯田,漸復 第所棄舊土,因是進所廕,為指揮僉事。崇煥欲議和, 而朝鮮及毛文龍被兵,言官因謂和議所致。七年,寧、 錦大捷,滿、桂、趙率教功為多。魏忠賢使其黨論崇煥 不救,錦州為暮氣,崇煥遂乞休。中外方爭頌忠賢,崇 煥不得已,亦請建祠,終不為所喜。七月遂允其歸。莊 烈帝即位,忠賢伏誅,廷臣爭請召崇煥。其年十一月 擢右都御史,視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禎元年四月 命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 天津軍務,鎮寧遠。二年敘春秋兩防功,加太子太保, 廕錦衣千戶。崇煥始受事,即欲誅毛文龍。工科給事 中潘士聞劾文龍糜餉殺降。尚寶卿董茂忠請撤文 龍治兵關寧,兵部議不可,而崇煥心弗善也,嘗疏請 遣部臣理餉,文龍惡文臣監制,抗疏駁之,崇煥不悅。 至是,遂以閱兵為名,泛海低雙島,文龍來會,崇煥與 相燕飲,每至夜分,文龍不覺也。以六月五日邀文龍 觀將士射。先設幄山上,令參將謝尚政等伏甲士幄 外。文龍至,崇煥詰文龍違令數事,取尚方劍斬之。還 鎮,以其狀上聞,時崇禎二年五月也。文龍既死,甫踰 三月,大兵數十萬入龍井關、大安口。崇煥聞,即入衛。 俄聞率教戰歿,遵化三屯皆破,大兵越薊州而西。崇 煥懼,急引兵入護京師。帝召見,深加慰勞。然都人驟 遭兵,怨謗紛起,謂「崇煥縱敵,朝士因前通和議」,誣其 引敵脅和。十二月朔再召對,遂縛下詔獄。方崇煥在 朝,嘗與大學士錢龍錫語微,及欲殺毛文龍狀。及崇 煥欲成和議,龍錫嘗移書止之。龍錫故主《定逆案》,魏 忠賢遺黨王永光輩謀興大獄。報讎,見崇煥下吏,遂 以擅主和議、專戮大帥二事為兩人罪,力攻之。三年 八月遂磔崇煥於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 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

袁光閈

[編輯]

按《陝西通志》:「光閈,字德徵,渭南人。甘貧好學,為諸生, 素以廉孝聞。萬曆間,大饑,邑令憐其貧,予之粟數石, 不受。強之受,乃即呼鄰里極貧者盡賙之。無何,遭母 喪,悲號過慟,卒於柩側。」

袁一修

[編輯]

按《江西通志》:「一修,高安人。初選承天府照磨,累陞四 川遵義衛經歷。值奢酋作亂,一修受委督兵,殞身王 事。」

袁璋

[編輯]

按《明外史吳景傳》:「袁璋,江南人,素以勇俠聞,勦賊所 在有功。後為所執,其子襲挺身救之,連殺七賊,亦被 執,俱死。」

袁師皋

[編輯]

按《安慶府志》:「師皋,字理衡,宿松增生。質行忠厚。父先 亡,母老齒脫,餐必口哺之。乙亥,賊至,執其母殺之。皋 奮與賊鬥,遂攖刃。」

袁祈年

[編輯]

按《荊州府志》:「祈年,字田祖,公安人,中道之子。天啟甲 子,順天中式。孝行純篤,內外無間言,富於著述。」

袁繼咸

[編輯]

按《明外史袁繼咸傳》:「繼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啟五年 進士,授行人。崇禎三年擢御史,監臨會試。坐縱懷挾 舉子,謫南京行人司副。遷主客員外郎。七年,擢山西提學僉事,孑身赴任,較閱公明,聲望大著。巡撫吳甡 薦其廉能,請加優擢。而巡按御史張孫振以請屬不 應,銜之,特疏誣繼咸贓私事。帝怒,逮繼咸、貴甡回奏」, 甡極稱繼咸賢,斥孫振誣詆諸生。聞繼咸逮,群隨至 都,伏闕訴冤,繼咸亦列上孫振《請屬狀》及其贓賄數 事。繼鹹得復官,孫振謫戍,天下快之。十年除湖廣參 議,分守武昌。賊首呂瘦子作亂,討平之。十二年以故 官移淮揚督鹽,督師楊嗣昌以其知兵,引參軍事。明 年用廷推擢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未一年,襄陽失 陷被逮。宗室士民頌其善政,乞留撫殘疆。帝不許,遣 戍貴州。十五年,廷臣交薦,起故官,總理河北屯政。未 赴,會賊逼江西,廷議設重臣,總督江西、湖廣、應天、安 慶軍務,駐九江。乃擢繼咸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 史以行。時繼咸在南都聞命,賊已陷武昌,左良玉擁 兵東下,人情恟恟。繼咸遇於蕪湖,激以忠義。良玉遂 還復武昌。而朝議忽以呂大器來代,命繼咸復督屯 政。大器與良玉不相能,長沙、袁州俱陷,疆事益迫,廷 議復推繼咸代之。甫抵鎮,京師陷。福王立,頒詔至武 昌,良玉不肯拜。繼咸致書,備言倫序之正,乃始拜受。 時群小皆不喜,繼咸,將召入害之,推為刑部右侍郎, 王不允。復推為戶部右侍郎,亦不允。良玉反,繼咸出 城面責良玉。良玉時已疾篤矣,望城中火光大哭曰: 「予負袁公。」嘔血數升死。其子夢庚祕不發喪。諸將推 為帥,急移舟東。中。朝皆疑繼咸同反,而繼咸以死自 誓。會兵下南都,諸將多納款。繼咸勸夢庚旋師,不聽。 乃遣人語林奇等,不可為不忠事。林奇移舟避皖湖 中;陰遣人迎繼咸,而夢庚執之北上,不肯降,見殺。

袁葵

[編輯]

按《畿輔通志》:「葵字向一,東明人。崇禎辛未成進士,授 山西夏縣令。廉不受一錢,而剔梳不遺餘力,政行而 民化之。流賊薄郊關,設制發伏,斬其諜,賊宵遁。調洪 洞役來迎夏人,匿輿馬於學舍,與格鬥,擁署不得行。 會上官遣郡倅來慰獎,民始送之行,治洪洞如治夏。 未幾,以母憂將歸,洪人留之如夏人,至有抱葵荒年」 所收養棄兒百數,一一乞姓袁,且乞名去。服除,補山 東燾光令,請終養歸,卒。

袁國光

[編輯]

按《池州府志》:「國光,字賓求,青陽人。篤意孝友,研精理 學。癸未,卒於兵。聞者咸為流涕。」

袁象斗

[編輯]

按《河南通志》:「象斗,魯山人。崇禎癸酉舉人。壬午城陷, 不屈死。妻梁氏亦自縊。」

袁從諤

[編輯]

按《郴州志》:從諤,崇禎己卯鄉薦,授中書舍人。甲戌國 變,佐房師萬元吉督撫虔州。丙戌虔失守,元吉死之。 從諤泣曰:「師死矣,我生何為!」遂蹈烈火中死。

袁奎東

[編輯]

按《昌邑縣志》:「奎東,生員。壬午兵變,守北城,死汛地。」

袁來順

[編輯]

按《昌邑縣志》:「來順,奎東子,同父守北城,及於難。」

袁瑤

[編輯]

按《文登縣志》:「瑤領歲薦,授高安知縣,屢勦賊有功,蒙 兵備調統兵,兵寡賊眾,瑤親對陣,射殺十餘人,官兵 少卻,遂被圍。瑤奮力大戰,砍斬數賊。次子鳳翔亦在 陣中,見父危逼,協力進攻,俱遇害。」

袁遵

[編輯]

按《黃陂縣志》:「遵,字君行,勵志博學,習聞良知之訓。闖 逆南下,闔門被掠,各以死誓,俱斃刀下。」

袁清吉

[編輯]

按《廣東通志》:清吉,東莞人。一日,甥黎某過其門,不下 馬,其兄祥吉遇之,責黎,黎銜之。適王城搆亂,黎以前 憾曰:「里人無不服將軍者,獨惑於袁祥吉,不誅無以 定眾。」城信之,執祥吉,加僇焉。清吉詣營請代死,城竟 殺之,聞者揮涕。

袁瓊

[編輯]

按《醴陵縣志》,瓊性朴行潔,外寬內嚴。令丹稜倅夔府, 燭隱發奸,時號「活菩薩。」

袁姓部藝文

[編輯]

《潛江袁氏家譜序》
明·汪道昆

[編輯]

史遷作《帝王本紀》,夷考世次,不亦鱗鱗乎哉?百世、五 世,大宗、小宗,周道備矣。迄於六代,率以門戶相高,諸 閭右世家,各譜其族,上之天府。唐宋而下,公譜廢而 私譜興,彌文滋繁,本實撥矣。我國家覈民數籍,夫家 厥有版籍,第離合不相攝,本支不相蒙,諸譜或為名 高,略綜核而詳博,會要以三五之所自出,何可勝原? 衣短後而冠切,雲其何以佗鄙《縣禮》曰:「人道親親也祖由此而尊,宗由此而敬,族由此而收,自仁率親,無 遺親矣。如將浮慕顯者,援不親以為親,天親不可以 人為,是二本也。」天之生人也,果二本乎哉?袁使君起 家潛江,以族著雲土。昔在外傅年始髫,則之祖居一 筴,蒙塵徑寸,振而起視,得曾大父。大父名奉而奏家 大人,此何筴?家大人者,贈吏科給事中,故隱君子也。 贈公批而手讀,則「吾家世系倖存,手澤出先叔父貢 士公宏,袁之文獻在玆矣。孺子善藏之,筴異日者。修 其業而畢之」,使君唯唯。歲甲子,使君與計偕歸,則挾 仲氏與俱。仲補縣諸生,名國相,則以世澤不可閼,父 命不可方,家乘不可「無徵,幸有餘力,不可廢時怠事, 將為家譜,壹稟於舊章,十世可知,務在傳信。」於是尊 德清公為別祖,至安斌、安珍並起,分東西支,自別祖 迄於使君,凡十有一世。蓋貢士公所次論其世者,可 得而詳,則以東西支分上下卷,各先以總圖,重本始 也;繼以各圖,明親疏也;繼以世次,序長幼也。其宗法 則秉《周禮》,其世次則倣歐、蘇,必信而傳,必徵而信,禮 之善物也。顧「歐譜」不書生歿,今不一書,蓋原始要終, 人道竭矣。有夫婦而後有父子,禮義始有所施。梱內 不書,一何略也?姓氏生歿,今不一書,蓋偕老之義存 焉,庶無負於同穴。繼室則附之後。改適者削勿書。妾 有子則旁書之,無子則否。大夫無子則書,「止」,無子而 夭則書「殤」,有子而夭則書「早世。」蓋寓臧否於筆削,較 若懸衡,楚書於是乎有《袁氏譜》矣。昔獻吉之《譜》,李氏 裦然名家,蓋取法於周,取裁於史,約而直,簡而嚴,作 者未之或先也。景叔之《譜》喬氏殆亦肩隨之。其族浸 蕃,其筴浸溢,惡能為此規規也。使君受之宗祏,命之 嚴君,攷之先民,參之獨斷,無蔓引,無費詞,無虛張,無 溢美。原原本本,若江漢之朝宗。秦晉同盟,楚代興而 為鼎足,乃若蹢請幫助識別此字。墟墓,閔焉若敖氏之鬼,履雨露而 畢祭之。本之怵惕之心,疏逖必逮,則仁親者之能事 也。使君入侍禁闥,出蒞監司,五陵六郡之民,莫不怙 而父之,族而祖之矣。顧其時何時也,兵荒疾疫,有眾 無如使君隱之若恫瘝,懷之若襁褓,卒定疆事,弭兵 端,哺嗷嗷,內白骨,蓋子民如父母,而行仁乎其中,必 如是而後得民深,則仁之發也。夫愛百姓安庶民,而 後可以興禮樂,本之自親親始,是曰《禮經語》曰「親親 而後仁民。」觀於使君之譜而信。

袁姓部紀事

[編輯]

《北齊書李渾傳》:渾弟繪為聘梁使,與梁人汎言氏族。 袁狎曰:「未若我本出自黃帝,姓在十四之限。」繪曰:「兄 所出雖遠,當共車千秋分一字耳。」一坐大笑。

《唐書袁朗傳》:朗遠祖滂,為漢司徒。自滂至朗,凡十二 世,其間位司徒、司空者四世,淑、顗、粲皆死宋難,昂著 節齊、梁時,朗自以中外人物為海內冠,雖琅邪王氏 踵為公卿,特以累朝佐命有功,鄙不為伍。朗孫誼,神 功中為蘇州刺史。司馬張沛者,侍中文瓘子,嘗白誼 曰:「州得一長史隴西李亶,天下甲門也。」誼曰:「夫門戶 者,歷世名節,為天下所高,老夫是也。山東人尚婚媾, 求祿利耳。至見危授命,則無人焉,何足尚邪!」沛大慚。 《明外史袁宏道傳》:「宏道字中郎,公安人。與兄宗道,弟 中道並有才名,時稱三袁。」

《畿輔通志》:「袁葵,東明人。崇禎辛未成進士,授山西夏 縣令。廉不受錢,剔梳不遺餘力,政行而民化之。調洪 洞,夏人擁署不得行,上官遣郡倅慰獎,始送之行。治 洪洞如治夏。未幾,以母憂將歸,洪人留之如夏人,至 有抱葵荒年所收養棄兒百數,一一乞姓袁,且乞名 去。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