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18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一百七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八十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一百八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一百八十卷目錄

 燕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以國為氏 同名異實

  廖用賢尚友錄燕姓

 燕姓部列傳

  周

  燕伋

  漢

  燕倉       燕安

  燕尊       燕武

  燕級       燕奮

  後漢

  燕廣       燕瑗

  北魏

  燕鳳       燕才

  燕崇       燕元孫

  北齊

  燕子獻

  北周

  燕偘

  隋

  燕榮

  唐

  燕欽融

  宋

  燕肅       燕度

  燕雍       燕若沖

  燕達       燕瑛

  燕堅龍

  金

  燕寧

  元

  燕公楠

  明

  燕善       燕遺民

  燕壽       燕忠

  燕澄       燕楫

  燕義       燕好義

  燕儒宦

 燕姓部藝文

  燕氏族譜序       宋文天祥

 燕姓部紀事

 全姓部彙考

  廖用賢尚友錄全姓

 全姓部列傳

  漢

  全範

  吳

  全柔       全琮

  全緒       全寄

  全懌       全吳

  全尚       全端

  全褘       全儀

  全靜       全熙

  晉

  全子棲

  南齊

  全景文      全暉

  陳

  全緩

  唐

  全師朗

  宋

  全師雄      全安石

  全保長      全昭孫

  全永堅      全清夫

  全庭輝

  明

  全銓       全思誠

  全有志      全通

  全宗器      全節

  全智       全賜

  全元立      全純

  全大成      全庭訓

  全良範      全文

 泉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以邑為氏

  廖用賢尚友錄泉姓

 泉姓部列傳

  北魏  泉景言      泉安志

  泉岳

  北周

  泉企       泉元禮

  泉仲遵      泉貞

  泉暅

  唐

  泉男生      泉獻誠

  泉彥宗

  元

  泉士諒

  明

  泉儀       泉應醴

氏族典第一百八十卷

燕姓部彙考[編輯]

《鄭樵通志》
[編輯]

以國為氏周同姓國[編輯]

燕氏,北燕也,舊幽州薊縣是也。南燕,今滑州胙城是 也。召康公奭,周之支族,食邑於召。武王滅紂,封召公 於北燕,成王以為三公,與周公分陝而治,決獄於甘 棠之下。後世思之,不忍伐焉。然其國僻小,不能通諸 夏盟會。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始見載籍。又惠侯 九世莊公之時,齊桓公始伯,北伐山戎,為燕開路,燕 君送齊君出境。齊君割燕君所至地以予燕,使職貢 於天子,修召公之政。於是乎莊公始稱公。自莊公十 三世,簡公始見《春秋》。簡公卒,獻公立,始有年次。自獻 公至易王八世始稱王。易王卒,燕噲立,讓國,與其相 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國人不悅。齊王令章子將五 都之兵,因北地之眾以伐燕。子之亡。燕昭王即位,欲 雪齊恥,乃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築宮以尊郭隗而師 事之。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士爭趨 燕,乃與秦、楚、三晉合謀而伐齊,齊兵大敗,湣王亡。自 易王至王喜,七世稱王,為秦所滅。自獻公之子孝公 以下,六世始大稱王。十二世二百二十五年。太史公 謂「燕崎嶇彊國之間」,最為弱小,幾滅者數矣。然社稷 血食八九百歲,於姬姓獨後亡,豈非召公之烈邪?南 燕姞姓伯爵,黃帝之後裔,故國猶存於周者,南燕、北 燕皆為燕氏,此異姓而同氏者,望在范陽。漢有功臣 宜城侯燕倉,後漢中郎將燕瑗,北齊有右僕射燕子 獻,唐有補闕燕欽融,宋朝有龍圖閣學士燕肅,望出 上谷、范陽。

同名異實[編輯]

《燕氏》有二,有「姬姓之燕,有姞姓之燕。」

《廖用賢尚友錄》
[編輯]

燕姓[編輯]

燕《始興》羽音,又望出上谷、范陽。

燕姓部列傳[編輯]

燕伋[編輯]

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燕伋,字思。」

[編輯]

燕倉[編輯]

按《漢書功臣侯表》,「倉以假稻田使者,先發覺,左將軍 桀等反,謀告大司農敞,封宜城侯。六年薨,諡戴。」

燕安[編輯]

按《漢書功臣侯表》:「元平元年,宜城刺侯安嗣,四十一 年薨。」

燕尊[編輯]

按《漢書功臣侯表》:「竟寧元年,宜城釐侯尊嗣,十年薨。」

燕武[編輯]

按:《漢書功臣侯表》:「陽朔二年,宜城煬侯武嗣。」

燕級[編輯]

按:《漢書功臣侯表》:「宜城侯級嗣。」

燕奮[編輯]

按:《漢書功臣侯表》:「宜城侯奮嗣,王莽敗絕。」

後漢[編輯]

燕廣[編輯]

按《後漢書楚王英傳》:「永平十三年,男子燕廣告英與 漁陽王平、顏忠等造作圖書,有逆謀。事下案驗,有司 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圖讖,擅相官秩,置諸侯王公、將 軍、二千石,大逆不道,請誅之。帝以親親不忍,乃廢英, 徙丹陽涇縣,封燕廣為折姦侯。」

===燕瑗===
考證
按鄭樵《通志》:「後漢中郎將燕瑗。」

北魏[編輯]

燕鳳[編輯]

按《魏書燕鳳傳》,「鳳字子章,代人也。好學,博綜經史,明 習陰陽讖緯。昭成素聞其名,使人以禮迎致之,鳳不 應聘。乃命諸軍圍代城,謂城人曰:『燕鳳不來,吾將屠 汝』。代人懼,送鳳。昭成與語大悅,待以賓禮。後拜代王 左長史,參決國事。又以經授獻明帝。苻堅遣使牛恬 朝貢,令鳳報之。鳳還,堅厚加贈遺。太祖即位,歷吏部」 郎、給事黃門侍郎、行臺尚書,甚見禮重。太宗世,與崔 元伯、封懿、梁越等入講《經傳》,出議朝政。世祖初,以舊 勳,賜爵平舒侯,加鎮遠將軍。神麚元年,卒。

燕才[編輯]

按《魏書燕鳳傳》:「鳳爵平舒侯,卒。子才,襲散騎常侍,平 遠將軍,卒。」

燕崇[編輯]

按《宣府鎮志》,「崇字元略,廣寧人也。父恂,常山太守,以 循良稱。崇幼聰悟,日誦數千言,弱冠游心經術,其交 與必一時賢人君子,居沖守約,仕進之心泊然也。神 麚四年,以兵甲既息,修立文學,乃訪諸郡國,得范陽 盧元等四十二人,下詔徵聘,崇名次於元,應詔而出, 為國學博士,國學諸生,賴所開發,豁然通朗。又以晉」 士失度,縱飲長酣,以為高達,乃作《士鑒》以訓之,諸生 皆佩服焉。仕終河內太守、下洛侯。

燕元孫[編輯]

按《魏書燕鳳傳》:「鳳爵平舒侯,卒,子才襲。才卒,子元孫 襲,官至博陵太守,卒,子世宗襲。」

北齊[編輯]

燕子獻[編輯]

按:鄭樵《通志》,「北齊有右僕射燕子獻。」

北周[編輯]

燕偘[編輯]

按:《隋書燕榮傳》:「榮父偘,周大將軍。」

[編輯]

燕榮[編輯]

按《隋書燕榮傳》,「榮字貴公,華陰弘農人。性剛嚴,有武 藝。仕周,為內侍上士,從武帝伐齊,以功授開府儀同 三司,封高邑縣公。高祖受禪,進位大將軍,封落業郡 公,拜晉州刺史。從河間王弘擊突厥,以功拜上柱國, 選青州總管。姦盜屏跡,境內肅然。後因入朝覲,特加 勞勉。榮以母老,請每歲入朝,上許之。伐陳之役,以為」 行軍總管。晉陵會稽平,檢校揚州總管,尋徵為右武 候將軍。突厥寇邊,以為行軍總管,屯幽州,母憂去職。 明年,起為幽州總管。榮性嚴酷,有威容,長史見者,莫 不惶懼。是時,元弘嗣被除為幽州長史,懼為榮所辱, 固辭。上知之,敕榮曰:「弘嗣杖十已上罪,皆須奏聞。」榮 忿,遂收付獄,禁絕其糧。弘嗣妻詣闕稱冤,上遣考功 侍郎劉士龍馳驛鞫問,奏「榮虐毒非虛,又贓穢狼籍」; 遂徵還京師,賜死。有子詢。

[編輯]

燕欽融[編輯]

按《唐書王同皎傳》:「許州司戶參軍燕欽融,再上書,斥 韋後擅政,逆節已萌。後怒,勸中宗召至廷撲殺之。」

[編輯]

燕肅[編輯]

按《宋史燕肅傳》,「肅字穆之,青州益都人。父峻,慷慨任 俠,楊光遠反時,率其屬迎符彥卿,遂家曹州。肅少孤 貧游學,舉進士,補鳳翔府觀察推官。寇準知府事,薦 改祕書省著作佐郎,知臨邛縣、考城縣,通判河南府。 召為監察御史。準方知河南,奏留之。遷中侍御史,提 點廣南西路刑獄,遷侍御史,徙廣南東路。還,為丁謂」 所惡,出知越州,徙明州,直昭文館,為定王府記室參 軍,判尚書刑部,擢龍圖閣待制、權知審刑院、知梓州。 還,同糾察在京刑獄,再判刑部,累遷左諫議大夫、知 亳州,徙青州。屬歲歉,命兼京東安撫使。入判太常寺 兼大理寺,復知審刑,進龍圖閣直學士、知潁州,徙鄧 州,官至禮部侍郎,致仕,卒。肅性精巧,能畫入妙品,尤 喜為《古木折竹》。

燕度[編輯]

按《宋史燕肅傳》:「肅子度,字唐卿,登進士第,知陳留縣, 以察盜善狀日聞。通判永興軍,三司使王堯臣舉為 戶部判官,以閥閱淺,始命權發遣。出知滑,復為戶部 判官,權河北轉運副使。六塔河決,坐貶秩,知蔡州,徙 福州。閩故多盜,度請假事權制攝一道,遂加兵馬鈐 轄,入為戶部副使,以右諫議大夫知潭州,卒年七十。」

燕雍[編輯]

按《萬姓統譜》:「雍治平四年,以司農少卿知滁州。」

燕若沖[編輯]

按《萬姓統譜》:「若沖,元豐中知南陽縣,政治清平,修陂 堤,闢田土,比屋殷富,歲資豐稔。」

===燕達===按《宋史燕達傳》:「達字逄辰,開封人。為兒時,與儕輩戲, 輒為軍陳行列狀,長老異之。既長,容體魁梧,善騎射, 以材武隸禁籍,授內殿崇班,為延州巡檢,戍懷寧。砦 擢鄜延都監,累遷西上閤門使,領英州刺史,為秦鳳 副總管,遷東上閤門使、副都總管,真拜忠州刺史,龍 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郭逵招討安南,為行營馬步軍」 副都總管。師還,拜滎州防禦使。元豐中,遷金州觀察 使,加步軍都虞候,改馬軍,超授副都指揮使。以訓閱 精整,除一子閤門祗候。數被詔獎,進殿前副都指揮 使、武康軍節度使。哲宗立,遷為使,徙節武信。卒,贈開 府儀同三司,諡曰毅。敏達起行伍,喜讀書。神宗以其 忠實可任,每燕見,未嘗不從容。嘗問用兵當何先,對 曰:「莫如愛。」帝曰:「威克厥愛,可乎?」達曰:「威非不用,要以 愛為先耳。」帝善之。

燕瑛[編輯]

按《宋史燕肅傳》:「肅孫瑛,字仁叔,以廕為瑕丘尉,累遷 太府丞、開封少尹,歷廣東轉運判官,進副使,加直祕 閣,連進直龍圖閣。時瑛在嶺嶠七年,括南海犀珠香 藥奉宰相內侍,人目之為香燕。遂以徽猷閣待制提 舉醴泉觀,拜戶部侍郎。徽宗賜書『仁人義士之家』以 表之,轉開封尹,賜進士出身,兼侍讀。後以御史言瑛 不能撥煩戢奸吏,致賊殺不辜」,罷為龍圖閣直學士。 未數月,為戶部尚書。靖康初,以龍圖閣學士知河陽。 金兵入寇,三城當兵衝。瑛至,未及備而兵騎大集,乘 銳攻城,瑛不能禦,將出奔,為亂兵所害,年五十。建炎 初,賜端明殿學士。

燕堅龍[編輯]

按《湖廣通志》:「堅龍知零陵縣,知民苦吏追攝,乃刻木 為櫝。民訟有連逮者,書其姓名,使自召之,有字,民表 立碑於治。」

[編輯]

燕寧[編輯]

按《金史燕寧傳》:「寧初為莒州提控,守天勝寨。紅襖賊 五公喜率眾襲據沂州,寧擊走之,遂復沂州,累官遙 授同知安化軍節度使事,山東安撫副使。興定四年, 封東莒公,益都府路皆隸焉。五年,與蒙古綱、王庭、王 保全東平,以功遷金紫光祿大夫,還天勝,戰死。」

[編輯]

燕公楠[編輯]

按《元史燕公楠傳》:「公楠字國材,南康之建昌人,宋禮 部侍郎肅之七世孫。十歲能屬文,居父喪,廬墓三年。 再貢於鄉,不第。後以連帥辟,五遷至通判贛州事。至 元十三年,世祖既平江南,帥臣板授同知贛州事。十 四年,以平廣南功,遷同知吉州路總管府事。二十二 年夏,召至上都,奏對稱旨,世祖賜名賽因囊加帶」,命 參大政,辭,乞補外。除僉江浙行中書省事,俄移江淮。 尚書省立,就僉江淮行尚書省事。二十五年,除大司 農,領八道勸農營田司事,興利舉弊,績用大著。二十 七年,拜江淮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會欲易政府大臣, 以公楠為平章政事,固辭。改江浙行中書省參知政 事。三十年,復為大司農。元貞元年,進河南行省右丞, 釐正鹽法,民便之。召入覲,成宗以公楠先帝舊臣,慰 勞良至,改拜江浙行省右丞。明年,遷湖廣行省右丞。 召還朝,卒。帝聞,甚傷悼之,賻贈有加。

[編輯]

燕善[編輯]

按《江西通志》:「善,德化人。永樂癸卯舉於鄉,任湖廣武 陵令。馭吏以嚴,撫民以寬,號為良吏。入覲,擢太僕寺 丞。」

燕遺民[編輯]

按《江夏縣志》:「遺民,字逸德,號空谷老人,累以賢良徵, 不赴。」

燕壽[編輯]

按《萬姓統譜》:「壽,咸寧人。成化間,知溧水。政平訟理,吏 不敢欺。」

燕忠[編輯]

按《萬姓統譜》:「忠,薊州人,弘治進士,歷官大理寺卿。」

燕澄[編輯]

按《萬姓統譜》:「澄,真定人,正德進士。」

燕楫[編輯]

按《萬姓統譜》:「楫字延濟,真定人。嘉靖戊戌進士。」

燕義[編輯]

按《萬姓統譜》:「義,長洲人。嘉靖癸丑進士,歷知府。」

燕好義[編輯]

按《萬姓統譜》:「好義,翼城人。隆慶辛未進士。」

燕儒宦[編輯]

按《萬姓統譜》:「儒宦,南陽人,萬曆己未進士

燕姓部藝文[編輯]

《燕氏族譜序》
宋·文天祥
[編輯]

嘗謂「人之有祖也,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本也。夫源之 深者流必長,本之固者末必茂」,此自然之理,已然之 驗也。燕氏榮泰來自龍潭,循州好山水之勝,通陰陽 之理,歷吉之東鄉大北溪,見其江山秀麗,地勢盤旋, 於是遂徙居之。榮泰生男貴玉,勤而力學,未遂厥志, 而早卒。孫長曰祐,字天益,號愛月,領職都差;次曰祺, 字天祥,號瑞軒,領職通判,得其錄,得其名,廉公可畏, 治政有方,年逾耳順,乞歸骸骨,故敕誥以還鄉,積善 成德,宜永享其悠久也。益生男宗美,清白傳家,謙恭 處己,以金石締交盟,以《詩》書立門戶,善繼人之志,善 述人之事,刱業守成,實有光於前聞人矣。美生三子, 長曰希禹,次曰希仁,三曰希舜,兄弟俱有文名,以仁 睦族,以禮待人,若河東之三鳳,謝氏之彥秀者也。自 是子孫蕃衍,食指浩繁,常於餘暇之際,從容商略,故 有陸賈之分。長禹,受永昌鄉漭灘居焉;次仁,受永昌 鄉青峒居焉;三舜受祖基家焉。禹生國賢,國賢三子, 曰德祥、德勝、德卿。德祥領職司舉,德勝領職司戶,德 卿領職司理。德祥之子曰均治,徙泰和城南;德勝之 孫曰子實,徙廬陵蕐美坊;德卿之孫曰子昇,徙永豐 桃源。雖星羅棋布,是皆同一源也,恐後世久遠,真偽 不辨,故命子修諸譜系,載諸詳悉,以見先公一人而 來,迄今有年矣。雖族屬疏遠,長幼尊卑,按此《譜》歷歷 殆可見矣。若夫水源木本,培植深固,支流柯葉,蕃衍 盛大,亦在乎基之於前,而有顯諸後矣。為賢子孫者, 可不鑒哉!

燕姓部紀事[編輯]

《宋史燕肅傳》:肅孫瑛在嶺嶠七年,括南海犀珠香藥 奉宰相內侍,人目之為「香燕。」

全姓部彙考[編輯]

廖用賢《尚友錄》。

全姓[編輯]

《全京兆商音》

全姓部列傳[編輯]

全範[編輯]

按《尚友錄》,「範漢太史令,著《風氣占軍》二卷。」

[編輯]

全柔[編輯]

按《吳志全琮傳》:「琮父柔,漢靈帝時舉孝廉,補尚書郎 右丞。董卓之亂,棄官歸州,辟別駕從事,詔書就拜會 稽東部都尉。孫策到吳,柔舉兵先附,表為丹陽都尉。 孫權為車騎將軍,以柔為長史,徙桂陽太守。」

全琮[編輯]

按《吳志全琮傳》:「琮字子璜,吳郡錢唐人也。父柔,嘗使 琮齎米數千斛到吳,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 還。柔大怒,琮頓首曰:『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 倒懸之患,故便賑贍』。柔更以奇之。是時中州士人避 亂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數,琮傾家給濟,遂顯名遠近。 後權以為奮威校尉,出屯牛渚,稍遷偏將軍。建安二」 十四年,劉備將關羽圍樊、襄陽,琮上疏陳羽可討之 計,及禽羽,封陽華亭侯。黃武元年,魏以舟軍大出洞 口,琮擊破之,遷綏南將軍,進封錢唐侯。四年,假節,領 九江太守。七年,丹陽吳會山民為寇賊,權分三郡險 地為東安郡,琮領太守。黃龍元年,遷衛將軍、左護軍, 徐州牧,尚公主。嘉禾二年,督步騎五萬征六安。赤烏。 九年,遷右大司馬、左軍師。琮既親重,家族子弟並蒙 寵貴,猶謙虛接士,貌無驕色。十二年,卒。子懌嗣。

全緒[編輯]

按《吳書》:「琮長子緒,幼知名,奉朝請,出授兵,稍遷揚武 將軍、牛渚督。孫亮即位,遷鎮北將軍。東關之役,緒與 丁奉建議破魏軍,封一子亭侯。年四十四卒。」

全寄[編輯]

按《吳書》,「琮次子寄坐阿黨魯王霸賜死。」

全懌[編輯]

按《吳志全琮傳》:「琮子懌,領兵救諸葛誕於壽春,出城 先降魏,以為平東將軍,封臨湘侯。懌兄子褘、儀靜等 亦降魏,皆歷郡守列侯。」

===全吳===按《吳書》,「琮小子吳,孫權外孫,封都鄉侯。」

全尚[編輯]

按《吳志孫亮全夫人傳》:「夫人,全尚女也。夫人立為皇 後,以尚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代滕引為太常衛將 軍,進封永平侯,錄尚書事。」

全端[編輯]

按《吳志孫亮傳》:「諸葛恪率軍遏巢湖,城東興,使將軍 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

全褘[編輯]

按《吳志孫亮傳》:「太平二年十一月,全緒子褘以其母 奔魏。」

全儀[編輯]

按《吳志孫亮傳》:太平二年「十一月,全緒子儀奔魏。」

全靜[編輯]

按:《吳志全琮傳》:「琮子懌降魏,兄子褘、儀靜等亦降。」

全熙[編輯]

按《吳志孫亮全夫人傳》:「魏大將諸葛誕以壽春來附, 而全懌、全端、全褘、全儀等並因此際降魏,全熙,謀泄 見殺。」

[編輯]

全子棲[編輯]

按《尚友錄》:子棲為文,自課一文必三草,十年後悟其 淺近,盡付於火。平生凡三焚其所集之文。

南齊[編輯]

全景文[編輯]

按《南齊書呂安國傳》:「吳郡全景文,字弘達,少有氣力。 孝建初,為竟陵王驃騎行參軍,以功封漢水侯,除員 外郎,積射將軍。泰始二年,為假節、寧朔將軍,除長水 校尉,假輔國將軍,北討薛索兒於破釜,領水軍斷賊 糧運。仍隨太祖於葛冢、石樑,再戰皆有功。除前軍將 軍,封孝寧縣侯,除寧朔將軍、游擊將軍,假輔師將軍」、 高平太守、鎮軍安西二府司馬、驍騎將軍。元徽末,出 為南豫州刺史、歷陽太守,遷南琅邪濟陰二郡太守。 建元元年,以不預佐命,國除,授南琅邪太守,遷光祿 大夫、臨川王征西司馬、南郡太守。還,累遷為給事中、 光祿大夫。永明九年卒。

全暉[編輯]

按《萬姓統譜》:「暉,洛州刺史。」

[編輯]

全緩[編輯]

按《陳書全緩傳》:「緩字弘立,吳郡錢塘人也。幼受《易》於 博士褚仲都,篤志研翫,得其精微。梁太清初,歷王國 侍郎,奉朝請,俄轉國子助教,兼司義郎,專講《詩》《易》。紹 泰元年,除尚書水部郎。太建中,累遷南始興王府諮 議參軍。隨府詣湘州,以疾卒,時年七十四。緩治《周易》 《老》《莊》,時人言元者咸推之。」

[編輯]

全師朗[編輯]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朗,本姓全,名師朗,金州人也。 唐昭信節度使馮行襲據金州,師朗居戲下為親校。 及王宗賀攻行襲,行襲奔均州,師朗遂以其城降。「高 祖嘉其功,賜姓王氏,名宗朗,與諸子輩連文,補金州 觀察使,割渠、巴、開三州以隸之。居三月,金州復為行 襲所取,宗朗不能守,奔成都。已而蜀兵又克金州,仍」 以宗朗為刺史。俄改金州為「雄武軍」,宗朗領本軍節 度使兼中書令。後主時以罪削奪官職,復其姓名,命 桑弘志將兵往討,已而執歸成都,釋其罪。久之,病卒。

[編輯]

全師雄[編輯]

按《十國春秋》,後蜀全師雄,成都人也。廣政末,官文州 刺史。兩川既為宋滅,宋帥王全斌不恤軍務,晝夜酣 飲,且部曲漁奪無厭,蜀人不堪其苦。會宋太祖檄蜀 兵赴汴,詔優給廩食,全斌不即奉命,蜀兵含憤而行, 道過綿州,遂劫屬邑作亂,眾至十餘萬,號「興國軍」,得 師雄,推以為帥。師雄乃率兵攻彭州據之,自稱「興國 大王」,分守要害,兩川民爭應師雄日絡繹不絕。全斌 方出戰,為師雄所敗,退保成都。於是師雄勢益張,分 扼綿、漢間,緣江置砦,為持久計。而邛、蜀等十六州及 成都屬縣,皆稍稍舉兵應之。兩川復亂,時宋乾德三 年三月也。未幾,宋太祖命客省使丁德裕領兵致討, 復以康延澤為東川七州招安使。而師雄是時方屯 新繁,劉光義、曹彬等已麾兵進擊,已又走灌口。全斌 逆破其軍,師雄遂走金堂病死。師雄自起兵至「走死 日,凡九月有奇」,兩川復平。

全安石[編輯]

按鄭樵《通志》:祥符登科有「全安石。」

全保長[編輯]

按《宋史余天錫傳》:「天錫,慶元府昌國人。丞相史彌遠 延為弟子師。是時彌遠在相位久,皇子竑深惡之,念 欲有廢置。會沂王宮無後,丞相欲借是陰立為後備。

天錫歸試於鄉,彌遠曰:『今沂王無後,宗子賢厚者,幸
考證
具以來』。天錫絕江舟抵西門,天大雨,門左有全保長

者,可避雨過之。保長知為丞相,館客具雞黍甚肅。須」 臾,有二子侍立,全曰:「此吾外孫也。日者嘗言,二兒後 極貴,長曰趙與莒,次曰與芮。」天錫憶彌遠所屬,命二 子來保,長大喜。天錫引見彌遠善相,大奇之。逾年,召 入嗣沂王,迄即帝位,是為理宗。

全昭孫[編輯]

按《宋史度宗全皇后傳》:「『皇后,會稽人,理宗母慈憲夫 人姪孫女也。幼從父昭孫知岳州,開慶初,秩滿,歸道 潭州。時元兵圍潭州,逾年,事平,至臨安,會忠王議納 妃,臣僚言全氏侍其父昭孫,往返江湖,備嘗艱險,其 處貴富,必能盡警戒相成之道』。理宗以母慈憲故,乃 詔後入宮,問曰:『爾父昭孫昔在寶祐間,歿於王事,每 念之,令人可哀』。」後對曰:「妾父可念,淮、湖之民,尤可念 也。」帝深異之。景定二年,冊為皇太子妃。咸淳三年,冊 為皇后。追贈三代。

全永堅[編輯]

按《宋史度宗全皇后傳》:「景定二年,皇太子妃弟永堅 等補承信郎,直祕閣。」

全清夫[編輯]

按:《宋史度宗全皇后傳》:「咸淳三年,冊皇后,弟清夫轉 一官。」

全庭輝[編輯]

按:《宋史度宗全皇后傳》:「咸淳三年,冊皇后弟庭輝轉 一官。」

[編輯]

全銓[編輯]

按《萬姓統譜》:「銓,安吉人。洪武中任文淵閣大學士,固 辭還鄉。」

全思誠[編輯]

按《明外史鮑恂傳》:「洪武十七年,以耆儒徵者,全思誠, 字希賢,上海人,博雅弘粹,少負文名,授文華殿大學 士,請老,賜敕致仕。」

全有志[編輯]

按:《廣東通志》有志,石城縣人,永樂戊子舉人,任交阯 判官。

全通[編輯]

按《廣東通志》:「通,石城人,永樂癸卯舉人。」

全宗器[編輯]

按《萬姓統譜》:「宗器,化州人,永樂進士。」

全節[編輯]

按《廣東通志》:「節,化州人,正統辛酉舉人,任知縣。」

全智[編輯]

按《萬姓統譜》:「智,直隸人,正統進士。」

全賜[編輯]

按《萬姓統譜》:「賜,字厚甫,桂林人。嘉靖戊戌進士。」

全元立[編輯]

按《萬姓統譜》:「元立字汝禮,寧波人。嘉靖進士,歷官禮 部右侍郎。」

全純[編輯]

按《無錫縣志》:純,字原赤。事母盡孝。母卒,哭歲餘而瞽。 鄉里聞於官,巡撫周忱餉粟布,固辭不受,曰:「使純能 孝,則目不盲矣。」忱嘆曰:「如是,純目當復明。」已而果然。

全大成[編輯]

按《江西通志》:「大成,字希孔,金谿人。世有隱德,服義不 苟。父寢疾數月,大成侍之,衣不解帶。時曾祖母及祖 母俱在堂,大成哭父輒欲絕,而祖母泣謂曰:『若再死, 吾兩人無存日矣』。強起節哀。後祖母患目盲,大成日 夕以舌舐之,得復故。已,復患膈,割股和藥,膈疾頓開, 人皆謂為孝感。」

全庭訓[編輯]

按《金谿縣志》:「庭訓,萬曆戊子舉人,大成子,授霍丘知 縣。丘民遷徙無常,不事農業,額供不可問。庭訓嚴禁 流移,復申飭保甲法,俾互相糾察,朔望必報,民始安 土務本。陞潮州郡佐,時援兵鼓譟,守倉惶甚。庭訓單 車出諭之,眾曰:『不敢叛,願得飽耳』。庭訓為白守犒之。 不移時,定陞銅仁知府。其地酋土雜處,梗化難治,庭 訓恩威並著,至夜,戶可不閉。」未幾,乞罷歸。

全良範[編輯]

按《沂州志》:「良範字心矩,文憲儒宗,郡人尊稱為『中恪 先生。萬曆甲午,領鄉薦第一,戊戌登進士第,授寧波 鄞縣。繼尹開封之扶溝,晉戶部尚書郎,監兌湖廣。疏 奏奉旨定水次於陳陵磯,湖南湖北通省稱便。陞潞 安太守。繼守襄陽,陞河南按察副使,兼管河道。時汴 口水患數年,蒞任三月,修工底績,建平成店四十里』」, 咸號「神速。」進階中憲大夫,錫以誥命。丁父母憂,旋里, 值蓮妖之變,捐貲守城。沂人咸誦其德。

全文[編輯]

按《貴州通志》:「文,石阡人,任華陽王府教授。居家孝友, 操行無玷

泉姓部彙考[編輯]

鄭樵《通志》。

以邑為氏漢魏邑[編輯]

泉氏狀云:「本姓全氏,全琮之後。琮孫暉魏封南陽侯, 食封白水,遂改為泉氏。」然《國語》「潞、洛、泉余滿,皆赤翟 隗姓」,是則舊有泉氏矣。後魏有洛州刺史、上洛侯泉 企。

《廖用賢尚友錄》
[編輯]

泉姓[編輯]

泉望出上洛。

泉姓部列傳[編輯]

北魏

泉景言[編輯]

按《周書泉企傳》:「企,上洛豐陽人。曾祖景言,魏建節將 軍、宜陽郡守,世襲本縣令,封丹水侯。」

泉安志[編輯]

按《周書泉企傳》,「企父安志,復為建節將軍、宜陽郡守, 領本縣令,降爵為伯。」

泉岳[編輯]

按《周書泉岳傳》,「魏孝武帝有西顧之心,欲委企以山 南之事,乃除洛州刺史。未幾,帝西遷,上洛人都督泉 岳、其弟猛略等謀翻洛州,以應東軍,企知之,殺岳及 猛略等,傳首詣闕。」

北周[編輯]

泉企[編輯]

按《周書泉企傳》,「企字思道,上洛豐陽人也。世雄商洛。 企九歲喪父,哀毀類於成人。服闋襲爵。年十二,鄉人 皇平,陳合等三百餘人詣州,請企為縣令。州為申上, 魏宣武帝詔依所請。企雖童幼,而好學恬靜,百姓安 之。尋以母憂去職,縣中父老復表請起復本任,加討 寇將軍。孝昌初,又加龍驤將軍,假節防洛州別將,尋」 除上洛郡守。及蕭寶夤反,遣其黨郭子恢襲據潼關。 企率鄉兵拒之,大破子恢。以功拜征鹵將軍,遷左將 軍、浙州刺史,別封涇陽縣伯。永安中,梁將王元真入 寇荊州,加企持節、都督,率眾與戰,大破之。除撫軍將 軍、使持節、假鎮南將軍、東雍州刺史,進爵為侯。性清 約,纖毫不擾於民。在州五年,每於鄉里運米以自給。 梁魏興郡與洛州接壤,表請與屬。詔企為行臺尚書 以撫納之。大行臺賀拔岳以企昔蒞東雍,為吏民所 懷,乃表企復為刺史。魏孝武初,加車騎大將軍、左光 祿大夫。及齊神武專政,魏帝有西顧之心,欲委企以 山南之事,乃除洛州刺史、當州都督。未幾,帝西遷,齊 神武率眾至潼關,企遣其子元禮督鄉里五千人禦 之。錄前後勳,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統初,加開 府儀同三司,兼尚書右僕射,進爵上洛郡公。三年,高 敖曹率眾圍逼州城,企拒守旬餘,矢盡援絕,城乃陷 焉。及竇泰被擒,敖曹退走,遂執企而東,卒於鄴。

泉元禮[編輯]

按《周書泉企傳》:「企子元禮,少有志氣,好弓馬,頗閑草 隸,有士君子之風。釋褐奉朝請、本州別駕,累遷員外 散騎侍郎、洛州大中正、員外散騎常侍、安東將軍、持 節、都督,賜爵臨洮縣伯,進征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加散騎常侍。及洛州陷,與企俱被執而東,元禮於路 逃歸。時杜窋雖為刺史,然巴人素輕杜而重泉。及元」 禮至,與仲遵相見,感父臨別之言,潛與豪右結託,信 宿之間,遂率鄉人襲州城,斬窋,傳首長安。朝廷嘉之, 拜衛將軍、車騎大將軍,世襲洛州刺史。從太祖戰於 沙苑,為流矢所中,遂卒。子貞嗣。

泉仲遵[編輯]

按《周書泉企傳》:「企子仲遵,少謹實,涉獵經史。年十三, 州辟主簿。十四,為本縣令。及長,有武藝。遭世離亂,每 從父兄征討,以勇決聞。高敖曹攻洛州,仲遵與企力 戰拒守,矢盡,以杖棒扞之,遂為流矢中目,不堪復戰。 及城陷,士卒歎曰:『若二郎不傷,豈至於此』!企之東也, 仲遵以被傷不行。後與元禮斬杜窋,以功封豐陽縣」 伯,加授征東將軍、豫州刺史。及元禮於沙苑戰沒,復 以仲遵為洛州刺史。仲遵宿稱幹略,為鄉里所歸,及 為本州,頗得嘉譽。大統十三年,王思政鎮潁川,以仲 遵行荊州刺史事。十五年,加授大都督。俄進車騎大 將軍、儀同三司,又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 本州大中正。復為三荊二廣南雍平「信、江、隨二郢、浙 等十三州諸軍事、行荊州刺史。」尋遭母憂,請終喪,制,

不許。大將軍王雄南征上津、魏興,仲遵率所部兵從
考證
雄討平之。遂於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為刺史。仲遵

留情撫接,百姓安之,流民歸附者相繼而至。先是,東 梁州刺史劉孟良在職貪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簡 處之,群蠻率服。仲遵歷官之處,皆以清白稱。朝廷以 其父臨危抗節,乃令襲爵上洛郡公,舊封聽回授一 子。魏恭帝初,徵拜左衛將軍。尋出為都督《金興》等六 州諸軍事、金州刺史。武成初,卒官,時年四十五。贈大 將軍、華洛等三州刺史,諡曰莊。

泉貞[編輯]

按《周書泉企傳》,「企子元禮,元禮子貞,官至儀同三司。」

泉暅[編輯]

按《周書泉企傳》:「企子仲遵,仲遵子暅,起家本縣令,入 為左侍上士。保定中,授帥都督,累遷儀同三司,出為 純州防主。建德末,位至開府儀同大將軍。」

[編輯]

泉男生[編輯]

按《唐書泉男生傳》,「男生字元德,高麗蓋蘇文子也。九 歲,以父任為先人,遷中裏小兄,猶唐謁者也。又為中 裏大兄,知國政,凡辭令皆男生主之,進中裏,位鎮大 兄。久之,為莫離支兼三軍大將軍,加大莫離支,出按 諸部,而弟男建、男產知國事。或曰:『男生惡君等逼己, 將除之』。」建、產未之信。又有謂「男生將不納君,男生遣」 諜往,男建捕得,即矯高藏命召,男生懼,不敢入。男建 殺其子獻忠,男生走保國內城,率其眾與契丹、𩎟、鞨 兵內附,遣子獻誠訴諸朝。高宗賜乘輿、馬、瑞錦、寶刀, 使還報。詔契苾何力率兵援之,男生乃免。授平壤道 行軍大總管,兼持節、安撫大使。召入朝,遷遼東大都 督、元菟郡公,賜第京師。因詔還軍,與李勣攻平壤,使 浮屠信城內間,引高麗銳兵潛入,禽高藏。進右衛大 將軍、卞國公。儀鳳二年,詔安撫遼東,並置州縣,招流 冗,平斂賦,罷力役,民悅其寬。卒,年四十六,贈并州大 都督,諡曰襄。男生純厚有禮,奏對敏辯,善射藝。其初 至,伏斧鑕待罪,帝宥之,世以此稱焉。

泉獻誠[編輯]

按《唐書泉男生傳》:男生子獻誠,天授中以右衛大將 軍兼羽林衛。武后嘗出金幣,命宰相南北牙群臣舉 善射五輩,中者以賜。內史張光輔舉獻誠,獻誠讓右 玉鈴衛大將軍薛吐摩支,摩支固辭,獻誠曰:「陛下擇 善射者,然皆非華人,臣恐唐官以射為恥,不如罷之。」 後嘉納。來俊臣嘗求貨,獻誠不答,乃誣其謀反,縊殺 之。後後知其冤,贈右羽林衛大將軍。

泉彥宗[編輯]

按《姓氏急就篇》,唐有泉彥宗。

[編輯]

泉士諒[編輯]

按《商河縣志》:「士諒,任浙江采政廉訪使,官至御史中 丞。」

[編輯]

泉儀[編輯]

按《商河縣志》:「儀,永樂間歲貢,任四川瀘州同知。」

泉應醴[編輯]

按:《萬姓統譜》:「應醴,永城人,弘治中任平山縣主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