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28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八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二百八十一卷目錄
汪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以名為氏〉
廖用賢尚友錄〈汪姓〉
汪姓部列傳
周
汪踦
後漢
汪文和
宋
汪叔舉
唐
汪華 汪倫
汪萬於 汪濆
汪武 汪遵
後梁
汪少微
後晉
汪台符
後周
汪煥
宋
汪廷美 汪文諒
汪齊 汪文慶
汪穀 汪汲
汪澥 汪奕
汪襄 汪覃
汪洵侯 汪輔之
汪舜舉 汪洙
汪若楫 汪希旦
汪叔詹 汪思溫
汪藻 汪伯彥
汪若海 汪沆
汪杞 汪介然
汪漢 汪皋會
汪勃 汪杲
汪愷 汪應辰
汪大猷 汪革
汪紹 汪待舉
汪與成 汪若容
汪體仁 汪澈
汪安行 汪作礪
汪達繼 汪淳
汪泳 汪雄圖
汪文振 汪義和
汪義榮 汪義端
汪綱 汪繹
汪綬 汪縝
汪楚材 汪季良
汪立中 汪長源
汪勳 汪必達
汪莘 汪清卿
汪復 汪應時
汪大信 汪應元
汪肩吾 汪自強
汪元春 汪一龍
汪立信 汪繼宗
汪儀鳳 汪晫
汪之林
氏族典第二百八十一卷
汪姓部彙考
[編輯]《鄭樵通志》
[編輯]以名為氏〈古人名〉
[編輯]汪氏,汪芒氏之裔。《禮記》有汪踦,魯人也,宋朝為著姓。
《廖用賢尚友錄》
[編輯]汪姓
[編輯]汪平陽商音。
汪姓部列傳
[編輯]周
汪踦
[編輯]按《禮記檀弓》:戰於郎,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曰: 「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 死也,不可。我則既言矣。」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魯 人慾勿殤重汪踦,問於仲尼。仲尼曰:「能執干戈以衛 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注〉重皆當為童未冠者
之稱,姓汪,名踦後漢
[編輯]汪文和
[編輯]按《萬姓統譜》:「文和字國輔,建安中以龍驤將軍為會 稽令,始遷居於新安,子孫遂為新安望族。」
宋
[編輯]汪叔舉
[編輯]按《萬姓統譜》:「叔舉字文遠,新安人。大明中,仕為軍司 馬。」
唐
[編輯]汪華
[編輯]按:《唐書高祖本紀》,「汪華起新安,杜伏威起淮南,皆號 吳王。」
汪倫
[編輯]按李白《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 情。」〈注〉《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
汪萬於
[編輯]按《萬姓統譜》:「萬於字叔振,歙人,有詩名。憲宗時,仕為 江陵府法曹參軍。」
汪濆
[編輯]按《萬姓統譜》:濆字清,光華之後。乾符四年,以衙前都 虞候分戍三吳嶺,累有戰功,民賴以安。景福二年,授 歙州團練使,後以拒賊死之,世稱為「端公,立廟祀焉。」
汪武
[編輯]按《萬姓統譜》:「武,婺源人。乾符中為鎮將,屯弦高,戰守 有功。楊行密錄其績,以為節度押衙,檢校司空公。武 以私積市民地,置城池,戰守數歲,遷為縣,因以制置, 二十餘年,民無寇患。陶雅為刺史,暴增民賦,武不為 屈,邑人賴之。後為雅所害,賦遂以增。邑人至今祀武, 號『汪司空之廟』。」
汪遵
[編輯]按《萬姓統譜》:遵,涇縣人。初為吏,事許棠,棠應二十三 舉,遵猶在胥役,善為絕句詩,而深晦縝密。一旦辭役 就貢,會棠送客至河㴑間,遇汪於途,訊曰:「何事至京?」 汪曰:「就貢。」棠怒曰:「小吏無禮。」後遵成名五年,棠始登 第。遵《長城》詩云:「秦築長城比鐵牢,藩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長階三尺高。」李太尉《〈平泉莊 〉詩》云:「平泉花木好高樹,嵩少縱橫滿目前。惆悵人間 不平事,今朝身在海南邊。」
後梁
[編輯]汪少微
[編輯]按《十國春秋》:吳汪少微,歙州人也。嘗於順義元年譔 《歙硯銘》云:「松操凝煙,楮英鋪雪。毫穎如飛,人間四絕。」
後晉
[編輯]汪台符
[編輯]按《尚友錄》:台符,徽州人。生而靈異,逆知吉凶。能文章, 博今古,性獨嗜酒。徐知誥鎮金陵,台符詣陳民間利 病,知誥甚尊重之。宋齊丘疾其高明,使親信誘台符 飲,台符即知故浮白,痛飲臥地,因推沉石頭蚵蚾磯 下。後人每於黃山白嶽見之。齊丘聞,覓其屍,惟衣冠 耳。
後周
[編輯]汪煥
[編輯]按《十國春秋》,南唐汪煥,歙州人也。開國時第進士。初, 元宗、後主皆佞佛,而後主尢酷信之。莊嚴施捨,齋設 持誦,月無虛日。宮中造寺十餘,都城建塔創寺幾滿, 廣出金錢,募民為僧,所供養逾萬人,悉取於縣官,不 計耗竭。上下狂惑,國事日非。時有二臣極諫,一徙一 流。最後煥死,諫且曰:「昔梁武佞佛,刺血寫佛書,捨身 為佛奴,屈膝為僧禮,散髮俾僧踐,及其終也,餓死於 臺城。今陛下事佛,未見刺血踐髮,捨身屈膝,臣恐他 日猶不得為梁武也。」後主得諫書云:「此敢死士也。」不 之罪。擢校書郎,而言卒不用。
宋
[編輯]汪廷美
[編輯]按《尚友錄》:「廷美,婺源人。孝友純至。義居數十年,聚族 眾二百口,旦暮食必同席,有未至者不敢先。廷美節 嗜欲,身衣繒布,非祭不肉食。親喪盡哀,不應賓客。遇 忌,則終日齋肅。大中祥符中,東封赦,減天下賦十之 二,廷美亦減其佃者租十之二。乾興,頒遺詔,衰絰號 慕,營佛齋者七日。嘗以秋冬出糶,或勸須春,廷美曰: 『貧人覓食甚難,仍欲蓄藏待價,於爾安乎』?」遠賈有鬻 香者,去後察其裏得金,追而還之。里人或竊其鵝問 之,曰:「夏至將以祭先。」廷美曰:「彼窮乃有孝心。」助以魚 酒。又有從質麥種十石者,過期紿言種敗無所收。廷 美還其質,更遺麥三石,以償其費。子姪諸孫有過,未 嘗形諸言,但訓以自昔興替之事。家人偶有罪過,吏 以為當坐。家長廷美時年六十九,或言稱七十宜免 罪,廷美曰:「吾已失訓,又增年以免罪,是誣官也,不可。」 會赦遂免。郡守欲奏表門閭,力辭之。
汪文諒
[編輯]按《尚友錄》:文諒,旌德人。家饒餘,與兄文政俱尚義輕財,聚族三百口。天禧中,旌表其門。後以里物獻京師, 詔賜白金,文諒請以「賜金易國子監書,歸訓子孫」,從 之。
汪齊
[編輯]按《萬姓統譜》:「齊,旌德人。性沉篤好學。登慶曆進士,歷 官祕書郎、弋陽令,所至有惠愛。累遷屯田員外郎。將 行青苗法,齊力言其不便。王安石怒之,以朝散郎致 仕。」
汪文慶
[編輯]按《恩縣志》:「文慶,貝州民。王則據州叛,明鎬圍之。則令 民伍伍為保,互相覺察,通同者即斬之。文慶自城上 繫書射鎬帳,約為內應,夜垂絚以引官軍入城者數 百人。賊覺拒戰,官軍不利,文慶等復縋而出。」
汪穀
[編輯]按《萬姓統譜》,「穀字次元,婺源人。登皇祐五年進士第, 初授撫州宜黃尉,調泰州,調太平軍推官,俱有異政。 一旦棄官歸老,治田桑,保墳墓,歲時書問,無貴賤,必 躬治唯謹,詞翰可師,人皆珍藏之。有詩百篇,意深語 典。家居十二年,以致仕恩轉通直郎。晚而子孫取科 第,五世榮盛。享年八十卒,贈少傅。子槃有孝行。槃子」 愷,仕至左朝請大夫、知全州事,居官有政聲。愷子堯 舉,右迪功郎、鑄錢司催綱官;舜舉,修職郎、漳州龍泉 縣尉。
汪汲
[編輯]按《萬姓統譜》:「汲字子遷,績溪人。年二十,登嘉祐進士。 嘗為慈谿令,以太平州推官鞫贊善大夫陳知規。獄 方署,繫者百餘,多疾病,汲解釋,浣浴飲食之。訊得其 情,知規復官,繫者出為佛齋以報。性潔廉,與物無忤, 而政稱強明。卒於元豐中。」
汪澥
[編輯]按《宋史汪澥傳》:「澥字仲容,宣州旌德人。熙寧太學成, 分錄學政。登進士第,調鼎州司理參軍,知黟縣,入為 太學正,累遷國子祭酒,擢中書舍人,為大司成。議學 制不合,以顯謨閣待制知婺州,改潁昌,又改陳、壽二 州,徙應天府。上章辭行,提舉崇福宮,卒。」
汪奕
[編輯]按《萬姓統譜》:奕字公偉,汲子時方復詞賦取士,奕年 少試太學即為第三人,與弟襄相繼登第,友愛尢篤。 為東流令,有書生以妄言繫獄,憲使欲置之極典,奕 以為狂疾,奏上果貸死。使者以書謝曰:「微君,吾幾陷 夫人。」
汪襄
[編輯]按《萬姓統譜》:「襄字公弼,少從兄奕游上庠,商河常環 號知名,見之驚喜,與定交。仕南陵主簿。太守翟汝文 引為兵曹,薦其文史足用,詞有古風。書遺朝士,言不 喜為宣城守,而喜識汪主簿。」始,襄在太學,有詔擇內 生為使臣學教諭,以教諸小內侍。大司成汪澥以襄 名聞,時梁師成為提領,方貴寵,見襄頗禮憚。會襄以 內舍三試不中,當退舍,師成從容言於上,有旨特免。 襄自陳願得退舍,不可以襄故亂學校法。上使小內 侍從襄學者押赴內舍,竟不就。及登第後,師成欲薦 為館職,襄自言:「處學校久,方欲試吏州縣,不願在冊 府。」師成覺其有嫌遠意,寖,怒語人曰:「彼耆儒也,詎敢 浼之。」至是,秩滿,改宣教郎,押白金詣金帳,用金人權 衡虧其半,酋怒甚,同行皆股慄,襄徐辨,竟得直。嘗作 《弔陶朱西子賦》,興寄高遠。奕子安世、襄子安行,皆登 第。安世天資端厚,教後進有法,授吉州永豐簿。
汪覃
[編輯]按《萬姓統譜》:覃字天才,績溪人。少而有奇才,應舉八 行科,東坡見而異之。覃後隱不仕,號水月居士。東坡 贈以詩云:「季子應嗔不下機,棄家來伴碧雲師。中秋 冷坐非能醉,半月長齋未肯辭。擲簡搖毫無忤色,投 名入社有新詩。飛騰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採藥時。」
汪洵侯
[編輯]按《萬姓統譜》:「洵侯,字信仲,婺源人。熙寧末,入太學不 第,於是歸隱。子幡然,字聖任,彬州推官。孫庭祐,字子 卿,受業於朱晦菴先生,諸從子浩然、卓然,皆以學行 貢於鄉。」
汪輔之
[編輯]按《萬姓統譜》:輔之字正夫,宋神宗朝為北京運判。時 文彥博以侍中判署北京,輔之密劾其不治事,上批 曰:「輔之小臣,敢爾無禮!」
汪舜舉
[編輯]按《萬姓統譜》:舜舉字伯俞,祁門人。登紹聖進士第,仕 至信州通判。時清溪洞方臘反,蹂躪十二州,至信州, 舜舉伏兵柳家都,大破之,追至衢州。寇平,授朝請大 夫、直祕閣,賜銀五百兩,絹五百疋,以旌其功。乃築「示 嘉」、「後樂」二亭,與信人同樂,內相汪藻為記。尋除江東 提刑,卒贈大中大夫。
汪洙
[編輯]象,夫子朝朝雨打頭。萬代公卿從此出,何人肯把俸 錢修。」上官奇而召見,時衣裋褐,問曰:「神童衫子何短 耶?」洙輒對曰:「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 先來謁相公。」世以其詩詮補其集,用訓蒙學,為《汪神》 童詩。登元符三年李釜榜進士,任明州教授。著《春秋 訓詁》。召陞宮教,拜大宗正卿,至觀文殿大學士,提舉 台州崇道觀。築室西山,月集諸儒講學,以教授族閭 之子弟,鄉稱「崇儒館。」卒諡「文莊。」平生稟性仁厚,忠孝 著聞。子思溫,觀文殿大學士;思齊,端明殿大學士。孫 大猷,敷文殿大學士。
汪若楫
[編輯]按《尚友錄》:「若楫字作舟,休寧人。崇寧間為紫陽書院 山長,歷官宣城尹。精研理學,尢工於詩,所著有《秀山 集》十卷。」
汪希旦
[編輯]按《萬姓統譜》:「希旦字周佐,歙人。大觀三年登第,歷官 知泗州。時劇賊宋江橫行,及濛、濠、泗密邇,希旦嚴為 守備,賊不敢犯。上嘉之,轉朝奉郎,直祕閣。會旱蝗,開 廩賑給,蝗不入境,麥生兩穗。歷知袁、江、舒三州,請祠, 以朝請大夫致仕。」
汪叔詹
[編輯]按《萬姓統譜》:「叔詹字至道,歙縣人。少敏於文,累官太 常博士,尋知鄂州,轉河南憲使,有惠愛,後領湖廣江 西等路財賦。」
汪思溫
[編輯]按《尚友錄》:「思溫,鄞縣人。政和初進士,累官至太府少 卿。鄉之士族有喪不能舉,孤女不能嫁者,思溫割田 給助,為鄉里倡。」
汪藻
[編輯]按《宋史汪藻傳》:「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人。幼穎異,入太 學中進士第,調婺州觀察推官,改宣州教授,稍遷江 西提舉學事司幹當公事。徽宗親製君臣慶會閣詩, 群臣皆賡進,惟藻和篇,眾莫能及。時胡伸亦以文名, 人為之語曰:『江左二寶,胡伸、汪藻』。尋除《九域圖志》所 編修官,再遷著作佐郎。時王黼與藻同舍,素不咸,出」 通判宣州,提點江州太平觀,投閒凡八年,終黼之世 不得用。欽宗即位,召為屯田員外郎,再遷太常少卿、 起居舍人。高宗踐祚,召試中書舍人。藻多論奏,宰相 黃潛善惡之,遂假他事,免為集英殿修撰,提舉太平 觀。明年,復召為中書舍人,擢給事中,遷兵部侍郎,拜 翰林學士。紹興二年,除龍圖閣直學士、知湖州,又知 撫州,御史張致遠論之,予祠。陞顯謨閣學士、知徽州。 逾年,徙宣州。言者論其嘗為蔡京、王黼之客,奪職。居 永州二十四年,卒。秦檜死,復職官。二子:藻,通顯三十 年,無屋廬以居,博極群書,老不釋卷。尢喜讀《春秋左 氏傳》及《西漢書》,工儷語,多著述,所為制詞,人多傳誦。 子六人:恬、恪、憺、怲、懍、憘。
汪伯彥
[編輯]按《宋史汪伯彥傳》:「伯彥字廷俊,徽之祁門人。登進士 第,積官虞部郎官。靖康改元,召見,獻河北邊防十策, 直龍圖閣,知相州。金人陷真定,詔徙真定帥司干相, 俾伯彥領之。康王奉蠟書開大元帥府,以伯彥為副 將。北兵薄京城,城破,金人逼二帝北行,張邦昌僭立, 王聞之涕泣。明年,王承制除伯彥顯謨閣待制,升元」 帥,進直學士。高宗即位,擢知樞密院事,未幾,拜右僕 射。伯彥在相位,耑權自恣,不能有所經畫,御史、諫官 下至韋布內侍,皆劾奏之。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洪 州,改提舉崇福宮,尋落職。紹興初,復職,知池州、江東 安撫大使。言者弗置,乃詔以舊職奉祠,尋知廣州。四 年,舍人王居正論伯彥不已,復褫前職。九年,知宣州, 過闕,拜檢校少傅、保信軍節度使。十年,請祠,從之。明 年卒,諡忠定。初,伯彥既去相州,金人執其子軍器監 丞似,使割地以至相州,守臣趙不試固守不下,遂拘 而北,久之乃還。或雲似之得歸,伯彥實使人贖之。似 後更名召嗣。
汪若海
[編輯]按《宋史汪若海傳》:「若海,字東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師, 入太學。靖康元年,金人侵擾,朝廷下詔求知兵者,若 海應詔,未三刻而文成,擢高等。二帝北行,袖書抗粘 罕,請存趙氏。縋而出,謁康王於濟州,謂神器久虛,異 姓僭竊,宜早即位,以圖中興。補修職郎,充帳前差使。 高宗既即位,推恩改承奉郎,遷江南經制使,轉承事」 郎,監登聞檢院。五府交辟,改屬右府。論軍食,迕執政, 通判沅州,以讒奪籍,謫英州。時節制江夏軍馬李允 文擁眾十萬,跋扈不用朝,命。若海往諭,允文大感悟, 即舉軍東下,復招其徒張用、曹成、李宏、馬友同歸朝 廷,湖、湘遂安。尋復承務郎,監潭州南嶽廟,通判辰州。 紹興九年,復三京,祗謁陵寢。事還,以前功四遷至承 議郎、通判順昌府,辟淮北宣撫司主管機宜文字。《拓 皋》之役,復以勞兩轉至朝散郎、通判洪州。丁內艱,服除,添差通判信州。秩滿,遷湖北帥司參議、知道州,授 直祕閣、知江州,丁父憂死。
汪沆
[編輯]按《萬姓統譜》:沆字濟遠。靖康間,金人犯闕,結盟去。沆 時為太學生,逆知必渝盟,叩閽上書,極論求才練兵 為守禦備,不報。明年,金人再至,沆以書抵粘罕,陳大 義及用兵利害,遂東歸,遇李綱,又投書有言不足慮, 實深可慮者四。綱韙之,竟以國恥未雪,憤惋而卒。
汪杞
[編輯]按《萬姓統譜》:「杞字南美,婺源人。祖漸,號耕巖翁,游辟 雍,官至奉議郎。父路,登紹聖丁丑進士第,終信州貴 溪知縣。杞繼登建炎二年第,知英德、曲江兩郡,仕至 朝散大夫,知韶州府,所在有政績。弟利往,登建炎二 年進士第。子邦直當受遺澤,乃隱遁自逸,卒贈宣教 郎。」孫應時,從孫文。
汪介然
[編輯]按《萬姓統譜》:介然字彥準,婺源人。少領鄉薦,入太學 不第。後從岳飛及韓清軍,以戰功補進義校尉。嘗使 金,洪皓附以蠟丸書,介然剖股納之,還奏於朝。及和 議成,皓得歸,謂子孫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累官觀 察使,主管台州崇道觀,致仕卒。
汪漢
[編輯]按《萬姓統譜》:漢字瀚美,歙縣人。重然諾,尚氣義,鄉人 以是非來取直者,徐以利害開諭,莫不感服。紹興中, 張琪寇邑中,逃匿殆盡,乃攜家眾走西坑山側。一日 賊至,漢奮前與語,為善事,因推隨身貲以與之,賊戒 其徒曰:「好善人勿得殺。」紹興乙卯,以國母壽恩授右 迪功郎,時年八十七。
汪皋會
[編輯]按《萬姓統譜》:皋會字元贊,黟人。登紹興二年進士第, 授嚴州壽昌簿,調建昌軍。學宮舊火於兵,至是始創, 皋會留意教養,改秩宰潭州。醴陵。邑自寇旱後,氓逃 土荒,公廷頹弊,皋會撤而新之,遂以奉議郎致仕。居 里閈,益以書自娛,著文數十卷,學者稱「醴陵先生。」
汪勃
[編輯]按《黟縣志》:「勃字彥及,紹興二年登第,調嚴州建德主 簿。紹興十三年,除太常簿,入臺為檢法,歷三院御史、 右諫議大夫,遷御史中丞。十七年,除僉書樞密院。與 秦檜不合,數上章求出。以端明殿學士再領外祠。凡 六年,復起知湖州。為政安靜,不尚鞭撲。比退居,專以 教訓子孫為務。子作礪,為太常簿。孫義榮、義端同登」 第,後復龍圖閣學士,卒。
汪杲
[編輯]按《萬姓統譜》:「杲,紹興間,知新淦縣。學校一新,文教振 舉,新淦之士盛於他邑者,杲之力也。」
汪愷
[編輯]按《萬姓統譜》:「愷,紹興五年,詔復十科取士。」葉夢得薦 愷及徐度,汪藻薦徐度、王棠,中興後以十科薦用自 此始。
汪應辰
[編輯]按《宋史汪應辰傳》:「應辰,字聖錫,信州玉山人。紹興五 年進士第一人,授鎮東軍簽判。趙鼎為帥幕,府事悉 諮焉。歲小旱,命應辰禱雨名山即應。越人語之曰:『此 相公雨』。鼎曰:『不然,乃狀元雨也』。召為祕書省正字。時 秦檜力主和議,應辰上疏,謂:『和議不諧非所患。和議 諧矣,而因循無備之可畏』。檜不悅,出通判建州,遂請」 祠歸,以修身講學為事。通判袁州。丞相趙鼎死,朱崖 扶喪過郡,應辰為文祭之。通判靜江府,踰期不得代。 檜死,召為吏部郎官,遷右司。母老乞外,乃出知婺州。 尋丁內艱去,服闋,除祕書少監。朝廷謀蜀帥,乃以敷 文閣直學士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吳璘死,應辰 遂攝宣撫之職,蜀道晏然。入覲,除吏部尚書,以端明 殿學士知平江府。請祠,淳熙三年,卒於家。
汪大猷
[編輯]按《宋史汪大猷傳》:「大猷,字仲嘉,慶元府鄞縣人。紹興 七年,以受恩補官,授衢州江山縣尉,曉暢吏事,登十 五年進士第,授婺州金華縣丞,改建德,遷知崑山縣。 丁父憂,免喪,差總領淮西江東錢糧幹官,改幹辦行 在諸司糧料院。參知政事錢端禮宣諭淮東,辟幹辦 公事,充參議官,遷大宗丞,除禮部員外郎。丞相洪适 薦兼吏部侍郎,仍遷主管。左遷祕書少監,升侍講,借 吏部尚書為《賀金國正旦使》。」還朝,改權吏部侍郎,以 言去,授敷文閣待制、提舉太平興國宮。起知泉州,進 敷文閣直學士。踰年,提舉太平興國宮,改知隆興府、 江西安撫使。以大暑,討永新禾山峒寇不利,自劾,降 龍圖閣待制,落職,南康軍居住。提舉太平興國宮,復 龍圖閣待制、提舉上清太平宮,復敷文閣待制,升學 士。沒大猷與丞相史浩同里,又同年進士,未嘗附麗 以干進,浩深嘆美之。
汪革
[編輯]按《尚友錄》:革,臨川人。性孝友,家貧好學,試禮部第一分教長沙,卒,年四十。生平深厚不伐,賙親友之急,解 衣推食,無難色。嘗謂人曰:「齩得菜根斷,則百事可做。」 所著有《青谿類槁》及《論語直解》行世。
汪紹
[編輯]按《尚友錄》:「紹字子博,婺源人。好義樂施,常闢義學,教 鄉里子弟,割田三百以充贍費,學者無裹糧束脩之 勞,延舊邑簿呂廣問為師。廣問嘗學於尹焞,與聞二 程之學。子存時為西京文學,言時政得失,不報,遂棄 官歸就學焉。」
汪待舉
[編輯]按《尚友錄》:待舉字懷忠,衢州人。紹興中,知處州,為政 寬厚,曲盡下情。民有訟,呼之使前,面究曲直,不以屬 吏,故庭無留事,箠楚罕用。百姓以詩頌之曰:「官舍卻 如僧舍靜,吏人渾似野人閒。」
汪與成
[編輯]按《尚友錄》:「與成,銅陵人,一家百八十口,盡死於建炎 之難,獨遺與成。後三年,改葬其父,念母骸骨不存,刻 木肖形,侍養十年而後祔葬,哀動鄰里。邑人林」以 詩美之曰:「事死如生有至難,古來不獨數丁蘭。」
汪若容
[編輯]按《萬姓統譜》:「若容字正夫,叔詹從子。登紹興進士,累 官朝奉郎,知洪州。召對,反覆數千言,皆切中時弊。除 將作監丞。是冬,金人犯淮甸,慨時危主憂,抱憤以卒。 臨終書辭滿幅,言皆國家事,時人傷之。弟若思,累官 著作佐郎,因奏對,上以為深得愛君之體。歷朝散郎, 知制誥,致仕。」
汪體仁
[編輯]按《萬姓統譜》:「體仁字濟仲,直隸休寧人。生有異質,一 目重瞳。紹熙間登進士,授承奉郎、房州竹山縣尹,有 治行,以壽終。」
汪澈
[編輯]按《宋史汪澈傳》:「澈字明遠,自新安徙居饒州浮梁。第 進士,教授衡州、沅州。用万俟卨薦,為祕書正字、校書 郎輪對。高宗善其言,除監察御史,進殿中侍御史,累 除御史中丞,尋以為湖北京西宣諭使,召為參知政 事,與宰相陳康伯同贊內禪。孝宗即位,銳意恢復,首 用張浚使江淮,澈以參豫督軍荊襄。隆興元年入奏」, 還武昌,而張浚剋期大舉,詔澈出師應之。澈以議不 合,乞令浚並領荊、襄。諫議大夫王大寶論澈無制勝 策,乞罷黜。澈亦請祠,除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大 寶疏再上,落職仍祠祿。明年,知建康府,尋除樞密使。 在位二年,以觀文殿學士奉洞霄祠,尋知鄂州。時議 廢江州軍,澈言不可。知寧國府,改福州、福建安撫使, 復請祠,尋致仕,卒,諡「莊敏。」澈自奉清約,雖貴猶布衣 時。有《文集》二十卷、奏議十二卷。
汪安行
[編輯]按《萬姓統譜》:安行字伯壽,績溪人。紹興間登第,尉蕭 山,教蘄州,為金華宰,皆有政聲。倅常德,權澧州,入奏, 孝宗謂宰相王淮曰:「此樸直佐家老子,政事何如?」淮 對曰:「舊攝澧州,民咸去思。」遂以守澧陽,官至朝奉大 夫。
汪作礪
[編輯]按《萬姓統譜》作礪,字必成,黟人,樞密勃長子。少有聲 場屋,預鄉薦,入太學,補承務郎,授浙西倉,屬江右帥 幕,主管臨安府城北右廂。乾道初元,歲歉,朝廷錄捄 荒之功,主奉常簿。乾道五年,子義榮、義端同登第,作 礪知桐川,陛辭曲謝,子姪輩俱叨賜第。玉音褒諭云: 「皆是卿子,足見義方之訓。」守延平,秩滿入對,除提舉 湖南常平茶鹽,就除提點湖北刑獄。乞祠,終於家,年 七十三。
汪達繼
[編輯]按《宋史汪應辰傳》:「應辰子達,繼登進士第,仕至吏部 尚書,端明殿學士。」
汪淳
[編輯]按《萬姓統譜》:「淳,金華人。受業呂東萊,勵志於學,授吉 州教授。金華自東萊、大愚二儒即世,後來講學者咸 歸重焉。」
汪泳
[編輯]按《萬姓統譜》:泳字伯游,休寧人。登乾道乙丑進士,歷 將作監主簿,言「王者仁政,必自均力役始。」遷大理丞。 時臨安府有疑獄,輒繳送棘庭,泳言如此,則天獄反。 為京兆。一院奏止之。後以中奉大夫致仕。
汪雄圖
[編輯]按《萬姓統譜》:雄圖,字思遠,休寧人。泳族弟。淳熙十一 年,試經義及董仲舒《師友淵源論》,登上舍科進士,歷 峽州教授,轉從仕郎、建昌軍教授,卒。雄圖博學強記, 以明經講授。所居據平坡植李,四方學者築室其旁, 號「李頓先生。」有《李頓集》行於世。弟令圖,登慶元五年 第。
汪文振
[編輯]按《萬姓統譜》:「文振,休寧人。淳熙中登第。歷官司農少卿,提點浙西刑獄,剖決無滯。時旱蝗民饑,縣督逋禁 錮甚眾,文振皆釋之,期以秋償,民藉以生。改福建憲 節,請老卒。」
汪義和
[編輯]按《萬姓統譜》:「義和字謙之,作礪子。」知隆興新建縣時, 講荒政,籌畫備具。擢淳熙八年進士第,治縣有聲。倅 紹興守武岡,每大比附試於郡,歲貢一名。義和謂「郡 統溪洞,民尚武健,欲變其俗,莫若崇學校科舉。」乃請 於朝,竟得闢貢闈,增貢員。秩滿,遷太常博士兼禮部 郎中、樞密檢詳館伴。正旦使,除右司兼檢討,除起居 舍人,繼除侍御史兼侍講,兩月卒。
汪義榮
[編輯]按《萬姓統譜》:「義榮,字煥之。登第,知崇仁縣。有豪猾武 斷,持縣短長,令不敢出氣,乃籍其姓名,奸猾望風知 警。遇旱,究心荒政。丁內艱,服除,差江東機宜幹辦諸 司審計,知沭陽。值蠻寇之變,城堞圮毀,乃增築城樓, 經畫捍禦,賊避去。除大理丞,卒。」
汪義端
[編輯]按《萬姓統譜》:「義端字充之,為叔父作舟之後,甫弱冠, 遂登第。廷對第三人,授奉國軍節度推官,遷樞密院 編修、太常丞,權吏部郎,改工部,知秀州,守池陽。召對, 除侍左郎官。紹興四年,除監察御史,知太平州,改寧 國府,進華文閣待制。帥紹興,除徽猷閣待制。」丁母憂, 服闋,起知婺州,帥隆興,皆丐祠,知鄂州。到官未幾,以 病卒,年五十八。
汪綱
[編輯]按《宋史汪綱傳》:「綱字仲舉,黟縣人,簽書樞密院,勃之 曾孫也。以祖任入官,淳熙十四年,調鎮江府司戶參 軍,試湖南轉運司,調桂陽軍平陽縣令。丁父喪,服除, 知蘭谿縣,以言去。繼知太平縣,擢監行在左藏西庫, 以選知高郵軍,提舉淮東常平。移疾乞閒,得直祕閣, 知婺州,改提點浙東刑獄,進直煥章閣,知紹興府,主」 管浙東安撫使公事。理宗即位,詔為右文殿修撰。紹 定元年,召赴行在,權戶部侍郎。越數月,上章致仕,卒。
汪繹
[編輯]按《黟縣志》:「繹,字仲成,提刑作礪之孫,給事義端之子 也。以父任補承務郎,監福州水口鎮,擢知安豐霍丘, 歷滁州建康府,遷知興國軍。召對,極言守江之策。除 軍器監簿,出守儀真,修築翼城,復為水門水閘以通 漕運,人甚便之。」
汪綬
[編輯]按《萬姓統譜》:「綬,義榮之子。以廕補將仕郎,歷官知興 國軍。備述沿江利害,切中時弊,撫御兵民,創葺戎器, 戰守之具,罔不備至。擢軍器監丞,知太平州,治行有 聞,官終朝散大夫。」
汪縝
[編輯]按《萬姓統譜》:「縝,字仲理,黟人,提刑作礪之孫,侍御義 和之子。遺澤補承務郎,調宣城水陽鎮,歷臨安鹽官 丞,授復州簽幕,贊理藩條,多所裨益。制帥以鎮名德 之胄,蔚有才略,奏薦之,改調荊州僉判,尋知興國之 永興,授江西帥幕,終更調德安。倅方備邊,以軍儲為 急,被命知壽昌。會有旨廢郡為邑,改畀漢陽,轉朝散」 大夫,未及上而卒。
汪楚材
[編輯]按《萬姓統譜》:「楚材,字太初,又字南老,休寧人。紹熙元 年余復榜進士。歷湖南安撫司幹辦公事,轉廣西運 司幹官。楚材喜問學,常以書通。朱晦菴、吳竹洲二公 俱器重之,告以聖門為學工夫次第及佛老之弊,遂 以儒碩知名。」
汪季良
[編輯]按《萬姓統譜》:「季良,廣信人。開禧二年,知平陽縣。政治 寬恕,立條約以諭民。其目曰『親父子、和兄弟、謹夫婦、 敬君臣、善朋友、視疾病、早安厝、嚴繼絕、保本業、戒詞 訟』。凡數千言,曲盡人情法理。修塘埭斗門以興水利, 民甚便之。」
汪立中
[編輯]按《萬姓統譜》:「立中,嘉定間出知武岡軍。工詩好學,作 《興士類》。」
汪長源
[編輯]按《萬姓統譜》:「長源知阮州,增浚城池,軍需悉備。時巨 寇曹成來攻阮,長源多方禦之,成遂遁去。民懷其惠, 祀於忠賢祠。」
汪勳
[編輯]按《萬姓統譜》:勳,黟人。嘉定初登第,調婺州戶曹,改淳 安尉。時遭水患,民舍漂沒,勳所救活甚多。紹定初,改 辰溪宰,地雜夷獠,當路欲移近地,勳謂「臣子之職,不 當趨易避難。」單車至邑,夷獠帖服,卒於官,賴賻贈以 斂。
汪必達
[編輯]按《萬姓統譜》,必達字兼善,黟人。登進士第,官至太常
主簿。嘗知旌德縣,有父訟其子者,必達曰:「父子至恩忍以私庭言語聞官乎?」授父以杖,使自笞其子,已而感悟,父子如初。
汪莘
[編輯]按《萬姓統譜》:莘,字叔耕,休寧人。為學不屑於場屋聲 病之文。嘉定間,有詔求言,莘詣闕論天變人事、民窮 吏污之弊,不報。真德秀、楊簡見之曰:「真愛君憂國之 言也。」時朱熹召赴經筵,莘貽書言:「主上父子之間,諸 公所不能濟者,待先生而濟,否則不能為天下後世 學道者之地。」熹重其言。
汪清卿
[編輯]按《萬姓統譜》:清卿,字湛仲,婺源人。朱熹自考亭歸,寓 清卿家,與鄉人講學,因嘉其事親孝,扁其齋曰「愛日」, 又為作《敬齋箴》。
汪復
[編輯]按《萬姓統譜》:復,字希顏,婺源人。寶慶丙戌進士,歷通 判揚州,致仕。至元間,部使者至邑,必強請見。或勸之 仕,復愀然曰:「亡國之大夫,猶踽踽為世用耶!」卒年七 十八。
汪應時
[編輯]按《萬姓統譜》:「應時字伯逢,婺源石田人。天資敏悟,日 誦數千言。登寶慶丙戌進士第,調隆興府奉新及贛 州石城尉。秩滿,調南安軍判官、鄂州司法,特轉承直 郎。舉考及格,宰鄂之崇陽,政之可記者非一,其孝於 親,友於兄弟,和於宗族鄉黨,詩書禮義之澤穆如也。」
汪大信
[編輯]按《萬姓統譜》:「大信字夢約,休寧人。登第,調武昌簿。丁 父艱,改錢塘尉。巡察圍田,董督湖岸,捕私鹺茗有功, 京尹袁韶奏擢之。任廣西道鹽場,以親嫌不赴,閒居 十年,凡里中有利可興,害可除,雖捐厚貲,無靳色。遷 石城縣丞,攝邑期年,處寇數萬驛騷,大信率邑民數 千禦之,寇皆遁去。辟知分宜縣,任辰州推官。丁母艱」, 服闋,調高郵推官,未赴卒。
汪應元
[編輯]按《萬姓統譜》:應元字節卿,歙人。紹定五年登第,調潭 州戶曹。嘗奉臺檄出武岡之綏寧,會猺峒嘯聚,從者 請避之,應元曰:「吾以王官奉王事,奈何為小寇所慴 乎?」即前往,召酋長以理諭之,皆服。淳祐間擢刑法科, 除大理評事,歷太府丞,權刑部郎,議獄精審,遷攝太 常卿。後以直祕閣提點浙東刑獄,卒於官。
汪肩吾
[編輯]按《萬姓統譜》:「肩吾字君山,性澹泊恬退,屢辟不就,博 學宏才,著述甚多。」
汪自強
[編輯]按《萬姓統譜》:「自強,淳安人。紹定間進士,知錢塘縣。時 值孟饗赤縣,出班起居,人物清修,帝目送之中書,因 薦其才,除監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未幾,遷大理寺 卿。」
汪元春
[編輯]按《萬姓統譜》:「元春字景新,奉化人。貧苦卓立,博涉群 書,尢長於詩,早遊京國,不妄交遊。登淳祐元年進士, 宰錢塘,貴勢不敢干以私。後以宗學博士守興化,端 介強敏,人皆悅服。比歿,士民巷哭,祠於郡學。」中書劉 克莊以《遺愛錄》聞於朝。
汪一龍
[編輯]按《黟縣志》:「一龍,父光祖,始居霞阜,以儒業世其家。一 龍,理宗時國學上舍,淳祐四年起復。史嵩之為相,一 龍同黃愷伯百四十人上疏,疏再上,不聽,乃與愷伯 等作捲堂文,蹈海而去。朝廷罷嵩之,下詔召回。後嵩 之鳩工部徐元傑、劉漢弼、復仝蔡德潤百七十人叩 閽訟冤。其忠愛類如此。」
汪立信
[編輯]按《宋史汪立信傳》:「立信,澈從孫也。立信曾大父智從 澈宣諭湖北,道六安,愛其山水,因居焉。淳祐六年,登 進士第,授烏江主簿,辟沿江制幕,知桐城縣,未上,辟 荊湖制司幹辦,通判建康府。荊湖制置趙葵辟充策 應使司及本司參議官,擢京西提舉常平,改知昭信 軍。景定元年,差知池州,提舉江東常平。明年,改知江」 州,充沿江制置副使,節制蘄黃、興國軍馬,提舉饒州 南康兵甲。升江西安撫使。乞祠祿,差知鎮江,尋充湖 南安撫使、知潭州。至官供帳之物,悉置官庫,所積錢 連歲代納。潭民夏稅,「貧無告者予錢粟,病者加藥餌, 雨雪旱潦,軍民皆有給。」興學校,士習為變。權兵部尚 書、荊湖安撫制置、知江陵府。時襄陽被圍危急,立信 上疏,「請益安陸府屯兵,凡邊戍皆不宜抽減。黃州守 臣陳奕,素蓄異志,朝廷宜防之。」乃移書賈似道。似道 得書大怒,以危法廢斥之。咸淳十年,元兵大舉伐宋, 似道督諸軍出次江上,以立信為端明殿學士、沿江 制置使、江淮招討使,俾就建康府庫募兵,以援江上 諸郡。立信受詔不辭,即日上道,至建康,守兵悉潰,而 四面皆北軍。立信知事不可成,率所部數千人至高 郵,欲控引淮、漢,以為後圖。已而聞似道師潰蕪湖,江漢守臣皆望風降遁,立信嘆曰:「吾今日猶得死於宋 土也。」乃置酒召賓佐與訣,手為表,起居三宮,與從子 書,屬以家事。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握拳撫案者 三,以是失聲,三日扼吭而卒。立信子麟內書寫機宜 文字,在建康不肯從眾降,崎嶇走閩以死。
汪繼宗
[編輯]按《萬姓統譜》:「繼宗,歙人。生淳祐間,見國祚不競,有恢 復中原之志。福王與苪召見,愛之,妻以女。宋亡,自以 受國恩,不即死,無以見祖宗於地下,遂不食而卒。」
汪儀鳳
[編輯]按《萬姓統譜》:「儀鳳,字祥甫,歙山泉人。六歲能文,連中 浙漕,凡五試禮部不利。賈似道嘗以《詩經》納交。後自 江上還朝,奏授迪功郎,隆興府司戶參軍。度宗登極, 辦公事,尋以功差充淮東制置大使同幹辦公事。歲 甲戌,詣部班引,廟堂議以史館處之,謝不顧,遂以通 直郎致仕。性嗜學,手不釋卷,居鄉好施與,病不服藥」, 將終,沐浴衣冠,端坐而卒,年八十四。晚築山泉亭,因 以自號。人稱「山泉先生。」所著有《山泉類槁》四十二卷, 《程文》六卷。
汪晫
[編輯]按《萬姓統譜》:「晫字處微,績溪人。九歲喪父,哀慕如成 人,事祖母及母以孝聞,《六經》、子氏之書靡不研究。郡 守袁甫欲見,以編氓辭。年七十六卒。」
汪之林
[編輯]按《萬姓統譜》:「之林字德仲,鄞人,尚書大猷族孫。幼見, 樓宣獻器之。之林言行淵懿,善尺牘,見後進道,嘉言 善行,灑灑不倦。舊與賈丞相游,賈少事游狎,其母禁 止之,聞與德仲游,不復詰。晚守汀州,歸里,以清約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