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38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八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八十二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八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三百八十二卷目錄

 李姓部列傳二

  晉

  李憙       李引

  李重       李毅

  李苾       李密

  李釗       李賜

  李興       李含

  李矩       李弇

  李輔       李特

  李驤       李庠

  李流       李離

  李始       李蕩

  李雄       李安

  李壽       李班

  李琀       李稚

  李玝       李期

  李高       李景年

  李義       李充

  李陽       李洪平陽人

  李產       李績

  李威       李勢

  李洪廣漢人  李暠

  李祥       李根

  李歆

  宋

  李道兒

  南齊

  李安民      李珪之

  李聖伯      李膺

  梁

  李慶緒

氏族典第三百八十二卷

李姓部列傳二

[編輯]

[編輯]

李憙

[編輯]

按《晉書李憙傳》:「憙字季和,上黨銅鞮人也。父佺,漢大 鴻臚。憙少有高行,累辟三府不就,後為并州別駕。景 帝輔政,命憙為大將軍從事中郎,轉司馬,尋拜右長 史。從討毋丘儉,還遷御史中丞,以公事免。頃之,除涼 州刺史,加揚威將軍,假節,領護羌校尉。羌夷犯塞,憙 因其隙,不及啟聞,輒以便宜出軍深入,遂大剋獲,以」 功重免譴。拜冀州刺史,累遷司隸校尉。及魏帝告禪 於晉,憙以本官行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皇太子立, 以憙為太子太傅,遷尚書僕射,以年老遜位。卒,子贊 嗣。少子儉,字仲約,歷左積弩將軍、屯騎校尉。儉子弘, 字世彥,永嘉末,歷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

李引

[編輯]

按《晉書李引傳》,「引字宣伯,遼東襄平人。引既幼孤,降 食哀戚,亦以喪禮自居。初仕郡上計掾,舉孝廉,參鎮 北軍事,遷樂平侯相,入為尚書郎,遷中護軍司馬吏 部郎,出安豐太守。文帝引為大將軍從事中郎,遷御 史中丞。伐蜀之役,為西中郎將,督關中諸軍事,後為 河南尹,封廣陸伯。泰始初,拜尚書,進爵為侯,遷吏部」 尚書僕射,尋轉太子少傅,拜侍中,加特進,俄遷尚書 令,為司徒,太康三年薨。三子:固、真長、修。固字萬基,散 騎郎,先引卒。固子志嗣爵。志字彥道,歷位散騎侍郎、 建威將軍、陽平太守。真長位至太僕卿。修,黃門侍郎, 太弟中庶子。

李重

[編輯]

按《晉書李重傳》:「重字茂曾,江夏鍾武人。父景,秦州刺 史。重為始平王文學,上疏陳九品之法,為弊已甚。遷 太子舍人,轉尚書郎,再遷中書郎。每大事及疑議,輒 參以經典,處決,多皆施行。遷尚書吏部郎,務抑華競, 不通私謁,特留心隱逸。由是群才畢舉,海內莫不歸 心。重與李毅同為吏部郎,時王戎為尚書,重以清尚」 見稱,毅淹通有智識,雖二人操異,然俱處要職。戎以 識會待之,各得其所。出為行討鹵護軍、平陽太守。正 身率下,在職三年,彈黜四縣。弟嶷,亡表去官。永康初, 趙王倫用為相國左司馬,以憂逼成疾而卒。子式,官 至侍中,咸和初卒。

李毅

[編輯]

按《西州後賢志》,「毅字允剛,廣漢郪人也。祖父朝,字偉 南。父旦,字欽宗。毅年二十餘,詣郡文學受業太守弘 農王濬。臨學,命為主簿。及濬伐吳,與何攀並為參軍。 吳平,封關內侯,遷雲南太守。濬薨,武帝思濬勳,問毅 所在,徙犍為使持節南夷校尉。久之,晉朝復置寧州以毅為刺史,加龍驤將軍。夷遂大反,破沒郡縣,攻圍」 州城。《中原亂》而李雄寇蜀,救援不至,斃於窮城。

李苾

[編輯]

按《西州後賢志》:「毅從弟苾,字叔平,犍為太守。」

李密

[編輯]

按《晉書李密傳》:「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一名虔。父早 亡,母何氏改醮。密時年數歲,感戀成疾,祖母劉氏躬 自撫養,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 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後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 師事譙周。少仕蜀,為郎,數使吳,有才辨,吳人稱之。蜀 平,詔徵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遂不」 應命,上疏曰:「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 終餘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 私情,願乞終養。」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 召。後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徵,至洛,出為溫令,在縣清 慎。遷漢中太守,以失分懷怨免官。後卒於家。二子:賜、 興。

李釗

[編輯]

按《西州後賢志》:「毅子釗,有格望,以父任為謁者,除尚 書外兵郎,自表赴難,至牂牁不得進,經年以寧。州城 中無穀,父疾病,未知吉凶,不食穀,惟茹草,迄至奔喪, 官至朱提越巂太守,西夷校尉。」

李賜

[編輯]

按《晉書李密傳》:「密子賜,字宗石,少能屬文,嘗為《元鳥 賦》,詞甚美。州辟別駕,舉秀才,未行而終。」

李興

[編輯]

按《晉書李密傳》:「密子興,字雋石,亦有文才。刺史羅尚 辟別駕。尚為李雄所攻,使興詣鎮南將軍劉弘求救, 興因願留為弘參軍而不還。尚白弘,即奪其手版而 遣之。興在弘府時,弘立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興俱 為之文,甚有辭理。」

李含

[編輯]

按《晉書李含傳》:「含字世容,隴西狄道人,僑居始平。少 有才幹,兩郡並舉孝廉。安定皇甫商年少恃豪族,以 含門寒微,欲與結交。含距而不納,商恨焉,遂諷州以 短檄召含為門亭長。會刺史郭奕擢含為別駕,遂處 群僚之右。尋舉秀才,薦之公府,為秦國郎中,令領始 平中正,被貶歸長安,後為始平令。及趙王倫篡位,河」 間王顒表含為征西司馬,甚見信任。皇甫商為趙王 倫所任,倫敗詣顒,顒撫之甚厚。含諫「顒不宜數與相 見」,商恨之,因與含忿爭。後含被徵為翊軍校尉,時商 參齊王冏軍事,含懼奔顒,說顒討冏。顒從之,拜含為 都督,率諸軍以向洛陽。長沙王乂誅冏,含等旋師,顒 表含為河南尹,時商復被乂任遇。商兄重時為秦州 刺史,含復與重構隙,顒委含以心。膂慮重襲己,乃使 兵圍之,更相表罪。商說乂曰:「河間之奏,皆李含所交 構也,前舉由含之謀。」乂乃殺含。

李矩

[編輯]

按《晉書李矩傳》:「矩字世迴,平陽人也。梁王肜以為牙 門。伐氐齊萬年有功,封東明亭侯,還為本郡督護,謝 病去。屬劉元海攻平陽,百姓奔走,矩素為鄉人所愛, 乃推為塢主,東屯滎陽。後移新鄭,洛陽不守。太尉荀 藩制建行臺,假矩滎陽太守。石勒親率大眾襲矩,矩 破之。元帝加矩冠軍將軍,進封陽武縣侯,領河東平」 陽太守。劉聰遣從弟暢步騎三萬卒至,矩未暇為備, 詐降於暢,夜襲之,暢僅以身免。聰太子粲率劉雅生 等屯孟津,攻趙固。矩遣郭誦救之,粲眾奔潰,因據其 營。除都督河南三郡軍事、安西將軍。後石勒遣其將 石良率精兵五千襲矩,矩逆擊不利,郭默說矩降曜。 矩所統將士有陰欲歸勒者,矩知之而不能討,乃率 眾南走,將歸朝廷。眾皆道亡,矩墜馬卒。

李弇

[編輯]

按《前涼錄》:「弇字子完,隴西狄道人。本名良,改曰弇。仕 至武衛將軍、天水太守,封安世亭侯。其孫暠王有涼 土,遂為西涼王。」

李輔

[編輯]

按《蜀錄》:「輔字元政,特兄也。銳勇有武幹,特承制拜為 驃騎將軍。官桑之敗,為益州刺史羅尚所殺。雄即王 位,追諡齊烈王。子忠嗣。」

李特

[編輯]

按《晉書李特載記》,「特字元休,巴西宕渠人。自宕渠遷 漢中。魏武帝剋漢中,特祖將五百餘家歸之,魏武帝 拜為將軍,遷於略陽,北土復號為巴氐。特父慕,為東 羌獵將。特少仕州郡,元康中,關西擾亂,頻歲大饑,百 姓流移,特隨流人入蜀。永康元年,益州刺史趙廞謀 叛,傾倉廩振施流人,以收眾心。特黨類率多勇壯,廞」 厚遇之,以為爪牙,故特等聚眾為寇盜。後廞殺特弟 庠及其子姪三十餘人,特兄弟怨廞,引兵歸綿竹,密 收合得七千餘人,進攻成都。廞聞兵至,驚懼,與妻子 乘小船走至廣都,為下人所殺。特至成都,縱兵大略先是,惠帝以涼州刺史羅尚為益州刺史,入蜀,特等 聞尚來,甚懼,尋有符下秦、雍州,凡流人入漢川者,皆 下所在召還。特兄輔謂特曰:「中國方亂,不足復還。」特 乃有雄據巴蜀之意。朝廷以討趙廞功,拜特宣威將 軍,封長樂鄉侯。羅尚催遣流人,限七月上道,特等固 請,求至秋收。流人布在梁、益,為人傭力,聞州郡逼遣, 人人愁怨,知特頻請求停,皆感而恃之,咸往歸特。犍 為太守李苾、廣漢太守辛冉遣都尉曾元、牙門張顯、 劉並等潛率步騎三萬襲特營,羅尚亦遣督護田佐 助元。特知之,戒嚴以待。元等至,特發伏擊之,殺傷甚 眾,害田佐、曾元、張顯,傳首以示尚。於是六郡流人推 特為主。特入據廣漢,進兵攻尚。時羅尚貪殘,為百姓 患,而特與蜀人約法三章,施捨振貸,禮賢拔滯,軍政 肅然。百姓謠曰:「李特尚可,羅尚殺我。」太安元年,自稱 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大將軍、大都督,改元建初,赦 其境內。二年,惠帝遣荊州刺史宋岱、建平太守孫阜 救尚。尚遣大眾掩襲特營,眾少不敵,特軍敗績,斬特 焚屍,傳首洛陽。

李驤

[編輯]

按《蜀錄》:「驤字元龍,特弟也。驍銳武幹,與諸兄弟等。特 承制拜驍騎將軍,屢立戰功。雄即王位,以驤為太傅。 晉永嘉四年,焦登據涪城,驤攻登,生得之,送於雄。巴 西梓潼遂盡為雄有。進大將軍,領中護軍,錄尚書。卒 贈相國。及壽僭即帝位,追尊諡曰獻皇帝。」

李庠

[編輯]

按《晉書李流載記》,「李庠,字元序,特第三弟也。少以烈 氣聞,仕郡督郵、主簿,皆有當官之稱。元康四年,州以 庠才兼文武,舉秀異,不得已應之,拜中軍騎督,稱疾 丟官。性任俠,好濟人之難,州黨爭附之。與六郡流人 避難梁益,道路有饑病者,庠常營護隱恤,振施窮乏, 大收眾心。至蜀,趙廞深器之,與論兵法,無不稱善。表」 庠為部曲督,以討叛羌功為威寇將軍,封陽泉亭侯。 被誅之日,六郡士庶莫不流涕。

李流

[編輯]

按《晉書李流載記》,「流字元通,特第四弟也。少好學,便 弓馬,東羌校尉何攀舉為東羌督。及避地益州,刺史 趙廞器異之。庠為廞所殺,流從特平廞。朝廷論功,拜 奮威將軍,封武陽侯。特之承制,以流為鎮東將軍,居 東營,號東督護。特死,蜀人多叛,流與兄子蕩雄收遺 眾還赤祖。流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時宋岱水」 軍次於墊江,前鋒孫阜破德陽,羅尚遣督護常深軍 毗橋。流率蕩、雄攻深柵,剋之。蕩追擊,被傷死,流以特、 蕩並死,而岱、阜又至,甚懼。太守李含勸流降將從之, 雄諫不納。雄乃攻尚軍,渡江害汶山太守陳圖,遂入 郫城。流移營據之,軍復振。流素重雄有長者之德,每 雲「興吾家者,必此人也。」流疾篤,謂諸將曰:「前軍英武, 殆天所相,可共受事,以為成都王。」遂死,諸將共立雄 為主。

李離

[編輯]

按《蜀錄》:離特妹婿,琀之子也。初為梓潼太守,朝廷遣 建平太守孫阜進次德陽,琀勸流降阜,離聞之,因與 雄謀襲阜軍,阜軍敗績,流深奇之,委以重任。雄即成 都王位,進為太尉,事無巨細,悉以任之。永嘉初,關中 流民鄧定等叛,巴西太守張燕遣牙門武肇、郡丞宣 定圍之。鄧定求援於雄,雄遣離帥兵入漢中赴援。離 至,先破《武肇營》,次攻宣定,復破之。燕懼,將百騎走,離 復大破之,因盡徙漢中民於蜀,遂屯據梓潼。其後部 將天水訇琦、張金苟等叛,殺之,送離母子於羅尚,尚 斬以徇,遂分其室。

李始

[編輯]

按《蜀錄》:始字伯起,特長子,雄異母兄也。特承制拜武 威將軍。雄既僭位,累遷太保,加折衝將軍,善撫士眾, 眾多歸之,時人語曰:「欲養老,屬太保。」及期之殺班也, 以始為征東大將軍,鎮江陽。始先欲附壽,謀共討期, 壽不從,始怒,說期取壽,期又不許。後壽襲破成都,期 自殺,始亦被誅,並其兄弟十餘人。

李蕩

[編輯]

按《蜀錄》,蕩字仲平,特次子。好學有容觀。特承制拜鎮 軍將軍。特初稱制,晉河間王特攻張微,與蕩分為二 營。微候特營空虛,遣步兵循山攻之。特戰不利,山險 窘迫,眾皆勸引退,特量蕩必來,不許。微眾至稍多,山 道至狹,唯可一二人行。蕩軍不得前,謂司馬王幸曰: 「父在深寇之中,是我死日也。」乃衣重鎧,持長矛,大呼 直前,殺千餘人。微眾來救,蕩軍皆殊死戰,無不一以 當百。敵眾遂潰,拔特於重圍之中,復進攻微,微走,蕩 追殺之。其後二年,官兵殺特於官桑,蕩與雄共保北 營。氐符成、隗伯叛將其黨突出營,欲詣羅尚。蕩策馬 追擊,中矛而死。及雄即成都王位,追贈「廣漢壯文公。」

李雄

[編輯]

按《晉書李雄載記》,「雄字仲儁,特第三子也。特承制以 雄為前將軍,流死,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都於郫城。羅尚遣將攻雄,雄擊走之。李驤攻尚,尚留羅特 固守,尚委城夜遁,特開門納雄,遂剋成都。諸將請雄 即尊位,以永興元年僭稱成都王,赦其境內,建元建 興。旋僭即帝位,改年曰太武。追尊父特曰景帝。遣將 張寶襲梓潼,陷之。」羅尚卒,巴郡亂,李驤攻涪,又陷之。 雄大悅,改元曰玉衡。是時南得漢嘉、涪陵,遠人繼至。 雄於是下寬大之令,降附者皆假復除,虛己愛人,授 用皆得其才,益州遂定。立蕩子班為太子,寧州刺史 尹奉降,遂有南中之地。咸和八年,雄生瘍於頭,六日 死。在位三十年,偽諡武帝。雄性寬厚,簡刑約法,夷夏 安之。時海內大亂,而蜀獨無事,故歸之者相尋。雄乃 興學校,置史官,聽覽之暇,手不釋卷,事少役稀,百姓 富實。

李安

[編輯]

按《蜀錄》,安字武龍,少養於外家羅氏。元康元年,避地 入蜀,從特徵伐,以勇烈聞。特遂子之。驍騎將軍驤引 為帳下督護,數有戰功,甚見信愛。羅尚遣符成、隗伯 攻郫城,驤逆戰不利,被傷落馬,臥未能起,士眾皆散, 唯安與任回在左右。隗伯率數千騎來叱安曰:「武龍 吾所取有人,卿宜避我去。」安瞋目呵之曰:「吾不相與!」 因躍馬直前刺之,伯逡巡而退。

李壽

[編輯]

按《晉書李壽載記》,「壽字武考,驤之子也。敏而好學,雅 量豁然,雄奇其才。拜前將軍,督巴西軍事,遷征東將 軍,時年十九。聘處士譙秀以為賓客。驤死,遷大將軍、 大都督、侍中,封扶風公,錄尚書事,征寧州,悉平諸郡, 封建寧王。期立,改封漢王,領梁州刺史,代李玝屯涪。 見期、越兄弟十餘人並有彊兵,懼不自全,數聘禮巴」 西龔壯,壯說壽「捨小從大,以危易安」,從之。乃誓文武, 得數千人,襲成都,剋之。咸康四年,僭即偽位,赦境內, 改元漢興。壽承雄寬儉,因循雄政,未逞其志,欲會李 閎、王嘏從鄴還,盛稱季龍威強,宮觀美麗。壽又聞季 龍虐用刑法,能控制邦域,壽心欣慕,人有小過,輒殺 以立威。又務於奢侈,百姓疲於使役,思亂者十室而 九。八年壽死,在位五年,偽諡「昭文帝。」

李班

[編輯]

按《晉書李班載記》,「班字世文,初署平南將軍,後立為 太子。班謙虛博納,敬愛儒賢,性汎愛,動修軌度。雄寢 疾,班晝夜侍側。雄少數攻戰,多傷夷,至是疾甚,痕皆 膿潰,雄子越等惡而遠之。班為吮膿,殊無難色。每嘗 藥,流涕不脫衣冠。其孝誠如此。雄死嗣偽位,時越鎮 江陽,以班非雄所生,意甚不平,至此奔喪,與其弟期」 密圖之。班以未葬,不忍遣。咸和九年,班因夜哭,越殺 班於殯宮。在位一年,遂立雄之子期嗣位焉。

李琀 李稚

[編輯]

按《蜀錄》:「琀蕩長子次稚、次都,又次玝。初,琀為侍中中 領軍,稚以安東將軍屯晉壽。武都氐楊難敵恃險多 為不法,琀請討之。雄乃遣琀與稚及將軍樂次等由 白水橋進攻下辨琀。稚至武街,深入無繼,皆為氐眾 所殺。琀有才望,志尚,雄欲傳以為嗣,及聞其死,深痛 悼之。」

李玝

[編輯]

按《蜀錄》,「雄死,班嗣偽位,玝與期、越咸來奔喪。玝勸班 遣越還鎮,並出期為梁州刺史。班猶豫未許,期、越竟 殺班於臨次,並殺其兄領軍都。玝遂奔晉。歷巴郡、襄 陽、宜都太守,龍驤將軍。永和三年,從征西,至於山陽, 戰死。」

李期

[編輯]

按《晉書李期載記》,「期字世運,雄第四子也。初為建威 將軍,既殺班,僭即帝位,改元玉恆,封兄越建寧王,拜 相國大將軍,錄尚書事。期輕諸舊臣,信任尚書令景 騫、尚書姚華、田褒、宦豎許涪等。國之刑政,皆決數人, 而己多所誅夷,籍沒婦人資財以實後庭,內外兇兇, 道路以目。又鴆殺其安北李攸。攸,壽之養弟也。壽大」 懼,乃率步騎一萬,自涪回成都,表稱「景騫、田褒亂政, 欲除君側之惡。」壽到成都,期、越不虞其至,素不設備, 壽遂取其城,廢期為卭都縣公。期自縊而死,在位三 年。

李高

[編輯]

按《蜀錄》:「高隴西人,詐稱李雄子,攻破涪城,犍為太守 周楚遣其子率兵討平之。」

李景年

[編輯]

按《前趙錄》:景年字延祐,前部人。少孤貧,見養於叔父。 嘗使牧羊,景年見其叔子講誦,羨之。後從博士乞得 百餘字。牧羊之暇,折草木寫之,叔驚曰:「吾家千里駒 也。」乃令娶妻授學,遂歸仕劉淵。長平之戰,劉聰馬中 流矢,幾為晉軍所獲,景年以馬授聰,揮戈直前,得免 於難。以功封梁鄒侯,歷虎牙將軍。

李義

[編輯]

按《萬姓統譜》:義,鄠縣人。時盜起荊湖,義傾家貲市兵 器,率土人擊破之,闔境以安。荊州牧陶侃召至麾下分兵使擊賊,戰屢有功,事平,旌賞獨優,鄉民立祠於 故居,號其地曰「太尉原。」

李充

[編輯]

按《晉書李充傳》:「充字弘度,江夏人。父矩,江州刺史。充 少孤,父墓樹為賊所斫,充手刃之,由是知名。善楷書, 妙參鍾索,著《學箴》,征北將軍褚裒引為參軍。以家貧 求外,乃除剡縣令。累遷中書侍郎,卒官。子顒,有文義, 郡舉孝廉。兄式以平允著稱,善楷隸,仕至侍中。」

李陽

[編輯]

按《後趙錄》:陽武鄉人勒幼時與陽鄰居相近,陽性剛 愎,每歲與勒爭漚麻池,共相打撲,互有勝負。勒既貴 後,召其父老悉赴襄國,齒坐歡飲,陽獨不來。勒使人 召之,既至,言及平生,酒酣,牽陽臂曰:「卿雖老,臂中猶 有力,頗復與人鬥否?孤往日數得尊拳,卿亦數飽孤 毒手。」因大笑,賜里第一區。即日拜奉車都尉,除始興 「太守。」

李洪

[編輯]

按《前燕錄》:「洪,平陽人,初帥流民入定陵,眾至數千,受 王浚假署為雍州刺史,後歸慕容。」請幫助識別此字。仕為大理,歷內 史右司馬。石虎攻棘城,洪弟普勸洪出避禍。洪曰:「吾 受慕容氏大恩,義無去就,當就死於此耳。」與普流涕 而決,洪由是以忠篤著名。暐立,轉龍驤將軍,進位司 空。王猛克鄴,隨暐入長安,拜駙馬都尉,奉朝請,卒。

李產

[編輯]

按《晉書慕容儁載記》,「李產,字子喬,范陽人。永嘉之亂, 同郡祖逖擁眾部於南土,產往依之。逖弟約有大志, 產微知其旨,乃率子弟十數人,間行還鄉里,仕於石 氏,為本郡太守。及慕容㒞南征,眾潰,詣軍請降。儁嘲 之,產曰:『犬馬為主,豈忘自效。但以孤窮勢蹙,僶俛歸 死,實非誠款』。儁嘉其慷慨,顧謂左右曰:『此真長者也』。」 乃擢用之。歷位尚書。辭歸,死於家。子績。

李績

[編輯]

按《晉書慕容儁載記》,「李績,字伯陽,少為郡功曹。時石 季龍親征段遼,師次范陽,軍供有闕,季龍大怒,太守 惶怖避匿。績進曰:『聞輿駕親戎,將除殘賊,雖嬰兒白 首,咸思效命,敢有私吝,而闕軍實?但比年災儉,家有 菜色,困弊力屈,無所取濟,逋廢之罪,情在可矜。季龍 見績年少有壯節,嘉而恕之。於是太守獲免。刺史王』」 午辟為主簿。儁之南征也,隨午奔魯口。及到,儁責其 背親後至,績答曰:「官身所在,何事非君。陛下方弘唐 虞之化,臣實未謂歸順之晚也。」儁曰:「此亦事主之一 節耳。」累遷太子中庶子。及暐立,憾績往言,績遂憂死。

李威

[編輯]

按《前秦錄》:「威字伯龍,漢陽人,苟太后之姑子也。少與 魏王雄結為刎頸交。苻生屢欲殺堅,賴威營救得免, 堅深德之。及即位,以威為左僕射。威得幸於苟太后, 初謀弒生,及誅清河公法,皆威與太后潛決大謀。雅 重王猛之賢,勸堅以國事任之。進領護軍,封建寧侯, 以功拜太尉,尋加侍中,卒諡烈。」

李勢

[編輯]

按《晉書李勢載記》,「勢字子仁,壽之長子也。初,期愛勢 姿貌,拜翊軍將軍漢王世子。壽死,勢嗣偽位,改元太 和。勢弟大將軍漢王廣以勢無子,求為太弟,勢弗許, 馬當、解思明固勸許之。勢疑當等與廣有謀,收馬當、 思明斬之,夷其三族,貶廣為臨卭侯,廣自殺。思明有 計謀,彊諫諍馬當甚得人心。自此之後,無復紀綱諫」 諍者。大司馬桓溫率水軍伐勢,溫次青衣,勢遣李福 與昝堅等距溫,昝堅從江北向犍為,而溫從山陽出 江南。堅到犍為,方知與溫異道,堅眾自潰。溫至成都, 縱火燒其大城諸門,勢眾惶懼,勸勢降,勢乃夜出東 門,與《昝堅》走至晉壽送降文。勢尋輿櫬面縛軍門。溫 解其縛,焚其櫬,送於建康。封勢歸義侯,昇平五年死, 在位五年而敗。

李洪

[編輯]

按《蜀錄》:洪,廣漢人。聚流民數千,入定陵作亂,自稱「李 勢子。」太和中,因刺史劉季連失於撫綏,巴西人趙續 伯、蜀人李金銀等共推洪為主,言當以「聖道王年號 鳳凰」,私署百官,妖惑百姓。季連討斬之。

李暠

[編輯]

按《晉書涼武昭王傳》:「武昭王諱暠,字元盛,隴西成紀 人,姓李氏,漢前將軍廣之十六世孫也。世為西州右 姓,高祖雍,曾祖柔,仕晉並歷郡守。祖弇,仕張軌,為武 衛將軍、安世亭侯。父昶,早卒,遺腹生元盛。呂光末,京 兆段業自稱涼州牧,署元盛效糓,令眾推為寧朔將 軍、敦煌太守,稱藩於業。及業僭稱涼王,其右衛將軍」 索嗣構元盛於業,乃以嗣為敦煌太守,率騎五百而 西。元盛遣其二子士、業、讓等逆戰,破之,嗣奔還,業乃 殺嗣,遣使謝元盛,分敦煌之涼興、烏澤,晉昌之宜禾 三縣為涼興郡。進元盛持節、都督涼興巴西諸軍事。 隆安四年,晉昌太守唐瑤移檄六郡,推元盛為大都 督、大將軍、涼公,領秦涼二州牧、護羌校尉盛乃赦其境內,建年為庚子。義熙元年,改元建初,遷居酒泉。十 三年薨,國人上諡曰「武昭王。」第二子士業嗣。

李祥

[編輯]

按《萬姓統譜》:「祥,海鹽人。隆安中,從內史袁崧築滬瀆 壘,禦孫恩。崧為賊所害,祥突白刃,收崧歸葬。時皆義 之,名其居璵城曰『教義里』。」

李根

[編輯]

按《南燕錄》:「根,遼東襄平人,仕寶至中書監,與子後智 等隨德南徙,渡河,居於青州,數世無名位。三齊豪門, 以此多輕之。」

李歆

[編輯]

按《晉書涼武昭王傳》:「涼後主諱歆,字士業。元盛薨時, 府寮奉為大都督、大將軍、涼公,領涼州牧、護羌校尉, 大赦境內,改年嘉興。沮渠蒙遜遣其張掖太守沮渠 廣宗詐降,誘士業。士業遣溫宜等赴之,親勒大軍為 之後繼。蒙遜設伏於蓼泉,士業為蒙遜所迫,親貫甲 先登,大敗之,追奔百餘里,俘斬七千餘級。明年,蒙遜」 伐士業,大芟秋稼而還。後士業聞蒙遜南伐,禿髮傉 檀率步騎三萬東伐,敗於蓼泉,為蒙遜所害。

[編輯]

李道兒

[編輯]

按《宋書李道兒傳》:「道兒,臨淮人。本為湘東王師,稍至 湘東國學官令。太宗即位,進員外散騎侍郎,淮陵太 守。泰始二年,兼中書通事舍人,轉給事中。四年,病卒。」

南齊

[編輯]

李安民

[編輯]

按《南齊書李安民傳》:「安民,蘭陵承人也。祖嶷,衛軍參 軍。父欽之,補薛令。安民隨父之縣,元嘉二十七年沒 魏,率部曲自拔南歸。大明中,魏侵徐兗,以安民為建 威府司馬、無鹽令。晉安王子勛反,明帝除安民武衛 將軍,領水軍。張興世據錢溪,糧盡,為賊所逼,安民越 賊五城,送米與興世。偽軍主沈仲斷江,安民破之。事」 平,明帝大會新亭,勞接諸軍主摴蒲官博,安民五擲 皆盧,帝大驚,目安民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狀也。」論功 封邵武縣子。遷寧朔將軍、廣陵太守,行南兗州事。大 祖在淮,安民遙相結事,明帝以為疑,徙安民為劉韞 司馬、寧遠將軍,不拜,授山陽太守。元徽中,建平王景 素作難,安民轉征鹵將軍,行會稽郡事。安民將東,太 祖與別,宴語淹留日夜。蒼梧廢,太祖徵安民為使持 節、督北討軍事。太祖即位,為中領軍,封康樂侯。太祖 崩,遺詔如侍中。世祖即位,遷撫軍將軍、丹陽尹。永明 二年,遷尚書左僕射。尋以年疾求退,改授散騎常侍。 四年,為安東將軍、吳興太守,卒官。

李珪之

[編輯]

按《南齊書李珪之傳》:「珪之字孔璋,江夏鍾武人也。父 祖皆為縣令,遷鎮西中郎咨議、右軍將軍,兼都水使 者。珪之歷職,稱為清能,除游擊將軍,轉兼少府,卒。」

李聖伯

[編輯]

按《南史孝義傳》:「武陵李聖伯,五世同居。」

李膺

[編輯]

按《南史鄧元起傳》:「元起至巴西,蜀人競出投元起,元 起軍糧乏絕。或說之:檢巴西二郡籍注,因而罰之,所 獲必厚。」元起然之。涪令李膺諫曰:「山人始附於我,觀 德若糾以刻薄,人必不堪。膺請圖之。」膺退,率富人上 軍資米,俄得三萬斛。

[編輯]

李慶緒

[編輯]

按《南史李慶緒傳》:「慶緒字孝緒,廣漢郪人。父為人所 害。慶緒九歲而孤,為兄所養,日夜號泣,志在復讎,投 州將陳顯達,仍於部伍白日手刃其仇,自縛歸罪,州 將義而釋之。梁天監中,為東莞太守,丁母憂,廬於墓 側,每慟,嘔血數升。後為巴郡太守,號良吏。累遷衛尉, 封安陸縣侯,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