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384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八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三百八十四卷目錄
李姓部列傳四
北齊
李景遺 李廣
李祖昇 李義深
李稚廉 李神威
李鉉 李渾
李繪 李璵
李曉 李元忠
李密 李愍
李構 李庶
李搔 李公緒
李湛 李行之
李騊駼 李正藻
李翥
北周
李弼 李檦
李棠 李賢
李遠 李穆
李和 李昶
李彥 李遷哲
李延孫 李輝
李端 李基
李惇 李威
隋
李諤 李士謙
李德林 李詢
李崇 李雅
李渾 李孝貞
李文博 李子雄
李雄 李禮成
李安 李衍
李充 李徹
李圓通 李景
李敏 李德饒
李密
氏族典第三百八十四卷
李姓部列傳四
[編輯]北齊
[編輯]李景遺
[編輯]按《北齊書李元忠傳》,「元忠族叔景遺,好結聚亡命,共 為劫盜,鄉里每患之。永安末,其兄南鉅鹿太守無為 以贓罪禁於州獄。景遺率左右十餘騎,詐稱臺使,徑 入州城,劫無為而出之,由是以俠聞。及高祖舉義於 信都,景遺赴軍門,高祖接之甚厚,命與元忠舉兵於 西山,擒刺史尒朱羽生,以功除龍驤將軍、昌平縣公。」 尒朱兆來伐,又力戰有功,除使持節、大都督、左將軍。 太昌初,進爵郡公。天平初,出為潁州刺史。未幾,為前 潁川太守元洪威所襲殺。子《伽林》襲。
李廣
[編輯]按《北齊書李廣傳》,「廣字弘基,范陽人,其先自遼東徙 焉。廣博涉群書,有才思文議之美,少與趙郡李謇齊 名。魏安豐王廷明鎮徐州,署廣長流參軍。崔暹精選 御史,皆是世冑,廣獨以才學兼御史,修國史。顯祖初 嗣霸業,命掌書記。天保初,欲以為中書郎,遇其病篤 而止。廣曾欲早朝,未明假寐,忽驚覺,謂其妻云:『吾向 似睡,忽見一人出吾身中語云:『君用心過苦,非精神 所堪,今辭君去』』。」因而恍惚不樂,數日便遇疾,積年不 起,竟以疾終。《文筆》十卷,魏收為之序。
李祖昇
[編輯]按《北齊書李祖昇傳》,「祖昇,趙國平棘人,顯祖李皇后 之長兄。父希宗,上黨太守。祖昇儀容瓌麗,文學足以 自通,仕至齊州刺史,為徒兵所害。弟祖勳女為濟南 王妃,除侍中,封丹陽王,無可稱述,卒。」
李義深
[編輯]按《北齊書李義深傳》,「義深,趙郡高邑人。祖真,魏中書 侍郎。父紹宗,殷州別駕。義深學涉經史,有當世才用, 解褐濟州征東府功曹參軍。爾朱兆平,高祖以義深 為大丞相府記室參軍,累遷左光祿大夫、相府司馬, 所經稱職。武定中,除齊州刺史,多所受納。天保初,除 散騎常侍,為陽夏太守段業告其在州聚斂,被禁止」, 送梁州窮治。三年,卒於禁所
李稚廉
[編輯]按《北齊書李稚廉傳》,「稚廉,趙郡高邑人,齊州刺史義 深之弟。永安中,釋褐奉朝請,普泰初,開府記室、龍驤 將軍。天平中,高祖擢為泰州開府長史、平北將軍。世 宗薦之,除濟州儀同長史,又遷瀛州長史。世宗嗣事, 召詣晉陽,除霸府掾,命為并州長史。天保初,除安南 將軍、太原郡守。顯祖嘗召見,問以治帝意深文峻法」, 稚廉固以為非,帝不悅,除濟陰郡守。徵拜太府少卿。 肅宗即位,除合州刺史。還朝,授兼太僕卿,轉大司農 卿。天統元年,加驃騎大將軍、大理卿,為南青州刺史。 未幾,徵為並省都官尚書。武平五年,卒。
李神威
[編輯]按《北齊書李義深傳》:「義深族弟神威曾祖融,魏中書 侍郎。神威幼有風裁,傳其家業,禮學粗通。義訓又好 音樂,撰集《樂書》百卷。魏武末,尚書左丞,天保初卒。」
李鉉
[編輯]按《北齊書李鉉傳》:鉉字寶鼎,渤海南皮人。九歲入學, 書《急就篇》,月餘便通。家素貧苦,常春夏務農,冬乃入 學。年十六,從浮陽李周仁受《毛詩》《尚書》,章武劉子猛 受《禮記》,常山房虯受《周官》《儀禮》,漁陽鮮于靈馥受《左 氏春秋》。鉉以鄉里無可師者,遂詣大儒徐遵明受業, 居徐門下五年,常稱高弟。二十三便自潛居,撰定《孝 經》《論語》《毛詩》《三禮義疏》及《三傳異同》《周易義例》,合三 十餘卷。州舉秀才,除太學博士。武定中,高祖命世宗 妙簡碩學,以教諸子,世宗以鉉應旨,徵詣晉陽,在東 館師友諸王。鉉以去聖久遠,文字多有乖謬,遂覽《說 文》,爰及《倉》《雅》,刪正六藝經注中謬字,名曰《字辨》。天保 初,詔鉉與邢卲等參議禮律,仍兼國子博士。廢帝之 在東宮,顯祖詔鉉以《經》入授,甚見優禮。數年病卒,贈 廷尉少卿。
李渾
[編輯]按《北齊書李渾傳》,「渾字季初,趙郡柏人人。曾祖靈,魏 鉅鹿公。父遵,魏冀州征東府司馬。京兆王愉起逆遇 害。渾以父死王事,除給事中。時四方多難,乃謝病求 為青州征東府司馬。永安初,除散騎常侍。普泰中,崔 社客反於海岱,攻圍青州,詔渾赴援。渾簡練驍勇,銜 枚夜襲,未明達城下,賊徒驚散,生擒社客,斬首送洛」 陽,海隅清定。後,還為東郡太守。天保初,除太子少保, 以參《禪代儀注》,賜爵涇陽縣男。尋除海州刺史。妾郭 氏,在州干政納貨,坐免官,卒於鄴。
李繪
[編輯]按《北齊書李渾傳》:「渾弟繪,字敬文。年六歲,便自願入 學,家人偶以年俗忌約而弗許,伺其伯姊筆牘之閒 而輒竊用。未幾,遂通急就章,內外異之。及長,儀貌端 偉,神情朗儁。齊王蕭寶夤引為主簿記室,待以賓友 之禮。天平初,世宗用為丞相司馬。每罷朝,文武總集, 對揚王庭。常令繪先發言端,為群僚之首。音辭辯正」, 風儀都雅,聽者悚然。武定初,為聘梁使主。還,拜平南 將軍、高陽內史。郡境有三猛獸,民常患之,繪欲修檻, 遂因鬥俱死,咸以為化感所致。河間守崔謀恃其弟 暹勢,從繪乞《麋角鴒羽》。繪答書曰:「鴒有六翮,飛則沖 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膚體疏嬾,手足遲鈍,不 能逐飛追走,遠事佞人。」天保初,為司徒右長史。卒贈 南青州刺史,諡景。
李璵
[編輯]按《北齊書李璵傳》:「璵字道璠,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 暠之五世孫。父韶,有名魏代。璵溫雅有識量,釋褐太 尉行參軍,累遷驃騎大將軍、東徐州刺史。解州還,遂 稱老疾,不求仕。齊受禪,進前將軍,導從於圓丘行禮。 璵意不願榮名兩朝,雖以宿舊被徵,過事即絕朝請。 天保四年卒。子詮、韞、誦。」
李曉
[編輯]按《北齊書李璵傳》:「璵從弟曉,字仁略,魏太尉虔子。學 涉有思理,釋褐員外侍郎。參朱榮之害,朝士將行,曉 衣冠為鼠所噬,遂不成行,得免河陰之難。及遷都鄴, 曉便寓居清河,築室安居,訓誨子姪。武定末入都,除 頓丘守,卒。」
李元忠
[編輯]按《北齊書李元忠傳》,「元忠,趙郡柏人人。曾祖靈衛,定 州刺史,鉅鹿公。祖恢,鎮西將軍。父顯甫,安州刺史。元 忠襲爵平棘子。魏清河王懌引為主簿,遭母憂去任。 家素富實,其家人在鄉,多有舉貸求利,元忠每焚契 免責,鄉人甚敬重之。魏孝明時,盜賊蜂起,清河有五 百人西戍,還經南趙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元忠遣奴」 為導曰:「若逢賊,但道李元忠遣送。」奴如其言,賊皆捨 避。永安初,就拜南趙郡太守,棄官還家。會高祖率眾 東出,自往奉迎,乘露車,載素箏濁酒,以見高祖。因進 從橫之策,備陳誠款,深見嘉納。中興初,除中軍將軍。 二年,轉太常卿、殷州大中正。後以從兄瑾年長,以中 正讓之。尋加征南將軍,封晉陽縣伯。武定元年,除驃 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三年卒。子搔嗣
李密
[編輯]按《北齊書李元忠傳》,「元忠族弟密,字希邕,平棘人。祖 伯膺,魏東郡太守,贈幽州刺史。父煥,治書侍御史、河 內太守。密少有節操,參朱兆弒逆,高祖出山東,密以 兵從。舉義,遙授并州刺史,封容城縣侯,授建州刺史, 又除襄州刺史。侯景外叛,誘密執之。景敗歸朝。天保 初,以舊功授散騎常侍。子道謙,武平中侍御史。道謙」 弟道貞,南青州司馬,為賊邢杲所殺。
李愍
[編輯]按《北齊書李元忠傳》:「元忠宗人愍,字魔憐,年四十,猶 不仕州郡,惟招致姦俠,以為徒侶。孝昌末,天下兵起, 愍潛居林慮山。安樂王元鑒為北道大行臺,至鄴,以 賊眾盛強,未得前,遣使徵愍,表授武騎常侍,假節別 將,鎮鄴城。葛榮之圍信都,餘黨南抄,陽平以北,皆為 賊有。鑒命愍為前驅,別討之,頗有斬獲。及鑒謀逆,愍」 乃詐患暴風。未幾,大都督源子邕討鑒,愍棄家口奔 子邕。仍被徵赴洛。除奉車都尉,持節鎮汴河,參朱榮 至東關,分廣平、易陽、襄國南趙郡之中丘三縣為易 陽郡,以愍為太守,賜爵襄國侯。永安末,遷樂平太守。 未之郡,洛京傾覆,愍率所部西保石門山。高祖建義, 愍擁眾數千人以赴,高祖親迎之。除使持節、征南將 軍、都督相州諸軍事、相州刺史。令愍率本眾西還舊 鎮。太昌初,除太府卿。後出為南荊州刺史、當州大都 督,轉行東荊州,仍除驃騎將軍、東荊州刺史、當州大 都督。天平二年卒。
李構
[編輯]按《北齊書李構傳》:「構字祖基,黎陽人。祖平,魏尚書僕 射。構釋褐開府參軍,遷譙州刺史,卒。」
李庶
[編輯]按《北齊書李構傳》:「構從父弟庶,魏大司農諧子,稍遷 臨漳令。《魏書》出庶與盧斐、王松年等訟其不平,並繫 獄。庶死臨漳獄中,庶兄岳痛之,終身不歷臨漳縣門。」
李搔
[編輯]按《北齊書李元忠傳》:「元忠子搔,字德況,起家行參軍, 累遷河內太守,入為尚書儀曹郎,天保八年卒。」
李公緒
[編輯]按《北齊書李渾傳》:「公緒字穆叔,渾族兄籍之子。性聰 敏,博通經傳。魏末為冀州司馬,屬疾去官。後以侍御 史徵,不至卒。公緒善陰陽圖緯之學,嘗語人云:吾觀 齊之分野,國家世祚,終於四七。及齊亡之歲,上距天 保之元二十八年矣。公緒好著書,撰《典言》十卷,又撰 《質疑》五卷、《喪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記》二十卷,《元子》五」 卷《趙語》,十三卷並行於世。
李湛
[編輯]按《北齊書李渾傳》:渾子湛,字處元,為太子舍人,兼常 侍,聘陳使副,襲爵涇陽縣男。渾與弟繪、偉俱為聘梁 使主,湛又為使副,是以趙郡人士目為「四使之門。」
李行之
[編輯]按《北齊書李璵傳》:璵弟瑾六子,彥之、倩之、壽之、禮之、 行之、凝之,並有器望。行之與兄弟深相友愛,又風素 夷簡,為士友所稱。范陽盧思道是其舅子,嘗贈詩云: 「水衡稱逸人,潘楊有世親。形骸預冠蓋,心思出風塵。」 時人以為實錄。
李騊駼
[編輯]按《北齊書李義深傳》:「義深子騊,駼有才辯,尚書郎、鄴 縣令。武平初,兼通直散騎常侍,聘陳,為陳人所稱。後 卒於絳州長史。」
李正藻
[編輯]按《北齊書李義深傳》:「騊駼子正藻,明敏有才幹。武平 末,儀同開府行參軍,判集書省事。以父騊駼沒陳,正 藻便謝病解職,憂思毀瘠,居處飲食,若在喪之禮,人 士稱之。卒於宜州長史。」
李翥
[編輯]按《萬姓統譜》:「翥字彥鴻,世居柏人。弱冠以文章知名, 仕北齊,位東平太守,以文章飾吏事。後待詔文林館, 除通直散騎常侍,聘於梁。貧無居宅,寄止佛寺中,常 著巾帔,終日對酒,招致賓客,風調詳雅。翥從父兄子 朗,翥之流亞,兼有吏能,位中書舍人。」
北周
[編輯]李弼
[編輯]按《周書李弼傳》:「弼字景和,遼東襄平人。六世祖根,慕 容垂黃門侍郎。祖貴醜,平州刺史。父永,太中大夫。弼 膂力過人,魏永安元年,爾朱天光辟為別將,從天光 西討,以功拜征鹵將軍,封石門縣伯。天光赴洛,弼因 隸侯莫陳悅為大都督。太昌初,除南秦州刺史,隨悅 征討。及悅害賀拔岳,軍停隴上,太祖自平涼進軍討」 悅。弼知悅必敗,密通使太祖,遂擁眾以歸。太祖令弼 以本官鎮原州,尋拜秦州刺史。大統初,進位驃騎大 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從平竇泰,又從平弘農。與齊神 武戰於沙苑,以功拜特進,爵趙郡公。又與賀拔勝攻 剋河東,略定汾、絳。四年,從太祖東討洛陽,弼為前驅又從太祖與齊神武戰於河橋,入深陷陣,身被七創, 為所獲。弼佯若殞絕於地,守者稍懈,睨其傍有馬,因 躍上西馳得免。五年,遷司空。九年,從戰邙山,轉太尉。 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討平之。遷太保,加柱國大將軍。 魏廢帝元年,賜姓徒何氏。及晉公護執政,朝之大事 皆與于謹及弼等參議。孝閔帝踐祚,除太師,進封趙 國公。元年,薨。
李檦
[編輯]按《周書李弼傳》:「弼弟檦,字靈傑,長不盈五尺,少事爾 朱榮。魏永安元年,從榮破元顥,拜討逆將軍。及榮被 害,檦從爾朱世隆奉榮妻奔河北。又隨爾朱兆入洛, 賜爵淝城郡男,遷都督。孝武西遷,檦從元斌之與齊 神武戰於成皋,兵敗奔梁,後得逃歸。大統元年,授撫 軍將軍。尋為太祖帳內都督。從復弘農,破沙苑,跨馬」 運矛,隱身鞍甲之中,敵人見之,皆曰:「避此小兒。」太祖 初亦聞檦驍悍,未見其能。至是方嗟歎之曰:「但使膽 決如此,何須要八尺之軀也。」以功進爵為公。九年,從 戰邙山,遷持節、大都督。十五年,拜驃騎大將軍、開府 儀同三司。魏廢帝初,改封封山縣公。孝閔帝踐阼,進 位大將軍。武成初,進爵汝南郡公。出為總管延綏丹 三州諸軍事、延州刺史。四年,卒於鎮。無子,以弼子椿 嗣。先以檦勳功,封魏平縣子。大象末,開府儀同三司、 大將軍、右宮伯,改封河東郡公。
李棠
[編輯]按《周書李棠傳》,「棠字長卿,渤海蓨人。祖伯貴,魏宣武 時官至魯郡守。父元冑,員外散騎侍郎。棠幼孤,好學, 有志操,魏中興初,辟衛軍府功曹參軍。魏孝武西遷, 棠時在凹北,遂仕東魏。及高仲密為北豫州刺史,請 棠為掾。先是,仲密與吏部郎中崔暹有隙,暹被齊文 襄委任,仲密恐其搆己,遂據城遣棠詣闕歸款。太祖」 嘉之,拜棠衛將軍,封廣宗縣公。俄遷給事黃門侍郎。 魏廢帝二年,從尉遲迥伐蜀。蜀人未即降,棠乃應募, 先使諭之。既入成都,蕭撝問迥軍中委曲,棠不對,撝 遂害之。子敞嗣。
李賢
[編輯]按《周書李賢傳》,「賢字賢和,其先隴西成紀人。曾祖富, 魏太武時討兩山屠各,歿於陣。祖斌,襲領父兵,鎮高 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賢幼有志節。魏永安中,万俟 醜奴反叛,爾朱天光率兵擊破之。其黨万俟道洛猶 據原州。天光遣使造賢,令密圖道洛,賢紿道洛奔牽 屯山。天光令都督長孫邪利行原州事,以賢為主簿。」 道洛乘虛忽至,殺邪利,賢復率鄉人拒戰,道洛乃退。 累遷威烈將軍。賀拔岳為侯莫陳悅所害,太祖西征, 賢與其弟遠穆等密應侯莫陳崇,以功授都督。魏孝 武西遷,太祖令賢率騎兵迎衛。授左都督、安東將軍, 還鎮原州。大統二年,遷原州長史,尋行原州事。四年, 莫折後熾連結賊黨,所在寇掠。賢率鄉兵與史寧討 之,後熾遁走。八年,授原州刺史。十六年,遷驃騎大將 軍、開府儀同三司。太祖之奉魏太子西巡也,至原州, 遂幸賢第,讓齒而坐,行鄉飲酒禮焉。後以弟子植被 誅,賢坐除名。保定二年,詔復賢官爵,授瓜州刺史。高 祖及齊王憲之在襁褓也,以避忌不利居宮中,太祖 令於賢家處之,六載乃還宮。因賜賢妻吳姓宇文氏, 養為姪女。及高祖西巡,幸賢第,凡昆季至子姪等,並 豫宴賜。四年,王師東討,朝議以西道空虛,乃授賢使 持節、河州總管。賢乃大營屯田,以省運漕。五年,宕昌 寇邊,乃於洮州置總管府以鎮遏之。俄廢洮州總管, 遷於河州,復以賢為之。高祖思賢舊恩,徵拜大將軍。 天和四年,卒於京師。子端嗣。
李遠
[編輯]按《周書李賢傳》,賢弟遠,字萬歲。魏正光末,天下鼎沸, 遠昆季率勵鄉人,欲圖拒守,而眾情猜懼。遠按劍言 曰:「『有異議者斬』。於是眾皆股慄聽命。遂深壁自守,而 外無救援。城陷,遠閒行入朝,授武騎常侍。及爾朱天 光西伐,除伏波將軍。太祖與語說之,令居麾下。魏文 帝嗣位之始,以遠字可嘉,令扶帝升殿,遷使持節征」 東大將軍。從征竇泰,復弘農,並有殊勳。授都督、瀛州 刺史。沙苑之役,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爵陽平 郡公。尋從獨孤信東略。時河東初復,民情未安,授河 東郡守。徵為侍中。魏建東宮,授太子少傅,尋轉少師。 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請舉州來附,齊神武屯兵 河陽,太祖以仲密所據遼遠,難為應接,遠潛師而往, 拔以歸。尋授都督義州弘農等二十一防諸軍事。東 魏將段孝先趨宜陽,遣兵襲破之。拜大將軍。頃之,除 尚書左僕射。孝閔帝踐阼,進位柱國大將軍。遠子植, 在太祖時已掌朝政,及晉公護執權,恐不被任用,乃 密欲誅護。謀泄,護乃害植,並逼遠令自殺。植弟叔諧、 叔謙、叔讓亦死,餘並以幼得免。
李穆
[編輯]按《周書李穆傳》:「穆字顯慶,少明敏有度量。太祖入關, 便給事左右,深被親遇,處以腹心之任。以功授都督從迎魏孝武,封永平縣子。擒竇泰,復弘農,並有戰功, 進爵為公。河橋之戰,太祖所乘馬中流矢,驚逸,太祖 墮於地,敵人追及之,左右皆奔散,穆乃以策扶太祖, 因大罵曰:『爾曹主何在,爾獨住此,敵人不疑,是貴人 也』。」乃捨之而過。穆以馬授太祖,遂得俱免。自是恩盼 更隆,擢授武衛將軍,加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儀同三 司,進爵武安郡公,特賜鐵券,恕以十死。又賜穆世子 惇安樂郡公。征江陵功,封一子長城縣侯。尋進位大 將軍,賜姓㩉拔氏。俄除原州刺史,轉雍州,入為小冢 宰。孝閔踐阼,又別封一子為縣伯。及植謀害晉公護, 穆坐除名。世宗即位,拜驃騎大將軍、直州刺史。建德 元年,遷太保。六年,進位上柱國,除并州總管。時東夏 甫平,人情尚擾,穆鎮之以靜,百姓懷之。
李和
[編輯]按《周書李和傳》:「和本名慶和,其先隴西狄道人,後徙 居朔方。父僧養,為夏州酋長。和少敢勇,有識度。賀拔 岳鎮關中,引和為帳內都督。以破諸賊功,稍遷征北 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爵思陽公。大統初,累遷侍中、 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夏州刺史,賜姓字文氏, 賜名意,封永豐縣公。保定二年,進德廣郡公,出為洛」 州刺史。和前在夏州,頗留遺惠,及有此授,商洛父老, 想望德音。和至州,以仁恕訓物,獄訟簡靜。天和三年, 進位大將軍,拜延州刺史。建德元年,改授延綏銀三 州諸軍事。以罪免,尋復柱國。隋開皇元年,和以意是 太祖賜名,市朝已革慶和,則父之所命,義不可違,遂 以「和」為名。二年薨。贈本官,加司徒公,諡肅。子徹嗣。
李昶
[編輯]按《周書李昶傳》:「昶,頓丘臨黃人。祖彪,為御史中尉。父 遊,亦有才行。遊兄志為南荊州刺史,遊隨從至州。屬 參朱之亂,與志俱奔江左。昶初謁太祖,應對明辨,太 祖每稱歎之。綏德公陸通以為司馬,累遷都官郎中。 太祖以為丞相府記室參軍,著作郎,修國史,轉黃門 侍郎,封臨黃縣伯,奏為御史中尉。歲餘,加使持節車」 騎大將軍,賜姓宇文氏,進爵為侯。武成元年,除中外 府司錄。保定初,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二年, 轉御正中大夫,為納言。尋進爵為公。五年,出為昌州 刺史。還京,卒於路。昶以父在江南,身寓關右,自少及 終不飲酒聽樂,時論以此稱焉。子丹嗣。
李彥
[編輯]按《周書李彥傳》,「彥字彥士,梁郡下邑人。祖先之,魏淮 南郡守。父靜,南青州刺史。彥解褐奉朝請,從孝武入 關,兼著作佐郎,修起居注,加寧朔將軍,遷平東將軍。 大統初,除通直散騎侍郎。三年拜安東將軍長史、儀 曹郎中。十二年改授民部郎中,封平陽縣子。大軍東 討,加持節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掌留臺事。魏廢帝」 初,拜尚書右丞,轉左丞。彥在《尚書》十有五載,屬軍國 草創,庶務殷繁,斷決如流,略無疑滯。遷給事黃門侍 郎,尋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賜姓宇文氏。拜兵部 尚書,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改授軍司馬,進 爵為伯。卒諡敬。子昇明嗣。少歷顯職。大象末,太府中 大夫、儀同大將軍。
李遷哲
[編輯]按《周書李遷哲傳》,「遷哲字孝彥,安康人。世為山南豪 族,仕於江左。祖方達,齊末為本州治中。父元真,仕梁, 歷東梁、衡二州刺史。遷哲起家文德主帥。大同二年, 除安康郡守。太清二年,都督魏興、上庸等八郡諸軍 事。四年,遷持節信武將軍、東梁州刺史。大統十七年, 太祖遣達奚武等略地山南,遷哲戰敗,遂降太祖,拜」 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封沌陽縣伯。魏恭帝初,直州人 樂熾等連結為亂,太祖遣賀若敦趨直谷,不得前,以 遷哲信著山南,乃令同往經略。軍還,加授侍中、驃騎 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除直州刺史,令與田弘同討 信州。遷哲率驍勇為前鋒,所在攻戰,拓地三千餘里。 及旋軍,遷哲留鎮白帝。世宗初,授都督信臨等七州 諸軍事、信州刺史。二年,進爵西城縣公。天和三年,進 位大將軍。四年,詔遷哲鎮襄陽。五年,陳將章昭達攻 逼江陵,令遷哲往救,遷哲頻擊破之。建德二年,進爵 安康郡公。三年,卒於襄州。遷哲累世雄豪,性華侈,妾 媵至有百數,男女六十九人。緣漢千餘里間,第宅相 次,姬人之有子者,分處其中。遷哲每鳴笳,導從往來, 縱酒飲醼,盡生平之樂。子孫參見,或忘其年名者,披 簿以審之。長子敬仁,先遷哲卒。第六子敬獻嗣,還統 父兵,起家大都督。建德六年,從譙王討稽胡有功,進 爵儀同大將軍。遷哲弟顯,位至上儀同大將軍。
李延孫
[編輯]按《周書李延孫傳》:「延孫,伊川人。祖伯扶,魏太和末,從 征懸瓠有功,為汝南郡守。父長壽,賜爵清河郡公。孝 武西遷,長壽率勵義士拒東魏,授潁川郡守,遷廣州 刺史。侯景率兵攻之,長壽眾少,城陷遇害。延孫少從 長壽征討,以勇敢聞。初為直閤將軍,賀拔勝為荊州
刺史,表延孫為都督。及長壽被害,延孫乃還,收集其父之眾。」自魏孝武西遷之後,朝士流亡,㩦持妻子來投延孫者,延孫即率眾衛送,並贈以珍玩,咸達關中。 齊神武深患之,遣慕容紹宗等數道攻之。延孫獎勵 所部出戰,遂大破之。臨陣斬其揚州刺史薛喜,於是 義軍更振。乃授延孫京南行臺、節度、河南諸軍事、廣 州刺史。尋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賜華山郡公。延 孫既荷重委,每以「剋清伊、洛」為己任,頻以少擊眾,威 振敵境。大統四年,為其長史揚伯蘭所害。子人傑,官 至開府儀同三司、和州刺史,改封潁川郡公。延孫弟 義孫,亦官至開府儀同三司。
李輝
[編輯]按《周書李弼傳》:「弼子輝,次子耀,尚太祖女義安長公 主,遂以為嗣。輝大統中起家員外散騎侍郎,賜爵義 城郡公,歷撫軍將軍、大都督。魏恭帝二年,加驃騎大 將軍、儀同三司,出為岐州刺史。孝閔帝踐祚,除荊州 刺史。保定中加將軍。天和六年,進位柱國。建德元年, 出為梁州刺史。輝既不得為嗣,朝廷以弼功重,乃封」 輝邢國公,位至開府。子寬,大象末,上大將軍、蒲山郡 公。輝弟衍,大象末,大將軍、真鄉郡公。衍弟綸,位至司 會中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封河陽郡公,早卒,子長雅 嗣。綸弟晏,建德中,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趙郡公,從 高祖平齊,歿於并州。子憬襲爵。
李端〈弟吉 崇 孝軌 詢〉
[編輯]按《周書李賢傳》:「賢子端,字永貴,歷位開府儀同三司、 司會中大夫、中州刺史,從高祖平齊,於鄴城戰歿。端 弟吉,儀同三司。吉弟崇,位至太府中大夫、上柱國、廣 宗郡公。崇弟孝軌,開府儀同大將軍,升遷縣伯。孝軌 弟詢,少歷顯位,大象末,上柱國、隴西郡公。」
李基
[編輯]按《周書李賢傳》:「賢弟遠子基,字仲和,幼有聲譽,美容 儀。太祖奇之,乃令尚義歸公主。大統十年,釋褐員外 散騎常侍。後以父勳封建安縣公,累遷撫軍將軍,俄 轉大都督,進爵清河郡公。魏恭帝即位,遷使持節車 騎大將軍。孝閔帝踐阼,出為海州刺史。尋以兄植被 收,例合坐死,以主貴得免。武成二年,除江州刺史。保」 定元年卒。子威嗣。
李惇
[編輯]按《周書李穆傳》:「穆長子惇,字士宇。大統四年,以穆功 賜爵安平縣侯,尋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 進爵安樂郡公。天和三年,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 三司,鳳州刺史,卒於位。」
李威
[編輯]按《周書李賢傳》:「賢弟遠,遠子基,基子威,字安民。起家 右侍上士,累遷至開府儀同三司。又改襲遠爵陽平 郡公。從高祖平齊,以功授上開府,拜軍司馬。宣帝即 位,進授大將軍,出為熊州刺史。大象末,位至柱國。」
隋
[編輯]李諤
[編輯]按《隋書李諤傳》:「諤字士恢,趙郡人。好學,解屬文。仕齊 為中書舍人。周武帝平齊,拜天官都上士。諤見高祖 有奇表,深自結納。及高祖為丞相,甚見親待。及受禪, 歷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賜爵南和伯。以年老,出拜通 州刺史,甚有惠政,民夷悅服。後三歲,卒官。有子四人, 大體、大鈞,並官至尚書郎。世子大方襲爵,大業初,判」 內史舍人。
李士謙
[編輯]按《隋書李士謙傳》:「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髫齔喪 父,事母以孝聞。母曾嘔吐,疑為中毒,因跪而嘗之。伯 父瑒深所嗟尚,每稱曰:『此兒吾家之顏子也』。年十二, 魏廣平王贊辟開府參軍事。後丁母憂,服闋,捨宅為 伽藍,脫身而出,詣學請業,遂博覽群籍,兼善天文術 數。齊吏部尚書辛術召署員外郎,趙郡王叡舉德行」, 皆不就。隋有天下,畢志不仕。家富於財,躬處節儉,每 以振施為務。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 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媿懼,更相推讓, 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於 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出粟數千石,以 貸鄉人。值年糓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 「吾本圖振贍,豈求利哉!」悉召債家,設酒食,對之燔契, 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他年又大饑,士謙罄竭家貲, 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萬計。士謙善談元理,嘗有客 不信佛家應報之義,士謙喻之曰:「積善餘慶,積惡餘 殃,高門待封,掃墓望喪,豈非休咎之應邪?《佛經》云:『輪 轉五道,無復窮已』。」此則賈誼所言「千變萬化,未始有 極,忽然為人」之謂也。佛道未東,而賢者已知其然矣。 開皇八年,終於家。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 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餘人,鄉人李景伯 等相與樹碑於墓。
李德林
[編輯]按《隋書李德林傳》:「『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祖壽,湖 州戶曹從事。父敬族,歷太學博士,鎮遠將軍,魏孝靜帝時為內校書。德林幼聰敏,年數歲,誦左思《蜀都賦》, 十餘日便度。高隆之見而嗟歎,遍告朝士雲必為天 下偉器』。鄴京人士多就宅觀之,月餘日中車馬不絕。 年十五,誦五經及古今文集,日數千言。俄而該博文」 典,陰陽緯候,無不通涉。善屬文,辭覈而理暢。年十六, 遭父艱,自駕靈輿,反葬故里。時正嚴冬,單衰跣足,州 里人物,由是敬重之。任城王湝為定州刺史,重其才, 召入州館,待以師友,不為君民禮。舉秀才,入鄴,時秀 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條,考皆為上,授殿中 將軍。天統初,授給事中,直中書,參掌詔誥,遷中書舍 人。武平初,加通直散騎侍郎,典機密。時中書侍郎杜 臺卿上《世祖武成皇帝頌》,齊主以為未盡善,令示德 林云:「此文未當朕意,卿宜速作,即進本也。」德林乃上 頌十六章,武成覽而善之,賜名馬一匹。及周武帝克 齊,入鄴之日,敕小司馬唐道和就宅宣旨云:「平齊之 利,惟在於爾,宜即入見。」道和引之入,即留內省。從駕 至長安,授內史上士。武帝謂群臣云:「我常日聞李德 林名,謂是天上人,豈言今日得其驅使。」大象初,賜爵 成安縣男。宣帝大漸,高祖受顧命,私問德林曰:「欲何 以見處?」德林云:「即宜作大丞相,假黃鉞,都督內外諸 軍事。不爾,無以壓眾心。」及發喪,即便依此。以德林為 丞相府屬,加儀同大將軍,鄖公韋孝寬為東道元帥。 師次永橋,長史李詢上《密啟》云:「大將梁士彥、宇文忻、 崔弘度並受尉遲迥饟金,軍中搔搔,人情大異。」高祖 得啟,欲代此三人。德林獨進計云:「臨敵代將,自古所 難。如愚所見,但遣一腹心,明於智略,為諸將舊所信 服者至軍,使觀其情偽,縱有異志,必不敢動。」丞相大 悟,即令高熲馳驛往軍所節度,竟成大功。進授丞相 府內史郎。高祖登阼,授內史令。開皇五年,贈其父安 平縣公,以德林襲焉。陳平,授柱國郡公,出為湖州刺 史,轉懷州。歲餘卒官。贈大將軍,諡文。德林少孤,未有 字,魏收謂之曰:「識度天才,必至公輔,吾輒以此字卿。」 《文集》八十卷,遭亂亡失,五十卷,行《世子百藥》。
李詢
[編輯]按《隋書李穆傳》:「穆兄子詢,字孝詢。父賢,周大將軍。詢 仕周,納言上士。建德三年,武帝幸雲陽宮,拜司衛上 士,委以留府事。拜儀同三司,遷長安令,累遷英果中 大夫。屢以軍功加位大將軍,贈爵平高郡公。高祖為 丞相平尉迥,進位上柱國,改封隴西郡公。開皇元年, 檢校襄州總管事。歲餘,拜隰州總管。以疾徵還京師」, 卒於家。子元方嗣。
李崇
[編輯]按《隋書李穆傳》:「穆兄子崇,字永隆,以父賢勳,封迴樂 縣侯。時年尚小,拜爵之日,親族相賀,崇獨泣下。賢怪 而問之,對曰:『無勳於國,而幼少封侯,當報主恩,不得 終於孝養,是以悲耳』。」賢由此大奇之,隨宇文護伐齊, 以功最,擢授儀同三司。周武帝平齊,引參謀議,以勳 加授開府,封襄陽縣公,尋改廣宗縣公,歷工部中大 夫,遷右司馭。高祖為丞相,遷左司武上大夫,尋為懷 州刺史,進爵郡公。尉迥反,遣使招之,崇初欲相應,後 知叔父穆以并州附高祖,慨然太息曰:「合家富貴者 數十人,值國有難,竟不能扶傾繼絕,復何面目處天 地閒乎!」韋孝寬疑之,與俱臥起。其兄詢時為元帥長 史,每諷諭之,崇由是亦歸心焉。既平尉迥,授徐州總 管,尋進位上柱國。開皇三年,除幽州總管。突厥犯塞, 崇輒破之。其後突厥大為寇掠,崇轉戰十餘日,師人 多死,遂保於砂城。城荒廢不可守,曉夕力戰,無所食, 乃挺刃突賊,卒於陣。子敏嗣。
李雅
[編輯]按《隋書李穆傳》:「穆子雅,少有識量。周保定中,屢以軍 功封西安縣男,拜大都督。天和中,從元定征江西,時 諸軍失利,遂沒於陳。後得歸國,拜開府儀同三司,領 左右軍。其年,從太子西征吐谷渾,雅率步騎二千,督 軍糧於洮河,為賊所躡,相持數日,雅縱奇兵擊破之, 賜奴婢百口,封一子為侯。後拜齊州刺史。高祖作相」, 授大將軍,遷荊州總管。開皇初,進爵為公。
李渾
[編輯]按《隋書李穆傳》:「渾字金才,穆第十子也。起家周左侍 上士。尉迥反於鄴時,穆在并州,高祖遣渾乘驛往布 腹心。穆遽令渾入京,奉熨斗於高祖曰:『願執威柄以 慰安天下』。高祖大悅,以功授上儀同三司,封安武郡 公。開皇初,進授象城府驃騎將軍。仁壽元年,從楊素 破突厥於納遠川,進位大將軍,領太子宗衛率。初,穆」 孫筠卒,高祖議立嗣。渾謂其妻兄宇文述曰:「若得襲 封,當以國賦之半,每歲奉公。」述因入白皇太子,竟奏 高祖,封渾為申國公,以奉穆嗣。大業九年,遷右驍衛 大將軍。二歲之後,不以俸物與述,述大恚曰:「我竟為 金才所賣,死且不忘。」乃遣武賁郎裴仁基告渾反。述 入獄中,召出敏妻宇文氏,口自傳授,令寫表封雲上 密持入奏之曰:「已得金才反狀。」帝於是誅渾敏等宗 族三十二人,自餘無少長皆徙嶺外
李孝貞
[編輯]按《隋書李孝貞傳》,「孝貞字元操,趙郡柏人人。父希禮, 齊信州刺史,世為著姓。孝貞少好學,能屬文。在齊釋 褐司徒府參軍事。後以射策甲科拜給事中,歷中書 舍人,除給事黃門侍郎。周武平齊,授儀同三司。宣帝 即位,轉吏部下大夫。高祖為丞相,尉迥作亂,孝貞從 韋孝寬擊之,以功授上儀同三司。開皇初,拜馮翊太」 守,為犯廟諱,於是稱字。後數歲,遷蒙州刺史,吏民安 之。自此不復留意於文筆,每暇日,輒引賓客絃歌對 酒,終日為歡。徵拜內史侍郎,出為金州刺史,卒官。《文 集》二十卷行世。
李文博
[編輯]按《隋書李文博傳》:「博陵李文博,性貞介鯁直,好學不 倦。開皇中,為羽騎尉,特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後 直祕書內省,典校墳籍。守道居貧,雖衣食乏絕,而清 操逾厲,儕輩莫不敬憚焉。稍遷校書郎,出為縣丞,遂 得下考,數歲不調。道衡為司隸大夫,遇之於東都尚 書省,甚嗟愍之,遂奏為從事。因謂齊王司馬李綱曰: 『今日遂遇文博,得奏用之,以為歡笑』。」其見賞知音如 此。遭亂播遷,不知所終。文博性長議論,善屬文,著《治 道集》十卷,大行於世。
李子雄
[編輯]按《隋書李子雄傳》:「子雄,渤海蓨人。祖伯賁,魏諫議大 夫。父桃枝,東平太守。與鄉人高仲密同歸於周,官至 冀州刺史。子雄從周武帝平齊,以功授帥都督。高祖 受禪,為驃騎將軍。伐陳之役,以功進位大將軍,歷郴、 江二州刺史。仁壽中,坐事免。漢王諒之作亂也,煬帝 將發幽州兵以討之,時竇抗為幽州總管,帝恐其有」 二心,任子雄大將軍,拜廣州刺史。馳至幽州,因禽抗。 遂發幽州兵,自井陘以討諒。時諒將劉建正攻井陘, 相遇於抱犢山下,力戰破之。遷幽州總管,尋徵拜民 部尚書。從幸江都。帝以仗衛不整,顧子雄部伍之。子 雄立指麾,六軍肅然。尋轉右武候大將軍。後坐事除 名。遼東之役,子雄殺使者,亡歸元感。及元感敗,伏誅。
李雄
[編輯]按《隋書李雄傳》,「雄字毗盧,趙郡高邑人。祖榼,魏太中 大夫。父徽伯,齊陝州刺史。陷於周,雄隨入長安。周太 祖時,釋褐輔國將軍,從達奚武平漢中,定興州,又討 汾州叛寇,錄前後功,拜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閔帝 受禪,進爵為公。武帝時,從陳王純迎後於突厥,拜硤 州刺史。數歲,徵為本府中大夫,尋出為涼州總管長」 史。宣帝嗣位,從韋孝寬略定淮南,雄以輕騎數百至 硤口,說下十餘城,拜豪州刺史。高祖總百揆,徵為司 會中大夫。以淮南之功,加位上開府。及受禪,拜鴻臚 卿,進爵高都郡公。後數年,晉王廣出鎮并州,以雄為 河北行臺兵部尚書。歲餘,卒官。子公挺嗣。
李禮成
[編輯]按《隋書李禮成傳》,「禮成字孝諧,隴西狄道人,涼王暠 之六世孫。祖延實,魏司徒。父彧,侍中。禮成與姑之子 滎陽鄭顥,隨魏武帝入關。大統中,釋褐著作郎,遷太 子洗馬。周受禪,拜平東將軍、散騎常侍。後以軍功,拜 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伐齊之役,從帝圍晉陽,加開 府,拜北徐州刺史。未幾,徵為民部中大夫。禮成妻竇」 氏早沒,知高祖有非常之表,遂聘高祖妺為繼室,情 契甚歡。高祖為丞相,進位上大將軍,委以心膂。及受 禪,進封絳郡公,出拜襄州總管。時突厥屢為寇患,緣 邊要害,多委重臣,由是拜寧州刺史。歲餘,以疾徵還, 終於家。其子世師,官至度支郎中。
李安
[編輯]按《隋書李安傳》:「安字元德,隴西狄道人。父蔚,仕周為 朔、燕、恆三州刺史,襄武縣公。安釋褐右侍上士。高祖 作相,引之左右,遷職方中大夫,復拜安弟悊為儀同。 安叔父璋時在京師,與周趙王謀害高祖,誘悊為內 應,安陰白之。及趙王等伏誅,將加官賞,安俯伏流涕, 悲不自勝,高祖為之改容曰:『我為汝特存璋子』。尋授」 安開府,進封趙郡公,悊上儀同。高祖即位,授安內史 侍郎,轉尚書左丞、黃門侍郎。平陳之役,以為楊素司 馬,仍領行軍總管,率蜀兵順流東下,大破陳師。高祖 嘉之,進位上大將軍,復拜悊開府儀同三司、備身將 軍。仁壽元年,出安為寧州刺史,悊為衛州刺史。安子 瓊,悊子瑋,始自襁褓乳養宮中,至是年八九歲,始命 歸家。拜安、悊俱為柱國。安謂親族曰:「雖家門獲全,而 叔父遭禍,今奉此詔,悲愧交懷。」因歔欷悲感,不能自 勝,疾甚而卒。子瓊嗣。少子孝恭,最有名。悊後坐事除 名,配防嶺南,道病卒。
李衍
[編輯]按《隋書李衍傳》,「衍字拔豆,遼東襄平人。父弼,周太師。 衍周太祖時,釋褐千牛備身,封懷仁縣公,加開府,遷 義州刺史。尋從韋孝寬鎮玉壁城,數與賊戰,敵人憚 之。及平齊,以軍功進授大將軍,改封真鄉郡公。後歷 安、鄜二州刺史。及王謙作亂,高祖以衍為行軍總管從梁睿擊平之,進位上大將軍。開皇元年,進位柱國」, 尋檢校利州總管事,轉介州刺史。後數年,大舉伐陳, 授行軍總管。以疾還京師,卒於家。子仲威嗣。衍弟子 長稚,尚高祖女襄國公主,襲父綸爵為河陽郡公。開 皇初,拜將軍、散騎常侍,歷內史侍郎、河州刺史,檢校 秦州總管。衍從孫密。
李充
[編輯]按《隋書劉方傳》:「李充,隴西成紀人。少慷慨,有英略。開 皇中,頻以行軍總管擊突厥有功,官至上柱國、武陽 郡公,拜朔州總管。甚有威名,為敵所憚。後有人譖其 謀反,徵還京師,上譴怒之,充性素剛,遂憂憤而卒。」
李徹
[編輯]按《隋書李徹傳》:「徹字廣達,朔方巖綠人。父和,開皇初 為柱國。徹多武藝,宇文護引為親信,累遷奉車都尉。 未幾,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武帝時,從皇太子西 征吐谷渾,以功賜爵同昌縣男。從帝拔晉州。及帝班 師,徹與齊王憲屯雞棲原。齊主高緯以大軍至,徹與 楊素等力戰,憲軍賴以獲全。錄前後功,加開府,別封」 蔡陽縣公。宣帝即位,從韋孝寬略定淮南,授淮州刺 史。高祖受禪,加上開府,轉雲州刺史。歲餘,徵為左武 衛將軍。晉王廣之鎮并州也,朝廷妙選正人為之寮 佐,詔徹總王府軍事,進爵齊安郡公。明年,突厥沙缽 略可汗犯塞,上令衛王爽為元帥,率眾擊之。以徹為 長史。遇敵於白道,與李充出其不意掩擊,大破之,以 功加上大將軍。沙《缽略》因此屈膝稱藩。開皇十年,進 位柱國。及晉王廣轉牧淮海,以徹為揚州總管司馬, 改封城陽郡公。左僕射高熲之得罪也,以徹素與熲 相善,因被疏忌,不復任使,後出怨言。上聞而召之入 臥內,賜宴,遇鴆而卒。
李圓通
[編輯]按《隋書李圓通傳》:「圓通,京兆涇陽人。父景,以軍士隸 武元皇帝,因與家僮黑女私生圓通,景不之認,由是 孤賤,給使高祖家。及為隋國公,擢授參軍事。初,高祖 少時,每醼賓客,恆令圓通監廚。圓通性嚴整,左右婢 僕,咸所敬憚。惟世子乳母恃寵輕之,賓客未供,每有 干請,圓通不許,或輒持去。圓通大怒,叱廚人撾之數」 十,叫呼之聲,徹於閣內。高祖從此善之,以為堪當大 任。高祖作相,授帥都督,委以心膂。圓通多力勁捷,長 於武用,周氏諸王素憚高祖,每伺高祖之隙,圖為不 利,賴圓通保護,獲免者數矣。高祖深感之,由是參預 政事。受禪,拜內史侍郎,領左衛長史,歷左右庶子、給 事黃門侍郎、尚書左丞。伐陳之役,圓通以行軍總管 從楊素出信州道,以功進位大將軍,封萬安縣侯,拜 揚州總管長史,尋轉并州。仁壽中,以勳舊進爵郡公。 煬帝嗣位,拜兵部尚書。帝幸揚州,以圓通留守京師, 判宇文述田以還民,述訴其受賂,坐免官。圓通憂懼, 發疾而卒。子孝常,大業末為華陰令。
李景
[編輯]按《隋書李景傳》:「景字道興,天水休官人。父超,周應戎 二州刺史。景容貌奇偉,平齊之役,頗有力焉。授儀同 三司,以平尉迥進位開府,賜爵平寇縣公。開皇九年, 以行軍總管從王世積伐陳有功,進位上開府。十七 年,為馬軍總管。後與楊紀送義成公主至恆安,遇突 厥來寇。時韓洪為敵所敗,景率所領數百人援之,力」 戰三日,殺敵甚眾。仁壽中,檢校代州總管,被徵入京。 進位柱國,拜右武衛大將軍。景智略非所長,而忠直 為時所許,帝甚信之。五年,車騎西巡至天水,景獻食 於帝。帝曰:「公主人也。」賜坐齊王暕之上。九年,進爵滑 國公。十二年,帝令景營遼東戰具於北平。於時盜賊 蜂起,道路隔絕,為高開道所圍,獨守孤城,外無聲援。 歲餘,士卒患腳腫而死者十將六七,景撫循之,一無 離叛。及帝崩於江都,遼西太守鄧暠救之,遂歸柳城。 後將還幽州,道遇賊,見害。子世謨。
李敏
[編輯]按《隋書李穆傳》:「穆兄子崇,崇子敏,字樹生。高祖以其 父死王事,養宮中者久之。及長,襲爵廣宗公,美姿儀, 善騎射。開皇初,周宣帝后封樂平公主。有女娥英,妙 擇婚對,敕貴公子弟集弘聖宮,公主親在帷中試技 藝,至敏而合,竟為姻媾。授柱國,以本官宿衛。大業初, 轉衛尉卿。從征高麗,領新城道軍將,加光祿大夫。十」 年,帝復征遼東,遣敏於黎陽督運。時或言敏一名洪 兒,帝疑「洪」字當讖,嘗面告之,冀其引決。敏由是大懼, 數與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語。宇文述知而奏之,竟與 渾同誅。其妻宇文氏,亦賜鴆而終。
李德饒
[編輯]按《隋書李德饒傳》:「德饒,趙郡柏人人。祖徹,魏尚書右 丞。父純,開皇中為介州長史。德饒聰敏好學,有至性, 弱冠為校書郎,仍直內史省,參掌文翰,轉監察御史, 糾正不避貴戚。大業三年,遷司隸從事。性至孝,父母 寢疾,輒終日不食,十旬不解衣。及丁憂,水漿不入口
五日,哀慟歐血數升。及送葬之日,會仲冬積雪,行四十餘里,單縗徒跣,號踴幾絕,會葬者千餘人,莫不為之流涕。後甘露降於庭樹,有鳩巢其廬。納言楊達巡 省河北,詣其廬弔慰之,因改所居村名「孝敬村」,里為 「和順里。」
李密
[編輯]按《隋書李密傳》:「密字法主,真鄉公衍之從孫也。祖耀, 周邢國公。父寬,驍勇善戰,幹略過人。自周及隋,數經 將領,至柱國、蒲山郡公。密才兼文武,志氣雄遠。開皇 中,襲父爵蒲山公,與楊元感為刎頸之交。大業初,授 親衛大都督,稱疾而歸。及元感有逆謀,召密,密至,元 感以為謀主。及元感敗,密閒行入關,為人所告,遂捕」 獲,囚於京兆獄。時煬帝在高陽,與其黨俱送帝所。行 次邯鄲,夜宿村中,密穿牆而遁,亡抵平原,備遭饑饉, 至削樹皮而食。詣淮陽,舍於村中,變姓名,稱「劉智遠」, 聚徒教授,經數月,鬱鬱不得志。為五言詩,詩成而泣。 時人怪之,以告太守,捕之,密乃亡去。會東郡賊帥翟 讓聚徒萬餘人,密歸之,因王伯當以策干讓,讓遣說 諸小賊,所至輒降下,讓始敬焉。滎陽太守張須陀以 兵討讓,讓數為須陀所敗,聞其來,大懼。密曰:「須陀勇 而無謀,保為公破之!」密分兵千人於林木閒設伏,讓 軍稍卻。密發伏與讓合擊,大破之,遂斬須陀。讓於是 令密建牙,別統所部越王侗、武賁郎將劉長恭率步 騎二萬五千討密,密一戰破之。讓於是推密為主上, 號為魏公,設壇場,即位稱元年,置官屬。帝遣王世充 率江淮勁卒五萬來討密,密逆戰,不利。翟讓所部王 儒信勸讓為冢宰,以奪密權。密聞其言,圖讓。讓至密 所,密有好弓示讓,遂令讓射,遣壯士自後斬之。未幾, 世充夜襲倉城,密逆拒,破之。於是修金墉故城居之, 眾三十餘萬。俄而宇文化及弒逆越王侗稱尊號,遣 使者授密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行軍元帥、魏 國公,令先平化及,然後入朝輔政。化及與密相遇,戰 於童山之下,自辰達酉,密為流矢所中,乃歸金墉。密 兵少,衣世充乏食,乃請交易,密許焉。初,東都絕糧,人 歸密者日有數百,至此得食,而降人益少。密兵數戰 不獲賞,又厚撫初附之兵,於是眾心漸怨。會世充悉 眾來決戰,密留王伯當守金墉,自引精兵阻卭山以 待之。世充夜潛濟師,詰朝而陣,密方覺之,狼狽出戰, 於是敗績。時王伯當棄金墉,保河陽,密自武牢渡河 以歸之,謂伯當曰:「兵敗矣,諸君幸不相棄,當共歸關 中。」眾咸曰:「然。」密遂歸大唐,封邢國公,拜光祿卿。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