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56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五百六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五百六十卷目錄
司馬姓部列傳四
北齊
司馬子如 司馬世雲
司馬膺之 司馬子瑞
司馬幼之 司馬恭
北周
司馬消難 司馬裔
司馬偘 司馬元謙
隋
司馬長安 司馬德戡
司馬同遊
唐
司馬鍠 司馬承禎
司馬伷 司馬貞
司馬驤 司馬頭陀
司馬都 司馬保
司馬李位 司馬芬
司馬禮 司馬郊
後梁
司馬福
宋
司馬浦 司馬炫
司馬浩 司馬池
司馬旦 司馬光
司馬里 司馬康
司馬朴 司馬伋
司馬蘧 司馬道
司馬 司馬昌言
司馬遵 司馬子己
司馬夢求
金
司馬儀
元
司馬九思
明
司馬東 司馬符
司馬軫 司馬璋
司馬昌 司馬恂
司馬垚 司馬垔
司馬有法 司馬公銍
司馬學 司馬相
司馬泰〈江寧人〉 司馬公綎
司馬駉 司馬泰〈錦衣人〉
司馬初 司馬棟
司馬暐 司馬晞
司馬祉 司馬隆
司馬可速 司馬懋
司馬祚 司馬星
司馬姓部紀事
司馬姓部雜錄
氏族典第五百六十卷
司馬姓部列傳四
[編輯]北齊
[編輯]司馬子如
[編輯]按《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子如字遵業,河內溫人也。八 世祖模,晉司空、南陽王。模世子保,晉亂,出奔梁州,因 家焉。魏平姑臧,徙居於雲中。父興龍,魏魯陽太守。子 如少機警,有口辯,好交遊豪傑。孝昌中,北州淪陷,子 如南奔肆州,為尒朱榮所禮遇。永安初,封平遙縣子。 榮以子如明辯,能說時事,數遣奉使詣闕,多稱旨,進」 爵為侯。元顥入洛,人情離阻,以子如曾守鄴城,頗有 恩信,乃令行相州事。顥平,徵為金紫光祿大夫。尒朱 榮之誅,子如隨榮妻子與尒朱世隆等走出京城。前 廢帝以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爵陽平郡 公。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啟賀,仍敘平生舊恩。尋追赴 京,以為大行臺尚書,朝夕左右,參知軍國,甚見信重。 子如性既豪爽,兼恃舊恩,簿領之務,與奪任情,公然 受納,無所顧憚。興和中,以為北道行臺巡檢,諸州守 令已下,委其黜陟。轉尚書令,聚斂不息。世宗入輔,以 贓賄削官爵。未幾,起行冀州事。子如能自厲政,甚有 聲譽,發摘姦偽,寮吏畏服之。轉行并州事,詔復官爵, 別封野王縣男。齊受禪,以有翼贊之功,別封須昌縣 公,尋除司空。子如,性滑稽,不治檢裁,言戲穢褻,識者 非之。而事姊有禮,撫諸兄子慈篤,當時名士,並加欽 愛。拜太尉。尋以疾薨,諡文明。子消難嗣。
司馬世雲
[編輯]將見推治,內懷驚懼。侯景反,遂舉州從之。景於渦陽 敗後,世雲復有異志,為景所殺。」
司馬膺之
[編輯]按《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子如兄子膺之,字仲慶,少好 學,美風儀。天平中,自尚書郎歷中書黃門郎。子如別 封須昌縣公,迴授膺之。膺之家富於財,厚自封殖,患 泄利,積年不起,好讀《太元經》,注揚雄《蜀都賦》,每云:『我 欲與揚子雲周旋』。」齊亡歲,以利疾終。
司馬子瑞
[編輯]按《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子如兄子膺之。膺之弟子瑞, 天保中為定州長史,遷吏部郎中。舉清勤平約,遷司 徒左長史,兼廷尉卿,以平直稱。乾明初,領御史中丞, 正色舉察,為朝廷所許,以疾去職,就拜祠部尚書。卒 贈嬴州刺史,諡曰文節。子瑞妻,令萱之妹。及令萱得 寵於後主,重贈子瑞懷州刺史。諸子亦並居顯職。同」 遊,武平末給事黃門侍郎,同迴太府卿,同憲通直常 侍。然同遊終為嘉吏。隨開皇中尚書民部侍郎,卒於 遂州刺史。
司馬幼之
[編輯]按《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子如兄子幼之,清貞有素行, 少歷顯位,卒於眉州刺史。」
司馬恭
[編輯]按《周書裴文舉傳》,「文舉父邃,司空從事中郎。時東魏 將司馬恭棄城走東雍,內屬,邃為鄉導。」
北周
[編輯]司馬消難
[編輯]按《周書司馬消難傳》:「消難字道融,河內溫人。父子如 為齊神武佐命,位至尚書令。消難幼聰惠,微涉經史, 好自矯飾,以求名譽。起家著作郎,尋拜駙馬都尉、光 祿卿,出為北豫州刺史。齊文宣末年,昏虐滋甚,消難 常有自全之謀,曲意撫納,頗為百姓所附。屬文宣頗 疑之,消難請舉州來附。入朝授大將軍、滎陽公。從高」 祖東伐,遷大後丞,納女為靜帝后。尋出為交州總管。 隋文帝輔政,消難既聞蜀公迥不受代,遂欲與迥合 勢,亦舉兵應之。使其子冰質於陳以求援。隋文帝命 襄州總管王誼討之。八月,消難率其麾下歸於陳。陳 平,特免死,卒於家。
司馬裔
[編輯]按《周書司馬裔傳》,「裔字遵引,河內溫人也。晉宣帝弟 馗之後。曾祖楚之屬。宋武帝誅晉氏戚屬,避難歸魏, 封琅邪王。裔少孤,有志操,州郡辟召,並不應命。起家 司徒府參軍事。及魏孝武西遷,裔時在鄴,潛歸鄉里, 志在立功。大統三年,乃於溫城起義,遣使送款,頻與 東魏交戰,每有克獲。六年,授河內郡守、北徐州刺史。」 八年,率其義眾入朝,授前將軍、大中大夫,領河內郡 守。十三年,攻拔東魏,平齊柳泉、蓼塢三城,獲其鎮將 李熙之,加授都督。十五年,授帥都督,拜其妻元為襄 城郡公主。十六年,大軍東伐,裔請為前鋒,遂入建州, 拔其五城。魏廢帝元年,徵裔,令以本兵鎮漢中,帶華 陽郡守。二年,率所部兵從尉遲迥伐蜀,以功賜爵龍 門縣子。孝閔帝踐祚,除巴州刺史,進爵琅邪縣伯。保 定二年,入為御伯中大夫。四年,轉御正中大夫,進爵 為公。大軍東討,裔率兵與少師楊𢷋守軹關,即授懷 州刺史、東道慰勞大使。五年,轉始州刺史。天和初,信 州蠻酋冉令賢等反,裔隨上庸公陸勝討之。出師再 期,群蠻率服。拜信州刺史。五年,遷潼州刺史。六年,徵 拜大將軍,除西寧州刺史。未及之部,卒於京師。裔性 清約,不事生業,所得俸祿,並散之親戚。身死之日,家 無餘財,宅宇卑陋,喪庭無所有。詔為起祠堂焉。諡曰 定。
司馬偘
[編輯]按《周書司馬裔傳》:「裔子偘,字道遷,少敢勇,未弱冠,便 從戎旅。天和二年,授右侍上士,加都督,進大都督。從 大軍攻晉州,從平並鄴,除樂安郡守。後遷兗州刺史, 未之部而卒。諡曰惠。子運嗣。」
司馬元謙
[編輯]按《鳳翔府志》:「元謙,扶風雍人。仕周為都督。子德戡。」
隋
[編輯]司馬長安
[編輯]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十一年五月,賊帥司馬長安 破西河郡。」
司馬德戡
[編輯]按《隋書司馬德戡傳》:「德戡,扶風雍人。父元謙,仕都督。 德戡幼孤,以屠豕自給。開皇中,為侍宮,漸遷至大都 督。從楊素出討漢王諒,充內營左右,進止便辟,俊辯 多姦計,素大善之,以勳授儀同三司。大業三年,為鷹 揚郎將,從討遼左,進位正議大夫,遷武賁郎將。煬帝 甚昵之,從至江都,領左右備身。因隋末大亂,乃率驍」 果謀反。既獲煬帝,與其黨推化及為丞相。化及首封 德戡為溫國公,仍統本兵。化及意甚忌之,以為禮部尚書,外示美遷,實奪其兵也。由是憤怨。行至徐州,捨 舟登陸,令德戡將後軍,乃與趙行樞、李本、尹正卿、宇 文導師等謀襲化及。遷延未發,化及執之,命送幕下, 縊而殺之。
司馬同遊
[編輯]按《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子如兄子子瑞,子瑞子同遊, 隋開皇中民部侍郎,卒於遂州刺史。」
唐
[編輯]司馬鍠
[編輯]按《唐書劉憲傳》:「武后時,敕吏部糊名考判,求高才,惟 憲與王適、司馬鍠、梁載言入第二等。鍠,河南人,神龍 初,以中書侍郎卒,事繼母孝,奉祿不入私舍,與弟銓、 伯父希象皆歷殿中侍御史。希象終主爵員外郎。」
司馬承禎
[編輯]按《唐書司馬承禎傳》:「承禎,字子微,洛州溫人。事《潘師 正傳》,辟穀道引,術無不通,因辭去,遍游名山,廬天台 不出。武后嘗召之,未幾去。睿宗復命其兄承禕就起 之,既至,引入中掖廷,問其術,對曰:『為道日損,損之又 損,以至於無為。夫心目所知見,每損之尚不能已,況 攻異端而增智慮哉』?帝曰:『治身則爾,治國若何』?對曰: 『國猶身也,故游心於淡,合氣於漠,與物自然而無私 焉,而天下治』。」帝嗟味曰:「廣成之言也。」開元中,再被召 至都,元宗詔於王屋山置壇室以居。善篆隸,帝命以 三體寫《老子》,刊正句文。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祿卿韋 縚至所居,按金籙,設祠,厚賜焉。卒,年八十九,諡貞一 先生,親文其碑。
司馬伷
[編輯]按《唐書李晟傳》:「晟入光泰門,朱泚西去,晟秋毫無所 擾,別將司馬伷取賊馬二,即斬以徇。」
司馬貞
[編輯]按《唐書藝文志》:「司馬貞《史記索隱》三十卷。」〈注〉開元潤 州別駕。
司馬驤
[編輯]按《唐書藝文志》:「司馬驤《遁甲符寶萬歲經國曆》一卷。」
司馬頭陀
[編輯]按《江西通志》:頭陀習堪輿家言,歷覽洪都諸山。一日 至奉新,參百丈曰:「近於湖南得一山,乃一千五百善 知識所居。」百丈曰:「老僧可住否?」曰:「不可。和尚骨相,非 彼山主也。」時華林覺為首座,詢之,不許一見。典坐靈 佑曰:「此為山主人也。」後往住山,竟如其言。
司馬都
[編輯]按《蘇州府志》:「都進士。」
司馬保
[編輯]按《建寧府志》:「保,刺史。」
司馬李位
[編輯]按《建寧府志》:「李位,閩刺史。」
司馬芬
[編輯]按《延安府志》:「芬,丹州人,事親至孝,詔旌其門。芬辭曰: 『小人有母,甘旨弗能備也,方惴惴,敢以孝名』。」人益稱 之。
司馬禮
[編輯]按《洛陽縣藝文志》,禮有《晚過伊川寄龍門寺僧》詩。
司馬郊
[編輯]按《尚友錄》:「郊字子都,隱居華山十五年,禽獸同遊,目 前有如家馴。及卒,百禽聚於庭,悲鳴累日而去。」
後梁
[編輯]司馬福
[編輯]按《五代史吳越世家》:「楊渥將周本、陳章圍蘇州,為水 柵環城,以銅鈴繫網瀋水,以斷潛行者。水軍卒司馬 福多智而善水行,乃先以巨竹觸網,淮人聞鈴聲,遂 舉網,福乃過入城中。其出也亦然。乃內外夾攻,大敗 之。」
宋
[編輯]司馬浦
[編輯]按《宋史太祖本紀》,「開寶三年三月庚戌,詔閱進士十 五舉以上司馬浦等百六人,並賜本科出身。」
司馬炫
[編輯]按《富平縣志》:「炫,夏縣人。光曾祖為富平令,在官以賢 能稱。」
司馬浩
[編輯]按《萬姓統譜》:「浩,池從兄,累舉不第,遂絕意仕進。為人 慷慨尚義,於宗族恩尤篤。司馬氏世聚居食眾而田 園寡,浩竭力營衣食以贍之,均一無私,葬其族之二 十,喪孀婦孤兒,皆得其所。姪里早孤,浩教以文業,登 進士,仕至太常少卿。子宣,官駕部員外郎。」
司馬池
[編輯]按《宋史司馬池傳》:「池字和中,自言晉安平獻王孚後。 池少喪父,家資數十萬,悉推諸父,而自力讀書。舉進 士,當試殿庭,而報母亡,友匿其書,池心動,夜不能寐, 曰:『吾母素多疾,家豈無有異乎』?行至宮城門,徘徊不
能入,因語其友,而友止以母疾告,遂號慟而歸。後中第,授永寧主簿,調鄭州防禦判官,知光山縣。薦於朝」,改祕書省著作佐郎、監安豐酒稅,徙知小溪縣。樞密 使曹利用奏為群牧判官,除開封府推官,罷知耀州。 擢利州路轉運使、知鳳翔府。召知諫院,上表懇辭。仁 宗謂宰相曰:「人皆嗜進,而池獨嗜退,亦難能也。」加直 史館,復知鳳翔,累遷尚書兵部員外郎,遂兼侍御史, 徙同州,又徙杭州。池性質易不飾廚傳,剸劇非所長, 又不知吳俗,以是謗譏聞朝廷。轉運使江鈞、張從革 劾池決事不當十餘條,及稽留德音,降知德州,徙晉 州,卒。
司馬旦
[編輯]按《宋史司馬池傳》:「池子旦,字伯康,清直強敏,雖小事 必審思度,不中不釋。以父任為祕書省校書郎,歷鄭 縣主簿。丁內外艱,服除,監饒州永平鑄錢監,知祁縣, 天大旱,人乏食,群盜剽敓。旦召富者開以禍福,於是 爭出粟減直以糶,饑者獲濟,盜患亦弭。知宜興縣,其 民嚚訟,旦每獄必窮根株,痛繩之,校繫縣門,民稍以」 詆冒為恥。歷知梁山軍、安州。旦治郡有大體,所施設 取於適理便事。再監鳳翔太平宮,以熙寧八年致仕, 元祐二年卒。旦澹薄無欲,奉養苟完,人不見其貴。與 弟光尤友愛,終始人無間言。三子:良,試將作監主簿; 富永,陜州通判;宏,陳留令。宏子朴。
司馬光
[編輯]按《宋史司馬光傳》,「光字君實,陜西夏縣人也。父池,天 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 之。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 兒登甕,足跌浸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 迸,兒得活。仁宗寶元初,中進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 華靡,除奉禮郎,丁內外艱,執喪累年,毀瘠如禮。服除」, 簽書武成軍判官事,補國子直講,同知禮院。龐籍辟 通判并州、麟州。籍沒,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撫其子如 昆弟,時人賢之。改開封府推官。仁宗不豫,國嗣未立, 諫官范鎮首發其議。光在并州,聞而繼之,至是復面 言,帝大感動,改知諫院。英宗立,詔集議濮王典禮,光 獨奮筆書曰:「為人後者,為之子,不得顧私親。」既上,與 大臣意殊,御史六人爭之力,皆斥去。光乞留之,不可, 遂請與俱貶。神宗即位,擢為翰林學士。王安石行新 法,光逆疏其利害,遂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徙知 許州,判西京御史臺。歸洛。哲宗沖幼,太皇太后臨政, 起光知陳州。過闕,留為門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書 左僕射。九月,薨,諡文正。
司馬里
[編輯]按《宋史司馬池傳》:「池從子裡,字昭遠,進士釋褐,授威 勝軍判官,改大理寺丞。龐籍為鄜延經略使,奏通判 鄜州,州將武人不法,里平居與之驩甚,臨事正色力 爭,不少假借。性廉靜質直,所至有惠政。後知乾州,為 太常少卿而卒。」
司馬康
[編輯]按《宋史司馬光傳》:「光子康,字公休,幼端謹,不妄言笑, 事父母至孝,敏學過人,博通群書,以明經上第。光修 《資治通鑑》,奏檢閱文字。丁母憂,勺水不入口三日,毀 幾滅性。光居洛,士之從學者,退與康語,未嘗不有得 塗之人。見其容止,雖不識,皆知其為司馬氏子也。以 韓絳薦,為祕書,由正字遷校書郎。光薨,治喪皆用禮」 經家法,不為世俗事。得遺恩,悉以與族人。服除,召為 著作佐郎兼侍講。上疏言:「願及今秋熟,令州縣廣糴 民食,所餘悉歸於官。今冬來春令流民就食,候鄉里 豐穰,乃還本土。」拜右正言,以親嫌未就職。康自居父 喪,居廬蔬食,寢於地,遂得腹疾,至是不能朝謁。賜優 告。疾且殆,猶具疏所當言者以待。年四十一而卒。詔 贈右諫議大夫。康為人廉潔,口不言財。初,光立《神道 碑》,帝遣使賜白金二千兩,康以費皆官給,辭不受,不 聽,遣家吏如京師納之,乃止。
司馬朴
[編輯]按《宋史司馬池傳》:「池子旦,旦子宏,宏子朴,字文季,少 育於外祖范純仁。紹聖黨事起,父宏上書論辨得罪, 純仁責永州,疾失明,客至,必令朴導以見,時方七歲, 進揖應對如成人,客皆驚嘆,以純仁遺恩為官。宏死, 徒跣負柩還。調晉寧軍士曹參軍。靖康初,為虞部右 司員外郎。二帝將北遷,貽書請存立趙氏,金人憚之」, 挾以北去,旦悉取其孥,開封儀曹趙鼎為匿其長子 倬於蜀,故得免。建炎登極,赦至燕,朴私令齎詣徽宗, 為人所告。金主憐其忠,釋之,命朴為行臺左丞,朴辭 而止。後卒於真定,諡曰「忠潔。」
司馬伋
[編輯]按《紹興府志》:「伋會稽縣開國伯溫國文正公六世孫。 自山西夏縣從宋南渡,築室山陰,遂家焉。卒葬亭山。」
司馬蘧
[編輯]按《福建通志》:「蘧,紹興間知仙遊縣。」
司馬道
[編輯]按《衢州府志》:「道溫公後嘉定三年任常山縣令,終連州司理。」
司馬
[編輯]按《萬姓統譜》。字仲舉。嘉定中,知遂昌縣。撫字教化, 愛民如子。既去,民思慕之。
司馬昌言
[編輯]按《萬姓統譜》:「昌言強力,尚氣概,當官無所顧避,所至 以威斷立名,雖屢經擯斥,未嘗少自抑損。」
司馬遵
[編輯]按:《宋史真德秀傳》:「德秀以寶謨閣待制、湖南安撫使 知潭州,司馬遵守武岡,激軍變,劾遵而誅其亂者。」
司馬子己
[編輯]按《萬姓統譜》:「子己,溫公七世孫。寓居戎州,談通理學, 不事科舉,以清白世其家。召補嘉定司戶參軍。」
司馬夢求
[編輯]按《宋史司馬夢求傳》:「夢求,敘州人,開國公光之後也。 母程,歸及門,夫死,誓不他適,旌曰『節婦。夢求其族子 取以為後。景定三年,舉進士。咸淳末,調江陵沙市監。 德祐元年,北兵橫遏中道,乘南風縱火,都統程文亮 逆戰於馬頭岸,制置使高達束手不援,文亮降。夢求 朝服望闕再拜,自經死』。」
金
[編輯]司馬儀
[編輯]按《鳳翔府志》儀,「大定七年,知扶風縣修馬伏波廟,有 記。」
元
[編輯]司馬九思
[編輯]按《溫縣志》,「九思溫縣教諭。」
明
[編輯]司馬東
[編輯]按《江寧府志》:「東,陝西西安府人,由監生洪武間為上 元縣知縣。」
司馬符
[編輯]按《紹興府志》:「符,山陰縣人。永樂元年舉人,官教諭。」
司馬軫
[編輯]按《山陰縣志》:「軫,景泰元年舉人,國子助教。」
司馬璋
[編輯]按《貴州通志》:「璋,普安人。景泰癸酉舉人,雲南廣西府 通判。賦性剛介,守己清儉,居官有聲。」
司馬昌
[編輯]按《廣東通志》:「昌,慶遠人,景泰癸酉舉人,歷官典籍。」
司馬恂
[編輯]按《萬姓統譜》:「恂字恂如,山陰人,溫國公十二世孫。恂 性醇篤,既力學,尢敦尚行義,出入動止,皆有常度。正 統辛酉,貢入太學,祭酒李時勉獨器重之,延教其子 弟。甲子中順天鄉試第一,乙丑中進士,拜刑科給事 中,偕學士倪謙使朝鮮。其所酬應,多文辭,華夷至今 傳之。英宗復辟,恂偕同官極論人臣懷二心者,慷慨」 引義,擊權奸,辭甚切至。入為春宮贊善,侍經筵,進少 詹事,兼國子祭酒。敦禮範眾,修其科條,諸生無敢自 便。尋謝事歸,居宗黨,恭儉卑約,恂恂如也,不愧其名 稱雲。卒,贈禮部侍郎。子垚,刑部員外郎,亦篤行能文 章。孫公紳,中書舍人。
司馬垚
[編輯]按《山陰縣志》:「垚,恂之子,天順六年壬午科舉人,任郎 中。」
司馬垔
[編輯]按《萬姓統譜》:垔字通伯,山陰人。幼敏睿,博極文典。登 成化壬辰進士,以御史視學南畿,考文序士,至今稱 其神鑒。擢福建副使,尋致政歸,杜門謝人事,以詩酒 相娛樂,視塵俗無可羈者。嘗榜其門曰:「獨呼明月長 陪醉,不負青天早放閒。」其襟度清灑,大節磊磊,蓋達 士雲。所著有《蘭亭》諸集。
司馬有法
[編輯]按《魚臺縣志》:有法,成化間任魚臺縣丞。
司馬公銍
[編輯]按《山陰縣志》:「公銍,弘治五年壬子科舉人,任訓導。」
司馬學
[編輯]按《文安縣志》學,弘治十一年任文安縣知縣。
司馬相
[編輯]按《會稽縣志》:「相,正德辛巳進士,溫公之裔。初授刑部 主事,有戚里犯法,執問不少貸。稍遷福建僉事,以大 獄被譴歸,家居十餘年,務自砥礪,孝友清約,無間於 鄉評。所著《菲泉遺槁》《越郡志略》各十卷。子初、祉,並舉 進士。」
司馬泰
[編輯]按《江南通志》:「泰,江寧人。嘉靖癸未科姚淶榜進士,歷 官至副使。」
司馬公綎
[編輯]按《新平縣志》:「公綎,普安人。嘉靖間授河西縣知縣,陞 袁州府通判,復陞新化州知州。守公絕私,才能著稱,
遠彝服其信,近民服其公,民至今思之司馬駉
[編輯]按《福州府志》:「駉,嘉靖間人,官福清縣教諭。」
司馬泰
[編輯]按《萬姓統譜》:「泰字魯瞻,錦衣人。嘉靖進士,任嘉興知 府。」
司馬初
[編輯]按《萬姓統譜》:「初,山陰人,嘉靖進士。」
司馬棟
[編輯]按《衢州府志》:「棟,湖廣長沙人,萬曆八年西安縣縣尉。」
司馬暐
[編輯]按《萬姓統譜》:「暐,夏縣籍,山陰人。丙子舉人。」
司馬晞
[編輯]按《萬姓統譜》:「晞,萬曆癸酉山西解元。」
司馬祉
[編輯]按《福建通志》:「祉,會稽人,進士。萬曆間,知邵武郡事。政 先文教,以不欺訓士,以家範訓俗。有虎噬民,祉為告 天,虎立斃。」
司馬隆
[編輯]按《江寧縣志》:「隆,字季平,先世陝之咸寧人,父元亨,家 金陵,儒而能醫。隆少勤學,嘗從林龍谿受《尚書》,後繼 父業,遂擅醫名。」
司馬可速
[編輯]按《沂州志》:「可速貢士,性孝友,幼講黃香扇枕,事即津 津知慕,事親能以色養,尤深於考亭家禮葬祭必遵 之。居庠時,屢蒙文衡優獎。」
司馬懋
[編輯]按《建寧府志》:「懋,山陰人,監生,建陽縣丞。」
司馬祚
[編輯]按《建寧府志》:「祚,山陰人,吏員,建陽縣丞。」
司馬星
[編輯]按《貴州通志》:「星,山陰人。同弟昌流寓黃平,設帳授經, 從者甚眾。死葬東都。每歲春秋,門下士為展墓。」
司馬姓部紀事
[編輯]《蜀志譙周傳》:咸熙二年夏,巴郡文立從洛陽還蜀,過 見周,周語次,因書板示立曰:「典午忽兮,月酉沒兮。典 午者,謂司馬也,月酉者,謂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果 崩。」
《晉書五行志》:「孫休永安三年,將守質子,群聚嬉戲。有 異小兒忽言曰:『三公鋤,司馬如』。言畢上昇,仰視若一 匹練,有頃沒於寶曰:『後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廢,二 十一年而吳平』。」於是九服歸晉。魏與吳、蜀並戰國,「『三 公鋤,司馬如』之謂也。」
《桐下聽然》。河南排岸司馬宏,初謁漕使者,使者展刺, 疑為溫公族人,大怒曰:「聞汝不職,今亦見我耶?」宏言 衰老,竊升斗,哀懇轉至。使者聞其楚音也,威稍霽,曰: 「湖南亦有司馬耶?」宏言:「姓馬,官排岸司耳。」使者然 曰:然則勉力稱職可也。宏後書刺,但稱「河南排岸馬 宏」,不復書「司。」
《蘇長公外紀》:子瞻於人,衝口嘲笑,惟於溫公則未之 敢及。一日,千政事堂議役法不合,歸家,甫脫巾連呼 曰:「司馬牛!司馬牛!」
司馬姓部雜錄
[編輯]《日知錄:左傳》蔡墨對魏獻子言:「少昊氏有四叔,曰重、 曰該、曰修、曰熙」,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元 冥。顓頊氏有子曰犁,為祝融。「犁」即「𥟖」字異文。是重、黎 為二人,一出於少昊,一出於顓頊。而《史記·楚世家》則 曰: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 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太史公自序》則曰:「重𥟖氏世 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晉書。宣帝紀》:「其先 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宋書》載晉尚書 令衛瓘、尚書左僕射山濤、右僕射魏舒、尚書劉實、司 空張華等奏,乃云:「大晉之德,始自重黎,實佐顓頊,至 於夏商,世序天地。其在於周,不失其緒。」似以重黎為 一人,不容一代乃有兩祖。亦昔人相沿之謬。
劉昭《後漢天文志》曰「司馬遷以世黎氏之後為太史令。」 則已覺其謬矣。《索隱》引劉氏曰「少昊氏之後曰重,顓頊氏之後曰重黎。」 對彼重則單稱黎,若自言當家則稱重黎。楚及司馬氏皆重黎之重,非關少昊之重。此順非而曲為之說。。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