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09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九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九十一卷目錄
帝紀部彙考八十五
宋七
神宗
皇極典第九十一卷
帝紀部彙考八十五
[編輯]宋七
[編輯]神宗本紀
[編輯]按《宋史神宗本紀》,「神宗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 武欽仁聖孝皇帝,諱頊,英宗長子,母曰宣仁聖烈皇 後高氏。慶曆八年四月戊寅,生於濮王宮,祥光照室, 群鼠吐五色氣成雲。八月賜名仲鍼,授率府副率,三 遷至右千牛衛將軍。嘉祐八年,侍英宗入居慶寧宮, 嘗夢神人捧之登天。英宗即位,授安州觀察使,封安」 國公。是年五月壬戌,受《經》於東宮。帝隆準龍顏,動止 皆有常度,而天性好學,請問至日晏忘食,英宗常遣 內侍止之。帝正衣冠拱手,雖大暑,未嘗用扇。侍講王 陶入侍,帝率弟顥拜之。九月,加忠武軍節度使、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封淮陽郡王,改今諱。治平元年六月, 進封穎王。三年三月,納故相向敏中孫女為夫人。十 月,英宗不豫,帝引仁宗故事,請兩日一御邇英閣講 讀,以安人心。十二月壬寅,立為皇太子。四年正月丁 巳,英廟崩,帝即皇帝位。戊午,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 遣馮行己告哀於遼。己未,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 後曰皇太后。命宰相韓琦為山陵使。辛酉,遣孫坦等 告即位於遼。以大行皇帝詔賜夏國主及西蕃唃廝 囉。丙寅,群臣表三上,始御迎陽門幄殿聽政,內醫侍 先帝疾者,皆坐不謹貶之。詔東平郡王允弼、襄陽郡 王允良朝朔朢。以吳奎終喪,復授樞密副使。戊寅,以 韓琦守司空、兼侍中;曾公亮行門下侍郎兼吏部尚 書,進封英國公;文彥博行尚書左僕射、檢校司徒、兼 中書令;富弼改武寧軍節度使,進封鄭國公;曹佾改 昭慶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張昇改河陽三城節度使; 宗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集慶軍節度使、檢校尚 書左僕射歐陽修、趙概並加尚書左丞,仍參知政事; 陳升之為戶部侍郎;呂公弼為刑部侍郎;允弼、允良 並加守太保;弟東陽郡王顥進封昌王、鄠國公頵進 封樂安郡王,群臣進秩有差。二月乙酉,初御紫宸殿。 立向氏為皇后。丁亥,詔入內內侍省、皇城司合覆奏 事並執條覆奏。戊子,進封交阯郡王李日尊為南平 王。加邈川首領董氈檢校太保。詔「山陵所須,應委山 司、轉運司計置,毋輒擾民。」詔提舉醫官院試堪診御 脈者六人。庚寅,以四月十日為同天節。辛卯,白虹貫 日。壬辰,詔「公主下嫁者行見舅姑禮。」甲辰,西番首領 拽羅缽、鳩令結二人誘番部三百餘帳投夏國,捕獲 斬之以徇。三月壬子,曹佾加檢校太尉兼侍中,賜禮 部進士及第、出身四百六十一人。甲寅,陝西宣撫使 郭逵討蕃部黨令征等,平之。賜昌王顥公使錢歲萬 緡,半給之。丙辰,昌王顥、樂安郡王頵乞解官行服,不 許。癸亥,詔入內內侍省官已經壽聖節任子者,同天 節權罷奏薦。壬申,歐陽修知亳州。癸酉,吳奎參知政 事,罷。乙亥,允良薨。閏月癸未,太白晝見。甲申,夏國主 諒祚遣使謝罪。辛卯,詔齊、密、登、華、邠、雍、鄜、絳、潤、婺、海、 定、饒、歙、吉、建、汀、潮等十八州知州,慶、渭、秦、延四「州通 判,其選並從中書,毋以恩例奏授。」乙未,張昪以太子 太師致仕。庚子,詔求直言。御史中丞王陶乞許舉知 縣資序入為御史裏行,從之。癸卯,王安石出知江寧 府。甲辰,詔諸路帥臣及副總管或有移易,依慶曆故 事。乙巳,詔以孟夏農勞之時,令監司戒飭州縣省事, 勸民力田,有艱食者振之。夏四月庚戌,請大行皇帝 諡於南郊。辛酉,詔「內外所上封事,令張方平、司馬光 詳定以聞。」丙寅,錄囚。御史中丞王陶、侍御史吳申、呂 景以過毀大臣,陶出陳州,申、景各罰銅二十斤。吳奎 罷知青州,遣使循行陝西、河北、京東、京西路體量安 撫。壬申,奎復位。罷州郡歲貢飲食果藥。癸酉,詔陝西、 河東經略、轉運司察主兵臣僚怯懦老病者以聞。五 月辛巳,以久旱,命宰臣禱雨。乙巳,寶文閣成,置學士、 直學、待制官。六月己酉,遼遣蕭餘慶等來弔祭。己未, 振河北流民。辛未,詔天下官吏有能知徭役利病可 議寬減者以聞。乙亥,詔中書、樞密細務歸之有司。秋 七月庚辰,詔察富民與妃嬪家婚姻夤緣得官者。甲 申,石蕃來貢。己丑,命尚書戶部郎中趙抃、刑部郎中 陳薦同詳定中外封事。辛卯,告英宗憲文肅武宣孝 皇帝諡於天地、宗廟、社稷。壬辰,上寶冊於福寧殿。丙 午,文州曲水縣令宇文之邵上書指陳得失。八月丁 未朔,太白晝見。戊午,復西夏和市。己巳,京師地震。癸酉,葬英宗於永厚陵。九月丁丑,詔減諸路逃田稅額。 壬午,祧僖祖及文懿皇后。乙酉,祔英宗神主於太廟, 樂曰「《大英》之舞。」戊子,減兩京、畿內、鄭、孟州囚罪一等, 民役山陵者蠲其賦。辛卯,徙封顥為岐王,頵為高密 郡王,富弼為尚書左僕射。遣孫思恭等報謝於遼,且 賀生辰、正旦。壬辰,錄周世宗從曾孫貽廓為三班奉 職。甲午,遼遣耶律好謀等來賀即位。戊戌,以王安石 為翰林學士。辛丑,韓琦罷為司徒、鎮安、武勝軍節度 使、判相州。吳奎、陳升之罷樞密副使,呂公弼為樞密 使,張方平、趙抃並參知政事,邵亢為樞密副使。壬寅, 以曾公亮為尚書左僕射,文彥博為司空。潮州地震。 癸卯,以權御史中丞司馬光為翰林學士。冬十月丙 午,漳、泉諸州地震。丁未,富弼罷判河陽。戊申,建州、邵 武、興化軍地震。己酉,初御邇英閣,召侍臣講讀經史。 以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滕甫考諸路監司課績。 張方平以父憂去位。庚戌,給陝西轉運司《度僧牒》,令 糴穀賑霜旱州縣。癸丑,詔「翰林學士、御史中丞、侍御 史知雜事舉材堪御史者各二人。」詔「將作」監主簿常 秩赴闕。甲寅,製《資治通鑑序》賜司馬光。癸酉,知青澗 城種諤復綏州。十一月丁丑,詔近臣各舉才行可任 使者一人。戊寅,詔求直言。丙戌,詔二府各舉所知。丁 亥,令考課院詳定諸州所上縣令治狀。戊子,分令宰 臣祈雪。置馬監於河東交城縣。庚寅,詔近臣以舉官 不當,經三劾者,中書別奏「取旨。」乙未,詔令內外文武 官各舉有材德行能者。十二月丙辰,西南龍蕃來貢。 辛酉,以來歲日食、正旦,自乙丑避殿減膳,罷朝賀。壬 戌,詔起居日增轉對官二人。丙寅,詔州縣吏並緣為 姦致獄,多瘐死,歲終會死者多寡,以制其罪,著為令。 己巳,遼遣蕭傑等來賀正旦。
熙寧元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詔改元。丁丑,以 旱,減天下囚罪一等,杖以下釋之。壬午,令州縣掩暴 骸。丁亥,命宰臣曾公亮等極言闕失。庚寅,御殿復膳。 壬辰,幸寺觀祈雨。丙申,趙概罷知徐州,三司使唐介 參知政事。丁酉,詔修《英宗實錄》。壬寅,增太學生百人。 二月辛亥,令諸路每季上雨雪。乙卯,孔若蒙襲封衍 聖公。壬戌,貸河東饑民粟。三月庚辰,夏主諒祚卒,遣 使來告哀。丙戌,詔恤刑。戊子,作太皇太后慶壽宮、皇 太后寶慈宮。丁酉,簡州木連理、潭州雨毛。夏四月乙 巳,詔翰林學士王安石越次入對。戊申,命宰臣禱雨。 以樞密直學士李參為尚書右丞,判西京留守司御 史臺。辛亥,同天節,群臣及遼使初上壽於紫宸殿。五 月甲戌,募饑民補廂軍。庚辰,詔兩制及國子監舉諸 王宮學官。戊戌,廢慶成軍。六月癸卯,錄唐魏徵、狄仁 傑後。丁未,占城來貢。辛亥,詔諸路興水利。乙亥,河決 棗彊縣。丙寅,命司馬光、滕甫裁定國用。秋七月癸酉, 詔謀殺已傷案問,欲舉自首者,從謀殺減二等。乙亥, 名秦州新築大甘谷口,砦曰甘谷城。丁丑,詔諸路帥 臣、監司及兩制、知雜御史已上各舉武勇謀略三班 使臣二名。賜布衣王安國進士及第。己卯,群臣三表 請上「奉元憲道文武仁孝」之號,不許。陳升之知樞密 院事。給濮州雷澤縣堯陵守戶。壬午,以恩、冀州河決, 賜水死家緡錢及下戶粟。甲申,京師地震。乙酉,又震, 大雨。辛卯,以河朔地大震,命沿邊安撫司及雄州刺 史候遼人動息以聞,賜壓死者緡錢。京師地再震。壬 辰,遣御史中丞滕甫、知制誥吳充安撫河北。癸巳,疏 深州溢水。甲午,減河北路囚罪一等。丁酉,賜河北安 撫司空名誥敕,募民入粟。己亥,回鶻來貢。八月壬寅, 詔京東西路存恤河北流民。京師地震,甲辰,又震。乙 卯,賜河東及鄜延路轉運司空名誥敕,募民入粟實 邊。甲子,詔中書門下考屬近行尊者一人王之。丙寅, 罷宗諤平章事。丁卯,遣張宗益等賀遼主生辰、正旦。 九月辛未,太祖曾孫舒國公從式進封安定郡王。丁 亥,減后妃臣僚薦奏推恩。戊子,莫州地震,有聲如雷。 丁酉,詔三司裁定宗室月「料、嫁娶、生日、郊禮給賜。」冬 十月辛丑,給天下繫囚衣食薪炭。乙卯,出奉宸庫珠 付河北買馬。戊辰,禁銷金服飾。十一月癸酉,太白晝 見。癸未,命宰臣禱雪。丙戌,朝饗太廟,遂齋於郊宮。廢 青城後苑。丁亥,祀天地於圜丘,大赦,群臣進秩有差。 乙未,京師及莫州地震。十二月己亥朔,命宰臣禱雪。 癸卯,瀛州地大震。庚戌,賜夏國主秉常詔,許納塞門、 安遠二砦,歸其綏州。辛亥,錄唐段秀實後。癸丑,禱雪 於郊廟、社稷。庚申,以判汝州富弼為集禧觀使,詔乘 驛赴闕。壬戌,雪。甲子,遼遣耶律公質等來賀正旦。 二年春正月丙午,奉安英宗神御於景靈宮英德殿。 二月己亥,以富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庚子,以王安 石參知政事。命翰林學士呂公著修《英宗實錄》。乙巳, 帝以災變避正殿,減膳、徹樂。甲子,陳升之、王安石創 置《三司條例》,議行新法。三月乙酉,詔漕運、鹽鐵等官 各具財用利害以聞。丙戌,命宰臣禱雨。戊子,秉常上 誓表,納塞門、安遠二砦,乞綏州,詔許之。乙未,以旱慮 囚。四月丁酉朔,群臣再上尊號,不許。戊戌,省內外土木工。壬寅,遼遣耶律昌等來賀同天節。丁未,唐介薨, 臨其喪。戊申,宰臣富弼、曾公亮以旱上表待罪,詔不 允。癸丑,命曾公亮為西京奉安仁宗、英宗御容禮儀 使。丁巳,遣使諸路,察農田水利賦役。戊午,外任大使 臣年七十以上,令監司體量,直除致仕者,更不與子 孫推恩。甲子,御殿復膳。免河北歸業流民夏稅。五月 辛未,宴紫宸殿,初用樂。己卯,賜河北役兵特支錢。癸 未,翰林學士鄭獬罷知杭州,宣徽北院使王拱宸罷 判應天府,知制誥錢公輔罷知江寧府。丁亥,奉安仁 宗、英宗御容於會聖宮及應天院。甲午,減西京囚罪 一等。台州民延贊等九人,年各百歲以上,並授本州 助教。六月丁巳,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呂誨以論王 安石,罷知鄧州,以翰林學士呂公著為御史中丞。命 龍圖閣直學士張掞兼編排錄用勳臣子孫。壬戌,太 白晝見。秋七月乙丑朔,日當食,雲陰不見。庚午,詔御 史中丞舉推直官及可兼權御史者。甲戌,東平郡王 允弼薨。辛巳,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壬午,振恤被 水州軍,仍蠲竹木稅及酒課。癸未,詔自今文臣換右 職者,須實有謀勇,曾著績效,即得取旨。甲申,日下有 五色雲。己丑,韓琦上《仁宗實錄》,曾公亮上《英宗實錄》。 八月癸卯,侍御史劉琦貶監處州鹽酒務,御史裏行 錢顗貶監衢州鹽稅,亦以論安石故。乙巳,殿中侍御 史孫昌齡以論新法貶通判蘄州。丙午,同修起居注 范純仁以言事多忤安石,罷同知諫院。戊申,河徙東 行。夏國請從舊蕃儀,詔許之。己酉,范純仁知河中府。 甲寅,朝神御殿。辛酉,以祕書省著作佐郎程顥、王子 韶並為太子中允、權監察御史裏行。壬戌,侍御史知 雜事劉述、同判刑部丁諷坐受《刑名敕》不即下,述貶 知江州,諷貶通判復州。審刑院詳議官王師元坐言 許遵所議刑名不當,貶監安州稅。九月甲子朔,交州 來貢。乙丑,以古勿峒效順首領儂智會為右千牛衛 大將軍。丁卯,立常平給斂法。戊辰,出內庫緡錢百萬 糴河北常平粟。丁丑,遣孫固等賀遼主生辰、正旦。辛 卯,廢奉慈殿。壬辰,以祕書省著作佐郎呂惠卿為太 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冬十月丙申,富弼罷為武寧軍 節度使、判亳州,曾公亮、陳升之並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城綏州,命郭逵選將置守具。逵遣趙卨交夏人所 納安遠、塞門二砦,就定地界。夏人渝初盟,卨請城綏 州,不以易二砦,因改名綏德城。戊戌,以蕃官禮賓使 折繼世為忠州刺史,左監門衛將軍嵬名山為供備 庫使,仍賜姓名趙懷順。丙辰,詔御史請對,並許直由 閤門上殿。戊午,宗諤復平章事。己未,夏人來謝封冊。 辛酉,錄楊承信曾孫立、田重進曾孫章為三班借職。 十一月乙丑,命韓絳制置三司條例。甲戌,詔「祖宗之 後世襲補外官,非袒免親,罷賜名授官。」丙子,罷諸路 提刑武臣。頒《農田水利約束》。壬午,御邇英閣聽講。賜 汴口役兵錢。己丑,減天下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閏 月庚子,濬御河。壬子,置交子務。是月,差官提舉諸路 常平廣惠倉,兼管勾農田水利差役事。十二月癸亥 朔,復減后妃、公主及臣僚推恩。癸酉,增失入死罪法。 丙戌,增三京留司、御史臺、國子監及宮觀官,以處「卿、 監、監司、知州之老者。」戊子,遼遣蕭惟禧來賀正旦。是 歲,交州來貢。
三年春正月癸丑,錄「唐李氏、周柴氏後。」乙卯,詔諸路 散青苗錢,禁抑配。戊午,判尚書省張方平罷知陳州。 二月壬申,以翰林學士司馬光為樞密副使,凡九辭, 詔收還敕誥。甲戌,以河州刺史瞎欺丁本徵為金紫 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乙酉,韓琦罷河北安撫使, 為大名府路安撫使。三月丙申,孫覺、呂公著、張戩、程 顥、李常上疏極言新法,不聽。己亥,始策進士,罷詩、賦、 論三題。戊申,李常言青苗斂散不實,有旨具析。翰林 學士兼知通進銀臺司范鎮封還詔書,以為不當,坐 罷職,守本官。壬子,賜禮部奏名進士、明經及第八百 二十九人。乙卯,詔諸路毋有留獄。丙辰,立試刑法及 詳刑官。右正言孫覺以奉詔反覆,貶知廣德軍。夏四 月癸亥,幸金明池觀水嬉,宴射瓊林苑。丙寅,遼遣耶 律寬來賀同天節。丁卯,給兩浙轉運司度僧牒,募民 入粟。戊辰,御史中丞呂公著貶知潁州。己卯,趙抃罷 知杭州,以韓絳參知政事,監察御史裏行程顥罷為 京西路同提點刑獄。壬午,右正言李常貶通判滑州, 監察御史裏行張戩貶知公安縣,王子韶貶知上元 縣。癸未,侍御史知雜事陳襄罷為同修起居注,程顥 簽書鎮寧軍節度判官公事,前秀州軍事判官李定 為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裏行。五月癸巳,詔並邊州郡 毋給青苗錢。太白晝見。壬寅,詔令司馬光詳定轉對 封事。甲辰,詔罷制置《三司條例》歸中書。辛亥,賜進士 蘇丕號「安退處士。」壬子,罷入閤儀。丁巳,詔以審官院 為東院,別置西院。六月癸酉,日有五色雲。丁丑,封宗 室秦、魯、蔡、魏、燕、陳、越七王後為公。戊寅,詔修武成王 廟。丙戌,知諫院胡宗愈貶通判真州。秋七月辛卯,歐 陽修徙知蔡州。壬辰,呂公弼罷樞密使,以知太原府馮京為樞密副使。置潞州交子務。戊戌,雨雹。癸丑,詳 定宗室襲封制度。甲寅,置三班院主簿。八月戊午,罷 看詳銀臺司文字所。丙寅,以旱慮囚,死罪以下遞減 一等,杖、笞者釋之。以衛州旱,令轉運司振恤,仍蠲租 賦。戊寅,詔「川峽、福建、廣南七路官,令轉運司立格就 注具為令。」遣張景憲等賀遼主生辰、正旦。己卯,夏人 犯大順城。知慶州李復圭以方略授環慶路鈐轄李 信、慶州東路都巡檢劉甫、監押種詠出戰,兵少取敗。 復圭誣信等違其節制,斬信及劉甫。種詠死於獄。是 月,慶州巡檢姚兕敗夏人於荔原堡,鈐轄郭慶、都監 高敏死之。九月戊子朔,中書置檢正官。乙未,韓絳罷 為陝西宣撫使。己亥,始試法官。庚子,曾公亮罷為司 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辛丑,以馮京參知政事, 翰林學士吳充為樞密副使。乙巳,親策賢良方正及 武舉。壬子,太白晝見。癸丑,作東西府以居執政。司馬 光罷知永興軍。詔環慶陣亡義勇餘丁當刺者悉免 之。冬十月辛酉,詔延州毋納夏使。甲子,雨木冰。壬申, 朝謁神御殿。丙子,知慶州李復圭擅興兵敗績,誣裨 將李信、劉甫、種詠以死,御史劾之,貶保靜軍節度副 使。戊寅,陳升之以母憂去位。乙酉,詔罷諸場務內侍 監當。十一月戊子,振河北饑民徙京西者。己丑,官節 行之士二十一人。壬辰,蠲陝西蕃部貸糧。癸卯,授布 衣王存下班殿侍、三班差使、宣撫司指揮使。甲辰,夏 人寇大順城,都監燕達等擊走之。庚戌,詔「升朝官除 南郊赦封贈父母外,不得以加恩轉官。」乙卯,以韓絳 兼河東宣撫使。梓州路轉運使韓璹等以能興利除 害,賜帛有差。十二月己未,詔立諸路更戍法,舊以他 路兵雜戍者遣還。乙丑,立保甲法。丁卯,以韓絳、王安 石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珪參知政事。賜布衣陳 知彥進士出身,知縣王輔同進士出身。庚午,夏人寇 鎮戎軍三川砦,巡檢趙普伏兵邀擊,敗之。丁丑,增廣 南攝官奉。戊寅,初行免役法。賜西蕃董氈詔並衣帶、 鞍馬。庚辰,命王安石提舉編修《三司令式》。壬午,遼遣 蕭遵道等來賀正旦。癸未,命宋敏求詳定命官使臣 過犯。是歲,振河北、陝西旱饑,除民租。交阯入貢。廣源 《下溪州》蠻來附。
四年春正月丁亥朔,不視朝。己丑,種諤襲夏兵於囉 兀北,大敗之,遂城囉兀。自是夏人日聚兵為報復計, 言者以諤為稔邊患,不便。壬辰,王安石請鬻天下廣 惠倉田為三路及京東常平倉本,從之。乙未,渝州夷 賊李光吉叛,巡檢李宗閔等戰死,命夔州路轉運使 孫構討平之。詔詳定《大辟覆讞法》。丁酉,朝謁太祖、太 宗神御殿。庚子,幸集禧觀,宴從臣;又幸大相國寺,御 宣德門觀燈。韓絳等言「種諤領兵入西界,斬獲甚眾」, 詔遣使撫問。乙巳,停括牧地。丁未,立京東、河北賊盜 重法。庚戌,罷永興軍買鹽鈔場。甲寅,定文德殿朔朢 視朝儀。二月丁巳朔,罷詩賦及明經諸科,以經義、論、 策試進士。置京東西、陝西、河東、河北路學官,使之教 導。辛酉,詔治吏沮青苗法者。戊辰,詔振河北民乏食 者,賻恤西界戰死軍人。庚午,于闐國來貢。壬申,進封 高密郡王頵為嘉王。癸酉,詔審官院所定人赴中書 察堪任者引見。甲戌,賜討渝州夷賊兵特支錢。丁丑, 禱雨。詔增漳河等役兵。三月丁亥,夏人陷撫寧堡。戊 子,慶州廣銳卒叛,尋討平之。庚寅,詔「給諸路學田,增 教官員。」辛卯,遣使察奉行新法不職者。癸卯,減河東、 陝西路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民緣軍事科役者,蠲 其租賦。丙午,種諤坐陷撫寧堡,責授汝州團練使、潭 州安置。丁未,韓絳坐興師敗衂罷,以本官知鄧州。辛 亥,錄唐李氏後。夏四月丙辰朔,恤刑。辛酉,遼遣蕭廣 等來賀同天節。壬戌,遣環慶都鈐轄幵贇以兵屯邠、 涇、河中,以備西夏。癸亥,罷陝西交子法。癸酉,司馬光 權判西京留臺,種諤再貶賀州別駕。甲戌,詔司農寺 月進諸路所上雨雪狀。丙子,遣使按視宿、亳等州災 傷,仍令修飭武備。壬午,定進士考轉官。五月甲午,右 諫議大夫呂晦卒。壬寅,詔許富弼養疾西京。丙午,高 麗國來貢。辛亥,詔宗室率府副率以上,遭父母喪及 嫡孫承重,並解官行服。壬子,詔恩、冀等州災傷,遣使 振恤,蠲其稅。六月丁巳,河北饑民為盜者減死刺配。 庚申,群臣三上尊號曰「紹天法古文武仁孝皇帝」,不 許。甲子,歐陽修以太子少師致仕。丙寅,慮囚。甲戌,富 弼坐格青苗法,徙判汝州。秋七月戊子,層檀國來貢。 甲午,振恤兩浙水災。乙未,錄死事將校崔達子遇為 三班奉職。丁酉,監察御史裏行劉摯罷監衡州鹽倉, 御史中丞楊繒貶知鄭州。庚子,詔宗室不得祀祖宗 神御。丁未,詔唐、鄧給流民田。八月癸丑朔,高麗來貢。 遣官體量《陝西差役新法》及民間利害。甲寅,詔郡縣 保甲與賊鬥死傷者,給錢有差。庚申,復《春秋》三傳「明 經取土。」癸酉,遣楚建中等賀遼主生辰、正旦。置洮河 安撫司,命王韶主之。九月丙戌,河決鄆州。辛卯,大饗 明堂,以英宗配,赦天下,內外官進秩有差。庚子,夏人 入貢。癸卯,增選人奉。冬十月壬子朔,罷差役法,使民出錢募役,立選人及任子出官試法。丙辰,置樞密院 檢詳官。戊辰,立太學生內外上舍法。丙子,詔罪人配 流遇冬者,至中春乃遣。十一月壬午朔,詔「凡賞功罰 罪事可懲勸者,月頒之天下。」甲申,詔蠲逋租。丁亥,作 中太一宮。壬寅,開洪澤河,達於淮。十二月辛亥朔,詔 增賜國子監錢四千緡。戊午,歸夏俘。己未,安定郡王 從式薨。甲子,封越國公世清為會稽郡王。丙寅,省諸 路廂軍。乙亥,崇義公柴詠致仕,子若訥襲封。丙子,遼 遣耶律紀等來賀正旦。
五年春正月己丑,詔聽降羌歸國。己亥,詔太廟時饗, 以宗室使相已上攝事。置京城邏卒,察謗議時政者 收罪之。二月壬子,龜茲來貢。以兩浙水,賜穀十萬石 振之,仍募民興水利。壬戌,詔罷陝西遞運銅、錫。癸亥, 太白晝見。丙寅,以知鄭州呂公弼為宣徽南院使、判 秦州,龍圖閣直學士蔡挺為樞密副使。三月甲午,李 日尊卒,子乾德嗣,遣使弔贈。戊戌,富弼以司空致仕, 進封韓國公。立文武換官法。丙午,以內藏庫錢置市 易務。夏四月庚戌朔,立殿前馬步軍春秋校試殿最 法。乙卯,遼遣耶律適等來賀同天節。己未,括閑田,置 弓箭手。辛未,塞北京決河。五月辛巳,詔以古渭砦為 安遠軍,命王韶兼知《軍,行教閱法》。「宗室非袒免親者 許應舉。」庚寅,以青唐大首領俞龍珂為西頭供奉官, 賜姓名包順。壬辰,以趙尚寬等前守唐州闢田疏水 有功,增秩以勸天下。丙午,太白晝見。行保馬法。六月 壬子,曾公亮以太傅致仕。癸亥,詔以四場試進士。丙 寅,作京城門銅魚符。乙亥,置武學。秋七月壬寅,初以 文臣兼樞密都承旨。閏月庚戌,遣中書檢正官章惇 察訪荊湖北路。詔「入內供奉官以下,已有養子,更養 次子為內侍者斬。」八月甲申,太子少師致仕歐陽修 薨。秦鳳路沿邊安撫王韶復武勝軍。丁亥,詔求歐陽 修所撰《五代史》。壬辰,以武勝軍為鎮洮軍。癸巳,遣崔 台符等賀遼主生辰、正旦。乙未,詔侍從及諸路監司 各舉「有才行者一人。」甲辰,王韶破木征於鞏令城。頒 《方田均稅法》。九月癸丑,許宗室試換文資。癸亥,始御 便殿,旬校諸軍武技。丙寅,少華山崩,詔壓死者賜錢, 貧者官為葬祭。淮南分東、西路。冬十月戊戌,升鎮洮 軍為熙州、鎮洮軍節度,置熙河路。減秦鳳囚罪一等。 十一月癸丑,河州首領瞎藥等來降,以為內殿崇班, 賜姓名包約。丁卯,貶權監察御史裏行張英監荊南 稅。壬申,分陝西為永興、秦鳳路,仍置六路經略司。章 惇開梅山,置安化縣。十二月丙子,赦亡命荊湖溪洞 者。丁丑,詔太原置弓箭手。戊寅,詔「寺觀奉聖祖及祖 宗陵寢神御者免役錢。改溫成廟為祠。」壬午,陳升之 為樞密使。癸未,雨土。乙未,築熙州南北關及諸堡砦。 己亥,遼遣蕭瑜等來賀正旦。
六年春正月辛亥,復禧祖為太廟始祖,以配感生帝, 祧順祖於夾室。二月辛卯,夏人寇秦州,都巡檢使劉 惟吉敗之。丙申,永昌陵上宮東門火。王韶復河州,獲 木征妻子。壬寅,以韓絳知大名府。三月己酉,詔贈熙 河死事將田瓊禮賓使,錄其子三人、孫一人。庚戌,親 策進士,置經局,命王安石提舉。辛亥,試明經諸科。丙 辰,以四月朔日當食,自丁巳避殿減膳,降天下囚罪 一等,流以下釋之。己未,置諸路學官。壬戌,賜奏名進 士、諸科及第、出身五百九十六人。甲子,交州來貢。丁 卯,宰相上表請復膳,不許。詔進士、諸科並試明法注 官。戊辰,置刑獄檢法官。庚午,封李日尊子乾德為交 阯郡王。夏四月甲戌朔,日食不見。乙亥,御殿復膳。西 南龍蕃諸裔來貢。置律學。丁丑,遼遣耶律寧等來賀 同天節。甲午,定齊、徐等州保甲。戊戌,裁定在京吏祿。 五月癸卯朔,播州楊貴遷遣子光震來貢,以光震為 三班奉職。戊申,禱雨。乙丑,詔京東路察士人有行義 者以聞。遣中書檢正官熊本措置瀘夷。西京左藏庫 副使景思忠等攻燒「遂州夷囤,戰歿,錄其子昌符等 七人,軍士死者,賜其家錢帛有差。」辛未,西南龍蕃來 貢。六月己亥,置軍器監。秋七月乙巳,詔京西、淮南、兩 浙、江西、荊湖等六路各置鑄錢監。丙午,大食陀婆離 來貢。己酉,禱雨。甲寅,錄在京囚,死罪以下降一等,杖 罪釋之。丁巳,詔沿邊吏殺熟戶以邀賞者戮之。乙丑, 分河北為東、西路。丙寅夜,西北有聲如磑。八月壬申 朔,遣賈昌衡等賀遼主生辰、正旦。甲申,罷簡州歲貢 綿紬。甲午,賜熙河、涇原軍士特支錢。戊戌,復比閭族 黨之法。九月壬寅,置兩浙和糴倉,立斂散法。戊申,詔 興水利。辛亥,策武舉。戊午,岷州首領木令征以其城 降。王韶入岷州。丙寅,太白犯斗。戊辰,詔禱雨決獄。冬 十月辛未,章惇平懿、洽州蠻。辛巳,以復熙、河、洮、岷、疊、 宕等州,御紫宸殿受群臣賀,解所服玉帶,賜安石。甲 申,朝獻景靈宮。丙戌,振兩浙、江、淮饑。壬辰,行折二錢。 丁酉,遣使瘞熙河戰骨。十一月癸丑,《中太乙宮》成,減 天下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乙卯,親祀太乙宮。丙寅, 大雪,詔京畿收養老弱凍「餒者。」十二月戊子,詔決開 封府囚。丙申,遼遣耶律洞等來賀正旦七年春正月辛亥,賞復岷、洮等州功,西京左藏庫使 桑湜等遷官有差。壬子,幸中太一宮,宴從臣,又幸大 相國寺,御宣德門觀燈。乙卯,封皇子俊為永國公。甲 子,熊本平瀘夷。二月辛未,于闐來貢。發常平米振河 陽饑民。癸未,詔「三司歲會天下財用出入之數以聞。」 己丑,禱雨。辛卯,置客省、引進、四方館、閤門使副等員。 乙未,知河州景思立等與青宜結鬼章戰於踏白城, 敗死。廢遼州。三月壬寅,木征鬼章寇岷州,高遵裕遣 包順等擊走之。慮囚,減死罪一等,杖以下釋之。癸卯, 以旱,避殿減膳。乙巳,白虹貫日。丙午,遣使分行諸路, 募武士赴熙河。庚戌,詔熙河死事者家給錢有差。罷 兩浙增額預置紬絹,令諸路監司察留獄。癸丑,群臣 表請復膳,不許。丙辰,遼遣林牙蕭禧來言河東疆界, 命太常少卿劉忱議之。己未,行方田法。甲子,遣使報 聘於遼。乙丑,詔以災異求直言。夏四月癸酉,以旱,罷 方田。是日,雨。遼遣耶律永寧等來賀同天節。乙亥,王 韶破西蕃於結河川。丙子,御殿復膳。己卯,以高遵裕 為岷州團練使。甲申,詔「邊兵死事無子孫者,廩其親 屬終身。」乙酉,王韶進築珂諾城,與蕃兵連戰,破之,斬 首七千餘級,焚三萬餘帳,木征率酋長八十餘人詣 軍門降。雨雹。丙戌,王安石罷知江寧府。以韓絳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翰林學士呂惠卿參知政 事。置沅州。丁酉,詔王韶發木征及其家赴闕。遼遣樞 密副使蕭素議疆界於代州境上。五月戊戌朔,減熙 河路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辛丑,詔河州瘞蕃部暴 骸。壬寅,雨雹。癸卯,大雨雹。辛亥,罷賢良方正等科。乙 丑,大雨水,壞陝、平陸二縣。六月戊寅,賜討洮州將士 特支錢。丁亥,作渾儀、浮漏。廣州鳳凰見。以木征為榮 州團練使,賜姓名趙思忠。秋七月癸卯,群臣五上尊 號曰「紹天憲古文武仁孝皇帝」,不許。癸亥,詔河北兩 路捕蝗。又詔開府、淮南提點提舉司檢覆蝗旱。以米 十五萬石振河北西路災傷。八月丁丑,賜環慶安撫 司度僧牒,以募粟振漢、蕃饑民。遣張芻等賀遼主生 辰、正旦。辛卯,詔免淮南、開封府來年春夫,除放邢、洛 等州秋稅。癸巳,置場於南薰安上門,給流民米。集賢 院學士宋敏求上《編修閤門儀制》。九月戊戌,以時雨 降,詔河北、京西、陝西、淮南等路勸民趨耕,有因事拘 繫者釋之。壬子,三司火。癸丑,置京畿、河北、京東西路 三十七將。甲寅,詔樞密院議邊防。冬十月壬申,詔韓 琦、富弼、文彥博、曾公亮條代北事宜以聞。戊寅,詔浙 西路提舉司出米振常、潤州饑。庚辰,置三司會計司, 以韓絳提舉。辛巳,以河北災傷,減州軍文武官員。癸 巳,以常平米於淮南西路易饑民所掘蝗種,又振河 北東路流民。十一月己未,祀天地於圜丘,赦天下。十 二月丙寅,省熙、河、岷三州官百四十一員。丁卯,文武 官加恩。己丑,遼遣耶律寧等來賀正旦。是歲,高麗入 貢,淯井、長寧夷十郡及武都夷內附。
八年春正月庚子,蔡挺罷判南京留司御史臺,馮京 罷知亳州。丙午,分京東為東、西路。輟江南東路上供 米,均給災傷州軍。丁未,御宣德門觀燈。乙卯,詔出使 廷臣,所至采吏治能否以聞。雨木冰。戊午,詔所在流 民願歸業者,州縣齎遣之。己未,洮西安撫司以歲旱, 請為粥以食羌戶饑者。二月甲子,增陝西錢監,改鑄 「大錢。」癸酉,以王安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戊寅,詔樞 密副都承旨張誠一等以李靖營陣法教殿前馬步 軍。乙酉,初行河北戶馬法。丙戌,停京畿土功七年。三 月丁酉,振潤州饑。戊戌,知河州鮮于師中乞「置蕃學, 教蕃酋子弟,賜田十頃,歲給錢千緡,增解進士二人」, 從之。庚子,遼蕭禧再來,遣韓縝往河東會議。癸丑,知 制誥沈括報聘。復振常、潤饑民。戊午,太白晝見。夏四 月乙丑,詔減將作監冗官。丁卯,遼遣耶律景熙等來 賀同天節。乙亥,正禧祖禘祫東向位。戊寅,以吳充為 樞密使。壬午,湖南江水溢。閏月乙未,陳升之罷為鎮 江軍節度使、判揚州。廣源州劉紀寇邕州,歸化州儂 智會敗之。壬寅,沈括上《奉元曆》。癸卯,以宣徽北院使 張方平判永興軍。分秦鳳路兵為四將。壬子,沂州民 朱唐告前餘姚縣主簿李逢謀反,辭連右羽林大將 軍世居及河中府觀察推官徐革,命御史中丞鄧綰、 知諫院范百祿、御史徐禧雜治之。獄具,世居賜死,逢、 革等伏誅。甲寅,錄趙普後。乙卯,詔西南蕃五姓蠻五 年一入貢。五月辛酉朔,慮囚,降死罪一等,杖以下釋 之。甲子,分環慶兵為四將。丁丑,雨土及黃毛。甲申,熙 河路蕃官殿直頓埋謀叛,伏誅。己丑,遣使振鄜延、環 慶饑。六月乙未,日上有五色雲。丙午,釃汴水入蔡河 以通漕。己酉,頒王安石《詩》《書》《周禮》義於學宮。辛亥,以 安石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戊午,太師、魏國公 韓琦薨。己未,以琦配饗英宗廟庭。秋七月甲子,處州 江水溢。戊寅,太白晝見。戊子,分涇原兵為五將,命韓 縝如河東割地。八月庚寅朔,日當食,雲陰不見。癸巳, 募民捕蝗易粟苗,損者償之,仍復其賦。丙申,遣謝景
溫等賀遼主生辰、正旦,減官戶役錢之半。詔「發運司體實淮南、江東、兩浙米價,州縣所存上供米毋過百萬石,減直予民,斗錢勿過八十。」庚戌,韓絳罷發河北、 京東兵及監牧卒修都城。丁巳,大閱。九月庚申朔,王 安石兼修國史。立《武舉絕倫法》。冬十月庚寅,呂惠卿 罷知陳州。乙未,彗出軫。己亥,詔以災異數見,不御前 殿,減常膳,求直言。壬寅,赦天下。罷《手實法》。丁未,彗不 見。丙辰,御殿復膳。十一月戊寅,交阯陷欽州。壬午,立 陝西蕃丁法。甲申,交阯陷廉州。丙戌,渝州改南平軍。 十二月丙申,濬河。壬寅,以翰林學士元絳參知政事, 龍圖閣直學士曾孝寬簽書樞密院事。辛亥,天章閣 待制趙卨為安南道招討使,嘉州防禦使李憲副之, 以討交阯。癸丑,遼遣耶律世通等來賀正旦。甲寅,熙 河路木宗域首領結彪謀叛,熟羌日腳族青廝扒斬 其首來獻,補下班殿侍。
九年春正月乙丑,雨木冰。戊辰,交阯陷邕州,知州蘇 緘死之。己卯,下溪州刺史彭師晏及天賜州降。庚辰, 遣使祭南嶽、南海,告以南伐。辛巳,贈蘇緘奉國軍節 度使,諡忠勇。以其子子元為西頭供奉官、閤門祇候。 二月戊子,宣徽南院使郭逵為安南道招討使。罷李 憲,以趙卨副之。詔占城、占臘合擊交阯。己丑,宗哥首 領鬼章寇五牟谷,蕃官藺氈訥支等邀擊,大破之。己 亥,以出師,罷春宴。乙卯,雨雹。三月丙辰朔,進仁宗婉 容周氏為妃。辛酉,御集英殿,策進士,恤欽、廉、邕三州 死事家瘞戰亡士,賊所蹂踐,除其田征。甲戌,賜進士、 諸科及第、出身五百九十六人。丁丑,以廣西進士徐 伯祥為右侍禁、欽、廉、白州巡檢。宗哥首領鬼章寇五 牟谷,熙河鈐轄韓存寶敗之。庚辰,以種諤知岷州。夏 四月辛卯,遼遣耶律庶幾等來賀同天節。乙未,以遼 主母喪,罷同天節上壽。戊戌,復廣濟河漕。癸卯,詔「廣 南亡沒士卒及百姓為賊殘破者,轉運、安撫司具實, 並議振恤以聞。」甲辰,給空名告身付安南,以招降賞 功。詔諸路募武勇赴廣西。贈廣西死事將士官有差。 丙午,遣王苑臣等弔慰於遼。辛亥,茂州夷寇邊,遣內 副押班王中正經制。甲寅,遼遣耶律孝淳以國母喪 來告,帝發哀成服,輟視朝七日。五月丙辰朔,詔邕州 沿邊州峒首領來降者周惠之。癸亥,試諸醫學生。丙 寅,分兩浙為東、西路。丁卯,城茂州。壬申,詔「安南諸軍 過嶺」有疾者,所至護治。丙子,大理國來貢。庚辰,靜州 下首領董整白等來降。六月丁亥,詔安南將吏視軍 士有疾者,月以數聞。己丑,綿州都監王慶、崔昭用、劉 珪,左侍禁張乂援戰茂州,死之。詔「慶等子與借職,女 出嫁,夫與奉職。白丁王禹錫等二人賜錢其家。」辛卯, 詔「濱海富民得養蜑戶,毋致為外夷所誘。」己亥,慮囚, 降死罪一等,杖以下釋之。癸卯,以水源等洞蠻主儂 賀等七人為定遠、寧遠將軍。秋七月丙辰,朱崖軍黎 賊黃嬰入寇,詔廣南西路嚴兵備之。庚申,關以西蝗 《蝻虸蚄》生。壬戌,築下溪州,改名會溪城。癸亥,靜州將 楊文緒結蕃部謀叛,王中正斬之以徇。詔廣西死事 官無子孫者許立後。乙丑,詔「自今遇大禮推恩官,昭 憲太后族一人。」是日,安南行營次桂州,郭逵遣鈐轄 和斌等督水軍涉海,自廣東入,諸軍自廣南入。八月 甲申朔,齊州監務、左班殿直孫紀死賊,錄其一子為 三班備職。戊子,以文彥博守太保兼侍中,行太原尹。 己丑,遣程師孟等賀遼主生辰、正旦,罷鬻祠廟錢。丁 酉,禁北邊民闌出穀粟。庚子,占城來貢。九月戊午,濬 汴河。丙寅,詔罷都大制置河北河防水利司。己卯,遼 遣使回謝。詔恤嶺南死事家,表將士墓。冬十月乙酉, 太白晝見。乙未,詔東南諸路教閱新軍。丙午,王安石 罷判江寧府。以吳充監修國史,王珪為集賢殿大學 士,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資政殿學士馮京知樞密 院。辛亥,除放沅州歸明人戶去年倚閣秋稅。十一月 乙卯,賜廣南東路空名誥敕,募入錢助軍。辛酉,錄唐 相魏徵後。同州司士參軍道嚴流內銓特免試注官。 乙亥,以安南行營將士疾疫,遣同知太常禮院王存 禱南嶽,遣中使建祈福道場。己卯,洮東安撫司言包 順等破鬼章兵於多移谷。壬午,鬼章寇岷州,知州種 諤等敗之鐵城。十二月丙戌,安南偽觀察使劉紀降。 置司農丞。庚寅,子傭生。丁酉,詔「岷州界經鬼章兵燹 者賜錢,脅從來歸者釋其罪。」癸卯,郭逵敗交阯於富 良注,獲其偽太子洪真。李乾德遣人奉表詣軍門降, 逵遂班師。丁未,遼遣耶律連等來賀正旦。庚戌,詔「有 得鬼章、《泠雞朴》」首者,賞之,置威戎軍。
十年春正月乙丑,御宣德門觀燈。戊辰,仙韶院火,不 視朝。己巳,白虹貫日。二月甲申,以崇信軍節度使宗 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戊子,以鬼章敗種諤等,賞官 有差。辛卯,日中有黑子。甲子,詔「宗室使相雖及十年, 更不取旨磨勘。」丁酉,詔諸州歲以十一月給老疾貧 乏者粟,盡三月乃止。己亥,以王韶知洪州。丙午,以復 廣源、蘇、茂等州,群臣表賀。赦廣州囚罪一等,徒以下 釋之。賜行營諸軍錢,民緣征役者恤其家。以廣源州 為順州。赦李乾德罪。以郭逵判潭州,趙卨知桂州。己酉,以交阯降,赦廣南東路、荊湖南路繫囚,餘各降一 等,徒以下釋之。三月辛未,慮囚,降死罪一等,杖以下 釋之。壬申,詔州縣捕蝗。夏四月辛巳,復置憲州。乙酉, 遼遣蕭儀等賀同天節。癸巳,文州蕃賊寇邊,州兵擊 走之。丁酉,賜熙河路兵特支錢,戰死者賜帛,免夏秋 稅。五月戊午,詔修仁宗、英宗廟。甲戌,太白晝見。六月 壬午,注輦國朝貢。癸巳,王安石以使相為集禧觀使。 丁未,罷岷州鐵城堡。秋七月甲寅,禱雨。丁巳,令諸路 歲上縣令課績。辛酉,群臣五上尊號曰奉天憲古文 武仁孝皇帝,不許。乙亥,郭逵以安南失律,貶為左衛 將軍。丙子,河決澶州曹村埽。八月壬寅,詔潭州置將 及增武臣一員。遣蘇頌等賀遼主生辰、正旦。甲辰,詔 侍從、臺諫、監司各舉文臣有才行者一人。九月庚戌, 詔河決害民田,所屬州縣疏瀹,仍蠲其稅,老幼疾病 者振之。乙卯,詔:「諸傳宣、內批面諭,事無法守,並從中 書、樞密覆奏,其祈恩澤規免罪者劾之。」辛酉,詔鎮戎、 德順軍各置都監一員。癸酉,立義倉。甲戌,宗樸兼侍 中,封濮陽郡王。冬十月戊寅朔,宗樸薨。癸巳,昭化軍 節度使宗誼封濮國公。詔濮王子以次襲封奉祀。戊 戌,太子太師張昪卒。十一月庚午,以西蕃邈川首領 董氈、都首領青宜結鬼章為廓州刺史,阿令骨為松 州刺史。甲戌,祀天地於圜丘,赦天下。十二月丁丑朔, 占城國獻馴象。壬午,詔改明年為元豐。甲申,以郊祀, 文武官加恩。丁亥,封子傭為均國公。辛丑,遼遣耶律 孝淳等來賀正旦。
元豐元年春正月乙卯,以王安石為尚書左僕射、舒 國公、集禧觀使。戊午,命詳定郊廟禮儀。詔減陳留、捧 日、天武等軍剩員。庚申,御宣德門,召從臣觀燈。乙丑, 以太皇太后疾,驛召天下醫者。閏月辛巳,以翰林侍 讀學士、寶文閣學士、提點中太一宮呂公著兼端明 殿學士。己丑,詔贈尚書令韓琦依趙普故事。壬辰,樞 密直學士孫固同知樞密院事。己亥,太傅兼侍中曾 公亮薨。庚子,日中有黑子。癸卯,以公亮配饗英宗廟 庭。二月庚戌,濮國公宗誼薨。甲寅,以邕州觀察使宗 暉為淮康軍節度使,封濮國公。戊辰,詔赦安南戰棹 都監楊從先等,仍論功行賞。三月辛巳,慮囚,降死罪 一等,杖以下釋之。御邇英閣,沈季長進講《周禮》八法。 癸未,詔內外文武官各舉堪應武舉一人。廣南西路 經略司乞教閱峒丁,從之。乙未,御崇政殿閱諸軍。辰、 沅猺賊寇邊,州兵擊走之。夏四月己酉,遼遣耶律永 寧等來賀同天節。丙辰,詔增置兩浙路提舉官。庚申, 詔除《九經》外,餘書不得出界。癸亥,太白晝見。乙丑,封 虢國公宗諤為豫章郡王。戊辰,塞曹村決河,名其埽 曰「靈平。」五月甲戌朔,賜塞河役死家錢。乙亥,詔試中 刑法官以次推恩。六月癸卯朔,日有食之。乙巳,詔以 靈平功,遷太常博士苗師中等各一官。秋七月癸酉 朔,命西上閤門使、忠州團練使韓存寶經制瀘州納 溪夷。己亥,詔齊州預備水災。辛丑,夔州言甘露降。八 月癸卯,西邊將訥兒溫祿尊謀反,伏誅。丁未,詔河北 被水者蠲其租。甲寅,遣黃履等賀遼主生辰、正旦。戊 午,以韓絳為建雄軍節度使。己巳,詔濱、棣、滄三州被 水民以常平糧貸之。庚午,詔青、齊、淄三州給流民食。 九月癸酉,交阯來貢。癸未,李乾德表乞還廣源等州, 詔不許。乙酉,以端明殿學士呂公著、樞密直學士薛 向並同知樞密院事。詔祀天地及配帝並用特牲。是 月,武康軍嘉禾生,河中府甘露降。冬十月庚戌,定秋 試諸軍賞格。侍禁仵全死事,錄其弟宣為三班借職。 辛亥,韓存寶破瀘夷後城十有三囤。癸亥,于闐來貢。 十一月己丑,命龍圖閣直學士宋敏求等詳定正旦 御殿儀注。癸巳,辰州猺賊叛,詔沅州兵討之。己亥,罷 文武功臣號。是月,梁縣嘉禾生。十二月丙午,日中有 黑子,凡十二日。辛亥,錄囚,降死罪一等,杖以下釋之。 丙辰,詔青州民王贇以復父讎免死,刺配鄰州。戊午, 置大理寺獄。己未,詔罷都大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司。 甲子,以婉容邢氏為賢妃。詔罷三司推勘公事官,減 軍器監勾當公事、審官東院流內銓及將作監、三班 院主簿、左右軍巡判官。丙寅,遼遣耶律隆等來賀正 旦。
二年春正月乙亥,罷岢嵐、火山軍市馬。丙子,詔立高 麗交易法。壬午,以容州管內觀察使、上柱國、南陽郡 開國公楊遂為寧遠軍節度使。癸未,詔知沅州謝麟 督捕猺賊。甲申,御宣德門觀燈。丁亥,詔以經義、論試 宗室。甲午,京兆府學教授蔣夔乞以十哲從祀孔子, 從之。詔辰州敘浦縣置龍潭堡。是月,潁州、壽州甘露 降。二月甲寅,詔瘞漢州暴骸,日中有黑子。乙卯,以瀘 州夷乞弟犯邊,詔王光祖等討之。丙辰,詔定解鹽歲 額。乙丑,滄州饑,發倉粟賑之。三月庚午朔,董氈遣使 來貢。辛未,詔給地葬畿內寄菆之喪,無所歸者官瘞 之。庚辰,親試禮部進士。壬午,試特奏名進士及武舉。 癸未,試諸科名法。賜董氈緡錢、銀帛、對衣、金帶等物。 丙戌,詔雄州兩輸戶南徙者諭令復業。庚寅,疏汴、洛夏四月辛丑,幸金明池觀水嬉,宴射瓊林苑。甲辰,遼 遣蕭晟等來賀同天節。丁巳,陳升之以檢校太尉,依 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鎮江軍節度使、上柱國、秀國 公致仕。己未,陳升之卒。癸亥,定正旦御殿儀。甲子,詔 增審刑院詳議詳斷官。罷刑部校法官。是月,南康軍 甘露降,眉州生瑞竹。五月丙子,順州蠻叛,峒兵討平 之。庚辰,詔以濮安懿王三夫人並稱王夫人,祔濮國。 辛巳,太子太師致仕趙概上所集《諫林》。甲申,元絳罷 知亳州。乙酉,詔安南軍死事孤寡廩給之。戊子,御史 中丞蔡確參知政事。六月甲辰,廣西捕斬儂智春,執 其妻子以獻。戊申,命蔡確參定編修《傳法寶錄》。癸丑, 詔五路帥臣、副總管軍臣僚各舉任將領及大使臣 者二人。甲寅,清汴成。辛酉,詔鎮寧軍節度使、魏國公 宗懿追封舒王。是月,南康軍甘露降,忠州雨豆。秋七 月甲戌,張方平以太子少師致仕。戊寅,詳定朝會儀。 己卯,命中書旬考四方詔獄。庚辰,以淮康軍節度使 宗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丁亥,詳定郊廟禮儀。是月, 陳州芝草生。南賓縣雨豆,瓊州甘露降。八月丙申朔, 夏人寇綏德城,都監李浦敗之。辛丑,分涇原路兵為 十一將。壬寅,復八作司為東、西兩司,各置監官,文臣 一員,武臣二員。遣李清臣等賀遼主生辰、正旦。甲寅, 詔「增太學生舍為八十齋,齋三十人。外捨生二千人, 內捨生三百人。月一私試,歲一公試,補內捨生;間歲 一舍試,補上捨生。」以潁州為順昌軍節度。是月,曹州 生瑞穀,河陽生芝草。九月癸未,降順昌軍囚罪一等, 徒以下釋之。甲申,西南龍蕃來貢。丁亥,大宴集英殿。 己丑,進婕妤朱氏為昭容。壬辰,出《馬步射格鬥法》,頒 諸軍。甲午,西南羅蕃、方蕃來貢。冬十月丙申,西南石 蕃來貢。癸卯,置《籍田令》。詔立水居船戶,五戶至十戶 為一甲。戊申,交阯歸所掠民,詔以順州賜之。己酉,太 皇太后疾,上不視事。庚戌,罷朝謁景靈宮,命輔臣禱 於天地、宗廟、社稷,減天下囚死罪一等,流以下釋之。 乙卯,太皇太后崩。戊午,詔易太皇太后園陵曰「山陵。」 辛酉,以群臣七上表,始聽政。命王珪為山陵使。十一 月癸未,始御崇政殿。丁亥,雨土。十二月乙巳,御史中 丞李定上《國子監敕式令》並《學令》,凡百四十條。丙午, 復置御史六察。庚申,遼遣蕭寧等來賀正旦。是月,全 州芝草生,桂州甘露降。
三年春正月乙丑朔,以大行太皇太后在殯,不視朝。 癸酉,陞許州為潁昌府。丙子,降潁昌囚罪一等,徒以 下釋之。戊寅,上太皇太后諡曰「慈聖光獻。」戊子,詔審 刑院、刑部斷議官失入者,歲具數罰之。己丑,高麗國 遣使來貢。白虹貫日。辛卯,于闐國大首領阿令顛顙 溫等來貢。癸巳,白虹貫日。二月丙午,以翰林學士章 惇參知政事。丙辰,始御崇政殿視朝。丁巳,命輔臣禱 雨。三月乙丑,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吳充罷為觀文殿 大學士、西太一宮使。癸酉,葬慈聖光獻皇后於永昭 陵。丙子,南丹州入貢,以刺史印賜之。乙酉,祔慈聖光 獻皇后神主於太廟。戊子,降兩京、河陽囚罪一等,民 緣山陵役者蠲其賦。己丑,以慈聖光獻皇后弟昭德 軍節度使曹佾為司徒兼中書令,改護國軍節度使, 餘親屬加恩有差。夏四月乙未,觀文殿大學士吳充 薨。丁酉,封宗暉為濮陽郡王,濮安懿王子孫皆進官 一等。己亥,遼遣耶律永芳等來賀同天節。乙巳,以瀘 州夷乞弟侵擾,詔邊將討之。戊申,乞弟寇戎州,兵官 王宣等戰歿。甲寅,罷群牧行司,復置提舉買馬監牧 司。乙卯,令御史分案諸路監司。庚申,詔御史臺六察 以糾劾多寡為殿最,任滿取旨升黜。辛酉,增國子監 歲賜錢六千緡。五月乙丑,詔自今三伏內五日一御 前殿。辛巳,以潁昌進士劉堂上《制盜十策》,授徐州蕭 縣尉。甲申,復命韓存寶經制瀘夷。詔改都大提舉導 洛通汴司為都提舉汴河堤岸司。是月,青州臨朐、益 都石化為麵。六月甲午,日有五色雲。戊戌,詔省宗室 教授,存十三員。丙午,詔中書詳定官制。罷兵部勾當 公事官。詔河北、河東、陝西路各選文武官一員提舉 義勇、保甲。壬子,詔罷中書門下省主判官,歸其事於 中書。是月,安州、臨江軍產芝及連理麥。秋七月庚午, 河決澶州。甲戌,詔「自今遇大禮罷上尊號。」癸未,彗出 太微垣。丙戌,避殿減膳,詔求直言。丁亥,罷群神從祀 明堂。戊子,太白晝見。八月乙巳,罷省寺監官領空名 者。癸丑,遣王存等賀遼主生辰、正旦。戊午,彗不見。九 月壬戌,增宣祖定州東安墳地二十頃及守園戶。丙 寅,御殿復膳。乙亥,正官名。以開府儀同三司易中書 令、侍中、同平章事,特進易左右僕射,自是以下至承 務郎易祕書省校書郎、正字、將作監主簿有差,檢校 僕射以下及階散憲銜並罷。詳在《職官志》。辛巳,大饗 明堂,以英宗配,赦天下。癸未,薛向、孫固並為樞密副 使。乙酉,詔即景靈宮作十一殿,以時王禮祀祖宗。以 王安石為特進,改封荊國公。丙戌,進封岐王顥為雍 王,嘉王頵為曹王,並為司空;文彥博為太尉。封曹佾 為濟陽郡王,宗旦為華陰郡王,馮京為樞密使。薛向罷知潁州。丁亥,以呂公著為樞密副使。閏九月乙卯, 加文彥博河東、永興軍節度使,以富弼為司徒。十一 月己丑朔,日當食,雲陰不見。十二月甲辰,遼遣蕭偉 等來賀正旦。
四年春正月乙未,命步軍都虞候林廣代韓存寶經 制瀘夷。庚子,詔試進士加律義。辛亥,于闐來貢。馮京 罷知河陽,孫固知樞密院,龍圖閣直學士韓縝同知 樞密院事。二月辛未,置秦州鑄錢監。己卯,分東南團 結諸軍為十三將。三月乙未,詔在京官毋舉辟執政 有服親。癸卯,章惇罷知蔡州。甲辰,以翰林學士張璪 參知政事。乙巳,命官閱九軍營,陳法於京城南。戊申, 大閱。丙辰,董氈遣使來貢。夏四月癸亥,遼遣耶律祐 等來賀同天節。御延和殿閱試保甲。己巳,詔「罷南郊 合祭天地,自今親祀北郊如南郊儀,有故不行,則以 上公攝事。」壬申,慮囚。山陰縣主簿余行之謀反,伏誅。 乙酉,河決澶州小吳埽。五月丁酉,詔河東路提點刑 獄劉定專振被水民。戊申,封晉程嬰為成信侯,公孫 杵臼為忠智侯,立廟於絳州。六月戊午,河北諸郡蝗 生。癸未,命提點開封府界諸縣公事楊景略、提舉開 封府界常平等事王得臣督諸縣捕蝗。秋七月己丑, 太白晝見。庚寅,西邊守臣言夏人囚其主秉常,詔陝 西、河東路討之。甲午,鄜延、涇原、環慶、熙河、麟府路各 賜金銀帶、綿襖、銀器、鞍轡、象笏。甲辰,韓存寶坐逗遛 無功,伏誅。丁未,大軍進攻米脂砦。己酉,詔曾鞏充史 館修撰,專典史事。詔內外官司舉官悉罷。令大理卿 崔台符同尚書吏部、審官東西、三班院議選格。八月 乙卯朔,罷中書堂選,悉歸有司。丙辰,詔「蠲河北東路 災傷」州軍今年夏料役錢。辛酉,夏人寇臨州堡,詔董 氈會兵伐之。以金州刺史燕達為武康軍節度使。己 巳,復置滑州。丁丑,熙河經制李憲敗夏人於西市新 城,獲酋首三人、首領二十餘人。庚辰,又襲破於女遮 谷,斬獲甚眾。辛巳,司馬光、趙彥若上所修《百官公卿 年表》十卷,《宗室世表》三卷。九月乙酉,董氈遣使來貢, 且言「已遣首領洛施軍篤喬阿公等將兵三萬會擊 夏國。」李憲復蘭州古城。戊子,蘭州新順首領巴令謁 等三族率所部兵攻夏人撒捕宗城,敗之。己亥,王珪 上《國朝會要》。壬寅,閱河北保甲於崇政殿,官其優者 三十六人。甲辰,詳定郊廟奉祀禮儀。丙午,詔諭夏主 左右並嵬名部族諸郡首「領並許自歸。」戊申,太白犯 斗。庚戌,夏兵救米脂砦,鄜延經略副使種諤率眾擊 破之。辛亥,種諤又敗夏人於無定川。十月丁巳,米脂 砦降。己未,拂菻國來貢。庚申,熙河兵至女遮谷,與夏 人遇,戰敗之。乙丑,涇原兵至磨哆隘,遇夏人,與其統 軍梁大五戰,敗之,追奔二十里,斬大首領沒囉臥沙、 監軍使梁格鬼等十五級,獲首領統軍姪訖多埋等 二十二人。己巳,入銀州。庚午,環慶行營經略使高遵 裕復通遠軍。種諤遣曲珍等領兵通黑水、安定堡,路 遇夏人,與戰,破之,斬獲甚眾。癸酉,復韋州。乙亥,李憲 敗夏人於屈吳山。丁丑,曲珍與夏人戰於蒲桃山,敗 之。戊寅,種諤入貢州。詔諸將存撫降人。辛巳,史館修 撰曾鞏乞收采名臣、高士事跡遺文,詔從之。涇原節 制王中正入宥州。十一月癸未朔,日有食之。丁亥,諸 軍合攻靈州。種諤敗夏人於黑水。己丑,李憲敗夏人 於囉逋川。辛卯,種諤降橫河平人戶,破石堡城,斬獲 甚眾。辛丑,師還。癸卯,種諤至夏州。索家平兵眾三萬 人,以無食而潰。丙午,高遵裕以師還,夏人來追,遂潰。 十二月辛未,林廣破乞弟於納江。乙亥,慈聖光獻皇 後禫祭,宰臣王珪等上表請聽樂,不許。自是五表,乃 從之。戊寅,遼遣蕭福全等來賀正旦。
五年春正月癸未朔,不受朝。丙申,御宣德門觀燈。己 亥,白虹貫日。庚子,責授高遵裕郢州團練副使、本州 安置。乙巳,作新渾儀浮漏。辛亥,詔再議西討。以熙河 經制李憲為涇原、熙河蘭會安撫制置使,李浩權安 撫副使。二月癸丑朔,頒三省、樞密、六曹條制。詔「鄜延 軍士病不能歸者,賜其家絹十匹。」丙辰,以乞弟平,班 師。辛酉,詔董氈首領結鄰死者朝辭物,給其子董訥 支、藺氈贈賜絹百匹。癸亥,華陰郡王宗旦薨。丁卯,封 武昌軍節度觀察留後宗惠為江夏郡王。癸酉,以出 師,赦梓州路,減囚罪一等,民緣軍事役者蠲其賦。封 董氈為武威郡王。丙子,渤泥來貢。三月壬辰,親策進 士。甲午,策武舉。己亥,以日當食,避殿減膳,赦天下,降 死罪一等,流以下原之。詔杭州歲修吳越王墳廟。壬 寅,鄜延路副總管曲珍敗夏人於金湯。乙巳,賜進士、 諸科出身千四百二十八人。丙午,雨土。夏四月壬子 朔,日食不見。甲寅,御殿復膳。丁巳,遼遣耶律永端等 來賀同天節。己未,沈括奏「遣曲珍將兵綏德城應援, 討葭蘆塞左右見聚羌落」,詔從之。乙丑,以直龍圖閣 徐禧知制誥、權御史中丞。癸酉,官製成,以王珪為尚 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蔡確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 侍郎。甲戌,太中大夫章惇為門下侍郎,張璪為中書 侍郎,翰林學士蒲宗孟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王安禮為尚書右丞。錄唐段秀實後,復其家。丁丑,同知樞 密院呂公著罷知定州。五月辛巳朔,行官制。丁亥,賞 平蠻將士有差。癸巳,豐州卒張世矩等作亂,伏誅。其 黨王安以母老,詔特原之,作尚書省。戊戌,詔兩省官 人舉可任御史者各二人。甲辰,遣給事中徐禧治鄜 延邊事。六月辛亥朔,環慶經略司遣將與夏人戰,破 之,斬其統軍嵬名姝精嵬、副統軍訛勃遇。甲寅,王珪 上《兩朝史》。戊午,詔修《兩朝寶訓》。詔以成都路供給瀘 州邊事。曲赦免二稅。甲子,改翰林醫官院為醫官局。 壬申,交阯獻馴犀二。癸酉,豫章郡王宗諤薨。戊寅,曲 珍等敗夏人於明堂川。作天源河。秋七月辛巳,廣西 經略司言,「知宜州王奇與賊戰,敗績。」壬午,詔罷大理 寺官赴中書省讞案。戊子,詔御史中丞舒亶舉任言 事或察官十人。辛卯,詔尚書考功員外郎蔡京編《手 詔》。庚子,以蔡京為起居郎,仍同詳定官制。丁未,垂拱 殿宴修史官。己酉,始建雩壇,祀上帝,以太宗配。八月 庚戌朔,封御侍武氏為才人。壬子,進封均國公傭為 延安郡王。以昭容朱氏為賢妃。庚申,帝有疾。詔歲以 四孟月朝「獻景靈宮。」辛未,遣韓忠彥等賀遼主生辰、 正旦。鳳州團練使種諤以行軍迂道,降授文州刺史。 壬申,詔罷增減幕職、州縣官奉。甲戌,城永樂。戊寅,河 決原武。九月丁亥,夏人三十萬眾寇永樂,曲珍戰不 利,裨將寇偉等死之,夏人遂圍城。己丑,帝以疾愈,降 京畿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壬辰,遣使行視畿縣民 被水患者。乙未,詔張世矩等將兵救永樂砦。戊戌,永 樂陷,給事中徐禧、內侍李舜舉、陝西轉運判官李稷 死之。己亥,詔客省、引進、四方館、東西上閤門各置使 副等職。庚子,安化蠻寇宜州,知州王奇死之,詔贈忠 州防禦使。辛丑,賞董氈將士有差。癸卯,滑州河水溢。 冬十月辛亥,洛口、廣武大河溢。甲寅,知延州沈括以 措置乖方,責授均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鄜延路副 都總管曲珍以城陷敗走,降授皇城使。丙辰,修定景 靈宮儀。乙丑,詔贈永樂死事臣徐禧金紫光祿大夫、 吏部尚書,李舜舉昭化軍節度使,並賜諡忠愍,李稷 朝奉大夫、工部侍郎,入內高品張禹勤皇城使,各推 恩賜贈有差。癸酉,貶知太原府、資政殿大學士呂惠 卿知單州。十一月戊寅朔,罷御史察諸路。壬午,景靈 宮成,告遷祖宗神御。癸未,初行酌獻禮。乙酉,以奉安 神御,赦天下,官與享大臣子若孫一人。庚寅,紫宸殿 宴侍祠官。十二月丁巳,新樂成,以賢妃周氏為德妃。 辛酉,塞原武決河。丙寅,休日,御延和殿,引進對官十 入。辛未,西南龍蕃來貢。壬申,遼遣耶律儀等來賀正 旦。丙子,錄永樂死事將皇城使寇偉等十三人及東 上閤門副使景思誼等九十人有差。
六年春正月丁丑朔,御大慶殿受朝,始用新樂。儀鸞 司徹幕屋壞,毀玉輅。甲申,白虹貫日。丁亥,朝獻景靈 宮。己丑,層檀入貢。庚寅,御宣德門觀燈。癸巳,詔御史 六察罷上下半年更易法。乙未,詔修周、漢以來陵廟。 乙巳,御崇政殿閱武士。丙午,封楚三閭大夫屈平為 忠潔侯。二月丁未,夏人數十萬眾攻蘭州,鈐轄王文 郁率死士七百餘人擊走之。丙辰,以夏人犯蘭州,貶 熙河經略使李憲為經略安撫都總管,以王文郁為 西上閤門使,知蘭州副使李浩為四方館使。甲子,詔 「供備庫使高遵治、西京左藏庫副使張壽各降一官。」 三月辛卯,夏人寇蘭州,副總管李浩以衛城有功,復 隴州團練使。乙未,休日,御延和殿,引進對官八人。丙 申,河東將薛義敗夏人於葭蘆西嶺。戊戌,以檢校太 尉、上柱國、太原郡開國公王拱辰為武安軍節度使。 麟、府州將郭忠詔等敗夏人於乜離抑部,詔行賞有 差。己亥,河東將高永翼敗夏人於真卿流部。夏四月 己酉,朝獻景靈宮。辛亥,遼遣蕭固等來賀同天節。甲 子,禮部郎中林希上《兩朝寶訓》。李浩敗夏人於巴義 谿。辛未,雨土。壬申,御邇英閣。蔡卞進講《周禮》。五月丙 子朔,于闐入貢。甲申,以時暑,趣決開封大理獄。庚寅, 以旱慮囚。甲午,夏人寇蘭州,右侍禁韋定死之。癸卯, 詔賜資州孝子支漸粟帛。是月,夏人寇麟州,知州訾 虎敗之。六月乙巳朔,詔御史臺六察各置御史一員。 癸丑,詔「御史中丞、兩省官各舉可任言事或監察御 史五人。」閏月乙亥朔,夏主秉常請修貢,許之。戊寅,詔 陝西、河東毋輒出兵。丙戌,詔內外文武各舉應武舉 一人。汴水溢。丙申,太師、守司徒、韓國公富弼薨,諡文 忠。秋七月乙卯,祔孝惠、孝章、淑德、章懷皇后於廟。丙 辰,以四後祔廟,降京畿囚罪一等,流以下「原之。」孫固 罷知河陽。以同知樞密院韓縝知樞密院,戶部尚書 安燾同知樞密院。戊午,朝獻景靈宮。八月丙子,賜升 祔陪祠官宴於尚書省。己卯,太白晝見。乙酉,遣蔡京 等賀遼主生辰、正旦。辛卯,蒲宗孟罷,王安禮為尚書 左丞,吏部尚書李清臣為尚書右丞。九月癸卯朔,日 有食之。冬十月癸酉朔,秉常遣使上表,請復修職貢, 乞還舊疆。戊子,封孟軻為鄒國公。癸巳,會稽郡王世 清薨。庚子,尚書省成。辛丑,封馬援為忠顯王。十二月癸卯,加上仁宗諡曰「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 睿哲明孝皇帝」,英宗曰「體乾應曆隆功盛德憲文肅 武睿神宣孝皇帝。」甲辰,朝獻景靈宮。乙巳,朝饗太廟。 丙午,祀昊天上帝於圜丘,赦天下。甲寅,文彥博以太 師致仕。乙卯,以觀文殿大學士韓絳為建雄軍節度 使。庚申,幸尚書省,官執政五服內未仕者一人,進尚 書以下官一等。
七年春正月丙午,封洺州防禦使世準為安定郡王。 癸丑,夏人寇蘭州,李憲等擊走之。甲寅,以賢妃朱氏 為「德妃。」二月甲戌,太師文彥博入覲,置酒垂拱殿。癸 未,進封濮陽郡王宗暉為「嗣濮王。」封宗晟為高密郡 王,宗綽為建安郡王,宗隱為安康郡王,宗瑗為漢東 郡王,宗愈為華原郡王。三月辛丑,賜文彥博宴於瓊 林苑,帝製詩以賜之。庚申,御崇政殿大閱。壬戌,詔賜 鬼章寫經紙,還其所獻馬。癸亥,白虹貫日。夏四月辛 未,大食國來貢。乙亥,遼遣蕭浹等來賀同天節。丁丑, 賜饒州童子朱天錫《五經》出身。丙戌,景靈宮天元殿 門生芝草六本。壬辰,朝獻景靈宮。癸巳,夏人寇延州 安塞堡,將官呂真敗之。五月壬子,慮囚,降死罪一等, 杖以下釋之。辛酉,白虹貫日。壬戌,以孟軻配食文宣 王。封荀況、揚雄、韓愈為伯,並從祀。詔諸路帥臣、監司 等舉大使臣為將領。六月丙子,夏人寇德順軍,巡檢 王友死之。辛卯,江夏郡王宗惠薨。秋七月甲辰,伊、洛 溢,河決元城。丙午,遣使振恤,賜溺死者家錢。壬子,朝 獻景靈宮。甲寅,王安禮罷。八月庚午,詔王光祖遣人 招諭乞弟,許出降免罪補官。是歲,乞弟死。辛巳,遣陳 睦等賀遼主生辰、正旦。九月壬寅,西南龍蕃來貢。乙 巳,三佛齊來貢。乙丑,夏人圍定西城,熙河將秦貴敗 之。冬十月乙亥,夏人寇熙河。庚辰,饒州童子朱天申 對於睿思殿,賜《五經》出身。辛巳,朝獻景靈宮。戊子,詔 「分晝」、交阯界,以六縣二峒賜之。乙未,夏人寇靜邊砦, 涇原將彭孫敗之。十一月丁酉朔,寇清邊砦,隊將白 玉、李貴死之。甲辰,夏國主秉常遣使來貢。乙卯,太白 晝見。十二月戊辰,端明殿學士司馬光上《資治通鑑》, 以光為資政殿學士,降詔獎諭。庚寅,詔門下、中書外 省官同舉言事御史。辛卯,遼遣耶律襄等來賀正旦。 是歲,河東饑,河北水,壞洺州廬舍,蠲其稅。
八年春正月戊戌,帝不豫。甲辰,赦天下。乙巳,命輔臣 代禱景靈宮。乙卯,分遣群臣禱於天地、宗廟、社稷。二 月辛巳,開寶寺貢院火。丁亥,命禮部鎖試別所。癸巳, 上疾甚,遷御福寧殿。三省、樞密院入見,請立皇太子, 及請皇太后權同聽政,許之。三月甲午朔,立延安郡 王傭為皇太子,賜名煦,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乙 未,赦天下,遣官告於天地、宗廟、社稷諸陵。丁酉,皇太 後命吏部尚書曾孝寬為冊立皇太子禮儀使。戊戌, 上崩於福寧殿,年三十有八。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 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皇太后,德妃朱氏為皇太 妃,太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九月己亥,上大行皇 帝諡曰《英文烈武聖孝皇帝》,廟號神宗。十月乙酉,葬 於永裕陵。
贊曰:「帝天性孝友,其入事兩宮,必侍立終日,雖寒暑 不變。嘗與岐、嘉二王讀書東宮,侍講王陶講論經史, 輒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稱賢。其即位也,小心謙 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 不治宮室,不事遊幸。勵精圖治,將大有為。未幾,王安 石入相。安石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 而數敗兵。帝奮然將雪數世之恥,未有所當,遂以偏 見曲學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之法既 立,而天下洶洶騷動,慟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終不 覺悟,方斷然廢逐元老,擯斥諫士,行之不疑,卒致祖 宗之良法美意,變壞幾盡。自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 禍亂日起」,惜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