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144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四十四卷 |
第一百四十四卷目錄
帝紀部彙考一百三十八
明六
成祖
皇極典第一百四十四卷
帝紀部彙考一百三十八
[編輯]明六
[編輯]成祖本紀
[編輯]按《名山藏典謨記》,「成祖文皇帝諱棣,太祖第四子也。」
〈注〉臣於南京見《太常志》云:「帝為」碽妃所誕生,而《玉牒》則為高后第四子。《玉牒》出當日史臣所纂,既無可疑,南太常職掌相沿,又未知其據。臣謹備載之,以俟後人博考。
太祖分王諸王,以燕、元舊京近邊,擇可鎮服者居之, 以封上。洪武末年,使諸王出塞拒敵。燕、晉二王壯而 近,常被命同行,獨上深入有功,嘗一擒敵酋乃兒不 花,再擒酋將孛林帖木兒等數十人,敵自是不敢近 塞。上狀貌奇偉,美髭髯,英武寬仁,豪傑樂用其精熟 武事,老將皆謂「不及也。」太祖以威武治天下,心柔太 子注意上。涼國公玉時進間太子曰:「主上諸子中,殿 下度誰最愛者?」太子曰:「莫若燕王。」玉曰:「臣亦知之。臣 聞望氣者言,燕地有天子氣,殿下審之。」太子曰:「燕王 事我甚恭。」久之,太子薨,太祖益屬意,以學士劉三吾 對立太孫。太孫慮諸王太盛,既即位,聽齊泰、黃子澄 計,未改元而遷周王雲南,拘齊王京師,改元,而湘王 自焚,齊王廢,代王幽,岷王流,遂日夜防燕。建文元年 六月授密詔北平都指揮謝貴逼圍王城柵,斷端禮 門、四門路,殺王城卒。七月且逮上。都指揮張信密以 告,上遣朱能覘之。還報曰:「捄死於頸,不可後也。」上乃 用張玉、朱能言,擒謝貴。及北平布政使張昺,上書建 文君,請遵高皇帝祖「訓,起兵誅泰、子澄二姦臣。」《建文 君》不報,遂起兵,去其年紀,但稱元年。於是以丘福、張 玉、朱能為都指揮僉事,擢布政司吏李友直本司右 參議,而布政司參政郭資、按察副使墨麟、都指揮同 知李濬、陳恭等皆從上。
郭資為戶部尚書。仁宗即位,加太子太師。蹇義、夏原吉數短於上,謂資偏執常格恩澤,請罷資。上間以語楊士奇曰:「先皇興義旅,及吾昔居守,皆得資力,其人亦材,且危而任之,安而棄之,吾誠不忍。」 士奇對曰:「故舊不棄,此皇上盛德。顧資彊毅人毋得干。但詔敕所蠲租資,必責有司依歲額徵,此太過。誠如二臣言。」 上曰:「吾在此,復有原吉與同事,彼雖偏執,莫能行也。」 已竟罷政,賜璽書歸。踰月,上念之不已,命戶部給半俸復其家。
上諭將士曰:「我國家至親,受祚以來,守法循分。爾曹 共見少主信任姦臣,殘害骨肉,削奪五王,又及於我 高皇帝后,創業艱難,封建諸子,以嗣以續。皇天后土, 實則何辜?吾義與姦臣不共戴天矣!」言已垂涕。將士 感動,風雨四起,咫尺昏昧。少焉,東方雲開露,青天尺 許,有光燭地,映徹上下。將士皆喜,謂上得天,一戰而 「奪九門,再戰而破壩上,三戰而火白溝,四戰而拔滄 州,五戰而蹂夾河,六戰而得槁城,七戰而掩靈璧,凡 七大戰,遂涉泗濟淮,克盱眙,下揚州,渡江取鎮江,至 金川門,谷王穗開門以迎王師,上按兵入,建文君燔 宮赴火死,四年六月乙丑也。」丙寅,諸王群臣請即天 子位,三勸進。己巳,謁孝陵,欷歔感慕,攬轡回營。諸王 群臣備法駕,奉寶璽,道迎,遮擁登輦。軍卒耆老萬眾, 夾道拜,《頫懽》呼稱萬歲,遂即位。初,建文時,有道士歌 於途曰:「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已忽不見。 至是驗雲。復周王橚、齊王榑爵土,政繇洪武之舊,召 用洪武舊人,稱今年為洪武三十五年。凡從征靖難 之臣,遷敘有差。戮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於市。秋七 月壬午朔,大祀天地南郊,還,御奉天殿,告即位。大赦 天下,以明年為永樂元年。甲子,享太廟。楚王槙來朝, 遷孝康皇帝主陵園,仍稱懿文太子。降封其三子吳 王允熥為廣澤王,衡王允熞為懷恩王,徐王允𤐤為 敷惠王。上曰:「朕初舉義,用清君側,姦臣數人,既已伏 誅,嘉與萬方同樂至治。比聞在京軍民未喻朕心,轉 相扇惑。夫是皆高帝遺黎,吾入城之日,市不易肆,今 豈濫及無辜?」兵部急諭之。《賜在京諸王書》:往與諸弟 各一方,歲一見,或數歲一見。今早暮來聚,甚愜於心。 暑可三日一朝。敕論諸將士曰:「朕舉兵靖難,爾輩多 功。所司上狀未詳,以故未賞。昔中由王從高皇帝混 一天下,二年以後,賞典方行。今踰月,爾輒憤後,時不 已急乎?向在兵間,小捷必報,豈當大定,乃遂忽諸業? 敕所司亟上,誤許陳改。」上曰:「朕居藩邸,深知民艱。數年兵興,北方罷甚。前工部尚書嚴震、直戶部尚書王 鈍、應天府尹薛正言其分視山東、西、河、陜,以利病聞。」 敕論都督陳珪等曰:「朕長子居守北平,爾善輔之,申 明天下。誦讀《大誥》三篇,遇鄉飲,講解如舊。」八月,詔曰: 「朕皇考受天明命,奄有四方,褒厚親親,爰及異姓。允 炆不孝不仁,立未三年,骨肉幾盡。周王奉藩,匡輔無 愆,空宮籍財,害其相屬。王自歸京師,竄之瘴蠻,父子 殊方,幽囚窮窘,穴牆通食。謀搆湘王,闔宮自焚,加以 惡諡。」執齊「王於京師,囚代王於大同,幽岷王於雲南。 宿夕思惟,不盡不饜。復以懿文太子薨逝之時,皇考 有意立朕,尤所猜忌,聽信姦臣,縱兵相害。朕不得已, 舉事自救。荷天地祖考之靈,兵至畿甸,索其奸頑,允 炆慚負,自焚以死。諸王臣民尊朕為帝,重念骨肉之 親,良深存沒之感。」是用復封周王、河南齊王、青州。治 湘王墳廟,賜諡曰《獻。脫》。代王、岷王《囚幽》,封爵如故。封 秦愍王子尚。《興平王》,尚灴《永壽王》,尚炌定安王,《晉 恭王》子。濟《熿平陽王》,《濟熇廣昌王》。周王。長子《有燉》復 為周世子,有㷲汝陽王,有烜順陽王,有爌鎮平王。有 《宜陽王》《齊王子賢》《烶樂安王賢焌》《長山王賢》。「平 原王。於戲!天有顯道,應捷影響。衍本支於百世,資磐 石於萬年。」召秦王炳、代王桂、代世子《遜煓》來朝,晉王 濟熹來朝。上得建文時奏章千餘通,使侍讀學士解 縉等閱其干犯者悉燔之。既從容問:「爾等皆宜有。」眾 未對。修撰李貫進曰:「臣實無。」上曰:「爾謂無忠耶?朕非 惡盡心建文者,惡其導之壞祖法耳。事建文忠,建文 事朕忠,朕不必曲目覆。」九月,大封奉天靖難諸將丘 福淇國公,朱能、成國公,張武、陽城侯陳圭、泰寧侯鄭 亨、武安侯孟善、保定侯火真、同安侯顧成、鎮遠侯王 忠、靖安侯王聰、武城侯徐忠、永康侯張信、隆平侯李 遠、安平侯郭亮、安成侯房寬、思恩侯徐祥、興安伯徐 理、武康伯李濬新城伯,故張玉子輔、信安伯唐雲,新 昌伯故《譚淵子忠》、新寧伯孫巖、應城伯房勝、富昌伯 趙彝、忻城伯陳旭、雲陽伯劉才、廣恩伯茹瑺、忠誠伯 王佐、順昌伯陳瑄、平江伯王寧、永春侯曹國公李景 隆,「特進增祿。」諭即位於安南、暹邏、瓜哇、琉球、日本、西 洋、蘇門荅剌諸國。定功臣死罪減祿例。申明「木鐸教 民」之令。是月,肅王楧、蜀王椿、慶王㮵來朝,第三子郡 王高燧來朝。周世子有燉自雲南來朝。十月,申明洪 武中所定禮制度數,頒示中外。修《高皇帝實錄》。谷王 橞之國,甘州衛軍張真上書言事,上曰:「戍卒能言。」賜 衣一襲、鈔千貫。是月,寧王權、楚世子孟烷、慶成王濟 炫來朝。十一月,清理釋、道二教。丙戌,新作奉先殿成, 享五廟。壬辰,冊立徐皇后。免廣澤王允熥、懷恩王允 熞為庶人。敕諭兀良哈、韃靼野人諸部曰:「今天下一 家,邊將言爾諸酋長誠心歸向,朕用嘉之。特令百戶 裴牙失里敕諭爾,其各居邊境,永安生業,商賈貿易, 一從所便,欲來朝者與偕」至是月,岷王楩來朝,高平 王濟煜、長山王賢焌來朝。十二月,敕諭功臣曰:「古人 君以武功定天下者,必賴將臣之力,厥後往往不能 保全,何故哉?處高位者易驕縱,犯刑法者多怙終。人 君代天理物,豈容私其間哉?所以罰加焉必也。高皇 帝立法垂憲,欲世世行守。功臣有犯罰戒,再三戒之 不改,乃按誅之。至親且舊,不敢曲原志。人君子莫不 謂高皇帝英明果斷,上畏天命,下畏民情也。爾諸功 臣昔受高皇帝厚恩,今事朕,朕欲爾等悠久共富貴。 若復驕縱怙終,不問,則違高皇帝成法。問而寘諸法, 必謂朕寡恩。今錄高皇帝戒敕,申明布告,尚永遵之。 爾之不遵,後悔無及。」上曰:「公侯歷事皇考者,今皆年 邁,朕不忍勞,非見任事者,其令以朔望朝參。」詔求懷 才抱德之士,江西以儒士軒伯昂應詔,即擢為山東 布政司左參議。上問兵部尚書劉儁:「天下畜馬幾何?」 儁以數對。上曰:「古者掌兵政曰司馬,問國君之富則 數馬。卿嚴督所司,用心孳牧。」是月,寧化王濟渙、永和 王濟烺、壽昌王孟焯來朝。
永樂元年正月,敕曰:「朕惟天德好生,人君承天愛人 而已。夫輿圖之廣,非一人獨治,自古帝王與賢共之。 我太祖皇帝受天明命,勤愛保養生息三十餘年,政 教敷明,近古鮮儷。亦惟任天下之賢,理天下之務,旁 求民隱,宣通德意,用厥臻茲。朕靖難承統,重惟天下 皇考,天下軍民、皇考赤子,即位以來,夙夜匪寧。爾諸 文武臣體朕斯懷,毋怠毋忽,毋虐毋貪,毋為掊剋,毋 縱詭隨,持爾廉平,秉爾正直,勵爾公勤,擴爾忠恕,共 守成憲,毋或有違。惟民出稅賦以贍軍,惟軍執干戈 以衛民,軍非民不養,民非軍不安。惟爾文武群臣互 為保愛,無有侵害。惟皇考成憲,實萬世治安之具。遵 之則吉,違之則凶。其悉心一志,敬之慎之。」群臣請立 太子,不允。甲午,月食,陰雨不見。禮部請賀,不許。禮部 尚書李志剛等請遵高皇帝中都之制,立北平布政 司為京師。制曰:「可,其以為北京。」二月,設北京留守行 後軍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國子監。改北平府為順 天府,北平行太僕寺為北京行太僕寺。嚴誣告法。分命監察御史巡視民瘼於天下。諭韃靼可汗《鬼力赤 書》曰:「比聞北地推奉可汗,特遣齎織金文綺四端致 朕意。可汗能遣使往來,同為一家,豈不美哉!」並敕諭 元太師、右丞相馬兒哈咱,太傅、左丞相乜孫台,太保、 樞密知院阿魯台等,賜文綺各二。命三法司五日一 引奏罪囚,會官覆審承天門,如洪武中故事。命所在 官司瘞中原、江淮之被兵者。三月,群臣請立太子,不 允。令諸郡王長成者權住王府近州縣,講讀《詩》《書》,習 練弓馬,以通世故。四月,敕曰:「朕賴天地宗社之靈,父 皇母后之佑,以有天下。凡更改父皇之成憲,濁亂父 皇天下之奸惡,悉就誅戮。其餘文武官員,仍用無疑。 陞賞黜罰,從至公而已。昔唐太宗撥亂反正,貞觀盛 治,近古罕倫。求其故,則太宗善用天下之賢,釋王珪、 魏徵之嫌怨,舉李靖、尉遲敬德於仇敵,用房元齡、杜 如晦於異代。宋太祖起甲冑,平列國,與世休息,開三 百餘年洪基,亦惟其時。信任前朝舊臣范質、王溥、石 守信、王審琦等。夫是二君,尚借異代,況朕父皇之臣, 非讎怨他人之比。近有無知小人,尚懷疑慮,居閑妄 生異議,處事則不盡心。此不明朕推赤之意,不達天 命者也。」夫人君代天理物,故曰「天子」;奉行天命,故曰 「天吏。」若無天命,有力者皆得為矣。元有天下,廣土眾 民,國富兵強,孰得勝之?天命一去,群雄並起,爰統一 於我高皇。我高皇又用其才,釋怨錄仇,所以創業垂 統,身致太「平。今朕豈敢違天命與父皇之德法度者, 父皇法度,朕不敢私也。盡忠於國,雖仇必賞;心懷異 謀,雖親必誅。今敢有不思高皇帝之恩,妄分彼此,懷 疑怨謗,不安職事者,事發,族滅。」以浙西諸郡水,命戶 部尚書夏原吉往治。周王橚請立太子,不允。楚世子 孟烷、周世子有燉、蜀世子《悅燫》、平陽王《濟爌》、永安王 孟炯、順陽王有烜、長山王《賢焌》皆來朝。賜楚王楨書 曰:「別來思念世子,至具知安好。天下初定,勞困未甦, 兼以蝗旱相仍,正當養民而休之。今後宮、東宮燬於 建文,兄姑安焉。」賢弟言:「府中損壞,欲求修治,豈有愛 也?民安歲豐,乃量為之。今用護衛士聊葺而已。」禁金 銀交易以通鈔法,犯者准姦惡論。以代王桂擅興土 木,命自今王府非朝命不得擅役一軍民,私斂一錢 物。靖難之起也,北京及通州以婦人守埤。至是,上追 念之,命兵部錄姓氏行賞。五月,賜秦王尚炳書:「前令 諸郡王出居近州縣,練習講讀。念四方水旱蝗蝻,道 殣相望,修葺供億,勞費軍民。敕至,且令在國成造居 室,其即日罷。」又「聞晉王濟熹,令有司二十里設一火 燎,橋梁道路悉皆治除。今何時也,勞民如此乎!」遂書 戒晉王亦如之。敕北京刑部尚書郭資曰:「卿統長六 曹,悉心殫慮,措置糧儲,尤為撙節。比聞小人或加怨 謗。古云:『省己無愆,奚恤人言?卿朕素知。尚懋忠勤,以 副眷倚』。」敕陝西都司、布政司曰:「近令兄弟諸子出居 講讀習練,且令權住衛所衙門。比聞有司毀完造新, 採木伐石,使軍民不得力耕而休伍。夫天下軍民連 年死戰鬥,苦蝗旱,疲轉輸,朕甚憫之。」是以首詔中外, 申嚴所部,無擅取一毫,無擅役一夫,即朝廷亦有用 民時。如城池顛閼,築鑿不繼,後費將大。近於洛陽改 造周府,殊不得已。蓋以河決為先事,「諸王權住,是豈 不得已?重勞軍民,寧助朕為治意耶?敕到便罷,阻者 縶京,處以極刑,遷家於化外。」再封靖難諸將之未論 功者,袁容廣平侯,李讓富陽侯,李彬豐城侯,陳懋寧 陽伯,王通武義伯,王友清遠伯,陳賢榮昌伯,張興安 鄉伯,陳志遂安伯。上曰:「比見朝班,黥刺在列,雖朕用 人,新舊無間,官儀未」肅,其下群臣議。群臣上議,請洪 武中犯黨逆並黥刺及仕建文者,發配所繇;姦臣齊 黃進者,罷為民。上曰:「過矣。皇考作養人材,以遺子孫, 雖繇姦臣進,豈為姦臣用?犯黨逆者,發原配,所黥刺 者,罷為民。」敕北京行部曰:「昔高皇帝既定天下,念江 南五府勞於供餽,優恤繇賦。朕舉兵靖難,北京民出 丁力以助征,輸家財以益軍,朕亦未嘗忘。可覆實諸 郡縣,以其名聞。」六月,以久雨,命侍郎李文郁等佐尚 書夏原吉相度被水田堪種者趣種之,後時者除今 年租稅。丁巳,上高皇帝、高皇后尊諡,詔天下,頒諸裔 外國。諭翰林侍讀學士解縉等曰:「天下古今事物,載 籍極博,《韻府》《回溪》二書,擷摘尚略。朕欲自書契以來 經史百家至於孤方小道,類為一書,統之以韻,俾考 索如探囊。爾等如朕意諭兵部臣曰:『漢文帝時,閭巷 有馬千匹為群,其聽民畜私馬。賜韃靼可汗鬼方赤 書曰:『有天下者必得天命,非人力也。宋失天命,元世 祖得之。嗣後荒縱,民散政乖,又復失之。我高皇帝削 平禍亂,統馭華夏,豈人力也哉!朕承天休,入正大統, 重念帝王以天下為家,遣使者報書幣,可汗當知天 命廢興之故,講好修睦,乃聞竊有覦覬。古云:『順天昌, 逆天亡』,可汗博古知今,寧不鑒此』』。」再書諭意,並致儀 物。可汗審之,遺繒綺表裡各二,仍賜所部馬兒哈等 各一。辛卯,月食。周世子有燉來朝。八月,禮部言:「鹵簿 中宜有九龍車一乘。又舊有鉦、紅鼓各四面,魫燈、紅油紙各三對,今闕,請增。」上曰:「先朝審禮精矣,子孫遵 用,當自朕始。豈可輒益,以啟後奢?」蓋闕者增補,無者 如故。始命內臣齊喜提督廣東市舶。九月,諭中外群 臣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創業難,守成不易。剛柔寬猛 適其中,禮樂刑政有其序。唐、虞、三代至漢、唐、宋」,率繇 諸遺。是故舜「清問下民,報虐以威,誅四凶,舉五官,明 五刑,然後無為恭己。」神禹承之,無間可議。夏桀之亂, 民從其暴。成湯之興,兼弱攻昧,取亂侮亡,肇修人紀, 用革慆淫,既奠四方,子孫承之,惟鑒於成憲。殷紂之 亂,商俗靡靡。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遷殷頑民,滅國 五十。繼相成王,制禮作樂,垂拱仰成,刑措不用。漢承 秦亂,高祖令蕭何定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 法令嚴明。惠帝清靜。至於文、景,除挾書,已肉刑,務崇 寬厚。唐承隋末,諂諛汰侈,暴慢成風。高祖定官制,頒 律令,行租庸調法,沙汰僧尼道士,勳臣犯法,無所假 貸。太宗貞觀之後,懲斬趾,禁鞭背,刪定律令,變重為 輕,力行仁義,幾致刑措。宋興,承五季之亂,太祖、太宗 頗用重刑,糾繩姦慝,躬自折獄,務底明慎,立法制嚴, 用法情恕。咸平以後,刪其繁密,益務寬仁,子孫承之, 含弘光大,恭儉純誠,未嘗殺一不辜。此歷世守成創 業之事。「剛柔寬猛,禮樂刑政,厥中厥序,莫不遞用。朕 太祖高皇帝,天錫大聖之資,以當非常之變,奮自布」 衣,撥亂反正,比三代、漢、唐、宋創業之時又大相遠。蓋 高皇帝服古人所未易服,齊古人所不能齊,兢兢業 業,勞心焦思,晝夜圖惟,經權常變,不得已而用刑,特 權時之宜耳。及其立為典常,先議定律,損益更改,十 年乃成。復惟祖訓,傳之子孫。墨劓剕宮,並禁不用。欽 恤之意,已著《象刑》。權時之宜,不為常法。常法之立不 易,禮樂之用彌彰。朕克遵成憲,佩服聖謨,思守成之 不易,念刑措之尤艱。昔者唐虞三代,君臣之間,責難 訓迪,紀於《詩》《書》。今朕告教爾文武群臣,爾惟聽之。職 曰天職,民曰天民,工曰天工,祿曰天祿,皆非朕私。惟 群臣相朕,以彰天命,以奉天討,以亮天工,保茲天民, 以享天祿。善惡吉凶,實惟影響,可不敬哉!爾惟盡心, 勿謂忠有餘;爾惟盡力,勿以勞自伐。為名而善善無 成;計利而勤勤必怠。廉不怨貧,以廉為常行;勤不羨 逸,以勤為定分。事有繁簡,各安所遇;位有崇卑,各體 所處。爾群臣當知也。毋朋比,朋比必淪胥;毋利口,利 口必傾覆。毋奸欺,奸欺必暴露;毋怙終,怙終必殄絕。 依阿「尸祿位者昧理,擅權作威福者逆天,貪污恣情 慾者速戾,讒說殄行惑眾志者自刑,爾群臣當戒也。」 刑者,輔治之具,自古聖帝明王及朕皇考所甚重不 敢輕,不得已而用之者也。輕重,毫釐之間,禍福死生 之決也。「爾或不戒,臨民治獄,恬不加意,甚至信讒說, 執偏言,深文誤良善納賄,倒是非,作威,眩曲直,自作 聰明,發摘瑕纇,法外求情,致人以死,鬼神所見,甚可 畏也。朕為此懼,申慰日勤。審克之際,罪疑惟輕,乃有 懷殘忍之私,遵酷吏之軌,謗朝廷之寬恤,惑上下之 人心,所謂利口,必至傾覆,爾惟戒哉!」聖人用人,不求 其備,誠以才有高下,智有淺深,事皆盡善,上智所難, 動靜云為,豈無過誤。朕惟「念此,每加寬容。乃有恃茲, 屢造非彝,常懷倖免。」不知忽微之過豈可積多,非分 之恩,豈可常得。所謂「怙終必至於殄絕,爾惟戒哉!」亦 有柔奸隱慝,厚貌深情,夤緣扳結請托行私僥倖圖 為附下罔上。不感天子而感權臣;寧負公門,不負私 室。同惡相濟,同勢相保;邪惡同讒以陷忠良;同為奸 宄以匿其非,同幻譸張以護其短,同側媚以相師,同 諂諛以相說,所謂朋比奸欺,必至於淪胥暴露,爾惟 戒哉!亦有身為執法,賣直沽恩,謗人惑眾,起險言以 眩眾,滅公義以濟私,所謂「讒說殄行,唐虞所堲」,爾惟 戒哉!亦有愧赧於中,自懷疑貳,本無勞績,妄自驕矜, 居寵弗畏,因人毀譽,從己喜怒,生殺與奪,陰狠自肆, 所謂「擅權作威福,貪污縱情慾,爾惟戒哉!其旅進旅 退,依違其間,候朕顏色,同進諂諛,甘言遜志,無所建 明,尤朕所惡,所謂依阿尸祿位,亦恐獲戾於天,爾惟 戒哉!」於戲!忠臣為國,至於忘身。鄙夫事君,但知利己。 朝廷機務,取給目前,生民休戚,略不加意。僨事蔽賢, 偷安玩日。甚或微勞未報,自負「如山,小譴或加,中懷 憤怨。是自不恭於臣職,豈能共致於雍熙。朕務宵衣 旰食,豈為惡逸好勞,為上帝之監臨,守皇考之基業, 實資爾群臣,輔成治化,上答天命,迪朕之戒,時乃之 休。至於刑罰,尤悉乃心。考之於《書》,屢致其意。誠以民 命至重,鬼神難欺,譬之操刀而割,尚有血指之虞;當 食而言,或至吻傷之失。事雖切己,未免過違;心有不 存,視而不見,毫釐之差,生死之決,一往不復,雖悔何 追。朕寤寐思之,不自知其辭之復也。爾體朕心,無怠 於意,必欽必慎,惟明惟恤」,俾寬不至縱,嚴不至殘,囹 圄空虛,刑措不用,政教修舉,禮樂和平,家國有萬年 之安,爾亦有無窮之譽,子孫黎民,尚有餘慶。戒之勉 「之,朕言不貳。欽哉!」敕吏部曰:任官,圖治之基也;求賢, 任官之本也。高皇帝聖德光華,萬邦黎獻,共惟帝臣肆朕眇躬,克正大統,永惟萬幾,不敢暇逸。思欲旁招 俊乂,光輔邦家,必明目達聰,以弘視聽。內外諸臣,尚 體朕心,於群臣百姓之中,各舉所知,無間遠邇,並以 名聞。《書》曰:「舉能其官,惟爾之能;舉非其人,惟爾不任。 古訓具存,爾其懋哉!」上謂侍臣曰:「皇考功德隆盛,宗 廟樂章,未有稱述,朕甚媿焉。博採名儒而議為之,稱 朕稽古禮文之意。」上謂侍臣曰:「朕宮中丙夜坐閱圖 籍,何郡罹饑荒,何郡迫邊鄙?旦與群臣計議行之。河 南數處蝗旱,朕用不寧,使者省視,不絕於道。如斯民 小康,朕之願也。」賜禮部尚書鄭沂、戶部左侍郎嚴奇 良、通政司右通政丘顯誥敕致仕。陛辭賜宴,上顧禮 部曰:「是皆皇考舊臣。自今舊臣老致仕者,禮之視沂, 毋得有貶。」十月,上謂六科給事中曰:「四方蝗旱,民之 艱食。宦寺服食,朝廷乃有畜養雞牲,靡費食米者。此 輩坐享膏粱,暴殄天物。論其一日養牲之費,當饑民 一家之食,業行禁戢。爾等識之,再爾不宥。」大理寺卿 薛喦等奏:天下布政司所上死獄,請遣御史分決。從 之。命都御史陳瑛授御史簡書慎刑之意,臨決之時, 苟有可生,即與辨釋。上謂侍臣曰:「有言朕法令太寬 者。夫治人如醫,有是病則服是藥,不反傷矣。朕守成 之日,正不敢傷民之時。無病服藥,朕不為也。」敕建昌 府同知馮士成等二十六人曰:「爾等事我皇考舊矣。 建文中罷斥為民,亦有不當罪者。朕思任舊人,仍召 爾至。方今官備,爾且歸家。念皆蒼頭皓首,弗欲重勞, 特賜冠帶,仍爾舊職歸。尚撫爾子孫,率化爾鄉人子 弟。」因賜道里費有差。命侍臣輯古人嘉言善行有裨 君道者,以授長子,而諭之曰:「朕少寓鳳陽,民間細事 靡不究知。受命北平,經絕塞,冒霜雪,與士卒同甘苦。 身所未歷,則博考載籍,覽鏡昔人之言行。今長子居 守北平,雖吏案奏牘亦令躬閱,以知為臣之難,他日 可為君也。」慶成王濟炫來朝,敕晉府長史龍潭等曰: 「古人臣無私交,王府與西番往來,以私車遞送。王年 少,不知古長史,儒者謂不知乎?廷臣欲朕法爾,朕姑 不問,尚慎戒之!」兵科給事中言:「天下衛所官吏所進 軍馬文冊,或額數盈朒,或姓名舛異,或不用印信,或 名不稱臣,或不著年月日,皆不敬,當治罪。」上曰:「人精 神有限,案籍繁勞,或短計數,或成迫促,姑條詰之。」更 令詳進。高平縣吏告知縣,斂民財市馬給遞送。大理 寺臣言:方禁斂財,宜抵死。上曰:「禁令不許為私也。馬 給遞送,公事矣。」釋復職。十一月,頒《大統曆》,並賜朝鮮 諸番國,著為令。錦衣衛奏死罪一人,上審其情而使 宥之,發屯戍興州。因諭刑部曰:「朕矜其誤人,無不可 與自新。且國家得一人耕,亦可食數人。其為例。」四川 行都司奏:越巂衛地番賊不時出沒,請調軍勦捕。上 曰:「令嚴備遣撫諭之。」晉恭王第六子濟烺來朝。初,洪 武中免直隸五府民二稅,每歲農隙,籍其丁壯供役, 名均工夫。及是,內河淤塞,皆來浚治。上念風雨沍寒, 賜鈔罷歸,令京衛軍士次第成之,仍賜鈔充雇直。諭 六科都給事中朱原貞等曰:「天下疾苦,朕恐爾曹未 之能盡知也。」選「郡縣考滿官,假六科辦事名,俾隨爾 等在朕左右。朕有問即可知,彼有言即可達,乃至今 無一人言者。夫郡邑之大,無一事苦耶?在朕左右而 尚默默,況遠千里?退其申諭以朕意。」賜山西右布政 使周璟敕曰:「爾擢官未期,聲稱綽著。慎終如始,尚敬 懋哉!」儀封縣知縣許譽,秩滿至京,縣民詣闕乞留。從 之,賜鈔錠文綺,令復任。閏十一月,諭都御史陳瑛等 曰:「國家設按察司,糾察牧守,無所不得問,無所不得 言也。河南蝗旱數歲,水為民災。有司不撫字,甚者朘 削之。按察司官不一言,其移檄切責,俾采察所部軍 民利病,及布政司、府、州、縣官賢否以聞。」並命通檄天 下按察司及按治御史之在外者。上謂侍臣曰:「朕每 當法司奏囚,未嘗不反覆思究之也。毫有可生,便從 寬減。蓋往在軍中未嘗輕戮一人,況今為天下主。南 陽縣言縣民逃徙,賦役靡出,乞下令捕歸。」上曰:「民誰 樂去其鄉哉?河南連歲水旱蝗螟,守令鮮撫字之。夫 其田廬生業已廢,棄捕歸益之困耳。」封胡𡗨為安南 國王。上顧侍臣曰:「北京、山西、寧夏一時地震,朕心惕 然,爾言其故。」侍臣對曰:「兵戈土木應也。」上曰:「比年兵 旅飢饉,民困甚矣,朕夙夜圖之。朕避暑樓居,武門端 門而已。後宮墊隘,不敢增修,慮土木也。若雲兵戈,政 當敕邊修備。」十二月,翰林侍讀學士解縉等奉敕修 《古今列女傳》成,成高皇后志也。封贈靖難公、侯、伯三 代及妻如舊制。上曰:「為國牧民,莫切守令。吏部、都察 院其令巡按御史及按察司,凡府、州、縣到任半歲以 上者,具其賢否廉貪之實以奏。」戊子,月食。上閱《太祖 制集》,顧學士解縉等曰:「建文燔宮,皇考所遺宸翰,殊 不可得,朕深悼痛,有散落臣民家者乎?遺書諸王府 遣監生分詣天下,令有收藏者,皆送至,錄」與別本而 重賚之。楚世子孟烷來朝,擢鄉貢舉人王偁為翰林 院簡討。上更問:吏部簡討下何官,對曰:「博士、典籍、侍 書、待詔。」曰:「皆已除未?」對曰:「已除。」曰:「賢何如?」偁對曰:「舊博士中皆老成文學士,偁初除未知。」上嘆曰:「國家用 人,以賢以勞偁?賢既未知,勞亦未有。乃令賢有勞者 位其下,其自博士以下陞」職,皆與偁同。詔:「百工技藝, 凡利國益民之事,皆許陳奏。」
二年正月,敕曰:「今春時和,東作方興。天下文武諸司, 各宜申明教術,勸課農桑,慎固封守,問疾苦,恤饑寒, 黽勉誠心,崇寬厚之政。」定《屯田賞罰例》。詔自今有犯 交易銀兩之禁者,免死 戍興州。禁民下海。召世子 及郡王高煦於京師。二月,蜀世子悅燫來朝。禮部引 奏北方歲貢生員,入學十年考不中試者,當充吏。上 曰:「人心志舒泰,衣食溫飽,乃能進於學問。北方三四 年中,飛芻輓粟之艱,兵戈風塵之苦,無怪業荒,可令 還補廢學,年數而後再試之。」毋連河使來朝。 既辭歸, 上召使者前勞之,縱問及田獵生事,久而退,顧侍臣 曰:「外國之人,萬里來朝,若不稍垂顧問,必不附歡。」侍 臣進曰:「陛下懷柔至矣,但嚮所問,皆田獵之樂,未嘗 及其人民畜產,臣竊未喻。」上曰:「若問人民畜產,彼必 疑心,朕方懷遠,故不及也。」禁小秤交易,大理寺臣得 犯者,請論違制律。上問工部臣:「明禁否?」對曰:「文移諸 司矣。」曰:「榜市否?」對曰:「未。」上曰:「未榜市,其赦之。」刑科奏 強盜論死,有年十五以下者三人。上曰:「耄悼不刑。二 兒去悼不遠,其勿論。」 前軍都督府言:「龍驤衛千戶妻 無子,妾之子代職。居常見惡於妻,妻以刃傷子足,妾 告妻欲殺子,請並治之。」上曰:「妻傷子足,恐無殺意,使 其母子嫡妾兩造獄吏之前,非風化也。」付夫自治。三 月,吏部奏:有千戶奏薦士,武人也。朝命不及,請坐違 制罪。上曰:「不及命,慮其昧知人,能薦忠心也。試而果 才,一體」授官。刑部奏,方禁銀交易,江夏民有父死以 銀買葬具者。上曰:「禁銀交易,恐鈔輕耳。《詩》曰:『凡民有 喪,匍匐救之』。其赦勿治。」上曰:「朕命御史、給事中撫安 中外,要以禁止奸慝,導為善而已。給事中琰至四川, 見無犯者,乃陰遣親信用銀誘民交易,已則執之。昔 唐太宗以物試人,待其受之,則加之罪, 賴魏徵諫止。 古人以光明正大治天下,苛則不堪,偽則不信。脫小 民畏法,反執陰誘者,於官曷用治之。」都察院其執琰 論罪。上晚朝召後軍都督府及兵部官,皆不在列。御 史劾奏。上曰:「朕命之矣,有司早朝奏事,無者治事署 廨中,不在列,必其無可奏。」諭六科給事中曰:「爾職居 近侍,比不聞一言軍民利病,何也?君資臣成治,臣不 輔法是不忠君。可退思之。條析以聞。」改封允𤐤為甌 寧王,世守懿文皇太子祀。諭六科給事中曰:「爾等疏 駁奏牘,一字之誤,亦皆喋喋毛疵。甚矣。文書委積,人 之精力,豈無時敝?自今奏內有數目、月日等字錯謬 者,從旁改註,印蓋之,不必以聞。」麟等奏言,乃至有 不稱臣者。上曰:「下豈敢慢上?或猝遽漏書,亦旁增之。 爾等在朕左右,凡天下何弊當革,何利當興,何所軍 民未安,何人奸邪未去,當歷舉以言。如此細故,故可 略也。」四月,敕曰:「朕惟天下武臣,犯石矢,冒霜雪,累積 功勤,致有爵位。或承祖父,往有犯刑,朕不忍遽絕其 世,皆謫之遠方。今已幾歲,其令輕者復職,重者立功」 自贖。進士李衡自訟其父洪武中受法不當,違令干 進。上曰:「不聞帝王用人,殛鯀興禹。朕不爾罪,爾其勉 之。」甲戌,冊立世子為皇太子。封郡王高煦為漢王,高 燧為趙王,諸王嫡長子皆封為世子,眾子皆封為郡 王。冊皇太子曰:「咨爾,朕之嫡長。朕藩於燕,爾為世子, 聰明純厚,孝友溫恭。朕平內難,爾功居守,事上恤下, 至仁小心。茲受爾冊寶,命爾為皇太子。爾惟夙夜祗 承為善,無間一念過虧,大德之累,爾宜念之。學勿至 迂,明勿至察,嚴勿至猛,寬勿至縱。謙卑遜志,容受忠 良,勤儉安詳,惠鮮眾庶。以承宗廟,以保社稷。爾其敬 之!」諭三法司,出淹獄。先是命儒臣輯古嘉言善行,將 以授太子。至是書成,賜名《文華寶鑑》。御奉天門,召皇 太子面授之。其書比高皇帝所輯《嗣君昭鑑錄》加廣, 益以高皇帝之《寶訓》焉。有官軍誣民為誹謗者,縛送 刑部。獄具以聞。上曰:「諺恆言軍強民弱,必軍誣民。」命 五府、六部、都察院訊實,遂釋民,抵官軍罪,並罪刑部 官之枉民者。長山王賢焌來朝,上朝罷,召諭六科給 事中曰:「朕可否庶務,或有失中,爾等直言。」顧解縉曰: 「敢為之臣易求,敢言之臣難得。」敕諭文武群臣曰:「今 天下雖安,民未蘇息。郡縣豪猾,遇有徵繇,並緣為姦。 細民不勝,盜賊滋起。爾等其悉心政務,毋橫斂一錢, 毋妄興一役,稱朕閔念元元之意。」更定天下衛所屯 田,守城軍士,視地之夷險要僻,臨邊險要者,守多於 屯;在內夷僻者,屯多於守;地雖險要,運輸難至者,屯 亦多於守。五月,國子監祭酒徐旭書奏不謹,當降。上 問吏部尚書蹇義:旭何如?對曰:「文學持守,寡合於人。」 上命為翰林修譔。上曰:「持守之人,宜其合寡。既有文 學,當寘近侍。」庚戌,以高皇帝忌晨,詣孝陵。先日,錦衣 衛請具法駕。上曰:「用數騎前導而已。」顧侍臣曰:「皇考 升遐之日,正屬感慕之時,自非辟道導騎,亦可省也。」
六月,楚世子孟烷來朝。乙酉,月食,汰冗官。蘇、松、嘉、湖諸郡水,命監察御史督有司賑之。諭禮部曰:「天下之才不盡也。落第舉人,或本有學問,為文偶劣,或文故 不劣,試官偶遺之,其再試。」既試,得張信等六十人。召 見,賜冠帶而勉之,使進學於國子。命姚廣孝賑濟蘇、 松。命徐景昌襲父爵,進封定國公。七月,寧世子磐烒 來朝。山東郡縣野蠶繭,禮部請賀。上曰:「使山東盡繭, 亦僅被一方。其已。」大理寺言:有犯者,法當黥。上曰:「宥 之人孰不可與自新?」墨其身,且怠其心。九月,福建布 政司奏:有番船泊岸,詢是暹邏遣使通好琉球,因風 漂至已籍船中物請命。上曰:「鄉有善人,猶能振人於 德。外國通好,不幸漂泊,可利而籍之,舟壞為治,乏食 粟焉。」便風欲歸,或往琉球,即導之去。周王橚來朝,獻 騶虞,百僚稱賀。上罷朝,謂侍臣曰:「適聞群臣之言,朕 烏足當之!古之明主,皆遇祥自警。警怠之分,安危之 繫也。朕敢不敬!」裝印《列女傳》,給賜諸番。謂吏部尚書 蹇義等曰:「朕慮中外守令未必得人,遣御史分巡考 察。夫入其治,田野闢,人民安,禮讓興,風俗厚,境無盜 賊,吏無姦欺,即守令賢矣,否即不賢矣。比聞御史至 郡邑,但坐公館,召問諸生及庶人在官者,輒以為信。 夫君子中正自守,小人賂遺求譽,詢言之弊,寧足憑 也?自今御史及按察司考察有司賢否,皆令具實跡 聞。」徙太原、平陽、澤、潞、遼、沁、汾民一萬戶實北京,制信 符,給宣慰、安撫等司。齊王榑來朝,刑部尚書鄭賜言: 比軍士初犯者皆蒙宥,小人作過,全無戒懲。上曰:「朕 戒怙終,若其初犯,固可恕也。」刑部奏會諸司錄囚,上 悉召諭之曰:「爾宜盡心耕,去莠也。心有不存,並去苗 矣。」十一月,上錄囚奉天門。已,出午門,復召錦衣指揮、 鴻臚少卿各一人,從容審問之。有辭,入白曰:「囚久困 獄,乍至朕前。久困獄,則雖枉而不求辨;乍至前,則畏 威而不敢言。」刑部言:靖難諸臣有罪繫者,請論功定 議。上命論如律,曰:「刑賞,治天下大法也。功不掩過,私 不廢公。征討之功,朕酬之矣。過而不問,私孰甚焉!」癸 丑夜,京師地震,召群臣諭戒之,以天寒罷築孝陵垣 牆者。學士解縉等進所纂錄韻書,賜名《文獻大成》,復 謂未備,敕太子少師姚廣孝、刑部侍郎劉季箎及縉 重修之,使翰林學士王景、侍講鄒緝副。命禮部簡中 中外官及四方耆宿有文學者充纂,開館文淵閣、光 祿寺,給朝暮膳。
三年正月,上朝,諭天下文臣曰:「朕惟治天下得民為 本,保民愛恤為先。朕皇考太祖高皇帝混一輿圖,身 致太平,其間愛養生息,思至慮周,故天下殷富,生齒 日繁。朕即位以來,仰遵成憲,惟恐不逮。尚慮天下之 廣,人心難一,不守我皇考一定之法,致陷刑辟。所以 叮嚀告戒,使人遷善遠罪。凡我有官君子,明聽朕言。 民,國本也,勿苟貪其財,勿妄役其力,則民可常安,民 常安則天下無事矣。是亦爾等所以令終而後聞也。」 諭天下武臣曰:「國家置武衛以禦侮,不以世治忘備。 爾等當竭忠效力,守法奉公。士卒戰禦所資也,其用 心撫綏;屯田儲畜之本也,其加意督勸。若夫完城堡, 修器械,勤訓練,謹斥堠,慎哨備,皆軍政所急。爾等爵 祿富貴,或繇父祖,或出己勞,當夙夜體念,保之永遠。」 免順天、永平、保定三府田租。二年,命學士解縉於新 進士中 選才質英敏者讀書文淵閣,得二十八人,以 擬二十八宿。司禮監月給筆墨紙札,光祿寺給朝暮 膳,禮部月給膏燭鈔三錠,工部給居宅。曰:「漢、唐、宋諸 賢臣,皆能以文章羽翼《六經》,垂諸後世,當使儒道之 盛,克見於今。」黃河清於蒲津,群臣獻頌,建碑於孝陵, 伐石幕府山之陽,求厥趺於龍潭山,發土得石龜,長 尺許,其文元蒼,宛然如生。眾工以龜來獻,群臣奉表 稱賀,遂獻於孝陵。楚王楨來朝。二月,蜀王椿來朝。命 趙王高燧居守北京。四月,以儒士馬巨江為翰林院 五經博士。周世子有燉、寧化王濟煥、長山王賢焌來 朝。五月,肅王楧、順陽王有烜來朝。賜周、楚、齊、蜀諸王 《書》曰:「我皇考創業垂統,惟欲本支各盡其道。朝廷則 篤親親,藩國則重守法。朝廷紀綱明正,藩國不齟齬。 其間藩國禮節不踰,朝廷不苛責於上,吾與諸弟姪 皆宜念之。夫朝廷不能篤親,是謂不友不慈,棄 仁背義,咎莫大焉。昔建文嘗蹈此失,吾躬奉藩,不深 戒哉!天下事繁,一人精智有限,藩國當體亮本誠,情 外相恕。比代、寧、秦、晉、永興、高平、平陽諸王,稍不順意, 內外怏怏,或聽誘為非,甚者怨謗鎮魘,是皆少年寡 學之過。吾慮傷同氣,悉忍不問。然皇考有法,朝廷之 公也,朕復不言,積過愈深,又安能已繼。今吾念親親 之恩勿替,諸弟姪念皇考之法具在,特此遣書陳布 悃款。」六月,遣中官鄭和往諭西洋海外諸國。命戶部 尚書夏原吉、僉都御史俞士吉、左通政趙居住、大理 少卿袁復賑饑蘇、松、嘉、湖曰:「蘇、湖被水,民食他郡,其 令所在毋驅逐,水退復業,無糧食種子者,官給之。」大 理寺臣言:「文官犯杖,近例記罪還職,停俸三月,蓋欲 使自新,乃輕玩比比,請今論如律。」上曰:「其待三。」七月, 興平、鳳翔二縣進瑞麥,群臣表賀。上曰:「四方遠邇,一物靡疵,癘乃名太平,覽表憎媿。」八月,申明學校之教。 遼王植來朝。九月,谷王橞、慶王㮵、楚世子孟烷、蜀世 子悅燫來朝。關、陝獻嘉禾,群臣應制譔詩。初,上為燕 王時,嘉禾生北平,以獻太祖,太祖御製詩賜上。至是 摹勒拓本,賜諸王近臣。時外國貢使充溢,修會同館 於京師,驛於福建、浙江、廣東之市舶提舉司,為海外 諸番館。福建曰來遠,浙江曰安遠,廣東曰懷遠。加封 張輔為新城侯。十月,封宋晟為西寧侯。賜滿剌加國 《鎮國山碑銘》,以《祖訓》賜諸王,而諭之曰:「皇考垂訓子 孫,是書最要。夫朝廷藩王,合本同根心,祖宗之心,則 自然各盡,朕與諸王共勉之。」十一月,諭趙王高燧曰: 「朕居北京廿有餘年,每聞邊報,謹守而已。當時中山 王、武寧王,亦惟嚴圉以無失敗爾。遇烽警,輒遣出視, 不輕率耶?今宜戒之。」
四年正月,上謂侍臣曰:「朕閒中肄書,愛毫穎精妙,稱 順人意。因歎匠藝如此,本之素治。前代大儒君子,皆 是積勤造極。今人學力未至,便謂道難,豈求道易匠 藝也。」戊戌,宴群臣奉天門,予宴蠻裔酋長,皆起舞稱 壽,曰:「生居絕域,獲睹天朝太平之盛,死且有光。」上曰: 「普天同樂,朕心也。」皆歡呼稱萬歲。日本國王《源道義》 捕獲海寇以獻,下璽書褒諭之,封其國之山曰壽安 鎮國之山,上製文立碑焉。南陽皂君山草寇竊發,命 豐城侯彬、新城侯輔率兵捕之。諭曰:「盜故良民,有司 不字,更加害之。不愛其生,則不得已,其先之撫招。」及 彬至,皆潰散,遂命班師。六部、都察院奏劾朝覲官治 事稽違,上召遣之,而諭曰:「職,天職也。勤慎則張,怠忽 則廢。其歸,改過自新。」琉球國進閹人,命還之;禮部請 今且留,但止其再進;不者慮阻化誠。上曰:「空言不若 實事;留而止之,必有繼踵來者。」甲辰,大郊祀。上覽《存 心錄》,顧翰林侍臣曰:「慕容超郊壇側出異獸。隋煬帝 祀圜丘,暴風不成禮。德與不德皆能動天。夫德者,積 躬而累行,蓋非臨祭」而徼福。上晚朝,右順門百官奏 事,皆趨出。召諭六部尚書及近臣曰:「早朝奏事,多不 得盡言。午後事簡,卿有欲言,毋謂朕倦聽。」又曰:「朕每 旦四鼓興,衣冠靜坐,是時神清氣爽,則思四方之事, 緩急之宜。朝退省覽奏牘,有邊警水旱之報,即付所 司。暇觀經史,未嘗敢逸。卿等宜體朕心,相與淬勵。」西 域進舍利,禮部臣請因是釋罪囚。上曰:「天堂地獄,佛 亦有焉。梁武、元順,豈可效之?賞功誅罪,帝王大務也。」 二月,寧世子磐烒來朝。成都等府、播州宣慰等司奏 蠲荒田賦,上命戶部並除其歲額。命軍官犯罪戍邊 立功者悉復之。三月辛卯朔,視學,釋奠於先師,立碑 製文焉。廣東諸處黎、獞、苗、獠皆來朝,賜賚授官,敕有 司免其賦。諭靼韃可汗鬼力赤曰:「朕體天為治,惟欲 萬方有生,鹹得所欲。致書可汗,謂宜通好往來,共為 一家。可汗不悟,拘我使臣,掠我邊境。夫天之所興,孰 能違之?天之所廢,孰能舉之?昔天命有宋,歷十餘世 而厭其德以命於元。數世之後,天又厭之,命我太祖 皇帝。此皆天命,豈人力也?」不然,元之後世,自愛猷識 達里剌北徙以來,至今可汗更七主矣。土地人民,增 益毫末否?古稱「順天昌,逆天亡。」況爾有眾,甲冑不離 身,弓刀不釋手,東遷西徙,老者不得終其身,少者不 得安其居,今數十年矣,是皆何罪?可汗聰明特達,還 前使者及所掠去邊境之人,用寧爾眾,同享太平,豈 不美與!若「果必以兵,朕亦不得獨已。可汗審之,文綺 二表裡,往致遠意。」永和王濟烺來朝,上曰:「宣府、萬全、 興和皆臨邊衛,未冬先寒,將士備禦,晝夜不解甲。朕 嘗歷其處,勞苦特甚。大小官軍其人。賜鈔五錠。」上試 禮部中選舉人朱璡等,擢林環第一。復親試下第舉 人,得文學優等二十一人,賜冠帶,授之官。選未及者, 賜鈔遣還。諭之曰:「爾等當歸,務學鄉里。父兄所在,孔 子蓋恂恂如也。尚謹子弟禮,毋生驕慢,以蹈德凶。」敕 諭海島流人曰:「爾等播遷於虐政,畏罪久徙,苟活窮 荒。特赦所犯,宜即還鄉復業,譬如春冰,為水如故。」四 月,順天府老人以優免田租入謝,命光祿寺賜酒食。 禮部予道里費,面諭之曰:「往者北方連歲軍旅供給 勞苦,故爾特免。比農種何如,民力復舊否?朕念一來, 恐勞困爾。爾歸,各勉子弟為善而勤生。」皆叩頭謝。因 諭戶部臣:「北京耆老多有入謝者。春作方興,政當勤 督子弟力於農畝,況衰倦之人,豈堪遠涉!」即檄止之。 保安王尚煜、順陽王有烜、長山王賢焌來朝,購遺書 於天下,諭使者曰:「勿計,直惟所欲。士大夫尚有藏書, 況天子哉!」因顧學士解縉曰:「須覽閱乃有益。」上諭都 御史陳瑛曰:「御史以儆肅百僚,當用清謹介直之士。 不能是者,悉黜之。」因諭吏部:「授御史必其人。」又曰:「百 官小大皆必其人,豈但御史?有校尉訐朝臣謗毀時 政者。」上曰:「其誣。」命鞫之,果然。上曰:「小人敢誣君子,則 上下不相安也。」付治於法司。五月,召諭三法司曰:「日 見刑部引奏,有逮及無辜,久繫不決,至於病危,其人 無罪。設若病死,枉殺之矣。決獄在明,又在不滯。今天
氣已熱,徒流以下,其皆令所在發遣。」上謂侍臣曰:「君人之道,犯極惡則不宥,有小善則不棄。論小過而廢大善,善將怠;錄小才而免大惡,惡將」肆,故惡難容者, 乃不論其才,才可用者,乃可略其過。賜鬼力赤部下 阿魯台織金文綺二端,而諭之曰:「曩者丑閭回,具言 爾聰明識天命,有歸誠之心。近忽都啄木兒至,又言 爾母子同心歸誠,有加無替。自古名世之臣,如王陵、 陳平,去楚歸漢;尉遲恭、李靖,舍隋歸唐;曹彬、潘美委 身事宋,皆懷先見之明,知天命去留之幾爾明達不 下古人,政當決之。朕當處爾善地,與爾王封,傳之子 孫,永世無窮。」命雲南車里諸宣慰使,定孟弄、灣甸等 府州,三年一貢,著為例。秦王尚炳來朝。六月己未朔, 日有食之。是日陰雨不見,禮部請賀,不許。上謂近侍 之臣曰:「早在宮中,偶忘一事,問左右,皆不能舉,沈思 久,乃得之。朕以一人而覽萬幾,能盡無遺誤。自今事 有叢脞,爾悉臆之。處置有誤,亦須直言,拾遺補過,爾 等職也。」南雄府獻瑞麥,薦宗廟。廣東布政司言:南雄 至南安有梅嶺之隔,番裔方貢,請用民接運。上曰:「貢 無定期,農少暇日,其令貯貢物於南雄,農隙接赴南 安。」復顧侍臣曰:「民不失養,勞之鮮怨。民失其養,休之 不德。」雲南、西南裔大古剌、小古剌等部落皆來朝貢。 七月,上視朝,百官奏事退,召侍臣語久之,時方五鼓。 侍臣請曰:「聖躬勤勞,請少休。」上曰:「朕在宮中,嘗周思 庶事,一事未行,或行未善,即不寢,至旦必行乃安,久 亦忘勞。誠念才德不逮,若不專志勤思,何繇政善民 理也。」命成國公朱能佩《征裔將軍》印,充總兵官;西平 侯沐晟佩《征裔》副將軍;新城侯張輔為右副將軍,率 二十五將軍,討安南逆臣黎季犛。閏七月,群臣請建 建北京宮殿,以備巡幸,從之。遂遣工部尚書宋禮、侍 郎金純古、朴師逵、副都御史劉觀等,採木於中外。命 泰寧侯陳珪、北京刑部侍郎張思恭督造磚瓦。徵天 下諸色匠作,選軍民丁壯,期明年五月赴役於北京, 來歲代。上語翰林侍讀胡廣等曰:「朕曩守藩暇,好觀 《易》。時府中惟武、周文善為《易》,然時有拘滯。《易》者,《易》也, 其妙在變。」又曰:「內君子外小人一語,人君用之,功效 不小。」時周文以侍讀學士請致仕,陛辭,賜坐良久,曰: 「卿篤學惇德,宜在左右,《春秋》高矣,故遂卿請。」周文頓 首謝,命賜酒饌楮幣,給傳還鄉,顧謂胡廣等曰:「斯人 操履端方。」上問胡廣曰:「中官自江西來,言田家穫稻 皆了,此甚早也。」對曰:「臣鄉多早稻,是以早穫。」上曰:「江 西民眾地少,農亦給否?」對曰:「勤斯給矣。」上曰:「勤之一 言,四民皆通,人君尤要。」八月,侍臣有言強盜劫人多 減死戍邊,恐法寬無以示懲。上曰:「朕憐其初非得已, 又冀其終能改過。」敕甘肅守將宋晟、寧夏守將何福、 山西守將吳高曰:「朕欲馬蕃,思有二策:其一,欲略如 漠法,擇水草地,其外險阻,數人守之,縱馬其中,順適 其意,冬寒草枯,則聚而收之。其一,散與軍民牧養,設 監牧統領之。二策孰善?精思條畫以聞。」上召通政司 參議賀銀而責之曰:「朕於民情雖微不忽,四方言事 皆欲悉聞。今章奏非重務者,通政司但送六科,不聞 朕。如此則何以通政為?」《賜趙王高燧書》曰:「比聞駙馬 都尉袁容怒都指揮款台,過門不下,箠楚幾斃。款台, 靖難功臣,爾豈不知?曷不聞朕自洪武來,何嘗有下 馬駙馬門之令?所辱款台之人,悉送京師。王敦為晉 駙馬,縱恣暴橫,卒用悖逆滅亡爾。今毋效之!」免齊王 榑為庶人。九月,晉王濟熹、周世子有燉、廣昌王濟熇 來朝。設陝西、甘肅二苑馬寺、北京二苑馬寺。申嚴投 匿名文書之禁。十月,免午朝。上顧侍臣皆休沐一日, 復問:「寓舍無事,寧觀書否?」對曰:「暇亦不廢。」上曰:「朕愛 孔子飽食終日之言,宮中恆觀書。若等盛年,切莫自 逸。禹惜寸陰,何可不勉。」辛丑,月食。征裔將軍朱能卒, 龍州使右副將軍輔領其眾。回回國進玉盌,卻之。命 禮部賜鈔。謂尚書鄭賜曰:「朕宮中恆用磁盌,潔素瑩 然,可念也。」十一月庚申,大薦享於高皇帝,後臣庶祖 考咸預其列。其日,甘露降孝陵,醴泉出神樂觀,獻宗 廟。賜廷臣敕曰:「朕敬謹事天,致孝皇考、皇妣,普及幽 靈,禎祥疊見。爾群臣表賀,朕不敢當。斯皆上天眷祐, 皇考、皇妣聖靈垂蔭,及爾群臣盡心輔朕,協和神人 之所感格。朕觀自古有道之君,祥瑞之來,愈加警畏。 爾宜勉輔朕躬,承天與朕皇考、皇妣鑒臨之意。」刑部 大理進《月繫囚數》,上閱之,凡數百人,大辟十之一。召 尚書呂震、少卿虞謙等曰:「非死刑者何?今天寒淹禁, 雜犯死罪以下,約二日,悉依贖罪例發遣之。」戶部人 材高文雅疏白時政,下禮部會議。都御史陳瑛以文 雅疏舉建文時事,劾而請寘諸法。上曰:「草野不識忌 諱,言苟可採,勿遽廢罷。」因諭尚書鄭賜:「明主不罪,言 今後建言者,但論可用與否。瑛刻薄,非助朕者。文雅 可付吏部,量才授官。」十二月辛卯,大赦天下。上聞京 師民多病,歎曰:「內府藥材甚廣,咫尺不能有濟,何況 於外!」命太醫院掣施方劑。復命禮部申明藥局之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