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19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九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一百九十一卷目錄
登極部彙考十七
唐二〈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一則 高宗弘道一則 中宗嗣聖一則 神龍一則
景龍一則〉
皇極典第一百九十一卷
登極部彙考十七
[編輯]唐二
[編輯]高祖武德九年八月甲子太宗以皇太子受內禪即皇帝位
[編輯]按《唐書太宗本紀》,太宗諱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 穆皇后寶氏。生而不驚。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曰:「公 在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及見太宗曰:「龍鳳之姿, 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已辭去,高 祖懼其語泄,使人追殺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為神。 乃採其語,名之曰世民。大業中,突厥圍煬帝鴈門,煬 帝從圍中以木繫詔書,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 時年十六,往應募,隸將軍雲定興。謂定興曰:「彼敢圍 吾天子者,以為無援故也。今宜先後吾軍為數十里, 使其晝見旌旗,夜聞鉦鼓,以為大至,則可不擊而走 之。不然,知我虛實,則勝敗未可知也。」定興從之。軍至 崞縣,突厥候騎見其軍來不絕,果馳告始畢可汗曰: 「救兵大至矣!」遂引去。高祖擊歷山飛,陷其圍中,太宗 馳輕騎取之而出,遂奮擊,大破之。太宗為人聰明英 武,有大志,而能屈節下士。時天下已亂,盜賊起,知隋 必亡,乃推財養士,結納豪傑,長孫順德、劉弘基等皆 因事亡命,匿之。又與晉陽令劉文靜尤善。文靜坐李 密事繫獄,太宗夜就獄中見之,與圖大事。時百姓避 賊多入城,城中幾萬人,文靜為令久,知其豪傑,因共 部署。計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許,已而許 之。高祖已起兵,建大將軍府,太宗率兵徇西河,斬其 郡丞高德儒,拜右領軍大都督,封燉煌郡公。唐兵西, 將至霍邑,會天久雨,糧且盡,高祖謀欲還兵太原,太 宗諫曰:「義師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陽,號令天下。今 還守一城,是為賊爾。」高祖不納。太宗哭於軍門。高祖 驚,召問之,對曰:「還則眾散於前,而敵乘於後,死亡須 臾,所以悲爾。」高祖寤曰:「起事者汝也,成敗惟汝。」時左 軍已先返,即與隴西公建成分追之。夜半,太宗失道, 入山谷,棄其馬步而及其兵與俱還。高祖乃將而前。 遲明,至霍邑,宋老生不出。太宗從數騎傅其城,舉鞭 指麾,若將圍之者。老生怒,出背城陣。高祖率建成居 其東,太宗及柴紹居其南。老生兵薄東陣,建成墜馬, 老生乘之,高祖軍卻。太宗自南原馳下坂,分兵斷其 軍為二,而出其陣後。老生兵敗走,遂斬之。進次涇陽, 擊胡賊劉鷂子,破之。唐兵攻長安,太宗屯金城坊,攻 其西北,遂克之。義寧元年,為光祿大夫、唐國內史,徙 封秦國公,食邑萬戶。薛舉攻扶風,太宗擊敗之,斬首 萬餘級,遂略地至隴右。二年,為右元帥,徙封趙國公, 率兵十萬攻東都,不克而還。設三伏於三王陵,敗隋 將段達兵萬人。武德元年,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 進封秦王。薛舉寇涇州,太宗為西討元帥,進位雍州 牧。七月,太宗有疾,諸將為舉所敗。八月,太宗疾間,復 屯於高墌城,相持六十餘日。巳而舉死,其子仁杲率 其眾求戰,太宗按軍不動。久之,仁杲糧盡,眾稍離叛。 太宗曰:「可矣。」乃遣行軍總管梁實柵淺水原,仁杲將 宗羅睺擊實。太宗遣將軍龐玉救實,玉軍幾敗。太宗 率兵出其後,羅睺敗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杲乃 出降。師還,高祖遣李密馳傳勞之於豳州。密見太宗, 不敢仰視,退而歎曰:「真英主也!」獻捷太廟,拜右武候 大將軍、太尉、使持節、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詔蒲陜、 河北諸總管兵皆受其節度。二年正月,鎮長春宮,進 拜左武候大將軍、涼州總管。是時,劉武周據并州,宋 金剛陷滄州,王行本據蒲州,而夏縣人呂崇茂殺縣 令以應武周。高祖懼,詔諸將棄河東以守關中。太宗 以為不可棄,願得兵三萬,可以破賊。高祖於是悉發 關中兵益之。十一月,出龍門關,屯於柏壁。三年四月, 擊敗宋金剛於柏壁。金剛走介州,太宗追之,一日夜 馳二百里,宿於雀鼠谷之西原。軍士皆飢,太宗不食 者二日,行至浩州,乃得食。而金剛將尉遲敬德、《尋相》 等皆來降。劉武周懼,奔於突厥。其將楊伏念舉并州 降。高祖遣蕭瑀即軍中拜太宗益州道行臺尚書令。 七月,討王世充,敗之於北邙。四年二月,竇建德率兵 十萬以援世充,太宗敗建德於虎牢,執之,世充乃降。 六月,凱旋。太宗被金甲,陳鐵騎一萬,介士三萬,前後 鼓吹,獻俘於太廟。高祖以謂太宗功高,古官號不足 以稱,乃加號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 令,位在王公上,增邑戶至三萬,賜袞冕,金輅雙璧,黃金六千斤,前後鼓吹九部之樂,班劎四十人。五年正 月,討劉黑闥於洺州,敗之。黑闥既降,已而復反。高祖 怒,命太子建成取山東男子十五以上悉阬之,敺其 小弱婦女以實關中。太宗切諫,以為不可,遂已。加拜 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七年,突厥寇邊,太宗與遇於豳 州,從百騎與其可汗語,乃盟而去。八年,進位中書令。 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 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等,太宗功益高,而高祖屢許 以為太子。太子建成懼廢,與齊王元吉謀害太宗,未 發。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元武門,殺太子建成及齊 王元吉。高祖大驚,乃以太宗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 皇帝位於東宮顯德殿,遣裴寂告於南郊,大赦武德 流人,還之。賜文武官、勳、爵,免關內及蒲、芮、虞、泰、陜、鼎 六州二歲租,給復天下一年。「民八十以上,賜粟帛百 歲加版授。」廢潼關以東瀕河諸關。癸酉,放宮女三千 餘人。丙子,立妃長孫氏為皇后。
按《聞見後錄》:唐高祖之起晉陽也,皆秦王世民之謀。 高祖謂世民曰:「若事成,天下皆汝所致,當以汝為太 子。」將佐亦以為請,世民屢辭太子,建成喜酒色遊畋, 齊王元吉多過失,世民功名日盛,建成內不自安,乃 與元吉共傾世民,各引樹黨友。高祖晚多內寵,小王 且二十人,其母競交結諸長子以自固,建成、元吉曲 意事諸妃嬪,諂諛賂遺,無所不至,以求媚於高祖,或 雲烝於張婕妤、尹德妃。世民獨不然,故妃嬪等爭譽 建成、元吉而短世民。世民平洛陽,妃嬪等私求寶貨, 並為親屬求官。世民曰:「寶貨皆以籍奏官,當授賢才, 有功者。不許。」淮南安王神通有功,世民給田數十頃。 張婕妤之父因婕妤欲奪之,神通執秦王令不可,俱 以為怨。尹德妃父阿鼠強橫,毆秦王府屬杜如晦,折 一指曰:「汝何人,過我門不下。」德妃反奏家為秦王左 右陵暴。高祖積怒,數責世民,世民深自辯,終不信。又 世民每侍宴宮中,對諸妃嬪思太穆皇后早世,不得 見上有天下,或欷歔流涕。高祖顧之不樂,諸妃嬪因 密共譖世民曰:「海內幸無事,陛下春秋高,唯宜相娛 樂。秦王獨泣涕,正是憎疾妾等。陛下萬歲後,妾等母 子決不為秦王所容。」因相與泣,且曰:「皇太子仁孝,陛 下以妾母子屬之,必能保全。」高祖為之愴然。由是待 世民浸疏,而建成、元吉日親矣。元吉勸建成除世民, 俟入朝,因而刃之。世民從高祖幸元吉第,元吉伏護 軍宇文寶於寢內,欲刺世民,不果。高祖幸仁智宮,建 成居守,世民、元吉從。建成令元吉就刺世民曰:「安危 之計,決在今歲。」建成又使郎將參朱煥、校尉橋公山 以甲遺慶州都督楊文幹,使之舉兵,欲表裏相應。參 朱煥、橋公山告其事,文幹遂反。高祖怒甚,囚建成於 幕下,飼以麥飯。高祖謂世民曰:「楊文幹反,事連建成, 恐應之者眾,汝應自行還,立汝為太子。吾不能效隋 文帝,自誅其子,當封建成為蜀王,屬兵脆弱,他日不 能事,汝取之易耳。」元吉與妃嬪更迭為建成請封,德 彝亦為之營解。高祖意遂變,唯責以兄弟不睦,歸罪 太子中允王珪、右衛率韋〈闕〉天策兵參軍杜淹並流 於巂州。高祖校獵城南,命建成、世民、元吉馳射,角勝。 建成有胡馬,肥壯而喜蹶,以授世民曰:「此馬甚駿,能 超數丈澗,弟善騎,試乘之。」世民乘以逐鹿,馬蹶,世民 蹋立於數步之外,馬起,復乘之,如是者三。顧宇文士 及曰:「彼欲以此見殺,死生豈不有命!」建成聞知,反令 妃嬪譖於高祖曰:「秦王自言我有天命,方為天下主, 豈有浪死!」高祖大怒,先召建成、元吉,後召世民入,責 之曰:「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汝求之一何速耶?」 世民免冠頓首,請下法司按驗。高祖怒不解。忽有司 奏突厥入寇,高祖乃改容勞勉世民,命之冠帶,與謀 突厥。高祖每有寇盜,輒命世民討之。事平之後,猜嫌 益甚。建成夜召世民飲酒,因鴆之。世民暴心痛,吐血 數升,淮南安王神通扶之還西宮。高祖問世民疾,敕 秦王:「素不能飲,自今無得復夜飲。」因謂世民曰:「首建 大謀,削平海內,皆汝之功。吾欲立汝為嗣,汝固辭。且 建成年長,為嗣日久,吾不忍奪也。觀汝兄弟,似不相 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當遣汝建行臺,居洛陽,自陜 以東皆主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漢梁孝王故事。」 世民涕泣辭建成、元吉,相與謀:「秦王若至洛陽,有土 地甲兵,不可復制。不如留之長安,則一匹夫取之易 耳。」乃密令數人上封事,言「秦王。左右聞往洛陽,無不 喜躍,觀其志趣,恐不復來。」又近幸之人,各以利害說 高祖,事復中止。建成、元吉與後宮日夜譖世民。高祖 信之,將加罪,陳叔達力諫乃止。元吉請殺世民,高祖 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狀未著,何以為辭?」秦府幕屬 皆憂懼不知所出。房元齡謂長孫無忌曰:「隙已成,一 旦禍機竊發,豈惟府朝塗地,實社稷之憂也。莫若勸 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國家。存亡之機,間不容髮,正在 今日。」無忌曰:「吾懷此已久,未敢言,今當白之。」乃入言 於世民。世民召元齡謀之,元齡曰:「大王功在天下,當 承大業,今日憂危,乃天贊之也,其勿疑。」又與府屬杜如晦共勸世民誅建成、元吉。元吉以秦府多驍將,乃 譖尉遲敬德下詔獄,世民為之分辨,僅免。又譖程知 節,出為康州刺史。知節謂世民曰:「大王股肱羽翼盡 矣,身何能久!」建成、元吉曰:「秦府智略之士,可懼者獨 房元齡、杜如晦耳。」皆譖逐之。會元吉當北伐,時尉遲 敬德、程知節、段志元、秦叔寶等,又簡閱秦王帳下精 銳之士。王晊密告世民曰:「建成語元吉,吾與秦王餞 汝於昆明池,使壯士刺殺秦王於幕下,以暴卒聞敬 德等,汝悉坑之。」世民以晊言告長孫無忌等,長孫無 忌等勸世民先事圖之。世民歎曰:「骨肉相殘,古今大 惡。吾誠知禍在旦夕,欲俟其發,然後以義討之,不亦 可乎?」敬德曰:「人情誰不愛死?今眾人以秦王乃天授 也,禍機垂發,而王猶晏然,不以為憂。王縱自輕,如社 稷宗廟何?王如不用敬德言,敬德將竄身草澤,不能 留王左右,交手受戮也。」無忌曰:「不從敬德之言,事今 敗矣。敬德必不為王有,無忌亦當相隨而去。」世民曰: 「吾言亦未可全棄,公更圖之。」府僚又曰:「元吉之凶,終 不肯事建成,聞薛實言元吉之名,合成唐字,當主唐 祀。」元吉喜曰:「但除秦王,取東宮如反掌耳。彼與建成 謀未成,已有取建成之心,亂心無厭,何所不為!若使 二人得志,恐天下非復唐有,奈何徇匹夫之節,忘社 稷之計乎?」會太白經天,傅奕密奏:「太白見秦分,秦王 當有天下。」高祖以其狀授世民。世民乃密奏建成、元 吉淫亂後宮,曰:「臣於兄弟無絲毫之負,今欲殺臣,似 為世充、建德報讎。臣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 恥見諸賊。」高祖省之,愕然報曰:「明當鞫問,汝宜早參。」 明日,世民遂誅建成、元吉雲。
太宗貞元二十三年六月甲戌高宗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高宗諱治,字為善,太宗第九子也。 母曰文德皇后長孫氏。始封晉王,貞觀七年,遙領並 州都督。十七年,太子承乾廢,而魏王泰次當立,亦以 罪黜,乃立子治為皇太子。太宗嘗命皇太子遊觀習 射,太子辭以非所好,願得奉至尊,居膝下。太宗大喜, 乃營寢殿側為別院,使太子居之。太宗每視朝,皇太」 子常侍觀決庶政。二十三年,太宗有疾,詔皇太子聽 政於金液門。四月,從幸翠微宮。太宗崩,以羽檄發六 府甲士四十,衛皇太子入於京師。六月甲戌,即皇帝 位於柩前,大赦,賜文武官勳一轉,民八十以上粟帛, 給復雍州及比歲供軍所一年。
按《通鑑紀事本末》: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太宗即皇 帝位。冬十月癸亥,立皇子中山王承乾為太子,生八 年矣。太宗貞觀七年,帝謂左庶子于志寧、右庶子杜 正倫曰:「朕年十八,猶在民間,民之疾苦情偽,無不知 之。及居大位,區處世務,猶有差失,況太子生長深宮, 百姓艱難,耳目所未涉,能無驕逸乎?卿等不可不極 諫。」十六年秋八月丁酉,上曰:「當今國家何事為急?」諫 議大夫褚遂良曰:「今四方無虞,唯太子諸王宜有定 分最急。」上曰:「此言是也。」時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有 寵,群臣日有疑議。上聞而惡之,謂侍臣曰:「方今群臣 忠直,無踰魏徵,我遣傅太子用絕天下之疑。」九月丁 巳,以魏徵為太子太師。徵疾小愈,詣朝堂表辭。上手 詔諭以:「周幽、晉獻,廢嫡立庶,危國亡家。漢高祖幾廢 太子,賴四皓然後安我,今賴公,即其義也。知公疾病, 可臥護之。」徵乃受詔。十七年春正月丙寅,上謂群臣 曰:「聞外間士民,以太子有足疾。魏王穎悟,多從遊幸, 遽生異議。徼幸之徒,已有附會者。太子雖病,足不廢 步履。且《禮》,嫡子死,立嫡孫,太子男已五歲,朕終不以 孽代宗啟窺窬之源。」尋太子承乾獲罪,魏王泰自入 侍奉上面,許立為太子,岑文本、劉洎亦勸之。長孫無 忌固請立晉王治,上謂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懷,雲『臣 今日始得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 之日,當為陛下殺之,傳位晉王。人誰不愛其子?朕見 如此,甚憐之』。」諫議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願審 思,勿誤也。安有陛下萬歲後,魏王據天下,肯殺其愛 子傳位晉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為太子,復寵 魏王,禮秩過於承乾,以成今日之禍。前事不遠,足以 為鑒。陛下今立魏王,願先措置晉王,始得安全耳。」上 流涕曰:「我不能爾。」因起入宮。魏王泰恐上立晉王治, 謂之曰:「汝與元昌善,元昌今敗,得無憂乎?」治由是憂 形於色。上怪,屢問其故,治乃以狀告。上憮然,始悔立 泰之言矣。承乾既廢,上御兩儀殿,群臣俱出,獨留長 孫無忌、房元齡、李世勣、褚遂良,謂曰:「我三子一弟,所 為如是,我心誠無聊賴。」因自投於床。無忌等爭前扶 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奪刀以授晉王治,無忌 等請上所欲。上曰:「我欲立晉王。」無忌曰:「謹奉詔,有異 議者,臣請斬之。」上謂治曰:「汝舅許汝矣,宜拜謝。」治因 拜之。上謂無忌等曰:「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議如何?」 對曰:「晉王仁孝,天下屬心久矣。乞陛下試召問百官, 有不同者,臣負陛下萬死。」上乃御太極殿,召文武六 品以上,謂曰:「承乾悖逆,泰亦凶險,皆不可立。朕欲選諸子為嗣,誰可者?卿輩明言之。」眾皆讙呼曰:「晉王仁 孝,當為嗣。」上悅。是日,泰從百餘騎至永安門,敕門司 盡辟其騎,引泰入肅章門,幽於北苑。丙戌,詔立晉王 治為皇太子,御承天門樓,赦天下。酺三日。上謂侍臣 曰:「我若立泰,則是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自今太子 失道,藩王窺伺者,兩皆棄之,傳諸子孫,永為後法。」且 泰立,則承乾與治皆不全;治立,則承乾與泰皆無恙 矣。
高宗弘道元年十二月甲子中宗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編輯]按《唐書中宗本紀》,「中宗諱顯,高宗第七子也。母曰則 天順聖皇后武氏。高宗崩,以皇太子即皇帝位,而皇 太后臨朝稱制。」按《則天本紀》,「弘道元年十二月,高 宗崩,遺詔皇太子即皇帝位,軍國大務不決者,兼取 天后進止。」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后為皇太后。 按《裴炎傳》:「炎拜侍中,高宗幸東都,留皇太子京師,以 炎調」護。帝不豫,太子監國,詔炎與劉齊賢、郭正一於 東宮平章政事。及大漸,受遺詔輔太子,是為中宗。
中宗嗣聖元年二月戊午太后廢帝為廬陵王臨朝稱制〈即武后光宅元年〉
[編輯]按《唐書則天本紀》,則天皇后武氏,諱曌,并州文水人 也。父士彠,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後年 十四,太宗聞其有色,選為才人。太宗崩,後削髮為比 丘尼,居於感業寺。高宗幸感業寺,見而悅之,復召入 宮。久之,立為昭儀,進號宸妃。永徽六年,高宗廢皇后 王氏,立宸妃為皇后。高宗自顯慶後多苦風疾,百司」 奏事,時時令後決之,常稱旨,由是參豫國政。後既專 寵與政,乃數上書言天下利害,務收人心。而高宗春 秋高,苦疾,後益用事,遂不能制。高宗悔,陰欲廢之,而 謀洩不果。上元元年,高宗號天皇,皇后亦號天后,天 下之人謂之「二聖。」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遺詔皇 太子即皇帝位,軍國大務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甲 子,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后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大赦, 賜九品以下勳官一級。庚午,韓王元嘉為太尉,霍王 元軌為司徒,舒王元名為司空。甲戌,劉仁軌為尚書 左僕射,裴炎為中書令,劉齊賢為侍中、同中書門下 三品。戊寅,郭待舉、魏元同、岑長倩同中書門下三品。 癸未,郭正一罷。光宅元年。正月癸未,改元「嗣聖。」癸巳, 左散騎常侍韋弘敏為太府卿、同中書門下三品。二 月戊午,廢皇帝為廬陵王,幽之。己未,立豫王旦為皇 帝,妃劉氏為皇后。立永平郡王成器為皇太子。大赦, 改元為「文明。」賜文武官五品以上爵一等,九品以上 勳兩轉,老人版授官,賜粟帛;職官五品以上舉所知 一人。皇太后仍臨朝稱制。庚申,廢皇太孫重照為庶 人,殺庶人賢於巴州。甲子,皇帝率群臣上尊號於武 成殿。丁卯,冊皇帝。丁丑,太常卿王德真為侍中,中書 侍郎劉褘之同中書門下三品。庚辰,贈玉清觀道士、 太中大夫王遠知金紫光祿大夫。三月丁亥,徙封上 金為畢王,素節葛王。四月辛酉,徙封上金為澤王,素 節許王。癸酉,遷廬陵王於房州。丁丑,又遷於均州。五 月癸巳,以大喪,禁射獵。閏月甲子,禮部尚書武承嗣 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七月辛未,有彗星出於 西方。八月庚寅,葬天皇大帝於乾陵。丙午,武承嗣罷。 九月甲寅,大赦,改元。旗幟尚白,易內外官服青者以 碧,大易官名。改東都為「神都。」追尊老子母為先天太 後。丙辰,左威衛大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 以備突厥。己巳,追尊武氏五代祖克己為魯國公,妣 裴氏為魯國夫人;高祖居當為太尉、北平郡王,妣劉 氏為王妣;曾祖儉為太尉、金城郡王,妣宋氏為王妃; 祖華為太尉、太原郡王,妣趙氏為王妃;考士彠為太 師、魏王,妣「楊氏為王妃。」丁丑,柳州司馬李敬業舉兵 於揚州以討亂。貶韋弘敏為汾州刺史。十月癸未,楚 州司馬李崇福以山陽、安宜、鹽城三縣歸於敬業。甲 申,左玉鈐衛大將軍、梁郡公孝逸為揚州道行軍大 總管,左金吾衛大將軍李知十為副,率兵三十萬以 拒李敬業。丁亥,左肅政臺御史大夫騫味道檢校內 史、同鳳閣鸞臺三品,鳳閣舍人李景諶同鳳閣鸞臺 平章事。壬辰,李敬業克潤州。丙申,殺裴炎。追諡五代 祖魯國公曰「靖」,高祖北平郡王曰恭肅,曾祖金城郡 王曰義康,祖太原郡王曰安成,考魏王曰「忠孝。」丁酉, 曲赦揚、楚二州,復敬業姓徐氏。貶劉齊賢為辰州刺 史。李景諶罷。右史沈君諒、著作郎崔察為正諫大夫、 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十一月辛亥,左鷹揚衛大將軍 黑齒常之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庚申,右監門衛將 軍蘇孝祥及徐敬業戰於阿谿,死之。乙丑,徐敬業將 王那相殺敬業降。丁卯,郭待舉罷,鸞臺侍郎韋方質 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十二月戊子,遣御 史察風俗。癸卯,殺程務挺。垂拱元年正月丁未,大赦, 改元。庚戌,騫味道守內史。戊辰,劉仁軌薨。二月乙巳, 春官尚書武承嗣、秋官尚書裴居道、右肅政臺御史 大夫韋思謙同鳳閣鸞臺三品。突厥寇邊,左玉鈐衛中郎將淳于處平為陽曲道行軍總管以擊之。沈君 諒罷。三月,崔察罷。丙辰,遷廬陵王於房州。辛酉,武承 嗣罷。辛未,頒《垂拱格》。四月丙子,貶騫味道為青州刺 史。癸未,淳于處平及突厥戰於忻州,敗績。五月丙午, 裴居道為納言。丁未,流王德真於象州。己酉,冬官尚 書蘇良嗣守納言。封皇帝子成義為恆王。壬戌,以旱 慮囚。壬申,韋方質同鳳閤鸞臺三品。六月,天官尚書 韋待價同鳳閣鸞臺三品。九月丁卯,揚州地生毛。十 一月癸卯,韋待價為燕然道行軍大總管,以擊突厥。 二年正月辛酉,大赦,賜酺三日,內外官勳一轉。二月 辛未朔,日有蝕之。三月戊申,作銅匭。四月庚辰,岑長 倩為內史。五月丙午,裴居道為內史。六月辛未,蘇良 嗣同鳳閣鸞臺三品。己卯,韋思謙守納言。十月己巳, 有山出於新豐縣,改「新豐」為「慶山。」赦囚,給復一年,賜 酺三日。十二月,免并州百姓庸、調,終其身。是冬,無雪。 三年閏正月丁卯,封皇帝子隆基為楚王,隆範衛王, 隆業趙王。二月己亥,以旱避正殿,減膳。三月乙丑,韋 思謙罷。四月辛丑,追號孝敬皇帝,妃裴氏曰「哀皇后」, 葬於恭陵。癸丑,以旱慮囚,命京官九品以上言事。壬 戌,裴居道為納言。五月丙寅,夏官侍郎張光輔為鳳 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庚午,殺劉褘之。七月丁 卯,冀州雌雞化為雄。乙亥,京師地震,雨金於廣州。八 月壬子,魏元同兼檢校納言。九月己卯,虢州人楊初 成自稱郎將,募州人迎廬陵王於房州,不果,見殺。十 二月壬辰,韋待價為《安息道》行軍大總管,安西大都 護閻溫古副之,以擊吐蕃。是歲,大饑。四年正月甲子, 增七廟,立高祖、太宗、高宗廟於神都。庚午,毀乾元殿, 作明堂。三月壬戌,殺麟臺少監周思茂。四月戊戌,殺 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五月庚申,得寶圖於洛水。乙 亥,加尊號為「聖母神皇。」六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得瑞 石於汜水。七月丁巳,大赦,改寶圖為《天授聖圖》,洛水 為「永昌洛水。」封其神為顯聖侯,加特進,禁漁釣。改嵩 山為神嶽,封其神為天中王、太師、使持節、大都督,賜 酺五日。戊午,京師地震。八月戊戌,神都地震。丙午,博 州刺史、瑯邪郡王沖舉兵以討亂,遣左金吾衛大將 軍丘神勣拒之。戊申,沖死之。庚戌,越王貞舉兵於豫 州以討亂。辛亥,曲赦博州。九月丙辰,左豹韜衛大將 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以 拒越王貞、張光輔為諸軍節度。削越王貞及瑯邪郡 王沖屬籍,改其姓為「虺氏。」貞死之。丙寅,赦豫州。殺韓 王元嘉、魯王靈夔、范陽郡王靄、黃國公譔、東莞郡公 融及常樂公主,皆改其姓為虺氏。丁卯,左肅政臺御 史大夫騫味道、夏官侍郎王本立同鳳閣鸞臺平章 事。十月辛亥,大風拔木。十一月辛酉,殺濟州刺史薛 顗及其弟駙馬都尉紹。十二月乙酉,殺霍王元軌、江 都郡王緒及殿中監裴承光。大殺唐宗室,流其幼者 於嶺南。己亥,殺騫、味道。乙酉,拜《洛受圖》。辛亥,改明堂 為萬象神宮,大赦。永昌元年正月乙卯,享於萬象神 宮,大赦,改元,賜酺七日。丁巳,舒王元名為司徒。戊午, 布政於萬象神宮,頒《九條》以訓百官。己未,朗州雌雞 化為雄。二月丁酉,尊考太師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 皇」,置崇先府官。戊戌,追諡妣楊氏曰「周忠孝太后」,太 原郡王曰「周安成王」,妃趙氏為王妃;金城郡王曰「魏 義康王」,妃宋氏「為王妃;北平郡王曰趙肅恭王」,妃劉 氏為王妃;五代祖魯國公曰「太原靖王」,夫人裴氏為 王妃。三月甲子,張光輔守納言。癸酉,天官尚書武承 嗣為納言,張光輔守內史。四月甲辰,殺汝南郡王瑋、 鄱陽郡公諲、廣漢郡公謐、汶山郡公蓁、零陵郡王俊、 廣都郡公璹,徙其家於巂州。己酉,殺天官侍郎鄧元 挺。五月丙辰,韋待價及吐番戰於寅識迦河,敗績。己 巳,白馬寺僧薛懷義為新平道行軍大總管,以擊突 厥。七月丁巳,流紀王慎於巴州,改其姓為虺氏。丙子, 流韋待價於繡州,殺閻溫古。戊寅,王本立「同鳳閣鸞 臺三品。」八月癸未,薛懷義為新平道中軍大總管,以 擊突厥。甲申,殺張光輔。洛州司馬弓嗣業、洛陽令弓 嗣明、陝州參軍弓嗣古、流人徐敬真。乙未,松州雌雞 化為雄。辛丑,殺陜州刺史郭正一。丁未,殺相州刺史 弓志元、蒲州刺史弓彭祖、尚方監王令基。九月庚戌, 殺恆山郡王承乾之子厥。閏月甲午,殺魏元同、夏官 侍郎崔察。戊申,殺彭州長史劉易從。十月癸丑,殺梁 州都督李光誼。丁巳,殺陝州刺史劉廷景。戊午,殺右 武威衛大將軍黑齒常之、右鷹揚衛將軍趙懷節。己 未,殺嗣鄭王璥。丁卯,春官尚書范履冰、鳳閣侍郎邢 文偉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天授元年正月庚辰,大赦, 改元曰「載。」初,以十一月為正月,十二月為臘月,來歲 正月為一月。以周、漢之後為二王後,封舜、禹、湯之裔 為三「恪,周、隋同列國,封其嗣。」乙未,除唐宗室屬籍。臘 月丙寅,殺劉齊賢。一月戊子,王本立罷。邢文偉為內 史,岑長倩、武承嗣同鳳閣鸞臺三品,鳳閣侍郎武攸 寧為納言。甲午,流韋方質於儋州。二月丁卯,殺地官 尚書王本立。三月乙酉,以旱減膳。丁亥,蘇良嗣薨。五月戊子,殺范履冰。己亥,殺梁郡公孝逸。六月戊申,殺 汴州刺史柳明肅。七月辛巳,流舒王元名於和州。頒 《大雲經》於天下。壬午,殺豫章郡王亶。丁亥,殺澤王上 金、許王素節。甲午,赦永昌縣。癸卯,殺太常丞蘇踐言。 八月辛亥,殺許王素節之子璟、曾江縣令白令言。甲 寅,殺裴居道。壬戌,殺將軍阿史那惠、右司郎中喬知 之。癸亥,殺尚書右丞張行廉、泰州刺史杜儒童。甲子, 殺流人張楚金。戊辰,殺流人元萬頃、苗神客。辛未,殺 南安郡王、潁、鄅國公昭及諸宗室李直、李敞、李然、李 勳、李策、李越、李黯、李元、李英、李志業、李知言、李元貞。 九月乙亥,殺鉅鹿郡公晃、麟臺郎裴望及其弟司膳 丞璉。壬午,改國號周,大赦,改元,賜酺七日。乙酉,加尊 號曰《聖神》皇帝;降皇帝為皇嗣,賜姓武氏;皇太子為 皇孫。丙戌,立武氏七廟於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 文皇帝,妣姒氏曰「文定皇后」;四十代祖平王少子武 曰睿祖康皇帝,妣姜氏曰「康惠皇后」;太原靖王曰嚴 祖成皇帝,妣曰「成莊皇后」;趙肅恭王曰「肅祖章敬皇 帝,妣曰章敬皇后」;魏義康王曰「烈祖昭安皇帝」,妣曰 《昭安皇后》。《周安成王》曰「《顯祖文穆皇帝》,妣曰《文穆皇 後》。《忠孝太皇》曰《太祖》;《孝明高皇帝》,妣曰《孝明高皇后》。 追封伯父及兄弟之子為王,堂兄為郡王,諸姑姊為 長公主,堂姊妹為郡主。
神龍元年正月丙午張柬之等奉帝復即皇帝位
[編輯]按《唐書中宗本紀》,「中宗即皇帝位,皇太后臨朝稱制。 嗣聖元年正月,廢居於均州,又遷於房州。聖曆二年, 復為皇太子。太后老且病。神龍元年正月,張柬之等 以羽林兵討亂,甲辰,皇太子監國,大赦,改元。丙午,復 於位,大赦,賜文武官階爵,民酺五日,免今歲租賦,給 復房州三年,放宮女三千人。相王旦為安國相王,太 尉同鳳閣鸞臺三品。庚戌,張柬之、袁恕己同鳳閣鸞 臺三品,崔元暐守內史,敬暉為納言,桓彥範守納言。 二月甲寅,復國號唐。」按《王同皎傳》:「同皎,相州安陽 人,陳駙馬都尉寬曾孫也。陳亡,徙河北。長安中,尚太 子女安定郡主,拜典膳郎。太子,中宗也。桓彥範等誅 二張,遣同皎與李湛、李多祚即東宮迎」太子,請至元 武門指授諸將,太子拒不許。同皎進曰:「逆豎反道,顯 肆不軌,諸將與南衙執事,刻期誅之,須殿下到,以係 眾望。」太子曰:「上方不豫,得無不可乎?」同皎曰:「將相毀 家族以安社稷,奈何欲納之鼎鑊乎?」太子能自出諭 之,眾乃止。太子猶豫,同皎即扶上馬,從至元武門,斬 關入兵,趨長生殿。太后所環侍嚴定,因奏誅易之等 狀,帝復位。按《李多祚傳》,多祚以勞改右羽林大將 軍,遂領北門衛兵。張柬之將誅二張,以多祚素感概, 可動以義,乃從容謂曰:「將軍居北門幾何?」曰:「三十年 矣。將軍擊鐘鼎食,貴重當世,非大帝恩乎?」多祚泣數 行下,曰:「死且不忘。」柬之曰:「將軍知感恩則知所以報。 今在東宮,乃大帝子,而嬖豎擅朝,危逼宗社。國家廢 興,在將軍,將軍誠有意乎?捨今日尚何在?」答曰:「苟緣 王室,惟公所使。」乃引天地以自誓,辭氣毅然。柬之遂 定謀,以敬暉、李湛為右羽林將軍,命總禁兵,與多祚 王同皎請太子至元武門,斬關入,及長生殿,白武后 曰:「諸將誅逆臣,易之、昌宗恐漏大謀,不敢豫奏」,頓首 請歸。死後病臥,顧湛曰:「我於而父子不薄,亦豫是邪?」 中宗復位,封多祚遼陽郡王。
按《大唐新語》:則天朝,默啜陷趙、定等州,詔天官侍郎 吉頊為相州刺史,發諸州兵以討之,略無應募者。中 宗時在春宮,則天制皇太子為元帥親征之,吏人應 募者,日以數千。賊既退,頊徵還,以狀聞。則天曰:「人心 如是耶?」因謂頊曰:「卿可於眾中說之。」頊於朝堂昌言, 朝士聞者喜說。諸武患之,乃發頊弟兄贓狀,貶為安 固尉。頊辭日,得召見,涕淚曰:「臣辭闕庭,無復再謁,請 言事,臣疾亟矣,請坐籌之。」則天曰:「可。」頊曰:「水土各一 盆,有競乎?」則天曰:「無。」頊曰:「和之為泥,競乎?」則天曰:「無。」 頊曰:「分泥為佛,為天尊,有競乎?」則天曰:「有。」頊曰:「臣亦 以為有。竊以皇族外戚,各有區分,豈不兩安全耶?今 陛下貴賤是非於其間,則居必競之地。今皇太子萬 福,而三思等久已封建,陛下何以和之?臣知兩不安 矣。」則天曰:「朕深知之,然事至是。」頊與張昌宗同供奉 控鶴府,昌宗以貴寵懼不全,計於頊。頊曰:「公兄弟承 恩澤深矣,非有大功,必無全理。唯一策,若能行之,豈 唯全家,當享茅土之封。除此外,非頊所謀。」昌宗涕泣, 請聞之。頊曰:「天下思唐德久矣,主上春秋高,武氏諸 王殊非所屬意,公何不從容請復相王廬陵,以慰生 人之望?」昌宗乃乘間屢言之,幾一歲則天意乃易。既 知頊之謀,乃召頊問,頊對曰:「廬陵相王皆陛下子,高 宗初顧託於陛下,當有所注意。」乃迎中宗,其興復唐 室,頊有力焉。睿宗登極,下詔曰:曩時王命中圯,人謀 未輯,「首陳反正之議,克創祈天之業。永懷忠烈,寧忘 厥勳。可贈御史大夫。」
按,《通鑑紀事本末》:「中宗神龍元年春正月,太后疾甚,
麟臺監張易之、春官侍郎張昌宗居中用事,張柬之崔元暐與中臺右丞敬暉、司刑少卿桓彥範、相王府司馬袁恕己謀誅之。」初,柬之與荊府長史鄉楊元 琰相代,同泛江至中流,語及太后革命事,元琰慨然 有匡復之志。及柬之為相,引元琰為右羽林將軍,謂 曰:「君頗記江中之言乎?今日非輕授也。」柬之又用彥 範、暉及右散騎侍郎李湛皆為左右羽林將軍,委以 禁兵。易之等疑懼,乃更以其黨武攸宜為右羽林大 將軍,易之等乃安。俄而姚元之自靈武至都,柬之、彥 範相謂曰:「事濟矣!」遂以其謀告之。彥範以事白其母, 母曰:「忠孝不兩全,先國後家可也。」時太子於北門起 居,彥範、暉謁見,密陳其策,太子許之。癸卯,柬之、元暐、 彥範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帥左右羽林兵五百 餘人至元武門,遣多祚湛及內直郎、駙馬都尉安陽 王同皎詣東宮迎太子。太子疑不出。同皎曰:「先帝以 神器付殿下,橫遭幽廢,人神同憤,二十三年矣。今天 誘其衷,北門南牙,同心協力,以今日誅凶豎,復李氏 社稷。願殿下蹔至元武門,以副眾望。」太子曰:「凶豎誠 當誅滅,然上體不安,得無驚怛?諸公更為後圖。」李湛 曰:「諸將相不顧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欲納之鼎 鑊乎?請殿下自出止之。」太子乃出,同皎扶抱太子上 馬,從至元武門,斬關而入。太后在迎仙宮,柬之等斬 易之、昌宗於廡下。進至太后所寢長生殿,環繞侍衛。 太后驚起,問曰:「亂者誰邪?」對曰:「張易之、昌宗謀反,臣 等奉太子令誅之,恐有漏洩,故不敢以聞。稱兵宮禁, 罪當萬死!」太后見太子曰:「乃汝邪小子,既誅,可還東 宮。」彥範進曰:「太子安得更歸!昔天皇以愛子託陛下, 今年齒已長,久居東宮。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 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誅賊。臣願陛下傳位太 子,以順天人之望。」李湛,義府之子也。太后見之,謂曰: 「汝亦為誅易之將軍邪?我於汝父子不薄,乃有今日!」 湛慚不能對。又謂崔元暐曰:「他人皆因人以進,惟卿 朕所自擢,亦在此邪?」對曰:「此乃所以報陛下之大德。」 於是收張昌期、同休、昌儀等皆斬之,與易之、昌宗梟 首天津南。是日,袁恕己從相王統南牙兵以備非常, 收韋承慶、房融及司禮卿崔神慶繫獄,皆易之之黨 也。甲辰,制太子監國,赦天下。以袁恕己為鳳閣侍郎、 同平章事,分遣十使齎璽書宣慰諸州。乙巳,太后傳 位於太子。丙午,中宗即位,赦天下。惟張易之黨不原, 其為周興等所枉者咸令清雪。
景龍四年六月甲辰睿宗以相王即皇帝位
[編輯]按《唐書睿宗本紀》,「睿宗諱旦,高宗第八子也。始封殷 王,領冀州大都督、單于大都護。長而溫恭好學,通詁 訓,工草隸書。徙封豫王,又封冀王,累遷右金吾衛大 將軍、洛州牧,徙封相王,復封豫王。武后廢,中宗立為 皇帝,其改國號周,以為皇嗣,居於東宮。中宗自房州 還,復為皇太子。武后封皇嗣為相王,授太子右衛率」, 累遷右羽林衛大將軍、并州牧、安北大都護、諸道元 帥。中宗復位,進號安國相王。景雲元年六月壬午,韋 皇后弒中宗,矯詔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以刑部尚 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同中書門下三品,吏部尚書 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發諸府兵五萬屯京師,以韋溫總知內外兵 馬。甲申,乃發喪。又矯遺詔自立為皇太后。皇太子即 皇帝位,以睿宗參謀政事。大赦,改元曰唐隆太后臨 朝攝政。罷睿宗參謀政事,以為太尉。封嗣雍王守禮 為邠王,壽春郡王成器宋王。丁亥,溫王妃陸氏為皇 後。壬辰,紀處納張嘉福,岑羲持節巡撫關內、河南、北。 庚子,臨淄郡王隆基率萬騎兵入北軍討亂,誅韋氏 安樂公主及韋巨源、馬秦客、駙馬都尉武延秀、光祿 少卿楊均。辛丑,睿宗奉皇帝御安福門,大赦。賜文武 官階、勳、爵,免天下歲租之半。進封隆基為平王。朝邑 尉劉幽求為中書舍人,苑總監鍾紹京為中書侍郎, 參知機務。壬寅,紹京及黃門侍郎李日知同中書門 下三品,紀處訥、韋溫、宗楚客、將作大匠,宗晉卿、司農 卿趙履溫伏誅。貶汴王邕為沁州刺史,蕭志忠許州 刺史,韋嗣立宋州刺史,趙彥昭絳州刺史,崔湜華州 刺史。癸卯,太白晝見。平王隆基同中書門下三品,鍾 紹京行中書令,張嘉福伏誅。甲辰,安國相王即皇帝 位於承天門,大赦。長流長任及流人未達者,還之。賜 內外官、階、爵。復重茂為溫王。立平王隆基為皇太子。 復則天大聖皇后號曰「天后。」
按《冊府元龜》,「睿宗,中宗母弟。龍朔二年封殷王,乾封 元年改豫王,總章二年徙冀王,上元三年改相王。嗣 聖元年,皇太后武氏廢中宗為廬陵王,文明元年二 月,立為皇帝,太后臨朝。天授元年降為皇嗣。聖曆元 年,讓位於中宗,復降為相王。景龍四年六月,少帝即 位,年十六,韋庶人專政。庚子,帝第三子臨淄王隆基」 率朝邑縣尉劉幽求、長上折衝麻嗣宗、內苑總監鍾 紹京等討捕韋氏,並其黨與,誅之。辛丑,奉少主御安 福門樓,大赦天下。癸卯,王公卿士咸以王室多故,義 擇長君。以帝眾望所歸,固請即尊位。是日,少帝讓於叔父。甲辰,帝自兩儀殿出於太極殿,少帝於殿東隅 次幕內,西面,帝於梓宮側東向。太平公主曰:「少帝欲 以此位讓叔父,合否?」幽求跪曰:「少帝仁孝,追蹤舜、禹, 大王恩慈,倍過之矣。今家國事重,有此推讓,誠為至 公也。」是日,少帝制曰:「有古帝王,必有符命,兄弟相及, 存諸典禮。朕以孤藐,遭家多難,顧茲蒙識,不曉政途, 茫茫四海,將何所屬!累聖丕業,各墜於地,王室多故, 義擇長君,思與群公」,推崇明聖。叔父相王,高宗之子, 昔以天下讓於先帝,孝友寬簡,彰信兆人。「神龍之初, 巳有明旨,將立太弟,以為嗣君,因王懇辭,未行冊命, 所以東宮曠位,於今歷年,綴衣在辰,禍變倉卒,後掖 稱制,計立沖人。欽奉前懷,願遵理命,上申平昔之文, 仰復祖宗之烈。起今日請叔父相王即皇帝位,朕退 守舊藩,歸於外邸。凡百卿士,敬承朕意,贊我天人之 休期,光我有唐之洪業。」帝固讓,有制不許。是日,即皇 帝位,大赦天下。於是降少帝為溫王。丙午,帝縞服於 太極東廊,引群公卿士謂曰:「朕與蒼生有幸,且得社 稷安寧。自大行晏駕,韋氏篡逆,元惡大憝,並從誅翦。 嗣皇年幼,未曉政途,推讓朕躬,事非獲已。今與卿等 相見,不勝悲感。」甲戌,命溫王重茂於內宅安厝。明年 正月,以溫王重茂為襄王,食巴、集等州,實封二千戶, 於集州安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