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第05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五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五十五卷目錄
隸書部紀事
隸書部雜錄
隸書部外編
字學典第五十五卷
隸書部紀事
[編輯]《西京雜記》:杜陵秋胡者,能通《尚書》,善為古隸字。為翟 公所禮,欲以兄女妻之。或曰:「秋胡已經娶而失禮,妻 遂溺死,不可妻也。」
《書斷》:「秦始皇併吞六國,李斯乃奏罷不合秦文者,於 是天下行之。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 易之法。其銘題鍾鼎及作符印,至今用焉。」
《文字志》:「史游,漢元帝時黃門令,作《急就章》,解散隸體, 麤書之。」
《能書錄》:「扶風曹喜,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小異李 斯,見師一時也。
杜陵陳遵,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每書一坐皆驚, 時人謂為「陳驚坐。」
《書斷》:「張昶,伯英季弟,為黃門侍郎。尤善章草,書類伯 英,時人謂之亞聖。極工八分,又善隸。」
《法書要錄》:「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工書絕世,尤得八 分之精微,窮靈盡妙,獨步古今。」
蔡邕《石室神授筆勢》蔡文姬曰:「臣父造八分時神授 筆法。」〈注〉邕初入嵩山學書,於石室中得素書八角垂 芒,寫史籀、李斯用筆勢,讀誦三年,遂通其理。常居一 室不寐,恍然一客,厥狀甚異,授以《九勢》。
《書斷》:「師宜官,南陽人。靈帝好書,徵天下工書於鴻都 門,至數百人,八分稱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乃 方寸千言,甚矜其能。嗜酒,或時空至酒家,書其壁以 售之。觀者雲集,酤酒多售,則鏟去之。後為袁術將。《鉅 鹿耿球碑》術所立,是宜官書。」
《水經注》:魏太祖平荊州,漢吏部尚書安定梁孟皇善 師宜官八分體,求以贖死。太祖善其法,常仰繫帳中, 愛翫之,以為勝宜官。
《能書錄》:毛弘,梁鵠弟子,今祕書《八分》皆傳弘法。又有 「左子邑」,與淳小異,亦有名。
《法書要錄》:「扶風馬夫人,大司農皇甫規之妻也。有才 學,工隸書。夫人寡,董卓聘之,夫人不屈,卓殺之。」 《古今法書苑》:「劉先主常作三鼎,皆孔明篆隸八分,書 極工妙。」
《太平清話》:張飛有八分書《刁斗銘》,又有《流江縣紀功 題名》云:「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於八 濛,立馬勒銘。」
《書斷》:「鍾會字士季,元常少子。書有父風,稍備筋骨,兼 美行草,尤工隸書。嘗詐為荀勖書,就勖母鍾夫人取 寶劍。」
胡昭善隸書茂先與荀勗共整理記籍,立《書》博士,置 弟子教習以鍾胡為法。
邯鄲淳,潁川人。志行清潔,才學通敏。初為臨淄王傅, 累遷給事中。書八體悉工,師於曹喜,尤精古文、大篆、 八分、隸書。自杜林、衛密以來,古文泯絕,由淳復著。 《吳志·張昭傳》:「昭少好學,善隸書,孫策命為長史,撫軍 中郎將。」
《書斷》:「衛恆善古文,得汲冢古文,論楚事者最妙。恆嘗 玩之,作勢並造散隸書。」
《中興書目序》:「晉太康二年,汲郡民發古塚得書,言穆 王遊幸之事,詔荀勗、和嶠等以隸字寫之。」六卷,八千 五百一十四字。
《晉書辛謐傳》:「謐少有志尚,博學善屬文,工草隸書,為 時楷法。永嘉末,沒於劉聰。歷石勒、季龍之世,並不應 辟命。」
能書人名。滎陽陳暢,晉祕書令史。善八分。晉宮觀城 門,皆暢書也。
王洽,晉中書令、領軍將軍,眾書通善,尤能隸、行。從兄 羲之云:「弟書遂不減吾。」
《書斷》:「庾翼善草隸書,名亞右軍。兄亮常就右軍求書, 逸少答云:『稚恭在彼,豈復假此』。」
《文字志》:李廞好學,善草隸,與兄式齊名。躄疾不能行 坐,常仰臥彈琴。廞嘗為二府辟,號「李公府。」
《晉書王羲之傳》:「羲之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 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有七子。次凝之,亦工 草隸。
《王獻之傳》:獻之工草隸,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後 掣其筆不得,歎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尋除吳興太 守,徵拜中書令。時議者以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 有及者。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王濛傳》:濛子修字敬仁,小字荀子,明秀有美稱,善隸 書,號曰流奕清舉。
《廣博物志》:「王羲之於九江作書鼎,高五尺,四面周匝 書,遍刻之,沈於水中,真隸書。」
能書人名太原王濛,晉司徒左長史,能草隸。子修,瑯 琊王文學,善隸、行,與羲之善,故殆窮其妙。早亡,未盡 其美。子敬每《省修書》,云:「咄咄逼人。」
陳郡謝安,晉太傅,善隸、行。會稽隱士謝敷,吳興湖州 人康欣,並攻隸、草。
江夏李式,晉侍中,善寫隸草。其弟定子,公府,能名同 式。
《書斷》:「張彭祖官至龍驤將軍,善隸書。右軍每見其緘 牘,輒存而玩之。」
《法書要錄》:「康昕官至臨沂令,善隸書。王子敬題方山 庭殿數行,昕密改之,子敬後過不疑。」又為謝居士題 畫以示子敬,歎其能。
《書斷》:「太元中,孝武帝改治宮室及諸廟門,並欲使王 獻之隸草書題榜,獻之固辭,乃使劉瓌之以八分書 之,後又以韋文休大篆改八分焉。」
《真誥》:「興寧二年,上真南嶽魏夫人降丹陽之句曲山, 以上清諸真經授弟子瑯琊王公府舍人楊君,使作 隸書,出以授護軍長史許君父子。」
《晉書劉聰載記》:「聰字元明,一名元載,元海第四子也。 幼而聰悟好學,工草隸,善屬文。」
《宋書文帝本紀》:「帝諱義隆,武帝第三子也。博涉經史, 善隸書。」
《謝景仁傳》:「景仁弟述。述子綜,有才藝,善隸書,為太子 中舍人。」
《羊欣傳》:「欣美言笑,善容止,汎覽經籍,尤長隸書。年十 二時,獻之甚知愛之。欣嘗夏月著新絹裙晝寢,獻之 書裙數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
《孔琳之傳》:「琳之,彊正有志力,好文義,解音律,能彈棋, 妙善草隸。」
《南史范曄傳》:「曄少好學,善為文章,能隸書,曉音律,累 遷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及逆謀入獄,上有白團扇甚 佳,送曄,令書,出詩賦美句。曄受旨,援筆而書曰:『去白 日之炤炤,襲長夜之悠悠』。上循覽悽然。」
《張永傳》:「永涉獵書史,能為文章,善隸書騎射雜藝,觸 類兼善。又有巧思,為文帝所知,紙墨皆自營造。上每 得永表啟,輒執玩咨嗟,自嘆供御者了不及也。」 《書斷》:「丘道護善隸書,便書素。時司馬珣之為吳興,羊 欣弟倫為臨安令。欣過吳興,看弟珣之,乃以道護素 書《洛神賦》示欣,欣咨嗟其工,以為勝己。」
《華陽隱居錄》:「陶貞寶善槁隸書,家貧,以寫經為業,一 紙直價四十,書體以羊欣、蕭思話為法。」
《南齊書高帝本紀》:「帝博涉經史,善屬文,工草隸書,奕 棋第二品,雖經綸夷險,不廢素業。」
《王僧虔傳》:僧虔弱冠弘厚,善隸書。宋文帝見其書素 扇,嘆曰:「非唯跡逾子敬,方當器雅過之。」
《劉休傳》:「休多藝能,有思理。元嘉世,羊欣愛子敬正隸 法,世共宗之。右軍之體微古,不復見貴。休始好此法, 至今此體大行。」
《周顒傳》:「顒轉太子僕,兼著作,撰起居注,遷中書郎,兼 著作如故。常遊侍東宮。少從外氏車騎將軍臧質家, 得衛恆散隸書法,學之甚工。文惠太子使顒書元圃 茅齋壁,國子祭酒何引以倒薤書,求就。顒換之,笑而 答曰:『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南史王僧祐傳》:「僧祐幼聰悟,雅為從兄儉所重。工草 隸,善鼓琴,不交當世。自天子至於侯伯,未嘗與一人 遊。」
《謝朓傳》:「朓善草隸,長五言詩,好獎人才。會稽孔顗粗 有才筆,未為時知。孔珪常令草《讓表》以示朓,朓嗟吟 良久,手自折簡寫之。」
《小名錄》:「鬱林王昭業,字文尚,文惠太子長子,小字法 身。文惠薨,立為皇太孫。美容止,好隸書。世祖敕皇孫 手書不得妄出,意貴重之,嘗呼為法身,坐之重幄,別 撫問。即位不君,以罪廢。」
《梁書武帝本紀》:「帝六藝備閑,棋登逸品,草隸尺牘,騎 射弓馬,莫不奇妙。」
《蕭子雲傳》:子雲善草隸書,自云:善效鍾元常、王逸少, 而微變字體。答敕云:「臣昔不能拔賞,隨世所貴」,規摹 子敬,多歷年所。年二十六,著《晉史》至《二王列傳》,欲作 論草隸法,言不盡意,遂不能成。略指論飛白一勢而 已。十許年來,始見敕旨論書一卷,商略筆勢,洞徹字 體。又以逸少之不及元常,猶子敬之不及逸少。自此 研思,方悟隸式始變。子敬全範元常,逮爾以來,自覺 功進。其書跡雅為高祖所重。嘗論子雲《書》曰:「筆力勁 駿,心手相應,巧踰杜度,美過崔寔,當與元常,並驅爭 先。」其見賞如此。子特亦善草隸,高祖嘗謂子雲曰:「子 敬之書不及逸少。近見特跡,遂逼於卿。」
《殷鈞傳》:「鈞好學有思理,善隸書,為當時楷法。天監初拜祕書丞,啟校定祕閣四部書,更為目錄。又受詔料 檢西省法書古跡,別為品目。」
《劉慧斐傳》:「慧斐博學能屬文,起家安成王法曹行參 軍,因不仕,居於東林寺。尤明釋典,工篆隸,手寫佛經 二千餘卷。」
《張孝秀傳》:「孝秀隱居東林寺,專精釋典,善談論,工隸 書,凡諸藝能,莫不明習。」
《王志傳》:「志善草隸,當時以為楷法。」齊遊擊將軍徐希 秀亦號能書,常謂志為「書聖。」
《南史陶弘景傳》:「弘景幼有異操,年四五歲,恆以荻為 筆,畫灰中學書。及長,讀書萬餘卷,善琴棋,工草隸。」 《劉孝綽傳》:「孝綽幼聰敏,七歲能屬文,兼善草隸。自以 書似父,乃變為別體。」
《王僧孺傳》:「僧孺幼聰慧,家貧,嘗傭書以養母,寫畢諷 誦亦了。工屬文,善楷隸。」
《王彬傳》:彬好文章,習篆隸,與志齊名。時人為之語曰: 「三真六草,為天下寶。」
《顏協傳》:「協博涉群書,工於草隸飛白。時吳人范懷約 能隸書,協學其書,殆過真也。荊楚碑碣,皆協所書,湘 東王出鎮荊州,以為記室。」
《書斷》:「庾肩吾才華既秀,草隸兼善,累紀專精,遍探名 法。嘗作《書品》,亦有佳致。」
《顏氏家訓》:梁孝元前在荊州,有丁覘者,洪亭民耳。頗 善屬文,殊工草隸。孝元書記,一皆使典之,軍府輕賤, 多未之重,恥令子弟以為楷法。時雲「丁君十紙,不及 王褒數字。」孝元嘗遣典籤惠編送文章示蕭祭酒,祭 酒問曰:「君王比賜書翰及寫詩筆,殊為佳手,姓名為 誰,那得都無聲聞?」編以實答,子雲歎曰:「此人後生無 比。遂不為世所稱,亦是奇事。」於是聞者少復刮目。稍 仕至尚書儀曹郎,末為晉安王侍讀,隨王東下。及西 臺陷沒,簡牘湮散,丁亦尋卒於揚州。前所輕者,後思 一紙,不可得矣。
《陳書蔡景歷傳》:「景歷少俊爽,善尺牘,工草隸。高祖素 聞其名,以書要之。景歷對使答書,筆不停輟。高祖得 書,甚加欽賞。」
《趙知禮傳》:「知禮涉獵文史,善隸書,高祖引為記室。為 文贍速,每占授軍書,下筆便就,率皆稱旨。」
《周文育傳》:「文育兄子弘讓,善隸書,寫蔡邕《勸學》及古 詩以遺文育。」
《蕭乾傳》:「乾容止雅正,性恬簡,善隸書,得叔父子雲之 法。」
《始興王伯茂傳》:「伯茂,世祖第二子也。時軍人於丹徒 盜發晉郄曇墓,大獲王羲之書及諸名賢遺跡,事覺, 其書並沒縣官。世祖以伯茂好古,多以賜之。由是伯 茂大工草隸,甚得右軍之法。」
《蕭引傳》:引拜金部侍郎,善隸書,為當時所重。高宗嘗 披奏事,指引署名曰:「此字筆勢翩翩,似鳥之欲飛。」引 謝曰:「此乃陛下假其羽毛耳。」又謂引曰:「我每有所忿, 見卿輒意解,何也?」引曰:「此自陛下不遷怒,臣何預此 恩?」
《謝貞傳》:「貞幼聰敏,年十三,善《左氏春秋》,工草隸蟲篆。」 《續高僧傳》:「釋洪偃,會稽山陰人,善草隸,見稱時俗。纖 過芝葉,媚極銀鉤。」
《魏書谷渾傳》:「渾少任俠使氣,晚乃折節受經業,遂覽 群籍,被服類儒者。太祖時,以善隸書為內侍左右。」 《劉懋傳》:「懋聰敏好學,博綜經史,善草隸書,識奇字。」 《裴敬憲傳》:「敬憲學博才清,工隸草,解音律,五言之作, 獨擅於時。」
《王世弼傳》:「世弼善草隸書,好愛典墳。次子由尤善草 隸,又工摹書,為時人所服。」
《洛陽伽藍記》:「西域烏陽國沙門曇摩羅,聰明利根,學 窮釋氏。至中國,即曉隸書,凡所聞見,無不通解。 天竺國沙門菩提流支,解佛義,知名西土,號羅漢。曉 魏言及隸書,翻《十地》《楞伽》及諸經論。流支讀曇謨最 大乘義章,彈指贊歎,即為番書寫之,傳於西域。」 《北齊書張景仁傳》:「景仁幼孤,家貧,以學書為業,遂工 草隸,選補」內書生,與魏郡姚元標、潁川韓毅、同郡袁 買奴、滎陽李超等齊名。後主愛之,呼為「博士。」
《趙彥深傳》:彥深子仲將,學涉群書,善草隸。雖與弟書, 書字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於人,似相輕易,若 與當家中卑幼,又恐其疑所在,宜爾。是以必須隸筆。 《蕭退傳》:退從兄子慨,深沈有體表,好學,攻草隸書,南 士中稱為長者。
《宣和書譜》:「劉珉喜草隸,遠追羲之,頗得其法。」 《周書冀儁傳》:「儁性沈謹,善隸書,特工摹寫。太祖引為 記室,教世宗及宋獻公等隸書。」
《趙文深傳》:文深少學楷隸,雅有鍾、王之則。太祖以隸 書紕繆,命文深與黎季明、沈遐等依《說文》及《字林》刊 定六體,成一萬餘言,行於世。
《泉企傳》:「企子元禮,少有志氣,頗閑草隸,有士君子之 風《王褒傳》:「褒博覽史傳,尤工屬文。梁國子祭酒蕭子雲, 褒之姑夫也,特善草隸。褒少來去其家,遂相模範,名 亞子雲。」
《蕭撝傳》:「撝善草隸書,名亞王褒。」
《柳慶傳》:「慶子弘,工草隸,博涉群書,辭采雅贍,與楊素 為莫逆交。」
《隋書虞世基傳》:「世基博學有高才,兼善草隸。陳滅歸 國,貧無產業,每傭書養親。煬帝即位,顧遇彌隆。」 《房彥謙傳》:「彥謙善草隸,人有得其尺牘者,皆寶翫之。」 《閻毗傳》:「毗頗好經史,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 之妙。高祖受禪,以技藝侍東宮。」
《畫墁錄》:「唐高祖武德初,鑄開通錢,以篆、隸八分體,十 文重一兩,為開通元寶。」後人皆不能法。今獨隸體錢 行於世,八分與篆體錢皆不復見矣。
《書斷》:唐太宗工隸,師虞世南,常患難於戈法。一日書 「戩」字,乃空其落,世南取筆填之,以示魏徵曰:「朕學世 南,似盡其法,卿看之。」公曰:「『天筆所臨,萬象不能逃其 形,非臣書所可擬。仰觀聖作,惟『戩』」字「戈』法頗逼真。」上 深嘆公為藻識。
《唐書房元齡傳》:元齡幼警敏,善屬文,書兼草隸。常恐 諸子驕侈,集古今家誡書為屏風,令各取一具,曰:「留 意於此,足以保躬矣。」
《褚遂良傳》: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隸書,父友歐陽詢甚 重之。太宗嘗謂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後,無人可以 論書。」徵曰:「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即日 召令侍書。
《太平清話》:「歐陽詢長子名肅,次名通,皆攻草隸書。」 《書小史》:「顏元孫少孤,養於舅殷仲容家,尤善草隸。仲 容以能書為天下所宗,請者牋盈幾,輒令代遣,得者 欣然,莫之能辨。」
《墨池編》:「唐高宗雅善真草隸。」
《唐書宋之問傳》:「之問父令文,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 人,世謂三絕。之問以文章起,其弟之悌以蹻勇聞,之 愻精草隸,世謂皆得父一絕。」
《睿宗本紀》:「帝好學,通訓詁,工草隸書。」
《王紹宗傳》:「紹宗少貧俠,嗜學,工草隸,客居僧房,寫書 取庸自給,凡三十年,庸足給一月即止,不取贏。」 《盧藏用傳》:「藏用能屬文,舉進士,不得調,與兄徵明偕 隱終南、少室二山。工草、隸、大小篆、八分,士貴其能。」 《張廷珪傳》:「廷珪偉姿儀,善八分書,與李邕友善。及邕 躓於仕,屢表薦之,人尚其方介雲。」
《文苑英華》:元希聲三歲便善草隸書,客有聞而謬之 者,公援毫立就,動有楷則,當時目曰「神童。」
《舊唐書元宗本紀》:「帝性英斷多藝,善八分書。」
《演繁露》:「元宗開元中,親注《孝經》,並製序,八分書之,立 於國學,以層樓覆之。」
《古今法書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豐茂英特。初,張說 為麗正殿學士,獻詩,明皇自於彩箋上八分書讚。 《唐書呂向傳》:「向少隱陸渾山,工草隸,能一筆環寫百 字,若縈髮然,世號『連綿書』。」
《舊唐書張廷珪傳》:「廷珪少以文學知名,素與李邕親 善。邕所撰碑碣之文,必請廷珪八分書之。廷珪既善 楷隸,甚為時人所重。」
《司馬承禎傳》:「承禎善篆隸書,元宗令以三體寫老子 經,因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為真本,以奏 上之。」
《唐書韋抗傳》:「抗所表奉天尉梁昇卿,涉學工書,於八 分尤工,歷廣州都督,書《東封朝覲碑》,為時絕筆。」 《宣和書譜》:「韓擇木,昌黎人也。官至工部尚書、散騎常 侍。工隸,兼作八分字。隸學之妙,唯蔡邕一人而已。擇 木乃能追其遺法,風流閑媚,世謂蔡邕中興焉。」 《徐州志》:「劉昇,開元中為中書舍人,太子右庶子,能文 章,善草隸」書。
《法書要錄》:「蔡有鄰,濟陽人。善八分本拙弱。至天寶之 間,遂至精妙。相衛中多其跡。」
《書史會要》:「張懷瓌有文學,尤善草隸,與兄懷瓘同時 著名。」
《唐書賀知章傳》:「知章善草隸,好事者具筆硯從之,意 有所愜,不復拒。然紙纔十數字,世傳以為寶。」
《王維傳》:「維工草隸,善畫,名盛於開元、天寶間。」
《嫏嬛記》:楊太真生而有玉環在其左臂,環上有「八分」 「太真」二小字,故小名玉環。
《蘇州府志》:「史惟則字天問,工八分、飛白二篆。在唐以 八分名家者四人:韓擇木、蔡有鄰、李潮與惟則也。歷 翰林學士。弟懷則,亦工書。」
《法書要錄》:「衛包,京兆人。工八分小篆,通字學,兼象緯 之術。官至尚書郎。」
《顏魯公集》:道士李含光,廣陵江都人。本名弘。神龍初, 以清行度為道士,居茅山。天寶四載,命中官齎璽書 徵之,延入禁中,請傳道法,辭疾而退。七載賜元靖為 先生之嘉號焉。幼年頗工篆籀,而隸書尤妙。客或賞之曰:「賢於其父。」因投筆不書。
《述書賦》註:「鄭遷及弟邁遇,並工八分,天寶中知名梁、 宋。」
《舊唐書徐浩傳》:「浩少舉明經,工草隸,以文學為張說 所器重。肅宗即位,召拜中書舍人。時天下事殷,詔令 多出於浩。浩屬詞贍給,又工楷隸,肅宗悅其能,加兼 尚書左丞。元宗傳位,誥冊皆浩為之參,兩宮文翰,寵 遇罕與為比。」
《集古錄》:「怡亭在武昌江水中小島上,武昌人謂其地 為吳王散花灘,裴鶠造,李陽冰名而篆之。永泰元年, 裴虯銘,李莒八分書,刻於島石。」
《唐書順宗本紀》:「帝為人寬仁,喜藝學,善隸書。」
《李翱集》:李則,涼武昭王十三世孫。少好老子、莊周之 言,善草隸畫弓矢博奕,皆得其妙。
《宣和書譜》:於僧翰工八分書,與貝冷該俱擅名江左。 貝冷該史亡世系,以八分書名於江左,一時推許 《法書要錄》。張彥遠能文工字,學隸書外,多喜作「八分 書。彥遠既世其家,富有典刑,而落筆不媿作者。嘗作 《法書要錄》十卷、《歷代名畫記》十卷,又嘗以八分錄前 人詩什數章。」
《書小史》:「林傑,閩川人。善草隸,俱自天然,不因師授。」 《宣和書譜》:「釋元雅好古,喜學於科斗小篆,各為千文, 以隸書識其側。其科斗小篆,筆意淳古,而隸書復灑 然不惡。」
《高僧傳》:「釋𧦬光多作古調詩,長於草隸。聞陸希聲謫 宦於豫章,往謁之,授五指撥鐙訣。書體遒健,轉腕迴 筆,非常人所知。昭宗詔對御榻前書,賜紫方袍。」 《書史會要》:「瞿倗,江夏人,能文辭,善古隸。」
《書小史》釋洪博學儒釋,風姿秀整,能講唱詩篇,草 隸皆極精妙。時人以其貌義《詩》《書》,謂之「四絕。」
《唐書列女傳》:「殷保晦妻封,敖孫也,名絢,字景文,能文 章草隸。保晦歷校書郎。黃巢入長安,共匿蘭陵里。賊 悅封色,欲取之。封罵曰:『我公卿子,守正而死,猶生也。 終不辱逆賊手』!遂遇害。」
《柳河東集》:「柳夫人,崔簡妻,宗元伯姊。善隸書,為雅琴 以自娛。」
《李遠集》廉女貞,善隸書,常為內中學士。
《名畫評》:「鍾陵清涼寺,有唐元宗八分題名,李蕭遠草 書。」〈南唐人〉董羽畫《海水》為三絕。
《蘇魏公集》:釋應之,江表名僧。能文章,善楷隸。南唐昇 元、保大間,為內供奉中主、後主,書體與之相類。當時 碑刻多其寫者,至今盡存。惟江寧府保寧寺四注《金 剛經》,兼備眾體,尤為精筆。
《唐詩紀事》:釋貫休工篆隸。初在荊州,成中令問其筆 法,曰:「此事須登壇而授,詎可草草言之?」成怒,遞放黔 中入蜀,王建遇之厚。
《益州名畫錄》:「唐張素卿作十二真人像,太傅安思謙 因蜀王氏誕辰獻之,命翰林學士歐陽炯作讚,翰林 待詔黃居寶八分書題之。」
《野人閑話》:「元昭嘏,工部員外郎,倣韓擇木八分書。昭 嘏乃杜光庭門人。」
《十國春秋》:石文德博覽經史,經目不忘。素不善草隸 詩律,一日得晉帖數紙,及閱殷璠《詩選》,摹倣久之,迥 出儔輩。
《墨池編》:「宋太宗善篆、隸、草、行、飛白,八分。」
《宋史趙普傳》:「普卒,上撰神道碑銘,親八分書賜之。」 《陶穀傳》:「穀強記嗜學,博通經史,諸子佛老咸所總覽, 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
《劉溫叟傳》:「溫叟七歲能屬文,善楷隸。建隆中拜御史 中丞。」
《句中正傳》:「中正精於字學,古文、篆、隸、行草無不工,嘗 以大小篆、八分三體書《孝經》摹石。」
《徐鉉傳》:「鉉好李氏小篆,臻其妙,隸書亦工。」
《日本國傳》:雍熙元年,日本國僧奝然與其徒五六人, 浮海而至。奝然善隸書,而不通華言。問其風土,但書 以對云:「國中有五經書及佛經、《白居易集》七十卷,並 得自中國。」
《玉海》:「淳化四年四月丙戌,內出八分書千文,賜宰臣 李昉以下各一卷。」
《珍珠船》:徐鉉黜邠州,年七十,手不釋卷,常親隸書寫 許慎《說文》一部。
《王氏法書苑》:「李建中善古文、八分,嘗得古文《孝經》,研 翫臨學,遂盡其勢。」
《小畜集釋》:「省欽善八分書,太宗召於殿上,書數行,得 賜紫衣。」
《玉海》:「咸平四年,上御龍圖閣,召輔臣觀太宗草行、飛 白篆籀,八分書。」
《宋史陳堯佐傳》:「堯佐及貴,讀書不輟,善古隸八分,為 方丈字,筆力端勁,老猶不衰。」
《陳堯叟傳》:「堯叟解褐光祿寺丞。大中祥符初,東封以 堯叟善草隸,詔寫途中御製歌詩刻石《梁鼎傳》:「鼎字凝正,益州華陽人,判西京留司御史臺。 偉姿貌,磊落尚氣,有介節,居家峻厲,名稱甚茂。好學, 工篆、籀、八分。」
《紹興府志》:「趙宗萬,山陰人。築室於照水坊,畜一鶴,號 丹砂,引以為侶,足跡不及高門。祥符中,詔舉遺逸,郡 守薦之,尋被召,乃曰:『吾老矣,不足以任事』。因獻《跛鱉 傳》以自見,且請託於道家者流。朝廷不奪其志,即其 家賜以羽服。善八分草隸書。」
《王氏談錄》:公素不習隸書,初但作八分。皇祐中,受詔 書《獻穆公主碑》,李氏求以古隸寫,於是始作隸書。既 出,人競愛。宋丞相曰:「近世人家桓楹之刻,所未及也。」 君謨亦云:「君之隸字,乃得漢世舊法,僕之所作,但唐 隸耳。」
公言「用筆須圓勁,結體須作力正,然後以奇古為工。」 皇祐中,受詔與君謨分寫邇英閣二圖,公書《無逸篇》, 君謨真字書《孝經》,既成,上作飛白二軸答之。後又受 詔分寫集禧觀諸殿榜,公書「奉福」、虛福殿二榜,君謨 書「神藻殿」二榜。
公所書石隸字:則「《獻穆大長公主碑》《曹襄悼碑》《範文 正碑》《晏元獻碑》《伊先生隔山庵記》、正字,則《張少監墓 誌》」、「《濠州四望亭詩》《莊生臺詩》《宋宣獻詩》書額、濠州四 望亭」、「南京御史臺、讀易堂、襄州峴山亭、臨芳亭、華嚴 寺、羊太傅廟、西京教忠積慶寺、東都李氏閒燕堂、來 驚堂、連亭、箖箊亭、劉氏蕓華堂。」
《宋史聶冠卿傳》:冠卿弟世卿,監延豐倉,掘地得古磚, 有隸書,字半漫滅。其可辨者云:「公先世餌霞棲雲,高 尚不仕,累石於江濱。」又云:「昭王大丞相聶。」又云:「水龍 夜號,夕雞駭飛。」其年九月十二日卒,年五十有五。冠 卿始見而惡之。至是校所卒歲月及其享年,無少異 者。
《宗室傳》:趙克繼,秦王廷美之曾孫。善楷書,尤工篆隸。 宗正薦之,仁宗親臨試,及令臨蔡邕古文法,寫《論語》 《詩》《書》,復詔與朝士分隸石經。帝曰:「李陽冰唐室之秀, 今克繼朕之陽冰也。」嘗進所集《廣韻》《字源》,帝稱善,藏 之祕閣。
《書史會要》:「李公炤善章草、飛白散隸。」
《畫墁錄》:「嘉祐末,得石經二段於洛陽城,乃蔡邕隸書 《論語》,又無甚異,唯求之歟,抑與之歟。」
《書史會要》:「於琮善隸,學魏《受禪表》深得其行筆意。」 《益部談資》:「百花潭口舊有任氏一碑,乃宋熙寧間吳 中復八分書。」
《雞肋集》:陳知和善楷隸,喜為詩,作「燕譽堂」於第之西 北隅,從賓客飲酒談笑其間。
《毘陵志》:「張舉工書,精草隸之體,皆造古人妙處。以大 臣薦,起為潁川教官,三辭不就。」
《尚友錄》:「關景仁性多能鍾律曆數,草隸圖畫,無所不 學。」
《閒居錄》:「喻陟持節數部,政績藹著,雅善散隸,尤妙長 笛。每行按至山水佳處,馬上臨風,快作數弄。」
《老學庵筆記》:「翟耆年字伯壽,父公巽參政之子也。能 清言,工篆及八分。」
《金華先民傳》范端臣文詞典雅,尤工於詩,篆楷草隸 亦造其妙,學者稱為「蒙齋先生。」
《書史會要》:「何籀,信安人,以隸書知名。」
徐易,海州人。能篆隸,為御書院藝學。
《台州府志》:「虞似良,詩詞清婉,得唐人旨趣。尤工隸書, 無一食頃去筆札。至臥寢猶運指作勢,衾裯當指處 皆裂。有篆隸韻書行於世。」
《八閩通志》:「呂勝己字季克,邵武人。與張栻、朱熹講學, 工隸書,得漢法。」
黃銖,少師事劉子翬,與朱熹為同門友。為文略相上 下,隸法甚古,得魏、晉以前筆意。
「林宗道以材器自負,善隸書,晚年用筆益蒼勁。」 《太平廣記》:「林傑字智周,幼而聰明秀異,言發成文,音 調清舉。又精於琴棋及草隸書,俱自天然,不假師受。 至年十七,方結束琴書,將決西邁。無何七月中,一旦 天氣澄爽,書堂前忽有雙鶴盤空而下,傑欣然捨筆 躍下,庭前抱得一隻,其父驚訝,恐非嘉兆,令促放還。 及夕」,傑偶得疾,數日而終。
《畫墁錄》:《吳岳碑》自首至座七段,明皇八分書,為黃巢 所焚,摧剝僅可辨,當時日書三字。發三驛刻工亦然。 徐常侍謫三山,過廟下,徘徊旬日,察碑之興功不可 得,一田父進曰:「當時積土而立。」唯而去。
《赤城集》:「林師點自號竹村居士,性嗜書傳,近購遠求, 藏數千卷。至遇古帖祕文斷刻墜簡,積之亦千餘卷。 篆隸尤留心,以張謙中、虞仲房為法。」
《書史會要》:「李肩吾,魏文靖公門人。能書。取隸楷之合 於六書者,作《字通》行於世。」
趙必睪善隸楷,作《續書譜辨妄》,以規姜夔之失。 《容齋續筆》:「徽州素無火災,紹熙元年,添差通判盧瑢 悉以所作隸字,換郡下扁牓,自譙樓儀門凡亭榭臺觀之類,一切趨新。郡人以為字多燥筆,私切憂之。次 年,火起於郡庫,經一日兩夕乃止,官舍民廬一空。」 《金史王競傳》:「競博學能文,善草隸書,工大字。兩都宮 殿榜題」,皆競所書,士林推為第一雲。
《書史會要》:「道士譚處端,大定間從全真、開化真人遊, 善草隸書。」
《元史商挺傳》:「挺與元好問、楊奐遊,有詩千餘篇,尤善 隸書。」
小雲《石海涯傳》:海涯父名貫只哥,遂以「貫」為氏,復以 「酸齋」自號。仁宗在東宮,選為說書秀才。踐阼,拜翰林 侍讀學士,辭還江南。晚年為文日邃,詩亦沖澹,草隸 等書稍取古人之所長,變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 從之,若雲得其片言尺牘,如獲拱璧。
《余闕傳》:「闕為文有氣魄,詩體尚江左,篆隸亦古雅可 傳。」
《金陵瑣事》:佘村玉皇觀壁間「松菴」二隸字,是大德間 狀元王龍澤所書,頗極奇偉。
《浦陽人物續記》:「張恕素與吳萊、柳貫友善,書體莊勁, 得八分之正。」
《常熟縣志》:「『繆貞善篆、隸、真行書,好古博識,隱居不仕。 善八分小篆,追蹤張有正,書尤高古。致道觀虞山福 地』四篆字,《李烈士碑》,隸書,其蹟也。」
《書史會要》:「張體,江陰人。隸書時作鸇掣體,蓋學李重 光金錯刀法。」
《列朝詩集小傳》:「舒頔為詩蒼古,不貴纎巧,習字尤喜 樸拙,識者曰:『宗漢隸,非八法也』。」名其齋曰「貞素」,學者 稱曰「貞素先生。」
《續弘簡錄》:「楊元正善行草書,其隸法師蔡邕,為時所 重。」
《書畫史》:「孔叔平,未詳何許人,嘗為史官,能古隸。 道士蕭善齋,至正間人,工隸書,有書《道德經》傳世。 趙衷,字原初,吳江人。世業醫,能篆隸,號東吳野人。 朱宜民,不知何許人,工隸書。」
《華亭縣志》:「顧祿,能詩,善書,行楷學蘇文忠公,而尤工 於分隸。洪武中為太常典簿。」
《東里集》:曾鼎有孝行,人稱曰「曾孝子。」元末為濂溪書 院學正。洪武三年,以明經舉,引疾辭。博學強記,工詩, 善八分書,範金為小印章,渾然古意。
《太平府志》:「李汶博學多才,善漢隸。國初,召為史館編 修,與修《元史》。晚年歸隱鄉里,扁其所居曰『兼山艮所, 號石泉翁。嘗集蔡邕書成四言古詩,以訓其子寧。門 人張中謂其結體遒勁,筆勢飛動,若長鎗大劍交馳, 其壯且武也。若商彝周鼎之銘,其文甚古也』。」
《列朝詩集小傳》:「釋宗泐寓意詞章,尤精隸古。虞文靖、 黃文獻、張潞公皆推重為方外交。洪武初,詔舉高行 沙門」,師居其首。
《東里集》:「沈度少力學,善篆、隸、真、行八分書,成祖擢為 翰林典籍。凡玉冊金簡,用之宗廟,朝廷藏祕府,施四 裔,刻之貞石,傳於後世。一切大製作,必命度書。度書 婉麗飄逸,雍容矩度,八分尤為高古,渾然漢意。」 《書史會要》:「陳廉學書二十年,篆、籀、草、隸皆嘗究意,而 草、隸尤為時重。林鴻、高廷禮諸名士皆有詩美之。」 《寧波府志》:「王毓工隸書,自號香雪坡老人。」
《列卿記》:「程南雲以能書徵授中書舍人。精篆隸,為時 所尚。」
《延平府志》:「張端,將樂人。少負才名。景泰間,以薦授鑄 印局使,直南薰殿。善楷草書,尤工篆隸。丘瓊山嘗作 《考隸辨》以遺之。」
《常熟縣志》:「錢煜能書,真隸大字,善吟詠,常闢南皋別 業,有山水花竹之勝,日與騷人觴詠自娛。」
《見聞錄》:「白巖喬公通篆隸,有二李風。晚精鑒賞,名書 古帖,一見知也。」
《吳中往哲像贊文》,「彭待詔徵明子也。少承家學,善真 行草書,尤工草隸,咄咄逼其父。」
《寧波府志》:「徐蘭為郡諸生,累舉不第,遂潛心書法,尤 精六書,考究點畫,正其訛謬,作古文奇字,得邊魯生 筆法。八分初法蔡邕、《淳于長碑》,不失矩度,而晚年參 以己意。時人謂其書與程南雲並馳,遠近求者無虛 日。」
《金陵瑣事》:「盛仲交隸字更優,有《元牘記》一冊,品題古 今名帖。」
《詹氏小辨》:「吳錦受筆法於許元復,書各體俱能分書 入妙,幾逼文待詔,號六松山人。」
《芝園集》:「張惟正號野雲,鄞人。隱於耕稼。工漢隸、羲、獻 行草書法,為詩瀟灑出群。」
《虛舟草》,章國舜,新昌人。書法喜顏、蘇,工漢隸,獨不好 為草書。
《列朝詩集小傳》:「郭天中不事生業,專精篆隸之學,窮 厓斷碑,搜訪模搨,寢食都廢。晚年隸書益進,師法秦、 漢,最為逼古。」
宋玨,莆田人,善八分書,規橅《夏承碑》,蒼老雄健,骨法斬然。
《書史會要》:「李開芳好以篆、隸、八分作署書,自謂得斯、 邈遺意。」
朱完,南海諸生。隸書嚴整,清勁,獨步一時。
《廣東通志》:「梁思年,順德人。博古工詩翰,得其隸書者 競珍之。」
《珊瑚網》:「沈弘嘉字叔雅,嘉興人。工篆隸八分。董氏《戲 鴻堂帖》,其手摹勒石也。」
弇州山人槁王樗全,太倉人。書法健利有致,晚得鍾 太傅《受禪碑》,習之至忘寢食。
《高郵州志》:「黃諫博學高才,工於詩文,尤善篆隸,著述 極富,所撰有《書經集解》、大小篆隸等書行於世。」 《江寧縣志》:「胡彭舉八分書師魏之《受禪碑》,簡勁方正, 中雅氣逼人,如陶貞白坐聽松樓上,語語煙霞,無一 點塵氣。」
《蘇州府志》:「顧苓,吳縣人。工詩文及行楷八分書,尤工 篆籀之學,所刻印章,以趙子昂吾丘子行為不足法, 必追摹秦漢人,得其神理。晚歲隱居虎丘之塔景園, 求詩文篆刻者踵至,非其人不輕予也。」
《常熟縣志》:「陳儀字羽伯,舉止有儀,檢通篆隸,能鑒古 器物。」
伍柳,字柳門,倣古篆刻八分書,得唐史惟則筆意。
隸書部雜錄
[編輯]《伽藍記》:「報德寺御道東,有漢國子學堂,堂前有三種 字石經二十五碑,表裏刻之,寫《春秋》《尚書》二部,作篆 科斗隸三種字,漢右中郎蔡邕筆之遺跡也。猶有十 八碑,餘皆殘毀。復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裏隸書,寫 《周易》《尚書》《公羊》《禮記》四。」
《茅亭客話》:偽蜀廣政末,成都人唐季明父失其名,因 破一木,中有紫紋,隸書「太平」兩字,時欲進蜀主,以為 嘉瑞。一有識者解云:「不應此時,須至破了方見太平 爾。」果自聖朝弔伐之後,頻頒曠蕩之恩,寬宥傷殘之 俗,後仍改「太平興國」之號,即知識者之言有証矣。 《筆記》:唐明皇始以隸楷易《尚書》古文,今儒者不識古 文,自《唐開元》始。
《佩觿》「衛夢」之字,是謂隸省;「前」「甯」之字,是謂隸加;「詞朗」 之字,是謂隸行;「寒」「無」之字,是謂隸變。
六一《居士集》:古之始有文字也,務乎記事,而因物取 類為其象。故《周禮》六藝,有六書之學,其點畫曲直,皆 有其說。楊子曰:「斷木為棋,梡革為鞠,亦皆有法焉,而 況書乎?」今雖隸字已變於古,而變古為隸者,非聖人 不足師法,然其點畫曲直,猶有準如母毋彳。之相 近,《易》之則「亂」而不可讀矣。
《王氏談錄》:二蘇皆工草隸,而舜欽先得名。人或咨二 人優劣,公曰:「才翁筆勢勁媚,疑生長也。」
《聞見後錄》:「退之《石鼓詩》體,子美《八分歌》也。」
《嬾真子》:僕仕於關中,嘗見一方寸古印,印文雲「關外 侯印。」其字作古隸氣象,頗類受禪碑。僕意必漢末時 物也。然疑只聞有關內侯,不聞有關外侯。後於《魏志》 見之,建安二十三年,始置名位侯十二級,以賞軍功, 關外侯乃其一也。〈注云今人虛封蓋始於此〉
孔安國《尚書序》言:「為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隸謂隸 書,「古」謂科斗,蓋前一簡作「科斗」,後一簡作隸書,釋之 以便讀誦。近有善隸書者,輒自謂所書為隸古,可笑 也。
《書苑》:郭忠恕以為「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隸書 出。隸書悖而行書作,行書狂而草書聖。」以此知隸書 乃今真書。趙誠明謂誤以八分為隸,自歐陽公始。 《海岳名言》書至隸興,大篆古法大壞矣。篆籀各隨字 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狀,活動圓備,各各自足。隸乃始 有展促之勢,而三代法亡矣。
《西溪叢語》:「東魏《大覺寺碑》陰,題銀青光祿大夫臣韓 毅隸書」,蓋今楷字也。庾肩吾曰:「隸書,今之正書也。」張 懷瓘《六體書論》亦云:「隸書程邈造,字皆真正,亦曰真 書。」自唐以前,皆謂楷字為隸,歐公《集古錄》誤以八分 為隸書也。
馬居易《漢隸分韻》,「自篆捷於漢而為隸,隸變於魏,八 分於晉,宋、隋之間,以分視隸,猶康瓠之與周鼎也。而 唐人篤好之,漢法益亡。」
《補筆談》:「今世俗謂之隸書者,只是古人之八分書。謂 初從篆文變隸,尚有二分篆法,故謂之八分書。後乃 全變為隸書,即今之正書、章草、行書、草書皆是也。後 之人乃誤為古八分書為隸書,以今時書為正書。殊 不知所謂正書者,隸書之正者耳。其餘行書草書皆 隸書也。」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云:「陳倉石鼓文已譌」, 太古大篆生八分,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神。《苦縣老子朱龜碑》,光書評云:「漢魏牌榜碑文、《和華 山碑》,皆今所謂隸書也。杜甫詩亦只謂之八分。」又《書 評》云:「漢、魏牌榜碑文,非篆即八分,未嘗用隸書。知漢 魏碑文皆八分,非篆書也。」
《貴耳集》:嵩山極峻,法堂壁上有一詩曰:「一團茅草亂 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紅。爭似滿爐煨榾柮,慢騰騰地 煖烘烘。」字畫老草,旁有四字勿毀此詩。此司馬公書, 柱間大隸書:「旦光頤來。」旦,公兄頤,程正叔也。題門壁 曰:「登山有道,徐行則不困,措足於實地則不危。」皆公 八分書。
《春渚紀聞》:薳於揚州得東坡先生畫一樂工,復作樂 語云:「桃園未必無杏,銀礦終須有鉛。荇帶豈能欄浪, 藕花卻解留蓮。」其後文作漢隸書,子瞻禹切同觀,真 三絕也。
《林下清錄》:袁伯長父言:嘗聞善書者云:「大篆不得入 小篆,隸書最忌入八分。」
《玉海》:自唐以前,皆謂楷字為隸,至歐陽《集古錄》誤以 八分為隸書,自是凡漢石刻皆目為「漢隸。」東魏《大覺 寺碑》題曰「隸書」,蓋今楷字也。
《研北雜志》:「範文穆云:『漢家作隸,雖不為工拙,然皆有 筆勢腕力,其法嚴於後世真、行之書,精采意度,粲然 可以想見筆墨畦徑也』。」
《畫史》:小八分,帶筆如行草,奇甚,今無此體。
《震澤長語》:《宣和書譜》曰:「為八分之說者多矣。」然秦漢 以來,石刻特存篆、隸、行、草,所謂八分者何有?至唐始 有八分書,其典刑蓋類隸而變方廣,作波勢,豈在唐 始有之耶?古今名稱稍異,今之正書,乃古所謂隸書, 今之隸書,乃古所謂八分。至唐又於隸書中別為八 分以別之。然則唐之所謂八分,非古所謂八分也。 《筆元要旨》。字有隸變。古者如省鑿為又以:代鑿 皆是,他如陋作。匣作。「匹」作。匝作。亦從此類。 《丹鉛總錄水經注》載晉世河決胡公石槨上有八分 書,考其時,蓋周也,知八分不始於秦矣。又考《莊子》云: 「丁子有尾。」李頤注云:「謂右行曲波為尾。」今丁子二字, 雖左行皆有曲波,亦是尾也。審如李說,八分不始於 秦,又一證也。
《墨池瑣錄》:「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
《書訣》:「隸有繫石波,最為難作。」
石墨鐫華,夢英正書第一,篆次之,分隸又次之。 《太平清話》:「華亭有八分碑,漢張昶書陝中華亭也。 危太僕作《隸書歌》一篇,贈四明汪大雅,備括諸碑之 所自,且歷疏之,亹亹千餘言不休。」
隸書部外編
[編輯]《述異記》:「昔有王次仲,年少入學,而家遠,常先到,其師 怪之,謂其不歸,使人候之,又實歸在其家,同學者常 見仲捉一小木,長三尺餘,至則著屋間,欲共取之,輒 尋不見。及年弱冠,變倉頡舊書,今為隸書。秦始皇遣 使徵之,不至,始皇怒,檻車囚之赴國,路次化為大鳥, 出車飛去。」
《廣博物志》:「王次仲者,當周末戰國之時,合從連衡之 際,隱居范陽大夏、小夏之山,以為倉頡篆文,功多而 用寡,初變篆籀之體,始為隸書。秦始皇既定天下,以 其功利於人,三詔之使,入秦不至,復命使謂之曰:『吾 削平六合,一統天下,孰敢不賓者。次仲一書生而違 天子之命,以檻車載之,不爾,當殺之,以正風俗』。」詔使 至山致命,載檻車中。次仲忽化一大鳥,翻然出車,使 者驚拜曰:「無復命,必見誅,唯神人憫之。」鳥徘徊空中, 拔墮三翮,使者得之以進。始皇素好神仙之道,聞其 變化,甚悔恨,因名其地為落翮山,鄉里祀之不絕。 《瑯嬛記》:大曆中,有人獨行到鳳皇臺,望見一男子與 一婦人相和而歌,聲徹雲際。歌罷,其人「迫而視之,惟 竹書一束在地。取視,簡策幾毀,文不可辨。惟首隸書, 地出梓桐。偽失厥眾,邪去立言。灌平獲誦,於古有文。 乍得斯人,慈心勿用。筆冠日輪」,三十二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