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第05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五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五十六卷目錄
飛白部彙考
唐張懷瓘書斷〈飛白〉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論飛白法〉
明趙宧光金石林緒論〈飛白〉
飛白部藝文一
飛白書勢銘 晉劉劭
飛白書勢銘 宋鮑照
答蕭子雲上飛白書屏風書 梁簡文帝
為納言姚璹等謝敕賜飛白書表
唐李嶠
太宗飛白書答詔記 權德輿
飛白贊 張懷瓘
飛白贊 前人
壁書飛白蕭字贊 李約
壁書飛白蕭字記 崔備
仁宗御飛白記 宋歐陽修
仁宗飛白書序 文同
飛白部藝文二〈詩〉
奉述飛白書勢 唐岑文本
天章閣觀御飛白書五言十韻 宋韓琦
余定州飛白歌 明王世貞
飛白部選句
飛白部紀事
飛白部雜錄
押字部彙考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押字〉
周密癸辛雜識〈宋十五朝御押〉
押字部紀事
押字部雜錄
押字部外編
字學典第五十六卷
飛白部彙考
[編輯]《唐張懷瓘書斷》
[編輯]《飛白》
[編輯]按飛白書者,後漢左中郎蔡邕所作也。王隱、王愔並 云:「飛白,變楷制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徑丈,字宜輕 微不滿,名為飛白。」王僧虔云:「飛白,八分之輕者。」雖有 此說,不言起由。按漢靈帝熹平年,詔蔡邕作《聖皇篇》, 篇成,詣鴻都門上。時方修飾鴻都門,伯喈待詔門下, 見役人以堊帚成字,心有悅焉,歸而為飛白之書。漢 末魏初,並以題署宮閣。其體有二:創法於八分,窮微 於小篆。自非蔡公設妙,豈能詣此?可謂勝寄冥通,縹 緲神仙之事也。張芝草書,得易簡流速之極;蔡邕飛 白,得華艷飄蕩之極。字之逸越,不復過此二途。邇後 羲之、獻之,並造其極。其為狀也,輪囷蕭索,則虞頌以 「嘉氣非雲」;離會飄流,則曹風以「麻衣」似雪,盡能窮其 神妙也。衛恆祖述飛白,造散隸之書,開張隸體,微露 其白,拘束於飛白,瀟灑於隸書,處其季孟之間也。梁 武帝謂蕭子雲言:「頃見王獻之書白而不飛,卿書飛 而不白,可斟酌為之,令得其衷。」子雲乃以篆文為之, 雅合帝意。既括鏇而羽,則遠而益深,雖創法於八分, 實窮微於小篆。其後歐陽詢得之蔡伯喈,即飛白之 祖也。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
[編輯]《論飛白法》
[編輯]觀唐元度《十體書》,因思張懷瓘云:「飛白全用隸法」,蓋 八分之輕者。今世人為此書,乃全用草法,正與古背 馳矣。又鮑照飛白,用豪筆乃能成字,或輕或重也。蓋 或輕若絲髮,或重若雲山,濃淡相錯乃成字。若不用 豪筆書之,則不能若此。今觀《十體》中,「飛龍」二字作,飛 白書,正用豪筆作,與散隸頗相近坦〈當作但〉增縹緲縈 舉之勢,又全用楷法。洛陽《唐恭陵孝恭皇帝睿德紀》 及《牛口紀功碑》首唐太宗飛白亦如此作,皆有豪筆 點掃濃淡之勢。而近世相承,飛白皆用「相思」為片板, 若髹刷然。以書殊不用豪筆,故作字無濃淡纖壯之 變,非古也。當蔡邕於鴻都下見工人以堊帚成字,歸 而為飛白之書,非便用堊帚,蓋用筆效之而已。今人 便謂所用木筆為堊帚,謬矣。又雲「飛而不白。」又雲「白 而不飛」,蓋取其若絲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 而俚俗孏語又謂蔡中郎見帛飛空中,因作此字,以 白為「帛」,此尤無稽也。
《明趙宧光金石林緒論》
[編輯]《飛白》
[編輯]隸書中一曰「飛白」,篆法將變,正則雜出,燥潤相宜,故
曰「飛白。」後世失傳,飛而不白者似隸,白而不飛者似篆,皆飛白之流別也。飛白部藝文一
[編輯]《飛白書勢銘》晉·劉劭
[編輯]鳥魚龍蛇,龜獸仙人,蚊腳偃波,楷隸《八分》,世絕常妙, 《索草》鍾真。爰有「飛白」之麗,貌豔藝珍。若乃敷㭊毫芒, 纖微和惠,素翰冰鮮,蘭墨電掣。直準箭飛,屈擬蠖勢, 繁節參譚,綺靡循致。有若煙雲拂蔚,交紛刻繼,韓盧 接飛,宋鵲遊逝。
《飛白書勢銘》宋·鮑照
[編輯]秋毫精勁,霜素凝鮮。霑此瑤波,染彼松煙。超工《八法》, 盡奇六文。鳥企龍躍,珠解泉分。輕如游霧,重似崩雲。 鋒絕劍摧,驚勢箭飛。差池鷰起,振迅鴻歸。臨危制節, 中險騰機。圭角星芒,明麗爛逸。絲縈髮垂,平理端密。 盈尺錦裁,片字金溢。《仙芝》煩弱,既匪足質;蟲虎繢綷, 又安能匹。君子品之,是最神筆。
《答蕭子雲上飛白書屏風書》梁·簡文帝
[編輯]《得所送飛白書縑屏風十牒》,「冠六書而獨美,超二篆 而擅奇,乍寫星區,時圖鳥趐,非關觸石,已覺雲飛,豈 待金璫,便睹蟬翼。聞諸衣帛,前哲未巧;懸彼帳中,昔 賢掩色。」
《為納言姚璹等謝敕賜飛白書表》
[編輯]唐李嶠
「臣某等言,今月十一日侍宴,蒙恩作《飛白書》,題臣等 名字垂賜。跪承寶貺,仰戴瓊文,如披七曜之圖,似發 五神之檢。九霄靈澤,與垂露而同霑;千載嘉祥,共迴 鸞而並集。冠六文而首出,掩八體而孤騫,眇乎若遊 霧之拂春林,靄乎似輕雲之上秋漢。」頡皇之始模蟲 篆,未足多奇;劉後之嘗學史書,孰雲能擬?固已工踰 懸帳,妙盡刻符,鍾繇竭力而難比,伯英絕著而不逮。 則知乃神乃聖,包眾智而同歸;多藝多才,總群方而 兼善。諒天機之獨運,豈凡識之能窺。臣等才埒瓶筲, 任叨衡右。器滿之誡,每切於愚心;棟隆之吉,實慚於 明代。而天慈曲獎,聖造不遺,厚祿尊官,既殫恩而極 寵;良辰美景,又申歡而接宴。慶方行而已及,澤未溥 而先加,殊恩與骨肉等深,縟禮共衣冠相絕。今復親 陪睿賞,寵流宸翰。嬴氏之魂遊天上,未比超昇;闞生 之名在月中,詎方遐邈。昔者韓稜深博,肇蒙於署劍; 田鳳名流,僅聞於題柱。未有芝英草聖,近縟於綵箋; 合璧連珠,俯光於掌握。在臣叨沗,獨冠古今,方且示 彼記言,傳諸貽訓,表一人之殊寵,留百代之榮觀。手 舞足蹈,徒申踴躍之心;摩頂至踵,豈答生成之施。
《太宗飛白書答詔記》權德輿
[編輯]太宗文皇帝飛白書十二句五十五字,貞觀十六年 答左散騎常侍劉洎之詔也。「吾觀古之令王,未嘗不 虛己以納諫;古之良臣,未嘗不匪躬以盡直。然後百 度貞,九有清,係此物也。」初,太宗與公卿大臣往復古 義,以聰明示群下。洎退而上書,其大旨以為「動神機, 縱天辯,不若凝旒虛襟,以至公,慎取捨而已。故沃心 以納,優詔以答。嘉其忠故以誠詞,渥其禮故以手翰。」 史臣《實錄》具載其事。有都官郎中竇𣳻者,博古尚藝, 貞元初,得其書於人間太清宮道士盧元卿又得之 於竇氏。元卿工為篆隸八分諸書,且其家法,保而藏 之久矣。元和五年夏四月,予以太常齋薦於宮師,因 出以示予。予乃整衣冠,離次捧視,且以見聖唐建巍 巍無窮之基,在此編也。至若縹緲鴻翥之勢,輕濃蟬 翼之狀,子敬白而不飛,子雲「飛而不白。」稽合眾美,裁 成絕藝,又以見哲王之餘裕,書圃之逸品雲。
《飛白贊》張懷瓘
[編輯]非草非真。發揮柔翰。《星劍》光芒。雲虹照爛。鸞鶴嬋娟。 風行雨散。《劉子》濫觴。《鍾胡》彌漫。
《飛白贊》前人
[編輯]妙哉《飛白》,祖自《八分》。有美君子,潤色斯文。絲縈箭激, 電繞雪雰。淺如流霧,濃若屯雲。舉眾仙之奕奕,舞群 鶴之紛紛。誰其覃思?於戲蔡君!
《壁書飛白蕭字贊》李約
[編輯]梁侍中蕭子雲書,祖述鍾、王,備該眾體,始變蔡、張二 王,飛白古法,妙絕冠時。雖名存傳記,而跡絕簡素,惟 建鄴古壁,餘此「蕭」字焉。韓晉公鑒古善書,聞之嗟異, 遷之南徐,置於海榴堂座右之壁。余後獲之,載以入 洛。書之故實,事之本末,中書舍人張公、崔監察備撰 記詳焉。余少好圖書,耽嗜奇古,由此雖志業不立,而 「性莫能遷。非不干求爵祿,心懵時事,以與名疏,非欲 乖時好尚,養痾守獨,所見遂僻,僻則僻矣。與夫酣湎聲妓,並走權利者,俱亡羊也。亡則孰多?」余每閱翫此 跡,而圖書之光,如逢古人,似得良友,加以琴酒靜暢, 書齋晝閒,榮富賤貧,是日何在?至若尋翰墨輕濃之 勢,窮點畫分布之能,與日彌深,隨見逾妙。嗟夫!昔賢 垂不朽之藝,知傳寶於後世。後人睹妙絕之跡,見得 意於當時,名齊日月,情契古今。傳曰:「遊於藝,藝可已 乎?」知者相賀。比獲《蘭亭》之書,世情觀之,未若野人之 塊,不闕於世,在世為無用之物。苟適余意於余,則有 用巳多。乃作贊曰:「昔創飛白,蔡氏所得。起於堊帚,播 於翰墨。張王繼作,子雲精極。壁昏蜃素,墨古池色。翻 飛露白,乍輕乍濃。翠箔映雪,羅衣從風。崩雲委地,游 霧縈空。撥剌勢動,蟉蟠氣雄。昆池駭鯨,時門鬥龍。攢 毫疊孔,或橫或縱。層層陣雲,森森古松。君子況德,高 人比蹤。抱素自潔,含章內融。逸疑方外,縱在矩中。密 而不離,疏而有容。藝通造化,比象無窮。子雲臣梁,蕭 字逾」貴。點畫均豐,姿形端異。跡絕繭素,名空傳記。明 徵褒貶,惟此一字。
《壁書飛白蕭字記》崔備
[編輯]《壁書》「蕭」字者,梁侍中蕭子雲之所飛白也。韓晉公領 浙西之歲,得於建鄴佛寺,置之南徐官舍,函以屋壁, 俯瞰坐隅。及晉公入贊廟謨,啟於私第,朱方官吏,俟 其代者,完葺舊府,圬墁故堂。吏人以壁字昏蒙,方以 堊掃塗上。時故殿中李侍御士舉為部從事,以晉公 翰墨代無等儔,自護壁書,施搨於下。耽翫研味,略無 巳時。士舉重焉,紿而方得。及士舉府除職,停寓「壁」字 於小吏之舍。至甲申歲,士舉為江西從事,通好江淮。 時李評事約盛閱圖書,以示寮友,士舉方以壁字言 於座中,李君因而求之,士舉云:「得卿《皇象》、羊欣、蕭綸 各一帖,大鄭畫屏一扇,即輟與之,不爾,當自持去。」李 君富於圖書,酷好遐異,遂以所求三帖並法士畫屏 易焉。後十餘日,壁書自吳負來,士舉於道病卒。向若 李君不閱雅跡,士舉不言此書即壁字為朽壤於小 吏之家,逸品絕前賢之跡。固知興亡繼絕,後不乏人, 工極藝精,中必有物。加以子雲與國同姓,所書「蕭」字, 圜卷側掠,體法備焉。信眾賢之妙門,實後代之茂範。 其飛白書起於蔡中郎,其後張敬禮、王逸少、子敬並 稱妙絕,子雲曲盡其法。歐陽率更云:「蕭侍中飛白,輕 濃得中,如蟬翼掩素。」其為前賢所重如此。嗟乎,景嶠 此書,今訪天下絕矣,惟此蕭字在乎舊都,三百年間, 竟無頹圮,俾後之傳授,似陰有保持。余與李君寓家 南徐,鄰而友善,獲睹妙跡,感有將壞之壤,晉公出之 方絕之跡,李君維之,用徵其事,故以字志之。
《仁宗御飛白記》宋·歐陽修
[編輯]治平四年夏五月,余將赴亳,假道於汝陰,因得閱《書》 於子履之室,而雲章爛然映日月,為之正冠肅容,再 拜而後敢仰視,蓋仁宗皇帝之御《飛白》也。曰:「此寶文 閣之所藏也,胡為於子之室乎?」子履曰:「曩者天子宴 從臣於群玉,而賜以《飛白》,余幸得與賜焉。予窮於世 久矣,少不悅於時人,流離竄斥十有餘年,而得不老 死江湖之上者,蓋以遭時清明,天子嚮學,樂育天下 之材,而不遺一介之賤,使得與群賢並遊於儒學之 館,而天下無事,歲時豐登,民物安樂,天子優游清閒, 不邇聲色,方與群臣從容於翰墨之娛,而余於斯時 竊獲此賜,非惟一介臣之榮遇,亦朝廷一時之盛事 也。子其為我志之。」余曰:「仁宗之德澤涵濡於萬物者, 四十餘年,雖田夫野老之無知,猶能悲歌思慕於壟 畝之間,而況儒臣學士,得望清光,蒙恩寵,登金門而 上玉堂者乎?」於是相與泫然流涕而書之。夫玉韞石 而珠藏淵,其光氣常見於外也。故山輝而白虹,水變 而五色者,至寶之所在也。今賜書之藏於子室也,吾 知將有望氣。言榮光起而燭天者,必賜書之所在也。
《仁宗飛白書序》文同
[編輯]《仁宗皇帝飛白書》,乃聖人不可窮之大藝,而無所擬 之絕學者也。「法傳之於天,義授之於神,淵情睿思,下 寓毫墨,揮灑變動,函負藏蓄,齊陰陽之功,合造化之 巧,宜乎世人莫得窺其至精極妙之端涯者已。若夫 皇居奧瑑,貴室珍刻,有容摹肖,時亦飄墮。其能於此 以幸而獲之者,自將別為祕袠,盡略他玩,流畀後嗣, 傳於無極,而況密繇嚴從,躬被寵錫,將宜何如以奉 其休榮者哉!」嘉祐七年冬十二月戊申,帝召侍臣二 十有八人觀書於龍圖天章閣,又幸寶文閣。是日上 親御寶跗,縱寫華楮貂璫,遞薦簪笏,環視。雲飛霧散 之狀,龍蟠鳳矯之勢,震聳驚眩,流動眾目。既而遂命 以書分賜左右太子賓客。掌公禹錫時預此集,乃蒙 帝子之殊渥焉。懷歸有光,展對猶濕。觀其點分璽角, 下壓秦寶;畫立圭植,高掩周瑞。仰惟祥符之書,《氏陽》 之詔,始可相與配其瑰麗而並其崇嚴者歟。熙寧五 年十月,其孫文紀為陵州貴平縣令,襲衍複櫝,載以 臨治。願將刊鏤布示於遠,謀奉堅琰,留寘佛廟,見求 短引,以著其下。懿哉!侈君之賜,揚祖之美,乃《文紀》為 人臣子之道於是乎至矣。故為題此。初八日謹序
飛白部藝文二〈詩〉
[編輯]《奉述飛白書勢》唐·岑文本
[編輯]六文開玉篆,八體耀銀書。飛毫列錦繡,拂素起龍魚。 鳳舉崩雲絕,鸞驚遊霧疏。別有臨池草,恩霑垂露餘。
《天章閣觀御飛白書五言十韻》宋·韓琦
[編輯]內閣開清曉,中天對邇臣。唐虞遺典在,河洛奧書陳。 二聖勤勞舊,千齡矩法新。帝暉方咫尺,宸翰復躬親。 鸞拂宮綃舞,花隨御筆春。奎光連璧府,劍影動龍津。 今古神功絕,頒宣上意均。玉峰羅俎豆,黼座拱星辰。 魚藻符亨會,蓬瀛寄此身。流霞仙飲罷,又賜一杯醇。
《余定州飛白歌》明·王世貞
[編輯]吾家子敬不再得,千載能飛詎能白。天公縮入餘生 手,獨洗殘碑悟神蹟。三尺生綃寫相贈,草堂頓爾生 顏色。矯如溟壑盤虯龍,迅如鵰鶚擊大空。細如游絲 颺白日,澹如遠漢垂晴虹。黃河九道拆天倒,瀠洄沸 灪爭相雄。野夫平生好塗抹,小巫氣索難為工。嗚呼 吾欲游五嶽,挾君題名遍寥廓。六丁斂手那得妒,好 與匡廬鬥飛瀑。
飛白部選句
[編輯]唐《劉洎書》:「紆寶思於天文,則長河韜映;摛玉筆於仙 札,則流霞成采。固已錙銖萬代,冠冕百王。」
李嶠《御書表》:「究黃軒鳥跡之巧,殫紫府結空之勢。偃 波垂露,會寶惠而成新;半魄全曦,象天形而得妙。」 宋晏殊《謝表》:「乾文綺粲,睿筆鸞迴。文皇鳳字,近愧於 流芳;炎帝穗書,遠慚於逸品。宜登冊府,永冠書林。」 又《飛白書扇賦》:「灑迴春之藻翰,成變楷之奇文。婉繞 無方,輕濃有制,該筆苑之遒潤,集書林之妍媚。」 又《飛白記》「萬象奔馳於筆端,三辰奮湧於毫末。翩然 而鸞皇飛翥,蜿然而虯龍蟠躍,聖域之雄觀,書林之 具美。」
又《飛白賦》:「昔在軒後,㫄羅俊英。乃有倉頡,思周神明。 下侔羽族之跡,上法奎圜之精。始造古文,播於寰瀛。 爰及東漢,紀年熹平。其臣蔡邕,譽聞帝庭。矚鴻都之 蕆役,掃堊帚而字成。寓物增華,窮幽洞靈。肇此一體。 用飛白而為名,飾宮闕之題署,助聖賢之藝能。厥後 累朝之臣,習此奇蹟,代百名系,存乎簡籍。然猶獻之 『白而不飛』。」子雲:「飛而不白」,伊唐二葉,迨及高宗,咸所 留意,亦云盡工。分賜宰弼,渙揚古風。若乃宮硯沈碧, 山罏泛清,恣沖襟之悅穆,拂神翰以縱橫,空濛蟬翼 之狀,宛轉虯驂之形,爛皎月而霞薄,颺珍林而霧輕。 曳彩綃兮泉客之府,列纖縞兮夏王之庭。仙風助其 縹緲,辰象供其粹凝,信一人之妙用,非末學之能稱。 而況取象《八分》,姿妍小篆,玉潔冰潤,龍驤虎變,合心 手以冥運,體乾坤之壯觀。
蘇軾《文同飛白贊》「霏霏若輕雲之蔽月,翻翻若長風 之卷斾,猗猗若遊絲之縈,褭褭若流水之舞。」 胡宿《御書飛白扇詩》:「珍幽開二典,聖藻煥重離。白鳳 隨毫舉,蒼龍應墨奇。」
《元絳詩》:「堯章粲雲漢,羲畫露乾坤。日字光芒動,奎鉤 氣象溫。」
飛白部紀事
[編輯]庾元威《論書》,「張芝始作一筆飛白書。」
《書斷》:「蔡邕工書絕世,又創造飛白,妙有絕倫。」
韋誕《飛白》入妙。
吳處士張弘,篤學不仕,恆著烏巾,時號「張烏巾。」並善 篆、隸,其飛白妙絕當時,飄若雲遊,激如驚電,飛仙舞 鶴之態有類焉。自作《飛白序勢》,備說其美。歐陽詢曰: 「飛白張烏巾冠世。」
衛恆祖述飛白,造散隸書,開張隸體,微露其白,拘束 於飛白,瀟灑於隸書。
王廙,逸少之叔父,工於草隸飛白,祖述張、衛遺法,其 飛白筆氣極古,時人云:「王廙飛白,右軍之亞。」
《書史》:「葛洪天台之觀,飛白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 《待訪錄》:「晉葛元飛白天台字石本,真蹟聞在台州, 《王羲之別傳》。羲之善草隸、八分、飛白,備精諸體,自成 一家之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功。」
《書斷》:王羲之為會稽,子敬出戲,見北館新白土壁,白 淨可愛。子敬令取掃箒沾泥汁中,以書壁為方丈一 字,晻曖斐亹,極有好勢。日日觀者成市。羲之後見,歎 其美,問誰所作?答曰:「七郎。」羲之於是作書與所親曰: 「子敬飛白,大有意。」
劉劭,字彥祖,善小篆,工飛白,雖不及張、毛,亦一時之 秀。作飛白勢。柳詳亦善飛白,彥祖之亞也。
《南齊書劉繪傳》:「繪聰警有文義,善隸書,撰能書人名, 自雲善飛白。」
《南史王僧虔傳》:僧虔為尚書令,嘗為飛白題尚書省 壁曰:「『圓行方止,物之定質,修之不已則溢,高之不已則慄,馳之不已則躓,引之不已則迭,是故去之宜疾』。 當時嗟賞,以比座右銘。」吳郡顧寶先,卓越多奇,自以 伎能,僧虔乃作飛白以示之,寶先曰:「下官今為飛白 屈矣。」
《紀僧真傳》:「僧真弟僧猛,兄弟皆有風姿舉止,並善隸 書。僧猛又能飛白書,作《飛白賦》。」
《顏協傳》:「協博涉群書,工於草隸飛白。時京兆韋仲善 飛白,並在湘東王府為中兵參軍。」
《尚書故實》:飛白書始於蔡邕,在鴻門見匠人施堊箒, 遂創意焉。梁蕭子雲能之,武帝謂曰:「蔡邕飛而不白, 羲之白而不飛,飛白之間,在斟酌耳。」嘗大書「蕭」字,後 人匣而寶之。傳至張氏賓護,東都舊第有《蕭齋》,前後 序引,皆名公之詞也。
《大業拾遺》:煬帝將幸江都,宮女半不隨駕,爭泣留帝, 扳車惜別,指血染鞅。帝不許,因飛白題二十字留賜 宮妓云:「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但留顏色在,離別 止今年。」
《通鑑》:貞觀十八年四月,劉洎上書。上飛白答之曰:「今 聞讜言,虛懷以改。」
《敘書錄》:貞觀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已上,賜宴 於元武門。太宗操筆作飛白書。眾臣乘酒就太宗手 中競取散騎常侍劉洎登御床,引手然後得之。其不 得者,咸稱洎登御床,罪當死,請以付法。太宗笑曰:「昔 聞婕妤辭輦,今見常侍登床。」
《金壺記》:太宗為飛白書「鸞鳳螭龍」四字,筆勢驚絕。謂 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曰:「朔旦舊俗,必用 衣及物相賀,今各賀卿飛白書。」
《玉海》:馬周為中書侍郎,貞觀十八年遷中書令。太宗 以飛白書賜之曰:「鸞鳳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 在忠力。」
《書斷》:「歐陽詢八體盡能篆體,尤精飛白,冠絕有龍蛇 戰鬥之象,雲霧輕濃之勢,風旋電激,掀舉若神。」 《書史會要》:「岑文本工飛白書。」
《唐書晉陽公主傳》:「主字明達,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 生。主臨帝飛白書,下不能辨。」
《戴至德傳》:至德父子繼為宰相,世詫其榮。高宗嘗為 飛白書賜至德曰:「汎洪源,俟舟楫」;郝處俊,曰:「飛九霄, 假六翮」;李敬元,曰:「資啟沃,罄丹誠」;崔知悌曰:「仗忠節, 贊皇猷。」皆見意於辭雲。
裴漼《嵩岳少林碑》,高宗咸亨中御飛白書,題金字。《波 若碑》,永淳中御札,又飛白書一飛字,題寺壁。
《墨池編》:「唐高宗雅善真、草、隸、飛白。」
《書史會要》:「曹王明行書絕時,飛白亂。王右軍有唐以 來一人而已。」
《玉海》:「開元間,明皇書六大字,賜醴陵縣登真宮,又賜 御書飛白字。」
《述書賦》註:「史白,廣陵人,諫議大夫,善飛白。」
《唐國史補》:梁武帝造寺,令蕭子雲飛白大書「蕭」字,至 今一「蕭」字存焉。李約竭產自江南買歸東洛,匾於小 亭以翫之,號為「蕭齋。」
《宋史謝絳傳》:「太宗皇帝肇修三館,更立祕閣於昇龍 門左,親為飛白書額作贊,刻石閣下。」
《蘇易簡傳》: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玉堂之署」四字,命 易簡牓於廳額。易簡會韓伾、畢士安、李至等往觀,上 聞,遣中使賜宴甚盛,至等各賦詩紀其事。
《墨池編》:太宗善篆、隸、草、行、飛白、八分,嘗語近臣曰:「飛 白字勢罕工,吾亦恐自此廢絕矣。」蓋深慮書法之缺 墜,而勤以興之也。
《太平治跡統類》:雍熙三年十月朔,上出飛白書賜宰 相李昉等,因謂曰:「朕退朝未嘗虛度光陰,讀書外留 意真草書,近又學飛白。」昉等頓首謝。
《玉海》:淳化二年,草書飛白賜近臣。上謂之曰:「夫欲學 書,當須澄神靜慮,具在筆端,方臻其要。飛白近少習 者,朕因得一古飛白障子,倣而書之,盡用筆之法,是 知筆札至難。」
淳化四年七月,飛白書向敏中、張詠姓名付宰相,曰: 「此名臣也。」己酉,並命為密學。
淳化五年五月戊寅,賜近臣飛白書各二軸。十一月 丙辰,賜近臣御飛白書各一軸,別賜參政寇準飛白 草書各十八軸。先是,宰相呂蒙正等皆已得賜,準出 使在外,至是始及焉。
太宗出《飛白書》四字,占四幅,廣袤數尺。先以一幅賜 宰臣呂端,俄而樞密趙鎔相繼進。帝曰:「昔聞劉洎登 床,信有之矣。」
《山堂考索》:至道二年六月,出飛白書二十軸賜宰相 呂端等人五軸。又以四十軸藏祕閣,字皆方圓數尺。 上曰:「飛白依小草書體,與隸不同。朕好之既久,遂盡 其法。」
《宋史郭從義傳》:「從義性厚重,有謀略,多技藝,尤善飛 白書。」
《錢惟演傳》:「惟演博學能文,於書無所不讀,家儲文籍侔祕府,著《金坡遺事》《飛白書敘錄》。」《宗室傳》:「冀王惟吉好學善屬文,雅善草隸、飛白。真宗 次為七卷,御製序,命藏祕閣。」
《益端獻王頵傳》:「頵少好學,博通群書,工飛白篆籀。」 《玉海》:「乾興元年三月丙子,賜輔臣御飛白書各一軸。 初,上未嘗為飛白書,一日見飛白筆,遂取試書。其體 勢遒勁,有如夙習,因以分賜焉。」
天聖元年九月戊寅,召輔臣於崇政殿西廡,觀馮元 講《論語》,仍賜御飛白書。三年四月己未,賜輔臣御飛 白書人十軸,仍刻石賜近臣。四年五月庚辰,以端午 賜輔臣御飛白書羅扇各二。五年九月癸卯,召輔臣 至崇政殿西廡,觀孫奭等講書,賜織成御飛白字圖。 己酉,召輔臣觀御飛白書「慈孝寺崇真殿」牓於承明 殿。八年八月,詔觀瑞穀於元真殿,命從臣賦詩。賜御 飛白書、字各一軸。
寶元二年十一月二日己丑,遣內侍就輔臣第賜御 飛白書各一軸。次日,輔臣張士遜等入謝,奏曰:「陛下 萬機之煩,翰墨不倦,神筆奇奧,曠古未有。」上曰:「朕聽 政之暇,無所用心,以此自娛耳。」
慶曆六年,太平興國寺重修太祖神御開先殿成,上 飛白書榜。
《老學庵筆記》:「仁宗皇帝慶曆中,嘗賜遼使劉六符飛 白書八字,曰:『南北兩朝,永通和好』。會六符知貢舉,乃 以『兩朝永通和好』為賦題,而以『南北兩朝,永通和好』 為韻,雲出南朝皇帝御飛白書,其尊戴中國如此。」 《玉海》:皇祐二年,上將祀明堂,太常禮院言:「明堂及門 當為殿牓。上曰:『二榜當親書』。是日,於禁中服靴袍,篆 『明堂』」二字,飛白「明堂之門」四字,自晝逮夜半而畢,宣 示群臣。又詔模刻二牓為副本,頒二府及近侍。 皇祐三年,飛白書「筆法」二字賜講讀官。皇祐以後,每 歲端午節必賜飛白書扇。
至和元年九月,王洙為學士,仁宗嘗以塗金龍水牋 為「飛白」《詞林》二字賜之。
《歸田錄》:仁宗萬機之暇,無所翫好,惟親翰墨,而飛白 尤為神妙。凡飛白以點畫象形物,而點最難工。至和 中,有書待詔李唐卿,撰飛白三百點以進,自謂窮盡 物象。上亦頗佳之,乃特為「清淨」二字以賜之,其六點 尤為奇絕,又出三百點外。
《宋史仁宗本紀》:嘉祐七年十二月「丙申,幸寶文閣,為 飛白書分賜從臣。」
《后妃傳》:「仁宗曹皇后善飛帛書。」
《楊畋傳》:「畋性清介,自奉甚約,為郡待客,雖監司,菜果 數器而已。及卒,家無餘貲,特賜黃金二百兩,御飛白 書扇,遣使持賜。」
《張觀傳》:觀平生書必為楷字,無一行草如其為人。仁 宗飛白書「清」字賜觀,以賞其節。
《王珪傳》:「珪弱歲奇警,出語驚人。舉進士甲科,為翰林 學士。嘉祐中,帝宴寶文閣,作飛白書分侍臣,命珪識 姓名歲月。」
《趙師民傳》:師民在經筵十餘年,甚見器異。嘗盛夏屬 疾家居,帝飛白書團扇為「和平」字,賜以寄意。
《歸田錄》:皇祐二年、嘉祐七年,季秋大享,皆以大慶殿 為明堂。明堂額御篆,以金填字,門牌亦御飛白,皆皇 祐中所書。神翰雄偉,勢若飛動。余詩云:「寶墨飛雲動, 金文耀日晶」者,謂二牌也。
《聞見後錄》:「仁皇帝以嘉祐七年十二月庚子,幸天章 閣,召兩府以下觀太宗、真宗御集,面書飛白,命翰林 學士王珪題姓名,遍賜之。」
《後山談叢》:「嘉祐之末,宴二府、兩制、三館於群玉殿,御 書飛白遍賜之。蔡襄、王珪同為學士,襄有書名,而仁 宗使珪題所賜,兩人各自得也。」
《老學庵筆記》:「慈聖曹太后工飛白,蓋習觀昭陵落筆 也。先人舊藏一『美』字,徑二尺許,筆勢飛動,用慈壽宮 寶,今不知何在矣。」
王冀公自金陵召還,不降詔,止於茶藥合中賜御飛 白「王欽若」三字。而中使口傳密旨,冀公即上道。至國 門,輔臣以下皆未知。
《聞見前錄》:京城南愍賢寺,溫成張妃墳院也。寺中有 帝御飛白書「溫成影帳。」
《聞見後錄》:李處度藏仁皇帝飛白四「民安樂」四字,旁 題「化成殿,醉書賜貴妃。」
《雲煙過眼錄》:「王子慶所藏仁宗飛白便面六枚。」 《書史會要》:「李公灼善章草飛白、散隸。」
《宋史宗室傳》:「吳王顥,天資穎異,尤嗜學,工飛白,好圖 書,博求善本。神宗嘉其志,每得異書,亟馳使以示 文同。傳同善詩文、篆隸、行草飛白。」
《雲煙過眼錄》:「游氏家藏徐熙山水人物,一騎從數人, 上有『神宗飛白徐熙』二字。」
《玉海》:「淳熙九年,知福州趙汝愚得飛白祕閣」字碑本 於州治止戈堂,上之祕府。
畫繼高燾,自號「三樂居士。」篆隸飛白,一一造妙陳常,江南人,以飛白筆作樹石,有清逸意。
《胡雲峰集》:「陳伯孚善飛白,如塵縷遊絲,秋蟬春蝶 不繫舟。」《漁集》:「陳穎達官太常,善飛白書。」
《翰苑別集》:「良鄉丞陳謙,嗜學弗倦,慨然有志於事功。 陳翰林元達以飛白書其憇止之室,曰『耘菴』。」 《延平府志》:「余重謨,將樂人。善飛白,大者如蓋宗、考亭、 東坡法,海內傳寶之。」
《江陰縣志》:「張拙號庸菴山人。工草書,能為飛白,善擘 窠大字。性豪喜飲,貧居不事生產,四方名士多與之 游。」
飛白部雜錄
[編輯]《晉王右軍集》:「省飛白乃致佳,造次尋之,乃欲窮本。無 論小進,也稱此將青於藍。」〈又〉致比四紙《飛白》,以為何 似能學不?〈又〉飛白不能乃佳,意乃篤好。此書至難,或 作《復與卿》。〈注〉楊用修云:「右軍飛白,妙絕今古,今不可 見矣。臨池之士,亦不知飛白何體也,惟唐《順陵碑文》 中有數字可覘古跡。」
《東坡集》:「蔡君謨書為本朝第一。又嘗出意作飛白,自 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
《談苑》:「古人以散筆作隸書,謂之散隸。蔡君謨以散筆 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於飛白,亦自 成一家也。」
益公《題跋》:「蘇文忠公謂文與可有四絕詩:一《楚詞》,二 草書,三畫,四。他日睹其飛白,復恨知與可之不盡。」
押字部彙考
[編輯]宋黃伯思東觀餘論
[編輯]《押字》
[編輯]劉憲御史燾無言來,予與論書,劉因言:間見傳唐人 一書,中云:「『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 後人遂以草名為花押,韋陟五朵雲』是也。此書偶忘 其名,有朝士施結者,喜收古今人押字,不遠千里求 之,所藏甚多,類而成書矣。嘗欲為作序,偶忘此事所 出,遂不用。」予云:「魏晉以來法書,至梁御府藏之,皆是」 朱異、唐懷充、沈熾文、姚懷珍等題名於首尾紙縫間, 故或謂之「押縫」,或謂之「押尾」,只是謂書名耳。後人花 押,乃以草書記其自書,故謂之「押字」,或謂「草字」,蓋沿 習此耳。唐人及國初前輩與人書牘,或只用押字,與 名用之無異。上表章亦或爾。近世遂施押字於檄移, 或不書己名字,而別作形模,非也。
周密癸辛雜識
[編輯]《宋十五朝御押》
[編輯]灇,太祖 瓓。〈太祖 元押〉 太宗。 〈太宗 真宗 元押〉 白仁宗。 英宗、 神宗。 哲宗。 徽宗。 欽宗。 高宗: 〈孝宗 光宗〉 寧宗。 理宗。 度宗。
押字部紀事
[編輯]《述書賦》:「滿騫押署,如盤石臥虎。」
《妮古錄》:「安祿山押字,以手指三撮而成。」
《宋史陳恕傳》:「恕薦寇準代為三司使,恕為集賢學士, 判院事。準即檢尋恕前後改革興立之事,類以為冊, 及以所出榜別用新版,躬至恕第請判押,恕亦不讓, 一一押之。」
《退朝錄》:寇萊公謂楊文公曰:「今中書日進呈差除,退 即批聖旨,而同列押字」,國初范魯公始為之。
《鄰幾雜志》:祖擇之押字直作一「口」字。人問之,答云:「口 無擇言。」
龐相令制後,舍人自署其名,永叔云:「誥身後惟吏部 判官,誥院者當押字爾。」
《圖繪寶鑑》:仁宗嘗畫馬,上有「押」字並御寶。
《玉海》:「景祐三年二月甲子,命崇政殿說書賈昌朝、王 宗道同編次,太宗尹京日押字。」
《續明道雜志》:王文恪守西京日,長水縣申請買木錢 數百千,王視其狀,便亟呼吏作教,下縣令,迫買木一行人吏九十餘人皆械送府。既至,皆以屬吏,吏莫知 所以致罪,久之不得情,乃請其故,王曰:「凡公文皆先 押而後用印,故印在書上。今此狀乃先印後書,字在 印上,必有姦也。」於是鞫之,果重疊冒請盜印為之者, 洛人皆服其精明。
《澠水燕談錄》:韓魏公留守北都,遼使每過境,必先戒 其下曰:「韓丞相在此無得過。」有呼索遼使與京尹書, 故事,紙尾止押字,是時悉書名,遼人尊畏如此。 《石林燕語》:王荊公押石字,初橫一畫,左引腳,中為一 圈。公性急,作圈多不圓,往往窩匾而收橫畫,又多帶 過。常有密議公押「反」字者,公知之,加意作圈。一日書 「楊蟠《差遣敕》」作圈復不圓,乃以濃墨塗去㫄,別作一 圈,蓋欲矯言者。楊氏至今藏此敕。
《捫蝨新話》:熙寧間,王荊公用事,一時字皆以甫押,字 多以圈。時語云:「表德皆連甫,花書盡帶圈。」
《二老堂詩話》:「元豐己未,東坡坐作詩謗訕,追赴御史 獄。當時所供詩案,存張全真家。予嘗借觀,皆坡親筆, 凡有塗改,即押字干下,而用臺印。」
《宋史李迪傳》:「迪孫孝壽,政和初拜刑部侍郎,復改開 封尹。時有舉子為僕所凌,忿甚,具牒欲送府,久乃釋。 戲取牒效孝壽花書判云:『不勘案,決杖二十』。僕明日 持詣,告其主倣尹書判私用刑。孝壽即追至,備言本 末,孝壽翻然曰:『所判正合我意』。如數與僕杖而謝舉 子。時以此稱之。」
《談圃》蘇少保頌為人深沈有度量,又善言臺閣故事, 下至閭巷風俗、士大夫吉凶禮,無不能記。嘗曰:「先朝 人書狀簡尺,後多用押字,非自尊也,從簡省以代名 耳。今人不復識,見押字便怒。」
《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三年,詔「中書舍人、給事中,凡制 敕非軍期機速,必先書押而後報行。」
《玉海》:慶元二年,上詣壽康宮恭進「聖安壽仁太上皇 帝領尹御筆判押案牘,共七十一卷。」
《靈異小錄》:穎州張龍圖嘗見州牒押字,多團下拽一 畫,有人云:「押字如有蒸餅樣。」張應聲曰:「為官恰似麵 糊團。」有同人自言近年云:「鬚鬢恰如驄馬色。」張曰:「文 章依舊草驢鳴。」
《齊東野語》:趙時杖為平江僉幕,其訓名不雅,凡書判 決杖,吏輩皆用紙貼之,此亦可笑。其押字作一大口 字,而申其下一畫。陳子爽愷作守,初到見之,書其側 云:「僉判押字大空空,請改之,庶幾務實,仍請別押一 樣來。」聞者無不大笑,正可與李晉仁喏樣為對也。 《眉公筆記》:鍾離翁詩:宋溧陽斗子,坐盜米估籍,得草 書,題云:「庚申歲書。」其名權,花押如一劍狀。
《元史陳思濟傳》:世祖時,思濟掌敷奏,會阿合馬入省, 恥其位在廉希憲左,每欲肆意而行。思濟以文牘進, 阿合馬輒於希憲位署押,思濟遽掩以手曰:「此非君 相署位也。」
《雲煙過眼錄》:「趙孟頫所收吳越王判狀二,並贊寧狀, 忠懿王草書,判字一,花押。」
王子慶所藏哲宗御書:「便面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 衣」,中有御押。
《妮古錄》:「元李氏有古紙,長二丈許,光澤細膩,相傳四 世,請趙文敏書。文敏不敢落筆,但題其尾。至文徵仲, 止押字一行耳,不知何時乃得書之。」
押字部雜錄
[編輯]《聞見後錄》:蜀於韋皋刻石文字後,書皋名者必鐫其 中,僅可辨。故宋子京書皋事云:蜀人思之,見其遺像 必拜。凡刻石著皋名者,皆鑱去其文尊諱之。近有自 西南裔得皋授故君長牒,於皋位下書若皋字,復塗 以墨,如刻石者。蓋皋花字也。當時書石,亦用前名後 押之制,非蜀人鑱其文尊諱之。如本朝韓魏公書花 字,寫成「琦」字,復塗以墨,尚可辨,亦此體也。
《揮麈後錄》:明清嘗得英宗批可進狀一紙於梁才甫 家,治平元年,宰執書臣而不姓,且花押而不書名。以 歲月考之,則韓魏公、曾魯公、歐陽文忠公、趙康靖作 相,參時也,但不曉不名之義。後閱沈存中《筆談》云:「本 朝要事,對稟常事擬進入,畫可,然後施行,謂之『熟狀』。」 事速不及待報,則先行下,具制草奏知,謂之「進草熟」 狀,白紙書宰相押字,始悟其理,不知今又如何耳。 《圖畫見聞誌》:「世之相,押字之術,謂之心印。」本自心源, 想成形跡,跡與心合,是之謂印。爰及萬法,緣慮施為, 隨心所合,皆得名印。矧乎書畫,發之於情思,契之於 綃楮,則非印而何?押字且存諸貴賤禍福,書畫豈逃 乎氣韻。
《文公政訓》:當官文書簿曆,須逐日結押,不可拖下。 《雲谷雜記》:方勺《泊宅編》云:「東坡就逮,下御史獄,張安 道上書,力陳其可貸之狀。劉莘老、蘇子容同輔政,子 容曰:『昨得張安道書,不稱名,但著押字』。莘老曰:『某亦 得書,尚未啟封』。令取視之,亦押字也。其事人罕知,故 記之。」予按,《東觀餘論》云:「唐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 草」,惟名不得草,遂以草名為花押,韋陟五朵雲是也魏晉以來,法書至梁御府藏之,皆是朱異、姚懷珍等 題名於首尾紙縫間,故謂之押縫,或謂之押尾,只是 書名耳。後人花押,乃以草記其自書,故謂押字,蓋沿 襲此耳。唐人及國初,前輩與人書牘,或只用押字,與 名用之無異,上表章亦或爾。近世遂施「押字於移檄, 或不書己名字,而別作形模,非也。」又孫公《談圃》云:「先 朝人書狀,簡尺多用押字,非自尊也,從簡省以代名。 今人不復識,見押字便怒,則書用押字,其來亦久矣。」 劉、蘇二公與方勺,偶不知之也。予頃在武陵,於畢文 簡公諸孫處,見文簡與寇萊公一帖,尾用押字,「押」字 之下,卻有「拜咨」二字,此正以押字代名也。景德間,士 大夫寬厚,故此風尚存。至元豐間,相去方七十餘年, 已為罕見,今固不復有矣。
《容齋五筆》:予頃因見鄂州南樓土中磨崖碑,其一刻 「柳」字,下一字不可識。後訪得其人,名應辰,而雲是唐 末五代時湖北人也。既載之《四筆》中,今始究其實,柳 之名是已。蓋以國朝寶元元年呂溱榜登甲科,今浯 溪石上有大押字,題云:「押字起於心,心之所記,人不 能知。」大宋熙寧七年甲寅歲刻,尚書都官員外郎武 陵柳應辰時為永州通判,仍有詩云:「浯溪石在大江 邊,心記閒將此地鐫。自有後人來屈指四千六百甲 寅年。」有閬中陳思者《跋》云:「右柳都官欲以怪取名,所 至留押字盈丈,莫知其何為。押字,古人書名之草者, 施於文記間,以自別識耳。今應辰鐫刻,廣博如許,已 怪矣。好事者從而為之說,謂能祛逐」不祥,真大可笑。 予得此帖,乃恨前疑之非。石傍又有蔣世基《述夢記》 云:「至和三年八月,知永州職方員外郎柳拱辰受代 歸闕,祁陽縣令齊術送行,至白水,夢一儒衣冠者曰: 『我元結也,今柳公游浯溪,無詩而去,子盍求之』?」覺而 心異之,遂獻一詩。柳依韻而和,其語不工。拱辰以天 聖八年王拱辰榜登科,殆應辰兄也,輒並記之。 《癸辛雜識》余近見先朝太祖、太宗時,朝廷進呈文字, 往往只押字而不書名。初疑為檢底,而末乃有御書 批,殊不能曉。後見前輩所載,乾淳間禮部有申祕省 狀押字而不書名者,或者以為相輕致憾。范石湖聞 之,笑其陋云:「古人押字,謂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 之,如韋陟五朵雲」是也。豈惟是前輩簡帖,亦止是前 面書名,其後押字,雖刺字亦是,前是姓某起居,其後 亦是押字。士大夫不用押字代名,方百餘年事爾。 《輟耕錄》:今蒙古、色目人之為官者,多不能執筆花押, 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輔及近侍官至一品者, 得旨則用玉圖書押字,非特賜不敢用。按周廣順二 年,平章李穀以病臂辭位,詔令刻名印用。據此,則押 字用印之始也。
《霏雪錄》:宋故事:禁中處分事付外,謂之「內批」,又謂之 「御筆」,皆內夫人代書。而所謂御寶批者,或上批,或內 夫人書,皆用御寶。惟親筆則上親書押字,不用寶也。 《日知錄》《集古錄》有五代時帝王將相等署字一卷。所 謂署字者,皆草書其名,今俗謂之畫押,不知始於何 代。岳珂《古冢盆杆記》言得晉永寧元年甓,有匠者姓 名下有文如押字,則晉已有之,然不可考。《南齊書》:太 祖在領軍府,令紀僧真學上手跡,下名答報書疏,皆 付僧真。上觀之,笑曰:「我亦不復能別也。」何敬容署名 敬字,則大作「苟」,小為文,容字大為父。陸倕戲曰:「公家 苟既奇大,父亦不小。」《魏書》:崔元伯尤善行押之書,特 盡精巧,而不見遺跡。《北史》:斛律金不識文字,初名敦, 苦其難署,改名為金,從其便易,猶以為難。神武乃指 屋角令識之。《北齊書》:庫狄干不知書,署名為干字,逆 上畫之,時人謂之穿錐。又有武將王周署名,先為吉 而後成其外。《陳書》:蕭引善隸書,高宗嘗披奏事,指引 署名曰:「此字筆勢翩翩,似鳥之欲飛。」《唐書》:董昌僭位, 下制詔,皆自署名。或曰:帝王無押詔。昌曰:「不親署,何 由知我為天子?」今人亦謂之花字。《北齊·後主紀》:開府 千餘,儀同無數,領軍一時二十,連判文書,各作花字。 〈北史各作依字〉不具姓名,莫知誰也。」黃伯思謂:「魏、晉以來法 書,梁御府所藏,皆是朱異、唐懷克、沈熾文、姚懷珍等 題名於首尾紙縫間,故或謂之押縫,或謂之押尾。後 人花押,蓋沿於此。」又云:「唐人及國初前輩與人書牘, 或只用押字,與名用之無異。上表章亦或爾,近世遂 施押字於檄移。不知南北諸史言押字者如此之多, 而《韓非子》言「田嬰令官具押券斗石參升之計」,則戰 國時已有之。又不始於後世也。
《三國志少帝紀》註、《世說》及《魏氏春秋》並云:「姜維寇隴 右,時安東將軍司馬文王鎮許昌,徵還擊維。至京師, 帝御平樂觀以臨軍過,中領軍許允與左右小臣謀, 因文王辭殺之,勒其眾以退。大將軍已書詔於前,文 王入,帝方食栗。優人雲午等唱曰:『青頭雞,青頭雞』。青 頭雞者,鴨也。帝懼,不敢發。」按「鴨」者,勸帝押詔書耳。是
則以親署為押。已見於三國時矣。〈南北朝謂之畫敕〉押字部外編
[編輯]《泊宅編》:陸軫云:「東封牓,狀元梁固作省判,卒附一婢, 言:『已授陰山諫議大夫,索茶喫,卻封角子押字如生 時』。又云:欲取寵婢及一小鬟。不久,二婢皆卒。」
《暌車志》:岳侯死後,臨安雨溪寨軍將子弟,因請紫姑 神而岳侯降之,大書其名,眾皆驚愕。請其花押,則宛 然平日真跡也。復書一絕云:「經略中原二十秋,功多 遇少未全酬。丹心似石憑誰訴,空有遊魂遍九州。」 《異聞總錄》:馬少保公亮,少時臨窗燭下閱書,忽有大 手如扇,自窗櫺穿入,次夜又至。公以筆濡雄黃水,大 書花押窗外,大呼:「速為我滌去,不然禍及於汝。」公不 聽而寢。有頃,怒甚,求為滌去,愈急,公不之顧。將曉,哀 鳴而手不能縮,且曰:「公將大貴,姑以試公,何忍致我 極地耶?公獨不見溫嶠《然犀》乎?」公大悟,以水滌去花 押,手方縮去,視之亦無所見。
《湖廣通志》:「柳應辰在郡,夜讀書,有物引手入窗,柳援 筆押字於其手而去。明日見於州治後古槐上,遂伐 之。」
虞廟前江邊多巨石,其下潭水甚深,有崖穴,或雲有 水怪,人多溺死者。柳因謁廟識之,作大書「押」字於石 上,字高三尺,廣二尺。信宿風雨冥晦,雷雹大作,霹靂 中巨石兩折,逾數日有斃黿浮出。其後沙漲,潭水淺 永,人鐫「押」字以記。今名「雷霹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