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第26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六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二百六十六卷目錄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
宋一
戚同文 楊慤
宗翼 陳摶
夏乾錫 种放
萬適 田誥
楊璞 李瀆
魏野 邢敦
林逋 高懌
韓退 徐復
孔旼 陳郢
王子華 趙宗萬
周侃 馮休
何群
學行典第二百六十六卷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
[編輯]宋一
[編輯]戚同文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戚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為儒。 幼孤,祖母㩦育於外氏,奉養以孝聞。祖母卒,晝夜哀 號,不食數日,鄉里為之感動。始聞邑人楊慤教授生 徒,日過其學舍,因授《禮記》,隨即成誦,日諷一卷。慤異 而留之。不終歲,畢誦五經,慤即妻以女弟。自是彌益 勤勵,讀書累年不解帶。時晉末喪亂,絕意祿仕,且思」 見混一,遂以同文為名字。慤嘗勉之仕,同文曰:「長者 不仕。」同文亦不仕。慤依將軍趙直家,遇疾不起,以家 事託同文,即為葬。三世數喪,直復厚加禮待,為築室 聚徒,請益之人,不遠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宗 度、許驤、陳象輿、高象先、郭成範、王礪、滕涉皆踐臺閣。 同文純質,尚信義,人有喪者,力拯濟之,宗族閭里貧 乏者,周給之。冬月多解衣裘,與寒者。不積財,不營居 室。或勉之,輒曰:「人生以有義為貴,焉用此為!」由是深 為鄉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諭以善道。頗有 知人鑒,所與遊皆一時名士。樂聞人善,未嘗言人短。 與宗翼、張昉、滕知白為友,生平不至京師。長子維,任 隨州書記,迎同文就養,卒於漢東,年七十三。好為詩, 有《孟諸集》二十卷。楊徽之嘗因使至郡,一見相善,多 與酬唱。徽之嘗云:「陶隱居號堅白先生」,先生純粹質 直,以道義自富,遂與其門人追號堅素先生。二子:維、 綸。維,建隆二年以屯田員外郎為曹王府翊善,累官 職方郎中,致仕,卒,年八十一。綸自有傳。大中祥符二 年,府民曹誠即同文舊居旁造舍百餘區,聚書數千 卷,延生徒講習甚盛。詔賜額為「本府書院」,命綸子奉 禮郎舜賓主之,署誠府助教,委本府幕官提舉之。
楊慤 宗翼
[編輯]按《宋史戚同文傳》:「楊慤,虞城人。力學勤志,不求聞達。 宗翼,蔡州上蔡人。父為虞城主簿,因家焉。篤孝恭謹, 負米養母。好學,彊記經籍,一見即能默寫歐陽、虞、柳 書,皆得其楷法。能屬文,隱而不仕,家無斗粟,怡怡如 也。未嘗以貧窶干人,市物不評價,市人知而不欺。嘗 言:晝夜者,昏曉之辨也。故既暝未曙,皆不出戶,見鄰」 里小兒,待之如成人,未嘗欺紿。同文嘗謂翼曰:「子勞 謙有古人風,真吾友也。」卒,年八十餘。子度,舉進士,至 侍郎、御史,歷京西轉運使,預修《太祖實錄》。
陳摶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陳摶,字圖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歲, 戲渦水岸側,有青衣媼乳之,自是聰悟日益。及長,讀 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以詩名。後唐 長興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自言 嘗遇孫君仿、麞皮處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語摶曰: 『武當山九室巖可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穀,歷」 二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移居華山雲臺觀,又止少 華石室,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周世宗好黃白術,有 以摶名聞者,顯德三年命華州送至闕下,留止禁中 月餘。從容問其術,摶對曰:「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致 治為念,奈何留意黃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責,命為諫 議大夫,固辭不受。既知其無他術,放還所止,詔本州 長吏歲時存問。五年,成州刺史朱憲陛辭赴任,世宗 令齎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賜摶。太平興國中來朝,太 宗待之甚厚。九年,復來朝,上益加禮重,謂宰相宋琪 等曰:「摶獨善其身,不干勢利,所謂方外之士也。」摶居 華山已四十餘年,度其年近百歲,自言經承五代離 亂,幸天下太平,故來「朝覲。與之語,甚可聽。」因遣中使 送至中書。琪等從容問曰:「先生得元默修養之道,可 以教人乎?」對曰:「摶,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知神仙 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方術可傳。假令白日 沖天,亦何益於世。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協心 同德,興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煉,無出於此。」琪等稱善, 以其語白上,上益重之,下詔賜號希夷先生,仍賜紫 衣一襲,留摶闕下,令有司增葺所止雲臺觀。上屢與 之屬和詩賦,數月放還山。端拱初,忽謂弟子賈德昇 曰:「汝可於張超谷鑿石為室,吾將憩焉。」二年秋七月, 石室成,摶手書數百言為表,其略曰:「臣摶大數有終, 聖朝難戀,已於今月二十二日化形於蓮花峰下張 超谷中,如期而卒。」經七日,支體猶溫,有五色雲蔽塞 洞口,彌月不散。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 著《指元篇》八十一章,言導養及還丹之事。宰相王溥 亦著八十一章以箋其指。摶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陽 集》《釣潭集》詩六百餘首,能逆知人意。齋中有大瓢掛 壁上,道士賈休復心欲之。摶已知其意,謂休復曰:「子 來非有他,蓋欲吾瓢爾。」呼侍者取以與之,休復大驚, 以為神。有郭沆者,少居華陰,夜宿雲臺觀。摶中夜呼 令趣歸,沆未決。有頃,復曰:「可勿歸矣。」明日沆還家,果 中夜,母暴得心痛幾死,食頃而愈。華陰隱士李琪自 言唐開元「中郎官已數百歲,人罕見者。關西逸人呂 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 世以為神仙,皆數來摶齋中」,人咸異之。大中祥符四 年,真宗幸華陰,至雲臺觀,閱摶畫像,除其觀田租。
夏乾錫
[編輯]按《池州府志》:「夏乾錫,樊知古師也。知古守池,因薦之 朝,太祖為制冠服,錫竟不起,自號清溪布衣。父鴻,隱 德弗耀,惡衣蔬食,鄉人罕見其面,江南多士宗師之。」
种放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种放,字名逸,河南洛陽人也。父詡,吏 部令史,調補長安主簿。放沈默好學,七歲能屬文,不 與群兒戲。父嘗令舉進士,放辭以業未成,不可妄動。 每往來嵩華間,慨然有山林意。未幾父卒,數兄皆干 進,獨放與母俱隱終南豹林谷之東明峰,結草為廬, 僅庇風雨,以講習為業。從學者眾,得束修以養母。母」 亦樂道。薄滋味,放得辟穀術。別為堂於峰頂,盡日望 雲危坐。每山水暴漲,道路阻隔,糧糗乏絕,止食芋栗。 性嗜酒,嘗種秫自釀,每曰:「空山清寂,聊以養和。」因號 雲溪醉侯。幅巾短褐,負琴㩦壺,泝長溪,坐盤石,採山 藥以助飲,往往終日。值月夕,或至宵分。自豹林抵州 郭七十里,徒步與樵人往返。性不喜浮圖氏,嘗裂佛 經以製帷帳。所著《蒙書》十卷,及《嗣禹說表》《孟子》上下 篇、《太一祠錄》,人頗稱之。多為歌詩,自稱退士,嘗作傳 以述其志。淳化三年,陝西轉運宋惟幹言其才行,詔 使召之。其母恚曰:「常勸汝勿聚徒講學,身既隱矣,何 用文為?果為人知而不得安處,我將棄汝深入窮山 矣。」放稱疾不起,其母盡取其筆硯焚之,與放轉居窮 僻,人跡罕至。太宗嘉其節,詔京兆賜以緡錢,使養母, 不奪其志,有司歲時存問。咸平元年,母卒,水漿不入 口三日,廬於墓側。翰林學士宋湜、集賢院學士錢若 水、知制誥王禹偁言其貧不克葬,詔賜錢三萬、帛三 十匹、米三十斛,以助其喪。四年,兵部尚書張齊賢言 「放隱居三十年,不遊城市十五載,孝行純至,可勵風 俗,簡朴退靜,無謝古人。」復詔本府遣官詣山,以禮發 遣赴闕,賚裝錢五萬。放辭不起。明年,齊賢出守京兆, 復條陳放操行,請加旌賁。即賜詔曰:「汝隱居丘園,博 通今古,孝悌之行,鄉里所推。慕古人之遺榮,挹君子 之常道。屢覽守藩之奏,彌彰遁世之風。載渴來儀,副 予延佇。今遣供奉官周旺齎詔召汝赴闕。賜帛百匹、 錢十萬。」九月,放至對崇政殿,以幅巾見,命坐與語,詢 以民政邊事,放曰:「明王之治,愛民而已,惟徐而化之。」 餘皆謙讓不對。即日,授左司諫、直昭文館,賜巾服簡 帶,館於都亭驛,大官供膳。翌日,表辭恩命。上知放舊 與陳堯叟游,令堯叟諭意。又謂宰相曰:「朕求茂異,以 廣視聽,資治道。如放終未樂仕,亦可遂其請也。」中書 傳詔放曰:「病居山林,天恩累加禮聘,巖猿溪鳥之性, 固不敢以祿仕為意。然主上虛懷待士,旰食憂人之 心,亦不敢以羈束為念。」遂詔不聽其讓。數日復召見, 賜緋衣、象簡、犀帶、銀魚,御製五言詩寵之,賜昭慶坊 第一區,加帷帳什物、銀器五百兩、錢三十萬。中謝日, 賜食學士院,自是屢得召對。六年春,再表謝暫歸故 山,詔許其請。將行,又遷起居舍人,命館閣官宴餞於 瓊林苑,上賜七言詩三章,在席皆賦。十月,遣使就山 撫問,圖其林泉居處以獻,優詔趣其入覲,放以疾未 平為請。景德元年十月來朝,言歸山之久,請計月不 受,奉詔特給之。嘗因《觀書》賦詩,上曰:「放體格高古,聞 其歸,私居終日,默坐一室,山水之樂,亦天性也。每所 詢問,皆據經以對,頗多裨益,朕優待之,蓋以激浮競 也。」放每至京師,秦、雍生徒多就而受業。二年,擢為右 諫議大夫,表乞嵩少養疾,許之,令河南府檢校。召對 資政殿曲宴學士院,王欽若、洎當直學士,舍人、待制 悉預。既罷,又賜宴於欽若直廬,表乞免都門置餞之
禮,屢遣中使勞問,賜以茶藥。是冬,復來朝。三年,以兄喪,請告,歸終南營葬,復召宴,賜詩。放山居草舍五六區,啖野蔬蕎麥,表求太宗御書及經史音疏,悉給焉。 十月,復至,上謂宰相曰:「放比來高尚其事,每所詢問, 頗有可采。朝廷雖加爵秩,而未能大用,即物議未厭, 所慮放卷而懷之。」即遣內侍任文慶齎詔諭之曰:「朕 臨御寰區,憂勤旰昃,詳延茂異,物色隱淪,思訪話言, 用熙庶績。以卿棲心巖竇,屏跡囂塵,躡綺皓之遐蹤, 有曾、顏之至行,特舉賁園之典,果無前習之心。每所 諮詢,備詳理道,載觀敷納,蔚有材謀,深簡朕懷,頗思 大用。然以群情未悉,成命是稽。今四隩來同,萬區思 乂,方崇政本,庶厚時風。卿必能斟酌化源,丹青王度, 恢富國彊兵之術,陳制禮作樂之規,返樸還淳,措刑 息訟。輔予不逮,馴至太平,登用機衡,弼成寡昧。卿宜 體茲眷遇,罄乃誠明,敘經國之大猷,述致君之遠略, 盡形奏牘,以沃朕心。副涼德之倚毗」,褰外朝之觀聽, 乃司樞務,式洽至公。放上言曰:「臣讀書業文,實自父 師之誨;學古嗜退,本求山水之樂。思率天性,以奉至 道,豈有意於麋鹿,蓋無心於紱冕。其所幸者,邦家化 成,疆場兵偃,群黎鼓舞,庶彙胥悅,蒲帛之聘,寵渙巖 谷。君命薦及,肅聽祗受。既朝象魏之下,但愧巖林之 賤。奉聖顏於咫尺,聆」德音之教論。列跡侍從,峨冠諫 諍。雖愚者之慮,竭忠規而屢陳;而大君之明,懼瞽言 之無補。今又訪以禮樂之制,詢其刑政之方,且小器 微材,欲加大用。「蓋念沿革之攸宜,歷三五而既異,弛 張之體,豈一二而可述。」國家謀建皇極,躋納富壽,惟 二聖之光宅,總百王之闕漏。豈伊葑菲,敢預論述。方 今德「義宣明,鸞驥戾止,如臣之才,儼爾駢列。伏望洞 知臣之鑒,憐守節之志,俾泛駕無覆壓之害,使為器 免溢蕩之咎。寢此過聽,遂其夙心。況臣首獻納之行, 不為無位;預清閑之對,不為疏隔。又安敢碌碌而依 違,嘿嘿而曠素。願且齒於諫署,庶少觀於朝制。斯亦 否能有適,名器無假。唯茲保全之惠,仰繄仁聖之賜。」 時先俾陳堯叟諭旨,堯叟手筆審其意,放云:「自被聘 召,及遷諫垣,無所補報,為幸多矣。今主上聖明,朝無 闕政,處之顯位,則是重增其過。」及覽表,上曰:「放能守 分懇讓,益可嘉也。」大中祥符元年,命判集賢院。從封 泰山,拜給事中。二年四月,求歸山,宴餞於龍圖閣,命 學士即席賦詩製序。上作詩卒章云:「我心虛佇日,無 復醉山中。」初,放作詩,嘗有「溪上醉眠都不知」之句,故 及之。三年正月,復召赴闕,表乞賜告,手詔優答之,作 歌賜之,乃齎衣服器幣,令京兆府每季遣幕職就山 存問。四年正月,復來朝,從祠汾陰,拜工部侍郎。放屢 至闕下,俄復還山。人有詒書嘲其出處之跡,且勸以 棄位居巖谷,放不答。放終身不娶,尤惡囂雜,故京城 賜第,為擇僻處。然祿賜既優,晚節頗飾輿服,於長安 廣置良田,歲利甚博。亦有彊市者,遂至爭訟,門人族 屬,依倚恣橫。王嗣宗守京兆,放嘗乘醉慢罵之。嗣宗 屢遣人責放不法,仍條上其事。詔工部郎中施護推 究,會赦恩而止。四月求歸山,又賜宴遣之。所居山林, 細民多縱樵採,特詔禁止。放遂表徙居嵩山天封觀 側,遣內侍就興唐觀基起第,賜之假,踰百日,續給其 奉。然猶往來終南,按視田畝,每行必給驛乘,在道或 親詬驛吏,規算糧具之直,時議浸薄之。嘗曲宴令群 臣賦詩,杜鎬以素不屬辭,誦《北山移文》以譏之。上嘗 語近臣曰:「放為朕言事甚眾,但外廷無知者。」因出所 上《時議》十三篇,其目曰《議道》《議德》《議刑》《議器》《議文武》 《議制度》《議教化》《議賞罰》《議官司》《議軍政》《議獄訟》《議征 賦》《議邪正》。八年十一月乙丑,晨興,忽取前後章疏槁 悉焚之。服道士衣,召諸生會飲於次,酒數行而卒。訃 聞,上甚嗟悼,親製文,遣內侍朱允中致祭。歸葬終南, 贈工部尚書,錄其姪《世雍同學究出身》。
按《圖畫見聞志》:真宗祀汾陰還,駐蹕華陰,因登亭望 蓮花峰,忽憶种放居是山,亟令中貴人裴愈召之。時 放稱疾不應召,上笑而止。因問愈曰:「放在家何為耶?」 愈對曰:「『臣到放所居時,會放在草廳中看畫水牛二 軸』。上顧謂侍臣曰:『此高尚之士,怡性之物也』。」遂按行 在所見扈從圖軸,得四十餘卷,盡令愈往賜之,皆名 蹤古蹟也。
按《湘山野錄》:真宗初,詔種隱君放至闕,以敷對稱旨, 上悅,遣中人送中書膳,諸相皆盛服俟其來,種隱君 韋布止長揖而已。楊大年聞之,頗不平,以詩嘲曰:「不 把一言裨萬乘,祗又雙手揖三公。」上聞之,獨召楊曰: 「知卿有詩戲種某。」楊汗浹股慄,不敢匿避。又曰:「卿安 知無一言裨朕乎?」出一皂囊,內有十軸,乃放所奏之 書也。其書曰《十議》,所謂《議道》《議德》《議仁》《議義》《議兵》《議 刑》《議政》《議賦》《議安》《議危》。俾大年觀之,從容奏曰:「臣當 翌日負荊謝之。」
真宗西祀回蹕,次河中,時長安父老三千人,具表詣 行在乞臨幸,且稱漢、唐舊都,關河雄固,神祇人民,無 不望天光之下臨也。上意未果,召種司諫放以決之。 時種持兄喪於家,既至真廟,㩦之登鸛鵲樓,與決雍都之幸。種懇奏曰:「大駕此幸,有不便者三。陛下方以 孝治天下,翻事秦漢,侈心封禪群嶽,而更臨游別都, 久拋宗廟,於孝為闕,此其不便一;其百司供職,儀仗 事繁,晚春蠶麥已登,深費農務,此不便二。精兵重臣, 扈從車蹕,京國一空,民心無依,況九廟乎?此陛下深 宜念之。乃其三也。」上作色悚然曰:「臣僚無一語及此 者。」放曰:「近臣但願扈清蹕,行曠典,文頌聲,以邀己名, 此陛下當自寤於清衷也。」翌日,傳召鑾輿還闕臨遣, 雍人所幸,宜不允。真宗便欲邀放從駕至京。放乞還 家。上曰:「非久必當召卿。」
種司諫既以三不便之奏諫真宗:「長安之幸,惟大臣 深忌之,必知車輅還闕不久,須召先布所陷之基。」使 其里舊雷有終諷之曰:「非久朝旨必召明逸,慎勿輕 起,當自存隱節,徐宜特削一奏,請覲以問鑾駕還闕 之良苦,乃君臣之厚誠也。」種深然之。上還京已渴,佇 與執政議召種之事,大臣奏曰:「種某必辭免,乞陛下 記臣語,久而不召,往往自乞覲,試召之。」詔果不至,辭 曰:「臣父幼亡,伯氏鞠育,誓將三年之喪,以報其德。止 有數月,乞終其制。」上已微惑。後半年,知河陽孫奭果 奏入,具言種某乞詣闕請覲。上大駭,召執政曰:「率如 卿料,何邪?」大臣曰:「臣素知放之所為,視彼山林若桎 梏,蓋強隱節以沽譽,豈嘉遯之人耶?請此一覲,亦妄 心狂動,知鼎席將虛,有大用之覬,陛下宜察之。」蓋王 文貞且累章求退之時也,由此寵待,遂解劄付河陽, 賜種買山銀一百兩,所請宜不允。是歲遂亡,祥符八 年也。種少時有《瀟湘感事》詩曰:「離離江草與江花,往 事洲邊一歎嗟。漢傅有才終去國,楚臣無罪亦沈沙。 淒涼野浦飛寒鴈,牢落汀祠聚晚鴉。無限清忠歸浪 底,滔滔千頃屬漁家。」誠先兆也。初種隱君少時,與弟 汶往拜陳希夷搏陳宿戒廚僕。來日,有二客,一客贍 於廊,纔旦果至,惟邀放升堂,殷勤眥睨,以一絕贈之 曰:「鑑中有客白髭多,鑑外先生識也麼。只少六年年 六十,此中陰德莫蹉跎。」種都不之曉,但屈指以三語 授之曰:「子貴為帝友,而無科名,晚為權貴所陷。」種又 乞《素履》之術。陳曰:「子若寡慾,可滿其數。」種因而不娶, 壽六十一。
按《老學庵筆記》:種徵君明逸,既隱操不終,雖驟登侍 從,眷禮優渥,然常懼讒嫉。其《寄懷》詩曰:「予生背時性 孤僻,自信己道輕浮名。中途失計被簪紱,目睹寵辱 心潛驚。雖從鵷鸞共班序,常恐青蠅微有聲。清風滿 壑石田在,終謝吾君甘退耕。」其憂畏如此。又《寄二華 隱者》詩曰:「我本厭虛名,致身天子庭。不終高尚事,有 媿少微星。北闕空追悔,西山羨獨醒。秋風舊期約,何 日去冥冥。」然其後卒遭王嗣宗之辱,可以為輕出者 之戒。
按《澠水燕談錄》:「景德中,种放賜號先生,暫還嵩山,真 宗置酒資政殿餞放,侍臣當直者四人預。時所司不 宿具,皆相顧不敢坐,上乃親定位次,翰林學士晁迥、 資政殿學士王欽若東向,知制誥朱選西向,次迥、待 制戚綸西向,次欽若。放北面對上示客禮。酒半,上賦 七言一章賜放,侍臣皆賦,士夫榮之。」
真宗優禮种放,近世少比。一日登龍圖閣,放從行,真 宗垂手援放以上,顧近臣曰:「昔日明皇優李白,御手 調羹。今朕以手援放登閣,厚賢之禮,比前代矣。」真宗 久欲大用,放固辭,乃止。惜夫!
种放少舉進士不第,希夷先生謂之曰:「此去逢豹則 止,他日當出於眾人。」初莫知其意,故放隱於南山豹 林谷。真宗召見,寵待非常,拜工部侍郎,皆符其言。放 別業在終南山,放學行高古,後生從學者眾。性頗嗜 酒,躬耕種秫以自釀。所居有林泉之勝,尤為幽絕。真 宗聞之,遣中使㩦工圖之,開龍圖閣,召輔臣觀焉。其 後甘棠魏野郊居有幽趣。帝亦遣人圖之。放詩云:「幽 居帝盡看。」
按《貴耳集》,种放見陳圖南曰:「意謂子有仙風道骨,奈 何尚隔一塵?一塵謂五百年也,他日必白衣作諫議。 然名者古今之美器,造物者深忌於天地間無全名, 子名將起,物必敗之。」放晚節果如圖南所言。
萬適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萬適,字縱之,陳州宛丘人。自號遣元 子。六七歲即為詩。及長,喜學問,精於道德經。與高錫 族子冕及韓伾交遊,酬唱多有警句。不求仕進,專以 著述為務。有《狂簡集》百卷,《雅書》三卷,《志苑》三卷,《雍熙 詩》二百首,經籍擿科,討論計四十卷。淳化中,伾任翰 林學士,因召對,上問曰:『卿早在嵩陽,當時輩流頗有 遺逸否伾』」以適及楊璞、田誥為對,上悉令召至闕下。 詔書下而誥卒。璞既至,對於便殿,不願仕進,上賜以 束帛,與一子出身,遣還故郡。適最後至,特授慎縣主 簿。適素康強無疾,詔下日已病,猶勉強赴朝謝,舉止 山野,人皆笑之,後數日卒。
田誥
[編輯]按《宋史萬適傳》:「田誥,歷城人。好著述,聚學徒數百人舉進士至顯達者接踵,以故聞名於朝。宋惟翰、許袞 皆其弟子也。誥著作百餘篇傳於世,大率迂闊,每構 思必匿深草中,絕不聞人聲。俄自草中躍出,即一篇 成矣。」
按《澠水燕談錄》:「田徵君誥,字象宜,篤學好文,嘗學詩 於希夷先生,以《詩評》授之,故詩尤清麗。平居寡薄,志 在經世。太祖建國,思得異人,詔詣公車,會遭父母喪。 久之,東遊過濮,止王元之舍。元之貽書勉進其道。會 大河決溢,君推明鯀禹之所治,著《禹元經》三卷,將上 之,不果。已而得水樹於濟南,明水將隱居焉。故致書」 徐常侍鉉質其去就,鉉答曰:「負鼎扣角,顧廬築巖,各 由其時,不失其道,在我而已,何常之有?」遂決高蹈志, 時發《易》筮之遇睽,因自號睽叟。從學者常數百人,宋 維翰、許袞最其高弟,二子登朝,盛稱其師。淳化中,韓 丕言於天子,召赴闕,詔書及門而卒。皇祐中,濟南翟 書褒其遺逸,得四十八篇,析為三卷,又次其出處為 《睽叟別傳》雲。
楊璞
[編輯]按《宋史萬適傳》:「楊璞,字契元,鄭州新鄭人。善歌詩,士 大夫多傳誦。與畢士安尤相善,每乘牛往來郭店,自 稱東野遺民。嘗杖策入嵩山窮絕處,搆思為歌詩。凡 數年,得百餘篇。璞既被召還,作《歸耕賦》以見志。真宗 朝諸陵,道出鄭州,遣使以茶帛賜之。卒年七十八。」
李瀆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李瀆,河南洛陽人也。六世祖坦,馮翊 令。坦生仲芳,大理司直。仲芳生元初,福建觀察推官。 元初生鄑,即瀆之曾祖也。字堯封,仕梁,歷滑、魏、宋三 鎮留後,拜崇政使、禮部尚書。後唐天成中以太子少 傅致仕,卒贈太保。祖延昭,殿中丞。父瑩,字正白,善詞 賦,廣順進士,蒲帥張鐸辟為記室,因家河中。乾德初」, 右補闕蘇德祥薦為殿中侍御史、度支判官,使江南, 坐受李從善賂遺,責授右贊善大夫,卒。初,瑩禱河祠 而生瀆,故名瀆,字「河神」,後改字長源。淳澹好古,博覽 經史。十六,丁外艱,服闋,杜門,不復仕進。家世多聚書 畫,頗有奇妙。王祐典河中,深加禮待,自是多聞於時。 往來中條山中,不親產業,所居木石幽勝,談唐室已 來衣冠人物,歷歷可聽。罕著文,前後州將皆厚遇之。 王旦、李宗諤與之世舊,每勸其仕,瀆皆不答。所乘馬 嘗為宗人借憩於廛間,人有見者,以語瀆,瀆即鬻之。 其惡囂如此。州閭化其儉德。真宗祀汾陰,直史館孫 冕言其隱操,請加搜采。陳堯叟復薦之,命使召見,辭 足疾不起,遣內侍勞問,令長吏歲時存撫。明年,又遣 使存問,瀆自陳世本儒墨,習靜避世之意。素嗜酒,人 或勉之,答曰:「扶羸養疾,捨此莫可。從吾所好,以盡餘 年,不亦樂乎!」嘗語諸子曰:「山水足以娛情,苟遇醉而 卒,吾之願也。吾將與爾永訣,爾輩當常在左右。」即設 外寢,與諸子同處。一日,忽曰:「適有人至床下誦《詩》云: 『行到水窮處,未知天盡時。言訖不見,吾當逝矣』。」亟取 瑩集七十編,洎書畫付諸子,促家人置酒。頃之卒,時 天禧三年十二月三日也,年六十三。四年春,詔曰:「故 河中府處士李瀆,簪纓傳緒,儒雅踐方,曠逸自居,恬 智交養。迨茲晚節,彌邵清猷,奄及淪亡,良深軫惻。特 行賁典,式慰營塊。惟蓬閣之司文,乃儒林之美秩。仍 示歸生之賻,兼推給復之恩。申飭守臣,優卹其後,豈 獨旌於泉壤,亦足厚於民風。可特贈祕書省著作佐 郎,賜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縣常加存卹,二稅 外蠲其差役。」
按《澠水燕談錄》:「蒲中李瀆,好學有高志,廬中條山,以 泉石吟詠自樂,未嘗造州縣。真宗祀汾陰,詔赴行在, 瀆不起,有表稱謝云:『十行溫詔,初聞丹鳳銜來;一片 閑心,已被白雲留住』。」
魏野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魏野,字仲先,陝州陝人也。世為農母, 嘗夢引袂於月中承兔,得之,因有娠,遂生野。及長,嗜 吟詠,不求聞達。居州之東郊,手植竹樹,清泉環遶,旁 對雲山,景趣幽絕。鑿土袤丈,曰樂天洞,前為草堂,彈 琴其中,好事者多載酒餚從之遊,嘯味終日。前後郡 守雖武臣舊相,皆所禮遇,或親造詣。趙昌言性尤倨」 傲,特置賓次,戒閽吏,野至即報。野不喜巾幘,無貴賤 皆紗帽白衣以見,出則跨白驢過客。居士往來,留題 會話,累宿而去。野為詩精苦,有唐人風格,多警策句。 所有《草堂集》十卷。大中祥符初,契丹使至,嘗言本國 得其上帙,願求全部,詔與之。祀汾陰歲,與李瀆並被 薦,遣陝令王希招之,野上言曰:「陛下告成天地,延聘 巖藪,臣實愚贑,資性慵拙,幸逢聖世,獲安故里,早樂 吟詠,實匪《風》《騷》,豈意天慈,曲垂搜引。但以嘗嬰心疾, 尤疏禮節,麋鹿之性,頓纓則狂,豈可瞻對殿墀,仰奉 清燕。望回過聽,許令愚守,則畎畝之閒,永荷帝力。」詔 州縣長吏常加存撫,又遣使圖其所居觀之。五年四 月,復遣內侍存問。天禧三年十二月,無疾而卒,年六 十。州上其狀,四年正月,詔曰:「國家舉旌賞之命,以輝丘園;申卹贈之恩,用慰泉壤,所以褒逸民而厚風俗 也。故陝州處士魏野,服膺儒素,刻意篇章。顧詞格之 清新,為士流之推許,而能篤淳古之行,慕肥遯之風。 頃屬時巡,嘗加聘召,懇陳誠志,願遂考槃。及此淪亡, 載深嗟悼。蘭臺清秩,追飾幽扃,厚其賻助之資,寬以 復除之命。諒惟優禮,式顯令名,魂而有知,歆此殊渥。 可特贈祕書著作郎。」賻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 縣常加存卹,二稅外免其差徭。瀆即野中表兄也。瀆 卒,訃至,野哭之慟,謂其子曰:「吾不可去,去必不至。第。」 遣其子赴之,裁六日而野亦卒,時異甚焉。
按《夢溪筆談》:「蜀人魏野,隱居不仕宦,善為詩,以詩著 名。卜居陝州東門之外,有陝州平陸縣詩云:『寒食花 藏縣,重陽菊遶灣。一聲離岸櫓,數點別州山』。最為警 句。所居頗瀟灑,當世顯人多與之游。寇忠愍尤愛之, 嘗有贈忠愍詩云:『好向上天辭富貴,卻來平地作神 仙』。」後忠愍鎮北都,召野置門下。北都有妓女,美色而 舉止生梗,土人謂之生張八。因府會忠愍令乞詩於 野,野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 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吳正憲《憶陝郊》 詩曰:「南郭迎天使,東郊訪隱人。」隱人謂野也。野死,有 子閑,亦有清名,今尚居陝中。
按《續詩話》:魏野處士,陝人,字仲先,少時未知名,嘗題 詩河上寺柱。時有幕僚本江南文士也,見之大驚,邀 與相見,贈詩曰:「『怪得名稱野,元來性不群。借冠來謁 我,倒屣起迎君』。廣為延譽,由是人始重之。其詩效白 樂天體。真宗西祀,聞其名,遣中使召之,野閉戶踰垣 而遁。王太尉旦從車駕過陝,野貽詩曰:『昔時宰相年 年替,君在中書十一秋。西祀東封俱已了,如今好逐 赤松遊』。」王袖其詩以呈上,累表請退,上不許。野又嘗 上寇萊公準詩云:「好去上天辭將相,卻來平地作神 仙。」又有《啄木鳥》詩云:「千林蠹如盡,一腹餒何妨。」又《竹 杯珓》詩云:「吉凶終在我,反覆謾勞君。」有詩人規戒之 風。
卒,贈著作郎。仍詔子孫租稅外,其餘科役皆無所 預。仲先詩有「妻喜栽花活,童誇鬥草贏」,真得野人之 趣,以其皆非急務也。仲先詩有「燒葉爐中無宿火,讀 書窗下有殘燈。」仲先既沒,集其詩者嫌燒葉貧寒太 甚,故改葉為藥,不唯壞此一字,乃並一句亦無氣味, 所謂求益反損也。仲先贈先公詩,有「文雖如貌古,道 不」似家貧。先公監安豐酒稅,赴官,嘗有《行色》詩云:「冷 於陂水澹於秋,遠陌初窮見渡頭。猶賴丹青無處畫, 畫成應遣一生愁。」豈非狀難寫之景也!
按《青箱雜記》:魏野,陝府人,亦有詩名,寇萊公每加前 席,野獻萊公《生日詩》云:「何時生上相,明日是中元。」以 萊公七月十四日故也。世傳魏野嘗從萊公游陝府 僧舍,各有留題。後復同游,見萊公之詩,已用碧紗籠 護,而野詩獨否,塵昏滿壁。時有從行官妓,頗慧黠,即 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將紅袖拂,也應勝是碧 紗籠。」萊公大笑。
按《續湘山野錄》:處士魏野,貌寢性敏,志節高風。鳳閣 舍人孫僅與野敦縞素之舊,尹京兆日,寄野詩說府 中之事,野和之,其末有「『見說添蘇亞小小,隨軒應是 珮珊珊』之句。添蘇,長安名姬也。孫頗愛之。一日,孫召 添蘇謂曰:『魏處士詩中以爾方蘇小,如何』?添蘇曰:『處 士詩名藹於天下,著鄙薄在其間,是蘇小之不如矣, 又何方之乎』?」孫大喜,以野所和詩贈之。添蘇喜如獲 寶,一夕之內,長安為之傳誦。添蘇以未見野,深懷企 慕,乃求善筆札者,大署其詩於堂壁,衒鬻於人。未幾, 野因事抵長安,孫忻聞其來,邀致府宅,他人未之知 也。有好事者密召過添蘇家,不言姓氏。添蘇見野風 貌魯質,固不前席。野忽舉頭見壁所題詩,添蘇曰:「魏 處士見譽之作。」野殊不答,乃索筆於其側,別紀一絕, 添蘇始知是野,大加禮遇。詩曰:「誰人把我狂詩句,寫 向添蘇繡戶中。閑暇若將紅袖拂,還應勝得碧紗籠。」 按《遺史紀聞》:真宗祀汾陰,登山望林麓中有亭檻,問 曰:「何所?」乃隱士魏埜草堂。遣使往召之,野方鼓琴教 鶴舞,聞使至,抱琴踰垣遁去。使聞,上甚歎美之。
邢敦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邢敦,字君雅,不知何許人,家於雍丘, 與宋準、趙昌言交遊甚厚。太平興國初,嘗舉進士不 第,慨然有隱遯意,性介僻,不妄交友,耽玩經史,精於 術數,工繪畫,頗嗜酒。或遊市廛,過客詢以休咎者,多 不之語,里中號邢夫子。大中祥符七年,真宗幸亳回, 邑人列上其事,王曾為考制度使,以名聞。詔曰:『敦早 預詞場,勤修天爵,超然處退,亦既累年。屬覽公車之 言,俾參郡學之職。用精儒業,以寵耆年。可許州助教』。」 敦讓而不受。乾興元年,無疾而卒,年七十四。
林逋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少孤,力學, 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趨榮利,家貧衣食不足,晏 如也。初放遊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廬西湖之孤山, 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廬,清談終日而去。 嘗自為墓於其廬側。臨終為詩,有『茂陵他日求遺槁, 猶喜曾無《封禪書》』」之句。既卒,州為上聞。仁宗嗟悼,賜 謚和靖先生,賻粟帛。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 特,多奇句,既就槁,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 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 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逋嘗客 臨江,時李諮方舉進士,未有知者,逋謂人曰:「此公輔 器也。」及逋卒,諮適罷三司使為州守,為素服與其門 人臨七日,葬之,刻《遺句》內壙中。逋不娶,無子,教兄子 宥,登進士甲科。宥子大年,頗介潔自喜。英宗時,為侍 御史,連被臺移出治獄,拒不肯行,為中丞唐介所奏, 降知蘄州,卒於官。
按《青箱雜記》:「錢塘林逋亦著高節,以詩名當世,名公 多與之游。天聖中,丞相王公隨以給事中知杭州,日 與唱和,親訪其廬,見其頹陋,即為出俸錢新之。逋乃 以啟謝王公,其略曰:『伏蒙府主給事差人送到留題 唱和石一片,拜世軒榮,以庇風日。衡茅改色,猿鳥交 驚。夫何至陋之窮居,獲此不朽之奇事。竊念頃者,名 賢鉅公,出鎮藩服,亦常顧丘樊之側微,念土木之衰 病,不過一枉駕,一式廬而已。未有迂迴玉趾,歷覽環 堵,當纓蕤之盛集,慮風雅之祕思,率以賡載,始成編 軸。且復搆他山之堅潤,刊群言之鴻麗,珠聯綺錯,雕 縟相照,輦植置立,賁於空林,信可以奪山水之清輝, 發鬥牛之寶氣者矣』。」迨景祐初,逋尚無恙,范文正公 亦過其廬,贈逋詩曰:「巢由不願仕,堯、舜豈遺人?」又曰: 「風俗因君厚,文章到老醇。」其激賞如此。
按《墨客揮犀》:「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 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遊西湖 寺。」
時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 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常以鶴飛為驗也。 逋高逸倨傲,多所學,惟不能棋。常謂人曰:「逋世間事 皆能之,惟不能擔糞與著棋。」
按《續詩話》:林逋處士,錢塘人,家於西湖之上,有詩名, 人稱其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 昏。」曲盡梅之體態。
高懌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高懌,字文悅,荊南高季興四世孫。幼 孤,養於外家。十三歲能屬文,通經史百家之書。聞種 放隱終南山,乃築室豹林谷,從放受業。放奇之,不敢 處以弟子行。與同時張蕘、許勃號『南山三友。會詔舉 沈淪草澤,知長安,寇準聞其名,薦之,辭不起。景祐中, 錄國初侯王後,懌推其弟忻得官。及范雍建京兆府』」 學,召懌講授,諸生席間常數十百人。杜衍嘗請賜「處 士」號,乃命為大理評事,懌固辭。仁宗嘉其守,號「安素 處士」,詔州縣歲時禮遇之,給良田五百畝。文彥博表 其經術該通,有高世之行,可以勵風俗,詔賜第一區。 嘉祐中,就除光祿寺丞,復固辭。夢道士持素書聘為 白鹿洞主,卒。
韓退
[編輯]按《宋史高懌傳》:「韓退,稷山人,亦師事种放。母死,負土 成墳,徒跣終喪,去隱嵩山。吳遵路、石延年論其高節, 詔賜粟帛,號安逸處士,以壽終。」
徐復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徐復,字復之,建州人。初遊京師,舉進 士不中,退而學《易》,通流衍卦氣法。自筮知無祿,遂亡 進取意。遊學淮浙間數年,益通陰陽、天地、文理、遁甲、 占射諸家之說。他日聽其鄉人林鴻範說《詩》,且言詩 之所以用於樂者,忽若有得,因以聲器求之,遂悟大 樂,於七音、十二律清濁次序及鐘磬侈弇匏竹高下」 制度皆洞達。方仁宗留意於樂,詔天下求知樂者,大 臣薦胡瑗,瑗作鐘磬,大變古法。復笑曰:「聖人寓器以 聲,今不先求其聲而更其器,其可用乎?」後瑗製作皆 不效。范仲淹過潤州,見復,問曰:「今以《衍卦》占之,四裔 無變異乎?」復剋西方當用兵。推其月日,後無少差。慶 曆初,與布衣郭京俱召見,帝問天時人事,復對曰:「以 京房《易卦》推之,今年所配年月日時,當小過也。剛失 位而不中,其在彊君德乎!」帝又問:「明年主何卦?」復曰: 「乾卦用事,說至九五盡而止。」帝又問:「前年京師黑風 何所應?」復曰:「其兆在內,豫王喪其應也。」明日,命為大 理評事,固以疾辭,乃賜號沖晦處士。補其子發試祕 書省校書郎。復性高潔,而處世未嘗自異。後居杭州 十數年卒。郭京者,少任俠,不事家產,平居好言兵,范 仲淹、滕宗諒數薦之。
孔旼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孔旼,字寧極,孔子四十六代孫。隱居 汝州龍興縣龍山之滍陽城。性孤潔,喜讀書,有田數 百畝,賦稅常為鄉里先。遇歲饑,分所餘賙,不足者,未 嘗計有無。聞人之善,若出於己,動止必依禮法。環所 居百餘里,人皆愛慕之。見旼於路,輒斂衽以避。葬其 父,廬墓三年,臥破棺中,日食米一溢,壁間生紫芝數十本,州以《行義》聞,賜粟帛,又給復其家。近臣列薦,授 祕書省校書郎,致仕。居數年,召為國子監直講,辭不 赴,即遷光祿寺丞。頃之,起知龍興縣,復辭,卒,贈太常 丞。盜嘗入旼家,發其廩粟,旼避之,縱其所取。嘗逢羸 弱者為盜掠奪其貲,旼追盜與語,責之以義,解金畀 之,使歸所掠。居山未嘗逢毒蛇虎豹,或謂之曰:「子毋 夜行,此亦可畏旼?」曰:「無心則無所畏。」晚年惟玩《周易》 《老子》,他書亦不復讀。為《太元圖》張壁上,外列方州部 家,而規其中心空之無所。書曰:「《易》所謂寂然不動者, 與此無異也。」
陳郢
[編輯]按《蘇州府志》:陳郢,不聞其字,範文正以先生稱之。錢 氏歸朝,諸兄皆仕,郢獨隱居里中,以琴書自樂,晚好 佛老,不茹葷血。其舅丁謂欲薦以官,郢終拒之,並其 弟之奇稱「兩高士。」
王子華
[編輯]按《陜西通志》:王子華,同州人。博學能文,尤工詩。景德 中,與華山隱者齊人翟士端、兗人鄭隱、南燕人鄭遨、 臨江羅隱之等號「五高士,為一時名流所推重。」
趙宗萬
[編輯]按《紹興府志》:「趙宗萬,字仲囦,山陰人。少知名。錢忠懿 入朝,欲與之俱,以親老辭。既長,博極書傳,用進士應 詔,籍於春官。宗萬天資瀟散,於世故澹如也。壯歲,築 室於郡之照水坊,左瞰平湖,前挹秦望,畜一鶴,號丹 砂,引以為侶,足跡不及高門,鼓琴讀書,怡然自適者 三十餘年。祥符中,詔舉遺逸,郡守康戩以宗萬薦,尋」 被召,乃曰:「吾老矣,不足以任事。」因獻《跛鱉傳》以自見, 且請自託於道家者流。朝廷不奪其志,即其家賜以 羽服。後十餘年卒。華鎮言:宗萬神宇清明,識度超曠, 終日凝淡若嬰兒,真方外之士。然取捨去就之際,則 確乎不可奪者。善八分、草隸書,通俞、扁術,或辟穀導 氣。嘗為詩曰:「斗懸金印心難動,屏列春山眼暫開。」蓋 其志也。
周侃
[編輯]按《溫州府志》:「周侃,永嘉人。行誼表著,真宗召之不起。 郡人名其巷曰招賢坊。終獲國山中。」
馮休
[編輯]按《四川總志》:「馮休,南充人,真宗時不應辟召,於小方 山中隱居著書。」
何群
[編輯]按《宋史隱逸傳》:「何群,字通夫,果州西充人。嗜古學,喜 激揚論議,雖業進士,非其好也。慶曆中,石介在太學, 四方諸生來學者數千人,群亦自蜀至。方講官會諸 生講,介曰:『生等知何群乎?群日思為仁義而已,不知 饑寒之切己也。眾皆注仰之。介因館群於其家,使弟 子推以為學長。群愈自克厲,著書數十篇,與人言,未』」 嘗下意曲從。同舍目群為白衣御史。群嘗言:「今之士 語言說《易》,舉止惰肆者,其衣冠不如古之嚴也。」因請 復古衣冠。又上書言:「三代取士,皆舉於鄉里而先行 義。後世專以文辭就,文辭中害道者莫甚於賦,請罷 去。」介贊美其說。會諫官、御史亦言以賦取士,無益治 道。下兩制議,皆以為進士科。始隋,歷「唐數百年,將相 多出此,不為不得人,且祖宗行之已久,不可廢也。」群 聞其說不行,乃慟哭,取平生所為賦八百餘篇焚之。 講官視群賦既多且工,以為不情,絀出太學,群徑歸, 遂不復舉進士。嘉祐中,龍圖閣直學士何剡表其行 義,賜號安逸處士。群既死,趙抃守益州,奏群遺槁有 益時政,願詔果州錄上之,雲「非若茂陵書起天子侈 心也。」寢不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