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第27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二百七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七十一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二百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二百七十一卷目錄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五

  明一

  張介福      徐舫

  倪瓚       楊恆

  陳洄       吳海

  陳亮       楊引

  王賓       虞原璩

  李德基      賀確

  豐寅初      張經

  居仁       易恆

  徐洪       焦先生

  華宗煜      張長年

  貢性之      李洙

  劉明       韓循仁

  韓則成      呂九成

  何淑       周魯章

  折鼎獨      潘愷

  韓奕       韋昭

  商顯       楊寅

  潘玉       杜瓊

  朱瓘       劉英

  王源       陳愛

  趙璧       杜駿

  高紈       史鑑

  邢量       邢參

  沈誠       陳海雍

  沈周       姜元

  張尺       趙元鉊

  李孔修      謝祐

  伍雲       何廷矩

  吳綸       吳珫

  張詩       方太古

  朱存理      朱凱

  施鳳       施綸

  倪玳       楊博

  劉價       楊黼

  張淵       孫一元

學行典第二百七十一卷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五

[編輯]

明一

[編輯]

張介福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張介福,字子祺,自懷慶徙家吳中, 少受學於許衡,制行不苟,自以二親早終,遂無仕進 意。家貧,冬不能具夾襦,或遺以紵絮,不受,雖纖介必 以禮。張士誠入吳,有卒犯其家,危坐不為起,以刀斫 面仆地,醒復以冠戴之,坐自若。卒怪以為異物,驚走 去,又恐或發其墓,往廬焉。士誠聞而欲致之,不可,使」 其弟往問,語以無樂亂,無貪天禍,無忘國家。饋之物, 力辭。病且死,謂其友曰:「吾志慕古人,未能萬一,惟無 污於時,庶幾哉!」遂卒。

徐舫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徐舫,字方舟,桐廬人。幼輕俠,好擊 劍走馬蹴踘。既而悔之,學為科舉業。又曰:『此如蠹書 蟫,老死故紙中,豈有窮期棄去,學為歌詩。睦故多詩 人,唐有皇甫湜、方干、徐凝、李頻、施肩吾,宋有高師魯、 滕元秀,世號睦州詩派,舫悉取而步驟之。既乃出遊 四方,交其名士,詩益工。行省參政蘇天爵聞其賢,將』」 薦之。舫笑曰:「吾詩人耳,可羈以章紱哉?」竟避去。築室 江皋,日苦吟於雲煙出沒間,翛然若與世隔,因自號 滄江散人。宋濂、劉基、葉琛、章溢之赴召也,舟愬桐江, 忽有人黃冠鹿裘立江上,招基而笑,且以語侵之。基 望見,急延入舟中。琛、溢競讙謔,各取冠服服之,欲載 上黟川。其人不可,乃止。濂初未相識,以問基,基曰:「此 桐廬徐方舟也。」濂故知其名,因起,共歡譟,酌酒而別。 舫詩有《瑤林》《滄江》二集。年六十八,以丙午春卒於家。

倪瓚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倪瓚,字元鎮,無錫人也。家雄於貲。 瓚強學敦行,工詩,善書畫,性好客,四方名士日至其 門。所居有閣曰清閟,幽迥絕塵,藏書數千卷,皆手自 勘定。古鼎法書,名琴奇畫,陳列左右。四時卉木,縈紆 繚繞,而其外高木修篁,蔚然深秀,故自號雲林居士。 時與客觴詠其中。為人有潔癖,盥濯不離手。俗客至」, 比去,必洗滌其處。四方求縑素者踵至,瓚亦時應之至正初,海內無事,忽散其貲,分給親故,時人咸怪之。 未幾兵興,富家悉被禍,而瓚扁舟箬笠,往來震澤三 泖間,獨不罹患。張士誠聞其名,累欲鉤致之,迯漁舟 以免。其弟士信致幣乞畫,瓚又斥去,士信恚。他日從 賓客游湖上,聞異香出葭葦間,疑為瓚也。物色漁舟 中,果得之。抶之幾斃,瓚終無一言。及吳平,瓚年老矣, 黃冠野服,混跡編氓,以洪武七年卒,年七十四。

楊恆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楊恆,字本初,諸暨人。幼姿性絕倫。 外族方氏建義塾,聘名師,館四方游學士。恆幼往受 諸經,輒領其旨要,發為文章,峻潔可喜,遂有聲郡邑 間。浦江鄭氏者,義門也。延為子弟師,晨夕誨以道義, 語必稱引古人,諸生亦馴習其教。閱十年,退居白鹿 山,戴梭冠,披羊裘帶,經耕煙雨間,嘯歌自樂,因自號 『白鹿生』。」太祖既下浙東,命欒鳳知州事,鳳請為州學 師,恆固讓不起。鳳乃令州中子弟即家問道,政有缺 失,輒貽書咨訪,恆告以利病,裨益為多。後唐鐸知紹 興,欲辟起之,復固辭。宋濂之為學士也,擬薦為國子 師,聞不受州郡辟命乃已。恆性醇篤,與人語,出肺肝 相示。事稍乖名義,輒峻言指斥。家無擔石,而臨財甚 介,故鄉人奉為「楷法」焉。

陳洄

[編輯]

按《明外史楊恆傳》:「恆同時有陳洄者,義烏人。幼治經, 長通百家言,文章喜馳騁。初欲以功名顯,既而嘆曰: 『人生百歲能幾時,所難遂者適意耳,他尚何恤哉』!乃 戴青霞冠,披白鹿裘,不復與塵事接。所居近大溪,多 修竹,自號竹溪逸民。常乘小艇,吹短簫,蕩漾空明中。 吹已,扣舷而歌,悠然自適。人見之者,真以為世外人」 也。學士宋濂為傳其事。

吳海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吳海,字朝宗,閩縣人也。元季以學 行稱。值四方盜起,絕意仕進,深自韜晦。洪武初,守臣 欲薦諸朝,力辭免。既而徵詣史局,復遺書所知,力辭。 嘗言:楊、墨、釋、老,聖道之賊。管、商、申、韓,治道之賊;稗官 野乘,正史之賊;支詞艷說,文章之賊。上之人宜敕通 經大臣,會諸儒定其品目,頒之天下,民間非此不得」 輒藏,坊市不得輒鬻。如是數年,學者生長不涉異聞, 其於養德育才,豈曰小補。因著書一編,曰《書禍》,以發 明之。與永福王翰善。翰嘗仕元,數勸之死後翰果自 裁海,教養其子偁卒底成立。平居虛懷樂善,有規過 者,輒欣然立改。因顏其延賓之所曰《聞過》。為文嚴整 典雅,一歸諸理,後學咸宗仰之。有《聞過齋集》行世。

陳亮

[編輯]

按《明外史吳海傳》:「海同時陳亮,字景明,長樂人。博學, 善詩文。明興、洪永間,累詔有司徵遺佚。或推亮,亮曰: 『昔唐堯在上,下有箕、潁。吾投跡明時,游戲泉石,於願 足矣,安敢望仕?作《讀陳摶傳》詩見志。結草屋滄洲中, 與名士王恭、高棅輩為詩友,日相過從,或往還三山 為九老社,以此自終』。」

楊引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楊引,吉水人。好學能詩文,為宋濂、 陶安所稱。駙馬都尉陸賢從受學,入朝舉止端雅。太 祖喜,問誰教者,以引對。立召見賜食。他日,賢以褻服 見,引太息曰:『是其心易我,不可久居此矣』。即引去。時 方不次用人,有司頻以孝廉、文學、善書薦,皆不赴。復 以纂修徵,亦不就。取足壟畝,浩然自得志希古人,追」 法其言,行其教。學者務先操履而後文藝。嘗讀《論語 鄉黨篇》,謂人曰:「吾教自有養生術,安事偃仰吐納為?」 乃節飲食,時動息,迄老視聽不衰。事親孝,交友有終, 視他人權力勢利蔑如也。既沒,安福劉球稱其學探 道源,文範後世去就出處之際,卓然有陶潛、徐穉之 風。

王賓

[編輯]

按《明外史王賓傳》:「賓字仲光,長洲人也。淹通經籍,善 醫,然不肯為富貴人療治,里巷及方外士招之,輒攜 藥往赴。明太祖法網峻急,仕者多不保首領,賓乃佯 狂,以藥黥其面及上下肘股,皆成瘡,痏髽兩角,短衣 芒履,策杖行里井間,或箕踞道㫄,露體爬癢,時人見 而惡之。薦紳知其賢,亦莫敢引薦,賓殊自得也。終身」 不娶,奉母至孝。知府姚善賢而造之,賓隔門語曰:「勿 驚老母。」遂踰牆逸去。善卻騎從獨往,始一接焉。據坐 受拜,若師弟子然。善欲薦之,終不敢發言。年七十,疾 革,抱母不釋。已死復蘇,連呼其母乃絕。葬後,室中夜 半聞呼母聲,母曰:「我在此。」答曰:「兒捨母不得。」如是數 聲,母慟哭,久之始息。

虞原璩 李德基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虞原璩,字叔囿,溫州瑞安人也。博 涉經史。成祖朝以善書薦,與修《永樂大典》。書成將授 官,以母老辭歸。宣德時,知府何文淵時乘小艇訪之, 相與辯難書史,商確時事,各極懽而罷。一夕,文淵忽 至,坐語久之,不覺夜半,村落無從覓酒,文淵笑曰:『醯可代也』。乃出新醯,佐以蔬韭,對酌劇論,時人謂之醋」 交。同邑李德基亦善者,應薦,母老辭歸。文淵亦禮敬 之,粟飯藜羹,未嘗不飽。時語人曰:「吾守溫州,於瑞安 得二隱君子焉。」

賀確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賀確,字存誠,其先隴西人。明初徙 明州,再遷南京。行古而醇,學博而粹。少事舉業,試有 司,一不利即棄去,曰:『是不足以盡吾學也』。遂肆力於 古,自六經子史至天文地理、醫卜之書,無不殫究。為 文辭有古氣,視一切世事無足當其意者,於勢位名 利漠如也。與薦紳為古道交,自視恆欿然,而能忘人」 之勢。或語及古今成敗,人物賢否,政治得失,則援古 証今,纚纚不倦。學士周敘以其有史才,薦修遼、金、宋 三史,力辭不就。卒,年九十三。有《友菊詩集》八卷。

豐寅初

[編輯]

按《寧波府志》:「豐寅初,字復初。博學篤行,義不仕元,隱 居句章之墟。洪武十七年,徵為國子監司業。建文四 年,聞燕兵入金陵,遂棄官躬耕,卒年百五歲。妻滕氏, 百餘歲。子慶,別有傳。」

張經

[編輯]

按《紹興府志》:「張經,字孔升,蕭山人。洪武中,以明經舉, 累官國子助教。靖難師入城,棄官歸。時事出倉卒,夜 半縋城而下,幅巾野服,絕口不言時事,人亦鮮知其 心者。博學多才,為一時儒宗。同邑魏文靖、殷魯二御 史,姚太卿,諸暨王編修,皆其門人也。晚年以棋隱,更 號橘樂。年八十餘而終。有詩文稿若干卷。」

居仁

[編輯]

按《江寧府志》:「居仁,字仁恕,句容人。學問該博,德行老 成,為鄉里模範。洪武初,以儒碩徵入朝,與之對奕。太 祖大喜,賜以內醞,辭職不就,歸隱於家。暮年自號瞻 菉,鄉人以瞻菉先生稱之。《楊孟載集》有《懷句曲十友》 詩,仁恕其一也。」

易恆

[編輯]

按《蘇州府志》:「易恆,字九成,崑山人。曾祖蓮峰先生,宋 進士,素有風格,恆蹈其矩範。洪武中,應薦至京,以老 辭歸,家貧不給,處之泰然。闢地數百弓,引泉藝花竹, 名曰泗園,日嘯詠其中,自號泗園叟。所著有《陶情集》。」

徐洪

[編輯]

按《蘇州府志》:「徐洪,字彥弘,常熟人。家富,號徐半州。洪 尚禮好士,如楊維禎、倪瓚、陳基輩皆延致之。又以博 雅稱。元季,吳中豪右多踰侈,明初,洪諭幹人潘珪曰: 『家之興廢,厥有常理。吾家業盛矣,必有代謝。今將舍 此而去,爾宜有吾業』。遂舉田宅,立虛券授珪。獨挈妻 子築室天化門外先隴之側,布衣蔬食,謝遠交遊,自」 號「桃源小隱」,年九十而終。

焦先生

[編輯]

按《武進縣志》:「焦先生,不知其名字,明高皇帝之故人 也。帝既定天下,詔有司徵求之。先生恐為有司累,間 行至京,操雞酒,馳甬道而入,與帝班坐,歡飲如微時。 帝賜以金玉角三帶,先生受角,乃除千戶。居亡何,掛 帶而去,莫知所之。君子以比漢嚴子陵雲。」

華宗煜

[編輯]

按《無錫縣志》:華宗煜,字公愷,父幼武,以孝稱,家故梅 里,嘗構軒曰「棲碧。」或疑其地無山,曰:「古之隱居者不 必皆山也。棲於山者常不知山之可樂。知山之可樂, 雖與山遠,而煙雲晦明之異狀,固在吾戶牖之間也。」 宗煜有學行,少奉其親,避居蘇松間。世平,始歸其居, 耕田讀書,輯冠婚喪祭之禮可通行於士庶者,名曰 《慮得集》。洪武中,累徵孝廉、通經儒士,皆不應。

張長年

[編輯]

按《揚州府志》:「張長年,高郵人。元季以文名。明初,禮部 主事劉庸舉明經耆儒達於治體者,長年與新安鮑 恂、梁溪余詮皆在舉中。時年七十餘,驛召至京。太祖 見之喜,賜坐備顧問。一日,召長年及恂、詮為文華殿 大學士,皆以老疾辭。上諭之曰:『以卿等年高,故授此 職,煩輔導東宮耳。免卿早朝,日晏而入,從容侍對,庶 不負卿等平日所學,何辭為長』」年等固辭,放歸鄉里。

貢性之

[編輯]

按《宣城縣志》:「貢性之,字友初,師泰從子。由國子生除 簿尉,以剛直稱。後補閩省理官。元亡,明太祖徵錄師 泰。後有以性之薦者,性之改名悅,避居會稽,耕漁自 給。邑人芮麟嘗遇之,邀與俱歸,辭以詩,有云:『遊絲落 絮皆成恨,社燕秋鴻各自飛。杜宇叫殘孤館夢,西風 吹老故山薇』。每有所感,則泫然泣下,慷慨悲歌。勸之」 仕,即不應。卒無嗣,門人私諡曰「貞誨先生。」有《理官集》 行於世。

李洙

[編輯]

按《處州府志》:「李洙,縉雲人。好讀書,善詩畫,僻隱雲塘 泉石間。士大夫高其風節,從者不絕。屨縣令莫公過 訪,不遇,留詩云:『五雲狂客下東鄉,座上無人肯舉觴』。 後縣令楊公來顧,因足之云:『細數落花懸望久,停驂點點對斜陽』。」

劉明

[編輯]

按《處州府志》:「劉明,字峻明,龍泉人。博極群書,而詩學 尤粹。元安南獠苗為亂,提兵勦除,民賴以安,後遂退 隱。李文忠屢薦不就。與劉伯溫、胡仲淵相友善,有詩 倡和。著有詩集四卷。」

韓循仁

[編輯]

按《金華府志》:「韓循仁,字進之,其先金華人。明經潔行, 隱居授徒,一時名士如宋濂、吳履,皆其深交。元末兵 起,避地居永康之岡谷,專以山水文集自娛,貧窶無 所介意。宋濂嘗為作《菊軒銘》,稱之曰:『耆年碩德,為後 進矜式』。所著有《南山集》。」

韓則成

[編輯]

按《天台縣志》:「韓則成,九都人。讀書務實踐,絕意仕進。 與人談德義,終日不倦。一及塵事,則笑而不答。能詩 而不耽於詩,至憑弔忠孝,皆有賦詠。築室花蕊峰下, 號菊窗居士。」

呂九成

[編輯]

按《紹興府志》:「呂九成,字宗學,與兄不用九思,時稱三 彥。自以宋室世臣,不肯仕元。兩兄倜儻有才名,而九 成澹泊雅循,時時誦說溫公、晦庵之書,言動由禮,不 與時移易。其後兩兄以徵辟仕明朝,九成竟隱約終 身,絃歌自適,欣如也。同宗子弟咸敬事九成如嚴師。 一少年被酒侵九成,從者欲毆之,九成曰:『勿校,狂兒 且死矣』。」已果為盜所殺。嘗戒子孫勿游市井,曰:「此最 壞人心術。」後百餘年,天水胡纘宗行部至新昌,乃為 九成立碑,曰「逸民」雲。

何淑

[編輯]

按《江西通志》:「何淑,字伯善,樂安人。至正辛卯,登進士, 授武岡丞。蘄沔盜起,不果仕。洪武辛亥,召為太子賓 客,辭不就。六月,特召天下名士九人,淑居首。至京師, 以老疾辭歸,自號鑊庵。」

周魯章

[編輯]

按《江西通志》:「周魯章,字文瞻,新喻人。洪武末,舉明經, 召為選部主事,不就。上乃賜蓑笠令歸,教民稼穡,因 號明農隱逸。」

折鼎獨

[編輯]

按《陝西通志》:折鼎,獨神木人。洪武初,以人材薦辟授 河南按察司僉事。過中都,喜曰:「『此地可居』。乃卜築於 縣西之村,晦跡高蹈,婆娑泉石,居人亦莫之知。一日, 官府徵夫役曰:『往役義也。從之。役愆期當罰,度不能 免,乃曰:『君無笞我,我河南按察使僉事也』。尹驚詫,禮 而歸之。自是人方知其名』。」

潘愷

[編輯]

按《汝寧府志》:「潘愷,商城人。通五經,能吟詠,隱於清溪, 自號清溪漁隱。洪武間,累徵不起,嘗有詩云:『何事清 溪獨隱淪,綠蓑飛不上紅塵。斜風細雨元真子,茶竈 筆床陸散人。孤艇每歸三島月,長竿獨占五湖春。煙 波莫道齊高士,卜獵曾看到渭濱』。禮部侍郎王禮亦 贈以詩云:『先生純孝更多聞,自愛逃名釣汝墳。靜覺 風波驚世態,閒隨鷗鳥歎離群。一竿秋月羊裘老,兩 岸蘆花宿酒醺。我亦人間兼吏隱,獨憐高節抗浮雲』。」 其清風逸軌,觀此亦足見矣。

韓奕

[編輯]

按《明外史韓奕傳》:「奕字公望,吳縣人。為人端雅貞靜, 雖居市廛,若處巖壑。嗜讀書,無所不覽。少有目眚,筮 卦得蒙,知疾不可療,遂扁其室曰蒙齋,絕意仕進。與 王賓友善,偕隱於醫。建文中,姚善來知蘇州,折節下 士,聞奕名,特詣之,奕不與見,於中門布簾內,自言不 在,善乃去。一日,伺奕在,掩入其室,奕急避之楞伽山」, 善隨至,則已泛小舟入太湖矣。善嘆曰:「韓先生所謂 名可得聞,身不可得見也。」吳中高士,以奕與賓為稱 首雲。

韋昭

[編輯]

按《寶慶府志》:「韋昭,字通顯,宜山人。登永樂辛丑進士, 以文學選翰林檢討,擢大理寺副。乞歸,隱居南山,躬 耕自給,絕跡城市。有司時往候之,昭自田中蓑笠跣 足而歸,始盥洗,整衣冠,出具蔬飯雞酒,談笑竟日,綽 有古風。」

商顯

[編輯]

按《黃州府志》:「商顯雅好詩書,永樂二年,徵聘至朝,固 辭不仕,賜號樂耕徵士。翰林張和美作《寒江歸隱圖》, 賦詩送之。」

楊寅

[編輯]

按《揚州府志》:「楊寅,江都人。永樂初,召書稱旨,賜金帛 鞍馬,命署泰州,辭不拜。後徵入京,寅遂避地於晉,十 年不歸。有詩曰:『洪武仁風萬國柔,書生不厭敝貂裘。 半天雲氣不成雨,滿目波光都是秋。時盛漫勞思共 濟,才疏焉敢說封侯。放歌古調歸來晚,江上無人月 一鉤』。」

===潘玉===按《處州府志》:「潘玉,字國閏,縉雲人。明初任太寧縣簿。 靖難時,棄官,變姓名,隱於杭之西湖。」

杜瓊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杜瓊,字用嘉,吳縣人。生而孤,育於 母。稍長,俾從同邑陳繼學,能自刻厲,遂博綜古今,兼 工書畫,為文章醇實不浮。事母至孝,有司欲以上聞, 瓊辭之而請旌其母,母遂獲旌。嘗刲股愈母疾,祕不 令人知。知府況鍾稔其賢,兩薦之,固辭不出。宣德、景 泰間,朝廷屢下求賢詔,所司輒擬薦,瓊知不可奪,益」 禮重焉。晚得宋朱長文樂圃,吟嘯其中,客非故人弗 得通。嘗戴鹿皮冠,㩦方竹杖,出遊朋舊間,逍遙移日。 歸而菜羹糲飯,怡怡如也。自號「鹿冠老人。」學者稱為 「東原先生。」卒,年七十九,會葬者千餘人,門人私諡曰 「淵孝。」子啟,舉進士,官御史。

朱瓘

[編輯]

按《揚州府志》:「朱瓘,字楚琦,寶應人。通《尚書》《周禮》。為詩 體韻遒逸。性嗜琴,畜雙鶴,鄉人稱為琴鶴先生。大學 士費宏嘗曰:『戴安道之流也』。景泰間,有詔舉賢良,都 御史王竑欲薦之,瓘聞遁去。後舉修《天順實錄》及《淮 揚志》,贈遺俱不受。」

劉英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劉英,字邦彥,錢塘人。少受學於夏 時正。臨川聶大年為杭州教授,見英奇之,引為忘年 友。景泰中,郡邑交辟,以母老固辭。築室於甘泉,多修 竹,榜其室曰竹軒,更號賓山。卒於弘治元年,年七十 二.。新安程敏政稱其孝友似黃山谷,高蹈似魏,清逸, 曠達似楊鐵崖,為志其墓。」

王源

[編輯]

按《南陵縣志》:「王源,字惟遠,邑之坊市人。自幼抱遠志, 居家讀書,慨然慕陳白沙、莊定山之為人,而輕鄙流 俗。謹操履,重廉恥,以耕釣自足,不希勢利。成化初年, 本邑丞謝文祥察其高致而嘉之,常躬詣其廬,詢訪 利弊,或相賡詠,竟日而去。所著有《東溪集》。」

陳愛

[編輯]

按《四川總志》:「陳愛,字處友,華陽人,成化間隱士。灑落 不羈,以義自守,文學宏博,尤長於詩,官府非賢者不 見。嘗有臬使再至其門,愛輒先逃之。使怒檄召,將辱 之庭,愛從容以詩呈曰:『折簡殷勤累見尋,布衣寧敢 謁朝簪。明公有道持身正,賤子無知感德深。柏府風 霜尊偉望,柴門山水遂閒心。雲泥兩地無勞顧,魚戀 深淵鳥戀林』。」乃解以授徒自給,師道嚴整,出其門者 多俊良,閭里匹夫亦知有陳先生,有《華山人詩集》傳 世。

趙璧

[編輯]

按《臨海縣志》:「趙璧,字尚全,號夢鶴。早年涉獵經史,慕 古逸民之風,遂與高南郭為友,以道義文辭相淬礪, 名重縉紳。弘治改元,徵巖穴才德士,郡守葉贄力為 薦謝,方石鐸復為詩贊之,終不應。酣歌鼓琴,悠然自 適。」

杜駿

[編輯]

按《山西通志》:杜駿,翼城人,芳之孫。幼習舉子業,聞薛 文清講學河津,負笈從之,授《太極圖說》,遂大悟曰:「道 在是矣。」隱居不仕,讀書講道,於理有會處,欣然自得。 弘治間,提學王鴻儒延致,問「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之 旨,稱為隱君子,以上客禮待之。

高紈

[編輯]

按《臨海縣志》:「高紈,字士潔,號南郭,隱於小固山,復號 固山樵者。祖恩號牧菴,嘗舉才德,弗應,而與陳用拙、 胡倥侗輩十有八人結詩社自娛,一時高之,呼為十 八學士。南郭承家學,敦古道,澹然無希世心。嘗自詠 云:『天應許我飽藜藿,夢亦無心上廟廊』。」弘治改元,郡 守葉贄欲舉以應詔,辭不就。郡守陳相請副謝方石 修郡乘,督學徐蕃、劉瑞聞其賢,躬禮其廬。平生不面 折人過,而與善如弗及。閔人窮困,而一簞一褐,樂之 終身。年六十九而卒。郡守顧璘立石表其墓。

史鑑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史鑑,字明古,吳江人。學通群書,尤 熟於史。為文章紀事有法,詩不屑為近體。所居水竹 幽茂,亭館紏連,客至,陳古彝鼎法書名畫,欣賞窮日。 好著古衣冠,曳履揮麈,翛然若仙。為人嚴正,凡所為 無弗依於禮者。頗究心當世務,河渠賦役之屬,悉窮 其利病。壯年上書縣官,請除巫覡,正風俗。晚歲務清」 曠,築「小雅堂」,方床曲幾,晏坐終日,或累月不詣城郭, 足跡不踰百里外。然江、浙間人無不知有史明古者, 郡縣守令亦皆禮下之。王恕巡撫江南,備禮延見,諮 以世務,深器之。同郡吳寬深相締交。年六十三以弘 治九年卒。

邢量 邢參 沈誠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邢量,字用理,長洲人。隱居葑門,以 卜筮自給。日作一二卦,即閉肆不與人接。性狷介,終 身不娶,與人無將迎。足跡不出里門,不畜奴婢。敗屋三間,青苔滿壁,折鐺敝席,蕭然如野僧,長日或不舉 火,客至,相與清談而已。其學自經史外,凡釋老方技 之說,無所不通。臥榻之側,書卷狼籍,文章簡古,亦不」 苟作。僉事陳祚致政歸,嚴峻不交一客,惟挾冊就量 質疑。吳寬以侍郎旋里,往叩其門。量曰:「吾方執爨,未 有童子應門,奈何?」寬乃假鄰家小杌,坐門外,俟其終 食乃進。有郡守索觀其詩,量曰:「古有采詩無獻詩,吾 豈以為羔鴈哉?」因削其草,門人朱存理僅得其數篇。 其後有邢參者,字麗文,或雲量族孫也。亦高隱不求 仕進,為人湛默,好讀書。教授里中,徐禎卿、祝允明輩 咸與交。家貧無以資朝夕晏如也。早歲喪妻,遂不復 娶,獨居自適。嘗遇雪,數日不能炊,有故人訪之,方兀 坐苦吟,口不言饑,第誦所得句自喜。後遇淫雨,復往 視,則屋之三角已墊,方怡然執書,坐其一角不墊處, 亦累日矣。禎卿評其有四懿,稱為「有道君子」雲。量同 邑沈誠,字希明,生稍後,隱操亦高,雖居通衢,鄰人莫 識其面。朝士有欲見之者,固謝不納。誠記誦淹博,問 無不知,而著述非所長,故鮮傳道之者。

陳海雍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陳海雍,清江人。潛心古學,遁世無 悶,自號龍潭老人,雅為崇仁吳與弼所知,陳獻章受 業於與弼,問《易》義,與弼曰:『過清江可叩龍潭老人』。獻 章如其言往謁。海雍方蓑笠耕田,雨中乃延至家,對 榻信宿,辨析疑義,獻章歎服而去。海雍語其子曰:『吳 先生非愛我者』。」

沈周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沈周,字啟南,長洲相城裡人也。祖 澄,永樂間舉人材不就。所居曰西莊,日置酒款賓,人 擬之顧仲瑛。伯父貞吉,父恆吉,並有隱操,構有竹居, 兄弟讀書其中,工詩善畫,下逮臧獲,亦解文墨。周少 學於邑人陳孟賢,乃陳五經繼之子。學有淵源,周得 其指授。年十五游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 面試《鳳凰臺賦》,援筆立就,恭大嗟異。及長,書無所不 覽,文學左氏,詩學白居易、蘇軾、陸游,字學黃庭堅,尤 工於畫,評者謂為明世第一。郡守欲薦用賢良,周筮 《易》得《遯》之九五,遂決意隱遁。所居有水竹亭館之勝, 圖書鼎彝,充牣錯列,四方名士過從無虛日。風流文 彩,照映一時,片楮流傳,寶若拱璧。自是沈石田之名 聞天下。周內行醇謹,奉親至孝。父沒,有勸之仕者,對 曰:「若不知母氏以我為命耶?奈何干升斗之祿,遠離 膝下也。」母與鄰媼歡媼,家被火無所棲,母以為念,周 亟延與母居,晨夕奉之若母,母乃大喜。鄰家有失物 而誤認周家物者,輒推以與之,曰:「乃君物耶?」其人既 得物而來,歸則笑而納之,曰:「非君物耶?」家無贏資,好 周人之急。天寒雨雪,望里中突無煙者,即遣僮致之 粟,曰:「吾不能獨飽也。」居恆厭入城市,於郭外置一行 窩,有事一詣之,遠近輒喧傳曰:「沈先生來矣。」候之者 舟鬨河干,有盛車騎來者,則遜謝不納。晚年遁聲匿 跡,惟恐不深。先後巡撫王恕、彭禮咸禮敬之,欲延之 幕下,並以母老辭歸。有郡守徵畫工繪其屋壁,里人 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攝。或勸周謁貴游以免,周曰: 「往役,義也,謁貴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還。後守入覲, 銓曹問曰:「沈先生無恙乎?」守不知所對,漫然曰:「無恙。」 見內閣李東陽曰:「沈先生有牘乎?」守益錯愕,復漫應 曰:「有」而未至。守出,倉皇謁侍郎吳寬,問:「沈先生何人」, 寬備言其狀,乃知即向時畫壁者也。比還,先謁周於 里舍,再拜引咎,索飯,飯之而去。周以母故,終身不遠 遊。母年九十九而終,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 年卒。所作詩文書畫,並為世所愛重雲。

姜元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姜元,字元仲,吳江人。少博學嗜酒, 不就有司試,與長洲邢參游,慕好之。居於湖濆,未嘗 輕詣人。或使其子弟學焉,亦時謝遣之。朝起,視盎中 粟,稍可給炊,即閉門吟誦。歲中存訪故人,率不出百 里外。晚善黃魯曾、徐繗繗,詩尚華美。元務雅淡,極意 陶鍊,每成一篇,輒復棄去。著思再三,鋩藻幾盡,不為」 時流所知。或諷其少貶,執節愈堅,聞者莫不重之。

張尺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張尺,字守度,臨海人。父璣,官涿州 同知,沒無以為斂。尺少孤,無田廬,族人使為行童,曰: 『我儒家子,貧則饑死耳。焉。從外道,躬事樵蘇,傭書自 給。布政使秦敬者,父故人也,行部至台,召為掾,不可; 遺之金,不受。問所欲,曰:『欲讀書耳』。延與其子同學,尋 舍之去,敬亦不能留也。平生與世無求,與人交必有』」 終始。鄉先達陳選、謝鐸、黃孔昭輩,咸稱其標節如古 人。郡守葉贄、顧璘、羅僑先後待以賓禮。璘至,榜列之, 以風六邑之士。始尺,父沒時,求一棉衣,弗得尺,遂終 身不衣帛。垂老結數椽鬻之,以鐫父墓碑。卒年八十 七。無子,郡人黃綰輩葬之其父墓左。縣令王欽為樹 碑。所著詩曰《蓼蟲吟》。

===趙元鉊===按《明外史隱逸傳》:「『趙元鉊,字廷時,台州太平人。好讀 書,務實踐,不事章旬,孝友婣睦,人無間言。嘗客錢塘, 館人女夜奔,峻拒之。人以元鉊言行無愧古人,有趙 古人』之稱。先後守令若袁道、丁隆、葉贄、陳相,並加禮 重,譽為群鳥之鳳,眾獸之麟。里人黃孔昭在吏部,貽 之書曰:『執事肥遯山林,誦詩讀書,凡所以修諸身,刑』」 諸家,施諸鄉國者,無一不在規矩內。方之古人,實為 無愧。鄰有君子,久不能知,又何以知天下之賢哉!孔 昭每稱諸縉紳間。於是學士李東陽寄詩曰:「京國由 來不計春,採芝人遠夢應頻。天門拾得青鸞尾,寄與 山齋掃白雲。」白雲者,元鉊自號也。年九十以正德八 年卒。

李孔修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李孔修,字子長,南海人。混跡闤闠, 自號抱真子。里人張詡知其賢,引入陳獻章門下。一 日輸糧於縣令,令異其容止,問姓名不答,第拱手。令 叱之曰:『何物小民,敢與官長為禮』?復拱手如初。令益 怒,笞之五,終不置對,獻章為作詩記之。父沒,庶母出 嫁,誣孔修奪其貲。比對簿,俛首不辯。所司迫之,則對」 曰:「母言是,民當受罪。」所司徐得其情,乃大禮敬。好讀 書,尤善《周易》,能詩,亦工書畫。破廬敗甑,糲食不繼,未 嘗投合於時。居恆著管寧帽、朱子深衣,入夜不違,二 十年不入城市間,出門則遠近聚觀,以為奇物。然至 兒童婦女,無不重其人,稱之曰「子長先生。」吳廷舉久 官於粵,與為布衣交,卒無子。按察使李中、參議王洙 經紀其喪,邑人霍韜葬之西樵山。西樵人祭社,以孔 修配。孔修性淳樸,世多以不慧之事附之。或問:「孔修 廢人有諸?」陳庸曰:「孔修誠廢,則顏子誠愚。」霍韜曰:「白 沙抗節,振世之操,惟孔修及張詡、謝祐不失。」李中曰: 「孔修有古林逋魏野、种放、蘇雲卿之風。」其為名人推 許如此。

謝祐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謝祐,字天錫,孔修同縣人。既師事 獻章,聞主靜宗旨,即築室葵山下棲焉。貧甚,併日而 食,襪不掩脛,晏如也。世途名利,一不罣其懷。卒後,同 門湛若水祠祀獻章,以祐配。」

伍雲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伍雲,字光宇,新會人。少負氣,無所 推讓。既受學陳獻章,痛除舊習,約己以進,曰:『不自樹, 不如死也』。山南有大江,自以意為釣艇,置琴一張及 諸供具,遇良夜,乘艇獨釣,或設茗招獻章共啜。雲長 嘯賦詩,獻章叩舷和答,悠然忘返。後即所居北巖為 廬,杜門息交,讀書其中。別於白沙築草屋三間,往來」 居之。為人篤孝友,嚴祀事,鄉人莫不重之。

何廷矩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何廷矩,字時振,番禺人。為諸生,以 文行為督學副使胡榮所器。及見陳獻章,即去舉子 業從之遊。時當鄉試,榮使使邀之,毅然不赴。所著《存 羊錄》十卷,多本之《周禮》。」

吳綸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吳綸,字大本,宜興人。丰神散朗,操 履修潔,皭然自疏於埃壒之外。非其人不與,非其道 不受,非公事未嘗一入城市。遇風日晴好,雨雪初霽, 肩輿游溪山間,一蒼鹿一白鶴夾輿而行,馴擾不逸, 鄉人遙望之,輒曰:『吳隱君來也』。扁舟往來吳越,必㩦 鹿鶴自隨,至深林窮壑,喬木修篁,輒徜徉吟詠,不令」 主人知。或知之輒逸去,終不言姓名。築別墅於山間, 南曰「樵隱」,西曰「漁樂」,逍遙於其間,自號「心遠居士。」喜 作書,遇名人墨蹟,必日臨數過,往往為人取去。閒閱 古方書,為人治病亦多效。家產不踰中人,然好行其 德,過吳門必訪隱士沈周流連浹旬餘,無所詣。正德 中,子仕登進士,為戶部主事,封綸如其官,年已七十 有七矣。又六年而卒。

吳珫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吳珫,字汝秀,長興人。家世高貲,珫 獨退約,不近聲利。隱蒙山五十餘年,窮獵經史百家, 自號甘泉子。嘗葺《三才廣志》、史類文編凡千卷。」

張詩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張詩,字子言,順天人。本農家李氏 子.,八歲時育於官家張氏閱三十年始知,乃痛自悲 悼,覓得其兄弟,哭諸父母之墓,議歸宗。終以張氏無 子,遂仍其舊。初學舉子業於呂柟,學詩文於何景明 試有司,令自持坐具詩,遣家僮代之,主者不可,遂拂 衣去,終身不復試。詩才故高,至是益肆力於詩,自號」 崑崙山人。翰林江暉、馬汝驥、廖道南諸人咸與酬和, 名日起。乃訪呂柟於解州,又訪之南都,直上會稽探 禹穴。還過大梁,訪李夢陽,又之汝南,視何景明疾,相 守七日,景明卒,乃返京師。所至探奇覽勝,一發於詩。 嘗遇孫一元於武林,一元自誇其隹句,詩掉頭大笑, 一元為之奪氣。詩笑謂坐客:「今日崑崙壓倒太白矣。」 所居一畝之宮,擇隙地種竹,風雪飄蕭,欣然相對。興至,跨一蹇驢,任其所之。中途風雨饑寒,亦不改悔,必 窮極佳山水而後返。狀貌魁傑,戟髯如武夫人,以燕 山豪士目之。晚節退然若愚,未嘗雌黃一人。所著《罵 鬼》《詰髮》《吳琳七子》諸篇,雄奇變怪,草書亦狂放有力。 卒年五十。

方太古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方太古,字元素,蘭谿人。少受經於 同邑章懋。年十八,走粵東謁陳獻章,歸而廢經生業, 專志攻詩。尋往弔獻章,遂縱遊名山川,過吳門,與楊 循吉、沈周都穆、文徵明及孫一元輩為詩酒社。既而 入閩,有舉人林埜者,一見莫逆,作《錦囊十詠》贈之。一 時名人若林瀚、林俊之屬,咸相引重。晚好黃白術,歸」 隱金華解石山,即晉徐仙煉丹處也。結棲真樓居之, 九年老乃返寒溪故里,自號「寒溪子。」監司及郡縣長 吏多造廬致敬。其為人負氣,高自位置,性迂緩,好潔, 作詩頗類郊、島,大率感時憤俗之意為多。

朱存理 朱凱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朱存理,字性甫,長洲人。與同里朱 凱字堯民者,並抗志不仕,終日挾冊呻吟,以博學聞。 郡中人以其所居相近而行業又相類也,稱之曰『兩 朱先生。存理少學於里師,覺其所業非出於古人,遂 謝去,從杜瓊先生游,學日以積聞,人有異書輒購求, 期必得乃已。工楷書,作詩雅潔,務出新意。所纂輯有』」 《經史鉤元》《吳郡獻徵錄》《名物寓言》《鐵網珊瑚》《野航漫 錄》《鶴岑隨筆》,總數百卷。初與凱並饒於貲,以讀書不 問生計,晚歲至無以自給。正德七年,凱卒,明年,存理 亦卒。自兩人沒,吳中故實,往往無所於徵,後學莫不 歎惜之。先是,存理館荻扁,王氏夜吟月上,得句云:「萬 事不如杯在手,百年幾見月當頭。」喜極大叫,亟叩扉, 呼主人起,為誦之。主人亦大喜,取酒更酌,極歡而罷。 明日,主人張具設戲,樂遍吳中。喜詩者賞之,流連 數日始散。一時風流盛事如此。

施鳳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施鳳,字鳴陽,吳縣人。伯父槃,舉進 士第一,官修撰,早卒。鳳姿性絕人,嘗讀道旁碑,一覽 輒識,歸而書之,不失一字。以所業謁尚書倪謙,謙稱 異之,介於督學御史陳選,選得之甚喜,曰:『從吾遊者 多矣,好古不隨流俗,鳳一人耳』。誨之曰:『科第易得成 一名為難』。鳳於是有志理學。已而戴珊來督學政,遣」 縣丞敦趣入試。鳳以病辭,固召之,又辭。自是不復應 舉。屏居墓舍,鑿池闢圃,養魚種竹,四時佳果,藝植有 方,其實獨茂。食貧礪行,非其義不取,敝褲敗帷,十年 不易,亦不垢汙。孝友恭遜,雖僮僕輩亦化之。其鄉有 盜,語其僕曰:「歸告爾主,吾不爾犯也。」山中多淫祀,鳳 一切屏除,戒其家勿用釋老法,享祀悉循古禮。與鄉 人王鏊友善,鏊為傳其事以風世焉。

施綸

[編輯]

按《陝西通志》:「施綸,字廷言,京兆人。中正德八年鄉試。 隱居讀書,不干仕進。性尢嗜酒,嘗築室於城南韋杜 間,痛飲狂歌,三十餘年,未嘗見官府。年七十四卒。」

倪玳

[編輯]

按《陝西通志》:「倪玳,字公獻,咸寧人。舉正德八年鄉試。 時劉瑾以秦人橫作威福,玳與孟彥、施綸皆一上春 官,不復再試。隱居山林,讀書縱飲,以終其身。」

楊博

[編輯]

按《陝西通志》:「楊博,字守約,天性孤高,澹於功名。歲貢 之時,有司勸駕乃行。除判解州,以母老辭歸,築園一 區,為終身之計。高臥吟詠,尚友古人。暇則栽花種竹 以為娛,一時名卿大夫咸折節交之。尚書張公珩每 給助,其不足輒不受。年九十餘卒。」

劉價

[編輯]

按《陝西通志》:「劉價,中部人。性甘淡泊,恬素自守。棄官 卜隱東莊,引水灌竹,著書自娛。縣令胡熹三造其廬, 閉戶不納。尋逃入西山,年八十卒。」

楊黼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楊黼,雲南太和人也。好學,讀五經 皆百遍書,工篆籀,兼好釋典。或勸其應舉,笑曰:『不理 性命,理外物耶?庭前有大桂樹,縛板樹上,題曰『桂樓』。 偃仰其中,歌詩自得。躬耕數畝,以供甘旨,但求親悅, 不顧餘也。註《孝經》數萬言,引証群書,極談性命,字皆 小篆。所用硯乾,將下樓取水,硯池忽滿,自是為常,時』」 人咸異之。父母沒,為備營葬。葬畢,入雞足,棲羅漢壁 石窟山十餘年,壽至八十,子孫迎歸。一日沐浴,令子 孫拜曰:「明日吾行。」時至果卒。既殮,見其自外而入,大 笑曰:「楊黼先生今日纔了事也。」

張淵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張淵,字子靜,歸安人。本農家子,家 無書。年十四,為童子師,間出歌詩示人。吳興詩人丘 大祐、唐維勤咸嗟服。淵長髯美目,儀表樸野,人未之 奇。及酒酣興發,落筆俄頃數十紙,始皆驚異。文章議 論,有慨於懷,輒流涕,或至抗聲慟哭,世以唐衢目之雅與吳人杜瓊、沈周、史鑑善,晚館於鑑家,得疾舁歸」, 卒,年五十八。

孫一元

[編輯]

按《明外史隱逸傳》:「『孫一元,字太初,不知何許人,人問 其邑里,曰:『我秦人也。嘗棲太白之巔,故號太白山人』。 或曰:其母幸秦王而生,王不子之』。或曰安化王宗人, 王坐不軌誅,故變姓名避難也。一元姿性絕人,善為 詩,風儀秀朗,蹤蹟奇譎,烏巾白恰,㩦鐵笛鶴瓢,遍遊 中原齊魯,南涉江淮,歷荊楚,抵吳越。所至賦詩談神」 仙,論當世事,往往傾座。鉛山費宏罷相,訪之杭州南 屏山,值其晝寢,就臥內與語,送之及門,了不酬對。宏 出語人曰:「吾一生未嘗見此人。」時劉麟以知府罷歸, 龍霓以按察僉事謝政並客居湖州,與郡人故御史 陸崑善,而長興吳珫隱居好客,三人者並主於其家。 珫因招一元入社,稱苕溪五隱。一元於是買田溪上, 將老焉。舉人施侃雅善一元,勸之娶,乃妻以妻之妹 張氏,生一女而卒,年止三十七。珫等葬之道場山。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