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06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六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六十七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五十五
宋五
陳充 吳淑
舒雅 黃夷簡
盧稹 謝炎
許洞 句中正〈孫逄吉林罕〉
曾致堯 刁衎
姚鉉 李建中
洪湛 路振
崔遵度 陳越
陳彭年 張去華
樂黃目 日本僧寂照
龍昌期 李畋
張荷 能萬卷
胡國防 劉少逸
黃宗旦 蔡望
孫景修 林陶
鄭向 吳奎
李沂 楊璞
許申 陳簡能
王子華 宋垂範
易著明 任玠
黃覺 彭齊
李成之 邵煥
謝濤 王茂宗
石待問 蔡用之
文學典第六十七卷
文學名家列傳五十五
[編輯]宋五
[編輯]陳充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充字若虛,益州成都人。家素豪盛,少 以聲酒自娛,不樂從宦。邑人敦迫赴舉,至京師,有名 場屋間。雍熙中,天府、禮部奏名,皆為進士之冠。廷試 擢甲科,釋褐孟州觀察推官,就改掌書記。會寇準薦 其文學,得召試,授殿中丞,出知明州,入為太常博士, 直昭文館,遷工部、刑部員外郎。久病告滿,除籍,真宗」 憐其貧病,令致仕,給半俸。未幾,病間,守本官,仍充職。 以久次遷兵部員外郎。景德中,與趙安仁同知貢舉, 改工部、刑部郎中。大中祥符六年,以足疾不任朝謁, 出權西京留守御史臺,旋以本官分司。卒,年七十。充 詞學典贍,唐牛僧孺著《善惡無餘論》,言「堯、舜之善,伯 鯀之惡,俱不能慶殃及其子。」充因作《論》以反之,文多 不載。性曠達,善談謔,澹於榮利,自號「中庸子。」上頗熟 其名,以疾故不登詞職。臨終自為墓誌。有集二十卷。
吳淑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淑字正儀,潤州丹陽人。父文正,仕吳 至太子中允。好學,多自繕寫書。淑幼俊爽,屬文敏速。 韓熙載、潘佑以文章著名江左,一見淑,深加器重。自 是每有滯義難於措詞者,必命淑賦述。以校書郎直 內史。江南平,歸朝,久不得調,甚窮窘。俄以近臣延薦, 試學士院,授大理評事,預修《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 苑英華》。一日召對便殿,出古碑一編,令淑與呂文仲、 杜鎬讀之。歷太府寺丞、著作佐郎。始置祕閣,以本官 充校理。嘗獻九絃琴、《五絃阮頌》,太宗賞其學問優博, 又作《事類賦》百篇以獻,詔令注釋。淑分注成三十卷 上之,遷水部員外郎。至道二年,兼掌起居舍人事,預 修《太宗實錄》。冉遷職方員外郎。時諸路所上閏年圖, 皆儀鸞司掌之。淑上言曰:「天下山川險要,皆王室之 祕奧,國家之急務,故《周禮》職方氏掌天下圖籍。漢祖 入關,蕭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險要。請以今閏年所納 圖上職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獨畫一州地 形,則何以傅合他郡?望令諸路轉運使每十年各畫 本路圖一上職方,所冀天下險要,不窺牖而可知;九 州輪廣,如指掌而斯在。」從之。會詔詢禦戎之策,淑抗 疏請用古車戰法,上覽之,頗嘉其博學。咸平五年卒, 年五十六。淑性純靜好古,詞學典雅。初,王師圍建業, 城中乏食,里閈有與淑同宗者,舉家皆死,惟存二女 孩,淑即收養如所生,及長,嫁之。時論多其義。有集十 卷。善筆札,好篆籀,取《說文》有字義者千八百餘條,撰 《說文五義》三卷,又著《江淮異人錄》三卷、《祕閣閑談》五 卷。子安節、讓夷、遵路,皆進士及第。遵路官至祠部員外郎、祕閣校理。
舒雅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雅字子正,久仕李氏。江左平,為將作 監丞。後充祕閣校理。好學善屬文,與吳淑齊名。累遷 職方員外郎。求出,得知舒州,仍賜金紫,恬於榮宦。州 之潛山靈僊觀有神僊勝跡,郡秩滿,即請掌觀事。東 封,就加主客郎中,改直昭文館,轉刑部。在觀累年,優 游山水,吟詠自樂,時人美之。卒年七十餘。弟雄,端拱」 二年進士。
按馬令《南唐書》本傳:「舒雅世為宣城人。姿宇秀發,以 才思自命。因隨計金陵,以所學獻於吏部侍郎韓熙 載。熙載一見如疇昔,館給之。雅性巧黠,應答如流。熙 載待之為忘年之交,出入臥內,曾無間然。熙載性懶, 不拘禮法,常與雅易服燕戲,猱雜侍婢。入末念酸,以 為笑樂。或云:熙載所著格言,半雅之辭。迨數年,會熙」 載知貢舉,以雅為第一。朝野無間者,以雅之才為當 也。歸皇朝,守舒州,出見山水奇秀,田疇沃壤,遂有「終 焉」之志。考滿,以本官掌靈仙觀,卒。
按《蘇州府志》:「舒雅,郡人。太宗朝為國子監丞。太平興 國二年,詔李昉等及雅纂修太平編類,八年書成一 千卷,改名《太平御覽》。天禧中,以職方員外郎、祕閣校 理知衢州。秩滿,主管郡之靈僊觀。王欽若言其恬於 榮利,除直史館。」
黃夷簡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夷簡字明舉,福州人。父延樞,為王審 知從事,甚被親遇。嗣王延鈞以女妻之。錢氏取福州, 署光祿卿。夷簡少孤,好學,有名於江東,為錢惟治明 州判官。太平興國初,隨錢俶來朝,授檢校祕書少監, 元帥府掌書記,賜以襲衣、器幣、鞍勒馬。八年,俶讓元 帥,改授夷簡淮海國王府判官。雍熙四年,俶改封許」 王,出鎮南陽,加夷簡倉部員外郎,充許王府判官。俶 薨,歸朝,為考功員外郎,累遷都官郎中,掌名表,人頗 稱其得體。至道二年,上言「浙右人無預館閣之職者」, 因自陳嘗勸錢俶入朝,詞甚懇激。太宗憐之,命直祕 閣,俄判吏部南曹。咸平中,召試翰林,遷光祿少卿。初, 宰相張齊賢欲引夷簡與曾致堯並知制誥,有急制, 值舍人出院,即封除自命夷簡草之,物議以為不可, 故但進秩而已。景德中,夷簡被病,告滿二百日,御史 臺言當除籍,真宗以其吳越舊僚,有詞學,且年老母 在,特命續其月廩。大中祥符初,遷祕書少監。三年,丁 內艱,上遣中使存問,賻贈有加,因請護母喪歸浙右, 許之。且欲不絕其奉給,特授檢校祕書監、平江軍節 度副使。踰年卒,年七十七。夷簡喜談論,善屬文,尤工 詩詠,老而不輟。嘗攝鴻臚卿,護許國長公主葬,在道, 駙馬都尉魏咸信禮接甚薄。夷簡御之,言於上云:「發 引之日,以錢三十千遺臣治裝,不重王人,若有輕國 命之意,臣拒不納。」上遣中使詰咸信,咸信言:「夷簡始 受命,屢有求丐,又獻挽詞以希賂遺,臣皆不敢受,以 是為慊。」既而夷簡又貢歌詩一編,大率譏咸信吝嗇, 且形於怨詛。復言所未受三十千錢,意欲索取。真宗 甚鄙之,且不欲其詩歌流布於外,命中書召夷簡對 焚之,士大夫以是薄其為人。浙右士之秀者,又有盧 稹、謝炎、許洞。
按《玉壺清話》:黃夷簡閒雅有詩名,在錢忠懿、王俶幕 中,陪尊俎二十年。開寶初,太祖賜俶開吳鎮越崇文 耀武功臣,遣夷簡謝於朝。將歸,上謂夷簡曰:「歸與元 帥言,朕已於薰風外建離宮,規模華壯,不減江浙,兼 賜名禮賢宅,以待李煜與元帥,先朝者即賜之。今煜 倔強不朝,吾將討之,元帥助我乎?無為他謀所惑。果 然,則將以精兵堅甲奉賜,向克常州,元帥有大功,俟 江南平,可暫來見,保無他阻,一慰延想耳,固不久留。 朕執圭幣三見於天子,豈敢自誣,即當遣還也。」夷簡 受天語,俛首而歸,私自籌曰:「茲事大難,王或果以去 就之計見決於我,胡以為對?」逮歸,見俶固不匿,盡以 天訓授之,遂稱疾於安蹊別業,保業保身潛遁。夷簡 《山居》詩有「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之句。 雅喜治宅。咸平中歸朝為光祿少卿,後終以壽焉。
盧稹
[編輯]按《宋史黃夷簡傳》:「稹字叔微,杭州人。幼穎悟,七歲能 詩,十二學屬文。及長,曉五經大義,酷嗜《周易》《孟子》。端 拱初,游京師,時徐鉉以宿儒為士子所宗,覽稹文,甚 奇之,為延譽於朝。是年登進士第,調補真定、束鹿主 簿。至府,值契丹圍城,未及赴官,卒,年二十七。嘗著《五 帝皇極志》《孺子問》《翼聖書》數十篇。」
謝炎
[編輯]按《宋史黃夷簡傳》:「炎字化南,蘇州嘉興人。父崇禮,泰 寧軍掌書記。炎慕韓、柳為文,與盧稹齊名,時謂之盧 謝稹。」懦炎勁急,反相厚善。端拱初,舉進士,調補昭 應主簿,徙伊闕,連知華容、公安二縣。卒,年三十四,集 二十卷。
===許洞===按《宋史黃夷簡傳》:「洞字洞天,蘇州吳縣人。父仲容,太 子洗馬致仕。洞性疏雋,幼時習弓矢擊刺之技。及長, 折節勵學,尤精《左氏傳》。咸平三年進士,解褐雄武軍 推官。嘗詣府白事,有卒踞坐不起,即杖之。時馬知節 知州,洞又移書責知節,知節怒其狂狷不遜,會洞輒 用公錢奏除名歸吳中數年,日以酣飲為事,常從民」 坊貰酒,一日,大署壁作《酒歌》數百言,鄉人爭往觀,其 酤數倍,乃盡捐洞所負。景德二年,獻所撰《虎鈴經》二 十卷。應洞識韜略、運籌決勝科,以負譴報罷,就除均 州參軍。大中祥符四年,祀汾陰,獻《三盛禮賦》。召試中 書,改烏江縣主簿。卒,年四十二。有集一百卷,又著《春 秋釋幽》五卷,《演元》十卷。
句中正〈孫逢吉林罕〉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中正,字坦然,益州華陽人。孟昶時,館 於其相毋昭裔之第。昭裔奏授崇文館校書郎,復舉 進士及第,累為昭裔從事。歸朝,補曹州錄事參軍、汜 水令,又為潞州錄事參軍。中正精於字學,古文、篆、隸、 行草無不工。太平興國二年,獻八體書。太宗素聞其 名,召入,授著作佐郎、直史館,被詔詳定篇韻。四年,命」 副張洎為高麗加恩使,還遷左贊善大夫,改著作郎, 與徐鉉重校定《說文》,模印頒行。太宗覽之嘉賞,因問 中正:「凡有聲無字有幾何?」中正退,條為一卷以獻。上 曰:「朕亦得二十一字,可並錄之也。」時又命中正與著 作佐郎吳鉉、大理寺丞楊文舉同撰定《雍熙廣韻》。中 正先以門類上進,面賜緋魚,俄加太常博士。《廣韻》成, 凡一百卷,特拜虞部員外郎。淳化元年,改直昭文館, 三遷屯田郎中。杜門守道,以文翰為樂。太宗神主及 諡寶篆文,皆詔中正書之。嘗以大小篆、八分三體書 《孝經》摹石,咸平三年表上之。真宗召見便殿,賜坐,問 所書幾許時,中正曰:「臣寫此書,十五年方成。」上嘉歎 良久,賜金紫,命藏於祕閣。時乾州獻古銅鼎,狀方而 四足,上有古文二十一字,人莫能曉,命中正與杜鎬 詳驗以聞,援據甚悉。五年,卒,年七十四。中正喜藏書, 家無餘財。子希古、希仲,並進士及第。希仲,太常博士, 蜀人。又有孫逢吉、林罕。逢常,為蜀國子《毛詩》博士檢 校。〈闕〉刻石經罕亦善文字之學,嘗著《說文》二十篇,目 曰《林氏小說》,刻石蜀中。
曾致堯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致堯,字正臣,撫州南豐人。太平興國 八年進士。解褐符離主簿、梁州錄事參軍,三遷著作 佐郎、直史館,改祕書丞,出為兩浙轉運使。嘗上言:去 歲所部秋租,惟湖州一郡督納及期,而蘇、常、潤三州 悉有逋負,請各按賞罰。」太宗以江、淮頻年水災,蘇、常 特甚,所言刻薄不可行,詔戒致堯毋擾。俄徙知壽州, 轉太常博士。致堯性剛率,好言事,前後屢上章奏,辭 多激訐。真宗即位,遷主客員外郎、判鹽鐵勾院。張齊 賢薦其材,任詞職,命翰林試制誥,既而以輿議未允 而罷。李繼遷擾西鄙,靈武危急,命張齊賢為涇、原、邠、 寧、還、慶等州經略使,選致堯為判官,仍遷戶部員外 郎。既受命,因抗疏自陳,願不受章紱之賜,詞旨狂躁, 詔御史府鞫其罪,黜為黃州副使,奪金紫。未幾,復舊 官,改吏部員外郎,歷知泰、泉、蘇、揚、鄂五州。大中祥符 初,遷禮部郎中。坐知揚州日冒請,一月奉降掌昇州 榷酤,轉戶部郎中。五年,卒,年六十六。致堯頗好纂錄, 所著有《僊鳧羽翼》三十卷,《廣中台志》八十卷,《清邊前 要》三十卷,《西陲要紀》「十卷,《為臣要紀》」一十五篇。子易 從、易占,皆登進士第。
刁衎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衎字元賓,昇州人。父彥能,仕南唐為 昭武軍節度。衎用蔭為祕書郎、集賢校理,衣五品服, 以文翰入侍,甚被親昵。李煜嘗令直清輝殿,閱中外 章奏。金陵平,從煜歸。宋太祖賜緋魚,授太常寺太祝。 稱疾假滿,屏居輦下者數歲。太平興國初,李昉扈蒙 在翰林,勉其出仕,因撰《聖德頌》獻之。詔復本官,出知」 睦州桐廬縣。會詔群臣言事,衎上諫《刑書》謂:「淫刑酷 法,非律文所載者,望詔天下悉禁止之。巡檢使臣捕 得盜賊、亡卒,並送本部法官訊鞫,無得擅加酷虐。古 者投姦凶於四裔,今遠方囚人盡歸京闕,以配務役, 最非其宜。且神皋勝地,天子所居,豈使流囚於此聚 役。自今外處罪人,望勿許解送上京,亦不留於諸務 充役。又《禮》曰:『刑人於市,與眾棄之』。則知黃屋紫宸之 中,非用刑行法之處。」望自今御前不行決罰之刑,殿 前引見司鉗黥法具,並赴御史臺。廷尉之獄,敕杖不 以大小,皆引赴御史、廷尉。京府或出中使,或命法官, 具禮監科,以重聖皇明刑慎法之意。或有犯劫盜亡 命罪重者,則刖足釘「身,國門布令。此乃小民昧於刑 憲,逼於衣食,偶然為惡,義不及他,被其慘毒,實傷風 化,亦望減除其法。如此則人情不駭,各固其生,和氣 無傷,必臻上瑞。」再遷大理寺丞,獻文四十篇。召試,授 殿中丞、通判湖州。上疏請定天下酒稅額,《修郡縣城 隍條》,《約牧宰》,《除兩浙丁身錢》,《禁汴水流屍》,凡五事。俄知婺州,遷國子博士。會考校百官殿最,衎被召,以無 過,得知光州,就改虞部員外郎。轉運使狀其政績,優 詔嘉獎,徙知廬州。真宗即位,遷比部員外郎。嘗上疏 曰:「臣聞天下大器也,群生眾畜也。治大器者,執一以 正其度;保眾畜者,齊化以臻其原。故至人謂莫神於 天,莫富於地,莫大於帝王。」又曰:「帝王乘地而總萬物 以用人也。」則知萬乘之尊,一人之位,等天地之覆燾, 若日月之照臨,可不慎思慮以安民,繫慘舒而被物? 所以堯舜篤善道以垂化,而民謂之所天;桀紂懷兇 德以害世,而民謂之獨。夫則君之於民,善惡有如是 之驗;民之於君,毀譽有如是之異。陛下纂圖茲始,布 政惟新,所宜上順天心,下「從人慾,進善以去惡,避毀 而求譽,遵唐虞之治,斥辛癸之亂,私賞無及於小人, 私罰無施於君子,任賢勿貳,去邪勿疑,開諫諍之門, 塞讒佞之口,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無以春秋鼎 盛而耽於逸游,無以血氣方剛而惑於聲色。若太祖 之勤儉,若太宗之惠慈,答天地敷錫之意,保祖宗艱 難之業,則周成、漢文三宗之美,不可同年而擬議也。」 代還,獻所著《本說》十卷,得以本官充祕閣校理,出知 潁州,入為比部員外郎,改直祕閣,充崇文院檢討。時 杜鎬、陳彭年並預檢討,衎言此二人可專其任,詔許 解職。判三司開拆司,預修《冊府元龜》,加主客郎中。求 領外任,得知湖州,轉刑部郎中。歲滿,復預編修。大中 祥符六年,書成,授兵部郎中。入朝,暴中風眩,真宗遣 使馳賜金丹,已不救,年六十九。衎始仕李氏,權勢甚 盛。父為藩帥,家富於財,被服飲膳,極於侈靡。歸宋,以 純澹夷雅知名於時。恬於祿位,善談笑,喜碁奕,交道 敦篤,士大夫多推重之。子湛、湜、渭,皆登進士第。湛刑 部郎中,湜屯田員外,渭太常博士。湛子繹、約,天聖中, 並進士及第。
姚鉉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鉉字寶之,廬州合肥人。太平興國八 年進士甲科,解褐大理評事,知潭州湘鄉縣,三遷殿 中丞,通判簡、宣、昇三州。淳化五年,直史館,侍宴內苑, 應制賦《賞花釣魚》詩,特被嘉賞。翌日,命中使就第賜 白金以獎之。至道初,遷太常丞,充京西轉運使,歷右 正言、右司諫、河東轉運使。俄上言曰:『伏見諸路官吏』」, 或彊明蒞事,惠愛及民者,則必立教條,除其煩擾。然 狡胥之輩,非其所便,候其罷官,悉藏記籍,害公蠹政, 莫甚於此。《禮》云:「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又語曰:「舊令尹之政,必告新令尹。」斯實聖人之格言, 國家之急務也。欲望所在官吏,有經畫利濟、事可長 久者,歲終書歷,受代日錄付新官,俾「之遵守。若事有 灼然匪便,聽上聞,俟報改正。」詔從之。咸平五年,河決 鄆州王陵埽,東南注鉅野。又淮西城中積水壞廬舍, 以鉉知州事,徙州於汶陽鄉之高原,委以營度,許便 宜從事。工畢,加起居舍人、京東轉運使,徙兩浙路。鉉 雋爽,頗尚氣,薛映知杭州,與之不協,事多矛盾。映摭 鉉罪狀數條,密以聞。詔使劾之,當奪一官,特除名,貶 連州文學。吉州之萬安。抵虔江,有贑石,舟行其中,湍 險萬狀,鉉過感而賦之以自況。大中祥符五年,會赦 移岳州,又移舒州,俄授本州團練副使。天禧四年卒, 年五十三。鉉文詞敏麗,善筆札,藏書至多,頗有異本。 兩浙課吏寫書,亦薛映所掎之一事,雖被竄斥,猶傭 夫荷擔以自隨。有集二十卷,又采唐人文章,纂為百 卷,目曰《文粹》。卒後,子嗣復以其書上獻,詔藏內府,授 嗣復永城主簿。幼子稱俊穎美秀,頗善屬辭,裁十歲 卒。鉉紀其事為《聰悟錄》,人多傳之。
李建中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建中字得中,其先京兆人。曾祖逢,唐 左衛兵曹參軍。祖稠,梁商州刺史,闢地入蜀。會王建 僭據,稠預佐命功臣,左衛將軍。建中幼好學,十四丁 外艱。會蜀平,侍母居洛陽,聚學以自給,㩦文游京師, 為王祐所延譽,館於石熙載之第,熙載厚待之。太平 興國八年,進士甲科,解褐大理評事,知岳州錄事參」 軍,轉運使李惟清薦其能,再遷著作佐郎、監潭州茶 場,改殿中丞,歷通判道、郢二州。柴成務領漕運,再表 稱薦,轉太常博士。時言事者多以權利進,建中表陳 時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太宗嘉賞,因引對便殿,賜以 緋魚。會考課京朝官,建中舊坐公累罰金,漏其事,坐 降授殿中丞,監在京榷易務。蘇易簡方被恩顧,多得 對,嘗言蜀中文士,因及建中。太宗亦素知之,命直昭 文館。建中父名昭文,懇辭,改集賢院。數月,出為兩浙 轉運副使,再遷主客員外郎,歷通判河南府,知曹、解、 潁、葵四州。景德中,以久次,進金部員外郎。建中性簡 靜,神風雅秀,恬於榮利。前後三求掌西京留司御史 臺,尤愛洛中風土,就構園池,號曰「靜居。」好吟詠,每游 山水多留題,自稱「巖夫民伯。」加司封員外郎,工部郎 中。建中善修養之術,會命官校定《道藏》,建中預焉。又 判太府寺。大中祥符五年冬,命使泗州,奉御製《汴水
發願文》,就致設醮。使還,得疾,明年卒,年六十九。建中善書札,行筆尤工,多構新體,草、隸、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習,爭取以為楷法。嘗手寫郭忠恕《汗簡集》以獻, 皆科斗文字,有詔嘉獎。好古勤學,多藏古器名畫,有 集三十卷。子周道、周士,並進士及第。周士歷侍御史、 江東陝西轉運、三司鹽鐵判官,賜金紫,終工部郎中。 周民,太子中舍。
洪湛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湛字維清,昇州上元人。曾祖勳,南唐 崇文館直學士。祖壽,桐城令。父慶元,獻書李煜,授奉 禮郎,補新喻令。歸宋,至冤句令。湛幼好學,五歲能為 詩。未冠,錄所著十卷為《齠年集》。舉進士,有聲。雍熙二 年,廷試已落,復試,擢寘高等,解褐歸德軍節度推官。 召還,授右拾遺、直史館。端拱初,通判壽、許二州。歸宋」, 與左正言尹黃裳、馮拯,右正言王世則、宋沆伏閤請 立許王元僖為儲貳,詞意狂率,太宗怒。時沆坐呂蒙 正親黨,已出為宜州團練副使。上因語近臣曰:「儲副, 邦國之本,朕豈不知?但近臣澆薄,若立太子,即東宮 僚屬皆須稱臣,官職聯次,與上臺無異,人情深所不 安。此事朕自有時爾。」湛坐削職出知容州,黃裳知邕 州,拯知端州,沆知靖州,世則知蒙州。容之戍卒謀竊 發者,湛偵知,亟斬之。再遷比部員外郎、知郴、舒二州。 咸平二年,召還,命試舍人院,復直史館。是秋,命與閤 門祗候韓紹輝使荊湖,按視民事,條奏利病甚眾。還, 判三司都磨勘司,又與王欽若同知貢舉。未幾,同修 起居注。時議城綏州,邊臣互言利害,遣湛與閤門祇 候程順奇同往按視。湛言「城之利有七而害有二。」遂 詔營葺,終以勞人罷之。湛美風儀,俊辨有才幹,凡五 使西北議邊要。真宗有意擢任,顧遇甚厚,曲宴苑中, 《賦賞詩》,不移晷以獻,深被褒賞。五年春,有河陰民常 德方訟臨津尉任懿納賄登第,事下御史臺,鞫得懿 款云:「咸平二年,補太學生,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院 之主僧惠泰為道地,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泰隱其 二,易為五鋌。惠泰素識王欽若已在貢院,乃因館客 甯文德僕夫徐興,納署紙於欽若妻李,李密召家僕 祁睿,書懿名於左臂,並口傳許賂之,數入省告欽若, 及懿過五揭,睿復持湯飲至省,欽若遣睿語李,令取 其銀,懿未即與。既而懿預奏名授官,未行,丁內艱還。 仁雅馳書索銀,形於詛罵。德方者賣卜縣市獲其書 以告,中丞趙昌言具其事奏白,請逮欽若屬吏。先是, 欽若為亳州判官,睿其廳幹,及代歸,以睿從行,而未 除州之役籍。及貢舉事畢,會州人張續還鄉行服,託 為睿去籍名。至是,欽若訴云:「睿休役之後,始傭於家, 而惠泰未嘗及門。」欽若方被寵顧,乃詔翰林侍讀學 士邢昺、內侍副都知閻丞翰,並驛召知曹州邊肅、知 許州母賓古就太常寺別鞫。懿易款云:有妻兄張駕 舉進士,識湛,懿亦與駕同造湛門,嘗以石榴二百枚、 木炭百秤饋之。懿之輸銀也,但憑二僧達一主司,實 不知誰何。迺以為湛納其銀。湛適使陝西,中途召還, 時張駕已死,甯文德、徐興悉遁去。欽若近參機務,門 下僕使多新募至,不識惠泰,故無與左證,又固執知 舉時未有祁睿,遂以湛受銀,法當死,特詔削籍,流儋 州。懿杖脊配隸忠靖軍。惠泰坐受簡札及隱銀未入 己,以年七十餘,當贖銅八斤,特杖一百,黥面配商州 坑冶;仁雅杖脊配隸郢州牢城,而不窮用銀之端。初, 王旦與欽若知舉,出拜樞密副使,以湛代領其事。湛 之入貢院,懿已試第三場畢,及官收湛贓,家實無物。 湛素與梁顥善,或假顥白金器,乃取以輸官。六年,會 赦移惠州,至化州調馬驛卒,年四十一。湛時一子偕 行,甚幼,州以聞,特詔賜錢二萬,官為護喪還揚州。因 詔「命官配流嶺外而沒者,悉給緡錢,聽其歸葬;如親 屬幼稚者,所在遣牙校部送之。」湛有《集》十卷。子鼎,大 中祥符四年進士,至度支員外郎、直史館、鹽鐵判官。
路振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振字子發,永州祁陽人。唐相巖之四 世孫。巖貶死嶺外,其子琛避地湘潭間,遂居焉。振父 洵美,事馬希果,署連州從事,謝病終於家。振幼穎悟, 五歲誦《孝經》《論語》,十歲聽講《陰符》,裁百言而止。洵美 責之,俾終其業。振曰:『百言演道足矣,餘何必學』?洵美 大奇之。十二,丁外艱。母氏慮其廢業,日加誨激,雖隆」 冬盛暑,未始有懈。淳化中,舉進士,太宗以詞場之弊, 多事輕淺,不能該貫古道,因試《巵言日出賦》,觀其學 術,時就試者凡數百人,咸𥈭眙忘其所出,雖當時馳 聲場屋者,亦有難色。振寒素游京師,人罕知者,所作 賦尤為典贍,太宗甚嘉之,擢寘甲科,釋褐大理寺評 事、通判邠州,徙徐州。召還,直史館,復遣之任,遷太子 中允、知濱州。一日,契丹至城下,兵少民相恐,眾謂振 文吏無戰禦方略,環聚而泣。振乃親加撫諭,且以敵 盛不可與爭鋒,宜堅壁自守。數日,契丹引去。轉運使 劉綜稱其能,詔書褒美。常作《祭戰馬文》曰:「咸平中,契 丹犯高陽關,執大將康保裔,略河朔而去。天子幸魏, 特遣將王榮以五千」騎追之。榮無將材,但能走馬,以馳射為事,受命恇怯,數日不敢行,伺賊渡河而後發。 有剽淄、齊者數千騎,尚屯泥沽,榮不欲見敵,遂以其 騎略河南岸而還。晝夜急騎,馬不秣而道斃者十有 四五。天子憫之,遣使收瘞焉。因作《祭文》曰:「房、駟之精, 降為驪騂。飲泉呀風,流沙激霆。虎脊孤聳,龍媒鷙獰。 丹髦」曉霞。的顙秋星。茀方著幹,宜乘旋膺。巉臚角起, 方背珠明。爾其絕塞草荒,八月隕霜。毛縮蹄堅,筋舒 脈張。獸惡恐噬,虯獰欲驤。噴沙散沫,千里飛雪。圉人 負紖,武士索鐵。前遮後突,雷動地裂。忽挽一而制百, 終伏檛而受絏。牧官劬劬,歲入券書。蹄躈纍纍,通乎 鬼區。名駒大御尾入塞。勞其酋長,飾以駔儈。蜀錦 吳繒,積如丘陵。馬歸於我也重,幣入於彼也輕。於是 絡黃金之羈,浴天池之波。鼓鬣雲衢,弄影星河。或踶 而囓,或齅而吪。原蠶申禁,駔駿何多。帝念神物,來經 遠道。閱之於內殿,養之於外皁。飲以玉池,秣之瑤草。 窮冬邊塵,入我河漘。羽書宵飛,龍馭北巡。選仗下之 名馬,屬閫外之「武臣。琱戈電燭,禁旅星陳。授以長策, 帥以全軍。壯士怒兮山可擘,猛馬哮兮虎可咋。何嚄 唶之無勇,反遷延而避敵。冰霜淒淒,介甲而馳。不飲 不秣,載渴載饑。駿馬餒死,行人嗟咨。委天骨於衢路, 反星精於雲霧。報主恩之無及,齊戎力而何誤。生芻 致祭,弊帷成禮。瘞爾崇岡,全爾具體。馬如有神,知帝 之仁。」嗚呼!又以西兵未弭,入判大理寺,改太常丞,知 河中府,徙知鄧州。代還,判吏部南曹、三司催欠憑由 司。景德中,使福建巡撫,俄判鼓司、登聞院。會修兩朝 國史,以振為編修官。大中祥符初,使契丹,撰《乘軺錄》 以獻。改太常博士、左司諫,擢知制誥。振文詞溫麗,屢 奏賦頌,為名輩所稱。尢長詩詠,多警句。及居文翰之 職,深愜物議,自是彌加精厲。從祀譙、亳,時同職分局 掌事,振獨直行在,專典綸翰,牋奏填委,應用無滯,時 推其敏贍。七年,同修起居注張復、崔遵度以書事誤 失降秩,擇振與夏竦代之。嗜酒得疾,其冬卒,年五十 八。錄其子綸為太常寺奉禮郎。振純厚無城府,恂恂 如也,時人惜其登用之晚。有集二十卷,又嘗采五代 末九國君臣行事,作《世家列傳》,書未成而卒。
崔遵度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遵度,字堅白,本江陵人,後徙淄州之 淄川。純介好學。始七歲,授經於叔父憲,嘗以《春秋》編 年、《史》《漢》紀傳之例問於憲,憲曰:『此兒他日成令名矣』。 太平興國八年,舉進士,解褐和州主簿,換臨汾,饋芻 糧,三抵綏州,涉無定河,河沙與水混,流無定跡,陷溺 相繼。遵度憫之,著銘以紀焉。端拱初,轉運副使夏侯」 濤上其勤狀,召歸,對便坐,因獻文自薦。時新建祕閣, 命中書試作頌一首,擢著作佐郎。淳化中,吏部侍郎 李至薦之,遷殿中丞,出知忠州。李順之亂,賊遣其黨 張餘來攻,遵度領甲士百餘,背城而戰,賊踰堞以入, 遵度投江中,賴州兵援之得免。坐失城池,貶崇陽令, 移鹿邑。咸平初,復為太子中允。景德初,內出遵度名, 引對崇政殿。詔索所著文,召試舍人院,改太常丞、直 史館。會修《兩朝國史》,與路振並為編修官。大中祥符 元年,命同修起居注。東封,進博士,祀汾陰。是歲,真宗 以兩省官絕少,故因覃慶選補之,命為左司諫。遵度 與物無競,口不言是非,淳澹清素,於勢利泊如也。掌 右史十餘歲,立墀上,常退匿楹間,慮上之見,善鼓琴, 得其深處,所僦舍甚湫隘。有小閣,手植竹數本,朝退, 默坐其上,彈琴獨酌,翛然自適。常著《琴箋》云:「世之言 琴者,必曰長三尺六寸,象期之日;十三徽,象期之月; 居中者,象閏。前世未有辨者。至唐協律郎劉貺,以樂 器配諸節候,而謂琴為夏至之音,至於泛聲,卒無述 者。愚」常病之。因張弓附案,泛其弦而十三徽聲具焉, 況琴瑟之弦乎?是知非所謂象者,蓋天地自然之節 耳,又豈止夏至之音而已。夫《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 儀者,太極之節也;四時者,兩儀之節也;律呂者,四時 之節也;晝夜者,律呂之節也;刻漏者,晝夜之節也。節 節相受,自細至大,而歲成焉。既不可使之節,亦不可 使之不節,氣之自然者也。氣既節矣,聲同則應,既不 可使之應,亦不可使之不應,數之自然者也。既節其 應,則天地之交成矣。文之義也,或任形而著,或假物 而彰,「日星文乎上,山川理乎下,動物植物,花者節者, 五色具矣,斯任形者也。至於人常有五性而不著,以 事觀之然後著;日常有五色而不見,以水觀之然後 見;氣常有五音而不聞,以弦攷之然後聞,斯假物者 也。是故聖人不能作《易》而能知自然之數;不能作琴 而能知自然之節。何則?數本於一而成於三,因而重 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及其應也,一必於四,二必於五, 三必於六焉。氣氣相召,其應也必矣。」卦既畫矣,故畫 琴焉。始以「一弦泛桐,當其節則清然而號,不當其節 則泯然無聲,豈人力也哉!且徽有十三,而居中者為 一,自中而左泛有三焉,又右泛有三焉,其聲殺而已, 絃盡則聲減。及其應也,一必於四,二必於五,三必於
六焉,節節相召,其應也必矣。《易》之書也,『偶三為六,三才之配具焉,萬物由之而出,雖曰六畫,及其數』」也,止三而已矣。琴之畫也,偶六而根於一。一鐘者,道之所 生也,在數為一,在律為黃,在音為宮,在木為根,在四 體為心,眾徽由之而生。雖曰十三,及其節也,止三而 已矣。卦之德,方經也;蓍之德,圓緯也。故萬物不能逃 其象。徽三,其節,經也;絃五,其音,緯也。故眾音不能勝 其文。先儒謂八音以絲為君,絲「以琴為君。」愚謂琴以 中徽為君,盡矣。夫徽十三者,蓋盡昭昭可聞者也。苟 盡絃而考之,乃總有二十三徽焉,是一氣也,丈絃具 之,尺絃亦具之,豈有長短大小之限哉?是則萬物本 於天地,天地本於太極,太極之外以至於萬物。聖人 本於道,道本於自然,自然之外以至於無為。樂本於 琴,琴本於中徽,「中徽之外以至於無聲。是知作《易》者 考天地之象也,作琴者考天地之聲也。往者藏音而 未談,來者專聲而忘理,《琴箋》之作也,庶乎近之。苟其 闕也,請俟君子。」世稱其知言。七年,東郊,建壇恭謝。壇 上設正坐奉天地,配坐奉二聖。遵度時,與張復同典 記注,書昊天為天皇,又增聖祖配位,坐謬誤,降為右 正言,復亦責為工部郎中。踰歲,並復其秩。九年,仁宗 以壽春郡王開府,詔宰相擇耆德方正、有學術之士, 咸曰:「遵度力學有士行,時稱長者。」遂命與張士遜並 為王友。改戶部員外郎,賜服金紫,又賚襲衣、犀帶、緡 錢。上作七言詩寵之,因謂左右曰:「翊善、記室,皆府屬 也,故王皆受拜。今賓友之禮,當令答拜。」府中文翰,皆 遵度所作。王讀《孝經》徹章,復以御詩賜之。《國史》成,拜 吏部員外郎。昇邸進封,改禮部郎中,充諮議參軍。儲 宮建,又加吏部兼左諭德。未幾,命使契丹,判司農寺。 遵度性寡合,喜讀《易》,嘗云:「意有疑則彈琴辨其數,筮 《易》觀其象,無不究也。」天禧四年八月卒,年六十七。其 子拜官者二人。仁宗即位,特詔贈工部侍郎,又授其 二孫官。有《集》二十卷。
陳越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越字損之,開封尉氏人。祖守危,興道 令。父夏,虞部員外郎。越少好學,尤精歷代史,善屬文, 辭氣俊拔。咸平中,詔舉賢良,刑部侍郎郭贄薦之,策 入第四等,解褐將作監丞,通判舒州,徙知端州,又徙 袁州。未幾,召還,遷著作佐郎、直史館,掌鼓司、登聞院, 預修冊府元龜。與陳從易、劉筠尤為勤職,真宗以其」 俸薄,並命月增錢五千。車駕朝陵,掌留司名表,時稱 為工。自是,兩府牋奏多命草之,勳貴家以銘誌為請 者甚眾。遷太常丞、群牧判官。祀汾陰,擢為左正言。越 耿概任氣,喜箴切朋友,放曠盃酒間,家徒壁立,不以 屑意。然嗜酒過差,每食必先飲數升,罕有醒日,亦用 是遘疾。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四十。無子,母老人皆傷 之。越兄咸,嘗舉進士未第,楊億、杜鎬、陳彭年列奏為 言,真宗憫之。及《冊府元龜》奏御,特賜咸同三傅出身。 故事,中書章表皆舍人為之。東封後,朝廷多慶禮,舍 人或以他務所嬰,乃擇館閣官,得盛度。路振、劉筠、夏 竦、宋綬、洎越分撰表奏。宰相嘗以名聞,其後皆在次 掌外制,唯越不及登擢,時論惜之。
陳彭年
[編輯]按《宋史》本傳:「彭年,字永年,撫州南城人。父省躬,鹿邑 令。彭年幼好學,母惟一子,愛之,禁其夜讀書。彭年篝 燈密室,不令母知。年十三,著《皇綱論》萬餘言,為江左 名輩所賞。唐主李煜聞之,召入宮,令子仲宣與之遊。 金陵平,彭年師事徐鉉為文。太平興國中,舉進士,在 場屋間頗有雋名。嘗因京城大酺,跨驢出遊構賦,自」 東華門至闕前,已口占數千言。然佻薄好嘲詠,頻為 宋白所黜。雍熙二年,始中第,調江陵府司理參軍。因 監決死囚,怖之,換江陵主簿。歷澧、懷二州推官,在懷 深為知州,喬惟岳倚任。會樊知古為河北轉運,以親 嫌徙澤州,丁內艱免。御史中丞王化基薦其才,改衛 尉寺丞,遷祕書郎,為大理守詳斷官。坐事出監湖州 鹽稅,尋又停官。彭年素貧窶,居喪免職,賴僕人傭販 以濟。真宗即位,復為祕書郎。喬惟岳剌史,海州及知 蘇、壽二州,並表彭年通判州事。咸平三年,屢上疏言 事,召試學士院,遷祕書丞、知閬州,未行,改金州。四年, 上疏曰:「夫事有雖小而可以建大功,理有雖近而可 以為遠計者,其事有五:一曰置諫官,二曰擇法吏,三 曰簡格令,四曰省冗員,五曰行公舉。此五者,實經世 之要道,致治之坦途也。」會詔舉賢良方正,翰林學士 朱昂以彭年聞,召之,辭以貧乏,請終秩。景德初,代還, 直祕閣。杜鎬、刁得薦其該博,命直史館兼崇文院檢 討。又代潘慎修起居注,賜緋魚。獻《大寶箴》曰:「二儀之 內,最靈者人;生民之中,至大者君。民既可畏,天亦無 親,所輔者德,所歸者仁。恭己御下,輝光益新,載籍斯 在,謀猷備陳。內綏萬姓,外撫百蠻,治亂所始,言動之 間,觀之則易,處之甚難。由是先哲,喻彼投艱,苟能慮 永,乃可防閑,審求逆耳,無惡犯顏。既庶而富,教化乃 施。慈儉之政,富庶之基。鰥寡孤獨,人之所」悲,發號施 令,宜先及之。黃髮鮐背,心實多知,左右侍從,何尚於茲?瞻言百辟,咸代天工,儻無虛授,可建大中,克彰慎 柬,惟藉至公。知人則哲,聽德則聰,才固難備,道亦少 同,葑菲罔捨,杞梓乃充,不扶自直,惟蓬在麻,非揀莫 見,惟金在沙,參備顧問,必辨忠邪,獻替以正,裨益無 涯。自匿草澤,亦有《國華》,訪此髦士,可拒朋家。《三章》之 立,庶民作程。欽哉恤哉,可以措刑。七代之建,姦孽是 平。本仁本義,可以弭兵。是為《齊禮》,亦曰「好生。」有教無 類,自誠而明。宗廟社稷,饗之以恭。宮室苑囿,誡之在 豐。春蒐秋獮,不廢三農。擊石拊石,用格神宗。使人以 悅,乃克成功。治國以政,罔或不從。濟濟多士,用之有 光。硜硜小「器,謀之弗臧。忠言致益,豈讓膏粱。六藝為 樂,寧後笙簧。任賢勿貳,堯所以昌。改過不吝,湯所以 王。六合至廣,萬彙尢多。風俗靡一,嗜欲相摩。如馭朽 索,若防決河。左契斯執,六轡遂和。導之以德,民免嬰 羅。不懈於位,俗乃偃戈。」先王之訓,罔不咸然。吾君之 治,亦取斯焉。小心翼翼,終日乾乾。三靈降鑒,百「祿無 愆,由茲率土,永戴先天,巍巍洪業,億萬斯年。」頃之,預 修《冊府元龜》。三年,遷右正言,充龍圖閣待制,賜金紫。 先是,詔諫官、御史舉職言事,唯彭年與侍御史賈翱 數有章奏,建白彈射,真宗令中書置籍記之。加刑部 員外郎,與晁迥同知貢舉。請令有司詳定考試條式, 真宗因命彭年與戚綸參定,多革舊制,專務防閑,其 所取者,不復揀擇文行止較一日之藝。雖杜絕請託, 然寘中等者或非宿名之士。大中祥符中,議建封禪, 彭年預詳定儀注,上言辨正包茅之用。禮成,進秩工 部郎中,加集賢殿修撰。三年,改兵部郎中、龍圖閣直 學士,遷右諫議大夫,兼祕書監。詔就賜食廳編次《太 宗御集》,賜勳上柱國。嘗因奏對,真宗謂之曰:「儒術汙 隆,其應實大,國家崇替,何莫由斯!故秦衰則經籍道 息,漢盛則學校興行。其後命曆迭改,而風教一揆。有 唐文物最盛,朱梁而下,王風寖微。太祖、太宗丕變弊 俗,崇尚斯文。朕獲紹先業,謹導聖訓,禮樂交舉,儒術 化成,實二後垂裕之所致也。又君之難由乎聽受,臣 之不易,在乎忠直。其君以寬大接下,臣以誠明奉上, 君臣之心,皆歸於正。直道而行,至公相遇。此天下之 達理,先王之成憲,猶指諸掌,孰謂難哉?」彭年曰:「陛下 聖言精詣,足使天下知訓。伏願躬演睿思,著之篇翰。」 真宗為製《崇儒術》《為君難》《為臣不易》二論示之。彭年 復請示輔臣,刻石國子監焉。六年,召入翰林,充學士, 兼龍圖閣學士、同修國史。彭年嘗謁王旦,旦辭不見。 翌日見向敏中,敏中以彭年所上文字示旦,旦瞑目 不覽,曰:「是不過興建《符瑞圖》進取耳。」真宗奉祀亳州 太清宮,丁謂為經度制置使,以彭年副之,又與謂同 知禮儀院。禮成,加給事中。時謂懇讓進秩,彭年亦辭 之,不許。又為天書同刻玉副使。《國史》成,遷工部侍郎。 九年,拜刑部侍郎、參知政事、判禮儀院,充會靈觀使。 天禧大禮,為天書儀衛副使,又為參詳儀制、奉寶冊 使。正月九日,侍真宗朝天書,將詣太廟,退就中書閤 中,如廁眩仆,肩輿還家,遣中使挾醫診療,旦夕存問。 進兵部侍郎,表求罷奉,不許。二月,卒,年五十七。真宗 親臨,涕泗久之。又睹所居陋敝,歎息數四。廢朝,贈右 僕射,諡曰「文僖」,錄子佺期大理寺丞,孫彥先太常寺 奉禮郎。真宗前後賜彭年御製歌詩凡六篇。彭年妻 入謁,出彭年像示之,錫賚甚厚。彭年性敏給,博聞強 記,慕唐四子為文,體制繁靡,貴至通顯,奉養無異貧 約,所得奉賜,惟市書籍。大中祥符間,附王欽若、丁謂, 朝廷典禮,無不參預。其儀制沿革,刑名之學,皆所詳 練。若前世所未有,必推引依據,以成就之。故時政大 小,日有諮訪,應答該辯,一無凝滯,皆與真宗意諧。及 升內閣,李宗諤、楊億皆在後。宗諤卒,億病退,而彭年 專任矣。事務既叢,形神皆耗,遂舉止失措,顛倒冠服, 家人有不能記其名者,奉詔同編《景德朝陵地里》《封 禪》《汾陰三記》《閤門、客省》《御史臺儀制》,又受詔編御集 及《宸章集》、歷代婦人文集。所著文集百卷,《唐紀》四十 卷。
按《江南野錄》:「陳彭年,大中祥符中同知貢舉。省試榜 出,有甥不預選,怒人其第。會彭年未來,於几上得黃 敕,乃題其背曰:『彭年頭腦太冬烘,眼似硃砂鬢似篷。 紕繆幸叨三字內,荒唐仍在四人中。取他權勢欺明 主,落卻親情賣至公。千百孤寒齊下淚,斯言無路達 堯聰』。彭年怒,抱其敕入奏。章聖見而不悅,然釋其罪。」 按《墨客揮犀》,江南陳彭年博學書史,於禮文尤所詳 練。歸朝日,侍從朝廷,郊廟禮儀,多委彭年裁定,援引 故事,頗為詳洽。嘗攝太常卿,導駕誤行黃道上,有司 止之,彭年正色回顧曰:「自有典故。」禮曹素畏其該洽, 不復敢詰問。
按《國老談苑》:陳彭年在翰林,所兼十餘職,皆文翰清 祕之目,時人謂其署御為「一條冰。」
張去華
[編輯]按《宋史》本傳:「去華,字信臣,開封襄邑人。父誼,字希賈,
好學,不事產業。既孤,諸父使督耕隴上,他日往視之見閱書於樹下,怒其不親穡事,詬辱之。誼謂其兄曰:『若不就學於外,素志無成矣』。遂潛詣洛陽龍門書院, 與宗人沆鑾、湜結友,故名聞都下。長興中,和凝掌貢 舉,誼舉進士,調補耀州團練推官。晉天福初,代還。會」 凝由內署拜端明殿學士,署門不接賓客,誼聞之,即 日致書於凝,以為「切近之職,實當顧問,四方利害,所 宜詢訪。若不接賓客,聾瞽耳目,坐虧職業,雖為自安 計,其可得乎?」凝大奇之,他日薦於宰相桑維翰曰:「凝 門生中有張誼者,性介直,頗涉詞藝,可備諫職。」未幾, 超拜左拾遺。誼以晉室新造,典禮未完,數上章請復 有唐故事。又言「契丹有援立之助,所宜敦信謹備,不 可自逸,以啟釁端。」改右補闕,充集賢殿修撰,歷禮部 員外郎、侍御史,改倉部、知制誥,加禮部郎中。乾祐初, 真拜中書舍人。時蘇逄吉、楊邠、王章輩攀附漢祖,驟 得大用,縉紳多附之,誼不為屈,故共嫉之。遣誼為吳 越宣諭使,與兵部郎中馬承翰同往,賜官誥。浙人每 迓朝使,必列步騎以自誇詫,誼與承翰竊笑之。又乘 酒,言詞有輕發者,錢俶甚恥之,乃奏誼擅箠防援官。 又夜集,與承翰使酒,語相侵,坐貶均州司戶,改房州 司馬,歲餘卒。去華幼勵學,敏於屬辭,以蔭補太廟齋 郎。周世宗平淮南,去華時年十八,慨然歎曰:「兵戰未 息,民事不修,非馭國持久之術。」因著《南征賦》《治民論》 獻於行在。召試,授御史臺主簿。屬三院議事,不得預 坐,謂所親曰:「簿領之職,非壯夫所為。」即棄官歸鄭州, 杜門不出者三載。建隆初,始㩦文遊京師,大為李昉 所稱。明年,舉進士甲科,即拜祕書郎、直史館。以歲滿 不遷,上章自訴,因言:「制誥張澹、盧多遜、殿中侍御史 蘇頌文學膚淺,願得校其優劣。」太祖立召澹輩與去 華臨軒策試,命陶穀等考之,澹以所對不應問,降秩, 即擢去華為右補闕,賜襲衣、銀帶、鞍勒馬。朝議薄其 躁進,以是不遷秩者十六年。嘗得對便殿,詢及家世, 遂訴父始忤權貴,因罹重貶。宰相薛居正亦為言之, 太祖為之動容,且曰:「漢室不道,姦臣擅權,此朕所親 見也。」荊湖平,命通判道州。去。華上言:「桂管為五嶺衝 要,今劉鋹保境固守,賴之為扞蔽。若大軍先克其城, 以趨番禺,如踐無人之境。」且言桂州可取之狀。有詔 嘉獎。代還,知磁、乾二州,選為益州通判,遷起居舍人、 知鳳翔府。從太祖征太原,監,隨駕左藏庫,就命為京 東轉運使。歷左司員外郎、禮部郎中。太平興國七年, 為江南轉運使。雍熙中,王師討幽州,去華督宋州饋 運,至拒馬河,就命掌河北轉運事。三年,加陝州,未行, 著《大政要錄》三十篇以獻。上覽而嘉之,詔書褒美,賜 采五十疋,因留不遣。會許王尹京,命為開封府判官, 殿中侍御史陳載為推官,並賜金紫。謂曰:「卿等皆朝 之端士,特加選用,其善佐吾子。」各賜錢百萬。踰歲,就 拜左諫議大夫,又令樞密使王顯傳旨,諭以輔成之 意。未幾,有廬州尼道安訟弟婦不實,府不為治,械繫 送本州。弟婦即徐鉉妻之甥,道安伐《登聞鼓》,言鉉以 尺牘求請,去華故不為治。上怒,去華坐前一任貶安 州司馬。歲餘,召授將作少監、知興元府,未行,改晉州。 遷祕書少監、知許州。真宗嗣位,復拜左諫議大夫。未 幾,遷給事中、知杭州。兩浙自錢氏賦民丁錢,有死而 不免者,去華建議請除之,有司以經費所仰,固執不 許。咸平二年,徙蘇州。頃之,以疾求分司西京。在洛葺 園廬,作《中隱亭》以見志。景德元年,改工部侍郎致仕。 三年,卒,年六十九。去華美姿貌,善談論,有蘊藉,頗尚 氣節。在營道得父同門生何氏二子,教其學問。受代 㩦之京師,慰薦館穀,並登仕籍。嘗獻《元元論》,大旨以 養民務穡為急,真宗深所嘉賞,命以縑素寫其論為 十八軸,列置龍圖閣之四壁。然不飭邊幅,頗為清議 所貶,以是不登顯用。有集十五卷。子師古,至國子博 「士。師錫殿中丞。師顏國子博士。」
按《談錄》:張去華當太祖朝乞試,有數知己皆館閣名 臣保舉之。太祖怒而問曰:「汝有多少文章,得如陶穀?」 曰:「不如敢與竇儀比試。」曰:「不敢,汝與張澹比試。」遂遲 遲不對。遂令張澹比試,試畢考校,所試優於張澹,然 澹是季父。自此去華一生不得入館閣,蓋由是耳。
樂黃目
[編輯]按《宋史》本傳:「黃目,字公禮,撫州宜黃人,史之子也。淳 化三年,舉進士,補伊闕尉,遷大理寺丞,知壽安縣。咸 平中,徙知壁州,未行,上章言邊事。召對,拜殿中丞。久 之,直史館,知浚儀縣。俄上言曰:『伏以從政之原,州縣 為急;親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數任除知州簿 尉,以兩任入縣令,雖功過易見,而能否難明。伏見唐』」 開元二年,選群官有宏才通識堪致理化者,授刺史、 都督,又引新授縣令於宣政殿試《理人策》一道,惟鄄 城令袁濟及格,擢授醴泉令,餘二百人且令赴任,十 餘人並放令習學。臣欲望自今審官院差知州銓曹 注縣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見,於御前試《時務 策》一道。察言觀行,取其才識明於吏「治、達於教化者 充選。其有不分曲直、罔辨是非者,或黜之釐務,或退守舊資,如此則官得其人,事無不治。」上頗嘉其好古。 歷度支、鹽鐵判官,遷太常博士、京西轉運使。丁內艱, 時真宗將幸洛,以供億務繁,起令蒞職史。尋卒,上復 詔權奪。大中祥符中使契丹還,改工部員外郎、廣南 西路轉運使,就拜起居郎,改陝西轉運使,賜金紫。陳 堯咨知永興,好以氣凌黃目,因表求解職,不許。堯咨 多縱恣不法,有密言其事者,詔黃目察之,得實以聞。 堯咨坐罷龍圖閣職,徙知鄧州。八年,黃目入判三司 三勾院。天禧初,馬元方奏黃目職事不舉,遂分三勾 院,以三人掌之。黃目罷任,奉朝請,踰月,拜兵部員外 郎、知制誥,充會靈觀判官。《黃目》屬辭淹緩,朝議以為 不稱職。時以盛度知京府,辭不拜,即遷黃目右諫議 大夫,權知開封府;度為會靈觀判官,兩換其任。仁宗 升儲,拜給事中兼左庶子。入內副都知。張繼能嘗以 公事請託黃目,至是未申謝,事敗,降左諫議大夫、知 荊南府。明年,復為給事中,徙潭州長沙,月給減於荊 諸州,特詔增之,又諭以兵賦繁綜,寄任之意。五年,代 還,知審官院。黃目以風疾,題品乖當,改知通進、銀臺 司兼門下封駮事。數月,求外任,得知亳州。俄而幼子 死,聞訃絕慟,所疾加甚,卒,年五十六。錄其子理國為 衛尉寺丞,定國為大理評事。黃目面柔簡默,為吏處 劇,亦無敗事。有集五十卷,又撰「《學海搜奇錄》四十卷, 《聖朝郡國誌》二十卷。」黃目兄黃裳,弟黃庭。黃裳孫滋, 並進士及第。黃裳、黃庭皆至太常博士。
日本僧寂照
[編輯]按《王氏談錄》:公言:「祥符中,日本僧寂照來朝後,求禮 天台山。先中令守會稽,寂照經由來謁。寂照善書跡, 習二王而不習華言,但以筆札通意。時長兄為天台 宰,中令以書導之,兼贈詩云:『滄波泛瓶錫,幾月到天 朝。鄉信日邊斷,歸程海面遙。秋泉吟裡落,霜葉定中 飄。為愛華風住,扶桑夢自消』。」既至天台,致書來謝,累 幅勒至,其字體婉美可愛。楊文公在禁中識之,亦嘗 序其事。
龍昌期
[編輯]按《澠水燕談錄》:「龍昌期,陵州人。祥符中,別注《易》《詩》《書》 《論語》《孝經》《陰符、道德經》。攜所注遊京師,范雍薦之朝, 不用。韓魏公按撫劍南,奏為國子四門助教。文潞公 又薦,授校書郎,講說府學。明鎬再奏,授太子洗馬。明 堂泛恩,改殿中丞。又注《禮論》,注《政書》《帝王心鑑》《八卦 圖》《精義入神》」、《絕筆書》《河圖、照心寶鑑》《春秋復道三教 圖》《通天保正名》等論,《竹軒小集》,昌期該洽過人,著撰 雖多,然所學雜駁。
李畋
[編輯]按《澠水燕談錄》:「畋字渭卿,自號穀子。少師任奉,以著 述為志,性靜退,不樂仕進,士大夫多稱之,為張乖崖 所器。少日一出廷試,後隱居永康軍白沙山,從之學 者甚眾。任中正薦乞賜『處士』之號,詔為試校書郎。凌 策又薦之,召授試懷寧主簿、國子監說書,改大理丞, 知泉州惠安縣。久之,以先所著未成,再乞國子監說」 書,以終其業。著《孔子弟子傳讚》六十卷上之。得知榮 州,秩滿致仕。畋撰《道德經疏》二十卷,《張乖崖語錄》二 卷,《穀子》三十卷,歌詩雜文七十卷。年九十。
按《四川總志》:「畋,華陽人,以學行為鄉里所稱。初,蜀士 不樂仕宦,張詠敦勉就舉,畋遂登第。累官知榮州,自 號穀子。所著歌詩雜文總百卷,張詠《語錄》三卷,《孔子 弟子傳讚》六十卷,同舉者成都張及,歷官御史,張達, 歷官職方,皆有時名。」
張荷
[編輯]按《澠水燕談錄》:青州壽光張荷若山,早依田告為學, 告卒入終南,師事种放,而吳遁、魏野、楊朴、宋澥皆友 也。性高潔,為文奇澀。初,高弁公儀作《帝刑》三篇以示 放,放歎曰:「『隋、唐以來,綴文之士,罕能及之』。學者翕然 競傳其文。及荷著《過非》九篇成,放見之曰:『又在《帝刑》 之上矣』。」終以連蹇不遇卒。子孫流落,荷之文散亡無 幾,捃收其遺,得文若詩九千一百一十五篇,為三卷, 藏於家,將以遺荷之子孫焉。
能萬卷
[編輯]按《湘山野錄》:餘杭能萬卷者,浮圖之真儒。介然持古 人風節,有奧學,著《典類》一百二十卷。天禧中,祕館購 書,王冀公欽若特請附焉,冀公尤所禮重。其居延慶 寺,在大慈塢,時儒皆抱經授業,師居常喜閱唐韻,諸 生長竊笑。一日出題於法堂曰:「『楓為虎賦』。其韻曰:『脂 入於地,千歲成虎』。」諸生皆不諭,固請之,不說。凡月餘, 檢經史,殆《百家會》最小說俱無見者。閣筆以聽,教師 曰:「聞諸君笑老僧酷嗜《唐韻》,茲事止在『東』字韻第二 版,請詳閱。」諸生檢之,果見「楓」字註中云:「黃帝殺𧈪尤, 棄其桎梏,變為楓木脂,入地千年,化為虎魄。」後諸生 始敬此書。又有雲「松液入地為虎魄」者,唐李嶠《詠魄》 詩有「曾為老伏苓,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猶 可覿」之句,未知孰是。余頃見《虎魄》中蚊蚋數枚,凝結 在內,信嶠詩不誣
胡國防
[編輯]按《廣東通志》:國防,字朝宗,連州人。嘗遇羽客,得吐納 術。詩句甚清拔,古風唫謠,傚李長吉體。《贈魏野處士》 云:「避世一處士,傳家三詔書。」《送郡太守》云:「桄榔雨醉 江城夜,橄欖風吟野驛秋。」《咸陽閒望》云:「樓臺舊地牛 羊滿,宮殿遺基禾黍平。水邊云:島日斜明僧寺閣,汀 雲低影客船窗。」所著有《蘗川詩》。
劉少逸
[編輯]按《蘇州府志》:「少逸,郡人,年十一,文辭精敏,有老成之 體。從其師潘閬謁長洲令王禹偁、吳縣令羅處約,以 所作為贄。二令名重當時,疑其假手,未之信,因試與 之聯句,略不涉思。處約曰:『無風鐙燄直。少逸曰:『有月 竹陰寒』。禹偁曰:『一回酒渴思吞海。少逸曰:『幾度詩狂 欲上天』。凡數十聯,皆敏妙。二公驚異,聞於朝,賜進士』』」 及第,官至尚書員外郎。
黃宗旦
[編輯]按《福建通志》:「宗旦,惠安人,禹錫孫。少有神童稱。禹錫 命賦《早春》詩,有『就中喜有龍門客,躍出洪波止待雷』 之句,見者異之。咸平元年,進士第二人,晚直史館,以 刑部郎中出知襄州。子堯允,相繼知襄州,時論爭羨 焉。」
蔡望
[編輯]按《浙江通志》:「望,西安人,咸平進士,中嶽主簿,注《陰符 經》,命翰林學士宋白看詳,白奏此書當祕。」
孫景修
[編輯]按《長沙府志》:「景修,長沙人。少孤,受教於母,母能授之 業。咸平中,舉進士,官至太常少卿。老而念母之心不 忘,為《賢母錄》以終孺慕。」又「集《古今家誡》四十九人。蘇 穎濱序其集曰:『師之於弟子,為之規矩,以授賢者引 之,不賢者不強也。君之於臣,為之號令,以戒能者予 之,不能者不取也。父之於子則不然,子雖不肖,豈有』」 棄子者哉?是以盡其心以告之,無憾而後止。今是《書》 自周公以至於今,父誡四十五,母誡四公,又將廣之 未止也。
林陶
[編輯]按《福建通志》:「陶,閩縣人。景德中宏詞科,累官比曹員 外郎,著《元統》二十卷。」
鄭向
[編輯]按《湖廣通志》:「向,衡陽人。大中祥符間,以省元擢甲科, 官至龍圖閣學士。向嘗撰《五代開皇記》三十卷,又《起 居注故事》三卷,向之女弟生周濂溪先生補向恩廕。」
吳奎
[編輯]按《江西通志》:「奎字成象,南城人。六歲能詩,覽子史五 行俱下,目不再睹。祥符二年,與臨川晏殊應江西賢 良詔,時年十一,朝辭,真宗甚優異之,三賜璽書。」
李沂
[編輯]按《福建通志》:「沂,南安人。以《六經》《太元》教授閭里。太宗、 真宗朝,屢試不第,歸,閉戶著書,起自伏羲甲寅,迄太 平興國己卯,其間分別運統,附以治亂興衰,曰《帝王 紀年。通錄》進呈,授國子監丞。致仕,遷大理丞,卒,書存 祕府。」又有文集十卷,《太元義訣》《五運圖》
楊璞
[編輯]按《河南通志》:「璞字契元,新鄭人。善吟詠,士大夫多傳 誦之。每乘牛來往郭店,自稱東里遺民。嘗杖策入嵩, 止窮絕處,搆思為歌詩,凡數年,得百餘篇。既被召還, 作《歸耕賦》以見志。真宗朝諸陵,道出鄭州,遣使以茶 帛賜之。」
許申
[編輯]按《廣東通志》:「申,字維之,潮陽人。咸平中,陳堯佐通判 潮州,申布衣,以其文贅見,及與語,復奇之。大中祥符 初,舉賢良。天子東封,獻賦,誦者數百。召試三人,申在 列,令學士院第其文,擢申第一,授校書郎,蓋特恩也。 出知鄴縣,遷知韶州,更吉、建二州,歷廣西提點刑獄, 改江西湖南路轉運使,終刑部郎中。嘗因災異言事」, 極詆時弊,凜然有直臣風。申姿宇軒特,識見通敏,少 讀書,一經目,終身不忘。為文根於所養。從堯佐時,月 夜艤舟於岸,有馬騎數人至,雲「丞相漕使會宿於此。」 跡之不見。後陳大拜,許申果為漕使,蓋神報之也。子 因,太子中舍,傳八世,仕總文武者四十一人。孫聞一, 曾孫許並,皆舉進士。五世居仁、居安,八世騫、宣,皆兄 弟同進士。其長曾孫玨,尚太宗曾孫女德安縣主,歷 廣南西路兵馬都監,向知賓州,賜錦袍者六,金帶者 三.。
陳簡能
[編輯]按《福建通志》:「簡能,字知柔,閩縣人。深於古文詞,尤有 士操。祥符及第。」
王子華
[編輯]按《陜西通志》:「子華,同州人。博學能文,尤工詩。景德中, 與華山隱者齊人翟士端、兗人鄭隱、南燕人鄭遨、臨 江羅隱之等號『五高士,為一時名流所推重』。」
===宋垂範===按《四川總志》:「垂範,眉州人,景德間進士,知潭州,有惠 政,後掛冠歸。趙抃贈之以詩云:『休官鎮浮俗,眉壽冠 同年。恬養八十歲,苦吟三百篇』。」
易著明
[編輯]按《江西通志》:「著明,字晦之,宜春人。博學精於聲律,累 被鄉薦。時人為之語曰:『宜春《易》著明,擲地作金聲』。與 石曼卿、延年為詩友。」天禧二年,賜三班奉職,終於左 班殿直。
任玠
[編輯]按《四川總志》:「玠,成都人。通五經,緯候音律,琴弈丹青, 皆得其妙。真宗令試學士院,撰詩一千二百韻以進, 賜進士,授汝州團練推官。玠具野服捧告身詣登聞 鼓院,納還西歸。」
黃覺
[編輯]按《福建通志》:「覺,浦城人,景德進士,任殿中丞,有詩名, 與楊億、宋祁唱和。」
彭齊
[編輯]按《江西通志》:齊,字舒孟,吉水人。大中祥符進士,為楊 文公億所拔,官至太常博士。真宗嘗大書殿柱云:「彭 齊之文章,楊伾之廉謹,蕭定基之政事,可為江西三 瑞。」
李成之
[編輯]按《廣東通志》:「成之字亞奭,河源人。五季末避地增城, 嘗結廬羅浮山,淹貫群籍。雍熙初,以文學薦,明年上 春官,有司奏以梁顥第一,成之第二,預傳聞焉。有張 賀、劉師道者,嫉廣南人,居上夜召飲寘喑藥。比臚唱, 成之不能應。上怒,命扶出之。或勸疏自明,成之殊不 色憾,聞者服其量。端拱初,再舉登第,都下競傳賀師」 道事。上聞,欲置於法,成之申救無有,召見,太宗嗟賞 之。初調真定府元氏尉,以能著,改知青州益都縣,為 政以惠愛為本。淳化三年,召試館職,除祕書省校書 郎,張詠深器之。李順之亂蜀也,詠知益州,辟成之知 錦州魏城縣。賑饑療疫,立鄉校,課農桑,風俗一變。咸 平五年,蜀又警,復以詠知益州,再辟成之。以校書郎 令綿竹,惠政不衰。初,成之道由潭州,遇異人韓泳,邀 以僊術,答曰:「親老祿仕,長生非所願也。」及登第,泳復 邀之,不為動。嘆曰:「仕以榮親,今親沒,仕何為?」慨然賦 《思羅浮》詩。未幾,卒於官。善屬文詞,其詩如鳳騫霞舉。 所著有《刪易註疏》。四世孫革,登進士,教授瓊州,招諭 叛黎,擢守潮州,有惠政。
邵煥
[編輯]按《浙江通志》:「煥,淳安人,登進士第,官至金部員外郎。 煥七歲時,隨父應舉,時郡方建鼓樓,題詩於壁,援筆 而就,見者駭焉。郡守杜惟一奇之,奏令赴闕,真宗以 其年幼,賜帛遣歸。咸平三年,十歲,復以童子召赴闕, 令賦《春雨》詩,頃刻而成。是年登進士第,除正字令,於 祕閣讀書。上嘗引之入宮,命賦《睡宮娥》詩,煥有『玉腕 枕香腮,荷花藕上開』」之句,乃命就職。
謝濤
[編輯]按《江南通志》:濤字濟之,幼奇敏,年十四講《左氏春秋》。 會汾、晉平,郡國當表賀,濤私草之,為人持去,郡將大 稱愜。時吳令羅處約與常州王禹偁書云:「濟之揚搉 天人,吾曹敵也。」與之定交,常講學陽山白蓮院。洎登 第,召試直史館,判三司兼侍御史,卒贈禮部尚書。子 絳,字希深,以父任祕書省。子景初,字師厚,慶曆六年 及第,長於詩。
黃茂宗
[編輯]按《江西通志》:「茂宗,字昌裔,分寧人。父中理,築館於櫻 桃洞、芝臺間,兩館遊士常數百人,故諸子多以文學 知名。茂宗高才篤行,為兩館師。祥符間,國學試進士, 以《木鐸賦》,主司拔王文第一而黜。茂宗歸次尉氏,遇 翰林學士胥偃呈所對賦,大驚,拉與俱還,以賦示主 司曰:『使舉子能辦此,何以處之』?皆曰:『王文不得為第 一矣』。」偃以實告,皆相顧歎惋,因抱賦上殿。有詔特收 試禮部,擢高第,授崇信軍節度判官。
石待問
[編輯]按《四川總志》:「待問,眉山人。少以詩賦名,累官至太常 丞。時丁謂畏其直,錢易奇其文,楊億、李諤服其議論。」 即此可概其為人矣。
蔡用之
[編輯]按《江西通志》:用之字宗野,新昌人。天禧中進士。篤行 積學,嘗獻萬言書及雜文數千言。真宗覽之,喜曰:「自 朕有天下,篤行奇才未見如用之者。」因出其所著以 小諸學士曰:「此江南夫子也。」促赴闕,詔下未果赴而 卒,時論惜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