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07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七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七十九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六十七
宋十七
林勳 鄭樵〈林霆〉
趙逵 陳與義
汪藻 葉夢得
程俱 張嵲
韓駒 朱敦儒
葛勝仲 喻汝礪
僧規 詹叉
唐執權 王蘋〈誼 楙 德文 敄〉
王師揚 趙子晝
吳元美 傅崧卿
張讀 朱翌
張徵 謝起宗
唐允恭 王昂
謝洪〈澤〉 曾紆
王洋
文學典第七十九卷
文學名家列傳六十七
[編輯]宋十七
[編輯]林勳
[編輯]按《宋史》本傳:勳,賀州人。政和五年進士,為廣州教授。 建炎三年八月,獻《本政書》十三篇,言:「國家兵農之政, 率因唐末之故。今農貧而多失職,兵驕而不可用,是 以饑民竄卒類為盜賊。宜倣古井田之制,使民一夫 占田五十畝,其有羨田之家,毋得市田,其無田與游 惰末作者,皆驅之使為隸農以耕田之羨者,而雜紐 錢穀以為十一之稅。宋二稅之數,視唐增至七倍。今 《本政》之制,每十六夫為一井,提封百里為三千四百 井,率稅米五萬一千斛,錢萬二千緡。每井賦二兵馬 一匹,率為兵六千四百人,馬三千四百匹,歲取五之 一,以為上番之額,以給征役。無事則又分為四番,以 直官衛,以給守衛。是民凡三十五年而役使一遍也。 悉上,則歲食米萬九千餘斛,錢三千六百餘緡,無事 則減四分之三,皆以一同之租稅供之。匹婦之貢,絹 三尺、綿一兩;百里之縣,歲收絹四千餘疋、綿三千四 百斤;非蠶鄉則布六尺、麻二兩,所收視絹綿率倍之。 行之十年,則民之口筭、官之酒酤與凡茶鹽香礬之 榷,皆可弛以予民。」其說甚備。書奏,以勳為桂州節度 掌書記。其後勳又獻《比校書》二篇,大略謂:「桂州地,東 西六百里,南北五百里,以古尺計之,為方百里之國 四十,當墾田二百二十五萬二千八百頃,有田夫二 百四萬八千,出米二十四萬八千斛,祿卿大夫以下 四千人,祿兵三十萬人。今桂州墾田約萬四十二頃, 丁二」十一萬六千六百一十五,稅錢萬五千餘緡,苗 米五萬二百斛有奇,州縣官不滿百員,官兵五千一 百人。蓋土地荒蕪,而遊手末作之人眾,是以地利多 遺,財用不足,皆本政不修之故。朱熹甚愛其書。東陽 陳亮曰:「勳為此書,考古驗今,思慮周密,可謂勤矣。世 之為井地之學者,孰有加於勳者乎?要必」有英雄特 起之君,用於一變之後,成順致利,則民不駭,而可以 善其後矣。
鄭樵〈林霆〉
[編輯]按《宋史》本傳:「樵字漁仲,興化軍莆田人。好著書,不為 文章,自負不下劉向、揚雄。居夾漈山,謝絕人事。久之, 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訪古,遇藏書家必借留,讀盡乃 去。趙鼎、張浚而下皆器之。初為經旨、禮樂、文字、天文、 地理、蟲魚、草木、方書之學,皆有論辨。紹興十九年上 之,詔藏祕府。樵歸,益勵所學,從者二百餘人。以侍講」 王綸、賀允中薦,得召對,因言班固以來歷代為史之 非。帝曰:「聞卿名久矣,敷陳古學,自成一家,何相見之 晚耶?」授右迪功郎、禮兵部架閣。以御史葉義問劾之, 改監潭州南嶽廟,給札歸抄所著《通志》。書成,入為樞 密院編修官,尋兼攝檢詳諸房文字。請修金正隆官 制,比附中國秩序,因求入祕書省繙閱書籍,未幾又 坐,言者寢其事。金人之犯邊也,樵言:「歲星分在宋,金 主將自斃。」後果然。高宗幸建康,命以《通志》進,會病卒, 年五十九。學者稱夾漈先生。樵好為考證倫類之學, 成書雖多,大抵博學而寡要。平生甘枯淡,樂施與,獨 切切於仕進,識者以是少之。同郡林霆,字時隱,擢政 和進士第。博學深象數,與樵為金石交,林光朝嘗師事之。聚書數千卷,皆自校讎,謂子孫曰:「吾為汝曹獲 良產矣。」紹興中,為敕令所刪定官,力詆秦檜和議之 非,即掛冠去,當世高之。
趙逵
[編輯]按《宋史》本傳:「逵字莊叔,其先秦人,八世祖處榮徙蜀, 家於資州。逵讀書數行俱下尢。好聚古書,考歷代興 衰治亂之跡,與當代名人鉅公出處大節,根窮底究, 尚友其人。紹興二十年,類省奏名,明年對策,論君臣 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時秦檜意有所屬,而逵對獨 當帝意,檜不悅,即罷知舉。王曮授逵左承事郎,簽書」 劍南東川。帝嘗問檜:「趙逵安在?」檜以實對。久之,帝又 問除校書郎,逵單車赴闕。征稅者希檜意,搜行橐,皆 書籍,才數金而已。既就職,未嘗私謁,檜意愈恨。逵賡 御製《芝草詩》,有「皇心未敢宴安圖」之句。檜見之,怒曰: 「逵猶以為未太平耶?」又謂逵曰:「館中祿薄,能以家來 乎?」逵曰:「親老不能涉險遠。」檜徐曰:「當以百金為助。」逵 唯唯而已。又遣所親申前言,諷逵往謝,逵不答。檜滋 怒,欲擠之,未及而死。帝臨哭,檜還,即將逵著作佐郎 兼權禮部員外郎。帝如景靈宮,祕省起居惟逵一人。 帝屢目逵,即日命引見。上殿,帝迎謂曰:「卿知之乎?始 終皆朕自擢。自卿登第後,為大臣沮格,久不見卿。秦 檜日薦士,未嘗一語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權貴,真天 子門生也。」詔充普安郡王府教授。逵奏:「言路久不通, 乞廣賜開納,勿以微賤為間,庶幾養成敢言之氣。」帝 嘉納之。普安府勸講至戾太子事,王曰:「於斯時也,斬 江充,自歸於武帝,何如?」逵曰:「此非臣子所能。」王意蓋 有所在也。二十六年遷著作郎,尋除起居郎。入謝,帝 又曰:「秦檜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逵曰:「臣不能傚古 人抗折權姦,但不與之同爾。然所以事宰相,禮亦不 敢闕。」又曰:「受陛下爵祿而奔走權門,臣不惟不敢,亦 且不忍。」明年,同知貢舉,盡公考閱,以革舊弊,遂得王 十朋、閻安中。始,逵未出貢闈,蔣璨除戶部侍郎,給事 中辛次膺以璨交結希進,還之。帝怒,罷次膺,付逵書 讀,逵不可,璨以此出知蘇州,次膺仍得次對,逵兼給 事中。未幾,除中書舍人,登第。六年而當外制,南渡後 所未有也。帝語王綸曰:「趙逵純正可用,朕於蜀士未 見其比,朕所以甫二歲令至此,報其不附權貴也。」先 是,逵嘗薦杜莘老、唐文若、孫道夫,皆蜀名士。至是奉 詔舉士,又以馮方、劉儀鳳、李石、郯次雲應詔。宰執以 聞,帝曰:「蜀人道遠,其間文學行義有用者,不因論薦, 無由得知。前此蜀中宧遊者多隔絕,不得一至朝廷, 甚可惜也。」自檜顓權,深抑蜀士,故帝語及之。逵以疾 求外,帝命國醫王繼先視疾,不可為矣。卒,年四十一。 帝為之抆淚嘆息。逵嘗自謂:「司馬溫公不近非色,不 取非財,吾雖不肖,庶幾慕之。」方檜權盛時,忤檜者固 非止逵一人,而帝亟稱逵不附麗,又謂逵文章似蘇 軾,故稱為小東坡,未及用而逵死,惜其論建不傳於 世。有《棲雲集》三十卷。
陳與義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與義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 亮始遷洛,故為洛人。與義天資卓偉,為兒時已能作 文,致名譽,流輩斂衽,莫敢與抗。登政和三年上舍甲 科,授開德府教授,累遷太學博士,擢符寶郎。尋謫監 陳留酒稅。及金人入汴,高宗南遷,遂避亂襄、漢,轉湖 湘,踰嶺嶠。久之,召為兵部員外郎。紹興元年夏至行」 在,遷中書舍人,兼掌內制,拜吏部侍郎。尋以徽猷閣 直學士知湖州,召為給事中,駁議詳雅。又以顯謨閣 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被召,會宰相有不樂與義 者,復用為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六年九月,高宗如平 江。十一月,拜翰林學士、知制誥。七年正月,參知政事。 唯師「用道德以輔朝廷,務尊主威而」振綱紀。時丞相 趙鼎言:「人多謂中原有可圖之勢,宜便進兵,恐他時 咎今日之失機。」上曰:「今梓宮與太后、淵聖皆未還,若 不與金議和,則無可還之理。」與義曰:「若和議成,豈不 賢於用兵?萬一無成,則用兵必不免。」上曰:「然。」三月,從 帝如建康。明年,扈蹕還臨安,以疾請,復以資政殿學 士知湖州。陛辭,帝勞問甚渥,遂請閒,提舉臨安洞霄 宮。十一月,卒,年四十九。與義容狀儼恪,不妄言笑,平 居雖謙以接物,然內剛不可犯。其薦士於朝,退未嘗 以語人,士以是多之。尤長於詩,體物寓興,清邃紆餘, 高舉橫厲,上下陶、謝、韋、柳之間。嘗賦《墨梅》,徽宗嘉賞 之,以是受知於上雲。
汪藻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人。幼穎異,入太 學中進士第,調婺州觀察推官,改宣州教授,稍遷江 西提舉學事司幹當公事。徽宗親製《君臣慶會閣詩》, 群臣皆賡進,惟藻和篇,眾莫能及。時胡伸亦以文名, 人為之語曰:『江左二寶,胡伸、汪藻』。尋除《九域圖志》所 編修官,再遷著作佐郎。時王黼與藻同舍,素不咸,出」 通判宣州,提點江州太平觀,投閑凡八年,終黼之世 不得用。欽宗即位,召為屯田員外郎,再遷太常少卿起居舍人。高宗踐祚,召試中書舍人。時次揚州,藻多 論奏,宰相黃潛善惡之,遂假他事,免為集英殿修撰、 提舉太平觀。明年,復召為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擢 給事中,遷兵部侍郎兼侍講,拜翰林學士。帝以所御 白團扇親書「紫誥仍兼綰黃麻似六經」十字以賜,縉 紳艷之。屬時多事,詔令類出其手。嘗論諸大將擁重 兵寖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後十年, 卒如其策。又言:「崇、觀以來,貲結權倖,奴事閹宦,與開 邊誤國,得職名自觀文殿大學士而下,直祕閣官至 銀青光祿大夫者,近稍鐫褫,而遷延恩宥,又當甄復, 盍依國初法,止中大夫。」紹興二年,除龍圖閣直學士、 知湖州。以顏真卿盡忠唐室,嘗守是邦,乞表章之,詔 賜廟忠烈。又言:「古者有國必有史,故書榻前議論之 辭則有時政記錄,柱下見聞之實則有《起居注》。類而 次之謂之《日曆》,修而成之謂之《實錄》。今踰二十年,無 復日曆,何以示來世。乞即臣所領州,許臣訪尋故家 文書,纂集元符庚辰以來詔旨,為日曆之備。」制可。史 館既開,修撰綦崇禮言不必別設外局。乃以郡人顏 經投匭,愬其敷糴軍食,遂貶秩停官。起知撫州,御史 張致遠又論之,予祠。六年,修撰范沖言:「《日曆》,國之大 典,比詔藻纂修,事復中止,恐遂散逸,宜令就閒,復卒 前業。」詔賜史館修撰餐錢,聽辟屬編類。八年,上所修 書,自元符庚辰至宣和乙巳詔旨,凡六百六十五卷。 藻再進官,其屬鮑延祖、孟處義咸增秩有差。藻陞顯 謨閣學士,遣使賜茶藥。尋知徽州,逾年,徙宣州。言者 論其嘗為蔡京、王黼之客,奪職居永州,累赦不宥。二 十四年,卒。秦檜死,復職,官二子。二十八年,《徽宗實錄》 成書,右僕射湯思退言:「藻嘗纂集詔旨,比修《實錄》,所 取十蓋七八,深有力於斯文。」詔贈端明殿學士。藻通 顯三十年,無屋廬以居,博極群書,老不釋卷,尤喜讀 《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工儷語,多著述,所為制詞,人 多傳誦。子六人:恬、恪、憺、怲、懍、憘。 按《遊宦紀聞》:龍溪先生汪公藻,字彥章,吾郡之德興 人,幼年已負大名,作詩云:「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溪 雲將雨行。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桃花 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茅茨煙暝客衣濕,破 夢午雞啼一聲。」此篇一出,便為詩社諸公所稱。晚年 牢落,莫究所學。朱叔止題其墓云:「名高從昔毀相隨, 未免群兒著力擠。一日狼心萌偃月,十年豹霧隱愚 溪。不逢華旦開昌運,終抱沉埋返故棲。已矣九原寧 可作,蕭蕭古木亂蟬嘶。」亦為諸公所稱。叔止名軝,舍 人新仲之姪也。
葉夢得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夢得,字少蘊,蘇州吳縣人。嗜學蚤成, 多識前言往行,談論亹亹不窮。紹聖四年,登進士第, 調丹徒尉。徽宗朝,自婺州教授召為議禮武選編修 官。用蔡京薦,召對,言:自古帝王為治,廣狹、小大、規模 各不同,然必自先治其心者始。今國勢有安危,法度 有利害,人材有邪正,民情有休戚,四者治之大也。若 不先治其心,或誘之以貨利,或陷之以聲色,則所謂 安危利害、邪正休戚者,未嘗不顛倒易位,而況求其 功乎?」上異其言,特遷祠部郎官。大觀初,京再相,向所 立法度已罷者復行。夢得言:「《周官》太宰以八柄詔王 馭群臣。所謂廢置賞罰者,王之事也,太宰得以詔王 而不得自專。夫事不過可不可二者而已。以為可而 出於陛下,則前日不應廢;以為不可而不出於陛下, 則今不可復。今徒以大臣進退為可否,無乃陛下有 未瞭然於中者乎?」上喜曰:「邇來士多朋比媒進,卿言 獨無觀望。」遂除起居郎。時用事者喜小有才,夢得言: 「自古用人必先辨賢能。賢者,有德之稱;能者,有才之 稱。故先王常使德勝才,不使才勝德。崇寧以來,在內 惟取議論與朝廷同者為純正,在外惟取推行法令 速成者為幹敏,未聞器業任重、識度經遠者特有表 異,恐用才太勝,願繼今用人,以有德為先。」二年,累遷 翰林學士。極論士大夫朋黨之弊,專於重內輕外,且 乞身先眾人補郡。蔡京初欲以童貫宣撫陝西,取青 唐,夢得見京,問曰:「祖宗時,宣撫使皆是見任執政,文 彥博、韓絳因此即軍中拜相,未有以中人為之。元豐 末,神宗欲命李憲,雖王珪亦能力爭,此相公所見也。 昨八寶恩,遽除貫節度使,天下皆知非祖宗法,此已 不可救。今又付以執政之任,使得青唐,何以處之?」京 有慚色,然卒用貫取青唐。三年,以龍圖閣直學士知 汝州,尋落職,提舉洞霄宮。政和五年,起知蔡州,復龍 圖閣直學士,移帥潁昌府,發常平粟振民,常平使者 劉寄惡之。宦官楊戩用事,寄括部內,得常平錢五十 萬緡,請糴粳米輸後苑以媚戩。戩委其屬持御筆來, 責以米樣如蘇州。夢得上疏,極論「潁昌地力與東南 異,願隨品色」,不報。時旁郡紏民輸鏹就糴京師,怨聲 載道,獨潁昌賴夢得得免。李彥括公田,以黠吏告訐, 籍郟城、舞陽隱田數千頃,民詣府訴者八百戶。夢得
上其事,捕吏按治之,郡人大悅,戩、彥交怒。尋提舉南京鴻慶宮,自是或廢或起。逮高宗駐蹕揚州,遷翰林學士兼侍讀,除戶部尚書。陳待敵之計有三:曰形,曰 勢,曰氣而「已。形以地理山川為本,勢以城池芻粟、器 械為重,氣以將帥士卒為急。形固則可恃以守,勢強 則可資以立,氣振則可作以用,如是則敵皆在吾度 內矣。」因請上南巡,阻江為險,以備不虞。又請命重臣 為宣總使,一居泗上,總兩淮及東方之師以待敵;一 居金陵,總江、浙之路以備退保。疏入,不報。既而帝駐 蹕杭州,遷尚書左丞,奏:「監司、州縣擅立軍期司掊斂 民財者,宜罷。」上諭以「兵、食二事最大,當擇大臣分掌。」 門下侍郎顏岐、知杭州康允之皆嫉夢得,又與宰相 朱勝非議論不協。會州民有上書訟夢得過失者,上 以夢得深曉財賦,乃除資政殿學士、提舉中太一宮, 專一提領戶部財用,充車駕巡幸頓遞使,辭不拜,歸 湖州。紹興初,起為江東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壽 春等六州宣撫使。時建康荒殘,兵不滿三千,夢得奏 移統制官韓世清軍屯建康,崔增屯採石,閻皋分守 要害。會王才降劉豫,引兵入寇,夢得遣使臣張偉諭 才降之,以其眾分隸諸軍。濠、壽叛將寇宏、陳卞,雖陽 受朝命,陰與劉豫通,夢得諭以福禍,皆聽命。及豫入 寇,卞擊敗之,齊兵宵遁。八年,除江東安撫制置大使 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又奏防江措畫八事:一、申飭 邊備,二、分布地分,三、把截要害,四、約朿舟船,五、團結 鄉社,六、明審斥堠,七、措置積聚,八、責官吏死守。又言: 「建康、太平、池州緊要隘口,江北可濟渡去處共一十」 九處,願聚集民兵,把截要害,命諸將審度敵形,併力 進討。金都元帥宗弼犯含山縣,進逼歷陽,張俊諸軍 遷延未發。夢得見俊,請速出軍,曰:「敵已過含山縣,萬 一金人得和州,長江不可保矣。」俊趣諸軍進發,聲勢 大振,金兵退屯昭關。明年,金復入寇,遂至拓皋。夢得 團結沿江民兵數萬,分據江津,遣子模將千人守馬 家渡,金兵不得渡而去。初,建康屯兵歲費錢八百萬 緡,米八十萬斛,榷貨務所入不足以支。至是禁旅與 諸道兵咸集,夢得兼總四路漕計,以給饋餉,軍用不 乏,故諸將得悉力以戰。詔加觀文殿學士,移知福州 兼福建安撫使。「海寇朱明猖獗,詔夢得挾御前將士 便道之鎮,或招或捕,或誘之相戕,遂平寇五十餘群」, 然頗與監司異議。上章請老,特遷一官,提舉臨安府 洞霄宮。尋拜崇信軍節度使致仕。十八年,卒湖州,贈 檢校少保。
按《卻掃編》:「崇寧初,蔡太師持紹述之說為相,既悉取 元祐廷臣及元符末上書論新法之人指為謗訕而 投竄之,又籍其名氏刻之於石,謂之《黨籍碑》,且將世 世錮其子孫。其後再相也,亦自知其太甚,而未有以 為說。葉左丞為祠部郎,從容謂之曰:『夢得聞天下有 道則庶人不議,今舉籍上書之人名氏刻之於石,以 昭示來世,恐非所以彰先帝之盛德也』。」蔡大感悟。其 後黨禁稍弛,而碑竟仆焉。胡尚書直孺聞之,歎曰:「此 人宜在君側。」
按《處州府志》:「夢得字少蘊,松陽人。宋紹聖丁丑進士。 自丹徒尉任婺州教授,歷官翰林學士,知蔡州。民有 翟氏者,家產百餘萬,兄弟七人,其季別居。父死後,兄 賂官吏,不以為弟,季訴於官,五年不得直。夢得呼而 語之曰:『汝嘗娶乎』?曰:『娶信陽鄭氏女』。」「『誰為婚』?曰:『父主 之』。徵其婚書,則父親筆出示其兄,乃服。析其產為七。」 又西平民訟有子為盜誤擊殺之者,法當勿論。夢得 驗所擊傷痕不一,曰:「夜擊盜,不知其為子,一擊遽死 可矣。安有屢擊不逃,復不能辨者?」捕劾之。乃父嬖後 妻殺前妻之子,紿以為盜。夢得曰:「此廢人倫矣。」以故 殺子孫罪坐之。由是政聲大振。再召入翰林學士,遷 尚書左丞,以崇慶軍節度使致仕。夢得天資粹雅,文 詞幹略皆不在人下,平生歷仕,皆以稱職聞。自號「石 林山人。」所著有《易傳》《書傳》《春秋傳》《春秋考》《春秋讞》《論 語釋言》《孟子通議》《石林避暑、金石類考》等集行於世。
程俱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俱字致道,衢州開化人。以外祖尚書 左丞鄧閏甫恩,補蘇州吳江主簿,監舒州太湖茶場。 坐上書論事罷歸。起知泗州臨淮縣,累遷將作監丞。 近臣以譔述薦,遷著作佐郎。宣和二年,進頌,賜上舍 出身,除禮部郎,以病告老,不俟報而歸。建炎中,為太 常少卿,知秀州。會車駕臨幸,賜對,俱言:『陛下德日新, 政日舉,賞罰施置,仰當天意,俯合人心,則趙氏安而 社稷固,不然則宗社危而天下亂,其間蓋不容髮』。」高 宗嘉納之。金兵南渡,據臨安,遣兵破崇德、海鹽,馳檄 諭降。俱率官屬棄城保華亭,留兵馬都監守城。朝廷 命俱部金帛赴行在。既至,以病乞歸。紹興初,始置祕 書省,召俱為少監,奏修《日曆》,祕書長貳得預修纂,自 俱始。時庶事草創,百司文書,例從省記,俱摭三館舊 聞,比次為書,名曰《麟臺故事》上之。擢中書舍人兼侍 講。俱論:「國家之患,在於論事者不敢盡情,當事者不 敢任責。言有用否,事有成敗,理固不齊。今言不合則見排於當時,事不諧則追咎於始議。故雖有智如陳 平,不敢請金以行間;勇如相如,不敢全璧以抗秦;通 財如劉晏,不敢言理財以贍軍食。使人人不敢當事, 不敢盡謀,則艱危之時,誰與圖回而恢復乎?」武功大 夫蘇易,轉《橫行》,俱論祖宗之法:文臣自將作監主簿 至尚書左僕射,武臣自三班奉職至節度使,此以次 遷轉之官也;武臣自閣門副使至內客省使,為橫行, 不繫磨勘遷轉之列,其除授皆頒特旨。故元豐之制, 以承務郎至特進為寄祿官,易監主簿至僕射之名, 武臣獨不以寄祿官易之者,蓋有深意也。政和間,改 武臣官稱為郎、大夫,遂並橫行易之為轉官等級。蓋 當時有司不習典故,以開僥倖之門。自改使為大夫 以來,常調之官,下至皁隸,轉為橫行者不「可勝數。且 文臣所謂庶官者,轉不得過中大夫,而武臣乃得過 皇城使,此何理也!夫官職輕重在朝廷,朝廷愛重官 職,不妄與人則官職重,反是則輕,輕則得者不以為 恩,未得者常懷觖望,此安危治亂所關也。」徐俯為諫 議大夫,俱繳還,以為:「俯雖才俊氣豪,所歷尚淺,以前 任省郎遽除諫議,自元豐更制以來,未之有也。昔唐 元稹為荊南判司,忽命從中出,召為省郎,使知制誥, 遂喧朝聽,時謂監軍崔潭峻之所引也。近聞外傳,俯 與中官唱和,有『魚須』之句,號為警策。臣恐外人以此 為疑,仰累聖德。」陛下誠知俯,姑以所應得者命之。不 報。後二日,言者論俱前棄秀州城,罷為提舉江州太 平觀。久之,除徽猷閣待制。晚病風痺,秦檜薦俱領史 事,除提舉萬壽觀、實錄院修撰,使免朝參,俱力辭不 至。卒年六十七。俱在掖垣,命令下有不安於心者,必 反覆言之,不少畏避。其為文典雅閎奧,為世所稱。 按《蘇州府志》:「俱字致道,信安人。元符中,為吳江主簿, 政平訟理,優於文學,作《松江二賦》《三高祠詩序》,遠」近 謄誦之。仕終中書舍人。
張嵲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嵲字巨山,襄陽人。宣和三年,上舍選 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刑曹。劉子羽薦於川 陝宣撫使張浚,辟利州路安撫司幹辦公事,以母病 去官。紹興五年召對,嵲上疏曰:『金人去冬深涉吾地, 王師屢捷,一朝宵遁,金有自敗之道,非我幸勝之也。 今士氣稍振,乘其銳而用之,固無不可。然兵疲民勞, 若便圖進取,似未可遽。臣竊謂為今日計,當築塢堡 以守淮南之地,興屯田以為久戍之資,備舟楫以阻 長江之險,以我之常,待彼之變。又荊、襄、壽春皆古重 鎮,敵之侵軼,多出此塗。願速擇良將勁兵,戍守其地, 以重上流之勢』。」召試,除祕書省正字。六年,地震,嵲奏: 「比年以來,賦斂繁重,徵求百出,流移者擠溝壑,土著 者失常業,地震之異,殆或為此。願深思變異之由,修 政之闕,致民之安。」七年,遷校書郎兼史館校勘,再遷 著作郎。嵲因對言:「吳、蜀,脣齒之勢也。蜀去朝廷遠,今 無元帥一年矣,蜀之利害,臣粗知之。忠勇之人,使之 捍外侮則可,至於撫循斯民,則非所能辦也。宜於前 宰執中擇其可以任川事者委任之。然川蜀繫國利 害,非腹心之臣不可,今早得一賢宣撫使為要。」又言: 「自駐蹕吳會以來,似未嘗以襄陽、荊南為意。今宜亟 選儒臣有牧御之才者為二路帥,使之招集流散,興 農桑,治城壁,以為保固之資,益重上流之勢。」既而何 掄以刊改《神宗實錄》得罪,語連嵲,出為福建路轉運 判官。上疏,略曰:「古之人君,其患有二:不在於拒諫,在 納諫而不能用;不在於不知天下利害,在知而不以 為意。陛下渡江十年矣,外有勍敵之國,內有驕悍之 兵,下有窮困無聊之民,進言者多矣,今皆以為陳腐, 而別取新奇之說;任事者眾矣,今皆習是以為當然, 而更為迂闊之事。此近於納諫而不知用,知利害而 不知恤也。為今之計,朝斯夕斯,非是二者不務,數年 之後,庶其有濟。有國之所惡者,莫大於朋黨。今一宰 相用,凡其所與者,不擇賢否而盡用之;一宰相去,凡 其所與者,不擇賢否而盡逐之,宜其朋黨之寖成也。」 九年,除司勳員外郎兼實錄院檢討官。金人叛盟,上 命兩省卿監、郎曹各草檄以進,獨取嵲所進者,播之 四方。十年,擢中書舍人,升實錄院同修撰。論:「王德收 復宿、亳兩郡,乃擅退軍,使岳飛勢孤,金人猖獗,授承 宣防禦使,何應罰而反賞?」封還詞頭,乞罷已降轉官 指揮。未幾,右正言万俟卨論嵲為侍從日,薦引非才, 以酬私恩,邊報始至,託疾家居,由是罷去。頃之,起知 衢州,除敷文閣待制,為政頗尚嚴酷。歲滿,得請,提舉 江州太平興國宮。時方修好息兵,朝廷講稽古禮文 之事,嵲作《中興復古詩》以進。上將召用,會疽發背卒, 年五十三。子昌時。
韓駒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駒字子蒼,仙井監人。少有文稱。政和 初,以獻頌補假將仕郎,召試舍人院,賜進士出身,除 祕書省正字。尋坐為蘇氏學,謫監華州蒲城縣市易 務,知洪州分寧縣。召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駒言國家祠事歲一百十有八,用樂者六十有二,舊撰樂 章,辭多牴牾。於是召三館士分撰《親祠》《明堂》《圓壇》《方 澤》等樂曲五十餘章,多駒所作。宣和五年,除祕書少 監。六年,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入謝,上曰:「近年為制 誥者,所褒必溢美,所貶必溢惡,豈王言之體且《盤誥》 具在,寧若是乎?」駒對:「若止作制誥,則粗知文墨者皆 可為。先帝置兩省,豈止使行文書而已?」上曰:「給事實 掌封駁。」駒奏「舍人亦許繳還詞頭。」上曰:「自今朝廷事 有可論者,一切繳來。」尋兼權直學士院,制詞簡重,為 時所推。未幾,復坐鄉黨曲學,以集英殿修撰提舉江 州太平觀。高宗即位,知江州。紹興五年,卒於撫州。進 一官致仕,贈中奉大夫,與遺澤三人。駒嘗在許下從 蘇轍學,評其詩似儲光羲。其後由宦者以進用,頗為 識者所薄雲。子遜遊。
按《江西通志》:「駒字子蒼,蜀陵陽人。從蘇轍學。轍稱其 詩比唐人儲光羲,由此知名。累官至直學士。坐蘇氏 黨落職。靖康初,召為中書舍人,知應天府,徙黃州。又 以待制知蔡州。請祠,寓臨川久,與太守曾紆、汪藻相 厚善。五十六,卒於臨川寓舍。黃魯直稱為佳士,故其 詩入江西詩派中。」
朱敦儒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敦儒字希真,河南人。父勃,紹聖諫官。 敦儒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 至京師,將處以學官。敦儒辭曰:『麋鹿之性,自樂閑曠, 爵祿非所願也』。固辭還山。高宗即位,詔舉草澤才德 之士預選者,命中書策試,授以官。於是淮西部使者 言敦儒有文武才,召之。敦儒又辭避亂,客南雄州,張」 浚奏赴軍前,計議,弗起。紹興二年,宣諭使明橐言敦 儒深達治體,有經世才,廷臣亦多稱其靖退。詔以為 右迪功郎,下肇慶府,敦遣詣行在,敦儒不肯受詔。其 故人勸之曰:「今天子側席幽士,翼宣中興,譙定召於 蜀,蘇庠召於浙,張自牧召於長蘆,莫不聲流天京,風 動郡國,君何為棲茅茹藿,白首巖谷乎?」敦儒始幡然 而起。既至,命對便殿,論議明暢,上悅,賜進士出身,為 祕書省正字,俄兼兵部郎官,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 會右諫議大夫汪勃劾敦儒專立異論,與李光交通, 高宗曰:「爵祿所以厲世,如其可與,則文臣便至侍從, 武臣便至節鉞;如其不可,雖一命亦不容輕授。」敦儒 遂罷。十九年,上疏請歸,許之。敦儒素工詩及樂府,婉 麗清暢。時秦檜當國,喜獎用騷人墨客,以文太平。檜 子熹亦好詩,於是先用敦儒子為刪定官,復除敦儒 鴻臚少卿。檜死,敦儒亦廢。談者謂敦儒老懷舐犢之 愛,而畏避竄逐,故其節不終雲。
葛勝仲
[編輯]按《宋史文苑傳》:「勝仲,字魯卿,丹陽人。登紹聖四年進 士第,調杭州司理參軍。林希薦,試學官及詞科俱第 一,除兗州教授,入為太學正。上幸學,多獻頌者,勝仲 獨獻賦。上命中書第其優劣,勝仲為首,差提舉議曆 所檢討官,兼宗正丞。始,朝廷以從臣提舉議曆所,至 是代以郭天信,勝仲力請罷之,稍遷禮部員外郎。會」 御史中丞石公弼言,僖宗原廟增置殿室,違元豐之 舊,詔禮官議。勝仲建言:「予而復奪,在常人猶難之,況 在天之靈乎?」議者非之,責知歙州休寧縣。復召為禮 部員外郎,權國子司業。時朝廷命諸生習雅樂,樂成, 進一官,遷太常卿。宋自建隆至治平所行典禮,歐陽 修嘗裒集為書,凡百篇,號《太常因革禮》,詔勝仲續之, 增為三百卷,詔藏太常。及建春宮,以勝仲兼諭德。勝 仲為《仁》《孝》《學》三論,獻之太子。復採春秋、戰國以來歷 代太子善惡成敗之跡,日進數事,詔嘉之。徙太常少 卿,除國子祭酒,尋知汝州。李彥括田破產者眾,勝仲 請蠲不當括者,彥怒,劾勝仲,上寢其奏。改湖州,尋徙 鄧州。朱勔先求白雀之屬,勝仲不與,至是媒糵其短, 罷歸。建炎中,范宗尹為相,凡前日以朋附被罪遠貶 者,咸赦還。復知湖州。時群盜縱橫,聲搖諸郡,勝仲修 城郭,作戰艦,閱士卒,賊知有備,引去。歲大饑,發官廩 振之,民賴以濟。紹興元年,丐祠歸。十四年,卒,年七十 三,諡「文康。」子立方,官至侍從。孫邲,為右相,自有傳。
喻汝礪
[編輯]按《桯史》:瞿唐灔澦天下至嶮,每春夏漲潦砂磧巨石 如屋者,皆一夕隨波去,獨諸葛武侯《八陣圖》巋然歷 千古獨存,議者謂其有神護。紹興中,有蜀士喻汝礪 者,持憲節來治於夔,趣召過郡,與夔帥宴江上,謂是 圖源委。風后表而詩之,自為序曰:「夔帥任子野以人 日置酒江瀕,觀《武侯八陣圖》。諸公皆云:《八陣圖》自武」 侯始。捫厀先生獨謂不然,乃作古風示之,庶幾諸公 知八陣之所由起。其詩曰:「魚復江邊春事起,萬點紅 旂颺清泚。主人元是劉夢得,載酒娛賓水光裡。酒闌 放腳步沙磧,細石作行相靡迤。臥龍起佐赤龍子,天 地風雲入鞭箠。蛇盤虎翼飛鳥翔,四正四奇公所壘。 當時二十四萬師,開門闔門隨臂指。」幾回嚇殺生仲 達,往往宵遁常騎豕。海中仙人丈二履,相與往來迂玉趾。笑雲此公大肚皮,龍拏虎擲堆胸胃。江頭風波 幾劘蕩,斷岸奔峰俱披靡。陽侯鏖戰三峽路,祇此細 石吹不起。晉大司馬宣武公,常山之蛇中首尾。幕下 矹矹何物客,未有一客能解此。千年獨有老奇癲,見 之斂袂三嘆喟。頗知「此法自元女,細與諸公剖根柢。 君不見風后英謀儘奇詭,龕定蚩尤等蜉蟻。漢大將 軍親閱試,四夷聞風皆褫氣。馬隆三千相角掎,西羌 茸茸落牙觜。而公於此出新意,蓋世功名無第二。不 知何處著雙手,建立乃與天地比。《河圖》《洛書》亦如此, 堂堂孔明今未死,我門生人如死人。」老子不作一件 事,卻「被獼猴坐御床,孰視天王出居汜。既不能蹠穿 膝暴秦王庭,放聲七日哭不已。又不能斷脰決腹死 社稷,滿地淋漓流腦髓。羨它安晉溫太真,壯它霸越 會稽蠡。八年嫪戀飽妻子,灑涕東風肉生髀。斑斑猶 在杲卿髮,離離未落張巡齒。愛惜微軀欲安用,有臣 如此難準擬。雖然愛國心尚在,左角右角」頗諳委。二 廣二矩及二甄,《春秋》所書晉所紀。況迺東廂與洞當。 復有青龍泊旬始,淫淫陳法有如許。智者舍是愚者 蔽,此圖昔人之芻狗。參以古法行以己偏為前距狄 笑之。制勝於茲亮其豈爾朱十萬,破百萬,第顧方略 何如耳。嗟我去國歲月老,赤心馳玉扆。可憐阿 伾財女子,而我未刷邦家恥。屬者買舟瀘川縣,扣船 欲泛吳江水。赤甲山前春雪深,白帝城下扁舟艤。胡 為於此久留滯,細雨打篷愁不睡。剽聞逆雛犯淮泗, 陛下自將誅陳豨。六師如龍賊如鼠,殺回屋瓦皆蜚 墜。距黍直射六百步,虜屍蔽江一千里。哀哉獼猴大 癡絕,垂死尚持虞帝匕。那知光「武定中興,要把中原 痛爬洗。君不見陛下神武如太宗,萬全制陳將平戎。 倚聞獻馘平江宮,坐使四海開春容。六騑還自江之 東,光復舊京如轉蓬。蜀花千枝萬枝紅,輒莫取次隨 東風。奇癲眼腦醉冬烘,東向舞蹈壽迺翁。醉醒聊作 《竹枝曲》,乞與款乃歌巴童。」喻三嵎人,靖康初為祠部 外郎。偽楚之僭,集議祕省,簪弁恇慴。喻獨捫其厀曰: 「此豈易屈者哉?」即日掛冠去,於是以「捫膝」自號。有集 十四卷。他詩文嶮怪挺絕,皆稱是,劉後溪光祖實序 之焉。
按《四川總志》:「汝礪,仁壽人。有氣節,工詩文。靖康進士。 建炎初,為祠部員外郎,不附割三鎮之議。聞金人立 張邦昌,遂掛冠歸,隱於邛山之陽,自號捫膝先生。」
僧規
[編輯]按《卻掃編》:「往歲吳中多詩僧,其名往往見於前輩文 集中。予渡江之初,猶見有規者,頗以詩知名,其為人 性坦率,其徒謂之規。方外時年七十餘矣,談論蕭散 可喜。臨終前數日,有詩曰:『讀書已覺眉稜重,就枕方 欣骨節和。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殘日已無多』。葉左 丞大愛之。」
詹叉
[編輯]按《處州府志》:「叉,字持國,縉雲人。以直亮文學著。徽宗 常呼先生而不名。北使至,每問曰:『詹叉尚在否』?蓋以 叉為乂字也。累官至兵部尚書給事中。歷仕四朝,靜 正忠鯁,為時所忌,力丐休退。高宗以其恬退有守,進 端明殿學士,主管洞霄宮,以寵其歸。時汪藻承制,謂 叉勁直多聞,確有所守,遵聖語也。後高宗對執政語」 曰:「詹叉文章,泰山北斗。」欲大用之。累召不起。卒諡惠 安。
唐執權
[編輯]按《福建通志》:「執權,字伯可,南渡後,有聲樂府,嘗待詔 金馬門,凡朝廟粉飾治具,兩宮宴集,皆假其歌詠,故 應制之詞居多。官至侍郎。」
王蘋〈誼 楙 德文 敄〉
[編輯]按《蘇州府志》:「蘋字信伯,其先福清人。唐水部郎棨,時 號人瑞,有《麟角集》。八世孫伯虎,嘉祐進士,與蘇黃倡 和。從弟仲舉,剛介勵學,不徇時好,徙家吳之震澤,生 蘋出為世父伯起後。伯起受經王安石,游曾公亮父 子間,學文於子固,題所居曰『酉室』,有詩曰《唱道野集》。 二程在洛,伯起遣蘋往從之,遂為河南高弟。通《春秋》」, 視楊時猶為後進,時亦謂後來師門成就者惟蘋耳。 三舍法行,遂不就舉。紹興初,高宗幸平江,知府孫佑 言蘋素行高潔,有憂時愛君之心。丞相趙鼎以聞,補 右迪功郎,除正字兼史館校勘。受詔,條具賊退利害, 蘋奏「治本三事:曰正心、誠意,曰辨君子小人,曰消朋 黨。上為輔臣。曰蘋起草茅,而議論進止,若素官於朝 者。大抵儒者能通世務,乃為有用。」預修《神宗實錄》,優 詔獎諭,朱震、胡安國、尹焞皆舉以自代。安國論薦尤 力,謂其學有師承,識通時務,使司獻納,必有補益。遷 著作佐郎、通判常州,主管台州崇道觀。以忤秦檜奪 官。久之,復畀祠,引年致仕,卒,年七十二。蘋識慮精微, 議論平易。既老,作《論語集解》,未成,合文集為四卷,章 憲及陳長方、楊邦弼皆其門人也。嘉熙元年,知府王 遂祠之學宮。寶祐里人立像震澤鄉校,以長方、邦弼 配食,號「三賢。」子大本,朝請郎;大中,儒林郎。姪誼,字正仲,師事楊邦弼,以學行鳴於時。秦檜當國,忌天下能 者,誼作《罷相論》以刺之。檜怒,貶象州。十年乃歸,遂不 仕。有《春秋類書》並文集。從子楙,字勉夫,早孤,奮學事 母。母歿,以不逮養,不肯預鄉薦。有《野客叢書》。子德文, 字周卿,嘗註魏鶴山《渠陽詩》,官承節郎。子敄,字行父, 終日清坐,不聞謦欬,童豎入見,亦斂容而起。著《雲嶠 類要》,紀事極該博。
王師揚
[編輯]按《畿輔通志》:「師揚,大興人。宋南渡時,居崧山,博涉群 書,終日閉戶默坐,雖同輩罕見其面,時號閉戶先生。」
趙子晝
[編輯]按《浙江通志》:「子晝,字叔問,太祖六世孫,亦燕王後。大 觀元年,宗子進士第一。警敏嗜學。宣和初,編修《九域 志》。南渡來居信安山中。車駕駐越時,禮籍敗亡,子晝 討論無遺。奉祀家居,為崇蘭圃於城南,與名流酬唱。」
吳元美
[編輯]按《福建通志》:「元美,字仲實,永福人。宣和六年進士。紹 興中,歷太常寺簿,出為本路機宜。有文名,嘗作《夏二 子傳》,二子,指蚊蠅也。其鄉人進士鄭煒與有隙,以上 之秦檜,誣其指斥國家,譏毀大臣。高宗特宥之,謫容 州,再謫南雄州,卒後楊椿、洪遵等言於朝,官其子。」
傅崧卿
[編輯]按《浙江通志》:「崧卿,字子駿,省試第一,擢甲科,累遷考 功員外郎。方士林靈素得幸,造符書,自輔臣以下皆 從靈素師授,崧卿與曾幾獨不行,被譖出為蒲圻縣 丞。高宗召為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詔問建都 孰便,崧卿言『建康建國,宜定基本,以濟中興』。金師渡 江,上自越幸四明,崧卿殿後,乘障盡死力,拜浙東防」 遏使。明年,知越州。上自永嘉還越,崧卿乞減供億,省 用度,雖中旨有不便,輒執奏,賜可乃已。後金師復大 舉入犯,上將親征,崧卿入對,言:「留都管籥,旁郡輔翼, 當及鑾輿未發,亟圖之,庶無後慮。」上稱善。進給事中, 未及大用而卒,時人惜之。所著有《樵風溪堂集》六十 卷,《西掖制誥》三卷,其《夏小正傳》最行於世。
張讀
[編輯]按《福建通志》:「讀,安溪人,知興化軍。建炎初,奉祠家居, 杜門卻掃,所交皆天下士,與李方叔端叔為蘇黃門 客。蘇轍作東坡墓銘,獨以示讀,讀曰:『斯文妙盡東坡 平生,政恐仇人復藉此媒孽,不若刮磨之為愈。使東 坡無此銘,萬世之下,其不蜚聲騰實乎』!」轍深然之。其 卒也,李邴以詩哭之,有「累日塵生甑,經年肘見襟」之 語。
朱翌
[編輯]按《安慶府志》:「翌字新仲,舒州人,號灊山居士。政和間, 登進士第。時人諱言詩,翌獨沉涵六義,文思繼作。南 渡後,為中書舍人,掌書命。文章浸顯於朝。忤時宰,謫 居曲江,倡明鹿洞宗風,粵東始知理學。既而北歸,弟 子愈眾,詩文益奇。所著有《灊山集》三卷、文集四十有 五卷行世。」
張徵
[編輯]按《江南通志》:「徵字秋仲,舒城人。博學工文辭。建炎三 年,為御史中丞,上疏劾黃潛善、汪伯彥大罪二十條, 乃罷知江州。尋又謫校祕書少監,分司西京,居衡州, 別號澹巖居士。」
謝起宗
[編輯]按《福建通志》:「起宗,惠安人。叔父文龍有才名。起宗善 評經史,自成一家,嘗著《野議》十篇。趙丞相鼎稱其才 識,累試南宮,卒,人稱曰菱溪先生。」
唐允恭
[編輯]按《江西通志》:「允恭,字汝賢,高安人。資穎好學,於經史 百家無不通貫,時人號為『書廚。丞相趙鼎嘗大書『潛 心居士』四字贈之。所著有《飴經倦錄》行於世』。」
王昂
[編輯]按《江南通志》:「昂,揚州人。徽宗策進士時,嘉王楷考第 一,上不欲以王子魁多士,昂名在第二,擢置榜首。高 宗即位,除祕書少監。時御府頒降書籍四百九十二 種,曾皎家藏書二千六百餘卷,昂請分為經、史、子、集 四庫,委官校讎。除徽猷閣待制,知台州,主管江州太 平觀。後卒於家。」
謝洪〈澤〉
[編輯]按《廣西通志》:「洪武,宣人。與弟澤皆以文學名,時號『二 鳳』。」宣和間,相次出仕。雅遊薦紳間,尤喜交勁節之士。 南遷名賢館於家者甚眾。
曾紆
[編輯]按《江西通志》:「紆字公卷,布子。善詞翰,有志節。以廕補 官,歷州縣。崇寧癸未,坐黨籍,貶零陵。與黃魯直厚善。 紹興二年,除直顯謨閣,守本郡,別號空青,有文集十 卷。淳熙中,山陰陸游為常平使者,至臨川,得其遺文, 嘆舉世士大夫知空青不盡雲。」
王洋
[編輯]按《江南通志》:「洋字元渤,資深子。省試第二,中宣和六年甲科。歷典三郡,所至有異效。晚守鄱陽,洪忠宣以 北使歸,人無敢過其居,洋獨修候坐,免去。有文集三 十卷,周益公為之序。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