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05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五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五十九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六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五十九卷目錄

 易經部彙考一

  上古伏羲氏一則 神農氏一則 黃帝一則

  夏后氏總一則

  殷總一則

  周文王一則 敬王一則

  秦始皇帝一則

  漢武帝元光一則 宣帝甘露二則 黃龍三則 元帝二則 成帝一則 平帝一則

  後漢光武帝建武四則 靈帝熹平一則

  魏少帝正始一則 後少帝甘露一則

  晉武帝咸寧一則 元帝太興一則

  宋文帝元嘉一則 明帝泰豫一則

  南齊武帝永明一則

  梁武帝一則

  北魏明元帝永興一則 獻文帝皇興一則

  隋煬帝大業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高宗永徽一則 元宗開元二則 天寶一則 代宗永泰一則 大

  曆一則 文宗太和二則

  宋太祖開寶一則 太宗端拱一則 真宗大中祥符一則 天禧二則 仁宗寶元一則

   慶曆一則 皇祐三則 至和二則 英宗治平一則 神宗熙寧一則 高宗建炎一則

   紹興十一則 孝宗乾道三則 淳熙二則 寧宗嘉定一則 理宗淳祐一則 度宗咸

  淳一則

  金廢帝天德一則 世宗大定一則

  元世祖至元二則 仁宗皇慶一則

  明太祖洪武二則 成祖永樂三則 仁宗洪熙一則

經籍典第五十九卷

易經部彙考一

[編輯]

上古

[編輯]

包犧之世,龍馬負圖,始作八卦,重之為六十四卦。 按《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古者包犧氏 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 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按禮緯含文嘉伏羲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則而象之乃作八卦

[編輯]

按:《風俗通》:伏羲始別八卦,以變化天下,天下法則,咸 伏貢獻,故曰伏羲也。

按《淮南子》:「伏羲為之六十四變,周室增以六爻。」 按朱子《易本義》:「伏羲仰觀俯察,見陰陽有奇耦之數, 故畫一奇以象陽,畫一耦以象陰,見一陰一陽,有各 生一陰一陽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 三畫已具,八卦已成,則又三倍其畫,以成六畫。而於 八卦之上,各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

神農演六十四卦為連山易之始

[編輯]

按《易繫辭》。「《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

《正義》云:「《連山》起於神農。」又雲「重爻之人」,諸儒不同,凡有四說。鄭元之徒以為神農。

按姚信《易注》「連山氏。」神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 按《史記索隱》,「炎帝重八卦,為六十四卦。」

按:朱震《易傳叢說》論重卦者六家,王弼、虞翻曰:「伏羲, 鄭康成曰神農。」京房引夫子曰:「神農重乎八純。」 按《隋書經籍志五行類》有《神農重卦經》三卷。

按《世譜》,「神農,一曰連山氏。」

按《玉海》。《魏志》易博士淳于俊曰:「包犧因燧皇之圖而 制八卦,神農重之為六十四卦。」薛氏曰:「昔神農氏既 重為六十四卦,而《初經》更本包犧八卦。蓋八卦成列 而六十四卦具焉。神農因之也。」

按古三墳:《氣墳》《人皇》《神農氏》《歸藏易》。按諸家皆以連山本於神農此

又以《歸藏》屬神農,姑兩存之。

黃帝受河圖為歸藏易之始

[編輯]

按《周禮春官》太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

黃帝《易》也。

按《山海經》:「黃帝得《河圖》,商人因之曰《歸藏》。」按玉海諸書多引此

條,今考《山海經》不載,豈見別本注耶?姑存之。

按:《隋書讖緯志》:「龜龍銜負,出於河洛,其書出於前漢, 有《河圖》九篇,《洛書》六篇,雲自黃帝至文王所受。」本文。 按孔穎達《易經正義》,歸藏起於黃帝。

按古三墳形墳地,皇軒轅氏乾坤易。按諸家皆以歸藏本於黃帝此

又以《乾坤易》屬黃帝,姑兩存之。

按:《問奇類林》攷伏羲、神農、黃帝皆作《易》。伏羲重卦,六 十四卦之名已具,又命子襄為飛龍氏,造六書。黃帝 時蒼頡第從而衍之耳。干寶《周禮》「太卜掌三《易》之灋」 注云:「伏羲之《易》,小成為先天;神農之《易》,中成為中天; 黃帝之《易》,大成為後天。」則神農、黃帝皆作《易》矣。然未 知何據。或曰:神農曰連山氏,故連山為炎帝之易,所 謂中成也。黃帝曰「歸藏氏」,故《歸藏》為軒轅之《易》所謂 大成也。《丹鉛錄》云:「《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此 語見於桓譚《新論》,則後漢時《連山》《歸藏》猶存,不可以 《藝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至隋世之《連山》《歸藏》,則偽作上官求賞者耳。

夏后氏作連山易

[編輯]

按:《周禮春官》太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經卦皆八, 別皆六十有四。」

《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連山似山,出內氣也。《鄭易贊》云:「夏曰連山。」皇甫謐《記》亦云:夏人因炎帝曰連山。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夏人統艮正月,故以艮為首。

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一曰連山。 按《山海經》,「伏羲氏得《河圖》,夏後因之,曰連山。」按玉海等書皆

引此條,今考《山海經》不載,姑存之。

按桓譚《新論》,「連山八萬言。」

按:《博物志》、「《太古書》,今見存有《神農經》《山海經》,或雲禹 所作《周易》。」

按《北史劉炫傳》:「時牛弘奏購求天下遺逸之書,炫乃 偽造書百餘卷,題為《連山易》《魯史記》等,錄上送官,取 賞而去。後人有訟之,坐除名。」

按《隋書經籍志》,「梁元帝《連山》三十卷。」

按《唐書藝文志》:《連山》十卷。又梁元帝《連山》三十卷。 按《易正義》,鄭元云:「夏曰連山,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 按姚信《易注》:「連山氏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 按《通志》,《連山》十卷,夏后氏《易》,至唐始出,今亡。又云:「《連 山》用三十六策。」

按明史官焦竑《經籍志》:「《連山》十卷。」夏《易》。

按朱震《易叢說》:「《連山》首艮者,八風始於不周,實居西 北之方,七宿之次,是為東壁營室,於辰為亥,於律為 應鍾,於時為立冬,此顓帝之曆所以首十月也。無闔 則無闢,無靜則無動,此《歸藏》所以先坤與?」又曰:「伏羲 畫卦,乾上坤下,立天地之位。《歸藏》先坤後乾,首萬物 之母。《連山》,乾始於子,坤始於午。至《周易》尊乾卑坤,其 體乃定;艮、震、巽、離、坤、兌、乾、坎,連山」之序也,而《易》兼用 之。

按:《玉海帝王世紀》引《連山易》曰:「禹娶塗山之子,名曰 攸女。」《水經注》引《連山易》曰:「有崇伯鯀,伏於羽山之野。」 孫盛以為夏禹重卦。張行成曰:「夏曰連山,天易也。」

按連山易通志稱至唐始出而隋書已有之但隋書稱梁元帝撰附入五行類不入易經而唐書又兩載之豈所稱梁元帝撰者又一連山耶抑隋開皇時牛弘請購遺書劉炫所偽造者或即托之梁元帝撰耶不然元帝既有連山劉炫何煩偽造今與歸藏並列於前以備參考

[編輯]

殷王之世,作《歸藏易》。

按《周禮春官》太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經卦皆八, 別皆六十有四。」

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杜子春雲。「《歸藏》黃帝易。」子春之意,宓羲、黃帝造其名,夏、殷因其名以作《易》。皇甫謐云:「殷人因黃帝曰《歸藏》,《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殷以十二月為正地統,故以坤為首。」

簭人掌三《易》,二曰《歸藏》。 按《禮運》,孔子曰:「吾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 吾得坤乾焉。」

得商陰陽之書,其書存者有《歸藏》。

按桓譚《新論》《歸藏》四千三百言而立數。

按《文心雕龍》《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羿斃十日,嫦 娥奔月。」

按《隋書經籍志》,「《歸藏》十三卷。」晉太尉參軍薛貞撰 按《唐書藝文志》:「司馬膺注《歸藏》十三卷。」

按孔穎達《易經正義》:「《歸藏》偽妄之書,非殷《易》也。」又《雜 卦正義》,聖人因時隨宜,不必皆相因襲,故《歸藏》名卦 之次,亦異於時。

按《宋史藝文志》:「薛貞注《歸藏》三卷。」

按《崇文總目》:「《歸藏》三卷,漢初有《歸藏》,已非古經。」今書 三篇,不可究矣。

按《中興書目》:《歸藏》薛貞注,今但存《初經》《齊母》《本蓍》三 篇,文多缺亂,不可訓釋。

按朱震《易叢說》:「《歸藏初經》者,伏羲初畫八卦,因而重 之者也。」其經初乾,初奭。初《艮》,初《兌》,初《犖》:初離初 釐初巽卦皆六畫,即八卦也。八卦既重,爻在其中。 按《通志》,《連山》亡矣。《歸藏》,唐有司馬膺注十三卷,今亦 亡。隋有薛貞注十三卷,今所存者,《初經》《齊母》《本蓍》三 篇而已。言占筮事,其辭質,其義古。後學以其不文,則 疑而棄之,往往《連山》所以亡者,復過於此矣。獨不知 後世之人能為此文乎?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 哉。以」《周易》校商《易》,則周商之文質可知也;以商《易》校 夏《易》,則商夏之文質又可知也。三《易》皆始乎八,而成 六十四,有八卦即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非至周而 備也。但法之所立,數之所起,皆不相為用。《連山》用三 十六策,《歸藏》四十五策,《周易》四十九策。誠以人事代 謝,星紀推移,一代一謝,漸繁漸文,又何必近耳目而 信諸,遠耳目而疑諸按三皇太古,書《三墳》曰山,氣形。天皇。伏羲氏本《山墳》 而作《易》,曰《連山》;人皇神農氏本氣墳而作《易》,曰《歸藏》, 地皇黃帝氏本形墳而作《易》,曰乾坤雖不畫卦,而其 名皆曰卦爻大象。《連山》之大象有八,曰君臣、民、物、陰 陽、兵象而統以山;《歸藏》之大象有八,曰《歸藏》,生動、長、 育、止殺,而統以氣;乾坤之大象有八,曰「天地、日月、山 川、雲氣」,而統以形;皆八而八之,為六十四。按此條所載與諸說

不同並載以備參考

按《文獻通考》,「《連山》《歸藏》乃夏商之《易》,本在《周易》之前。 然《歸藏》《漢志》無之,《連山》《隋志》無之。」蓋二書至晉隋間 始出,而《連山》出於劉炫之偽作,《北史》明言之,度《歸藏》 之為書,亦此類耳。夾漈好奇,獨尊信此二書與古《三 墳書》,且咎世人以其晚出而疑之。殊不知毛氏《詩》《左 氏春秋》、小戴氏《禮》與《古文尚書》《周官六典》,比之當時 皆晚出者也。然其義理,其文詞,一無可疑,非二《易》《三 墳》之比,不謂之「六經」可乎?故今序二《易》,不敢遽指為 夏、商之書,姑隨其所出之時,置之漢之後、唐之前雲。

[編輯]

文王周公作周易

[編輯]

按《易繫辭》。「《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

《正義》:《連山》起於神農,《歸藏》起於黃帝,《周易》起於文王及周公,此謂《周易》也。 又《正義》云:「案《世譜》等群書,神農一曰連山氏,列山氏,黃帝一曰歸藏氏,並是代號。《周易》以文王所演,故謂之《周易》,猶《周書》《周禮》以別餘代,故《易緯》雲『因代以題周』」是也。一說卦辭、爻辭並文王作,一以為《爻辭》,多文王後事。王用亨於岐山箕子之明夷馬融、陸績等以為卦辭文王爻辭,周公今依而用之。

按:《周禮春官》太卜「掌三《易》之灋」,三曰《周易》,經卦皆八, 別皆六十有四。

文王《易》也。

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三曰《周易》。 按《史記周本紀》: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蓋益 《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按:《史記日者傳》:「司馬季主曰:『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 爻而天下治』。」

按:《玉海》朱震曰:「文王作《易》。以乾坤坎離為上篇之用。 以艮兌震㢲為下篇之用。」姚信曰。連山氏。神農得《河圖》, 夏人因之,曰「連山」,歸藏氏。黃帝「得《河圖》,商人因之,曰《歸 藏》。伏羲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王洙曰:「伏羲得 《河圖》,夏後因之,曰《連山》。黃帝得《河圖》,商人因之,曰《歸 藏》《列山氏》。」神農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斯乃杜子春 之所憑,姚信之言,所從傳者異耳。張行成曰:「伏羲始 畫八卦,是為先天。有圖象而未有書。夏曰《連山》,天《易》 也。商曰《歸藏》,地《易》也。有法數而未有書。文王曰:《周易》, 人《易》也,始有書矣。伏羲先天,示《易》之體,故孔子謂之 作《八卦》;文王後天,明《易》之用,故子雲謂之重六爻。」

敬王之世孔子始作十翼

[編輯]

按《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 《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 矣』。」按孔子繫易為敬王三十一年以前哀公十四年以前事 按正義《序易序卦》也。夫子作《十翼》,謂《上彖》《下彖》《上象》 《下象》《上繫》《下繫》《文言》《序卦》《說卦》《雜卦》也。文王既由六 十四卦分為上下篇,先後之次,其理不易,孔子就上、 下二經,各序其相次之義。

按揚子《法言》:「宓犧氏綿絡天地,經以八卦,文王附六 爻,孔子錯其象而彖其辭,然後發天地之藏,定萬物 之基。」

按:陸德明《易釋文》:「『孔子作《彖辭》《象辭》《文言》《繫辭》《說卦》 《序卦》《雜卦》,謂之《十翼》』。班固曰:『孔子晚而好《易》,讀之韋 編三絕而為之傳。《傳》即《十翼》也』。」

先儒說重卦及爻辭為《十翼》不同。

[編輯]

始皇帝焚書易以卜筮之書不廢唯失說卦三篇

[編輯]

按:《史記始皇本紀》,「史官非秦紀,皆燒之。所不廢者,醫 藥、卜筮、種樹之書。」

按:《漢書藝文志》:「及秦燔書,而《易》為卜筮之事,傳者不 絕。」

按:《隋書經籍志》:「及秦焚書,《周易》獨以卜筮得存,唯失 《說卦》三篇。」

按《漢書藝文志考證》:「呂氏曰:『古者教人之通法,《詩》《書》 《禮》《樂》而已。至於《易》,則未嘗躐等與人,是以孔子、孟子 之問答,初未嘗及《易》也。若如魏晉祖尚浮虛,談《老》《易》 者遍天下,則秦宜焚之久矣』。」

[編輯]

武帝元光元年楊何以易徵為博士

[編輯]

按:《史記》《漢書》《武帝本紀》皆不載。按《史記儒林傳》:「自 魯商瞿受《易》孔子,孔子卒,商瞿傳《易》六世,至齊人田 何,字子莊。而漢興。田何傳東武人王同子仲,子仲傳 菑川人楊何。何以《易》元光元年徵,官至中大夫。齊人 即墨成以《易》至城陽相。廣川人孟但以《易》為太子門大夫。魯人周霸、莒人衡胡,臨菑人主父偃,皆以《易》至 二」千石,然要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

按:《漢書儒林傳贊》:「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 科射策,勸以官祿。初書惟有歐陽禮,後易楊,《春秋》《公 羊》而已。」

宣帝甘露 年以梁丘賀待詔黃門入說易

[編輯]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按《儒林梁丘賀傳》:「宣帝時, 聞京房為《易》明,求其門人,得賀,待詔黃門,數入說,教 侍中以召賀。賀入說,上善之。」

甘露三年春三月己丑,詔立「《梁丘易》博士。」

按《漢書宣帝本紀》:「甘露三年三月己丑,詔諸儒講《五 經》同異,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平奏其議,上親稱制臨 決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穀梁春秋》博士。」 按《劉歆傳》,歆移太常博士書,往者博士書有歐陽,《春 秋》,《公羊》,《易》則施、《孟》,然孝宣皇帝猶復廣立《穀梁春秋》 《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義雖相反,猶並置之。何則?與 其「過而廢之,寧過而立之。」

黃龍元年立京氏博士

[編輯]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按《後漢書章帝本紀》,建初 四年冬十一月壬戌,詔曰:「孝宣皇帝以為去聖久遠, 學不厭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書,後又立《京氏易》。」 按《漢書百官表》,武帝初置《五經》博士,宣帝黃龍元年 稍增員十二人。

宣帝   年,韓生以《易》徵。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按《儒林韓嬰傳》:「孝宣時,涿 郡韓生其後也。以《易》徵,待詔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 傅所傳也。」

宣帝   年,河內女子得《說卦》。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按《藝文志考證》:「秦漢之際。 《易》亡《說卦》。宣帝時。河內女子發老屋。得《說卦》古文《老 子》。」

元帝   年令五鹿充宗與諸儒論易以朱雲為博士

[編輯]

按《漢書元帝本紀》,不載。按《朱雲傳》:「時少府五鹿充 宗貴幸,為《梁丘易》。自宣帝時,善梁丘氏說,元帝好之, 欲考其異同,令充宗與諸易家論。充宗乘貴辨口,諸 儒莫能與抗,皆稱疾不敢會。有薦雲者,召入,攝齋登 堂,抗首而請,音動左右。既論難,連拄五鹿君,故諸儒 為之語曰:『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繇是為博士。 元帝   年」,復立《京氏易》博士。

按《漢書元帝本紀》,不載。按《儒林傳贊》:「自武帝立五 經博士,初書唯有歐陽《禮》,後易、楊《春秋》《公羊》而已。至 孝宣世,復立施、孟、《梁丘易》。至元帝世,復立京氏易。」按章 帝本紀稱孝宣帝立京氏易此稱元帝立京氏易並存以俟考

成帝河平三年劉向校書考易說

[編輯]

按《漢書成帝本紀》:「河平三年秋八月乙卯,光祿大夫 劉向校中祕書。」按《儒林傳》:成帝時劉向校書,考《易》 說,以為諸《易》家說皆祖田何、楊叔、丁將軍,大誼略同, 唯京氏為異。

平帝   年蘇竟以明易為博士

[編輯]

按《漢書。平帝本紀》,不載。按《後漢書蘇竟傳》:「竟字伯 況,扶風平陵人也。平帝世,竟以明《易》為博士講書祭 酒。」

後漢

[編輯]

光武帝建武元年立易經四家博士

[編輯]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按《徐防傳》,「漢承嬴秦, 經典廢絕,本文略存,或無章句,收拾缺遺,建立明經, 博徵儒術,開置太學。孔聖既遠,微旨將絕,故立博士 十有四家。」

《漢官儀》曰:「光武中興,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賀京房,《書》有歐陽和伯、夏侯勝建,《詩》有申公、轅固、韓嬰,《春秋》有嚴彭祖、顏安樂,《禮》有戴德、戴聖,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選有聰明威重一人為祭酒,總領綱紀也。」

建武二年,范升遷《易經》博士。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按《范升傳》,建武二年, 光武徵詣懷宮,拜議郎,遷博士。上疏讓曰:「臣與博士 梁恭、山陽太守呂羌俱修《梁丘易》。二臣年並耆艾,經 學深明,而臣不以時退,與恭並立。深知羌學,又不能 達,慚負二老,無顏於世。誦而不行,知而不言,不可開 口以為人師,願推博士以避。」請幫助識別此字。羌,帝不許,然由是重 之。

建武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見於雲臺,議立《費 氏易》博士。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按《范升傳》:時尚書令 韓歆上疏,欲為《費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詔下其議, 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見於雲臺。帝曰:「范博士 可前平說。」升起對,遂與劉歆及中大夫許淑等互相 辯難,日中迺罷。

建武 年,戴憑以習京氏《易》徵試博士。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按《儒林傳》:「戴憑,字次仲,習京氏《易》。年十六,郡舉明經,徵試博士,拜郎中。時 詔公卿大會,群臣皆就席,憑獨立。光武問其意,憑對 曰:『博士說經,皆不如臣,而坐居臣上,是以不得就席』。 帝即召上殿,令與諸儒難說,憑多所解釋,上善之,拜 為侍中。」

靈帝熹平四年刻石經周易立於太學門外

[編輯]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熹平四年春三月,詔諸儒正《五 經》文字,刻石立於太學門外。」

按《洛陽記》,「太學在洛城南開陽門外,講堂長十丈,廣 一丈。堂有石經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西行《尚書》《周 易》《公羊傳》十六碑存,十二碑毀;南行《禮記》十五碑悉 崩壞;東行《論語》三碑一碑毀《禮記》。碑上有諫議大夫 馬日磾、議郎蔡邕名。」

三國

[編輯]

魏少帝正始六年詔以王朗易傳令學者課試

[編輯]

按《三國志魏少帝本紀》。正始六年「冬十二月辛亥。詔 以王朗所作《易傳》。令學者課試。」

少帝甘露元年夏四月帝幸太學與諸儒講易前係少帝芳此係少帝髦

[編輯]

按《三國志魏少帝本紀》:甘露元年夏四月丙辰,帝幸 太學,問諸儒曰:「聖人幽贊神明,仰觀俯察,始作八卦, 後聖重之,為六十四,立爻以極數,凡斯大義,罔有不 備。而夏有《連山》,殷有《歸藏》,周曰《周易易》。」

「之書,其故何也?」《易》博士淳于俊對曰:「包羲氏因燧 皇之圖而制八卦神農演之為六十四黃帝堯舜通其變 三代隨時,質文各繇其事。故易者變易也。名曰『連山, 似山出內氣連天地也。《歸藏》者,萬事莫不歸藏於其中也』。」帝。又 曰:「若使包羲因燧皇而作《易》,孔子何以不雲『燧人氏 沒包羲氏作乎』?」俊不能答。帝。又問曰:「孔子作《彖、象》,鄭 元作注,雖聖賢不同,其所釋《經》義一也。今《彖》《象》不與 經文相連,而元連之,何也?」俊對曰:「鄭注合《彖》《象》於《經》 者,欲使學者尋省易了也。」帝曰:「若鄭元合之,於學誠 便,則孔子曷為不合以了學者乎?」俊對曰:「孔子恐其 與文王相亂,是以不合。此聖人以不合為謙。」帝曰:「若 聖人以不合為謙,則鄭元何獨不謙耶」俊對曰:「古義 弘深聖問奧遠非小臣所能詳盡帝。」又問曰:「《繫辭》云: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此包羲神農之世為無 衣裳但聖人化天下何殊異爾耶」俊對曰:「三王之時 人寡而禽獸眾故取其羽皮而天下用足及至黃帝 人眾而禽獸寡是以作為衣裳以濟時變也。」帝。又問 「乾為天而復為金為玉,為老馬,與細物並耶?」俊對曰: 「聖人取象,或遠或近,近取諸物,遠則天地。」講《易》畢,復 命講《尚書》。

[編輯]

武帝咸寧五年得汲冢竹書易經二篇

[編輯]

按《晉書。武帝本紀》,「咸寧五年,汲郡人不準掘魏襄王 冢,得竹簡小篆古書十餘萬言,藏於祕府。」按《束晳 傳》,「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 王冢,得竹書數十車。」其《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 《易𦅸陰陽卦》二篇,與《周易》略同,《𦅸辭》則異。卦下《易經》 一篇,似《說卦》而異。《公孫段》二篇,公孫段與邵陟論《易》。

按本紀作咸寧五年傳作太康二年今從本紀

元帝太興四年三月置鄭易博士

[編輯]

按《晉書元帝本紀》,太興四年三月,置《周易》博士。按 《荀崧傳》,元帝踐祚,徵拜尚書僕射,轉太常。時方修學 校,簡省博士,置「《周易》王氏、《尚書》鄭氏、《古文尚書》孔氏、 《毛詩》鄭氏、《周官禮記》鄭氏、《春秋左傳》杜氏服氏、《論語 孝經》鄭氏博士各一人,凡九人,其《儀禮》《公羊》《穀梁》及 鄭《易》皆省不置。崧以為不可,乃上疏曰:『自喪亂以來, 儒學尤寡。今處學則闕朝廷之秀,仕朝則廢儒學之 俊。昔咸寧、太康、永嘉之中,侍中、常侍、黃門通洽古今、 行為世表者,領國子博士,一則應對殿堂,奉酬顧問; 二則參訓國子,以弘儒訓;三則祠、儀二曹及太常之 職,以得質疑。今皇朝中興,美隆往初,宜憲章令軌,祖 述前典。世祖武皇帝應運登禪,崇儒興』」學,經始明堂, 營建辟雍,告朔頒政,鄉飲大射,西閣東序,《河圖》祕書 禁籍。臺省有宗廟太府金墉故事,太學有石經古文, 先儒典訓,賈、馬、鄭、杜、服、孔、王、何、顏、尹之徒,章句傳注, 眾家之學,置博士十九人。九州之中,師徒相傳,學士 如林,猶選張華、劉寔居太常之官,以重儒教。《傳》稱「孔 子沒而微言絕,七十二」子終而大義乖。自頃中夏殄 瘁,講誦遏密,斯文之道,將墮於地。陛下聖哲龍飛,恢 崇道教,《樂》正雅頌,於是乎在。江揚二州,先漸聲教,學 士遺文,於今為盛。然方疇昔,猶千之一。臣學不章句, 才不弘通,方之華寔,儒風殊邈,思竭駑駘,庶增萬分, 願斯道隆於百世之上,搢紳詠於千載之下。伏聞節 省之制,「皆三分置二。博士舊置十九人,今五經合九 人。準古計今,猶未能半。宜及節省之制,以時施行。今 九人以外,猶宜增四,願陛下萬幾餘暇,時垂省覽,宜 為鄭《易》置博士一人,鄭《儀禮》博士一人,《春秋公羊》博 士一人,《穀梁》博士一人,以博其學。」詔曰:「崧表如此,皆經國之務,為政所由,息馬投戈,猶可講藝。今雖日不 暇給,豈忘本而遺存耶?可共博議者詳之。」議者多請 從崧所奏。

[編輯]

文帝元嘉三年賜沮渠蒙遜周易

[編輯]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按《沮渠蒙遜傳》,「元嘉三年, 世子興國遣使奉表,請《周易》及《子集》諸書。太祖詔並 賜之,合四百七十五卷。」

明帝泰豫元年命侍臣於華林園含芳堂講周易

[編輯]

按《宋書明帝本紀》,「帝即大位,舊臣才學之士,多蒙引 進,參侍文籍,應對左右。於華林園含芳堂講《周易》,常 自臨聽。」

南齊

[編輯]

武帝永明元年以陸澄領國子博士國學置鄭王易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按陸澄傳永明元年領

[編輯]

國子博士時國學置「鄭王《易》、杜服,《春秋》何氏、《公羊麋 氏》,《穀梁》,鄭元《孝經》。」

[編輯]

武帝年上於文德殿釋乾坤文言

[編輯]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按《陳書張譏傳》,梁武帝於 文德殿釋乾坤文言,譏與陳郡袁憲等預焉。敕令論 議,諸儒莫敢先出。譏乃整容而進,諮審循環,辭令溫 雅。梁武帝甚異之,賜裙襦絹等,仍雲「表卿稽古之力。」

北魏

[編輯]

太宗永興元年敕崔浩解周易

[編輯]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崔浩傳》,浩上五寅元曆, 表曰:「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孝經》《論語》《詩》《尚 書》《春秋》《禮記》《周易》,三年成訖,謹以奏呈。」

獻文帝皇興 年與程駿講易義

[編輯]

按《魏書獻文帝本紀》,不載。按《程駿傳》,「遷著作郎。顯 祖屢引駿與論《老》《易》之義,顧謂群臣曰:『朕與此人言, 意甚開暢』。」

[編輯]

煬帝大業元年以陸德明為易博士

[編輯]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按《唐書徐曠傳》,「曠字文遠, 隋大業初,禮部侍郎許善心薦文遠及包愷、褚徽、陸 德明、魯達為學官,擢國子博士,愷等為太學博士。世 稱左氏有文遠,禮有褚。」請幫助識別此字。《詩》有魯達,《易》有陸德明,皆 一時冠雲。

[編輯]

太宗貞觀十二年孔穎達等奉詔撰周易正義十六卷

[編輯]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唐會要》,「貞觀十二年。國 子祭酒孔穎達撰《五經義疏》一百七十卷,名曰《義贊》, 改為《正義》。」

按「《玉海周易正義》十六卷,國子祭酒孔穎達、顏師古、 司馬才章、王恭、馬嘉運、趙乾葉、王琰、于志寧等奉詔 撰,四門博士蘇德融、趙弘智覆審。」

高宗永徽四年頒孔穎達易經正義於天下明經依此考試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高宗本紀》,「永徽 四年三月壬子朔,頒孔穎達《五經正義》於天下。每年 明經令依此考試。」

按《唐會要》。孔穎達《正義》。永徽四年三月一日進之。頒 於天下。以為定式。凡易十六卷。

按《正義表》「永徽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上。」按會要作三月表作二月

並存俟考

元宗開元元年詔中書令張說舉能治易者

[編輯]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元年九月庚午,張說為中書 令,十二月為相州刺史。舉治《易》事不載。按《儒學康 子元傳》:開元初,詔中書令張說舉能治《易》《老》、莊者。 開元十一年夏,詔侯行果等侍講《周易》,賜衣絹。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玉海》《集賢注記》,開元十 一年夏,詔學士侯行果等侍講《周易》《莊》《老》,賜衣一副, 絹一百匹。又令行果隔日為皇太子講。講畢。賜酒饌 燕飲賦詩凡數百首。屢承珍異之賜。

天寶十二載詔令選舉加周易

[編輯]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選舉志》,「天寶十二載,選 舉停。」老子加《周易》。

代宗永泰二年國子學成釋奠使魚朝恩說易

[編輯]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禮儀志》:「永泰二 年八月,國子學成,四日釋奠,宰相常參官軍將會於 講堂。京兆府置食講論軍容使魚朝恩說《易》。又於講 堂畫《周易鏡圖》。」

大曆八年歸崇敬請以周易為小經置博士一員

[編輯]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歸崇敬傳》:「大曆八年,崇 敬建議曰:近世明經,不課其義,先取帖經,顓門廢業, 傳授義絕。請以《禮記》《左氏春秋》為大經,《周官》《儀禮》《毛 詩》為中經,《尚書》《周易》為小經,各置博士一員。《公羊》《穀 梁春秋》共準一中經,通置博士一員。博士兼通《孝經》 《論語》,依章疏講解。德行純潔、文詞雅正、形容莊重,可為師表者,委四品以上各舉所知,在外給傳,七十者 安車蒲輪敦遣。」國子、太學、四門三館各立《五經》博士, 品秩、生徒有差。

文宗太和八年九月甲午以李仲言為周易博士

[編輯]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 八年九月甲午,以李仲言為《周易》博士,充翰林侍講 學士。」

太和九年。秋七月甲子。以《周易》博士李訓為兵部侍 郎。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 九年秋七月甲子,以《周易》博士李訓為兵部侍郎、知 制誥,依前充翰林院侍講學士。」

[編輯]

太祖開寶三年召見王昭素令講乾卦

[編輯]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玉海》,開寶三年,知制誥 李穆薦王昭素,召見便殿。昭素著《易論》三十三篇,時 年七十餘,太祖賜坐,令講《乾卦》,召宰臣薛居正等觀 之,至九五「飛龍在天」,昭素對曰:「此爻正當陛下今日 之事,此書非聖人出,不能合其象。」三月辛亥,拜國子 博士。

太宗端拱元年八月幸太學命博士李覺講易經十月孔維等所校勘易經板成以獻

[編輯]

按《宋史太宗本紀》,端拱元年八月庚辰,幸太學。命博 士李覺講《易經》。按《李覺傳》:端拱元年,「太宗幸國子 監,謁文宣王畢,升輦將出西門,顧見講座,左右言覺 方聚徒講書。上即召覺,令對御講。覺曰:陛下六龍在 旁,臣何敢輒升高座。」上因降輦,令有司張幕㡩,設別 坐。詔覺講《周易》之《泰卦》。從臣皆列坐。覺因述天地感 通,「君臣相應」之旨,上甚悅,特賜帛百匹。

按《玉海》:「端拱元年,孔維等奉敕校勘孔穎達《五經正 義》,詔國子監鏤板行之。易則維等四人校勘,李說等 六人詳勘,又再校。十月,板成以獻。」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六月上作周易詩三章賜群臣和九月易經重刻板本

[編輯]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大中祥符七年六 月庚辰,上作《周易》詩三章,賜群臣和。至是遍詠經史, 百僚並賦九月《易》詩,重刻板本,仍命陳彭年、馮元校 定。自後九經及釋文有訛缺者,皆重校刻板。」

天禧元年以馮元查道等講易於宣和門北閣

[編輯]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馮元傳》:元擢崇文院檢 討,兼國子監直講。真宗召元講《易》。元進說曰:「地天為 泰者,以天地之氣交也。君道至尊,臣道至卑,唯上下 相與,則可以輔相天地,財成萬化。」帝悅。天禧初,數與 查道、李虛己、李行簡等入講《易》於宣和門北閣。 天禧二年,詔以李見《易》樞,附驛以聞。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天禧二年。富順監 言。李見撰《易樞》十卷。詔附驛以聞。按宋史藝文志有易樞十卷不著姓

「名疑」 ,即李見所著。

仁宗寶元二年陸秉奏周易意學十卷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陸秉。字端夫。撰《意 學》十卷。寶元二年奏御。

慶曆元年吳祕獻劉牧易十卷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劉牧字長民。《易》十 卷。慶曆初。吳祕獻其書。詔獎之。田況為序。言數者宗 之。又《鉤隱圖》三卷。

皇祐元年九月所鐫周易石經畢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石室十三經》,孟蜀 所鐫,「皇祐元年歲次己丑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 工畢。」周易孫逄吉書。

皇祐三年,評事孫坦上《易經析蘊》十卷。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皇祐三年。評事孫 坦上《析蘊》十卷。帝嘉其勤博。

皇祐四年五月,田況上代淵所著《周易旨要》二十卷。 六月,上《周易節解》二十卷。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皇祐四年五月。知 益州田況上太常丞代淵所著《周易旨要》二十卷。丙 午以為祠部員外郎。又云:「皇祐 年,詔楊安國等以 《五經正義節解》為書。令先撰序及名。」安國等請名曰 《五經義宗》《五經精義序》進。讀畢賜茶而退。辛丑降付 邇英閣。四年六月壬寅。延和殿侍講學士上《五經精 義》《周易節解》二十卷。

至和元年宋咸上注周易十卷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至和元年十二月 十八日。宋咸上注《周易》十卷。詔褒論。

仁宗   年。御延和殿。詔講官。聽盧士宗講《易》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盧士宗傳》。仁宗御延和 殿。詔講官悉升殿。聽其講易。明日復命講泰卦。又詔 經筵官賈昌朝聽之。

英宗治平三年皇甫佖上所著周易精義

[編輯]

按《宋史英宗本紀》。不載按《玉海》。治平三年四月己 丑。工部侍郎皇甫佖。上所著《周易精義》。賜帛

神宗熙寧九年宗子克頠進周易開奧圖

[編輯]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熙寧九年五月二 十二日。宗子克頠。進《周易開奧圖》。詔褒之。

高宗建炎二年上親書大有大畜二卦於屏出示宰執

[編輯]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建炎二年九月二 十二日癸卯,內出親書左右素屏《旅獒》一篇,《大有》《大 畜》二卦,與孟子之言七,凡十扇,遣中使宣示宰執。

紹興五年上親書周易否泰卦賜張浚

[編輯]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五年十月庚 戌。右相張浚入見。上親書《周易》否泰卦賜之。

紹興六年林儵上所著《易說》。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六年,林儵乞 上所著《易書》,詔給事中朱震詳問。震言「用功至勤,仍 令明州給扎錄其所著《易說》及《天道大備書》《變卦纂 集》等合二十六卷上之。」二月甲辰,儵循資與堂除。 紹興八年,李授之上《易解》。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八年六月五 日。李授之上《易解》。除直祕閣。

紹興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內出御書《周易》,宣示館 職。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十三年六月 二十四日,內出御書《周易》,宣示館職。九月四日,上諭 輔臣曰:「學寫字不如便寫經書,不惟可以學字,又得 經書不忘。」

紹興十五年,劉翔進《易解》。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十五年十月 二十七日。劉翔進易解。

紹興十六年,吳沆進《易經璇璣》,郭伸上《易解》。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十六年。吳沆 進《易璇璣》三卷。二十七篇。四月郭伸上《易解》。

紹興十七年,吳適進《大衍圖》。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十七年四月。 「左迪功郎吳適進大衍圖。庚戌。令祕省詳之。」

紹興二十五年,書《乾卦》賜秦梓。張浚進所著《否泰卦 解義》。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二十五年。高 宗書《乾卦》賜侍講秦梓初。紹興五年十一月庚戌。右 相張浚入見。上親書《周易》否《泰》卦賜之。浚奏「自古小 人傾陷君子。莫不以朋黨為言。臣嘗考《泰》之初九,『拔 茅茹』以其彙征《象》以為志在外。蓋言其志在天下國 家。非為身故也。《否》之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徵象以為 志在君,則君子連類而退,蓋將以行善道,而未始忘 憂國愛君之心焉。觀二爻之義而考其用心,則朋黨 之論不攻而自破矣。臣又觀《否》《泰》之理,起於人君一 心之微,一念之正,其畫為陽,《泰》自是而起矣。一念之 不正,其畫為陰,《否》自是而起矣。《泰》之上六,三陰已盡, 復變為陽,則小人在外,而《泰》所由生焉。」二十五年八 月,以所著《否》《泰卦解義》進之。奏曰:「其事本諸一心。」 紹興二十七年,彭與上《周易義解》。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二十七年九 月,彭與上《周易義解》十冊、《神授易圖》四冊、《太極歌》一 冊、《易證詩》一冊、《羲文圖》二冊。館學看詳,謂「潛心象數, 訓釋淹貫。」詔補上州文學。

紹興三十年,宋大明上《周易解》。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三十年三月 七日。宋大明。上《周易解》。

紹興年,都絜進《易變體》。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續書目》:《易變體》十 六卷,紹興中,吏部郎中都絜進,謂《筮》有某卦之某卦 為變體。如蔡墨言「『潛龍勿用』,不曰《乾》初九,而曰《乾》之 《姤》;言『龍戰於野』,不曰《坤》上六,而曰《坤》之《剝》,此謂變體。 自《乾》之《姤》至《未濟》之解,以意演之,爻為一篇,凡三百 八十四篇。」

孝宗乾道二年以張行成進易可採除直徽猷閣

[編輯]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玉海》,乾道二年六月四 日,以行成進易,可採,除直徽猷閣。行成有《述衍》十卷, 《通變》四十卷。

乾道九年,詔胡銓進所解《周易》。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玉海》,乾道九年閏正月 二十三日,敷文直學士胡銓言,「聖訓令臣進所解諸 經,今先繕寫。《周易》《周禮》《禮記》《春秋》四經解。」詔令投進。 乾道年,晁昭德上《易故訓傳》十八卷。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晁昭德《易故 訓傳》十八卷,乾道中上之。

淳熙八年呂凝之上易書四十卷

[編輯]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玉海》,淳熙八年八月五 日。知閬州呂凝之上《易書》四十卷。上問輔臣。周必大 奏曰:「此本邵雍之學。蜀人張行成推衍之。凝之必講 學於行成。」上曰:「行成所著頗略。」必大曰:「凝之配年以 卦爻。所以加密淳熙十二年。林栗進《周易經傳集解》三十二卷。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玉海》,淳熙十二年四月 二十六日,知潭州林栗進「《經傳集解》三十二卷,《繫辭》 上下二卷,《文言》《說卦》《雜卦》共為一卷,《河圖》《洛書八卦 九疇》《大衍總會圖》《六十四卦立成圖》《大衍揲蓍解》共 為一卷,總三十六冊。」詔付祕省,敕書獎諭。

寧宗嘉定元年御書易泰卦以賜輔臣

[編輯]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嘉定元年御書書 之說命。《易》之《泰卦》。《詩》之《天保》。以賜輔臣。

理宗淳祐十一年八月辛亥上覽林光世易範詔赴闕是年講易終篇

[編輯]

按《宋史理宗本紀》:淳祐十一年八月「辛亥,詔比覽林 光世《易、範》《明易推星配象演義》,有司其以禮津遣赴 闕。」

按《玉海》:「淳祐十一年,講《易》終篇,賜詩。」

度宗咸淳六年六月詔以易傳序天下士子宜肄其文

[編輯]

按《宋史度宗本紀》:咸淳六年六月,詔「《太極圖說》《西銘 易傳序》,天下士子,宜肄其文。」

[編輯]

廢帝天德三年置國子監易用王弼韓康伯註其書自國子監印之授諸學校

[編輯]

按《金史廢帝本紀》。不載。按《選舉志》。「凡養士之地曰 國子監。始置於天德三年。凡經《易》則用王弼、韓康伯 註。自國子監印之,授諸學校。」

世宗大定二十三年九月譯經所進所譯易經

[編輯]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三年秋九月己巳,譯經 所進所譯《易》《書》《論語》《孟子》等書。上謂宰臣曰:「朕所以 令譯五經者,正欲女直人知仁義道德所在耳。」命頒 行之。

[編輯]

世祖至元八年取易經乾元之義國號大元

[編輯]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八年詔曰:「可建國號曰大元, 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孰名資始 之功;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 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匪為之溢美;孚休惟永, 尚不負於艱難。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至元二十四年,定國子學制,以次讀《易經》。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按《選舉志》:「至元二十四年, 立國子學而定其制,凡讀書必先《孝經》、小學、《論語》《孟 子》、大學、《中庸》,次及《詩》《書》《禮記》《周禮》《春秋》《易》。博士助教 親授句讀、音訓、正、錄、伴讀以次傳習之,講說則依所 讀之序。」

仁宗皇慶二年詔經題易義以程朱為主

[編輯]

按《元史仁宗本紀》。不載。按《選舉志》:皇慶二年十一 月,詔定考試程式。《周易》以程氏、朱氏為主,兼用註疏。

[編輯]

太祖洪武三年詔鄉會試易經主程朱註古註疏

[編輯]

按《明朝開天紀》:「洪武三年四月己亥,詔自洪武三年 八月為始,鄉試會試第一場試五經義,各試本經一 道」,易主程朱氏註古註疏。

洪武十七年頒行科舉程式。《易》專主程朱傳義 按《明朝紀事本末》:「洪武十七年春三月,頒行科舉程 式。凡三年大比鄉試試三場。八月初九日,試《四書義》, 《三經義》,《四經義》。《易》主程朱傳義。」

成祖永樂元年楊士奇進講易經

[編輯]

按《明外史金幼孜傳》:「成祖即位,幼孜與解縉等同直 文淵閣,遷侍講。時翰林坊局講書,東宮皆先具經義, 閣臣閱正呈,帝覽,乃進講解縉《書》、楊士奇《易》、胡廣《詩》、 幼孜《春秋》。」

永樂十二年十一月,詔:纂修《易經大全》十四卷 按《明朝肇運紀》,永樂十二年十一月甲寅,上諭行在 翰林學士廣、侍講榮幼孜曰:「五經、《四書》,皆聖賢精義 要道,其傳注之外,諸儒議論有發明餘蘊者,爾等採 其切當之言,增附於下,務極精備。」

按明史官焦竑《經籍志》:「成祖皇帝敕修《易經大全》十 四卷。」

永樂十三年九月己酉,「《易經大全》成」,上御殿受之,群 臣表賀。

按:《明朝肇運紀》云云。

仁宗洪熙 年敕修周易直指十卷

[編輯]

按《明史官焦竑經籍志》:「仁宗皇帝敕修《周易直指》十 卷。楊士奇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