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32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二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三百二十四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二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二十四卷目錄

 經學部總論二

  隋書經籍志六藝總序 儒林傳序

  唐書儒學傳序

  遼史文學傳序

  宋崇文總目儒家類序

  金史文藝傳序

  元史儒學傳序

  明外史儒林傳序

 經學部總論三

  周荀子儒效篇

  莊子天下篇

  漢淮南子泰族訓

  桓寬鹽鐵論論儒第十一

  韓嬰詩外傳論儒

  劉向新序雜事第五二則

  揚雄法言學行篇 問神篇 寡見篇 五百篇

  後漢班固白虎通五經篇

  晉陶潛群輔錄八儒

經籍典第三百二十四卷

經學部總論二

[編輯]

隋書

[編輯]

《經籍志六藝總序》

[編輯]

傳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之君子,多識 而不窮,畜疑以待問。學不踰等,教不凌節。言約而易 曉,師逸而功倍。且耕且養,三年而成一藝。」自孔子沒 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學者離群索居,各為 異說。至於戰國,典文遺棄,六經之儒不能究其宗旨, 多立小數。一經至數百萬言,致令學者難曉,虛誦問 「答,脣腐齒落而不知益。且先王設教,以防人慾,必本 於人事,折之中道。上天之命,略而罕言,方外之理,固 所未說。」至後漢好圖讖,晉世重元言,穿鑿妄作,日以 滋生。先王正典,雜之以妖妄,《大雅》之論,汨之以放誕。 陵夷至於近代,去正轉疏,無復師資之法。學不心解, 專以浮華相尚,豫造雜難,擬為讎對,遂有「芟角」、「反對」、 「互從」等諸翻競之說,馳騁煩言,以紊彝敘,譊譊成俗, 而不知變。此學者之蔽也。班固列六藝為九種,或以 緯書解經,合為十種。

《儒林傳序》

[編輯]

「儒之為教大矣,其利物博矣,篤父子,正君臣,尚忠節, 重仁義,貴廉讓,賤貪鄙」,開政化之本源,鑿生民之耳 目,百王損益,一以貫之。雖世或污隆,而斯文不墜,經 邦致治,非一時也。涉其流者,無祿而富;懷其道者,無 位而尊。故仲尼頓挫於魯君,孟軻抑揚於齊後,荀卿 見珍於彊楚,叔孫取貴於隆漢。其餘處環堵以驕富 貴,安陋巷而輕王公者,可勝數哉!自晉室分崩,中原 喪亂,五胡交爭,經籍道盡。魏氏發跡代陰,經營河朔, 得之馬上,茲道未弘。暨夫太和之後,盛修文教,搢紳 碩學,濟濟盈朝,縫掖巨儒,往往傑出。其雅誥奧義,宋 及齊、梁不能尚也。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 左《周易》則王輔嗣,《尚書》則孔安國,《左傳》則杜元凱,《河 洛左傳》則服子慎,《尚書》《周易》則鄭康成,《詩》則並主於 毛公,《禮》則同遵於鄭氏。大抵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 學繁蕪,窮其枝葉。考其終始,要其會歸,其立身成名, 殊方同致矣。爰自漢魏,碩學多清通。逮乎近古,巨儒 必鄙俗,文武不墜。弘之在人,豈獨愚蔽於當今,而皆 明哲於往昔。在乎用與不用,知與不知耳。然曩之弼 諧庶績,必舉德於鴻儒;近代左右邦家,咸取士於刀 筆,縱有學優入室,勤踰刺股,名高海內,擢第甲科,若 命偶時來,未有望於青紫,或數將運舛,必委棄於草 澤。然則古之學者,祿在其中;今之學者,困於貧賤。明 達之人,志識之士,安肯滯於所習,以求貧賤者哉?此 所以「儒罕通人,學多鄙俗」者也。昔齊列康莊之第,多 士如林;燕起碣石之宮,群英自遠。是知俗易風移,必 由上之所好。非夫聖明御世,亦無以振斯頹俗矣。自 正朔不一,將三百年,師說紛綸,無所取正。高祖膺期 纂歷,平一寰宇,頓天網以掩之,賁旌帛以禮之,設好 爵以縻之,於是四海九州,強學待問之士,「靡不畢集 焉。」天子乃整萬乘,率百寮遵問道之儀,觀釋奠之禮。 博士罄懸河之辯,侍中竭重席之奧,考正亡逸,研覈 異同,積滯群疑,渙然冰釋。於是超擢奇雋,厚賞諸儒, 京邑達於四方,皆啟黌校。齊、魯、趙、魏,學者尤多。負笈 追師,不遠千里,講誦之聲,道路不絕。中州儒雅之盛自漢、魏以來,一時而已。及高祖暮年,精華稍竭,不悅 儒術,專尚刑名,執政之徒,咸非篤好。暨仁壽間,遂廢 天下之學,唯存國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煬帝即位, 復開庠序,國子郡縣之學,盛於開皇之初。徵辟儒生, 遠近畢至,使相與講論得失,於東都之下,納言定其 差次,一以聞奏焉。於時舊儒,多已凋亡,二劉拔萃出 類,學通南北,博極今古,後生鑽仰,莫之能測。所製諸 經義疏,搢紳咸師宗之。既而外事四夷,戎馬不息,師 徒怠散,盜賊群起。禮義不足以防君子,刑罰不足以 威小人,空有建學之名,而無弘道之實,其風漸墜,以 至滅亡。方領矩步之徒,亦多轉死溝壑。凡有經籍,自 此皆湮沒於煨塵矣。遂使後進之士,不復聞《詩》《書》之 言,皆懷攘寇之心,相與陷於不義。《傳》曰:「學者將植,不 學者將落。」然則盛衰是繫,興亡攸在,有國有家者,可 不慎歟?諸儒有身沒道存,遺風可想,皆採其餘論,綴 之於此篇雲。

唐書

[編輯]

《儒學列傳序》

[編輯]

高祖始受命,鉏纇夷荒,天下略定,即詔有司立周公、 孔子廟於國學,四時祠求。其後,議加爵土。國學始置 生七十二員,取三品以上子弟若孫為之;太學百四 十員,取五品以上;四門學百三十員,取七品以上;郡 縣三等:上郡學置生六十員,中下以十為差;上縣學 置生四十員,中下亦以十為差。又詔「宗室功臣子孫」, 就祕書外省別為小學。太宗身櫜鞬,風纚露沐,然銳 情經術。即王府開文學館,召名儒十八人為學士,與 議天下事。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館,悉引內學士番宿 更休。聽朝之間,則與討古今,道前王所以成敗,或日 昃夜艾,未嘗少怠。貞觀六年,詔罷周公祠,更以孔子 為先聖,顏氏為先師,盡召天下惇師老德,以為學官。 數臨幸觀釋菜,命祭酒、博士講論經義,賜以束帛。生 能通一經者得署吏,廣學舍千二百區,三學益生員, 並置書、算二學,皆有博士,大抵諸生員至三千二百。 自元武屯營飛騎,皆給博士授經,能通一經者聽入 貢。限四方秀艾,挾策負素,坌集京師,文治煟然勃興。 於是新羅、高昌、百濟、吐蕃、高麗等群酋長,並遣子弟 入學,鼓笥踵堂者凡八千餘人,紆侈袂,曳方履,誾誾 秩秩,雖三代之盛,所未聞也。帝又讎正《五經》繆闕,頒 天下示學者,與諸儒稡章句為義疏,俾久其傳。因詔 前代通儒梁皇偘、褚仲都、周熊安生、沈重,陳沈文阿、 周弘正、張譏,隋何妥、劉炫等子孫,並加引擢。二十一 年,詔「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堂生、戴 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眾、杜子春、馬融、盧植、鄭元、服 虔、何休、王肅、王弼、杜預、范甯二十一人,用其書,行其 道,宜有以褒大之,自今並配享孔子廟庭。」於是唐三 百年之盛稱。「貞觀」,寧不其然?高宗尚吏事,武后矜權 變,至諸王、駙馬皆得領祭酒。初,孔穎達等始署官,發 《五經》題與諸生酬問,及是,惟判祥瑞案三牒即罷。元 宗詔群臣及府郡舉通經士,而褚無量、馬懷素等勸 講禁中,天子尊禮,不敢盡臣之。置集賢院,部分典籍, 乾元殿博彙群書,至六萬卷,經籍大備,又稱「開元」焉。 祿山之禍,兩京所藏,一為炎埃,官幐私楮,喪脫幾盡。 於是嗣帝區區救亂,未之得,安暇語貞觀、開元事哉? 自楊綰、鄭餘慶、鄭覃等以大儒輔政,議優學科,先經 誼,黜進士,後文辭,亦弗能克也。文宗定《五經》,鑱之石、 張參等是正訛文,寥寥一二可紀。由是觀之,始未嘗 不成於艱難,而後敗於易也。嘗論之,武為救世砭劑 文,其膏粱歟亂已定,必以文治之,否者,是病損而進 砭劑,其傷多矣。然則武得之武治之,不免霸且盜,聖 人反是而王。故曰:「武創業,文守成」,百世不易之道也。 若乃舉天下一之於仁義,莫若儒。儒得其人,乃能光 明厥功,宰相大臣是也。至專誦習傳授,無它大事業 者,則次為《儒學篇》。

遼史

[編輯]

《文學傳序》

[編輯]

遼起松漠,太祖以兵經略方內,禮文之事,固所未遑。 及太宗入汴,取晉圖書禮器而北,然後制度漸以修 舉。至景聖間,則科目聿興,士有由下僚擢陞侍從,駸 駸崇儒之美。但其風氣剛勁,三面鄰敵,歲時以蒐獮 為務,而典章文物,視古猶闕。然二百年之業,非數君 子為之綜理,則後世惡所考述哉!

宋崇文總目

[編輯]

《儒家類序》

[編輯]

仲尼之業,垂之《六經》,其道博閎,君人治物,百王之用 微,是無以為法。故自孟軻、揚雄、荀況之徒,又駕其說, 扶而大之。歷世諸子,轉相祖述,自名一家,異端其言, 或破碎於大道,然計其作者之意,要之孔氏不有殊 焉。

金史

[編輯]

《文藝傳序》

[編輯]
金初未有文字,世祖以來,漸立條教。太祖既興,得遼
考證
舊人用之,使介往復,其言巳文。太宗繼統,乃行選舉

之法。及伐宋,取汴,經籍圖書,宋士多歸之。熙宗款謁 先聖,北面如弟子禮。世宗、章宗之世,儒風丕變,庠序 日盛,士繇科第位至宰輔者接踵。當時儒者雖無專 門名家之學,然而朝廷典策,鄰國書命,粲然有可觀 者矣。金用武得國,無以異於遼,而一代製作能自樹 立,唐宋之間有非遼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傳》曰: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文治有補於人之家國,豈一日 之效哉!

元史

[編輯]

《儒學傳序》

[編輯]

前代史傳,皆以儒學之士分而為二:以經藝顓門者 為儒林,以文章名家者為文苑。然儒之為學一也,《六 經》者斯道之所在,而文則所以載夫道者也。故經非 文則無以發明其旨趣,而文不本於六藝,又烏足謂 之文哉?由是而言,經藝文章,不可分而為二也明矣。 元興百年,上自朝廷內外名宦之臣,下及山林布衣 之士,以通經能文顯著當世者,彬彬焉眾矣。今皆不 復為之分別,而採取其尤卓然成名、可以輔教傳後 者,合而錄之為《儒學傳》。

明外史

[編輯]

《儒林傳序》

[編輯]

自《宋史》分道學、《儒林》為二,尊周、程、張、邵、朱、張七子為 道學,而附以程氏、朱氏之門人,於是天下知伊雒淵 源上接洙泗,雖世之鉅儒宿學,而其學術苟有毫釐 銖黍之岐,即不得承宗派而嗣統緒,甚嚴且正已。明 代二百七十餘年間,能昌明理學者頗眾,顧堪與程、 朱鼎峙,殆難其人。國初諸儒乃朱氏門徒,何、王、金、許 之苗裔也,雖稍式微,而矩矱繩墨,儼然具在。其後曹 端、薛瑄、吳與弼、胡居仁輩,持論最篤,造詣亦純,庶幾 希風伊、雒矣。學術之分,則自陳獻章始,至王守仁而 別立宗旨,顯與朱氏枘鑿。宗獻章者曰:「江門之學,孤 行獨詣,教未宏而弊亦少。」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學,以 穎悟為主。聰明才智之士,爭相倡和」,門徒遍天下,流 傳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攷夫正、嘉以後,篤信 程朱,不遷異說,無復幾人。如呂柟、羅欽順、高攀龍、顧 憲成輩,乃其卓卓者。蓋明代諸儒,原不逮宋,故不別 標「道學」之名,而止核其品詣無疵者,作《儒林傳》。餘子 有事績可紀,則列於他傳,茲不復及。隆慶、萬曆時,瑄 居仁、獻章守仁祀於學宮,終明世四人而已。論定之 責,俟後之君子。

經學部總論三

[編輯]

荀子

[編輯]

《儒效篇》

[編輯]

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 屬天下,惡天下之倍周也。履天下之籍,聽天下之斷, 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稱貪焉;殺管叔,虛殷國,而 天下不稱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 十三人,而天下不稱偏焉;教誨開導成王,使諭於道, 而能揜跡於文、武。周公歸周,反籍於成王,而天下不 輟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天子也者,不可以少 當也,不可以假攝為也。能則天下歸之,不能則天下 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 之離周也。成王冠成人,周公歸周反籍焉,明不滅主 之義也。周公無天下矣,鄉有天下,今無天下,非擅也; 成王鄉無天下,今有天下,非奪也。變勢次序節然也。 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誅兄而非暴也,君臣易 位而非不順也。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業,明枝主之 義,抑亦變化矣。天下厭然猶一也,非聖人莫之能為, 夫是之謂大儒之效。秦昭王問孫卿曰:「儒無益於人 之國。」孫卿曰:「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 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則勢在本朝而宜;不用,則退編 百姓而愨,必為順下矣。雖困窮凍餒,必不以邪道為 貪;無置錐之地,而明於持社稷之大義。嗚呼!而莫之 能應。」然而通乎財萬物、養百姓之經紀,勢在人上,則 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則社稷之臣,國君之寶也。雖隱 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仲尼將為司寇, 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潰氏踰境 而徙。魯之鬻牛馬者不豫賈,必蚤正以待之者也。居 於闕黨,闕黨之弟子罔不分有親者,取多孝悌以化 之也。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為人 下如是矣。」王曰:「然則其為人上何如?」孫卿曰:「其為人 上也,廣大矣,志意定乎內,禮節修乎朝,法」則度量正 乎官,忠信愛利形乎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 下不為也。此君義信乎人矣。通於四海,則天下應之。 如讙是何也?則貴名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謳歌而 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 無思不服。」此之謂也。夫其「為人下也如彼,其為人上 也如此。何謂其無益於人之國也?」昭王曰:「善。先王之 道,仁人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謂中?」曰:「禮義是也。道者, 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 君子之所謂賢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謂也;君子 之所謂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謂也;君子之所 謂辨者,非」能遍辯人之所辯之謂也;君子之所謂察 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謂也,有所正矣,相高下,視 磽肥,序五種,君子不如農人。通財貨,相美惡,辯貴賤, 君子不如賈人。設規矩,陳繩墨,便備用,君子不如工 人。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薦撙,以相恥怍,君子 不若惠施、鄧析也。若夫謫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 賢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萬物得其宜,事 變得其應,慎墨不得進其談,惠施、鄧析不敢竄其察。 言必當理,事必當務,是然後君子之所長也。凡事行 有益於理者立之,無益於理者廢之,夫是之謂中事。」 凡知說有益於理者為之,無益於理者舍之,夫是之 謂「中說。」事行失中謂之奸事;知「說失中,謂之奸道。」奸 事奸道,治世之所棄,而亂世之所從服也。若夫充虛 之相施易也,堅白同異之分隔也,是聰耳之所不能 聽也,明目之所不能見也,辯士之所不能言也,雖有 聖人之知,未能僂指也。不知無害為君子,知之無損 為小人。工匠不知無害為巧,君子不知無害為治。王 公好之則亂法,百姓好之則亂事。而狂惑戇陋之人, 乃始率其群徒,辯其談說,明其辟稱,老身長子,不知 惡也。夫是之謂上愚,曾不如好相雞狗之可以為名 也。《詩》曰:「為鬼為蜮,則不可得。有靦面目,視人罔極。作 此好歌,以極反側。」此之謂也。我欲賤而貴,愚而智,貧 而富,可乎?曰:「其惟學乎!」彼學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 君子也知之,聖人也。上為聖人,下為士君子,孰禁我 哉?鄉也混然,塗之人也,俄而並乎堯禹,豈不賤而貴 矣哉!向也效門室之辯,混然曾不能決也。俄而原仁 義,分是非,圖迴天下於掌上而辨白黑,豈不愚而智 矣哉!向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舉在此,豈 不貧而富哉?今有人於此,屑然藏千」鎰之寶,雖行貸 而食,人謂之富矣。彼寶也者,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 可食也,賣之不可僂售也。然而人謂之富,何也?豈不 以大富之器誠在此也?是杅杅亦富人已,豈不貧而 富矣哉?故君子無爵而貴,無祿而富,不言而信,不怒 而威,窮處而榮,獨居而樂,豈不至尊至富、至重至嚴 之情舉積此哉?故曰貴名不可以比周爭也,不可以 夸誕有也,不可以勢重脅也,必將誠此,然後就也。爭 之則失,讓之則至,遵道則積,夸誕則虛。故君子務修 其內而讓之於外,務積德於身而處之以遵道。如是 則貴名起之如日月,天下應之如雷霆。故曰:君子隱 而顯,微而明,辭讓而勝。《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此之謂也。鄙夫反是,比周而譽愈少,鄙爭而名愈辱, 煩勞以求安利,其身愈危。《詩》曰:「民之無良,相怨一方; 受爵不讓,至於已斯亡。」此之謂也。故能小而事大,辟 之是猶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無適也;身不肖而 誣賢,是猶傴伸而好升高也,指其頂者愈眾。故明主 譎德而序位,所以為不亂也;忠臣誠能然後敢受職, 所以為不窮也。分不亂於上,能不窮於下,治辯之極 也。《詩》曰:「平平左右,亦是率從。」是言上下之交不相亂 也。以容俗為善,以財貨為寶,以養生為已,至道是民 德也。行法至堅,不以私慾亂所聞,如是則可謂勁士 矣。行法至堅,好修正其所聞,以矯飾其情性,其言多 當矣,而未諭也,其行多當矣,而未安也,其知慮多當 矣,而未周密也。上則能大其所隆,下則能開導不已, 若者如是,則可謂篤厚君子矣。修百王之法,若辯白 黑,應當時之變,若數一二,行禮要節而安之,若生四 肢,要時立功之巧,若詔四時,平正和民之善,億萬之 眾,而博若一人,如是,則可謂聖人矣。「井井兮其有條 理也;嚴嚴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終始也,厭厭 兮其能長久也,樂樂兮其執道不殆也,炤炤兮其用 知之明也,修修兮其用統類之行也,綏綏兮其有文 章也,熙熙兮其樂人之臧也,隱隱兮其恐人之不當 也。如是則可謂聖人矣。」此其道出乎一曷?謂一曰執 神,而固曷?謂神?曰「盡善浹洽之謂神,萬物莫足以傾 之之謂固」,神固之謂聖人。聖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 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詩》《書》《禮》《樂》之歸是 矣。《詩》言是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 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風》之所以為不逐 者,取是以節之也。《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 之也;《大雅》之所以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頌》之所 以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畢矣。鄉是者臧, 倍是者亡。鄉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 嘗有也。客有道曰:「孔子曰:『周公其盛乎!身貴而愈恭, 家富而愈儉,勝敵而愈戒』。應之曰:『是殆非周公之行,

非孔子之言。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
考證
履天子之籍,負』」扆而坐,諸侯趨走堂下。當是時也,夫

又誰為恭矣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 十三人焉。周之孫子苟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 諸侯孰謂周公儉哉?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 東面而迎太歲,至汜而汜,至懷而懷,至共頭而山隧。 霍叔懼曰:「出三日而五災至,無乃不可乎?」周公曰:「刳 比干而囚箕子,飛廉惡來知政,夫又惡有不可焉?」遂 選馬而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厭旦於牧之野,鼓 之而紂卒易鄉,遂乘殷人而進誅紂。蓋殺者非周人, 因殷人也。故無首虜之獲,無蹈難之賞。反而定三革, 偃五兵,合天下,立聲樂。於是《武》《象》起而《韶》《濩》廢矣。四 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故「外闔不閑,跨天 下而無靳。當是時也,夫又誰為戒矣哉?造父者,天下 之善御者也,無輿馬則無所見其能。羿者,天下之善 射者也,無弓矢則無所見其巧。」大儒者,善調一天下 者也,無百里之地,則無所見其功。輿固馬選矣,而不 能以致遠,一日而千里,則非造父也。弓調矢直矣,而 不能以射遠,中微,則「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以 調一天下,制強暴,則非大儒也。彼大儒者,雖隱於窮 閻漏室,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在一大 夫之位,則一君不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成名,況乎 諸侯莫不願得以為臣,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國莫 能與之爭勝,笞捶暴國,齊一天下而莫能傾也,是大 儒之」徵也。其言有類,其行有禮,其舉事無悔,其持險 應變曲當,與時遷徙,與世偃仰,千舉萬變,其道一也, 是大儒之稽也。其窮也,俗儒笑之。其通也,英傑化之, 嵬瑣逃之,邪說畏之,眾人愧之。通則一天下,窮則獨 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汙,非大 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 有雅儒者,有大儒者,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 俗人者,逢衣淺帶,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 繆學雜舉,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 《詩》《書》。其衣冠行偽,已同於世俗矣;然而不知惡者,其 言議談說,已無異於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分別,呼先 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積足以掩其口,則揚 揚如也。隨其長子,事其便辟,舉其上客,傯然若終身 之虜,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法後王,一制度,隆 禮義而殺《詩》《書》,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齊 法教之所不及,見聞之所未至,則知不能類也。知之 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 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法先王,統禮義, 一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苟仁義之類 也,雖在鳥獸之中,若別白黑,倚物怪變,所未嘗聞也, 所未嘗見也。卒然起一方,則舉統類而應之,無所儗。 請幫助識別此字。張法而度之,則請幫助識別此字。「然,若合符節,是大儒者也。」故人 主用俗人則萬乘之國亡,用俗儒則萬乘之國存,用 雅儒則千乘之國安,用大儒則百里之地久。而後三 年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用萬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 朝而霸。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 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 之謂聖人。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毫 釐,無他道焉已乎行之矣。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 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不聞 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故人無師 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雲能則必為亂,察 則必為怪,辯則必為誕。人有師有法,而知則速通,勇 則速「威,雲能則速成,察則速盡,辨則速論。故人有師 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人無師法 則隆情矣,有師法則隆性矣。而師法者,所得乎情,非 所受乎性,不足以獨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 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乎?」《注》錯: 「習俗,所以化性也;並一而不貳,所以成積」也。習俗移 志,安久移質,並一而不貳,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 故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旦暮積之謂之歲,至高 謂之天,至下謂之地,宇中六指謂之極塗之人,百姓 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 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斲「削而為工匠,積販貨而為 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繼事而都國 之民安習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 天性也,積靡使然也。故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 則為君子矣;縱情性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為君 子則常安榮矣;為小人則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 榮而惡危辱,故惟君子為能得其所好,小人則日徼 其所惡。《詩》曰:「維此良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 復。民之貪亂,寧為荼毒。」此之謂也。人論志不免於曲 私,而冀人之以己為公也;行不免於汙漫,而冀人之 以己為修也;其愚陋溝瞀,而冀人之以己為知也。是 眾人也,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修;「知而 好問,然後能才」;公修而才,可謂小儒矣。志安公,行安 修,知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之三公也;小儒者,諸侯大夫士也。眾人者,農工商賈也。禮 者,人主之所以為群臣,寸尺尋丈檢式也,人倫盡矣。 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言道德之求,不 下於安存,言志意之求,不下於事,言道德之求不二 後王。道過三代謂之「蕩」,法二後王謂之「不雅。」高之下 之,小之臣之,不外是矣。是君子之所以騁志意於壇 宇宮庭也。故諸侯問政,不及安存,則不告也;匹夫問 學,不及為士,則不教也;百家之說,不及先王,則不聽 也。夫是之謂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

莊子

[編輯]

《天下篇》

[編輯]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 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 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

淮南子

[編輯]

《泰族訓》

[編輯]

五行異氣而皆適調,六藝異科而皆同道。溫惠柔良 者,《詩》之風也。淳龐敦厚者,《書》之教也。清明條達者,《易》 之義也。恭儉尊讓者,《禮》之為也。寬裕簡易者,《樂》之化 也。刺譏辯義者,《春秋》之靡也。故《易》之失鬼,《樂》之失淫, 《詩》之失愚,《書》之失拘,《禮》之失忮?《春秋》之失訾?「六者聖 人兼用而財制之。失本則亂,得本則治。其美在調,其」 失在「權。」

桓寬鹽鐵論

[編輯]

《論儒第十一》

[編輯]

《御史》曰:「文學祖述《仲尼》,稱誦其德,以為自古及今,未之有也。」 然孔子修道齊魯之間,教化洙泗之上,弟子不為變,當世不為治,魯國之削滋甚。齊宣王褒儒尊學,孟軻、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祿,不任職而論國事,蓋齊稷下先生千有餘人,當此之時,非一公孫弘也。弱燕攻齊,長驅至臨淄,湣王遁迯死於莒而不能救,王建禽於秦,與之俱虜而不能存。若此儒者之安國尊君,未始有效也。

《文學》曰:「無鞭策,雖造父不能調駟馬;無勢位,雖舜禹 不能治萬民。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故軺車良馬,無以馳之,聖德仁義,無所施之。齊宣之 時,不顯賢進士,國家富強,威行敵國,及湣王奮二世 之餘烈,南舉楚淮,北並巨宋,苞十二國,西摧三晉,卻 彊晉,五國賓從,鄒魯之君,泗上諸侯皆入臣矜功不」 休,百姓不堪,諸侯諫不從,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田 駢如薛,而孫卿適楚,內無良臣,故諸侯合謀而伐之。 王建德流說,信反間,用後勝之計,不與諸侯從親,以 亡國為秦所禽,不亦宜乎!

《御史》曰:「伊尹以割烹事湯,百里奚飯牛要穆公,始為苟合,信然與之。伯王何言不從,何道不行?故商君以王道說孝公,不用,即以彊國之道,卒以就功。鄒子以儒術於世主,不用,即以變化始終之論,卒以顯名。故馬效千里,不必胡、代。士貴成功,不貴文辭;孟軻守舊術,不知世務,故困於梁宋;孔子能方不能圓,故饑於黎丘。」 今晚世之儒勤德,時有乏匱,言以為非,因此不行。自周室以來千有餘歲,獨有文、武、成、康,如言必參一焉,取所不能及而稱之,猶躄者能言,遠不能行也。聖人異塗同歸,或行或止,其趣一也。商君雖革法改教,志存於強國利民;鄒子之作變化之術,亦歸於仁義。祭仲自貶損以行權,時也。故小枉「大直,君子為之。」 今硜硜然守一道,引《尾生》之意,即晉文之譎諸侯以尊周室,不足道,而管仲蒙恥辱以存亡,不足稱也。

《文學》曰:「『伊尹之於湯,知聖主也;百里之歸秦,知明君 也。二君之能知霸王,其冊素形於己,非暗而以冥冥 決事也。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如何其苟合而以成霸王也?君子執德秉義而行,故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孟子曰:『居今之朝,不易其 俗,而成千乘之勢,不能一朝居也。寧窮饑,居於陋巷』」, 安能變己而從俗也?闔廬殺僚,公子札去而之延陵, 終身不入吳國。魯公殺子赤,叔眄退而隱處,不食其 祿,虧義得尊,枉道取容,效死不為也。「聞正道而行,釋 事而退,未聞枉道以求容也。」

御史曰:「《論語》云:『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有是言而行不足從也。季氏為無道,逐其君,奪其政,而冉求、仲由臣焉。禮,男女不授受,不交爵。孔子適衛,因嬖臣彌子瑕以見衛夫人,子路不悅。子瑖,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男女不交,孔子見南子,非禮也。禮義由孔氏出,且貶道以求容,惡在其釋事而退也?

文學曰:「天下不平,庶國不寧,明王之憂也;上無天子, 下無方伯,天下煩亂,賢聖之憂也。是以堯舜洪水,伊 尹憂民,管仲束縛,孔子周流。憂百姓之禍而欲安其 危也,是以負鼎俎囚拘,匍匐以救之。故追亡者趨,拯 溺者濡。今民陷溝壑,雖欲無濡,豈得已哉?」御史默不

考證

韓嬰詩外傳

[編輯]

《論儒》

[編輯]

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無車馬則無所見其能。羿,天 下之善射者矣,無弓矢則無所見其巧。彼大儒者,調 一天下者也,無百里之地,則無所見其功。夫車固馬 選,而不能以致千里者,則非造父也;弓調矢直,而不 能射遠中微者,則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調一 天下制四裔者,則非大儒也。彼大儒者,雖隱居窮巷 「陋室,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爭名矣;用百里之 地,則千里國不能與之爭勝矣。箠笞暴國一齊,天下 莫之能傾,是大儒之勳。」其言有類,其行有禮,其舉事 無悔,其持檢應變曲當,與時遷徙,與世偃仰,千舉萬 變,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 有雅儒者,有大儒者。耳不聞學,行無正義,迷迷然以 富利為隆,是俗人也。逢衣博帶,略法先王,而足亂世 術,謬學雜其衣冠言行,為已同於世俗,而不知其惡 也。言談議說,已無異於老、墨,而不知分,是俗儒者也。 法先王一制度,言行有大法而明不能濟,法教之所 不及,聞見之所未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內不 自誣,外不誣人,是以尊賢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 儒者也。法先王依禮義,以淺持博,以一行萬。苟有仁 義之類,雖鳥獸若別黑白,奇物變怪所未嘗聞見,卒 然起一方,則舉統類以應之,無所據,援法而度之,奄 然如合符節,是大儒者也。故人主用俗人則萬乘之 國亡,用俗儒則萬乘之國存,用雅儒則千里之國安, 用大儒?則千里之地,久而三年,天下諸侯為臣,用萬 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朝之白。《詩》曰:「周雖舊邦,其命 維新」,可謂白矣,謂文王亦可謂大儒已矣。

儒者,儒也。儒之為言,無也,不《易》之術也。千舉萬變,其 道不窮,《六經》是也。若夫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 別,朋友之序,此儒者之所謹守,日切磋而不舍也。雖 居窮巷陋室之下,而內不足以充虛,外不足以蓋形, 無置錐之地,明察足以持天。下舉在人上,則王公之 材也;小用使在位,則社稷之臣也。雖巖居穴處,而王 侯不能與爭名,何仁義之化存爾?如使王者聽其言, 信其行,則唐虞之法可得而觀,頌聲可得而聽。《詩》曰: 「先民有言,詢於芻蕘。」取謀之博也。

劉向新序

[編輯]

《雜事第五》

[編輯]

秦昭王問《孫卿》曰:「儒無益於人之國。」孫卿曰:「儒者法 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能致貴其上者也。人主用 之,則進在本朝;置而不用,則退編百姓,而敵必為順 下矣。雖窮困凍餒,必不以邪道為食。無置錐之地,而 明於持社稷之大計,叫呼而莫之能應,然而通乎裁 萬物養百姓之經紀,勢在人上則王公之才也;在人 下則社稷之臣,國君之寶也。雖隱於窮閭漏屋,人莫 不貴之,道誠存也。仲尼為魯司寇,沈猶氏不敢朝,飲 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潰氏踰境而走。魯之鬻牛馬 不豫賈布,正以待之也。居於闕黨,闕黨之子弟罔罟 分,有親者多取孝悌以化之也。儒者在本朝則美政, 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為人下如是矣。」王曰:「然則其為 人上何如?」孫卿對曰:「其為人也廣大矣,志意定乎內, 禮節修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官,忠信愛利形乎下,行 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不為也。若義信乎人矣, 通於四海,則天下之外應之而懷之,是何也?則貴名 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走而趨 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 人師。《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夫其為人,下也如彼,為人上也如此,何為其無益人 之國乎?昭王曰:「善。」

田贊衣儒衣而見荊王。荊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惡也?」 贊對曰:「衣又有惡於此者。」荊王曰:「可得聞耶?」對曰:「甲 惡於此。」王曰:「何謂也?」對曰:「冬日則寒,夏日則熱,衣無 惡於甲者矣。贊貧,故衣惡也。今大王萬乘之主也,富 厚無敵,而好衣人以甲,臣竊為大王不取也,意者為 其義耶?甲兵之事,析人之首,刳人之腹,墮人城郭,係」 人子女,其名尤甚不榮,意者為其貴耶?苟慮害人,人 亦必慮害之;苟慮危人,人亦必慮危之,其貴又甚不 安之。二者為大王無取焉,荊王無以應也。昔衛靈公 問陣,孔子言俎豆,賤兵而貴禮也。夫儒服先王之服 也,而荊王惡之。兵者,國之兇器也,而荊王喜之,所以 屈于田贊而危其國也。故《春秋》曰:「善為國者不師。」此 之謂也。

揚雄法言

[編輯]

《學行篇》

[編輯]

或曰:「《書》與經同。」

《書》謂傳記之書。《經》謂五經。

而世不尚。

漢文帝以《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記博士,獨五經博士列學科而已,故云「世不尚。」

「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啞爾》笑曰:「須以發策決科。」曰:「大人之學,為道也,小人之學,為利也。子為道乎?為利乎?」 或曰:「耕不穫,獵不饗,耕獵乎?」曰:「耕道而得道,獵德而 得德,是穫饗也。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貴 遷善。遷善也者,聖人之徒與?百川學海而至於海,丘 陵學山而不至於山,是故惡夫畫也。」

《問神篇》

[編輯]

或曰:「《經》可損益歟?」曰:「《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益 可知也。《詩》《書》《禮》《春秋》或因或作,而成於仲尼乎?其益 可知也。故夫道非天然,應時而造者,損益可知也。」或 曰:「《易》損其一,雖蠢知闕焉。至《書》之不備過半矣,而習 者不知,惜乎《書序》之不如《易》也。」曰:「彼數也,可數焉故 也。如《書》《序》,雖孔子亦末如之何矣。昔之說《書》者,序以」 百,而《酒誥》之篇俄空焉,今亡夫虞、夏之書渾渾爾,商 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下周者其書誰乎?或問:「聖人 之經不可使易知歟?」曰:「不可。天俄而可度,則其覆物 也淺矣;地俄而可測,則其載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 為萬物郭,五經之為眾說郛!」

書不經,非《書》也;言不經,非言也。言書不經,多多贅矣。 或問經之艱《易》。曰:「存亡。」或人不諭。曰:「其人存則易,亡 則艱。」

《寡見篇》

[編輯]

或問:「《五經》有辯乎?」曰:「惟五經為辯。說天者莫辯乎《易》, 說事者莫辯乎《書》,說體者莫辯乎《禮》,說志者莫辯乎 《詩》,說理者莫辯乎《春秋》,捨斯辯亦小矣。春木之芚兮, 援我手之鶉兮。去之五百歲,其人若存兮。」或曰:「譊譊 者,天下皆訟也,奚其存?」曰:「曼是為也,天下之亡,聖也 久矣。呱呱之子,各識其親。譊譊之學,各習其師。精而」 精之,是在其中矣。或曰:「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何謂也?」 曰:「玉不雕,璵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謨不作經。」或問:「司 馬子長有言曰:『《五經》不如老子之約也。當年不能極 其變,終身不能究其業』。」曰:「若是,則周公惑,孔子賊古 者之學,耕且養,三年通一經。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 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惡在老不老」也。

《五百篇》

[編輯]

或問:「天地簡易而聖人法之,何《五經》之支離?」曰:「支離, 蓋其所以為簡易也。已簡已易,焉支焉離?」

後漢班固白虎通

[編輯]

《五經篇》

[編輯]

孔子所以定《五經》者何?以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 凌遲,禮義廢壞,強陵弱,眾暴寡,天子不敢誅,方伯不 敢伐,閔道德之不行,故周流應聘,冀行其道德,自衛 反魯,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經以行其道。故孔子曰:「《書》 曰:『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也。」孔子 未定《五經》如何?周衰道微,綱散紀亂,五教廢壞,故五 常之經咸失其所。《易》象失理,則陰陽萬物失其性,而 乖設法謗之言,並作《書》三千篇,作《詩》三百篇,而歌謠 怨誹也。已作《春秋》,後作《孝經》何?欲專制正於《孝經》。夫 孝者,自天子下至庶人,上下通《孝經》者。夫製作禮樂, 仁之本,聖人道德已備,弟子所以復記。《論語》何見?夫 子遭事異變,出之號令失法,文王所以演《易》何?文王 受王,不率仁義之道,失為人法矣。己之調和陰陽尚 微,故演《易》使我得卒至於太平,日月之光明則如《易》 矣。伏羲作八卦何?伏羲始王天下,未有前聖法度,故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察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 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 德,以象萬物之情也。經所以有五何?經常也。有五常 之道,故曰五經。《樂》《仁》,《書》《義》;《禮》《禮》《易》、智,《詩》信也。人情有 五性,懷五常不能自成,是以聖人象天五常之道而 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五經何謂《易》?《尚書》《詩》《禮》《春秋》 也。《禮解》曰:「溫柔寬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 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 辭比」事,《春秋》教也。《春秋》何常也,則黃帝以來何以言 之?《易》曰:「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 以理,萬民以察。」後世聖人者,謂五常也。《傳》曰:「三王百 世計神元書,五帝之受錄圖世史記,從政錄帝魁已 來,除禮樂之書三千二百四十篇也。」

晉陶潛群輔錄

[編輯]

《八儒》

[編輯]

夫子沒後,散於天下,設於中國,成百氏之源,為綱紀 之儒。「居環堵之室,蓽門圭竇,甕牖繩樞,并日而食,以 道自居」者,有道之儒,子思氏之所行也。衣冠中,動作 順,大讓如慢,小讓如偽者,子張氏之所行也。《顏氏傳》 《詩》為道,為諷諫之儒。《孟氏傳》《書》為道,為疏通致遠之 儒。《漆雕氏傳》《禮》為道,為恭儉莊敬之儒。《仲梁氏傳》《樂》 「為道,以和陰陽,為移風易俗之儒。」《樂正氏傳》:「《春秋》為 道,為屬辭比事之儒。」《公孫氏傳》:「《易》為道,為潔淨精微 之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