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38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八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三百八十七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八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八十七卷目錄

 唐書部彙考一

  唐太宗貞觀八則 高宗永徽六則 顯慶二則 龍朔二則 咸亨一則 上元一則

  調露一則 中宗嗣聖十則 神龍四則 景龍二則 睿宗文明一則 景雲一則 先天

  二則 元宗開元五則 天寶一則 肅宗乾元三則 上元三則 代宗廣德二則 德宗

  建中二則 貞元二則 憲宗元和六則 穆宗長慶二則 文宗太和四則 開成五則

  武宗會昌二則 宣宗大中六則 懿宗咸通二則 僖宗中和一則 文德一則 昭宗光

  化一則 哀宗天祐一則

  後晉高祖天福一則 出帝開運一則

  宋太祖建隆一則 太宗淳化一則 真宗咸平二則 大中祥符一則 仁宗寶元一則

  慶曆二則 皇祐一則 至和一則 嘉祐四則 高宗建炎一則 紹興一則

  金廢帝天德一則 世宗大定三則 哀宗至正一則

 唐書部彙考二

  唐書藝文志正史

  宋史藝文志正史

  宋鄭樵通志正史

  馬端臨文獻通考正史考

 唐書部彙考三

  宋吳縝新唐書糾謬共二十則

經籍典第三百八十七卷

唐書部彙考一

[編輯]

[編輯]

太宗貞觀元年以房元齡監修國史以朱子奢褚遂良知起居事

[編輯]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房元齡傳》:「太子即位,為 中書令,進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 按《儒學》《朱子奢 傳》:「『貞觀初,以散官直國子學,累轉諫議大夫,弘文館 學士。帝嘗詔起居紀錄臧否,朕欲見之,以知得失,若 何』?子奢曰:『陛下所舉無過事。雖見無嫌,然以此開後 世史官之禍,可懼也』。」史官全身畏死,則悠悠千載,尚 有聞乎? 按《褚遂良傳》:博涉文史,工隸楷,遷諫議大 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記起居,大抵人君得觀之否?」 對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惡必記,戒人主不為 非法,未聞天子自觀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記邪』?」 對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職載筆,君舉必書』。劉洎曰:『使 遂良不記,天下之人亦記之矣』。帝曰:『朕行有三:一監 前代成敗,以為元龜;二進善人,共成政道;三斥遠群 小,不受讒言。朕守而弗失,欲史氏不能書,吾惡也』。」 貞觀三年,置起居郎,廢舍人,置修撰四人,掌國史。是 年,以令狐德棻兼修國史。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百官志》:「起居郎二人,從 六品上,掌錄天子起居法度。天子御正殿則郎居左, 舍人居右,有命俯陛以聽,退而書之,季冬以授史官。 貞觀初,以給事中、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或知起居 事。每仗下議政,起居郎一人執筆記錄於前,史官隨 之。其後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 若」仗在紫宸、內閣,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 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

貞觀三年。置起居郎。廢舍人。

史館修撰四人,掌修國史。

貞觀三年,置史館於門下省,以它官兼領。或卑位有才者,亦以「直館」稱,以宰相涖修撰。又於中書省置祕書、內省各館。

按《令狐德棻傳》:「貞觀三年,遷吏部侍郎,兼修國史。 貞觀八年,以許敬宗兼修國史。」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許敬宗傳》:「貞觀中,除著 作郎,兼修國史。」

貞觀十四年。敬播與許敬宗撰高祖太宗實錄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儒學敬播傳。始播與許 敬宗撰高祖實錄。興創業。盡貞觀十四年。

按《舊唐書敬播傳》:「播與給事中許敬宗撰高祖、太宗 實錄,自創業至於貞觀十四年。」

貞觀十七年,「高祖、《太宗實錄》」成。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房元齡傳》,「以撰 《高祖、太宗實錄》成,降璽書褒美,賜物一千五百段。」 按《孫處約傳》,「處約以預修《太宗實錄》成,賜物七百段。 三遷中書侍郎。」 按《敬播傳》,「播與許敬宗撰《高祖、太 宗實錄》凡四十卷,奏之,賜物五百段。」 按《許敬宗傳》, 「貞觀十七年,修《武德》《貞觀實錄》成,封高陽縣男,賜物 八百段。」

貞觀十 年,以《于志寧》監修《國史》。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于志寧傳》:「晉王為皇太 子,復拜左庶子,遷侍中,加光祿大夫,監修國史{{Annotation|。」按晉王為

《皇太子》事在十七年,此十七年以後事也。

}}

貞觀 年,李延壽兼修國史,撰《太宗政典》。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李延壽傳》:「貞觀中學士, 以修撰勞,轉御史臺主簿,兼直國史,遷符璽郎,兼修 國史。」

按《舊唐書李延壽傳》:「貞觀中,補太子典膳丞、崇賢館 學士,轉御史臺主簿,兼直國史。嘗撰《太宗政典》三十 卷,表上之。」

貞觀 年,以高馮監修《國史》。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高馮傳》,「馮字季輔,遷中 書令,兼檢校吏部尚書,監修國史。」

高宗永徽元年令張行成令狐德棻許敬宗等修國史以李義府兼修國史以劉延祐撰次國史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張行成傳》,「高宗即位,封 北平縣公,監修國史。」 按《令狐德棻傳》:「永徽初,復為 禮部侍郎,弘文館學士,監修國史,遷太常卿。」 按《許 敬宗傳》:「高宗即位,拜侍中,監修國史。」 按《李義府傳》, 「高宗立,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 按《文藝劉延祐傳》: 「伯父引之,永徽初,以著作郎、弘文館學士,與令狐德 棻、陽仁卿等」撰次《國史》。

永徽二年以李義府監修《國史》。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李義府傳》:「永徽 二年,兼修國史,加弘文館學士,尋擢拜中書侍郎同 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

永徽三年,拜褚遂良監修《國史》。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褚遂良傳》,「高宗即位,封 河南縣公,進郡公,再歲拜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 品,兼修國史。」

永徽四年以崔敦禮監修《國史》。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崔敦禮傳》,「永徽四年,拜 侍中,監修國史。」

永徽 年,以蘇引兼修《國史》。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令狐德棻傳》,「蘇引,蘇州 人,永徽中,累遷起居郎,兼修國史。」

永徽 年,撰《太宗實錄》。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儒學敬播傳》:「永徽後,仕 益貴,歷諫議大夫、給事中。始,播與許敬宗撰《高祖實 錄》,興創業,盡貞觀十四年。至是,又撰《太宗實錄》,訖二 十三年。」 按《令狐德棻傳》:「永徽蘇引以撰《太宗實錄》 勞,加朝散大夫,弘文館學士,論次國史,加朝請大夫, 封餘杭縣男,終司文郎中。」

按《舊唐書敬播傳》:「永徽初,拜著作郎,後歷諫議大夫、 給事中,並依舊兼修國史。又撰《太宗實錄》,從貞觀十 五年至二十三年,為二十卷,奏之,賜帛三百段。」

顯慶元年長孫無忌等表上武德貞觀二朝史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長孫無忌傳》:「顯 慶元年,無忌與史官國子祭酒令狐德棻綴集武德、 貞觀二朝史為八十卷,表上之。無忌以監領功,賜物 二千段。」

顯慶二年,以許圉師兼修《國史》。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許紹傳》:「紹少子 圉師,有器幹,博涉藝文,舉進士。顯慶二年,累遷黃門 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修國史。三年,以修《實錄》功, 封平恩縣男,賜物三百段。」

龍朔二年改起居郎為左史改祕書省曰蘭臺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百官志》起居郎註:「貞觀 三年置起居郎,廢舍人,龍朔二年曰左史。」

祕書省。龍朔二年,改「祕書省」 曰「蘭臺,監」 曰「大史」 ,少監曰「侍郎」 ,丞曰「大夫」 ,祕書郎曰「蘭臺郎。」

龍朔 年,張大素兼修《國史》。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張公謹傳》:「子大素,龍朔 中歷東臺舍人,兼修國史,著書百餘篇。」

咸亨四年以郝處俊監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郝處俊傳》:「咸亨 四年,監修國史。」

上元二年八月庚子以劉仁軌等監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劉仁軌傳》:「拜太子左庶 子,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上元二年八月庚子,太子左庶 子、同中書門下三品、樂成侯劉仁軌為左僕射,依舊 監修國史;中書門下三品,大理卿張文瓘為侍中,中 書侍郎同三品、甑山公郝處俊為中書令,監修國史 如故;吏部侍郎、檢校太子左庶子、監修國史李敬元 吏部尚書、兼太子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依前監」 修《國史》。

調露元年八月丁巳侍中郝處俊左庶子高智周黃門侍郎崔知溫給事中劉景先兼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中宗嗣聖 年以武承嗣監修國史按武后年今皆訂正作中宗年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武后本紀垂拱二年二月武承嗣同鳳閣鸞臺三品 按武承嗣傳垂拱初====
考證
以春官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監修國史。

嗣聖 年,以元萬頃、范履冰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文藝元萬頃傳》:「垂拱中, 歷鸞臺、天官二侍郎,春官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兼修國史。」

按《舊唐書范履冰傳》:「垂拱中,遷春官尚書,同鳳閣鸞 臺平章,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以路敬淳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儒學路敬淳傳》:「天授中, 再遷太子司議郎,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令宰相撰《時政記》,送史館。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百官志》:高宗臨朝,不決 事,有所奏,唯辭見而已。許敬宗、李義府為相,奏請多 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對仗承旨,仗下與百官 皆出,不復聞機務矣。長壽中,宰相姚璹建議,仗下後 宰相一人錄軍國政要為《時政記》,月送史館。然率推 美讓善,事非其實。未幾亦罷,而起居郎猶因制敕稍 稍筆削,以廣國史之闕。起居舍人本記言之職,唯編 詔書,不及它事。

嗣聖 年,劉知幾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劉子元傳》:「子元名知幾, 武后證聖初,子元上書,後嘉其直,累遷鳳閣舍人,兼 修國史。」

嗣聖 年以崔融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崔融傳》,「長安二年,遷鳳 閣舍人,三年,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以韋思謙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韋思謙傳》:「子承 慶,長安初入為司僕少卿,轉天官侍郎,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以武三思監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外戚武三思傳》,「三思當 天后時,累進春官尚書,監修國史。」

嗣聖 年,以劉之宏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劉伯莊傳》:「子之 宏亦傳父業,則天時遷著作郎,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以王綝監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王綝傳》,「字方慶,武后時 以老乞身,改麟臺監修國史。」

神龍元年以豆盧欽望張柬之魏元忠徐彥伯等監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豆盧欽望傳》,「中 宗即位,以欽望宮寮舊臣,拜尚書左僕射,知軍國重 事,兼檢校安國相王府長史,兼中書令,知兵部事,監 修國史。」 按《張柬之傳》,「中宗即位,遷中書令,監修國 史。」 按《魏元忠傳》,「則天崩,中宗居諒闇,累封齊國公, 監修國史。」 按《徐彥伯傳》,「彥伯神龍元年,遷太常少 卿,兼修國」史 按《祝欽明傳》,「欽明舉明經,累遷太子 率更令。中宗在春宮,欽明兼充侍讀。中宗即位,拜國 子祭酒、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歷刑部、 禮部二尚書,兼修國史。」

神龍二年,《則天皇后實錄》成。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崔融傳》,「長安三 年,兼修國史,四年,拜國子司業,兼修國史。神龍二年, 以預修《則天實錄》成,封清河縣子。」 按《徐彥伯傳》,「以 預修《則天實錄》成,封高平縣子。」 按《韋思謙傳》,「神龍 初,以修《則天實錄》之功,賜爵扶陽縣子,又制撰《則天 皇后紀》聖文,中宗稱美,特加銀青光祿大夫。」 按《魏 元忠傳》:「神龍二年,元忠與武三思、祝欽明、徐彥伯、柳 沖、韋承慶、崔融、岑羲、徐堅等,撰《則天皇后實錄》二十 卷,編次文集一百二十卷,奏之,中宗稱善,賜元忠物 千段。」 按《劉子元傳》:「子元本名知幾,以修《則天實錄》 功,封巢縣子。」

神龍 年,以李嶠監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李嶠傳》,「嶠為中 書令,加修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神龍 年,以張錫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張錫傳》,「神龍中,累遷工 部尚書,兼修國史。」

景龍二年以唐璿兼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唐璿傳》,「璿景龍二年致 仕,未幾復起為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修國 史。」

景龍 年,以柳沖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儒學柳沖傳》:「中宗景龍 中,遷左散騎常侍,修國史。」

睿宗文明元年以魏知古徐堅等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睿宗本紀》,不載。 按《魏知古傳》:「知古方直有 雅才,擢進士第,以著作郎修國史。睿宗立,拜黃門侍 郎,兼修國史。」 按《儒學徐堅傳》:「睿宗即位,授太子左 庶子,兼崇文館學士,修國史。」

====景雲元年以張說陸象先監修國史====按《唐書睿宗本紀》不載。 按《張說傳》:「睿宗即位,擢中 書侍郎,兼雍州長史。踰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 修國史。」

按《舊唐書陸元方傳》:「子象先,景雲元年冬,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監修國史。」

先天元年以竇懷貞等監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睿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睿宗本紀》,「先天 元年八月庚戌,竇懷貞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 三品,仍兼御史大夫,劉幽求為尚書左僕射,依舊同 中書門下三品,魏知古為侍中,崔湜為中書令,並監 修國史。」

先天 年,以岑羲監修《中宗實錄》。

按《唐書睿宗本紀》,不載。 按《岑文本傳》:「孫羲,字伯華。 初,節愍太子之難,冉祖雍誣帝及太平公主連謀,賴 羲與蕭至忠保護得免。羲監修《中宗實錄》,自著其事, 帝見之賞歎,賜物三百段,良馬一匹,下詔褒美。」 按《舊唐書岑文本傳》:「羲歷刑部、戶部二尚書,門下三 品,兼修國史。」

元宗開元元年詔修史官隨仗而入位起居郎舍人之次

[編輯]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百官志》:「起居郎二人,天 子御正殿則郎居左,舍人居右。開元初,復詔修史官 非供奉者,皆隨仗而入,位於起居郎、舍人之次。及李 林甫專權,又廢。」

開元 年,詔張說、吳兢俱就史館修撰《國史》。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張說傳》,說既罷政事,在 集賢院專修國史,雖致仕一歲,亦修史於家。 按《吳 兢傳》,元宗初立,以母喪去官,服除,自陳修史。睿宗崩, 實錄留東都,詔兢馳驛取進。始,兢在長安、景龍間任 史事,不得志,私撰《唐書》《唐春秋》未就。至是丐官筆札, 冀得成書。詔兢就集賢院論次。時張說罷宰相,在家 修史,大臣奏國史不容在外。詔兢等赴館撰錄,進封 長垣縣男。 按《舊唐書李元紘傳》,左庶子吳兢,舊任 史官,撰《唐書》一百卷,《唐春秋》三十卷。書未成,以丁憂 罷職。至是上疏請終其功,詔令就集賢院修成其書。 及張說致仕,又令在家修史。元紘奏曰:「國史者,記人 君善惡,國政損益。一字褒貶,千載稱之。前賢所難,事 匪容易。今張說在家修史,吳兢又在集賢撰錄,遂令 國之大典,散在數處。且太宗別置史館在於禁中,所 以重其職而祕其事也。望敕說等就史館參詳撰錄, 則典冊有憑,舊章不墜矣。」從之。乃詔說及吳兢並就 史館修撰。

開元四年,以蘇頲同平章事,修《國史》。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四年十二月己亥,蘇頲同紫 微黃門平章事。」 按《蘇頲傳》,「開元四年,進同紫微黃 門平章事,修國史。」

開元十七年,以蕭嵩兼修《國史》。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蕭嵩傳》,「開元十 七年,加集賢殿學士,知院事,兼修國史。」

開元 年。以尹愔兼修國史。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儒學尹愔傳》:「初為道士, 元宗尚元言,有薦愔者,召對,喜甚,厚禮之,拜諫議大 夫、集賢院學士,兼修國史。固辭不起,有詔以道士服 視事,乃就職,顓領集賢史館圖書。」

天寶十一載以右相楊國忠監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元宗本紀》:天寶十一載十一月庚申,楊國忠 為右相。 按《外戚楊國忠傳》:「李林甫死,遂拜右相,兼 吏部尚書,集賢院大學士,監修國史。」

肅宗乾元 年於休烈楊綰兼修國史休烈請下御史覈史館購書

[編輯]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於休烈傳》:「肅宗立,擢給 事中,遷太常少卿,兼修國史。時經大盜後,史籍燔缺, 休烈奏國史、《開元實錄》、起居注及餘書三千八百餘 篇,藏興慶宮,兵興,焚煬皆盡。請下御史覈史館所由, 購府縣有得者許上送官,一書進官一資,一篇絹十 匹,凡數月止獲一二篇。」唯韋述以其家藏國史百三 十篇上獻。中興文物未完,休烈獻《五代論》,討著舊章, 天子嘉之。轉工部侍郎,仍修史。宰相李揆矜己護前 羞,與同史任為等列奏,徙休烈為國子祭酒,權留史 館修撰以卑下之,休烈安然無屑意。

按《舊唐書於休烈傳》:肅宗踐祚,遷太常少卿,知禮儀 事,兼修國史。肅宗謂休烈曰:「『君舉必書,良史也。朕有 過失,卿書之否』?對曰:『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 君,不忘規過,臣不勝大慶時中原蕩覆,典章殆盡,無 史籍檢尋。休烈奏曰:『國史一百六卷,《開元實錄》四十 七卷,起居注並餘書三千六百八十三卷,並在興慶 宮史館。京城陷賊後,皆被焚燒。且《國史》《實錄》,聖朝大 典,修撰多時,今並無本。伏望下御史臺推勘史館所 由,令府縣招訪,有人別收得國史、實錄,如送官司,重 加購賞。若是史收得,仍赦其罪』』。」得一部,詔授官資;得 一卷,賞絹十匹。數月之內,唯得一兩卷。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韋述陷賊入東京,至是以其「家藏國史一百 一十三卷送於官。尋轉工部侍郎,修國史。」 按《楊綰 傳》,肅宗即位,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

乾元 年以令狐峘修國史撰《元宗實錄》。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令狐德棻傳》:「峘,德棻五 世孫。天寶末及進士第,遇祿山亂,去隱南山豹林谷。 楊綰微時,數從之游,而峘博學有口辯。綰為禮部侍 郎,修國史,薦峘自華原尉拜右拾遺,兼史職,遷起居 舍人,撰《元宗實錄》,屬起居注,亡散峘裒掇詔策,備一 朝之遺。自開元、天寶間名臣事多漏略,拙於取棄,不 稱良史。」

乾元二年,以李揆修《國史》。

按《唐書肅宗本紀》:乾元二年三月乙未,李揆為中書 侍郎。 按《李揆傳》,乾元二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修國史。

上元二年以蕭華兼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肅宗本紀》,「上元 二年二月癸未,以前河中尹蕭華為中書侍郎同平 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

上元 年,歸崇敬修《國史儀注》。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歸崇敬傳》,「肅宗次靈武, 遷起居郎、贊善大夫、史館修撰,兼集賢殿校理,修國 史儀注。」

上元 年李翰表上《張巡傳》。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文藝李華傳》:「子翰,擢進 士第。天寶末,房琯、韋陟俱薦為史官。翰所善張巡死 節睢陽,人媢其功以降賊,肅宗未及知。翰傳巡功狀, 表上之,帝繇是感悟,而巡大節白於世,義士多之。」

代宗廣德元年拜於休烈散騎常侍兼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於休烈傳》:「代宗嗣位,拜 右散騎常侍,兼修國史。」

廣德二年,蕭直上疏,以韋述能存國史,贈右散騎常 侍。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韋述傳》,「祿山之 亂,兩京陷賊,述抱國史藏於南山。廣德二年,其甥蕭 直乃上疏,理述能存國史,致聖朝大典得無遺逸,乃 贈右散騎常侍。」

德宗建中元年詔令狐峘撰代宗實錄

[編輯]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令狐德棻傳》:「五世孫峘, 建中初為禮部侍郎,貶衢州別駕。初受詔撰《代宗實 錄》,未就,會貶,詔聽在外成書。」

建中三年十月。以關播修《國史》。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關播傳》,「建中三 年十月,拜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修國史。」

貞元三年六月以李泌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德宗本紀》,貞元三年六月丙戌,李泌為中書 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按《李泌傳》,貞元三年拜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封鄴縣侯,俄加崇 文館大學士,修國史。

貞元 年以崔祐甫修《國史》。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崔祐甫傳》:「德宗 時轉中書侍郎,修國史。」

憲宗元和元年修德宗實錄

[編輯]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韋處厚傳》:「元和 初,授祕書省校書郎,遷右拾遺,兼史職,修《德宗實錄》 五十卷,時稱信史。」

元和二年七月。令狐丕進《代宗實錄》。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憲宗本紀》,「元和 二年七月癸巳,太僕寺丞令狐丕進亡父峘所撰《代 宗實錄》四十卷。」 按《令狐德棻傳》,五世孫峘受詔撰 《代宗實錄》,元和中,其子太僕丕獻之,以勞贈工部尚 書。

元和三年。以裴垍監修國史 按《唐書憲宗本紀》。元和三年九月丙申。裴垍為中書 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按《裴垍傳》。「元和初召入 翰林為學士。李吉甫罷。乃拜垍中書侍郎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加集賢殿大學士監修國史。」

元和五年。裴垍進《德宗實錄》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憲宗本紀》。元和 五年十月庚辰。宰相裴垍進所撰《德宗實錄》五十卷。

按《蔣乂傳》:「受詔與獨孤郁、韋處厚同修德宗實錄。」

五年,書成奏御,以功拜右諫議大夫。

元和六年,以領史職者為修撰。是年,以李吉甫監修 《國史》。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百官志》:「史館修撰四人, 掌修國史。」

元和六年。宰相裴垍建議。登朝官領史職者為修撰。以官高一人判館事。未登朝官皆為直館

按《舊唐書憲宗本紀》。元和六年「正月庚申。以淮南節 度使、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趙國公李吉甫復知政事集賢殿大學士,兼修國史。」

元和 年,以韓愈、宇文籍修《順宗實錄》。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韓愈傳》,「時謂愈 有史筆及撰《順宗實錄》,繁簡不當,敘事拙於取捨,頗 為當代所非。」 按《宇文籍傳》,「以咸陽尉直史館,與韓 愈同修《順宗實錄》,遷監察御史。」

穆宗長慶元年宰臣請撰聖政記付史館

[編輯]

按《唐書穆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穆宗本紀》,「長慶 元年三月戊寅,宰臣崔植、杜元穎奏請,每日所有君 臣獻替,事關禮體,便隨日撰錄,號為《聖政記》,歲終付 史館。從之。」

長慶二年,敕路隨、韋處厚撰《憲宗實錄》。

按《唐書穆宗本紀》不載 按《唐書韋處厚傳》,「處厚與 路隋共次《憲宗實錄》,詔分日入直,創具凡例,未及成 而終。」

按《舊唐書穆宗本紀》,長慶二年閏十月「己亥,敕翰林 侍講學士、諫議大夫路隨、中書舍人韋處厚兼充史 館修撰《憲宗實錄》。」 按《韋處厚傳》:「穆宗以《憲宗實錄》 未成,詔處厚與路隨兼充史館修撰。」 按《路隨傳》,穆 宗即位,與韋處厚同入翰林為侍講學士,將修《憲宗 實錄》,復命兼充史職。

文宗太和二年以路隨監修國史以蔣係沈傳師等修憲宗實錄

[編輯]

按《唐書文宗本紀》,太和二年十二月戊寅,路隨為中 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按《路隨傳》,文宗嗣位, 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 按《蔣 乂傳》,乂子係太和初直史館,明年拜右拾遺史館修 撰,與沈傳師、鄭幹、陳夷行、李漢參撰《憲宗實錄》,轉右 補闕。 按《沈傳師傳》,「召入翰林為學士,辭稱疾不出, 出為湖」南觀察使。方傳師與修《憲宗實錄》未成,監修 杜元穎因建言:「張說、令狐峘在外官論次國書,今槁 史殘課,請付傳師即官下成之。」詔可。

按《舊唐書路隨傳》:太和二年,韋處厚薨,隨代為相,拜 中書侍郎,監修國史。初,韓愈撰《順宗實錄》,說禁中事, 頗切直,內官惡之,往往於上前言其不實,累朝有詔 改修。及隨進《憲宗實錄》後,文宗復令改正永貞時事, 隨奏曰:「臣非面奉聖旨,以《順宗實錄》頗非詳實,委臣 等重加刊正,畢日奏聞。臣自奉宣命,取史本欲加筆 削。近見衛尉卿周居巢、諫議大夫王彥威、給事中李 固言、史官蘇景引等各上章疏,具陳刊改非甚便宜, 又聞班行如此議論頗眾。」臣伏以史冊之作,勸誡所 存,事有當書,理宜歸實。匹夫美惡尚不可誣,人君得 失,無容虛載。聖旨以前件《實錄》記貞元末數事,稍非 摭實,蓋出傳聞,審知差舛,便令刊正。頃因坐日,屢形 聖言,通計前後,至於數月。臣及宗閔、僧孺,亦以永貞 已來,歲月至近,禁中行事,在外固難詳知。陛下所言, 皆是接於耳目,既聞乖謬,因述古今,引前史直不疑 盜嫂之言,及第五倫撾公之說,皆多此比類,難盡信 書。所冀睿鑒詳於聽言,深宮慎於行事。持此比類,上 開聰明,特蒙降察,稍恕前謬。由是近垂宣命,令有改 修。臣等伏以貞觀已來,累朝《實錄》,有經重撰,不敢固 辭,但欲粗刪深誤,亦姑盡存諸說。宗閔、僧孺相與商 量,緣此書成於韓愈,今史官李漢、蔣係皆愈之子婿, 若遣參撰,或致私嫌。以臣既職監修,盍令詳正。及經 奏請,事遂施行。今者庶僚競言,不知本起,表章交奏, 似有他疑。臣雖至昧,容非自請,既迫群議,輒冒上聞。 縱臣果獲修成,必懼終為時累。且韓愈所書,亦非己 出,元和之後,已是相循。縱其密親,豈害公理?使歸本 職,實謂正名。其《實錄》伏望條示舊記最錯誤者,宣付 史官,委之修定。則冀聖祖垂休,永無慚於傳信;下臣 非據,獲減戾於侵官。彰清朝立政之方,表「公器不私 之義,流言自弭,時論攸宜。」詔曰:「其實錄中所書德宗、 順宗朝禁中事,尋訪根柢,蓋起謬傳,諒非信史。宜令 史官詳正刊去,其他不要更修,餘依所奏。」 按《沈傳 師傳》,傳師在史館,預修《憲宗實錄》未成,廉察湖南。特 詔齎一分史槁,成於理所。

太和四年,路隨進所撰《憲宗實錄》四十卷。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 四年三月「乙酉,監修國史、中書侍郎、平章事路隨進 所撰《憲宗實錄》四十卷,優詔答之,賜史官等五人錦 繡銀器有差。」

太和七年,路隨表上憲宗、穆宗《實錄》。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路隨傳》,太和七 年表上史官所修憲宗、穆宗實錄。

太和九年。詔起居郎、舍人復《貞觀》故事。是年。以賈餗 監修《國史》。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官志》,太和九年詔入 閣日,起居郎、舍人具紙筆立螭頭下,復貞觀故事。 按《賈餗傳》:「太和九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俄為集賢殿大學士,監修國史。」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九年十二月甲子,敕左右省起居,齎筆硯及紙於螭頭下,記言記事。」

開成元年詔左右史立螭頭下記宰相奏對

[編輯]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張弘靖傳》,「弘靖子次宗, 開成初為起居舍人。文宗始詔左右史立螭頭,下記 宰相奏對。既退,帝召見,審正是非,故開成時事為最 詳,以稱職兼集賢院直學士。」按螭頭之立復於太和九年而次宗之稱職則

開成時事也

按《舊唐書張延賞傳》:「延賞子弘靖,弘靖子次宗,開成 中為起居舍人。文宗後故事,每入閣,左右史執筆立 於螭頭之下,宰相奏事,得以備錄。宰臣既退,上召左 右史質證所奏是非,故開成政事詳於史氏,次宗尤 稱奉職。」

開成五年,以鄭肅監修《國史》。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鄭肅傳》:「肅開成 五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書門下二侍郎,監修國 史。」

開成 年,上索觀《起居注》,魏謨止之。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魏徵五世孫謨傳》:「文宗 讀《貞觀政要》,思徵賢,詔訪其後,楊汝士薦為右拾遺。 帝索起居注,謨奏:『古置左右史,書得失,以存鑒戒。陛 下所為善,無畏不書;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記之』。」帝 曰:「『不然,我既嘗觀之』。謨曰:『向者取觀,史氏為失職。陛 下一見,則後來所書,必有諱屈,善惡不實,不可以為 史,且後代何信哉』?」乃止。

開成 年,鄭朗上《起居注》。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鄭朗傳》:「開成中,擢起居 郎。文宗與宰相議政,適見朗執筆螭頭下,謂曰:『向所 論事,亦記之乎?朕將觀之』。朗曰:『臣執筆所書者,史也。 故事,天子不觀史。昔太宗欲觀之,朱子奢曰:『史不隱 善,不諱惡。自中主而下,或飾非護失,見之,則史官無 以自免,且不敢直筆』』。」褚遂良亦稱:「《史記》天子言動,雖 非法必書,庶幾自飭。」帝悅,謂宰相曰:「朗援故事不𢌿。 朕見起居注,可謂善守職者。然人君之為,善惡必記, 朕恐平日言之不協治體,為將來羞,庶一見得以自 改。」朗遂上之。累遷諫議大夫。

開成 年。詔添改《順宗實錄》。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韓愈傳》,「愈撰《順 宗實錄》,嘗詔史臣添改,而韋處厚竟別撰《順宗實錄》 三卷。」

武宗會昌元年令史館重修憲宗實錄令宰相修時政記

[編輯]

按《唐書武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武宗本紀》,會昌 元年四月辛丑。敕「《憲宗實錄》舊本未備。宜令史官重 修進內。其舊本不得注破。候新撰成同進。」時李德裕 先請不遷憲宗廟,為議者阻之,復恐或書其不善之 事。故復請改撰實錄。朝野非之。六月,中書奏請依姚 璹故事,宰相每月修時政記送史館。從之。十二月,中 書門下奏:「修《實錄》體例,舊錄有載禁中之言。伏以君 上與宰臣、公卿言事,皆須眾所聞見,方可書於史冊。 且禁中之語,在外何知?或得之傳聞,多涉於浮妄,便 形史筆,實累鴻猷。今後實錄中如有此色,並請刊削。 又宰臣與公卿論事之行與不行,須有明據。或奏請 允愜,必見褒稱;或所論乖僻,因有懲責。在藩鎮上表, 必有批答,居要官啟事,自有著明,並須昭然在人耳 目,或取捨存於堂案,或與奪形於詔敕,前代史書,所 載奏議,罔不由此。近見《實錄》,多載密疏,言不彰於朝 聽,事不顯於當時,得自其家,未足為信。今後《實錄》所 載章奏,並須朝廷共知者,方得紀述,密疏並請不載。」 如此,則理必可法,人皆「向公,愛憎之志不行,褒貶之 言必信。」從之。李德裕奏改修《實錄》所載吉甫不善之 跡,鄭亞希旨削之。德裕更此條奏,以掩其跡。縉紳謗 議,武宗頗知之。

會昌三年,宰相李紳等進《重修憲宗實錄》。

按《唐書武宗本紀》:「會昌三年十月,宰相監修國史李 紳,兵部郎中、史館修撰判館事鄭亞,進《重修憲宗實 錄》四十卷,頒賜有差。」

宣宗大中元年以周墀監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宣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周墀傳》,「墀有史 才,大中初,遷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侍郎,監修國史。 大中二年十一月,敕以所修《憲宗實錄》新舊本並納 史館施行。」

按《唐書宣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宣宗本紀》,大中 二年十一月,敕「路隨等所修《憲宗實錄》舊本,卻仰施 行,其會昌新修者仰並進納。如有抄錄得敕到並納 史館,不得輒留,委州府嚴加搜捕。」

大中三年,以李德裕委國史於愛婿之手,宜投荒服, 以謝萬邦。

按《唐書宣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大中三年九月 辛亥,制曰:「李德裕方處鈞衡,曾無嫌避。委國史於愛 婿之手,寵祕文於弱子之身,洎參信書,亦引親昵。恭 惟《元和實錄》乃不刊之書,擅敢改張,罔有畏忌。奪他人之懿績,為私門之令猷。為臣若斯,於法何逭。是宜 移投荒服,以謝萬邦。」

大中七年,崔鉉等進《續會要》。

按《唐書宣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宣宗本紀》。「大中 七年十月,弘文館大學士崔鉉進《續會要》四十卷。修 撰官楊紹復、崔瑑、薛逢、鄭言等賜物有差。」

大中八年,增修撰四人,分掌四季國史,以蔣偕等撰 次《文宗實錄》。

按《唐書宣宗本紀》不載。 按《百官志》「史館修撰。」

大中八年,廢史館,直館二員,增修撰四人,分掌四季《國史》。有令史二人,楷書十二人,寫《國史》,楷書十八人,楷書手二十五人,典書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熟紙匠六人。

按《蔣乂傳》:「乂子偕,以父任歷右拾遺、史館修撰,累遷 太常少卿。大中八年,與盧耽、牛叢、王佩、盧吉撰次《文 宗實錄》。」

按《舊唐書宣宗本紀》:「大中八年,魏謨修成《文宗實錄》 四十卷。修史官給事中盧耽、太常少卿蔣偕、司勳員 外郎王佩、右補闕盧吉,頒賜銀器錦綵有差。」

大中十一年。以鄭朗監修國史。以崔慎由兼修國史 按《唐書宣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宣宗本紀》。大中 十一年二月。以集賢殿大學士上柱國賜紫金魚袋 鄭朗可監修國史。十月。以宰相崔慎由兼修國史。

懿宗咸通元年以蔣伸兼修國史詔修文宗實錄

[編輯]

按《唐書懿宗本紀》不載。 按《蔣乂傳》:「子伸,懿宗即位, 兼刑部尚書,監修國史。」

按《舊唐書蔣乂傳》:「子伸,有史才,咸通中,與同職盧耽、 牛叢等受詔修《文宗實錄》。」

咸通十二年,以劉崇望監修《國史》。

按《唐書懿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劉崇望傳》:「咸通 十二年,兼左僕射,監修國史。」

僖宗中和元年以蕭覯監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僖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蕭覯傳》:「中和元 年,兼吏部尚書,監修國史。」

文德元年以柳玭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僖宗本紀》不載。 按《柳玭傳》,「文德元年,以吏 部侍郎修國史。」

昭宗光化三年以陸扆監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陸扆傳》,「光化三 年,轉門下侍郎,監修國史。」

哀宗天祐二年以裴樞張文蔚監修國史以張策修國史

[編輯]

按《唐書哀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哀宗本紀》,「天祐 二年三月甲子,制以裴樞可守尚書左僕射、光祿大 夫、門下侍郎、戶部尚書、同平章事、監修國史,以張文 蔚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監修國史。五月丁亥,以翰 林學士、尚書職方郎中張策兼充史館修撰、修國史。」

後晉

[編輯]

高祖天福五年詔張昭及賈緯等修唐史書

[編輯]

按《五代史高祖本紀》不載。 按《雜傳》:「賈緯長於史學, 晉天福中為太常博士,非其好也,數求為史職,改起 居郎、史館修撰,與修《唐書》。」

按《宋史張昭傳》:「天福五年,以《唐史》未成,詔與呂琦、崔 梲等續成之,別置史館,命昭兼判院事。昭又撰《唐朝 君臣正論》二十五卷,上之。」

出帝開運二年秋唐書成

[編輯]

按《五代史出帝本紀》,不載。 按《宋史張昭傳》,「開運二 年,唐書成二百卷。」

[編輯]

太祖建隆二年王溥等上新編唐會要一百卷

[編輯]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玉海》。「建隆二年正月丁 未。司空、平章、監修國史王溥等。上《新編唐會要》一百 卷。文簡理備。太祖嘉之。詔藏史館。賜物有差。」

太宗淳化五年遣錢熙乘傳取趙鄰幾所補唐朝實錄及會昌以來日曆等書

[編輯]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唐咸通中,宰臣韋 保衡與史官蔣偕、皇甫燠撰武、宣兩朝實錄。光化初 裴贄撰《懿僖實錄》,至五代皆缺,唯存《武宗錄》一卷,皇 朝趙鄰幾補實錄。淳化五年,詔遣直史館錢熙乘傳 取其書。四月戊申,錢熙至自宋州,得趙鄰幾所撰《補 會昌已來日曆》三十六卷,文集三十四卷,所著《鯫子》 一卷、《六帝年略》一卷,《史氏懋官志》五卷,他書又五十 卷來上,詔以錢十萬賜其家。

真宗咸平三年選官校勘唐書

[編輯]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畢士安傳》,「咸平初,拜禮 部侍郎,復翰林學士,詔選官校勘」《三國志》《晉唐書》。 按《玉海》,咸平三年十月校《唐書》。

咸平五年《唐書》校畢。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咸平三年校《三國 志》《晉唐書》,五年畢,《唐書》將別修,不刊板。

====大中祥符九年十月讀唐書作唐書詩====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大中祥符九年十 月戊寅作《唐書》詩。其讀十九史也,起八年七月辛未, 成於天禧元年二月辛未。

仁宗寶元二年王皞上唐餘錄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寶元二年十一月 「戊子朔。直集賢院王皞。上《唐餘錄》六十卷。詔獎之。」

慶曆四年賈昌朝建議修唐書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慶曆五年,詔王堯臣、張方平、宋祁等修《唐書》。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慶曆五年五月四 日己未。詔王堯臣、張方平。宋祁等刊修《唐書》。久而未 就。

皇祐三年三月宋祁修唐書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皇祐三年三月乙 卯,宋祁就亳州修《唐書》。」

至和元年八月命歐陽修宋祁撰唐書范鎮等同編修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至和元年八月戊 申,乃命歐陽修撰《唐書紀表志》,宋祁撰列傳,范鎮、王 疇、宋敏求、呂夏卿、劉羲叟等同編修,凡十有七年而 成。」

嘉祐三年命曾公亮提點編修唐書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嘉祐三年十月庚 子。命參政曾公亮提點編修《唐書》。

嘉祐五年七月,歐陽修等上《新唐書》。

按《宋史仁宗本紀》:「嘉祐五年七月戊戌,翰林學士歐 陽修上《新唐書》。」 按《歐陽修傳》:奉詔修《唐書》,紀、志、表。

按《宋祁傳》,「修《唐書》十餘年,自守亳州,出入內外,嘗」

「以槁自隨,為《列傳》百五十卷。」 按《呂夏卿傳》:「夏卿長 於史,貫穿唐事,博採傳記雜說數百家,折衷整比。又 通譜學,創為世系諸表,於《新唐書》最有功焉。」 按曾 公亮進《新唐書表》:嘉祐五年六月,提舉編修臣曾公 亮上。

按《玉海》,「嘉祐三年十月庚子,命參政曾公亮提點編 修《唐書》。至嘉祐五年而成。七月戊戌,提點曾公亮上 之。」一本雲六月二十四日進呈《記》十,《志》五十,《表》十五,《列傳》百五十。 凡廢《舊傳》六十一,增《新傳》三百三十一,又增《三志》、四, 《表》凡二百二十五卷,《錄》一卷。修等進秩。

《舊史》凡一百九十萬字,《新史》凡一百七十五萬九百三十字。制詞謂「宏富精核,度越諸子。」

嘉祐 年,詔鏤《新唐書》。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嘉祐 年六月。「詔 鏤《新唐書》。賜二府。下逮修書官。」

嘉祐七年四月,夏國主諒祚求《唐史》。

按《宋史仁宗本紀》,嘉祐七年四月「己丑,夏國主諒祚 進馬,求賜書。」 按《夏國傳》,嘉祐六年上書自言慕中 國衣冠,明年當以此迎使者。明年獻方物,表求太宗 御製草詩隸書石本,且進馬五十匹,求《九經》《唐史》《冊 府元龜》及宋正至朝賀儀,詔賜《九經》,還所獻馬。

高宗建炎四年上手寫郭子儀傳示韓世忠等

[編輯]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建炎四年八月戊 寅,上手寫《郭子儀傳》付范宗尹,示諸將韓世忠等。 又云:建炎四年八月丁丑,韓世忠遷檢校少師。翌日 戊寅,上諭大臣曰:「世忠不親文墨,朕方寫《郭子儀傳》, 欲付卿等。」呼諸將讀示之。

紹興六年御書裴度傳賜張浚

[編輯]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六年二月。浚 視師。御書《裴度傳》賜之。

[編輯]

廢帝天德三年以國子監印本新舊唐書授學校

[編輯]

按《金史廢帝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國子監始置於 天德三年。《新舊唐書》「自國子監印之,授諸學校。」

世宗大定五年進所譯貞觀政要等書詔頒行之

[編輯]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徒單鎰傳》。「大定四年。詔 以女直字譯書籍。五年。翰林侍講學士徒單子溫進 所譯《貞觀政要》《白氏策林》等書。詔頒行之。」

大定二十三年九月,命頒行所譯《新唐書》。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三年九月己巳,譯經所 進所譯《新唐書》,命頒行之。」

大定二十七年十月,「上觀《唐史》。」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七年十月「庚寅,上謂宰 臣曰:『朕觀唐史,惟魏徵善。徵所言皆國家大事,正得 諫臣之體。近時臺諫惟指摘一二細碎事,姑以塞責, 未嘗有及國家大利害者,豈知而不言與無乃亦不 知也』?」宰臣無以對。

哀宗正大三年設益政院講貞觀政要等書

[編輯]

按《金史哀宗本紀》:正大三年八月辛卯,設益政院於 內庭,以禮部尚書楊雲翼等為益政院說書官,直備 顧問。 按《百官志》:益政院,正大三年置於內庭,以學 問該博、議論宏遠者數人兼之,日以二人上,直備顧 問,講《尚書》《通鑑》《貞觀政要》。名則經筵,實內相也。 按《趙秉文傳》,「哀宗即位,兼益政院說書官,進《無逸》直解、 《貞觀政要》各一通。」

唐書部彙考二

[編輯]

《唐書藝文志》

[編輯]

正史

[編輯]

《武德、貞觀兩朝史》八十卷。《長孫無忌》《令狐德棻》、顧 引等撰

吳兢「《唐書》一百卷。」

《唐書》一百三十卷。吳兢、韋述、柳芳、令狐峘、於休烈 等撰

《國史》一百六卷。

《國史》一百十三卷。

《宋史藝文志》

[編輯]

正史

[編輯]

柳芳《唐書》一百三十卷,《唐書敘例目》一卷

劉煦《唐書》二百卷。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目錄一卷, 李繪《補注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宋鄭樵通志

[編輯]

正史

[編輯]

《唐書》一百卷。吳兢撰。

《唐書》一百三十卷。韋述等撰。

《國史》一百六卷。

《國史》一百十三卷。

《舊唐書》二百卷。劉煦、張昭達等撰。

《唐書直筆新例》一卷。呂夏卿撰。

《唐書釋音》二十五卷。董氏撰。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歐陽修、宋祁等撰。

《新唐書糾繆》二十卷。吳縝撰。

《史系》二十卷。自會昌至光啟時事,有《禮樂》、刑法、食 貨、《五行》《地理志》《孝行》《忠節》《儒林、隱逸傳》。

右《唐書》十部,九百四十卷。

馬端臨文獻通考

[編輯]

正史考

[編輯]

《唐書》一百三十卷。

《崇文總目》:唐韋述撰。初,吳兢撰《唐史》,自創業訖於開元,凡一百一十卷。述因兢舊本,更加筆削,刊去《酷吏傳》,為紀、志、列、傳一百一十二卷。至德、乾元以後,史官於休烈又增肅宗紀二卷,而史官令狐峘等復於紀、志、傳後隨篇增緝,而不加卷帙。今書一百三十卷,其十六卷未詳撰人名氏。

《唐書》二百卷。

晁氏曰:石晉宰相劉煦等撰。因韋述舊史增損以成,為《帝紀》二十、《列傳》一百五十,繁略不均,校之《實錄》,多所闕漏,又是非失實。其甚至以韓愈文章為大紕繆,故仁宗時刪改焉。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晁氏曰:皇朝嘉祐中,曾公亮等被詔刪定,歐陽修撰紀、志,宋祁撰列傳。舊書約一百九十卷,新書約一百七十四卷,而其中增、《表》,故書成,上於朝,自言曰:「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於舊也。」 而議者頗謂永叔學《春秋》,每務褒貶;子京通《小學》,唯刻意文章。采雜說既多,往往牴牾,有失實之歎焉。

陳氏曰:初,慶曆中,詔王堯臣、張方平等別修,久而未就。至和初,乃命修為《紀、志》,祁為《列傳》,范鎮、王疇、宋敏求、呂夏卿、劉羲叟同編修,嘉祐五年上之。凡廢傳六十一,增傳三百三十一,志三、表四。故其進書上表曰:「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於舊,第賞增秩訓詞。」 劉敞原文所行,最為古雅,曰:「古之為國者,法後王,為其近」 於己,制度文物可觀故也。唐有天下且三百年,明君賢臣,相與經營扶持之,其盛德顯功,美政善謀,固已多矣。而史官非其人,記述失序。使興敗成壞之跡,晦而不章,朕甚恨之。肆擇廷臣,筆削舊書,勒成一家。具官歐陽修、宋祁,創立紀統,裁成大體。范鎮等網羅遺逸,厥協異同,凡十有七年,大典乃立。「閎富精覈,度越諸子矣,皆讎有功。朕將據古鑒今,以立時治,為朕得法,其勞不可忘也。皆增秩一等,布書於天下,使學者咸觀焉。」 舊例,修書止著官高一人名銜,歐公曰:「宋公於我為前輩,且於此書用力久且深,何可沒也。」 遂於紀、傳各著之。宋公感其退遜。今按《舊書》成於五代文氣卑陋之時,紀次無法,詳略失中,論贊多用儷語,固不足傳世,而《新書》不出一手,亦未得為全善。《本紀》用《春秋》法,削去詔令,雖大略猶不失簡古。至《列傳》用

字多奇澀,殆類虯戶銑谿體,識者病之。歐公嘗臥聽《藩鎮傳序》曰:「使筆力皆如此,亦未易及也。」 然其序全用杜牧罪言,實無宋公一語。然則歐公殆不滿於宋,名銜之著,固惡夫爭名,抑亦以自表異耶?溫公《通鑑》多據舊史,而唐庚子西直謂《新唐書》敢亂道而不好,雖過甚,亦不為亡謂也。劉元城亦謂事增文省,正《新書》之失處雲。

《宋氏筆記》曰:「文有屬對平側用事者,供公家一時宣讀,施行似快便,然不可施於史傳。余修《唐書》,未能得唐人一詔一令可載於傳者,惟拾對偶之文近高古者,乃可著於篇。大抵史近古,對偶非宜。今以對偶之文入史策,如黛粉飾壯士,笙匏佐鼓聲,非所宜云。」

高氏《緯略》曰:仁宗詔重修《唐書》十年,而歐陽公止分撰帝、紀、表、志,七年書成,韓魏公素不悅宋景文公,以所上列傳文彩太過,又一書出,兩手詔歐公看詳,改歸一體。公受命歎曰:「宋公於我前輩人所見不同,詎能盡如己意?」 竟不易一字。又故事,修書進御,惟書署官崇者,是時宋公守鄭州,歐公位在上,公曰:「宋公於此,日久功深,吾可掩其長哉?」 遂各列其名姓。宋公聞之曰:「自昔文人相凌,掩斯善古未有也。」 然宋公卻曾自撰紀、表、志,今其家猶有此本,世人固未嘗見之耳。

平園周氏曰:「景文之於《唐史》,刪繁為簡,變今以古,用功既至,尢宜不苟也。如吳兢一傳,具槁不知其幾。」

唐書部彙考三

[編輯]

宋吳縝新唐書糾謬

[編輯]

一曰以無為有

《代宗母吳皇后傳》:

《李吉甫謀討劉闢》。

劉蘭拒卻頡利。

《馬璘擊潰史朝義》兵。

裴巨卿、竇孝諶無傳,而雲「有傳。」

二曰似實而虛

放「死罪囚三百九十人。」

義陽、宣城二公主,四十不嫁。

《鄭絪作相。時事皆不實》。

《張九齡諫而太子無患》。

《劉潼治蜀》,南詔不敢犯邊。

三曰書事失實

降封宗室郡公,而《紀》書為「縣公。」

陸贄《李晟傳》,「幸梁州事。」

憲宗子棣王、彭王、信王同封,失實。

《王劇傳》:以壽春等五王降封,入閤為「出閤。」

張錫《為相日數》:

《辛雲京》、京杲二傳書事失實。

崔圓辭大學士。

王播進獻。

郭英乂《代高適》。

《節愍太子誅武三思》事。

四曰自相違舛

《王瓌》,《恭憲太后》弟。乃以為《惠安太后弟》。 以三月二日為「中和日。」

《太宗紀》:「享年差三歲。」

杜佑所終之官,與《桑道茂傳》不同。

《明皇帝公主》《數多》一人。

《穆宗紀》「始封」與《憲宗紀》異。

「建王巳」,改名,而薨,時猶書故名。

謂「八王」史失其薨年,而自有薨年可見者。

謂「《九王史》失其系胄」,而自有系胄可見者。

韋雲起嘗為麟州刺史,本傳不載,且是時未有麟州。 《虞世南傳》及《天文志》敘星變災異事,與紀、志不同。 李源年七十四,而傳以為八十。

王同皎、《李多祚傳》「討二張處所」與《桓彥範等傳》皆不 同。

獨孤懷恩獻後之弟而以為姪。

張鷟貶官,年世相遠。

《本紀》書「渾釋之死」,與《傳》不同。

《杜求仁傳》舛誤。

賢妃徐惠,為齊聃姊,以為姑。

《蕭至忠傳》敘蕭德言世次未明。

徐州戍兵龐勛等擅還。

「誅張昕」,《三傳》各異。

劉禹錫得志時三事,與《別傳》皆差。

《張巡用兵人數》誤。

王燾等世次不明。

「裴寂」字不同。

《劉審禮傳》與表不同。

《虢王子》次序不同《館陶公主》所尚不同。

《崔良佐傳》。

《武攸暨傳》誤。

《兩傳》載「周贄《安太清》」不同。

《郝玭》《馬璘傳》不同。

《蘇定方傳》誤。

《江夏王道宗》《李靖等傳》不同。

《劉澭入朝》,《紀傳》不同。

《孔戢傳》誤。

「劉弘基」、《殷開山傳》誤。

五曰「年月時世差互。」

韋弘景封還詔書事,一以為憲宗,一以為穆宗。 魏謨罷相差一年。

李愬《平蔡州》差一年。

《閻立本為中書令》差一年。

武惠妃薨。差一年。

《王志愔傳》,「幸東都差一年。」

《王求禮傳》,「久視二年大雪。」誤。

武后問狄仁傑求奇士,其年誤。

岑羲為「同三品」,年誤。又官稱不同。

《竇懷貞傳》誤。

常山王承乾卒。《紀、傳》差一年。

惠昭太子薨年,《紀》《傳》不同。

《孝敬皇帝》年差一歲。

《章懷太子傳》「年」誤。

慶王宗薨,《紀傳》差一年。

張濬死,《紀、傳》差一年。

肅王薨,差一年。

《武攸暨傳》,年次誤。

《啖助傳》贊誤。

《懿德太子傳》誤。

《上官昭容傳》誤。

《江夏王道宗傳》誤。

《突厥傳》敘《永安王孝基傳》誤。

太宗、薛舉相持六十餘日事。

《吐谷渾傳》「貞觀九年」,誤。

六曰,《官爵姓名謬誤》。

《紀》書:「團練使崔灌」,而《傳》乃「觀察使崔瓘。」

天策上將,乃書為上將軍。

《紀》雲。「矍璋」而傳乃瞿章。

《史思明朱泚傳》「各有敬釭、許季常。」

《目錄》著「王綝」,而傳乃王琳。

封道言:「名不同。」

「楊昢」名不同。

王摶名不同。

《梁武孫》,名誤。

嗣郯王戒「丕」,字誤。

「武德四年封越王。元茂。」誤。

信王憻,名《紀》《傳》不同。 昭宗子裕,《紀》書為「祐。」

《王茂章》誤作「彥章。」

辛雲:「京官」,誤。

《朗陵王父子》名皆未明。

《吳大瓘》名不同。

《楊子琳》作「楊惠琳」二事。

以「公主」字為封號。

《程昌裔》,名不同。

張《去奢》《去盈》不同。

「郭潛曜。」姓不同。

《南昌公主》。

張說字誤為「銳」字。

《雍王》「畢王房」各有《景》,誤。

《范雲仙等官》,誤。

《蘇光榮》名不同。

《鹿晏弘》,名誤。

「牛、勗」名不同。

《魚朝恩傳》「脫」字。

《李訓》《仇士良》兩傳各載《魚弘志》,名不同。

馬:舉官及名《紀傳》不同。

盧垣誤書「吳少誠。」

《范陽王藹》名不同。

《東兗郡公融》。名不同。

《袁朗傳》「袁粲」名誤。

《蘇弘軫》名不全。

《李氏表》有「知古」二名。

《王琚》《王同皎》等傳,周璟名不同。

「宰相李藩」,《世系表》脫誤。

「仇」、「甫」姓不同。

《蘇定方傳》與《突厥傳》不同。

《突厥傳》:「季高遷。」姓誤。

《突厥傳》《李靖傳》不同《何重霸名紀傳》不同。

《高祖紀》書「封德彝左僕射」,誤。

《唐儉傳》誤書「官。」

《高祖紀》書「長孫順德官」,誤。

《高祖紀》「封子為蜀王」,名不同。

《長平王傳》《薛仁杲傳》不同。

七曰《世系》,鄉里無法。

稱「引父祖、子孫別傳」 例。

王方《慶璵》。

李吉甫《德裕》。

徐《文遠》有功。

劉迺《伯芻》。

張薦《又新》。

柏良器耆。

盧懷慎《奕、杞》元輔。

稱引《旁支遠裔別傳》例:

崔日用良佐。

李邕《鄘》。

崔元暉《戎》。

嚴震礪。

陸贄《扆》

令狐德《棻楚》。

父祖子孫別傳,以例當書而不書者。

《李素立》《李承》《李藩》。

《孟簡傳》。

《陸長源傳》。

《李景讓》為「憕孫」,又似曾孫。 《張鎰》為「後裔,五世孫,又似曾孫。」

袁朗《鄉里》。

崔行功鄉里。

八曰:「尊敬君親不嚴。」

楊隆禮嘗避諱改名,而《傳》不載。

誕節名及上壽儀,《紀傳》皆不載。

《裴守真耀卿傳》次序

九曰:「紀、志表傳」 ,不相符合。

《百官志》:太宗定內外官數,與《曹確傳》不同。

天平軍節度使:姓名次序《紀傳》不同。

劉總納土,其州不同。

《宋璟傳》載「東巡泰山之年」,與《紀》不同。

《李光弼傳》,平袁晁年月與《紀》不同。

程知節為蔥山道總管與《紀》不同。

《桓彥範傳》,「中宗復位日」,與《紀》不同。

《宰相世系表》「蘇瓌」字與《傳》不同。 崔龜從傳其官與《本紀》不同。

《郭正一傳》「為相之年」,並其事與《紀》《志》不同。

流敬暉處,《紀、表》與《傳》不同。

《杜元穎為相》至罷。《紀傳》各不同。

「孫處約為相」,其官名《紀傳》不同。

《岑羲命相》之《紀傳》不同

《李吉甫傳》「星變」,《紀志》不同。

乾符五年五月,風雹事。《紀》《志》不同。

垂拱二年新豐慶山事,《紀》《志》不同

《侯君集傳》岑文本官不同。

《褚遂良貶官》,《紀傳》不同

柳璨官,《本紀》與《表、傳》不同。

畢王璋子韶《世系》未明。

《搖山》王彩字。

元結《猗玕子》。

「貟俶《年齒差誤》。」 《蕭穎士》

李素立《世系》不同。

《崔沔傳》。

《王方慶傳》與《表》不同。

睿祖名,《紀傳》不同。

崔行功《祖表傳》不同。

《德宗紀》與《李懷光傳》不合。

李揆《世次表》傳不同。

《袁滋子均》等。

崔祐甫立後。

「竇懷貞」,官名與《紀》不同。

《蘇味道拜官》,《紀傳》不同。

《韋巨源傳》,「州名與《紀》不同。」

李進賢被逐,《紀傳》不同。

《蕭至忠父》引「官」誤。

蘇瓌、蘇震世次不明, 韓休父兄。

劉瞻入相。

《王璵傳》年與《紀》不同。

《修》「搖山玉彩人不同。」

《蕭俛為僕射》,《表》《傳》不同。

鄧康王徙封,《紀》《傳》不同;《雨土,紀》《志》《月》不同。

「韓王更封」,《紀》《傳》年不同。

武德時地震,《紀》《志》《月》不同。

貞觀時地震,《紀》《志》日不同。

《石然》《紀》《志》月不同。

「李勣等征遼東」《宰相表》日誤。

《薛萬徹,官》及《高麗城名》《紀傳》不同。

十曰:「一事兩見而異同不完。」

《肅宗紀》即位事,與裴冕、《杜鴻漸魏少游傳》不同。 《李峴傳》謝夷甫事,與《毛若虛傳》不同。

《吳士矩傳》與《狄兼謨傳》異同,且各述事不盡。

《高智周傳》記蔣洌等事,與《喬琳傳》不同。

《李知本》《李華傳》,各載「太沖」而得名之因不同。

薛存誠《孔戣傳》各述李位事,而有不同。

《公主傳》及《張茂昭傳》,各紀尚主而有不同。

《韋溫傳》尉遲璋事,與陳夷行、《曹確傳》不同。

《王播傳》所載石刻,與《五行志》不同。

杜悰及《南蠻傳》述秦匡謀事不同。

崔湜及《周利貞傳》述內「外兄」不同。

《劉晏傳》及《藝文志》各載包融、包佶事,及所任官有不 同。

《王晏平為韋溫封上詔書》。

蘇味道《張錫傳》誤。

《吳湊》《韓皋傳》不同。

蘇幹之死,《紀傳》不同。

《武延秀》,《安樂主》,被誅處不同。

張說《評許景先文》兩傳不同

吳湊、《劉晏議王縉等罪》

「劉悟、《賈直言傳》」不同。

《文宗紀》與《楊志誠傳》不同。

十一曰載述脫誤

《衡王傳》誤。

《唐義識》字誤。

常山」及「《薛譚》字誤。

《程處亮》「名不同。」

《韋倫傳》記襄州事,誤。

《嚴善思傳》誤。

《王同皎傳》誤。

《狄仁傑傳》誤。

《宰相世系表》脫漏不載者。

《宰相世系》雖有名,而目中脫漏者。

《寧王傳》漏「臨淄王一名。」

「武后所撰。」字闕漏。

《杜悰傳》「漏拜司徒。」

《南蠻傳》漏。「李福敗績。」

「韓建害諸王」,《紀》書不盡。

《裴行立傳》漏「平李錡功。」

「裴行立《授泌州刺史》。」誤。

《王志愔傳》誤。

《膠東郡王道彥傳》誤。

《孔穎達傳》誤。

溫曦尚涼國公主,未明。

《李道古迫逐柳公綽》及《誤李聽事》。

《賈至傳》「漏棄汝州,貶岳州。」

《劉蕡陳少游傳》「脫」字。

「李晟《世系》」脫漏。

《袁朗傳》誤。

《長孫無忌》傳漏事。

《崔戎傳》脫世次。

《韓曄》,為滉之族子。 大曆十二年秋,雨災。

《邢文偉傳》闕漏。

《西河公主傳》漏事。

《李光顏》《立功》漏落。

諸王有傳而無錄者。

《隱太子傳》李軌事誤。

貞觀四年日食及火。《紀志》脫字。

《蜀王愔傳》漏「晉王治」一名。

《李子和傳》「脫」字。

《霍王傳證》《本紀》脫誤。

《高紀》誤書「戰地」及漏書「四將被執。」

十二曰事狀叢複

王通        《趙麗妃》。

《獨孤懷忠》      《趙瓌》 《慶山》        《薛顗》《薛紹》

《沈皇后》       《來濟》《高智周》。

《合浦公主》      裴柔。

安定公主      《上官儀》。

韋縚、《崔沔》      《裴行儉》

韋倫、        《劉正臣》

宮市        《宜城公主
考證
張錫蘇味道     冥報記》。

盧光啟       張楚金《翰苑》。

李巨川、       《皇甫冉曾兄弟》。

張讀        《張昌宗》

崔顥、        《柳公綽》

姜慶初、       《趙驊全交》。

《嚴綬》《張延珪》     《徐賢妃》《徐堅》

項斯、        李揆、李元道。

《崔良佐》       《高重》。

高定        吉《中孚》。

王裕、        《韋彤》

注《文選》五臣     裴安時

帥夜光。       段秀實。

《楊慎交》       《崔嘏》

十三曰「宜削而反存」 ,

《安樂公主覽鏡》作「眉。」

林蘊矜《氏族》:

《令狐德棻》,宜州人。

杜審權手自下簾。

蔣洌父墓植松柏。

《姚崇傳》。

嚴綬、《李達》

宋之愻為刺史教婢。

韓滉乘馬,李巖服裘。

五、《王贊》中不字。

《楊恭仁》為雍州牧事。

十四曰「當書而反闕。」

九宮貴神。

穆宗改名。

《宰相表》闕文。

《王思禮傳》闕文。

雨五十二日,而不書月。

《蘇定方傳》。

《薛大鼎傳》。

《五行志》。

《李子和傳》。

《馬周傳》。

太子監國時,宰相《紀傳》闕載。

《紀傳》漏記蕭瑀事。

《李勣傳》。

《長孫無忌傳》。

《百官志》:

《封德彝傳》。

《忠義呂子臧傳》漏載馬元規。

鄭元璹《朱粲傳》, 《劉潼傳》。

十五曰:「義例不明。」

《中宗紀》前與《諸帝紀》詳略不同。

宗室、有書姓、或不書姓者

一事中兼該諸傳,而諸《傳》中有載、不載者。

《皇后傳》所書不同。

「薨」、「卒」,書法不同。

溫王不立紀傳。

《姚南仲傳》「書獨孤後事。」

《太宗紀》「魏徵薨事。」

十六曰先後失序

郭正一《未相前對策》,今傳在《為相》之後。

僕固懷恩為副元帥及橫水之戰,紀、傳前後不同。 《盧坦傳》敘李錡、柳晟、閻濟美事,失序。

《蔣乂傳》記張孝忠事,失序。

《元載傳》:「殺李少良失序。」

《記火災年次不倫》。

《柳渾傳》,記事失序。

十七曰:「編次未當」 ;

《蕭瑀傳》書「太子師保等事。」

「太子三太」、三少次序。

孟詵「無隱概,而入《隱逸傳》。」

《李棲筠傳》「方清事。」

僕固懷恩,《馬存亮贊》失所附。

十八曰與奪不常

建《定邊軍》之策。

《論封建事》,

李愬、李光顏《平蔡之功》

《韓皋》,有《大臣器》。

憲宗罷《韓全義》。

嚴綬《治太原事》。

十九曰事有可疑

《文德皇后傳》所記恐誤。

《宣城公主傳》所書可疑。

《段文昌傳》有疑。

《牛氏表》有可疑《朱敬則預誅二張》,可疑。

《張孝忠妻入朝迎公主》事可疑。

「覃王」字可疑。

《譙王傳》「裴巽」,未明。

賈至《論諸人善守》:

《柳渾為張延賞所擠》。

王維王縉兄弟。

裴寂《兩書》「四月癸酉,為左僕射。」

《崔彥昭逐李可及》。

二十曰字書非是

誤用字

《姚宋傳贊》「蹈」誤「悼。」   《嚴挺之傳》「偏」誤「遍。」

《藩鎮傳》序「猶」誤「由」   ;《崔郾傳》「瑰」誤「瓌」; 《張廷珪傳》「凋」誤「彫」   ;《杜佑傳》「褘」誤「漪。」

《蕭俛傳》「氐」誤「底。」    「蕭遘」《桓彥範等傳》「瞑」誤「暝。」 《康承訓傳》「掫」誤「陬。」   《蕭至忠贊》「悟」誤「誤。」

《隱太子》《巢刺王》《突厥》等傳受誤授。

《袁朗傳》「授」誤「受」,    《張建封傳》「確」誤「埆。」

「屈突」通《唐儉》《崔寧傳》「趣」誤「趨。」

《崔光遠傳》「悟」誤誤   「辛」「替否。」《張郢等傳》「禳」誤「攘。」 《薛嵩傳》「鞠」誤「踘。」    《孫逖傳》「闕」誤「缺。」

《韋待價等傳》「嗤」誤「蚩。」  《狄仁傑傳》「尚」誤「上。」

《姦臣傳》贊「晨」誤「辰」,   《上官儀》贊「晨」誤「辰。」

《李嶠傳》。請幫助識別此字。誤「𠬪」    ;《何皇后傳》「悍」誤「捍」; 《竇建德傳》「觀」誤「灌」   ;《王義方傳》「龐」誤「逄。」

《貟半千傳》「安祿山」,《史思明贊》「確」誤「榷」; 《鄭善果傳》「聊」誤「遼」,   《吐火羅傳》「麥」誤「夌。」

不經字

《張建封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蹙。」  《蘇源明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殍 安。」《金藏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請幫助識別此字。  《田緒傳》並《目錄》。「耽」當從耳。 吳元濟並《日知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摠。」 《孫思邈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砭。」  《盧弘宣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脅。」 《李棲筠傳》。「棲」當從「木。」  《鄭餘慶傳》。矩當作「矩。」 《李翰徐申等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爨。」 《李光弼楊炎等傳》。「麼」,當作「幺。」 《岑文本等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愍。」 《韋處厚傳》。「褓當作緥。」 《吉溫傳》。「襁當作繈。」   《五行志》。「燃當作然。」

《裴冕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再。」   《呂諲傳》。請幫助識別此字。當作「飭。」

訛錯字

《南蠻傳》「崍」訛「峽」,    《史憲誠傳》「沼」訛「紹。」

《王勃傳》「璝」訛「憒」    ;《韓滉傳》「元」訛「元」; 《太宗紀》「卭」訛「卬」「澮」訛「滄」 ;《僕固懷恩傳》「橫」訛「黃」; 《李懷仙傳》「先」訛「仙」   ;《代宗紀》「盩」「厔」訛「𥂕屋」; 《侯君集傳》「磧」訛「漬」   ;《陳京傳》「冘」訛「尤。」

《昭宗紀》「雋」訛「雋」   ;《王播傳》「敭」訛「剔」; 《韋挺傳》「牟」訛請幫助識別此字。 《魏徵、陸贄等傳》「逄」訛「逢」,「耗」訛請幫助識別此字。 《姜撫傳》「牡蒙」訛「杜蒙。」  《劉氏宰相世系表》請幫助識別此字。訛「堟」: 《元稹傳》「暇」訛「睱」,    《王緯傳》「淅」訛「浙」, 《李紳傳》「拫」訛「根」,    《百官志》「待」訛「侍。」

《李德裕傳》「秒」訛「抄」   ;《李磎傳》「反」「擿」訛「反摘」; 《李錡傳》「搉」訛「攉」    ;《劉崇望等傳》「鐫」訛

《王凝傳》「搉」訛「摧。」    《侯希逸傳》「苦」訛請幫助識別此字。 《柳宗元傳》鄭訛郭、   盧懷慎及《吐蕃》等傳, 李晟贊       《韓愈傳》。

劉武周傳      蘇定方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