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第15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五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一百五十七卷目錄
兵略部彙考五十五
後唐〈莊宗同光三則 明宗天成一則 長興二則 愍帝應順一則〉
戎政典第一百五十七卷
兵略部彙考五十五
[編輯]後唐
[編輯]莊宗同光元年四月晉王即皇帝位十月如鄆州以襲汴京
[編輯]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同光元年夏四月己巳,皇帝 即位,大赦,改元,國號唐。壬寅,李嗣源取鄆州。五月辛 酉,梁人取德勝南城。六月,及王彥章戰於新壘,敗之。 八月,梁人克澤州,守將裴約死之。九月,李嗣源及王 彥章戰於遞坊,敗之。冬十月壬申,如鄆州以襲梁。甲 戌,取中都。丁丑,取曹州。己卯,滅梁。敬翔自殺。」 按《唐 明宗本紀》:梁唐相拒於河上,李繼韜以潞州叛降梁。 莊宗有憂色,召嗣源帳中,謂曰:「繼韜以上黨降梁,而 梁方急攻澤州,吾出不意襲其鄆州,以斷梁右臂,可 乎?」嗣源對曰:「夾河之兵久矣,苟非出奇,則大計不決, 臣請獨當之。」乃以步騎五千,涉濟至鄆州,鄆人無備, 遂襲破之。即拜天平軍節度使、蕃漢馬步軍副都總 管。梁軍攻破德勝南柵,莊宗退保楊劉。王彥章急攻 鄆州,莊宗悉軍救之。嗣源為前鋒,擊敗梁軍,追至中 都,擒彥章及梁監軍張漢傑。彥章雖敗,而段凝悉將 梁兵屯河上,莊宗未知所嚮,諸將多言乘勝以取青、 齊,嗣源曰:「彥章之敗,凝猶未知,使其聞之,遲疑定計, 亦須三日。縱使料吾所向,亟發救兵必渡黎陽,數萬 之眾,舟楫非一日具也。此去汴州不數百里,前無險 阻,方陣而行,信宿可至。汴州已破,段凝豈足顧哉!」而 郭崇韜亦勸莊宗入汴,莊宗以為然,遣嗣源以千騎 先至汴州,攻封丘門,王瓚開門降。莊宗後至,見嗣源 大喜,手攬其衣,以頭觸之曰:「天下與爾共之。」拜中書 令。 按《梁末帝本紀》,「龍德三年夏閏四月,唐人取鄆 州。五月庚申,宣義軍節度使王彥章為北面行營招 討使,取德勝南城。秋八月,段凝為北面行營招討使, 先鋒將康延孝叛降於唐。冬十月甲戌,宣義軍節度 使王彥章及唐人戰於中都,敗績,死之。唐人取曹州, 盜竊傳國寶奔於唐。戊寅,梁亡。」
按《王彥章傳》:彥章字子明,鄆州壽昌人也。少為軍卒, 事梁太祖,為開封府押衙、左親從指揮使、行營先鋒 馬軍使。末帝即位,遷濮州刺史,又徙澶州刺史。彥章 為人驍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鎗,騎而 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鎗。」梁 晉爭天下為勁敵,獨彥章心常輕晉。王謂人曰:「亞次 鬥雞小兒耳,何足懼哉!」梁分魏、相六州為兩鎮,懼魏 軍不從,遣彥章將五百騎入魏,屯金波亭以虞變。魏 軍果亂,夜攻彥章,彥章南走,魏人降晉。晉軍攻破澶 州,虜彥章妻子,歸之太原,賜以第宅,供給甚備。間遣 使者招彥章,彥章斬其使者以自絕。然晉人畏彥章 之在梁也,心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自梁失魏博, 與晉夾河而軍,彥章常為先鋒,遷汝、鄭二州防禦使、 匡國軍節度使、北面行營副招討使,又徙宣義軍節 度使。是時,晉已盡有河北,以鐵鎖斷德勝口,築河南 北為兩城,號「夾寨。」而梁末帝昏亂,小人趙巖、張漢傑 等用事,大臣宿將多被讒間,彥章雖為招討副使,而 謀不見用。龍德三年夏,晉取鄆州,梁人大恐。宰相敬 翔顧事急,以繩內靴中,入見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 不以臣為不肖,所謀無不用。今彊敵未滅,陛下棄忽 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繩將自經。末帝使人止 之,問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彥章不可。」末帝乃召彥 章為招討使,以段凝為副。末帝問破敵之期,彥章對 曰:「三日。」左右皆失笑。彥章受命而出,馳兩日至滑州, 置酒大會,陰遣人具舟於楊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 巨斧,載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彥章會飲酒半,佯起 更衣,引精兵數千,沿河以趨德勝。舟兵舉鎖燒斷之, 因以巨斧斬浮橋,而彥章引兵急擊南城,斷浮橋,南 城遂破,蓋三日矣。是時莊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夾寨, 聞彥章為招討使,驚曰:「彥章驍勇,吾嘗避其鋒,非守 殷敵也。然彥章兵少,利於速戰,必急攻我南城。」即馳 騎救之,行二十里而得夾寨。報者曰:「彥章兵已至。」比 至而南城破矣。莊宗徹北城為栰,下楊劉,與彥章皆 浮於河,各行一岸,每舟栰相及輒戰,一日數十接。彥 章至,楊劉攻之,幾下。晉人築壘博州東岸,彥章引兵 攻之,不克。還擊楊劉,戰敗。是時,段凝已有異志,與趙 巖、張漢傑交通。彥章素剛,憤梁日削,而嫉巖等所為, 嘗謂人曰:「俟吾破賊還,誅姦臣以謝天下。」巖等聞之與凝葉力傾之。其破南城也,彥章與凝各為捷書以 聞,凝遣人告巖等匿彥章書而上己書。末帝初疑其 事,已而使者至軍,獨賜勞凝而不及彥章,軍士皆失 色。及楊劉之敗也,凝乃上書言彥章使酒輕敵而至 於敗,趙巖等從中日夜毀之,乃罷彥章,以凝為招討 使。彥章馳至京師,入見,以笏畫地,自陳勝敗之跡。巖 等諷有司劾彥章不恭,勒還第。唐兵攻兗州,末帝召 彥章使守捉東路。是時梁之勝兵皆屬段凝,京師祇 有保鑾五百騎,皆新募之兵,不可用,乃以屬彥章,而 以張漢傑監之。彥章至遞坊,以兵少戰敗,退保中都, 又敗,與其牙兵百餘騎死戰。唐將夏魯奇素與彥章 善,識其語音,曰:「王鐵鎗也。」舉槊刺之,彥章傷重,馬踣 被擒。莊宗見之曰:「爾常以孺子待我,今日服乎?」又曰: 「爾善戰者,何不守兗州而守中都,中都無壁壘,何以 自固?」彥章對曰:「大事已去,非人力可為。」莊宗惻然,賜 藥以封其創。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 死留皮,人死留名,其於忠義,蓋天性也。」莊宗愛其驍 勇,欲全活之,使人慰諭彥章,彥章謝曰:「臣與陛下血 戰十餘年,今兵敗力窮,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 不能報,豈有朝事梁而暮事晉,生何面目見天下之 人乎!」莊宗又遣明宗往諭之。彥章病創,臥不能起,仰 顧明宗,呼其小字曰:「汝非邈佶烈乎?我豈苟活者!」遂 見殺。 按《段凝傳》:段凝,開封人也。初名明遠,後更名 凝,為澠池主簿。其父事梁太祖,以事坐徙。後凝棄官, 亦事太祖,為軍巡使。又以其妹內太祖,妹有色,後為 美人。凝為人憸巧,善窺迎人意,又以妹故,太祖漸親 信之,常使監諸軍。為懷州刺史。梁太祖北征,過懷州, 凝獻饋甚豐,太祖大悅。過相州,相州刺史李思安獻 饋如常禮,比凝為薄,太祖怒,思安因以得罪死。遷凝 鄭州刺史,使監兵於河上。李振亟請罷之,太祖曰:「凝 未有罪。」振曰:「待其有罪,則社稷亡矣。」然終不罷也。莊 宗已下魏博,與梁相距河上,梁以王彥章為招討使, 凝為副。是時,末帝昏亂,小人趙巖、張漢傑等用事,凝 依附巖等為姦。彥章為招討使,三日,用奇計破唐德 勝南城,而凝與彥章各自上其功,巖等從中匿彥章 功狀,悉歸其功於凝。凝因納金巖等,求代彥章。末帝 惑巖等言,卒以凝為招討使,軍於王村。是時,唐已下 鄆州,凝乃自酸棗決河,東注鄆,以隔絕唐軍,號「護駕 水。」莊宗自鄆趨汴,汴兵悉已屬凝,京師無備,乃遣張 漢倫馳騎召凝於河上,漢倫中道墜馬傷不能進,已 而梁亡,凝率精兵五萬降唐。 按《康延孝傳》,「延孝,代 北人也,為太原軍卒,有罪,亡命於梁,末帝遣段凝軍 於河上,以」延孝為左右先鋒指揮使。延孝見梁末帝 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騎奔於唐,見莊宗於朝 城,莊宗解御衣、金帶以賜之,拜延孝博州刺史、捧日 軍使,兼南面招討指揮使。莊宗屏人問延孝梁事,延 孝具言「末帝懦弱,趙巖婿也,張漢傑婦家皆用事。段 凝姦邪以入金,多為大將,自其父時,故將皆出其下。 王彥章,驍將也,遣漢傑監其軍而制之,小人進任,而 忠臣勇士皆見疏斥,此其必亡之勢也。」莊宗又問:「梁 計如何?」曰:「臣在梁時,竊聞其議,期以仲冬大舉,遣董 璋以陝、虢、澤、潞之眾出石會,以攻太原,霍彥威以關 西、汝、洛之兵掠邢、洺以趨鎮、定,王彥章以京師禁衛 擊鄆州,段凝以河上之軍當陛下。」莊宗初聞延孝言 梁必亡,喜。及聞其大舉也,懼曰:「其將何以禦之?」延孝 曰:「梁兵雖眾,分則無餘。臣請待其既分,以鐵騎五千, 自鄆趨汴,出其不意,擣其空虛,不旬日天下定矣。」莊 宗甚壯其言。後董璋等雖不出兵,而梁兵悉屬段凝 於河上,京師無備,莊宗卒用延孝策,自鄆入汴,凡八 日而滅梁。以功拜鄭州防禦使。 按《高行周傳》,梁晉 軍河上,莊宗遣明宗東襲鄆州,行周將前軍,夜遇雨, 軍中皆欲止不進,行周曰:「此天贊我也。鄆人恃雨,不 備,吾來,宜出其不意。」即夜馳涉,濟入其城,鄆人方覺, 遂取之。莊宗滅梁,以功領端州刺史。 按《郭崇韜傳》, 莊宗即位,拜崇韜兵部尚書、樞密使。梁王彥章擊破 德勝唐軍東保楊劉,彥章圖之。莊宗登壘,望見彥章 為重塹以絕唐軍意輕之,笑曰:「我知其心矣,其欲持 久以弊我也。」即引短兵出戰,為彥章伏兵所射,大敗 而歸。莊宗問崇韜:計安出?是時唐已得鄆州矣。崇韜 因曰:「彥章圍我於此,其志在取鄆州也。臣願得兵數 千,據河下流,築壘於必爭之地,以應鄆州為名,彥章 必來爭,既分其兵,可以圖也。然版築之功,難於卒就。 陛下日以精兵挑戰,使彥章兵不得東,十日壘成矣。」 莊宗以為然,乃遣崇韜與毛彰將數千人夜行所過, 驅掠居人,毀屋伐木,渡河築壘於博州東,晝夜督役, 六日壘成,彥章果引兵急攻之。時方大暑,彥章兵熱 死,及攻壘不克,所失大半,還趨楊劉,莊宗迎擊,遂敗 之。康延孝自梁奔唐,先見崇韜、崇韜,延之臥內,盡得 梁虛實。是時,莊宗軍朝城,段凝軍臨河,唐自失德勝, 梁兵日掠澶、相、黎陽、衛州,而李繼韜以澤、潞叛入於
梁,契丹數犯幽、涿。又聞延孝言,梁方召諸鎮兵欲大舉,唐諸將皆憂惑,以謂成敗未可知。莊宗患之,以問諸將,諸將皆曰:「唐得鄆州,隔河難守,不若棄鄆與梁 而西,取衛州、黎陽,以河為界,與梁約罷兵毋相攻,庶 幾以為後圖。」莊宗不悅,退臥帳中,召崇韜問計。崇韜 曰:「陛下興兵仗義,將士疲戰爭,生民苦轉餉者,十餘 年矣。況今大號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 而思休息。今得一鄆州,不能守而棄之,雖欲指河為 界,誰為陛下守之?且唐未失德勝時,四方商賈征輸 畢集,薪芻糧餉,其積如山。自失南城,保楊劉,道路轉 徙,耗亡大半,而魏、博五州,秋稼不稔,竭民而斂,不支 數月,此豈按兵持久之時乎?臣自康延孝來,盡得梁 之虛實,此真天亡之時也。願陛下分兵守魏,固、楊劉, 而自鄆長驅,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莊宗大 喜曰:「此大丈夫之事也。」因問司天,司天言歲不利用 兵。崇韜曰:古者命將鑿凶門而出,況成算已決,區區 常談,何足信也!莊宗即日下令軍中,歸其家屬於魏, 夜渡楊劉,從鄆州入襲汴州,八日而滅梁 按《范延 光傳》,延光字子瑰,相州臨漳人也。唐明宗為節度使, 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鄆州,梁兵方扼楊 劉,其先鋒將康延孝陰送款於明宗,明宗求可以通 延孝款於莊宗者,延光輒自請行,乃懷延孝蠟丸書, 西見莊宗致之,且曰:「今延孝雖有降意,而梁兵扼楊 劉者甚盛,未可圖也,不如築壘馬家口以通汶陽。」莊 宗以為然。壘成,梁遣王彥章急攻新壘。明宗使延光 間行求兵,夜至河上,為梁兵所得,送京師,下延光獄, 搒掠數百,脅以白刃,延光終不肯言晉事。繫之數月, 稍為獄吏所護。莊宗入汴,獄吏去其桎梏,拜而出之。 莊宗見延光喜,拜檢校工部尚書。 按《宦者張承業 傳》:天祐十八年,莊宗已諾諸將,即皇帝位,承業方臥 病,聞之,自太原肩輿至魏,諫曰:「大王父子與梁血戰 三十年,本欲雪國家之讎,而復唐之社稷,今元兇未 滅,而遽以尊名自居,非王父子之初心,且失天下望, 不可。」莊宗謝曰:「此諸將之所欲也。」承業曰:「不然。梁,唐、 晉之仇賊,而天下所共惡也。今王誠為天下去大惡, 復列聖之深讎,然後求唐後而立之。使唐之子孫在, 孰敢當之?使唐無子孫,天下之士誰可與王爭者?臣 唐家一老奴耳。誠願見大王之成功,然後退身田裡。」 使百官送出洛東門,而令路人指而歎曰:「此本朝敕 使,先王時監軍也,豈不臣主俱榮哉!」莊宗不聽,承業 知不可諫,乃仰天大哭曰:「吾王自取之,誤老奴矣!」肩 輿歸太原,不食而卒。
同光三年九月遣魏王繼岌郭崇韜伐蜀十一月蜀 王衍降。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同光三年「九月庚子,魏王繼 岌為西川四面行營都統,郭崇韜為招討使以伐蜀。 十一月己酉,蜀王衍降郭崇韜,殺王宗弼及其弟宗 渥、宗訓,滅其族。」 按《康延孝傳》,「三年征蜀,以延孝為 先鋒,排陣斬斫使,破鳳州,取固鎮,降興州。與王衍戰 三泉,衍敗走,斷吉柏江浮橋,延孝造舟以渡,進取綿 州」,衍復斷綿江浮橋。延孝謂招撫使李嚴曰:「吾遠軍 千里,入人之國,利在速戰。乘衍破膽之時,但得百騎 過鹿頭關,彼將迎降不暇。若脩繕橋梁,必留數日,使 衍得閉關為備,則勝負未可知也。」因與嚴乘馬浮江, 軍士隨之濟者千餘人,遂入鹿頭關,下漢州。居三日, 後軍始至,衍弟宗弼果以蜀降。延孝屯漢州以俟魏 王繼岌。蜀平,延孝功為多。 按《李愚傳》,魏王繼岌伐 蜀,辟愚都統判官。蜀道阻險,議者以為宜緩師待變 而進。招討使郭崇韜以決於愚,愚曰:「王衍荒怠亂國 之政,其人厭之,乘其倉卒,擊其無備,其利在速,不可 緩也。」崇韜以為然,而所至迎降,遂以滅蜀。初,軍行至 寶雞,招討判官陳乂稱疾請留,愚厲聲曰:「陳乂見利 則進,知難則止。今大軍涉險,人心易搖,正可斬之以 徇。」由是軍中無敢言留者。 按《前蜀世家》:唐莊宗滅 梁,蜀人皆懼,莊宗遣李嚴聘蜀,衍與俱朝上清,而蜀 都士庶,簾帷珠翠,夾道不絕。嚴見其人物富盛而衍 驕淫,歸乃獻策伐蜀。明年,唐魏王繼岌、郭崇韜伐蜀。 是歲,衍改元曰咸康。衍自立歲,常獵於子來山,是歲, 又幸彭州陽平山、漢州三學山,以王承休妻嚴氏故。 十月,幸秦州,群臣切諫,衍不聽。行至梓橦,大風發屋 拔木,太史曰:「此貪狼風也,當有敗軍殺將者。」衍不省。 衍至綿谷,而唐師入其境,衍懼,遽還。唐師所至州縣 皆迎降,衍留王宗弼守綿谷,遣王宗勳、宗儼、宗昱率 兵以拒唐師。宗勳等至三泉,望風退走。衍詔宗弼誅 宗勳等,宗弼反,與宗勳等合謀送款於唐師衍自綿 谷還至成都,百官及後宮迎謁於七里亭,衍雜宮人 作《回鶻隊》以入。明日,御文明殿,與其群臣相對涕泣, 而宗弼亦自綿谷馳歸,登大元門,收成都尹韓昭、宦 者宋光嗣、景潤澄、歐陽晃等殺之,函首送於繼岌,衍 即上表乞降,宗弼遷衍於天啟宮。魏王繼岌至成都, 衍君臣面縛輿櫬出降於七里亭。莊宗召衍入洛,賜 衍詔曰:「固當列土而封,必不薄人於險。三辰在上,一言不欺。」衍捧詔,忻然就道,率其宗族及偽宰相王鍇、 張格、庾傳素、許寂、翰林學士李昊等及諸將佐家族 數千人以東。同光四年四月,行至秦川驛,莊宗用伶 人景進計,遣宦者向延嗣誅其族。衍母徐氏臨刑呼 曰:「吾兒以一國迎降,反以為戮,信義俱棄,吾知其禍 不旋踵矣。」衍妾劉氏,鬢髮如雲而有色,行刑者將免 之,劉氏曰:「家國喪亡,義不受辱。」遂就死。
同光四年二月,遣李嗣源討趙在禮於貝州三月,嗣 源即皇帝位於汴州。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同光四年二月「癸巳,鄴都軍 將趙在禮反於貝州,甲午,畋於冷泉。趙在禮陷鄴都, 武寧軍節度使李紹榮討之。甲辰,成德軍節度使李 嗣源討趙在禮。三月,李嗣源反,乙丑,如汴州。壬申,次 滎澤。龍驤指揮使姚彥溫以前鋒軍叛降於李嗣源, 入於汴州。甲戌,至自萬勝,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反。」
按《唐明宗本紀》:「趙在禮反於魏,大臣皆請遣嗣源。」
「討賊」,莊宗不許,群臣屢請,莊宗不得已遣之。三月壬 子,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禮登樓謝罪。甲寅,軍變,嗣 源入於魏,與在禮合,夕出,止魏縣。丁巳,以其兵南,遣 石敬塘將三百騎為先鋒。嗣源行過鉅鹿,掠小坊馬 三千匹以益軍。壬申,入汴州。四月丁亥,莊宗崩。己丑, 入洛陽。甲午,監國,朝群臣於興聖宮。乙未,中門使安 重誨為樞密使,殺元行欽及租庸使孔謙。壬寅,左驍 衛大將軍孔循為樞密使。丙午,始奠於西宮,即皇帝 位。 按《晉高祖本紀》,趙在禮之亂,明宗討之,至魏而 兵變。明宗初欲自歸於天子,明己所以不反者,敬塘 獻計曰:「豈有軍變於外,上將獨無事者乎?且猶豫者 兵家大忌,不如速行,願得騎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門, 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明宗然之,與之驍騎 三百,渡黎陽為先鋒,明宗遂入汴。莊宗自洛後至,不 得入,而兵皆潰去。莊宗西還,明宗以敬塘為先鋒,趣 汜水,且收其散卒。莊宗遇弒,明宗入立,拜敬塘保義 軍節度使,賜號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兼六軍諸衛副 使。 按《霍彥威傳》,趙在禮「反。彥威別討趙太於邢州, 破之還,以兵屬明宗討在禮。明宗軍變,從馬直軍吏 張破敗率眾殺將校,縱火焚營,譟呼。明宗叱之曰:『自 吾為帥十有餘年,何負爾輩?今賊城破在旦夕,乃爾 輩立功名取富貴之時,況爾天子親軍,反效賊邪』?軍 士對曰:『城中之人何罪,戍卒思歸而不得耳。天子不 垂原宥,志在勦除。且聞破魏之後,欲盡坑魏博諸軍, 某等初無叛心,直畏死耳。今宜與城中合勢,擊退諸 鎮之兵,請天子帝河南,令公帝河北』。」明宗涕泣諭之, 亂兵環列而呼曰:「令公不欲帝河北,則佗人有之,我 輩狼虎,豈識尊卑!」彥威與安重誨勸明宗許之,乃擁 兵入城,與在禮合,彥威獨不入。明宗入城,與在禮置 酒大會,而部兵在外者,聞明宗反,皆潰去,獨彥威所 將五千人,營城西北隅不動。居二日,明宗復出,得彥 威兵,乃之魏縣,謀欲還鎮州。彥威、重誨勸明宗以兵 南向。莊宗崩,彥威從明宗入洛陽,首率群臣勸進,內 外機事皆決彥威。
明宗天成三年夏四月義成軍節度使王都反遣王晏球討平之
[編輯]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天成三年夏四月乙酉,義武 軍節度使王都反。壬寅,歸德軍節度使王晏球為北 面行營招討使。」五月,契丹禿餒入於定州。四年二月 「癸卯,王晏球克定州。辛酉,晏球獻馘俘。」 按《王晏球 傳》,「晏球拜齊州防禦使,戍瓦橋關。明宗兵變,自鄴而 南,遣人招晏球,晏球從至洛陽,拜歸德軍節度使。定 州」王都反,以晏球為招討使,與宣徽南院使張延朗 等討之。都遣人北招契丹,契丹遣禿餒將萬騎救都。 晏球聞禿餒等兵且來,留張延朗屯新樂,自逆於望 都。而契丹從他道入定州,與都出不意擊延朗軍,延 朗大敗,收餘兵,會晏球趨曲陽,都乘勝追之。晏球先 至水次,方坐胡床指麾,而都眾掩至。晏球與左右十 餘人連矢射之,都眾稍卻,而後軍亦至。晏球立高岡 號令,諸將皆橐弓矢,用短兵回顧者斬!符彥卿以左 軍攻其左,高行珪以右軍攻其右,中軍騎士抱馬項 馳入都軍,都遂大敗,自曲陽至定州,橫屍棄甲六十 餘里。都與《禿餒》入城,不敢復出。契丹又遣惕隱以七 千騎益都,晏球遇之唐河,追擊至滿城,斬首二千級, 獲馬千匹。契丹自中國多故,彊於北方,北方諸裔無 大小皆畏伏,而中國之兵遭契丹者,未嘗少得志。自 晏球擊敗禿餒又走惕隱,其餘眾奔潰投村落,村落 之人以鋤耰白梃所在擊殺之,無復遺類。惕隱與數 十騎走至幽州西,為趙德鈞擒送京師。明宗下詔責 誚契丹,契丹後數遣使至中國求歸,惕隱等辭甚卑 遜,輒斬其使以絕之。於是時中國之威幾於大震,而 契丹少衰伏矣,自晏球始也。晏球攻定州久不克,明 宗數遣人促其破賊,晏球以謂未可急攻,其偏將朱 弘昭、張虔釗等宣言曰:「晏球怯耳。」乃驅兵以進,兵果 敗,殺傷三千餘人,由是諸將不敢復言攻。晏球乃休養士卒,食其三州之賦,悉以俸祿所入具牛酒,日與 諸將高會。久之,都城中食盡,先出其民萬餘人,數與 禿餒謀決圍以走,不果。都將馬讓能以城降,都自焚 死。
按《遼史太宗本紀》:「天顯三年三月乙丑,唐義武軍節 度使王都遣人以定州來歸,唐主出師討之,使來乞 援,命奚禿里鐵剌往救之。四月,鐵剌敗唐將王晏球 於定州,唐兵大集,鐵剌請益師。辛丑,命惕隱涅里袞、 都統查剌赴之。秋七月壬子,王都奏唐兵破定州,鐵 剌死之,涅里袞、查剌等數十人被執。上以出師非時」, 甚悔之,厚賜戰歿將校之家。
長興元年九月董璋反於東川以石敬塘為東川都招討討之
[編輯]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長興元年「秋九月,東川節度 使董璋反。丁亥,石敬塘為東川行營都招討使。冬十 月乙巳,董璋陷閬州,殺節度使李仁矩,指揮使姚洪 死之。十二月丁巳,安重誨討董璋。」二年春二月「辛丑, 安重誨罷。夏四月甲寅,董璋陷遂州,武信軍節度使 夏魯奇死之。」三年夏五月丙午,孟知祥攻董璋,陷綿 「州。六月,大義軍使孟知祥殺董璋,陷東川。」 按《晉高 祖本紀》,「董璋反東川,為行營都招討使,不克而還。」 按《董璋傳》,董璋不知其世家何人也。少與高季興、孔 循俱為汴州富人李讓家僮。梁太祖鎮宣武,養讓為 子,是為朱友讓。其僮奴以友讓故,皆得事梁太祖。璋 以軍功為指揮使。晉李繼韜以潞州叛降梁,梁末帝 遣璋攻下澤州,即以璋為刺史。梁亡,璋事唐為邠寧 節度使,與郭崇韜相善,崇韜伐蜀,以璋為行營右廂 馬步軍都虞候,軍事大小皆與璋參決。蜀平,以為劍 南東川節度使。孟知祥鎮西川,其後二人有異志。安 重誨居中用事,議者多言「知祥必不為唐用,而能制 知祥者璋也」,往往稱璋忠義,重誨以為然,頗優寵之, 以故璋益橫。天成四年,明宗祀天南郊,詔兩川貢助 南郊物五十萬,使李仁矩齎安重誨書往諭璋,璋訴 不肯出,祇出十萬而已。又因事欲殺仁矩,仁矩涕泣 而免,歸言璋必反。其後使者至東川,璋益倨慢,使者 還,多言璋欲反狀,重誨患之,乃稍擇將吏為兩川刺 史,以精兵為其牙衛,分布其諸州。又分閬州置保寧 軍,以仁矩為節度使,遣姚洪將兵千人從仁矩戍閬 州。璋及知祥覺唐疑己且削其地,遂連謀以反。璋因 為其子娶知祥女以相結。又遣其將李彥釗扼劍門 關,為七砦,於關北增置關,號「永定。」凡唐戍兵東歸者, 皆遮留之。獲其逃者,覆以鐵籠,火炙之,或刲肉釘面, 割心而啖。長興元年九月,知祥攻陷遂州,璋攻陷閬 州,執李仁矩、姚洪皆殺之。初,璋等反唐,獨誅璋家屬, 知祥妻子皆在成都,其疏屬留京師者皆不誅。石敬 塘討璋等,兵久無功,而自關以西,饋運不給,遠近勞 敝,明宗患之。安重誨自往督軍,敬塘不納,重誨遂得 罪死,敬塘亦還。明宗乃遣西川進奏官蘇願、東川將 軍劉澄西歸,諭璋等使改過。知祥遣人告璋,欲與俱 謝過自歸。璋曰:「唐不殺孟公家族於西川,恩厚矣,我 子孫何在?何謝之有!」璋由此疑知祥賣己,三年四月, 以兵萬人攻知祥,戰於彌牟,璋大敗,還走梓州。初,唐 陵州刺史王暉代還,過璋,璋邀留之,至是暉執璋殺 之,傳其首於知祥。
長興三年夏六月,孟知祥攻殺董璋,據兩川地。封知 祥為蜀王。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長興元年冬十月乙巳,孟知 祥反。「三年五月丙午,孟知祥攻董璋,陷綿州。六月甲 寅,大義軍使孟知祥殺董璋,陷東川。」四年二月戊午, 孟知祥使朱滉來。 按《後蜀世家》,「孟知祥,字保引,邢 州龍岡人也。其叔父遷,當唐之末,據邢、洺、磁三州,為 晉所擄。晉王以遷守澤潞,梁兵攻晉,遷以澤、潞降梁, 知」祥父道獨留事晉而不顯。及知祥壯,晉王以其弟 《克讓》女妻之,以為左教練使。莊宗為晉王,以知祥為 中門使。前此,為中門使者,多以罪誅,知祥懼,求他職。 莊宗命知祥薦可代己者,知祥因薦郭崇韜自代,崇 韜德之,知祥遷馬步軍都虞候。莊宗建號,以太原為 北京,以知祥為太原尹、北京留守。魏王繼岌伐蜀,郭 崇韜為招討使。崇韜臨決白曰:「即臣等平蜀,陛下擇 帥以守西川,無如孟知祥者。」已而唐兵破蜀,莊宗遂 以知祥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祥馳至 京師,莊宗戒有司盛供帳,多出內府珍奇諸物以宴 勞之。酒酣,語及平昔,以為笑樂,歎曰:「繼岌前日乳臭 兒,爾乃能為吾平定兩川,吾徒老矣,孺子可喜,然益 令人悲爾。吾憶先帝棄世時,疆土侵削,僅保一隅,豈 知今日奄有天下,九州四海,奇珍異產,充牣吾府。」因 指以示知祥曰:「吾聞蜀土之富,無異於此,以卿親賢, 故以相付。」同光四年正月戊辰,知祥至成都,而崇韜 已死,魏王繼岌引軍東歸。先鋒康延孝反,攻破漢州, 知祥遣大將李仁罕會任圜、董璋等兵擊破延孝,知 祥得其將李肇、侯弘實及其兵數千以歸。而莊宗崩魏王繼岌死,明宗入立,知祥乃訓練兵甲,陰有王蜀 之志,益置「《義勝》《定遠》《驍銳》《義寧》《飛掉》」等軍七萬餘人, 命李仁罕、趙延隱、張業等分將之。初,魏王之班師也, 知祥率成都富人及王氏故臣家得錢六百「萬緡以 犒軍,其餘者猶二百萬。」任圜自蜀入為相,兼判三司, 素知蜀所餘錢,是冬,知祥加拜侍中,乃以太僕卿趙 季良齎官告賜之,因以為三川制置使,督蜀犒軍餘 錢送京師,且制置兩川征賦。知祥怒,不奉詔,然知祥 與季良有舊,遂留之。樞密使安重誨頗疑知祥有異 志,思有以制之。初,知祥鎮蜀,莊宗以宦者焦彥賓為 監軍。明宗入立,悉誅宦者,罷諸道監軍。彥賓已罷,重 誨復以客省使李嚴為監軍。嚴前使蜀,既歸,而獻策 伐蜀,蜀人皆惡之,而知祥亦怒曰:「焦彥賓以例罷,而 諸道皆廢監軍,獨吾軍置之,是嚴欲以蜀再為功也。」 掌書記毋昭裔及諸將吏皆請止嚴無內,知祥曰:「吾 將有以待其來。」嚴至境上,遣人持書候知祥,知祥盛 兵見之,冀嚴懼而不來,嚴聞之自若。天成二年正月, 嚴至成都,知祥置酒召嚴。是時,焦彥賓雖罷,猶在蜀, 嚴於懷中出詔示知祥,以誅彥賓,知祥不聽,因責嚴 曰:「今諸方鎮已罷監軍,公何得來此?」目客將王彥銖 執嚴下斬之,明宗不能詰。初,知祥鎮蜀,遣人迎其家 屬於太原。行至鳳翔,鳳翔節度使李從𥍓聞知祥殺 李嚴,以為知祥反矣,遂留之。明宗既不能詰,而猶欲 以恩信懷之,乃遣客省使李仁矩慰諭知祥,並送瓊 華公主及其子昶等歸之。知祥因請趙季良為節度 副使,事無大小,皆與參決。三年,唐徙季良為果州團 練使,以何瓚為節度副使。知祥得制書匿之,表留季 良,不許。乃遣其將雷廷魯至京師論請,明宗不得已 而從之。是時,瓚行至綿谷,懼不敢進,知祥乃奏瓚為 行軍司馬。是歲,唐師伐荊南,詔知祥以兵下峽。知祥 遣毛重威率兵三千戍夔州。已而荊南高季興死,其 子從誨請命,知祥請罷戍兵,不許。知祥諷重威以兵 鼓譟,潰而歸,唐以詔書劾重威,知祥奏請無劾,由是 唐大臣益以知祥為必反。四年,明宗將有事於南郊, 遣李仁矩責知祥助禮錢一百萬緡。知祥覺唐謀欲 困己,辭不肯出。久之,請獻五十萬而已。初,魏王繼岌 東歸,留精兵五千戍蜀自安。重誨疑知祥有異志,聽 言事者用己所親信分守兩川管內諸州,每除守將, 則「以精兵為其牙隊,多者二三千,少者不下五百人, 以備緩急。」是歲,以夏魯奇為武信軍節度使,分東川 之閬州為保寧軍,以李仁矩為節度使,又以武虔裕 為綿州刺史。仁矩與東川董璋有隙,而虔裕,重誨表 兄,由是璋與知祥皆懼,以謂唐將致討。自璋鎮東川, 未嘗與知祥通問,於是璋始遣人求婚以自結,而知 祥心恨,璋,欲不許,以問趙季良。季良以謂宜合從以 拒唐,知祥乃許。於是連表請罷還唐所遣節度、刺史 等,明宗優詔慰諭之。長興元年二月,明宗有事於南 郊,加拜知祥中書令。初,知祥與璋俱有異志,而安重 誨信言事者,以為璋盡忠於國,獨知祥可疑,重誨猶 欲倚璋以圖知祥。是歲九月,董璋先反,攻破閬州,擒 李仁矩殺之。是月,應聖節,知祥開宴東北望,再拜,俯 伏嗚咽,泣下沾襟,士卒皆為之歔欷。明日,遂舉兵反。 是秋,明宗改封瓊華公主為福慶長公主。有司言「前 世公主受封,皆未出降,無遣使就蕃冊命之儀。」詔有 司草具新儀,乃遣祕書監劉岳為冊使。岳行至鳳翔, 聞知祥反,乃旋。明宗下詔削奪知祥官爵,命天雄軍 節度使石敬塘為都招討使,夏魯奇為副。知祥遣李 仁罕、張業、趙廷隱將兵三萬人,會璋攻遂州,別遣侯 弘實將四千人助璋守東川,又遣張武下峽取渝州。 唐師攻劍門,殺璋守兵三千人,遂入劍門。璋來告急, 知祥大駭,遣廷隱分兵萬人以東。已而聞唐軍止劍 州不進,喜曰:「使唐軍急趨東川,則遂州解圍,吾勢沮 而兩川搖矣。今其不進,吾知易與爾。」十二月,敬塘及 廷隱戰於劍門,唐師大敗。張武已取渝州,武病卒,其 副將袁彥超代將其兵,又取黔州。二年正月,李仁罕 克遂州,夏魯奇死之,知祥以仁罕為武信軍留後,遣 人馳魯奇首示敬塘軍,敬塘乃班師。利州李彥珂聞 唐軍敗東歸,乃棄城走。知祥以趙廷隱為昭武軍留 後。李仁罕進攻夔州,刺史安崇阮棄城走,以趙季良 為留後。是時,唐軍涉險,以餉道為艱,自潼關以西,民 苦轉饋,每費一石,不能致一斗,道路嗟怨。而敬塘軍 既旋,所在將守,又皆棄城走。明宗憂之,以責安重誨。 重誨懼,遽自請行,而重誨亦以被讒得罪死。明宗以 謂致知祥等反,由重誨失策。及重誨死,乃遣西川進 奏官蘇願、進奉軍將杜紹本西歸招諭知祥,具言知 祥家屬在京師者皆無恙。知祥聞重誨誅死,而唐厚 待其家屬,乃邀璋欲同謝罪,璋曰:「孟公家屬皆存,而 我子孫獨見殺,我何謝為!」知祥三遣使往見璋,璋不 聽,乃遣觀察判官李昊說璋,璋益疑知祥賣己,因發 怒,以語侵昊,昊乃勸知祥攻之,而璋先襲破知祥漢 州,知祥遣趙廷隱率兵三萬,自將擊之,陣雞距橋。知祥得璋降卒,衣以錦袍,使持書招降璋,璋曰:「事已及 此,不可悔也。」璋軍士皆譟曰:「徒曝我於日中,何不速 戰!」璋即麾軍以戰。兵始交,璋偏將張守進來降,知祥 乘之,璋遂大敗,走過金雁橋,麾其子光嗣使降,以保 家族。光嗣哭曰:「自古豈有殺父而求生者乎?寧俱就 死!」因與璋俱走,知祥遣趙廷隱追之,不及。璋走至梓 州,見殺,光嗣自縊死,知祥遂並有東川。然自璋死,知 祥卒不遣使謝唐。唐樞密使范延光曰:「知祥雖已破 璋,必借朝廷之勢,以為兩川之重,自非屈意招之,彼 亦不能自歸也。」明宗曰:「知祥吾故人也,本因間諜,致 此危疑,撫吾故人,何屈意之有!」先是,克寧妻孟氏,知 祥妹也。莊宗已殺克寧,孟氏歸於知祥,其子瑰留事 唐為供奉官,明宗即遣瑰歸省其母,因賜知祥詔書 招慰之。知祥兼據兩川,以趙季良為武泰軍留後,李 仁罕、武信軍留後趙廷隱、保寧軍留後張業、寧江軍 留後李肇、昭武軍留後季良等因請知祥稱王,以墨 制行事。議未決而瑰至蜀,知祥見瑰倨慢。九月,瑰自 蜀還,得知祥表,請除趙季良等為五鎮節度,其餘刺 史以下,得自除授;又請封蜀王,且言福慶公主已卒。 明宗為之發哀,遣閤門使劉政恩為宣諭使。政恩復 命,知祥始遣其將朱滉來朝。四年二月癸亥,制以知 祥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行成都尹、劍南東西兩川節 度、管內觀察處置、統押近界諸蠻,兼《西山八國》雲南 安撫制置等使。遣工部尚書盧文紀冊封知祥為蜀 王,而趙季良等五人皆拜節度使。唐兵先在蜀者數 萬人,知祥皆厚給其衣食,因請送其家屬,明宗詔諭 不許。十一月,明宗崩。明年閏正月,知祥乃即皇帝位, 國號蜀。
愍帝應順元年二月潞王起兵於鳳翔四月入京師即皇帝位
[編輯]按《五代史唐愍帝本紀》,「應順元年二月,鳳翔節度使 潞王從珂反。辛卯,西京留守王思同為西面行營都 部署,靜難軍節度使藥彥儔為副。三月丙辰,思同兵 潰,嚴衛指揮使尹暉、羽林指揮使楊思權以其軍叛 降於從珂。辛酉,殺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朱弘實。 癸亥,河陽三城節度使康義誠為鳳翔行營都招討」 使王思同為副。西京副留守劉遂雍叛降於從珂,思 同奔歸於京師,不克,死之。丁卯,京城巡檢使安從進 叛,殺馮贇、朱弘昭自殺。從進傳其二首於從珂。戊辰, 如衛州。 按《唐廢帝本紀》,「廢帝,鎮州平山人也,本姓 王氏,其世微賤,母魏氏少寡,明宗為騎將,過平山,掠 得之。魏氏有子阿三,已十餘歲,明宗養」以為子,名曰 從珂。及長,狀貌雄偉,謹信寡言,而驍勇善戰,明宗甚 愛之。自晉兵戰梁於河上,從珂常立戰功,莊宗呼其 小字曰「阿三」,不徒與我同年,其敢戰亦類我。同光二 年,為衛州刺史、突騎指揮使,戍於石門。明宗討趙在 禮,自魏反兵而南,從珂率戍兵自曲陽、盂縣馳出常 山,以追明宗。明宗之南也,兵少,得從珂兵在後,而軍 聲大振。明宗入立,拜從珂河中節度使,封潞王。是時, 明宗春秋已高,王於諸子次最長,樞密使安重誨患 之,乃矯詔河中裨將楊彥溫使圖之。王閱馬於黃龍 莊,彥溫即閉門拒之,王止於虞鄉以聞。明宗召王還 京師,居之清化里第。重誨數請行軍法,明宗不聽。後 重誨見殺,乃起王為左衛大將軍、西京留守。長興三 年,為鳳翔節度使。王子重吉,自明宗時典禁兵,為控 鶴指揮使。愍帝即位,朱弘昭、馮贇用事,乃罷重吉兵 職,出為亳州團練使,又徙王為北京留守,不降制書 而宣授,又以李從璋為代。初,安重誨得罪罷河中,以 從璋為代,而重誨見殺,故王益自疑,遂據城反。愍帝 遣王思同會諸鎮兵討之,思同戰敗走,諸鎮兵皆潰。 清泰元年三月丁巳,王以兵東。庚申,次長安。西京副 留守劉遂雍叛於唐,來降。甲子,次華州,執藥彥稠。丙 寅,次靈寶,河中安彥威。陝州康思立叛於唐,來降。己 巳,次陜州,康義誠叛於唐,來降,殺宣徽使孟漢瓊。愍 帝出居於衛州。夏四月壬申,入京師,馮道率百官迎 王於蔣橋,王辭不見,入哭於西宮,遂見群臣,道拜,王 答拜。入居於至德宮。癸酉,以太后令降天子為鄂王, 命王監國。乙亥,皇帝即位。 按《王思同傳》,「思同為人 敢勇,善騎射,好學,頗喜為詩,輕財重義,多禮文士,然 未嘗有戰功。」明宗時,以久次為匡國軍節度使,徙鎮 雄武。是時吐蕃數為寇,而泰州無亭障,思同列四十 餘柵以禦之。居五年來朝,明宗問以邊事,思同指畫 山川,陳其利害。思同去,明宗顧左右曰:「人言思同不 管事,能若是邪?」於是始知其材,以為右武衛上將軍、 京兆尹、西京留守。石敬塘討董璋,思同為先鋒指揮 使。兵入劍門而後軍不繼,思同與璋戰,不勝而卻。敬 塘兵罷,思同徙鎮山南西道,已而復為京兆尹、西京 留守。應順元年二月,潞王從珂反鳳翔,馳檄四鄰,言 「姦臣幸先帝疾病,賊殺秦王而立幼嗣,侵弱宗室,動 搖藩方」,陳己所以興兵討亂之狀。因遣伶奴安十十 以《五絃》謁思同,欲因其懽以通意。是時,諸鎮皆懷嚮背,所得潞王書檄,雖以上聞,而不絕其使,獨思同執 十十及從珂所使推官郝詡等送京師。愍帝嘉其忠, 即以思同為西面行營馬步軍都部署。三月,會諸鎮 兵圍鳳翔,破東西關城。從珂兵弱而守甚堅,外兵傷 死者眾。從珂登城呼外兵而泣曰:「吾從先帝二十年, 大小數百戰,甲不解體,金瘡滿身,士卒固皆從吾矣。 今先帝新棄天下,而朝廷信用姦人,離間骨肉,我實 何罪而見伐乎?」因慟哭。士卒聞者,皆悲憐之。興元張 虔釗攻城西,督戰甚急,士卒苦之,反兵攻虔釗,虔釗 走。羽林指揮使楊思權呼曰:「潞王,吾主也!」乃引軍自 西門入降從珂,而思同未知,猶督戰。嚴衛指揮使尹 暉麾其眾曰:「城西軍入城受賞矣,何用戰邪?」士卒解 甲棄仗,聲聞數里,遂皆入城降。諸鎮之兵皆潰,思同 挺身走至長安,西京副留守劉遂雍閉門不納,乃走 潼關。從珂引兵東至昭應,前鋒追執思同,從珂責曰: 「罪可逃乎?」思同曰:「非不知從王而得生,恐終死不能 見先帝於地下。」從珂媿其言,乃殺之。 按《康義誠傳》, 義誠以殺秦王從榮故,與朱弘實有隙。愍帝即位,朱 弘實常以誅從榮功自負,義誠心益不平。潞王從珂 反,鳳翔王思同率諸鎮兵圍之。興元張虔釗兵叛,降 從珂,思同走,諸鎮兵皆潰。愍帝大怒,謂朱弘昭等曰: 「朕新即位,天下事皆出諸公,然於事兄未有失節。諸 公以大計見迫,不能獨違,事一至此,何方轉禍?吾當 率左右往迎吾兄,遜以位,苟不吾信,死其所也。」弘昭 等惶恐不能對。義誠前曰:「西師驚潰,主將怯耳。今京 師兵尚多,臣請盡將以西,扼關而守,招集亡散,以為 後圖。」愍帝以為然,幸左藏庫,親給將士人絹二十匹, 錢五千。是時,明宗山陵未畢,帑藏空虛,軍士負物,揚 言曰:「到鳳翔更請一分。」朱弘實見軍士無鬥志,而義 誠盡將以西,疑其有二心,謂義誠曰:「今西師小衄,而 無一騎東者,人心可知。不如以見兵守京師以自固。 彼雖幸勝,特得虔釗一軍耳,諸鎮之兵在後,其敢徑 來邪?」義誠怒曰:「如此言,弘實反矣。」弘實曰:「公謂誰欲 反邪?」其聲厲而聞。愍帝召兩人訊之,兩人爭於前,帝 不能決,遂斬弘實。以義誠為招討使,悉將禁軍以西。 愍帝奔衛州。義誠行至新安,降於從珂。清泰元年四 月,斬於興教門外,夷其族。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